CN102780290A - 电动机 - Google Patents
电动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80290A CN102780290A CN2012101301670A CN201210130167A CN102780290A CN 102780290 A CN102780290 A CN 102780290A CN 2012101301670 A CN2012101301670 A CN 2012101301670A CN 201210130167 A CN201210130167 A CN 201210130167A CN 102780290 A CN102780290 A CN 1027802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utlet side
- magnet
- axially
- stator
- rotating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LENZDBCJOHFCAS-UHFFFAOYSA-N tris Chemical compound OCC(N)(CO)CO LENZDBCJOHFCA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67 bo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369 Brass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23 axial leng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1 br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60 cold rolled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19 thicken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电动机能够降低噪音,该电动机(1)设有:具有旋转轴(2)和固定在旋转轴(2)上的驱动用磁铁(3)的转子(4);具有配置在驱动用磁铁(3)的外周侧的驱动用线圈(15)的定子(6);以及用于对旋转轴(2)的轴向上的旋转轴(2)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10);驱动用磁铁(3)的轴向上的中心(C1)比定子(6)的轴向上的中心(C2)更加偏向旋转轴(2)的一端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设有对旋转轴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的电动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作为使CD、DVD播放机等中所使用的光拾取装置或照相机中所使用的透镜组等移动的电动机,已知的有在从定子突出的旋转轴前端侧形成有丝杠的步进电动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电动机设有转子和定子,其中,上述转子设有旋转轴和驱动用磁铁,上述定子设有驱动用线圈。
另外,该电动机设有支承旋转轴的前端部的输出侧轴承和支承旋转轴的后端部的反输出侧(输出侧的相反侧)轴承。反输出侧轴承固定在定子上。定子上固定有框架,其中,该框架上形成有保持输出侧轴承的轴承保持部。轴承保持部上形成有配置输出侧轴承的轴承孔,输出侧轴承通过轴承保持部被保持为能够向轴向移动。另外,通过固定在轴承保持部上的板簧,对输出侧轴承施加朝向反输出侧方向的力。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动机中,通过板簧的作用力并经由输出侧轴承,使得旋转轴被朝向固定在定子上的反输出侧轴承方向施力。因此,能够抑制电动机驱动时转子在旋转轴的轴向上的晃动,从而降低电动机驱动时的驱动声或振动等的噪音。
专利文献1:日本公报、特开2010-16923号
发明内容
近年来,在电动机的市场中,对电动机的高功能化的要求提高,正在追求噪音小的静音电动机。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噪音的电动机。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电动机的特征在于,设有:具有旋转轴和固定在旋转轴上的驱动用磁铁的转子、具有配置在驱动用磁铁外周侧的驱动用线圈的定子、以及用于对旋转轴轴向上的旋转轴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并且,驱动用磁铁的轴向上的中心比定子的轴向上的中心更加偏向旋转轴的一端侧。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电动机的特征在于,设有:具有旋转轴和固定在旋转轴上的驱动用磁铁的转子、具有与驱动用磁铁的外周面相对配置的极齿和配置在极齿外周侧的驱动用线圈的定子、以及用于对旋转轴轴向上的旋转轴一端侧向另一端侧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并且,驱动用磁铁的轴向上的磁中心比定子的轴向上的中心更加偏向旋转轴的一端侧。该情况下,例如驱动用磁铁的轴向上的中心比定子的轴向上的中心更加偏向旋转轴的一端侧。
在本发明的电动机中,驱动用磁铁的轴向上的中心比定子的轴向上的中心更加偏向旋转轴的一端侧。另外,在本发明的电动机中,驱动用磁铁的轴向上的磁中心比定子的轴向上的中心更加偏向旋转轴的一端侧。因此,在本发明中,从旋转轴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的磁作用力作用于转子上。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通过施力部件对旋转轴的一端侧向旋转轴的另一端侧方向施力,因此,从旋转轴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的机械作用力作用于转子上。
这样,在本发明中,磁作用力和机械作用力相对于转子朝向相同方向发挥作用。因此,与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动机那样仅通过板簧对转子施力的情况相比较,能够提高朝向旋转轴轴向的转子的作用力。因此,在本发明中,能够抑制转子在旋转轴的轴向上的晃动,其结果是能够降低噪音。
另外,也可以通过提高施力部件的作用力来抑制转子在旋转轴的轴向上的晃动从而降低噪音,但是,该情况下使得施力部件大型化,其结果是存在使电动机大型化的危险。相对于此,在本发明中,即使不提高施力部件的作用力,也能够抑制转子在旋转轴的轴向上的晃动,因此能够使施力部件小型化,从而能够使电动机小型化。
在本发明中,优选施力部件对输出侧轴承或旋转轴的输出侧的端部施力,且施力方向为反输出侧方向,其中,该输出侧轴承支承旋转轴的输出侧的端部,并且,驱动用磁铁的轴向上的中心比定子的轴向上的中心更加偏向旋转轴的输出侧。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施力部件对输出侧轴承或旋转轴的输出侧的端部施力,且施力方向为反输出侧方向,其中,该输出侧轴承支承旋转轴的输出侧的端部,并且,驱动用磁铁的轴向上的磁中心比定子的轴向上的中心更加偏向旋转轴的输出侧。
通常在电动机中,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动机那样,支承旋转轴的反输出侧的端部的反输出侧轴承被安装在定子的反输出侧,因此,在定子的反输出侧,定子内部的空间狭小。另一方面,在定子的输出侧,定子内部的空间比较充裕。因此,当在轴向上驱动用磁铁的中心比定子的中心更加偏向输出侧,或者,驱动用磁铁的磁中心比定子的中心更加偏向输出侧时,能够利用比较充裕的输出侧的定子内部空间来增加驱动用磁铁的长度。因此,能够提高电动机的转矩。特别是在使电动机小型化时,由于驱动用磁铁的配置空间被限制,因此难以得到足够的转矩,但是,当在轴向上驱动用磁铁的中心比定子的中心更加偏向输出侧,或者,驱动用磁铁的磁中心比定子的中心更加偏向输出侧时,即使使电动机小型化,也能够增加驱动用磁铁的长度,其结果是能够确保足够的转矩。因此,能够在使电动机小型化的同时确保足够的转矩。
在本发明中,例如通过驱动用磁铁的轴向上的中心比定子的轴向上的中心更加偏向旋转轴的一端侧,由此而作用于转子上的磁作用力为施力部件施加于转子的作用力的1/20以上且1/10以下。另外,在本发明中,例如通过驱动用磁铁的轴向上的磁中心比定子的轴向上的中心更加偏向旋转轴的一端侧,由此而作用于转子上的磁作用力为施力部件施加于转子的作用力的1/20以上且1/10以下。
在本发明中,优选定子呈由在轴向上重叠的第一定子组和第二定子组构成的两相结构,驱动用磁铁设有第一磁铁部和第二磁铁部,该第一磁铁部和第二磁铁部形成为相对于通过驱动用磁铁的轴向上的中心且与轴向垂直相交的平面呈面对称,第一定子组配置在第一磁铁部的外周侧,第二定子组配置在第二磁铁部的外周侧,第一磁铁部的轴向上的中心比第一定子组的轴向上的中心更加偏向旋转轴的一端侧,第二磁铁部的轴向上的中心比第二定子组的轴向上的中心更加偏向旋转轴的一端侧。
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形成为如下那样,即,定子呈由在轴向上重叠的第一定子组和第二定子组构成的两相结构,驱动用磁铁设有第一磁铁部和第二磁铁部,该第一磁铁部和第二磁铁部被形成为相对于通过驱动用磁铁的轴向上的磁中心且与轴向垂直相交的平面呈面对称,第一定子组配置在第一磁铁部的外周侧,第二定子组配置在第二磁铁部的外周侧,第一磁铁部的轴向上的磁中心比第一定子组的轴向上的中心更加偏向旋转轴的一端侧,第二磁铁部的轴向上的磁中心比第二定子组的轴向上的中心更加偏向旋转轴的一端侧。
当这样构成时,能够有效地提高从旋转轴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作用于转子上的磁作用力。因此,能够有效地提高朝向旋转轴的轴向的转子的作用力,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转子在旋转轴的轴向上的晃动,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噪音。
在本发明中,优选电动机设有支承旋转轴的反输出侧端部的反输出侧轴承,并且,反输出侧轴承的一部分进入定子中。当这样构成时,能够在旋转轴的轴向上使电动机小型化。另一方面,当反输出侧轴承的一部分进入定子中时,由于驱动用磁铁的配置空间变小,因此难以确保驱动用磁铁的长度,但是,当在轴向上驱动用磁铁的中心比定子的中心更加偏向输出侧,或者,驱动用磁铁的磁中心比定子的中心更加偏向输出侧时,就能够确保驱动用磁铁的长度。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驱动用磁铁的反输出侧的端面上形成有向旋转轴的输出侧凹陷的凹部,并且,反输出侧轴承的一部分进入凹部中。这样构成,能够在旋转轴的轴向上使电动机小型化。另外,这样构成,能够使驱动用磁铁的长度增加其与反输出侧轴承重叠部分所对应的长度。
在本发明中,优选电动机设有支承旋转轴的反输出侧的端部的反输出侧轴承,在反输出侧轴承上,以从反输出侧轴承的输出侧的端面朝向反输出侧凹陷的方式形成有配置旋转轴的反输出侧的端部的轴承凹部,轴承凹部的反输出侧的底面被形成为圆锥状或角锥状。当这样构成时,能够通过反输出侧轴承对旋转轴进行调心。
在本发明中,例如第一定子组配置在旋转轴的输出侧,第二定子组配置在旋转轴的反输出侧,第一定子组设有第一外定子磁芯,该第一外定子磁芯设有第一端板部和极齿,第一端板部构成第一定子组的输出侧的端面,极齿被形成为从第一端板部朝向反输出侧竖立并与第一磁铁部的外周面相对配置,第一磁铁部的轴向上的中心比第一定子组的轴向上的中心更加偏向旋转轴的输出侧,第二磁铁部的轴向上的中心比第二定子组的轴向上的中心更加偏向旋转轴的输出侧,第一磁铁部的输出侧的端面在轴向上被配置于第一端板部的反输出侧的面与输出侧的面之间。该情况下,能够增加第一磁铁部的轴向上的长度。
在本发明中,例如第一定子组配置在旋转轴的输出侧,第二定子组配置在旋转轴的反输出侧,第一定子组设有第一外定子磁芯,该第一外定子磁芯设有第一端板部和极齿,第一端板部构成第一定子组的输出侧的端面,极齿被形成为从第一端板部朝向反输出侧竖立并与第一磁铁部的外周面相对配置,第一磁铁部的轴向上的磁中心比第一定子组的轴向上的中心更加偏向旋转轴的输出侧,第二磁铁部的轴向上的磁中心比第二定子组的轴向上的中心更加偏向旋转轴的输出侧,第一磁铁部的输出侧的端面在轴向上被配置于第一端板部的反输出侧的面与输出侧的面之间。该情况下,能够增加第一磁铁部的轴向上的长度。
在本发明中,例如第二定子组设有第二外定子磁芯,该第二外定子磁芯设有第二端板部和极齿,第二端板部构成第二定子组的反输出侧的端面,极齿被形成为从第二端板部朝向输出侧竖立并与第二磁铁部的外周面相对配置,第二磁铁部的反输出侧的端面在轴向上被配置为比第二端板部的输出侧的面更靠近输出侧。
在本发明中,例如第一定子组配置在旋转轴的输出侧,第二定子组配置在旋转轴的反输出侧,第一定子组设有第一内定子磁芯,该第一内定子磁芯设有第三端板部和极齿,第三端板部构成第一定子组的反输出侧的端面,极齿被形成为从第三端板部朝向输出侧竖立并与第一磁铁部的外周面相对配置,第二定子组设有第二内定子磁芯,该第二内定子磁芯设有第四端板部和极齿,第四端板部构成第二定子组的输出侧的端面,极齿被形成为从第四端板部朝向反输出侧竖立并与第二磁铁部的外周面相对配置,第三端板部的反输出侧的面与第四端板部的输出侧的面相抵接,第一磁铁部与第二磁铁部以在轴向上相距规定距离的状态而配置,第一磁铁部与第二磁铁部在轴向上的距离小于等于第三端板部的输出侧的面与第四端板部的反输出侧的面之间的距离。该情况下,能够增加第一磁铁部的轴向上的长度和第二磁铁部的轴向上的长度。
在本发明中,例如在驱动用磁铁的外周面的第一磁铁部与第二磁铁部之间,在驱动用磁铁的外周面的整个圆周上形成有朝向驱动用磁铁的径向内侧凹陷的圆环状的圆环状凹部,并且,圆环状凹部的轴向上的最大宽幅小于等于第三端板部的输出侧的面与第四端板部的反输出侧的面之间的距离。
在本发明中,例如第一磁铁部的轴向上的长度与第二磁铁部的轴向上的长度相等。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电动机中能够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机的侧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定子及其周边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从图1的E-E方向表示电动机的图。
图4是图1所示的输出侧轴承的示意图,(A)为主视图,(B)为(A)的H-H剖面的剖视图,(C)为后视图,(D)为仰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板簧的示意图,(A)为主视图,(B)为侧视图,(C)为(A)的J-J剖面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 电动机
2 旋转轴
2a 前端部(输出侧的端部)
2b 后端部(反输出侧的端部)
3 驱动用磁铁
3a 圆环状凹部
3c 凹部
3d 第一磁铁部
3e 第二磁铁部
4 转子
5 极齿
6 定子
8 输出侧轴承
9 反输出侧轴承
9b 轴承凹部
9c 底面
10 板簧(施力部件)
12 第一定子组
13 第二定子组
14 外定子磁芯(第一外定子磁芯)
14a 端板部(第一端板部)
15 驱动用线圈
17 内定子磁芯(第一内定子磁芯)
17a 端板部(第三端板部)
18 外定子磁芯(第二外定子磁芯)
18a 端板部(第二端板部)
20 内定子磁芯(第二内定子磁芯)
20a 端板部(第四端板部)
C1 驱动用磁铁的轴向上的中心
C2 定子的轴向上的中心
C3 第一磁铁部的轴向上的中心
C4 第一定子组的轴向上的中心
C5 第二磁铁部的轴向上的中心
C6 第二定子组的轴向上的中心
L 第一磁铁部与第二磁铁部在轴向上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电动机的整体构成)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机1的侧剖面图,图2是图1所示的定子6及其周边部的放大剖面图。
本方式的电动机1为所谓的PM(Permanent magnet、永磁)型步进电动机,另外,本方式的电动机1为小型电动机。如图1所示,该电动机1设有转子4、定子6以及框架7,转子4设有旋转轴2和驱动用磁铁3,定子6设有配置在驱动用磁铁3的径向外侧的极齿5,框架7在旋转轴2的输出侧安装于定子6上。另外,电动机1设有输出侧轴承8、反输出侧(输出侧的相反侧)轴承9以及板簧10,输出侧轴承8支承旋转轴2的输出侧的端部2a(图1的左端部),反输出侧轴承9支承旋转轴2的反输出侧的端部2b(图1的右端部),板簧10作为用于对旋转轴2向反输出侧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成为旋转轴2的输出侧的图1的左侧设为“前端侧”,将成为旋转轴2的反输出侧的图1的右侧设为“后端侧”。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旋转轴2的轴向设为“轴向”,并将图1的Y方向设为“上下方向”,将图1的X方向(与纸面垂直的方向)设为“左右方向”。另外,以下将旋转轴2的输出侧的端部2a设为“前端部2a”,将旋转轴2的反输出侧的端部2b设为“后端部2b”。
旋转轴2由不锈钢、铝或黄铜等的金属形成。旋转轴2的前端部2a的前端和后端部2b的后端形成为半球面状。另外,前端部2a和后端部2b的直径小于旋转轴2的其他部分的直径。旋转轴2的前端部2a侧为从定子6突出的突出部2c。在该突出部2c上形成有丝杠(1eadscrew)2d。丝杠2d例如与光拾取装置等的移动体进行螺合,使移动体移动。
驱动用磁铁3为永久磁铁,并形成为大致圆筒状。旋转轴2的后端部2b侧贯穿在驱动用磁铁3的内周侧,驱动用磁铁3固定在旋转轴2的后端部2b侧的外周面上。在驱动用磁铁3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向径向内侧凹陷的呈圆环状的圆环状凹部3a。圆环状凹部3a形成在驱动用磁铁3的外周面的整个圆周上。另外,圆环状凹部3a形成为其剖面形状呈等腰梯形。具体而言,圆环状凹部3a的剖面形状呈宽度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逐渐变宽的等腰梯形。驱动用磁铁3的前端面上形成有向后端侧凹陷的凹部3b,驱动用磁铁3的后端面上形成有向前端侧凹陷的凹部3c。
凹部3b被形成为其侧面呈大致圆锥台面。在本方式中,驱动用磁铁3通过粘接被固定在旋转轴2的后端部2b侧,凹部3b作为储存用于将驱动用磁铁3固定在旋转轴2上的粘接剂的粘接剂积存部而发挥作用。凹部3c被形成为其侧面呈大致圆柱面。反输出侧轴承9的前端侧部分进入到凹部3c中。
另外,驱动用磁铁3设有配置在前端侧的第一磁铁部3d和配置在后端侧的第二磁铁部3e。第一磁铁部3d构成驱动用磁铁3的、从圆环状凹部3a的前端侧边缘至驱动用磁铁3的前端面之间的外径固定的部分,第二磁铁部3e构成驱动用磁铁3的、从圆环状凹部3a的后端侧边缘至驱动用磁铁3的后端面之间的外径固定的部分。即,在驱动用磁铁3的第一磁铁部3d与第二磁铁部3e之间形成有圆环状凹部3a,第一磁铁部3d与第二磁铁部3e以在轴向上相距规定距离的状态而被配置。
在第一磁铁部3d的外周面上,沿圆周方向以固定间距交替地形成有N极和S极。同样,在第二磁铁部3e的外周面上,沿圆周方向以固定间距交替地形成有N极和S极。形成在第一磁铁部3d的外周面上的N极的位置与形成在第二磁铁部3e的外周面上的N极的位置,在驱动用磁铁3的圆周方向上错开规定角度。即,形成在第一磁铁部3d的外周面上的S极的位置与形成在第二磁铁部3e的外周面上的S极的位置,在驱动用磁铁3的圆周方向上错开规定角度。
在本方式中,圆环状凹部3a被形成为圆环状凹部3a的轴向上的中心与驱动用磁铁3的轴向上的中心(驱动用磁铁3的长度中心)C 1一致,驱动用磁铁3的外形被形成为相对于与轴向垂直相交且通过中心C1的平面呈面对称。因此,在本方式中,驱动用磁铁3的轴向上的中心C1与驱动用磁铁3的轴向上的磁中心一致。另外,由于驱动用磁铁3被形成为相对于与轴向垂直相交且通过中心C1的平面呈面对称,因此,第一磁铁部3d与第二磁铁部3e被形成为相对于与轴向垂直相交且通过中心C1的平面呈面对称,第一磁铁部3d的外形与第二磁铁部3e的外形为相同形状。即,第一磁铁部3d的轴向上的长度与第二磁铁部3e的轴向上的长度相等。
定子6设有第一定子组12和第二定子组13,第一定子组12与第二定子组13被配置成在轴向上重叠。即,本方式的定子6呈由在轴向上重叠的第一定子组12和第二定子组13构成的两相结构。另外,在本方式中,第一定子组12被配置在前端侧,第二定子组13被配置在后端侧。
第一定子组12设有:作为第一外定子磁芯的外定子磁芯14、卷绕有驱动用线圈15的绕线管16、以及作为第一内定子磁芯的内定子磁芯17,该内定子磁芯17与外定子磁芯14之间夹有绕线管16,并且,第一定子组12配置在驱动用磁铁3的第一磁铁部3d的外周侧。在绕线管16的外周侧卷绕有驱动用线圈15,在绕线管16的内周侧,以在圆周方向上邻接的方式配置有多个极齿5,其中,该多个极齿5分别形成在外定子磁芯14和内定子磁芯17上。另外,在绕线管16的内周侧,形成在外定子磁芯14上的极齿5与形成在内定子磁芯17上的极齿5以咬合的方式配置。构成第一定子组12的极齿5与第一磁铁部3d的外周面相对配置。
外定子磁芯14设有构成第一定子组12的前端侧端面的作为第一端板部的端板部14a。端板部14a被形成为与轴向垂直相交的平面状。另外,端板部14a被形成为圆环状,并被形成为极齿5从其内周端朝向后端侧竖立。内定子磁芯17设有构成第一定子组12的后端侧端面的作为第三端板部的端板部17a。端板部17a被形成为与轴向垂直相交的平面状。另外,端板部17a被形成为圆环状,并被形成为极齿5从其内周端朝向前端侧竖立。另外,外定子磁芯14的外周侧部分作为覆盖驱动用线圈15的外周的壳体部发挥作用。
第二定子组13设有:作为第二外定子磁芯的外定子磁芯18、卷绕有驱动用线圈15的绕线管19、以及作为第二内定子磁芯的内定子磁芯20,该内定子磁芯20将绕线管19夹在其与外定子磁芯18之间,并且,第二定子组13被配置在驱动用磁铁3的第二磁铁部3e的外周侧。在绕线管19的外周侧卷绕有驱动用线圈15,在绕线管19的内周侧,以在圆周方向上邻接的方式配置有多个极齿5,其中,该多个极齿5分别形成在外定子磁芯18和内定子磁芯20上。另外,在绕线管19的内周侧,形成在外定子磁芯18上的极齿5与形成在内定子磁芯20上的极齿5以交替咬合的方式被配置。构成第二定子组13的极齿5与第二磁铁部3e的外周面相对配置。
外定子磁芯18设有构成第二定子组13的后端侧端面的作为第二端板部的端板部18a。端板部18a被形成为与轴向垂直相交的平面状。另外,端板部18a被形成为圆环状,并被形成为极齿5从其内周端朝向前端侧竖立。内定子磁芯20设有构成第二定子组13的前端侧端面的作为第四端板部的端板部20a。端板部20a被形成为与轴向垂直相交的平面状。另外,端板部20a被形成为圆环状,并被形成为极齿5从其内周端朝向后端侧竖立。另外,外定子磁芯18的外周侧部分作为覆盖驱动用线圈15的外周的壳体部发挥作用。
内定子磁芯17的端板部17a的后侧面(图2的右侧面)与内定子磁芯20的端板部20a的前侧面(图2的左侧面)相抵接。第一磁铁部3d与第二磁铁部3e在轴向上的距离(即,剖面形状呈等腰梯形的圆环状凹部3a的最大宽度)L,大于端板部17a的前侧面(图2的左侧面)与端板部20a的后侧面(图2的右侧面)之间的距离。另外,在本方式中,距离L大于端板部17a的前侧面与端板部20a的后侧面之间的距离,但是,优选距离L小于等于端板部17a的前侧面与端板部20a的后侧面之间的距离。当距离L小于等于端板部17a的前侧面与端板部20a的后侧面之间的距离时,能够使第一磁铁部3d的轴向上的长度和第二磁铁部3e的轴向上的长度变长。
在轴向上的绕线管16与绕线管19之间的一部分上,与绕线管16和绕线管19呈一体地形成有朝向径向外侧伸出的端子板21。在端子板21上,固定有用于向驱动用线圈15供给电流的端子销22。驱动用线圈15的端部被卷绕在端子销22上。
在本方式中,第一定子组12与第二定子组13被形成为:相对于通过定子6的轴向上的中心(定子6的长度中心)C2并与轴向垂直相交的平面呈面对称。另外,在本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轴向上驱动用磁铁3的中心C1与定子6的中心C2不一致(错开)。具体而言,在轴向上,驱动用磁铁3的中心C1比定子6的中心C2更加偏向前端侧。即,在本方式中,在轴向上,驱动用磁铁3的磁中心比定子6的中心C2更加偏向前端侧。
另外,由于在轴向上驱动用磁铁3的中心C1比定子6的中心C2更加偏向前端侧,因此,在轴向上,第一磁铁部3d的中心C3比第一定子组12的中心C4更加偏向前端侧,第二磁铁部3e的中心C5比第二定子组13的中心C6更加偏向前端侧。即,在轴向上,第一磁铁部3d的磁中心比第一定子组12的中心C4更加偏向前端侧,第二磁铁部3e的磁中心比第二定子组13的中心C6更加偏向前端侧。
在本方式中,由于驱动用磁铁3的中心C1比定子6的中心C2更加偏向前端侧,因此,朝向后端侧方向的磁作用力作用于转子4上。另外,在本方式中,通过驱动用磁铁3的中心C1比定子6的中心C2更加偏向前端侧而作用于转子4上的磁作用力为板簧10施加于转子4的作用力的1/20以上且1/10以下。另外,在本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磁铁部3d的前端面在轴向上配置于端板部14a的后侧面(图2的右侧面)与前侧面(图2的左侧面)之间。另外,第二磁铁部3e的后端面在轴向上配置为比端板部18a的前侧面(图2的左侧面)更靠近前端侧。
反输出侧轴承9由树脂形成,并被形成为具有配置在后端侧的凸缘部9a的有底圆筒状。在反输出侧轴承9上,以从反输出侧轴承9的前端向后端侧凹陷的方式形成有供旋转轴2的后端部2b插入的轴承凹部9b。轴承凹部9b被形成为从轴向观察时的形状呈圆形。轴承凹部9b的内径稍大于后端部2b的外径,在后端部2b的外周面与轴承凹部9b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微小的间隙。另外,轴承凹部9b的底面9c被形成为圆锥状或角锥状。
如图1所示,被板簧10朝向后端侧施力的旋转轴2的后端(具体为形成半球面状的后端部2b的后端)与轴承凹部9b的底面9c接触,旋转轴2的后端通过底面9c在径向和轴向上被反输出侧轴承9支承。另外,轴承凹部9b的底面9c被形成为圆锥状或角锥状,因此,反输出侧轴承9具有对旋转轴2进行调心的功能。即,在本方式的电动机1中,通过反输出侧轴承9对旋转轴2进行调心。另外,在本方式中,轴承凹部9b的底面9c被形成为圆锥状或角锥状,旋转轴2的后端相对于底面9c呈线接触。因此,能够减少旋转轴2的后端与反输出侧轴承9之间的滑动损耗。
在定子6的后端面(具体为外定子磁芯18的后端面)上,固定有由不锈钢板等的薄金属板形成的端板23。例如,端板23通过焊接被固定在定子6的后端面上。反输出侧轴承9通过该端板23被固定在定子6上。具体而言,利用外定子磁芯18的后端面的一部分和端板23在轴向上将凸缘部9a的一部分夹住,由此将反输出侧轴承9固定在定子6上。反输出侧轴承9的前端侧进入定子6中(具体为第二定子组13中)。另外,反输出侧轴承9的前端侧进入驱动用磁铁3的凹部3c中。
(框架、输出侧轴承以及板簧的构成)
图3是从图1的E-E方向表示电动机1的图。图4是图1所示的输出侧轴承8的示意图,(A)为主视图,(B)为(A)的H-H剖面的剖视图,(C)为后视图,(D)为仰视图。图5是图1所示的板簧10的示意图,(A)为主视图,(B)为侧视图,(C)为(A)的J-J剖面的剖视图。
框架7是由电镀锌钢板(SECC)或冷轧钢板(SPCC)等的金属薄板形成的金属框架。该框架7被形成为设有底面部7a和两张侧面部7b、7c的角形槽状(剖面呈コ字状),其中,该两张侧面部7b、7c从底面部7a竖立且彼此相对配置。另外,框架7也可以由不锈钢板等的其他金属薄板形成。
侧面部7b被配置在后端侧并被固定在定子6上。具体而言,侧面部7b被固定在外定子磁芯14的前端面上。如图1所示,在侧面部7b上,以贯穿侧面部7b的方式形成有供旋转轴2插通的插通孔7d。插通孔7d的内径被形成为大于旋转轴2的外径,在插通孔7d的内周面与旋转轴2之间形成有间隙。
侧面部7c被配置在前端侧,并保持输出侧轴承8。在侧面部7c上,以贯穿侧面部7c的方式形成有配置输出侧轴承8的圆形的轴承孔7e。轴承孔7e的内径被形成为稍大于输出侧轴承8的外径,配置在轴承孔7e中的输出侧轴承8能够沿轴承孔7e的内周面7f向轴向移动。在本方式中,通过轴承孔7e的内周面7f来支承输出侧轴承8,输出侧轴承8在轴向上仅与侧面部7c的板厚相应的部分被支承。
输出侧轴承8由树脂形成,另外,输出侧轴承8被形成为反输出侧(后端侧)开口的有底圆筒状。该输出侧轴承8以能够沿轴向移动的状态被插入到框架7的轴承孔7e中。具体而言,以输出侧轴承8的轴向上的两端侧从侧面部7c的输出侧面7h和反输出侧面7j突出的状态,将输出侧轴承8配置在轴承孔7e中。即,在本方式中,输出侧轴承8的轴向长度大于框架7的板厚。另外,输出侧轴承8也可以由滑动性出色的金属材料(例如,铜系烧结金属材料)形成。
如图4所示,在输出侧轴承8上,以从输出侧轴承8的后端面8b朝向前端侧凹陷的方式形成有供旋转轴2的前端部2a插入的轴承凹部8a。另外,在输出侧轴承8上,以从前端面8d朝向后端侧凹陷的方式形成有配置板簧10的一部分的配置凹部8c。
如图4(C)所示,轴承凹部8a被形成为从轴向观察时的形状呈圆形,轴承凹部8a的内径稍大于前端部2a的外径。另外,轴承凹部8a的底面8e被形成为平面状。在本方式中,轴承凹部8a的内周面8f在径向上支承旋转轴2的前端部2a。另外,在本方式中,通过板簧10,输出侧轴承8被向后端侧方向施力,从而由底面8e在轴向上支承旋转轴2的前端部2a。
如图4(A)所示,配置凹部8c被形成为大致T形。即,在输出侧轴承8的前端侧的外周部分上,沿圆周方向以隔开规定间隔的状态形成有朝向前端侧突出的三个突起部8g、8h、8j。具体而言,以大致120°的间距形成有三个突起部8g~8j。另外,在圆周方向上的突起部8g~8j之间,形成有与轴向垂直相交的平面部8x、8y、8z。另外,突起部8g~8j的外周面构成输出侧轴承8的外周面的一部分。
如图4(A)所示,突起部8g被配置在输出侧轴承8的上端侧,突起部8h被配置在输出侧轴承8的下端侧的左侧,突起部8j被配置在输出侧轴承8的下端侧的右侧。突起部8h与突起部8j被形成为左右对称。另外,平面部8x被形成在突起部8g与突起部8h之间,平面部8y被形成在突起部8g与突起部8j之间,平面部8z被形成在突起部8h与突起部8j之间。
在配置凹部8c的径向中心位置上,形成有与板簧10相抵接的弹簧抵接部8r。弹簧抵接部8r被形成为朝向输出侧轴承8的前端侧凸起的大致圆锥状。弹簧抵接部8r的凸起量小于突起部8g~8j的突出量。弹簧抵接部8r的前端8s被形成为光滑的曲面状。另外,本方式中,在轴向上,平面部8x~8z和弹簧抵接部8r与输出侧轴承8的前端面8d之间所形成的空间成为配置凹部8c。
板簧10由不锈钢板等的金属薄板形成。如图5(A)所示,板簧10被形成为大致圆形,并且,在板簧10的中心侧形成有贯通孔10a。另外,在板簧10上形成有轴承抵接部10b和两个突出部10c,其中,上述轴承抵接部10b与输出侧轴承8的弹簧抵接部8r相抵接而对输出侧轴承8向反输出侧(后端侧)方向施力,上述两个突出部10c防止输出侧轴承8从框架7的轴承孔7e脱落。
轴承抵接部10b被形成为从贯通孔10a的下端侧的边缘10d朝向贯通孔10a的中心侧突出。另外,如图5(B)所示,轴承抵接部10b被形成为以下端侧为支点朝向前端侧弯曲。在轴承抵接部10b的左右两端侧,为了确保轴承抵接部10b的作用力,贯通孔10a向下方呈狭缝状(slit shape)地扩宽。即,在轴承抵接部10b的左右两端侧,形成有构成贯通孔10a的一部分的狭缝部10e。
另外,如图5(C)所示,轴承抵接部10b在两处位置上向后端侧弯折,轴承抵接部10b由配置在下端侧的下端部10f、配置在上端侧的上端部10g、以及配置在下端部10f与上端部10g之间的中间部10h构成。在本方式中,如图1所示,当将板簧10组装到电动机1上时,下端部10f弯曲,中间部10h与弹簧抵接部8r的前端8s相抵接。另外,上端部10g的上端被配置在比输出侧轴承8的弹簧抵接部8r的前端8s更靠近后端侧的配置凹部8c内。
突出部10c被形成为从贯通孔10a的左右两端侧的边缘10j朝向贯通孔10a的中心侧突出。如图5(A)所示,突出部10c被形成为大致梯形。另外,两个突出部10c为左右对称配置。
板簧10通过凸焊等的焊接被固定在框架7的输出侧面7h上。如图3所示,固定在输出侧面7h上的板簧10的轴承抵接部10b和突出部10c被配置在输出侧轴承8的配置凹部8c中,其中,上述输出侧轴承8被配置在框架7的轴承孔7e中。具体而言,各突出部10c被配置在配置凹部8c的突起部8g与突起部8h之间以及配置凹部8c的突起部8g与突起部8j之间,轴承抵接部10b(具体为中间部10h和下端部10f的一部分)被配置在配置凹部8c的突起部8h与突起部8j之间。
突出部10c与平面部8x、8y相抵接,从而发挥防止输出侧轴承8从轴承孔7e朝向前端侧脱落的作用。另外,突出部10c与突起部8g~8j的侧面相抵接,从而发挥防止输出侧轴承8相对于侧面部7c旋转的止转作用。
(本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方式中,在轴向上驱动用磁铁3的中心C1比定子6的中心C2更加偏向前端侧。因此,在本方式中,朝向后端侧方向的磁作用力作用于转子4上。另外,在本方式中,旋转轴2的前端侧通过板簧10并经由输出侧轴承8而被向后端侧方向施力。即,在本方式中,朝向后端侧方向的机械作用力作用于转子4上。这样,在本方式中,磁作用力和机械作用力相对于转子4朝向后端侧发挥作用。因此,在本方式中,能够提高朝向固定在定子6上的反输出侧轴承9的转子4的作用力。因此,在本方式中,能够比现有技术更进一步地抑制转子4在轴向上的晃动,从而能够比现有技术更进一步地降低噪音。
特别是在本方式中,由于在轴向上第一磁铁部3d的中心C3比第一定子组12的中心C4更加偏向前端侧,第二磁铁部3e的中心C5比第二定子组13的中心C6更加偏向前端侧,因此,能够有效地提高朝向后端侧方向作用于转子4上的磁作用力。因此,在本方式中,能够有效地抑制转子4在轴向上的晃动,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噪音。
另外,也可以通过提高板簧10的作用力而比现有技术更进一步地抑制转子4在轴向上的晃动,从而比现有技术更进一步地降低噪音,但是,该情况下,存在板簧10的板厚变厚等从而使板簧10大型化的危险,其结果是,存在电动机1在轴向上变得大型化的危险。相对于此,在本方式中,即使不提高板簧10的作用力,也能够比现有技术更进一步地抑制转子4在轴向上的晃动,因此,能够使板簧10小型化,从而能够使电动机1小型化。
另外,在本方式中,由于在轴向上驱动用磁铁3的中心C1比定子6的中心C2更加偏向前端侧,因此,能够增加驱动用磁铁3的长度,从而能够提高电动机1的转矩。即,由于在定子6的后端侧安装有反输出侧轴承9,因此,在定子6的后端侧上定子6的内部空间狭小,但是,由于在定子6的前端侧并未安装轴承等,因此,在定子6的前端侧上定子6的内部空间比较充裕。因此,当在轴向上驱动用磁铁3的中心C1比定子6的中心C2更加偏向前端侧时,能够利用比较充裕的前端侧的定子6的内部空间来增加驱动用磁铁3的长度,其结果是能够提高电动机1的转矩。
特别是在使电动机1小型化时,由于驱动用磁铁3的配置空间被限制,因此难以得到足够的转矩,但是,在本方式中,由于在轴向上驱动用磁铁3的中心C1比定子6的中心C2更加偏向前端侧,因此,即使使电动机1小型化,也能够增加驱动用磁铁3的长度,从而能够得到足够的转矩。因此,在本方式中,能够在使电动机1小型化的同时确保足够的转矩。
在本方式中,反输出侧轴承9的前端侧进入定子6和驱动用磁铁3的凹部3c中,因此,在本方式中能够在轴向上使电动机1小型化。另外,在本方式中,由于反输出侧轴承9的前端侧进入驱动用磁铁3的凹部3c中,因此,能够使驱动用磁铁3的长度增加其与反输出侧轴承9重叠部分相应的长度。
(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方式是本发明的适宜方式的一例,但是并不限于此,在不改变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实施。
在上述方式中,定子6呈由在轴向上重叠的第一定子组12和第二定子组13构成的两相结构。此外例如,定子6既可以为由一个定子组构成的单相结构,也可以为由三个以上的定子组构成的多相结构。该情况下,根据定子的相数来磁化驱动用磁铁3的外周面。
在上述方式中,驱动用磁铁3的轴向上的中心C1与驱动用磁铁3的轴向上的磁中心一致。此外例如,驱动用磁铁3的轴向上的中心C1与驱动用磁铁3的轴向上的磁中心也可以不一致(错开)。例如,在上述方式中,第一磁铁部3d的外形与第二磁铁部3e的外形呈相同形状,第一磁铁部3d的轴向上的长度与第二磁铁部3e的轴向上的长度相等,但是,第一磁铁部3d的轴向上的长度与第二磁铁部3e的轴向上的长度也可以不同。该情况下,例如使第一磁铁部3d的轴向上的长度比第二磁铁部3e的轴向上的长度短,以使作用于第一定子组12与第一磁铁部3d之间的磁力和作用于第二定子组13与第二磁铁部3e之间的磁力取得平衡。
另外,在上述方式中,在驱动用磁铁3上形成有圆环状凹部3a,但是,也可以不在驱动用磁铁3上形成圆环状凹部3a。该情况下,第一磁铁部3d与第二磁铁部3e也以在轴向上相距规定距离的状态而配置。另外,该情况下,优选第一磁铁部3d与第二磁铁部3e在轴向上的距离小于等于端板部17a的前侧面与端板部20a的后侧面之间的距离。另外,转子4也可以取代驱动用磁铁3而设有相当于第一磁铁部3d的第一磁铁和相当于第二磁铁部3e的第二磁铁。该情况下,例如,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以在轴向上相距规定距离的状态而配置。另外,该情况下,优选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在轴向上的距离小于等于端板部17a的前侧面与端板部20a的后侧面之间的距离。
在上述方式中,第一定子组12与第二定子组13被形成为相对于通过定子6的轴向上的中心C2且与轴向垂直相交的平面呈对称。此外例如,第一定子组12与第二定子组13也可以形成为相对于通过定子6的轴向上的中心C2且与轴向垂直相交的平面不对称。
在上述方式中,通过板簧10对输出侧轴承8施加朝向反输出侧方向的力。此外例如,也可以通过压缩螺旋弹簧或蝶形弹簧等对输出侧轴承8施加朝向反输出侧方向的力。该情况下,压缩螺旋弹簧或蝶形弹簧等被配置为与弹簧抵接部8r的前端8s相抵接。另外,该情况下,例如将保持压缩螺旋弹簧或蝶形弹簧等的保持部件固定在框架7的输出侧面7h上。
在上述方式中,通过板簧10并经由输出侧轴承8对旋转轴2施加朝向后端侧方向的力。此外例如,也可以通过板簧10直接对旋转轴2施加朝向后端侧方向的力。即,也可以将输出侧轴承8形成为无底的圆筒状,并且,使板簧10的轴承抵接部10b直接与旋转轴2的前端部2a的前端相抵接。该情况下,输出侧轴承8被固定在侧面部7c上。
Claims (20)
1.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设有:
具有旋转轴和固定在所述旋转轴上的驱动用磁铁的转子;
具有配置在所述驱动用磁铁外周侧的驱动用线圈的定子;以及
用于对所述旋转轴轴向上的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
所述驱动用磁铁的所述轴向上的中心比所述定子的所述轴向上的中心更加偏向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一端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部件对输出侧轴承或所述旋转轴的输出侧的端部施力,且施力方向为反输出侧方向,其中,所述输出侧轴承支承所述旋转轴的输出侧的端部;
所述驱动用磁铁的所述轴向上的中心比所述定子的所述轴向上的中心更加偏向所述旋转轴的输出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用磁铁的所述轴向上的中心比所述定子的所述轴向上的中心更加偏向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一端侧,由此而作用于所述转子上的磁作用力为所述施力部件施加于所述转子的作用力的1/20以上且1/10以下。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呈由在所述轴向上重叠的第一定子组和第二定子组构成的两相结构,
所述驱动用磁铁设有第一磁铁部和第二磁铁部,其中,所述第一磁铁部和第二磁铁部形成为相对于通过所述驱动用磁铁的所述轴向上的中心且与所述轴向垂直相交的平面呈面对称,
所述第一定子组配置在所述第一磁铁部的外周侧,
所述第二定子组配置在所述第二磁铁部的外周侧,
所述第一磁铁部的所述轴向上的中心比所述第一定子组的所述轴向上的中心更加偏向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一端侧,
所述第二磁铁部的所述轴向上的中心比所述第二定子组的所述轴向上的中心更加偏向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一端侧。
5.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设有:
具有旋转轴和固定在所述旋转轴上的驱动用磁铁的转子;
具有与所述驱动用磁铁的外周面相对配置的极齿和配置在所述极齿外周侧的驱动用线圈的定子;以及
用于对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上的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
所述驱动用磁铁的所述轴向上的磁中心比所述定子的所述轴向上的中心更加偏向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一端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部件对输出侧轴承或所述旋转轴的输出侧的端部施力,且施力方向为反输出侧方向,其中,所述输出侧轴承支承所述旋转轴的输出侧的端部;
所述驱动用磁铁的所述轴向上的磁中心比所述定子的所述轴向上的中心更加偏向所述旋转轴的输出侧。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用磁铁的所述轴向上的中心比所述定子的所述轴向上的中心更加偏向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一端侧。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用磁铁的所述轴向上的磁中心比所述定子的所述轴向上的中心更加偏向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一端侧,由此而作用于所述转子上的磁作用力为所述施力部件施加于所述转子的作用力的1/20以上且1/10以下。
9.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呈由在所述轴向上重叠的第一定子组和第二定子组构成的两相结构,
所述驱动用磁铁设有第一磁铁部和第二磁铁部,其中,所述第一磁铁部和第二磁铁部形成为相对于通过所述驱动用磁铁的所述轴向上的磁中心且与所述轴向垂直相交的平面呈面对称,
所述第一定子组配置在所述第一磁铁部的外周侧,
所述第二定子组配置在所述第二磁铁部的外周侧,
所述第一磁铁部的所述轴向上的磁中心比所述第一定子组的所述轴向上的中心更加偏向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一端侧,
所述第二磁铁部的所述轴向上的磁中心比所述第二定子组的所述轴向上的中心更加偏向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一端侧。
10.如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设有支承所述旋转轴的反输出侧的端部的反输出侧轴承,
所述反输出侧轴承的一部分进入所述定子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驱动用磁铁的反输出侧的端面上,形成有向所述旋转轴的输出侧凹陷的凹部,
所述反输出侧轴承的一部分进入所述凹部中。
12.如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设有支承所述旋转轴的反输出侧端部的反输出侧轴承,
在所述反输出侧轴承上,以从所述反输出侧轴承输出侧的端面朝向反输出侧凹陷的方式形成有配置所述旋转轴的反输出侧端部的轴承凹部,
所述轴承凹部的反输出侧的底面被形成为圆锥状或角锥状。
1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子组配置在所述旋转轴的输出侧,
所述第二定子组配置在所述旋转轴的反输出侧,
所述第一定子组设有第一外定子磁芯,其中,所述第一外定子磁芯设有第一端板部和极齿,所述第一端板部构成所述第一定子组的输出侧的端面,所述极齿被形成为从所述第一端板部朝向反输出侧竖立并与所述第一磁铁部的外周面相对配置,
所述第一磁铁部的所述轴向上的中心比所述第一定子组的所述轴向上的中心更加偏向所述旋转轴的输出侧,
所述第二磁铁部的所述轴向上的中心比所述第二定子组的所述轴向上的中心更加偏向所述旋转轴的输出侧,
所述第一磁铁部的输出侧的端面,在所述轴向上被配置于所述第一端板部的反输出侧的面与输出侧的面之间。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子组配置在所述旋转轴的输出侧,
所述第二定子组配置在所述旋转轴的反输出侧,
所述第一定子组设有第一外定子磁芯,其中,所述第一外定子磁芯设有第一端板部和极齿,所述第一端板部构成所述第一定子组的输出侧的端面,所述极齿被形成为从所述第一端板部朝向反输出侧竖立并与所述第一磁铁部的外周面相对配置,
所述第一磁铁部的所述轴向上的磁中心比所述第一定子组的所述轴向上的中心更加偏向所述旋转轴的输出侧,
所述第二磁铁部的所述轴向上的磁中心比所述第二定子组的所述轴向上的中心更加偏向所述旋转轴的输出侧,
所述第一磁铁部的输出侧的端面,在所述轴向上被配置于所述第一端板部的反输出侧的面与输出侧的面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定子组设有第二外定子磁芯,其中,所述第二外定子磁芯设有第二端板部和极齿,所述第二端板部构成所述第二定子组的反输出侧的端面,所述极齿被形成为从所述第二端板部朝向输出侧竖立并与所述第二磁铁部的外周面相对配置,
所述第二磁铁部的反输出侧的端面,在所述轴向上被配置为比所述第二端板部的输出侧的面更靠近输出侧。
1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子组配置在所述旋转轴的输出侧,
所述第二定子组配置在所述旋转轴的反输出侧,
所述第一定子组设有第一内定子磁芯,其中,所述第一内定子磁芯设有第三端板部和极齿,所述第三端板部构成所述第一定子组的反输出侧的端面,所述极齿被形成为从所述第三端板部朝向输出侧竖立并与所述第一磁铁部的外周面相对配置,
所述第二定子组设有第二内定子磁芯,其中,所述第二内定子磁芯设有第四端板部和极齿,所述第四端板部构成所述第二定子组的输出侧的端面,所述极齿被形成为从所述第四端板部朝向反输出侧竖立并与所述第二磁铁部的外周面相对配置,
所述第三端板部的反输出侧的面与所述第四端板部的输出侧的面相抵接,
所述第一磁铁部与所述第二磁铁部以在所述轴向上相距规定距离的状态而配置,
所述第一磁铁部与所述第二磁铁部在所述轴向上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三端板部的输出侧的面与所述第四端板部的反输出侧的面之间的距离。
1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子组配置在所述旋转轴的输出侧,
所述第二定子组配置在所述旋转轴的反输出侧,
所述第一定子组设有第一内定子磁芯,其中,所述第一内定子磁芯设有第三端板部和极齿,所述第三端板部构成所述第一定子组的反输出侧的端面,所述极齿被形成为从所述第三端板部朝向输出侧竖立并与所述第一磁铁部的外周面相对配置,
所述第二定子组设有第二内定子磁芯,其中,所述第二内定子磁芯设有第四端板部和极齿,所述第四端板部构成所述第二定子组的输出侧的端面,所述极齿被形成为从所述第四端板部朝向反输出侧竖立并与所述第二磁铁部的外周面相对配置,
所述第三端板部的反输出侧的面与所述第四端板部的输出侧的面相抵接,
所述第一磁铁部与所述第二磁铁部以在所述轴向上相距规定距离的状态而配置,
所述第一磁铁部与所述第二磁铁部在所述轴向上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三端板部的输出侧的面与所述第四端板部的反输出侧的面之间的距离。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驱动用磁铁的外周面的所述第一磁铁部与所述第二磁铁部之间,在所述驱动用磁铁的外周面的整个圆周上形成有朝向所述驱动用磁铁的径向内侧凹陷的圆环状的圆环状凹部,
所述圆环状凹部的所述轴向上的最大宽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三端板部的输出侧的面与所述第四端板部的反输出侧的面之间的距离。
1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部的所述轴向上的长度与所述第二磁铁部的所述轴向上的长度相等。
2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部的所述轴向上的长度与所述第二磁铁部的所述轴向上的长度相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104570A JP2012235667A (ja) | 2011-05-09 | 2011-05-09 | モータ |
JP2011-104570 | 2011-05-0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80290A true CN102780290A (zh) | 2012-11-14 |
CN102780290B CN102780290B (zh) | 2015-12-02 |
Family
ID=4712509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2018883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65048U (zh) | 2011-05-09 | 2012-04-27 | 电动机 |
CN201210130167.0A Active CN102780290B (zh) | 2011-05-09 | 2012-04-27 | 电动机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2018883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65048U (zh) | 2011-05-09 | 2012-04-27 | 电动机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12235667A (zh) |
CN (2) | CN20256504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49342A (zh) * | 2018-10-12 | 2020-04-21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电动机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2235667A (ja) * | 2011-05-09 | 2012-11-29 | Nidec Sankyo Corp | モータ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693A (zh) * | 1992-09-18 | 1994-04-20 | 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 小型同步电动机 |
CN1578061A (zh) * | 2003-07-23 | 2005-02-09 | 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 电机 |
CN101277052A (zh) * | 2007-03-27 | 2008-10-01 | 索尼株式会社 | 电机 |
JP2009100571A (ja) * | 2007-10-17 | 2009-05-07 | Asmo Co Ltd | 回転電機 |
CN101621241A (zh) * | 2008-07-01 | 2010-01-06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电动机 |
CN202565048U (zh) * | 2011-05-09 | 2012-11-28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电动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393020B2 (ja) * | 1995-09-26 | 2003-04-07 | 株式会社三協精機製作所 |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
JPH09233802A (ja) * | 1996-02-28 | 1997-09-05 |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 モータ |
JP5264323B2 (ja) * | 2008-07-01 | 2013-08-14 |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 モータ |
-
2011
- 2011-05-09 JP JP2011104570A patent/JP2012235667A/ja active Pending
-
2012
- 2012-04-27 CN CN2012201888399U patent/CN20256504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4-27 CN CN201210130167.0A patent/CN10278029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693A (zh) * | 1992-09-18 | 1994-04-20 | 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 小型同步电动机 |
CN1578061A (zh) * | 2003-07-23 | 2005-02-09 | 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 电机 |
CN101277052A (zh) * | 2007-03-27 | 2008-10-01 | 索尼株式会社 | 电机 |
JP2009100571A (ja) * | 2007-10-17 | 2009-05-07 | Asmo Co Ltd | 回転電機 |
CN101621241A (zh) * | 2008-07-01 | 2010-01-06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电动机 |
CN202565048U (zh) * | 2011-05-09 | 2012-11-28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电动机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49342A (zh) * | 2018-10-12 | 2020-04-21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电动机 |
CN111049342B (zh) * | 2018-10-12 | 2022-03-29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电动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2235667A (ja) | 2012-11-29 |
CN202565048U (zh) | 2012-11-28 |
CN102780290B (zh) | 2015-12-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289965B (en) | Rotor for external rotor-type permanent magnet motor | |
CN101345444A (zh) | 永磁式旋转电机及永磁式旋转电机系统 | |
JP6050084B2 (ja) | スピンドルモータおよびハード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 |
CN103493339B (zh) | 压入固定结构 | |
US8878416B2 (en) | Stator core and motor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
JP4457777B2 (ja) | 回転電機 | |
KR100832633B1 (ko) | 초박형 스핀들모터 | |
CN202565048U (zh) | 电动机 | |
US8878405B2 (en) | Spindle motor | |
JP2007053864A (ja) | 永久磁石埋込型ロータ | |
CN202565081U (zh) | 电动机 | |
JP6125826B2 (ja) | スピンドルモーター | |
US8922091B2 (en) | Spindle motor | |
CN102290885B (zh) | 无芯马达、无芯振动马达以及移动终端装置 | |
US9142247B2 (en) | Spindle motor with turntable fixing member | |
JP2006087190A (ja) | 非円筒形状のギャップを有するモータ | |
JPH07245926A (ja) |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 |
JP2012175715A (ja) | 振動モータ | |
JP2017099255A (ja) |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 |
US8726302B2 (en) | Spindle motor | |
JP2008263703A (ja) | モータ | |
JP2017118810A (ja) |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 |
JP2009185734A (ja) | 内接ギヤポンプ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動ポンプ | |
KR20130034790A (ko) | 스핀들 모터 | |
JP2010088236A (ja) | ステータ、モータ及び記録媒体駆動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