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71034A - 旋转电机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71034A
CN102771034A CN2010800638281A CN201080063828A CN102771034A CN 102771034 A CN102771034 A CN 102771034A CN 2010800638281 A CN2010800638281 A CN 2010800638281A CN 201080063828 A CN201080063828 A CN 201080063828A CN 102771034 A CN102771034 A CN 1027710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stator
skirt region
urceolus
stator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382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71034B (zh
Inventor
远藤康浩
中村幸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710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710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710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7103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 H02K1/185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to outer st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用于该旋转电机的外筒环(120A)具有主体部(121)和凸缘(122),主体部(121)设有为了紧固定子铁芯(111)的外周面而与定子铁芯(111)的外周面内接的紧固区域(121a)和位于壳体的底面侧且具有比紧固区域(121a)的内径(φD1)大的内径(φD2)的裙部区域(121b)。在将该外筒环(120A)紧固到定子铁芯(111)时,可抑制外筒环(120A)的裙部区域(121b)的变形,可将设置于外筒环(120A)的圆筒裙部区域(125b)的外表面的尺寸精度限制在允许范围内。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电机的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在汽车等车辆搭载的旋转电机的电动机和/或发电机具有:转子;和在转子的周围配置成环状的环状形态的定子。在为电动机的情况下,通过向定子通电来得到旋转力,在为发电机的情况下,通过的转子的旋转来得到电流。
定子具有环状的定子铁芯,该定子铁芯具有定子绕组。该定子铁芯中,多个分割铁芯配置成环状,在外周面紧固有圆筒形状的外筒环。
在定子向电动机壳体固定时,通常,通过使用在外筒环设置的销等的定位机构,来进行定子和电动机壳体之间的定位和定心。但是,在将外筒环紧固于配置成环状的分割铁芯时,通过冷缩热装及模塑树脂密封来将外筒环加热及冷却,因此在使用销等的定位机构中有可能发生径向的错位。
例如,即使是在以外筒环的内径为基准而将使用销等的定位机构设于外筒环与电动机壳体之间的情况下,在使用冷缩热装的情况下,外筒环也会因加热和冷却变形。
图20是外筒环120的立体图。外筒环120具有两端敞开的圆筒形状,在一端侧,在全周设有向半径方向外侧伸出的凸缘122。此外,在凸缘122,设有宽阔区域123,该宽阔区域123设有在将外筒环120固定于电动机壳体侧时使用的螺栓孔123h和在作为定位机构而在电动机壳体侧设置了定位销的情况下该定位销嵌合的定位孔123p。再有,有时作为定位结构而在电动机壳体侧设置定位孔而在外筒环侧设置定位销。
图21是将分割铁芯110通过外筒环120使用冷缩热装而固定了的状态的示意剖视图。在外筒环120不产生变形的情况下,如设计那样,外筒环120的内径(φD)精加工,使用在外筒环120的凸缘122设置的定位孔123p等的定位机构(省略图示)也精加工成如设计的尺寸。
但是,如图22所示,在进行了冷缩热装的情况下,在外筒环120的冷却时外筒环120收缩,其结果,从定子铁芯111向外筒环120的内表面施加较大的内压(图中的箭头F方向)。其结果,外筒环120变形。外筒环120的没有设置凸缘122一侧,由于刚性低而变形量大。
因此,外筒环120变形,在设置于凸缘122的定位孔123p产生错位。再有,图22为了使外筒环120的变形的理解变得容易而夸张图示实际的变形量。
也可考虑在外筒环向定子铁芯紧固后设置定位机构。但是,由于需要追加作业、追加部件,因此使旋转电机的制造成本上升。再有,作为公开采用使用外筒环将配置成环状的分割铁芯紧固的结构的定子的现有技术文献,可举出下述的专利文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5-3121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制造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时,在将外筒环紧固于定子铁芯之际,在定子侧设置的定位机构会产生径向的错位。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研制,其目的是提供具备在将外筒环紧固于定子铁芯之际可抑制外筒环的变形的结构的旋转电机。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在基于本发明的旋转电机中,具备:具有环状形态的定子;和固定所述定子的壳体,其中,具备以下结构。
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外筒环,其紧固所述定子铁芯的外周面,所述外筒环具有:圆筒状的主体部;和凸缘,其在位于所述壳体的入口侧的所述主体部的一个端部设置且朝向半径方向外侧。
所述主体部设有:为了紧固所述定子铁芯的外周面而与所述定子铁芯的外周面内接的紧固区域;和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面侧且设置成与所述紧固区域的内径不同的内径的裙部区域,所述裙部区域具有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相接的区域。
在所述发明的另一形态中,所述裙部区域具有所述壳体的底面侧的顶端部位于比所述紧固区域的内径位置靠外侧处的区域。
此外,在另一形态中,所述裙部区域具有与所述紧固区域平行地设置的区域。
此外,在另一形态中,所述裙部区域具有所述壳体的底面侧的顶端部位于比所述紧固区域的内径位置靠内侧处的区域,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具有与所述所述裙部区域相接的突出区域。
此外,在另一形态中,所述裙部区域具有与所述紧固区域平行地设置的区域。
此外,在另一形态中,所述裙部区域具有设置成向内侧逐渐缩径的锥状。
此外,在任一所述发明的另一形态中,所述裙部区域具有不与所述壳体相接的区域,在该区域设置有脆弱区域。
发明的效果
根据基于本发明的旋转电机,可提供具备在将外筒环紧固于定子铁芯之际可抑制外筒环的变形的结构的旋转电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具有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驱动单元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和壳体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外筒环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图3中的IV-IV线方向剖视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外筒环紧固到定子铁芯的外周面的状态的部分剖视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定子固定于壳体内的状态的部分剖视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外筒环的结构的部分立体图。
图8是图7中的VIII线方向剖视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外筒环的另一形态的部分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外筒环的又一形态的部分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外筒环的结构的图,是与图3中的XI-XI线向视图相当的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外筒环的结构的部分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外筒环紧固于定子铁芯的外周面的状态的部分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定子固定于壳体内的状态的部分剖视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外筒环的另一形态的部分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外筒环的又一形态的部分立体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外筒环的结构的部分立体图。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外筒环紧固于定子铁芯的外周面的状态的部分剖视图。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定子固定于壳体内的状态的部分剖视图。
图20是表示背景技术的外筒环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背景技术的外筒环紧固于定子铁芯的外周面的状态的部分剖视图。
图22是用于说明背景技术的问题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边参照附图边说明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再有,在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在提及个数、量等的情况下,除了特别记载的情况之外,本发明的范围不一定限于该个数、量等。
此外,在说明中,对于相同及相当的部件,存在标注相同的参照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的情况。另外,只要没有特别限制,将以下所示的各实施方式表示的结构适当组合使用是从最初便预定的。
(实施方式1)
图1是概略地表示具有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驱动单元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在图1所示的实例中,驱动单元1是在混合动力车搭载的驱动单元,其构成包括:电动发电机100、壳体200、解析器350、减速机构300、差动机构400、驱动轴承受部500和端子板600。
电动发电机100是具有电动机或发电机的功能的旋转电机,其具有:可经由轴承160旋转地安装于壳体200的旋转轴150;安装于旋转轴150的转子130;和定子110。
转子130具有通过层叠铁或铁合金等板状磁性体而构成的转子铁芯和埋设于该转子铁芯的永磁体。永磁体例如在转子铁芯的外周附近隔开大体等间隔地配置。
定子110具有:环状的定子铁芯111;在定子铁芯111上卷绕的定子绕组112;和连接于定子绕组112的总线113。总线113经由设置于壳体200的端子板600及供电缆线800A而连接于PCU(动力控制装置)。此外,PCU800经由供电缆线900A连接于蓄电池900。这样,蓄电池900与定子绕组112电连接。
定子铁芯111将多个分割铁芯配置成环状,各分割铁芯通过层叠铁或铁合金等板状磁性体而构成。在定子铁芯111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多个齿部(未图示)及形成于该齿部间的作为凹部的槽部(未图示)。槽部设置成向定子铁芯111的内周侧开口。此外,在定子铁芯111的外周面设有用于将分割铁芯紧固的外筒环(参照图2)。
包括作为三个卷绕相的U相、V相及W相的定子绕组112卷绕于齿部以嵌合于槽部。定子绕组112的U相、V相及W相被卷绕成互相之间在圆周上错开。总线113包括分别与定子绕组112的U相、V相及W相对应的U相、V相及W相。
供电缆线800A是由U相电缆、V相电缆及W相电缆构成的三相电缆。总线113的U相、V相及W相分别与供电缆线800A的U相电缆、V相电缆及W相电缆连接。
从电动发电机100输出的动力自减速机构300经由差动机构400被传递到驱动轴承受部500。传递到驱动轴承受部500的驱动力经由驱动轴(未图示)作为旋转力被传递到车轮(未图示)以使车辆行驶。
另一方面,在混合动力车的再生制动时,车轮通过车体的惯性力而旋转。通过来自车轮的旋转力而经由驱动轴承受部500、差动机构400及减速机构300来驱动电动发电机100。此时,电动发电机100作为发电机发挥作用。由电动发电机100发出的电力经由PCU800的变换器而积蓄于蓄电池900。
解析器350具有解析器转子360和解析器定子370。解析器转子360与电动发电机100的旋转轴150连接。此外,解析器定子370具有解析器定子铁芯371和在该铁芯卷绕的解析器定子绕组372。
由解析器350来检测电动发电机100的转子130的旋转角度。将检测出的旋转角度经由连接器10向PCU800传递。PCU800使用检测出的转子130的旋转角度和来自外部ECU(电子控制装置)的转矩指令值来生成用于驱动电动发电机100的驱动信号,并将该生成的驱动信号向电动发电机100输出。
(外筒环120A)
接着,参照图2到图6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外筒环120A的结构。再有,图2是表示定子110和壳体200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图3是表示外筒环120A的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图3中的IV-IV线方向剖视图,图5是表示外筒环120A紧固到定子铁芯111的外周面的状态的部分剖视图,图6是表示定子110固定于壳体200内的状态的部分剖视图。
参照图2,将定子110从设置于壳体200的入口侧200a侧向入口侧200a侧插入,相对于壳体200正确地定位固定。在图2中,省略了内装于定子110中的转子的图示。定子110设有定子铁芯111和用于将定子铁芯111的外周面紧固的外筒环120A。
参照图3,外筒环120A具有:圆筒状的主体部121;和在位于壳体200的入口侧200a的主体部121的一个端部设置的、朝向半径方向外侧的凸缘122。在凸缘122,以旋转中心轴CL为中心以120度间隔设有宽阔区域123,在该宽阔区域123设有在将外筒环120A固定于壳体200侧时使用的螺栓孔123h。
参照图4,主体部121设有:为了紧固定子铁芯111的外周面而与定子铁芯111的外周面内接的紧固区域121a;和位于壳体200的底面侧200b(与凸缘122相反侧)且设置成与紧固区域121a的内径(φD1)不同的内径(φD2)的裙部(skirt)区域121b。
在本实施方式中,裙部区域121b的至少顶端部位于比紧固区域121a的内径位置靠外侧处。此外,裙部区域121b具有:逐渐向半径方向的外侧扩展的锥状裙部区域125a;和与紧固区域121a平行地设置的圆筒裙部区域125b。圆筒裙部区域125b的内径(φD2)设置成比紧固区域121a的内径(φD1)大。
参照图5,在使用具有上述结构的外筒环120A紧固了定子铁芯111的情况下,可抑制将外筒环120A向定子铁芯111紧固时的、外筒环120A的变形。这是因为,裙部区域121b成为外筒环120A的部件向外侧扩径的结构,因此与凸缘122同样,裙部区域121b处的刚性提高。
在冷缩热装时,在外筒环120A的冷却时外筒环120A收缩,从而从定子铁芯111向外筒环120A的内表面施加大的内压,但是,裙部区域121b的刚性高,因此可抑制裙部区域121b的变形。
其结果,如图6所示,在紧固了后外筒环120A的圆筒裙部区域125b的外径尺寸(φR1)的精度也良好,因此可使圆筒裙部区域125b的外表面与壳体200侧的圆筒部201的内表面抵接。这样,可进行定子110相对于壳体200的正确定位。
(作用、效果)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将外筒环120A紧固到定子铁芯111时,可抑制外筒环120A的裙部区域121b的变形。其结果,即使在将外筒环120A通过冷缩热装而紧固于定子铁芯111后,也可将设置于外筒环120A的圆筒裙部区域125b的外表面的尺寸精度限制在允许范围内。
这样,可使用圆筒裙部区域125b来进行定子110与壳体200之间的定位,不需要采用现有的使用销等的定位机构,不会导致旋转电机的制造成本上升,可提供工作可靠性高的旋转电机。
(实施方式2)
其次,参照图7至图10来说明外筒环的另一形式。除此之外,与电动发电机100相关的结构、定子铁芯111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在这里不重复说明。再有,图7是表示外筒环120B的结构的部分立体图,图8是图7中的VIII线方向剖视图,图9是表示具有另一形态的外筒环120C的结构的部分立体图,图10是表示具有又一形态的外筒环120D的结构的部分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2的外筒环120B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外筒环120A相同外形的紧固区域121a和裙部区域121b,进而,在裙部区域121b的锥状裙部区域125a设有多个开口部125h。
通过在锥状裙部区域125a设置多个开口部125h作为脆弱区域,而使锥状裙部区域125a成为容易变形的区域。通过设置该开口部125h,可用该脆弱区域积极地吸收在将外筒环120B紧固到定子铁芯111时产生的应力,且可将圆筒裙部区域125b的外表面的尺寸精度进一步限制在允许范围内。
再有,在图8所示的外筒环120B中,在锥状裙部区域125a环状地设置一圈多个开口部125h,但是,例如,也可图9的外筒环120C所示那样环状地设置两圈多个开口部125h,或者也可设置三圈以上。此外,也可将开口部125h交替地错开配置。
再有,也可以不是像外筒环120B及外筒环120C那样设置开口部125h,而是像图10所示的外筒环120D那样设置槽125g以在锥状裙部区域125a设置薄壁部。作为槽125g的形式,可以是连续的环状形式、如上述开口部125h那样设置多个槽的形式中的任一种。
(作用、效果)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可得到与实施方式1的外筒环120A同样的作用效果。此外,通过在锥状裙部区域125a积极地设置脆弱区域,可用该脆弱区域积极地吸收在将外筒环120B紧固到定子铁芯111时产生的应力,可将圆筒裙部区域125b的外表面的尺寸精度进一步限制在允许范围内。
(实施方式3)
接下来,参照图11来说明外筒环的另一形态。除此之外,与电动发电机100相关的结构、定子铁芯111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在这里不重复说明。再有,图11是表示外筒环120E的结构的图,是与图3中的XI-XI线向视图相当的图。
本实施方式3的外筒环120E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外筒环120A相同外形的紧固区域121a,裙部区域121v不是连续的环状形式,具有分割为三处的形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圆周上以60度间距的宽度设有裙部区域121b的宽度和间隔。
(作用、效果)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可得到与实施方式1的外筒环120A同样的作用效果。此外,旋转电机的大小因需求的容量而各种各样。其结果,外筒环的形状、部件厚度也从各种最佳材料中选择。因此,通过将裙部区域121b分割为多个,可调节裙部区域121b的刚性。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如在实施方式2中表示那样在锥状裙部区域积极地设置脆弱区域。
(实施方式4)
接下来,参照图12至图16来说明外筒环的另一形态。除此之外,与电动发电机100相关的结构、定子铁芯111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在这里不重复说明。再有,图12是表示外筒环120F的结构的部分立体图,图13是表示外筒环120F紧固于定子铁芯111的外周面的状态的部分剖视图,图14是表示定子110固定于壳体200内的状态的部分剖视图,图15是表示另一形态的外筒环120G的部分立体图,图16是表示又一形态的外筒环120H的部分立体图。
参照图12,本实施方式的外筒环120F具有: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外筒环120A相同的圆筒状的主体部121;和在位于壳体200的入口侧200a的主体部121的一个端部设置的、朝向半径方向外侧的凸缘122。在图12中,省略了凸缘122的图示,但是,其形态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凸缘122相同。
参照图13,主体部121设有:为了紧固定子铁芯111的外周面而与定子铁芯111的外周面内接的紧固区域121a;和位于壳体200的底面侧200b(与凸缘122相反侧)且设置成与紧固区域121a的内径(φD1)不同的内径(φD2)的裙部区域121b。
在本实施方式中,裙部区域121b的至少顶端部位于比紧固区域121a的内径位置靠内侧处。此外,裙部区域121b具有:逐渐向半径方向的内侧缩径的锥状裙部区域125c;和与紧固区域121a平行地设置的圆筒裙部区域125d。圆筒裙部区域125d的内径(φD3)设置成比紧固区域121a的内径(φD1)小。
在使用具有上述结构的外筒环120F紧固了定子铁芯111的情况下,可抑制将外筒环120F向定子铁芯111紧固时的、外筒环120F的变形。这是因为,裙部区域121b成为外筒环120A的部件向内侧缩径的结构,因此与凸缘122同样,裙部区域121b的刚性提高。
在冷缩热装时,在外筒环120F的冷却时外筒环120F收缩,从而从定子铁芯111向外筒环120F的内表面施加大的内压,但是,裙部区域121b的刚性高,因此可抑制裙部区域121b的变形。
其结果,如图14所示,在紧固后外筒环120F的圆筒裙部区域125d的外径尺寸(φR2)的精度也良好,因此可使圆筒裙部区域125d的外表面与在壳体200侧的圆筒部201的内表面设置的突出区域201P抵接。这样,可进行定子110相对于壳体200的正确定位。再有,突出区域201P可采用在圆筒部201的内表面环状设置的形态或分割地在多处设置的形态。
(作用、效果)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将外筒环120F紧固到了定子铁芯111时,可抑制外筒环120F的裙部区域121b的变形。其结果,即使在外筒环120F通过冷缩热装而紧固于定子铁芯111后,也可将设置于外筒环120F的圆筒裙部区域125d的外表面的尺寸精度限制在允许范围内。
这样,可使用圆筒裙部区域125d来进行定子110与壳体200之间的定位,不需要采用现有的使用销等的定位机构,不会导致旋转电机的制造成本上升,可提供工作可靠性高的旋转电机。
再有,如图15及图16所示,即使在本实施方式的外筒环120F中,也可如实施方式2中说明那样,采用在锥状裙部区域125c设置多个开口部125h(图15所示的外筒环120G)、设置槽125g(图16所示的外筒环120H)作为脆弱区域的结构。
(实施方式5)
接下来,参照图17至图19来说明外筒环的另一形态。除此之外,与电动发电机100相关的结构、定子铁芯111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在这里不重复说明。再有,图17是表示外筒环120I的结构的部分立体图,图18是表示外筒环120I紧固于定子铁芯111的外周面的状态的部分剖视图,图19是表示定子110固定于壳体内的状态的部分剖视图。
参照图17,本实施方式的外筒环120I具有: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外筒环120A相同的圆筒状的主体部121;和在位于壳体200的入口侧200a的主体部121的一个端部设置的、朝向半径方向外侧的凸缘122。在图17中,省略了凸缘122的图示,但是,其形态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凸缘122相同。
参照图18,主体部121设有:为了紧固定子铁芯111的外周面而与定子铁芯111的外周面内接的紧固区域121a;和位于壳体200的底面侧200b(与凸缘122相反侧)且设置成与紧固区域121a的内径(φD1)不同的内径的裙部区域121b。
在本实施方式中,裙部区域121b的至少顶端部位于比紧固区域121a的内径位置靠内侧处。此外,裙部区域121b具有逐渐向半径方向的内侧缩径的锥状裙部区域125I。锥状裙部区域125I的最小内径(φD4)设置成比紧固区域121a的内径(φD1)小。
在使用具有上述构成的外筒环120I紧固了定子铁芯111的情况下,可抑制将外筒环120I向定子铁芯111紧固时的、外筒环120I的变形。这是因为,裙部区域121b成为外筒环120A的部件向内侧缩径的结构,因此与凸缘122同样,裙部区域121b的刚性提高。
在冷缩热装时,在外筒环120I的冷却时外筒环120I收缩,从而从定子铁芯111向外筒环120I的内表面施加大的内压,但是,裙部区域121b的刚性高,因此可抑制裙部区域121b的变形。
其结果,如图19所示,在紧固后外筒环120I的圆筒裙部区域125I的外径尺寸(φR3)的精度也良好,因此可使圆筒裙部区域125I的外表面与在壳体200侧的圆筒部201的内表面设置的突出区域201P抵接。这样,可进行定子110相对于壳体200的正确定位。再有,突出区域201P可采用在圆筒部201的内表面环状设置的形态或分割地在多处设置的形态。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的外筒环120I中,与突出区域201P抵接的锥状裙部区域125I的外表面是圆锥形状,因此可容易地进行定子110的定心。
(作用、效果)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将外筒环120I紧固到了定子铁芯111时,可抑制外筒环120I的裙部区域121b的变形。其结果,即使在将外筒环120I通过冷缩热装而紧固到定子铁芯111后,也可将设置于外筒环120I的圆筒裙部区域125I的外表面的尺寸精度限制在允许范围内。
这样,将可使用圆筒裙部区域125I来进行定子110与壳体200之间的定位,不需要采用现有的使用销等的定位机构,不会导致旋转电机的制造成本上升,可提供工作可靠性高的旋转电机。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应该认识到此次公开的各实施方式在全部方面都仅是例示性的而是限制性的。应该注意的是,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的范围表示,包括与权利要求的范围等同的意义及在范围内的全部的变化。
附图标记的说明:
1驱动单元      100电动发电机(旋转电机)    110定子
111定子铁芯    112定子绕组    113总线       120A、120B、120C、120D、120E、120F、120G、120H、120I外筒环
121主体部    121a紧固区域    121b裙部区域
122凸缘    123宽阔区域    123h螺栓孔
125a、125c、125I锥状裙部区域    125b、125d圆筒裙部区域
125g槽    125h开口部    130转子    150旋转轴    160轴承
200壳体    200a入口侧    200b底面侧    300减速机构
350解析器    370解析器定子    371解析器定子铁芯
372解析器定子绕组    400差动机构    500驱动轴承受部
600端子板    800PCU(动力控制装置)    800A供电缆线
900蓄电池    900A供电缆线    CL旋转中心轴

Claims (7)

1.一种旋转电机,具备定子(110)和固定所述定子(110)的壳体(200),所述定子具有环状形态,其中,
所述定子(110)包括:
定子铁芯(111);和
外筒环(120A、120B、120C、120D、120E、120F、120G),其紧固所述定子铁芯(111)的外周面,
所述外筒环(120A、120B、120C、120D、120E、120F、120G、120H、120I)具有:
圆筒状的主体部(121);和
凸缘(122),其设置在位于所述壳体(200)的入口侧(200a)的所述主体部(121)的一端部,朝向半径方向外侧,
所述主体部(121)设有:为了紧固所述定子铁芯(111)的外周面而与所述定子铁芯(111)的外周面内接的紧固区域(121a);和位于所述壳体(200)的底面侧(200b)、设成与所述紧固区域(121a)的内径(φD1)不同的内径(φD2)的裙部区域(121b),
所述裙部区域(121b)具有与所述壳体(200)的内表面相接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裙部区域(121b)具有所述壳体(200)的底面侧(200b)的顶端部位于比所述紧固区域(121a)的内径(φD1)位置靠外侧处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裙部区域(121b)具有与所述紧固区域(121a)平行地设置的区域(125b)。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裙部区域(121b)具有所述壳体(200)的底面侧(200b)的顶端部位于比所述紧固区域(121a)的内径(φD1)位置靠内侧处的区域,
在所述壳体(200)的内表面,具有与所述所述裙部区域(121b)相接的突出区域(201P)。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裙部区域(121b)具有与所述紧固区域(121a)平行地设置的区域(125d)。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裙部区域(121b)具有设置成逐渐向内侧缩径的锥状(125I)。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中,
所述裙部区域(121b)具有不与所述壳体(200)相接的区域(125a、125c),在该区域设置有脆弱区域(125h、125g)。
CN201080063828.1A 2010-02-17 2010-02-17 旋转电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710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52340 WO2011101960A1 (ja) 2010-02-17 2010-02-17 回転電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71034A true CN102771034A (zh) 2012-11-07
CN102771034B CN102771034B (zh) 2015-03-25

Family

ID=44482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382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71034B (zh) 2010-02-17 2010-02-17 旋转电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928200B2 (zh)
EP (1) EP2538524A4 (zh)
JP (1) JP5370578B2 (zh)
CN (1) CN102771034B (zh)
WO (1) WO2011101960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8937A (zh) * 2015-04-08 2017-12-05 捷太格特欧洲公司 用于将转向辅助电机装配在转向壳体中的阶梯式收缩配合环的使用
CN110896250A (zh) * 2018-09-13 2020-03-2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用定子铁芯以及旋转电机
CN113113984A (zh) * 2020-01-13 2021-07-13 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US11245318B1 (en) * 2020-07-29 2022-02-08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Resolver clamping plate for electric moto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90149B2 (ja) * 2011-05-23 2015-10-07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およびステータの保持リング
WO2013164889A1 (ja) 2012-05-02 2013-11-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KR20140022505A (ko) * 2012-08-13 2014-02-25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모터 하우징
JP5840151B2 (ja) 2013-01-17 2016-01-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JP6127794B2 (ja) * 2013-07-18 2017-05-1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WO2016174711A1 (ja) * 2015-04-27 2016-11-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US20180358855A1 (en) * 2017-06-07 2018-12-13 Hsia-Yuan Hsu Permanent magnet motor with external rotor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29835A (ja) * 2005-11-04 2007-05-24 Aisin Seiki Co Ltd モータ
JP2009060760A (ja) * 2007-09-03 2009-03-19 Jtekt Corp 電動モータ
JP2009142031A (ja) * 2007-12-05 2009-06-25 Aisin Seiki Co Ltd 回転電機用ステータ
US20090206688A1 (en) * 2008-02-18 2009-08-20 Shinya Sano Cooling structure for sta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17479A (en) * 1983-11-07 1985-05-14 Sundstrand Corporation Generator armature cooling and air gap sealing system
JP3443248B2 (ja) * 1996-07-30 2003-09-02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水冷キャンドモータ
DE19705974A1 (de) * 1997-02-17 1998-08-20 Wilo Gmbh Elektromotor für eine Pumpe oder einen Lüfter
JP4283711B2 (ja) * 2004-03-11 2009-06-24 アスモ株式会社 モータヨークの製造方法
JP4115961B2 (ja) 2004-04-20 2008-07-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
DE102004022557B4 (de) * 2004-05-07 2021-07-2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ische Maschine mit Wasserkühlung
JP5173636B2 (ja) 2008-07-14 2013-04-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CN102396136B (zh) 2009-04-15 2014-06-1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29835A (ja) * 2005-11-04 2007-05-24 Aisin Seiki Co Ltd モータ
JP2009060760A (ja) * 2007-09-03 2009-03-19 Jtekt Corp 電動モータ
JP2009142031A (ja) * 2007-12-05 2009-06-25 Aisin Seiki Co Ltd 回転電機用ステータ
US20090206688A1 (en) * 2008-02-18 2009-08-20 Shinya Sano Cooling structure for stator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8937A (zh) * 2015-04-08 2017-12-05 捷太格特欧洲公司 用于将转向辅助电机装配在转向壳体中的阶梯式收缩配合环的使用
CN107438937B (zh) * 2015-04-08 2021-01-26 捷太格特欧洲公司 允许将第一部分紧固到第二部分的装配方法
CN110896250A (zh) * 2018-09-13 2020-03-2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用定子铁芯以及旋转电机
CN110896250B (zh) * 2018-09-13 2021-11-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
CN113113984A (zh) * 2020-01-13 2021-07-13 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US11245318B1 (en) * 2020-07-29 2022-02-08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Resolver clamping plate for electric mo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1101960A1 (ja) 2013-06-17
EP2538524A4 (en) 2018-03-28
JP5370578B2 (ja) 2013-12-18
CN102771034B (zh) 2015-03-25
US8928200B2 (en) 2015-01-06
EP2538524A1 (en) 2012-12-26
US20120306312A1 (en) 2012-12-06
WO2011101960A1 (ja) 2011-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71034A (zh) 旋转电机
CN111051109B (zh) 车轮用轴承设备和具有车轮用轴承设备的车辆
CN103256342B (zh) 旋转式致动器
CN101091302B (zh) 分解器固定结构
CN101720524B (zh) 具有同心设置的转子的电机以及具有该电机的驱动装置
US8505674B2 (en) Steering drive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2906966A (zh) 旋转电机以及旋转电机的定子
DE102020115673A1 (de) In-Wheel-Motoreinheit
CN103248173A (zh) 用于电机的感应磁铁装置
US10502305B2 (en) Rotary actuator
US9413215B2 (en) Transmission assembly with integrated motor position sensor
CN103023259A (zh) 轮毂电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3443591A (zh) 用于求得角位置的方法
US7579743B2 (en) Magnet rotor, movable magnet-type instrument with the magnet rotor, and stepping motor with the magnet rotor
JP7060595B2 (ja) カバー組立体、モータおよびこれを含む電動式操向装置
CN203509913U (zh) 一种数控磨床工件主轴机构
CN108092465A (zh) 电机的旋转变压器的安装结构
CN113396523A (zh) 具有电动机的车辆用动力装置和具有发动机的带有发电机的车轮用轴承装置
CN218041154U (zh) 一种体积小的无刷电机
JP2019205241A (ja) 三相永久磁石同期モータおよびこの三相永久磁石同期モータを備えた車両用動力装置、発電機およびこの発電機を備えた発電機付車輪用軸受
CN104852524A (zh) 集成化轮毂轴承及汽车
CN104169688A (zh) 旋转变压器
CN206248101U (zh) 无内置轴承电容式旋转编码器
JP2020145875A (ja) 電動機およびこの電動機を備えた車両用動力装置、発電機およびこの発電機を備えた発電機付車輪用軸受
CN211417521U (zh) 内齿圈和配置该内齿圈的轮毂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25

Termination date: 201702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