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70986A - 二次电池用浸渍托盘 - Google Patents

二次电池用浸渍托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70986A
CN102770986A CN201180008482XA CN201180008482A CN102770986A CN 102770986 A CN102770986 A CN 102770986A CN 201180008482X A CN201180008482X A CN 201180008482XA CN 201180008482 A CN201180008482 A CN 201180008482A CN 102770986 A CN102770986 A CN 1027709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extruding
panel
tray rack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848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钟成
朴峻恿
高康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pl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pl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plus Corp filed Critical Mpl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709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709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14Arrangements for moving electrodes or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60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or topping-up with liquids; 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draining liquids from casings
    • H01M50/609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with liquid, e.g. electroly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用浸渍托盘,本发明的结构的特征在于,包括:托盘架(20),在两侧支撑部件(22)之间沿着水平方向设有导向杆(26);多个挤压面板(30),能够滑动地与上述托盘架(20)的上述导向杆(26)结合,并沿着垂直方向并排配置;升降面板(40),具有以上下中心部为基准向外倾斜的多个引导缝(44),上述挤压面板(30)的端部与上述引导缝(44)连接;以及挤压驱动单元,设于上述托盘架20的同时,以能够传递动力的方式与上述升降面板(40)连接,随着挤压驱动单元的运转,挤压驱动单元使上述升降面板(40)上升,来引导相互并排放置的上述挤压面板(30)沿着上述引导缝(44)进行相互接近的动作。

Description

二次电池用浸渍托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用浸渍托盘(SOAKING PALETTE FORA SECONDARY BATTERY),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因收容大量的二次电池并统一执行挤压作业而在作业性和生产率等各个层面非常有利的二次电池用浸渍托盘。
背景技术
通常,电池是指,至少在一套端子之间包含用于供应电位的电化学电池(electro-chemical cell)及电池集合的装置。电池的端子可实现电连接,例如连接直流负荷,向其负荷提供能量,即电压。电池包含干电池、湿电池(例如,铅酸电池)以及通常可在化学领域使用的将电动势转换为电流的其他装置。
在这些电池中,二次电池是通过制造由正极板、分隔板、负极板的三单层结构或者由正极板、分隔板、负极板、分隔板及正极板的五单层以上的多层结构构成的电极组件并将该电极组件收容于袋子而完成制造,这种二次电池又称袋型二次电池。
二次电池的特性是用完可再充电,虽然其容量并不是无限制,但在某种程度上可反向地进行放电处理,从而可实现同一电池的反复使用。也就是说,二次电池(secondary battery)不同于无法进行充电的一次电池,作为可充电和可放电的电池,广泛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摄像机等尖端电子设备领域。尤其,锂二次电池2相比以往的铅蓄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镍锌电池等其他二次电池,其单位重量的能量密度大,可实现快速充电,因此目前呈现出其使用量快速增加的态势。
用于这种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有锂类氧化物,负极活性物质有碳材料。利用这种活性物质,将在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集电体上设有正极端的正极板、在形成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集电体上设有负极端的负极板以及介于上述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的分隔板层叠起来,从而制造规定面积的电极组件,将这种电极组件收容于袋子,通过袋子的一侧开放部向袋子的内部注入电解液,完成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后,密封袋子的一侧开放部,从而完成袋型二次电池的制造。
此时,当袋型二次电池的袋子内部填满电解液时,袋子本身的两面部分向外部凸出,因此为了提高电池的容量,需要对二次电池的袋子的两面部分进行按压的作业。也就是说,只有在二次电池的袋子内部填充的电解液均匀展开,才能使电池容量增大,因此需要进行二次电池的挤压作业,以使电解液均匀展开。同时,二次电池的电极组件的各个电池单元之间的间隙最大限度地紧密贴附,也能使电池的容量增大。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制造二次电池时为了提高电池容量而使在袋子内部填充的电解液得以均匀喷射的同时为了电极组件的各电池单元之间的间隙实现最大限度的紧凑化而进行挤压作业中,将大量的二次电池收容至作为主要部分的多个挤压面板之间,以执行统一的挤压作业,确保在作业性和生产率等各个方面得到有利效果的新结构的二次电池用浸渍托盘。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用浸渍托盘,其包括:托盘架,在两侧支撑部件之间沿着水平方向设有导向杆;多个挤压面板,能够滑动与上述托盘架的上述导向杆结合,并沿着垂直方向并排配置;升降面板,具有以上下中心部为基准向外倾斜的多个引导缝,上述挤压面板的端部与上述引导缝连接;以及挤压驱动单元,设于上述托盘架的同时,以能够传递动力的方式与上述升降面板连接,随着挤压驱动单元的的运转,挤压驱动单元使上述升降面板上升,来引导相互并排放置的上述挤压面板沿着上述引导缝进行相互接近的动作。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工作轴能够旋转地安装于托盘架,在托盘架的前后位置设有借助工作轴的旋转上升或下降的升降面板,在托盘架的内部沿着垂直方向并排配置有借助升降面板的升降动作相互接近或远离的多个挤压面板,将二次电池插入至各个挤压面板之间并利用挤压面板对二次电池的两侧进行挤压,通过上述多个挤压面板的加压作用,使得在二次电池的袋子内部填充的电解液得以均匀展开,以此增大电池的容量,同时,二次电池的电极组件的各个电池单元之间的间隙实现最大限度的紧凑性,因此同样可达到增大电池容量的效果。
并且,根据本发明,可在按多列并排配置的多个挤压面板之间收容二次电池,来一次性地对大量的二次电池进行挤压作业,因而二次电池制造作业迅速且容易,进而可贡献于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并且,在本发明中作为主要部分的挤压面板中,在下端部还设有挤压工作辅助辊,挤压面板可以以与托盘架的底面(即,底座的上表面)接触的状态实现更加柔和的滑动,因而电池制造作业更加顺利,进而,借助挤压工作辅助辊将挤压面板的下端部更加稳定地支撑在托盘架的内部底面,从而防止挤压面板向下侧下垂等现象,因而还能达到进一步延长浸渍托盘本身的使用寿命等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用浸渍托盘的主要部分即托盘架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用浸渍托盘的俯视图。
图4和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6和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的主视图。
图8和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主要部分即挤压面板的运转状态的主视图。
图10为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结构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用浸渍托盘的主要部分即托盘架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用浸渍托盘的俯视图,图4和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图6和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的主视图,图8和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主要部分即挤压面板的运转状态的主视图。参照附图,本发明提供的是如下的二次电池用浸渍托盘:在两侧支撑部件22之间沿着水平方向设有导向杆26的托盘架20,可相互前进/后退地结合有多个挤压面板30,并且各个挤压面板30一边借助挤压驱动单元进行前进/后退动作一边按压大量的二次电池2的两面。
上述托盘架20以上表面为基准大致具有在四边框形状的底座24设有大致呈长方形板形状的左右两侧支撑部件22的结构。并且,在托盘架20的内部,沿着水平方向配置有两端部被左右两侧支撑部件22支撑的多个前后上下导向杆26。
四角板形状的挤压面板30可滑动地与设置于上述托盘架20的内部的导向杆26结合。在挤压面板30上下前后位置设有向两面贯通的滑动孔,这种滑动孔可滑动地与在托盘架20内部沿着水平方向配置的各个导向杆26结合,从而多个挤压面板30在托盘架20内部沿着垂直方向并排配置。即,多个挤压面板30沿着托盘架20的前后方向垂直配置,具有可滑动运转以使各个挤压面板30随着托盘架20内部的导向杆26相互接近或相互远离的结构。另一方面,在挤压面板30的下端部还设有与托盘架20的底面接触的挤压工作辅助辊90。图7表示了每隔一个挤压面板30设置一个挤压工作辅助辊90,优选地,在所有挤压面板30设置挤压工作辅助辊90。并且,挤压工作辅助辊90被接触支撑于支撑台28的上表面,其中,支撑台28左右地配置在托盘架20的底座24的上表面前后方。
在上述托盘架20的前后位置,分别设有大致呈长方形板形状的升降面板40。这种升降面板40具有呈以上下中心部为基准在左右位置对称的形态并向外倾斜的多个引导缝44,这种升降面板40的各个引导缝44与设于各个挤压面板30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的结合部件32(优选地,由辊构成)相结合。
也就是说,升降面板40以左右两侧为基准在中心部具有垂直方向的中央引导缝44,并以这种中央引导缝44为基准,在两侧位置具有倾斜度逐渐发生变化的多个引导缝44。即,升降面板40采用一种以中心部为基准具有以太阳光线的形状分支的多个引导缝44的结构,这种以太阳光线的形状分支的各个引导缝44插入至设于各个挤压面板30的前端部和后端部的结合部件32。另外,升降面板40经由凹槽(channel)形状的升降导向件42分别与托盘架20的左右两侧结合,借助这种升降导向件42,升降面板40可以进行顺利的升降动作而避免出现位置偏离。
在上述托盘架20设置有挤压驱动单元,该挤压驱动单元通过使升降面板40升降来使得各个挤压面板30相互接近。这种挤压驱动单元包括:工作轴50,可旋转地与托盘架20的一对的支撑部件22中的至少一个支撑部件22;挤压导向板60,以螺纹结合方式与上述工作轴50的外围部结合,随着工作轴50在支撑部件22进行旋转,挤压导向板60相对于支撑部件22进行前进/后退动作;第一连接部件70,与挤压导向板60连接的同时,能够滑动地与托盘架20结合;以及第二连接部件80,一端部与第一连接部件70连接,另一端部则与升降面板40连接,借助工作轴50的旋转动作和挤压导向板60的前进/后退动作,第二连接部件80使升降面板40升降。
具体而言,工作轴50沿着水平方向安装于托盘架20的支撑部件22,挤压导向板60可滑动地被在支撑部件22沿着水平方向设置的导向杆26支撑的同时,以螺纹结合方式与工作轴50结合,在升降面板40以对称形态排列有以上下中心部为基准向外倾斜的多个引导缝44,使得挤压面板30的前后端部分别可滑动地与引导缝44结合,第一连接部件70包括:滑动块72,可前进/后退地结合在支撑着支撑部件22的下端部的底座24上;以及连杆74,一端部与滑动块72连接,另一端部则与挤压导向板60的下端部连接。并且,第二连接部件80的一端部经由铰链部82与第一连接部件70的滑动块72的另一端部连接的同时,经由铰链部84与垂直配置于托盘架20的前后方位置的升降面板40连接,而具有倾斜配置的结构。附图标记52是使工作轴50旋转时通过启动旋转运转机构的夹具等来辅助更加容易地进行工作轴50旋转作业的旋转支撑销;附图标记54和56是内侧结合口和外侧结合口,对工作轴50进行支撑,以使工作轴50在托盘架20的支撑部件22原位中进行旋转。并且,附图标记58是螺纹套(screw bush),工作轴50外周面的螺纹部以螺纹结合方式可旋转地与该螺纹套结合。
根据具有这种结构的本发明,使工作轴50在设于托盘架20的支撑部件22进行旋转动作时,第一连接部件70从托盘架20的底座24向中央部方向前进,第二连接部件80以上下端铰链部82、84为中心向外侧方向(以图6和图7为准,从升降面板40的左右中心部向右侧方向)进行转动动作,随着第一连接部件70和第二连接部件80的动作,升降面板40随着托盘架20上升。
此时,升降面板40具有以上下中心部(即,以左右为准的中间部分)为准向外倾斜的多个引导缝44,这种升降面板40的各个引导缝44插入至在各个挤压面板30的前端部与后端部设置的结合部件32(优选地,以可旋转的方式被轴部件支撑的辊构成)中,而与结合部件32结合,因此随着升降面板40的上升,设于各个挤压面板30的结合部件32随着升降面板40的各个引导缝44而移动,同时各个挤压面板30沿设于托盘架20内部的导向杆26滑动,从而挤压面板30相互间的距离缩短,像这样,随着各个挤压面板30以相向的方向距离缩短,能够对配置于挤压面板30之间的二次电池2(即,电极组件收容于袋子内部,在袋子内部注入了电解液的电池)的两侧进行挤压(加压)作业。
另一方面,通过上述过程完成二次电池2的挤压作业后,使工作轴50向反方向进行旋转,则各个主要部分即升降面板40、第一连接部件70及第二连接部件80恢复原位,同时,各个挤压面板30也恢复原位而重新分离,从而能够取出完成挤压作业的二次电池2。
因此,本发明通过将二次电池2配置于相互并排垂直配置的多个挤压面板30之间并按压挤压面板30,从而使得在二次电池2的袋子内部填充的电解液得以均匀展开,并以此增大电池的容量,同时,二次电池2的电极组件的各个电池单元之间的间隙实现最大限度的紧凑性,因此同样可达到增大电池容量的效果。
并且,根据本发明,可在按多列并排配置的多个挤压面板30之间收容二次电池2,来一次性地对大量的二次电池2进行挤压作业,因而二次电池2制造作业迅速且容易,进而可贡献于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并且,在本发明的主要部分即挤压面板30中,在下端部还设有挤压工作辅助辊90,挤压面板30可以以与托盘架20的底面(即,底座24的上表面)接触的状态实现更加柔和的滑动,因而电池制造作业更加顺利,进而,借助挤压工作辅助辊90将挤压面板30本身更加稳定地支撑在托盘架20内部,从而防止挤压面板30向下侧下垂等现象,因而还能达到进一步延长浸渍托盘本身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同时,升降面板40经由凹槽形状的升降导向件42与托盘架20的左右两侧结合,借助这种升降导向件42,升降面板40可以进行顺利的升降动作而避免出现位置偏离,从而在制造二次电池2时进一步提高精密度,提高电池制造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图10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根据图10所示的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在托盘架20的前方位置配置有两个升降面板40,所述升降面板40具有以上下中心部为基准向外倾斜的多个引导缝44,设于各个挤压面板30的端部的结合部件32以插入方式与两个升降面板40的引导缝44结合;在托盘架20的后方位置也配置有两个升降面板40,所述升降面板40具有以上下中心部为基准向外倾斜的多个引导缝44,设于各个挤压面板30的端部的结合部件32以插入方式与两个升降面板40的引导缝44结合。也就是说,在托盘架20的前方位置和后方位置,分别配置有两个升降面板40,而不是一个升降面板40。
并且,在图10所示的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挤压驱动单元包括:工作轴50,能够旋转地与托盘架20的一对支撑部件22中的至少一个支撑部件22结合;挤压导向板60,以螺纹结合方式与工作轴50的外围部结合,借助工作轴50的旋转驱动,挤压导向板60相对于支撑部件22进行前进/后退动作;前后位置的第一连接部件70,与挤压导向板60连接的同时,可滑动地与托盘架20结合;前后两个第二连接部件80,一端部与第一连接部件70连接,另一端部则与两个升降面板40连接,随着工作轴50的旋转动作和挤压导向板60的前进/后退动作,第二连接部件80使两个升降面板40升降。此时,第一连接部件70包括:滑动块72,可前进/后退地结合在托盘架20的底座24上;以及连杆74,其与滑动块72的一端部连接的同时与挤压导向板60的下端部连接,上述前后两个第二连接部件80的下端部经由铰链部82、84与构成第一连接部件70的滑动块72连接。
因此,在图10所示的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在前后位置分别设置一个第一连接部件70,并在前后位置各设置两个共设置4个第二连接部件80,以使第二连接部件80与两个升降面板40连接。
根据具有这种结构的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使工作轴50在设于托盘架20的支撑部件22中进行旋转动作时,第一连接部件70从托盘架20的底座24向中央部方向前进,两个第二连接部件80以上下端铰链部82、84为中心向外侧转动动作,随着第一连接部件70和两个第二连接部件80的动作,两个升降面板40随着托盘架20上升,设于各个挤压面板30的结合部件32随着升降面板40的各个引导缝44而移动,由此,各个挤压面板30随着设于托盘架20内部的导向杆26,相互间的距离缩小,就可以对介于挤压面板30之间的二次电池2(即,电极组件收容于袋子内部,在袋子内部注入了电解液的电池)的两侧进行挤压,完成二次电池2的制造作业。
此时,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通过采用前后设有两个升降面板40的结构,相比两个升降面板40变成一个宽的升降面板40的情况下,可以更加彻底地防止进行升降动作时的位置偏离现象等,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池制造时的精密度或制造作业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除了设于托盘架20的前后位置的两个升降面板40能够进行升降动作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外,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上述关于本发明的说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及附图,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内可进行各种置换、变形及变更是显而易见的。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用浸渍托盘在制造二次电池时为了提高电池容量而使填充至袋子内部的电解液得以均匀喷射的同时为了电极组件的各电池单元之间的间隙实现最大限度的紧凑化而进行的挤压作业中,在作业性和生产率等各个层面非常有效。

Claims (6)

1.一种二次电池用浸渍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托盘架(20),在两侧支撑部件(22)之间沿着水平方向设有导向杆26;
多个挤压面板(30),能够滑动地与上述托盘架(20)的上述导向杆(26)结合,并沿着垂直方向并排配置;
升降面板(40),具有以上下中心部为基准向两侧方向相向地向外倾斜的多个引导缝(44),上述升降面板(40)垂直配置于上述托盘架(20)的前方和/或后方位置,并且在上述引导缝(44)连接有上述挤压面板(30)的前端部和/或后端部;以及
挤压驱动单元,设于上述托盘架(20)的同时,以能够传递动力的方式与上述升降面板(40)连接,随着挤压驱动单元的运转,挤压驱动单元使上述升降面板(40)上升,来引导相互并排配置的上述挤压面板(30)沿着上述引导缝(44)进行相互接近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用浸渍托盘,其特征在于,
上述挤压驱动单元包括:
工作轴(50),能够旋转地与上述托盘架(20)的左右一对上述支撑部件(22)中的至少一个支撑部件(22)结合;
挤压导向板(60),以螺纹结合方式与上述工作轴(50)的外围部结合,借助上述工作轴(50)的旋转驱动,上述挤压导向板(60)相对于上述支撑部件(22)进行前进/后退动作;
第一连接部件(70),与上述挤压导向板(60)连接的同时,能够滑动地与上述托盘架(20)结合;以及,
第二连接部件(80),一端部与上述第一连接部件(70)连接,另一端部则与上述升降面板(40)连接,借助上述工作轴(50)的旋转动作和上述挤压导向板(60)的前进/后退动作,上述第二连接部件(80)使上述升降面板(40)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用浸渍托盘,其特征在于,
上述工作轴(50)沿着水平方向安装于上述支撑部件(22);
上述挤压导向板(60)能够滑动地被在上述支撑部件(22)沿着水平方向设置的导向杆(26)支撑的同时,以螺纹结合方式与上述工作轴50结合;
在上述升降面板(40)以对称形态排列有以上下中心部为基准向外倾斜的多个引导缝(44),上述挤压面板(30)的前端部和/或后端部能够滑动地与上述引导缝(44)结合;
上述第一连接部件(70)能够滑动地与用于支撑上述支撑部件(22)的下端部的底座(24)结合;
上述第二连接部件(80)的一端部经由铰链部(82)与上述第一连接部件(70)连接的同时,经由铰链部(84)与垂直配置于上述托盘架(20)的前后方位置的升降面板(40)连接,而呈倾斜配置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用浸渍托盘,其特征在于,上述升降面板(40)经由升降导向件(42)与上述托盘架(20)的左右两侧位置结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用浸渍托盘,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托盘架(20)的前方位置配置有两个升降面板(40),所述升降面板(40)具有以上下中心部为基准向外倾斜的多个引导缝(44),各个上述升降面板(40)的上述引导缝(44)与各个挤压面板(30)的前端部及后端部连接,在上述托盘架(20)的后方位置也配置有两个升降面板(40),所述升降面板(40)具有以上下中心部为基准向外倾斜的多个引导缝(44),上述两个升降面板(40)的上述引导缝(44)与各个挤压面板(30)的前端部及后端部连接;
上述挤压驱动单元包括:
工作轴(50),能够旋转地与上述托盘架(20)的一对上述支撑部件(22)中的至少一个支撑部件(22)结合,
挤压导向板(60),以螺纹结合方式与上述工作轴(50)的外围部结合,借助上述工作轴(50)的旋转驱动,上述挤压导向板(60)相对于上述支撑部件(22)进行前进/后退动作,
两个第一连接部件(70),与上述挤压导向板(60)连接的同时,能够滑动地与上述托盘架(20)结合,以及
两个第二连接部件(80),一端部与上述第一连接部件(70)连接,另一端部则与上述升降面板(40)连接,借助上述工作轴(50)的旋转动作和上述挤压导向板(60)的前进/后退动作,上述第二连接部件(80)使上述升降面板(40)升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用浸渍托盘,其特征在于,
多个挤压面板(30)能够滑动地与在上述托盘架(20)内部沿着水平方向设置的导向杆(26)结合,并相互并排配置;
在上述挤压面板(30)的下端部还设有与上述托盘架(20)的底面接触的挤压工作辅助辊(90)。
CN201180008482XA 2010-02-05 2011-02-01 二次电池用浸渍托盘 Pending CN10277098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010695A KR101116778B1 (ko) 2010-02-05 2010-02-05 이차 전지용 소킹 팔레트
KR10-2010-0010695 2010-02-05
PCT/KR2011/000702 WO2011096707A2 (ko) 2010-02-05 2011-02-01 이차 전지용 소킹 팔레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70986A true CN102770986A (zh) 2012-11-07

Family

ID=44355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8482XA Pending CN102770986A (zh) 2010-02-05 2011-02-01 二次电池用浸渍托盘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1116778B1 (zh)
CN (1) CN102770986A (zh)
WO (1) WO2011096707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26122A (zh) * 2018-06-11 2020-06-02 株式会社Lg化学 多个二次电池单体袋的同时检查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56052B1 (ko) * 2012-04-12 2013-04-30 주식회사 엠플러스 이차 전지 소킹 팔레트
KR102108575B1 (ko) * 2013-08-09 2020-05-07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전지셀 프레임 구조체
KR101704760B1 (ko) * 2014-01-08 2017-02-0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가압 트레이
KR101664944B1 (ko) * 2014-06-05 2016-10-2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가압 트레이
KR102091826B1 (ko) * 2014-06-17 2020-03-20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배터리 셀 수납용 트레이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69433A (ja) * 1995-12-21 1997-06-30 Sumitomo Heavy Ind Ltd パレット整列装置
CN2501644Y (zh) * 2001-06-22 2002-07-24 车国利 一种长杆夹
CN101061598A (zh) * 2004-11-22 2007-10-24 Gd技术机械装置有限公司 将各蓄电池板连接成板叠并将这些板叠插入蓄电池箱中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48072B2 (ja) * 2002-12-26 2009-10-21 Hoya株式会社 電池作動機器のバッテリパック装置
KR100953614B1 (ko) * 2006-06-09 2010-04-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모듈
JP2010024007A (ja) * 2008-07-23 2010-02-04 Shinmei Ind Co Ltd パレット搬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69433A (ja) * 1995-12-21 1997-06-30 Sumitomo Heavy Ind Ltd パレット整列装置
CN2501644Y (zh) * 2001-06-22 2002-07-24 车国利 一种长杆夹
CN101061598A (zh) * 2004-11-22 2007-10-24 Gd技术机械装置有限公司 将各蓄电池板连接成板叠并将这些板叠插入蓄电池箱中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26122A (zh) * 2018-06-11 2020-06-02 株式会社Lg化学 多个二次电池单体袋的同时检查设备
US11611113B2 (en) 2018-06-11 2023-03-21 Lg Energy Solution, Ltd. Simultaneous inspection device of multiple secondary battery cell pouch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116778B1 (ko) 2012-03-05
KR20110091061A (ko) 2011-08-11
WO2011096707A2 (ko) 2011-08-11
WO2011096707A3 (ko) 2011-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70986A (zh) 二次电池用浸渍托盘
KR101124534B1 (ko) 복수 개의 이차전지 충전이 가능한 이차전지 충전장치
KR20170047539A (ko) 배터리 팩
KR20160067491A (ko) 충방전 지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충방전 지그 시스템
CN101841064A (zh) 具有高容量与库仑效率的锂离子电容电池负极系统
KR101023700B1 (ko) 2차 전지용 전극 조립체의 제조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5070948A (zh) 软包锂离子电池化成分容设备
KR101296339B1 (ko) 이차 전지 전해액 필링 머신
KR100326898B1 (ko) 리튬폴리머 전지의 충,방전장치
CN109732242B (zh) 一种蓄电池极柱焊接自动紧固校准对接装置
CN210150188U (zh) 一种物料定位结构
KR20210119651A (ko) 배터리 랙에 배터리 팩을 적재시키는 이송 지그 및 이를 이용한 배터리 랙 적재방법
CN205429044U (zh) 一种新型高效能的特种锂电池组装置
CN210182457U (zh) 一种缓存机构
CN208303543U (zh) 大容量聚合物锂离子电池pack极耳辗平机构及极耳辗平机
CN211428281U (zh) 一种电池加工用组合式夹持装置
KR20210155075A (ko) 배터리셀용 버스바 조립장치
KR101685746B1 (ko) 이차전지용 충방전기
CN108281584B (zh) 一种车载电池
KR102625199B1 (ko) 2차 전지용 롤 타입 분리막 이송용 가변스테이지
CN215358075U (zh) 一种锂电池生产用夹持装置
CN209963813U (zh) 一种适用于锂电池生命周期的智能充电器
CN214506590U (zh) 一种便携式锂电池充电设备
CN220065958U (zh) 一种移动储能设备
CN110280946B (zh) 一种蓄电池极柱焊接的自锁校准对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