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65454A - 自行车制动设备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制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65454A
CN102765454A CN2012100785633A CN201210078563A CN102765454A CN 102765454 A CN102765454 A CN 102765454A CN 2012100785633 A CN2012100785633 A CN 2012100785633A CN 201210078563 A CN201210078563 A CN 201210078563A CN 102765454 A CN102765454 A CN 1027654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lever
brake control
brake
installation portion
bicy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785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65454B (zh
Inventor
狩山修
松下达也
中仓正裕
名合大辅
寺田岳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3/041,03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20120222920A1/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3/040,93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8336680B2/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3/175,68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8651243B2/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3/175,71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8342295B2/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22835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3086637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765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54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654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54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1/00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1/02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in which cycle wheels are engaged by brake elements
    • B62L1/06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in which cycle wheels are engaged by brake elements the wheel rim being engaged
    • B62L1/10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in which cycle wheels are engaged by brake elements the wheel rim being engaged by the elements moving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wheel axis
    • B62L1/14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in which cycle wheels are engaged by brake elements the wheel rim being engaged by the elements moving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wheel axis the elements being mounted on levers pivotable about different axes
    • B62L1/16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in which cycle wheels are engaged by brake elements the wheel rim being engaged by the elements moving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wheel axis the elements being mounted on levers pivotable about different axes the axes being located intermediate the ends of the le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行车制动设备,该自行车制动设备包括:第一制动臂,该第一制动臂具有枢转地能安装于自行车车架的第一安装部、供第一制动靴安装的第一制动靴安装部、以及供制动器操作拉索安装的第一拉索安装部;第二制动臂,该第二制动臂具有枢转地能安装于所述自行车车架的第二安装部以及供第二制动靴安装的第二制动靴安装部;偏压构件,该偏压构件对所述第一制动臂和所述第二制动臂向所述第一制动靴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制动靴安装部彼此分离的方向偏压;以及传递构件,该传递构件允许所述第一制动臂和所述第二制动臂同步地枢转。

Description

自行车制动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1年10月1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11-228355、2011年3月4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3/040,930、2011年3月4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3/041,030、2011年7月1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3/175,687、2011年7月1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3/175,717和2011年7月1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3/175,731的优先权。日本专利申请JP2011-228355、美国专利申请No.13/040,930、美国专利申请No.13/041,030、美国专利申请No.13/175,687、美国专利申请No.13/175,717和美国专利申请No.13/175,731的全部公开内容由此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制动器,并且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两个杆优选同步地都被操纵的两杆制动器的类型。这种类型的制动器例如可以称为自行车用侧拉式自行车制动器、自行车用中拉式自行车制动器或称为自行车用液压轮缘制动器。
背景技术
作为第一种类型的自行车制动设备,已知有所谓的侧拉式的夹钳式制动器。夹钳式制动器例如包括能够安装于自行车车架的第一制动臂和第二制动臂。第一制动臂具有枢转地能安装于车架的第一安装部、第一制动靴安装部以及第一拉索安装部。第二制动臂具有在与第一安装部相同的位置枢转地能安装于车架的第二安装部、第二制动靴安装部以及第一拉索安装部。第一制动靴安装部与第二制动靴安装部配置为彼此相对。
并且,作为侧拉式的夹钳式制动设备,已知有第一制动臂和第二制动臂绕不同的轴枢转的所谓双轴式制动设备(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特开No.9-267787)。
在如上所述的这种常规的制动设备中,在第一制动臂和第二制动臂分别安装有制动器操作拉索的外拉索和内拉索,并且当握持制动杆以进行制动操作时,通过减小彼此相对的第一制动靴和第二制动靴之间的距离,从而夹住车轮的轮缘部,来施加制动。并且,为了调节制动器不操作时的第一制动靴与第二制动靴之间的距离,在一些情况下在第一制动臂和/或第二制动臂设置调节机构。因而能够根据车轮的轮缘宽度调节第一制动臂的第一制动靴与第二制动臂的第二制动靴之间的距离。
通常的中拉式自行车制动器包括能枢转地安装到自行车车架构件例如自行车车架的前叉或后座撑的第一和第二制动臂。每个制动臂均包括用于将制动臂安装到自行车车架构件的制动臂安装部、制动衬块安装部以及控制对接部。制动臂安装部设置在制动衬块安装部与控制对接部之间,以便当将制动臂安装到自行车车架构件时,制动衬块安装部设置在制动臂安装部下面。当将第一和第二制动臂安装到自行车车架构件时,第一制动臂的控制对接部延伸到自行车车架构件的安装有第二制动臂的一侧,并且反之亦然。通常在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制动臂安装部与自行车车架构件之间安装第一和第二复位弹簧,以用于将第一和第二制动衬块安装部远离自行车轮缘偏压。
在将第一和第二制动臂安装到自行车车架构件之后,将中间控制元件例如控制金属丝安装到第一制动臂的第一控制对接部以及第二制动臂的第二控制对接部。然后将主要控制元件安装到中间控制元件的中心,以便当向上牵拉主要控制元件时,第一和第二制动臂克服第一和第二复位弹簧的偏压力旋转,从而使安装到第一和第二制动衬块安装部的第一和第二制动衬块摩擦地接触自行车轮缘。
由用来将第一和第二制动臂安装部安装到自行车车架构件的结构引起的摩擦有时在第一和第二制动臂之间是不均衡的。结果,第一和第二制动臂的旋转不能正确地同步,所以第一和第二制动衬块不同时接触自行车轮缘。已经进行了一些尝试以解决该同步问题。例如JP62-177592公开了第一和第二齿轮,其接合第一和第二制动臂上的齿轮齿,以在制动操作期间同步地推动第一和第二制动臂的控制对接部分开;JP63-112995公开了分别安装到第一和第二制动臂的第一和第二控制对接部的第一和第二辊,其中当向上牵拉主要控制元件时,安装到主要控制元件的凸轮接触第一和第二辊,以同步地推动第一和第二制动臂的第一和第二控制对接部分开;JP64-90890公开了具有附接辊的一对连杆,其由安装到主要控制元件的凸轮推动分开,其中当向上牵拉主要控制元件时,辊同步地推动第一和第二制动臂的第一和第二控制对接部分开;JP64-90891公开了既串联又并联地连接到第一和第二制动臂以及主要控制元件的多个连杆,以便当向上牵拉主要控制元件时同步地推动第一和第二制动臂的第一和第二控制对接部分开。然而,这些复杂结构增加了更多摩擦和操作制动设备的努力,这在同步组件遭受水、灰尘、泥浆和其他污染物时只会变得更糟。
现有技术制动系统的另一个缺点是复位弹簧的偏压力必须由骑车者克服以便操作制动器。当使用同步结构来使第一和第二制动臂的操作同步时,必须使用更强的复位弹簧来产生克服由同步结构产生的附加摩擦所需的更大偏压力,并且使第一和第二制动臂旋转以便第一和第二制动衬块与轮缘分离。这些附加的偏压力进一步增加了骑车者操作制动器所需的努力。
JP1-172995公开了一种类型的中拉式自行车制动器。因为第一和第二制动臂的构造,使得如本公开的图2所示,控制金属丝的附接点互相轴向偏置。结果,控制金属丝被扭动,从而导致在控制金属丝的控制金属丝附接到第一和第二制动臂的位置上产生轴向应力。这样的轴向应力增加控制金属丝上的磨损,特别在控制金属丝附接到第一和第二制动臂的位置。并且,控制金属丝易于相对于主要控制元件向前牵拉一个制动臂以及向后牵拉另一个制动臂。
DE3805237公开了一种制动设备,其中一个制动臂延伸穿过另一个制动臂中的开口,并且DE203 19 913公开了一种制动设备,其中一个制动臂延伸穿过由另一个制动臂形成的狭槽。在这两个设备中,钢丝类型控制拉索都安装到制动组件的一侧,以便控制拉索以直线安装到第一和第二制动臂。然而,因为钢丝拉索用于控制拉索,所以制动臂必须构造为既安装钢丝拉索的内金属丝又安装钢丝拉索的外壳,从而增加了制动组件的重量和复杂性。
一些自行车制动器包括能枢转地安装到自行车车架构件例如自行车车架的前叉或后座撑的第一和第二制动臂。每个制动臂均包括用于将制动臂安装到自行车车架构件的制动臂安装部、制动衬块安装部以及控制对接部。制动臂安装部设置在制动衬块安装部与控制对接部之间,以便当将制动臂安装到自行车车架构件时,制动衬块安装部设置在制动臂安装部下面。这种制动器可以是拉索操作的或是液压操作的。通常设置复位弹簧以朝向彼此偏压第一和第二制动臂的制动衬块安装部。
US专利No.3,338,337和3,899,057公开了液压操作制动器的示例。如在这些专利中所示,活塞组件联接到第一和第二制动臂的控制对接部。活塞组件包括设置在形成于壳体中的液压腔内的活塞,其中壳体包括第一和第二轴向端。活塞包括从壳体的第一轴向端延伸的输出轴。输出轴连接到第一制动臂的控制部,并且壳体的第二轴向端连接到第二制动臂的控制部。在操作期间,将液压流体引入到液压腔中,以使得活塞朝向壳体的第一轴向端轴向地移动,从而使得输出轴从壳体的第一轴向端进一步延伸。结果,第一制动臂的控制部远离第二制动臂的控制部移动,从而使得第一和第二制动臂的制动衬块安装部朝向轮缘移动,以便安装到第一和第二制动臂的制动衬块接触轮缘。
在常规的制动设备中,当握持制动杆以施加制动时,第一制动臂和第二制动臂分别枢转,使得第一制动臂和第二制动臂的枢转运动可能会变得不同步。
并且,在双轴式制动器中,枢转运动可能由于各旋转轴(枢轴)的旋转阻力的差异而变得不同步。
这种现象特别是在进行制动操作后即在制动释放操作中很常见。制动释放动作通常利用例如弹簧等偏压装置进行,使得由于各制动臂上的不均匀的偏压力而可能引起上述现象,并且甚至在释放制动杆之后,在制动释放动作期间,一个制动臂的枢转运动和另一个制动臂的枢转运动也可能不同步。即,包括由制动操作和制动释放操作引起的运动在内的制动设备的运动有可能产生延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防止在制动操作和制动释放操作中第一制动臂和第二制动臂的不同步的枢转运动。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制动设备的各特征。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自行车制动设备包括:第一制动臂,该第一制动臂具有枢转地能安装于自行车车架的第一安装部、供第一制动靴安装的第一制动靴安装部、以及供制动器操作拉索安装的第一拉索安装部;第二制动臂,该第二制动臂具有枢转地能安装于所述自行车车架的第二安装部以及供第二制动靴安装的第二制动靴安装部;偏压构件,该偏压构件对所述第一制动臂和所述第二制动臂向所述第一制动靴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制动靴安装部彼此分离的方向偏压;以及传递构件,该传递构件允许所述第一制动臂和所述第二制动臂同步地枢转,该传递构件也称为偏压传递构件、偏压传递连杆部或简称为连杆部。
优选地,所述偏压构件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偏压构件的所述第一部分操作性地联接到所述第一制动臂,并且所述偏压构件的第二部分操作性地联接到所述第二制动臂。
在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一种自行车制动设备包括一对制动臂和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偏压构件。每个制动臂包括:用于将所述制动臂安装到自行车车架构件以绕着对应枢轴的枢转轴线枢转的制动臂安装部;制动衬块安装部;以及控制对接部。所述偏压构件的所述第一部分操作性地联接到所述制动臂之一,以便沿着选定的方向偏压该制动臂的制动靴安装部;并且所述偏压构件的所述第二部分联接到另一个制动臂的枢轴。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适于安装到所述自行车车架以便绕着第一枢转轴线枢转,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制动臂安装部适于安装到所述自行车车架以便绕着第二枢转轴线枢转。
优选地,所述偏压构件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偏压构件的所述第一部分操作性地联接到所述第一制动臂,以便沿着选定的方向偏压所述第一制动臂的所述第一制动靴安装部;并且其中所述偏压构件的所述第二部分联接到所述第二制动臂的枢轴。
在根据优选实施例的自行车制动设备中,该设备包括第一制动臂、第二制动臂、偏压构件以及传递构件。第一制动臂具有第一安装部、第一制动靴安装部以及第一拉索安装部。第一安装部枢转地能安装于自行车车架。第一制动靴安装于第一制动靴安装部。制动器操作拉索安装于第一拉索安装部。第二制动臂具有第二安装部以及第二制动靴安装部。第二安装部枢转地能安装于自行车车架。第二制动靴安装于第二制动靴安装部。偏压构件具有安装于第一制动臂的第一部分和安装于第二制动臂的第二部分,并对第一制动臂和第二制动臂向第一制动靴安装部和第二制动靴安装部彼此分离的方向偏压。传递构件在操作制动器时允许第一制动臂和第二制动臂同步地枢转。
在这样的制动设备中,当利用制动杆操作制动器操作拉索时,第一制动臂和第二制动臂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移动。此时,利用传递构件,使第二制动臂与第一制动臂的枢转运动同步地进行枢转。即,当操作制动器以进行制动操作或制动释放操作时,能够防止第一制动臂和第二制动臂的不同步的枢转运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制动臂还包括第二拉索安装部。在该情况下,在第一拉索安装部安装拉索的内拉索,在第二拉索安装部安装外壳,使得除了传递构件的枢转同步作用之外,还通过施加制动器拉索的回复力,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第一制动臂和第二制动臂的不同步的枢转运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拉索安装部和所述第二拉索安装部都配置在所述第一制动靴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制动靴安装部中的一个的相同侧。在该情况下,在任何类型的制动设备中,即使在侧拉式的自行车制动设备中,都能够防止第一制动臂和第二制动臂的不同步的枢转运动。
该自行车制动设备优选地还包括偏压力调节机构,该偏压力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偏压构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以调节所述偏压构件的偏压力。在该情况下,能够利用偏压力调节机构调节偏压构件的沿着第一制动臂和第二制动臂的制动释放方向的偏压力。因此,当增大偏压力时,将制动设备快速地切换至制动释放状态,并且当减小偏压力时,即便是握持力弱的骑车者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制动操作。
优选地,所述偏压构件是螺旋弹簧,所述偏压力调节机构具有偏压力调节构件,该偏压力调节构件由所述第一制动臂和所述第二制动臂中的至少一个能旋转地支撑,并且具有螺旋状的弹簧保持槽,沿着所述弹簧保持槽保持所述螺旋弹簧。在该情况下,仅通过旋转偏压力调节构件,就能够容易地调节偏压力。
优选地,所述偏压力调节机构通过使所述偏压力调节构件旋转而使所述螺旋弹簧相对于所述偏压力调节构件沿着所述弹簧保持槽移动,从而调节偏压力。
优选地,所述传递构件具有:设置于所述第一制动臂的第一连杆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制动臂并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杆部接触的第二连杆部。在该情况下,第一连杆部和第二连杆部互相接触,使得更容易允许第一制动臂和第二制动臂同步地枢转。
优选地,所述传递构件具有辊,该辊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部和所述第二连杆部中的一个,并与所述第一连杆部和所述第二连杆部中的另一个接触。在该情况下,由于第一制动臂和第二制动臂通过辊互相接触,因此,对其不是施加滑动阻力而是施加滚动阻力,使得即便当使第一制动臂和第二制动臂互相接触时,也不要求重的制动器操作力。
优选地,所述传递构件具有接触部,该接触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部和所述第二连杆部中的另一个,并能够与所述辊接触。在该情况下,能够减小接触部处的摩擦。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制动臂具有第二制动臂主体和具有第二连杆部的第二连杆构件,该自行车制动设备还包括调节部,该调节部调节所述第二制动臂主体与所述第二连杆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在该情况下,第二制动臂的与第一制动臂接触的接触部设置为单独的构件,能够调节其相对位置,从而能够相对于车轮的轮缘适当地配置第一制动臂和第二制动臂。
优选地,所述第一制动臂和所述第二制动臂能够安装于自行车后下叉。在该情况下,制动设备配置在位于自行车下部的后下叉上,使得制动设备在自行车行进时不会产生空气阻力。
在优选实施例中,该自行车制动设备还包括适配器,该适配器具有:能够固定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第一固定部;能够固定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第二固定部;以及配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并能够固定于所述自行车车架的第三固定部。
通过使用适配器,能够经由适配器将制动设备固定于例如只有一个制动设备安装用的孔的常规车架。并且,关于具有两个制动设备安装用的孔的车架,能够直接将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固定于车架。
根据可以提供作为相对于以上记载的单个或若干个特征的替代、替换或补充的自行车制动设备的各特征,可以设想一个或多个以下记载的实施例和特征,其中也可以包括可以被运用或考虑为独立可取得专利的主题或发明(或多个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单独的发明。在一个实施例中,自行车制动装置包括:第一制动臂,该第一制动臂包括:用于将第一制动臂安装到自行车车架构件的第一制动臂安装部;第一制动衬块安装部;以及第一控制对接部;第二制动臂,该第二制动臂包括:用于将第二制动臂安装到自行车车架构件的第二制动臂安装部;第二制动衬块安装部;以及第二控制对接部;偏压构件,该偏压构件操作性地联接到第一制动臂,以便沿着选定的方向偏压第一制动衬块安装部;以及传递构件,该传递构件操作性地联接在第一制动臂和第二制动臂之间,以将偏压力从偏压构件传递到第二制动臂。
优选地,除了来自所述传递构件的偏压力,否则所述第二制动臂不被偏压。
优选地,所述偏压构件包括螺旋弹簧。
优选地,所述偏压构件包括活塞。
当偏压构件包括活塞或根据优选实施例,一种自行车制动装置包括:第一制动臂,包括:用于将所述制动臂能枢转地安装到自行车车架构件以绕着第一枢轴的第一枢转轴线枢转的第一制动臂安装部;以及第一控制对接部;第二制动臂,包括:用于将所述制动臂能枢转地安装到自行车车架构件以绕着第二枢轴的第二枢转轴线枢转的第二制动臂安装部;以及第二控制对接部;以及活塞单元,包括:具有流体腔的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具有第一轴向端和第二轴向端;可动地设置在所述腔内的活塞;以及联接到所述活塞且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轴向端延伸的输出轴;其中所述第一制动臂的所述第一控制对接部联接到所述输出轴;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制动臂的所述第二控制对接部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轴向端和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轴向端之间联接到所述壳体时,可以实施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
所述第二制动臂的所述第二控制对接部能枢转地联接到所述壳体;
所述第二制动臂的所述第二控制对接部在远离所述活塞的轴向位置朝向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轴向端移位的位置处联接到所述壳体;
所述第二制动臂的所述第二控制对接部在比所述第二轴向端更靠近所述第一轴向端的位置处联接到所述壳体;
所述第二制动臂的所述第二控制对接部在紧密靠近所述第一轴向端处联接到所述壳体;
所述第二控制对接部包括间隔开的第一和第二安装构件,其中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安装构件之间。
优选地,所述传递构件在所述第一制动臂和所述第二制动臂之间传递移动,以便所述第一制动臂与所述第二制动臂同步地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制动臂安装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制动衬块安装部和所述第一拉索安装部之间,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制动臂安装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制动衬块安装部和所述第二拉索安装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传递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制动臂。
优选地,所述第二制动臂包括通道,以当所述第一制动臂和所述第二制动臂安装到所述自行车车架构件时,所述通道接纳所述第一制动臂从中穿过。
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对接部包括第一拉索附接构件,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对接部包括第二拉索附接构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制动臂安装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制动衬块安装部和所述第一控制对接部之间,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制动臂安装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制动衬块安装部和所述第二控制对接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传递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制动臂。
优选地,所述第二制动臂包括通道,以当所述第一制动臂和所述第二制动臂安装到所述自行车车架构件时,所述通道接纳所述第一制动臂从中穿过。
优选地,所述第一制动臂与所述第二制动臂相交,以便所述第一控制元件附接位置和所述第二控制元件附接位置位于交点的相对侧。
在刚刚描述的优选实施例或这样的自行车制动装置中可以实施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该自行车制动装置包括:第一制动臂,包括:用于安装到自行车车架构件的第一制动臂安装部,以绕着第一枢转轴线枢转;第一制动衬块安装部;以及具有第一控制元件附接位置的第一控制对接部;第二制动臂,包括:用于安装到所述自行车车架构件的第二制动臂安装部,以绕着第二枢转轴线枢转;第二制动衬块安装部;以及具有第二控制元件附接位置的第二控制对接部;通道,其尺寸设计为,当所述第一制动臂和所述第二制动臂安装到所述自行车车架构件时所述通道接纳所述第一制动臂从中穿过,其中当沿着所述第一枢转轴线和所述第二枢转轴线观察所述装置时,所述第一制动臂与所述第二制动臂相交,以便所述第一控制元件附接位置和所述第二控制元件附接位置位于交点的相对侧:
所述第一控制元件附接位置包括第一拉索附接构件,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元件附接位置包括第二拉索附接构件;
所述第一制动臂安装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制动衬块安装部和所述第一控制对接部之间,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制动臂安装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制动衬块安装部和所述第二控制对接部之间;
所述通道是基本上周向闭合开口;
所述第一控制对接部包括基本上竖直朝向的狭槽;
当垂直于所述第一枢转轴线和所述第二枢转轴线观察所述装置时,所述第一控制元件附接位置和所述第二控制元件附接位置基本上对齐;
当垂直于所述第一枢转轴线和所述第二枢转轴线观察所述装置并且所述第一枢转轴线和所述第二枢转轴线都为水平时,所述第一控制元件附接位置和所述第二附接位置基本上对齐,使得当操纵附接于所述第一控制元件附接位置和所述第二控制元件附接位置的控制元件以操作所述装置时,所述第一制动臂和所述第二制动臂上的轴向力基本上被消除。
优选地,所述通道是基本上周向闭合开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制动臂安装部适于安装到所述自行车车架构件以便绕着第一枢转轴线枢转,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制动臂安装部适于安装到所述自行车车架构件以便绕着第二枢转轴线枢转。
优选地,所述传递构件构成为安装用于绕着传递构件枢转轴线枢转。
优选地,所述传递构件包括:
传递构件安装部;
第一制动臂对接部;以及
第二制动臂对接部。
优选地,所述传递构件安装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制动臂对接部和所述第二制动臂对接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制动臂对接部或第一操作部从所述偏压传递安装部延伸,用来与所述制动臂对接;并且所述第二制动臂对接部或第二操作部从所述偏压传递安装部延伸并且构成为朝向另一个制动臂延伸。
优选地,所述第二制动臂对接部是轴向厚的。
优选地,所述第二制动臂对接部比所述安装部轴向更厚。
优选地,所述第二制动臂对接部比所述第一操作部轴向更厚。
优选地,所述第二制动臂对接部具有轴向厚的桨的形状。
优选地,所述第一操作部具有轴向薄的杆状构件的形状。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一操作部以及所述第二操作部形成为连续的一体构件。
在之前限定的实施例或这样的自行车制动器用的对接构件的实施例中可以实施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该自行车制动器具有第一制动臂和第二制动臂,其中所述第一制动臂绕着第一枢转轴线枢转,其中所述第二制动臂绕着第二枢转轴线枢转,其中所述对接构件包括:构成为安装在紧密靠近所述枢转轴线处的安装部;从所述安装部延伸以与所述制动臂对接的第一操作部;从所述安装部延伸并且构成为朝向所述第二制动臂延伸的第二操作部;其中所述第二操作部是轴向厚的:
所述第二操作部比所述安装部轴向更厚;
所述第二操作部比所述第一操作部轴向更厚;
所述第二操作部具有轴向厚的桨的形状;
所述安装部包括尺寸设计为接纳制动臂枢转轴从中穿过的安装开口;
所述第二操作部具有轴向厚的桨的形状;
所述第一操作部具有轴向薄的杆状构件的形状。
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一操作部以及所述第二操作部形成为连续的一体构件。
在这样的自行车制动装置的实施例中可以实施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该自行车制动装置包括:第一制动臂,包括:用于将所述制动臂安装到自行车车架构件以绕着第一枢转轴线枢转的制动臂安装部;制动衬块安装部;以及控制对接部;第二制动臂,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制动臂安装到自行车车架构件以绕着第二枢转轴线枢转的制动臂安装部;制动衬块安装部;以及控制对接部;以及对接构件,包括:安装部;当所述第一制动臂和所述第二制动臂安装到所述自行车车架构件时与所述第一制动臂对接的第一操作部;当所述第一制动臂和所述第二制动臂安装到所述自行车车架构件时朝向所述第二制动臂或另一个制动臂延伸的第二操作部;其中所述第二操作部是轴向厚的:
所述第二操作部比所述安装部轴向更厚;
所述第二操作部比所述第一操作部轴向更厚;
所述第二操作部具有轴向厚的桨的形状;
所述第二操作部构成为当所述制动臂和所述另一个制动臂安装到所述自行车车架构件时设置在所述另一个制动臂的控制对接部下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制动臂包括安装凹槽,其中所述第二枢转轴线与所述安装凹槽相交,并且其中所述传递构件的尺寸设计为安装在所述安装凹槽内,用于绕着所述第二枢转轴线枢转。
优选地,所述第一制动臂对接部具有第一制动臂对接端,其中所述第二制动臂对接部具有第二制动臂对接端,并且其中从所述传递构件枢转轴线到所述第一制动臂对接端的距离大于从所述传递构件枢转轴线到所述第二制动臂对接端的距离。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移动对接构件,该移动对接构件构成为安装在所述第一制动臂和所述第一制动臂对接部之间。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调节构件,所述调节构件调节所述第二制动臂和所述第二制动臂对接部之间的相对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制动臂包括安装凹槽,其中所述第二枢转轴线与所述安装凹槽相交,并且其中所述传递构件的尺寸设计为安装在所述安装凹槽内,用于绕着所述第二枢转轴线枢转。
优选地,所述调节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制动臂。
优选地,所述第二制动臂对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制动臂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制动衬块安装部之间。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制动臂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制动衬块安装部之间,用于接合所述第二制动臂对接部。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偏压构件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偏压构件的所述第一部分操作性地联接到所述第一制动臂,以便沿着选定的方向偏压所述第一制动臂的所述第一制动衬块安装部;并且其中所述偏压构件的所述第二部分联接到所述第二制动臂的枢轴。换句话说,优选实施例是一种包括一对制动臂和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偏压构件的自行车制动装置。每个制动臂包括:用于将所述制动臂安装到自行车车架构件以绕着对应枢轴的枢转轴线枢转的制动臂安装部;制动衬块安装部;以及控制对接部。所述偏压构件的所述第一部分操作性地联接到所述制动臂之一,以便沿着选定的方向偏压该制动臂的制动衬块安装部;并且所述偏压构件的所述第二部分联接到所述第二制动臂或另一个制动臂的枢轴。
优选地,所述偏压构件不旋转地偏压所述第二制动臂。
优选地,所述偏压构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端头,其中所述第一端头插入所述第一制动臂中。
优选地,所述偏压构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端头,其中所述第一端头不插入所述第一制动臂中。
优选地,所述偏压构件的所述第一部分接触所述第一制动臂的侧面。
优选地,所述偏压构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端头,其中所述第一端头自由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制动臂处。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头自由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制动臂的由所述偏压构件的所述第一部分接触的侧面处。
优选地,所述偏压构件的所述第二部分不绕着所述第二制动臂的所述枢轴卷绕。
优选地,所述偏压构件的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端头,其中所述第二端头不插入所述第二制动臂中。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制动臂处的弹簧安装部,其中所述偏压构件的所述第二部分接触所述弹簧安装部。
优选地,所述偏压构件的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端头,其中所述第二端头自由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制动臂处。
在优选实施例中,一种自行车制动装置包括:第一制动臂,包括:用于将所述制动臂能枢转地安装到自行车车架构件以绕着第一枢轴的第一枢转轴线枢转的第一制动臂安装部;以及第一控制对接部;第二制动臂,包括:用于将所述制动臂能枢转地安装到自行车车架构件以绕着第二枢轴的第二枢转轴线枢转的第二制动臂安装部;以及第二控制对接部;以及活塞单元,包括:具有流体腔的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具有第一轴向端和第二轴向端;可动地设置在所述腔内的活塞;以及联接到所述活塞且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轴向端延伸的输出轴;其中所述第一制动臂的所述第一控制对接部联接到所述输出轴;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制动臂的所述第二控制对接部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轴向端和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轴向端之间联接到所述壳体。
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是一种这样的自行车制动装置:包括:第一制动臂,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制动臂安装到自行车车架构件的第一制动臂安装部;第一制动衬块安装部;以及第一控制对接部;第二制动臂,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制动臂安装到自行车车架构件的第二制动臂安装部;第二制动衬块安装部;以及第二控制对接部;以及活塞单元,包括:具有流体腔的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具有第一轴向端和第二轴向端;可动地设置在所述腔内的活塞;以及联接到所述活塞且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轴向端延伸的输出轴;其中所述第一制动臂的所述第一控制对接部联接到所述输出轴;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制动臂的所述第二控制对接部联接到所述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腔的外部的所述输出轴处的调节构件,其中所述调节构件调节所述输出轴相对于所述壳体或所述第一制动臂的所述第一控制对接部中的至少之一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调节构件调节所述输出轴在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控制对接部之间的轴向长度。
优选地,所述调节构件以连续的方式调节所述输出轴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调节构件旋转来调节所述输出轴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制动臂的所述第一控制对接部联接到所述输出轴,以相对于所述输出轴进行轴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调节构件使所述第一控制对接部相对于所述输出轴轴向地移动以调节所述输出轴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输出轴可滑动地联接到所述第一控制对接部。
优选地,所述调节构件包括指示所述调节构件的位置的指示结构。
优选地,所述指示结构包括调节构件定位表面,该调节构件定位表面接合所述第一制动臂的第一控制对接部上的对应的第一控制对接部定位表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对接部包括联接构件,该联接构件将所述输出轴联接到所述第一控制对接部,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对接部定位表面设置在所述联接构件上。
优选地,所述调节构件绕着所述输出轴旋转,以调节所述输出轴在所述联接构件和所述壳体之间的轴向长度。
优选地,所述联接构件包括联接开口,其中所述输出轴设置在所述联接开口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对接部定位表面设置在紧密靠近所述联接开口处。
在优选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控制对接部定位表面设置在紧密靠近所述联接开口处。
优选地,所述调节构件包括多个所述调节构件定位表面。
优选地,所述联接构件包括联接轴,该联接轴在所述联接开口的相对侧上具有一对凸面,以形成对应的一对第一控制对接部定位表面,并且其中所述多个调节构件定位表面包括多个凹面,所述多个凹面选择性地接合所述联接轴上的所述一对凸面。
优选地,所述指示结构包括调节构件定位表面,该调节构件定位表面接合所述壳体处的对应的壳体定位表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制动臂的所述第二控制对接部能枢转地联接到所述壳体。
优选地,所述第二制动臂的所述第二控制对接部在远离所述活塞的轴向位置朝向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轴向端移位的位置处联接到所述壳体。
优选地,所述第二制动臂的所述第二控制对接部在比所述第二轴向端更靠近所述第一轴向端的位置处联接到所述壳体。
优选地,所述第二制动臂的所述第二控制对接部在紧密靠近所述第一轴向端处联接到所述壳体。
优选地,所述第二控制对接部包括间隔开的第一和第二安装构件,其中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安装构件之间。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腔的外部的所述输出轴处的调节构件,其中所述调节构件调节所述输出轴相对于所述壳体或所述第一制动臂的所述第一控制对接部中的至少之一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调节构件调节所述输出轴在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控制对接部之间的轴向长度。
优选地,所述调节构件以连续的方式调节所述输出轴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调节构件旋转来调节所述输出轴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制动臂的所述第一控制对接部联接到所述输出轴,以相对于所述输出轴进行轴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调节构件使所述第一控制对接部相对于所述输出轴轴向地移动以调节所述输出轴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输出轴可滑动地联接到所述第一控制对接部。
优选地,所述调节构件包括指示所述调节构件的位置的指示结构。
优选地,所述指示结构包括调节构件定位表面,该调节构件定位表面接合所述第一制动臂的第一控制对接部上的对应的第一控制对接部定位表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对接部包括联接构件,该联接构件将所述输出轴联接到所述第一控制对接部,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对接部定位表面设置在所述联接构件上。
优选地,所述调节构件绕着所述输出轴旋转,以调节所述输出轴在所述联接构件和所述壳体之间的轴向长度。
优选地,所述联接构件包括联接开口,其中所述输出轴设置在所述联接开口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对接部定位表面设置在紧密靠近所述联接开口处。
优选地,所述调节构件包括多个所述调节构件定位表面。
优选地,所述联接构件包括联接轴,该联接轴在所述联接开口的相对侧上具有一对凸面,以形成对应的一对第一控制对接部定位表面,并且其中所述多个调节构件定位表面包括多个凹面,所述多个凹面选择性地接合所述联接轴上的所述一对凸面。
优选地,所述指示结构包括调节构件定位表面,该调节构件定位表面接合所述壳体处的对应的壳体定位表面。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壁和第二壁的内圆柱形壁,其中所述第一壁限定活塞腔,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壁限定积聚器腔;和设置在所述活塞腔内用于沿着移动轴线移动的活塞;其中从所述移动轴线到所述第二壁的径向距离大于从所述移动轴线到所述第一壁的径向距离。
优选地,所述第二壁具有凹处。
优选地,所述第二壁具有凹槽。
优选地,所述第二壁具有相对于所述移动轴线倾斜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积聚器腔具有大体圆锥形状。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塞和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端之间的偏压构件,以将所述活塞朝向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端偏压。
优选地,所述偏压构件设置在所述积聚器腔中和所述活塞腔中。
优选地,所述偏压构件包括螺旋弹簧。
优选地,所述螺旋弹簧具有大体圆锥形状。
优选地,从所述移动轴线到所述第一壁的距离是基本上恒定的,以沿着所述移动轴线形成基本上沿着所述活塞的整个运动范围的圆柱体。
优选地,从所述移动轴线到所述第二壁的距离沿着朝向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端的方向增大。
优选地,所述积聚器腔具有大体圆锥形状。
通过本发明,利用传递构件例如使第一制动臂和第二制动臂同步地枢转。即,当操作制动器以进行制动操作或制动释放操作时,能够防止第一制动臂和第二制动臂的不同步的枢转运动。特别是在制动臂仅通过偏压力(弹簧力)枢转的制动操作中,能够防止第一制动臂和第二制动臂的不同步的枢转运动。
从下面的描述中将清楚附加的本发明特征,并且这些特征单独地或与上述特征及其等同物组合地可以形成如权利要求中所记载的进一步发明的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自行车前制动设备的正视图。
图2是前制动设备的后视图。
图3是前制动设备的主视立体图。
图4是前制动设备的后视立体图。
图5是说明作为传递构件的连杆构件的主视一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后制动设备的安装状态的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后制动设备的正视图。
图8是后制动设备的后视图。
图9是后制动设备的主视立体图。
图10是后制动设备的后视立体图。
图11是说明作为传递构件的连杆构件的主视一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使用适配器安装前制动设备的情况下的立体图。
图13为附接到自行车前叉的自行车制动设备的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14为自行车制动设备的右视图;
图15为自行车制动设备的左视图;
图16为自行车制动设备的分解立体图;
图17为传递构件的正视图;
图18为处于制动释放位置的自行车制动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图19为处于制动接合位置的自行车制动设备的局部剖视图;
图20为自行车制动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仰视图;
图21为图20所示的自行车制动设备的顶部的细节图;以及
图22为图20和图21所示的实施例中使用的传递构件的立体图;
图23为图20所示的自行车制动设备的后视图;
图24为沿着图25中的线12-12剖开的活塞组件的替代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5为活塞轴和第一制动臂的第一控制对接部之间的联接器的替代实施例的细节图;
图26为活塞轴、横孔螺母和调节构件的更详细视图;
图27为处于第一调节状态的制动组件的俯视图;
图28为处于第二调节状态的制动组件的俯视图;
图29为积聚器腔的替代实施例的示意剖视图;
图30为沿着图29中的线18-18剖开的视图;
图31为沿着图29中的线19-19剖开的视图;
图32为积聚器腔的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示意剖视图;
图33为沿着图32中的线21-21剖开的视图;
图34为积聚器腔的另一个替代实施例的示意剖视图;
图35为沿着图34中的线23-23剖开的视图,其表示积聚器腔中的凹处的第一实施例;
图36为沿着图34中的线24-24剖开的视图,其从不同的轴向位置表示所述凹处;
图37为沿着图34中的线25-25剖开的视图,其表示所述积聚器腔中的凹处的第二实施例;以及
图38为沿着图34中的线26-26剖开的视图,其从不同的轴向位置表示所述凹处。
具体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在图1至图4中,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自行车前制动设备10是具有两个枢转中心的侧拉式的夹钳式制动器。在以下的说明中,术语上下左右意味着从后侧观察自行车的状态下的上下左右。
前制动设备10安装于自行车的前叉14的分叉的一对前叉腿15a、14b。因此,在一对前叉腿15a、14b的每个中设置有安装孔。前制动设备10包括第一制动臂11、第二制动臂12、偏压构件15、作为权利要求中的传递构件的连杆构件16、以及调节部17。
<第一制动臂>
第一制动臂11是弯曲成大致C形的由例如铝合金等金属制成的构件。第一制动臂11具有枢转地能安装于左侧的前叉腿15a的第一安装部11a、供左侧的第一制动靴91a安装的第一制动靴安装部11b、以及供制动器操作拉索80的内拉索80a安装的第一拉索安装部11c。第一安装部11a具有衬套孔11d,支撑用来将第一安装部11a安装于前叉腿15a的安装螺栓20的衬套25a装配于该衬套孔11d中。第一制动靴安装部11b从第一安装部11a呈大致直线状地向下延伸。第一制动靴安装部11b具有长孔11e,用于固定第一制动靴91a的靴固定螺栓21能够贯通该长孔11e。
第一拉索安装部11c在从第一安装部11a略微弯曲的同时向右侧(图1中的左侧、图2中的右侧)延伸。在第一拉索安装部11c的末端设置有快速释放机构19,该快速释放机构19用于通过一触式操作打开第一制动臂11和第二制动臂12。快速释放机构19具有杆构件19a,当将杆构件19a从图1所示的位置绕图1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内拉索80a松弛,从而打开第一制动臂11和第二制动臂12。由此能够容易地更换车轮。
在第一制动臂11的背面(图2)上设置有用于钩挂偏压构件15的第一部分(一端)的第一弹簧钩挂部11f。第一弹簧钩挂部11f是在末端具有大径的头部的销构件。第一弹簧钩挂部11f的基端固定于第一制动臂11的背面。与第一制动臂11的背面还一体地形成有用于安装连杆构件16的辊支架11g。
<第二制动臂>
第二制动臂12具有枢转地能安装于左侧的前叉腿14b的第二安装部12a、供右侧的第二制动靴91b安装的第二制动靴安装部12b、以及供制动器操作拉索80的外壳80b安装的第二拉索安装部12c。第二安装部12a具有衬套孔12d,支撑用来将第二安装部12a安装于前叉腿14b的安装螺栓20的衬套25a装配于该衬套孔12d中。第二制动靴安装部11b配置为与第一制动靴安装部11b相对,并从第二安装部12a呈大致直线状地向下延伸。第二制动靴安装部12b具有长孔12e,用于固定第二制动靴91b的靴固定螺栓21能够贯通该长孔12e。在第二拉索安装部12c上设置有外锁定部27,该外锁定部27能够调节外壳80b和内拉索80a的轴向位置。
第二制动臂12具有第二制动臂主体23和设置有连杆构件16的第二连杆构件24。第二制动臂主体23是例如铝合金等金属制成的构件。在第二制动臂主体23的背面上设置有用于钩挂偏压构件15的第二部分(另一端)的第二弹簧钩挂部12f。第二弹簧钩挂部12f是在末端具有大径的头部的销构件。第二弹簧钩挂部12f的基端固定于第二制动臂主体23的背面。第二安装部12a、第二制动靴安装部12b以及第二拉索安装部12c设置在第二制动臂主体23中。
如图5所示,第二连杆构件24由枢轴25枢转地支撑,该枢轴25装配在形成于第二制动臂主体23中的纵长的狭槽23a中。第二连杆构件24是例如铝合金等金属制成的板状构件。第二连杆构件24具有:薄壁的枢转联接部24a,其配置于狭槽23a内并由枢轴25支撑;以及接触部24b,其与枢转联接部24a一体地形成。接触部24b构成连杆构件16的第二连杆部32。接触部24b的下表面24c呈圆弧状弯曲。
<偏压构件>
偏压构件15对第一制动臂11和第二制动臂12向制动释放方向偏压,即,向第一制动靴安装部11b和第二制动靴安装部12b彼此分离的方向偏压。如图2和图4所示,偏压构件15是螺旋弹簧15a。
<连杆构件>
设置连杆构件16是为了在操作前制动设备10时使第一制动臂11和第二制动臂12同步地运动。如图5所示,连杆构件16具有设置于第一制动臂11的第一连杆部30、以及设置于第二制动臂12的第二连杆部32。第一连杆部31具有由辊支架11g能旋转地支撑的辊33。第二连杆部32具有接触部24b,该接触部24b设置于第二制动臂12的第二连杆构件24。接触部24b的下表面24c与辊33接触。因此,当第一制动臂11枢转时,辊33按压第二连杆构件24的接触部24b,使得第二制动臂12通过第二连杆构件24与第一制动臂11同步地枢转。因而,当第一制动臂11枢转时,连杆构件16允许第二制动臂12与其同步地枢转。
<调节部>
设置调节部17是为了调节第二制动臂主体23与第二连杆构件24之间的相对位置。当利用调节部17调节第二制动臂主体23与第二连杆构件24之间的相对位置时,能够调节第一制动靴91a和第二制动靴91b之间的距离。因而,能够将从具有不同宽度的轮缘到第一制动靴91a及第二制动靴91b的距离调节为相同的长度。如图5所示,调节部17具有调节螺钉36,该调节螺钉36配置于第二制动臂主体23的狭槽23a上方。调节螺钉36拧到第二制动臂主体23中。调节螺钉36倾斜地配置为能够与第二连杆构件24的枢转联接部24a与接触部24b之间的阶梯部接触。由于第二制动臂主体23被偏压构件15向制动释放方向(图5中的逆时针方向)偏压,因此,第二连杆构件24被辊33按压而始终与调节螺钉36接触。因此,当松缓调节螺钉36时,第一制动臂11和第二制动臂12同步地向制动释放方向枢转。当拧紧调节螺钉36时,第一制动臂11和第二制动臂12同步地向制动方向枢转。
<制动动作>
当由制动杆进行制动操作时,第一制动臂11被内拉索80a牵拉而向制动方向枢转。当第一制动臂11向制动方向枢转时,辊33按压接触部24b。当被按压时,第二连杆构件24通过调节螺钉36使第二制动臂主体23向制动方向枢转,由此对车轮的轮缘施加制动。
并且,当松缓制动杆而进行制动释放操作时,由偏压构件15的偏压力使第一制动臂11和第二制动臂12向制动释放方向枢转。在该情况下,第一制动臂11和第二制动臂12还通过连杆构件16的作用而同步地向制动释放方向枢转。
这里,第一制动臂11和第二制动臂12通过连杆构件16同步地运动。即,由此,在进行制动操作和进行制动释放操作的两种情况下,都能够使第一制动臂11和第二制动臂12一起运动。
<第二实施例>
在图6中,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自行车后制动设备110是具有两个枢转中心的侧拉式的夹钳式制动器。
后制动设备110安装于自行车的分叉的一对后下叉13的下表面。因此,在一对后下叉13的每个中设置有安装孔。如图7至图10所示,后制动设备110包括第一制动臂111、第二制动臂112、偏压构件115、作为传递构件的连杆构件116、调节部117以及偏压力调节机构119。在后制动设备110中,第一制动臂111和第二制动臂112以与前制动设备10中相反的方式配置。
<第一制动臂>
第一制动臂111是弯曲成大致C形的由例如铝合金等金属制成的构件。第一制动臂111具有枢转地能安装于一对后下叉13中的一个的第一安装部111a、供右侧第一制动靴191a安装的第一制动靴安装部111b、以及供制动器操作拉索180的内拉索180a安装的第一拉索安装部111c。第一安装部111a具有衬套孔111d,支撑用来将第一安装部111a安装于后下叉13的安装螺栓120的衬套125a装配于该衬套孔111d中。第一制动靴安装部111b从第一安装部111a呈直线状地向下延伸。第一制动靴安装部111b具有螺栓孔111e,用于固定第一制动靴191a的靴固定螺栓121能够贯通该螺栓孔111e。
第一拉索安装部111c在从第一安装部111a大幅弯曲的同时向左侧(图7中的右侧、图8中的左侧)延伸。第一拉索安装部111c利用螺钉固定内拉索180a。虽然在第一拉索安装部111c中未设置快速释放机构,但也可以设置快速释放机构。
在第一制动臂111的背面(图8)上设置有用于钩挂偏压构件115的第一部分(一端)的第一弹簧钩挂部111f。第一弹簧钩挂部111f能旋转地安装在背面上。第一弹簧钩挂部111f具有多个锁定孔111i,所述多个锁定孔111i用于将由螺旋弹簧15a构成的偏压构件115锁定。多个锁定孔111i在螺旋弹簧15a具有自由长度时根据螺旋弹簧15a的螺距形成。
<第二制动臂>
第二制动臂112具有枢转地能安装于一对后下叉13中的另一个的第二安装部112a、供左侧的第二制动靴191b安装的第二制动靴安装部112b、以及供制动器操作拉索180的外壳180b安装的第二拉索安装部112c。第二安装部112a具有衬套孔112d,支撑用于将第二安装部112a安装于后下叉13的安装螺栓120的衬套125a装配于该衬套孔112d中。第二制动靴安装部112b配置为与第一制动靴安装部111b相对,并从第二安装部112a呈大致直线状地向下延伸。第二制动靴安装部112b具有长孔112e,用于固定第二制动靴191b的靴固定螺栓121能够贯通该长孔112e。第二拉索安装部112c将外壳180b锁定。如图10所示,第二拉索安装部112c具有后述的第二制动臂主体123和由支撑构件128能旋转地支撑的轴构件112j,在轴构件112j中形成有锁定外壳180b的凹部112k。
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二制动臂112具有第二制动臂主体123、设置有连杆构件116的第二连杆构件124、以及拧到第二制动臂主体123的支撑构件128。第二制动臂主体123是由例如铝合金等金属制成的构件。在第二制动臂主体123的背面上设置有偏压力调节机构119。偏压力调节机构119将在后面描述。第二安装部112a、第二制动靴安装部112b以及第二拉索安装部112c设置于第二制动臂主体123。
如图11所示,第二连杆构件124由枢轴125枢转地支撑,该枢轴125装配在形成于第二制动臂主体123的纵长的凹部123a中。第二连杆构件124是由例如铝合金等金属制成的板状构件。第二连杆构件124具有配置于狭槽23a内并由枢轴125支撑的枢转联接部124a、以及与枢转联接部24a一体地形成且具有C形截面的辊支架124b。构成连杆构件116的辊133由辊支架124b能旋转地支撑。辊支架124b的基端部以90度弯曲,在该部分中形成有与调节部117接触的凹部124c。
支撑构件128是由例如铝合金等金属制成的板状构件。支撑构件128利用多个螺钉拧到第二制动臂主体123。支撑构件128支撑枢轴125,该枢轴125支撑第二连杆构件124。
<偏压构件>
偏压构件115对第一制动臂111和第二制动臂112向制动释放方向偏压,即,向第一制动靴安装部111b和第二制动靴安装部112b彼此分离的方向偏压。如图8和图10所示,偏压构件115是螺旋弹簧115a。在偏压构件115的另一端设置有偏压力调节机构119。
<连杆构件>
设置连杆构件116是为了在操作后制动设备110时使第一制动臂111和第二制动臂112同步地运动。如图11所示,连杆构件或传递构件116具有设置于第一制动臂111的第一连杆部131以及设置于第二制动臂112的第二连杆部132。第一连杆部131具有形成在第一制动臂111的弯曲外周面上的接触部111h。第二连杆部132具有由辊支架124b能旋转地支撑的辊133。接触部111h与辊133接触。因此,当第一制动臂111枢转时,连杆构件116允许第二制动臂112与其同步地枢转,从而用作传递构件。
<调节部>
设置调节部117是为了调节第二制动臂主体123与第二连杆构件124之间的相对位置。当利用该调节部117调节第二制动臂主体123与第二连杆构件216之间的相对位置时,能够调节第一制动靴191a和第二制动靴191b之间的距离。因而,能够将从具有不同宽度的轮缘到第一制动靴191a及第二制动靴191b的距离调节为相同长度。如图11所示,调节部17具有调节螺钉136,该调节螺钉136配置于第二制动臂主体123的凹部123a的上方。调节螺钉136拧到第二制动臂主体123中。调节螺钉136倾斜地配置为能够与第二连杆构件124的凹部124c接触。由于第二制动臂主体123由偏压构件115向制动释放方向(图11中的逆时针方向)偏压,因此,第二连杆构件124被辊133按压而始终与调节螺钉136接触。因此,当松缓调节螺钉136时,第一制动臂111和第二制动臂112同步地向制动释放方向枢转。当拧紧调节螺钉136时,第一制动臂111和第二制动臂112同步地向制动方向枢转。
<偏压力调节机构>
设置偏压力调节机构119是为了能够调节偏压构件115的偏压力。如图8所示,偏压力调节机构119由设置在第二制动臂112处的旋转支撑构件129能旋转地支撑。偏压力调节机构119具有偏压力调节构件137。偏压力调节构件137具有螺旋状的弹簧保持槽137a,沿着弹簧保持槽137a保持螺旋弹簧115a。在偏压力调节构件137上形成有与六角扳手接合的工具接合部137b。六角扳手能够使偏压力调节构件137旋转。因而,螺旋弹簧115a伸长,从而能够调节弹簧115a的弹簧力。
具有如上所述的构造的自行车后制动设备110也能够产生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并且,由于设置有偏压力调节机构119,所以能够适当地调节偏压构件115的偏压力。因此,当增大偏压力时,将制动设备快速地切换至制动释放状态,并且当减小偏压力时,即便是握持力弱的骑车者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制动操作。
<第三实施例>
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制动设备直接安装到自行车车架(前叉14或后下叉13)。但是,在第三实施例中,自行车制动设备还包括即便当与常规情况同样只有一个安装孔时也能够安装于已有的车架或新车架的适配器49。这里,采用前制动设备10作为例子,但第三实施例也能够应用于后制动设备110。
如图12所示,前制动设备10除了第一实施例的构造以外还包括适配器49。适配器49具有适配器主体51、以及用于将适配器主体51固定于车架的固定螺栓54。适配器主体51例如形成为弯曲成山形。适配器主体51在两端具有能够配置为与第一安装部11a和第二安装部12a相对的第一固定部51a和第二固定部51b。第一固定部51a和第二固定部51b由具有大到足以供固定螺栓20通过的尺寸的孔构成。适配器主体51在中央部具有能够安装于车架的第三固定部51c。在第三固定部51c形成有与固定螺栓54的头部54a接合的非圆形的凹部51d。由此防止固定螺栓54旋转。并且,在第三固定部51c形成有能够供固定螺栓54贯通的通孔51e。
通过使用如上所述的适配器49,能够将根据本发明的制动设备安装于仅具有一个安装孔的车架。适配器可以仅包括适配器主体。在该情况下,可以使用市售的螺栓作为固定螺栓。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变形的其它实施例>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a)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传递构件的连杆构件16与第一制动臂11及第二制动臂23分离地设置,但连杆部也可以与其一体地形成。在该情况下,可以利用其它机构来调节靴宽度。
(b)在上述实施例中,供外壳安装的第二拉索安装部12c设置在第二制动臂12中,但第二拉索安装部也可以设置在自行车侧。
(c)在上述实施例中,以侧拉式的夹钳式拉索为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中拉式的夹钳式制动器和液压轮缘制动器,如本文后面详细所述。
(d)在第二实施例中,偏压力调节机构设置于后制动设备110的第二制动臂112中,但也可以将偏压力调节机构设置于第一制动臂。替代地,也可以将偏压力调节机构设置于第一制动臂和第二制动臂双方。而且,还可以将偏压力调节机构设置于前制动设备10。
(e)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六角扳手来旋转偏压力调节构件137,但也可以手动地旋转偏压力调节构件137。
图13为附接到自行车的前叉14的自行车制动设备10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图14为自行车制动设备10的右视图,以及图15为自行车制动设备10的左视图。前叉14具有普通结构,其中第一叉腿18和第二叉腿22从附接到转向管30的桥接构件26向下延伸。制动设备10包括第一制动臂34和第二制动臂38,其中第一制动臂34可旋转地安装到第一叉腿18并且第二制动臂38可旋转地安装到第二叉腿22。如图16更清楚地所示,第一制动臂34包括用于将第一制动臂34安装到第一叉腿18的第一制动臂安装部42、第一制动衬块安装部46、以及第一控制对接部,例如第一控制元件附接位置,例如第一拉索安装部50。第一制动衬块安装部46具有以公知方式安装第一制动衬块53(图13)的第一制动衬块安装开口52。相似地,第二制动臂38包括用于将第二制动臂38安装到第二叉腿22的第二制动臂安装部54、第二制动衬块安装部58、以及第二控制对接部,例如第二控制元件附接位置,例如第二拉索安装部62。第二制动衬块安装部58具有以公知方式安装第二制动衬块61的第二制动衬块安装开口60。如图13至图15所示,第一制动衬块53和第二制动衬块61适于摩擦地接触轮78的轮缘部74。
第一制动臂安装部42包括用于接纳第一安装组件70从中穿过的第一安装开66。第一安装组件70包括管状的第一安装基座82、螺母86、90、管状的第一衬套94、垫圈98、垫片102、垫圈106、管状的第一枢轴110、以及第一安装螺栓114。第一安装基座82包括第一安装凸缘118、第一弹簧安装部122、第一衬套安装部126以及第一螺纹开130。第一安装凸缘118构成为被焊接或以其它方式附接到第一叉腿18。第一弹簧安装部122构成为延伸穿过复位弹簧138的线圈134,并且第一衬套安装部126构成为插入第一衬套94中的开口142中。第一衬套94包括第一凸缘146和第一臂安装部150,其中第一凸缘146抵接于螺母90,并且第一臂安装部150延伸穿过第一制动臂安装部42中的第一安装开口66。
第一枢轴110包括第一管状部154、第一凸缘158、以及第一门桥支撑部162。第一管状部154延伸穿过垫圈106、垫片102、垫圈98、第一衬套94的第一臂安装部150、以及螺母86和90,直到第一凸缘158抵接于垫圈106。门桥166包括第一门桥环170和第二门桥环174,其中第一门桥环170构成为将第一枢轴110的第一门桥支撑部162接纳在其中,以便第一门桥环170抵接于第一枢轴110的第一凸缘158。第一安装螺栓114延伸穿过第一枢轴110并且拧入第一安装基座82中的第一螺纹开130,以将第一制动臂34轴向地固定到第一叉腿18,以便第一制动臂34由第一衬套94支撑从而绕着第一枢转轴线X1旋转。
第一制动臂34的上部从第一制动臂安装部42侧向向内弯曲并且在其远端形成第一拉索安装部50。第一拉索安装部50包括板形的平行弓形的第一和第二端珠安装爪182和186,所述安装爪在它们之间形成基本上竖直朝向的拉索接纳狭槽190。第一端珠安装爪182形成用于将拉索端珠198(图1)接纳在其中的第一拉索端珠接纳开口194,并且第二端珠安装爪186形成用于将拉索端珠198接纳在其中的第二拉索端珠接纳开202。
在第一制动臂安装部42和第一制动衬块安装部46之间在第一制动臂34的侧向内侧面上形成有弹簧接触面204,以用于接触复位弹簧138的第一部分或弹簧端205。在第一制动臂安装部42和第一拉索安装部50之间在第一制动臂34上设置有具有相应安装开口214和218的一对平行的间隔开的辊安装耳206和210。安装开口214是没有螺纹的,而安装开口218是有螺纹的。安装耳206和210间隔开以将管状垫片222和管状辊226接纳在其之间。垫片222和辊226由延伸穿过安装耳206和垫片222并且拧入螺纹开口218中的螺钉230可旋转地安装在辊安装耳206和210之间。辊226以下面讨论的方式用作移动对接构件。
第二制动臂安装部54包括用于接纳第二安装组件238从中穿过的第二安装开口234。第二安装组件238基本上与第一安装组件70相同。第二安装组件238包括管状的第二安装基座242、螺母246、250、管状的第二衬套254、垫圈258、垫片262、垫圈266、管状的第二枢轴270、以及第二安装螺栓274。第二安装基座242包括第二安装凸缘278、第二弹簧安装部282、第二衬套安装部286以及第二螺纹开口290。第二安装凸缘278构成为被焊接或以其它方式附接到第二叉腿22。第二弹簧安装部282构成为接合复位弹簧138的第二部分或弹簧端294,并且第二衬套安装部286构成为插入第二衬套254中的开口298。第二衬套254包括第二凸缘302和第二臂安装部306,其中第二凸缘302抵接于螺母250,并且第二臂安装部306延伸穿过第二制动臂安装部54中的第二安装开口234。
第二枢轴270包括第二管状部310、第二凸缘314、以及第二门桥支撑部318。第二管状部310延伸穿过垫圈266、垫片262、垫圈258、第二衬套254的第二臂安装部306、以及螺母246和250,直到第二凸缘314抵接于垫圈266。门桥166的第二门桥环174构成为将第二枢轴270的第二门桥支撑部318接纳在其中,以便第二门桥环174抵接于第二凸缘314。第二安装螺栓274延伸穿过第二枢轴270并且拧入第二安装基座242中的第二螺纹开口290,以将第二制动臂38轴向地固定到第二叉腿22,以便第二制动臂38由第二衬套254支撑从而绕着第二枢转轴线X2旋转。
传递构件322形式的对接构件的结构和尺寸设计为安装在形成于第二制动臂38的第二制动臂安装部54中的竖直安装凹槽326内。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枢转轴线X2与安装凹槽326相交,以便传递构件322绕着与第二枢转轴线X2共轴的传递构件枢转轴线B枢转。如图16和图17所示,传递构件322是连续的一体构件,其包括传递构件安装部330、轴向薄的杆状第一操作部338、以及轴向厚的第二操作部334,其中传递构件安装部330设置在第一操作部338和第二操作部334之间。结果,当将传递构件322安装在安装凹槽326中时,第一操作部338设置在第二制动臂38的第二制动臂安装部54和第二制动衬块安装部58之间。
传递构件安装部330形成为具有开口342的轴向薄的大体环状构件,开口342的尺寸设计为接纳第二衬套254的第二臂安装部306从中穿过。第二操作部334的端部形成为轴向厚的基本上方形桨346,用于接合安装到第一制动臂34的辊226。轴向厚的桨状第二操作部334帮助防止从轮78向上推进的泥浆和其他杂质撞击设置在第二控制对接部334上方的控制结构。第二操作部334并且尤其是桨346的尺寸设计为,当将第一制动臂34和第二制动臂38分别安装到第一和第二叉腿18和22时,基本上延伸从第二制动臂38到第一制动臂34的整个距离。如图17所示,第一操作部338具有第一对接端354,并且第二操作部334具有第二对接端350。从传递构件枢转轴线B到第二对接端350的距离D2大于从传递构件枢转轴线B到第一对接端354的距离D1。
在第二制动臂安装部54和第二制动衬块安装部58之间在第二制动臂38中形成有螺纹开口358,以便将调节螺钉362形式的调节构件接纳在其中。调节螺钉362的头部接触传递构件322的第一操作部338,以便以连续的方式调节第一操作部338和第二制动臂38之间的相对位置。
在第二制动臂安装部54和第二拉索安装部62之间在第二制动臂38中形成有开口形式的通道366。在该实施例中,通道366形成为基本上周向闭合的开口,例如完全周向闭合的开口。通道366的尺寸设计为使得它能够接纳第一制动臂34在第一制动臂安装部42上方的那部分从中穿过。结果,当沿着第一枢转轴线X1和第二枢转轴线X2观察制动设备10时,第一制动臂34与第二制动臂38相交,以便第一制动臂34的第一拉索安装部50和第二制动臂38的第二拉索安装部62位于交点的相对侧。
第二制动臂38的第二拉索安装部62从通道366向上延伸,并且包括具有侧面374的拉索安装壁370,其中在侧面374处形成有大体水平朝向的螺纹开口378,以用于将拉索安装螺栓382(图13)接纳在其中。第一拉索安装部50和第二拉索安装部62构造成使得,当垂直于第一和第二枢转轴线X1和X2观察制动设备10并且第一和第二枢转轴线X1和X2为水平时,第一制动臂34中的拉索接纳狭槽190与第二制动臂38上的侧面374基本上对齐。
如图13至图1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中间控制元件包括大体三角形的控制板386、第一中间控制金属丝390、以及第二中间控制金属丝394。第一中间控制金属丝390具有附接到控制板386的右下顶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该第二端延伸穿过第一制动臂34的第一拉索安装部50中的拉索接纳狭槽190并且附接到拉索端珠198。第二中间控制金属丝394具有附接到控制板386的左下顶点的第一端、和由拉索安装螺栓382附接到第二制动臂38的第二拉索安装部62的侧面374的第二端。主要控制金属丝398形式的主要控制元件附接到控制板386的上顶点。
图18和图19示出了设备的操作,其中图18为处于制动释放位置的制动设备10的局部剖视图,并且图19为处于制动接合位置的制动设备10的局部剖视图。当向上牵拉主要控制金属丝398时,第一制动臂34的第一拉索安装部50和第二制动臂38的第二拉索安装部62被向上牵拉,从而使得第一制动臂34逆时针旋转并且使得第二制动臂38顺时针旋转。在此期间,调节螺钉362的头部按压于传递构件322的第一操作部338,并且传递构件322的第二操作部334的桨346按压于附接到第一制动臂34的辊266,以使得第一制动臂34和第二制动臂38的移动同步。因此,传递构件322还用作同步构件,其在第一制动臂34和第二制动臂38之间传递旋转力,以便第一制动臂34与第二制动臂38同步地移动。
当释放主要控制金属丝398时,复位弹簧138顺时针偏压第一制动臂34以使第一制动衬块53移动到制动释放位置。第一制动臂34的顺时针旋转经由辊266传递到传递构件322的第二操作部334的桨346,从而使得传递构件322逆时针旋转。传递构件322的逆时针旋转经由传递构件322的第一操作部338传递到第二制动臂38中的调节螺钉362,从而使得第二制动臂38逆时针旋转,以便使第二制动衬块61移动到制动释放位置。与现有技术制动设备不同,仅需要一个复位弹簧来使第一制动臂34和第二制动臂38两者都旋转到制动释放位置。除了从传递构件322接收的来自复位弹簧138的偏压力以外,第二制动臂38不被偏压。因此,需要较少的操作力来操作制动设备10。此外,如图5所示,因为从传递构件枢转轴线B到第二对接端350的距离D2大于从传递构件枢转轴线B到第一对接端354的距离D1,所以传递构件322用作提供机械优点的杆,以便复位弹簧138的偏压力高效地从第一制动臂34传递到第二制动臂38。最后,利用调节螺钉362可以容易地调节第一制动衬块53相对于第二制动衬块61的位置,以确保第一制动衬块53和第二制动衬块61相对于轮78的对称定位。
因为当垂直于第一和第二枢转轴线X1和X2观察制动设备10时,第一制动臂34中的拉索接纳狭槽190与第二制动臂38上的侧面374基本上轴向对齐,所以第一中间控制金属丝390同样与第二中间控制金属丝394轴向对齐。结果,由第一中间控制金属丝390和第二中间控制金属丝394施加到第一制动臂34和第二制动臂38的轴向力平衡,并且减小了施加到第一中间控制金属丝390和第二中间控制金属丝394的扭转力,从而降低了控制金属丝上的磨损。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当垂直于第一和第二枢转轴线X1和X2观察制动设备10时,第一中间控制金属丝390和第二中间控制金属丝394基本上相对于第一制动臂34和第二制动臂38轴向对中。该构造还使得施加到第一制动臂34和第二制动臂38的轴向力平衡。
虽然上面描述了本发明特征的各个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实施进一步的变更。例如,传递构件322不必须安装在安装凹槽326内。传递构件322可以安装在第二制动臂36外侧,或者传递构件322可以安装在第一制动臂34上或周围。可以提供其他调节构件以用于调节第二制动臂38和传递构件322的第一操作部338之间的相对位置。例如,可以在第二制动臂38和第一操作部338之间设置垫片或某个其他构件或结构,以便以离散或逐步的方式调节第二制动臂38和第一操作部338之间的相对位置。通道366不需要形成为边界开口,只要通道366容纳第一制动臂34从中穿过的通道即可。
虽然利用主要控制金属丝398、控制板386、第一中间控制金属丝390和第二中间控制金属丝394操作了制动设备10,但是由传递构件322执行的偏压传递功能和/或同步功能可以应用于其他制动设备,例如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
图20至图28示出了包括本发明特征的制动设备10’的进一步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包括第一制动臂34’和第二制动臂38’。因为第一制动臂34’和第二制动臂38’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制动臂34和第二制动臂38具有许多相同的特征,所以将仅描述不同之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特征给予相同的标记。
第一制动臂34’和第二制动臂38’由活塞组件400操作,该活塞组件接收来自液压流体管路401的液压流体,并且响应于通过液压流体管路401接收的液压流体的压力使活塞轴402形式的T形输出轴选择性地伸出和缩回。活塞轴402由设置在活塞组件400的壳体404内的复位弹簧403(图24)以公知方式朝向缩回位置偏压。
如在图23中的制动设备10’的后视图所示,第一实施例中的复位弹簧138已经由复位弹簧405取代。在这个实施例中,复位弹簧405具有第一部分或第一弹簧端406、盘绕部407、以及第二部分或第二弹簧端408。第一弹簧端406包括第一端头409,其中第一端头409插入第二制动臂38’中的开口410。复位弹簧405的盘绕部407绕着第二安装基座242的第二弹簧安装部282(图16)盘绕,并且第二弹簧端408接触第一安装基座82的第一弹簧安装部122(图16),以便第二弹簧端408的第二端头411自由地设置在第一制动臂34’处。结果,第二制动臂38’在图23中被顺时针偏压,而第一制动臂34’不被旋转地偏压。
如图21和图23更清楚地所示,为了容纳活塞组件400,第一制动臂34’包括第一控制对接部412,并且第二制动臂38’包括第二控制对接部416。第一控制对接部412包括第一和第二壁417和418形式的第一和第二安装构件,其在它们之间形成基本上竖直朝向的狭槽428。第一壁417包括面向第二壁418的第二内表面421的第一内表面419。第一壁417还包括与第一内表面419相对的第一外表面422,并且第二壁418包括与第二内表面421相对的第二外表面423。平行的弓形第一和第二轴安装爪420和424形式的第一和第二联接器分别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壁417和418处。第一轴安装爪420形成用于将第一卡式轴承436接纳在其中的第一卡式轴承接纳凹部432,并且第二轴安装爪424形成用于将第二卡式轴承444和垫片衬套443接纳在其中的第二卡式轴承接纳开口440。第一卡式轴承436和第二卡式轴承444可旋转地支撑在T形活塞轴408的相对端上。
在这个实施例中,将第一轴安装爪420安装到第一壁417的第一内表面419,以便被整个地设置在第一内表面419处而不穿透第一壁417。结果,当从正面观察时,第一壁417的第二表面422覆盖第一轴安装爪420以帮助防止杂质沉积在第一轴安装爪420处。优选地,但不是必须地,第二表面422是凸出的并且在其中间部具有顶冠425形式的脊,以改进制动器组件的美学外观和空气动力学。与第一轴安装爪420不同,第二轴安装爪424穿透第二壁418,以利于安装第一和第二卡式轴承436和444以及垫片衬套443。
第二控制对接部416同样包括第一和第二壁445和446形式的第一和第二安装构件,其在它们之间形成基本上竖直朝向的狭槽456并且具有将活塞组件400的壳体404接纳在其中的足够宽度。第一壁445包括面向第二壁446的第二内表面449的第一内表面447。第一壁445还包括与第一内表面447相对的第一外表面450,并且第二壁446包括与第二内表面449相对的第二外表面451。平行的弓形第一和第二轴安装爪448和452形式的第一和第二联接器分别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壁445和446处。第一轴安装爪448形成用于将环状第一衬套460能枢转地接纳在其中的第一卡式轴承接纳凹部(未示出,但是与第一卡式轴承接纳凹部432相似),并且第二轴安装爪452形成用于将环状第二衬套462能枢转地接纳在其中的第二卡式轴承接纳开口461(图23)。第一衬套460安装到从壳体404的一侧延伸的第一安装轴464,并且第二衬套462相似地安装到从壳体404的相对侧延伸的第二安装轴465。
在这个实施例中,将第一轴安装爪448安装到第二控制对接部416的第一壁445的第一内表面447,以便被整个地设置在第一内表面447处而不穿透第一壁445。结果,当从正面观察时,第一壁445的第一外表面450覆盖第一轴安装爪448,以帮助防止杂质沉积在第一轴安装爪448处。优选地,但不是必须地,第一外表面450是凸出的并且在其中间部具有顶冠466形式的脊,以改进制动器组件的美学外观和空气动力学。与第一轴安装爪448不同,第二轴安装爪452穿透第二壁446以利于安装第一和第二衬套460和462。
如图21更清楚地所示,活塞组件400的壳体404具有第一轴向端467和第二轴向端468,并且第二制动臂38’的第二控制对接部416在壳体404的第一轴向端467与壳体404的第二轴向端468之间(经由第一和第二衬套460和462以及第一和第二安装轴464和465)联接到壳体404,尤其在远离壳体404的第二轴向端468朝向壳体404的第一轴向端467移位的位置处。优选地,但不是必须地,第二制动臂38’的第二控制对接部416在比第二轴向端468更靠近第一轴向端467的位置处联接到壳体404。甚至更优选地,第二制动臂38’的第二控制对接部416在紧密靠近第一轴向端467处联接到壳体404。
在这个实施例中,传递构件470的结构和尺寸设计为安装在形成于第一制动臂34’的第一制动臂安装部42’中的竖直安装凹槽474内。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一枢转轴线X1与安装凹槽474相交,以便传递构件470绕着与第一枢转轴线X1共轴的传递构件枢转轴线B枢转。如图22所示,传递构件470是连续的一体构件,其包括轴向薄的传递构件安装部478、轴向薄的杆状第一操作部482、以及轴向厚的第二操作部486,其中传递构件安装部478设置在第一操作部482和第二操作部486之间。结果,当将传递构件470安装在安装凹槽474中时,第一操作部482设置在第一制动臂34’的第一制动臂安装部42’和第一制动衬块安装部46之间。
传递构件安装部478形成为具有开口490的轴向薄的大体环状构件,开口490的尺寸设计为接纳第一衬套94的第一臂安装部150从中穿过(图16)。第二操作部486形成为轴向厚的基本方形的桨凸轮,以便接合在第二制动臂安装部54’和第二控制对接部416之间安装到第二制动臂38’的薄的杆状凸轮从动件494。第二操作部486并且尤其是桨状部的尺寸设计为,当将第一制动臂34’和第二制动臂38’分别安装到第一和第二叉腿18和22时,基本上延伸从第一制动臂34’到第二制动臂38’的整个距离。如在第一实施例中那样,轴向厚的桨状第二操作部486帮助防止从轮78向上推进的泥浆和其他杂质撞击设置在第二操作部486上方的控制结构。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操作部486帮助防止泥浆和其他杂质撞击活塞轴402和壳体404,以使这种杂质磨损壳体404中的密封件或者以其他方式干扰活塞轴402的操作的机会最小。
当活塞组件400使活塞轴402伸出以将第一制动臂34’偏压成逆时针旋转时,第一制动臂34’的侧面按压于传递构件470的第一操作部482,并且传递构件470的第二操作部486按压于附接到第二制动臂38’的凸轮从动件494,以将偏压力从活塞轴402传递到第二制动臂38’并且以使第一制动臂34’和第二制动臂38’的移动同步。
当活塞组件400使活塞轴402缩回时,复位弹簧405将第二制动臂38’偏压成逆时针旋转,第二制动臂38’的逆时针旋转经由凸轮从动件494传递到传递构件470的第二操作部486,从而使得传递构件470顺时针旋转。传递构件470的顺时针旋转经由传递构件470的第一操作部482传递到第一制动臂34’,从而使得第一制动臂34’顺时针旋转,以使第一制动衬块53移动到制动释放位置并且以使第一制动臂34’和第二制动臂38’的移动同步。
图24至图26为活塞组件550的替代实施例的细节图。除了如下面所述的,活塞组件550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活塞组件400相同,并且已经描述的结构被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如图24所示,活塞组件550包括具有第一轴向端558和第二轴向端468的壳体554。壳体404包括第一壁566和第二壁570,其中第一壁566的内表面572限定中空圆柱形活塞腔574,并且第二壁570的内表面576限定中空积聚器腔578。积聚器腔578与活塞腔574流体连通并且紧密靠近(例如相邻),并且设置在活塞腔574和壳体404的第一端467之间。
在活塞腔578内设置有活塞582,其中绕着活塞582装配有圆形橡胶唇形密封件586,以便可滑动地且密封地将活塞582装配在活塞腔578内从而沿着移动轴线M移动。从移动轴线M到第一壁566的内表面572的距离M1是基本上恒定的,以沿着移动轴线M形成基本上沿着活塞582的整个运动范围的圆柱体。然而,在这个实施例中,从移动轴线M到第二壁570的内表面576的距离M2大于从移动轴线M到第一壁566的内表面572的距离M1。此外,从移动轴线M到第二壁570的内表面576的距离M2沿着朝向壳体54的第一端467的方向增加,以便积聚器腔578具有台阶形状,其形成大体圆锥形状,例如截头圆锥形状。从图21、图24和图25应该清楚,两个实施例中的第二制动臂38’的第二控制对接部416都在远离活塞582的轴向位置朝向壳体404的第一轴向端467移位的位置处联接到壳体404。
活塞轴590形式的输出轴联接到活塞582以沿着移动轴线M一起移动,其中活塞轴590延伸穿过弹簧支撑构件594、穿过支撑衬套602的密封件支撑构件598、并且穿过橡胶O环密封件606,该橡胶O环密封件606安装在拧入到壳体404的第一端467中的端帽610中。端帽610具有用于接纳活塞轴590从中穿过的开口614,以便活塞轴590延伸穿过壳体404的第一端467到壳体404外部的位置。上面提及的螺旋复位弹簧403形式的113设置在积聚器腔578和活塞腔574中,并且定位在活塞582和弹簧支撑构件594之间,以便复位弹簧403设置在活塞582和壳体404的第一端467之间,以将活塞582朝向壳体404的第二端468偏压。在这个实施例中,复位弹簧403具有大体圆锥形状。复位弹簧403使用圆锥形状允许使用比圆柱形复位弹簧更短的复位弹簧。结果,可以缩短壳体404的轴向长度来提供更紧凑的结构。
应当容易看出,积聚器腔578相对于活塞腔574的增大直径允许积聚器腔578积聚可能经过O环密封件606的任何外部碎片。因此,防止了这种碎片进入活塞腔574,在活塞腔574中由于活塞582的轴向移动,使得碎片会磨损或损坏活塞腔574的内表面572和/或活塞582的唇形密封件586。
如上所述,活塞组件55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活塞组件400基本上相同。主要差别在于活塞轴590的结构。如图24至图26所示,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活塞轴402不同,活塞轴590具有笔直的螺纹端部622,其延伸穿过位于壳体404外部的调节构件626并且穿过横孔螺母630形式的联接轴形式的联接构件。
横孔螺母630为大体圆柱形构件,其具有较小直径的圆柱形端部634和638、较大直径的圆柱形中心部642、以及中心联接开口646。端部634和638分别装配在第一和第二卡式轴承436和444内,以便将横孔螺母630联接到第一制动臂34’的第一控制对接部412。联接开口646是尺寸设计为接纳活塞轴590的端部622从中穿过的无螺纹开口,以便端部622可以沿着移动轴线M在联接开口646内自由地往返移动。中心部642的紧密靠近(例如相邻)联接开口646的凸出外周面形成一对第一控制对接部定位表面650。
调节构件626包括圆柱形调节螺母658和多个(例如,四个)径向向外延伸的指示臂662形式的调节构件定位构件形式的壳体指示结构660,其选择性地接合端帽610上的平坦部610a形式的对应壳体定位构件。每个指示臂662包括径向向外延伸部662a和轴向延伸部662b,其中径向向外延伸部662a从移动轴线M径向向外延伸,并且轴向延伸部662b是平行于移动轴线M延伸的板状构件。在这个实施例中,每个轴向延伸部662b的内表面662c的半径稍大于其对应的平坦部610a的半径并且稍小于端帽610的相邻圆形部610b的半径,以便多个轴向延伸部662b松弛地接合多个平坦部610a并且主要由通过端帽600的圆形部610b设定的边界保持在恰当位置。
调节螺母658具有螺纹内周面666(图24),其拧到活塞轴590的端部622的螺纹外周面上,以便调节螺母658能够以连续的方式相对于活塞轴590移动。调节螺母658还具有绕着调节螺母658的轴向端面674均匀间隔的多个(例如,四个)凹入调节构件定位表面670形式的指示结构,以指示调节螺母658相对于横孔螺母630的位置,并且因此指示调节构件626相对于横孔螺母630的位置。更具体地,每个调节构件定位表面670具有纵向截柱的形状,其轴线从移动轴线M径向延伸,并且四个调节构件定位表面670互相间隔90°,以便相对的定位表面670对能够接合横孔螺母630上的相对的第一控制对接部定位表面650。结果,调节构件626能够相对于横孔螺母630以90°的增量旋转地保持在恰当位置。当然,如果期望相对于横孔螺母630以更精细的增量旋转地保持调节构件626,那么可以提供更多的调节构件定位表面670。
因为调节螺母658螺纹地接合活塞轴590,所以旋转调节构件626使得调节构件626以连续的方式调节它相对于活塞轴590的轴向位置。在图25和图26中顺时针旋转调节构件626使得调节构件626朝向壳体404的端帽610移动。在此时间期间,壳体指示结构660的轴向延伸部662b从它们当前接合的端帽610的平坦部610a脱离,并且在端帽610的相邻圆形部610b上摩擦地滑动,直到轴向延伸部662b接合下一个相邻平坦部610a。与此同时,调节构件定位表面670从它们相应的第一控制对接部定位表面650脱离,并且调节螺母658的端面674在第一控制对接部定位表面650上摩擦地滑动,直到下一对旋转相邻调节构件定位表面670接合第一控制对接部定位表面650。结果,调节构件626现在更靠近壳体404的端帽610。因为复位弹簧405将第二制动臂38’的第二控制对接部416朝向第一制动臂34’的第一控制对接部412偏压,所以第一制动臂34’的第一控制对接部412朝向第二制动臂38’的第二控制对接部416移动,活塞轴590滑动地进一步伸出到横孔螺母630的联接开口646中,并且如图27所示活塞轴590在端帽610和横孔螺母630之间的轴向长度缩短。与此同时,第一制动臂34’的第一制动衬块安装部46远离第二制动臂38’的第二制动衬块安装部58移动到图27中所示的位置。
在图13和图14中逆时针旋转调节构件626使得调节构件626远离壳体404的端帽610移动。在此时间期间,第一制动臂34’的第一控制对接部412远离第二制动臂38’的第二控制对接部416移动,活塞轴590滑动地缩回到横孔螺母630的联接开口646中,并且如图28所示,活塞轴590在端帽610和横孔螺母630之间的轴向长度增大。与此同时,第一制动臂34’的第一制动衬块安装部46朝向第二制动臂38’的第二制动衬块安装部58移动到图28中所示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各部件的大小、形状、位置或朝向可以根据期望来改变。例如,虽然在图24中从积聚器腔578的内表面576到移动轴线M的距离M2沿着所有径向方向均匀地增加以便积聚器腔578具有大体截头圆锥形状,但是积聚器腔578可以具有许多不同的形状以积聚碎片。例如,在图29示意性示出的积聚器腔578a中,从移动轴线M到积聚器腔578a的内表面576a的距离M3是基本上恒定的,以形成如图29和图30示意性所示的圆柱体。然而,从移动轴线M到积聚器腔578a的内表面576b的距离M4大于距离M3,以形成如图29和图31示意性所示的大体半球形凹处700。凹处700优选地位于如图29所示的积聚器腔578a的最左端的下部,以便经过O环密封件606的碎片可以积聚在凹处700中。当然,根据应用,凹处700可以位于如由图29中的凹处700’以虚线示出的任何期望轴向位置,并且积聚器腔578a的实际下部通常取决于整个制动器组件的构造。
在图32示意性示出的积聚器腔578b中,从移动轴线M到积聚器腔578b的内表面576a的距离M3再次是基本上恒定的,以如图29中所示的实施例中那样形成圆柱体。然而,从移动轴线M到积聚器腔578b的内表面576c的距离M5大于距离M3,以形成如图32和图33示意性所示的大体矩形形状的轴向细长凹槽形式的凹处704。如在图29所示的实施例中那样,凹处704优选地位于积聚器腔578b的最左端的下部,以便经过O环密封件606的碎片可以积聚在凹处704中。虽然凹处704示出为仅部分地沿着积聚器腔578b的下表面延伸,但是凹处704可以如图32的虚线所示沿着积聚器腔578b的整个下表面延伸。
在图34示意性所示的积聚器腔578c中,从移动轴线M到积聚器腔578c的内表面576a的距离M3再次是基本上恒定的,以如图29中所示的实施例中那样形成圆柱体。然而,积聚器腔578c的内表面576d是相对于表面576a和移动轴线M倾斜的,以便从移动轴线M到内表面576d的距离M6轴向地增加M3,以形成具有倾斜底面的凹处708。在这个实施例中,凹处708可以具有如图34至图36示意性所示的大体矩形形状的轴向细长的半径逐渐减小的凹槽的形式,但是该凹处可以具有任何期望的形状,例如如图34、图31和图32示意性所示的大体弓形形状的轴向细长的半径逐渐减小的凹槽凹处708’。虽然倾斜表面576d示出为仅部分地沿着积聚器腔578c的下表面延伸,但是根据期望倾斜表面576d可以沿着积聚器腔578c的整个下表面延伸。
显示为互相直接连接或接触的部件可以具有设置在它们之间的中间结构。单独的部件可以被组合,并且反之亦然。一个元件的功能可以由两个元件来执行,并且反之亦然。一个元件的功能可以由另一个元件来执行,并且这些元件之间可以互换功能。例如,第二实施例中的活塞轴590可以拧到横孔螺母630中,以便调节构件626通过抵接于壳体404的端帽610来操作,以便调节构件626的旋转使得活塞轴590相对于壳体404伸出和缩回。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采用。不需要将所有优点都同时展现在具体实施例中。对于与现有技术相比独特的每个特征,单独地或与其他特征组合,也应该被认为是申请人的进一步发明的单独描述,包括由这样的特征(或多个特征)体现的结构和/或功能概念。当在本文中使用时,程度术语,例如“基本上”、“大约”、“近似”包括被修饰术语的合理偏离量,以便最终结果不被显著改变。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应该由所公开的特定结构或对具体结构或特征的明显初始关注或强调来限制。

Claims (15)

1.一种自行车制动设备,该自行车制动设备包括:
第一制动臂,该第一制动臂具有枢转地能安装于自行车车架的第一安装部、供第一制动靴安装的第一制动靴安装部、以及供制动器操作拉索安装的第一拉索安装部;
第二制动臂,该第二制动臂具有枢转地能安装于所述自行车车架的第二安装部以及供第二制动靴安装的第二制动靴安装部;
偏压构件,该偏压构件对所述第一制动臂和所述第二制动臂向所述第一制动靴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制动靴安装部彼此分离的方向偏压;以及
传递构件,该传递构件允许所述第一制动臂和所述第二制动臂同步地枢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制动设备,其中,
所述偏压构件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其中所述偏压构件的所述第一部分操作性地联接到所述第一制动臂,并且所述偏压构件的所述第二部分操作性地联接到所述第二制动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制动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适于安装到所述自行车车架以便绕着第一枢转轴线枢转,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制动臂安装部适于安装到所述自行车车架以便绕着第二枢转轴线枢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制动设备,其中,
其中所述偏压构件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其中所述偏压构件的所述第一部分操作性地联接到所述第一制动臂,以便沿着选定的方向偏压所述第一制动臂的所述第一制动靴安装部;并且
其中所述偏压构件的所述第二部分联接到所述第二制动臂的枢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制动设备,其中,
所述第二制动臂还包括第二拉索安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制动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拉索安装部和所述第二拉索安装部都配置在所述第一制动靴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制动靴安装部中的一个的相同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制动设备,
该自行车制动设备还包括偏压力调节机构,该偏压力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偏压构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以调节所述偏压构件的偏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制动设备,其中,
所述偏压构件是螺旋弹簧,
所述偏压力调节机构具有偏压力调节构件,该偏压力调节构件由所述第一制动臂和所述第二制动臂中的至少一个能旋转地支撑,并且具有螺旋状的弹簧保持槽,其中沿着所述弹簧保持槽保持所述螺旋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行车制动设备,其中,
所述偏压力调节机构通过使所述偏压力调节构件旋转而使所述螺旋弹簧相对于所述偏压力调节构件沿着所述弹簧保持槽移动,从而调节偏压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制动设备,其中,
所述传递构件具有:
设置于所述第一制动臂的第一连杆部;以及
设置于所述第二制动臂并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杆部接触的第二连杆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行车制动设备,其中,
所述传递构件具有辊,该辊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部和所述第二连杆部中的一个,并与所述第一连杆部和所述第二连杆部中的另一个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行车制动设备,其中,
所述传递构件具有接触部,该接触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部和所述第二连杆部中的另一个,并能够与所述辊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制动设备,其中,
所述第二制动臂具有第二制动臂主体和具有第二连杆部的第二连杆构件,
该自行车制动设备还包括调节部,该调节部调节所述第二制动臂主体与所述第二连杆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制动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制动臂和所述第二制动臂能够安装于自行车后下叉。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制动设备,该自行车制动设备还具备适配器,该适配器具有:
能够固定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第一固定部;
能够固定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第二固定部;以及
配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并能够固定于所述自行车车架的第三固定部。
CN201210078563.3A 2011-03-04 2012-03-05 自行车制动设备 Active CN1027654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041,030 US20120222920A1 (en) 2011-03-04 2011-03-04 Center-pull bicycle brake without cable strain during operation
US13/040,930 US8336680B2 (en) 2011-03-04 2011-03-04 Center-pull bicycle brake with synchronized brake arms
US13/041030 2011-03-04
US13/040930 2011-03-04
US13/175,731 US8739940B2 (en) 2011-03-04 2011-07-01 Interface member for a bicycle brake
US13/175,687 US8651243B2 (en) 2011-03-04 2011-07-01 Hydraulic rim brake for a bicycle
US13/175687 2011-07-01
US13/175,717 US8342295B2 (en) 2011-03-04 2011-07-01 Return spring apparatus for a bicycle brake
US13/175731 2011-07-01
US13/175717 2011-07-01
JP2011228355A JP2013086637A (ja) 2011-10-17 2011-10-17 自転車用ブレーキ装置
JP2011-228355 2011-10-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5454A true CN102765454A (zh) 2012-11-07
CN102765454B CN102765454B (zh) 2016-06-15

Family

ID=45808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78563.3A Active CN102765454B (zh) 2011-03-04 2012-03-05 自行车制动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2) EP3000708B1 (zh)
CN (1) CN102765454B (zh)
TW (1) TWI5586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63184B2 (en) * 2011-11-08 2017-05-30 Sram, Llc Hydraulic rim brake
CN210183173U (zh) 2016-08-17 2020-03-24 凤凰计划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储存流体的储压器以及流体系统
TWI644827B (zh) * 2017-10-13 2018-12-21 弘家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Bicycle synchronous brake guid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90507A (en) * 1978-02-15 1981-09-22 Brown Lawrence G Actuating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brakes and clutches and the like
CN201169355Y (zh) * 2008-01-07 2008-12-24 利奇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式剎车夹器
US20090078512A1 (en) * 2007-09-26 2009-03-26 Craig Hawley Edwards Light weight bicycle brake assembly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03128A (en) * 1937-10-04 1939-03-31 Claudius Blanchard Improvements in brakes for cycles and the like
FR902152A (fr) * 1943-09-16 1945-08-21 Dispositif perfectionné de frein pour cycles
FR920548A (fr) * 1946-01-21 1947-04-10 Perfectionnements aux freins pour cycles
GB607403A (en) * 1946-02-01 1948-08-30 George Williams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brakes for the wheels of cycles and the like
US3314504A (en) * 1962-02-06 1967-04-18 Altenburger Karl Rim brake
US3338337A (en) 1965-12-15 1967-08-29 Elmer E Freeland Hydraulic cycle brake
US3899057A (en) 1972-01-25 1975-08-12 Dba Sa Hydraulic control circuit
DE2800364A1 (de) * 1978-01-05 1979-07-12 Martin Bretschneider Felgenbremse fuer zweiraeder
JPS6037491U (ja) * 1983-08-23 1985-03-15 吉貝機械金属株式会社 自転車用キヤリパ−ブレ−キ
JPS62177592A (ja) 1986-01-31 1987-08-04 双葉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JPS63112995A (ja) 1986-07-07 1988-05-18 セントコ−・インコ−ポレ−テッド 腫瘍関連抗原に特異的なキメラ齧歯類/ヒト免疫グロブリン
JPH0352628Y2 (zh) * 1986-08-20 1991-11-14
IT210681Z2 (it) 1987-04-29 1989-01-11 Campagnolo Spa Freno per bicicletta cicli e simili
IT1211330B (it) 1987-09-29 1989-10-12 Campagnolo Spa Freno per biciclette del tipo a tiro centrale
IT1211329B (it) 1987-09-29 1989-10-12 Campagnolo Spa Freno per biciclette del tipo a tiro centrale
JPH01172995A (ja) 1987-12-28 1989-07-07 Fujitsu Ltd 画面操作方式
EP0347559B1 (de) * 1988-06-22 1992-01-15 Gebrüder Pletscher Ag Selbstverstärkende Felgenbremse für Fahrräder
IT1228338B (it) * 1989-02-10 1991-06-11 Modolo Adamo & C Dispositivo per ottenere la simmetria di funzionamento di un freno per bicicletta.
IT1257148B (it) * 1992-09-11 1996-01-05 Campagnolo Srl Freno di bicicletta.
JP3279169B2 (ja) 1996-04-02 2002-04-30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シューホルダ
DE20319913U1 (de) 2003-12-19 2004-10-07 Schnura, Axel Felgenbremse
JP2006036064A (ja) * 2004-07-28 2006-02-09 Shimano Inc 自転車用キャリパブレーキ装置
US7182180B2 (en) * 2004-11-26 2007-02-27 Tektro Technology Corporation Bike brake clamp
TWI270500B (en) * 2006-03-28 2007-01-11 Lee Chi Entpr Co Ltd Synchronous brake arms structure
US7975810B2 (en) * 2007-08-10 2011-07-12 Liu Robert Z Cam activated bicycle wheel brake
CN201189931Y (zh) * 2008-04-11 2009-02-04 利奇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式刹车器
TWM360201U (en) * 2009-01-14 2009-07-01 Lee Chi Entpr Co Ltd Elastic adjustment device for brake caliper
EP2444310B1 (en) * 2010-10-20 2014-07-30 The Hive Global Inc. Bicycle brake system using cam mechanis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90507A (en) * 1978-02-15 1981-09-22 Brown Lawrence G Actuating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brakes and clutches and the like
US20090078512A1 (en) * 2007-09-26 2009-03-26 Craig Hawley Edwards Light weight bicycle brake assembly
CN201169355Y (zh) * 2008-01-07 2008-12-24 利奇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式剎车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5454B (zh) 2016-06-15
TW201307141A (zh) 2013-02-16
EP2495159B1 (en) 2015-11-04
EP2495159A1 (en) 2012-09-05
TWI558603B (zh) 2016-11-21
EP3000708B1 (en) 2020-06-17
EP3000708A1 (en) 2016-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67560B2 (en) Bicycle disc brake rotor assembly and bicycle disc brake rotor
US6213719B1 (en) Bar wedge preload apparatus for a propeller blade
US20120125721A1 (en) Light weight bicycle brake assembly
EP1266819B1 (en) Hydraulic hose assembly for bicycle
CN102765454A (zh) 自行车制动设备
US8479897B2 (en) Bolt for hydraulic disc brake caliper
CN105517888B (zh) 操纵手柄式车辆用制动装置
US8997943B2 (en) Bicycle brake with synchronized brake arms
JP2004534695A (ja) アセンブリおよびアクチュエータを作動させる電気ブレーキ
KR20070020262A (ko) 회전가능한 앤빌을 포함하는 회전 절삭 유닛을 사용한 절삭방법
EP2301815B1 (en) Parking brake device for motorcycle
CN101531119A (zh) 自行车车轮固定结构
CN105473886A (zh) 制动缸装置及盘式制动装置
US10710672B2 (en) Bicycle rim brake
CN103085927A (zh) 液压轮圈制动器
CN102483113A (zh) 卡钳本体
CN105314046A (zh) 自行车轮缘制动器
EP3004680A1 (en) Pad replacement kit, caliper body, pad and insert assembly and method of exerting a modified braking action
US9561835B2 (en) Bicycle brake assembly
CN103889734B (zh) 轴系统
CN102653302A (zh) 自行车制动装置
CN101476607B (zh) 鼓式制动蹄
US20150217830A1 (en) Bicycle brake arm
CN105947087A (zh) 自行车轮圈制动器
US20150075920A1 (en) Brake Release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