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62895A - 带有功率分流的变速器设备 - Google Patents

带有功率分流的变速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62895A
CN102762895A CN2010800634609A CN201080063460A CN102762895A CN 102762895 A CN102762895 A CN 102762895A CN 2010800634609 A CN2010800634609 A CN 2010800634609A CN 201080063460 A CN201080063460 A CN 201080063460A CN 102762895 A CN102762895 A CN 1027628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fting element
gear
jack shaft
hydrostatic
fast pul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346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62895B (zh
Inventor
罗兰德·菲斯查尔
罗伯特·莫里森
麦克尔·西贝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F Friedrichshafen AG
Original Assignee
ZF Friedrichshafen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F Friedrichshafen AG filed Critical ZF Friedrichshafen AG
Publication of CN102762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28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628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6289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 with fluid clutches or fluid gearing
    • F16H47/02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 with fluid clutches or fluid gearing the fluid gearing being of the volumetric type
    • F16H47/04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 with fluid clutches or fluid gearing the fluid gearing being of the volumetric type the mechanical gearing being of the type with membe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 F16H37/02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 F16H37/06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 F16H37/08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with differential gearing
    • F16H37/0833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with differential gearing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i.e. with two or more internal power paths
    • F16H37/084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with differential gearing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i.e. with two or more internal power paths at least one power path being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i.e. CVT
    • F16H2037/0866Power split variators with distributing differentials, with the output of the CVT connected or connectable to the output shaft
    • F16H2037/0873Power split variators with distributing differentials, with the output of the CVT connected or connectable to the output shaft with switching, e.g. to change ran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 F16H37/02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 F16H37/06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 F16H37/08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with differential gearing
    • F16H37/1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with differential gearing at both ends of intermediate shafts
    • F16H2037/103Power split variators with each end of the CVT connected or connectable to a Ravigneaux se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16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ssentially with both gears that can be put out of gear and continuously-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 F16H3/18Gearings for reversal on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描述了带有功率分流的变速器设备(1)。在第一行驶范围中,机械的功率分支(5)将转矩从齿圈(25)通过固定轮(26)传递到其它固定轮(27)上。在此情况下,发生从齿圈(25)的分支。将静液压的功率分支(3)从第二太阳轮(22)分支。在此,静液压的功率分支将功率从第一液压单元(10)向第二液压单元(11)传递。第一液压单元(10)起到泵的作用,并且第二液压单元(11)起到马达的作用。在其中一个静液压轴(28)上,将机械功率和静液压功率累加,并且通过固定轮(36)向从动装置引导。在第二行驶范围中,将来自行星支架(24)的功率部分地向齿圈(25)分支并且经由齿轮(26、27)通过静液压轴(28)向第二液压单元(11)引导。为了呈现其它行驶范围所设置的中间轴(16)能够通过齿轮(37)与和功率分流装置(9)的轴(25)作用连接的固定轮(26)联接。

Description

带有功率分流的变速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在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中详细限定的类型的带有功率分流的变速器设备。
背景技术
尤其是用于作业机械,例如轮式装载机的功率分流变速器由DE 10 2007 047 194 A1公开,并且构造有静液压的和机械的功率分支。将这些功率分支通过累加变速器累加,其中,累加变速器之前联接有换向变速器,并且之后联接有换挡变速器。
通过功率分流变速器可以各呈现两个用于前进行驶和后退行驶的行驶范围,功率分流变速器的传动比能够在这些行驶范围中无级地通过静液压装置变化。这些行驶范围可以通过切断已接通的换挡元件和通过接通已切断的换挡元件变换。
不利的是,为呈现功率分流变速器的第二行驶范围而设置的换挡元件布置在静液压装置的静液压轴上,因此静液压轴到机械的功率分支上的连接在结构上是昂贵的。这此外由如下事实造成,即,静液压装置为了振动阻尼而通常通过弹性的橡胶支承装置支承,并且因此在静液压装置和机械的功率分支之间的连接区域中,通过相应的以铰接方式实施的连接装置补偿在运行中变化的轴偏移。但没有附加的结构上的措施的话,这种永久的补偿又会导致,在布置在静液压轴上的换挡元件的区域中,以不期望的范围激励了振动以及提高了摆动倾向(Taumelneigung)。
此外,功率分流变速器基于换挡元件在静液压轴上的布置而有高结构空间需求的特点,因为静液压装置的两个静液压轴以一定的彼此间距布置,以便能够提供用于换挡元件安装到静液压轴上所需的结构空间。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空间有利且结构上简单的带有功率分流的变速器设备。
按照本发明,该技术问题用带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变速器设备解决。
在带有功率分流的变速器设备中,施加的转矩的一部分能够在第一功率分支中至少通过带有至少两个静液压轴的静液压装置导引,并且转矩的另一部分能够通过经由功率分流装置与第一功率分支连接的第二功率分支优选通过带有多个在变速器输入端和变速器输出端之间的中间轴的机械装置导引。设置有用于前进行驶和后退行驶的各至少两个行驶范围,这些行驶范围能够各通过至少一个待切断的换挡元件和至少一个待接通的换挡元件切换。
按照本发明,这些换挡元件中的每个布置在单独的中间轴上,并且为了呈现其它行驶范围所设置的中间轴能够通过齿轮与和功率分流装置的轴作用连接的固定轮联接。
通过将全部换挡元件各布置在单独的轴上以及尤其不布置在静液压装置的静液压轴上,可以使静液压轴以很小的结构上的消耗与变速器输出轴发生作用连接。
此外,按本发明的变速器设备的特征也在于很小的结构空间需求,因为静液压装置的静液压轴能够相比由现有技术公开的功率分流变速器,以较小的彼此间距布置。
额外地,变速器设备可以在挂入其它行驶范围的情况下通过与功率分流装置经由固定轮联接的附加中间轴和通过在其上引导的功率流、无受动态负载的空套轮地运行。此外,附加的中间轴能够利用优选配属的用于接通和断开其它行驶范围的换挡元件,在依据本发明的变速器设备中基于在功率分流装置的区域内基本上直接的功率分接而至少区域地布置在变速器油底壳的外面,由此至少可以减少飞溅损耗。
为了功率分流以及为了累加所施加的转矩的能通过功率分支导引的部分所设置的功率分流装置在按本发明的变速器设备的其它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是构造为行星齿轮变速器的变速器装置,该变速器装置具有两个太阳轮,这两个太阳轮与共同的双行星轮啮合,双行星轮又与齿圈啮合。在径向方向上具有很小结构空间的行星齿轮变速器装置能以简单的方式布置在其它共轴布置的齿轮旁,这些其它共轴布置的齿轮与支承在平行布置的中间轴上的其它齿轮啮合。很小的径向结构空间需求实现了不同齿轮副在轴向方向上的结构空间有利的布置,因此变速器设备总的来说在轴向方向上要求很少的结构空间。
如果为了呈现其它行驶范围所设置的中间轴的齿轮和与功率分流元件齿圈牢固连接的固定轮啮合或和与之啮合的固定轮啮合,那么在按照简单方式接通其它行驶范围的情况下,按照结构上简单的方式避免了受动态负载的空套轮。
在按本发明的变速器设备的其它有利的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换挡元件能够在该换挡元件的接通的运行状态下呈现第一行驶范围,其中,第一换挡元件的与所配属的中间轴连接的换挡元件半部,优选是内摩擦片支架,通过中间轴的齿轮与变速器输出轴作用连接。由此用结构上很小的消耗就达到如下,即,在第一换挡元件的区域中在高行驶速度下存在很小的摆动倾向,并且减小了由此产生的在第一换挡元件区域中会恶化变速器设备的效率的倒拖力矩(Schleppmomente),或者说避免了离合器的热力损毁。
在按本发明的变速器设备的其它结构上简单的实施方式中,能经由第一换挡元件与所配属的中间轴抗相对转动地连接的齿轮与变速器输出轴作用连接,并且该中间轴的固定轮与配属于静液压装置的静液压轴的固定轮啮合。
第一换挡元件的外摩擦片支架与中间轴连接并且内摩擦片支架与能通过第一换挡元件与所配属的中间轴联接的齿轮连接。
在按本发明的变速器设备的其它有利的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二换挡元件能够在该第二换挡元件的接通的运行状态下呈现第二行驶范围,其中,能通过第二换挡元件与所配属的中间轴抗相对转动地连接的空套轮与抗相对转动地与变速器装置的第二太阳轮连接的固定轮啮合,并且该中间轴的固定轮与配属于第一换挡元件的中间轴的齿轮作用连接,因此在机械装置的区域中能以很小数量的齿啮合呈现第二行驶范围。
在按本发明的变速器设备的有利的改进方案中,为了呈现第三行驶范围,设置有其它布置在优选机械的第二功率分支的附加的中间轴上的换挡元件,该改进方案无需昂贵的结构性措施就能整合到按本发明的变速器设备的现有方案中,因此按本发明的变速器设备的特征在于高模块性,并且能以简单的方式与各种应用情形适配。
在按本发明的变速器设备的其它有利的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三换挡元件能够在该第三换挡元件的接通的运行状态下呈现第三行驶范围,其中,能通过第三换挡元件与所配属的中间轴抗相对转动地连接的空套轮与配属于静液压装置的静液压轴的其它固定轮啮合,并且该中间轴的固定轮与变速器输出轴作用连接,因此在机械装置的区域中同样能以尽量小数量的齿啮合呈现第三行驶范围。
在变速器设备的第一和第三行驶范围中,两个功率分支的功率能经由与静液压装置连接的轴累加。
变速器输入端的固定轮可以经由其它中间轴的固定轮与第一工作液压系统的液压泵连接,以及可以经由附加的中间轴的固定轮与第二工作液压系统的液压泵连接,其中,这些液压泵可以依赖于变速器输入轴的固定轮和其它中间轴的固定轮之间的传动比,各用相同的转速或用不同的转速驱动。
按本发明的变速器设备的结构上简单的且能用很小消耗操纵的设计方案的特征在于,变速器输入端能经由行驶方向换挡元件与行星齿轮变速器的行星支架作用连接。
在其它有利的实施方式中,经由布置在变速器输入端和变速器装置或者说行星齿轮变速器之间的行驶方向换挡元件能在用于前进行驶的模式和用于后退行驶的模式之间切换。因此构造有按本发明的变速器设备的车辆用很小的结构性消耗以及很低的控制消耗和调节消耗既能沿前进行驶方向又能沿后退行驶方向运行。
为了能用很小的结构性消耗使按本发明的变速器设备与在车辆中现有的结构空间相适配,要么固定轮布置在行驶方向换挡元件和变速器输入端之间,要么行驶方向换挡元件布置在固定轮和变速器输入端之间。
变速器设备的能用很小的控制消耗和调节消耗运行的实施方式在第一功率分支的静液压装置的区域中构造有至少一个能作为泵和作为马达运行的第一液压单元,并且构造有至少一个通过液压回路与第一液压单元作用连接的同样能作为马达和作为泵运行的第二液压单元,这两个液压单元以能调整的方式实施并且优选实施成斜轴式单元。
为了能够既在一个行驶范围内部以及在所有行驶范围上无级地改变按本发明的变速器设备的传动比,在变速器设备的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液压单元的每转进液量和排量能在从0%至100%的范围中变化,其中,将等待处理的转矩在一个液压单元的最大每转进液量和另一个液压单元的最小排量的情况下,完全通过具有静液压装置的第一功率分支导引,以及在一个液压单元的最小每转进液量和另一个液压单元的最大排量的情况下完全通过具有机械单元的第二功率分支导引。
在按本发明的变速器设备的结构上简单实施的改进方案中,静液压装置的第一液压单元与变速器装置的其中一个太阳轮连接。
在按本发明的变速器设备的其它结构上简单构造的实施方案中,施加的转矩的至少一部分能经由变速器装置的其中一个太阳轮或齿圈导入具有优选机械装置的第二功率分支中。
若在按本发明的变速器设备中能同步地执行行驶范围的变换,那么各用于在多个行驶范围之间切换而设置的换挡元件在实施成摩擦换挡元件的情况下能以很小的几何尺寸来确定尺寸,因为在多个行驶范围之间的切换过程期间,在换挡元件的区域中仅做很小的摩擦功并且因而在换挡元件的区域中也仅产生很少的摩擦功率。
不仅在权利要求中给出的特征而且在按本发明的变速器设备的随后的实施例中给出的特征,无论单独使用或相互任意组合,都各适用于进一步发展按本发明的主题。各自的特征组合不是在按本发明的主题的改进方案方面的限制,而是具有基本上仅示例性的特性。
附图说明
按本发明的变速器设备的其它优点和有利的实施方式,由权利要求书和接下来参考附图按原理说明的实施例得出。
附图中的唯一的图示出伴随着同步的范围变换的带有功率分流的依据本发明的变速器设备的实施例的变速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示出了带有功率分流以及伴随着同步的范围变换的变速器设备1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轮示意图。由驱动机2施加的转矩的一部分在第一功率分支3中能通过静液压装置4以及转矩的另一部分在第二功率分支5中能通过机械装置6在变速器输入端或者说变速器输入轴7和变速器输出端或者说变速器输出轴8之间导引。两个功率分支3和5通过变速器装置9作用连接,该变速器装置9当前是构造成行星齿轮变速器的变速器装置。
在马达输出轴2A和变速器输入轴7之间布置有所谓的振动阻尼器2B,借助该振动阻尼器阻尼在驱动机2区域中的转动不均匀性,并且将转动不均匀性仅很小部分地导入变速器设备1中以及导入车辆或工程车辆的驱动系的其余部分中。
变速器设备1实施有三个用于前进行驶和后退行驶的行驶范围,这些行驶范围能各通过一个待断开的换挡元件K1、K2或K3和至少一个待接通的换挡元件K1、K2或K3切换。
第一功率分支3的静液压装置4包括第一液压单元10和经由附图中未详细示出的液压回路与该第一液压单元作用连接的第二液压单元11,这两个液压单元通过共同的轭来调整并且实施成斜轴式单元。两个液压单元10和11能各作为泵和作为马达运行,其中,运行模式依赖于各在变速器设备1中挂入的行驶范围、以稍后所述方式变换。
附加地,变速器设备1构造成具有多个相互间隔的中间轴12至16的中间轴变速器,对此变速器设备1在轴向方向上具有很小的结构空间需求并且在径向方向上或者说在安装位置中沿高度方向具有高的结构空间需求,其中,该结构空间需求设置用于跨接驱动机2的马达输出轴2A和变速器输出轴8以及当前实施为轮式装载机的车辆的驱动车桥之间的轴距。
在变速器输入端7和行星齿轮变速器9之间设置有两个行驶方向换挡元件KR和KV,借助这两个换挡元件可以在用于前进行驶的模式和用于后退行驶的模式之间切换。第一工作液压系统的液压泵能联接在配属于针对后退行驶的行驶方向换挡元件KR的中间轴13的区域中以及第二工作液压系统的液压泵能联接在中间轴12的区域中,并且第一工作液压系统的液压泵和第二工作液压系统的液压泵能经由驱动机2驱动。变速器输入轴7的固定轮39为此与其它中间轴13的固定轮40以及与附加的中间轴12的固定轮41啮合。在变速器输入轴7的区域中布置着变速器泵17,变速器泵直接由驱动机2驱动。
通过变速器泵17,除了能用液压流体加载将静液压装置4的两个静液压单元10和11相互连接起来且构造为闭合回路的液压回路外,还能用液压流体加载变速器设备1的润滑回路和冷却回路。附加地,换挡元件K1至K3以及行驶方向换挡元件KR和KV能经由变速器泵17用液压的工作压力加载并且能从基本上打开的运行状态转换到基本上完全闭合的运行状态中。
无论是换挡元件K1至K3还是行驶方向换挡元件KR和KV都构造成摩擦锁合的负载换挡元件,因此在同步的范围变换时,尽管可能有转速差,但在换挡元件K1至K3和行驶方向换挡元件KR和KV的区域中能得到补偿。
行星齿轮变速器9当前具有两个太阳轮21、22,这两个太阳轮与共同的双行星轮23啮合,该双行星轮23又能转动地支承在行星支架24上。变速器输入轴7能经由行驶方向换挡元件KV和KR以及经由齿轮18与行星支架24发生作用连接,其中齿轮18既与能通过行驶方向换挡元件KR抗相对转动地与中间轴13连接的空套轮19啮合,或与能通过行驶方向换挡元件KV抗相对转动地与变速器输入轴7连接的其它空套轮20啮合。附加地,双行星轮23与齿圈25啮合,该齿圈25经由固定轮26与静液压装置4的与第二液压单元11作用连接的静液压轴28的其它固定轮27啮合。
第一静液压单元10当前通过其它静液压轴29抗相对转动地与行星齿轮变速器9的第二太阳轮22连接。
依赖于第一液压单元10或者说第二液压单元11的每转进液量以及第二液压单元11或者说第一液压单元10的排量,在第二行驶范围中各有至少一部分由驱动机2施加的转矩经由行星齿轮变速器9的行星支架24和双行星轮23以及齿圈25地或到行星齿轮机构9的第一太阳轮21以及与之抗相对转动地连接的固定轮30上地导入具有机械装置6的第二功率分支5。
原则上在图1所示变速器设备1的实施例中,驱动机2的驱动经由行驶方向换挡元件KR或KV导入行星齿轮变速器9的行星支架24中。从行星支架24出发,将驱动机2的驱动力矩的依赖于静液压装置4的运行状态的部分在第一换挡元件K1闭合时经由双行星轮23和第二太阳轮22导入在挂入第一行驶范围时作为泵运行的第一液压单元10中,其中,第一行驶范围在变速器设备1中通过第一换挡元件挂入。然后通过齿圈25和与该齿圈抗相对转动地连接的固定轮26进行机械驱动,该固定轮26与第一静液压轴28的固定轮27啮合。
空套轮33可以通过第一换挡元件K1抗相对转动地与中间轴14连接,因此驱动机2的驱动力矩能从静液压轴28的与固定轮35啮合的其它固定轮36导引到中间轴14的空套轮33上和变速器输出轴8的与该固定轮33啮合的固定轮34上。
若然后作为马达运行的第二液压单元11停止且作为泵运行的第一静液压单元10以最大转速运行,那么第二静液压单元11的每转进液量最大,而第一静液压单元的排量等于零。将驱动机2的驱动功率然后完全静液压地通过变速器装置1传递,其中,这对应第一行驶范围的第一界限。
当作为泵运行的第一液压单元10停止且作为马达运行的第二液压单元11的转速最大时,于是存在能通过换挡元件K1调整的第一行驶范围的第二界限,其中,第二液压单元11的每转进液量于是等于零且第一液压单元10的排量具有最大数值。在静液压装置4的这种运行状态中,驱动机2的驱动功率通过变速器设备1完全机械地在变速器输入轴7和变速器输出轴8之间传递。
若存在在变速器设备1中挂入第二行驶范围的相应的要求,那么将两个液压单元10和11枢转,直至第二换挡元件K2基本上处在同步的运行状态中。接下来,将换挡元件K2闭合且同时将第一换挡元件K1打开。在挂入的第二行驶范围的情况下,将第一液压单元10以马达方式运行以及将第二液压单元11作为泵运行,因此将驱动机2的驱动力矩通过行星支架24、双行星轮23、齿圈25、固定轮26、其它固定轮27和静液压轴28至少部分导入第二静液压单元11中。
依赖于两个静液压单元10和11的枢转位置,将驱动机2的与之对应的那部分驱动力矩进一步引导给第一静液压单元10并且通过静液压轴29和第二太阳轮22进一步引导到双行星轮23上。同样与双行星轮23啮合的第二太阳轮21通过固定轮30与在第二换挡元件K2的闭合运行状态下抗相对转动地与中间轴15连接的空套轮31啮合。将驱动机2的驱动力矩通过中间轴15的固定轮32进一步传递到中间轴14的与固定轮32啮合的空套轮33上并且进一步传递到变速器输出轴8的与该空套轮33啮合的固定轮34上。
若又存在对于从第二行驶范围出发到第三行驶范围中的行驶范围变换的要求,那么将静液压装置4相应地调整,以便使第三换挡元件K3在第二换挡元件K2尚闭合时转移进入同步的运行状态中。若第三换挡元件K3至少几乎处在其同步运行状态中,那么将该第三换挡元件闭合且将第二换挡元件K2转移进入其打开的运行状态,其中,通过闭合该第三换挡元件K3将空套轮37抗相对转动地与中间轴16连接,空套轮37与连接齿圈25的固定轮26啮合。转矩从中间轴16的固定轮38被引导到中间轴14的与固定轮38啮合的空套轮33上并且被引导到变速器输出轴8的又与空套轮33啮合的固定轮34上。第二液压单元11在挂入第三行驶范围的情况下又被马达式地运行,而第一液压单元10如在挂入的第一行驶范围的情况下那样转入泵运行。
在能通过第一换挡元件K1接通的第一行驶范围中,在变速器设备1中能调整最大的传动比,而在能通过第二换挡元件K2接通的第二行驶范围中,在变速器设备1中能调整中间的传动比范围,在能通过第三换挡元件K3接通的第三行驶范围中,在变速器设备1中能调整最小的传动比范围。三个行驶范围以如下方式设计,即,第一行驶范围或传动比范围和第二传动比范围,以及第二传动比范围和第三传动比范围重叠,并且变速器设备1的传动比在变速器设备1的总的传动比范围上,能无级地、并且对于实施有该变速器设备的车辆的驾驶员而言不会注意到地、以及牵引力不会中断地发生改变,其中,总的传动比范围从第一行驶范围的传动比的下界限数值延伸至第三行驶范围的传动比的上界限数值。
能使用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变速器设备1是能无级调整的变速器,借助它能实现很高的牵引力和优选至40km/h的行驶速度。所有的换挡元件K1至K3布置在单独的中间轴14、15和16上,因此在变速器设备1应用在具有较低牵引力要求的工程机械领域中时,变速器设备能以简单的方式呈现为双范围变速器,该双范围变速器然后以没有第三换挡元件K3、中间轴16、固定轮38和空套轮37的方式构造。变速器设备1由此提供了很高的模块性并且能不改变变速器壳体以及变速器输出轴8的接口地在相同的结构空间需求下既作为三范围变速器提供也作为双范围变速器提供。
因为在行驶范围之间的三个范围过渡能够各在换挡元件K1至K3的同步的运行状态中,也就是说,不仅在三个行驶范围之间换高档时而且在换低档时同步地实施,所以以简单的方式存在如下可能性,即,换挡元件K1至K3以较小的能力实施和确定尺寸,因为各仅一个很小的摩擦功由换挡元件K1至K3承担,并且相比非同步的范围变换,各一个强烈下降了的摩擦功率须由换挡元件K1至K3吸收。
基于换挡元件K1至K3在单独的中间轴14至16上的布置且不像在实践公开的变速器设备中那样在静液压装置4的静液压轴28上的布置,尤其在挂入的第三行驶范围的情况下,在导引功率的构件上施加了较低的转速,因此这些构件的负载变小。
此外,当前第一换挡元件K1的内摩擦片支架43能够与从动装置或者说变速器输出轴8联接,而外摩擦片支架42与中间轴14抗相对转动地连接。
在变速器设备1中挂入的第一行驶范围的情况下,机械的功率分支5将转矩从齿圈25通过固定轮26传递到其它固定轮27上。在此情况下,发生从齿圈25的分支。将静液压的功率分支3从第二太阳轮22分支。在此,静液压的功率分支将功率从第一液压单元10向第二液压单元11传递。在此,第一液压单元10作为泵起作用且第二液压单元作为马达起作用。机械功率和静液压功率在第一静液压轴28上累加并且通过固定轮36向从动装置引导。在第二行驶范围中,将来自行星支架24的功率部分地向齿圈25分支并且经由轮26和27通过第一静液压轴28向第二液压单元11引导。将液压功率从第二液压单元11向第一液压单元10引导。在此情况下,第一液压单元20作为马达起作用并且第二液压单元作为泵起作用。将功率然后从第二太阳轮22向双行星轮23引导并且在那里累加。将该累加功率从第一太阳轮21以及然后从轮30向从动装置引导。在第三行驶范围中,将功率如在第一行驶范围中那样导引,其中,将所述累加功率从轮26向从动装置引导。
固定轮39、40和41与变速器设备1的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案相比,也可以布置在变速器输入端7和行驶方向换挡元件KR和KV之间,因此该变速器设备1能以简单的方式与在车辆中提供的结构空间适配。
由固定轮39至41构成的固定轮链的在马达侧的布置以简单的方式提供了如下可能性,即,在当前的车辆安装空间内安置能与中间轴12联接的第二功率抽头(Leistungsabgriff)。尤其在变速器设备1布置在轮式装载机车辆框架内的情况下,与另外的车辆部件的矛盾会最小化,由此获得巨大的优势。
在齿轮36和35之间的齿轮副的区域中的传动比,与变速器设备1作为双范围变速器或三范围变速器的实施无关地各一致地实施,以便在呈现第二行驶范围或第三行驶范围期间,将在打开的运行状态下的第一换挡元件K1的换挡元件半部之间的转速差保持得尽量小。
在此,将第一换挡元件K1的传递能力设置得尽量大,以便能将齿轮36和35之间的齿轮副的传动比设置得尽量大并且在呈现第二和第三行驶范围期间将第一换挡元件K1区域中的反转转速保持得尽量小。
原则上,设置在换挡元件K1至K3区域中的齿轮35、33、31、32、37和38可以依赖于各当前的应用情况实施成空套轮或固定轮。此外,布置在第三换挡元件K1区域中的中间轴16的齿轮37和38和布置在第一换挡元件K1区域中的中间轴14的齿轮35和33,能与齿轮26或与齿轮26啮合或者说联接的齿轮,也就是说当前的齿轮27或齿轮36,牢固地啮合。
附图标记列表
1        变速器设备
2        驱动机
2A       马达输出轴
2B       振动阻尼器
3        第一功率分支
4        静液压装置
5        第二功率分支
6        机械装置
7        变速器输入轴
8        变速器输出轴
9        变速器装置
10       第一液压单元
11       第二液压单元
12至16   中间轴
17       变速器泵
18       齿轮
19       空套轮
20       空套轮
21       第一太阳轮
22       第二太阳轮
23       双行星轮
24       行星支架
25       齿圈
26       固定轮
27       其它固定轮
28       第一静液压轴
29        第二静液压轴
30        固定轮
31        空套轮
32        固定轮
33        固定轮
34        固定轮
35        空套轮
36        固定轮
37        空套轮
38        空套轮
39        固定轮
40        固定轮
41        固定轮
42        外摩擦片支架
43        内摩擦片支架
K1至K3    换挡元件
KR、KV    行驶方向换挡元件

Claims (13)

1.带有功率分流的变速器设备(1),带有第一功率分支(3)和与之通过功率分流装置作用连接的第二功率分支(5),所述第一功率分支具有至少一个静液压装置(4),所述静液压装置带有至少两个静液压轴(28、29),其中,各设置有用于前进行驶和后退行驶的至少两个行驶范围,所述至少两个行驶范围能够各通过至少一个待切断的换挡元件(K1至K3)和至少一个待接通的换挡元件(K1至K3)切换,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元件(K1至K3)中的每个布置在单独的中间轴(14、15、16)上,其中,为了呈现其它行驶范围所设置的中间轴(16)能够通过齿轮(37)与和所述功率分流装置(9)的轴(25)作用连接的固定轮(26)联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设备,其特征在于,为了功率分流以及为了累加所施加的转矩的能通过所述功率分支导引的部分所设置的所述功率分流装置(9)是构造成行星齿轮变速器的变速器装置,所述变速器装置具有两个太阳轮(21、22),所述两个太阳轮与共同的双行星轮(23)啮合,所述双行星轮又与齿圈(25)啮合。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为了呈现其它行驶范围所设置的中间轴(16)的齿轮(37)和与所述功率分流装置(9)的齿圈(25)连接的齿轮(26)啮合或和与之啮合的固定轮啮合。
4.按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变速器设备,其特征在于,通过第一换挡元件(K1)能够在该换挡元件(K1)的接通的运行状态下呈现第一行驶范围,其中,所述第一换挡元件(K1)的换挡元件半部(42)通过中间轴(14)的齿轮(33)与变速器输出轴(8)作用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换挡元件(K1)的其它换挡元件半部(43)通过所述中间轴(14)的其它齿轮(35)与和所述静液压装置(4)连接的轴(28)作用连接。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器设备,其特征在于,能通过所述第一换挡元件(K1)与所配属的中间轴(14)抗相对转动地连接的齿轮(33)与所述变速器输出轴(8)作用连接,并且所述中间轴(14)的固定轮(35)与配属于所述静液压装置(4)的静液压轴(28)的固定轮(36)啮合。
6.按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变速器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换挡元件(K1)的外摩擦片支架(42)与配属于所述第一换挡元件(K1)的中间轴(14)连接,而内摩擦片支架(43)则与支承在所述中间轴(14)上的空套轮(33)联接。
7.按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变速器设备,其特征在于,通过第二换挡元件(K2)能够在所述第二换挡元件(K2)的接通的运行状态下呈现第二行驶范围,其中,能通过所述第二换挡元件(K2)与所配属的中间轴(15)抗相对转动地连接的空套轮(31)与抗相对转动地与所述变速器装置(9)的第一太阳轮(21)连接的固定轮(30)啮合,并且所述中间轴(15)的固定轮(32)与配属于所述第一换挡元件(K1)的中间轴(14)的其中一个齿轮(33)作用连接。
8.按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变速器设备,其特征在于,为了呈现第三行驶范围,设置有其它布置在附加的中间轴(16)上的换挡元件(K3)。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速器设备,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三换挡元件(K3)能够在所述第三换挡元件(K3)的接通的运行状态下呈现第三行驶范围,其中,能通过所述第三换挡元件(K3)与所配属的中间轴(16)抗相对转动地连接的空套轮(37)与配属于所述静液压装置(11)的静液压轴(28)的其它固定轮(27)作用连接,并且所述中间轴(16)的固定轮(38)与变速器输出轴(8)作用连接。
10.按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变速器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功率分支(3、5)的功率在第一行驶范围和第三行驶范围中通过与所述静液压装置(4)连接的轴(28)累加。
11.按权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的变速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变速器输入端(7)的固定轮(39)能通过其它中间轴(13)的固定轮(40)与第一工作液压系统的液压泵连接,并且能通过附加的中间轴(12)的固定轮(41)与第二工作液压系统的液压泵连接。
12.按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变速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变速器输入端(7)能通过行驶方向换挡元件(KR、KV)与所述行星齿轮变速器(9)的行星支架(24)发生作用连接。
1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变速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轮(39、40、41)布置在所述行驶方向换挡元件(KR、KV)和所述变速器输入端(7)之间,或者所述行驶方向换挡元件(KR、KV)布置在所述固定轮(39、40、41)和所述变速器输入端(7)之间。
CN201080063460.9A 2010-02-09 2010-12-17 带有功率分流的变速器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628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0001698A DE102010001698A1 (de) 2010-02-09 2010-02-09 Getriebevorrichtung mit Leistungsverzweigung
DE102010001698.5 2010-02-09
PCT/EP2010/070041 WO2011098180A1 (de) 2010-02-09 2010-12-17 Getriebevorrichtung mit leistungsverzweig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62895A true CN102762895A (zh) 2012-10-31
CN102762895B CN102762895B (zh) 2016-02-10

Family

ID=43569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346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62895B (zh) 2010-02-09 2010-12-17 带有功率分流的变速器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608606B2 (zh)
EP (1) EP2534395B1 (zh)
KR (1) KR101751563B1 (zh)
CN (1) CN102762895B (zh)
DE (1) DE102010001698A1 (zh)
WO (1) WO201109818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90124A (zh) * 2013-03-19 2015-12-23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具有次级联接的功率分流的变速器装置
CN107143638A (zh) * 2017-05-02 2017-09-08 北京理工大学 液压机械复合无级传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93695B1 (en) 2010-07-16 2016-03-30 Volvo Construction Equipment AB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and a working machine including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DE102018104230B4 (de) * 2017-03-29 2019-08-29 Christian Hilpert Verfahren zum Antrieb eines Fahrzeugs mit einer Antriebsanordnung
CN107143637B (zh) * 2017-05-02 2019-04-09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装载机用液压机械无级传动装置
US11047477B2 (en) * 2018-04-10 2021-06-29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hree-section hydraulic mechanical stepless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loader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47511A1 (de) * 2007-10-04 2009-04-09 Zf Friedrichshafen Ag Leistungsverzweigungsgetriebe
WO2009047036A1 (de) * 2007-10-02 2009-04-16 Zf Friedrichshafen Ag Leistungsverzweigungsgetriebe
WO2009047038A1 (de) * 2007-10-02 2009-04-16 Zf Friedrichshafen Ag Leistungsverzweigungsgetriebe
WO2009047037A1 (de) * 2007-10-02 2009-04-16 Zf Friedrichshafen Ag Hydrostatisch-mechanisches leistungsverzweigungsgetrieb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05606A (ja) * 1997-01-21 1998-08-04 Honda Motor Co Ltd 油圧・機械式伝動装置
DE10047402A1 (de) * 2000-09-26 2002-04-11 Deere & Co Hydrostateinrichtung für ein hydrostatisch-mechanisches Leistungsverzweigungsgetriebe
ITBO20060355A1 (it) * 2006-05-11 2007-11-12 Cnh Italia Spa Trasmissione idromeccanica cvt, in particolare per un trattore agricolo
CN102352917B (zh) * 2006-07-06 2017-05-10 株式会社久保田 变速传动装置
DE102007047194A1 (de) 2007-10-02 2009-04-09 Zf Friedrichshafen Ag Leistungsverzweigungsgetriebe
DE102008040449A1 (de) * 2008-07-16 2010-01-21 Zf Friedrichshafen Ag Hysdrostatisch-mechanisches Leistungsverzweigungsgetriebe
DE102007047513A1 (de) * 2007-10-04 2009-04-09 Zf Friedrichshafen Ag Verstellvorrichtung des Hubvolumens von hydraulischen Kolbenmaschinen
US8262530B2 (en) * 2007-10-02 2012-09-11 Zf Friedrichshafen Ag Power-branched transmission
DE102008040443A1 (de) * 2008-07-16 2010-01-21 Zf Friedrichshafen Ag Leistungsverzweigungsgetriebe
DE102007047195A1 (de) * 2007-10-02 2009-04-09 Zf Friedrichshafen Ag Verstellvorrichtung des Hubvolumens von hydraulischen Kolbenmaschinen
DE102008001613A1 (de) * 2008-05-07 2009-11-12 Zf Friedrichshafen Ag Getriebevorrichtung mit sekundär gekoppelter Leistungsverzweigung
DE102009001603A1 (de) * 2009-03-17 2010-09-23 Zf Friedrichshafen Ag Vorrichtung für einen Fahrzeugantriebsstra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47036A1 (de) * 2007-10-02 2009-04-16 Zf Friedrichshafen Ag Leistungsverzweigungsgetriebe
WO2009047038A1 (de) * 2007-10-02 2009-04-16 Zf Friedrichshafen Ag Leistungsverzweigungsgetriebe
WO2009047037A1 (de) * 2007-10-02 2009-04-16 Zf Friedrichshafen Ag Hydrostatisch-mechanisches leistungsverzweigungsgetriebe
DE102007047511A1 (de) * 2007-10-04 2009-04-09 Zf Friedrichshafen Ag Leistungsverzweigungsgetrieb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90124A (zh) * 2013-03-19 2015-12-23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具有次级联接的功率分流的变速器装置
CN105190124B (zh) * 2013-03-19 2018-01-02 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具有次级联接的功率分流的变速器装置
CN107143638A (zh) * 2017-05-02 2017-09-08 北京理工大学 液压机械复合无级传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20117851A (ko) 2012-10-24
EP2534395B1 (de) 2015-08-05
US20120302389A1 (en) 2012-11-29
EP2534395A1 (de) 2012-12-19
US8608606B2 (en) 2013-12-17
KR101751563B1 (ko) 2017-07-11
CN102762895B (zh) 2016-02-10
WO2011098180A1 (de) 2011-08-18
DE102010001698A1 (de) 2011-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69850B2 (en) Superposition transmission
CN101809330B (zh) 功率分流变速器
US8137228B2 (en) Transmission system
AU2012320882B2 (en) Power split transmission
CN102762895B (zh) 带有功率分流的变速器设备
CN101291825B (zh) 变速传动装置
CN101408244B (zh) 机械液力无级变速器和方法、及车辆机械液力无级变速器
CN102695895B (zh) 带有功率分流的变速器设备
CN102691769B (zh) 自动变速器
CN109723788A (zh) 一种变速传动装置
CN105190101A (zh) 无级变速器
CN105190124A (zh) 具有次级联接的功率分流的变速器装置
JP2017075692A (ja) 遊星歯車セットを備えて少なくとも3つの走行レンジを有する無段のパワースプリット型変速機
CN106965812B (zh) 用于运行作业机械的车辆驱动系的方法
CN202510651U (zh) 一种拖拉机全自动无级变速器
CN108397534B (zh) 装载机三段式液压机械无级传动装置
CN101501366B (zh) 用于车辆的功率分流式双输入轴变速器
CN210265717U (zh) 齿轮无级变速器
US20040266578A1 (en)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
EP2516893B1 (e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with torque converter, a dnr gear group, and a cvt unit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100458218C (zh) 差速传动无级变速箱
US8911317B2 (en) Power split transmission
CN207648066U (zh) 一种重载无级变速器
CN203309051U (zh) 一种液压机械复合传动机构
CN109915568A (zh) 杠杆无极变速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