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55204B - 一种新型组装式人工角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组装式人工角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55204B
CN102755204B CN201210216930.1A CN201210216930A CN102755204B CN 102755204 B CN102755204 B CN 102755204B CN 201210216930 A CN201210216930 A CN 201210216930A CN 102755204 B CN102755204 B CN 1027552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support
support part
central optical
radial
optical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169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55204A (zh
Inventor
孙建国
徐建江
钟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IOMED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IOMED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IOMED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IOMED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21021693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552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552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52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552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52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工程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组装式人工角膜。本发明所提供的组装式人工角膜,包括中央光学部分和固定支架部分,所述中央光学部分包括球盖体和柱形透明体,所述球盖体的上表面为球面,所述球盖体的下表面与所述柱形透明体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固定支架部分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侧壁上设有固定环,所述柱形透明体通过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固定支架部分。本发明经兔眼动物实验验证,能使组织快速长入,达到良好愈合,增加了人工角膜的牢固性,减少了脱出、异位、漏水、周围角膜组织水肿和溶解等并发症的发生。并确保了人工角膜在临床中既能降低前后镜柱纤维化增殖膜的发生率,又能很好地促进人工角膜与角膜板层组织的愈合。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组装式人工角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工程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组装式人工角膜。
背景技术
世界上超过1000万人的眼盲是由角膜病引起,为导致眼盲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白内障。其中80%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脱盲。然而,传统的角膜移植手术有其两大弊端,一是角膜供体的来源困难,二是手术成功率低。人工角膜的出现及应用为角膜盲患者带来了希望,是无法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的角膜混浊病人的最终复明方法。
自法国眼科医师Pellier de Quengsy于1789年首先提出将玻璃片植入混浊角膜以恢复视力以及Weber于1871年首次将一片水晶玻璃植入患者角膜,开创了人工角膜植入史以来,人工角膜的研究发展经历了200多年,经历探索、停滞、复苏和发展4个时期,尤其在近几十年中,无论在材料设计、制作工艺、手术技巧,还是术后处理方面都有较快的发展。
现今的人工角膜是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类似人体角膜的产品,人工角膜一般包括光学镜柱和周边支架两部分。光学镜柱是用光学特性优良、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的透明材料制成,用以替代病变后阻碍眼球光学通路的浑浊角膜;周边支架相当于连接光学镜柱和周边组织的桥梁,故而要求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为达到理想的光学效果,人工角膜通常采用贯通式设计,即人工角膜光学部分贯通角膜全层,通过人工角膜周边支架将其光学部分固定在角膜组织中央。以往的多数人工角膜植入病例,由于患者角膜自身条件不同,选择的材料、手术方式以及材料界面等问题,临床上出现房水渗漏、后增殖膜形成、周围组织溶解乃至人工角膜排出等并发症。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组装式人工角膜,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一种组装式人工角膜,包括中央光学部分和固定支架部分,所述中央光学部分包括球盖体和柱形透明体,所述球盖体的上表面为球面,所述球盖体的下表面与所述柱形透明体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固定支架部分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侧壁上设有固定环,所述柱形透明体通过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固定支架部分,所述固定环与所述柱形透明体的外侧壁配合组装,且所述固定环的大小和形状与所述柱形透明体的外侧壁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柱形透明体为实心的圆柱形,自上而下包括柱颈和柱体,所述柱颈的上部与所述球盖体的下表面连接,所述柱颈的直径小于所述柱体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柱颈的底面与所述柱形透明体的中轴线成一定夹角,夹角为60°-90°。
优选的,所述柱颈的底面与所述柱形透明体的中轴线的夹角为90°。
优选的,所述柱颈的直径为2-7mm,高为小于1mm,所述固定环的大小和形状与所述柱颈的外侧壁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柱颈的直径为2.5-4.5mm,高为0.1-0.5mm。
优选的,所述柱体的直径为2-8mm,高小于10mm。
优选的,柱体的直径为2.5-4.5mm,高为2-5mm。
优选的,所述球盖体的弦直径为3-10mm,球面曲率为R5.0-10.0。
优选的,所述球盖体的弦直径为3-5.5mm,球面曲率为R6.0-8.0。
优选的,所述中央光学部分采用一体化设计和制备。
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部分为襻状结构或者多孔支架结构,所述襻状结构或者多孔支架与所述固定环连接且自所述固定环向外径向分布。
优选的,所述多孔支架结构的形状选自径向放射状网格,襻状结构的形状选自径向放射状手臂,所述固定环的内径为2-10mm,厚度小于2mm。
优选的,所述径向放射状网格或径向放射状手臂结构的末端设有边界支撑环,所述边界支撑环的外径为4-20mm,所述边界支撑环的厚度小于2mm。
优选的,所述径向放射状网格、径向放射状手臂为径向的一层或多层固定结构。
优选的,所述径向放射状网格、径向放射状手臂为3-36等分的圆周分布。
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部分采用一体化设计和制备。优选的,中央光学部分和固定支架部分的材质硬度不同。
优选的,中央光学部分的材质偏硬,相应固定支架部分的材质偏软。
优选的,中央光学部分的材质偏软,相应固定支架部分的材质偏硬。
优选的,所述中央光学部分与所述固定支架部分为组装式结构。通过中央光学部分和固定支架部分的材质硬度不同的特性,使固定支架部分的固定环嵌入到中央光学部分的柱颈中,中央光学部分和固定支架部分通过此组装结构牢固连为一体。
优选的,所述中央光学部分的材料选自: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乙烯醇(PVA)、硅胶多聚体、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共聚物或混合物;所述固定支架部分的材料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氨酯(PU)、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硅橡胶(PDMS)、碳纤维、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共聚物或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中央光学部分的材料是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所述固定支架部分的材料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优选的,所述中央光学部分的材料是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的共聚物,所述固定支架部分的材料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优选的,所述中央光学部分的材料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所述固定支架部分的材料是硅橡胶(PDMS)。
优选的,所述中央光学部分的材料是聚乙烯醇(PVA),所述固定支架部分的材料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优选的,所述中央光学部分的材料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所述固定支架部分的材料是聚氨酯(PU)。
原则上来讲,这些材料在本发明中均可以组合搭配使用,需要注意的是中央光学部分和固定支架部分在材质上的软硬结合。
优选的,所述中央光学部分和固定支架部分均进行了表面处理,中央光学部分采用抗细胞粘附处理,固定支架部分进行了增强细胞粘附性处理。
所述表面处理步骤是为了利于本发明所提供的人工角膜在体内与相关组织的长期相容;所不同的是其中央光学部分是通过接枝或涂覆抗细胞粘附聚合物的方法来使光学镜柱周围不粘附细胞,进而避免人工角膜纤维化混浊的出现;而固定支架部分需要与周围的角膜组织尽可能地粘附生长在一起,因此对其表面接枝或组装上能够促进细胞粘附和分化生长因子,以期达到固定支架与组织快速愈合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抗细胞粘附聚合物选自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聚合物或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MPC)基聚合物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采用接枝聚合或物理涂覆的方法。
所述促进细胞粘附和分化生长因子选自肝素/明胶组合涂层(肝素和明胶组合使用)、肝素/壳聚糖组合涂层(肝素和壳聚糖组合使用)或者胶原涂层,其中肝素组合涂层(包括肝素/明胶组合涂层、肝素/壳聚糖组合涂层)采用静电层层自组装技术,而胶原涂层采用物理涂覆技术。静电自组装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成膜技术,其原理是基于静电吸附作用力,在经活化带电荷的基材表面逐层吸附上带相反电荷的聚电解质从而形成多层膜。本发明所采用的肝素和明胶或壳聚糖荷相反电荷,可以很方便地在固定支架表面制备出具有良好促细胞粘附的活性涂层。
本发明中央光学部分和固定支架部分采用不同的表面处理技术,其所要达到的效果截然相反,其基本功能是通过中央光学部分和固定支架部分的组装结构来实现的。组装式结构使两部分在组装前可分别进行不同种类的表面处理,并在处理完成后组装在一起,达到中央光学部分不粘附细胞、固定支架部分尽可能粘附周围细胞和组织的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新型组装式人工角膜的制备方法为:先分别制备中央光学部分和固定支架部分,再分别对中央光学部分进行抗细胞粘附处理和对固定支架部分进行增强细胞粘附性处理。所述抗细胞粘附处理的具体步骤为:将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聚合物或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MPC)基聚合物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配成溶液,采用接枝聚合或物理涂覆的方法制备到中央光学部分的表面。所述增强细胞粘附性处理的具体步骤为:在固定支架表面制备出肝素/明胶组合涂层、肝素/壳聚糖组合涂层或者胶原涂层,其中肝素组合涂层采用静电层层自组装技术,而胶原涂层采用物理涂覆技术。最后利用两部分材料硬度不同或材料吸水后膨胀的特性,将固定支架部分嵌入中央光学部分的柱颈内,使中央光学部分和固定支架部分整合在一起以完成两部分的组装工作。
如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新型组装式人工角膜,与现有人工角膜制备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优点:①中央光学部分和固定支架部分之间的软硬结合柱颈内嵌固定模式水密性良好,避免了漏水以及减少了周围角膜组织水肿和溶解等并发症。②固定支架的襻状设计很大程度地保留了角膜的强度,提高了上下板层的接触愈合面积,使组织快速长入,达到良好愈合,增加了人工角膜的牢固性,减少了脱出、异位等并发症。③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节镜柱的长度,屈光度,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和良好配合。④中央光学部分和固定支架部分的双功能化表面处理,确保了人工角膜在临床中既能降低前后镜柱纤维化增殖膜的发生率,又能很好地促进人工角膜在角膜板层组织中的愈合,提高手术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中央光学部分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中央光学部分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固定支架部分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固定支架部分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中央光学部分和固定支架部分组装后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三、四和五实施方式的中央光学部分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三、四和五实施方式的中央光学部分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五实施方式的固定支架部分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五实施方式的固定支架部分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二、三、四和五实施方式的中央光学部分和固定支架部分组装后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固定支架部分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固定支架部分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兔眼动物实验结果。
元件标号说明
10                    中央光学部分
11                    球盖体
12                    柱体
13                    柱颈
14                    柱颈的底面
20                    固定支架部分
21                    固定环
22                    襻状结构
23                    边界支撑环
24                    多孔支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1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5、10所示的组装式人工角膜,包括中央光学部分10和固定支架部分20。
中央光学部分10如图2、7所示,包括球盖体11和柱形透明体。球盖体11的上表面为球面,球盖体11的弦直径为3-5.5mm,球面曲率为R6.0-8.0,球盖体11的下表面与所述柱形透明体的上表面连接。所述柱形透明体为实心的圆柱形,自上而下包括柱颈13和柱体12,柱颈13的上部与球盖体11的下表面连接,柱颈13的直径小于柱体12的直径。柱颈13的直径为2-7mm,高度小于1mm,柱体12的直径为2-8mm,高度小于10mm。柱颈13的底面与所述柱形透明体的中轴线成一定夹角α,所述夹角α为60°-90°。
固定支架部分20如图3、8、11、12所示,其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侧壁上设有固定环21。固定支架部分20为襻状结构22或者多孔支架结构24,襻状结构22或者多孔支架24与固定环21连接且自所述固定环向外径向分布。多孔支架结构24的形状选自径向放射状网格,襻状结构22的形状选自径向放射状手臂,固定环21的内径为2-10mm,厚度小于2mm。所述径向放射状网格或径向放射状手臂结构的末端设有边界支撑环23,边界支撑环23的外径为4-20mm,边界支撑环23的厚度小于2mm。
如图4、9所示,固定支架部分20设有一定弧度,以适应眼部角膜弧度。
如图5、10所示,固定环21的大小和形状与柱颈13的外侧壁相配合,所述柱形透明体通过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固定支架部分20,固定环21的大小和形状与所述柱形透明体的外侧壁相配合。
固定支架部分20在手术中被植入角膜板层之间,与角膜近似弧度和大量镂空的设计确保了固定支架上下板层的大面积直接紧密接触,实现快速良好愈合。和以往的人工角膜相比可最大限度减少角膜层间分离的面积,保留角膜组织的强度,增加人工角膜的稳定性。
更为具体的,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为:结合图1和图2所示,柱体12的直径为3.2mm,高为3.6mm,柱颈13的直径为3.0mm,高为小于0.3mm。
如图2所示,柱颈13的底面与所述柱形透明体的中轴线的夹角α为80°,球盖体11的弦直径为4.2mm,球面曲率为R7.0。
如图3所示,固定支架部分20为多孔支架结构24,多孔支架结构24的形状为径向放射状网格,固定环21的内径为3.2mm,厚度小于2mm。所述径向放射状网格结构的末端设有边界支撑环23,所述径向放射状网格结构位于边界支撑环23和固定环21之间,边界支撑环23的外径为7.0mm,边界支撑环23的厚度小于2mm,边界支撑环23和固定环21的环体宽度均为1.0mm。所述径向放射状网格结构为向外径向分布的一层结构,且12等分的圆周分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新型组装式人工角膜,中央光学部分10和环绕周边的固定支架部分20均进行了表面处理,中央光学部分10表面接枝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聚合物层,抵抗细胞和组织的粘附,而固定支架部分20则用肝素/明胶自组装成可增强细胞粘附性的涂层。
所述的新型组装式人工角膜,用于制备中央光学部分10的材料是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用于制备固定支架部分20的材料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在装配过程中,将中央光学部分10穿过固定支架部分20的固定环孔,直至固定环套到柱颈13位置,组装后的人工角膜整体放入蒸馏水中浸泡12h,PHEMA是含水量很高的水凝胶材料,遇水后体积会膨胀,而PMMA 几乎不吸水,体积不会发生变化,这样位于柱颈13位置的固定支架部分20的固定环会勒入柱颈内部,形成对中心光柱部分10和固定支架部分20的固定。本发明采用柱颈内嵌固定模式将湿态硬质的PMMA固定支架部分20固定于湿态软质的PHEMA中央光学部分10上,确保了植入后人工角膜的稳固性。将上述人工角膜植入兔眼7天后,其结果如图13所示,经过兔眼动物实验验证,该人工角膜能有效促进细胞和组织快速长入,达到良好愈合,增加了人工角膜的牢固性,未出现明显脱出、异位、漏水、周围角膜组织水肿和溶解等并发症的发生。在未出现前后镜柱纤维化增殖膜发生的情况下,很好地促进人工角膜与角膜板层组织的愈合。
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为:如图6和图7所示,中央光学部分10包含的柱颈13的直径为3.2mm,高为0.25mm;柱体12直径为3.4mm,高为3.8mm;其中央光学部分10包含的具有圆弧表面的球盖体11弦直径为5.0mm,球面曲率为R7.5;柱形透明体的中轴线与柱颈13的底面的夹角α为90°。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固定支架部分20的多孔支架结构24是径向放射状网格,径向放射状网格为径向向外延伸的两层结构,且6等分的圆周分布,固定环21内径为3.4mm,边界支撑环23外径为7.8mm,两环宽度均为0.5mm。
本实施例中,固定支架部分20表面接枝胶原涂层。所述的新型组装式人工角膜,用于制备中央光学部分10的材料是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的共聚物,用于制备固定支架部分20的材料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HEMA-PEG共聚物也是水凝胶材料,遇水后体积会膨胀,而PET几乎不吸水,体积不会发生变化,这样位于柱颈13位置的固定支架部分20的固定环21会勒入柱颈内部,形成对中心光柱部分10和固定支架部分20的固定。本发明采用柱颈内嵌固定模式将湿态软质的PHEMA-PEG中央光学部分10固定于湿态硬质的PET固定支架部分20上,确保了植入后人工角膜的稳固性。经过兔眼动物实验验证,人工角膜能使组织快速长入,达到良好愈合,增加了人工角膜的牢固性,未出现脱出、异位、漏水、周围角膜组织水肿和溶解等并发症的发生。在未出现前后镜柱纤维化增殖膜发生的情况下,很好地促进人工角膜与角膜板层组织的愈合。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为:如图7所示,中央光学部分10包含的柱体12直径为2.8mm,高3.0mm;其中央光学部分10包含的具有圆弧表面的球盖体11弦直径为3.2mm,球面曲率为R6.5;柱颈13的直径为2.6mm,高为0.2mm,柱形透明体的中轴线与柱颈13的底面的夹角α为85°。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固定支架部分20的襻状结构22是径向放射手臂状,其径向外伸的手臂上有圆形结构,圆形结构设有两层,固定环21内径为2.2mm。
本实施例中,其固定支架部分20表面用肝素/壳聚糖自组装处理,用于制备中央光学部分10的材料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用于制备固定支架部分20的材料是硅橡胶(PDMS);PMMA为硬质材料,体积不会发生变化,PDMS为软质材料,这样位于柱颈13位置的固定环21在组装过程中会勒入柱颈内部,形成对中心光柱部分10和固定支架部分20的固定。本发明采用柱颈内嵌固定模式将湿态硬质的PMMA中心光学部分10固定于软质的PDMS固定支架部分20上,确保了植入后人工角膜的稳固性。经过兔眼动物实验验证,人工角膜能使组织快速长入,达到良好愈合,增加了人工角膜的牢固性,未出现脱出、异位、漏水、周围角膜组织水肿和溶解等并发症的发生。在未出现前后镜柱纤维化增殖膜发生的情况下,很好地促进人工角膜与角膜板层组织的愈合。
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为:如图7所示,中央光学部分10包含的柱体12直径为3.3mm,高3.3mm;其中央光学部分10包含的具有圆弧表面的球盖体11弦直径为4.6mm,球面曲率为R7.0;柱颈13的直径为3.0mm,高为0.35mm,柱形透明体的中轴线与柱颈13的底面的夹角α为90°。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固定支架部分20的襻状结构22是径向放射手臂状,其径向外伸的手臂上有凸形结构,凸形结构里圈是圆形结构,外圈是矩形结构,共两层,固定环21内径为3.3mm。
本实施例中,用于制备中央光学部分10的材料是聚乙烯醇(PVA),用于制备固定支架部分20的材料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VA是水凝胶材料,遇水后体积会膨胀,而PET几乎不吸水,体积不会发生变化,这样位于柱颈13位置的固定支架部分20的固定环会勒入柱颈内部,形成对中心光柱部分10和固定支架部分20的固定。本发明采用柱颈内嵌固定模式将湿态软质的PVA中央光学部分10固定于湿态硬质的PET固定支架部分20上,确保了植入后人工角膜的稳固性。经过兔眼动物实验验证,人工角膜能使组织快速长入,达到良好愈合,增加了人工角膜的牢固性,未出现脱出、异位、漏水、周围角膜组织水肿和溶解等并发症的发生。在未出现前后镜柱纤维化增殖膜发生的情况下,很好地促进人工角膜与角膜板层组织的愈合。
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为:如图7所示,中央光学部分10包含的柱体12直径为3.2mm,高3.5mm;其中央光学部分10包含的具有圆弧表面的球盖体11弦直径为4.8mm,球面曲率为R7.0;柱颈13的直径为3.1mm,高为0.3mm,柱形透明体的中轴线与柱颈13的底面的夹角α为88°。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固定支架部分20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其中固定环21内径为2.6mm,边界支撑环23外径为7.0mm。
本实施例中,固定支架部分20表面用肝素/壳聚糖自组装处理。用于制备中央光学部分10的材料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用于制备固定支架部分20的材料是聚氨酯(PU);PMMA为硬质材料,体积不会发生变化,PU为软质材料,这样位于柱颈13位置的固定环21在组装过程中会勒入柱颈内部,形成对中心光柱部分10和固定支架部分20的固定。本发明采用柱颈内嵌固定模式将湿态硬质的PMMA中心光学部分10固定于软质的PU固定支架部分20上,确保了植入后人工角膜的稳固性。经过兔眼动物实验验证,人工角膜能使组织快速长入,达到良好愈合,增加了人工角膜的牢固性,未出现脱出、异位、漏水、周围角膜组织水肿和溶解等并发症的发生。在未出现前后镜柱纤维化增殖膜发生的情况下,很好地促进人工角膜与角膜板层组织的愈合。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6)

1.一种组装式人工角膜,包括中央光学部分和固定支架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光学部分包括球盖体和柱形透明体,所述球盖体的上表面为球面,所述球盖体的下表面与所述柱形透明体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固定支架部分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侧壁上设有固定环,所述柱形透明体通过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固定支架部分,所述固定环与所述柱形透明体的外侧壁配合组装,且所述固定环的大小和形状与所述柱形透明体的外侧壁相配合,中央光学部分和固定支架部分的材质硬度不同,中央光学部分的材质偏硬,相应固定支架部分的材质偏软,或中央光学部分的材质偏软,相应固定支架部分的材质偏硬;所述中央光学部分的材料选自: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乙烯醇(PVA)、硅胶多聚体、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共聚物或混合物;所述固定支架部分的材料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氨酯(PU)、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硅橡胶(PDMS)、碳纤维、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共聚物或混合物;所述中央光学部分的所述柱形透明体为实心的圆柱形,自上而下包括柱颈和柱体,所述柱颈的上部与所述球盖体的下表面连接,所述柱颈的直径小于所述柱体的直径;所述中央光学部分与所述固定支架部分为组装式结构,通过中央光学部分和固定支架部分的材质硬度不同的特性,使固定支架部分的固定环嵌入到中央光学部分的柱颈中,中央光学部分和固定支架部分通过此组装结构牢固连为一体,所述固定环的大小和形状与所述柱颈的外侧壁相配合,所述柱颈的直径为2.5-4.5mm,高为0.1-0.5mm;柱体的直径为2.5-4.5mm,高为2-5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人工角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颈的底面与所述柱形透明体的中轴线成一定夹角,所述夹角为60°-9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装式人工角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颈的底面与所述柱形透明体的中轴线的夹角为9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人工角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光学部分的所述球盖体的弦直径为3-10mm,球面曲率为R5.0-10.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装式人工角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盖体的弦直径为3-5.5mm,球面曲率为R6.0-8.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人工角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部分为襻状结构或者多孔支架结构,所述襻状结构或者多孔支架与所述固定环连接且自所述固定环向外径向分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组装式人工角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支架结构的形状选自径向放射状网格,襻状结构的形状选自径向放射状手臂,所述固定环的内径为2-10mm,厚度小于2m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组装式人工角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放射状网格或径向放射状手臂结构的末端设有边界支撑环,所述边界支撑环的外径为4-20mm,所述边界支撑环的厚度小于2mm。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组装式人工角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放射状网格、径向放射状手臂为径向的一层或多层固定结构。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组装式人工角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放射状网格、径向放射状手臂为3-36等分的圆周分布。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人工角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光学部分的材料是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所述固定支架部分的材料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人工角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光学部分的材料是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和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的共聚物,所述固定支架部分的材料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人工角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光学部分的材料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所述固定支架部分的材料是硅橡胶(PDMS)。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人工角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光学部分的材料是聚乙烯醇(PVA),所述固定支架部分的材料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人工角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光学部分的材料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所述固定支架部分的材料是聚氨酯(PU)。
16.如权利要求1-10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组装式人工角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光学部分和固定支架部分均进行了表面处理,中央光学部分采用抗细胞粘附处理,固定支架部分进行了增强细胞粘附性处理。
CN201210216930.1A 2012-06-27 2012-06-27 一种新型组装式人工角膜 Active CN1027552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16930.1A CN102755204B (zh) 2012-06-27 2012-06-27 一种新型组装式人工角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16930.1A CN102755204B (zh) 2012-06-27 2012-06-27 一种新型组装式人工角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55204A CN102755204A (zh) 2012-10-31
CN102755204B true CN102755204B (zh) 2015-06-10

Family

ID=47050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16930.1A Active CN102755204B (zh) 2012-06-27 2012-06-27 一种新型组装式人工角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552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30021B (zh) * 2012-11-30 2016-08-10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一种人工角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65557A (zh) * 2013-11-15 2014-02-12 厦门大学 一种人工角膜
CN107007879A (zh) * 2017-03-14 2017-08-04 暨南大学 一种活性人工角膜及其制备方法
US10966863B2 (en) * 2018-01-08 2021-04-06 EyeYon Medical Ltd. Treatment to improve adhesive properties of corneal implant
CN109157305B (zh) * 2018-09-25 2021-05-25 广州锐澄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复合人工角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19471A (zh) * 2020-03-05 2020-07-17 姚晓明 一种人工角膜
CN113521385B (zh) * 2021-06-03 2022-09-20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一种人工角膜
CN117045391A (zh) * 2023-09-18 2023-11-14 上海视科新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体式人工角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58859A (ja) * 1990-10-23 1992-06-01 Seiko Epson Corp 人工角膜
CN2333368Y (zh) * 1998-07-01 1999-08-18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襻状支架人工角膜
JP2000325369A (ja) * 1999-05-17 2000-11-28 Menicon Co Ltd 人工角膜
US6755858B1 (en) * 2000-04-07 2004-06-29 Thomas C. White Prosthetic corneal graft and method
CN201015616Y (zh) * 2006-11-16 2008-02-06 于好湧 人工角膜装置
CN201029958Y (zh) * 2007-04-19 2008-03-05 同济大学 非穿透一体式人工角膜
CN201160919Y (zh) * 2008-03-05 2008-12-10 黄一飞 新型分体式人工角膜
CN101636127A (zh) * 2007-03-08 2010-01-27 朴京振 眼内透镜组合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14755B2 (en) * 2000-06-16 2004-11-09 Corneal Industrie Synthetic cornea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58859A (ja) * 1990-10-23 1992-06-01 Seiko Epson Corp 人工角膜
CN2333368Y (zh) * 1998-07-01 1999-08-18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襻状支架人工角膜
JP2000325369A (ja) * 1999-05-17 2000-11-28 Menicon Co Ltd 人工角膜
US6755858B1 (en) * 2000-04-07 2004-06-29 Thomas C. White Prosthetic corneal graft and method
CN201015616Y (zh) * 2006-11-16 2008-02-06 于好湧 人工角膜装置
CN101636127A (zh) * 2007-03-08 2010-01-27 朴京振 眼内透镜组合件
CN201029958Y (zh) * 2007-04-19 2008-03-05 同济大学 非穿透一体式人工角膜
CN201160919Y (zh) * 2008-03-05 2008-12-10 黄一飞 新型分体式人工角膜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娜."PMMA-硅胶夹持型人工角膜植入碱烧伤兔眼角膜的实验研究".《医药卫生科技辑》.200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55204A (zh) 2012-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55204B (zh) 一种新型组装式人工角膜
US11793908B2 (en) Light-adjustable hydrogel and bioanalogic intraocular lens
CN105025843B (zh) 生物模拟人工晶状体
CN104619287B (zh) 人工晶体,尤其是囊袋人工晶体
CN103561684B (zh) 调节性眼内透镜和植入方法
TW294594B (zh)
CN104797214B (zh) 人工晶体,尤其是睫状肌人工晶体
US8603166B2 (en) Intraocular lens assembly
CN101641060B (zh) 眼内透镜
EP2067453B1 (en) Keratoprosthesis
US7722669B2 (en) Method and insert for modifying eye color
US20110157541A1 (en) Transition lenses with virtual pupil
CN107920920B (zh) 用于矫正屈光不正的角膜填充物
CN109789241A (zh) 可调光的水凝胶和生物模拟人工晶状体
CN109116578A (zh) 一种微结构化角膜接触镜及其制备方法
CN202446299U (zh) 后房型人工晶体
JPH09182762A (ja) 人工角膜
CN204581595U (zh) 一种人工晶状体囊体及包括其的注射式人工晶状体
CN203280539U (zh) 眼内透镜
US20210205070A1 (en) Intraocular impla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intraocular implant
CN109512550B (zh) 一种复合结构的人工晶体
Bhat et al. Biomaterials in Ophthalmology
CN104720932A (zh) 一种人工晶状体囊体及包括其的注射式人工晶状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