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54522A - 加热装置和冷藏库 - Google Patents

加热装置和冷藏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54522A
CN102754522A CN2011800091166A CN201180009116A CN102754522A CN 102754522 A CN102754522 A CN 102754522A CN 2011800091166 A CN2011800091166 A CN 2011800091166A CN 201180009116 A CN201180009116 A CN 201180009116A CN 102754522 A CN102754522 A CN 1027545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wave
electric
storeroom
electric power
free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911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三原诚
信江等隆
森本滋
大森义治
藤井优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54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45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80Apparatu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31/00Other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 F25D31/005Combined cooling and heat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66Circuits
    • H05B6/68Circui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
    • H05B6/686Circuits comprising a signal generator and power amplifier, e.g. using solid state oscillato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66Circuits
    • H05B6/68Circui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
    • H05B6/688Circui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 for thaw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70Feed lines
    • H05B6/705Feed lines using microwave tun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72Radiators or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6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6/76Prevention of microwave leakage, e.g. door sealings
    • H05B6/763Microwave radiation seals for do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400/00General features of,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or for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subclass
    • F25D2400/02Refrigerators including a heat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6/00Aspects relating to 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covered by group H05B6/00
    • H05B2206/04Heating using microwaves
    • H05B2206/044Microwave heating devices provided with two or more magnetrons or microwave sources of other kin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stitution Of High-Frequency Heating (AREA)
  • Electric Ovens (AREA)

Abstract

为了使电波传送抑制部(19)的功能在整个外周有效地发挥作用,使与开闭门(12)相对的收纳空间(11)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状,以该收纳空间(11)的内壁面与整个外周大致等间隔的方式配置有电波传送抑制部(19b)。

Description

加热装置和冷藏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抽拉开闭门从而能够将被加热物从装置主体内向主体外抽拉的加热装置。
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冷冻装置和冷藏装置的冷藏库。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这种加热装置,关于抽拉方式和加热构件的配置位置有多种提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对于开闭门,提出了一种结构:为了抑制被供给到收纳被加热物的收纳空间的微波从开闭门传播,将与收纳空间的内壁面相对的作为电波传送抑制部的阻抗转换部配置于开闭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另外,也提出了一种方法:改变对收纳空间供给的微波的频率,检测从收纳空间反射的反射电力,来判定被加热物的解冻状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图18是现有的实施方式中的冷藏库的储藏室的截面图。
在配备储藏食品的储藏室1的冷冻装置中,在背面配备具有压缩机和热交换器的冷冻机,在另一面侧配备高频加热机,在高频振荡器中发生例如47MHz的高频,在高频放大器中增幅,从天线2向储藏室1照射电磁波。
在该高频加热机中,使用中波、短波、超短波的任意一个频率的电磁波来感应加热冷冻体,用比因上述感应加热而被上述被冷冻体吸收的能量更大的能量进行冷却,使被冷冻体冻结,通过破坏被冷冻体表面的冰的结晶,来抑制细胞破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6409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09094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08600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1-2456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上述现有的这种抽拉方式的开闭门的电波传送抑制部的阻抗转换部是与收纳空间的开口周缘的凸缘面相对的结构,开闭门需要有与收纳空间开口周边的凸缘相对的面积,有比收纳空间开口面积大的相对面积的开闭门成为必需。
另一方面,上述专利文献2所示的开闭门的结构是使设置于开闭门上的电波传送抑制部的阻抗转换部与收纳空间内接相对的结构,具有以下优点:与收纳空间相对的开闭门的面积能够以与收纳空间开口面积相比略大的相对面积构成,并且能够实现开闭门的小型化。
但是,设置于开闭门上的电波传送抑制部的阻抗转换部的四个角落部与收纳空间的内壁相对的间隙,比电波传送抑制部的四个边中的阻抗转换部与收纳空间的内壁相对的间隙大,难以有效地发挥收纳空间的四个角落部中的电波传送抑制部的功能。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电波传送抑制部的功能在收纳空间的开口端整个外周有效地发挥作用的加热装置。
另外,在现有技术的结构中,在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的相邻区域配备高频供电装置,通过在高频供电装置附近的储藏室中照射高频,从而能够实现配线等的简化、提高效率。但是,在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的背面配备高频供电装置的情况下,高频供电装置被来自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的热传导所冷却,因此存在以下的课题:高频供电装置有可能因与周边的温差而发生结露,另外,还有可能发生因结露导致的故障和误操作这样的情况。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课题,其第二目的在于,降低高频供电装置因与周边的温差而发生结露的可能性,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高频供电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达成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的加热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形成收纳被加热物的收纳空间的腔体(箱体);设置于上述腔体的开口端的开闭门;以能够被上述开闭门抽拉的方式配备的收纳容器;和防止电波从上述收纳空间向外部泄漏的电波传送抑制部,上述电波传送抑制部具有电波调整部,其以上述收纳容器的抽拉方向为长度方向的方式形成,以与上述腔体的内壁面隔着规定的间隙沿着上述开口部的周边形成。
由此,在收纳空间的内壁面的角落部为圆角的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在整个外周大体相等地配置电波传送抑制部所制造的间隙,并且能够使设置于抽拉方式的开闭门上的电波传送抑制部的功能在整个外周可靠地发挥作用。
另外,为了发挥电波传送抑制部的功能,需要在电波传播方向抑制板的顶端与基台的间隙中形成阻抗无限大的空间。利用使电波传播方向抑制板与基台的间隙多层地变化的结构,能够使由与多层构造的基台相对的电波传播方向抑制板的根部侧的一层所形成的特性阻抗值比由顶端侧的一层所形成的特性阻抗大。根据由此带来的阻抗转换作用,电波传播方向抑制板能够以至其顶端部的长度比传播波长的1/4小很多的长度的方式构成,并且能够构成在厚度方向上也小的开闭门。
该开闭门的与收纳空间的内壁面相对的面积也小,能够采用总体轻量小型的开闭门结构。具有这种开闭门的加热装置,能够应用在厨房的整体厨房的抽拉部,或者能够一体地组装应用在其它的设备、例如冷藏库和自动售卖机。
另外,为了达成上述第二目的,本发明的冷藏库的特征在于,具有:多个储藏室;冷却多个上述储藏室的冷却装置;电波发生构件,其发生向上述多个储藏室中的至少一个储藏室供给的高频;和电波辐射构件,其从上述电波发生构件接受高频电力并向多个上述储藏室照射高频,上述多个储藏室具有被上述冷却装置保持在冷冻温度带的冷冻室,在上述电波发生构件中发生的高频电力通过波导装置被供给上述电波辐射构件,上述电波发生构件配备于与上述冷冻室以外的储藏室相邻的设备收纳区域。
由此,高频供电装置被来自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的热传导所冷却,这样就能够降低高频供电装置因与周边的温差而发生结露的可能性。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加热装置,设置于抽拉式开闭门(抽屉的前板)上的电波传送抑制部以规定的间隙关系与收纳被加热物的收纳空间的内壁相对,这样就能在电波传送抑制部的整个外周发挥其功能,配备与收纳空间开口面积相对的面积小且厚度方向上也小的开闭门,能够实现对于开闭门的形状而具有大的开口面积的收纳空间,能够安装在厨房的整体厨房的抽拉部,以及一体地组装安装在其它的设备、例如冷藏库和自动售卖机。
本发明的冷藏库能够降低高频供电装置因与周边的温差而发生结露的可能性,所以,能够提供一种具有高可靠性的冷藏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加热装置的截面结构图。
图2是图1的收纳空间部的概略立体图。
图3是图1的电波传送抑制部的详细结构图。
图4是图1的微波作用的概略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加热装置的微波作用的概略结构图。
图6是示意地表示阻抗转换部的结构的图。
图7是示意地表示阻抗转换部的其它结构的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食品储藏装置的储藏室的主要部分的外观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冷藏库的储藏室附近的主要部分的外观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食品的温度上升与现有方式的比较图。
图11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冷藏库中所使用的天线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冷藏库的截面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冷藏库的电波发生构件的块图。
图14是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冷藏库的电波发生构件的停止装置的块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冷藏库的预搜索功能的特性图。
图16是表示本发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冷藏库的同时使用的原理的电时间流程图。
图17是使用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冷藏库的冷藏库的纵截面图。
图18是现有的冷藏库的储藏室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发明是一种加热装置,具有:形成收纳被加热物的收纳空间的腔体;设置于上述腔体的开口端的开闭门;以能够被上述开闭门抽拉的方式而配备的收纳容器;和防止电波从上述收纳空间向外部泄漏的电波传送抑制部,上述电波传送抑制部具有电波调整部,其以上述收纳容器的抽拉方向为长度方向(长边方向)的方式形成,且与上述腔体的内壁面隔着规定的间隙沿着上述开口部的周缘形成。
由此,开闭门与收纳空间的内壁面相对并接触的面积也小,能够使开口部的面积增大,而且,能够以小的面积形成腔体的外周部,所以,能够形成外表美观、整体轻量小型的开闭门结构。
具有这种开闭门的加热装置能够实际应用在厨房的系统厨房的抽拉部,或者一体地组装应用在其它的设备、例如冷藏库和自动售卖机。
第2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电波调整部通过以一定的截面积形成的间隙形成。
由此,对于在其整个外周通过大致相同的间隙的电波,设置于抽拉方式的开闭门上的电波传送抑制部能够更高地发挥电波传送抑制部的功能。
第3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电波传送抑制部还具有阻抗转换部,该阻抗转换部为具有与上述电波调整部连通的开口部的空间。
由此,在开闭门和与其相对的腔体的内壁面所制造的电波调整部的整个外周,电波通过大致相同的间隙,于是,可靠地调整了传送方向的电波从开口部进入设置于开闭门侧的阻抗转换部,其结果是,通过在开口部形成大的电阻,从而能够抑制将要通过开口部的高频电流,能够更可靠地阻止电波的传送。
第4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电波传送抑制部以上述收纳容器的抽拉方向为长度方向的方式形成。
由此,只要是在开口部不会从与腔体的内壁面相对的位置脱离的范围,那么,即使是在抽拉开闭门的过程中,电波传送抑制部也能可靠地维持其功能,并且能够更加可靠地阻止电波的传送。
第5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电波传送抑制部的阻抗转换部的内部的空间截面积构成为,上述收纳空间的内部侧最大,上述开闭门侧最小。
由此,使与多层构造的基台相对的电波传播方向抑制板的根部侧的一层所形成的特性阻抗值比由顶端侧的一层所形成的特性阻抗值大,根据由此带来的阻抗转换作用,电波传播方向抑制板能够以至其顶端部的长度比传送波长的1/4小很多的长度构成,并且能够构成在厚度方向上也小的开闭门。
第6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开口端为椭圆形状。
由此,与开口端为矩形的情况相比,收纳空间的内壁面为没有角落部的结构,能够将该内壁面与电波传送抑制部所制造的间隙在整个外周大体相等地配置,并且能够使设置于抽拉方式的开闭门上的电波传送抑制部的功能在整个外周可靠地发挥作用。
第7发明在于,具有:收纳有被加热物的收纳空间;和设置于上述收纳空间的一端,采用抽拉方式在上述收纳空间中取出和放入被加热物的开闭门,上述收纳空间的至少开口端为椭圆形状,设置于上述开闭门上的电波传送抑制部为以规定的间隙与上述收纳空间的内壁面整个外周相对的结构,上述电波传送抑制部由以下部分构成:多层地实施拉深加工的基台;和电波传播方向抑制板,其在上述基台的外周缘与基台空出规定间隔配置并且周期地配置有槽,由此,收纳空间的内壁面为没有角落部的结构,能够将该内壁面和电波传送抑制部所制造的间隙在整个外周大致相等地配置,并且能够使设置于抽拉方式的开闭门上的电波传送抑制部的功能在整个外周可靠地发挥作用。
另外,为了发挥电波传送抑制部的功能,必须在电波传播方向抑制板的顶端与基台的间隙中形成阻抗无限大的空间,但是,根据使电波传播方向抑制板与基台的间隙多层地变化的结构,使由与多层构造的基台相对的电波传播方向抑制板的根部侧的一层形成的特性阻抗值比由顶端侧的一层所形成的特性阻抗大,根据由此带来的阻抗转换作用,电波传播方向抑制板能够以至其顶端部的长度比传播波长的1/4小很多的长度构成,能够构成在厚度方向上也小的开闭门。
该开闭门的与收纳空间的内壁面相对的面积也小,能够采用总体轻量小型的开闭门结构。具有这种开闭门的加热装置,能够实际应用在厨房的整体厨房的抽拉部,或者能够一体地组装应用在其它的设备、例如作为食品储藏装置的冷藏库和自动售卖机。
第8发明在于,抽拉方式的开闭门为将保持收纳容器的支承构件与上述开闭门连接的结构,该收纳容器载置被加热物,具有保持轨道构件,其规定(限定)上述支承构件的可动区域并且支承在上述收纳空间内的左右壁面,保持轨道规定支承构件的上下变动,能够大幅抽拉开闭门。
第9发明在于,具有向收纳空间供给微波的电波发生构件,向上述收纳空间内辐射(发射)微波的电波辐射构件位于与规定被加热物的收纳位置的区域的中央相对的位置,使微波直接入射被加热物,由此,能够增大被加热物中的损失量,减少在整个收纳空间传播的微波的能量,并且能够抑制发生向收纳于收纳空间内的收纳容器、支承构件或者保持轨道构件的不必要的发热和放电。
第10发明在于,电波发生构件具有电力检出部,其对于向收纳空间供给的微波供给电力与从上述收纳空间反射的微波反射电力,至少检测出微波反射电力,并且具有控制部,根据微波反射电力的信号,规定控制上述电波发生构件的工作频率,在开始加热初期,将在规定的频带中扫描频率而得到的微波反射电力最小的频率选定为加热时的工作频率并继续加热,由此,能够有效地将电波发生构件的发生电力供给到被加热物。根据此功能,能够利用减少了发生电力的电波发生构件,并且能够促进整个加热装置的小型化结构。
第11发明在于,具有:将电波发生构件的输出向电波辐射构件传送的同轴传送线路,利用同轴传送线路的传送损失量,能够降低向电波发生构件反射的微波电量,控制电波发生构件的发热,能够保障可靠性高的性能。根据情况,也能够省略作为一般所使用的防反射零件的分离器。
第12发明在于,电波辐射构件为贴片天线(patch antenna),能够在收纳空间的内壁面的极其附近配置天线,并且能够增大收纳空间的自由空间。
第13发明在于,电波辐射构件辐射圆形偏振波,将电波发生构件的双输出按照相位差90度供给到一个天线,由此能够实现圆偏振波。因此,天线的收纳空间内的占有空间可以是与贴片天线结构大体相等的空间,通过将圆偏振波直接射入被加热物,由此能够促进被加热物的加热,并且能够进一步降低微波的能量。
第14发明是一种冷藏库,其特征在于,具有:冷却上述收纳空间的冷却构件;和抑制上述收纳空间与外部空间的热交换的冷气密封部件。
由此,能够提供一种配备加热装置的冷藏库,对于使用者而言能够提供一种使用性能更佳的冷藏库。
第15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冷气密封部件配备于与上述电波传送抑制部相比靠外周侧的上述开闭门。
由此,在关闭开闭门时,能够使冷气密封部件可靠地与收纳空间的开口端周围接触,并且能够抑制冷气排出。另外,采用将冷气密封部件从电波传送抑制部离开的结构,所以,能够提供一种可靠地防止电波泄漏的冷藏库。
第16发明是一种冷藏库,其特征在于,上述密封部件与上述电波传送抑制部相比配备在上述门一侧。
由此,在冷气密封部件的前面抑制电波,所以,电波不会作用在冷气密封部件上,能够采用通用的材料构成冷气密封部件,不仅能够抑制电波,而且能够抑制冷气,所以,能够提供一种切实防止电波泄漏与冷气排出的冷藏库。
第17发明是一种冷藏库,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储藏室;冷却上述多个储藏室的冷却装置;电波发生构件,其产生向上述多个储藏室中的至少一个储藏室供给的高频;和电波辐射构件,其从上述电波发生构件接受高频电力,向上述多个储藏室照射高频,上述多个储藏室具有被上述冷却装置保持在冷冻温度带的冷冻室,由上述电波发生构件产生的高频电力通过波导装置被供给到上述电波辐射构件,上述电波发生构件配备于与上述冷冻室以外的储藏室相邻的设备收纳区域。
由此,高频供电装置被来自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的热传导所冷却,能够降低高频供电装置因与周边的温差而发生结露的可能性,并且能够提供一种具有高可靠性的冷藏库。
第18发明在于,上述多个储藏室的最上层的储藏室是被保持在冷藏温度带的冷藏室,上述电波辐射构件配备于冷冻室,上述电波发生构件配备于与上述冷藏室相邻的设备收纳区域,并且在上述电波发生构件中发生的高频电力通过波导装置被供给上述电波辐射构件。
由此,在向冷冻室照射高频的情况下,高频供电装置被来自冷冻温度带的储藏室的热传导所冷却,由此,高频供电装置也不会因与周边的温差而发生结露,并且配备于作为比冷冻室温度带高20~30度左右的温度带的冷藏室的相邻区域,由此,能够降低高频供电装置因与周边的温差而发生结露的可能性,并且能够提供一种具有高可靠性的冷藏库。
第19发明的特征在于,从配备于上述设备收纳区域的电波发生构件接受高频电力并向上述储藏室照射微波的电波辐射构件配备于多个上述储藏室,并且具有从上述电波发生构件向上述多个储藏室的各个电波辐射构件输送高频电力的多个波导装置。
由此,能够同时向多个储藏室供给微波电力,能够在多个储藏室中同时进行多个食品的高品质的冻结、或者高品质的解冻,能够明显提高使用者的使用性、便利性、省时性。
于是,在现有技术中,分别设置冻结室与解冻室,不能同时进行冻结、加热处理,但是,对于家务繁忙的使用者而言,能够同时使用高品质的冻结的功能和高品质的解冻的功能,另外,还能够满足想同时冻结多种食材这样的多种需求,能够大幅提高使用者的使用性。
第20发明在于,上述电波辐射构件是平板状的天线,上述天线是平板状,且配备于上述储藏室的上方侧。
由此,能够在储藏室壁面上配置凸角的薄的基板上的天线,并且能够将从波导装置供给的高频毫无遗漏地照射在储藏室上,所以,即使在照射高频的情况下,也能使收纳于储藏室的食品的温度分布变得更加均匀。
第21发明在于,天线由在由树脂等形成印刷基板的材料构成的平板、用由金属膜或金属箔构成的金属覆盖层覆盖一面、采用从波导构件向金属覆盖层供给高频电力的结构的微带基板形成,另一面固定设置在食品储藏室的各面的任意一面上,由此,能够在储藏室壁面上配置凸角的薄的基板上的天线,在收纳食品时,不会发生天线构造成为障碍而难以收纳的情况,能够显著地提高使用者的使用性、便利性。
第22发明在于,电波发生构件由以下部分构成:发信部;至少由一个以上的放大器构成的驱动器;分配驱动器的输出的分配器;接受由分配器分配的微波电力的至少两个以上的终端放大器;分离器,其接受终端放大器的输出,仅取出入射电力和反射电力中的反射电力,并使该反射电力在终端负载消耗;方向性耦合器,其配置于所述分离器的后级,以一定的衰减量来衰减并检测入射电力和反射电力;配置于方向性耦合器的后级的天线;和控制部,其反馈方向性耦合器的信号,控制发信部,由此,用一个电波发生构件就能向多个储藏室照射微波,能够在多个储藏室中同时进行多个食品的高品质的冻结、或者高品质的冻结与高品质的解冻、还有这些工艺,能够显著地提高使用者的使用性、便利性、省时性。
第23发明在于,通过采用将由分配器分配的至少两个以上的微波电力适当地分配给多个储藏室的结构,由此,能够向多个储藏室分配符合食品处理(冻结、解冻等)的优选天线数,并且能够向符合设备样式的适当的储藏室分配天线的分配数,能够分配最适合样式的微波输出。
第24发明在于,发信部具有根据来自控制部的频率可变信号来改变频率的功能,首先,在进行感应加热之前,作为电波发生构件,扫描所允许频带内的整个区域或者特定区域,检测反射电力和行进波电力,将频率固定在入射电力信号除以反射电力电平信号而得到的值变成最少的点,进行感应加热,由此,能够按照反射最少的频率向食品照射微波,因此,食品的受热效率明显提高,能够以更短的时间完成解冻,也能减少损失,因此,使用散热翅片等的废热处理变得非常简单,整个系统能够形成小型,由此,在经济方面也有利。
第25发明在于,发信部具有根据来自控制部的频率可变信号来改变频率的功能,首先,在进行感应加热之前,作为电波发生构件,扫描所允许频带内的整个区域或者特定区域,检测反射电力,将频率固定在反射电力电平信号为最少的点,进行感应加热,由此,不检测入射波而是检测最小反射频率,采用更简单的系统就能够决定工作频率。
第26发明在于,控制部采用以下结构:以分割时间轴的方式对多个储藏室进行感应加热,在向某个储藏室照射微波电力时,选择被反馈至控制部的反射电力电平变成最小的频率,进行感应加热,另外,根据设置在控制部内的时间轴的分割规律,在加热其它的储藏室的情况下,再次进行频率扫描,再选择反射电力电平变成最小的频率,在选择反射电力电平变成最小的频率后,进行感应加热,根据各个储藏室被感应加热的时间的比例来改变食品的冷却速度或加热速度,由此,电波发生构件使用单一构件,同时根据功率控制能够向多个储藏室照射微波电力,电波发生构件为一台,能够微波照射处理多个储藏室的食材,因此,能够提供无论是在经济方面还是便利性方面都好的设备。
第27的发明在于,向多个储藏室照射微波的接通/断开(ON/OFF),由向终端放大器供给或断开漏极电力的操作选择开关而构成,由此,采用简单的结构,就能接通/断开从各个天线照射的微波电力,并且能够提供一种经济实惠的设备。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并非限于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的加热装置的截面构成图,图2是本发明的加热装置的收纳空间部的概略立体图,图3是图1的开闭门的截面立体图,图4是图1的微波发生部的构成图。
在图1~图4中,加热装置10具有:收纳空间11,其由采用封闭所被供给的微波的金属材料构成的腔体10a形成;开闭门12通过抽拉方式朝着收纳空间11开闭收纳空间11的开口端;发生微波的电波发生构件13;向收纳空间11内辐射微波的电波辐射构件14;将电波发生构件13所发生的微波向电波辐射构件14传送的同轴传送线路15;电波发生构件13的驱动电源16;配置于电波发生构件13内的输出端的电力检出部17;和控制部18,其控制电波发生构件13及其驱动电源16的操作。
设置于开闭门12上的电波传送控制部19,设置于与收纳空间11的内壁面相对的位置、即能够开闭腔体10a的开口端的位置。开闭门12所内接的收纳空间11的壁面为椭圆形状的截面结构。开闭门12具有电波调整部19a,该电波调整部19a为存在于电波传送抑制部19与形成收纳空间11的腔体10a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电波调整部19a沿着腔体10a的开口端的周缘设置。另外,电波调整部19a以收纳容器20的抽拉方向为长度方向的方式形成。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由具有作为由开闭门12、外罩32、电波传播方向抑制板31围成的空间的电波调整部19a的抽拉方向与上下方向的面所切断的截面形状(图1所示的截面形状)在抽拉方向上最长。由此,从腔体10a的内部入射电波调整部19a的电波的传送方向被调整为固定的方向。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波调整部19a从抽拉方向观看以沿着整个外周大致等间隙的方式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电波调整部19a以沿着整个外周大致等间隙的方式形成,换言之,利用以一定的截面积形成的间隙形成电波调整部19a。
电波传送抑制部19具有阻抗转换部,该阻抗转换部具有与电波调整部19a连通的开口部19b。通过电波调整部19a而被调整的电波从开口部19b进入电波传送抑制部19的阻抗转换部,由此,形成阻止高频电流流入开口部19b的大的电阻,电波的传送受到抑制,从而防止向腔体的外部泄漏。
另外,在开闭门12上设置支承构件21(图1仅表示左右两根中的右侧),其由从下方支承用于收纳载置被加热物44的收纳容器20的底面的左右和里侧的金属材料构成。支承构件21的一端通过螺丝组装与开闭门12连接固定。利用螺丝组装来组装支承构件21,由此,电波传送抑制部19也被同时组装在开闭门12上。具体而言,支承构件21被固定在由开闭门12的树脂材料构成的主体。
支承构件21的另一端被树脂材料构成的连结部22在两个支承构件按照规定的间隔成架桥状固定。另外,在支承构件21的连结部22的前面,用于使开闭门12顺利地移动的辊23安装于支承构件21。
另外,还设置有保持轨道构件24,其被支承固定在形成收纳空间11的腔体10a的左右内壁面。在设置于保持轨道构件24上的轨道部中嵌合组装有支承构件21的辊23。保持轨道构件24的轨道部使收纳空间11的里侧向下方侧倾斜,辊23沿着该倾斜面24a下降,由此,将开闭门12固定支承在形成收纳空间11的腔体10a的开口侧。
另外,在形成收纳空间11的腔体10a的开口侧,设置有当打开开闭门12时辊23被停止固定的辊移动止动部25。另外,设置有突出部26,其从连结部22贯通形成收纳空间11的腔体10a的背壁面。设置有开关27,利用该突出部26的顶端来检测开闭门12已经关闭。
设置于开闭门12上的电波传送抑制部19的阻抗转换部具有:由多层实施拉深加工的金属材料构成的基台30;和在该基台30的外周缘以与基台30隔着规定间隔配置且周期地配置有槽的电波传播方向抑制板31。电波传播方向抑制板31如图3所示,被槽隔离,且周期地配置大致呈T字状的板面31a、31b、31c、31d。
另外,电波传播方向抑制板31的外周缘配置由低电介质损耗的电介质材料构成的外罩32,使异物不会进入电波传送抑制部19。即,外罩32是为了防止异物混入电波传送抑制部19中而设置的部件,并非电波传送抑制部19必须的构成要素。
电波传播方向抑制板31以覆盖基台30的方式组装,外罩32覆盖该电波传播方向抑制板31的周缘。基台30、电波传播方向抑制板31与支承构件21一同经由组装孔33通过螺丝同时一体地组装固定在开闭门12的树脂主体34。
如图4所示,电波发生构件13由振荡器41、增大振荡器41的输出的两节增幅器42、43、电力检出部17构成。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发信器41是发生微波的信号发生装置。
电波发生构件13的输出经由同轴传送线路15向电波辐射构件14传送,被供给到收纳于收纳空间11内的被加热物44。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电波辐射构件14采用利用空气层的所谓贴片天线结构,配置于在收纳空间11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并且位于在收纳容器20中为载置被加热物44而指定的区域的中心。电波辐射构件14配置于收纳空间11的上壁面侧,与载置有被加热物44的区域相对配置。另外,电波辐射构件14被由低电介质损耗材料构成的天线外罩45包围。
下面,对采用以上结构构成的本发明的加热装置的操作和作用进行说明。
打开开闭门12,将被加热物44载置于收纳容器20的指定区域内,通过关闭开闭门12而将被加热物44收纳于腔体10a的内部。在该关闭操作中,突出部26关闭开关27的接点,向控制部18供电。
控制部18通过获取从操作部(未图示)输入的被加热物44的加热条件和加热开始指令,由此,使驱动电源16动作,从而开始电波发生构件13的动作。
配置于电波发生构件13内的输出侧的电力检出部17,检测对收纳空间11侧供给的微波供给电力、和从收纳空间11向电波发生构件13一侧反射(向腔体10a反射)而返回的微波反射电力。在被加热物的正式加热之前,控制部18在规定电波发生构件13的输出频率的带宽中进行频率扫描,由电力检出部17获取相当于各频率中的微波反射电力的信号。
而且,抽取微波反射电力呈现最小的频率,将该频率作为加热频率设定于电波发生构件13中。而且,产生所设定的频率的微波,以符合所输入的加热条件的微波输出开始被加热物的正式加热。而且,控制微波输出以满足规定的加热条件。如果满足所期望的条件(温度、加热时间等),那么就停止电波发生构件13的动作并结束加热。
另外,形成收纳空间11的腔体10a的开口端的形状为没有锋利部分的平滑的环状,例如椭圆形状、长圆形状、圆角的矩形。因此,电波传送抑制部19与腔体10a的开口端所形成的间隙,能够为在开口端的整个外周形成没有特异形状的大致相等的形状。因此,能够可靠地使设置于抽拉方式的开闭门12上的电波传送抑制部19的功能在电波传送抑制部19的整个外周发挥作用。
另外,为了发挥电波传送抑制部19的功能,在电波传播方向抑制板31的顶端19a和基台30的间隙中形成阻抗无限大的空间。
使用图6,对电波传送抑制部19的阻抗转换部的结构进行说明。电波传送抑制部19的阻抗转换部是作为电波入口的开口部19b(在图6的情况下,如19a所示)。与该阻抗转换部连通的电波调整部19a配备H1与H2两个不同的尺寸作为与电波传播方向抑制板31的间隙的尺寸。此外,作为空间的电波调整部19a的两个不同的尺寸通过对基台30实施两层的拉深加工而形成。另外,电波传播方向抑制板31具有按照间距P1间隔而周期排列的大致呈T字状的板面31a、31b、31c、31d…。该大致呈T字状的板面采用分别形成间隙尺寸H1、H2的与上述基台30大致相对的板面的区域的构造,形成宽度尺寸W1、W2、长度尺寸L1、L2。
此外,位于电波传送抑制部19的阻抗转换部的根部19c(图6的情况下,如19b所示)的相当于电波传播方向抑制板31的长度尺寸L0的区域不设置槽而是形成连续的板面,确保电波传播方向抑制板31的机械强度。
根据使电波传播方向抑制板31与基台30的间隙多层地变化的结构,在板面宽度W1和W2采用相同尺寸结构(宽度W)的情况下,基于由电波传播方向抑制板31的根部19c(图6的情况下,如19b所示)一侧的一层所形成的间隙H1和板面宽度W而决定的特性阻抗值,比基于由顶端侧的一层所形成的间隙H2和板面宽度W而决定的特性阻抗值大(作为标准大约是2倍),根据由此产生的阻抗转换作用,电波传播方向抑制板31能够以至其顶端部的长度比传播波长的1/4还小很多的长度构成。
这样,在形成电波传送抑制部19的阻抗转换部时,以收纳容器的抽拉方向成为长度方向的方式形成,而且,内部的空间截面采用以收纳空间的内部侧最大、开闭门侧最小的方式多层地变化的结构。而且,如本实施方式1所示,通过采用在电波传播方向抑制板31上周期排列被槽隔离且使板面宽度各异、分别为W1和W2的大致呈T字状的板面31a、31b、31c、31d…,由此,能够进一步增大基于由电波传播方向抑制板31的根部分侧的一层所形成的间隙H1和板面宽度W1而决定的特性电阻值以及基于由顶端侧的一层所形成的间隙H2和板面宽度W2而决定的特性电阻值的关系,并且能够以比传送波长的1/4更加小很多的长度构成至电波传播方向抑制板31的顶端部的长度。其结果是,能够缩小使开闭门12的与收纳空间11内内接的部分的厚度,甚至能够实现开闭门12的轻量化和小型形状。
此外,基台的拉深层数也可以是3层、或者更多层数。例如,图7表示基台130被三层拉深加工的电波传送抑制部119的阻抗转换部的概略结构。在此情况下,以电波传播方向抑制板131的间距P11而周期配置的板面131a、131b、131c…能够形成与基台130的各层(间隙H11、H12、H13)分别对应的宽度尺寸W11、W12、W13、长度尺寸L11、L12、L13。
微波辐射天线14为使用空气层的贴片天线。由此,能够极大地缩小微波辐射天线14在收纳空间11内所占的空间。另外,连接电波发生构件13和微波辐射天线14之间的同轴传送线路15,利用其传送损耗量,即使在向收纳空间11供给的微波供给电力100%反射的情况下,也能使返回到电波发生构件13的微波电量在规定以下。
例如,使用传送损失为1.5dB的同轴传送线路15,与电波发生构件13的输出电力相比,电波发生构件13所接收的微波反射电力是输出电力的大约50%。通过利用这种作用,能够去除能够保护微波发生构件13不受反射电力影响的分离器等的保护零件,并且能够构成小型的电波发生构件13。
另外,利用设置于保持轨道构件24上的轨道部来规定支承构件21的可动区域,进而,保持轨道规定支承构件21的上下变动,能够大幅度地抽拉开闭门12。
向收纳空间11内辐射微波的电波辐射构件14位于与规定被加热物的收纳位置的区域的中央相对的位置,由此,使微波直接入射被加热物,这样就能够增大被加热物的损失量,减少在收纳空间11整体中传播的微波的能量,能够抑制收纳于收纳空间11内的收纳容器20、支承构件21或者保持轨道构件24等的不需要的发热和放电(spark)。
(实施方式2)
接着,使用图5,对利用圆偏振波辐射的加热装置进行说明。
在图5中,电波辐射构件51具有正交的两个馈电点(feed point),供给各个馈电点的微波的相位差为90度。
为了达到该目标,电波发生构件52包括:振荡器53;将振荡器53的输出增幅的两节增幅器54、55;设置于增幅器55的输出上的分离器56;设置于分离器56上的输出的电力检出部57;将电力检出部57的输出一分为二地分配且形成相位差90度的电力分配器58;和用极短的距离连接电力分配器58的输出和电波辐射构件51的传送路径59a、59b。另外,具有控制部60,其获取电力检出器57所检测出的对收纳空间11侧供给的微波供给电力和从收纳空间向分离器56侧反射的微波反射电力的各个信号。微波反射电力是由电力分配器58将在传送路径59a、59b中分别反射并传送的微波量电力合成而形成的。
控制部60控制电波发生构件52的发生频率和输出电力。控制方法与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所阐述的内容相同,省略其说明。
辐射圆偏振波的电波辐射构件51与实施方式1相同,利用空气层,采用圆形板。在与该圆形板的中心相隔规定距离的点配备两个馈电点。连结各个馈电点与圆形板的中心的直线是正交关系。
如以上方式,电波辐射构件51通过采用辐射圆偏振波的结构,由此,天线在收纳空间11内的占有空间可以是比实施方式1所示的贴片天线结构大体相等的空间,收纳空间11内的自由空间大。另外,通过使圆偏振波从与被加热物相对的位置直接入射被加热物,由此,能够促进被加热物的加热,并且能够进一步降低在收纳空间11内传播的微波的能量,所以,能够抑制配置于收纳空间11内的各种部件的发热和放电。
另外,为了确保相位差90度,传送路径59a、59b优选极短的配线,在此情况下,优选采用将电波发生构件52自身封装在微波辐射天线51的配置壁面上的结构。所以,不使用同轴传送线路,因此,电波发生构件52配置分离器56,使从收纳空间11反射的微波反射电力热损失并将其吸收。
此外,检测开闭门12的关闭状态的开关设置于收纳空间11的里面,但也能设置于收纳空间11的前面。另外,微波辐射天线14、51并非限于收纳空间11的上壁面配置,进而也能够配置多个微波辐射天线。
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冷藏库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3)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冷藏库的储藏室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配备于食品储藏室的主体中的第1储藏室4、第2储藏室5、和配备于第1储藏室4与第2储藏室5的前面侧的抽拉门部3以在取放食品时自由开闭的方式设置。作为设置于第1储藏室4的顶面的电波辐射构件的第1天线6,通过作为第1波导构件10的同轴电缆向天线供给高频的微波。设置于第2储藏室的顶面的第2天线7,通过作为第2波导构件11的同轴电缆向作为电波辐射构件的第2天线7供给微波。从各个作为电波辐射构件的天线照射的高频微波感应加热食品。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其它方式的冷藏库的储藏室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配备于食品储藏室的主体中的第1储藏室4和第2储藏室5分别以能够开闭的方式配置。右侧的第1储藏室4的第1抽拉门部8、左侧的第2储藏室5的第2轴拉门部9配置在各个储藏室的前面侧。设置于第1储藏室4的顶面的的第1天线6,通过作为第1波导构件10的同轴电缆向天线6供给高频的微波。设置于第2储藏室的顶面的第2天线7,通过作为第2波导构件11的同轴电缆向第2天线7供给微波。
这样,在不同的储藏室中从不同的天线照射的微波感应加热食品。
使用图10来说明100g牛肉的冻结机理。
例如,第1储藏室以一定的冷却能力冷却并且向食品照射微波以产生感应加热,并延缓食品的冷却速度。即,维持冷却能力>加热能力,并缓慢地冷却,由此,即使食品变成冻结温度以下也不会冻结,进入所谓的过冷却状态(参照图9的粗线的牛肉(开发例))。然后,食品朝向急剧精制冰晶的时刻,使温度一下子上升至冻结温度附近,解除过冷却。在食品返回冻结温度后停止微波照射,继续冷却至-20℃附近,作为完全冻结状态而保存。如果通过过冷却使食品冻结,那么,冰晶的尺寸小,难以破坏细胞,因此,能够进行滴水量少的高品质的冻结。
此外,能够将冷却能力>加热能力的关系视作温度下降速度>温度上升速度的关系。另外,能够将冷却能力=加热能力的关系视作温度下降速度=温度上升速度的关系。这样可知,一边照射微波一边冻结的方法在精制高品位的冻结状态方面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另一方面,如果对于解冻也照射15~20W左右的微波,那么,就会变成冷却能力<加热能力的关系,温度上升速度加快,在短时间内就能够解冻。但是,15~20W左右的解冻与微波炉等相比,用非常低的电力解冻,因此,微波被集中照射的部分也因向周边的热传导,温度变得均匀,虽然达不到如微波炉那样8~10分钟的高速解冻,但是,用40~60分钟,能够实现在微波炉中无法实现的不会发生温度不均和部分热熟等的高品质的解冻。
例如,右侧的第1储藏室进行过冷却冻结(参照图8),另一方面,在右侧的第2储藏室中,照射微波的解冻虽然不及微波炉,但是在较短的时间内,与微波炉的完成情况相比,能够实现更高品质的解冻,也能够创造出一幅新的生活画面。
接着,图1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天线的主要部分截面图。
天线的基本结构是圆形的微带天线,作为最简单的结构,将玻璃环氧基板的一面全部作为表面,实施14的金属覆盖层。使用于使同轴电缆15通过的孔贯穿金属腔体12与作为电介质的电介质基板13。使电介质基板13接合粘接在金属腔体12,使同轴电缆15从所贯穿的孔中贯通,将同轴电缆15的芯线16焊接在金属覆盖层14上。天线在安装在储藏室的壁面上的状态下发挥作为天线的功能。
如果电介质基板的材料的介电常数过大,那么,就会在此处发生电介质损耗,所以,并非任何基板材料都可以。必须选择正确的树脂材料。这样,由于处于薄的基板安装于壁面上的状态下,所以,在取出和放入食品时也不会成为妨碍的主要原因。此外,优选在天线表面设置保护覆盖层或者保护外罩。
图12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冷藏库的侧面的截面图。
在第1储藏室4的背面侧配置有构成冷冻循环的压缩机19和冷却器18,而且还设置有用于将被冷却器18冷却的冷气向收纳盒20内送风的风扇28。另外,在冷却风的风道的中途,配置有由金属的冲孔金属板等构成的微小格子板23。微小格子板23使被风扇28送来的冷气通过微小格子板23流入收纳盒20中以冷却食品,并且阻断从第1天线6辐射的微波向具有压缩机19和冷却器18的背面侧传播。
在第1储藏室4的开口部端面与门24的抵接部,在第1储藏室4的开口部端面的整个周围配置有导电性衬垫22。此外,导电性衬垫22具有无论在空间上还是电气方面都密闭第1储藏室4和第2储藏室5与门24的效果,防止冷气的泄漏和微波的泄漏。
在作为与在储藏室中被保持在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27相邻的背面空间的设备收纳区域27a中,配置有电波发生构件25和向电波发生构件供给DC电压的电源部26。
从电波发生构件25通过由同轴电缆构成的第1波导构件10和第2波导构件11,从配置于第1储藏室4的顶面的第1天线6、7向食品21照射微波。电源部26具有将商用电源绝缘并进行AC-DC转换的变压器电路。
另外,向该电波发生构件供给DC电压的电源部26,也可以从所使用的设置于家庭中的通过太阳能发电等进行了充电的蓄电池的DC电源直接供给,在此情况下,不需要进行AC-DC转换的变压器电路,能够将DC电压直接供给负载。例如,如果是用于驱动DC无刷电机的逆变器电源,为了制造完全DC电压,在电容大的电解电容器中将交流电源转换成单向的脉动波形在平滑电路中变成直流,得到DC电压,在逆变器电路中对其切换,向DC无刷电机供给交流电源,生成旋转磁场,由此,来旋转驱动电机的转子(转子)。
在这种情况下,流经电源的电流变成所谓的电容器输入波形,最终变成电流流经交流电源的峰值附近,电流不流经其它的电压低的周边部这样的畸变波形。如果这种波形流经电源系统,那么,电流就会仅集中在电源波形的峰值附近,因此,受到电源系统的内部阻抗的影响,发生电压损失,使电源的峰值附近的电压下降,本来应该从电源系统供给不包含高频的正弦波电压,但是,在波形的峰值部,电压供给凹陷的畸变波形。
如果考虑电源设施,则在各个家庭中经常使用这种设备,那么,本来电力公司作为电源供给必须供给没有畸变的正弦波交流电源,但是,最终却向各个家庭供给正弦波的峰值部带有凹陷畸变的电压。一般情况下,家庭用设备和电源设施设备(降压晶体管和无功补偿电容器等)无法应对这样的畸变波形,最终导致发生零件的破损和烧坏这样的严重问题。为了避免这种问题,实施法律,通过法律限制在设备上设置高频畸变电流限制值,防止从正弦波中脱离。
但是,如果具有与商用电源不同的供给DC电压的电源部26,那么,不需要用于除去畸变的附加零件(电阻器、PFC变压器等),能够提供经济实惠的设备。
接着,图13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电波发生构件的方块图。
对电波发生构件25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电波发生构件25具有:发信器29;第1预驱动器30;第2预驱动器31;这两个预驱动器合成的驱动器32;和分配器33。发信器29是发生PLL(Phase Locked Loop:锁相环)构成的0dBm左右的微弱的发射源信号(源发信信号)的发信器,接受来自控制部40的操作信号,能够在2.4GHz~2.5GHz的范围选择信号发生频率。另外,也具有VCO的功能,同样,按照来自控制部40的操作信号,能够从-20dBm~0dBm改变输出。
第1预放大器(第1预驱动器30)是具有16dB左右的增幅率的放大器。从供给电源向第1预放大器供给有漏电压Vd4、源电压Vs4、栅极偏压Vg4。接着,第2预放大器也是具有16dB左右的增幅率的放大器。从供给电源向第2预放大器(第2预驱动器31)供给有漏电压Vd3、源电压Vs3、栅极偏压Vg3。此处,第1预放大器与第2预放大器合称为驱动器32。驱动器32的输出是32dBm左右。驱动器32的输出使用分配器33,将电力均等地二等分。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分配器33,使用由平面电路的图形形成的威尔金森(Wilkinson)电路。
由分配器一分为二的电力信号(驱动器32的输出)被分别输入第1终端放大器34与第2终端放大器35。施加在终端放大器34上的电压是漏电压Vd1、源电压Vs1、栅极偏压Vg1。施加在终端放大器35上的电压是漏电压Vd2、源电压Vs2、栅极偏压Vg2。第1终端放大器34和第2终端放大器35分别具有11dB的增幅率。其结果是,获得43dBm(20W)的输出。分离器36、37具有使行进波透过,将反射波旁通并使其在终端电阻消耗的功能。由此,来自储藏室(内腔)内的反射电力被第1终端放大器34、第2终端放大器35反射,从而避免损坏半导体。
方向性耦合器38具有信号传感器的作用,对于入射波,使其衰减20dB左右并检测,对于反射波也同样,使其衰减20dB左右并检测。各个信号经由检波电路(未图示)被转换成DC电压并被输入控制电路40中。另一方面,行进波的方向性耦合器38的输出经由第1波导构件(同轴电缆)10被向第1天线6传送,并被向储藏室(内腔)内辐射。另外,方向性耦合器39的输出经由第2波导构件(同轴电缆)11被向第2天线7传送,并被向储藏室(内腔)内辐射。
接着,图14是表示含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电波发生构件的信号发生停止装置的框图(block diagram)。
第1漏极SW41施加和断开第1终端放大器34的漏电压。第2漏极SW42施加和断开第2终端放大器35的漏电压。第3漏极SW43施加和断开第2预驱动器31的漏电压。第4漏极SW44施加和断开第1预驱动器30的漏电压。第1漏极SW41、第2漏极SW42、第3漏极SW43、第4漏极SW44采用断电器这种零件构成即可。在此情况下,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当在断电器上施加绕组电压时,开关就会关闭,电压被施加在放大器的漏极上。当去掉绕组电压时,开关就会打开,漏电压不会被施加在放大器上。该开关的操作信号是来自控制部40的S 1~S4的信号,被施加在第1漏极SW41、第2漏极SW42、第3漏极SW43、第4漏极SW44上,控制漏电压的接通/断开(ON/OFF)。另外,在施加漏电压时,放大器正常工作,在未施加漏电压时,放大器停止功能变成断开(OFF)。
通过良好地控制这些开关组,能够制造从其中一个放大器照射微波的状态,从另一个放大器不照射微波的状态。另外,还能制造其反相的发信状态。而且,也能够从两个天线照射微波,或者从两个天线均停止微波信号。即,在任何状态下都能操作来自两个天线的微波照射。
接着,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预搜索功能的说明图。
控制部40在进行微波照射之前以微弱的信号(3~5W)左右预搜索反射波在2400MHz~2500MHz的频带范围(允许频带范围)内是何种状态。
图15是表示纵坐标为反射电力Pr/入射电力Pf,横坐标为频率的预搜索的结果的坐标图。
如该图所示可知,在A点反射电力Pr/入射电力Pf的值降低。即,照射A点所示的频率的微波时的反射波少,被配置在所照射的微波电力的大部分储藏室(内腔)内的食品大量吸收。这样,通过选择反射电力Pr/入射电力Pf最小的频率,由此,能够非常高效地加热食品,能够以更少的电力来充分地加热食品。因此,损失少,所以,用于散热翅片等的废热的部件也能够设计得非常小。另外,电波发生构件的使用电力也少,整个系统更小,且能够采用低成本设计。此处,Pr/Pf为纵坐标,但是,即使纵坐标为Pr也表示大体相同的结果,选择反射电力Pr最小的频率即可。
接着,图16是表示向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多个储藏室分配电力的时间流程图。
在此,是向两个储藏室照射从一个电波发生构件25输出的不同的微波的例子。图16(a)是向其中一个储藏室照射的微波电力的电力图形,图(b)是向其它的储藏室照射的微波电力的电力图形。因冷却能力>加热电力的关系,温度下降速度变慢。因此,通过缓慢地冷却,食品变成即使在冷冻温度以下也不会冻结的所谓过冷却状态。另一方面,图(b)是因冷却能力<<加热电力(加热能力大大超过冷却能力)的关系,食品的温度一下子升温,从而实现解冻。于是,在该电力图形的情况下,能够使图(a)所示的储藏室侧为过冷却冻结,图(b)所示的储藏室侧为解冻。
这样,通过将电力图形的占空比设定为所期望的值,能够任意地选择使两个储藏室处于过冷却状态的模式或者解冻的模式。例如,如果占空比设定为1,则能够以最高微波照射电力最高速地解冻,如果占空比设定为0,则冷却能力被最大限度地输出,能够迅速地冻结。
这样,通过任意地选择微波电力的电力图形,能够自由地选择温度下降速度和温度上升速度,并且也能够将多个储藏室的处理图形自由地选择成使用者所希望的模式,从而能够提供一种便利性非常高的设备。
此外,为了逐步维持反射电力Pr/入射电力Pf的值(或者反射电力Pr的值)最低的频率(最低反射频率),即使因在接通/断开循环的接通(ON)的初始设计预搜索期间,食品的温度改变,也能逐步追踪再设定最低反射频率,因此,能够将设备的效率常维持在高水准,并且能够格外提高可靠性。
另外,优选在所有接通(ON)的高速解冻时,也以一定的间隔发挥预搜索功能,将最低反射频率追踪补正为优化值。
(实施方式4)
图17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的冷藏库的纵截面图。
在图17中,作为冷藏库100的冷藏库主体的隔热腔体101能够与周围隔热,内部被分割壁以隔热方式分成多个储藏室。隔热腔体101包括:主要使用钢板的外箱102;采用ABS等树脂成型的内箱103;和发泡填充在外箱102与内箱103之间的空间的硬质发泡聚氨酯等发泡隔热材料。在隔热腔体101的最上部设置冷藏室104,在该冷藏室104的下部横向排列地设置储藏室105和制冰室106,在该储藏室105和制冰室106的下部配置有冷冻室107,在最下部配置有蔬菜室108的各个储藏室。
一般情况下,冷藏室104具有旋转式的门,储藏室105、制冰室106、冷冻室107、蔬菜室108分别具有由轨道(未图示)等构成的抽拉式的门。
另外,具有抽拉式的门的各个储藏室具有载置于轨道(未图示)等上的盒,在储藏室105中配置盒105a,在制冰室106中配置有储水盒106a,在冷冻室中配置有冷冻室上层盒107a、冷冻室下层盒107b,在蔬菜室108中配置有蔬菜上层盒108a、蔬菜室下层盒108b。
为了进行冷藏保存,冷藏室104被设定为不结冻的温度的冷藏温度带,通常是1℃~6℃,蔬菜室108采用设定为与冷藏室104同等的冷藏温度带或者略高的温度的蔬菜温度带2℃~8℃。冷冻室107被设定为冷冻温度带,为了进行冷冻保存,通常设定在-22℃~-15℃,但是,为了提高冷冻保存状态,例如有时也设定在-30℃和-25℃。
储藏室105由以下六面构成:顶面隔热壁121;底面隔热壁122;右侧面隔热壁123;左侧面隔热壁124;储藏室背面隔热壁128;和门119,作为冷却、保存被冷却物120的空间而设置。在该储藏室105的开口部设置有门119,利用衬垫118来阻断门119与隔热腔体101之间的空气,将储藏室105保持在密闭状态。
另外,即使在储藏室中,作为被保持在比冷冻温度带高20℃~30℃的温度带的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的冷藏室104的背面侧,形成与冷藏室104隔着储藏室背面隔热壁128配备的设备收纳区域104a。
在设备收纳区域104a内配备有:由配置于基板上的半导体构成的电波发生构件134;和控制压缩机109等的冷冻循环的运转的控制构件135,冷却风扇113和压缩机109、冷却风扇113、辐射加热构件114也与控制构件135电连接。
另外,在设备收纳区域104a中配置有电波发生构件134和向电波发生构件供给DC电压的电源部。从配置于通过同轴电缆从电波发生构件134照射微波的储藏室即冷冻室105的顶面的天线132,向作为食品的被冷却物120照射微波。电源部是将商用电源绝缘并进行AC-DC转换的变压器电路。
这样,实际上并非是在作为照射微波的储藏室的冷冻室105中,在作为与冷藏室104相邻的背面空间的设备收纳区域104a中,也配置有电波发生构件134和向电波发生构件供给DC电压的电源部,其中,冷藏室104为在储藏室中被保持在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
另外,向该电波发生构件供给DC电压的电源部也可以从通过设置于使用冷藏库的家庭中的太阳能发电等进行了充电的蓄电池的DC电源直接供给,在此情况下,不需要进行AC-DC转换的变压器电路,仅添加用于得到所需DC电压的DC-DC变压器,这样就能进行动作,能够大幅度简化整个系统,并且能够提供经济实惠的设备。
另外,在冷藏库中,能够使这些设备收纳区域内全部都是能够用DC电源驱动的设备,例如驱动压缩机109的电源、和驱动冷却风扇113的电源现在是将使用商用电源的AC电源而输入的电力转换成DC,即在AC转换成DC后,还转换成AC,即进行DC-AC转换,以变成规则的正弦波,但是,不必在意限制高频电源的法规,因此,无需配备附加的高频限制对策零件,能够提供一种经济实惠的设备。另外,冷却风扇113等使用由DC驱动用的直流驱动电机驱动的冷却风扇,那么,也不必转换成AC,也能够期待系统的简化。
另外,现在,辐射加热构件114通过作为商用电源的AC被驱动,但是,从阻抗方面来看,辐射加热构件114一般被纯电阻负载的焦耳热所加热,因此,无需区分交流和直流,即使直接施加DC电源,也获得相同的性能,因此,无需转换成AC的变压器设备。
另外,如本发明的方式,在设备收纳区域104a内,如果不是由配备于基板上的半导体构成的电波发生构件134,而是例如臭氧发生器、负离子发生器和薄雾喷雾装置等功能添加装置,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功能设备收纳区域104a内配备控制部,也能够从DC电源直接进行电源输入。
在这样的功能附加装置中,也配备发挥抗菌性能的上述所列举的臭氧发生器、负离子发生器和薄雾喷雾装置等功能附加装置,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太阳能发电的发电量最多的白天的时间段、和太阳光的照射量多的夏季,是蓄电量增多而冷藏库的保鲜性伴随温度上升容易降低的情况,因此,在太阳光的照射量多的时间段,与其它的时间段相比,通过延长时间或者增大输出来使功能附加装置动作,由此,不会影响家庭的电费,能够提高冷藏库的保鲜性。
另外,如上所述,独立配备集中地收纳利用控制基板能够控制的设备的设备收纳区域104a,这样,例如在提供多种冷藏库时,在提供仅配备基本功能的价廉类型的冷藏库、和配备多功能而配备功能附加装置和电波发生构件134的高级冷藏库这样多种类型的冷藏库时,也设置集中地收纳控制基板和电源的设备收纳区域104a,这样就能共用同一个隔热腔体101。由此,在制造工艺中,无需配备多个金属模和设备,能够实现节省资源,并且能够提供含有制造工艺的环保的冷藏库。
在储藏室105的内部配置有箱体125。该箱体125具有面对门119的壁为开放状态的开放部136,并且,另一面以大体被密闭的方式形成。另一方面,在门119上安装盖体127。在门119关闭的状态下,该盖体127的一部分进入箱体125的开放部136中,将箱体125大体密闭,形成独立收纳区域126。在本实施方式中,箱体125和盖体127采用不锈钢、铝、钢板等金属构成。因此,独立收纳区域126的内壁面被金属覆盖。此外,箱体125和盖体127未必全部采用金属构成,例如也可以仅独立收纳区域126的内壁面采用金属构成。作为具体的方法,在内壁上粘贴金属板,或者采用蒸镀法等形成金属皮膜。
在储藏室105内的箱体125内设置有用于载置收纳被冷却物120的盒150a,通过打开门119,将盒105a向跟前方向抽拉,能够取出和放入被冷却物120。此外,作为门119的打开动作,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既可以以门119的上下边的任意一边为轴使其旋转,也可以以门119的左右边为轴使其旋转。而且,也可以使用滑轨等将门119向面前方向水平移动。另外,盒105a既可以与门119的动作连动也可以不连动,本实施方式中的效果不会改变。
隔热腔体101的顶面部是朝着冷藏库的背面方向呈阶梯状地设置有凹部的形状,在该阶梯状的凹部中形成上部机械室101a,在机械室101a中容纳有压缩机109、除去水分的干燥机(未图示)等冷冻循环的高压侧构成部件。即,配置压缩机109的机械室101a以进入冷藏室104内的最上部的后方区域的方式形成。
这样,在手难以到达而变成死区(dead space)的隔热腔体101的最上部的储藏室后方区域中设置机械室101a,并配置压缩机109,由此,在现有的冷藏库中,能够将位于使用者容易使用的隔热腔体101的最下部的机械室的空间有效地转化作为储藏室容量,并且能够大幅改善收纳性和使用性。
冷冻循环由一系列的制冷剂流路形成,该制冷剂流路依次配备压缩机109、冷凝器(未图示)、作为减压器的毛细管(未图示)和冷却器112,其中,作为制冷剂,封入有作为烃类制冷剂的例如异丁烷。
压缩机109是通过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来进行制冷剂的压缩的往复运动式压缩机。如果是在隔热腔体101中使用三通阀和切换阀的冷冻循环的情况下,也存在这些功能零件被配置在上部机械室101a内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冷冻循环的减压器采用毛细管,但也可以使用能够自由控制用脉冲电机驱动的制冷剂的流量的电子膨胀阀。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以下所述的发明的主要部分的事项,也可以应用于过去一般的、在隔热腔体101的最下部的储藏室后方区域设置机械室并配置压缩机109的类型的冷藏库。
在储藏室105和冷冻室107的背面设置有生成冷气的冷却室110,在冷冻室107的背面构成冷冻室背面隔热111,用于与冷冻室107隔热分区。在冷却室110内配置有冷却器112,在冷却器112的上部空间配置有冷却风扇113,将利用强制对流方式在冷却器112中冷却了的冷气向冷藏室104、储藏室105、制冰室106、冷冻室107、蔬菜室108送风。
储藏室105的冷却构成为,利用冷却风扇113的强制对流,从排出口130流入储藏室105内的冷气对储藏室105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温度升高的冷气从吸入口131被吸入,在冷却器112中被热交换,再次变成冷的冷气,重复循环,由此来进行。
此外,冷冻循环中有各种各样的方式。例如,能够使用采用压缩机的蒸汽压缩式冷冻系统、吸收式冷冻系统、和帕尔帖(Peltier)式冷冻系统等。
在箱体125的顶面配置有天线132,利用同轴电缆等与电波发生构件134电连接。另外,同样在箱体125的顶面配置有温度检测构件133,与控制构件135电连接。而且,该控制构件135也与电波发生构件134电连接。此外,电波发生构件有各种各样的方式。例如,有使用Si、GaAs、SiC和GaN等的半导体的方式,也有使用磁控管的方式。另外,天线132和温度检测构件133未必位于箱体125的顶面,也可以位于背面、侧面和底面。另外,在电波发生构件134使用磁控管的情况下,也可以不使用天线132而是使用波导管向箱体125内供给微波。另外,温度检测构件133有各种各样的方式,例如,也可以使用能够检测红外线的红外线传感器、和利用因温度导致电阻值的变化的热敏电阻等。
另外,上述的压缩机109、冷却风扇113、辐射加热构件114与控制构件135电连接。
对于如以上方式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冷藏库100,以下说明其动作、作用。
首先,对冷冻循环的操作进行说明。根据箱内的设定的温度,并且根据来自控制构件135的信号,冷冻循环开始操作并进行冷却运转。因压缩机109的动作而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在冷凝器(未图示)中一定程度地冷凝液化,进而,经由配置于作为冷藏库主体的隔热腔体101的侧面和背面、还有隔热腔体101的前面区域的制冷剂配管(未图示)等,防止隔热腔体101结露,并使其冷凝液化,从而到达毛细管(未图示)。然后,在毛细管中,与进入压缩机109的吸入管(未图示)进行热交换并被减压,变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返回冷却器112。
此处,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根据冷却风扇113的动作而通过搬运风道(未图示),与各个储藏室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冷却器112内的制冷剂蒸发气化。此时,在冷却室110内生成用于冷却各个储藏室的冷气。利用风道和风门,使低温的冷气从冷却风扇113分流至冷藏室104、储藏室105、制冰室106、冷冻室107、蔬菜室108,冷却至各自的目标温度带。
接着,对储藏室105的冷却进行说明。配置于冷却室110内的冷却器112通过冷冻循环被冷却至-40℃~-20℃左右。由此,冷却室110内的空气被冷却,被冷却风扇113通过排出口130向储藏室105内送出。
在排出口130的下流侧配置有箱体125,从排出口130向储藏室105内送出的冷气抵接箱体125,冷却箱体125本身。如上所述,箱体125采用金属构成,或者至少一部分采用金属,因此,利用其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够迅速且均匀地冷却整个箱体125。此时,安装于门119上的盖体127也由与箱体125相同的金属构成,因此,热传导性好,被迅速均匀地冷却。因此,在被箱体125和盖体127包围的独立收纳区域126内,将温度分布的不均控制在最小限度并均匀地冷却。另外,通过使冷气积极地抵接金属的箱体125,使箱体125迅速冷却,能够迅速地冷冻收纳于独立收纳区域126内的被冷却物120。
在储藏室105内循环,冷却过箱体125的冷气从吸入口131返回冷却室110,被冷却器112再次冷却。
安装于箱体125的顶面的温度检测构件133能够检测独立收纳区域126内部的空气温度、盒105a或被冷却物120的温度。该温度信息作为电信号被向与其电连接的控制构件135发送,控制构件135适当地控制冷却风扇113和冷冻循环,以使其变成事先设定的温度。具体而言,能够改变冷却风扇113和冷冻循环的运转间隔。
此外,在冷冻循环中使用蒸汽压缩式冷冻系统的情况下,也能够控制压缩机109的转数,改变冷却器112的温度本身。
另外,作为储藏室105的设定温度,考虑有作为通常的冷冻室107的设定温度的-20度左右、比较缓和地保存食品等的-7℃左右、维持食品等的微冻结状态的-3℃左右等。这些温度设定是一个例子,并非仅限定于这三种。
在独立收纳区域126配置有盒105a,但使用者打开门119,能够将盒105a向面前一侧抽拉。在此状态下,在将食品等被冷却物120载置于盒105a内后,使盒子105a再次返回初始位置,并关闭门119。如果考虑没有盒105a的情况,则手难以到达独立收纳区域126的里侧,另外,在面前一侧收纳多个被冷却物120的情况下,难以进入里侧的空间,收纳性下降。通过构成为使用盒105a并将其拉到面前,由此,能够提高盒105a的里侧空间的被冷却物120的收纳性,提高便利性。另外,如上所述,独立收纳区域126至少内壁采用金属构成,盒105a的内部也迅速地将温度分布的不均控制在最小限度,能够均匀地冷却。因此,通过由金属围成的独立收纳区域126内配置盒105a,不仅使用者收纳被冷却物120时的便利性得到提高,并且也维持温度分布不均得到控制的均匀的冷冻环境。
另外,当打开门119时,冷藏库100外的暖空气就会流入独立收纳区域126内部,但是,由于独立收纳区域126内壁由金属构成,因此,即使温度暂时上升,也能够迅速返回设定温度。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独立收纳区域126内通过温度检测构件133、控制构件135、冷冻循环和其它的冷却构件调整为大约-7℃。在该独立收纳区域126内的盒105a中收纳温度较高的大约15℃左右的被冷却物120。独立收纳区域126内的温度调节为大约-7℃,因此,被收纳的被冷却物120从周围夺走热量,温度逐渐下降。
该被冷却物120的温度通过设置于箱体125的顶面的温度检测构件133被检测,在下降至5℃时,从控制构件135向电波发生构件134发送信号,在电波发生构件134中产生微波。该微波的频率是最低反射频率(例如2.54GHz)。该微波通过与其电连接的同轴电缆等被发送至天线12,从天线12向被冷却物120照射。此时,施加在被冷却物120上的电力大约是2~3W,比冷却被冷却物120的能量小很多,被冷却物120不会因照射微波而温度上升。此外,微波的频率是2.54GHz,但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效果并非限于该频率,例如,也可以是300MHz以上3THz以下。另外,也可以在实施预搜索后,设定成适合被冷却物120的微波的频率。
此处,被冷却物120是肉等在内部含有水分的食品。在不照射微波的情况下,被冷却物120从其表面朝着中心部逐渐冻结。另一方面,照射有微波的被冷却物120变成即使超过作为水的冻结点的0℃也不会冻结的过冷却状态。此处,过冷却状态是指,在被冷却至冻结点以下的温度时,不出现热力学稳定的结晶,以不稳定的液体状态被保持的状态。
如果温度检测构件133检测出变成过冷却状态的被冷却物120变成某一定温度例如-6℃,那么,根据来自控制构件135的信号,停止电波发生构件134的运转,或者改变输出。这样,如果从外部在被冷却物120上施加某种干扰,那么,过冷却状态就会被解除。在过冷却空间的某一处的过冷却状态被解除的情况下,其影响几乎瞬间向整个过冷却空间传播,因此,在被冷却物120的内部产生行进速度极快的冻结。其结果是,能够迅速地通过最大冰结晶生成带(-1~-5℃),并且能够实现高品位的冷冻。该作用可以说是,获得与利用通常的速冻方法(利用极低温冷气等)所获得的冷冻品质同样的结果,实际上实现了快速冻结。
另外,为了维持过冷却状态,除了照射微波之外,需要将独立收纳区域126内部维持在温度变化较少的稳定状态,箱体125和盖体127由金属构成,这有利于控制温度分布的不均,减少运转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幅度。
并且,从使用者的安全方面来看,需要防止微波向独立收纳区域126外泄漏,箱体125和盖体127是金属的情况符合该目的。此外,箱体125和盖体127的嵌合部采用微波不会泄漏的结构。另外,即使在防止微波泄漏的观点上,箱体125和盖体127也无需整体采用金属构成,仅独立收纳区域126的内壁面采用金属即可。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加热装置,对于设置于抽拉式开闭门上的电波传送抑制部,在收纳被加热物的椭圆形状的收纳空间的内壁的整个外周,以规定的间隙的关系与该内壁相对,由此,能够在整个外周有效地发挥电波传送抑制部的功能,并且配备与收纳空间开口面积相对的面积小且厚度方向也小的开闭门,能够实现具有比开闭门的形状大的开口面积的收纳空间,并且能够封装在厨房的系统厨房的抽拉部,以及一体地组装在其它的设备、例如作为食品储藏装置的冷藏库和自动售卖机。
另外,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食品储藏装置使用微波,能够自如地控制冷却速度、加热速度,并且用一个高频照射装置就能过冷却冻结或高速解冻收纳于多个储藏室中的食品,因此,给冷冻冷藏库附加了新的功能,并且能够在多个储藏室中独立地执行一系列的处理,因此,在使用性、便利性、省时性方面都显著提高。
另外,作为应用展开,能够用作在微波炉等已经具有解冻功能的设备中实现更高品质的解冻的构件。
附图标记说明
(以下是有关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2的附图标记的说明)
11  收纳空间
12  开闭门
13、52  电波发生构件
14  电波发射构件(贴片天线)
15  同轴传送线路
17、57  电力检出部(反射电力检出部)
18、60  控制部
19、119  电波传送抑制部
19a  电波调整部(电波传送抑制部)
19b  开口部(电波传送抑制部)
19c  阻抗转换部的根本(电波传送抑制部)
20   收纳容器
21   支承构件
24   保持轨道构件
30、130  基台(电波传送抑制部)
31、131  电波传播方向抑制板(电波传送抑制部)
51  微波辐射天线(圆形偏振波辐射)
(以下是有关实施方式3、实施方式4的附图标记的说明)
4  第1储藏室
5  第2储藏室
6  第1天线
7  第2天线
10 第1波导构件
11 第2波导构件
18、112  冷却器(冷却装置)
25、134  电波发生构件
26  电源部
27a、104a  设备收纳区域
135  控制构件

Claims (27)

1.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形成收纳被加热物的收纳空间的腔体;
设置于所述腔体的开口端的开闭门;
以能够通过所述开闭门抽拉的方式配备的收纳容器;和
防止电波从所述收纳空间向外部泄漏的电波传送抑制部,
所述电波传送抑制部具有:
电波调整部,其以所述收纳容器的抽拉方向为长度方向的方式形成,且与所述腔体的内壁面隔着规定的间隙沿着所述开口部的周缘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波调整部通过以一定的截面积形成的间隙被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波传送抑制部还具有阻抗转换部,该阻抗转换部为具有与所述电波调整部连通的开口部的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抗转换部以所述收纳容器的抽拉方向为长度方向的方式形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抗转换部内部的空间截面构成为,所述收纳空间的内部侧最大,所述开闭门侧最小。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端为椭圆形状。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抗转换部具有:
多层地实施有拉深加工的基台;和
电波传播方向抑制板,其在所述基台的外周缘与基台隔着规定间隔配置并且周期地配置有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抽拉方式的开闭门为将保持收纳容器的支承构件与所述开闭门连接的结构,该收纳容器载置被加热物,
具有保持轨道构件,其规定所述支承构件的可动区域并且支承在所述收纳空间内的左右壁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向收纳空间供给微波的电波发生构件,
向所述收纳空间辐射微波的电波辐射构件,位于与规定被加热物的收纳位置的区域的中央相对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波发生构件具有电力检出部,该电力检出部对于向收纳空间供给的微波供给电力和从所述收纳空间反射的微波反射电力,至少检出微波反射电力,
具有控制部,该控制部基于微波反射电力的信号,规定控制所述电波发生构件的工作频率。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将所述电波发生构件的输出向电波辐射构件传送的同轴传送线路。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波辐射构件为贴片天线。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波辐射构件辐射圆形偏振波。
14.一种冷藏库,具有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冷却所述收纳空间的冷却构件;和
抑制所述收纳空间与外部空间的热交换的冷气密封部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气密封部件配备于与所述电波传送抑制部相比靠外周侧的所述开闭门。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件与所述电波传送抑制部相比配备于所述门一侧。
17.一种冷藏库,其特征在于,具有:
多个储藏室;
冷却多个所述储藏室的冷却装置;
电波发生构件,其产生向多个所述储藏室中的至少一个储藏室供给的高频;和
电波辐射构件,其从所述电波发生构件接受高频电力,向多个所述储藏室照射高频,
多个所述储藏室具有被所述冷却装置维持在冷冻温度带的冷冻室,
由所述电波发生构件产生的高频电力通过波导装置被供给到所述电波辐射构件,
所述电波发生构件配备于与所述冷冻室以外的储藏室相邻的设备收纳区域。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储藏室的最上层的储藏室是被保持在冷藏温度带的冷藏室,
所述电波辐射构件配备于冷冻室,
并且所述电波发生构件配备于与所述冷藏室相邻的设备收纳区域。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具有配备于多个所述储藏室中的多个所述电波发生构件,
还具有从所述电波发生构件向多个所述电波辐射构件输送高频电力的多个波导装置。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波辐射构件是平板状的天线,
配备于所述储藏室的上方侧。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波辐射构件为天线,该天线由在由树脂等形成印刷基板的材料构成的平板、用由金属膜或金属箔构成的金属覆盖层覆盖一面、采用从波导构件向金属覆盖层供给高频电力的结构的微带基板形成,另一面固定设置在食品储藏室的各面的任意一面。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波发生构件具有:
发信部;
至少由一个以上的放大器构成的驱动器;
分配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的分配器;
接受由所述分配器分配的微波电力的至少两个以上的终端放大器;
分离器,其接受所述终端放大器的输出,仅取出入射电力和反射电力中的反射电力,并使该反射电力在终端负载消耗;
方向性耦合器,其配置于所述分离器的后级,以一定的衰减量来衰减并检测入射电力与反射电力;和
控制部,其反馈方向性耦合器的信号,并控制所述发信部,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将由分配器分配的至少两个以上的微波电力适当地分派给多个储藏室。
24.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波发生构件具有:
发信部;和
至少具有一个以上的放大器的驱动器,
所述发信部具有根据来自控制部的频率可变信号来改变频率的功能,
首先,在进行感应加热之前,作为电波发生构件,扫描所允许的频带内的整个区域或者特定区域,检测反射电力和行进波电力,将频率固定在入射电力信号除以反射电力电平信号而得到的值最少的点,进行感应加热。
25.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波发生构件具有:
发信部;和
至少具有一个以上的放大器的驱动器,
所述发信部具有:根据来自控制部的频率可变信号来改变频率的功能,
首先,在进行感应加热之前,作为电波发生构件,扫描所允许频带内的整个区域或者特定区域,检测反射电力,将频率固定在反射电力电平信号为最少的点,进行感应加热。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以分割时间轴的方式进行对多个储藏室的感应加热,
在向某储藏室照射微波电力时,选择被反馈至控制部的反射电力电平变成最小的频率,进行感应加热,
另外,根据设置在控制部内的时间轴的分割规律,在加热其它的储藏室的情况下,再次进行频率扫描,再选择反射电力电平变成最小的频率,在选择反射电力电平变成最小的频率后,进行感应加热,根据各个储藏室被感应加热的时间的比例来改变食品的冷却速度或加热速度。
27.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冷藏库,其特征在于:
向多个储藏室照射微波的接通/断开,由向终端放大器供给或断开漏极电力的操作选择开关构成。
CN2011800091166A 2010-03-23 2011-03-22 加热装置和冷藏库 Pending CN10275452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66065 2010-03-23
JP2010066065 2010-03-23
JP2010-136957 2010-06-16
JP2010136957 2010-06-16
PCT/JP2011/001668 WO2011118198A1 (ja) 2010-03-23 2011-03-22 加熱装置および冷蔵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54522A true CN102754522A (zh) 2012-10-24

Family

ID=44672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91166A Pending CN102754522A (zh) 2010-03-23 2011-03-22 加热装置和冷藏库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1118198A1 (zh)
CN (1) CN102754522A (zh)
WO (1) WO2011118198A1 (zh)

Cited B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62105A (zh) * 2018-04-27 2018-09-21 佛山市艾温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微波炉二合一装置
CN109323523A (zh) * 2017-07-31 2019-02-12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用于解冻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9323521A (zh) * 2017-07-31 2019-02-12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用于解冻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9323514A (zh) * 2017-07-31 2019-02-12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用于冰箱的解冻控制方法
CN109323522A (zh) * 2017-07-31 2019-02-12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解冻装置及具有该解冻装置的冰箱
CN109323515A (zh) * 2017-07-31 2019-02-12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用于解冻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9323520A (zh) * 2017-07-31 2019-02-12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冰箱
CN109323524A (zh) * 2017-07-31 2019-02-12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解冻装置及具有该解冻装置的冰箱
CN109323519A (zh) * 2017-07-31 2019-02-12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解冻装置及具有该解冻装置的冰箱
CN109323502A (zh) * 2017-07-31 2019-02-12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解冻装置及具有该解冻装置的冰箱
CN109323525A (zh) * 2017-07-31 2019-02-12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冰箱
CN109323516A (zh) * 2017-07-31 2019-02-12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解冻装置及具有该解冻装置的冰箱
CN109323503A (zh) * 2017-07-31 2019-02-12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冰箱
CN109990534A (zh) * 2017-12-29 2019-07-09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CN109990554A (zh) * 2017-12-29 2019-07-09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解冻装置及具有该解冻装置的冰箱
CN109990562A (zh) * 2017-12-29 2019-07-09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CN110553462A (zh) * 2018-06-01 2019-12-10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加热装置及家用电器
CN110553451A (zh) * 2018-06-01 2019-12-10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冰箱
CN110906676A (zh) * 2019-10-30 2020-03-24 合肥晶弘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冰箱瞬冻存储的控制方法、冰箱
CN110906682A (zh) * 2019-10-30 2020-03-24 合肥晶弘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瞬冻储存控制方法及冰箱
CN110906622A (zh) * 2019-10-30 2020-03-24 合肥晶弘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设备瞬冻控制方法及制冷设备
WO2020151595A1 (zh) * 2019-01-23 2020-07-30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加热装置及冰箱
CN112815616A (zh) * 2021-01-08 2021-05-18 何亚琴 多功能自适应式制冷系统
CN112912677A (zh) * 2018-10-23 2021-06-0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加热装置和具有加热装置的冷藏库
CN112984934A (zh) * 2019-12-16 2021-06-18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解冻装置及冰箱
RU2773955C1 (ru) * 2019-01-23 2022-06-14 Хайер Смарт Хоум Ко., Лтд. Нагрева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холодильни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14103633A1 (ja) * 2012-12-26 2017-01-12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波加熱装置および電磁波加熱方法
JP6083057B1 (ja) * 2016-07-21 2017-02-22 株式会社Cq−Sネット 定在波レーダーによる状態検知装置
JP2018179477A (ja) * 2017-04-21 2018-11-1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
JP7219388B2 (ja) * 2017-04-25 2023-02-0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解凍装置
JP7142212B2 (ja) * 2017-06-07 2022-09-2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冷蔵庫
CN108266949A (zh) * 2018-01-17 2018-07-10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JP7228789B2 (ja) 2018-10-23 2023-02-2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冷蔵庫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7157955B2 (ja) * 2018-10-23 2022-10-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冷蔵庫
CN111417227A (zh) * 2019-01-04 2020-07-14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加热装置
CN209893723U (zh) * 2019-02-19 2020-01-03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冷藏冷冻装置
JP7422287B2 (ja) 2019-10-09 2024-01-2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冷蔵庫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6637Y2 (zh) * 1980-05-28 1986-05-22
JPH10144465A (ja) * 1996-11-12 1998-05-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レンジ

Cited B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3519A (zh) * 2017-07-31 2019-02-12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解冻装置及具有该解冻装置的冰箱
CN109323521A (zh) * 2017-07-31 2019-02-12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用于解冻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9323502A (zh) * 2017-07-31 2019-02-12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解冻装置及具有该解冻装置的冰箱
CN109323525A (zh) * 2017-07-31 2019-02-12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冰箱
CN109323522A (zh) * 2017-07-31 2019-02-12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解冻装置及具有该解冻装置的冰箱
CN109323515A (zh) * 2017-07-31 2019-02-12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用于解冻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9323520A (zh) * 2017-07-31 2019-02-12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冰箱
CN109323524A (zh) * 2017-07-31 2019-02-12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解冻装置及具有该解冻装置的冰箱
CN109323503A (zh) * 2017-07-31 2019-02-12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冰箱
CN109323523A (zh) * 2017-07-31 2019-02-12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用于解冻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9323514A (zh) * 2017-07-31 2019-02-12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用于冰箱的解冻控制方法
CN109323516A (zh) * 2017-07-31 2019-02-12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解冻装置及具有该解冻装置的冰箱
CN109990554B (zh) * 2017-12-29 2021-02-26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解冻装置及具有该解冻装置的冰箱
CN109990534A (zh) * 2017-12-29 2019-07-09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CN109990554A (zh) * 2017-12-29 2019-07-09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解冻装置及具有该解冻装置的冰箱
CN109990562A (zh) * 2017-12-29 2019-07-09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CN108562105A (zh) * 2018-04-27 2018-09-21 佛山市艾温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微波炉二合一装置
CN108562105B (zh) * 2018-04-27 2020-09-15 瑞安市艾维拉宾馆(普通合伙) 一种冰箱微波炉二合一装置
CN110553462A (zh) * 2018-06-01 2019-12-10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加热装置及家用电器
CN110553451A (zh) * 2018-06-01 2019-12-10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冰箱
CN112912677B (zh) * 2018-10-23 2023-02-0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加热装置和具有加热装置的冷藏库
CN112912677A (zh) * 2018-10-23 2021-06-0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加热装置和具有加热装置的冷藏库
RU2773955C1 (ru) * 2019-01-23 2022-06-14 Хайер Смарт Хоум Ко., Лтд. Нагрева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холодильник
WO2020151595A1 (zh) * 2019-01-23 2020-07-30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加热装置及冰箱
EP3910272A4 (en) * 2019-01-23 2022-03-02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HEATER AND REFRIGERATOR
AU2020212872B2 (en) * 2019-01-23 2022-09-29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Heating apparatus and refrigerator
CN110906676A (zh) * 2019-10-30 2020-03-24 合肥晶弘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冰箱瞬冻存储的控制方法、冰箱
CN110906682A (zh) * 2019-10-30 2020-03-24 合肥晶弘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瞬冻储存控制方法及冰箱
CN110906622A (zh) * 2019-10-30 2020-03-24 合肥晶弘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设备瞬冻控制方法及制冷设备
CN112984934A (zh) * 2019-12-16 2021-06-18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解冻装置及冰箱
CN112984934B (zh) * 2019-12-16 2024-01-12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解冻装置及冰箱
CN112815616A (zh) * 2021-01-08 2021-05-18 何亚琴 多功能自适应式制冷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1118198A1 (ja) 2013-07-04
WO2011118198A1 (ja) 2011-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54522A (zh) 加热装置和冷藏库
US5642622A (en) Refrigerator with interior mounted heat pump
CN105051470B (zh) 保冷库
WO2011135863A1 (ja) 冷凍装置、それを備える冷蔵庫、及び冷凍装置の運転方法
JP2013072618A (ja) 冷蔵庫
WO2018193990A1 (ja) 冷却装置
CN101776366A (zh) 蓄冷式冰箱抽屉
CN201724498U (zh) 反向变温室及其应用的电冰箱
CN103703331A (zh) 冷藏库
JP2013029220A (ja) 冷蔵庫
JP2004144365A (ja) 冷蔵庫
US20210278112A1 (en) Evaporator and refrigerator having same
CN106225276A (zh) 一种蓄冷式冷冻保温箱
KR101506187B1 (ko) 하이브리드 축냉시스템
WO2018193989A1 (ja) 冷却装置
CN203806445U (zh) 一种冰板冷冻柜
CN210663533U (zh) 一种具有辅助冷冻解冻功能的冰箱
CN213721374U (zh) 家用电器
CN212362589U (zh) 一种具有解冻功能的冰箱
CN112984934B (zh) 解冻装置及冰箱
CN201363989Y (zh) 蓄冷式冰箱抽屉
CN110657625A (zh) 一种具有辅助冷冻解冻功能的冰箱
WO2007051354A1 (fr) Caisson de stockage a fonctions multiples de refroidissement, de congelation, de conservation de la chaleur et de sechage
CN207894087U (zh) 能量存储装置及具有其的运输箱
CN111288738A (zh) 一种具有解冻功能的冰箱、解冻存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