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51527A - 二次电池 - Google Patents

二次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51527A
CN102751527A CN2011103147201A CN201110314720A CN102751527A CN 102751527 A CN102751527 A CN 102751527A CN 2011103147201 A CN2011103147201 A CN 2011103147201A CN 201110314720 A CN201110314720 A CN 201110314720A CN 102751527 A CN102751527 A CN 1027515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reinforcing member
secondary cell
cell according
collecto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1472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51527B (zh
Inventor
李致永
刘锡润
文钟硕
金重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ert Bosch GmbH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B Li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B Li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B LiMotiv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51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15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515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15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36Small-sized flat cells or batteries for portable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3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3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leads or tab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4Connection of several leads or tabs of plate-like electrode stacks, e.g. electrode pole straps or bridg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74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 H01M50/57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interruption of current in response to shoc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具有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极板和所述第二电极板之间的分隔件;第一电极端子;第一集流板,具有接触所述第一电极板或所述第二电极板的第一区域、以一定角度延伸至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以及以一定角度延伸至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增强部件;壳体,容纳所述电极组件和所述第一集流板;以及盖组件,密封所述壳体。

Description

二次电池
本申请要求于2011年4月19日在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的第61/477,134号美国临时申请的权益,该临时申请的公开通过引用被全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实施例涉及一种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与一次电池不同,二次电池是可再充电的。在这样的二次电池中,以包的形式包括电池单体的低容量电池可以用于小型便携式电子装置,例如蜂窝电话和便携式摄像机,包括许多彼此连接的电池单体的高容量电池可以用作用于电动踏板车、混合动力车辆或电动车辆的电机驱动电源。
以诸如圆柱形状和棱柱形状的各种形状来制造二次电池。如下制造二次电池:通过将绝缘分隔件设置在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所形成的电极组件与电解质一起放置在壳体中;将盖板设置在壳体上。电极组件连接到从盖板突出并暴露于电极组件的外部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被构造为耐冲击和振动的端子结构的二次电池。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具有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极板和所述第二电极板之间的分隔件;第一电极端子;第一集流板,具有接触所述第一电极板或所述第二电极板的第一区域、以一定角度延伸至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以及基本垂直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延伸的第一增强部件;壳体,容纳所述电极组件和所述第一集流板;以及盖组件,密封所述壳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增强部件(例如,所述第一增强部件的边缘)接触所述第一集流板的所述第一区域或所述第二区域。此外,在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区域的宽度W2大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宽度W1,所述第一增强部件的宽度W3小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长度L2,所述第一增强部件的长度L3小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长度L1。
另外,在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宽度,所述第一增强部件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长度,所述第一增强部件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集流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增强部件基本上相对的第二增强部件。此外,所述第一集流板可以沿其纵向轴是基本上对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增强部件具有倒圆的角,并可以由单个整体材料制成。另外,所述第一增强部件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边缘可以被倒圆,并且所述第一增强部件和所述第一区域之间的边缘可以是弧形的。
在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增强部件与所述第一区域和/或所述第二区域是一体的。另外,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是平面的,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可以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二区域。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一种二次电池包括端子部件,所述端子部件电连接到设置在壳体中的电极组件并从所述壳体向外延伸。所述端子部件包括:集流板,具有电连接到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一区域和从所述第一区域弯曲的第二区域;以及电极端子,电连接到所述集流板,并从所述壳体向外延伸,其中,在所述集流板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增强部件。
根据实施例,由于设置在所述集流板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所述至少一个增强部件,可以提高所述集流板的弯曲刚度和强度。具体地说,所述增强部件沿长度和/或宽度方向提高了所述集流板的弯曲刚度和强度。因此,尽管所述二次电池沿垂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被碰撞或振动,但仍可以安全地且可靠地使用所述二次电池。例如,尽管所述二次电池被水平地和/或垂直地碰撞或振动,但所述二次电池的内部电极组件不会水平地和/或垂直地移动 因此,可以防止在所述电极组件和所述壳体之间的不必要的电短路。因此可以安全地且可靠地使用所述二次电池。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透视图,图1b是沿图1a的I-I′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2a和图2b是示出图1a的二次电池的集流板的透视图和展开图;
图3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集流板的透视图;
图4a和图4b是示出根据又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集流板的透视图和展开图;
图5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集流板的透视图;
图6a和图6b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集流板的透视图和展开图;
图7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集流板的透视图;
图8a和图8b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集流板的透视图和展开图;
图9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集流板的透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包括二次电池的示例性电池包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来实施,而不应该被解释为局限于在此提出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本公开将是彻底的且完整的,并将把本发明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实施例。
图1a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二次电池100的透视图,图1b是沿图1a的I-I′线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1a和图1b,当前实施例的二次电池100包括电极组件110、第一端子部件120、第二端子部件130、壳体140和盖组件150。
通过将薄板或膜形状的第一电极板111、分隔件113和第二电极板112卷绕或堆叠来形成电极组件110。第一电极板111可以用作负极,第二电极板112可以用作正极。可选地,第一电极板111和第二电极板112可以起相反的作用。
可以通过将诸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第一电极活性材料涂覆到由诸如铝箔的金属箔形成的第一电极集流体来形成第一电极板111。第一电极板111包括其上未涂覆有第一电极活性材料的第一电极未涂覆部分111a。第一电极未涂覆部分111a用作第一电极板111与第一电极板111的外部之间的电流通路。在当前实施例中,可用于形成第一电极板111的材料不限于上述材料。
可以通过将诸如石墨或碳的第二电极活性材料涂覆到由诸如铜箔或镍箔的金属箔形成的第二电极集流体来形成第二电极板112。第二电极板112包括其上未涂覆有第二电极活性材料的第二电极未涂覆部分112a。第二电极非涂覆部分112a用作第二电极板112与第二电极板112的外部之间的电流的通路。在当前实施例中,可用于形成第二电极板112的材料不限于上述材料。
第一电极板111和第二电极板112的极性可以彼此颠倒。
分隔件113可以位于第一电极板111和第二电极板112之间,以防止短路。并允许锂离子迁移。分隔件113可以由聚乙烯膜、聚丙烯膜或者包括聚乙烯和聚丙烯的膜形成。在当前实施例中,可用于形成分隔件113的材料不限于上述材料。
第一端子部件120和第二端子部件130以第一端子部件120和第二端子部件130分别电连接到第一电极板111和第二电极板112的方式结合到电极组件110的两个端部。
实质上,电极组件110与电解质一起容纳在壳体140中。电解质可以包括:有机溶剂,例如碳酸亚乙酯(EC)、碳酸亚丙酯(P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乙甲酯(EMC)和碳酸二甲酯(DMC);锂盐,例如LiPF6或LiBF4。电解质可以是液体、固体或凝胶。
第一端子部件120通常由金属或其等价物形成,并电连接到第一电极板111。第一端子部件120包括第一集流板121、第一电极端子123和第一结合构件124。
第一集流板121与从电极组件110的端部突出的第一电极未涂覆部分111a接触。实质上,第一集流板121焊接到第一电极未涂覆部分111a。第一集流板121具有近似颠倒的L形状,端子孔121d形成在第一集流板121的上部中。第一电极端子123与端子孔121d适配并结合。第一集流板121可以由铝或铝合金形成。然而,第一集流板121的材料不限于此。
详细地说,第一集流板121包括第一区域121a、第二区域121b和增强部件122。第一区域121a可以焊接到电极组件110的第一电极未涂覆部分111a。第一区域121a的位置为近似竖直的(相对于图1b)。第二区域121b可以从第一区域121a的上端垂直地弯曲,并且位置可以是近似水平的。端子孔121d可以穿过第二区域121b形成,以使第一电极端子123可以结合到端子孔121d。增强部件122形成在第一区域121a和第二区域121b之间。增强部件122可以与第一区域121a和第二区域121b连接或接触。
因为第一集流板121包括增强部件122,所以可以提高第一集流板121的弯曲刚度,因此,当第一集流板121被水平地或竖直地碰撞或振动时,第一集流板121会较小地弯曲。因此,尽管二次电池被水平地和/或竖直地碰撞或振动时,二次电池的电极组件110不会水平地和/或竖直地移动。因此,可以防止电极组件110和壳体140之间的不必要的电短路,因此可以安全地且可靠地使用二次电池。稍后将更详细地描述第一集流板121的结构。
第一电极端子123穿过盖板151(稍后描述),并从盖板151向上突出。第一电极端子123在盖板151的下侧电连接到第一集流板121。第一电极端子123从盖板151向上延伸并突出,第一电极端子123在盖板151下方的位置处包括横向延伸凸缘123a,使得第一电极端子123不会与盖板151分离。第一电极端子123的比凸缘123a低的部分可以插在第一集流板121的端子孔121d中,并通过铆接或焊接固定到端子孔121d。第一电极端子123的比凸缘123a高的部分可以穿过盖板151插入,并从盖板151向上突出。第一结合构件124可以固定到第一电极端子123的突出部分。可以在第一电极端子123的突出部分上形成螺纹,使得第一结合构件124可以螺纹结合到第一电极端子123的突出部分。第一电极端子123可以与盖板151电绝缘 例如,第一电极端子123可以由铝、铝合金和它们的等价物中的一种形成。然而,可用于形成第一电极端子123的材料不限于此。
第一结合构件124可以具有六角形螺母形状,可以穿过第一结合构件124的中心形成竖直穿透孔,使得第一电极端子123可以插入穿过第一结合构件124并与第一结合构件124结合。第一结合构件124可以由不锈钢、铝、铝合金、铜、铜合金和它们的等价物中的一种形成。然而,可用于形成第一结含构件124的材料不限于此。第一结合构件124和盖板151可以彼此绝缘。
第二端子部件130通常由金属或其等价物形成,并电连接到第二电极板112。第二端子部件130包括第二集流板131、第二电极端子133和第二结合构件134。第二端子部件130的形状可以与第一端子部件120的形状相同。因此,将不再重复其详细描述。
第二集流板131包括第一区域131a、第二区域131b和增强部件132。第一区域131a可以焊接到电极组件110的第二电极非涂覆部分112a。第一区域131a的位置是近似竖直的。第二区域131b可以从第一区域131的上端垂直地弯曲,使得第二区域131b的位置是近似水平的。增强部件132形成在第一区域131a和第二区域131b之间。增强部件132可以与第一区域131a和/或第二区域131b连接或接触。第二集流板131的结构可以与第一集流板121的结构基本上相同。
第二集流板131和第二电极端子133可以由铜、铜合金和它们的等价物中的一种形成。然而,可用于形成第二集流板131和第二电极端子133的材料不限于这样的材料。第二结合构件134可以由不锈钢、铝、铝合金、铜、铜合金和它们的等价物中的一种形成。然而,可用于形成第二结合构件134的材料不限于此。
壳体140由诸如铝、铝合金或镀有镍的钢的导电材料形成。壳体140具有带有开口的近似六面体形状,使得电极组件110、第一端子部件120和第二端子部件130可以插入并放置在壳体140中。图1b示出了壳体140和盖组件150彼此结合的状态,未示出壳体140的开口。然而,盖组件150的外围部分基本上对应于壳体140的开口。可以将壳体140的内表面处理成与电极组件110、第一端子部件120、第二端子部件130和盖组件150电绝缘。
盖组件150结合到壳体140。详细地说,盖组件150包括盖板151、密封衬垫152、塞子153、安全通气口154、上绝缘构件155和下绝缘构件156。可选地,可以将密封衬垫152、上绝缘构件155和下绝缘构件156视为第一端子部件120和第二端子部件130的元件。
盖板151将壳体140的开口封闭。盖板151可以由与壳体140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例如,盖板151可以通过激尤焊接结合到壳体140。如果盖板151电连接到第一端子部件120,则盖板151的极性可以与第一端子部件120的极性相同。另外,盖板151和壳体140可以具有相同的极性。
密封衬垫152由绝缘材料形成,并位于盖板151与第一电极端子123之间及盖板151与第二电极端子133之间,以密封盖板151与第一电极端子123之间的间隙及盖板151与第二电极端子133之间的间隙。密封衬垫152防止湿气渗透到二次电池100中或防止电解质从二次电池100的内部泄漏。
塞子153将盖板151的电解质注入孔151a封闭。安全通气口154在盖板151的通气孔151b中,刻痕154a形成在安全通气口154中,使得安全通气口154可以在预设的压力下打开。
上绝缘构件155设置在盖板151与第一结合构件124之间及盖板151与第二结合构件134之间。另外,上绝缘构件155与盖板151紧密接触。此外,上绝缘构件155可以与密封衬垫152紧密接触。上绝缘构件155使盖板151与第一结合构件124和第二结合构件134绝缘。
下绝缘构件156位于盖板151与第一集流板121之间及盖板151与第二集流板131之间,以防止不必要的短路。即,下绝缘构件156防止第一集流板121和盖板151之间的短路以及第二集流板131和盖板151之间的短路。另外,下绝缘构件156还位于盖板151与第一电极端子123之间及盖板151与第二电极端子133之间,从而可以在盖板151与第一电极端子123之间及盖板151与第二电极端子133之间防止短路。
图2a和图2b是示出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集流板121的透视图和展开图。
如在图2a和图2b中所示,集流板121包括第一区域121a、第二区域121b和增强部件122。第一区域121a和第二区域121b大约以直角彼此弯曲。端子孔121d可以穿过第二区域121b形成,使得第一电极端子123可以结合到端子孔121d。增强部件122从第一区域121a的两侧延伸,并从第一区域121a大约以直角弯曲。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区域121a和第二区域121b可以都是平面的。
参照图2b,标号121e、121f和121g指示弯曲线和切割线。详细地说,标号121e指示第一区域121a和第二区域121b之间的弯曲线。第一区域121a和第二区域121b在弯曲线121e处弯曲,使得第一区域121a和第二区域121b可以彼此近似地成直角。标号121f指示第一区域121a和增强部件122之间的弯曲线。增强部件122在弯曲线121f处从第一区域121a弯曲,使得增强部件122可以与第一区域121a近似地成直角。标号121g指示第二区域121b和增强部件122之间的切割线。由于切割线121g,使得增强部件122可以容易地朝向第二区域121b下方的区域弯曲。
参照图2b,标号121h指示第二区域121b中的区域。增强部件122与第二区域121b中的区域121h的底侧接触。换言之,在使第一区域121a和第二区域121b近似以直角弯曲之后,增强部件122近似以直角从第一区域121a弯曲。然后,增强部件122的顶表面与第二区域121b的底表面接触。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区域121b的宽度W2大于第一区域121a的宽度W1。在另一示例中,增强部件122可以近似以直角从第一区域121a弯曲,然后,第一区域121a和第二区域121b可以近似以直角弯曲。结果与上述相同。换言之,增强部件122的顶表面与第二区域121b的底表面接触。
如上所述,增强部件122作为连接或接触部件位于第一区域121a和第二区域121b之间。因此,可以提高集流板121的弯曲强度。可以通过焊接或软钎焊来处理第二区域121b和增强部件122之间的接触区域,从而进一步提高集流板121的弯曲强度。
如果第二区域121b的宽度W2等于或小于第一区域121a的宽度W1,则增强部件122可能不得不以锐角弯曲,以接触第二区域121b。然而,这使得难以制造集流板121,并且由于弯曲区域的突出形状,导致其它部件会被损坏。
增强部件122可以被制得尽可能地宽。当增强部件122具有较大的宽度W3时,增强部件122的更大区域会与第二区域121b接触。然而,增强部件122的宽度W3小于第二区域121b的长度L2,以防止与另一部件的电短路。增强部件122的宽度W3可以是第二区域121b的长度L2的大约1%至大约99%。例如,增强部件122的宽度W3可以是第二区域121b的长度L2的大约10%至大约90%。在另一示例中,增强部件122的宽度W3可以是第二区域121b的长度L2的大约30%至大约70%。
增强部件122可以被制得尽可能地长。当增强部件122的长度L3增加时,增强部件122的更大区域可连接到第一区域121a。然而,增强部件122的长度L3小于第一区域121a的长度L1,以防止与另一部件的电短路。增强部件122的长度L3可以是第一区域121a的长度L1的大约1%至大约99%。例如,增强部件122的长度L3可以是第一区域121a的长度L1的大约10%至大约90%。在另一示例中,增强部件122的长度L3可以是第一区域121a的长度L1的大约30%至大约70%。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集流板121的第一区域121a、第二区域121b和增强部件122可以一体地形成,即,集流板121可以由单个整体材料形成。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中,集流板121的增强部件122可以与第一区域121a一体地形成。
图3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集流板221的透视图。
如图3中所示,集流板221可以包括倒圆的增强部件122。详细地说,可以在位于第一区域121a和第二区域121b之间的增强部件122的下角上形成圆形部分221a。增强部件122从第一区域121a的两侧弯曲,并在增强部件122之间组装电极组件。如果增强部件122的下角是尖锐的直角,则电极组件在增强部件122之间插入的同时可能被损坏。然而,如图3中所示,因为在增强部件122的下角上形成圆形部分221a,所以电极组件在组装期间不会被损坏。只要电极组件不被损坏,则圆形部分221a的半径不受限制。可以形成斜面部分代替圆形部分221a。
图4a和图4b是示出另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集流板321的透视图和展开图
如图4a和图4b中所示,集流板321包括第一区域321a、第二区域321b和增强部件322。增强部件322从第二区域321b的两侧延伸,并大约以直角从第二区域321b弯曲。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区域321a和第二区域321b可以都是平面的。
参照图4b,标号321e、321f和321g指示弯曲线和切割线。详细地说,标号321e指示第一区域321a和第二区域321b之间的弯曲线。第一区域321a和第二区域321b在弯曲线321e处弯曲,使得第一区域321a和第二区域321b可以彼此近似地成直角。标号321f指示第二区域321b和增强部件322之间的弯曲线。增强部件322在弯曲线321f处从第二区域321b弯曲,使得增强部件322可以与第二区域321b近似地成直角。标号321g指示第一区域321a和增强部件322之间的切割线。由于切割线321g,使得增强部件322可以容易地朝向第一区域321a的后表面弯曲。
参照图4b,标号321h指示第一区域321a中的区域。增强部件322与第一区域321a中的区域321h的后表面接触。换言之,增强部件322从第二区域321b近似以直角弯曲,并且增强部件322的前表面与第一区域321a的后表面接触。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区域321a的宽度W1大于第二区域321b的宽度W2。
如上所述,增强部件322作为连接部件位于第一区域321a和第二区域321b之间。因此,可以提高集流板321的弯曲强度。可以通过焊接或软钎焊来处理第一区域321a和增强部件322之间的接触区域,从而进一步提高集流板321的弯曲强度。
如果第一区域321a的宽度W1等于或小于第二区域321b的宽度W2,则增强部件322可能不得不以锐角弯曲,从而与第一区域321a接触。然而,这使得难以制造集流板321,并且由于弯曲区域的突出形状,导致其它部件会被损坏。
增强部件322可以被制得尽可能地宽。当增强部件322的宽度W3增加时,增强部件322的更大区域可与第一区域321a接触。然而,增强部件322的宽度W3小于第一区域321a的长度L1,以防止与另一部件的电短路。增强部件322的宽度W3可以是第一区域321a的长度L1的大约1%至大约99%。例如,增强部件322的宽度W3可以是第一区域321a的长度L1的大约10%至大约90%。在另一示例中,增强部件322的宽度W3可以是第一区域321a的长度L1的大约30%至大约70%。
增强部件322可以被制得尽可能地长。当增强部件322的长度L3增加时,增强部件322的更大区域可连接到第二区域321b。然而,增强部件322的长度L3小于第二区域321b的长度L2,以防止与另一部件的电短路。增强部件322的长度L3可以是第二区域321b的长度L2的大约1%至大约99%例如,增强部件322的长度L3可以是第二区域321a的长度L2的大约10%至大约90%。在另一示例中,增强部件322的长度L3可以是第二区域321a的长度L2的大约30%至大约70%。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集流板321的第一区域321a、第二区域321b和增强部件322可以一体地形成,即,集流板321可以由单个整体材料形成。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中,集流板321的增强部件322可以与第二区域321b一体地形成。
图5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集流板421的透视图。
如图5中所示,集流板421可以包括倒圆的增强部件322。详细地说,可以在设置在第一区域321a和第二区域321b之间的增强部件322的下角上形成圆形部分421a。只要电极组件不被损坏,则圆形部分421a的半径不受限制。可以形成斜面部分代替圆形部分421a。
图6a和图6b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集流板521的透视图和展开图。
如图6a和图6b中所示,集流板521包括第一区域121a、第二区域121b和增强部件122。实质上,增强部件122从第一区域121a延伸。
在第一区域121a、第二区域121b和增强部件122之间的边界区域中形成切割孔521g。由于切割孔521g,使得边界区域的宽度相对地减小,因此第二区域121b可以容易地从第一区域121a弯曲。换言之,第一区域121a可以容易地从第二区域121b弯曲。
参照图6b,切割孔521g具有近似圆形形状。然而,切割孔521g的形状不限于此 例如,切割孔521g可以具有其它形状,例如三角形和矩形形状。参照图6a,在第一区域121a和第二区域121b以及增强部件122被弯曲之后,切割孔521g具有近似三角形形状。然而,在第一区域121a和第二区域121b以及增强部件122被弯曲后,切割孔521g可以变形为其它形状。
集流板521的其它结构与参照图2a和图2b描述的集流板121的其它结构相同。因此,不再重复其描述。
图7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集流板621的透视图。
如图7中所示,集流板621可以包括倒圆的增强部件122。详细地说,可以在设置于第一区域121a和第二区域121b之间的增强部件122的下角上形成圆形部分621a。可以形成斜面部分代替圆形部分621a。
集流板621的其它结构与参照图6a和图6b描述的集流板521的其它结构相同。因此,将不再重复其描述。
图8a和图8b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集流板721的透视图和展开图
如图8a和图8b中所示,集流板721包括第一区域321a、第二区域321b和增强部件322。实质上,增强部件322从第二区域321b延伸。
切割孔721g形成在第一区域321a、第二区域321b和增强部件322之间的边界区域中。由于切割孔721g,使得边界区域的宽度相对地减小,因此第二区域321b可以容易地从第一区域321a弯曲。换言之,第一区域321a可以容易地从第二区域321b弯曲。
集流板721的其它结构与参照图4a和图4b描述的集流板321的其它结构相同。因此,将不再重复其描述。
图9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集流板821的透视图。
如图9中所示,集流板821可以包括倒圆的增强部件322。详细地说,可以在设置于第一区域321a和第二区域321b之间的增强部件322的下角上形成圆形部分821a。可以形成斜面部分代替圆形部分821a。
集流板821的其它结构与参照图8a和图8b描述的集流板721的其它结构相同。因此将不再重复其描述。
图10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包括二次电池的示例性电池包900的透视图。
如图10中所示,电池包900包括多个二次电池100和100′以及多个汇流条(bus bar)910。可以水平地布置二次电池100和100′,可以按照二次电池100的第一端子部件120连接到相邻的二次电池100′的第二端子部件130′的方式连接汇流条910。例如,第一端子部件120结合到汇流条910的穿透孔911,第二端子部件130′结合到汇流条910的另一穿透孔912。可以通过用结合构件125和125′紧固从汇流条910突出的第一端子部件120和第二端子部件130′来使汇流条910与第一端子部件120和第二端子部件130′紧密接触。
作为示例性实施例,每个集流板可以具有两个增强部件,并且相对于其纵向轴基本上对称。可选地,每个集流板可以仅具有一个增强部件,这相对于传统的集流板在耐冲击和振动方面具有提高。
在此已经公开了二次电池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采用了具体术语,但是这些术语仅是以一般的且描述性的意思来使用和解释,其目的并不在于限制。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如权利要求书阐述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形式和细节方面做出各种改变。
[标号]
100:二次电池                110:电极组件
120:第一端子部件            121:第一集流板
121a:第一区域               121b:第二区域
122:增强部件                123:第一电极端子
124:第一结合构件            130:第二端子部件
131:第二集流板              133:第二电极端子
134:第二结合构件            140:壳体
150:盖组件                  151:盖板
152:密封衬垫                153:塞子
154:安全通气口              155:上绝缘构件
156:下绝缘构件

Claims (20)

1.一种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包括:
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极板和所述第二电极板之间的分隔件;
第一电极端子;
第一集流板,具有接触所述第一电极板或所述第二电极板的第一区域、以一定角度延伸至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以及以一定角度延伸至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增强部件;
壳体,容纳所述电极组件和所述第一集流板;以及
盖组件,密封所述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增强部件的边缘接触所述第一集流板的所述第二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集流板的所述第二区域具有被构造为接纳所述第一电极端子的端子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二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增强部件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增强部件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增强部件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增强部件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集流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增强部件基本上相对的第二增强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集流板沿其纵向轴是基本上对称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增强部件具有倒圆的角。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集流板包括单个整体材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增强部件连接到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一增强部件形成的角处形成有切割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增强部件连接到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一增强部件形成的角处形成有切割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增强部件与所述第一区域是一体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增强部件与所述第二区域是一体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是平面的,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基本上垂直。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增强部件接触所述第二区域。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一增强部件接触所述第一区域。
CN201110314720.1A 2011-04-19 2011-10-11 二次电池 Active CN1027515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477134P 2011-04-19 2011-04-19
US61/477,134 2011-04-19
US13/180,324 US9559339B2 (en) 2011-04-19 2011-07-11 Secondary battery
US13/180,324 2011-07-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51527A true CN102751527A (zh) 2012-10-24
CN102751527B CN102751527B (zh) 2015-06-03

Family

ID=44582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14720.1A Active CN102751527B (zh) 2011-04-19 2011-10-11 二次电池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59339B2 (zh)
EP (1) EP2515362B1 (zh)
JP (1) JP5580262B2 (zh)
KR (1) KR101308255B1 (zh)
CN (1) CN10275152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9072A (zh) * 2018-01-16 2018-06-2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电池
CN110366786A (zh) * 2017-01-30 2019-10-22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
CN112335116A (zh) * 2018-10-24 2021-02-05 株式会社东芝 电池以及电池组
CN112652777A (zh) * 2019-10-10 2021-04-1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204341A1 (de) * 2013-03-13 2014-09-18 Robert Bosch Gmbh Sicherheitselement für Batteriezelle
US9525161B2 (en) * 2013-07-18 2016-12-20 Samsung Sdi Co., Ltd. Rechargeable battery
KR102195727B1 (ko) 2014-01-06 2020-12-28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JP6269092B2 (ja) * 2014-01-17 2018-01-31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素子
JP6784007B2 (ja) * 2014-09-11 2020-11-11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素子
KR102337491B1 (ko) * 2017-03-06 2021-12-0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CN112701422B (zh) * 2021-03-24 2022-01-07 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EP4318783A1 (en) * 2022-08-05 2024-02-07 Northvolt AB Current collector for a battery cell
EP4318784A1 (en) * 2022-08-05 2024-02-07 Northvolt AB Current collector for a battery cell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3222A (zh) * 1999-01-14 2000-08-16 托马斯及贝茨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接线板和电缆管理支架的整体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JP2005267945A (ja) * 2004-03-17 2005-09-29 Sanyo Electric Co Ltd 角形電池
JP2007019017A (ja) * 2005-07-05 2007-01-25 Samsung Sdi Co Ltd 二次電池
US20100247989A1 (en) * 2009-03-30 2010-09-30 Yong-Sam Kim Rechargeable battery
EP2299523A1 (en) * 2008-07-02 2011-03-23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Batter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CN101997133A (zh) * 2009-08-14 2011-03-30 Sb锂摩托有限公司 可再充电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45086A (en) * 1989-06-14 1991-09-03 Bolder Battery, Inc. Method for manufacture of electrochemical cell
JP3426445B2 (ja) 1996-09-13 2003-07-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バッテリ吊り下げ治具、それらの組合せ
JP2005032477A (ja) 2003-07-08 2005-02-03 Toyota Motor Corp 電池、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した自動車
KR100599709B1 (ko) 2004-07-28 2006-07-1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KR100627374B1 (ko) * 2005-07-29 2006-09-2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KR100717754B1 (ko) 2005-12-26 2007-05-1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이차 전지
US8268478B2 (en) 2009-08-17 2012-09-18 Sb Limotive Co., Ltd. Rechargeable battery having anti-vibration member
US8574753B2 (en) 2009-08-27 2013-11-0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Battery comprising a conductive nipping member
JP5211086B2 (ja) * 2010-02-08 2013-06-12 日立ビークル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3222A (zh) * 1999-01-14 2000-08-16 托马斯及贝茨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接线板和电缆管理支架的整体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JP2005267945A (ja) * 2004-03-17 2005-09-29 Sanyo Electric Co Ltd 角形電池
JP2007019017A (ja) * 2005-07-05 2007-01-25 Samsung Sdi Co Ltd 二次電池
EP2299523A1 (en) * 2008-07-02 2011-03-23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Batter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20100247989A1 (en) * 2009-03-30 2010-09-30 Yong-Sam Kim Rechargeable battery
CN101997133A (zh) * 2009-08-14 2011-03-30 Sb锂摩托有限公司 可再充电电池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6786A (zh) * 2017-01-30 2019-10-22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
CN108199072A (zh) * 2018-01-16 2018-06-2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电池
US11929521B2 (en) 2018-01-16 2024-03-12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Rechargeable battery
CN112335116A (zh) * 2018-10-24 2021-02-05 株式会社东芝 电池以及电池组
CN112335116B (zh) * 2018-10-24 2022-11-25 株式会社东芝 电池以及电池组
CN112652777A (zh) * 2019-10-10 2021-04-1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
CN112652777B (zh) * 2019-10-10 2024-04-1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
US12107236B2 (en) 2019-10-10 2024-10-01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econdary batter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20123168A (ko) 2012-11-08
EP2515362B1 (en) 2016-12-28
EP2515362A2 (en) 2012-10-24
EP2515362A3 (en) 2013-05-29
CN102751527B (zh) 2015-06-03
US9559339B2 (en) 2017-01-31
JP2012227113A (ja) 2012-11-15
US20120270099A1 (en) 2012-10-25
KR101308255B1 (ko) 2013-09-13
JP5580262B2 (ja) 2014-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51527B (zh) 二次电池
CN102456864B (zh) 可再充电电池的端子
KR101146414B1 (ko) 이차 전지
CN102315415B (zh) 可再充电电池
KR102275421B1 (ko) 이차전지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차전지
CN102760855B (zh) 二次电池
KR101222267B1 (ko) 이차 전지
US20120214030A1 (en) Secondary battery
US8728644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KR101233573B1 (ko) 이차 전지
EP2495785A1 (en) Secondary battery an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secondary battery
US8524390B2 (en) Secondary battery
KR102663722B1 (ko) 이차 전지
CN102593404A (zh) 二次电池及其组装方法和包括该二次电池的电池组
CN102738522A (zh) 二次电池
CN105280874A (zh) 二次电池
US20120164501A1 (en) Secondary battery
KR101211794B1 (ko) 이차 전지
JP2013115042A (ja) 2次電池
KR20190087871A (ko) 이차 전지
CN105322125A (zh) 二次电池
CN104009197A (zh) 可再充电电池
US9166208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KR102165332B1 (ko) 이차 전지
KR20130121517A (ko) 이차 전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OSCH GMBH ROBERT

Effective date: 20130208

Owner name: SAMSUNG SDI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B LIMOTIV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20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208

Address after: South Korea Gyeonggi Do Yongin

Applicant after: Samsung SDI Co., Ltd.

Applicant after: Robert Bosch Ltd.

Address before: South Korea Gyeonggi Do Yongin

Applicant before: SB LiMotive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