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47594A - 烘干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烘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47594A
CN102747594A CN2012101055093A CN201210105509A CN102747594A CN 102747594 A CN102747594 A CN 102747594A CN 2012101055093 A CN2012101055093 A CN 2012101055093A CN 201210105509 A CN201210105509 A CN 201210105509A CN 102747594 A CN102747594 A CN 1027475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control model
drive division
oven dry
rotary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055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47594B (zh
Inventor
小林卓也
田村和浩
前田有亮
高嵜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475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475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475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475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烘干装置,包括:直立设置,用于收容衣物的烘干槽;向烘干槽送出用于烘干衣物的烘干空气的送气系统;包含支撑烘干槽内的衣物的支撑部以及突出于支撑部的突出部的旋转部件;使旋转部件向第一方向和与该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交替旋转的驱动部;检测烘干槽的振动的传感部件;以及当烘干槽的振动低于对该振动设定的阈值时,以第一控制模式控制驱动部,当烘干槽的振动为阈值以上时,以不同于第一控制模式的第二控制模式控制驱动部的控制装置,其中,在第二控制模式下被控制的驱动部,在进行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的旋转的动作循环中,以少于在第一控制模式下被控制的驱动部的工作量使旋转部件旋转。据此,能够减轻烘干槽的振动。

Description

烘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衣物进行烘干的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烘干衣物的特定种类的烘干装置具备筐体、倾斜安装于筐体的烘干槽以及向烘干槽送出烘干空气的送气系统。烘干槽具备保持烘干空气以使送出的烘干空气不在筐体内扩散的保持槽以及在保持槽内旋转的旋转滚筒。收容在旋转滚筒内的衣物基于旋转滚筒的旋转以及重力作用而上下运动,改变相对于烘干空气的流动的姿势。其结果,衣物大致均匀地被烘干。
通过旋转滚筒的旋转而烘干衣物的烘干装置有时具备检测衣物因重力作用而冲撞于旋转滚筒的内周面而产生的振动的传感器(例如专利文献1至3)。基于由传感器检测的振动,掌握烘干装置的状况以及旋转滚筒内的衣物的状况。
作为其他种类的洗衣机可举出具有直立的烘干槽的烘干装置。此种烘干装置利用设置在烘干槽的底部的搅拌部件抛起衣物,以此改变衣物的姿势。在直立的烘干槽内的衣物的运动模式主要为利用搅拌部件的上下运动,因此,几乎没有考虑与包围直立的烘干槽的筐体的周壁邻接的烘干槽的周壁与衣物的冲撞。
要进行烘干处理的衣物尚含有水分而比较重。因此,如果含有水分的衣物冲撞于烘干槽的周壁,烘干槽会较大地振动。伴随近年来对洗衣机的小型化的要求,烘干槽与筐体的内壁之间的空隙有狭窄的倾向。因此,因烘干槽的振动,发生烘干槽与筐体之间的冲撞而发出声响。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7-143964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8-148926号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0-51432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行用于减轻烘干槽的振动的动作的烘干装置。
本发明所涉及的烘干装置,包括:烘干槽,直立设置,用于收容衣物;送气系统,向所述烘干槽送出用于烘干所述衣物的烘干空气;旋转部件,包含支撑所述烘干槽内的衣物的支撑部以及突出于该支撑部的突出部;驱动部,使所述旋转部件向第一方向和与该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交替旋转;传感部件,检测所述烘干槽的振动;以及控制装置,当所述烘干槽的所述振动低于对该振动设定的阈值时,以第一控制模式控制所述驱动部,当所述烘干槽的所述振动为所述阈值以上时,以不同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式的第二控制模式控制所述驱动部,其中,在所述第二控制模式下被控制的所述驱动部,在进行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的旋转的动作循环中,以少于在所述第一控制模式下被控制的所述驱动部的工作量使所述旋转部件旋转。
根据所述结构,本发明所涉及的烘干装置能够适当地减轻烘干槽的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概略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洗衣机的下部筐体的概略展开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洗衣机的上部筐体的概略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的上部筐体的概略展开立体图。
图5是图1所示的洗衣机的处理槽的概略展开立体图。
图6是图1所示的洗衣机的概略俯视放大图。
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洗衣机的热交换器的安装结构的概略展开立体图。
图8是图1所示的洗衣机的概略俯视放大图。
图9是图1所示的洗衣机的加速度传感器的概略纵剖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加速度传感器的概略展开立体图。
图11是图9所示的加速度传感器的概略正视图。
图12是图9所示的加速度传感器的概略横剖视图。
图13是图9所示的加速度传感器的概略正视图。
图14是图9所示的加速度传感器的概略俯视图。
图15是图9所示的加速度传感器的概略后视图。
图16是图9所示的加速度传感器的下部的概略放大剖视图。
图17是图9所示的加速度传感器的概略仰视图。
图18是洗衣水被供应至第一水位的洗衣机的概略剖视图。
图19是洗衣水被供应至第二水位的洗衣机的概略剖视图。
图20是预备搅拌动作的概略流程图。
图21是其他预备搅拌动作的概略流程图。
图22是洗衣水被供应至第三水位的洗衣机的概略剖视图。
图23是其他预备搅拌动作的概略流程图。
图24是烘干工序的概略流程图。
图25是概略地表示在解缠工序中由驱动马达驱动的波轮的旋转动作的时序图。
图26是概略地表示在抛起工序中由驱动马达驱动的波轮的旋转动作的时序图。
图27是抛起工序的概略流程图。
图28(A)是概略地表示从第一控制模式切换到第二控制模式时的波轮的旋转动作的时序图。
图28(B)是概略地表示从第一控制模式切换到第二控制模式时的波轮的其他旋转动作的时序图。
图29是其他抛起工序的其他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烘干装置的一实施方式。另外,以下的说明中所用的“上”、“下”、“左”或“右”等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为了明确说明,并不对烘干装置的原理作任何限定。
(洗衣机)
图1是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烘干装置而被例示的具有烘干功能的洗衣机的概略纵剖视图。利用图1说明洗衣机。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原理也适用于不具备洗衣功能的装置。
洗衣机100具有大致矩形箱状的筐体110和直立在筐体110内的处理槽200。朝上方开口的处理槽200进行洗涤处理、脱水处理以及烘干处理之类的各种处理。
筐体110具有大致矩形箱状的下部筐体120和固定在下部筐体120上的上部筐体130。处理槽200主要收容在下部筐体120内。
图2是下部筐体120的概略展开立体图。利用图1及图2,对下部筐体120进行说明。
下部筐体120具有大致矩形筒状的侧壁部121和支撑侧壁部121的矩形框状的底座部122。固定在底座部122上的侧壁部121以包围处理槽200的方式立起设置。
侧壁部121包括背面壁123、背面壁123的相反侧的正面壁124、立起设置在背面壁123与正面壁124之间的左壁125以及左壁125的相反侧的右壁126。
图3是上部筐体130的概略立体图。利用图1至图3,对上部筐体130进行说明。
上部筐体130包括形成洗衣机100的上面的顶壁131、与下部筐体120的背面壁123大致齐平的上背面壁133、与下部筐体120的正面壁124大致齐平的上正面壁134、与下部筐体120的左壁125大致齐平的上左壁135以及与下部筐体120的右壁126大致齐平的上右壁136。
如图1所示,沿背面壁123安装有控制装置150。控制装置150负责洗衣机100的洗涤处理、脱水处理以及烘干处理等各种处理的控制。
如图3所示,沿顶壁131的正面缘137安装有操作面板151。操作面板151电连接于控制装置150。使用者可操作操作面板151来使洗衣机100进行所期望的运转。
如图3所示,在顶壁131形成有大致圆形的开口部138。如图1所示,上部筐体130还包括封闭开口部138的盖体139。盖体139可上下转动地安装于顶壁131。使用者可将盖体139朝上方转动,向处理槽200内投入衣物。或者,使用者可将盖体139朝上方转动,从处理槽200内取出衣物。在本实施方式中,处理槽200作为收容衣物的烘干槽而被例示。
图4是表示安装于上部筐体130的各种部件的概略展开立体图。利用图1、图2及图4,对安装于上部筐体130的部件进行说明。
洗衣机100具备检测处理槽200的振动的机械式开关元件152。电连接于控制装置150的开关元件152输出包含与处理槽200的振动有关的信息的检测信号。控制装置150基于来自开关元件152的检测信号控制处理槽200。
洗衣机100还包括支撑开关元件152的支撑片140。支撑片140沿上部筐体130的上背面壁133而被固定。安装在支撑片140左端的开关元件152朝下方突出,并进入下部筐体120的背面壁123及左壁125之间的角落部。
开关元件152包括朝下方延伸的杆部153以及根据杆部153的姿势生成并输出检测信号的信号生成部154。如果处理槽200朝向背面壁123及左壁125之间的角落部发生大幅移位,则如图4所示,杆部153朝向背面壁123(及上背面壁133)转动。此时,信号生成部154生成并输出用于使处理槽200停止旋转(或者减速)的检测信号。在以下的说明中,朝向背面壁123及左壁125之间的角落部的方向称作第一方向FD。而且,与第一方向FD相反的方向称作第二方向SD。
图5是处理槽200的概略展开立体图。利用图1至图3以及图5,对处理槽200进行说明。
处理槽200具备为了对衣物进行脱水而旋转的内槽210和收容内槽210的外槽220。使用者可打开上部筐体130的盖体139,将衣物收容到内槽210内。
如图1所示,内槽210具有大致圆筒形状的周壁211以及连接于周壁211的下端的底壁212。在周壁211形成有多个通孔213。从衣物脱出的水穿过通孔213从内槽210排出。外槽220接收从通孔213排出的水。
外槽220具有大致圆筒形状的周壁221以及连接于周壁221的底壁222。周壁221包括与底壁222连接的下缘223和下缘223的相反侧的上缘224。
如图1所示,在底壁222形成有开口部225。从衣物脱出的水通过开口部225从外槽220排出。洗衣机100还包括连接于开口部225的连接管226和用于将水排出到筐体110外的排水系统300。
如图2所示,底座部122包括:与侧壁部121的背面壁123大致齐平的下背面壁143、与侧壁部121的正面壁124大致齐平的下正面壁144、与侧壁部121的左壁125大致齐平的下左壁145以及与侧壁部121的右壁126大致齐平的下右壁146。在下背面壁143形成有排水口142。
如图1所示,排水系统300包括:包含连接于连接管226的第一端部311和连接于排水口142的第二端部312的排水管310;以及在控制装置150的控制下开闭排水管310的排水阀320。当排水阀320打开排水管310时,外槽220中的水通过排水管310排出到筐体110外。
如图1及图5所示,洗衣机100具有大致圆盘状的波轮230。波轮230包括横放在内槽210的底壁212上的圆板部231和从圆板部231的周缘朝上方突出的倾斜环232。倾斜环232朝向上方扩展。圆板部231及/或倾斜环232支撑收容在处理槽200内的衣物。在本实施方式中,圆板部231及/或倾斜圈232作为支撑部而被例示。
波轮230还包括从圆板部231及倾斜环232的上面突出的搅拌肋233。搅拌肋233呈放射状延伸。波轮230在洗衣期间及/或烘干衣物的期间旋转。据此,在这些工序中,处理槽200内的衣物及/或洗衣水适当地被搅拌。在本实施方式中,搅拌肋233作为突出部而被例示。此外,波轮部230作为旋转部件而被例示。
洗衣机100还包括在控制装置150的控制下使内槽210及波轮230选择性地旋转的驱动机构400。驱动机构400包括:产生使内槽210或波轮230旋转的驱动力的驱动马达410、连接于内槽210的第一轴420、连接于波轮230的第二轴430、以及在第一轴420与第二轴430之间切换驱动马达410的驱动力的传递的离合器装置440。在控制装置150的控制下工作的驱动马达410及离合器装置440固定于外槽220的底壁222。第一轴420贯穿外槽220的底壁222并连接于内槽210的底壁212。与第一轴420同心旋转的第二轴430从第一轴420突出,并连接于内槽210内的波轮230。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马达410作为驱动部而被例示。
在用于洗涤衣物的洗涤工序中,离合器装置440切换驱动力的传递路径,以向第二轴430传递驱动力。其结果,在洗涤工序中,波轮230在内槽210内旋转。
如图1所示,洗衣机100还包括用于向处理槽200供应用于洗涤以及漂洗衣物的水的供水系统500。供水系统500包括:安装于形成在上部筐体130的顶壁131的供水口501(参照图3)的供水部510;切换从供水部510供应的水的路径的切换阀520;以及规定从切换阀520流向外槽220的水的路径的供水管530。
供水部510例如连接于自来水管的水龙头(未图示)。上述的控制装置150例如控制供水系统500的切换阀520。当切换阀520在控制装置150的控制下打开向供水管530的水路时,水被供应到处理槽200。
如图5所示,处理槽200包括:捕捉并回收从洗涤中的衣物分离的纤维屑的回收袋214以及起到保持内槽210的平衡的作用的流体平衡器215。回收袋214及流体平衡器215安装于内槽210的上缘。
如图1所示,外槽220还包括:连接于周壁221的上缘224且横放在内槽210上的上板227以及可上下转动地安装于上板227的内盖229。使用者可使上部筐体130的盖体139下方的内盖229朝上方转动,将衣物投入到内槽210内。或者,使用者可从内槽210取出衣物。当使用者使内盖229朝下方转动时,在上板227与内盖229之间形成密封结构。据此,处理槽200内的水几乎不会或者完全不会从上板227的开口部漏出。
洗衣机100还包括让用于烘干衣物的烘干空气循环的循环系统600。循环系统600包括:连接于连接管226的管型的热交换器610以及将水从切换阀520引导至热交换器610的引导管611。当切换阀520打开向引导管611的水路时,水被供应到热交换器610。
热交换器610包括连接于连接管226的下端部612以及连接于引导管611的上端部613。朝向上方流动的烘干空气与从热交换器610的上端部613流入的水进行热交换。其结果,烘干空气适当地被除湿。
循环系统600还包括安装于背面壁123的冷却风扇620。冷却风扇620朝向热交换器610送风,使烘干空气冷却。其结果,促进烘干空气的除湿。
循环系统600还包括:将经过除湿的烘干空气送入处理槽200的送风风扇630、在送风风扇630与处理槽200之间加热烘干空气的加热器640以及将经过加热的烘干空气引导至处理槽200的导入管650。导入管650连接于上板227。循环系统600可通过导入管650向处理槽200送入烘干空气,并且通过连接管226回收烘干空气。据此,实现在处理槽200周围的烘干空气的循环。在本实施方式中,循环系统作为送气系统而被例示。
洗衣机100还包括连接筐体110和外槽220的悬架部件240。支撑外槽220的悬架部件240使从外槽220向筐体110传递的振动衰减。
图6是正面壁124与右壁126之间的角落部周围的概略放大俯视图。利用图1、图2、图4及图6,进一步说明洗衣机100。
波轮230、内槽210及外槽220大致同心地设置。在脱水工序中,含水的相对较重的衣物碰撞到内槽210的周壁211。或者,衣物在内槽210内潜在地发生偏倚。衣物的碰撞及/或偏倚引起处理槽200的振动。
外槽220的周壁221包括与内槽210的周壁211相向的内面241和内面241的相反侧的外面242。外面242与侧壁部121相向。如图6所示,外面242靠近侧壁部121。
洗衣机100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700。安装于周壁221的外面242的加速度传感器700检测外面242的加速度。而且,加速度传感器700将与外面242的加速度相应的检测信号输出至控制装置150。外面242的加速度是与处理槽200的振动有关的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加速度传感器700作为传感部件而被例示。
加速度传感器700优选检测外槽220的半径方向的加速度成分及外槽220的周方向的加速度成分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其结果,适当地测定外槽220的振动。加速度传感器700更优选:不仅检测外槽220的半径方向的加速度成分及外槽220的周方向的加速度成分,而且还检测上下方向(即,垂直于外槽220的半径方向及外槽220的周方向的方向)的加速度成分。其结果,控制装置150基于来自加速度传感器700的检测信号来适当地分析外槽220的振动模式,控制处理槽200的动作(例如,由驱动马达410决定的波轮230的转速)。
加速度传感器700设置在由外槽220、正面壁124及右壁126围成的角落部。在大致圆筒状的外槽220与大致矩形筒状的侧壁部121之间形成的空间适合用于设置加速度传感器700,因此无须确保用于设置加速度传感器700的追加空间。据此,能够提供小型的洗衣机100。
与图4相关地进行说明的那样,开关元件152设置在背面壁123与左壁125之间的角落部。另一方面,加速度传感器700设置在正面壁124与右壁126之间的角落部。因此,加速度传感器700相对于开关元件152设置在筐体110的对角线上(即,相对于开关元件152而设置在第二方向SD上)。
如图6所示,如果处理槽200顺时针旋转,则加速度传感器700检测因衣物偏倚于右壁126与背面壁123之间及/或碰撞于右壁126与背面壁123之间引起的处理槽200的振动。因衣物偏倚于左壁125与正面壁124之间及/或碰撞于左壁125与正面壁124之间引起的处理槽200的振动,则由开关元件152来检测。因此,在处理槽200旋转半圈的期间以内,处理槽200的振动被由加速度传感器700及开关元件152中的至少其中之一检测出。据此,能够迅速地检测出处理槽200的振动。
控制装置150基于从开关元件152及加速度传感器700输出的检测信号,分析处理槽200的振动模式。当处理槽200的振幅超过对振幅设定的阈值时,控制装置150使驱动马达410的转速降低。或者,控制装置150使驱动马达410停止。据此,处理槽200的运动量降低,处理槽200的振幅变小。
如图6所示,外槽220的外面242靠近侧壁部121。如上所述,由加速度传感器700以及开关元件152迅速检测出处理槽200的振动,因此即使外槽220的外面242与侧壁部121之间的空间狭窄,也能避免或缓和外槽220与侧壁部121的碰撞。因此,能够提供小型的洗衣机100。
加速度传感器700优选安装在外槽220的上缘224附近。作业者如果想要调整或者维修加速度传感器700,则将上部筐体130从下部筐体120分离后,便可容易地触及安装在外槽220的上缘224附近的加速度传感器700。因此,可容易地进行加速度传感器700的维修、安装或者拆除。而且,由于外槽220的上缘224的振幅较大,因此安装在外槽220的上缘224附近的加速度传感器700能够适当地检测外槽220的加速度。
图7是安装于筐体110的热交换器610的概略立体图。图8是右壁126与背面壁123之间的角落部周围的概略放大俯视图。利用图1、图6至图8,对热交换器610的安装进行说明。
筐体110还包括安装于背面壁123的背面盖板129。热交换器610立起设置在背面盖板129与背面壁123之间。如图8所示,热交换器610设置在右壁126附近。因此,与图1相关地进行说明的循环系统600相对于处理槽200的旋转中心偏向接近加速度传感器700的右壁126而设置。
循环系统600在右壁126的附近与处理槽200的上面(即上板227)及下面(即外槽220的底壁222)连接。而且,热交换器610沿背面壁123及背面盖板129朝上方延伸。因此,循环系统600以右壁126与背面壁123之间的角落部的附近区域为中心,抑制处理槽200的在上下方向上的移位。
另一方面,在右壁126与背面壁123之间的角落部和存在于对角线上的左壁125与正面壁124之间的角落部的附近区域,处理槽200较容易地上下移动。例如,当使用者将水洒在上板227上时,水将朝向左壁125与正面壁124之间的角落部流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左壁125与正面壁124之间的角落部不存在加速度传感器700或开关元件152之类的传感部件,因此几乎不会因洒在上板227上的水导致加速度传感器700或开关元件152之类的传感部件发生故障。据此,可提供可靠性高的洗衣机100。
(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
图9是加速度传感器700的概略纵剖视图。图10是加速度传感器700的概略展开立体图。图11是加速度传感器700的概略正视图。利用图1、图6、图9至图11,对加速度传感器700的结构进行说明。
加速度传感器700具有检测外槽220的加速度(即处理槽200的振动)的检测元件710。检测元件710优选以电的方式检测外槽220的半径方向的加速度成分及外槽220的周方向的加速度成分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其结果,能够适当地测定外槽220的振动。检测元件710更优选不仅检测外槽220的半径方向的加速度成分及外槽220的周方向的加速度成分,而且还检测上下方向(即与外槽220的半径方向及外槽220的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加速度成分。
检测元件710包括检测外槽220的加速度的检测部711和用于将检测部711生成的检测信号传递至控制装置150的信号线712。控制装置150基于来自加速度传感器700的检测信号适当地分析外槽220的振动模式,控制处理槽200的动作。
加速度传感器700还包括保护检测元件710的保护壳800和连接于外槽220的外面242及保护壳800的连接板750。连接板750包含:沿外槽220的外面242而固定的底板751:以及从底板751朝向侧壁部121大致以直角弯曲的弯曲片752。
底板751包括与外槽220的外面242相向的第一面753和该第一面753的相反侧的第二面754。连接板750还包含沿底板751的周缘而朝向外槽220弯折的周肋755。周肋755在第一面753与外槽220的外面242之间形成空间。
另外,一般来讲刚性低的树脂制外槽220也有可能会因脱水时的振动发生变形或挠曲,产生噪声等而导致芯片713的误输出,如果采用刚性高的金属板制造底板751,则还具有下述效果,即:当芯片713检测外槽220的加速度时,不易受到此种外槽220的变形或挠曲的影响,芯片713能够更准确地检测外槽220的加速度。
保护壳800包括沿底板751而设置的第一壳体850和重叠于第一壳体850的第二壳体810。
图12是加速度传感器700的概略横剖视图。利用图9、图10及图12,对保护壳800进行说明。
第一壳体850包括:沿底板751的第二面754而设置的第一主板851、从第一主板851的周缘朝向侧壁部121突出的第一外周壁852、以及在比第一外周壁852位于内侧之处朝向侧壁部121突出的内壁853。
图13是拆除了第二壳体810的加速度传感器700的概略正视图。利用图9至图13,对第一壳体850及第二壳体810进行说明。
检测部711包括检测加速度的芯片713以及连接芯片713和信号线712的连接器714。内壁853划分由第一外周壁852围成的空间,形成用于收容并保持芯片713及连接器714的收容室。
如图10所示,第一外周壁852包括形成有大致U字形状的凹部854的上外壁855和与上外壁855相向的下外壁856。在下外壁856形成有用于插通信号线712的凹部857。
如图12所示,第二壳体810包括与第一主板851相向的第二主板811和从第二主板811朝向底板751的第二面754突出的第二外周壁812。当第二外周壁812插入内壁853与第一外周壁852之间时,形成用于收容检测元件710的收容空间。
如图10所示,第一外周壁852包括在上外壁855的右端与下外壁856的右端之间延伸的右外壁858。第一壳体850还包括与右外壁858邻接形成的钩片859。钩片859朝向第二壳体810突出。
如图11所示,第二壳体810还包括从第二外周壁812朝右侧突出的卡合部813。卡合部813以扣合(snap-fit)方式与钩片859卡合。
如图10所示,连接板750还包括从底板751的左缘朝向第一壳体850突出的突出舌756和相对于突出舌756向左侧弯折的副弯曲片757。第一外周壁852还包括右外壁858的相反侧的左外壁860。第一壳体850还包括从上外壁855朝向弯曲片752突出的第一固定柱861和从左外壁860突出的副固定柱862。副固定柱862与左外壁860邻接。副弯曲片757突出于副固定柱862。第二壳体810还包括从第二外周壁812朝上方(即朝向弯曲片752)突出的第二固定柱814。第二固定柱814嵌入于形成在上外壁855的凹部854。在第一固定柱861、第二固定柱814及副固定柱862形成有朝下方延伸的螺丝孔。
图14是加速度传感器700的概略俯视图。利用图10、图11及图14,对将保护壳800固定于连接板750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在弯曲片752及副弯曲片757上分别形成有贯穿孔758。加速度传感器700还包括固定螺丝770。固定螺丝770与普通的螺丝同样地具备具有螺旋状突条的棒状的螺丝部771和形成在螺丝部771的端部的头部772。固定螺丝770分别插入贯穿孔758。
固定螺丝770包括与形成在第一固定柱861上的螺丝孔螺合的第一固定螺丝773、与形成在第二固定柱814上的螺丝孔螺合的第二固定螺丝774和与副固定柱862螺合的第三固定螺丝775。保护壳800使用固定螺丝770固定于连接板750。
如图14所示,在固定螺丝770的头部772形成有大致十字形的槽部776。使用者可将螺丝刀(未图示)的前端插入槽部776,对螺丝部771进行旋转操作。据此,螺丝部771可相对于第一固定柱861、第二固定柱814及副固定柱862而分别进退。
如图11所示,第一固定螺丝773的头部772及第一固定柱861夹着弯曲片752。而且,第二固定螺丝774的头部772及第二固定柱814也夹着弯曲片752。第三固定螺丝775的头部772及副固定柱862夹着副弯曲片757。如图14所示,头部772出现在弯曲片752及副弯曲片757上,因此使用者可利用侧壁部121与外槽220之间的空间来有效地进行对加速度传感器700的作业。
图15是加速度传感器700的概略后视图。利用图9、图10及图15,进一步对将保护壳800固定于连接板750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在底板751的下部形成有开口部759。第一壳体850还包括从第一主板851的下端朝下方突出的爪部863。如图9及图15所示,安装在底板751的第二面754上的第一壳体850的爪部863插入于由周肋755形成的第一面753与外槽220的外面242之间的空隙内。据此,保护壳800的下部也适当地固定于连接板750。
图16是加速度传感器700的下部的概略剖视图。图17是加速度传感器700的概略仰视图。利用图10、图16及图17,对第一壳体850与第二壳体810之间的连接进行说明。
第二壳体810还包括从第二外周壁812的下缘朝下方突出的舌片815。而且,在第一壳体850的下外壁856形成有狭缝864。舌片815插入于狭缝864。据此,第二壳体810适当地连接于连接板750及第一壳体850。
(预备搅拌动作)
图18是洗衣水被供应至处理槽200内的第一水位为止的洗衣机100的概略剖视图。图19是洗衣水被供应至处理槽200内的比第一水位低的第二水位为止的洗衣机100的概略剖视图。利用图6、图9、图18及图19,对洗衣机100所执行的预备搅拌动作进行说明。
当进行用于洗涤衣物的洗涤工序时,供水系统500在控制装置150的控制下供应洗衣水至第一水位。随后,洗衣机100以第一水位洗涤衣物。
洗衣机100在执行洗涤工序之前进行预备搅拌动作。为了进行预备搅拌动作,供水系统500在控制装置150的控制下,向处理槽200供应洗衣水至比第一水位低的第二水位。在开始向处理槽200供水时,洗衣水中的洗涤剂的浓度较高,且往往不均匀。当执行预备搅拌动作时,洗衣水被适当地搅拌,从而实现洗涤剂浓度的均匀化。而且,洗衣水适当地起泡,在随后的洗涤工序中对衣物的洗净效果提高。在预备搅拌动作完成后,供水系统500进一步向处理槽200供应洗衣水,使洗衣水的水位达到第一水位。随后,执行洗涤工序。
在执行预备搅拌动作的期间,驱动马达410在控制装置150的控制下使波轮230双向交替旋转。其结果,处理槽200内的洗衣水及衣物被搅拌。
如上所述,执行预备搅拌动作的期间的处理槽200内的水位低,因此旋转的波轮230的搅拌肋233容易直接碰撞处理槽200内的衣物。通过伴随搅拌肋233的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处理槽200内的衣物随后碰撞内槽210的周壁211。如果吸收了被供应到处理槽200的洗衣水的衣物碰撞到内槽210的周壁211,则会使处理槽200产生较大的振动。
如与图6相关地进行说明的那样,筐体110与处理槽200之间的空隙较窄。因此,大幅度振动的处理槽200会碰撞到筐体110。
与图9相关地进行说明的加速度传感器700能够在几乎不受衣物与内槽210的碰撞位置影响的情况下检测处理槽200的振动,因此适合用于检测预备搅拌动作时的处理槽200的振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150预先存储对预备搅拌动作时的处理槽200的振动设定的阈值。当处理槽200的振动在预备搅拌动作的期间超过阈值时,驱动马达410在控制装置150的控制下使波轮230的旋转减速。其结果,处理槽200不易发生过度振动。
图20是预备搅拌动作的概略流程图。利用图9、图18至图20,对预备搅拌动作进行说明。
(步骤S110)
当开始预备搅拌动作时,执行步骤S110。在步骤S110,供水系统500在控制装置150的控制下向处理槽200供应洗衣水。当处理槽200内的洗衣水的水位达到第二水位时,执行步骤S120。
(步骤S120)
在步骤S120,驱动马达410在控制装置150的控制下使波轮230旋转。之后,执行步骤S130。
(步骤S130)
在步骤S130,加速度传感器700检测以波轮230的旋转轴为基准的半径方向的加速度成分及波轮230的旋转方向的加速度成分中的至少其中之一。更为理想的是,加速度传感器700检测与以波轮230的旋转轴为基准的半径方向的加速度成分及波轮230的旋转方向的加速度成分垂直的方向的加速度成分。加速度传感器700将包含与检测到的加速度相关的信息的检测信号输出至控制装置150。控制装置150基于检测信号分析处理槽200的振动,判定处理槽200的振动是否超过阈值。如果处理槽200的振动未超过阈值,则执行步骤S140。如果处理槽200的振动为阈值以上,则执行步骤S150。
(步骤S140)
控制装置150预先存储对预备搅拌动作分配的期间。而且,控制装置150测定波轮230被驱动的时间。如果波轮230被驱动的时间超过对预备搅拌动作分配的期间,则执行步骤S160。如果波轮230被驱动的时间在对预备搅拌动作分配的期间以下,则执行步骤S120。
(步骤S150)
在步骤S150,驱动马达410在控制装置150的控制下停止波轮230的旋转。之后,执行步骤S160。
(步骤S160)
在步骤S160,供水系统500在控制装置150的控制下,向处理槽200供应洗衣水至第一水位。之后,执行洗涤工序。
图21是其他预备搅拌动作的概略流程图。利用图18至图21,对预备搅拌动作进行说明。
在图21所示的流程图中,从上述步骤S150到步骤S160的处理不同。因此,对从步骤S150到步骤S160的工序进行说明。
(步骤S151)
在步骤S150,当波轮230的旋转停止时,执行步骤S151。在步骤S151,控制装置150对步骤S150的执行次数进行计数。之后,执行步骤S152。
(步骤S152)
控制装置150预先存储对在步骤S151获得的计数值设定的阈值(计数阈值)。计数阈值例如设定为“2”。如果计数值等于计数阈值,则执行步骤S160。如果计数值不等于计数阈值(即、计数值比计数阈值小),则执行步骤S153。
(步骤S153)
在步骤S153,供水系统500在控制装置150的控制下将指定量的洗衣水供应到处理槽200。之后,执行步骤S120,再次开始利用波轮230的搅拌。
图22是进行步骤S153后的洗衣机100的概略剖视图。利用图18、图19、图21及图22,对步骤S153进行说明。
执行步骤S153的结果,处理槽200内的洗衣水的水位达到第一水位与第二水位之间的第三水位。在之后的步骤S120,伴随波轮230的旋转的衣物在处理槽200内的移动因增加的洗衣水而受到更大的阻力。因此,处理槽200难以产生振动。
图23是其他预备搅拌动作的概略流程图。利用图19、图20及图23,对预备搅拌动作进行说明。
在图23所示的流程图中,取代图20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50而执行步骤S155。
(步骤S155)
在步骤S155,驱动马达410在控制装置150的控制下降低波轮230的转速。其结果,利用转速降低的波轮230来继续进行预备搅拌动作,因此处理槽200难以产生过度的振动。
(烘干工序)
加速度传感器700检测的处理槽200的振动也适合用于烘干工序。
图24是烘干工序的概略流程图。利用图1及图24,对烘干工序进行说明。
(步骤S210)
当烘干工序开始时,执行步骤S210。在步骤S210,控制装置150测定自烘干工序开始时刻起的经过时间。之后,执行步骤S220。
(步骤S220)
在步骤S220,执行波轮230以消除处理槽200内的衣物的缠绕的方式进行动作的解缠工序。解缠工序中的波轮230及驱动马达410的动作将在后面叙述。当解缠工序结束时,执行步骤S230。
(步骤S230)
在步骤S230,执行波轮230以抛起处理槽200内的衣物的方式进行动作的抛起工序。抛起工序中的波轮230及驱动马达410的动作将在后面叙述。当抛起工序结束时,执行步骤S240。
(步骤S240)
控制装置150预先存储对烘干工序的执行时间设定的设定时间。当自烘干工序开始时刻起的经过时间超过设定时间时,烘干工序结束。当自烘干工序开始时刻起的经过时间在设定时间以内时,再次执行步骤S220。
据此,在对烘干工序分配的期间内,交替地反复进行解缠工序和抛起工序。
图25是概略地表示在解缠工序中由驱动马达410驱动的波轮230的旋转动作的时序图。利用图1、图24及图25,对解缠工序中的波轮230的动作进行说明。
解缠工序例如也可包括两次解缠循环。在解缠循环中,波轮230以相对较低的旋转速度(例如80rpm)旋转指定期间(例如1.5秒),之后停止指定期间(例如1.0秒)。其后,波轮230同样以相对较低的旋转速度(例如80rpm)旋转指定期间(例如1.5秒),之后停止指定期间(例如1.0秒)。
波轮230在进行上述间歇性的左旋转之后,使旋转速度呈阶梯状增大而向左旋转。波轮230停止指定期间(例如2秒)后,同样使旋转速度呈阶梯状增大而向右旋转。例如,波轮230也可在以80rpm向左或向右旋转1.5秒钟后,以130rpm向左或向右旋转0.8秒钟。
驱动马达410在控制装置150的控制下使速度呈阶梯状增大而使波轮230旋转,其结果,在直接接触搅拌肋233的衣物与周围的其他衣物之间产生剪切力,衣物间的缠绕被消除。在本实施方式中,解缠工序作为第二动作模式而被例示。此外,波轮230的左旋转及右旋转中的其中之一旋转作为第一方向的旋转而被例示。波轮230的左旋转及右旋转中的另一旋转作为第二方向的旋转而被例示。图25所示的波轮230在左旋转及右旋转中,均使速度呈阶梯状变化。也可以取而代之,波轮230在左旋转及右旋转的其中之一个旋转中,使速度呈阶梯状变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包含上述间歇性旋转动作和阶梯状加速旋转动作的解缠循环反复进行两次。因此,解缠工序以相对较短的期间(例如15秒左右)完成。另一方面,抛起工序执行比解缠工序长的期间(例如约4分钟)。
图26是概略地表示在抛起工序中由驱动马达410驱动的波轮230的旋转动作的时序图。利用图1、图6、图9、图24及图26,对抛起工序中的波轮230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抛起工序,驱动马达410使波轮230向左及向右交替旋转。例如,驱动马达410使波轮230以130rpm向左旋转0.7秒钟。之后,驱动马达410使波轮230停止1.2秒钟。再其后,驱动马达410使波轮230以130rpm向右旋转0.7秒钟。包括1个左旋转动作和1个右旋转动作的动作模式在以下的说明中称作动作循环。上述动作循环在对抛起工序分配的期间(例如4分钟)内反复进行。与上述解缠工序不同,抛起工序中的向左或向右的波轮230的旋转速度大致为一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抛起工序作为第一动作模式而被例示。
碰撞到左右交替旋转的波轮230的搅拌肋233的衣物被抛起。其结果,衣物在处理槽200内翻滚,可促进衣物的均匀烘干。
如果含有水分的衣物被抛起并碰撞到内槽210的周壁211,则处理槽200会产生较大的振动。
如与图6相关地进行说明的那样,筐体110与处理槽200之间的空隙较窄。因此,大幅度振动的处理槽200会碰撞到筐体110。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150预先存储对处理槽200的振动设定的阈值。控制装置150比较加速度传感器700检测的处理槽200的振动与阈值,切换对驱动马达410的控制模式。在以下的说明中,处理槽200的振动低于阈值时的控制装置150对驱动马达410的控制模式称作第一控制模式。另外,处理槽200的振动在阈值以上时的控制装置150对驱动马达410的控制模式称作第二控制模式。第二控制模式下的驱动马达410及由驱动马达410驱动的波轮230的动作与第一控制模式下的它们的动作不同。在第二控制模式下受到控制的驱动马达410如后所述,以少于在第一控制模式下受到控制的驱动马达410的工作量使波轮230旋转。
图27是与图24的步骤S230相关地进行说明的抛起工序的概略流程图。利用图1、图9、图24及图27,对抛起工序进行说明。
(步骤S231)
当开始抛起工序时,执行步骤S231。在步骤231,控制装置150测定自抛起工序开始时刻起的经过时间。之后,执行步骤S232。
(步骤S232)
在步骤S232,控制装置150以第一控制模式控制驱动马达410。第一控制模式下的驱动马达410的控制将在后面叙述。在步骤S232之后,执行步骤S233。
(步骤S233)
控制装置150预先存储对处理槽200的振动设定的阈值。在步骤S233,加速度传感器700检测以波轮230的旋转轴为基准的半径方向的加速度成分及波轮230的旋转方向的加速度成分中的至少其中之一。更为理想的是,加速度传感器700检测与以波轮230的旋转轴为基准的半径方向的加速度成分及波轮230的旋转方向的加速度成分垂直的方向的加速度成分。控制装置150基于加速度传感器700检测的加速度的数据分析处理槽200的振动模式,并比较处理槽200的振动与阈值。当处理槽200的振动低于阈值时,执行步骤S234。当处理槽200的振动在阈值以上时,执行步骤S235。
(步骤S234)
控制装置150预先存储对执行抛起工序的时间设定的设定时间(例如4分钟)。当自抛起工序开始时刻起的经过时间超过设定时间时,抛起工序结束。当自抛起工序开始时刻起的经过时间在设定时间以内时,再次执行步骤S232。
(步骤S235)
在步骤S235,控制装置150以第二控制模式控制驱动马达410。第二控制模式下的驱动马达410的控制将在后面叙述。在步骤S235之后,执行步骤S236。
(步骤S236)
控制装置150预先存储对执行抛起工序的时间设定的设定时间(例如4分钟)。当自抛起工序开始时刻起的经过时间超过设定时间时,抛起工序结束。当自抛起工序开始时刻起的经过时间在设定时间以内时,再次执行步骤S235。
图28(A)是概略地表示从第一控制模式切换到第二控制模式时的波轮230的旋转动作的时序图。利用图1、图27及图28(A),对波轮230的旋转动作进行说明。
在第一控制模式下受到控制的驱动马达410使波轮230以较高的旋转速度向左或向右旋转。当在步骤S233判定的结果为处理槽200的振动高于阈值时,控制装置150以第二控制模式控制驱动马达410。在第二控制模式下受到控制的驱动马达410以比在第一控制模式下受到控制的驱动马达410低的旋转速度使波轮230旋转。其结果,处理槽200内的衣物的抛起量降低,处理槽200的振动也变小。
图28(B)是概略地表示从第一控制模式切换到第二控制模式时的波轮230的其他旋转动作的时序图。利用图1、图24、图27及图28(B),对波轮230的旋转动作进行说明。
在第一控制模式下受到控制的驱动马达410使波轮230以较长的时间向左或向右旋转。当在步骤S233判定的结果为处理槽200的振动高于阈值时,控制装置150以第二控制模式控制驱动马达410。在第二控制模式下受到控制的驱动马达410以比在第一控制模式下受到控制的驱动马达410短的时间使波轮230旋转。据此,在第二控制模式下旋转的波轮230的角移位量比在动作循环中在第一控制模式下旋转的波轮230的角移位量小。
由图24及图27的流程图可知,即使抛起工序在第二控制模式下结束,在紧跟着随后的解缠工序执行的抛起工序中,驱动马达410仍以第一控制模式执行。在后续的解缠工序中,衣物间的缠绕得到缓和,处理槽200难以产生振动。因此,即使后续的抛起工序以第一控制模式开始,处理槽200也不会产生过度的振动。在第一控制模式下开始抛起工序的结果,处理槽200内的衣物被适当地抛起,衣物得到有效烘干。
图29是其他抛起工序的其他流程图。利用图1、图24、图27及图29,对抛起工序进行说明。
控制装置150预先存储对执行抛起工序的时间设定的两个设定时间(第一设定时间及第二设定时间)。第二设定时间比第一设定时间短。
(步骤S237)
在图29所示的流程图中,取代图27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234而执行步骤S237。当自抛起工序开始时刻起的经过时间超过第一设定时间时,结束抛起工序。当自抛起工序开始时刻起的经过时间在设定时间以内时,再次执行步骤S232。
(步骤S238)
在图29所示的流程图中,取代图27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236而执行步骤S238。当自抛起工序开始时刻起的经过时间超过第二设定时间时,结束抛起工序。当自抛起工序开始时刻起的经过时间在设定时间以内时,再次执行步骤S235。
根据图29所示的流程图,当切换为第二控制模式时,抛起工序将在短期间内结束,并转移到后续的解缠工序。其结果,衣物更有效地得到烘干。
上述的实施方式主要包含具有以下结构的烘干装置。具有以下结构的烘干装置能够适当地减轻烘干槽的振动。
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烘干装置,包括:烘干槽,直立设置,用于收容衣物;送气系统,向所述烘干槽送出用于烘干所述衣物的烘干空气;旋转部件,包含支撑所述烘干槽内的衣物的支撑部以及突出于该支撑部的突出部;驱动部,使所述旋转部件向第一方向和与该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交替旋转;传感部件,检测所述烘干槽的振动;以及控制装置,当所述烘干槽的所述振动低于对该振动设定的阈值时,以第一控制模式控制所述驱动部,当所述烘干槽的所述振动为所述阈值以上时,以不同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式的第二控制模式控制所述驱动部,其中,在所述第二控制模式下被控制的所述驱动部,在进行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的旋转的动作循环中,以少于在所述第一控制模式下被控制的所述驱动部的工作量使所述旋转部件旋转。
根据所述结构,送气系统向直立的烘干槽送出烘干空气,以烘干收容在烘干槽内的衣物。旋转部件的支撑部在烘干槽内支撑衣物。驱动部使旋转部件向第一方向和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交替旋转,因此,从支撑部突出的突出部在两个方向上与衣物冲撞。其结果,在烘干槽内衣物被抛起,衣物的姿势被改变。据此,衣物能够均匀地被烘干。
传感部件检测烘干槽的振动。当烘干槽的振动低于对该振动设定的阈值时,控制装置以第一控制模式控制驱动部。当烘干槽的振动为阈值以上时,控制装置以不同于第一控制模式的第二控制模式控制驱动部。在第二控制模式下被控制的驱动部,在进行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的旋转的动作循环中,以少于在第一控制模式下被控制的驱动部的工作工作量使旋转部件旋转。由于当烘干槽的振动大于阈值时,衣物被抛上去的量变小,因此,烘干槽的振动之后就减轻。
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在所述第二控制模式下被控制的所述驱动部,以低于在所述第一控制模式下被控制的驱动部的旋转速度使所述旋转部件旋转。
根据所述结构,在第二控制模式下被控制的驱动部,以低于在第一控制模式下被控制的驱动部的旋转速度使旋转部件旋转,因此,当烘干槽的振动大于阈值时,衣物被抛上去的量变小。因此,烘干槽的振动之后就减轻。
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在所述第二控制模式下被控制的所述驱动部,在所述动作循环中,向所述旋转部件赋予小于在所述第一控制模式下被控制的驱动部的角移位量。
根据所述结构,在第二控制模式下被控制的驱动部在动作循环中向旋转部件赋予小于在第一控制模式下被控制的驱动部的角移位量,因此,当烘干槽的振动大于阈值时,衣物被抛上去的量变小。因此,烘干槽的振动之后就减轻。
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驱动部,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执行第一动作模式和第二动作模式,其中,所述第一动作模式,反复执行所述动作循环以使所述旋转部件以恒定的速度双方向旋转;所述第二动作模式,在所述旋转部件向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旋转的期间,使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速度呈阶梯状增大。
根据所述结构,驱动部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执行第一动作模式和第二动作模式,其中,第一动作模式反复执行动作循环,以使旋转部件以一定的速度双方向旋转,第二动作模式在旋转部件向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旋转的期间,使旋转部件的旋转速度呈阶梯状增大。在执行第一动作模式的期间,衣物被抛上去,能够促进均匀烘干。在执行第二动作模式的期间,旋转部件呈阶梯状加速,其结果,能够促进消除衣物之间的缠绕。因此,衣物适当地被烘干。
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第一动作模式以及所述第二动作模式交替执行,所述控制装置,当所述第二动作模式之后开始所述第一动作模式时,以所述第一控制模式控制所述驱动部。
根据所述结构,第一动作模式以及第二动作模式交替执行。当第二动作模式之后开始第一动作模式时,控制装置以第一控制模式控制驱动部,因此,通过执行第二动作模式而消除缠绕的衣物高高地被抛上去,能够有效率地实现烘干均匀。因此,能够有效率地烘干衣物。
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以所述第二控制模式控制所述驱动部的所述控制装置,缩短所述第一动作模式的期间。
根据所述结构,以第二控制模式控制驱动部的控制装置缩短第一动作模式的期间,因此,较早地执行用于消除衣物之间的缠绕的第二动作模式。之后,控制装置以第一控制模式控制驱动部,因此,通过执行第二动作模式而消除缠绕的衣物高高地被抛上去,能够有效率地实现烘干均匀。因此,能够有效率地烘干衣物。
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传感部件包括检测以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轴为基准的半径方向的加速度成分以及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方向的加速度成分中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加速度传感器。
根据所述结构,传感部件检测以旋转部件的旋转轴为基准的半径方向的加速度成分以及旋转部件的旋转方向的加速度成分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因此,能够适当地检测烘干槽的振动。
在上述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检测与以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轴为基准的半径方向的加速度成分以及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方向的加速度成分垂直的方向的加速度成分。
根据所述结构,加速度传感器检测与以旋转部件的旋转轴为基准的半径方向的加速度成分以及旋转部件的旋转方向的加速度成分垂直的方向的加速度成分,因此可对应于各种振动模式而控制驱动部。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适合利用于在直立的烘干槽内使衣物翻滚运动而进行烘干的装置。

Claims (8)

1.一种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烘干槽,直立设置,用于收容衣物;
送气系统,向所述烘干槽送出用于烘干所述衣物的烘干空气;
旋转部件,包含支撑所述烘干槽内的衣物的支撑部以及突出于该支撑部的突出部;
驱动部,使所述旋转部件向第一方向和与该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交替旋转;
传感部件,检测所述烘干槽的振动;以及
控制装置,当所述烘干槽的所述振动低于对该振动设定的阈值时,以第一控制模式控制所述驱动部,当所述烘干槽的所述振动为所述阈值以上时,以不同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式的第二控制模式控制所述驱动部,其中,
在所述第二控制模式下被控制的所述驱动部,在进行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的旋转的动作循环中,以少于在所述第一控制模式下被控制的所述驱动部的工作量使所述旋转部件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控制模式下被控制的所述驱动部,以低于在所述第一控制模式下被控制的驱动部的旋转速度使所述旋转部件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控制模式下被控制的所述驱动部,在所述动作循环中,向所述旋转部件赋予小于在所述第一控制模式下被控制的驱动部的角移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在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执行第一动作模式和第二动作模式,其中,所述第一动作模式,反复执行所述动作循环以使所述旋转部件以恒定的速度双方向旋转;所述第二动作模式,在所述旋转部件向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旋转的期间,使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速度呈阶梯状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动作模式以及所述第二动作模式交替执行,
所述控制装置,当所述第二动作模式之后开始所述第一动作模式时,以所述第一控制模式控制所述驱动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所述第二控制模式控制所述驱动部的所述控制装置,缩短所述第一动作模式的期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部件包括检测以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轴为基准的半径方向的加速度成分以及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方向的加速度成分中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加速度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检测与以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轴为基准的半径方向的加速度成分以及所述旋转部件的旋转方向的加速度成分垂直的方向的加速度成分。
CN201210105509.3A 2011-04-21 2012-04-11 烘干装置 Active CN1027475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95160 2011-04-21
JP2011095160A JP5861116B2 (ja) 2011-04-21 2011-04-21 乾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47594A true CN102747594A (zh) 2012-10-24
CN102747594B CN102747594B (zh) 2015-01-21

Family

ID=47028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05509.3A Active CN102747594B (zh) 2011-04-21 2012-04-11 烘干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861116B2 (zh)
CN (1) CN10274759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75528A (zh) * 2020-11-28 2021-03-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衣物除湿方法、装置及洗衣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63941B2 (ja) * 2014-10-17 2019-02-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洗濯機
CN114806436B (zh) * 2022-05-24 2023-09-29 深圳市润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专用复合型膨胀胶带的制造工艺
CN117469942B (zh) * 2023-12-27 2024-03-19 熔石新材料(天津)有限公司 玄武岩纤维生产用原料处理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43469A (ja) * 1996-05-31 1998-02-17 Hitachi Ltd 洗濯機
CN1389618A (zh) * 2001-06-05 2003-01-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洗涤-烘干洗衣机
US20030066206A1 (en) * 2001-10-04 2003-04-10 Woo Kyung Chul Method for controlling washing and drying machine
JP2006204428A (ja) * 2005-01-26 2006-08-10 Toshiba Corp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CN1966814A (zh) * 2005-11-14 2007-05-23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考虑局部偏心的洗衣机脱水控制方法
CN101173441A (zh) * 2006-10-30 2008-05-07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滚筒式洗涤干燥机及其干燥工序的控制方法
CN101230532A (zh) * 2007-01-24 2008-07-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平衡器的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2021785A (zh) * 2009-03-11 2011-04-20 南京乐金熊猫电器有限公司 洗衣装置及利用洗衣装置的洗衣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70288A (ja) * 1997-01-09 1999-03-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洗濯乾燥機
JP2001276470A (ja) * 2000-03-30 2001-10-09 Nippon Kentetsu Co Ltd 洗濯乾燥機の乾燥運転時間方法
JP3825280B2 (ja) * 2001-06-04 2006-09-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洗濯乾燥機
JP4152701B2 (ja) * 2002-09-13 2008-09-17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電気洗濯機
JP2005274443A (ja) * 2004-03-25 2005-10-06 Star Micronics Co Ltd 振動検出機構および振動検出方法
JP4360281B2 (ja) * 2004-06-17 2009-11-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洗濯乾燥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43469A (ja) * 1996-05-31 1998-02-17 Hitachi Ltd 洗濯機
CN1389618A (zh) * 2001-06-05 2003-01-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洗涤-烘干洗衣机
US20030066206A1 (en) * 2001-10-04 2003-04-10 Woo Kyung Chul Method for controlling washing and drying machine
JP2006204428A (ja) * 2005-01-26 2006-08-10 Toshiba Corp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CN1966814A (zh) * 2005-11-14 2007-05-23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考虑局部偏心的洗衣机脱水控制方法
CN101173441A (zh) * 2006-10-30 2008-05-07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滚筒式洗涤干燥机及其干燥工序的控制方法
CN101230532A (zh) * 2007-01-24 2008-07-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平衡器的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2021785A (zh) * 2009-03-11 2011-04-20 南京乐金熊猫电器有限公司 洗衣装置及利用洗衣装置的洗衣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75528A (zh) * 2020-11-28 2021-03-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衣物除湿方法、装置及洗衣机
CN112575528B (zh) * 2020-11-28 2022-03-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衣物除湿方法、装置及洗衣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47594B (zh) 2015-01-21
JP5861116B2 (ja) 2016-02-16
JP2012223438A (ja) 2012-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47580B (zh) 洗衣机
CN102747583B (zh) 脱水装置
EP1688531B1 (en) Drum type washing and drying machine
EP2948583B1 (en) Laundry treatment apparatus
KR101422042B1 (ko) 건조기능을 갖는 의류장치
CN102747594A (zh) 烘干装置
US11512420B2 (en) Washing machin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1245541B (zh) 滚筒式洗衣干衣机
EP2594675A1 (en) Washing machine having vibration reducing apparatus and vibration reduc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03562460A (zh) 洗衣机
US20070144031A1 (en) Condensing type dryer and controlling method of the same
EP2400053B1 (en) Drying machine and washing and drying machine
CN202543631U (zh) 脱水装置
US20220389646A1 (en) Laundry tre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laundry treating apparatus
EP1369523A1 (en) Laundry washer and dryer machine
JP6184672B2 (ja) 洗濯機
CN202543674U (zh) 衣物处理装置
KR102572096B1 (ko) 세탁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02543629U (zh) 衣物处理装置
KR101737838B1 (ko) 건조기능을 갖는 의류장치
JP2003062380A (ja) 洗濯乾燥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