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39931B - 图像再现装置、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再现装置、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39931B
CN102739931B CN201210022373.XA CN201210022373A CN102739931B CN 102739931 B CN102739931 B CN 102739931B CN 201210022373 A CN201210022373 A CN 201210022373A CN 102739931 B CN102739931 B CN 1027399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photography
photography direction
picture
benchma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2237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39931A (zh
Inventor
户井田真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zhixi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Imag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Imaging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Imaging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39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99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399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993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再现装置、摄像装置。能够容易把握当前显示中的图像与过去拍摄的图像之间的摄影方向的关系。本发明的图像再现装置具有:方向决定部(114),其求出在使摄影方向变化的同时所拍摄的一系列摄影图像中、基准图像和基准图像以外的其它图像之间的相对摄影方向的关系;摄影方向画面生成部(115),其以基准图像为基准,生成在与方向决定部(114)所求出的相对摄影方向对应的位置配置有基准图像以外的其它图像的缩小图像的摄影方向画面;以及显示控制部(111),其使显示部(19)显示由摄影方向画面生成部(115)所生成的摄影方向画面。

Description

图像再现装置、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的显示技术。
背景技术
公知有一种为了可靠进行全景摄影而在全景摄影中示出照相机应移动的方向的照相机(参照专利文献1)。并且,公知有一种为了拍摄比全景图像范围宽的360度图像而示出引导圆来使使用者识别摄影方向的照相机(参照专利文献2)。
而且,还公知有一种将摄影图像作为缩小图像依次排列在实时浏览图像的旁边、可由使用者确认实时浏览图像以及过去的摄影图像的照相机(参照专利文献3)。
另一方面,在动态图像摄影中,还公知有一种检测照相机的移动信息(摇摄全景信息、变焦信息等)并生成将摇摄全景后的动态图像合成后的历史图像的照相机(参照专利文献4)。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3227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8453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22528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9-77363号公报
使用者在改变摄影方向的同时进行摄影的情况下,有时想要知道在摄影中过去拍摄了哪个方向的哪个被摄体。
然而,在专利文献1、2、4中没有公开对在摄影中过去拍摄了哪个方向的哪个被摄体进行确认的方法。
并且,在专利文献3的照相机中,将过去的摄影图像连同实时浏览图像一起作为缩小图像进行显示,然而在显示尺寸小的缩小图像中,存在难以对拍摄了被摄体整体的哪个方向进行确认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容易把握当前显示中的图像与过去拍摄的图像之间的摄影方向的关系的图像再现技术。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的图像再现装置具有:方向决定部,其求出在使摄影方向变化的同时所拍摄的一系列摄影图像中、基准图像和所述基准图像以外的其它图像之间的相对摄影方向的关系;摄影方向画面生成部,其以所述基准图像为基准,生成摄影方向画面,该摄影方向画面在与所述方向决定部所求出的相对摄影方向对应的位置配置有所述基准图像以外的其它图像的缩小图像;以及显示控制部,其使显示部显示由所述摄影方向画面生成部所生成的摄影方向画面。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涉及的图像再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求出在使摄影方向变化的同时所拍摄的一系列摄影图像中、基准图像和所述基准图像以外的其它图像之间的相对摄影方向的关系的步骤;以所述基准图像为基准,生成在与所述求出的相对摄影方向对应的位置配置有所述基准图像以外的其它图像的缩小图像的摄影方向画面的步骤;以及使显示部显示所述生成的摄影方向画面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把握当前显示中的图像与过去拍摄的图像之间的摄影方向的关系。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数字照相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在实时浏览摄影时所拍摄的5张静态图像的摄影位置的关系一例的图。
图3是示出在实时浏览方向画面显示模式设定时、显示在显示部上的摄影方向画面的转移一例的图。
图4是示出在实时浏览方向画面显示模式设定时、显示在显示部上的另一摄影方向画面的转移一例的图。
图5是示出在实时浏览方向画面显示模式设定时、显示在显示部上的又一摄影方向画面的转移一例的图。
图6是示出在实时浏览方向画面显示模式设定时、显示在显示部上的又一摄影方向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7是示出在数字照相机设定为方向画面显示模式、且未设定为幻灯片演示显示的情况下、显示在显示部上的摄影方向画面的转移一例的图。
图8是示出数字照相机设定为摄影模式的情况下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实时浏览方向画面显示处理的详细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数字照相机设定为再现模式的情况下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照相机;11:控制部;14:角度传感器;15:摄像部;21:再现部;22:记录部;23:图像存储部;111:显示控制部;112:照相机方向决定部;114:方向决定部;115:摄影方向画面生成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数字照相机1的结构的框图。数字照相机1作为拍摄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的摄影装置执行功能,并且也作为再现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的图像再现装置执行功能。
数字照相机1具有:控制部11,程序/数据存储部12,操作部13,角度传感器14,摄像部15,SDRAM16,图像处理部17,显示驱动部18,显示部19,压缩解压缩部20,再现部21,记录部22,图像存储部23,以及总线25。
控制部(CPU)11根据存储在程序/数据存储部12内的控制程序进行动作,进行照相机的整体控制。
在控制部11内设有显示控制部111、方向决定部114以及摄影方向画面生成部115。
方向决定部114具有照相机方向检测部112和背景检测部113。
显示控制部111、照相机方向检测部112、背景检测部113、方向决定部114以及摄影方向画面生成部115由于是由控制程序执行的处理的一部分,因而作为控制部11内包含的功能部进行说明。
显示控制部111进行使显示部19显示所再现的图像时的显示控制。
照相机方向检测部112根据由内置在照相机中的角度传感器14检测出的角度,检测数字照相机1的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的变化,并计算摄像面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量。
背景检测部113从图像检测背景部分,即未移动的被摄体,求出检测出的背景部分在动态图像摄影时在画面上移动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量。
背景部分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量与摄像面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量相等。
方向决定部114根据由照相机方向检测部112检测出的摄像面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量、以及由背景检测部113检测出的背景部分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量,求出摄影方向。
摄影方向只要由在照相机方向检测部112检测出的信息和在背景检测部113检测出的信息中的任一方信息即可。
摄影方向通过使用在照相机方向检测部112检测出的信息和在背景检测部113检测出的信息的双方信息,可进一步提高计算精度。
摄影方向画面生成部115在实时浏览摄影时,根据基准图像和历史图像之间的相对摄影方向的关系,生成后述的摄影方向画面。
实时浏览摄影时的基准图像是实时浏览图像。并且,历史图像是在实时浏览摄影时所拍摄的静态图像。
摄影方向画面生成部115还在根据在使摄影方向变化的同时所拍摄的一系列摄影图像进行静态图像的再现显示时,根据基准图像和历史图像之间的相对摄影方向的关系,生成摄影方向画面。
在进行静态图像的再现显示的情况下的基准图像是再现对象的图像,历史图像是一系列摄影图像中的基准图像以外的图像。
控制部11与程序/数据存储部12、操作部13、角度传感器14以及总线25连接。
在程序/数据存储部12内,如上所述,存储有在控制部11中执行的程序,还存储有各种数据。
操作部13具有用于使用者向照相机发出指示的各种操作部件。
各种操作部件包括电源钮、释放钮、确认(OK)钮、十字钮、再现钮以及望远广角钮等。
总线25除了与控制部11连接以外,还与摄像部15、SDRAM16、图像处理部17、显示驱动部18、压缩解压缩部20、再现部21以及记录部22连接。
摄像部15包括用于使被摄体像成像的摄影镜头、用于将被摄体像变换为图像数据的摄像元件、以及它们的处理电路、插入在摄影镜头的光路中的光圈和快门等。
由摄像部15生成的静态图像和连续图像的图像数据被输出到总线25。
SDRAM16是可电改写的易失性的暂时存储器,用于暂时存储从摄像部15输出的静态图像和连续图像的图像数据。
图像处理部17进行数字图像数据的数字放大(数字增益调整处理)、白平衡、颜色校正、伽玛(γ)校正、对比度校正、实时浏览显示用图像生成、动态图像生成、索引图像(缩小图像)生成等各种图像处理。
压缩解压缩部20是用于将暂时存储在SDRAM16内的静态图像和连续图像的图像数据通过JPEG、TIFF等的压缩方式进行压缩、并为了显示等进行解压缩的电路。
另外,图像压缩不限于JPEG、TIFF、MPEG,也可以应用其它压缩方式。
显示驱动部18与显示部19连接,使显示部19显示图像。
显示部19是配置在照相机主体的背面等的液晶监视器、有机EL等的显示器。
再现部21进行显示对象的图像的再现。
特别是,再现部21从图像存储部23读出再现对象的图像数据(静态图像数据或动态图像数据)。
所读出的图像数据在压缩解压缩部20中被解压缩,根据解压缩后的图像数据,在显示部19再现显示图像。
记录部22将在压缩解压缩部20压缩后的图像数据记录在图像存储部23内。
记录部22还在由方向决定部114求出摄影时的摄影方向的情况下,将求出的摄影方向相关的信息附加给图像数据记录在图像存储部23内。
例如,可以将摄影方向相关的信息预先作为标记信息附加给图像数据。
图像存储部23与再现部21连接,是可内置于或装填于照相机主体的图像数据的记录介质。
图2是示出在实时浏览摄影时所拍摄的5张静态图像26~30的摄影位置的关系一例的图。
为了以后说明起见,对各图像26~30附上“R1”~“R5”的标号。
假定5张静态图像26~30是按图像26、27、28、29、30的顺序来拍摄的。
并且,在图2中,拍有5辆汽车31~35,然而描绘了1辆汽车移动的情况,全部是同一汽车。
另外,摄影方向相关的信息可将移动的画面整体设定为XY平面,由XY平面上的摄影图像的相对位置表示。
如图2所示,假定XY坐标的基准是最初拍摄的图像即图像R1的中心C1。
第2张以后的图像R2、R3…的摄影方向相关的信息可根据摄像面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量、由各图像的中心与C1的相对值(位移)来表现。
例如,第2次拍摄的图像R2的摄影方向相关的信息可由中心C2相对于作为基准的中心C1的XY位移来表现。
另外,摄影方向相关的信息也可以使用各图像相对于图像R1的运动矢量、或者各图像间的运动矢量的变化,而不是XY位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数字照相机1中,在实时浏览摄影时,能够选择性地设定实时浏览方向画面显示模式和通常实时浏览显示模式。
在实时浏览方向画面显示模式设定时,数字照相机1将由摄影方向画面生成部115生成的摄影方向画面显示在显示部19上。
图3是示出在实时浏览方向画面显示模式设定时、显示在显示部19上的摄影方向画面的转移一例的图。
在图3(a)~图3(e)中,在实时浏览图像上,在图像的左上方附上“LV”的文字。
在本实施方式中,摄影方向画面生成部115可生成4种摄影方向画面。
图3所示的摄影方向画面的类型在本说明书中称为A类型。
图3(a)是示出将与图2的图像R1对应的实时浏览图像36显示在显示部19上的状态的图。
图3(b)是示出在图3(a)所示的画面上进行了静态图像摄影之后、使摄影方向移动时的摄影方向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3(b)所示的实时浏览图像37对应于图2的图像R2。以下说明摄影方向画面的生成方法。
摄影方向画面生成部115根据由方向决定部114求出的摄影方向信息,以当前的实时浏览图像(基准图像)为基准,生成配置了在实时浏览摄影中所拍摄的静态图像(历史图像)的缩小图像后的摄影方向画面。在该说明中,图像R1为历史图像。
参照图2,图像R1相对于图像R2的摄影方向是左斜下方向。
因此,摄影方向画面生成部115根据摄影方向信息,生成在与图像R2对应的实时浏览图像37上的左斜下方向的位置配置作为历史图像的图像R1的缩小图像38后的摄影方向画面。
由于缩小图像与实时浏览图像重合配置,因而缩小率采用不大会使实时浏览图像的视觉辨认度因缩小图像而下降的程度、且缩小图像中的被摄体的视觉辨认度不会恶化的程度的值。
并且,摄影方向画面生成部115对缩小图像实施使对比度或亮度下降的处理。但也可以使对比度和亮度的双方下降。
图3(c)是示出在图3(b)所示的摄影方向画面上进行了摄影后、使摄影方向移动时的摄影方向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3(c)所示的实时浏览图像39对应于图2的图像R3。
历史图像是在实时浏览摄影中所拍摄的图像即图像R1和图像R2。
参照图2,图像R2相对于图像R3的摄影方向是右方向。
图像R1相对于图像R3的摄影方向是右斜下方向。
结果,摄影方向画面生成部115根据摄影方向信息,生成在与图像R3对应的实时浏览图像39上的右方向位置配置作为历史图像的图像R2的缩小图像40、并在实时浏览图像上的右斜下方向的位置配置作为历史图像的图像R1的缩小图像41后的摄影方向画面。
摄影方向画面生成部115在生成历史图像的缩小图像时,历史图像的摄影时刻越远离基准图像的摄影时刻,将缩小率设定得就越大。
即,在实时浏览摄影时,摄影时刻越老的历史图像,缩小率设定得越大。
在图3(c)所示的例子中,与图像R2的缩小图像相比,图像R1的缩小图像减小。
并且,历史图像的摄影时刻越远离基准图像的摄影时刻,越增大使对比度或亮度下降的程度。
即,在实时浏览摄影时,摄影时刻越老的历史图像的缩小图像,越增大使对比度或亮度下降的程度。
由此,使用者在观察摄影方向画面时,可根据缩小图像的大小、亮度或者对比度,容易判断哪个图像的摄影时刻老。
即,使用者可把握各图像的摄影顺序。
图3(d)是示出在图3(c)所示的画面上进行了摄影后、使摄影方向移动时的摄影方向画面的一例的图。
在图3(d)所示的摄影方向画面上,在与图2的图像R4对应的实时浏览图像42上,根据摄影方向配置与图像R1、R2、R3对应的历史图像的缩小图像43、44、45。
图3(e)是示出在图3(d)所示的摄影方向画面上进行了摄影后、使摄影方向移动时的摄影方向画面的一例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摄影方向画面内包含的历史图像采用摄影时刻接近基准图像的预定张数(例如,3、4或5张等)。
在该说明中,将预定张数设定为3。因此,摄影方向画面生成部115在与图2的图像R5对应的实时浏览图像46上,根据摄影方向配置最近拍摄的3张图像R2、R3、R4的缩小图像47、48、49,生成摄影方向画面。
即,摄影时刻最老的图像R1的缩小图像不包含在摄影方向画面内。
图4是示出在实时浏览方向画面显示模式设定时、显示在显示部19上的另一摄影方向画面的转移一例的图。
图4所示的摄影方向画面的类型在本说明书中称为B类型。
在A类型的摄影方向画面中,在实时浏览图像上配置了历史图像的缩小图像。在B类型的摄影方向画面中,缩小实时浏览图像,在缩小后的实时浏览图像的周围配置历史图像的缩小图像。根据要配置的历史图像的缩小图像的数量和配置位置决定实时浏览图像的缩小率。
图4(a)是示出将与图2的图像R1对应的实时浏览图像50显示在显示部19上的状态的图。
图4(b)是示出在图4(a)所示的画面上进行了摄影之后、使摄影方向移动时的摄影方向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4(b)所示的实时浏览图像51对应于图2的图像R2。
以下说明摄影方向画面的生成方法。
摄影方向画面生成部115与生成A类型的摄影方向画面的情况一样,缩小作为历史图像的图像R1来生成缩小图像,并实施使缩小图像的对比度或亮度下降的处理。
并且,摄影方向画面生成部115生成将实时浏览图像缩小后的缩小图像51,以便使显示部19显示成使作为历史图像的图像R1的缩小图像52和实时浏览图像不重合。
将实时浏览图像缩小后的缩小图像51和作为历史图像的图像R1的缩小图像52的配置关系与生成A类型的摄影方向画面的情况相同。
即,参照图2,针对图像R2,图像R1的摄影方向是左斜下方向,因而针对与图像R2对应的实时浏览图像的缩小图像51,在左斜下方向的位置配置作为历史图像的图像R1的缩小图像52。
图4(c)是示出在图4(b)所示的摄影方向画面上进行了摄影后、使摄影方向移动时的摄影方向画面的一例的图。
摄影方向画面生成部115生成将实时浏览图像缩小后的缩小图像53,根据针对实时浏览图像的摄影方向,生成配置了作为历史图像的图像R1、R2的缩小图像54、55后的摄影方向画面。
图4(d)是示出在图4(c)所示的摄影方向画面上进行了摄影后、使摄影方向移动时的摄影方向画面的一例的图。
摄影方向画面生成部115生成将实时浏览图像缩小后的缩小图像56,根据针对实时浏览图像的摄影方向,生成配置了作为历史图像的图像R1、R2、R3的缩小图像57、58、59后的摄影方向画面。
由于图4(d)所示的实时浏览图像的缩小图像56与3个缩小图像57、58、59一起显示,因而与图4(b)所示的实时浏览图像的缩小图像51、图4(c)所示的实时浏览图像的缩小图像53相比,尺寸小。
图4(e)是示出在图4(d)所示的摄影方向画面上进行了摄影后、使摄影方向移动时的摄影方向画面的一例的图。
在B类型的摄影方向画面中,也将摄影方向画面内包含的历史图像的数量设定为摄影时刻接近基准图像的预定张数(例如,3张)。
因此,摄影方向画面生成部115生成将实时浏览图像缩小后的缩小图像60,根据针对实时浏览图像的摄影方向,生成配置了作为最近的3张历史图像的图像R2、R3、R4的缩小图像61、62、63后的摄影方向画面。
图5是示出在实时浏览方向画面显示模式设定时、显示在显示部19上的又一摄影方向画面的转移一例的图。
图5所示的摄影方向画面的类型在本说明书中称为C类型。
在B类型的摄影方向画面中,根据历史图像的缩小图像的数量和配置位置,缩小实时浏览图像,在缩小后的实时浏览图像的周围配置历史图像的缩小图像。
在C类型的摄影方向画面中,也在缩小后的实时浏览图像的周围配置历史图像的缩小图像,然而与历史图像的缩小图像的数量和配置位置没有关系,使实时浏览图像的显示尺寸和显示位置固定。
图5(a)是示出将与图2的图像R1对应的实时浏览图像70显示在显示部19上的状态的图。
图5(b)是示出在图5(a)所示的画面上进行了摄影之后、使摄影方向移动时的摄影方向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5(b)所示的实时浏览图像71对应于图2的图像R2。
摄影方向画面生成部115生成将缩小了实时浏览图像后的缩小图像71配置在显示画面的中央部分、在缩小图像71的周边配置了作为历史图像的图像R1的缩小图像72后的摄影方向画面。
历史图像的缩小图像72相对于实时浏览图像的缩小图像71的配置位置与B类型的摄影方向画面相同。
关于图5(c)~图5(e)所示的摄影方向画面的详细生成方法,省略说明。
如上所述,在C类型的摄影方向画面中,如图5(c)~图5(e)所示,与实时浏览图像的缩小图像一起配置的历史图像的缩小图像的数量即使增加,实时浏览图像的缩小图像的显示尺寸和显示位置也不改变。
图6是示出在实时浏览方向画面显示模式设定时、显示在显示部19上的又一摄影方向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6所示的摄影方向画面的类型在本说明书中称为D类型。在D类型的摄影方向画面中,在存在2张以上的历史图像的情况下,对于实时浏览图像,仅将最近的1张历史图像显示为缩小图像,对于其它历史图像,仅显示图像编号。
在图6所示的摄影方向画面中,以实时浏览图像的缩小图像80为基准,配置最近的1张历史图像的缩小图像84,并配置表示其它历史图像的图像编号的缩小图像81、82。
图像编号是在图像的记录时按各图像所赋予的图像固有的编号。
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缩小图像81是将图像编号1的历史图像缩小后的图像,缩小图像82是将图像编号2的历史图像缩小后的图像。
对于仅显示了图像编号的缩小图像81、82,在该缩小图像由操作部13选择的情况下,可以放大到与缩小图像84相同的尺寸,并将图像内容显示一定时间。
接下来,说明在静态图像再现时的摄影方向画面的显示方法。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数字照相机1中,在静态图像再现时,能够选择性地设定方向画面显示模式和通常再现显示模式。
在方向画面显示模式设定时,将由摄影方向画面生成部115所生成的摄影方向画面显示在显示部19上。
摄影方向画面的显示方法对于设定为幻灯片演示显示的情况和未设定为幻灯片演示显示的情况是不同的。
在设定为幻灯片演示显示的情况下,摄影方向画面生成部115根据由方向决定部114求出的摄影方向信息,以再现对象的静态图像(基准图像)为基准,生成配置了最近的预定张数的静态图像(历史图像)的缩小图像后的摄影方向画面。
与实时浏览方向画面显示模式设定时相比,基准图像不是实时浏览图像,而仅是再现对象的静态图像,摄影方向画面的生成方法与A类型的摄影方向画面的生成方法相同。
因此,对于显示在显示部19上的摄影方向画面的转移,基准图像不是实时浏览图像,而仅是再现对象的静态图像,与图3(a)~(e)所示的显示相同。
另外,作为基准图像的再现对象的静态图像按每一定时间进行切换。
一定时间可以是固定值,也可以由使用者设定任意时间。
另外,在设定为幻灯片演示显示的情况下,可以生成B类型、C类型或者D类型的摄影方向画面而不是A类型的摄影方向画面,并显示在显示部19上。
图7是说明在未设定为幻灯片演示显示的情况下的显示方法的图。
图7是示出在数字照相机1设定为方向画面显示模式、且未设定为幻灯片演示显示的情况下、显示在显示部19上的摄影方向画面的转移一例的图。
假定显示在显示部19上的摄影方向画面按每预定时间(例如每1秒)进行切换。
在该说明中,以图2所示的图像R4为基准图像进行说明。
在图7所示的显示例中,使基准图像的显示不变化,而使历史图像的显示变化。
在该说明中,假定与上述的C类型的摄影方向画面一样,使基准图像的显示尺寸和显示位置不变化。
即,将基准图像的缩小图像配置在显示部19的大致正中,将历史图像的缩小图像配置在基准图像的缩小图像的周围。
并且,对于历史图像的缩小图像,历史图像的摄影时刻越远离基准图像的摄影时刻,就越增大缩小率,并越增大使对比度或亮度下降的程度。
图7(a)是示出将摄影时刻最老的历史图像,即作为历史图像的图像R1的缩小图像91与作为基准图像的图像R4的缩小图像90一起配置后的摄影方向画面的图。
假定事先设定了基准图像R4。
当从图7(a)所示的摄影方向画面显示在显示部19上起经过了预定时间时,图7(b)所示的摄影方向画面显示在显示部19上。
图7(b)是示出将作为历史图像的图像R1、R2的缩小图像91、92与作为基准图像的图像R4的缩小图像90一起配置后的摄影方向画面的图。
向图7(a)所示的摄影方向画面追加摄影时刻次于图像R1老的图像R2的缩小图像92。
当从图7(b)所示的摄影方向画面显示在显示部19上起经过了预定时间时,图7(c)所示的摄影方向画面显示在显示部19上。
图7(c)是示出将作为历史图像的图像R1、R2、R3的缩小图像91、92、93与作为基准图像的图像R4的缩小图像90一起配置后的摄影方向画面的图。
向图7(b)所示的摄影方向画面追加摄影时刻次于图像R2老的图像R3的缩小图像93。
当从图7(c)所示的摄影方向画面显示在显示部19上起经过了预定时间时,图7(d)所示的摄影方向画面显示在显示部19上。
图7(d)是示出将作为历史图像的图像R1、R2、R3、R5的缩小图像91、92、93、94与作为基准图像的图像R4的缩小图像90一起配置后的摄影方向画面的图。
当显示了摄影时刻比作为基准图像的图像R4老的全部图像R1~R3时(参照图7(c)),将比图像R4新的图像追加给历史图像。
即,向图7(c)所示的摄影方向画面追加摄影时刻次于图像R4新的图像R5的缩小图像94。
之后,在按摄影顺序存在图像R6、R7、R8的情况下,按摄影后的顺序,生成追加了新的历史图像后的摄影方向画面,并显示在显示部19上。
不过,在摄影方向画面内包含的历史图像的数量被限制于预定张数的情况下,生成追加了新的历史图像、并去除了摄影时刻最老的历史图像后的摄影方向画面。
例如,在预定张数被限制于4张的情况下,在图7(d)所示的摄影方向画面的下一个所显示的摄影方向画面中,追加了图像R6的缩小图像,并去除了图像R1的缩小图像。
在将比基准图像新的图像设定为历史图像来生成摄影方向画面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比基准图像新的历史图像的数量限制于预定张数。
例如,当将预定张数设定为4张时,当在显示部19上显示了包含比基准图像R4新的4张图像R5、R6、R7、R8的摄影方向画面时,结束以图像R4作为基准图像的摄影方向画面的再现显示。
并且,对于各历史图像的显示开始的定时,说明了设为一定时间间隔(例如2秒间隔)的情况,然而可以根据实际摄影时的摄影时间间隔设定各历史图像的显示开始的定时。
也就是说,设定成,在历史图像紧接着前一图像立即被拍摄的情况下,从显示前一图像后立即显示该历史图像,在从前一图像过一会儿拍摄了历史图像的情况下,从显示前一图像后经过少许时间来显示该历史图像。
采用这样的显示,可不仅对照摄影方向、而且对照各图像间的摄影时间间隔进行表现。
图8是示出数字照相机1设定为摄影模式的情况下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在步骤S11中,判定数字照相机1是否设定为实时浏览方向画面显示模式。
当判定为数字照相机1设定为实时浏览方向画面显示模式时,进到步骤S15。
在步骤S15,开始实时浏览显示处理。
即,进行实时浏览摄影,开始使显示部19显示所拍摄的实时浏览图像的处理。
在步骤S16中,判定在实时浏览摄影中进行的静态图像摄影是否是实时浏览摄影中的最初摄影。
当判定为是最初摄影时,进到步骤S18,当判定为是第2次以后的摄影时,进到步骤S17。
在步骤S17中,进行实时浏览方向画面显示处理。关于实时浏览方向画面显示处理的详情,后面使用图9所示的流程图进行描述。
在步骤S18中,判定在最初摄影中是否发出了静态图像的摄影指示。
当判定为未发出静态图像的摄影指示时,在步骤S18等待,由使用者进行释放钮的按压操作,当判定为发出了摄影指示时,进到步骤S19。
在步骤S19中,将在方向决定部114所决定的摄影方向信息附加给通过摄影获得的图像数据来记录在图像存储部23内。
在一系列摄影中,将最初的摄影图像的摄影方向信息设定为摄影方向信息的基准值。
作为第2张以后的摄影图像的摄影方向信息,如图2所说明,记录针对基准值的XY位移或运动矢量的变化等。
另一方面,当步骤S11的判定是否定时,判定为数字照相机1设定为通常实时浏览显示模式,进到步骤S12。在步骤S12中,进行通常的实时浏览显示。
在步骤S13中,判定是否发出了静态图像的摄影指示。
当判定为未发出静态图像的摄影指示时,在步骤S13等待,由使用者进行释放钮的按压操作,当判定为发出了摄影指示时,进到步骤S14。
在步骤S14中,将通过摄影获得的图像数据记录在图像存储部23内。
在步骤S20中,判定是否发出了摄影模式的结束指示。
例如,当由使用者进行了电源断开操作、或者向再现模式的切换操作时,判定为发出了摄影模式的结束指示,结束流程图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判定为未发出摄影模式的结束指示时,回到步骤S11。
图9是说明图8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S17“实时浏览方向画面显示处理”的流程图。
图9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由摄影方向画面生成部115进行。
在步骤S31中,将最近的n张摄影图像设定为历史图像,从图像存储部23中读出历史图像及其摄影方向信息。
在步骤S32中,取得附加给实时浏览图像的摄影方向信息。
在步骤S33中,判定摄影方向画面的种类是否是上述的D类型。
使用者可在菜单画面上,将从上述的A类型到D类型中的任一方的类型设定为摄影方向画面的种类。
当判定为所设定的摄影方向画面的种类是D类型时,进到步骤S40。
在步骤S40中,将最近的历史图像(摄影时刻最新的图像)以外的历史图像设定为编号图像。
编号图像是如图6的图像81、82那样表示图像编号的图像。
另一方面,在步骤S33中,当判定为所设定的摄影方向画面的种类不是D类型时,进到步骤S34。
在步骤S34中,缩小历史图像,生成缩小图像。
在步骤S35中,使在步骤S34所生成的缩小图像的对比度或亮度下降。可以使对比度和亮度的双方下降。
在步骤S36中,判定摄影方向画面的种类是否是上述的A类型。
当判定为所设定的摄影方向画面的种类是A类型时,进到步骤S41,当判定为不是A类型时,进到步骤S37。
在步骤S37中,判定摄影方向画面的种类是否是上述的B类型。
当判定为所设定的摄影方向画面的种类是B类型时,进到步骤S38,当判定为不是B类型而是C类型时,进到步骤S39。
在步骤S38中,根据历史图像的数量和配置位置,生成缩小了实时浏览图像后的缩小图像(参照图4)。
另一方面,在步骤S39中,生成将实时浏览图像缩小为预定大小后的缩小图像(参照图5)。
在步骤S41中,根据在步骤S31所读出的历史图像的摄影方向信息、以及在步骤S32所取得的实时浏览图像的摄影方向信息,以实时浏览图像或者实时浏览图像的缩小图像为基准,生成配置了历史图像的缩小图像后的摄影方向画面。
即,生成与所设定的类型对应的摄影方向画面。
由于已说明了与类型对应的摄影方向画面的生成方法,因而省略详细说明。
在步骤S42,使显示部19显示在步骤S41所生成的摄影方向画面。
在步骤S43中,判定是否发出了摄影指示。由使用者进行释放钮的按压操作,当判定为发出了摄影指示时,进到图8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S18,当判定为未发出摄影指示时,回到步骤S32。
图10是示出数字照相机1被设定为再现模式的情况下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在步骤S51中,判定数字照相机1是否被设定为方向画面显示模式。
当判定为数字照相机1被设定为通常再现显示模式时,进到步骤S52,进行通常的静态图像再现显示。
另一方面,当判定为数字照相机1被设定为方向画面显示模式时,进到步骤S53。
在步骤S53中,判定再现对象的图像中是否附加有摄影方向信息。
如上所述,当在设定为实时浏览方向画面显示模式的状态下进行摄影时,在图像数据中附加有摄影方向信息的状态下,记录在图像存储部23内。
在未设定为实时浏览方向画面显示模式的状态下进行了摄影的情况下,再现图像中不附加摄影方向信息。
当判定为再现图像中没有附加摄影方向信息时,进到步骤S52,进行通常的静态图像再现显示。
另一方面,当判定为再现图像中附加有摄影方向信息时,进到步骤S54。
在步骤S54中,判定是否设定为幻灯片演示显示。
是否进行幻灯片演示显示可由使用者设定。
当判定为设定为幻灯片演示显示时,进到步骤S55。
在步骤S55中,以再现图像为基准将最近的n张摄影图像作为历史图像,从图像存储部23中读出再现图像和历史图像,并读出附加给这些图像的摄影方向信息。
例如,在作为摄影方向信息获得了图像相对于基准值的XY位移之后,根据该XY位移计算各历史图像相对于该再现图像的相对位移。
在步骤S56中,根据再现图像和历史图像的摄影方向信息,针对再现图像配置历史图像,生成摄影方向画面。
如上所述,在生成摄影方向画面时,根据需要,生成将再现图像和/或历史图像缩小后的缩小图像,并进行使缩小后的历史图像的对比度或亮度下降的处理。
在步骤S57中,使显示部19显示在步骤S56所生成的摄影方向画面。
在步骤S58中,判定是否发出了再现模式的结束指示。
例如,当由使用者进行了电源断开操作、或者向摄影模式的切换操作时,判定为发出了再现模式的结束指示,结束流程图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判定为未发出再现模式的结束指示时,进到步骤S59。
在步骤S59中,判定在步骤S57显示了摄影方向画面之后是否经过了一定时间。
一定时间是在幻灯片演示显示时到再现显示下一图像之前的时间。
当判定为未经过一定时间时,回到步骤S58,当判定为经过了一定时间时,进到步骤S60。
在步骤S60中,将再现对象图像切换到随后再现的图像,回到步骤S55。
另一方面,在步骤S54中,判定为未设定为幻灯片演示显示时,进到步骤S61。
在步骤S61中,从图像存储部23中读出所指定的基准图像,并读出附加给基准图像的摄影方向信息。
在步骤S62中,从图像存储部23中读出所指定的基准图像的前后图像作为生成摄影方向画面所需要的历史图像,并读出附加给所读出的历史图像的摄影方向信息。
生成摄影方向画面所需要的历史图像,如使用图7所说明,伴随再现时间的经过而变化。
在步骤S63中,根据基准图像和历史图像的摄影方向信息,针对基准图像配置历史图像,生成摄影方向画面(参照图7)。
如上所述,在生成摄影方向画面时,根据需要,生成将基准图像和/或历史图像缩小后的缩小图像,并进行使缩小后的历史图像的对比度或亮度下降的处理。
在步骤S64中,使显示部19显示在步骤S63所生成的摄影方向画面。
在步骤S65中,判定是否发出了再现模式的结束指示。
例如,当由使用者进行了电源断开操作、或者向摄影模式的切换操作时,判定为发出了再现模式的结束指示,结束流程图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判定为未发出再现模式的结束指示时,进到步骤S66。
在步骤S66中,判定是否存在随后显示的历史图像。
例如,在摄影方向画面上显示了通过一系列摄影获得的全部图像的情况下,判定为不存在随后显示的历史图像。
并且,如上所述,在比基准图像新的历史图像的数量被限制为预定张数的情况下,而且在摄影方向画面上显示了比基准图像新的预定张数的历史图像的情况下,判定为不存在随后显示的历史图像。
当判定为存在随后显示的历史图像时,回到步骤S62,当判定为不存在随后显示的历史图像时,进到步骤S67。
在步骤S67中,判定是否有基准图像的切换指示。
如使用图7所说明,假定基准图像是保持固定的,当使用者发出了基准图像的切换指示时,进行切换基准图像的处理。
当判定为没有基准图像的切换指示时,在步骤S67等待,当判定为有基准图像的切换指示时,回到步骤S61。
如以上说明那样,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数字照相机中,求出在使摄影方向变化的同时所拍摄的一系列摄影图像中、基准图像和基准图像以外的其它图像之间的相对摄影方向的关系。
然后,以基准图像为基准,生成在与所求出的相对摄影方向对应的位置配置了基准图像以外的其它图像的缩小图像后的摄影方向画面,并使显示部19显示所生成的摄影方向画面。
由此,使用者能够容易把握当前显示中的图像与过去拍摄的图像之间的摄影方向的关系。
特别是,根据附加给各图像数据的摄影方向信息,求出相对摄影方向的关系,因而可高精度地求出图像间的相对摄影方向的关系。
并且,通过生成在画面的中央区域配置了基准图像、并在基准图像的周围位置配置了基准图像以外的其它图像的缩小图像后的摄影方向画面,可防止基准图像和基准图像以外的其它图像的缩小图像重合,可生成视觉辨认度良好的摄影方向画面。
并且,通过生成在基准图像上配置了基准图像以外的其它图像的缩小图像后的摄影方向画面,可使显示画面整体显示基准图像。
在摄影方向画面生成部115中,其它图像的摄影时刻越远离基准图像的摄影时刻,就越增大在生成该其它图像的缩小图像时的缩小率,因而在存在多个与基准图像一起显示的其它图像的情况下,可容易把握图像的新旧。
并且,在摄影方向画面生成部115中,其它图像的摄影时刻越远离基准图像的摄影时刻,就越使该其它图像的缩小图像的对比度或亮度下降,因而在存在多个与基准图像一起显示的其它图像的情况下,可容易把握图像的新旧。
并且,通过使用基准图像以外的其它图像中、接近基准图像的摄影时刻的预定张数的图像来生成摄影方向画面,可防止摄影方向画面内包含的图像的数量过多。
并且,通过根据基准图像以外的其它图像中各图像的摄影时刻,使用预定张数的图像来生成摄影方向画面,并按每一定时间切换在摄影方向画面生成中使用的图像,使用者可连续确认画面变化。
特别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数字照相机中,由于将实时浏览图像作为基准图像,因而使用者能够容易把握在实时浏览摄影中、过去拍摄了哪个方向的哪个被摄体。
并且,假定上述的摄影方向画面是根据相对于基准图像的相对摄影方向配置经过图像而作了说明。
这样,例如如果是朝右方向偏离了基准图像的图像,即使是朝右大幅偏离基准图像的图像,也与少许偏离了基准图像的图像没有区别地显示。可以使经过图像的显示位置按照偏离量(移动量)而变化,以便能按照偏离量(移动量)来表现。
也就是说,可以设定成,越是大幅偏离的图像,就越显示在基准图像的画面的靠端部。
另外,在上述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作为图像再现装置进行的处理是以硬件的处理为前提,然而无需受限于这种结构。
例如,也能够在计算机中采用进行软件处理的结构。
在该情况下,计算机具有CPU、RAM等主存储装置、存储有用于实现上述处理的全部或一部分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
在该说明中,将该程序称为图像再现程序。然后,CPU读出存储在上述存储介质内的图像再现程序,执行信息的加工和运算处理,从而实现与上述的图像再现装置相同的处理。
这里,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是指磁盘、光磁盘、CD-ROM、DVD-ROM、半导体存储器等。并且,可以将该图像再现程序通过通信线路传输给计算机,接收到该传输的计算机执行该图像再现程序。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在实施阶段中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使构成要素变型来具体化。并且,通过使上述实施方式公开的多个构成要素适当组合,可形成各种发明。例如,可以删除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构成要素中的若干构成要素。
在上述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假定搭载了再现装置的照相机是数字照相机而作了说明,然而只要是具有动态图像再现功能的照相机即可,也可以是摄像机或摄影机,而且可以是内置于便携电话、便携信息终端(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个人数字助理)、游戏设备等中的照相机。
假定在数字照相机1被设定为方向画面显示模式、且未设定为幻灯片演示显示的情况下,显示在显示部19上的摄影方向画面按每预定时间进行切换而作了说明,然而使用者可以通过对操作部13进行操作,切换摄影方向画面。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再现装置具有:
方向决定部,其求出在使摄影方向变化的同时所拍摄的一系列摄影图像中、基准图像和所述基准图像以外的其它图像之间的相对摄影方向的关系;
摄影方向画面生成部,其以所述基准图像为基准,生成摄影方向画面,该摄影方向画面在与所述方向决定部所求出的相对摄影方向对应的位置配置有所述基准图像以外的其它图像的缩小图像,所述其它图像的摄影时刻越远离所述基准图像的摄影时刻,就越使该其它图像的缩小图像的对比度或亮度下降;以及
显示控制部,其使显示部显示由所述摄影方向画面生成部所生成的摄影方向画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决定部根据附加给各图像数据的摄影方向信息,求出所述相对摄影方向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影方向画面生成部生成如下摄影方向画面,即在画面的中央区域配置所述基准图像,并在所述基准图像的周围位置配置有所述基准图像以外的其它图像的缩小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影方向画面生成部生成在所述基准图像上配置有所述基准图像以外的其它图像的缩小图像的摄影方向画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图像的摄影时刻越远离所述基准图像的摄影时刻,所述摄影方向画面生成部就越增大生成该其它图像的缩小图像时的缩小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影方向画面生成部使用所述基准图像以外的其它图像中、接近所述基准图像的摄影时刻的预定张数的图像来生成所述摄影方向画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影方向画面生成部根据所述基准图像以外的其它图像中各图像的摄影时刻,使用预定张数的图像来生成所述摄影方向画面,并按每一定时间切换在所述摄影方向画面的生成中使用的图像。
8.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具有:
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再现装置;
摄像部,其拍摄图像;
角度传感器;
摄影方向检测部,其根据由所述角度传感器检测出的角度,检测摄影时的摄影方向;以及
记录部,其将与所述摄影方向检测部检测出的摄影方向相关的信息附加给图像数据而记录在图像存储部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图像是实时浏览图像。
10.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具有:
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再现装置;
摄像部,其拍摄图像;以及
摄影方向检测部,其检测摄影时的摄影方向,
所述方向决定部使用实时浏览图像作为所述基准图像,
所述摄影方向画面生成部生成基于所述实时浏览图像的摄影方向画面,
所述显示控制部使显示部显示基于所述实时浏览图像的摄影方向画面。
CN201210022373.XA 2011-03-29 2012-02-01 图像再现装置、摄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399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71656A JP5791931B2 (ja) 2011-03-29 2011-03-29 画像再生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再生プログラム
JP2011-071656 2011-03-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9931A CN102739931A (zh) 2012-10-17
CN102739931B true CN102739931B (zh) 2014-12-17

Family

ID=46994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2237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39931B (zh) 2011-03-29 2012-02-01 图像再现装置、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791931B2 (zh)
CN (1) CN1027399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0821B (zh) * 2018-02-08 2019-07-02 绍兴市寅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图像处理的家居破损程度检测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8380A (zh) * 2003-01-17 2005-11-16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远程图像显示方法、图像捕获装置和方法及其程序
CN1870738A (zh) * 2005-05-26 2006-11-29 索尼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和方法、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成像系统
CN101867720A (zh) * 2009-04-17 2010-10-20 索尼公司 高质量合成全景图像的相机内生成
CN101902571A (zh) * 2009-05-27 2010-12-01 索尼公司 图像拍摄装置、电子设备、全景图像记录方法及程序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37248B2 (ja) * 2003-10-29 2011-12-14 京セラ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JP4835134B2 (ja) * 2005-12-06 2011-12-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931845B2 (ja) * 2008-03-18 2012-05-1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撮影画像表示制御方法
JP5166966B2 (ja) * 2008-05-15 2013-03-21 ソニー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エービー カメラ装置、合成画像作成支援装置、合成画像作成支援方法、及び合成画像作成支援プログラム
JP5636882B2 (ja) * 2010-11-01 2014-12-1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387717B2 (ja) * 2012-04-19 2014-01-1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8380A (zh) * 2003-01-17 2005-11-16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远程图像显示方法、图像捕获装置和方法及其程序
CN1870738A (zh) * 2005-05-26 2006-11-29 索尼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和方法、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成像系统
CN101867720A (zh) * 2009-04-17 2010-10-20 索尼公司 高质量合成全景图像的相机内生成
CN101902571A (zh) * 2009-05-27 2010-12-01 索尼公司 图像拍摄装置、电子设备、全景图像记录方法及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9931A (zh) 2012-10-17
JP5791931B2 (ja) 2015-10-07
JP2012209630A (ja) 2012-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85370B2 (en) Camera and camera control method
KR20190109723A (ko) 전자 기기
JP2006245726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12075018A (ja) 再生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15053741A (ja) 画像再生装置
JP4635477B2 (ja) 画像撮影装置、擬似3次元画像生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3179798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KR20060102673A (ko) 동영상 녹화 중 사진 촬영을 할 수 있는 장치 및 방법
JP3403060B2 (ja) パノラマ画像撮影装置、およびパノラマ画像生成装置
JPH10178619A (ja) 画像再生装置および電子カメラ
CN102739931B (zh) 图像再现装置、摄像装置
JP2004248171A (ja) 動画記録装置、動画再生装置、及び動画記録再生装置
JP2006319541A (ja) 撮像装置、動画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4312218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および画像再生装置
JP2008005427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12151708A (ja) 撮像装置
JP2006165770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17085466A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828486B2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撮影方法及び撮影プログラム
JP404537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記録媒体
JPH11112841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4012471B2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1230959A (ja) 電子カメラ装置
JP2001094927A (ja)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JP2006270160A (ja) 画像データ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201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OLYMPUS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Imaging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0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Aozhixin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7

Termination date: 202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