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36211A - 镜头模块、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镜头模块、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36211A
CN102736211A CN2012100785510A CN201210078551A CN102736211A CN 102736211 A CN102736211 A CN 102736211A CN 2012100785510 A CN2012100785510 A CN 2012100785510A CN 201210078551 A CN201210078551 A CN 201210078551A CN 102736211 A CN102736211 A CN 1027362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lens
optical axis
displacement component
lens body
lens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785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36211B (zh
Inventor
蒲谷美辉
东堤良仁
藤永阳一郎
村本准一
清水秀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36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62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362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621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53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 G03B2205/0061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using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镜头模块、摄像装置和电子设备。该镜头模块包括:镜头本体;镜头保持构件,用于沿所述镜头本体的光轴可移动地保持所述镜头本体而不使光轴倾斜;位移元件,具有平板形状,位于所述镜头本体的一侧,所述位移元件的沿所述光轴的一个端部边缘设置成自由端,且通过施加电压而使所述自由端位移以自由地接近所述镜头本体;以及上推构件,设置于所述位移元件的所述自由端上,并且通过所述位移元件向所述镜头本体接近,所述上推构件插在所述镜头本体的垂直于所述光轴的一个端部表面侧上,以沿所述光轴方向向上推动所述镜头本体。本发明可减小镜头模块、使用镜头模块的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尺寸及厚度。

Description

镜头模块、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包含与2011年3月29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11-072176所公开的内容相关的主题,因此将该日本优先权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镜头模块、摄像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通过使用位移元件来驱动镜头的镜头模块、以及使用所述镜头模块的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所述位移元件具有通过施加电压而改变的平板形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例如移动电话、个人电脑(PC)、或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功能显著增加,各自因配备有镜头模块而具有摄像功能的设备已开始流行。在此种便携式电子设备中,为实现照相机模块的自动聚焦,需要使镜头在目标方向上沿光轴进行往复运动。
在过去,存在一种通过例如音圈电机或步进电机等驱动部来移动镜头模块中的镜头的一般方法。然而,最近,就紧凑性而言,已开发出使用聚合物致动器元件作为驱动部的设备。聚合物致动器元件被构造成将离子交换树脂膜布置于例如一对电极之间。在此种构造中,在所述一对电极之间产生电位差,因此使离子交换树脂膜沿垂直于膜表面的方向移位。
作为使用此种聚合物致动器元件的镜头模块,例如,存在一种具有如下构造的镜头模块:其中设置有引导轴,所述引导轴支撑用于保持镜头组的可移动镜框以使其沿光轴移动,且聚合物致动器元件设置于所述元件沿光轴方向与可移动镜框交叠的位置处。在此种构造中,通过聚合物致动器元件沿光轴方向的变形而移动可移动镜框(例如参照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第2006-293006号)。
此外,作为另一种构造,存在一种具有如下构造的镜头模块:其中,将一组具有彼此不同的弯曲方向的聚合物致动器元件相组合,且将镜头安装于聚合物致动器元件的一个端部上(例如参照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第2006-172635号)。
然而,对于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第2006-293006号中所公开的镜头模块,聚合物致动器元件设置于所述元件沿光轴方向与用于保持镜头组的可移动镜框交叠的位置处。因此,这会抑制镜头模块及使用所述镜头模块的电子设备的厚度的减小。
此外,对于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第2006-172635号中所公开的镜头模块,镜头安装于聚合物致动器元件的端部上,因此为增大镜头的可移动范围,聚合物致动器元件需要具有一定长度。这是抑制镜头模块及使用所述镜头模块的电子设备的尺寸减小的因素。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在使用具有平板形状的位移元件来驱动镜头的构造中,通过使镜头模块能够实现其尺寸的减小及其厚度的减小,可有利地减小使用镜头模块的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尺寸及厚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镜头模块,包括:镜头本体;镜头保持构件,其用于沿所述镜头本体的光轴可移动地保持所述镜头本体而不使所述光轴倾斜;位移元件,其具有平板形状,位于所述镜头本体的一侧,所述位移元件的沿所述光轴的一个端部边缘设置成自由端,且通过施加电压而使所述自由端位移以自由地接近所述镜头本体;以及上推构件,其设置于所述位移元件的所述自由端上,并且通过所述位移元件向所述镜头本体接近,所述上推构件插在所述镜头本体的垂直于所述光轴的一个端部表面侧上,以沿所述光轴方向向上推动所述镜头本体。
在具有此种构造的镜头模块中,通过位移元件的自由端的位移,使设于自由端上的上推构件插入在镜头本体的一个端部表面侧上,能够向上推动镜头本体。此时,由镜头保持构件所保持的镜头本体沿光轴发生移动而不使光轴倾斜。因此,沿光轴方向不发生倾斜的镜头本体通过位移元件的位移而发生移动,所述位移元件在镜头本体的侧向方向沿光轴设置。因此,与其中位移元件与镜头本体的光轴方向交叠或镜头本体被保持于位移元件的端部上的构造相比,可减小镜头模块的尺寸及厚度。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使用此种镜头模块的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通过在镜头本体的侧向方向沿光轴设置的位移元件的位移,来使镜头本体沿光轴方向发生移动而不倾斜。因此,可减小使用镜头模块的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尺寸及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第一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2A及图2B为显示第一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构造及驱动的侧视图及底部平面图,其中,上部为侧视图,下部为底部平面图;
图3A及图3B为显示聚合物致动器元件的具体构造示例及基本操作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为显示第二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5为显示第三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6A及图6B为显示第三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构造及驱动的侧视图及底部平面图,其中,上部为侧视图,下部为底部平面图;
图7为显示第四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8A及图8B为显示第四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构造及驱动的侧视图及底部平面图,其中,上部为侧视图,下部为底部平面图;
图9为显示第五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10A及图10B为显示第五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构造及驱动的侧视图;
图11为显示第六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构造图;以及
图12A及图12B为显示第七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按下列顺序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说明。
1.第一实施例(镜头模块)
2.第二实施例(在支撑本体中使用平板的镜头模块)
3.第三实施例(在支撑本体中使用连杆的镜头模块)
4.第四实施例(其中位移元件的两端被形成为自由端的镜头模块)
5.第五实施例(其中位移元件的下端被形成为自由端的镜头模块)
6.第六实施例(摄像装置)
7.第七实施例(电子设备)
1.第一实施例(镜头模块)
图1为显示第一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构造的立体图。图2A及图2B为显示第一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构造及驱动的侧视图及底部平面图。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说明第一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构造及镜头模块的驱动。第一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构造
图1、图2A、及图2B所示的镜头模块1-1设置于例如摄像装置或光学读取设备中,并用于沿光轴z移动镜头Ln而不使光轴z倾斜。镜头模块1-1包括:镜头本体3,其包括镜头Ln;以及镜头保持构件5,其用于可移动地保持镜头本体3。镜头保持构件5包括保持器本体7、固定本体9、以及支撑本体11。此外,镜头模块1-1包括:位移元件13,其作为用于移动镜头本体3的驱动源并具有平板形状;以及上推构件15,其设置于位移元件13的自由端13b上。接下来,将依序说明各个组件的细节。
镜头本体3
镜头本体3具有使用摄像装置或光学读取设备的物镜的构造。镜头本体3可通过将多个镜头Ln沿光轴z的方向相组合而被整合为筒状,或由单一的镜头Ln形成。当镜头本体3具有筒状时,所述筒状可为圆柱形状或长方体形状。此外,镜头本体3的直径根据沿光轴z的方向排列的各个镜头Ln的直径而沿光轴z的方向改变。在附图所示示例的构造中,所述多个镜头Ln按其直径大小的顺序沿光轴z排列,从而使具有圆柱筒状的镜头本体3的直径沿光轴z增加。
镜头保持构件5
镜头保持构件5用于沿光轴z可移动地保持镜头本体3而不使镜头本体3的光轴z倾斜。例如如下所述,镜头保持构件5包括:保持器本体7,其用于保持镜头本体3;固定本体9,其与保持器本体7相对;以及多个支撑本体11,其悬置于保持器本体7与固定本体9之间。
保持器本体7
保持器本体7用于在侧壁上沿光轴z保持镜头本体3,并沿镜头本体3的光轴z排列。在此,例如,两个保持器本体7沿平行于光轴z的延伸方向排列,其中每一个保持器本体7均具有平板形状并沿垂直于镜头本体3的光轴z的方向延伸。通过在镜头本体3与保持器本体7之间布置臂状的镜头保持器7a而固定镜头本体3。因此,镜头保持器7a构成保持器本体7的一部分。此外,保持器本体7不限于此种平板形状,也可具有金属丝形状,所述金属丝形状具有能够稳定地保持镜头本体3的刚性。在此种情形中,可使保持器本体7与下文将说明的支撑本体11成一体。
固定本体9
固定本体9是用于在摄像装置或光学读取设备的壳体中固定镜头模块1-1的构件。固定本体9具有壁部9a,在镜头本体3布置于固定本体9与保持器本体7之间的状态下壁部9a与保持器本体7相对。壁部9a沿垂直于光轴z的方向的宽度被设定为近似等于或大于保持器本体7沿垂直于光轴z的方向的宽度。
此外,固定本体9具有底座9b,底座9b从壁部9a的一个端侧沿垂直于镜头本体3的光轴z的方向延伸。底座9b设置成与镜头本体3交叠。此外,为方便说明,在图2A及图2B的底部平面图中未显示底座9b。
底座9b设置有用于透过镜头本体3所聚集的光的开孔9c(参照侧视图)。在底座9b中,上推构件15与轨道a相配合,轨道a设置于布置有镜头本体3的侧的上表面上,即放置有下文将说明的上推构件15的表面上。轨道a沿基于位移元件13的自由端13b的位移的上推构件15的移动路径设置,并形成为例如附图所示的凹槽形状或形成为突起的线条形状(轨道形状)。
支撑本体11
所述多个支撑本体11悬置于保持器本体7与固定本体9的壁部9a之间的使镜头本体3位于之间的位置处,并且多个支撑本体11支撑保持器本体7及其所保持的镜头本体3以使两者可沿光轴z移动。每一支撑本体11均由具有一定程度的刚性且具有挠性的材料制成。作为此种材料,可使用弹性金属丝。弹性金属丝是具有能使其弯曲状态恢复至直线形状的恢复力的材料。
在镜头本体3自侧壁方向被夹置的每一处位置处均设置两个上述支撑本体11,即总共设置四个支撑本体11。设置于镜头本体3的一侧上的两个支撑本体11设置于沿光轴z具有不同高度的位置处。此外,设置于镜头本体3的另一侧上的两个支撑本体11设置于沿光轴z具有不同高度的位置处。在此,之间夹置有镜头本体3的所述一对支撑本体11例如相对于光轴z设置于相同的高度上。
每一支撑本体11均具有相同的长度及相等的恢复力。因此,在未向镜头本体3施加力的初始状态中,如图2A的侧视图所示,支撑本体11被保持为相对于保持器本体7及固定本体9的壁部9a成90°,且支撑本体11被保持为相对于镜头本体3的光轴z成90°。此外,即使在向保持器本体7及镜头本体3施加力的情形中,每一支撑本体11也趋向于恢复至初始状态。
此外,在各个支撑本体11与固定本体9的壁部9a之间的连接部处及支撑本体11与保持器本体7之间的连接部处设置有防扭本体17,从而使支撑本体11仅朝平行于光轴z的内表面弯曲。作为防扭本体17,例如可使用L形的弹性铰链。
位移元件13
位移元件13是通过施加电压而改变形状的元件。在此,设定所述元件为可通过施加电压而弯曲的平板形元件。位移元件13在镜头本体3的侧向沿光轴z设置于保持器本体7侧,且位移元件13的平行于光轴z的一个端部边缘通过固定部13a固定于固定本体9的底座9b上。固定部13a在整个长度上与电极端子19互连。另一方面,与固定部13a相对的另一端部边缘被形成为自由端13b。因此,当通过自电极端子19向位移元件13的固定部13a施加电压而使位移元件13变形时,可使位移元件13的自由端13b位移以自由地接近镜头本体3。
上述位移元件13例如为聚合物致动器元件。图3A及图3B为显示聚合物致动器元件的具体构造示例及基本操作的示意性剖视图。如图3所示,被设置为位移元件13的聚合物致动器元件21具有如下横剖面结构:其中一对电极膜25A及25B附着于离子导电聚合物复合膜23(以下简称为聚合物复合膜23)的两个表面上。换句话说,聚合物致动器元件21具有一对电极膜25A及25B及位于电极膜25A与电极膜25B之间的聚合物复合膜23。此外,整个聚合物致动器元件21或电极膜25A及电极膜25B的暴露表面可被覆盖由高弹性材料(例如聚氨酯等等)制成的绝缘保护膜。此外,聚合物复合膜23也被称为电活性聚合物(electro activepolymer,EAP)片。
上述聚合物致动器元件21的操作如下。首先,将说明使用包含正离子及极性溶剂的材料作为正离子材料的情形。
在此种情形中,如图3A所示,处于未被施加电压的状态中的聚合物致动器元件21形成为无弯曲的平板形状,这是因为正离子材料几乎均匀分布于聚合物复合膜23中。在此,如图3B所示,在使用电压施加部27施加电压的状态中,聚合物致动器元件21执行以下操作。即,例如,当在电极膜25A与电极膜25B之间施加预定的驱动电压以使电极膜25A具有负电位且电极膜25B具有正电位时,正离子在溶于极性溶剂中的状态下移动至电极膜25A侧。此时,因为负离子很少在聚合物复合膜23中移动,因此在聚合物复合膜23中,电极膜25A侧膨胀,而电极膜25B侧收缩。由此,使聚合物致动器元件21整体朝电极膜25B侧弯曲。此后,通过消除电极膜25A与电极膜25B之间的电位差,在未施加电压的状态中,在聚合物复合膜23中偏向电极膜25A侧的正离子材料(正离子及极性溶剂)扩散,并恢复图3A所示的平面状态。此外,在图3A所示的未施加电压的状态中,当在电极膜25A与电极膜25B之间施加预定的驱动电压以使电极膜25A具有正电位且电极膜25B具有负电位时,正离子在溶于极性溶剂中的状态下移动至电极膜25B侧。在此种情形中,在聚合物复合膜23中,电极膜25A侧收缩,而电极膜25B侧膨胀。由此,使聚合物致动器元件21整体朝电极膜25A侧弯曲。
接下来,将说明使用包含液体正离子的离子液体作为正离子材料的情形。
在此种情形中,如图3A所示,在未施加电压的状态中,因为离子液体几乎均匀分布于聚合物复合膜23中,因此聚合物制动器元件21被形成为平板形状。在此,如图3B所示,在使用电压施加部27施加电压的状态中,聚合物致动器元件21执行以下操作。例如,在电极膜25A与电极膜25B之间施加预定的驱动电压,以使电极膜25A具有负电位且电极膜25B具有正电位。由此,使正离子移动至电极膜25A侧,但负离子难以在作为正离子交换膜的聚合物复合膜23中移动。因此,在聚合物复合膜23中,电极膜25A侧膨胀,而电极膜25B侧收缩。由此,使聚合物致动器元件21整体朝电极膜25B侧弯曲。此后,通过消除电极膜25A与电极膜25B之间的电位差,在未施加电压的状态中,在聚合物复合膜23中偏向电极膜25A侧的正离子扩散,并恢复图3A所示的平面状态。此外,在图3A所示的未施加电压的状态中,当在电极膜25A与电极膜25B之间施加预定的驱动电压以使电极膜25A具有正电位且电极膜25B具有负电位时,离子液体中的正离子移动至电极膜25B侧。在此种情形中,在聚合物复合膜23中,电极膜25A侧收缩,而电极膜25B膨胀。由此,使聚合物致动器元件21整体朝电极膜25A侧弯曲。
在进行上述驱动时,优选地不应对电极膜25A及电极膜25B长时间(例如约1秒钟)施加等于或大于聚合物致动器元件21的耐受电压的电压(例如约3V)。原因在于,通过此种方式可提高聚合物致动器元件21的耐久性。此外,位移元件13不限于上述聚合物致动器元件,只要其为通过施加电压而变形的平板形元件即可。作为位移元件13的另一示例,存在使用例如形状记忆合金或压电元件的元件。
此外,上述位移元件13能够随电极端子19的长度更长而对自由端13b提供更大的推力,并能够随着从电极端子19至自由端13b的长度更长而增加自由端13b的位移量。因此,位移元件13的平面形状可为如附图所示的简单的矩形,但位移元件13的平面形状也可为梯形,其中使梯形的在自由端13b侧上的长度短于梯形的在固定部13a侧上的长度,只要自由端13b与底座9b的上表面相接触或相靠近即可。
上推构件15
上推构件15设置于位移元件13的自由端13b上,通过位移元件13向镜头本体3接近,上推构件15插入于镜头本体3的垂直于光轴z的一个端部表面侧上。因此,上推构件15可进行沿光轴z的方向向上推动镜头本体3的操作。
上推构件15固定于自由端13b上,从位移元件13的自由端13b向镜头本体3侧突出,并放置于底座9b的上侧上。上推构件15的形状为直角三棱柱形状,其中从自由端13b起越靠近上推构件15的尖端的位置越薄,且上推构件15具有固定于自由端13b上的表面、置于底座9b上的表面、以及朝镜头本体3侧倾斜的倾斜表面。因此,当位移元件13的自由端13b移动至靠近镜头本体3时,上推构件15的尖端容易地被插入于底座9b与保持器本体7及用于保持镜头本体3的镜头保持器7a之间。此外,根据所插入的上推构件15的位置,可沿镜头本体3的光轴z的方向调整位移量。也就是说,上推构件15是通过将力的方向变为与其垂直的方向而向上推动镜头本体3的构件,所述力通过位移元件13的自由端13b的位移而沿水平方向移动上推构件15。
当用于向上推动镜头本体3的倾斜表面相对底座9b的上表面的倾斜角度为45°时,上推构件15能够将位移元件13的弯曲所引起的上推构件15的位移量一比一地转换为沿镜头本体3的光轴z的方向的位移量(以下被称为上升量)。此外,当倾斜表面的倾斜角度小于45°时,相对于上推构件15的位移量的镜头本体3的上升量会减小,且相对于上推构件15的位移量而言位移元件13的自由端13b所需的压力会减小。相比之下,当倾斜表面的倾斜角度大于45°时,相对于上推构件15的位移量的镜头本体3的上升量会增加,且相对于上推构件15的位移量而言位移元件13的自由端13b所需的压力会增加。因此,根据位移元件13的位移特性,可调节上推构件15的倾斜表面的倾斜角度,并可通过上推构件15的倾斜表面的倾斜角度来调节对于镜头本体3的上升速度或上升而言所需的推力。此外,镜头本体3的上升量(即行程)可通过上推构件15的倾斜表面的高度来调节。
此外,上推构件15的形状不限于三棱柱形状,只要上推构件15的尖端朝底座9b侧逐渐变薄即可,且用于向上推动镜头本体3的表面可被形成为弯曲形状。
当上述上推构件15被插入于垂直于光轴z的镜头本体3的一个端部表面侧上时,将上推构件15设置于不与镜头本体3的镜头Ln交叠的位置处颇为重要。
此外,在上推构件15的面朝底座9b的表面上设置有突起部15a,突起部15a与设置于底座9b上的轨道a配合。此外,当轨道a被形成为突起的线条(轨道形状)时,在上推构件15的面朝底座9b的表面上设置有凹槽以与轨道相配合。
在此,在镜头本体3或保持器本体7中,在外拐角部上设置有缺口部b作为引入部,上推构件15的尖端通过缺口部b而被插入。在此,缺口部b设置于保持器本体7及镜头保持器7a上。由此,使镜头本体3及保持器本体7通过位移元件13的自由端13b的位移而仅沿上推构件15的移动方向被压迫。由此,防止位移元件13沿与压迫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此外,在镜头本体3或保持器7中,缺口部b可被形成为圆形的,即上推构件15的尖端被插入时所通过的作为引入部的外拐角部是圆的。
此外,在镜头本体3或保持器本体7中,供上推构件15的尖端插入的部分可沿上推构件15的倾斜表面成形。由此,在镜头本体3被向上推动的状态中,该成形的表面可与上推构件15的倾斜表面相接触,从而能够使所述状态稳定。
此外,上推构件15与底座9b之间的接触表面可由光滑的材料制成。第一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驱动
接下来,将说明镜头模块1-1的驱动。首先,如图1及图2A所示,在未向位移元件13施加电压的状态中,位移元件13保持为平的而不弯曲。因此,上推构件15未被插于保持器本体7及镜头保持器7a下。因此,由弹性金属丝形成的四个支撑本体11被保持为直线形的,从而使镜头本体3被保持于底座9b的正上方。
另一方面,如图2B所示,通过向位移元件13施加电压,在位移元件13弯曲的状态中,固定于位移元件13的自由端13b上的上推构件15被移动。上推构件15的移动是根据自由端13b的位移由所设置的轨道a来引导的。因此,上推构件15被插入于保持器本体7及镜头保持器7a下,从而能够向上推动由保持器本体7所保持的镜头本体3。此时,保持器本体7与固定本体9的壁部9a通过四个由相同长度的弹性金属丝形成的支撑本体11相连接。因此,可沿光轴z的方向向上推动镜头本体3而不使光轴z倾斜,其中保持器本体7与固定本体9的壁部9a彼此相对。具体而言,防扭本体17设置于支撑本体11与保持器本体7之间的连接部处及各个支撑本体11与固定本体9的壁部9a之间的连接部处,从而使支撑本体11仅朝平行于光轴z的内表面弯曲。因此,可以可靠地维持保持器本体7与固定本体9的壁部9a彼此相对的状态。因此,可沿光轴z的方向向上移动镜头本体3而不使光轴z倾斜(即,不使镜头本体3倾斜)。
此外,在此状态中,当停止向位移元件13施加电压时,如图2A所示,位移元件13会自弯曲状态恢复至平面形状。由此,被插入至保持器本体7及镜头保持器7a下的上推构件15自保持器本体7及镜头保持器7a的下侧抽出。然后,支撑本体11恢复至直线,并将镜头本体3拉回至底座9b的正上方的位置而不使光轴z倾斜。
在上述驱动中,镜头本体3沿光轴z方向的上升量是由位移元件13的自由端13b的位移量(即,向位移元件13所施加的电压量)及上推构件15的倾斜表面的高度控制。此外,如在上述位移元件13的构造中所述,根据向构成位移元件13的电极施加电压的状态来控制位移元件13的弯曲方向。
第一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效果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的镜头模块1-1中,被保持光轴z的方向的镜头本体3是通过位移元件13的位移而被移动,位移元件13沿光轴z设置成位于镜头本体3的侧向上。此外,设置为支撑本体11的弹性金属丝可被形成为很细的针状物。因此,与其中位移元件13与镜头本体3的光轴z的方向交叠或镜头本体3被保持于位移元件13的端部的构造相比,可减小镜头模块的尺寸及厚度。由此,相对于镜头Ln的直径,可减小镜头模块1-1的外直径。
此外,优选地,位移元件13应具有使自由端13b位移的功能。因此,优选地,所述元件应具有简单的矩形或梯形形状。因此,例如,如果所述元件为聚合物致动器元件,则会简化电活性聚合物(EAP)片的形状。因此,例如,相比于聚合物致动器元件与镜头本体的光轴侧交叠的情形,电活性聚合物(EAP)片(即聚合物致动器元件)每片的产率显著地增加,因此可降低成本。
2.第二实施例(在支撑本体中使用平板的镜头模块)
图4为显示第二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构造的立体图。以下,将参照图4来说明第二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构造及镜头模块的驱动。此外,当存在与第一实施例所述镜头模块相同的元件时,相同的元件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标识,并不再予以赘述。
第二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构造
图4所示镜头模块1-2与第一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不同之处在于,由薄而平的板构成的平面支撑本体11a悬置于保持器本体7与固定本体9的壁部9a之间,但其他构造均相同。每一平面支撑本体11a均由例如有刚性的金属材料形成,并由沿镜头本体3的光轴z的方向薄的平板构成。因此,平面支撑本体11a仅沿薄板的厚度方向(即平行于光轴z的方向)具有挠性,并具有恢复力以便即使在其弯曲时也会通过金属材料的刚性而恢复至直线形状。
两个平面支撑本体11a在镜头本体3的直径相对较小的部分中设置于将镜头本体3夹置于其间的位置。这些平面支撑本体11a设置于例如距光轴z相同的高度处。此外,在镜头本体3的直径相对较大的部分中,在与第一实施例所述相同的状态中,设置有由弹性金属丝形成的两个支撑本体11。
支撑本体11及平面支撑本体11a具有相同的长度及相等的恢复力。因此,在未向镜头本体3施加力的通常状态中,支撑本体11及平面支撑本体11a被保持为相对于保持器本体7及固定本体9的壁部9a成90°,且支撑本体11及平面支撑本体11a被保持为相对于镜头本体3的光轴z成90°。此外,即使在向保持器本体7及镜头本体3施加力的情形中,每一支撑本体11也趋向于恢复至此状态。
此外,防扭本体17设置于由弹性金属丝形成的支撑本体11与保持器本体7之间的连接部处及各个支撑本体11与固定本体9之间的连接部处,从而使支撑本体11仅朝平行于光轴z的内表面弯曲。同时,平面支撑本体11a仅沿薄板的厚度方向(即平行于光轴z的方向)具有挠性。因此,无需在支撑本体11a与保持器本体7之间的连接部处及支撑本体11a与固定本体9之间的连接部处设置防扭本体17。
第二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驱动
上述镜头模块1-2的驱动是以与第一实施例镜头模块的驱动相同的方法进行操作。
第二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效果
在上述第二实施例的镜头模块1-2中,光轴z的方向得到保持的镜头本体3也通过位移元件13的位移而被移动,位移元件13沿光轴z设置成位于镜头本体3的侧向上。因此,可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相同的效果。此外,通过设置平面支撑本体11a,可使镜头本体3维持稳定的姿态而不倾斜。此外,通过设置平面支撑本体11a,无需在连接部上设置防扭本体17。因此,与第一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相比,可减少组件的数量。此外,在第二实施例的构造中,这两个平面支撑本体11a设置于镜头本体3的直径相对较小的部分中。然而,如果存在用于排列支撑本体的空间,则其他的支撑本体11也可被平面支撑本体11a取代。
3.第三实施例(在支撑本体中使用连杆的镜头模块)
图5为显示第三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构造的立体图。图6A及图6B为显示第三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构造及驱动的侧视图及底部平面图。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说明第三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构造及镜头模块的驱动。此外,当存在与第一实施例所述镜头模块相同的元件的时,相同的元件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标识,并不再予以赘述。
第三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构造
图5、图6A、及图6B所示镜头模块1-3与第一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不同之处在于,作为支撑本体的连杆31及连接构件33设置于保持器本体7与固定本体9的壁部9a之间。每一连杆31均悬置于保持器本体7与固定本体9的壁部9a之间。此外,用于可转动地连接连杆31的连接构件33设置于连杆31与固定本体9的壁部9a之间的连接部处及连杆31与保持器本体7之间的连接部处。
连杆31
所述多个连杆31悬置于保持器本体7与固定本体9的壁部9a之间,并构成沿镜头本体3的侧壁平行的连接机构。优选地,每个连杆31应具有相同的长度,并应由具有刚性且防止弯曲的材料形成,且连杆31的截面形状可为平板形状、圆形、椭圆形等等,而不受具体限制。
关于上述各个连杆31的排列,类似于第一实施例所述支撑本体的排列,在自侧壁方向夹置镜头本体3的各位置设置两个连杆31,即总共设置四个连杆31。设置于镜头本体3的一侧上的两个连杆31设置于沿光轴z具有不同高度的位置处,并与保持器本体7及固定本体9的壁部9a一起构成平行的连接机构。此外,设置于镜头本体3的另一侧上的两个连杆31设置于沿光轴z具有不同高度的位置处,并与保持器本体7及固定本体9的壁部9a一起构成平行的连接机构。在此,被设置成将镜头本体3夹置于其间的所述一对连杆31相对于光轴z设置于例如相同的高度上。
因此,一个平行的连接机构被设置成相对于光轴z在相同的高度上自侧壁方向夹置镜头本体3,其中此平行的连接机构包括沿光轴z的一个方向排列的两个连接杆31、固定本体9的壁部9a、以及保持器本体7。
连接构件33
连接构件33是用于将各个连杆31可转动地连接至保持器本体7及固定本体9的壁部9a上的构件。每一连接构件33均使悬置于保持器本体7与固定本体9的壁部9a之间的连杆31维持常规形态,并通过向连杆31施加力而在平行于光轴z的平面上可转动地连接连杆31。在此,在未向镜头本体3施加力的初始状态中,如图6A的侧视图所示,此平行的连接机构的内角θ(在此,所述角度为在每一连杆31与固定本体9的壁部9a之间形成的角度)保持为90°。作为此种连接构件33,例如可使用弹性铰链、附装有止挡器的铰链、盘簧等等。
第三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驱动
接下来,将说明镜头模块1-3的驱动。首先,如图5及图6A所示,在未向位移元件13施加电压的状态中,位移元件13保持为平的而不弯曲。因此,上推构件15未被插入于保持器本体7及镜头保持器7a下。
在此状态中,没有力施加于这四个连杆31上。因此,包括连杆31、保持器本体7、以及固定本体9的壁部9a的平行的连接机构以矩形形式保持90°的内角θ,且镜头本体3被保持于底座9b的正上方。
另一方面,如图6B所示,通过向位移元件13施加电压,在位移元件13朝镜头本体3侧弯曲的状态中,固定于位移元件13的自由端13b上的上推构件15被移动。上推构件15的移动是根据自由端13b的位移由所设置的轨道a来引导的。因此,上推构件15被插入于保持器本体7及镜头保持器7a下,从而向上推动由保持器本体7所保持的镜头本体3。
此时,保持器本体7及固定本体9的壁部9a通过四个具有相同长度的连杆31连接。因此,可沿光轴z的方向向上推动镜头本体3而不使光轴z倾斜,其中保持器本体7与固定本体9的壁部9a彼此相对。具体而言,用于在平行于光轴z的平面上可转动地连接连杆31的连接构件33设置于连杆31与保持器本体7之间的连接部处及各个连杆31与固定本体9的壁部9a之间的连接部处。由此,可以可靠地维持保持器本体7与固定本体9的壁部9a彼此相对的状态。因此,可沿光轴z的方向向上移动镜头本体3而不使光轴z倾斜。在此状态中,在包括连杆31、保持器本体7、以及固定本体9的壁部9a的平行的连接机构中,形成于每个连杆31与固定本体9的壁部9a之间的内角θ变为(90+α)°的内角θ。
此外,在此状态中,当停止向位移元件13施加电压时,如图6A所示,位移元件13会自弯曲状态恢复至平面形状。因此,被插入于保持器本体7及镜头保持器7a下的上推构件15自保持器本体7及镜头保持器7a的下侧抽出。然后,包括连杆31、保持器本体7、以及固定本体9的壁部9a的平行的连接机构的内角θ恢复至90°的内角θ,因此镜头本体3被拉回至位于底座9b的正上方的初始位置而不使光轴z倾斜。
在上述驱动中,镜头本体3沿光轴z方向的上升量由位移元件13的自由端13b的位移量(即,向位移元件13所施加的电压量)及上推构件15的倾斜表面的高度控制。此外,如在上述位移元件13的构造中所述,根据向构成位移元件13的电极施加电压的状态来控制位移元件13的弯曲方向。
第三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效果
在上述第三实施例的镜头模块1-3中,光轴z方向得到保持的镜头本体3也通过位移元件13的位移而被移动,位移元件13沿光轴z设置成位于镜头本体3的侧向上。因此,可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相同的效果。
4.第四实施例(位移元件的两端被形成为自由端的镜头模块)
图7为显示第四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构造的立体图。图8A及图8B为显示第四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构造及驱动的侧视图及底部平面图。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说明第四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构造及镜头模块的驱动。此外,当存在与第一实施例所述镜头模块相同的元件时,相同元件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标识,并不再予以赘述。
第四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构造
图7、图8A、以及图8B所示镜头模块1-4与第一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不同之处在于,两个自由端13b设置于位移元件13上的位置,但其他构造均相同。也就是说,位移元件13在保持器本体7侧沿光轴z设置于镜头本体3的侧向上,且位移元件13的平行于光轴z的中心部通过固定部13而固定于固定本体9的底座9b上。固定部13a在整个长度上与电极端子19互连。此外,位移元件13的相对于固定部13a而言的两个端部边缘均被形成为自由端13b。因此,当通过自电极端子19向位移元件13的固定部13a施加电压而使位移元件13变形时,会使设置于位移元件13两端的自由端13b位移以自由地接近镜头本体3。
此外,位移元件13的平面形状可为附图所示的简单的矩形,但位移元件13的平面形状也可为梯形,其中使梯形在自由端13b的每一侧上的的长度短于梯形在固定部13a侧上的长度,只要每一自由端13b均与底座9b的上表面相接触或相靠近即可。此外,将位移元件13构造为具有在固定部13a中分开的两个位移元件。如果位移元件13为通过施加电压而变形的平板形元件,则位移元件13可采用上述聚合物致动器元件。此外,作为另一示例,类似于第一实施例,所述元件可使用例如形状记忆合金或压电元件。
上推构件15分别固定于上述位移元件13的两个自由端13b上。上推构件15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上推构件15相同,通过位移元件13向镜头本体3接近,上推构件15插入于镜头本体3的垂直于光轴z的一个端部表面侧上。在此种构造中,上推构件15可进行沿光轴z的方向向上推动镜头本体3的操作。
各个上述上推构件15彼此离开一定距离地设置于保持器本体7的两侧而将光轴z夹置于其间。此外,当各个上推构件15被插入于垂直于光轴z的镜头本体3的一个端部表面侧上时,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将上推构件15设置于不与镜头本体3的镜头Ln交叠的位置处颇为重要。
此外,与上推构件15相配合的所述轨道a分别设置于面朝各个上推构件15的底座9b的上表面上。每一轨道a均沿上推构件15的移动路径设置,并被形成为例如图中所示的凹槽形状或突起的线条形状(轨道形状),所述上推构件15的移动是基于位移元件13的每一自由端13b的位移的。
此外,在面朝底座9b的各个上推构件15的表面上设置突起部15a,突起部15a配合于设置于底座9b上的轨道a。此外,当每一轨道a均被形成为突起的线条(轨道形状)时,在面朝底座9b的上推构件15的表面上设置凹槽以与轨道相配合。
此外,在镜头本体3或保持器本体7中,在作为引入部的外拐角部处设置缺口部b,上推构件15的尖端通过缺口部b而被插入。由此,使镜头本体3及保持器本体7通过位移元件13的每一自由端13b的位移而仅沿各上推构件15的移动方向被压迫。由此,防止位移元件13沿与压迫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此外,在镜头本体3或保持器本体7中,缺口部b可被形成为圆形,即这两个上推构件15的尖端被插入时所通过的作为引入部的外拐角部是圆的。
此外,在镜头本体3或保持器本体7中,供每一上推构件15的尖端插入的各部分可沿上推构件15的倾斜表面成形。由此,在镜头本体3被向上推动的状态中,该成形的表面可与上推构件15的倾斜表面相接触,因此可使所述状态稳定。
此外,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上推构件15与底座9b之间的接触表面可由光滑的材料制成。
第四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驱动
上述镜头模块1-4的驱动是以与第一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驱动相同的方法进行操作。此时,镜头本体3是通过各个上推构件15的移动而被升高,上推构件15固定于在位移元件13上所设置的两个自由端13b上。
第四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效果
在上述第四实施例的镜头模块1-4中,光轴z的方向得到保持的镜头本体3通过位移元件13的位移而被移动,位移元件13沿光轴z设置成位于镜头本体3的侧向上。因此,可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相同的效果。此外,在第四实施例的镜头模块1-4中,所述两个上推构件15彼此离开一定距离地设置于保持器本体7的两侧而将光轴z夹置于其间。因此,用于升高镜头本体3的力很强,且所述构造能高效地升高镜头本体3而不相对于光轴z倾斜。
此外,在第四实施例中,可根据与第二实施例的组合而使用平面支撑本体,因此可通过组合而获得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效果。此外,在第四实施例中,也可根据与第三实施例的组合而采用平行的连接机构。
5.第五实施例(位移元件的下端被形成为自由端的镜头模块)
图9为显示第五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构造的立体图。图10A及图10B为显示第五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构造及驱动的侧视图。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说明第五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构造及镜头模块的驱动。此外,当存在与第一实施例所述镜头模块相同的元件时,相同的元件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标识,并不再予以赘述。
第五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构造
图9、图10A、以及图10B所示镜头模块1-5与第一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不同之处在于,位移元件13的固定部13a及自由端13b设置于与镜头本体3的光轴z垂直的端部边缘上。此外,固定于自由端13b上的上推构件51被设置成在自由端13b中沿与镜头本体3的光轴垂直的方向延伸。其他构造均与第一实施例的构造相同。
位移元件13
也就是说,平板形的位移元件13在保持器本体7侧沿光轴z设置于镜头本体3的侧向上,且位移元件13的垂直于光轴z的端部边缘被形成为固定部13a,并通过图中未显示的构件固定于例如固定本体9的底座9b上。固定部13a在整个长度上与电极端子19互连。在位移元件13中,位于自固定部13a至底座9b垂直向下的端上的另一端部边缘被形成为自由端13b。自由端13b被设置成靠近底座9b的上表面。因此,当通过自电极端子19向位移元件13施加电压而使位移元件13变形时,会使位移元件13的自由端13b位移以自由地接近镜头本体3的垂直于光轴z的一个端部表面侧(此处为下端部表面)。
此外,位移元件13的平面形状可为附图所示的简单的矩形。由此,可确保对于固定部13a与电极端子19之间的连接而言所需的长度,并可确保固定于自由端13b上的上推构件51的长度。此外,如果位移元件13为通过施加电压而变形的平板形元件,则位移元件13可采用上述聚合物致动器元件。此外,作为另一示例,类似于第一实施例,所述元件可使用例如形状记忆合金或压电元件。
上推构件51
上推构件51贯穿自由端13b的整个长度而设置于位移元件13的自由端13b上。通过位移元件13向镜头本体3接近,上推构件51插入于镜头本体3的垂直于光轴z的一个端部表面侧上。因此,上推构件51可进行沿光轴z的方向向上推动镜头本体3的操作。
上推构件51固定于自由端13b上以自位移元件13的自由端13b向镜头本体3侧突出,并放置于底座9b的上侧上。上推构件51的形状为直角三棱柱形状,其中从自由端13b起越靠近上推构件51的尖端的位置越薄,且上推构件51具有固定于自由端13b的表面、置于底座9b上的表面、以及朝镜头本体3侧倾斜的倾斜表面。因此,当位移元件13的自由端13b移动至靠近镜头本体3时,上推构件51的尖端容易地被插入于底座9b与保持器本体7及用于保持镜头本体3的镜头保持器7a之间。此外,根据所插入的上推构件51的位置,沿镜头本体3的光轴z的方向而调整位移量。也就是说,上推构件51是通过将力的方向变为与其垂直的方向而向上推动镜头本体3的构件,所述力通过位移元件13的自由端13b的位移而沿水平方向移动上推构件51。
在上推构件51中,用于自底座9b的上表面向上推动镜头本体3的倾斜表面被成形为具有能够有效地向上推动镜头本体3的角度。此外,当上推构件51被插入于与光轴z垂直的镜头本体3的一个端部表面侧上时,将上推构件51设置于不与镜头本体3的镜头Ln交叠的位置处颇为重要。
在此,在镜头本体3或保持器本体7中,在作为引入部的外拐角部处设置缺口部b,上推构件51的尖端通过缺口部b而被插入。在此,缺口部b设置于保持器本体7及镜头保持器7a上。由此,使镜头本体3及保持器本体7通过位移元件13的自由端13b的位移而仅沿上推构件51的移动方向被压迫。由此,防止位移元件13沿与压迫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此外,在镜头本体3或保持器本体7中,缺口部b可被形成为圆形的,即上推构件15的尖端被插入时所通过的作为引入部的外拐角部是圆的。
第五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驱动
接下来,将说明镜头模块1-5的驱动。首先,如图9及图10A所示,在未向位移元件13施加电压的状态中,位移元件13被保持为平的而不弯曲。因此,上推构件51未被插入于保持器本体7及镜头保持器7a下。因此,由弹性金属丝形成的四个支撑本体11被保持为直线形的,从而使镜头本体3被保持于底座9b的正上方。
另一方面,如图10B所示,通过向位移元件13施加电压,在位移元件13弯曲的状态中,固定于位移元件13的自由端13b上的上推构件51被移动,从而被插入于保持器本体7及镜头保持器7a下。由此,可向上推动由保持器本体7所保持的镜头本体3。此时,保持器本体7与固定本体9的壁部9a通过四个由相同长度的弹性金属丝形成的支撑本体11相连接。因此,类似于第一实施例,通过进一步设置防扭本体17,可沿光轴z的方向向上推动镜头本体3而不使光轴z倾斜。此外,可将被设置成沿垂直于光轴z的方向延伸的上推构件51整体插入于保持器本体7及镜头保持器7a下。由此,防止光轴z倾斜。
此外,在此状态中,当停止向位移元件13施加电压时,如图10A所示,位移元件13会自弯曲状态恢复至平面形状。因此,被插入于保持器本体7及镜头保持器7a下的上推构件51自保持器本体7及镜头保持器7a的下侧抽出。然后,支撑本体11恢复至直线,且镜头本体3被拉回至底座9b正上方的位置而不使光轴z倾斜。
在上述驱动中,镜头本体3沿光轴z方向的上升量是由位移元件13的自由端13b的位移量(即,向位移元件13施加的电压量)及上推构件51的倾斜表面的高度控制。此外,如在上述位移元件13的构造中所述,根据向构成位移元件13的电极施加电压的状态来控制位移元件13的弯曲方向。
第五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效果
在上述第五实施例的镜头模块1-5中,光轴z的方向得到保持的镜头本体3也是通过位移元件13的位移而被移动,位移元件13沿光轴z设置成位于镜头本体3的侧向上。因此,可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相同的效果。此外,在第五实施例的镜头模块1-5中,通过使用被设置成沿垂直于光轴z的方向延伸的上推构件51,可在宽广范围内向用于保持镜头本体3的保持器本体7施加力。因此,可有效地获得用于升高镜头本体3的力,且所述构造能高效地防止光轴z倾斜。
此外,在第五实施例中,可根据与第二实施例的组合而使用平面支撑本体,因此可通过组合而获得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效果。此外,在第五实施例中,也可根据与第三实施例的组合而采用平行的连接机构。
6.第六实施例(摄像装置)
接下来,将说明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构造。图11为显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镜头模块的摄像装置61的构造图。图中所示的摄像装置61使用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镜头模块(在此,以第一实施例的镜头模块1-1作为代表)作为自动聚焦模块。除镜头模块1-1外,摄像装置61还包括固体摄像元件63以及驱动电路65,如果需要,还包括信号处理电路67。
固体摄像元件63为用于获得图像的成像信号的元件,所述图像是由构成镜头模块1-1的镜头本体3形成的。固体摄像元件63包括配备有例如电荷耦合装置(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的图像传感器。固体摄像元件63设置于与镜头模块1-1的光轴z方向交叠的位置处。更具体而言,固体摄像元件63被设置成与镜头模块1-1交叠,使得固体摄像元件63中的图像传感器的光接收表面位于镜头本体3的光轴z上并垂直于光轴z。例如,当固体摄像元件63设置于固定本体9的底座9b侧上时,固体摄像元件63被设置成使图像传感器的光接收表面与设置于底座9b上的开孔9c相对。
镜头模块1-1及固体摄像元件63固定于摄像装置的壳体(图中未显示)中。
此外,驱动电路65用于驱动固体摄像元件63,并控制通过图像传感器进行光电转换所得的信号电荷的积聚及读取。驱动电路65可被设置为固体摄像元件63的外部电路,但也可被形成为固体摄像元件63的内部电路。
此外,信号处理电路67将驱动电路65所读取的信号作为视频信号来处理,从而将经过信号处理的视频信号输出至例如存储器等存储介质或视需要输出至监视器。
在具有此种构造的摄像装置61中,镜头模块1-1的镜头本体3在固体摄像元件63的光接收表面上形成由目标发出的光(入射光)的图像。此时,通过驱动电路65的驱动,信号电荷在固体摄像元件63中积聚一定的时间段,然后读取信号电荷,从而获得视频信号。
具有上述构造的摄像装置61通过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镜头模块1-1作为自动聚焦模块,能够实现其尺寸及其厚度的减小。因此,在需要高图像品质的摄像装置61中,需要具有大直径的镜头。然而,即使在此种情形中,摄像装置61也能够实现其尺寸及其厚度的减小。
7.第七实施例(电子设备)
接下来,将说明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例性构造。图12A及图12B为显示作为电子设备的示例的具有摄像功能的移动电话(移动电话100)的示意性构造的立体图。
在移动电话100中,两个壳体101A及101B通过图中未显示的铰链机构而可折叠地连接。
如图12A所示,多个各种操作键102排列于壳体101A的一侧上,且话筒103设置于壳体101A的下端部上。操作键102用于接收用户的预定操作及输入信息。话筒103用于在通话持续期间输入用户的声音。
此外,如图12A所示,显示部104设置于壳体101B的一侧上,且扬声器105设置于壳体101B的上端部上,其中显示部104使用例如液晶显示面板等。显示部104用于显示例如无线电波接收、剩余的电池电量、通话方的电话号码、记录在电话薄中的内容(例如对方的电话号码及名字等)、呼出记录、以及来电记录等各种信息。扬声器105用于在通话持续期间输出通话方的声音等等。
如图12B所示,防护玻璃罩106设置于壳体101A的另一侧上,且上述摄像装置61设置于壳体101A内部对应于防护玻璃罩106的位置。摄像装置61固定于壳体101A中,使得例如将第一实施例所述的镜头模块1-1设置于目标侧(防护玻璃罩106侧)并将固体摄像元件63设置于图像侧(壳体101A的内侧)。
移动电话100设置有信号处理电路67,信号处理电路67基于从摄像装置61的固体摄像元件63读取的信号电荷执行各种信号处理。由此,由信号处理电路67处理的视频信号存储于例如嵌入式存储器等存储介质中,或输出至显示部104。
具有此种构造的移动电话100设置有摄像装置61,摄像装置61具有例如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镜头模块1-1,从而实现尺寸的减小。具体而言,可实现镜头沿光轴方向的厚度的减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采用以下构造。
(1)一种镜头模块,包括:镜头本体;镜头保持构件,其用于沿所述镜头本体的光轴可移动地保持所述镜头本体而不使所述光轴倾斜;位移元件,其具有平板形状,位于所述镜头本体的一侧,所述位移元件的沿所述光轴的一个端部边缘设置成自由端,且通过施加电压而使所述自由端位移以自由地接近所述镜头本体;以及上推构件,其设置于所述位移元件的所述自由端上,并且通过所述位移元件向所述镜头本体接近,所述上推构件插在所述镜头本体的垂直于所述光轴的一个端部表面侧上,以沿所述光轴方向向上推动所述镜头本体。
(2)在(1)所述的镜头模块中,所述位移元件为聚合物致动器元件。
(3)在(1)或(2)所述的镜头模块中,所述上推构件的前端从所述位移元件的所述自由端起朝所述镜头本体的一侧变薄。
(4)在(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镜头模块中,所述镜头保持构件包括:保持器本体,其用于通过沿所述光轴的侧壁来保持所述镜头本体;固定本体,其与所述保持器本体相对,所述镜头本体夹置于所述固定本体与所述保持器本体之间;以及支撑本体,其悬置于所述保持器本体与所述固定本体之间、自所述侧壁的方向夹置所述镜头本体的位置上,并且所述支撑本体支撑所述保持器本体以使所述保持器本体可沿所述光轴移动。
(5)在(4)所述的镜头模块中,所述支撑本体形成为弹性金属丝。
(6)在(4)所述的镜头模块中,所述支撑本体沿所述镜头本体的所述光轴方向形成为薄的平板。
(7)在(4)所述的镜头模块中,所述支撑本体是由连杆及连接构件形成,所述连杆具有刚性,所述连接构件将所述连杆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本体与所述保持器本体之间。
(8)在(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镜头模块中,所述位移元件的与所述镜头本体的所述光轴平行的中心部形成为固定部,且所述位移元件的两个端部边缘设置为自由端,并且,所述上推构件设置于设在所述位移元件两端的各所述自由端上,并通过所述位移元件的位移,所述上推构件在所述镜头本体的一个端部表面侧上插入于所述镜头本体的两个端部的每一者处。
(9)在(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镜头模块中,所述位移元件的垂直于所述光轴的端部边缘形成为固定部,且与所述固定部相对的另一端部边缘设置为自由端,并且,所述上推构件布置在整个所述自由端上,且所述上推构件设置成在垂直于所述镜头本体的所述光轴的方向上延伸。
(10)在(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镜头模块中,所述镜头保持构件包括底座,所述位移元件固定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上推构件布置于所述底座上,并且,在所述底座的布置有所述上推构件的表面上设有轨道,所述轨道沿着所述上推构件基于所述位移元件的所述自由端的位移而移动的路径布置,所述上推构件与所述轨道相配合。
(11)在(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镜头模块中,在所述镜头本体或所述镜头保持构件的插入有所述上推构件的外拐角部上设置有缺口部。
(12)一种摄像装置,包括:镜头本体;镜头保持构件,其用于沿所述镜头本体的光轴可移动地保持所述镜头本体而不使所述光轴倾斜;位移元件,其具有平板形状,位于所述镜头本体的一侧,所述位移元件的沿所述光轴的一个端部边缘设置成自由端,且通过施加电压而使所述自由端位移以自由地接近所述镜头本体;上推构件,其设置于所述位移元件的所述自由端上,并且通过所述位移元件向所述镜头本体接近,所述上推构件插在所述镜头本体的垂直于所述光轴的一个端部表面侧上,以沿所述光轴方向向上推动所述镜头本体;以及固体摄像元件,设置于所述镜头本体形成图像的位置处。
(13)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镜头本体;镜头保持构件,其用于沿所述镜头本体的光轴可移动地保持所述镜头本体而不使所述光轴倾斜;位移元件,其具有平板形状,位于所述镜头本体的一侧,所述位移元件的沿所述光轴的一个端部边缘设置成自由端,且通过施加电压而使所述自由端位移以自由地接近所述镜头本体;上推构件,其设置于所述位移元件的所述自由端上,并且通过所述位移元件向所述镜头本体接近,所述上推构件插在所述镜头本体的垂直于所述光轴的一个端部表面侧上,以沿所述光轴方向向上推动所述镜头本体;固体摄像元件,设置于所述镜头本体形成图像的位置处;以及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处理来自所述固体摄像元件的输出信号。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在本发明随附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组合、次组合以及改变。

Claims (13)

1.一种镜头模块,包括:
镜头本体;
镜头保持构件,其用于沿所述镜头本体的光轴可移动地保持所述镜头本体而不使所述光轴倾斜;
位移元件,其具有平板形状,位于所述镜头本体的一侧,所述位移元件的沿所述光轴的一个端部边缘设置成自由端,且通过施加电压而使所述自由端位移以自由地接近所述镜头本体;以及
上推构件,其设置于所述位移元件的所述自由端上,并且通过所述位移元件向所述镜头本体接近,所述上推构件插在所述镜头本体的垂直于所述光轴的一个端部表面侧上,以沿所述光轴方向向上推动所述镜头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块,
其中,所述位移元件是聚合物致动器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块,
其中,所述上推构件的前端从所述位移元件的所述自由端起朝所述镜头本体的一侧变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块,
其中,所述镜头保持构件包括:
保持器本体,其用于通过沿所述光轴的侧壁来保持所述镜头本体,
固定本体,其与所述保持器本体相对,所述镜头本体夹置于所述固定本体与所述保持器本体之间,以及
支撑本体,其悬置于所述保持器本体与所述固定本体之间、自所述侧壁的方向夹置所述镜头本体的位置上,并且所述支撑本体支撑所述保持器本体以使所述保持器本体可沿所述光轴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模块,
其中,所述支撑本体形成为弹性金属丝。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模块,
其中,所述支撑本体沿所述镜头本体的所述光轴方向形成为薄的平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模块,
其中,所述支撑本体是由连杆及连接构件形成,所述连杆具有刚性,所述连接构件将所述连杆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本体与所述保持器本体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块,
其中,所述位移元件的与所述镜头本体的所述光轴平行的中心部形成为固定部,且所述位移元件的两个端部边缘设置为自由端,并且
其中,所述上推构件设置于设在所述位移元件两端的各所述自由端上,并通过所述位移元件的位移,所述上推构件在所述镜头本体的一个端部表面侧上插入于所述镜头本体的两个端部的每一者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块,
其中,所述位移元件的垂直于所述光轴的端部边缘形成为固定部,且与所述固定部相对的另一端部边缘设置为自由端,并且
其中,所述上推构件布置在整个所述自由端上,且所述上推构件设置成在垂直于所述镜头本体的所述光轴的方向上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块,
其中,所述镜头保持构件包括底座,所述位移元件固定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上推构件布置于所述底座上,并且
其中,在所述底座的布置有所述上推构件的表面上设有轨道,所述轨道沿着所述上推构件基于所述位移元件的所述自由端的位移而移动的路径布置,所述上推构件与所述轨道相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块,
其中,在所述镜头本体或所述镜头保持构件的插入有所述上推构件的外拐角部上设置有缺口部。
12.一种摄像装置,包括:
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镜头模块;以及
固体摄像元件,其设置于所述镜头本体形成图像的位置处。
13.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装置;以及
信号处理电路,其用于处理来自所述固体摄像元件的输出信号。
CN201210078551.0A 2011-03-29 2012-03-22 镜头模块、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362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72176 2011-03-29
JP2011072176A JP5817175B2 (ja) 2011-03-29 2011-03-29 レンズモジュール、撮像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6211A true CN102736211A (zh) 2012-10-17
CN102736211B CN102736211B (zh) 2015-10-28

Family

ID=46926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7855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36211B (zh) 2011-03-29 2012-03-22 镜头模块、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941773B2 (zh)
JP (1) JP5817175B2 (zh)
KR (1) KR101981795B1 (zh)
CN (1) CN102736211B (zh)
TW (1) TWI57961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4162A (zh) * 2013-12-17 2014-04-23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自适应调焦光学系统及调焦方法
CN107277305A (zh) * 2016-04-01 2017-10-20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模块及其控制方法
CN107736011A (zh) * 2015-08-04 2018-02-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拍摄装置模块、包括拍摄装置模块的用户终端以及操作用户终端的方法
CN112492133A (zh) * 2019-09-11 2021-03-12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接合摄像机镜头的方法、接合元件和摄像机镜头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17175B2 (ja) * 2011-03-29 2015-11-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モジュール、撮像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2237855A (ja) * 2011-05-11 2012-12-06 Sony Corp レンズモジュール、撮像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レンズモジュールの駆動方法
JP2013200366A (ja) * 2012-03-23 2013-10-03 Sony Corp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カメラ装置
TWI498526B (zh) * 2013-06-05 2015-09-01 Nat Univ Chung Cheng Environment depth measurement method and its image acquisition device
DE102014208652A1 (de) * 2014-05-08 2015-11-12 Olympus Winter & Ibe Gmbh Videoendoskop
CN106287158A (zh) * 2016-08-17 2017-01-04 合肥召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放置及使用手机的计算机摄像头底基座结构
US11815794B2 (en) 2017-05-05 2023-11-14 Hutchinson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Shape memory alloy actuators and methods thereof
US11448853B2 (en) 2017-05-05 2022-09-20 Hutchinson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Shape memory alloy actuators and methods thereof
US11306706B2 (en) 2017-05-05 2022-04-19 Hutchinson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Shape memory alloy actuators and methods thereof
US10920755B2 (en) 2017-05-05 2021-02-16 Hutchinson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Shape memory alloy actuators and methods thereof
US11333134B2 (en) * 2017-05-05 2022-05-17 Hutchinson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Shape memory alloy actuators and methods thereof
KR102338925B1 (ko) 2017-06-27 2021-12-13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JP6461445B1 (ja) 2017-07-06 2019-01-30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光学デバイス
CN108600608B (zh) * 2018-03-16 2019-12-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座、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TWI684056B (zh) * 2019-03-26 2020-02-01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及其致動機構
CN113810561B (zh) * 2020-06-12 2023-03-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驱动装置、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GB2610781B (en) * 2020-06-25 2024-06-05 Hutchinson Technology Shape memory alloy actuators and methods thereof
US11859598B2 (en) 2021-06-10 2024-01-02 Hutchinson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Shape memory alloy actuators and methods thereof
US11982263B1 (en) 2023-05-02 2024-05-14 Hutchinson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Shape metal alloy (SMA) bimorph actuators with reduced wire exit angl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37155A (ja) * 1998-11-02 2000-05-1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固定焦点型カメラ
JP2005221680A (ja) * 2004-02-04 2005-08-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US20070229702A1 (en) * 2004-10-20 2007-10-04 Kyocera Corporaton Camera Module, and Portable Terminal and Information Terminal with the Same
CN101403844A (zh) * 2007-10-05 2009-04-08 索尼株式会社 光学元件模块和图像拾取装置
CN101672972A (zh) * 2008-09-10 2010-03-17 索尼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器和图像拾取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7175B2 (ja) * 1975-07-07 1983-04-05 オオツカセイヤク カブシキガイシヤ エ−テルカゴウブツノセイゾウホウ
JPS63131336A (ja) * 1986-11-21 1988-06-03 Canon Electronics Inc 光学系駆動装置
JPH06215436A (ja) * 1993-01-20 1994-08-05 Canon Inc 光磁気ディスク装置
JP3497333B2 (ja) * 1996-10-21 2004-02-16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光ヘッドの支持装置
JP2006172635A (ja) 2004-12-17 2006-06-29 Eamex Co 高分子アクチュエータを用いた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の対物レンズ駆動体
JP2006293006A (ja) 2005-04-11 2006-10-26 Olympus Corp 光学装置および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9041545A (ja) * 2007-08-10 2009-02-26 Sharp Corp アクチュエータ装置、および当該装置を備えた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4501085B2 (ja) * 2007-10-04 2010-07-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モジュール及び撮像装置
CN101646966B (zh) * 2007-11-05 2012-05-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使用面驱动聚合物致动器的透镜夹持体驱动装置以及摄像装置
KR20100116584A (ko) * 2007-12-10 2010-11-01 아트피셜 머슬, 인코퍼레이션 광학 렌즈 이미지 안정화 시스템
TW200937093A (en) * 2008-02-29 2009-09-01 E Pin Optical Industry Co Ltd Lens displacement mechanism
JP2011203435A (ja) * 2010-03-25 2011-10-13 Sony Corp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撮像装置
JP5817175B2 (ja) * 2011-03-29 2015-11-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モジュール、撮像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37155A (ja) * 1998-11-02 2000-05-1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固定焦点型カメラ
JP2005221680A (ja) * 2004-02-04 2005-08-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US20070229702A1 (en) * 2004-10-20 2007-10-04 Kyocera Corporaton Camera Module, and Portable Terminal and Information Terminal with the Same
CN101403844A (zh) * 2007-10-05 2009-04-08 索尼株式会社 光学元件模块和图像拾取装置
CN101672972A (zh) * 2008-09-10 2010-03-17 索尼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器和图像拾取设备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4162A (zh) * 2013-12-17 2014-04-23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自适应调焦光学系统及调焦方法
CN107736011A (zh) * 2015-08-04 2018-02-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拍摄装置模块、包括拍摄装置模块的用户终端以及操作用户终端的方法
CN107736011B (zh) * 2015-08-04 2020-07-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拍摄装置模块、包括拍摄装置模块的用户终端以及操作用户终端的方法
US10887495B2 (en) 2015-08-04 2021-01-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module, user terminal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user terminal
CN107277305A (zh) * 2016-04-01 2017-10-20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模块及其控制方法
CN107277305B (zh) * 2016-04-01 2020-10-09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模块及其控制方法
CN112492133A (zh) * 2019-09-11 2021-03-12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接合摄像机镜头的方法、接合元件和摄像机镜头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20112029A (ko) 2012-10-11
JP5817175B2 (ja) 2015-11-18
JP2012208208A (ja) 2012-10-25
CN102736211B (zh) 2015-10-28
TW201243418A (en) 2012-11-01
KR101981795B1 (ko) 2019-05-23
TWI579613B (zh) 2017-04-21
US20120249868A1 (en) 2012-10-04
US8941773B2 (en) 2015-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36211B (zh) 镜头模块、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714265B2 (en)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magnet interacting with both coil for performing focusing function and coil for performing shake compensation function
CN109819152B (zh) 对焦摄像模组及终端设备
US8605196B2 (en) Lens module, imaging apparatus, electroni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riving lens module
US9277108B2 (en)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a lens barrel
US9516233B2 (en) 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 device and apparatus for compensating tremble
KR101190254B1 (ko) 멤스 액추에이터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KR101677523B1 (ko) 멤스 액추에이터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JP5853391B2 (ja) レンズモジュール、撮像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20230147934A (ko) 카메라 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