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28741B - 用于废气排放控制的蜂窝单元 - Google Patents

用于废气排放控制的蜂窝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28741B
CN102728741B CN201210092887.2A CN201210092887A CN102728741B CN 102728741 B CN102728741 B CN 102728741B CN 201210092887 A CN201210092887 A CN 201210092887A CN 102728741 B CN102728741 B CN 1027287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unction surface
joining section
corrugated plating
honeycomb
splicing tpa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9288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28741A (zh
Inventor
堀村弘幸
川口大二
诹方悟
岩根胜宏
小细工孝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Goshi Gik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Goshi Gik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Goshi Gik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28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87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287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87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 F01N3/1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 F01N3/24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converting apparatus
    • F01N3/28Construction of catalytic reactors
    • F01N3/2839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catalyst support in housing, e.g. with means for compensating thermal expansion or vibration
    • F01N3/2842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catalyst support in housing, e.g. with means for compensating thermal expansion or vib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nolithic supports, e.g. of honeycomb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5/00Catalyst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B01J35/50Catalyst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configuration
    • B01J35/56Foraminous structures having flow-through passages or channels, e.g. grids or three-dimensional monolith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8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 F01N3/1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 F01N3/24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rendering innocuous by thermal or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noxious components of exhaust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converting apparatus
    • F01N3/28Construction of catalytic reactors
    • F01N3/2803Construction of catalytic reactor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e, by material or by manufacturing of catalyst support
    • F01N3/2807Metal other than sintered metal
    • F01N3/281Metallic honeycomb monoliths made of stacked or rolled sheets, foils or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260/00Exhaust treating devices having provis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1N2260/10Exhaust treating devices having provis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avoiding stress caused by expansions or contractions due to temperature variatio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 Catalys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于废气排放控制的蜂窝单元,该蜂窝单元(11)包括平板(15)和波纹板(16),所述平板(15)和所述波纹板(16)在由施加于波纹板(16)的钎焊材料制成的第一接合部(17A)和第二接合部(17B)处钎焊在一起。所述第一接合部(17A)和所述第二接合部(17B)靠近所述蜂窝结构件(11)的废气进口(21)和废气出口(22)定位。所述蜂窝还包括接合到金属外管(12)的接合带(18)。所述接合带(18)由施加于所述金属外管(12)的内壁的钎焊材料(25)制成。所述第二接合部(17B)与所述接合带(18)重叠并且具有大于所述第一接合部(17A)的钎焊长度的钎焊长度,所述第一接合部(17A)不与所述接合带(18)重叠。

Description

用于废气排放控制的蜂窝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废气排放控制的蜂窝单元的改进。
背景技术
用于废气排放控制的蜂窝单元具有金属外管和压入并接合到所述管中的金属蜂窝结构件,如JP-B-2709789中所公开的。
JP-B-2709789中所公开的金属载体(下文中称为“蜂窝单元”)包括金属外管和压入并接合到该金属外管中的蜂窝结构件。所述蜂窝结构件具有平板以及放置在该平板上并且与该平板一起卷绕的波纹板。
金属外管借助位于该金属外管和蜂窝结构件之间的位置处的钎焊材料被钎焊到蜂窝结构件。平板借助位于该平板和波纹板之间的位置处的钎焊材料被钎焊到波纹板。位于金属外管和蜂窝结构件之间的每个位置处的钎焊材料的长度与位于平板和波纹板之间的每个位置处的钎焊材料相同。
对于JP-B-2709789中的蜂窝单元,蜂窝结构件的温度因从其穿过的废气的热而升高。该蜂窝结构件的温度的升高继之以使金属外管的温度升高。同样地,蜂窝结构件的温度降低继之以使金属外管的温度降低。
钎焊材料被布置成在蜂窝结构件和外管的温度改变期间没有考虑金属外管和蜂窝结构件之间的反应。
需要适应温度变化的钎焊材料布置。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废气排放控制的蜂窝单元,该蜂窝单元包括金属外管和金属蜂窝结构件,该金属蜂窝结构件被压入并且接合到所述金属外管,所述金属蜂窝结构件包括:接合到所述金属外管的接合带;平板;放置在所述平板上的波纹板,所述波纹板和所述平板被一起卷绕,所述波纹板包括具有波峰(crest)的外表面和具有波峰的内表面;以及将所述平板和所述波纹板钎焊在一起的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二接合部靠近所述金属蜂窝结构件的相对两端定位;所述第一接合部包括第一接合段和第二接合段,该第一接合段由施加于所述波纹板的所述外表面的波峰的钎焊材料形成,该第二接合段由施加于所述波纹管的所述内表面的波峰的钎焊材料形成;所述第二接合部包括第三接合段和第四接合段,该第三接合段由施加于所述波纹板的所述外表面的波峰的钎焊材料形成,该第四接合段由施加于所述波纹板的所述内表面的波峰的钎焊材料形成;所述第一接合部的所述第一接合段和所述第二接合部的所述第三接合段在平行于所述金属蜂窝结构件的轴线的方向上偏离所述第一接合部的所述第二接合段和所述第二接合部的所述第四接合段;所述第二接合部和所述接合带重叠,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接合带不重叠;所述第一接合部具有沿着所述金属蜂窝结构件的所述轴线的第一钎焊长度;所述第二接合部具有沿着所述金属蜂窝结构件的所述轴线的第二钎焊长度;并且所述第二接合部的所述第二钎焊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接合部的所述第一钎焊长度。
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二接合部靠近所述蜂窝结构件的相对两端定位,所述第二接合部与接合到所述金属外管的所述接合带重叠。所述第一接合部不与所述接合带重叠。所述第二接合部的所述钎焊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接合部的所述钎焊长度。
定位成与将受到更大力的所述接合带重叠的所述第二接合部具有更大的钎焊长度,以由此提高所述蜂窝结构件的刚性,从而防止所述蜂窝结构件的变形。
需要提供高强度以牢固地接合所述蜂窝结构件和所述金属外管的所述接合带具有足够的钎焊长度以适应所述金属外管和所述蜂窝结构件的温度的变化。与所述接合带相反定位的所述第一接合部受所述金属外管影响最小,因此具有较小的钎焊长度以节约所用的钎焊材料的量。根据本发明的该一个方面的所述蜂窝单元的所述钎焊材料因此布置成适应所述金属外管和所述蜂窝结构件的温度的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废气排放控制的蜂窝单元,该蜂窝单元包括金属外管和金属蜂窝结构件,该金属蜂窝结构件被压入并接合到所述金属外管,所述金属蜂窝结构件包括:接合到所述金属外管的接合带;平板;放置在所述平板上的波纹板,所述波纹板和所述平板一起卷绕,所述波纹板包括具有波峰的外表面和具有波峰的内表面;以及将所述平板和所述波纹板钎焊在一起的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二接合部靠近所述金属蜂窝结构件的相反两端定位;所述第一接合部包括第一接合段和第二接合段,该第一接合段由施加于所述波纹板的所述外表面的波峰的钎焊材料形成,该第二接合段由施加于所述波纹板的所述内表面的波峰的钎焊材料形成;所述第二接合部包括第一接合段和第二接合段,该第一接合段由施加于所述波纹板的所述外表面的波峰的钎焊材料形成,该第二接合段由施加于所述波纹板的所述内表面的波峰的钎焊材料形成;所述第一接合部的所述第一接合段和所述第二接合部的所述第三接合段在平行于所述金属蜂窝结的轴线的方向上偏离所述第一接合部的所述第二接合段和所述第二接合部的所述第四接合段;所述波纹板通过所述平板接合到所述接合带;所述接合带在与所述金属蜂窝结构件的所述轴线正交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二接合部的所述第三接合段重叠;所述接合带具有沿着所述金属蜂窝结构件的所述轴线的钎焊长度;所述第二接合部的所述第三接合段均具有沿着所述蜂窝结构件的所述轴线的钎焊长度;所述接合带的所述钎焊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接合部的每个所述第三接合段的所述钎焊长度。
对于具有接合到金属外管的接合带的常规蜂窝结构件,该结构的相邻的平板和波纹板之间的接合部的长度均大于或等于所述接合带的长度。
和所述常规的蜂窝结构件相比,所述接合带的钎焊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接合部的每个第三接合段的钎焊长度,并且所述接合带在与所述蜂窝结构件的所述轴线正交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二接合部的所述接合段重叠。在所述接合带在与所述蜂窝结构件的所述轴线正交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二接合部的所述第三接合段重叠的情况下,所述蜂窝结构件具有增大的刚性以防止该蜂窝结构件的变形。
需要提供高强度以牢固地接合所述蜂窝结构件和所述金属外管的所述接合带的钎焊长度足够大以适应该金属外管和该蜂窝结构件的温度的变化。与所述接合带相反定位的所述第一接合部受所述金属外管影响最小,并且具有较小的钎焊长度以节约所用的钎焊材料的量。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所述蜂窝单元的钎焊材料因此布置成适应所述金属外管和所述蜂窝结构件的温度的变化。
优选地,所述金属蜂窝结构件的相对两端中的一端限定该蜂窝结构件的废气出口,并且所述接合带仅设置在所述废气出口所在的那一侧。
因为所述接合带仅设置在所述废气出口所在的那一侧,所以当所述蜂窝结构件的温度升高时允许该金属蜂窝结构件朝向所述金属外管的前侧膨胀移动。该膨胀和移动能减小所述金属蜂窝结构件上的负荷。
优选地,所述第二接合部的所述第三接合段位于所述废气出口所在的那一侧,所述第二接合部的所述第三接合段具有后端,并且所述接合带具有后端,述接合带的该后端定位在所述第二接合部的所述第三接合段的所述后端的后方。
所述接合带的位于所述第一接合段的所述后端的后方的所述后端与废气进口相比更靠近所述废气出口。所述接合带的所述后端的该位置是温度升高可小于所述蜂窝结构件的任何其他部分的位置。所述接合带的所述后端在所述第一接合段的所述后端的后方的定位能维持所述金属蜂窝结构件和所述金属外管之间的接合强度,而不同于所述后端位于所述第一接合段的所述后端的前面的情况。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合部的所述第一接合段布置成在平行于所述蜂窝结构件的所述轴线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接合部的所述第二接合段相邻,而在与所述蜂窝结构件的所述轴线正交的方向上不与所述第一接合部的所述第二接合段重叠,并且所述第二接合部的所述第三接合段布置成在平行于所述蜂窝结构件的所述轴线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二接合部的所述第四接合段相邻,而在与所述蜂窝结构件的所述轴线正交的方向上不与所述第二接合部的所述第四接合段重叠。
相邻的所述第一接合段和所述第二接合段的该布置允许所述蜂窝结构件变长,而不同于所述第一接合段和所述第二接合段重叠的情况。所述变长的蜂窝结构件能经受最小的力,以由此提高所述蜂窝结构件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仅通过示例来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废气排放控制的蜂窝单元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蜂窝单元的金属蜂窝结构件的示意剖视图;
图3是蜂窝单元的剖视图,其中金属蜂窝结构件接合到金属外管;
图4是示出接合带相对于所述金属蜂窝结构件的接合部如何定位的视图;
图5是沿着图4的线5-5剖取的剖视图;
图6A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废气排放控制的蜂窝单元的金属蜂窝结构件的示意剖视图;
图6B是图6A的蜂窝单元的剖视图,其中金属蜂窝结构件接合到金属外管;以及
图7是示出接合带相对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蜂窝单元的金属蜂窝结构件的接合部如何定位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至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用于废气排放控制的蜂窝单元10。蜂窝单元10包括金属蜂窝结构件11和围绕该金属蜂窝结构件11的金属外管12。
如图1、图4以及图5所示,金属蜂窝结构件11包括金属平板15和金属波纹板16,该金属波纹板16放置在平板15上并且与平板15一起成螺旋形卷绕。所述蜂窝结构件11被压入并牢固地接合到外管12。
平板15和波纹板16借助蜂窝结构件11的第一接合部17A和第二接合部17B接合在一起,如稍后详述的。蜂窝结构件11借助接合带18被接合到金属外管12,如稍后详述的。
转到图2和图5,提供蜂窝结构件11的芯部的平板15关于蜂窝结构件11的中心轴线33成螺旋形卷绕。波纹板16被卷绕成在卷绕的平板15的相邻圈之间延伸。波纹板16通过靠近蜂窝结构件11的废气进口21设置的第一接合部17A并通过靠近蜂窝结构件11的废气出口22设置的第二接合部17B被钎焊到平板15。
更具体地,第一接合部17A和第二接合部17B靠近蜂窝结构件11的相对两端23、24定位并且通过该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将平板15和波纹板16钎焊在一起。第一接合部17A包括第一接合段17a和第二接合段17b,该第一接合段17a由施加于波纹板16的外表面27的波峰的钎焊材料形成,该第二接合段17b由施加于波纹板16的内表面28的波峰的钎焊材料形成。第二接合部17B包括第一接合段17c和第二接合段17d,该第一接合段17c由施加于波纹板16的外表面27的波峰的钎焊材料形成,该第二接合段17d由施加于波纹板16的内表面28的波峰的钎焊材料形成。
第一接合段17a在平行于蜂窝结构件11的中心轴线33的方向上偏离第二接合段17b。第一接合段17c在与蜂窝结构件11的中心轴线33平行的方向上偏离第二接合段17d。
如图3所示,接合带18由接合到金属外管12的钎焊材料25形成。接合带18仅设置在废气出口22的由蜂窝结构件11的一端34限定的那一侧。接合带18具有沿着蜂窝结构件11的轴线33从一端34朝向废气进口21的长度B1。
转到图4,靠近废气出口22定位的第二接合部17B与接合带18重叠。第一接合部17A在平行于蜂窝结构件11的轴线33(图2)的方向上远离接合带18偏移,而不与接合带18重叠。
第一接合部17A具有沿着蜂窝结构件11的中心轴线33的第一钎焊长度A2–δ1b。第一钎焊长度A2–δ1b被定义为其中一个第一接合段17a的钎焊长度b2和其中一个第二接合段17b的钎焊长度b1的和。第二接合部17B具有沿着蜂窝结构件11的中心轴线33的第二钎焊长度A1–δ1a。该第二钎焊长度A1–δ1a被定义为其中一个第一接合段17c的钎焊长度a1和其中一个第二接合段17d的钎焊长度a2的和。
术语接合部的“钎焊长度”指的是在平行于蜂窝结构件11的轴线33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接合部的长度。
第二接合部17B的第二钎焊长度A1–δ1a大于第一接合部17A的第一钎焊长度A2–δ1b(即,(A2–δ1b)<(A1–δ1a))。δ1a被定义为每个第一接合段17a在平行于蜂窝结构件11的中心轴线33的方向上远离每个第二接合段17b偏移的距离。类似地,δ1b被定义为每个第一接合段17c在平行于蜂窝结构件11的中心轴线33的方向上远离每个第二接合段17d偏移的距离。以δ1a或δ1b表示的该距离在下文称为“间隙”。
位于废气出口22所在的那一侧的接合带18具有后端18b。位于废气出口22所在的那一侧的第一接合段17c具有后端36。接合带18的后端18b位于第一接合段17c的后端36的后方。
位于波纹板16的一个表面27a上的第一接合段17a布置成在平行于蜂窝结构件11的中心轴线33的方向上与位于波纹板16的相反表面27b上的第二接合段17b相邻。位于波纹板16的一个表面27a上的第一接合段17c布置成在平行于蜂窝结构件11的中心轴线33的方向上与位于波纹板16的相反表面27b上的第二接合段17d相邻。
每个第一接合段17a均与每个第二接合段17b偏离间隙δ1b。每个第一接合段17c均与每个第二接合段17d偏离间隙δ1a。
接合到金属外管12的接合带18与第二接合部17B重叠,该第二接合部17B的钎焊长度A1–δ1a大于不与接合带18重叠的第一接合部17A的第一钎焊长度A2–δ1b。与能经受较大力的接合带18重叠的接合部的较大长度提高了蜂窝结构件11的刚性,从而防止该蜂窝结构件11变形。
因为接合带18仅设置在废气出口22所在的那一侧,所以当金属蜂窝结构件11的温度升高时允许该蜂窝结构件朝向金属外管12的前侧膨胀移动。该膨胀和称动减小了金属蜂窝结构件11上的负荷。
接合带18的位于第一接合段17c的后端36的后方的后端18b与废气进口21相比更靠近废气出口22。接合带18的后端18b的位置是温度升高可小于蜂窝结构件11的任何其他部分的位置。位于第一接合段的后端36的后方的后端18b的定位防止金属蜂窝结构件11和金属外管12之间的接合强度劣化,而不同于后端18b位于第一接合段17c的后端36的前面的情况。
在第一接合段17a与相邻的第二接合段17b偏离间隙δ1b的情况下,与相邻的第一接合段17a和第二接合段17b重叠的情况不同,蜂窝结构件11能被变长。变长的蜂窝结构件11能经受最小的力,从而提高该蜂窝单元10的耐久性。
参看图6A,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金属蜂窝结构件11。该金属蜂窝结构件11包括平板15和波纹板16,该波纹板16通过靠近蜂窝结构件11的废气进口21和废气出口22定位的第一接合部17A和第二接合部17B而钎焊到平板15。如下文详述的,第一接合部17A和第二接合部17B由施加于波纹板16的钎焊材料形成。
第一接合部17A和第二接合部17B靠近金属蜂窝结构件11的相对两端定位。第一接合部17A包括第一接合段17a和第二接合段17b,该第一接合段17a由施加于波纹板16的外表面27的钎焊材料形成,该第二接合段17b由施加于波纹板16的内表面28的钎焊材料形成。第二接合部17B包括第一接合段17c和第二接合段17d,该第一接合段17c由施加于波纹板16的外表面27的钎焊材料形成,该第二接合段17d由施加于波纹板16的内表面28的钎焊材料形成。
第一接合段17a在平行于金属蜂窝结构件11的中心轴线33的方向上偏离第二接合段17b。第一接合段17c在平行于蜂窝结构件11的中心轴线33的方向上偏离第二接合段17d。
转到图6B,蜂窝结构件11包括接合到金属外管12的接合带18。接合带18由位于金属外管12的内壁12b上的钎焊材料形成。接合带18在与蜂窝结构件11的中心轴线33正交的方向上与第二接合部17B重叠。接合带18具有大于接合部17B的钎焊长度的钎焊长度B2。
更具体地,如图7所示,接合带18与接合部17B的全部接合段17c、17d重叠并且具有大于接合部17B的钎焊长度A1–δ1a的钎焊长度B2。
对于常规的蜂窝结构件,相邻的平板和波纹板在以点的形式或以交错形式布置的接合部处被接合在一起。蜂窝结构件通过接合带被接合到金属外管。每个接合部的长度均大于接合带。
然而,对于本发明中的蜂窝结构件,被接合到金属外管12的接合带18与接合部17B的所有接合段17c、17d重叠并且具有大于接合部17B的钎焊长度A1–δ1a的钎焊长度B2((A1–δ1a)<B2)。因为接合部17B始终位于接合带18之下,而使得金属蜂窝结构件11具有提高的强度以防止该蜂窝结构件11变形。
因为接合带18仅设置在废气出口22所在的那一侧,所以当金属蜂窝结构件11的温度升高时,允许该蜂窝结构件11朝向金属外管状构件12的前侧膨胀移动。该膨胀和移动减小了金属蜂窝结构件11上的负荷。
接合带18具有后端18B,该后端18B位于第一接合段17c的后端36的后方并且与废气进口21相比更靠近废气出口22。接合带18的后端18b的该位置是温度升高可小于蜂窝结构件11的任何其它部分的位置。位于第一接合段17c的后端36的后方的后端18b的定位维持金属蜂窝结构件11和金属外管12之间的接合强度,而不同于后端18b位于第一接合段17c的后端36的前面的情况。
在第一接合段17c与相邻的第二接合段17d偏离间隙δ1a的情况下,与相邻的第一接合段17a和第二接合段17b重叠的情况不同,蜂窝结构件11能被变长。变长的蜂窝结构件11能经受最小的力,从而提高蜂窝单元10的耐久性。
以下的实施例1至4示出了支持由本发明的蜂窝单元提供的优点的实验数据。
实施例1
准备好平板。加工40μm的不锈钢箔板以提供波纹板。将由溶剂和粘合剂制备的钎焊材料膏体施加于波纹板的波峰上的预定点。然后,将平板和波纹板上下叠置并且一起卷绕成φ40×L90的蜂窝芯部。将蜂窝芯部插入真空炉的外管中并钎焊到该外管以提供用于废气排放控制的蜂窝单元。应注意,通过钎焊材料制成的接合带将蜂窝芯部钎焊到外管。
蜂窝芯部具有将波纹板钎焊到平板的进口侧接合部和出口侧接合部。进口侧接合部与蜂窝芯部的进口端离开4mm并且出口侧接合部与蜂窝芯部的出口端离开4mm。蜂窝芯部和外管之间的接合带具有距蜂窝芯部的出口端的20mm的长度。
进口侧接合部和出口侧接合部均包括位于波纹板的外侧的外接合段和位于波纹板的内侧的内接合段。外接合段和内接合段以交错形式布置。术语“交错形式”在下文中意味着每个外接合段均在平行于蜂窝芯部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与相邻的一个内接合段偏离一定间隙(实施例1中为2mm)。应注意,位于波纹板的外侧的接合段位于蜂窝芯部的出口端所在的那一侧。
如下面的表1所示制备10个蜂窝单元的试样。这些试样具有每个进口侧接合部和出口侧接合部的接合段的不同钎焊长度(b1,b2,a1,a2)。在这10个试样中,根据本发明制造试样J-(1)至J-(5)。试样H-(1)至H-(5)是对比试样。
每个试样均通过在温度循环过程(200℃至1000℃的高温和低温的1000至2000次循环)中经历20G至60G的振动而被测试,以评价被测试试样的强度和隔室变形。与常规标准相比基于试样上的裂缝的量进行试样的强度的评价。与常规标准相比进行试样的隔室变形的评价。另外,评价每个试样中所用的钎焊材料的量。基于所评价的强度、隔室变形以及所用的钎焊材料的量,进行试样的综合评价。
表1
表1示出了测试结果,该测试结果示出对于每个试样的强度和隔室变形的评价、所用的钎焊材料的量的评价以及综合评价。
从表1发现,需要出口侧接合部的接合段的钎焊长度(a1,a2)大于7mm。优选地,钎焊长度(a1,a2)是10mm。而且,结果发现,内侧接合部的接合段的钎焊长度(b1,b2)几乎不与强度有关。表1示出当钎焊长度(b1,b2)是7mm或更长时隔室变形略大。较短的钎焊长度是成本有效的,因为它使所用的钎焊材料的量小。然而,在1mm的钎焊长度(b1,b2)的情况下,综合评价是“不好”。这是因为1mm的钎焊长度部分地导致平板和波纹板之间的钎焊失败。因此,钎焊长度(b1,b2)应该为7mm或更小,优选地为2mm至5mm。
实施例2
准备好平板。加工40μm的不锈钢箔板以提供波纹板。将由溶剂和粘合剂制备的钎焊材料膏体施加于波纹板的波峰上的预定点。然后,将平板和波纹板上下叠置并且一起卷绕成φ40×L90的蜂窝芯部。将蜂窝芯部插入真空炉的外管中并钎焊到该外管以提供用于废气排放控制的蜂窝单元。应注意,通过钎焊材料将蜂窝芯部钎焊到外管。
蜂窝芯部具有将波纹板钎焊到平板的进口侧接合部和出口侧接合部。进口侧接合部具有距远离蜂窝芯部的进口端4mm的位置5mm的钎焊长度,并且外侧接合部具有距远离蜂窝芯部的出口端4mm的位置10mm的钎焊长度。
进口侧接合部和出口侧接合部均包括位于波纹板的外侧的外接合段和位于波纹板的内侧的内接合段。外接合段和内接合段以交错形式布置,具有2mm的间隙(δ1a,δ1b)。应注意,波纹板的外侧的接合段位于蜂窝芯部的出口端所在的那一侧。
如下面的表2所示制备9个蜂窝单元的试样。这9个试样具有位于试样的进口侧和/或出口侧的蜂窝芯部和外管之间的钎焊材料制成的接合带的不同钎焊长度。表2中的参考标记“-”意味着没有钎焊长度。即,例如,在试样J-(6)中,蜂窝芯部在试样的进口侧不被钎焊到外管。同样,在试样H-(7)中,蜂窝芯部在试样的出口侧不被钎焊到外管。在这9个试样中,根据本发明制造试样J-(6)至J-(9)。试样H-(6)至H-(9)是对比试样。试样的出口侧的接合带的钎焊长度(B1)被定义为距试样的蜂窝芯部的出口端的长度。
每个试样均通过在温度循环过程(200℃至1000℃的高温和低温的1000至2000次循环)中经历20G至60G的振动而被测试以评价所测试试样的强度和隔室变形。与常规标准相比基于试样上的裂缝的量进行试样的强度的评价。与常规标准相比进行试样的隔室变形的评价。另外,评价每个样品中所用的钎焊材料的量。基于所评价的强度、隔室变形以及所用的钎焊材料的量,进行试样的综合评价。
表2
表2示出了测试结果,该测试结果示出对于每个试样的强度和隔室变形的评价、所用的钎焊材料的量的评价以及综合评价。
表2示出其中蜂窝芯部通过试样的进口侧和出口侧的接合带被钎焊到管的试样H-(6)提供非常差的强度,这是因为蜂窝芯部不可能被变长以沿芯部的变长方向引导热应力。表2还示出其中蜂窝芯部通过仅位于试样的进口侧的接合带被钎焊到外管的试样H-(7)提供了差的隔室变形评价,这是因为隔室变形比常规标准严重。试样J-(6)至J-(9)分别具有通过仅设置在试样的出口侧的接合带钎焊在一起的蜂窝芯部和外管。
表2中的测试结果表示当钎焊长度为15mm或更大时强度较好,并且当钎焊长度为10mm或更小时强度是不足的。表2所示的强度不足的原因的研究揭示出,不足的强度由当接合带的长度等于或小于蜂窝芯部的接合部的钎焊长度时集中在接合带处的损害引起。因此,需要蜂窝芯部和外管之间的接合带的长度大于蜂窝芯部的接合部的长度。
实施例3
准备好平板。加工40μm的不锈钢箔板以提供波纹板。将由溶剂和粘合剂制备的钎焊材料膏体施加于波纹板的波峰上的预定点。然后,将平板和波纹板上下叠置并且一起卷绕成φ40×L90的蜂窝芯部。将蜂窝芯部插入真空炉的外管中并钎焊到该外管以提供用于废气排放控制的蜂窝单元。应注意,通过钎焊材料制成的接合带将蜂窝芯部钎焊到外管。
蜂窝芯部具有将波纹板钎焊到平板的进口侧接合部和出口侧接合部。进口侧接合部具有距远离蜂窝芯部的进口端4mm的位置5mm的钎焊长度,并且外侧接合部具有距远离蜂窝芯部的出口端4mm的位置10mm的钎焊长度。
进口侧接合部和出口侧接合部均包括位于波纹板的外侧的外接合段和位于波纹板的内侧的内接合段。外接合段和内接合段以交错形式布置,具有2mm的间隙(δ1a,δ1b)。应注意,波纹板的外侧的接合段位于蜂窝芯部的出口端所在的那一侧。
如下面的表3所示制备6个蜂窝单元的试样。试样具有位于离开试样的出口端不同距离的20mm长的接合带。在这6个试样中,根据本发明制造试样J-(10)和J-(11),并且试样H-(11)至H-(14)是比较实施例。
每个试样均通过在温度循环过程(200℃至1000℃的高温和低温的1000至2000次循环)中经历20G至60G的振动而被测试以评价所测试试样的强度和隔室变形。另外,评价每个试样中所用的钎焊材料的量。基于所评价的强度、隔室变形以及所用的钎焊材料的量,进行试样的综合评价。
表3
从表3发现,蜂窝芯部和外管之间的接合带优选地尽可能靠近出口端定位,这是因为必须允许蜂窝芯部中的热应力沿蜂窝芯部的变长方向被引导。接合带应被布置成使得接合带的端部不与蜂窝芯部的接合部的端部对准。这是因为接合带的端部与接合部的端部的对准导致应力集中,该应力集中将导致蜂窝单元的强度降低。因此,接合带的端部待定位在接合部的端部的后方。在本发明中,接合带的端部距出口端5mm或更小。
实施例4
准备好平板。加工40μm的不锈钢箔板以提供波纹板。将由溶剂和粘合剂制备的钎焊材料膏体施加于波纹板的波峰上的预定点。然后,将平板和波纹板上下叠置并且一起卷绕成φ40×L90的蜂窝芯部。将蜂窝芯部插入真空炉的外管中并钎焊到该外管以提供用于废气排放控制的蜂窝单元。应注意,通过钎焊材料制成的接合带将蜂窝芯部钎焊到外管。
蜂窝芯部具有将波纹板钎焊到平板的进口侧接合部和出口侧接合部。进口侧接合部具有距远离蜂窝芯部的进口端4mm的位置5mm的钎焊长度,并且外侧接合部具有距远离蜂窝芯部的出口端4mm的位置10mm的钎焊长度。
进口侧接合部和出口侧接合部均包括位于波纹板的外侧的外接合段和位于波纹板的内侧的内接合段。相应的进口侧接合部和出口侧接合部的外接合段和内接合段以交错形式布置,具有间隙(δ1a,δ1b)。应注意,进口侧接合部的外接合段和内接合段的间隙与出口侧接合部的外接合段和内接合段的间隙相同。还应注意,位于波纹板的出口侧的接合段定位在蜂窝芯部的出口端所在的那一侧。
蜂窝芯部和外管之间的接合带仅定位在蜂窝芯部的出口端所在的那一侧并且具有距蜂窝芯部的出口端20mm的长度。
如下面的表4所示制备8个蜂窝单元试样。如表4所示,8个试样具有不同的间隙(δ1a,δ1b),通过所述间隙外接合段和内接合段以交错形式布置。在这8个试样中,根据本发明制造试样J-(12)至J-(16)。试样H-(15)至H-(17)是对比试样。
每个试样均通过在温度循环过程(200℃至1000℃的高温和低温的1000至2000次循环)中经历20G至60G的振动而被测试以评价所测试试样的强度和隔室变形。与常规标准相比基于试样上的裂缝的量进行试样的强度的评价。与常规标准相比进行试样的隔室变形的评价。另外,评价每个样品中所用的钎焊材料的量。基于所评价的强度、隔室变形以及所用的钎焊材料的量,进行试样的综合评价。
表4
从表4发现,在外接合段与内接合段重叠的情况下强度差。这是因为,裂缝由于集中于具有高刚性的重叠区域处的应力而在外接合段和内接合段处扩展。还发现,在0mm至4mm的范围内的每个间隙(δ1a,δ1b)均提供足够的强度。当间隙(δ1a,δ1b)大于4mm时强度低。这是因为,当蜂窝芯部沿其轴向变长时较大的间隙阻止热应力沿蜂窝芯部的轴向被引导。最优间隙是2mm。结果证实,每个间隙(δ1a,δ1b)应该是0mm至4mm,优选地为1mm至3mm。

Claims (7)

1.一种用于废气排放控制的蜂窝单元(10),该蜂窝单元包括:
金属外管(12);和
金属蜂窝结构件(11),该蜂窝结构件被压入并接合到所述金属外管(12),
所述金属蜂窝结构件(11)包括:
接合到所述金属外管(12)的接合带(18);
平板(15);
波纹板(16),该波纹板放置在所述平板(15)上,所述波纹板(16)和所述平板(15)被一起卷绕,所述波纹板(16)包括具有波峰的外表面(27)和具有波峰的内表面(28);以及
将所述平板(15)和所述波纹板(16)钎焊在一起的第一接合部(17A)和第二接合部(17B);
所述第一接合部(17A)和所述第二接合部(17B)靠近所述金属蜂窝结构件(11)的相反两端(23,24)定位;
所述第一接合部(17A)包括第一接合段(17a)和第二接合段(17b),该第一接合段(17a)由施加于所述波纹板(16)的所述外表面(27)的波峰的钎焊材料形成,该第二接合段(17b)由施加于所述波纹板(16)的所述内表面(28)的波峰的钎焊材料形成;
所述第二接合部(17B)具有第三接合段(17c)和第四接合段(17d),该第三接合段(17c)由施加于所述波纹板(16)的所述外表面(27)的波峰的钎焊材料形成,该第四接合段(17d)由施加于所述波纹板(16)的所述内表面(28)的波峰的钎焊材料形成;
所述第一接合部(17A)的所述第一接合段(17a)和所述第二接合部(17B)的所述第三接合段(17c)在平行于所述金属蜂窝结构件(11)的轴线(33)的方向上与该第一接合部(17A)的所述第二接合段(17b)和该第二接合部(17B)的所述第四接合段(17d)偏离;
所述第二接合部(17B)和所述接合带(18)重叠,所述第一接合部(17A)在平行于所述蜂窝结构件(11)的轴线(33)的方向上远离所述接合带(18)偏离;
所述第一接合部(17A)具有沿着所述金属蜂窝结构件(11)的所述轴线(33)的第一钎焊长度;
所述第二接合部(17B)具有沿着所述金属蜂窝结构件(11)的所述轴线(33)的第二钎焊长度;并且
所述第二接合部(17B)的所述第二钎焊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接合部(17A)的所述第一钎焊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单元,其中,所述金属蜂窝结构件(11)的所述相反两端(23,24)中的一端限定该金属蜂窝结构件(11)的废气出口(22),并且所述接合带(18)仅设置在所述废气出口(22)所在的那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蜂窝单元,其中,所述第二接合部(17B)的所述第三接合段(17c)位于所述废气出口(22)所在的那一侧,所述第二接合部(17B)的所述第三接合段(17c)具有后端(36),并且所述接合带(18)的后端(18b)位于所述第二接合部(17B)的所述第三接合段(17c)的后端(36)的后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接合部(17A)的所述第一接合段(17a)布置成在平行于所述蜂窝结构件(11)的所述轴线的方向上与该第一接合部(17A)的所述第二接合段(17b)相邻,在与所述蜂窝结构件(11)的所述轴线(33)正交的方向上不与所述第一接合部(17A)的所述第二接合段(17b)重叠;并且所述第二接合部(17B)的所述第三接合段(17c)布置成在平行于所述蜂窝结构件(11)的所述轴线(33)的方向上与该第二接合部(17B)的所述第四接合段(17d)相邻,在与所述蜂窝结构件(11)的所述轴线(33)正交的方向上不与所述第二接合部(17B)的所述第四接合段(17d)重叠。
5.一种用于废气排放控制的蜂窝单元(10),该蜂窝单元包括:
金属外管(12);和
金属蜂窝结构件(11),该蜂窝结构件被压入并接合到所述金属外管(12),
所述金属蜂窝结构件(11)包括:
接合到所述金属外管(12)的接合带(18);
平板(15);
波纹板(16),该波纹板放置在所述平板(15)上,所述波纹板(16)和所述平板(15)被一起卷绕,所述波纹板(16)包括具有波峰的外表面(27)和具有波峰的内表面(28);以及
将所述平板(15)和所述波纹板(16)钎焊在一起的第一接合部(17A)和第二接合部(17B);
所述第一接合部(17A)和所述第二接合部(17B)靠近所述金属蜂窝结构件(11)的相反两端(23,24)定位;
所述第一接合部(17A)包括第一接合段(17a)和第二接合段(17b),该第一接合段(17a)由施加于所述波纹板(16)的所述外表面(27)的波峰的钎焊材料形成,该第二接合段(17b)由施加于所述波纹板(16)的所述内表面(28)的波峰的钎焊材料形成;
所述第二接合部(17B)包括第三接合段(17c)和第四接合段(17d),该第三接合段(17c)由施加于所述波纹板(16)的所述外表面(27)的波峰的钎焊材料形成,该第四接合段(17d)由施加于所述波纹板(16)的所述内表面(28)的波峰的钎焊材料形成;
所述第一接合部(17A)的所述第一接合段(17a)和所述第二接合部(17B)的所述第三接合段(17c)在平行于所述金属蜂窝结构件(11)的轴线(33)的方向上偏离该第一接合部(17A)的所述第二接合段(17b)和该第二接合部(17B)的所述第四接合段(17d);
所述波纹板(16)通过所述平板(15)接合到所述接合带(18);
所述接合带(18)在与所述金属蜂窝结构件(11)的所述轴线(33)正交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二接合部(17B)的所述第三接合段(17c)重叠;
所述接合带(18)具有沿着所述金属蜂窝结构件(11)的所述轴线(33)的钎焊长度;
所述第二接合部(17B)的所述第三接合段(17c)和所述第四接合段(17d)均具有沿着所述蜂窝结构件(11)的所述轴线(33)的钎焊长度;
所述接合带(18)的所述钎焊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接合部(17B)的所述第三接合段(17c)的所述钎焊长度与所述第四接合段(17d)的所述钎焊长度之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蜂窝单元,其中,所述金属蜂窝结构件(11)的所述相反两端(23,24)中的一端限定该蜂窝结构件(11)的废气出口(22),并且所述接合带(18)仅设置在所述废气出口(22)所在的那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蜂窝单元,其中,所述第二接合部(17B)的所述第三接合段(17c)位于所述废气出口(22)所在的那一侧,所述第二接合部(17B)的所述第三接合段(17c)具有后端(36),并且所述接合带(18)的后端(18b)位于所述第二接合部(17B)的所述第三接合段(17c)的后端(36)的后方。
CN201210092887.2A 2011-03-31 2012-03-31 用于废气排放控制的蜂窝单元 Active CN1027287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79744 2011-03-31
JP2011079744A JP5674531B2 (ja) 2011-03-31 2011-03-31 排気ガス浄化用ハニカム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28741A CN102728741A (zh) 2012-10-17
CN102728741B true CN102728741B (zh) 2015-01-21

Family

ID=45929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92887.2A Active CN102728741B (zh) 2011-03-31 2012-03-31 用于废气排放控制的蜂窝单元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057311B2 (zh)
EP (1) EP2505805B1 (zh)
JP (1) JP5674531B2 (zh)
CN (1) CN102728741B (zh)
BR (1) BR102012007291B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847601A1 (en) * 2011-09-05 2013-03-14 Basf Corporation Method for applying brazing material to metal honeycomb matrix, metal honeycomb matrix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FR3008576B1 (fr) 2013-07-17 2016-02-05 Kuhn Sa Machine de recolte de fourrage perfectionnee
CN104763493B (zh) * 2014-01-08 2019-03-05 瑞德(新乡)路业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尾气颗粒物捕集器及滤芯
WO2015121910A1 (ja) 2014-02-12 2015-08-20 新日鉄住金マテ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触媒担持用基材
JP6263319B2 (ja) * 2015-10-06 2018-01-17 新日鉄住金マテ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触媒担持用基材及び触媒担体
CN114502824B (zh) * 2019-10-08 2024-02-20 日铁化学材料株式会社 用于净化废气的蜂窝单元以及蜂窝单元的制造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72A (zh) * 1992-12-09 1994-08-03 埃米特放射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催化式排气净化器及其生产方法
EP0658390A1 (en) * 1993-06-07 1995-06-21 Nippon Yakin Kogyo Co., Ltd. Exhaust gas cleaning metal carri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307173A (zh) * 2000-01-24 2001-08-08 黄钊仁 废气净化用金属载体及其制法及专用装置
JP2007007585A (ja) * 2005-06-30 2007-01-18 Honda Motor Co Ltd 排ガス浄化用メタル担体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53733B2 (ja) * 1990-04-17 1996-11-13 昭和飛行機工業株式会社 耐熱構造体
US5259190A (en) * 1991-08-01 1993-11-09 Corning Incorporated Heated cellular structures
JP2709789B2 (ja) * 1993-06-07 1998-02-04 日本冶金工業株式会社 耐熱疲労性、耐振性に優れた排ガス浄化用メタル担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76165A (ja) * 1996-09-03 1998-03-24 Usui Internatl Ind Co Ltd メタル担体
JP3338703B1 (ja) * 2000-10-10 2002-10-28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ハニカム体の製造方法
US7410521B2 (en) * 2005-02-28 2008-08-12 Caterpillar Inc. Filter service system and method
DE102008016148A1 (de) * 2008-03-28 2009-10-01 Emitec Gesellschaft Für Emissionstechnologie Mbh Wabenkörper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gelöteten Wabenkörper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72A (zh) * 1992-12-09 1994-08-03 埃米特放射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催化式排气净化器及其生产方法
EP0658390A1 (en) * 1993-06-07 1995-06-21 Nippon Yakin Kogyo Co., Ltd. Exhaust gas cleaning metal carri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307173A (zh) * 2000-01-24 2001-08-08 黄钊仁 废气净化用金属载体及其制法及专用装置
JP2007007585A (ja) * 2005-06-30 2007-01-18 Honda Motor Co Ltd 排ガス浄化用メタル担体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02012007291B1 (pt) 2021-02-17
JP5674531B2 (ja) 2015-02-25
EP2505805A1 (en) 2012-10-03
EP2505805B1 (en) 2016-11-09
CN102728741A (zh) 2012-10-17
JP2012215085A (ja) 2012-11-08
BR102012007291A2 (pt) 2013-06-04
US9057311B2 (en) 2015-06-16
US20120247076A1 (en) 201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28741B (zh) 用于废气排放控制的蜂窝单元
KR101015348B1 (ko) 열교환기의 브레이징용 지그조립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열교환기의 제조방법
RU2549280C2 (ru) Соединение друг с другом двух устройств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отработавшего газа
CN105180677A (zh) 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75234B (zh) 排气管组件以及将钣金片固定于排气管的方法
US20210102652A1 (en) Double pipe
US11007592B2 (en)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US20170362991A1 (en) Housing connection
US20110113824A1 (en) Evaporator
JP2012215085A5 (zh)
KR101276285B1 (ko) 철도차량용 루프프레임 구조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10393289B2 (en) Pipe fixing device
CN103459796A (zh) 排气引导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KR20120083597A (ko) 응축기의 브레이징용 지그조립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응축기의 제조방법
CN106949761B (zh) 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及其焊接方法
US20130307261A1 (en) Method of Brazing, in Particular Induction Brazing, and Assembly
CN104010755A (zh) 换热器的制造方法以及通过该制造方法得到的换热器
KR20140049820A (ko) 열교환용 인아웃렛 파이프의 고정구조
CN106439279B (zh) 一种钢塑复合管连接件
KR960011977B1 (ko) 촉매담지 금속 담체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EP1504817B1 (en) Metal carrier for exhaust emission control
CN202291747U (zh) 一种多注行波管收集极的焊接工装
US20230003465A1 (en) Adaptive side plate for automotive heat exchanger
JP2016160678A (ja) 角形鋼管とh形鋼の接合構造および構造物
KR20160091802A (ko) 금속 스트립으로 이루어지고 내부에 놓인 디스크를 구비하는 디스크 파이프 열 교환기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