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28064B - 信息通信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及操作终端 - Google Patents

信息通信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及操作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28064B
CN102728064B CN201210206404.7A CN201210206404A CN102728064B CN 102728064 B CN102728064 B CN 102728064B CN 201210206404 A CN201210206404 A CN 201210206404A CN 102728064 B CN102728064 B CN 1027280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onnection
controller
processing unit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0640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28064A (zh
Inventor
清水隆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filed Critical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728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80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280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80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45Controlling the progress of the video gam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20Input arrangements for video game devices
    • A63F13/23Input arrangements for video game devices for interfacing with the game device, e.g. specific interfaces between game controller and console
    • A63F13/235Input arrangements for video game devices for interfacing with the game device, e.g. specific interfaces between game controller and console using a wireless connection, e.g. infrared or picone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20Input arrangements for video game devices
    • A63F13/23Input arrangements for video game devices for interfacing with the game device, e.g. specific interfaces between game controller and conso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30Interconnection arrangements between game servers and game devices; Interconnection arrangements between game devices; Interconnection arrangements between game servers
    • A63F13/32Interconnection arrangements between game servers and game devices; Interconnection arrangements between game devices; Interconnection arrangements between game servers using local area network [LAN] connec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2300/0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 A63F2300/1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characterized by input 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player-generated signals into game device control signals
    • A63F2300/1025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characterized by input 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player-generated signals into game device control signals details of the interface with the game device, e.g. USB version dete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2300/0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 A63F2300/1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characterized by input 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player-generated signals into game device control signals
    • A63F2300/1025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characterized by input 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player-generated signals into game device control signals details of the interface with the game device, e.g. USB version detection
    • A63F2300/1031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characterized by input 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player-generated signals into game device control signals details of the interface with the game device, e.g. USB version detection using a wireless connection, e.g. Bluetooth, infrared connec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2300/0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 A63F2300/2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characterised by details of the game platform
    • A63F2300/209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characterised by details of the game platform characterized by low level software layer, relating to hardware management, e.g. Operating System,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2300/0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 A63F2300/4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characterised by details of platform network
    • A63F2300/404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characterised by details of platform network characterized by a local network conne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2300/00Features of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e.g. on a television screen, showing representations related to the game
    • A63F2300/60Methods for processing data by generating or executing the game program
    • A63F2300/63Methods for processing data by generating or executing the game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the execution of the game in ti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vision Receiver Circuit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息通信系统和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信息通信方法。在装置主体(10)通过来自控制器的BT通信从备用状态起动时,装置主体(10)的主CPU(64)在执行BT驱动器的读入/动作之后,执行控制器连接管理程序的读入/动作。主CPU(64)在BT驱动器的读入/动作执行后,且BT通信模块(78)从控制器接收到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时,使主存储器(65)存储该逻辑连接请求信号,在执行控制器连接管理程序的读入/动作之后,从主存储器(65)读出终端识别信息,确立基于BT通信的逻辑层连接,从BT通信模块(79)发送逻辑层连接允许信号。

Description

信息通信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及操作终端
本申请是下述申请的分案申请:
发明名称:信息通信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通信方法
申请日:2007年11月9日
申请号:200710169122.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操作终端和信息处理装置构成的信息通信系统,例如,由视频游戏机和控制器构成的娱乐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例如视频游戏机;以及信息通信方法,例如在视频游戏机和控制器之间执行的信息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无线连接控制器和信息处理装置的系统中,用户可通过使用了控制器的远程操作,来使信息处理装置执行期望的处理。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581118号公报。
对电视等家电设备而言,除可设定成打开状态(完全起动状态)和关闭状态(完全停止状态)之外,还可设定成备用状态(待机状态、睡眠状态)。另外,对可设定成备用状态的家电设备而言,通过使用了控制器的远程操作来起动。
与这种家电设备的情况相同,考虑到在信息处理装置和控制器可无线连接、且信息处理装置可设定成备用状态的情况下,通过来自控制器的无线通信的远程操作,使备用状态的信息处理装置成为打开状态。
可是,信息处理装置的情况与上述家电设备不同,在设定与控制器的对应关系的处理(逻辑层连接处理)结束之前的期间,用户不能通过使用了控制器的远程操作,使信息处理装置执行期望的处理。
具体地说,控制器根据来自用户的规定操作输入,对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物理层连接请求信号(起动请求信号)。接收到物理层连接请求信号的待机状态的信息处理装置,在执行起动处理的同时,对控制器发送物理层连接允许信号。接收到物理层连接允许信号的控制器,对信息处理装置发送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接收到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的信息处理装置,执行上述逻辑层连接处理,发送逻辑层连接允许信号至控制器。而且,通过控制器接收该逻辑层连接允许信号,结束信息处理装置与控制器的逻辑层连接,用户可通过使用了控制器的远程操作,使信息处理装置执行期望的处理。
这里,发送了物理层连接允许信号的信息处理装置,废弃接收到的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直到变成可执行逻辑层连接处理的状态,控制器每隔预定的规定时间反复发送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直到从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到逻辑层连接允许信号。为此,基于信息处理装置变为可执行逻辑层连接处理的状态的定时,使直到从控制器接收逻辑层连接信号为止的时间变长,直到信息处理装置执行逻辑层连接处理为止(确立逻辑层连接之前)会经过长时间,有可能使直到可通过使用了控制器的远程操作使信息处理装置执行期望的处理为止需要长时间。
这种缺陷可通过将信息处理装置的备用状态设定成可执行逻辑层连接处理来避免,但这时导致备用状态中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功耗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抑制功耗增大,同时在通过来自控制器的无线通信的远程操作起动备用状态的信息处理装置时,缩短直到可通过使用了控制器的远程操作使信息处理装置执行期望的处理为止的时间。
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具备:由用户操作的操作终端以及可设定成待机状态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操作终端具有:终端侧无线收发送器;输入单元;以及信号生成器,
所述终端侧无线收发送器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收发送信息,
所述输入单元,从用户接收用于起动所述待机状态的信息处理装置的起动指示输入,
当所述输入单元接收到所述起动指示输入时,所述信号生成器生成物理层连接请求信号,并将所述物理层连接请求信号从所述终端侧无线收发送器发送,
当所述终端侧无线收发送器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到物理层连接允许信号时,所述信号生成器生成包含固有地设定在所述操作终端中的终端识别信息的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直到所述终端侧无线收发送器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到逻辑层连接允许信号为止,反复从所述终端侧无线收发送器发送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有:装置侧无线收发送器;起动处理单元;存储部;存储控制器;无线逻辑层连接处理单元;和信息处理执行单元,
当从所述操作终端接收到物理层连接请求信号时,所述装置侧无线收发送器执行物理层连接处理,
所述物理层连接处理包含:确立与所述操作终端之间基于无线通信的物理层连接;以及向所述操作终端发送物理层连接允许信号,
所述装置侧无线收发送器,在确立了所述物理层连接的状态下,与所述操作终端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收发送信息,
当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是待机状态,所述装置侧无线收发送器从所述操作终端接收到物理层连接请求信号时,所述起动处理单元开始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起动处理,
当所述装置侧无线收发送器从所述操作终端接收到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时,所述存储控制器使所述存储部至少存储所述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中包含的所述终端识别信息,
所述无线逻辑层连接处理单元,执行逻辑层连接处理,
所述逻辑层连接处理包含:从所述存储部读出所述终端识别信息;确立与所述操作终端之间的基于无线通信的逻辑层连接;生成逻辑层连接允许信号;以及从所述装置侧无线收发送器发送所述逻辑层连接允许信号,
所述信息处理执行单元,在确立了所述逻辑层连接的状态下,所述装置侧无线收发送器根据从所述操作终端接收到的信息,执行规定的信息处理,
在所述待机状态下,将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中的所述存储控制器、所述无线逻辑层连接处理单元和所述信息处理执行单元设定成停止状态,且将所述装置侧无线收发送器和所述起动处理单元设定成起动状态,
在所述起动处理中,所述存储控制器比所述无线逻辑层连接处理单元更早地变为起动状态。
根据本发明,在通过来自控制器的无线通信的远程操作,起动待机状态的信息处理装置时,能缩短直到可通过使用了控制器的远程操作使信息处理装置执行期望的处理为止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娱乐系统的示意模式图。
图2是表示控制器的外部结构的模式图。
图3是表示装置主体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控制器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5是表示关于BT通信的软件栈(software stack)的模式图。
图6是表示基于来自控制器的远程操作的备用状态的装置主体的起动处理的时间图。
图7是表示在装置主体起动后从无线连接至有线连接的切换处理的时间图。
符号说明
10、娱乐装置(装置主体);
20、控制器;
54、南桥(SB:south bridge);
64、主CPU;
65、主存储器;
73、系统控制器;
78、USB通信模块;
79、BT通信模块;
81、CPU;
88、USB通信模块;
89、BT通信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示意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图1中示出的娱乐系统具备:本发明信息处理装置一例的视频游戏机即娱乐装置(下面称为:装置主体)10;和由用户(游戏者)操作的多个操作终端即控制器20(在图1的实例中为2个控制器20A、20B)。在装置主体10和各控制器20A、20B之间,通过通信收发送信息。作为两者间的通信方法,游戏者可选择基于经由USB连接电缆13A、13B的有线连接的通信和基于无线的通信中的任意一种。另外,在将控制器20有线连接于装置主体10上时,除后述的起动处理之外,优先执行基于有线的通信,不执行基于无线的通信。
在图1的实例中,装置主体10具有多个控制器端口11(在本实施方式中有11A、11B、11C、11D4个部位)。在有线连接控制器20A、20B和装置主体10时,USB连接电缆13A中,设置于一端部的插入连接器12A插入到装置主体10的控制器端口11中的任意一个(本例中为11A)进行电连接,设置于另一端部的插入连接器14A插入到控制器20A的连接端口15(15A)进行电连接。另外,USB连接电缆13B中,设置于一端部的插入连接器12B插入到装置主体10的控制器端口11中其他的任意一个(11B)进行电连接,设置于另一端部的插入连接器14B插入到控制器20B的连接端口15(15B)进行电连接。装置主体10和控制器20的有线连接方式只要可双向通信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USB(Universal Serial Bus)形式的连接(下面称为USB连接)。
另外,在各控制器20(20A、20B)中,分别设置在与装置主体10的无线通信部(天线)16之间执行基于无线的信息收发送的无线通信部(天线)17(17A、17B)。作为两无线通信部16、17彼此的通信方式,如果可双向无线通信,则可适用如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那样的通用的近距离高速无线通信方式或专用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等的一切通信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基于蓝牙的无线通信方式(下面,称为BT通信)。
[娱乐系统的整体结构]
图1中示出的娱乐系统由装置主体10、控制器20(20A、20B)和从装置主体10供给映像及声音信号的监视器装置(例如电视接收机等)100构成。监视器装置100具有根据从装置主体10供给的映像信号,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部101。
[装置主体的外观]
在上述装置主体10中,除上述控制器端口11(11A~11D)及无线通信部16之外,省略图示,但设置存储卡为自由卸装的存储卡槽、盘托架、使盘托架打开或关闭的开/关按钮、执行电源的接通或备用、复位的开/备用/复位按钮、声音映像输出端子(AV多路输出端子)、PC卡槽、光数字输出端子、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1394连接端子、电源开关、AC电源输入端子等。
通过操作电源开关,装置主体10切换成打开状态(完全起动状态)和关闭状态(完全停止状态)。另外,打开状态的装置主体10,通过操作开/备用/复位按钮,切换成打开状态和备用状态(待机状态·睡眠状态)。另外,装置主体10的打开状态和备用状态之间的切换,也可通过使用了控制器20的远程操作执行。例如,在装置主体10是打开状态时,通过操作控制器20,在监视装置100中显示菜单画面,通过选择菜单内的「切断主体电源」的项目来决定,将装置主体10切换至备用状态。另外,在装置主体10是备用状态时,通过按下控制器20的后述的开始按钮53(图2中示出),装置主体10起动,切换至打开状态。
另外,上述装置主体10例如根据记录在所谓的DVD-ROM或CD-ROM等盘媒体中的电视游戏用的应用程序,执行电视游戏,或例如可再现(解码)记录在DVD视频或CD中的视频数据、音频数据。
另外,上述应用程序或视频、音频数据不限于从盘媒体读取,也可从半导体存储器或带媒体读取,也可从通过有线或无线的宽域或域内通信线路等来供给。
[控制器的外观]
用图2简单地说明控制器20的外观。
上述控制器20具备:与装置主体10之间用于USB连接的上述连接端口15;与装置主体10之间进行BT通信用的上述无线通信部17和显示部21。
在控制器20中设置:在游戏者用左右手把持控制器20的状态下,用游戏者左右手的拇指操作的右操作部31及左操作部32;同样用左右的拇指可进行模拟操作的右模拟操作部33及左模拟操作部34;用左右的食指分别按下操作的右第1按下按钮35及左第1按下按钮36;和用左右的中指分别按下操作的右第2按下按钮37及左第2按下按钮38。
在上述左操作部32中设置例如用于游戏者进行使游戏角色在画面上移动等操作时的上指示按钮41、下指示按钮42、左指示按钮43、右指示按钮44。另外,在上述右操作部31中设置例如游戏角色的功能的设定或执行等、利用游戏应用程序分配各不相同的功能的第1~第4操作按钮45~48。
上述左右的模拟操作部34、33具备:以操作轴为中心可旋转360度方向且在非操作时利用弹性部件回归中立位置的左右旋转操作柱(省略图示);和产生对应于该左右旋转操作柱的操作的信号的信号产生部(省略图示)等。
上述左右的模拟操作部34、33用于输入例如通过旋转操作左右的旋转操作柱,实现例如使游戏角色边旋转边移动,或边变化速度边移动,进而使方式变更等模拟动作用的指令信号等。
并且,控制器20具有:用于接通/断开控制器20的电源的开/关按钮51、回复原位(home button)按钮52和起动按钮53。
回复原位按钮52被分配作与装置主体10之间开始通信时的输入用、及使装置主体10开始至图像显示部101的菜单画面之显示处理用的输入用。装置主体10中的菜单画面的显示处理中断正执行的其他应用程序,优先执行。另外,在按下回复原位按钮52、控制器20与装置主体10之间开始通信时,也显示菜单画面。
起动按钮53被分配作使备用状态的装置主体10起动后切换成打开状态时的输入用。另外,也可将作为使备用状态的装置主体10起动后切换成打开状态时的输入用的功能,分配给起动按钮53之外的其他按钮。
显示部21例如是液晶显示面板、有机或无机EL(Elector luminescence)面板、分段显示器、LED(发光二极管)等,执行游戏者可识别的显示。
[装置主体的内部电路结构]
图3中示出上述装置主体10的主要内部构成。
如图3所示,装置主体10具有主总线61和副总线62,这些总线61、62经总线接口63彼此连接或断开。
在主总线61上连接主CPU64、由DRAM构成的易失性主存储器65、主DMAC(DirectMemory Access Controller)66和内置帧存储器67的图像处理器件(GPU(GraphicProcessing Unit)68。在GPU68上连接作为用于生成视频输出信号的控制部件的CRTC(CRTcontroller)69。利用视频输出信号,在通过电缆等与装置主体10连接的规定的显示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监视器装置100的图像显示部101)中显示图像。
主CPU64在装置主体10起动时,从副总线62上的ROM70经总线接口63读入起动程序,在执行该起动程序、使操作系统动作后,从主总线61上的主存储器65读入BT驱动器或USB驱动器或控制器连接管理程序等各种程序,使该程序动作。另外,主CPU64在控制媒体驱动器71的同时,从安装于该媒体驱动器71上的媒体72读出应用程序或数据,并将其存储在主存储器65中。并且,对从媒体72读出的各种数据、例如由多个基本图形(多边形)构成的3维目标数据(多边形的顶点(代表点)的座标值等)执行几何学处理。通过几何学处理生成以多边形定义信息为其内容的显示列表。另外,扩展由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Group)方式或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方式等压缩的数据。即,主CPU64具有利用软件解读信息的信息解读功能。
多边形定义信息由描绘区域设定信息和多边形信息构成。描绘区域设定信息由描绘区域的帧缓冲器地址中的偏置座标、和在描绘区域的外部具有多边形座标时用于取消描绘的描绘剪辑(clipping)区域的座标构成。多边形信息由多边形属性信息和顶点信息构成,多边形属性信息是指定遮光(shading)方式、α混合方式及纹理匹配方式(texturemapping mode)等的信息,顶点信息是顶点描绘区域内座标、顶点纹理区域内座标、及顶点颜色等的信息。
GPU68保持描绘上下文(context),根据从主CPU64通知的显示列表中包含的图像上下文的识别信息,读出对应的描绘上下文,使用其执行绘制(rendering)处理,在帧存储器67中描绘多边形。由于帧存储器67还可用作纹理存储器,所以,可将帧存储器67上的像素图像作为纹理贴在描绘的多边形上。
主DMAC66在以连接于主总线61上的各电路为对象,执行DMA传输控制的同时,根据总线接口63的状态,以连接于副总线62上的各电路为对象,执行DMA传输控制。
在主存储器65中,预先设置将控制器20的固有ID进行注册的USB连接用控制器ID注册表和BT连接用控制器ID注册表。在与注册在USB连接用控制器ID注册表中的固有ID所对应的控制器20之间,通过基于USB连接的通信可进行信息的收发送,在与注册在BT连接用控制器ID注册表中的固有ID所对应的控制器20之间,通过基于BT连接的通信可进行信息的收发送。这里,所谓的与控制器20之间可收发送信息的状态(逻辑层连接状态)是指如下状态:在游戏者操作控制器20的上述各种输入按钮33、34、35~38、41~48、51、52、53时,装置主体10可从控制器20接收对应于来自游戏者的操作输入的信息,同时,识别接收到的信息是来自哪个控制器20的信息,根据接收到的信息,主CPU64执行规定的处理。
在副总线62上连接由微处理器等构成的系统控制器73、由闪存等构成的非易失性副存储器74、副DMAC75、存储操作系统等程序的ROM70、读出存储在语音存储器76中的声音数据并作为音频输出进行输出的声音处理装置(SPU(Sound Processing Unit))77、由将USB通信模块78及BT通信模块79与其他构成要素(例如系统控制器73或副存储器74等)之间的数据交接进行管理的电路群构成的南桥(SB(South Bridge))54、用于安装规定媒体72的媒体驱动器71及键盘80。媒体72是记录图像处理用程序的CD-ROM或DVD-ROM等记录媒体。装置主体10通过读取并执行该图像处理用程序,执行所需的娱乐处理。USB通信模块78包含控制器端口11(图1中示出),经USB连接电缆13,与控制器20之间执行基于有线的信息收发送。BT通信模块79包含无线通信部16(图1中示出),经BT通信,与控制器20之间执行基于无线的信息收发送。
系统控制器73根据存储在ROM70中的程序,执行包含后述的起动处理的各种动作。另外,系统控制器73旁路南桥54,直接连接于BT通信模块79。由此,即使在备用状态下南桥54停止时,一旦BT通信模块79从控制器20接收到物理层连接请求信号,则也将该物理层连接请求信号发送至系统控制器73。副DMAC75仅在总线接口63分离主总线61和副总线62的状态下,以连接于副总线62上的各电路为对象,执行DMA传输等的控制。
在备用状态下,只是系统控制器73和BT通信模块79起动,主CPU64等其他的构成要素停止。在该状态下,BT通信模块79可从控制器20接收物理层连接请求信号。另外,备用状态的装置主体10一旦接收到打开状态的切换指示,则系统控制器73开始使主CPU64等停止中的构成要素起动的起动处理。在该起动处理中,主CPU64从副总线62上的ROM70,经总线接口63读入起动程序,执行该起动程序后使操作系统动作,并且从主总线61上的主存储器65依次读入BT驱动器或USB驱动器或控制器连接管理程序等的程序,使该程序依次动作。预先设定起动处理时主CPU64读入并使其动作的程序,通过使设定的全部程序动作,主CPU64的起动结束。另外,在起动处理中,USB通信模块78及南桥54在主CPU64起动开始前起动。并且,主CPU64在执行BT驱动器及USB驱动器的读入及动作之后,执行控制器连接管理程序的读入及动作。
另外,BT通信模块79一旦从控制器20接收到后述的物理层连接请求信号,则执行物理层连接处理。在物理层连接处理中,执行初始化处理后,确立与控制器20之间可执行基于物理层间的无线通信的信息(数据)收发送的状态,同时,对控制器20发送物理层连接允许信号。
并且,BT通信模块79一旦从控制器20接收到后述的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则主CPU64根据控制器连接管理程序,执行逻辑层连接处理。在逻辑层连接处理中,为了确立与控制器20之间可执行逻辑层间的信息(数据)收发送及接收到的信息的处理的状态,并实现与多个控制器20的、基于有线及无线的任意且良好的连接,所以根据包含在从控制器20发送的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中的控制器20的固有ID,识别及管理分别连接的控制器20,并且对控制器20发送逻辑层连接允许信号。
通过BT通信模块79执行物理层连接处理,结束物理层连接处理,通过主CPU64执行逻辑层连接处理,结束逻辑层连接处理。另外,物理层连接请求信号、物理层连接允许信号、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及逻辑层连接允许信号全部由数据包构成。
这里,在装置主体10是备用状态时,由于主CPU64停止,所以在装置主体10从备用状态移动至打开状态的起动处理中,即使在主CPU64变为直到可执行逻辑层连接处理的状态为止,BT通信模块79从控制器20接收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主CPU64也不能执行逻辑层连接处理。
关于这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BT驱动器中包含使BT通信模块79接收到的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存储(等待队列(queuing))在主存储器65中的功能(程序)。另外,在控制器连接管理程序中,包含读出(出列(dequeue))存储在主存储器65中的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的功能(程序)。因此,主CPU64即使在控制器连接管理程序的读入及动作结束之前(主CPU64完全起动前),如果在BT驱动器的读入及动作结束之后,则也使BT通信模块79接收到的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存储在主存储器65中。另外,主CPU64在控制器连接管理程序的读入及动作结束之后,读出存储在主存储器65中的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执行逻辑层连接处理。因此,主CPU64在控制器连接管理程序的读入及动作结束时,不等待来自控制器20的新的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的发送,开始逻辑层连接处理。另外,用作BT驱动器的主CPU64使主存储器65中存储的信息不必是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本身,只要是包含逻辑层连接信号含有的控制器ID的信息即可。另外,存储逻辑层连接信号(或包含控制器ID的信息)的场所也可是主存储器65之外的存储部。
[控制器的内部结构]
下面,在图4中示出控制器20的主要内部结构。
在图4中,控制器20具有CPU81、由DRAM构成的易失性主存储器82、蓄电池83、振动检测元件84、振动元件85、扬声器86、键盘87、显示部(分段显示器或LED)21、USB通信模块88、BT通信模块89和由闪存等构成的非易失性副存储器91,这些部件经总线90连接。所谓键盘87是设置在控制器20上的上述各种输入按钮33、34、35~38、41~48、51~53的总称。
CPU81在控制器20起动时从副存储器91读入起动程序,执行该起动程序。另外,CPU81执行将显示部21控制在规定发光状态的显示控制、控制至扬声器86的声音输出的声音控制、或驱动振动元件85并对控制器20施加振动的振动控制。
并且,CPU81在按下回复原位按钮52或起动按钮53时,生成物理层连接请求信号,使生成的物理层连接请求信号从BT通信模块89发送至装置主体10。另外,CPU81在BT通信模块89从装置主体10接收到物理层连接允许信号时,生成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使生成的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从BT通信模块89发送至装置主体10。另外,直到从装置主体10接收到逻辑层连接允许信号为止,每隔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反复执行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的生成及发送。
USB通信模块88经USB连接电缆13与装置主体10之间执行基于有线的信息收发送,BT通信模块89经BT通信与装置主体10之间执行基于无线的信息收发送。USB通信模块88包含连接端口15(图1中示出),BT通信模块89包含无线通信部17(图1中示出)。USB通信模块88的连接端口15和BT通信模块89的无线通信部17仅可选择地使用一方通信路径,由CPU81设定使用哪个通信路径。基本上,在用USB连接电缆13连接控制器20和装置主体10的状态下,选择设定USB通信模块88作为通信路径。
但是,即便是用USB连接电缆13连接控制器20和装置主体10的状态,在按下操作起动按钮53时,也选择设定BT通信模块89作为通信路径。而且,一旦BT通信模块89从装置主体10接收到逻辑层连接允许信号,则CPU81将通信路径从BT通信模块89切换成USB通信模块88。这样,即便在连接USB连接电缆13时,也设定BT通信模块89作为通信路径,这是因为在按下操作起动按钮53时,装置主体10是备用状态的可能性高,在备用状态的装置主体10中,在USB通信模块78的起动或基于主CPU64的USB驱动器的读入及动作结束之前,不能进行基于USB通信的信息(数据)收发送,如果在BT通信模块89从装置主体10接收到逻辑层连接允许信号之后,则USB通信模块78的起动或基于主CPU64的USB驱动器的读入及动作结束,可进行USB通信。
另外,在副存储器91中预先存储对每个控制器20固有附加的、作为终端识别信息的固有ID。CPU81在规定的定时从副存储器91读出固有ID,将读出的固有ID从USB通信模块88或BT通信模块89发送至装置主体10。该固有ID包含在上述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中。
另外,CPU81根据游戏者对键盘87的操作输入,生成预先设定的指示信号,将生成的指示信号从USB通信模块88或BT通信模块89发送至装置主体10。尤其是,若同时按下回复原位按钮52和其他输入按钮33、34、35~38、41~48、53中的至少一个,则CPU81将对应于按钮组合的特定处理执行指示信号,发送至装置主体10。
另外,连接控制器20和装置主体10之间的USB连接电缆13A、13B(图1中示出)包含电源供给线,在USB连接状态下,装置主体10在经电源供给线供给控制器20电源的同时,对蓄电池83进行充电。
另外,所谓振动元件85例如是在相对马达的旋转轴偏心的状态下固定的重物,马达驱动时旋转的重物使控制器20振动。通过根据游戏的进行状态等驱动马达,在期望的定时将振动传递到游戏者的手。另外,所谓振动检测元件84是检测游戏者施加给控制器20的振动的传感器,例如,将通过振动检测使关闭状态的控制器20成为打开状态等、自游戏者的振动输入用作规定处理的契机。
[关于BT通信的软件栈的说明]
如图5所示,涉及BT通信的软件栈的功能模块的层具有:USB HCI Driver(USB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 Driver)111、L2CAP(Logical Link Control andAdaptation Protocol)102、SDP(Service Discovery Protocol)103、HID(HumanInterface Device)104、HS/HF(Head set Profile/Hands-free Profile)105、安装库(Setting library)106、HID库(Human Interface Device library)107和音频库(Audiolibrary)108。下层的USB HCI Driver111是物理层,上层的L2CAP102、SDP103、HID104、HS/HF105、安装库106、HID库107和音频库108是逻辑层。
最上层的安装库106、HID库107和音频库108分别执行菜单应用程序(MenuApplication)109及游戏应用程序(Game Application)110的执行控制。另外,L2CAP102是执行整个BT系统的控制及管理的协议。另外,虽未特别图示,但物理层还包含确立链接后进行其管理的连接管理者或BT系统的数字引擎、即基带(Baseband)或无线(Radio andAntenna)等的协议。
在物理层连接状态下,控制器20和装置主体10之间可进行基于物理层的信息(数据)收发送,在逻辑层连接状态下,控制器20和装置主体10之间可进行基于物理层及逻辑层的信息(数据)收发送。另外,从控制器20发送的物理层连接请求信号仅包含物理层而不包含逻辑层,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至少包含逻辑层的L2CAP102,L2CAP102包含控制器ID。
[控制器与打开状态的装置主体的连接开始处理的说明]
关闭状态的装置主体10通过接通电源变为打开状态。关闭状态的控制器20通过按下开/关按钮51变为打开状态。
在装置主体10及控制器20都是打开状态、USB连接两者之后,通过按下控制器20的回复原位按钮52开始基于USB连接的通信,。一旦开始USB连接,则在装置主体10及控制器20执行用于进行基于USB连接的信息收发送的通信准备处理之后,控制器20读出存储在副存储器91中的固有ID,发送至装置主体10。装置主体10的主CPU64将从控制器20接收到的固有ID注册在USB连接用控制器ID注册表中。另外,装置主体10通过检测是否在适当状态下连接USB连接电缆13,判定是否为USB连接。
在装置主体10及控制器20都是打开状态、未USB连接两者的状态下,通过按下控制器20的回复原位按钮52,开始BT通信。这时,控制器20必需位于装置主体10的通信范围内。一旦按下回复原位按钮52,则控制器20向装置主体发送物理层连接请求信号,接收到物理层请求信号的装置主体10执行物理层连接处理之后,向控制器20发送物理层连接允许信号。接收到物理层连接允许信号的控制器20将包含副存储器91中存储的固有ID的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发送至装置主体10,接收到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的装置主体10执行逻辑层连接处理之后,向控制器20发送逻辑层连接允许信号。在逻辑层连接处理中,主CPU64将从控制器20接收到的固有ID注册在BT连接用控制器ID注册表中。通过控制器20接收逻辑层连接允许信号,来结束BT通信的开始处理。
即,一旦与控制器20的连接开始,则装置主体10的主CPU64判定是USB连接还是BT通信。USB连接时,执行用于进行基于USB连接的信息收发送的通信准备处理,经USB连接,从控制器20取得固有ID。另外,BT通信时,执行用于进行基于BT通信的信息收发送的通信准备处理,通过BT通信,从控制器20取得固有ID。
另外,装置主体10的主CPU64在将控制器20的固有ID注册在USB连接用控制器ID注册表中时,判定同一的固有ID是否已注册在BT连接用控制器ID注册表中,在已注册的情况下,在USB连接用控制器ID注册表中注册该固有ID时,从BT连接用控制器ID注册表中删除该固有ID。同样地,主CPU64在将控制器20的固有ID注册在BT连接用控制器ID注册表中时,判定同一的固有ID是否已注册在USB连接用控制器ID注册表中,在已注册的情况下,在BT连接用控制器ID注册表中注册该固有ID时,从USB连接用控制器ID注册表中删除该固有ID。
[基于来自控制器的远程操作的备用状态的装置主体的起动处理的说明]
在装置主体10是备用状态、控制器20是打开状态时,通过按下控制器20的起动按钮53开始本处理。
首先,如图6所示,控制器20通过BT通信,向装置主体10发送物理层连接请求信号(步骤S1)。
备用状态的装置主体10的BT通信模块79一旦接收到物理层连接请求信号,则识别物理层连接请求信号的物理层,执行物理层连接处理(初始化处理),向控制器20发送物理层连接允许信号(步骤S2)。由此,装置主体10变为与控制器20之间可执行基于BT通信的物理层间的信息收发送的物理层连接状态。
另外,BT通信模块79一旦接收到物理层连接请求信号,则将其直收发送到系统控制器73。从BT通信模块79接收了物理层连接请求信号的系统控制器73识别物理层连接请求信号的物理层,开始装置主体10的起动处理。在起动处理中,南桥54起动之后进行主CPU64的起动。另外,在主CPU64的起动中,在执行BT驱动器及USB驱动器的读入及动作之后,执行控制器连接管理程序的读入及动作。
控制器20一旦从装置主体10接收到物理层连接允许信号,则装置主体10发送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步骤S3)。直到从装置主体10接收到逻辑层连接允许信号为止,每隔规定时间反复执行该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的发送。
开始起动处理的装置主体10的主CPU64,在BT驱动器的读入及动作结束之后,将BT通信模块79接收到的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存储(等待队列)在主存储器65中(步骤S4)。该处理即便在主CPU64结束控制器连接管理程序的读入及动作之前(主CPU64完全起动前)也执行。而且,主CPU64在控制器连接管理程序的读入及动作结束之后,读出(出列)存储在主存储器65中的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识别逻辑层(L2CAP102),执行逻辑层连接处理(步骤S5)。在该逻辑层连接处理中,主CPU64将包含在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中的控制器20的固有ID注册在主存储器65的BT连接用控制器ID注册表中。在逻辑层连接处理结束时,装置主体10向控制器20发送逻辑层连接允许信号(步骤S6)。即,主CPU64在控制器连接管理程序的读入及动作结束时,不等待来自控制器20的新的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的发送,而开始逻辑层连接处理。通过控制器20接收的来自装置主体10的逻辑层连接允许信号,装置主体10变为与控制器20之间可进行基于BT通信的逻辑层间的信息收发送及处理的逻辑层连接状态。另外,在基于主CPU64的BT驱动器的读入及动作结束之前,BT通信模块79接收到的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由BT通信模块79废弃。另外,在基于主CPU64的BT驱动器的读入及动作结束之后,接收到多个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时,接收到的全部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成为等待队列,再全部出列这些信号,但废弃第2次以后出列的、重复的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
另外,在控制器20和装置主体10由USB连接电缆13连接时,上述装置主体10的起动处理经上述的BT通信执行。这样经BT通信执行起动处理是因为从谋求省电的目的出发,在备用状态下停止主CPU64、南桥54及USB通信模块78,在USB通信中不能进行接收来自控制器20的起动指示信号并进行处理。
在基于BT通信的逻辑层连接结束后,装置主体10起动后(移到打开状态后),执行下面的切换处理,从BT通信切换成USB通信。
在切换处理中,如图7所示,首先,装置主体10的主CPU64执行基于USB通信的连接准备处理(将控制器20的固有ID注册在USB连接用控制器ID注册表中的处理)(步骤S11)。接着,主CPU64确认是对同一控制器20可进行BT通信和USB通信两者的状态(步骤S12)。具体地说,判断是否将同一控制器20的固有ID注册在BT连接用控制器ID注册表和USB连接用控制器ID注册表两者中。接着,从装置主体10通过USB通信向控制器20发送切换指示信号(步骤S13)。接着,主CPU64从BT连接用控制器注册表中删除该控制器20的固有ID(步骤S14)。由此,切断基于BT通信的逻辑层连接。接着,装置主体10的BT通信模块79切断基于BT通信的物理层连接(步骤S15)。
一旦控制器20接收到切换指示信号(步骤S16),则控制器20的CPU81将发送来自键盘87的输入操作的数据的通信路径,从BT通信模块89切换成USB通信模块88(步骤S17)。
[控制器和装置主体的切断处理的说明]
与装置主体10之间可执行基于USB通信或BT通信的信息(数据)收发送的控制器20,通过下面的切断处理,复位成不可能执行基于USB通信或BT通信的信息收发送的状态(初始设定状态)。
利用从游戏者向控制器20的切断指示输入,开始切断处理。具体来说,游戏者对控制器20进行规定的输入操作,在监视器装置100中显示菜单画面,选择确定菜单内的「切断控制器」项目。一旦装置主体10从控制器20接收到对应于该确定输入的信号,则装置主体10的主CPU64开始切断处理。
一旦开始切断处理,则装置主体10利用USB通信或BT通信,向控制器20发送切断指示信号。
接收到切断指示信号的控制器20,利用USB通信或BT通信,向装置主体10发送切断请求信号。
在接收到切断请求指示信号的装置主体10中,主CPU64解除与控制器20的对应关系。具体地说,在USB通信的情况下,主CPU64从USB连接用控制器注册表中删除该控制器20的固有ID。由此,切断(解除)USB通信的逻辑层连接。另外,在BT通信的情况,主CPU64从BT连接用控制器注册表中删除该控制器20的固有ID。由此,切断(解除)BT通信的逻辑层连接。并且,BT通信模块79切断(解除)物理层连接。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通过来自控制器20的基于BT通信的远程操作、接收到从备用状态至打开状态的起动指示的装置主体10中,在控制器连接管理程序的读入及动作结束时,主CPU64不等待从控制器20发送新的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而读出存储在主存储器65中的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开始逻辑层连接处理,所以能缩短直到可通过使用了控制器的远程操作使装置主体10执行规定处理的逻辑层连接结束为止的时间,对于游戏者来说有很好的方便性。
另外,在备用状态下,由于可停止除系统控制器73和BT通信模块79之外的其他构成要素,所以可抑制备用状态中的装置主体10的功耗。
另外,在通过来自控制器20的远程操作使备用状态的装置主体10起动至打开状态时,即便是装置主体10和控制器20由USB连接电缆13连接的状态,也由于通过执行基于上述BT通信的处理,使装置主体10起动,所以,在备用状态下可使南桥54及USB通信模块78停止。因此,可最小限度地抑制备用状态下的装置主体10的功耗。
并且,对于与装置主体10之间可执行基于USB通信或BT通信的信息(数据)收发送的控制器20,可通过切断处理复位成不可能执行基于USB通信或BT通信的信息收发送的状态(初始设定状态)。因此,例如,在1个控制器20与多个装置主体10之间同时进行BT通信的环境成立的情况下,游戏者可适当切断BT连接,以使与操作对象以外的装置主体10之间不进行BT通信。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虽然将本发明适用于装置主体和其控制器,但本发明也可适用于装置主体和其控制器以外的部件。
最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说明是本发明的一实例。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如果是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则不用说即便是上述实施方式以外的方式,也可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3)

1.一种信息通信系统,具备:由用户操作的操作终端;以及在与该操作终端之间能够进行利用有线及无线的通信的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信息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终端具有:接受来自用户的输入操作的操作部;在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之间收发送信息的终端侧收发送单元;以及预先存储有所述操作终端的固有ID的副存储器(91),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有:执行规定的信息处理的信息处理执行单元;以及在与所述操作终端之间收发送信息的装置侧收发送单元,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判定与所述操作终端的通信是有线通信还是无线通信,在有线通信的情况下,执行用于进行利用有线通信的信息的收发送的通信准备处理,经由有线连接从所述操作终端取得所述固有ID,另一方面,在无线通信的情况下,执行用于进行利用无线通信的信息的收发送的通信准备处理,通过无线通信从所述操作终端取得所述固有ID,
打开状态的所述操作终端在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对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发送物理层连接请求信号,接收到所述物理层连接请求信号的打开状态的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在执行物理层连接处理之后对所述操作终端发送物理层连接许可信号,接收到所述物理层连接许可信号的所述操作终端对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发送包含在所述副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固有ID的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接收到所述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的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在执行逻辑层连接处理之后对所述操作终端发送逻辑层连接许可信号。
2.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在与由用户操作的多个操作终端之间能够分别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具备:
主CPU(64);
有线通信模块(78);以及
无线通信模块(79),
所述主CPU判定与所述操作终端的通信是有线通信还是无线通信,在有线通信的情况下,执行用于进行利用有线通信的信息的收发送的通信准备处理,经由有线连接从所述操作终端取得固有ID,另一方面,在无线通信的情况下,执行用于进行利用无线通信的信息的收发送的通信准备处理,通过无线通信从所述操作终端取得所述固有ID,
打开状态的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接收来自打开状态的所述操作终端的物理层连接请求信号,在执行物理层连接处理之后,对所述操作终端发送物理层连接许可信号,接收来自操作终端的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在所述主CPU执行逻辑层连接处理之后,对所述操作终端发送逻辑层连接许可信号。
3.一种操作终端,其特征在于,具备:
接受来自用户的输入操作的操作部;
CPU(81);
在与信息处理装置之间能够进行利用有线及无线的信息的收发送的终端侧收发送单元;以及
预先存储有固有ID的副存储器(91),
所述CPU在规定的定时从所述副存储器读出所述固有ID,使所读出的固有ID通过所述终端侧收发送单元以有线或无线向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发送,
打开状态的所述操作终端的所述CPU在开始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生成物理层连接请求信号,使所生成的物理层连接请求信号向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发送,在从打开状态的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到物理层连接许可信号时,生成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使所生成的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向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发送,对接收到所述逻辑层连接请求信号的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在执行逻辑层连接处理之后发送的逻辑层连接许可信号进行接收。
CN201210206404.7A 2006-11-09 2007-11-09 信息通信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及操作终端 Active CN1027280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04218 2006-11-09
JP2006304218A JP4875464B2 (ja) 2006-11-09 2006-11-09 情報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通信方法
CN2007101691223A CN101249308B (zh) 2006-11-09 2007-11-09 信息通信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通信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691223A Division CN101249308B (zh) 2006-11-09 2007-11-09 信息通信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28064A CN102728064A (zh) 2012-10-17
CN102728064B true CN102728064B (zh) 2018-05-25

Family

ID=3898279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06404.7A Active CN102728064B (zh) 2006-11-09 2007-11-09 信息通信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及操作终端
CN2007101691223A Active CN101249308B (zh) 2006-11-09 2007-11-09 信息通信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通信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691223A Active CN101249308B (zh) 2006-11-09 2007-11-09 信息通信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881272B2 (zh)
EP (1) EP1920801B1 (zh)
JP (1) JP4875464B2 (zh)
CN (2) CN1027280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11114B2 (ja) * 2005-09-15 2012-08-29 株式会社ソニー・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情報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操作端末
JP5315782B2 (ja) 2007-06-08 2013-10-1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モータおよびモータシステム
CN102595577B (zh) 2012-03-13 2017-12-26 深圳市中兴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待机唤醒后网络连接处理方法及ap和bp
CN103985232A (zh) * 2013-02-07 2014-08-13 北京希格玛和芯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遥控系统
CN105071839B (zh) * 2015-08-17 2018-02-23 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设备通信方法及装置
JP6905189B2 (ja) * 2017-08-18 2021-07-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2296A (zh) * 2002-12-26 2004-07-14 ��ʽ���綫֥ 电子设备及其功率控制方法
US6943667B1 (en) * 2002-02-25 2005-09-13 Palm, Inc. Method for waking a device in response to a wireless network activity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70978B2 (ja) * 1999-09-10 2003-01-27 株式会社ソニー・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ES2250449T3 (es) * 2000-10-27 2006-04-16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Sistema de procesamiento de informacion que comprende una pluralidad de dispositivos terminales de operacion y un dispositivo de procesamiento de informacion.
JP2002218558A (ja) * 2001-01-23 2002-08-02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無線操作装置及びその電源供給方法
JP2004038295A (ja) 2002-06-28 2004-02-05 Toshiba Corp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電源制御方法
JP4029063B2 (ja) * 2003-06-17 2008-01-09 任天堂株式会社 ゲームシステム、ゲーム装置およびゲームプログラム
US7753788B2 (en) * 2004-01-30 2010-07-13 Microsoft Corporation Game controller that converts between wireless operation and wired operation
JP4099775B2 (ja) * 2004-02-25 2008-06-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107594B2 (ja) * 2004-07-26 2008-06-25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43667B1 (en) * 2002-02-25 2005-09-13 Palm, Inc. Method for waking a device in response to a wireless network activity
CN1512296A (zh) * 2002-12-26 2004-07-14 ��ʽ���綫֥ 电子设备及其功率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881272B2 (en) 2011-02-01
EP1920801A2 (en) 2008-05-14
CN101249308A (zh) 2008-08-27
CN101249308B (zh) 2012-08-08
US20080114912A1 (en) 2008-05-15
EP1920801A3 (en) 2011-07-20
EP1920801B1 (en) 2013-01-02
JP4875464B2 (ja) 2012-02-15
JP2008124642A (ja) 2008-05-29
CN102728064A (zh) 2012-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11114B2 (ja) 情報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操作端末
CN102728064B (zh) 信息通信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及操作终端
JP5260229B2 (ja) 情報処理装置、省電力管理プログラム及び省電力管理プログラムが記憶された記憶媒体
KR101319711B1 (ko) 무선 장치를 콘솔 장치에 연결시키기 위한 시스템
US20020111179A1 (en) Method for exchanging information between communication devices perform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02067623A1 (fr) Appareil a fonctionnement radio et procede d'alimentation associe
JP2002202843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方法、操作端末装置、情報伝送装置及び方法、情報通信システム、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処理プログラムが記録された記録媒体
EP1834414A1 (en) A game supporting apparatus for a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04756124A (zh) 信息处理装置
EP3103527B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assignment method for input device
US9440147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terminal device,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storage medium stored with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JP5010822B2 (ja) 情報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が記憶された記憶媒体、表示制御方法
US837685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game information between a portable gaming device and a game controller
US11904247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display method for superimposing another image on a content image
JP3720340B2 (ja) ゲーム装置、ゲーム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