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25472A - 自然换气窗 - Google Patents

自然换气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25472A
CN102725472A CN2010800625506A CN201080062550A CN102725472A CN 102725472 A CN102725472 A CN 102725472A CN 2010800625506 A CN2010800625506 A CN 2010800625506A CN 201080062550 A CN201080062550 A CN 201080062550A CN 102725472 A CN102725472 A CN 1027254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building
guide wall
horizontal axis
arm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255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25472B (zh
Inventor
入内岛建一
座间広之
大石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iles Ec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iles Ec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iles Eco Corp filed Critical Oiles Ec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25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54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254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547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7/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 E06B7/02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for providing ventilation, e.g. through double windows; Arrangement of ventilation roses
    • E06B7/04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for providing ventilation, e.g. through double windows; Arrangement of ventilation roses with ventilation w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5/00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 E05D15/40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supported on arms movable in vertical planes
    • E05D15/406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supported on arms movable in vertical planes with pivoted arms and sliding guid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5/00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 E05D15/36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moving along slide-ways so arranged that one guide-member of the wing moves in a direction substantially perpendicular to the movement of another guide memb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5/00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 E05D15/40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supported on arms movable in vertical planes
    • E05D15/46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supported on arms movable in vertical planes with two pairs of pivoted arms
    • E05D15/466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supported on arms movable in vertical planes with two pairs of pivoted ar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7/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 E06B7/02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for providing ventilation, e.g. through double windows; Arrangement of ventilation roses
    • E06B7/04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for providing ventilation, e.g. through double windows; Arrangement of ventilation roses with ventilation wings
    • E06B7/06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for providing ventilation, e.g. through double windows; Arrangement of ventilation roses with ventilation wings with one ventilation wing onl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800/00Details, accessories and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E05Y2800/74Specific positions
    • E05Y2800/748Specific positions en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1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buildings or parts thereof
    • E05Y2900/13Type of wing
    • E05Y2900/148Windo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自然换气窗(1)包括框架本体(5)、拉窗(6)、自然打开/关闭装置(7)以及强制关闭装置(8),框架本体(5)限定建筑物的窗户(4),该窗户使得建筑物内部(2)与建筑物外部(3)连通,拉窗(6)用于打开和关闭建筑物的窗户(4),自然打开/关闭装置(7)用于基于气流来致使拉窗(6)自然地打开和关闭建筑物的窗户(4),而强制关闭装置(8)用于致使拉窗(6)强制地关闭建筑物的窗户(4)。

Description

自然换气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然换气窗,用以通过基于气流来影响拉窗的打开和关闭运动而打开和关闭建筑物的窗户。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一种自然换气窗,该自然换气窗由主臂和从臂构成,主臂的一个端部枢转地固定于拉窗的窗挺的上部,另一个端部在低于该一个端部的位置处枢转地固定于窗框的垂直框架,而从臂的一个端部枢转地固定于窗挺的中间部分,另一个端部枢转地固定于垂直框架的下部,且从臂长于主臂。从臂的一个端部以及在窗户闭合状态下拉窗的重心分别设置成位于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同一直线上。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一种自然换气窗,该自然换气窗可基于气流而使在窗户完全打开位置一侧的拉窗的窗户关闭运动变得轻,并且可基于气流而使窗户完全闭合位置一侧的拉窗的窗户关闭运动变得重,由此可基于气流,通过在窗户完全打开位置一侧的拉窗的打开/关闭运动而适当地提供换气,并且防止在窗户完全关闭位置一侧的拉窗快速地打开/关闭运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3-247371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8-753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顺便提及,在此种自然换气窗中,在使用连接于拉窗的牵引绳索、牵引线、齿轮机构之类部件、从而能手动地或自动地将窗户强制关闭以停止自然换气或者防止在下雨之类的情况下雨水进入的情形下,牵引绳索或牵引线的载荷或者齿轮机构的摩擦力施加于拉窗的转动。在此种情形中,防止窗户由于弱气流而打开,对自然换气的操作范围进行限制,甚至在自然换气过程中,致使牵引绳索或牵引线行进或者操作齿轮机构,可能会导致噪声产生和早期磨损。
从上述各方面得到本发明,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然换气窗,该自然换气窗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停止自然换气,而不会影响自然换气,且能以强制方式手动地或自动地关闭窗户以防止在下雨之类的情形下雨水进入。
解决问题的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自然换气窗包括:框架本体、拉窗、自然打开/关闭装置以及强制关闭装置,该框架本体限定建筑物窗户,拉窗用于打开和关闭建筑物窗户,自然打开/关闭装置用于基于气流致使拉窗自然地打开和关闭建筑物窗户,而强制关闭装置用于致使拉窗强制地关闭建筑物窗户,其中该自然打开/关闭装置包括第一支承机构和第二支承机构,该第一支承机构用于可垂直移动地支承拉窗的上部和下部之一,并且用于绕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水平轴线可转动地支承拉窗的上部和下部之一,而第二支承机构用于在朝向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方向上可移动地并且绕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第二水平轴线可转动地支承拉窗的上部和下部之间的中间部分,其中该第二支承机构包括轴本体和轴支承件,该轴本体设在拉窗上并且具有第二水平轴线,而轴支承件设在拉窗上,从而在朝向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方向上可移动地并且绕第二水平轴线可转动地支承轴本体,且从拉窗将建筑物窗户完全关闭直到完全打开为止,该第二水平轴线在朝向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方向上与穿过拉窗重心的垂直线偏离,以使得拉窗能在拉窗自重作用下实现将建筑物窗户自然打开,该轴支承件具有一对导向壁,该对导向壁在朝向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方向上延伸,以引导轴本体在朝向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方向上的移动,并且在轴本体位于该对导向壁之间的情形下,在朝向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方向上可移动地并且绕第二水平轴线可转动地支承轴本体,其中该强制关闭装置包括臂部件和转动装置,该臂部件绕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第三水平轴线可转动地设在框架本体上,而转动装置用于使臂部件转动,以将臂部件设在在第一和第二转动位置,并且在第一转动位置,该臂部件适合于与轴本体配合,以防止轴本体沿着该对导向壁在朝向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方向上移动,并且将拉窗固定在用于关闭建筑物窗户的位置处,而在第二转动位置,臂部件适合于与轴本体脱开配合,以将拉窗在用于关闭建筑物窗户的位置处的固定释放,并且使得轴本体能沿着该对导向壁在朝向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方向上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自然换气窗,用于致使拉窗将建筑物窗户强制关闭的强制关闭装置具有臂部件和转动装置,该臂部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框架本体上,而该转动装置用于使臂部件转动,以将臂部件设置于第一和第二转动位置。在第一转动位置,臂部件适合于与轴本体配合,以防止轴本体沿着该对导向壁在朝向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方向上移动,并且将拉窗固定在用于关闭建筑物窗户的位置处,而在第二转动位置,臂部件适合于与轴本体脱开配合,从而对拉窗在用于关闭建筑物窗户的位置处的固定进行释放,并使得轴本体可沿着该对导向壁在朝向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方向上移动。因此,在自然换气过程中可尽可能减小与拉窗的干涉,并且在需要的时候可通过手动地或自动地操作转动装置来停止自然换气,而不会影响自然换气,且能以强制方式来关闭窗户以防止在下雨之类的情形下雨水进入。
在一较佳示例中,第一支承机构具有另一轴本体和另一对导向壁,该另一轴本体设在拉窗的上部和下部之一上并且具有第一水平轴线,而该另一对导向壁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以引导另一轴本体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并且在另一轴本体位于该另一对导向壁之间的情形下,在上下方向上可移动地并且绕第一水平轴线可转动地支承另一轴本体。
在一较佳示例中的转动装置包括第一联接部件、联接机构、第二联接部件以及转动机构,该联接机构用于绕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第四水平轴线可转动地并且可直线移动地将第一联接部件的一个端部联接于臂部件的一个端部,该第二联接部件在其一个端部处绕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第五水平轴线可转动地联接于第一联接部件的另一端部,而转动机构联接于第二联接部件的另一端部并且适合于使第二联接部件绕第二联接部件的另一端部转动。在此种示例中,联接机构可包括联接轴、又一对导向壁以及一对圆弧形导向壁,该联接轴具有第四水平轴线,该又一对导向壁设在臂部件的一个端部中以将联接轴夹在其间,而该对圆弧形导向壁设在框架本体中并且绕第三水平轴线以圆弧形延伸,从而将联接轴夹在其间。
在一较佳示例中的转动机构具有用于手动地转动第二联接部件的手动手柄或者用于自动地转动第二联接部件的电动机。
在本发明中,在臂部件处于第二转动位置时,该又一对导向壁在朝向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方向上延伸,而在臂部件处于第一转动位置时,该又一对导向壁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且联接机构还包括第四对导向壁,该第四对导向壁通过连接于一对圆弧形导向壁的一端而设在框架本体中,并且在臂部件处于第一转动位置时,与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又一对导向壁相对应地在上下方向上延伸。
转动机构可具有用于使第二联接部件转动的手动手柄或电动机。
在本发明中,成对导向壁和圆弧形导向壁中的每对可实施成限定细长孔或凹槽的壁。
本发明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自然换气窗,该自然换气窗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停止自然换气,而不会影响自然换气,且能以强制方式手动地或自动地关闭窗户以防止在下雨之类的情形下雨水进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总体说明性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说明性侧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安装板的说明性侧视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框架本体的说明性正视图;
图5是从图1所示实施例的横向中心部分剖取的说明性侧剖视图;
图6是解释图1所示实施例的操作的说明性侧剖视图;以及
图7是用于解释从图1所示实施例的操作而从横向中心部分剖取的说明性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将基于附图所示较佳实施例来更详细地描述实施本发明的模式示例。应当注意,本发明并不限于该实施例。
实施例
在图1至7中,根据本实施例的自然换气窗1包括框架本体5、拉窗6、自然打开/关闭装置7以及强制关闭装置8,框架本体5限定建筑物的窗户4,该窗户使得建筑物内部2和建筑物外部3能彼此连通,拉窗6用于打开和关闭建筑物的窗户4,自然打开/关闭装置7用于基于气流来致使拉窗6自然地打开和关闭建筑物的窗户4,而强制关闭装置8用于致使拉窗6强制地关闭建筑物的窗户4。
框架本体5包括上部框架11、下部框架12、一对外部垂直框架13和14、支承板15和16、一对内部垂直框架17和18以及密封件19,该对外部垂直框架13和14用于在横向方向上桥接上部框架11和下部框架12,支承板15和16分别固定于外部垂直框架13和14,该对内部垂直框架17和18分别与外部垂直框架13和14并置来在垂直方向上桥接上部框架11和下部框架12,而密封件19在窗户4周围适配地固定于框架本体5,从而在窗户完全关闭位置中通过邻抵于拉窗6的外缘而与拉窗6的外缘协作地将窗户4密闭地关闭。
窗户4由上部框架11的下表面、下部框架12的上表面以及内部垂直框架17和18的内部侧表面所限定,且密封件19适配地固定于分别形成在上部框架11和下部框架12的前表面以及内部垂直框架17和18的前表面中的凹槽。
拉窗6可以是由矩形拉窗框架和装配在该拉窗框架中的玻璃板构成的玻璃拉窗,或者,可以是仅仅由矩形打开/关闭板构成的拉窗。由于固定于外部垂直框架13的内部侧表面的支承板15和固定于外部垂直框架14的内部侧表面的支承板16以相互类似的方式形成,因而下文将给出关于固定于外部垂直框架13的内部侧表面的支承板15的详细描述,而对于固定于外部垂直框架14的内部侧表面的支承板16,将根据需要通过将参考标记“a”附加于代表相同结构的相同数字符号来进行描述。
支承板15包括上安装部分21和下安装部分22、基部23、突部24、细长孔25、细长孔26以及细长孔27,上安装部分21和下安装部分22借助螺钉之类固定于外部垂直框架13的内部侧表面,基部23一体地形成在上安装部分21和下安装部分22上,突部24以从基部23朝建筑物外部3突出的形式一体地形成在基部23上,细长孔25形成在基部23的上部中,细长孔26形成在突部24中,而细长孔27形成在基部23的下部中。
细长孔25具有倾斜细长孔部分29以及垂直细长孔部分31,该倾斜细长孔部分从上端28在朝向建筑物外部3的方向上倾斜地伸出,而垂直细长孔部分31在其上端处延续自倾斜细长孔部分29的下端,从该上端向下笔直延伸并终止在下端30处。
细长孔25可以如在该实施例中那样具有倾斜细长孔部分29和垂直细长孔部分31,但也可仅仅具有在上下方向上笔直延伸的垂直细长孔部分,或者可仅仅具有在朝向建筑物外部的方向上从上端倾斜地伸出的倾斜细长孔部分,或者替代地,可仅仅具有中心在建筑物外部3的圆弧形细长孔部分。
细长孔26具有水平细长孔部分33以及倾斜细长孔部分35,该水平细长孔部分在水平方向上从一个端部32笔直地伸出,而倾斜细长孔部分35在其一个端部处延续自水平细长孔部分33的另一个端部,且从该一个端部在向上方向上倾斜地伸出并且终止在另一端部34处。
细长孔26可以如在该实施例中那样具有水平细长孔部分33和倾斜细长孔部分35,但也可仅仅具有在水平方向上笔直延伸的水平细长孔部分,或者可仅仅具有向上或向下倾斜地笔直伸出的倾斜细长孔部分,或者替代地可仅仅具有中心在建筑物外部3的圆弧形细长孔部分。
细长孔27具有圆弧形细长孔部分37以及垂直细长孔部分39,该圆弧形细长孔部分从上端36以圆弧形延伸,而垂直细长孔部分39在其上端延续自圆弧形细长孔部分37的下端,从上端笔直向下延伸并且终止在下端38处。
自然打开/关闭装置7包括支承机构43以及支承机构45,该支承机构43用于垂直可移动地、即在垂直方向V上可移动地支承拉窗6的上部41和下部42中的一个、在该实施例中即上部41,并且用于绕水平轴线H1在R1方向上可转动地支承该上部41,该水平轴线H1在垂直于垂直方向V并且垂直于朝向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方向A的水平方向上延伸,而支承机构45用于在朝向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方向A上可移动地并且绕另一水平轴线H2在R2方向上可转动地支承拉窗6的上部41和下部42之间的中间部分44,该方向A垂直于垂直方向V,且水平轴线H2平行于水平轴线H1并且在水平方向上延伸。
在该实施例中,朝向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方向A是垂直于水平轴线H1和H2并且垂直于垂直方向V的方向,但也可以是垂直于水平轴线H1和H2并且与垂直方向V相交的方向。
由于外侧垂直框架13一侧的支承机构43和支承机构45与外部垂直框架14一侧的支承机构43和支承机构45以相同的方式构造,因而将给出关于外部垂直框架13一侧支承机构的详细描述,而对于外部垂直框架14一侧的支承机构,将根据需要通过将参考标记“a”附加于代表相同结构的相同数字符号来进行描述。
支承机构43具有轴本体51以及一对导向壁52和53,该轴本体51设在拉窗6的上部41上并且具有水平轴线H1,而该对导向壁52和53在上下方向(垂直方向V)上延伸,以引导轴本体51在上下方向、即垂直方向V上移动,并且在轴本体51位于该对导向壁52和53之间的情形下,在上下方向上可移动地并且绕水平轴线H1在R1方向上可转动地引导轴本体。
轴本体51具有轴部件56和可转动辊子57,该轴部件56安装在拉窗6的上部41的外部垂直框架13一侧的侧表面部分55上,而可转动辊子57绕水平轴线H1在R1方向上可转动地安装在轴部件56上。
该对导向壁52和53限定细长孔25,该细长孔25形成在支承板15的基部23的上部中,且可转动辊子57可转动且可移动地设置在该细长孔25中。
在通过拉窗6打开和关闭窗户4的情形下,可转动辊子57于转动或滑动的同时由限定细长孔25的一对导向壁52和53引导,使得支承机构43适合于沿细长孔25基本上在垂直方向V上可移动地并且绕水平轴线H1在R1方向上可转动地支承拉窗6的上部41。
支承机构45具有轴本体61以及轴支承件62,该轴本体61设在拉窗6的中间部分44上并且具有水平轴线H2,而轴支承件62设在框架本体5上,以在朝向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方向A上可移动地并且绕水平轴线H2在R2方向上可转动地支承轴本体61。
轴本体61具有轴部件66和可转动辊子67,该轴部件66安装在拉窗6的中间部分44在外部垂直框架13一侧的侧表面部分55上,而可转动辊子67绕水平轴线H2在R2方向上可转动地安装在轴部件66上。轴本体61具有水平轴线H2,从由拉窗6将建筑物的窗户4完全打开直到完全关闭为止,该水平轴线H2朝向建筑物外部3的一侧从穿过拉窗6的重心G的垂直线68偏离一距离δ,从而致使建筑物的窗户4在拉窗6的自重作用下由拉窗6自然打开。在建筑物的窗户4由拉窗6完全打开时,水平轴线H2设置成位于穿过拉窗6的重心G的垂直线68上。
轴支承件62具有一对导向壁71和72,该对导向壁71和72在朝向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方向A上延伸,以引导轴本体61的可转动辊子67在朝向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方向A上的移动,并且在轴本体61的可转动辊子67位于该对导向壁71和72之间的情形下,在朝向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方向A上可移动地并且绕水平轴线H2在R2方向上可转动地支承轴本体61。
该对导向壁71和72限定细长孔26,该细长孔形成在支承板15朝向建筑物外部3突出的突部24中,且可转动辊子67可转动地且可移动地设置在该细长孔中。
在通过拉窗6打开和关闭窗户4的情形下,由于可转动辊子67于转动或滑动的同时由限定细长孔26的一对导向壁71和72引导,使得支承机构45适合于沿细长孔26在朝向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方向A上可移动地并且绕水平轴线H2在R2方向上可转动地支承拉窗6的中间部分44。
强制关闭装置8具有臂部件76以及转动装置77,该臂部件76借助轴75以绕轴75的水平轴线H3在R3方向上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框架本体5的支承板15中突部24的根部处,且该水平轴线H3平行于水平轴线H2并且在水平方向上延伸,而转动装置77用于使臂部件76绕水平轴线H3在R3方向上转动,以将臂部件76设置在图6和7所示的第一转动位置和图2和5示出的第二转动位置。
对于具有基本上V形侧面形状的板状臂部件76,在臂部件76在基本上垂直方向上直立设置的第一转动位置中,臂部件76适合于在其一个倾斜边缘81处与轴本体61的可转动辊子67配合,以防止轴本体61的可转动辊子67沿着一对导向壁71和72在朝向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方向A上移动,并且将拉窗6固定在用于关闭建筑物窗户4的位置处,而在臂部件76在基本上水平方向上设置的第二转动位置中,臂部件76适合于在所述的一个倾斜边缘81处与轴本体61的可转动辊子67脱开配合,从而释放拉窗6在用于关闭建筑物窗户4的位置处的固定,并使得轴本体61的可转动辊子67可沿着该对导向壁71和72在朝向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方向A上移动。
在一个端部82中形成有细长孔83的臂部件76具有一定长度,该长度使得在第二转动位置,该壁部件的另一端部86位于倾斜细长孔部分35之下,从而在拉窗6相对于建筑物窗户4自然打开或关闭的过程中,臂部件76可在其另一倾斜边缘84以及水平边缘85处与设置在细长孔26的任何部分中的可转动辊子67配合。
在臂部件76通过沿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在R3方向上转动而从第二转动位置转动至第一转动位置时,臂部件76适合于在其倾斜边缘81、倾斜边缘84以及水平边缘85中一个边缘处从下方与位于细长孔26的任何位置中的可转动辊子67配合,从而在由一对导向壁71和72引导的同时,将可转动辊子67带至细长孔26的一个端部32一侧,由此致使通过拉窗6来完全关闭建筑物的窗户4。同时,在臂部件76通过沿图6中的逆时针方向在R3方向上转动而从第一转动位置转动至第二转动位置时,臂部件76使其倾斜边缘81与可转动辊子67脱开配合,从而在由一对导向壁71和72引导的同时,使可转动辊子67能从细长孔26的一个端部32自由运动至另一端部34,由此可实现基于气流通过拉窗6来打开和关闭建筑物窗户4。
转动装置77包括板状联接部件91、联接机构93、板状联接部件98以及转动机构100,该联接机构93用于将联接部件91的一个端部92绕平行于水平轴线H3且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水平轴线H4在R4方向上可转动地并且沿细长孔83可直线移动地联接于臂部件76的一个端部82,该板状联接部件98借助轴部件97在其一个端部96处绕轴部件97的平行于水平轴线H4并且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水平轴线H5在R5方向上可转动地联接于联接部件91的另一端部95,而转动机构100联接于联接部件98的另一端部99并且适合于使联接部件98绕联接部件98的另一端部99的中心在R6方向上转动。
联接机构93包括联接轴101、一对导向壁102和103、一对圆弧形导向壁104和105以及一对导向壁106和107,该联接轴101具有水平轴线H4,该对导向壁102和103设在臂部件76的一个端部82中以将联接轴101夹在其间,该对圆弧形导向壁104和105设在框架本体5的支承板15中并且绕轴75的水平轴线H3以圆弧形延伸,从而以与该对导向壁102和103相同的方式将联接轴101夹在其间,而该对导向壁106和107通过连接于该对圆弧形导向壁104和105的一个端部而设在框架本体5的支承板15中,并且在臂部件76处于第一转动位置时,与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该对导向壁102和103相对应地在上下方向上延伸。
联接轴101具有轴部件110和可转动辊子111,该轴部件111附连于联接部件91的一个端部92,而可转动辊子111绕该轴部件110的水平轴线H4在R4方向上可转动地附连于轴部件110并且。
一对导向壁102和103在臂部件76处于第一转动位置的情形下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而在臂部件76处于第二转动位置的情形下在朝向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方向A上延伸,并且该对导向壁102和103限定细长孔83,该细长孔83形成在臂部件76的一个端部82中,且可转动辊子111在R4方向上可转动地且可移动地设置在该细长孔83中。
一对圆弧形导向壁104和105以及一对导向壁106和107限定细长孔27,可转动地且可移动地设置在细长孔83中的可转动辊子111进一步在R4方向上可转动地且可移动地设置在该细长孔27中。该对圆弧形导向壁104和105限定细长孔27的圆弧形细长孔部分37,而该对导向壁106和107限定细长孔27的垂直细长孔部分39。
转动机构100具有用于使联接部件98在R6方向上转动的手动手柄或电动机、在该实施例中即可逆电动机115,该可逆电动机115容纳在外部垂直框架13内部,且该可逆电动机115的输出转动轴联接于联接部件98的另一端部99。
在电动机115的输出转动轴通过电动机115的操作而转动时,转动机构100适合于使联接部件98在R6方向上转动。
在转动机构100中,可替代电动机115或与电动机115相结合来使用手动手柄,且联接部件98可通过对手动手柄的操纵而在R6方向上转动。
在联接部件98通过电动机115的操作而在R6方向上沿图6和7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转动装置77适合于使可转动辊子111从细长孔83的一个端部121移位至另一端部122,并且类似地使可转动辊子111从垂直细长孔部分39的下端38移位至上端。随后,在联接部件98通过电动机115的进一步操作而在R6方向上沿图6和7中的顺时针方向进一步转动时,转动装置77适合于借助轴部件97、联接部件91以及联接机构93使臂部件76从第一转动位置转动至第二转动位置。另一方面,在联接部件98通过电动机115的逆向操作而在R6方向上沿图2和5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时,转动装置77适合于借助轴部件97、联接部件91以及联接机构93使臂部件76从第二转动位置转动至第一转动位置。在联接部件98在R6方向上沿图2和7中的逆时针方向进一步转动时,转动装置77适合于使可转动辊子111从细长孔83的另一端部122移位至一个端部121,并且类似地使可转动辊子111从垂直细长孔部分39的上端移位至下端38。
在臂部件76通过电动机115的操作而设置于图2和5所示的第二转动位置时,强制关闭装置8使得可转动辊子67能自由运动,由此允许基于气流通过拉窗6来打开或关闭建筑物窗户4。另一方面,在臂部件76通过电动机115的操作而设置于图6和7所示的第一转动位置时,强制关闭装置8能够致使建筑物窗户4由拉窗6完全打开,并且通过可转动辊子111移位至细长孔83的一个端部121并且移位至垂直细长孔部分39的下端38而保持将臂部件76设置于图6和7所示的第一转动位置。
在上述自然换气窗1中,通过由于电动机115的操作而将臂部件76从图6和7所示的第一转动位置设置到图2和5所示的第二转动位置,臂部件76与可转动辊子67解除配合,由此允许处于图6和7所示窗户完全关闭位置中的拉窗6如图5所示进行窗户打开运动。当解除配合时,由于水平轴线H2相对于重心G位于建筑物外部3的一侧,因而将在R2方向上沿图5中的顺时针方向绕水平轴线H2并朝向窗户完全打开位置的转矩施加于处于窗户完全关闭位置中的拉窗6。被施加此种转矩并且被允许在朝向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方向A上朝向窗户完全打开位置移动的拉窗6在R2方向上朝向窗户完全打开位置转动,并且与此种在R2方向上的转动相结合,可转动辊子57在由一对导向壁52和53引导的同时沿着细长孔25下降。
当拉窗6到达窗户完全打开位置时,水平轴线H2位于垂直线68上且距离δ变为零,使得在R2方向上沿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的转矩不再施加于拉窗6。由于施加于拉窗6并且朝向窗户完全打开位置的在R2方向上的转矩随着拉窗6从窗户完全关闭位置逐渐运动至窗户完全打开位置而逐渐减弱,可防止窗户由拉窗6快速打开。另一方面,在拉窗6从窗户完全打开位置逐渐运动至窗户完全关闭位置的情形中,施加于拉窗6并且朝向窗户完全打开位置的在R2方向上转矩逐渐增强。
在拉窗6设置于窗户完全打开位置的情形中,在由于气流作用而相对于拉窗6使建筑物外部3的一侧呈现正压而建筑物内部2的一侧呈现负压时,将基于气流并且朝向窗户完全关闭位置的在R2方向上沿图2中逆时针方向的转矩施加于拉窗6,使得拉窗6转动并且朝窗户关闭位置移动。当拉窗6基于气流而进一步转动并且朝向窗户完全关闭位置移动时,由于水平轴线H2相对于重心G位于建筑物外部3的一侧,将与基于气流并朝向窗户完全关闭位置的移动相对的朝向窗户完全打开位置的转动和移动力施加于拉窗6,并且在拉窗6接近窗户完全关闭位置时,此种转动和移动力逐渐增大,从而甚至小气流也能致使拉窗6基于该气流而进行打开/关闭转动和移动,并且可防止窗户由拉窗6快速关闭。
此外,根据自然换气窗1,用于致使拉窗6将建筑物窗户4强制关闭的强制关闭装置8具有臂部件76和转动装置77,该臂部件76在R3方向上可转动地设置在框架本体5上,而该转动装置77用于使臂部件76转动,以将臂部件76设置于第一和第二转动位置。在第一转动位置,臂部件76适合于与轴本体61配合,以防止轴本体61沿着一对导向壁71和72在朝向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方向A上移动,并且将拉窗6固定在用于关闭建筑物窗户4的位置处,而在第二转动位置,臂部件76适合于与轴本体61脱开配合,从而释放拉窗6在用于关闭建筑物窗户4的位置处的固定,并使得轴本体61可沿着该对导向壁71和72在朝向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方向A上移动。因此,在自然换气过程中可尽可能地减小与拉窗6的干涉,并且在需要的时候可通过自动地操作转动装置77来停止自然换气,而不会影响自然换气,且能以强制方式来关闭窗户以防止在下雨之类的情形下雨水进入。
在自然换气窗1中,自然打开/关闭装置7具有支承机构43和支承机构45,该支承机构43用于在垂直方向V上且绕水平轴线H1在R1方向上可转动地支承拉窗6的上部41,而支承机构45用于在朝向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方向A上可移动地并且可绕水平轴线H2在R2方向上可转动地支承拉窗6的中间部分44,但该自然打开/关闭装置7可替代地具有例如第一支承机构和第二支承机构,该第一支承机构用于在垂直方向上并且绕水平轴线可转动地支承拉窗6的中间部分44下方的下部,而该第二支承机构用于在朝向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方向A上可移动地并且绕水平轴线可转动地支承拉窗6的中间部分44。此外,该拉窗6的中间部分44的转动轴线可设置成相对于处于窗户完全关闭位置的拉窗6的重心G向上地定位,并且从穿过该重心G的垂直线68朝向建筑物内部2的一侧偏离。
此外,在自然打开/关闭装置7中,电动机115和115a分别设置于外部垂直框架13一侧和外部垂直框架14一侧。然而除了此种构造以外,电动机可仅仅设置于外部垂直框架13一侧和外部垂直框架14一侧中的一个,以借助转动传动轴之类将该电动机的输出转动轴的转动传递至外部垂直框架13一侧和外部垂直框架14一侧中的另一个,由此通过转动传动轴之类的转动来使外部垂直框架13一侧和外部垂直框架14一侧中的另一个的联接部件转动。通过提供此种构造,外部垂直框架13一侧和外部垂直框架14一侧的相应联接部件可通过彼此机械同步而转动。
附图标记的说明
1:自然换气窗
2:建筑物内部
3:建筑物外部
4:窗户
5:框架
6:拉窗
7:自然打开/关闭装置
8:强制关闭装置

Claims (5)

1.一种自然换气窗,包括:框架本体、拉窗、自然打开/关闭装置以及强制关闭装置,所述框架本体限定建筑物窗户,所述拉窗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建筑物窗户,所述自然打开/关闭装置用于致使所述拉窗基于气流而自然地打开和关闭所述建筑物窗户,而所述强制关闭装置用于致使所述拉窗强制地关闭所述建筑物窗户,其中,所述自然打开/关闭装置包括第一支承机构和第二支承机构,所述第一支承机构用于可垂直移动地支承所述拉窗的上部和下部中的一个并且用于绕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水平轴线可转动地支承所述拉窗的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中的所述一个,而所述第二支承机构用于在朝向所述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方向上可移动地并且绕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第二水平轴线可转动地支承所述拉窗的在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之间的中间部分,其中,所述第二支承机构包括轴本体和轴支承件,所述轴本体设在所述拉窗上并且具有所述第二水平轴线,而所述轴支承件设在所述拉窗上,从而在朝向所述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方向上可移动地并且绕所述第二水平轴线可转动地支承所述轴本体,且从所述拉窗将所述建筑物窗户完全关闭直到完全打开为止,所述第二水平轴线在朝向所述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方向上从穿过所述拉窗重心的垂直线偏离,以使得所述拉窗能在所述拉窗的自重作用下实现将所述建筑物窗户自然打开,所述轴支承件具有一对导向壁,所述一对导向壁在朝向所述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方向上延伸,以引导所述轴本体在朝向所述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方向上的移动,并且在所述轴本体位于所述一对导向壁之间的情形下,在朝向所述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方向上可移动地并且绕所述第二水平轴线可转动地支承所述轴本体,其中,所述强制关闭装置包括臂部件和转动装置,所述臂部件绕在所述水平方向上延伸的第三水平轴线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框架本体上,而所述转动装置用于使所述臂部件转动,以将所述臂部件设在在第一和第二转动位置,并且,在所述第一转动位置,所述臂部件适合于与所述轴本体配合,以防止所述轴本体沿着所述一对导向壁在朝向所述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方向上移动,并且将所述拉窗固定在用于关闭所述建筑物窗户的位置处,而在所述第二转动位置,所述臂部件适合于与所述轴本体脱开配合,以释放所述拉窗在用于关闭所述建筑物窗户的位置处的固定,并且使得所述轴本体能沿着所述一对导向壁在朝向所述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方向上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换气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机构具有另一轴本体和另一对导向壁,所述另一轴本体设在所述拉窗的上部和下部中的一个上并且具有所述第一水平轴线,而所述另一对导向壁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以引导所述另一轴本体在所述上下方向上的移动,并且在所述另一轴本体位于所述另一对导向壁之间的情形下,在所述上下方向上可移动地并且绕所述第一水平轴线可转动地支承所述另一轴本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然换气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第一联接部件、联接机构、第二联接部件以及转动机构,所述联接机构用于绕在所述水平方向上延伸的第四水平轴线可转动地并且可直线移动地将所述第一联接部件的一个端部联接于所述臂部件的一个端部,所述第二联接部件在其一个端部处绕在所述水平方向上延伸的第五水平轴线可转动地联接于所述第一联接部件的另一端部,而所述转动机构联接于所述第二联接部件的另一端部并且适合于使所述第二联接部件绕所述第二联接部件的另一端部转动,并且所述联接机构包括联接轴、又一对导向壁以及一对圆弧形导向壁,所述联接轴具有所述第四水平轴线,所述又一对导向壁设在所述臂部件的所述一个端部中以将所述联接轴夹在其间,而所述一对圆弧形导向壁设在所述框架本体中并且绕所述第三水平轴线以圆弧形延伸,从而将所述联接轴夹在其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然换气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具有用于使所述第二联接部件转动的手动手柄或电动机。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自然换气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臂部件处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时,所述又一对导向壁在朝向所述建筑物内部或外部的方向上延伸,而在所述臂部件处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时,所述又一对导向壁在所述上下方向上延伸,且所述联接机构还包括第四对导向壁,所述第四对导向壁通过连接于所述一对圆弧形导向壁的一端而设在所述框架本体中,并且在所述臂部件处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时,与在所述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所述又一对导向壁相对应地在所述上下方向上延伸。
CN201080062550.6A 2010-01-28 2010-12-07 自然换气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254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17511 2010-01-28
JP2010017511A JP5504922B2 (ja) 2010-01-28 2010-01-28 自然換気窓
PCT/JP2010/007123 WO2011092784A1 (ja) 2010-01-28 2010-12-07 自然換気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25472A true CN102725472A (zh) 2012-10-10
CN102725472B CN102725472B (zh) 2014-10-29

Family

ID=44318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255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25472B (zh) 2010-01-28 2010-12-07 自然换气窗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504922B2 (zh)
KR (1) KR101464290B1 (zh)
CN (1) CN102725472B (zh)
WO (1) WO20110927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14648B2 (ja) * 2010-06-28 2014-06-04 オイレスEco株式会社 窓開閉装置
JP6174401B2 (ja) * 2013-07-17 2017-08-02 Ykk Ap株式会社 横軸回転窓および建物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0375U (ja) * 1993-07-09 1995-02-14 中西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窓
JP2004131991A (ja) * 2002-10-09 2004-04-30 Fujisash Co 自然風力換気窓
JP2006037685A (ja) * 2004-07-30 2006-02-09 Tostem Corp 自然換気窓
JP2008285930A (ja) * 2007-05-18 2008-11-27 Oiles Eco Corp 自然換気装置
CN101517186A (zh) * 2006-09-20 2009-08-26 奥依列斯Eco株式会社 自然通风窗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76931B2 (ja) 2007-01-24 2012-02-15 オイレスEco株式会社 自然換気窓
WO2008035456A1 (fr) * 2006-09-20 2008-03-27 Oiles Eco Corporation Fenêtre à ventilation naturell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0375U (ja) * 1993-07-09 1995-02-14 中西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窓
JP2004131991A (ja) * 2002-10-09 2004-04-30 Fujisash Co 自然風力換気窓
JP2006037685A (ja) * 2004-07-30 2006-02-09 Tostem Corp 自然換気窓
CN101517186A (zh) * 2006-09-20 2009-08-26 奥依列斯Eco株式会社 自然通风窗
JP2008285930A (ja) * 2007-05-18 2008-11-27 Oiles Eco Corp 自然換気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157681A (ja) 2011-08-18
WO2011092784A1 (ja) 2011-08-04
CN102725472B (zh) 2014-10-29
JP5504922B2 (ja) 2014-05-28
KR101464290B1 (ko) 2014-11-21
KR20120109583A (ko) 2012-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944074T3 (es) Puerta enrollable
CN208685875U (zh) 一种电动遮阳幕墙
US20090320377A1 (en) Casement Window
CN102725472A (zh) 自然换气窗
KR20090092175A (ko) 비닐하우스용 환기 장치
CN106948703B (zh) 链式开窗机及开窗机构
CN105113936B (zh) 应用于坡面的折叠门
CN201943539U (zh) 具有高密封性能推拉门窗的推拉扇
JP4876813B2 (ja) 自然換気窓
CN203239601U (zh) 一种排风机
CN201301640Y (zh) 一种推拉门
CN204984138U (zh) 应用于坡面的折叠门
CN202300089U (zh) 一种电动百叶窗结构
CN202467590U (zh) 一种帘片可翻转的卷帘百叶窗
JP5123156B2 (ja) 窓装置
CN2494421Y (zh) 多功能百叶窗
CN203050447U (zh) 全开式可调百叶玻璃窗
CN201650047U (zh) 内置百叶窗装置
CN102425358B (zh) 一种节能折叠窗
CN214576512U (zh) 一种建筑的窗体结构
CN102409949A (zh) 一种电动百叶窗结构
CN204126485U (zh) 一种无级启闭自锁式悬挂窗户
CN104314424B (zh) 无级启闭自锁式悬挂窗户
CN216788244U (zh) 一种用于中控百叶窗的传动装置
CN202441410U (zh) 辅助开门装置、风门及通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

Termination date: 2017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