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20106A - 多路口立交桥 - Google Patents

多路口立交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20106A
CN102720106A CN2012102142421A CN201210214242A CN102720106A CN 102720106 A CN102720106 A CN 102720106A CN 2012102142421 A CN2012102142421 A CN 2012102142421A CN 201210214242 A CN201210214242 A CN 201210214242A CN 102720106 A CN102720106 A CN 1027201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ing
motorway
bridge
bend
desc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142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20106B (zh
Inventor
李天胜
李树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21424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201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20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01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201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01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路口立交桥,包括多个路口、环行分流机动车道、弯道引桥和右转弯机动车道组。每一路口的道路从左往右的排序是:第一下行机动车道组,第二下行机动车道组,上行机动车道组,右转弯上行机动车道组。弯道引桥包括下行弯道引桥和上行弯道引桥,上行机动车道组上的车辆通过上行弯道引桥驶入环行分流机动车道;在环行分流机动车道上行驶的车辆通过任一下行弯道引桥到达任一路口,然后进入第二下行机动车道组;进入右转弯上行机动车道组的车辆通过右转弯机动车道组驶入右邻路口的第一下行机动车道组。本发明无需红绿灯就能实现路口各方向车辆各行其道、人车分流,提高了道路交通效率。

Description

多路口立交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桥梁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红绿灯的多路口立交桥。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车流量迅速加大,现在的交叉路口交通桥梁已不能解决交通拥堵压力,主要原因是各个交叉路口红绿灯较多、较密,使得车辆行驶缓慢,造成后方拥堵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无红绿灯的立交桥,可达到在没有红绿灯情况下,使车辆各行其道,互不影响安全通过路口,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路口立交桥,包括多个路口、环行分流机动车道、弯道引桥和右转弯机动车道组;所述多个路口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路口,每一路口的道路从左往右的排序是:第一下行机动车道组,第二下行机动车道组,上行机动车道组,右转弯上行机动车道组;第一下行机动车道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机动车道,第二下行机动车道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机动车道,上行机动车道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机动车道,右转弯上行机动车道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机动车道;环行分流机动车道在所述多路口立交桥的中间;弯道引桥包括下行弯道引桥和上行弯道引桥,下行弯道引桥是环行分流机动车道到各个路口的弯道引桥,上行弯道引桥是各个路口到环行分流机动车道的弯道引桥;进入每一路口的上行机动车道组的车辆通过与该路口连接的上行弯道引桥驶入环行分流机动车道;在环行分流机动车道上行驶的车辆通过任一下行弯道引桥到达与所述任一下行弯道引桥相连的路口,然后进入所到达路口的第二下行机动车道组;进入每一路口的右转弯上行机动车道组的车辆通过右转弯机动车道组驶入右邻路口的第一下行机动车道组。
每一路口还可以包括用于车辆左转调头的U形斜坡弯道桥,到达路口的车辆驶入所述U形斜坡弯道桥调头后,从所述U形斜坡弯道桥驶出,从U形斜坡弯道桥驶出的车辆经过上行弯道引桥进入环行分流机动车道或者从U形斜坡弯道桥驶出的车辆经过右转弯机动车道组到达右相邻的路口。
多个路口可以包括五个路口,五个路口包括第一路口、第二路口、第三路口、第四路口、第五路口,第二路口与第一路口相邻并在第一路口的左边,第三路口与第二路口相邻并在第二路口的左边,第四路口与第三路口相邻并在第三路口的左边,第五路口与第四路口相邻并在第四路口的左边,第一路口与第五路口相邻并在第五路口的左边。
弯道引桥还可以包括路口上行弯道引桥,路口上行弯道引桥包括第一路口到第四路口的第一路口上行弯道引桥、第二路口到第五路口的第二路口上行弯道引桥、第三路口到第一路口的第三路口上行弯道引桥、第四路口到第二路口的第四路口上行弯道引桥、第五路口到第三路口的第五路口上行弯道引桥;进入第一路口的上行机动车道组的车辆或者从第一路口的U形斜坡弯道桥驶出的车辆通过第一路口上行弯道引桥到达第四路口,然后进入第四路口的第二下行机动车道或者驶入第四路口的U形斜坡弯道桥;进入第二路口的上行机动车道组的车辆或者从第二路口的U形斜坡弯道桥驶出的车辆通过第二路口上行弯道引桥到达第五路口,然后进入第五路口的第二下行机动车道或者驶入第五路口的U形斜坡弯道桥;进入第三路口的上行机动车道组的车辆或者从第三路口的U形斜坡弯道桥驶出的车辆通过第三路口上行弯道引桥到达第一路口,然后进入第一路口的第二下行机动车道或者驶入第一路口的U形斜坡弯道桥;进入第四路口的上行机动车道组的车辆或者从第四路口的U形斜坡弯道桥驶出的车辆通过第四路口上行弯道引桥到达第二路口,然后进入第二路口的第二下行机动车道或者驶入第二路口的U形斜坡弯道桥;进入第五路口的上行机动车道组的车辆或者从第五路口的U形斜坡弯道桥驶出的车辆通过第五路口上行弯道引桥到达第三路口,然后进入第三路口的第二下行机动车道或者驶入第三路口的U形斜坡弯道桥。
多路口立交桥还可以包括下沉地下环形自行车道和右转弯自行车道,右转弯自行车道在右转弯机动车道组右边。每一路口还包括上行右转弯自行车道、下行自行车道、斜下坡进口和斜上坡出口,下行自行车道在第一下行机动车道组的左边,斜上坡进口在下行自行车道的左边;上行右转弯自行车道在右转弯上行机动车道组的右边;斜下坡进口在上行右转弯自行车道的右边。进入上行右转弯自行车道上的自行车通过右转弯自行车道进入右相邻路口的下行自行车道;或者进入上行右转弯自行车道上的自行车通过斜下坡进口至下沉地下环形自行车道;下沉环形自行车道上的自行车通过斜上坡出口进入下行自行车道。
在每一路口的左侧和右侧都设有台阶,行人通过台阶进出地下通道。
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无需红绿灯就能实现路口各方向车辆各行其道、人车分流,提高了道路交通效率。
附图说明
应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示意地示出了一些实施例,并没有包括所有可能的实施例。
图1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交桥的示意图;
图1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交桥的示意图;
图2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交桥的示意图;
图2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交桥的示意图;
图3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立交桥的示意图;
图3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立交桥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立交桥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立交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图示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尽管本申请中使用了词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多个元件或构成部分,这些元件或构成部分不应受这些词语的限制。这些词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元件或构成部分和另一元件或构成部分,而不包含“顺序”。因此,将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或构成部分称为第二元件或构成部分也没有超出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
多路口立交桥包括多个路口、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弯道引桥和右转弯机动车道组。多个路口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路口,例如,四个路口,五路口,六路口。
图1a示出的是五个路口的立交桥的示意图。如图1a所示,多路口立交桥包括五个路口A、B、C、D、E、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弯道引桥A3、B3、C3、D3、E3,A2、B2、C2、D2、E2和右转弯机动车道组A5。
五个路口包括第一路口A、第二路口B、第三路口C、第四路口D、第五路口E。第二路口B与第一路口A相邻并在第一路口的左边,第三路口C与第二路口B相邻并在第二路口的左边,第四路口D与第三路口C相邻并在第三路口的左边,第五路口E与第四路口D相邻并在第四路口的左边,第一路口A与第五路口E相邻并在第五路口E的左边。
每一路口的道路从左往右的排序是:第一下行机动车道组X1,第二下行机动车道组X2,上行机动车道组Z1,右转弯上行机动车道组Z2。第一下行机动车道组X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机动车道,第二下行机动车道组X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机动车道,上行机动车道组Z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机动车道,右转弯上行机动车道组Z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机动车道。
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在所述五路口立交桥的中间。如图1所示,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具有与五个路口A、B、C、D、E对应的五个入口和五个出口。五个入口包括第一入口A10、第二入口B10、第三入口C10、第四入口D10、第五入口E10,五个出口包括第一出口A12、第二出口B12、第二出口C12、第四出口D12、第五出口E12。
弯道引桥包括上行弯道引桥A2、B2、C2、D2、E2和下行弯道引桥A3、B3、C3、D3、E3,上行弯道引桥是各个路口A、B、C、D、E到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的弯道引桥,下行弯道引桥A3、B3、C3、D3、E3是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到各个路口A、B、C、D、E的弯道引桥。
如图1a所示,上行弯道引桥包括第一上行弯道引桥A2、第二上行弯道引桥B2、第三上行弯道引桥C2、第四上行弯道引桥D2和第五上行弯道引桥E2。第一上行弯道引桥A2是第一路口A到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的上行弯道引桥,第二上行弯道引桥B2是第二路口B到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的上行弯道引桥,第三上行弯道引桥C2是第三路口C到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的上行弯道引桥,第四上行弯道引桥D2是第四路口D到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的上行弯道引桥,第五上行弯道引桥E2是第五路口E到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的上行弯道引桥。
下行弯道引桥包括第一下行弯道引桥A3、第二下行弯道引桥B3、第三下行弯道引桥C3、第四下行弯道引桥D3和第五下行弯道引桥E3。第一下行弯道引桥A3是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到第一路口A的下行弯道引桥,第二下行弯道引桥B3是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到第二路口B的下行引桥,第三下行弯道引桥C3是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到第三路口C的下行弯道引桥,第四下行弯道引桥D3是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到第四路口D的下行弯道引桥,第五下行弯道引桥E3是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到第五路口B的下行弯道引桥。
进入每一路口的上行机动车道组Z1的车辆通过与该路口连接的上行弯道引桥从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的入口驶入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具体地,进入第一路口A的上行机动车道组Z1的车辆通过与第一路口连接的上行弯道引桥A2从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的第一入口A10驶入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进入第二路口B的上行机动车道组Z1的车辆通过与第二路口连接的上行弯道引桥B2从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的第二入口B10驶入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进入第三路口C的上行机动车道组Z1的车辆通过与第三路口连接的上行弯道引桥C2从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的第三入口C10驶入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进入第四路口D的上行机动车道组Z1的车辆通过与第四路口连接的上行弯道引桥D2从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的第四入口D10驶入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进入第五路口E的上行机动车道组Z1的车辆通过与第五路口连接的上行弯道引桥E2从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的第五入口E10驶入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
驶入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的车辆可以从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的任一出口A12、B12、C12、D12、E12驶出,通过相应的下行弯道引桥到达任一路口A、B、C、D、E,然后进入所到达路口的第二下行机动车道组X2。例如,驶入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的车辆可以从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的第一出口驶出,通过第一下行弯道引桥A3到达第一路口A,然后进入第一路口的第二下行机动车道组X2。
进入每一路口的右转弯上行机动车道组Z2的车辆通过右转弯机动车道组A5驶入右邻路口的第一下行机动车道组X1。例如,进入第一路口的右转弯上行机动车道组Z2的车辆通过右转弯机动车道组A5驶入右邻路口E的第一下行机动车道组X1。
图1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交桥的示意图。图1b所示的立交桥与图1a所示的立交桥的区别是,在图1b所示的立交桥中增加了下沉地下环形自行车道M、右转弯自行车道M1、下行自行车道M2、上行右转弯自行车道M3、斜下坡进口F1和斜上坡出口F2。
为了清楚起见,在对第二实施例的描述中,省略了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部分和相同功能的描述。
如图1b所示,五路口立交桥还包括下沉地下环形自行车道M和右转弯自行车道M1,右转弯自行车道M1在右转弯机动车道组A5右边。每一路口还包括下行自行车道M2、上行右转弯自行车道M3、斜下坡进口F1和斜上坡出口F2。下行自行车道M2在第一下行机动车道组X1的左边,斜上坡出口F2在下行自行车道M2的左边;上行右转弯自行车道M3在右转弯上行机动车道组Z2的右边;斜下坡进口F1在上行右转弯自行车道M3的右边。
进入上行右转弯自行车道M3上的自行车通过右转弯自行车道M1进入右相邻路口的下行自行车道M2;或者进入上行右转弯自行车道M3上的自行车通过斜下坡进口F1至下沉地下环形自行车道M。自行车在下沉地下环形自行车道M上按逆时针方向行驶。
在下沉地下环形自行车道M上的自行车可以通过任一斜上坡出口F2离开下沉地下环形自行车道M,然后进入各路口的下行自行车道M2。
图2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交桥的示意图。图2a所示的立交桥与图1a所示的立交桥的区别是,在图2a所示的立交桥中增加了U形斜坡弯道桥AU、BU、CU、DU、EU。为了清楚起见,在对第二实施例的描述中,省略了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部分和相同功能的描述。
如图2a所示,立交桥的每一路口还包括用于车辆左转调头的U形斜坡弯道桥AU、BU、CU、DU、EU。到达任一路口的车辆驶入U形斜坡弯道桥调头后,从U形斜坡弯道桥驶出,从U形斜坡弯道桥驶出的车辆经过相应的上行弯道引桥进入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或者从U形斜坡弯道桥驶出的车辆经过右转弯机动车道组A4、A5到达右相邻的路口。例如,到达第一路口A的车辆驶入U形斜坡弯道桥AU调头后,从U形斜坡弯道桥AU驶出。从U形斜坡弯道桥AU驶出的车辆经过第一上行弯道引桥A2进入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或者从U形斜坡弯道桥AU驶出的车辆经过右转弯机动车道组A4、A5到达右相邻的第五路口E的机动车道X1。
图2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交桥的示意图。图2b所示的立交桥与图2a所示的立交桥的区别是,在图2b所示的立交桥中增加了下沉地下环形自行车道M、右转弯自行车道M1、下行自行车道M2、上行右转弯自行车道M3、斜下坡进口F1和斜上坡出口F2。
图3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立交桥的示意图。图3a所示的立交桥与图1a所示的立交桥的区别是,在图3a所示的立交桥中增加了路口上行弯道引桥A1、B1、C1、D1、E1。为了清楚起见,在对第三实施例的描述中,省略了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部分和相同功能的描述。
如图3a所示,弯道引桥还包括路口上行弯道引桥A1、B1、C1、D1、E1,路口上行弯道引桥包括第一路口A到第四路口D的第一路口上行弯道引桥A1、第二路口B到第五路口E的第二路口上行弯道引桥B1、第三路口C到第一路口A的第三路口上行弯道引桥C1、第四路口D到第二路口B的第四路口上行弯道引桥D1、第五路口E到第三路口C的第五路口上行弯道引桥E1。
进入第一路口的上行机动车道组Z1的车辆通过第一路口上行弯道引桥A1到达第四路口D,然后进入第四路口D的第二下行机动车道X2。进入第二路口的上行机动车道组Z1的车辆通过第二路口上行弯道引桥B1到达第五路口E,然后进入第五路口的第二下行机动车道X2;进入第三路口的上行机动车道组Z1的车辆通过第三路口上行弯道引桥C1到达第一路口A,然后进入第一路口的第二下行机动车道X2;进入第四路口D的上行机动车道组Z1的车辆通过第四路口上行弯道引桥D1到达第二路口B,然后进入第二路口B的第二下行机动车道X2;进入第五路口E的上行机动车道组Z1的车辆通过第五路口上行弯道引桥E1到达第三路口C,然后进入第三路口C的第二下行机动车道X2。
图3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立交桥的示意图。图3b所示的立交桥与图3a所示的立交桥的区别是,在图3b所示的立交桥中增加了下沉地下环形自行车道M、右转弯自行车道M1、下行自行车道M2、上行右转弯自行车道M3、斜下坡进口F1和斜上坡出口F2。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立交桥的示意图。图4所示的立交桥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交桥的区别是,在图4所示的立交桥中增加了U形斜坡弯道桥和路口上行弯道引桥A1、B1、C1、D1、E1。为了清楚起见,在对第四实施例的描述中,省略了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部分和相同功能的描述
如图4所示,立交桥的每一路口还包括用于车辆左转调头的U形斜坡弯道桥AU、BU、CU、DU、EU。到达路口的车辆驶入所述U形斜坡弯道桥调头后,从所述U形斜坡弯道桥驶出,从U形斜坡弯道桥驶出的车辆经过上行弯道引桥进入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或者从U形斜坡弯道桥驶出的车辆经过右转弯机动车道A4、A5到达右相邻路口。
参见图4,弯道引桥还包括路口上行弯道引桥A1、B1、C1、D1、E1,路口上行弯道引桥包括第一路口A到第四路口D的第一路口上行弯道引桥A1、第二路口B到第五路口E的第二路口上行弯道引桥B1、第三路口C到第一路口A的第三路口上行弯道引桥C1、第四路口D到第二路口B的第四路口上行弯道引桥D1、第五路口E到第三路口C的第五路口上行弯道引桥E1。
进入第一路口的上行机动车道组Z1的车辆或者从第一路口的U形斜坡弯道桥驶出的车辆通过第一路口上行弯道引桥A1到达第四路口D,然后进入第四路口D的第二下行机动车道X2或者驶入第四路口的U型斜坡弯道桥DU。进入第二路口的上行机动车道组Z1的车辆或者从第二路口的U形斜坡弯道桥驶出的车辆通过第二路口上行弯道引桥B1到达第五路口E,然后进入第五路口的第二下行机动车道X2或者驶入第五路口E的U形斜坡弯道桥EU;进入第三路口的上行机动车道组Z1的车辆或者从第三路口的U形斜坡弯道桥驶出的车辆通过第三路口上行弯道引桥C1到达第一路口A,然后进入第一路口的第二下行机动车道X2或者驶入第一路口A的U形斜坡弯道桥AU;进入第四路口D的上行机动车道组Z1的车辆或者从第四路口D的U形斜坡弯道桥驶出的车辆通过第四路口上行弯道引桥D1到达第二路口B,然后进入第二路口B的第二下行机动车道X2或者驶入第二路口B的U形斜坡弯道桥BU;进入第五路口E的上行机动车道组Z1的车辆或者从第五路口E的U形斜坡弯道桥驶出的车辆通过第五路口上行弯道引桥E1到达第三路口C,然后进入第三路口C的第二下行机动车道X2或者驶入第三路口C的U形斜坡弯道桥CU。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立交桥的示意图。图5所示的立交桥与图4所示的立交桥的区别是,在图5所示的立交桥中增加了下沉地下环形自行车道M、右转弯自行车道M1、下行自行车道M2、上行右转弯自行车道M3、斜下坡进口F1和斜上坡出口F2。
此外,在任何一个实施例中,在每一路口的左侧和右侧都可以设有台阶N,行人通过台阶N进出地下通道通行。
本发明用于左行制时,各图作对偶处理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这些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多路口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口立交桥包括多个路口、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弯道引桥和右转弯机动车道组;
所述多个路口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路口,每一路口的车道从左往右的排序是:第一下行机动机动车道组(X1),第二下行机动机动车道组(X2),上行机动车道组(Z1),右转弯上行机动车道组(Z2);第一下行机动车道组(X1)包括一个或多个机动车道,第二下行机动车道组(X2)包括一个或多个机动车道,上行机动车道组(Z1)包括一个或多个机动车道,右转弯上行机动车道组(Z2)包括一个或多个机动车道;
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在所述多路口立交桥的中间;
弯道引桥包括下行弯道弯道引桥(A3、B3、C3、D3、E3)和上行弯道引桥(A2、B2、C2、D2、E2),下行弯道引桥(A3、B3、C3、D3、E3)是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到各个路口(A、B、C、D、E)的弯道引桥(A3、B3、C3、D3、E3),上行弯道引桥(A2、B2、C2、D2、E2)是各个路口(A、B、C、D、E)到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的弯道引桥;
进入每一路口的上行机动车道组(Z1)的车辆通过与该路口连接的上行弯道引桥驶入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在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上行驶的车辆通过任一下行弯道引桥到达与所述任一下行弯道引桥相连的路口,然后进入所到达路口的第二下行机动车道组(X2);
进入每一路口的右转弯上行机动车道组(Z2)的车辆通过右转弯机动车道组(A4、A5)驶入右邻路口的第一下行机动车道组(X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口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每一路口还包括用于车辆左转调头的U形斜坡弯道桥,到达路口的车辆驶入所述U形斜坡弯道桥调头后,从所述U形斜坡弯道桥驶出,从U形斜坡弯道桥驶出的车辆经过上行弯道引桥进入环行分流机动车道(G)或者从U形斜坡弯道桥驶出的车辆经过右转弯机动车道组(A4、A5)到达右相邻的路口。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路口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路口包括五个路口,五个路口包括第一路口(A)、第二路口(B)、第三路口(C)、第四路口(D)、第五路口(E),第二路口(B)与第一路口(A)相邻并在第一路口的左边,第三路口(C)与第二路口(B)相邻并在第二路口的左边,第四路口(D)与第三路口(C)相邻并在第三路口的左边,第五路口(E)与第四路口(D)相邻并在第四路口的左边,第一路口(A)与第五路口(E)相邻并在第五路口(E)的左边;
弯道引桥还包括路口上行弯道引桥,路口上行弯道引桥包括第一路口(A)到第四路口(D)的第一路口上行弯道引桥(A1)、第二路口(B)到第五路口(E)的第二路口上行弯道引桥(B1)、第三路口(C)到第一路口(A)的第三路口上行弯道引桥(C1)、第四路口(D)到第二路口(B)的第四路口上行弯道引桥(D1)、第五路口(E)到第三路口(C)的第五路口上行弯道引桥(E1);
进入第一路口(A)的上行机动车道组(Z1)的车辆或者从第一路口(A)的U形斜坡弯道桥驶出的车辆通过第一路口上行弯道引桥(A1)到达第四路口(D),然后进入第四路口(D)的第二下行机动车道(X2)或者驶入第四路口(D)的U形斜坡弯道桥(DU);进入第二路口(B)的上行机动车道组(Z1)的车辆或者从第二路口(B)的U形斜坡弯道桥驶出的车辆通过第二路口上行弯道引桥(B1)到达第五路口(E),然后进入第五路口(E)的第二下行机动车道(X2)或者驶入第五路口(E)的U形斜坡弯道桥(EU);进入第三路口(C)的上行机动车道组(Z1)的车辆或者从第三路口(C)的U形斜坡弯道桥驶出的车辆通过第三路口上行弯道引桥(C1)到达第一路口(A),然后进入第一路口(A)的第二下行机动车道(X2)或者驶入第一路口(A)的U形斜坡弯道桥(AU);进入第四路口(D)的上行机动车道组(Z1)的车辆或者从第四路口(D)的U形斜坡弯道桥驶出的车辆通过第四路口上行弯道引桥(D1)到达第二路口(B),然后进入第二路口(B)的第二下行机动车道(X2)或者驶入第二路口(B)的U形斜坡弯道桥(BU);进入第五路口(E)的上行机动车道组(Z1)的车辆或者从第五路口(E)的U形斜坡弯道桥驶出的车辆通过第五路口上行弯道引桥(E1)到达第三路口(C),然后进入第三路口(C)的第二下行机动车道(X2)或者驶入第三路口(C)的U形斜坡弯道桥(CU)。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路口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口立交桥还包括下沉地下环形自行车道(M)和右转弯自行车道(M1),右转弯自行车道(M1)在右转弯机动车道组(A4、A5)右边;
每一路口还包括上行右转弯自行车道(M3)、下行自行车道(M2)、斜下坡进口(F1)和斜上坡出口(F2),下行自行车道(M2)在第一下行机动车道组(X1)的左边,斜上坡出口(F2)在下行自行车道(M2)的左边;上行右转弯自行车道(M3)在右转弯上行机动车道组(Z2)的右边;斜下坡进口(F1)在上行右转弯自行车道(M3)的右边;
进入上行右转弯自行车道(M3)上的自行车通过右转弯自行车道(M1)进入右相邻路口的下行自行车道(M2);或者进入上行右转弯自行车道(M3)上的自行车通过斜下坡进口(F1)至下沉地下环形自行车道(M);下沉环形自行车道(M)上的自行车通过斜上坡出口(F2)进入下行自行车道(M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路口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口立交桥还包括下沉地下环形自行车道(M)和右转弯自行车道(M1),右转弯自行车道(M1)在右转弯机动车道组(A4、A5)右边;
每一路口还包括上行右转弯自行车道(M3)、下行自行车道(M2)、斜下坡进口(F1)和斜上坡出口(F2),下行自行车道(M2)在第一下行机动车道组(X1)的左边,斜上坡出口(F2)在下行自行车道(M2)的左边;上行右转弯自行车道(M3)在右转弯上行机动车道组(Z2)的右边;斜下坡进口(F1)在上行右转弯自行车道(M3)的右边;
进入上行右转弯自行车道(M3)上的自行车通过右转弯自行车道(M1)进入右相邻路口的下行自行车道(M2);或者进入上行右转弯自行车道(M3)上的自行车通过斜下坡进口(F1)至下沉地下环形自行车道(M);下沉环形自行车道(M)上的自行车通过斜上坡出口(F2)进入下行自行车道(M2)。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路口立交桥,其特征在于,在每一路口的左侧和右侧都设有台阶(N),行人通过台阶(N)进出地下通道。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路口立交桥,其特征在于,在每一路口的左侧和右侧都设有台阶(N),行人通过台阶(N)进出地下通道。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路口立交桥,其特征在于,在每一路口的左侧和右侧都设有台阶(N),行人通过台阶(N)进出地下通道。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路口立交桥,其特征在于,在每一路口的左侧和右侧都设有台阶(N),行人通过台阶(N)进出地下通道。
CN201210214242.1A 2012-06-27 2012-06-27 多路口立交桥 Active CN1027201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14242.1A CN102720106B (zh) 2012-06-27 2012-06-27 多路口立交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14242.1A CN102720106B (zh) 2012-06-27 2012-06-27 多路口立交桥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20106A true CN102720106A (zh) 2012-10-10
CN102720106B CN102720106B (zh) 2015-06-24

Family

ID=46945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14242.1A Active CN102720106B (zh) 2012-06-27 2012-06-27 多路口立交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2010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29006A (zh) * 2014-03-21 2015-09-23 上海市政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五路相交立体交叉结构
CN106758620A (zh) * 2017-01-16 2017-05-31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梅花式双层通行立交桥的五岔路口道路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30047926A (ko) * 2003-04-28 2003-06-18 이종석 다방면 입체교차로 구조
US20040184879A1 (en) * 2003-03-17 2004-09-23 Winkler Gary E. Roadway system interchange
CN101906744A (zh) * 2010-07-29 2010-12-08 赵殿龙 多路口外旋式全互通立交桥
WO2012007796A1 (en) * 2010-07-15 2012-01-19 Idroesse Infrastrutture Spa Road interchange
CN202227210U (zh) * 2011-07-22 2012-05-23 李树清 十字路口速通微型立交桥
CN202744914U (zh) * 2012-06-27 2013-02-20 李天胜 多路口立交桥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84879A1 (en) * 2003-03-17 2004-09-23 Winkler Gary E. Roadway system interchange
KR20030047926A (ko) * 2003-04-28 2003-06-18 이종석 다방면 입체교차로 구조
WO2012007796A1 (en) * 2010-07-15 2012-01-19 Idroesse Infrastrutture Spa Road interchange
CN101906744A (zh) * 2010-07-29 2010-12-08 赵殿龙 多路口外旋式全互通立交桥
CN202227210U (zh) * 2011-07-22 2012-05-23 李树清 十字路口速通微型立交桥
CN202744914U (zh) * 2012-06-27 2013-02-20 李天胜 多路口立交桥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29006A (zh) * 2014-03-21 2015-09-23 上海市政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五路相交立体交叉结构
CN106758620A (zh) * 2017-01-16 2017-05-31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梅花式双层通行立交桥的五岔路口道路
CN106758620B (zh) * 2017-01-16 2019-04-23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梅花式双层通行立交桥的五岔路口道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20106B (zh) 2015-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15816B (zh) 可增加交通流量的红绿灯交叉路口
CN1766232A (zh) 一种新型城市路网与交叉口交通设计与交通控制方法
CN105374216A (zh) 在待行区内几乎不停车的信号控制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787541A (zh) 无红绿灯十字路口交通系统
CN202744914U (zh) 多路口立交桥
CN102720106A (zh) 多路口立交桥
CN202175895U (zh) 一种超多道路交汇的车辆换道系统
Furth et al. Mitigating right-turn conflict with protected yet concurrent phasing for cycle track and pedestrian crossings
CN101864710A (zh) 十字路口直行和转大弯的环形立交桥
CN102486020B (zh) 十字道口隧道系统及该系统的使用方法
CN105625125A (zh) 一种交叉口的路口结构及其左环行控制方法
CN202265750U (zh) 左行制四个独立“y”字形分叉桥的全单层组合桥
CN106251648B (zh) 分散信号控制组织的机动车多路交叉口通行方法
CN104032635A (zh) 十字路口二层面全互通式立交桥
CN101967784A (zh) 四个同向拐弯“l”形隧道的组合结构
CN102154965A (zh) 不堵车的道路交通系统
CN101864711B (zh) 十字路口四个同向拐弯的单桥或隧道的畅通组合结构
CN101161935A (zh) 城区机动车道路上的港湾路段
CN107408335A (zh) 交通分流信号系统及方法
CN201843031U (zh) 超多道路交汇的车辆换道系统
CN107268362A (zh) 一种新型互通立交系统
CN202039262U (zh) 左行制长短形四个独立“y”字形分叉隧道的组合隧道
CN201605509U (zh) 十字路口直行和转大弯的单层环形隧道
Uszkai et al.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regional development challenge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CN202064250U (zh) 不堵车的道路交通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