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11618A - 利用组合的x和y焦斑偏转方法的x射线管 - Google Patents

利用组合的x和y焦斑偏转方法的x射线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11618A
CN102711618A CN2011800054627A CN201180005462A CN102711618A CN 102711618 A CN102711618 A CN 102711618A CN 2011800054627 A CN2011800054627 A CN 2011800054627A CN 201180005462 A CN201180005462 A CN 201180005462A CN 102711618 A CN102711618 A CN 1027116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flecting
arrangement
ray tube
ray
def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546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11618B (zh
Inventor
A·考茨
S·佩尔诺
G·布鲁克斯
G·阿瓦德
J·A·比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ublication of CN102711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16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116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16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5/00X-ray tubes
    • H01J35/24Tubes wherein the point of impact of the cathode ray on the anode or anticathode is movable relative to the surface thereof
    • H01J35/30Tubes wherein the point of impact of the cathode ray on the anode or anticathode is movable relative to the surface thereof by deflection of the cathode ra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2Arrangements for diagnosis sequentially in different planes; Stereoscopic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03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61B6/032Trans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0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021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involving movement of the focal spo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0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021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involving movement of the focal spot
    • A61B6/4028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involving movement of the focal spot resulting in acquisition of views from substantially different positions, e.g. EBC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5/00X-ray tubes
    • H01J35/02Details
    • H01J35/14Arrangements for concentrating, focusing, or directing the cathode ray
    • H01J35/153Spot position contro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 X-Ray Techniqu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于产生X射线束的X射线管,包括以对角的方式在阴极和阳极之间安装于X射线管内部或者外部的第一偏转装置和第二偏转装置以用于在组合的x和y方向上的焦斑偏转。交替地触发所述第一偏转装置和第二偏转装置使得在一个时刻仅激活一个偏转装置。可以根据预定的开关序列触发所述第一偏转装置和第二偏转装置,例如,产生焦斑的预定的偏转模式。从而,提供改进的x和z飞越焦斑方法。

Description

利用组合的X和Y焦斑偏转方法的X射线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X射线管、涉及一种包括这样的管的X射线系统以及涉及用于在x方向和在y方向上组合的焦斑偏转的方法。特别地,本发明涉及包括用于在x方向和在y方向(从而在z方向)交替地偏转焦斑的模块的X射线管。此外,本发明涉及用于控制包括这样的X射线管的X射线系统的计算机程序。
背景技术
偏转焦斑以提高CT系统的分辨率的概念被良好地确立。使用单排探测器的最初的应用采用了被称为x飞越焦斑的技术,其中,在横向或者在x方向,关于焦斑的息止位置(rest position)以大约半个像素使焦斑振荡。这个有意引入的视差有效地使分辨率加倍。
通过在与靶焦轨切向的路径中关于其静止位置使焦斑振荡来实现双倍x采样。通过使用静电栅格或者电磁体,以大约+/-半个像素移置焦斑。通过双倍x采样,在x方向以指定的频率横向于丝极(filament)而偏转电子束/焦斑,该方向切向于靶焦轨。在每个极限位置进行采样使得一幅图像包含在两个视角获得的信息,并且事实上包含两倍于静态图像中的信息。US6,256,369公开了双倍x采样的概念。
已经通过双倍z采样的引入进一步改进了通过焦斑运动进行分辨率增强的概念,其中,双倍z采样已经在CT领域被确立作为增加分辨率并且减少伪影的方法。也被称为双倍z采样、z飞越焦斑采样或者z动态焦斑采样的这个概念,涉及使焦斑在两个z位置之间交替,从而使扫描器的切片数量加倍而无需增加探测器行的数量。例如,使用32行探测器,这个技术有效地测量64个切片。
实质上通过沿着在靶焦轨上主要指向y方向的矢量移动焦斑来实现双倍z采样。因为焦轨相对于靶平面具有夹角(通常是7或者8度),在y方向上焦斑的移动将使得其也在z方向上移动,其中,距离与靶角的正弦成正比。双倍z采样的净效果是使焦斑在探测器行上在两个z位置之间交替。这有效地使得每个探测器行采集两个交叠的切片,例如,在32行中获得64切片。因此,可以看出双倍z采样能够有效地加倍CT扫描器的切片容量,将32切片扫描器变为64切片扫描器。
最近对于双倍z采样的一个增强,被称为“四倍”采样涉及在x和z方向二者的焦斑偏转。该技术涉及,通常,在+z方向偏转,然后在-x方向偏转,然后在-z方向偏转,然后在+x方向偏转。
发明内容
通过利用复杂的四极磁体可以实现四倍采样,这需要相当高的能量并且还引入相互作用效应导致产生焦斑畸变并且因此降低图像质量。
因此,发明的目的可以是包括:利用同一CT平台进行x飞越焦斑和z飞越焦斑二者的能力。
又一个目的可以是减少在x飞越焦斑产生和z飞越焦斑产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效应并且降低所需功率。
这可以通过每个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来实现。其它实施例在相应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X射线管可以适于产生X射线束并且包括第一偏转装置和第二偏转装置,其中第一偏转装置和第二偏转装置二者适于对角地偏转由所述X射线管的阴极所发射的电子束的焦斑,使得所述焦斑具有在x和y方向上的分量。由于通常X射线管阳极的有锥度的设计,在y方向的偏转导致在z方向的偏转。在这个语境中,表述“对角地”并不必然意味着由第一偏转装置和第二偏转装置所导致的相对于x轴的偏转力的有效角是45度。
第一偏转装置和第二偏转装置可以每个构成电磁偶极子。这两个偶极子磁体可以被安装在X射线管的外部或者也可以被安装在其内部,并且优选地被定位在丝极和靶之间使得电子束从它们的电极之间穿过。
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偏转装置和第二偏转装置被定位在相对于X射线管的相等的z位置上,这意味着它们在z方向上没有被分开而位于相同的参考平面上。可以理解,这仅是一个优选实施例并且本发明不限于这个实施例。因此,第一偏转装置和第二偏转装置也可以在z方向被分开。
在优选实施例中,电磁偶极子优选地被定位在相对于X射线管的y轴的相等的角度(±θ)以产生对角偏转,这意味着在x和y方向上组合的偏转。因此,磁场具有在x和y方向二者上的分量。
通常使用的简单偶极子电磁体仅需要少量的磁性材料以产生所需要的磁场,并且因此磁阻能够相当低,有助于快速振荡磁场并且因此增加装备有这样的X射线管的X射线系统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第一偏转装置和第二偏转装置被独立地操作,这意味着它们决不在同时被供电。因此,如果它们构成电磁偶极子,它们的磁场不会彼此干扰并且因此不生成任何畸变,所述畸变在不同位置产生不同焦斑形状。
根据又一个实施例,第一偏转装置和第二偏转装置可以操作在静态场模式和动态场模式二者中,这取决于输入的电压或者电流。例如,通常地,可以通过使用静态场定位焦斑,并且可以通过在静态场上叠加动态场围绕这个位置使焦斑振荡。还可以理解,X射线管的设计可以被扩展到第一偏转装置和第二偏转装置没有被定位在参照X射线管y轴的相等角的情形。例如,可以定位第一偏转装置和第二偏转装置使得焦斑偏转平行于x和y方向。同样,可以以变化的极性来操作第一偏转装置和第二偏转装置。
此外,X射线管的阴极可以包括多于一个丝极。当存在多于一个丝极时,偏转技术可以同样良好地起作用。例如,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定位两个丝极,即对应电子束在不同的焦斑撞击阳极。第一偏转装置和第二偏转装置可以以根据本发明的有利的方式偏转两个焦斑。具有不同尺寸的丝极也可以是有利的。
根据发明的另一个方面,X射线系统可以包括上面所提到的X射线管、用于探测X射线束的探测器、以及数据处理单元。这样的系统还可以包括控制X射线管和探测器相对于感兴趣对象的运动并且在同时或者独立地控制感兴趣对象本身的运动的驱动控制单元。这样的X射线系统可以是,例如,计算断层摄影系统,其也被称为“CT”系统。
由于第一偏转装置和第二偏转装置产生对角偏转,根据本发明的X射线管允许更高的功率。因此,焦斑并不严格地在x方向行进,并且它不“行经(track)”靶焦轨的截面。通常地,当焦斑沿着焦轨移动时,存在对轨迹的那个部分的加热的增加。因此,通常必须降低功率以避免靶焦轨的过热。由于电子束作用在阳极的更广阔的区域,根据本发明的X射线管能够消除这个缺点。
发明的另一个优点是驱动作为第一偏转装置和第二偏转装置的电磁偶极子的电源能够被接地并且不必浮在阴极电位。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操作如上面所描述的具有X射线管的X射线系统以及探测器的方法可以是有益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通过根据预定的开关序列交替地排他性地控制第一偏转装置或者第二偏转装置,在x和y方向上对角地偏转X射线管中的电子束。这意味着,可以以交替方式触发第一偏转装置和第二偏转装置,使得第一偏转装置偏转电子束,随后第二偏转装置偏转电子束,再然后第一偏转装置偏转电子束等等。
优选地,每次第一偏转装置和第二偏转装置被触发时,由它们提供的偏转力改变它们的前束(prefixes)。结果,可以实现焦斑的预定的偏转模式。
将可以理解,本发明也可以涉及计算机程序单元以用于如上面所提到的X射线系统的数据处理单元。计算机程序单元可以适于控制在x方向和在y方向的焦斑偏转,其中,根据焦轨的角度布置获得在z方向的偏转。计算机程序可以控制第一偏转装置和分离地布置的第二偏转装置。优选地,计算机程序单元适于执行上面所描述的方法步骤。
在另一方面,计算机程序单元可以包括用于处理从探测器接收的信号作为重建的二维或三维图像的基础的指令,所述图像可以被图示在系统的监视器上,并且被计算机程序单元所控制。
此外,计算机程序单元也可以包括用于控制X射线管和探测器相对于感兴趣对象的运动并且用于控制感兴趣对象本身相对于X射线管和探测器的运动的指令。
可以将所述计算机程序单元实现为以诸如JAVA、C++的任何适当编程语言的计算机可读指令代码,并且可以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可移动磁盘、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器、嵌入式存储器等)上。所述指令代码可操作用于对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装置进行编程,以执行预期功能,并且能够将所述指令代码加载到计算机或者其他装置的工作存储单元中。可以从诸如WorldWideWb的网络获得所述计算机程序单元,从该网络可以下载所述计算机程序单元。
同样,可以给现有的X射线系统或者医疗观察系统升级基于上面所描述的计算机程序单元的新程序,当在处理器上运行所述软件时,所述软件使得系统执行上面所提到的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步骤。
必须指出,已经参考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特征和副效应。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从上文和下文的描述认识到,除非另行说明,否则除了属于一个实施例的特征的任何组合之外,应当认为本申请还公开了与不同实施例或者与制造方法相关的特征之间的任何组合。
本发明的上述方面以及其他方面可以从下文将要描述的实施例的示例变得显而易见并且将参考实施例的示例进行解释。在下文中将参考实施例的示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从而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解释,并使本发明得到更好的理解,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不同的附图中,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提供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中的图示是示意性的,并且未按比例绘制。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概览。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X射线管的示意性图示。
图3a图示了第一偏转装置和第二偏转装置的位置。
图3b示出了关于阴极和阳极的优选开关序列。
图4是阳极的等距视图,其中包括如在这个申请的上下文中使用的坐标系。
图5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偏转装置和第二偏转装置的相对位置以及X射线管的阳极。
图6示出了具有用于操作根据本发明的X射线系统的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列表:
2    X射线系统
4   机架
6   旋转轴
8   驱动模块
10  X射线管
12  辐射束
14  孔径系统
16  工作台
18  患者
20  探测器
22  旋转方向
24  驱动控制单元
26  数据处理单元
28  驱动模块
30  前置放大器
32  显示器
34  打印机
36  通信系统
38  阳极
40  轴
42  驱动模块
44  电子源/阴极
46  电子束
48  X射线束
50  第一偏转装置/电磁线圈
52  第二偏转装置/电磁线圈
54  焦斑位置
56  控制驱动模块
58  控制第一偏转装置或者第二偏转装置
60  产生探测器信号
62  产生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示意性的概览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X射线系统2。X射线系统2可以是计算机断层摄影型的,其也被称为“CT”扫描器,其中可以使用根据本发明的X射线管。CT扫描器2包括机架4,机架4被围绕旋转轴6可旋转地支撑,并且通过驱动模块8,例如,电动机,而被驱动。
此外,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诸如X射线管10的辐射源,其可以适于发射多波长辐射。CT扫描器2还包括孔径系统14,其可以适于使从X射线源10发射的X射线辐射形成适当的X射线辐射束12。还可以通过可以靠近孔径系统14而布置的过滤元件(未示出)改变从X射线管10发射的辐射束的光谱分布。
引导辐射束12到工作台16,使得其穿透感兴趣区域,例如,患者18的头部或者另一身体部分,所述辐射束12可以包括锥形或者扇形。
将患者18定位在工作台16上,使得患者的头部被布置在机架4的中央区域,中央区域代表CT扫描器2的检查区域。在穿透感兴趣区域后,辐射束12撞击到辐射探测器20上以获取X射线图像。为了抑制被患者的头部散射并以倾斜角度撞击到X射线探测器上的X射线辐射,可以使用未在图1中示出的防散射滤线栅。优选可以将防散射滤线栅定位在探测器20的正前面。
优选将X射线探测器20布置在机架4上,与根据本发明的X射线管10相对。X射线探测器20包括多个探测器元件,其中每个探测器元件能够探测已经穿过患者18的头部的X射线光子。
为了通过本发明上面所描述的方面改进扫描过程,可以通过第一偏转装置和第二偏转装置在组合的x和y方向偏转从根据本发明的X射线管10中的阴极所发射的初始电子束。由于阳极的有锥度的边缘区域,在y方向的偏转导致在z方向的偏转。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这些元件。
在感兴趣区域的扫描过程中,X射线管10、孔径系统14以及X射线探测器20与机架4一起旋转,例如,如箭头22所指示的,从位于图1左侧上的观察点来看,沿着顺时针方向。为了机架4的适当的旋转,驱动模块8可以连接到驱动控制单元24,而驱动控制单元24本身可以连接到数据处理单元26。数据处理单元26可以包括图像重建单元,图像重建单元可以通过硬件和/或通过构成根据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单元一部分的软件而实现。重建单元可以适于基于在不同观察角度下获得的多幅二维图像重建三维图像。这些可以使用X射线管10中的第一偏转装置和第二偏转装置通过适当的电子束偏转进行额外地调整。
优选地,数据处理单元26还可以充当控制单元,用于与驱动控制单元24通信,以便使机架4的移动与工作台16的移动相协调。通过驱动模块28实现工作台16的线性位移,驱动模块28也可以连接到驱动控制单元24。
在根据本发明的X射线系统2的操作期间,机架4可以执行旋转运动,其中与此同时,工作台16可以平行于旋转轴6而移位,由此执行感兴趣区域的螺旋扫描。应当指出,也可能执行环形扫描,在环形扫描中在平行于旋转轴6的方向不执行线性位移,而仅仅提供机架4的旋转运动。由此,可以以高精度获取头部的二维X射线图像(切片)。通过,例如,在针对每个离散工作台位置已经执行至少一半的机架旋转之后,平行于旋转轴6以离散步幅顺序移动工作台16,可以通过数据处理单元26中的重建单元获得患者头部的三维表示。
可以通过前置放大器30将X射线探测器20连接到数据处理单元26,从而从X射线探测器20取回经放大模拟信号。然后基于多个不同的X射线投影数据集,重建患者头部的三维表示,其中,这些X射线投影数据集是在不同的投影角度获取的。
为了观察感兴趣区域的三维重建,提供连接到数据处理单元26的显示器32。此外,也可以使用打印机34打印出三维表示的透视图的任意切片,其中,打印机也可以连接到数据处理单元26。此外,也可以将数据处理单元26连接到图像存档以及通信系统36用于分别存储所获取的图像以及三维重建。
应当指出,可以将根据本发明的X射线系统2中提供的显示器32、打印机34和/或其他装置定位在根据本发明的X射线系统2的附近,使得可能容易地观察扫描过程和/或所获取的图像数据。或者,可以将这些部件定位在远离根据本发明的X射线系统2的位置,诸如在邻近的屋子中,完全在根据本发明的X射线系统2所位于的机构或者医院内的其他位置;或者位于通过使用诸如因特网、虚拟专网(VPN)等一个或多个可配置网络链接到根据本发明的X射线系统2的完全不同的位置。
此外,数据处理单元26优选与根据本发明的X射线管10相连接,通过这种连接,数据处理单元26能够分别通过直接地并且交替地触发第一和第二偏转装置控制在x和y方向的焦斑偏转。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X射线管10,其适于产生源自不同X射线焦斑的X射线束。X射线管10包括具有轴40的阳极38,该轴40被可旋转地支撑使得它可以绕着z轴旋转。旋转驱动模块42经由机械和/或磁耦合连接到轴40并且其允许在相当大旋转速度的阳极38的旋转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X射线管10还包括电子源或者丝极或者阴极44,其相对于z轴横向地布置。根据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电子源44可以由在操作期间产生电子束46的热阴极来实现,其中,电子束46撞击到阳极38的有锥度表面上。从而,定义了焦斑。因为它是有锥度的,电子束46所撞击到的阳极表面相对于z轴倾斜取向,使得来自焦斑的X射束48从z轴径向向外发射。
为了精确控制焦斑,根据本发明的X射线管10包括第一偏转装置50和第二偏转装置52,其中第一偏转装置和第二偏转装置示例性地每个实现为两个电磁线圈或者实现为电磁偶极子,每个适于同时在x方向和在y方向(并且因此在z方向)偏转电子束46。这能够通过在具有电子源44的阴极杯和阳极38之间围绕颈部以对角位置安装第一偏转装置和第二偏转装置实现。应当指出,虽然以单数形式说明偏转装置50和52,偏转装置50和52中的每个也可以指的是两个电磁线圈。可以理解,偏转装置50或52中的每个可以通过两个电磁线圈构造而成。为了简化问题,在下文中将仅使用“偏转装置”的表述。
第一电子偏转装置50和第二电子偏转装置52优选与控制单元26相连接,控制单元26提供必须的电信号到第一电子偏转装置50和第二电子偏转装置52。
由于可以通过控制单元26独立地触发第一电子偏转装置50和第二电子偏转装置52,第一电子偏转装置50和第二电子偏转装置52可以独立地偏转电子束40。根据本发明,这消除了在第一偏转装置50和第二偏转装置52之间的相互作用效应。这意味着,排他地激活第一偏转装置50或第二偏转装置52。
在第一偏转装置和第二偏转装置都被实现为电磁偶极子的情形中,应当指出,这些偶极子可以通过U形磁性元件构成,每个仅具有位于U形臂之间围绕U形底部的一个电磁线圈。
图3a图示了第一偏转装置50和第二偏转装置52的位置。第一偏转装置50利用两个分离的电磁线圈构成电磁偶极子。第一偏转装置50的两个电磁线圈内的连线与y轴之间的角是-θ,第二偏转装置52的两个电磁线圈内的连线与x轴之间的角是+θ。第一偏转装置50和第二偏转装置52优选被定位在丝极/阴极44和靶/阳极38之间使得电子束46在它们的磁极之间穿过。
能够很容易地从图3a中推断,当激活第一偏转装置或第二偏转装置中的一个时,从阴极44发射的电子束在x和y方向均偏转。
应当指出,根据本发明的X射线系统2的坐标系被布置为与x、y和z的传统方向一致。如从图1中能够看到的,这个坐标系参照患者18。x方向横向于患者,y方向垂直于患者,并且z方向沿着患者的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中心方面,相对于彼此独立地并且以交替的方式激活第一偏转装置50和第二偏转装置52。为了连续地获得较高的图像质量,连续的偏转或者开关序列是必需的。参考图3b,一个优选的开关序列将是1.-2.-3.-4,其中这个序列对应于[偶极子/第二偏转装置52(+打开),偶极子/第一偏转装置50关闭],[偶极子/第一偏转装置50(+打开),偶极子/第二偏转装置52关闭],[偶极子/第二偏转装置52(-打开),偶极子/第一偏转装置50关闭],[偶极子/第一偏转装置50(-打开),偶极子/第二偏转装置52关闭]。这样,在焦轨上没有任何焦斑被“行经”两次,这减少了过热的风险。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开关序列,其他的方式也是可能的,但应当理解,一次只有一个线圈被供电并且开关序列以有利的方式产生焦斑偏转。
优选地,可以通过提供适当调整的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到第一偏转装置50和第二偏转装置52来实现这个开关序列。
在图4中,示出了在阳极38的靶区域上根据上面的开关序列的4个经偏转的焦斑位置54。通过在y方向上偏转电子束46进行在z方向的偏转。这使得射束沿着阳极38的有锥度边缘/轨迹行进,从而导致了焦斑也移动到z方向中。
x偏转导致在两个不同的视角获得对象的信息,并且由于图像包含了实质上两倍于静态图像的信息,因此提高了分辨率。z偏转提供以双倍切片数量获取图像的能力。
图5示出了第一偏转装置50、第二偏转装置52以及阳极38的截面的布置的详细视图。能够看出第一偏转装置50和第二偏转装置52不是沿着x和y轴而安装的。电子发射阴极44被示出为朝着阳极38发射电子束。来自阴极44的电子将穿过第一偏转装置50和第二偏转装置52的中间空间。当激活第一偏转装置50或者第二偏转装置52时,电子束将利用相应的磁场而被偏转。图5中的箭头“A”代表激活具有两个电磁线圈以作为电磁偶极子的第一偏转装置50。箭头“B”代表由第二电磁偶极子构建的第二偏转装置。
最后,图6以示例性步骤示出了用于操作根据本发明的X射线系统2的方法的流程图。这些步骤优选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计算机程序单元内的指令来实现。所有提及的步骤可以被理解为主要的,上位的步骤,其也可以包括在上下文没有明确地提及的下位步骤。
首先,通过控制56驱动模块8以及28,相对于感兴趣对象定位探测器20以及根据本发明的X射线管10。
随后,通过根据预定的开关序列排他性地控制58第一偏转装置50或者第二偏转装置52在x和y方向偏转由根据本发明的X射线管10中的阴极44所发射的电子束。
进一步地,在步骤60中,经偏转的电子束离开根据本发明的X射线管10并且穿透感兴趣对象,撞击探测器20的探测器元件。
最后,在从探测器元件20接收的信号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处理单元26产生62图像。
在下一次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步骤时,通过进一步重复预定的开关序列来实现偏转电子束46的另一个偏转方向。
尽管已经在附图以及前述的描述中详细地说明以及描述了发明,这样的说明和描述被认为是说明性或者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从附图、公开以及所附权利要求的学习,在实践所要求的发明时,能够理解以及实现对于所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一词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步骤,并且不定冠词“一”或者“一个”并不排除多个。单个处理器或其他单元可以实现在权利要求中所叙述的若干项的功能。在互不相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叙述不同措施的这一仅有事实并不表明不能使用这些措施的组合进行改进。

Claims (15)

1.一种适于产生X射线束的X射线管(10),其包括:
用于在组合的x和y方向上进行焦斑偏转的第一偏转装置(50),以及
用于在组合的x和y方向上进行焦斑偏转的第二偏转装置(52),
其中,所述第一偏转装置和所述第二偏转装置相对于所述X射线管(10)的y轴被对角地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管,其中,所述第一偏转装置(50)和所述第二偏转装置(52)中的每个包括电磁偶极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管,其中,所述第一偏转装置(50)和所述第二偏转装置(52)被安装在所述X射线管(10)的阴极(44)与阳极(38)之间在z方向上的相同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管,其中,所述X射线管(10)适于排他性地激活所述第一偏转装置(50)或所述第二偏转装置(5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管,其中,所述第一偏转装置(50)操作用于产生来自下列组中的场,所述组包括静态场、动态场以及叠加了动态场的静态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管,其中,所述第二偏转装置(52)操作用于产生来自下列组中的场,所述组包括静态场、动态场以及叠加了动态场的静态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管,其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丝极的阴极(44)。
8.一种X射线系统(2),其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管(10),
用于探测X射线束的探测器(20),以及
数据处理单元(2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X射线系统,还包括:驱动控制单元(24),所述驱动控制单元(24)控制所述X射线管(10)和所述探测器(20)相对于感兴趣对象(18)的运动,并且控制所述感兴趣对象的运动。
10.一种用于操作具有X射线管(10)和探测器(20)的X射线系统(2)的方法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通过根据预定的开关序列交替地、排他性地控制(58)第一偏转装置(50)或者第二偏转装置(52),交替地在x和y方向上对角地偏转所述X射线管(10)中的电子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如下的方式进行根据所述开关序列的焦斑的偏转,该方式为在一个开关序列期间没有焦轨的焦斑被行经超过一次。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
-相对于感兴趣对象定位所述X射线管(10)和所述探测器(20)。
13.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单元,当在根据权利要求8的X射线系统(2)的数据处理单元(26)上运行所述指令时,所述指令使得所述X射线系统(2)的所述X射线管(10)的所述第一偏转装置(50)或者所述第二偏转装置(52)根据预定的开关序列交替地同时在x和y方向上对角地偏转所述电子束的焦斑。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单元,还包括用于处理从所述探测器(20)接收的信号以产生感兴趣对象(18)的图像以及用于在显示器(32)上图示所述图像的指令。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单元,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X射线管(10)和所述探测器(20)相对于感兴趣对象(18)的运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感兴趣对象相对于所述X射线管和所述探测器的运动的指令。
CN201180005462.7A 2010-01-08 2011-01-04 利用组合的x和y焦斑偏转方法的x射线管 Active CN1027116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9323110P 2010-01-08 2010-01-08
US61/293,231 2010-01-08
PCT/IB2011/050013 WO2011083416A1 (en) 2010-01-08 2011-01-04 X-ray tube with a combined x- and y- focal spot deflection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1618A true CN102711618A (zh) 2012-10-03
CN102711618B CN102711618B (zh) 2015-05-20

Family

ID=43707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5462.7A Active CN102711618B (zh) 2010-01-08 2011-01-04 利用组合的x和y焦斑偏转方法的x射线管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275562A1 (zh)
EP (1) EP2521490B1 (zh)
JP (1) JP5764143B2 (zh)
CN (1) CN102711618B (zh)
WO (1) WO201108341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5678A (zh) * 2014-06-18 2015-12-23 西门子公司 X光管
CN107393793A (zh) * 2017-05-23 2017-11-24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X射线成像的系统和方法
CN109119312A (zh) * 2018-09-30 2019-01-01 麦默真空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磁扫描式的x射线管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28877A1 (en) * 2012-03-19 2015-01-28 Koninklijke Philips N.V. Gradual x-ray focal spot movements for a gradual transition between monoscopic and stereoscopic viewing
US9709512B2 (en) * 2013-08-29 2017-07-18 University Of Utah Research Foundation Multilevel computed tomography for radially-shifted focal spot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48650A (en) * 1984-01-19 1988-05-3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X-ray diagnostic installation comprising an x-ray tube
US4819260A (en) * 1985-11-28 1989-04-0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X-radiator with non-migrating focal spot
US6292538B1 (en) * 1999-02-01 2001-09-1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X-ray tube with flying focus
CN101523544A (zh) * 2006-10-13 2009-09-02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光学设备、x射线发射装置及产生电子束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39918C2 (de) * 1996-09-27 2001-02-22 Siemens Ag Röntgengerät mit einer Röntgenröhre mit Variofokus
US6164820A (en) * 1998-05-06 2000-12-2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X-ray examination system particulary for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mammography
US6256369B1 (en) 1999-03-31 2001-07-03 Analogic Corporat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scanner with longitudinal flying focal spot
DE19953613A1 (de) * 1999-11-08 2001-05-17 Siemens Ag CT-Gerät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CT-Geräts
JP4901159B2 (ja) * 2005-08-31 2012-03-21 株式会社東芝 X線ct装置及びx線撮影方法
JP2010080400A (ja) * 2008-09-29 2010-04-08 Toshiba Corp 回転陽極型x線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48650A (en) * 1984-01-19 1988-05-3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X-ray diagnostic installation comprising an x-ray tube
US4819260A (en) * 1985-11-28 1989-04-0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X-radiator with non-migrating focal spot
US6292538B1 (en) * 1999-02-01 2001-09-1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X-ray tube with flying focus
CN101523544A (zh) * 2006-10-13 2009-09-02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光学设备、x射线发射装置及产生电子束的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5678A (zh) * 2014-06-18 2015-12-23 西门子公司 X光管
CN105185678B (zh) * 2014-06-18 2017-08-11 西门子公司 X光管
CN107393793A (zh) * 2017-05-23 2017-11-24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X射线成像的系统和方法
CN107393793B (zh) * 2017-05-23 2019-12-20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X射线成像的系统和方法
CN109119312A (zh) * 2018-09-30 2019-01-01 麦默真空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磁扫描式的x射线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21490B1 (en) 2015-09-16
EP2521490A1 (en) 2012-11-14
JP2013516737A (ja) 2013-05-13
US20120275562A1 (en) 2012-11-01
JP5764143B2 (ja) 2015-08-12
WO2011083416A1 (en) 2011-07-14
CN102711618B (zh) 2015-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074392A1 (en) X-ray tube with multiple electron sources and common electron deflection unit
EP2465131B1 (en) X-ray tube with independent x- and z- dynamic focal spot deflection
CN101536134B (zh) 具有多电子束操作单元的多焦斑x射线管
JP5801286B2 (ja) X線ソース及びx線生成方法
US8929514B2 (en) Rapidly switching dual energy X-ray source
US759947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tating an anode in an x-ray system
CN103177919A (zh) 电子光学设备、x射线发射装置及产生电子束的方法
CN102804325B (zh) 用于产生两个焦斑的x射线管和包括这种x射线管的医疗装置
JP2007504636A (ja) 複数位置から複数のx線ビームを生成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JP2009536432A (ja) 発振アノードを備えたx線管
JP2012502297A (ja) 複数ピクセルx線源を使用した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影走査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20110075802A1 (en) Field emission x-ray source with magnetic focal spot screening
CN102711618A (zh) 利用组合的x和y焦斑偏转方法的x射线管
KR20100101084A (ko) 사람의 스크리닝을 위한 다중 이미지 수집 및 통합
JP2005261838A (ja) X線断層撮影装置
JP7114525B2 (ja) 異なるエネルギーレベルおよび焦点スポット位置で撮像するように構成された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影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KR20180105206A (ko) 분산형 x선 발생기 어레이를 갖춘 의료 영상장치
JP2009158138A (ja) X線管及びx線ct装置
JP2005110722A (ja) X線管およびx線撮影装置
CN102543634B (zh) 用于电磁可控x射线管中的提高的瞬态响应的设备和方法
US9153411B2 (en) Apparatus for X-ray imaging for projection radi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method for X-ray imaging
JP2007263961A (ja) 複数焦点x線システムの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731778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X-ray spot control
JP2003290207A (ja) 多線源型x線ct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