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02461B - 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02461B
CN102702461B CN 201210164145 CN201210164145A CN102702461B CN 102702461 B CN102702461 B CN 102702461B CN 201210164145 CN201210164145 CN 201210164145 CN 201210164145 A CN201210164145 A CN 201210164145A CN 102702461 B CN102702461 B CN 1027024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rethane
ratio
preparation
monomer
cond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1016414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02461A (zh
Inventor
牛海军
郝丽苹
孙岩
张春雨
张坤
温海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21016414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024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02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024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024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024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现有的聚合物薄膜在有机溶液中容易脱落,难以测定其电致变色性能的问题。本发明的聚氨酯结构式为:
Figure DDA00001679332300011
本发明的方法为:二氨基三苯胺衍生物与对羟基苯甲醛反应合成单体,将单体与异氰酸酯混合液在120~140℃反应12~14h,过滤,干燥,即得。本发明的聚氨酯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氧化还原可逆性;颜色变化的响应时间快;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本发明应用于电致变色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是指在电流或电场的作用下,材料发生光吸收或光散射,从而导致颜色产生可逆变化的现象。由于电致变色材料制成的显示屏没有视角显示限制,且色彩丰富、响应时间快、有望用于取代液晶显示。此外,电致变色材料在军事伪装、智能材料等方面具有潜在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电致变色材料按材料类型大致可分为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和有机电致变色材料。无机材料是较早被研究的电致变色材料,且具有颜色对比度高、循环稳定性高、附着力强及热稳定性高等优点,其光吸收变化是由于离子和电子的双注入和双抽出而引起的。与无机电致变色材料相比,导电聚合物电致变色材料具有响应速度快、颜色变化丰富、易加工、易分子设计及成本低廉等优点,其光吸收变化来自氧化还原反应。尽管导电聚合物电致变色材料研究起步较晚,但目前已经成为了电致变色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但是很多电致变色聚合物材料具有成膜困难,且成膜后在有机溶剂中容易脱落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聚合物薄膜在有机溶液中容易脱落,难以测定其电致变色性能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聚氨酯,其特征在于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聚氨酯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01679332100011
其中,n为1~100,R为
Figure BDA00001679332100021
本发明的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聚氨酯的制备方法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单体的合成
a、将二氨基三苯胺衍生物与对羟基苯甲醛按摩尔比为1∶2~3的比例混合均匀,得混合物;b、将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与溶剂按质量体积比为0.8~2.1g∶100mL的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然后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将混合液温度升至120℃~140℃,以20~50rpm的速度搅拌,当混合液中溶剂蒸发至混合液体积为原体积1/4时,停止搅拌,收集剩余的1/4体积液体;c、将步骤b收集剩余的1/4体积液体放入蒸馏水中,静置6~12h,再在真空度为0.09MPa的条件下进行抽滤,收集固相物,将收集的固相物放入真空烘箱中,在真空度为0.09MPa,温度为50℃~70℃的条件下干燥6~12h,即得单体;其中,溶剂为甲苯与N,N-二甲基甲酰胺按体积比为3∶1的比例混合而成,步骤b收集剩余的1/4体积液体与蒸馏水的体积比为1∶30;
二、聚氨酯的合成
a、按质量体积比为0.1~0.6g∶25mL的比例将步骤一得到的单体与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均匀,放入三口瓶中,得混合溶液A;b、按质量体积比为0.03~0.2g∶25mL的比例将异氰酸酯与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均匀,得混合溶液B;c、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将步骤a得到的混合溶液A升温至60℃,然后将步骤b得到的混合溶液B以0.1~0.3mL/s的速度全部滴入步骤a的混合溶液A中,再将温度升至100℃~180℃,以20~50rpm的速度搅拌5~10h,得初混液;d、将步骤c得到的初混液倒入甲醇或蒸馏水中,静置6~12h,再在真空度为0.09MPa的条件下进行抽滤,收集固相物,将收集的固相物放入真空烘箱中,在真空度为0.09MPa,温度为30℃~50℃的条件下干燥6~12h,即得聚氨酯;其中,混合溶液A与混合溶液B的体积比为1∶1,初混液与甲醇或蒸馏水的体积比为1∶30。
本发明的单体合成过程如下:
Figure BDA00001679332100031
本发明的聚氨酯的合成过程如下: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合成的聚氨酯电致变色材料优点为:(1)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氧化还原可逆性;(2)颜色变化的响应时间快;(3)颜色的变化应是可逆的;(4)颜色变化灵敏度高;(5)有较高的循环寿命;(6)有一定的储存记忆功能;(7)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试验1得到的聚氨酯循环伏安图;
图2为试验1得到的聚氨酯紫外图;其中,1为0V,2为1.0V,3为1.2V;
图3为试验1得到的聚氨酯红外光谱图;
图4为试验1得到的聚氨酯的热失重(TGA)曲线;
图5为试验2得到的聚氨酯红外光谱图;
图6为试验3得到的聚氨酯红外光谱图;
图7为试验4得到的聚氨酯红外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是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聚氨酯的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01679332100041
其中,n为1~100,R为
Figure BDA00001679332100042
本实施方式合成的聚氨酯电致变色材料优点为:(1)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氧化还原可逆性;(2)颜色变化的响应时间快;(3)颜色的变化应是可逆的;(4)颜色变化灵敏度高;(5)有较高的循环寿命;(6)有一定的储存记忆功能;(7)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聚氨酯的制备方法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单体的合成
a、将二氨基三苯胺衍生物与对羟基苯甲醛按摩尔比为1∶2~3的比例混合均匀,得混合物;b、将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与溶剂按质量体积比为0.8~2.1g∶100mL的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然后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将混合液温度升至120℃~140℃,以20~50rpm的速度搅拌,当混合液中溶剂蒸发至混合液体积为原体积1/4时,停止搅拌,收集剩余的1/4体积液体;c、将步骤b收集剩余的1/4体积液体放入蒸馏水中,静置6~12h,再在真空度为0.09MPa的条件下进行抽滤,收集固相物,将收集的固相物放入真空烘箱中,在真空度为0.09MPa,温度为50℃~70℃的条件下干燥6~12h,即得单体;其中,溶剂为甲苯与N,N-二甲基甲酰胺按体积比为3∶1的比例混合而成,步骤b收集剩余的1/4体积液体与蒸馏水的体积比为1∶30;
二、聚氨酯的合成
a、按质量体积比为0.1~0.6g∶25mL的比例将步骤一得到的单体与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均匀,放入三口瓶中,得混合溶液A;b、按质量体积比为0.03~0.2g∶25mL的比例将异氰酸酯与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均匀,得混合溶液B;c、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将步骤a得到的混合溶液A升温至60℃,然后将步骤b得到的混合溶液B以0.1~0.3mL/s的速度全部滴入步骤a的混合溶液A中,再将温度升至100℃~180℃,以20~50rpm的速度搅拌5~10h,得初混液;d、将步骤c得到的初混液倒入甲醇或蒸馏水中,静置6~12h,再在真空度为0.09MPa的条件下进行抽滤,收集固相物,将收集的固相物放入真空烘箱中,在真空度为0.09MPa,温度为30℃~50℃的条件下干燥6~12h,即得聚氨酯;其中,混合溶液A与混合溶液B的体积比为1∶1,初混液与甲醇或蒸馏水的体积比为1∶30。
本实施方式合成的聚氨酯电致变色材料优点为:(1)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氧化还原可逆性;(2)颜色变化的响应时间快;(3)颜色的变化应是可逆的;(4)颜色变化灵敏度高;(5)有较高的循环寿命;(6)有一定的储存记忆功能;(7)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不同的是:步骤一所述的二氨基三苯胺衍生物为4,4′-二氨基-4″-N-咔唑基三苯胺、N,N-二(4-氨基苯基)-N′,N′-二苯基-1,4-苯二胺、N′-(4-氨基苯基)-N′-(4-乙氧基)苯基-1,4-苯二胺、N,N′-二(β-萘基)-N,N′-二(4-苯胺)对苯二胺、N′-(4-氨基苯基)-N′-苯基-1,4-苯二胺、N′,N′-二苯基-N,N′-二(4-苯胺)对苯二胺、N′,N′-二苯基-N,N′-二(4-苯胺)联苯二胺或N,N′-二(α-萘基)-N,N′-二(4-苯胺)联苯二胺。其它与步骤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至三不同的是:步骤一所述的二氨基三苯胺衍生物与对羟基苯甲醛按摩尔比为1∶2~3。其它与步骤二至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一所述的将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与溶剂按质量体积比为1.5~1.7g∶100mL。其它与步骤二至四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所述的异氰酸酯为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1,6-己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萘-1,5-二异氰酸酯、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四甲基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缩二脲基多异氰酸酯或三聚多异氰酸酯。其它与步骤二至五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至六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所述的按质量体积比为0.3~0.5g∶25mL的比例将步骤一得到的单体与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均匀。其它与步骤二至六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至七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所述的按质量体积比为0.08~0.15g∶25mL的比例将异氰酸酯与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均匀。其它与步骤二至七之一相同。
通过以下试验验证本发明的效果
试验1
本试验的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聚氨酯制备方法:
一、单体M1的合成
a、用电子天平称取0.5000g的4,4′-二氨基-4″-N-咔唑基三苯胺和0.3466g的对羟基苯甲醛放入三口瓶中,得混合物;b、再量取75mL甲苯和25mL 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与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混合均匀,然后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将温度升至140℃,以30rpm的速度搅拌,当溶液体积剩余25mL,停止搅拌,收集剩余的25mL液体;c、将步骤b收集剩余的25mL液体放入750mL的蒸馏水中,静置12h后,在真空度为0.09MPa的条件下抽滤,收集固相物,将收集的固相物放入真空干燥箱内,在真空度为0.09MPa,在温度为60℃条件下,干燥12h,即得单体M1;
二、聚氨酯P1的合成
a、用电子天平称取0.1000g的步骤一得到的单体M1和0.02778g的2,4-甲苯二异氰酸酯;b、将步骤a称取的步骤一得到的单体溶于20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放入三口瓶中,得混合溶液A;将步骤a称取的2,4-甲苯二异氰酸酯溶于20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得混合溶液B;c、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将步骤b得到的混合溶液A温度升至60℃,然后将步骤b得到的混合溶液B以0.3mL/s的速度全部滴入步骤b的混合溶液A中,然后将温度升至140℃,以30rpm的速度搅拌10h,得反应液;d、将步骤c得到的反应液与蒸馏水按体积比为1∶30的比例混合,静置12h后,在真空度为0.09MPa的条件下进行抽滤,收集固相物,将收集的固相物放入真空干燥箱内,在真空度为0.09MPa,在温度为40℃条件下,干燥12h,即得聚氨酯P1。
对本试验得到的聚氨酯P1进行如下检测:
1、用紫外-循环伏安联机测试聚氨酯P1在高氯酸锂的乙腈溶液中的电致变色性能,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在1.0V出现了一个氧化峰,在0.7V出现了相应的还原峰,说明所发生的反应是可逆的。在循环伏安扫描过程中,聚氨酯P1薄膜的颜色也由黄色变成蓝绿色,并且随着反向电压的加载薄膜的颜色恢复到初始状态。因此聚氨酯P1可以作为电致变色材料。
2、对本试验得到的聚氨酯P1在不同电压下进行紫外光谱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聚氨酯P4薄膜的原始紫外光谱曲线,即加载电压为0V时的紫外光谱曲线,以及在薄膜上加载1.0V和1.2V时的紫外光谱曲线。随着不同电压的加载,紫外光谱曲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说明聚氨酯P1薄膜的颜色在电压的加载下发生了变化。此聚合物可用做电致变色材料。
3、对本试验得到的聚氨酯P1进行红外光谱检测,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在3288cm-1处,出现的是N-H伸缩振动峰;在3040cm-1处,出现的是苯环上的C-H伸缩振动吸收峰;在2923cm-1处,出现的是亚甲基的C-H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在1655cm-1处,出现的C=O伸缩振动峰,说明了聚氨酯P1中的主要官能团为氨基甲酸酯基;在1600cm-1和1505cm-1处的吸收峰为苯环的骨架伸缩振动吸收;在2260cm-1处没有吸收峰,证明反应完全,体系中不含有-NCO;在1647cm-1处没有吸收峰,证明反应时没有脲基甲酸酯中的脲羟基出现,反应完全。
4、对本试验得到的聚氨酯P1进行热性能检测,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在聚合物从室温升温至700℃的过程中,有一个明显的失重区域。聚氨酯P1开始失重的温度为255℃。失重60%时的温度在500℃左右,说明聚氨酯P1热性能较好。
上述所述的聚氨酯P1薄膜制备方法是:将本试验得到的聚氨酯P1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形成溶液,然后用滴管将溶液均匀的涂于ITO膜上,然后放入真空烘箱(真空度为0.09MPa)中,在100℃~250℃的条件下,烘膜2~12h,即得聚氨酯膜。
综上所述,可知本试验所得到的新型聚氨酯P1具有良好的电致变色性能和热稳定性。
由此可知,本试验得到的聚氨酯P1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01679332100071
本试验的4,4′-二氨基-4″-N-咔唑基三苯胺结构式如下:
Figure BDA00001679332100081
本试验的反应过程如下:
一、单体合成反应式
Figure BDA00001679332100082
二、聚合物合成反应式
Figure BDA00001679332100083
试验2
本试验的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聚氨酯制备方法:
一、单体M2的合成
a、用电子天平称取0.5000g的N,N-二(4-氨基苯基)-N′,N′-二苯基-1,4-苯二胺和0.3450g的对羟基苯甲醛放入三口瓶中,得混合物;b、再量取75mL甲苯和25mL 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与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混合均匀,然后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将温度升至140℃,以30rpm的速度搅拌,当溶液体积剩余25mL,停止搅拌,收集剩余的25mL液体;c、将步骤b收集剩余的25mL液体放入750mL的蒸馏水中,静置12h后,在真空度为0.09MPa的条件下抽滤,收集固相物,将收集的固相物放入真空干燥箱内,在真空度为0.09MPa,在温度为60℃条件下,干燥12h,即得单体M2;
二、聚氨酯P2的合成
a、用电子天平称取0.3000g的步骤一得到的单体M2和0.0804g的2,4-甲苯二异氰酸酯;b、将步骤a称取的步骤一得到的单体溶于20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放入三口瓶中,得混合溶液A;将步骤a称取的2,4-甲苯二异氰酸酯溶于20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得混合溶液B;c、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将步骤b得到的混合溶液A温度升至60℃,然后将步骤b得到的混合溶液B以0.3mL/s的速度全部滴入步骤b的混合溶液A中,然后将温度升至140℃,以30rpm的速度搅拌10h,得反应液;d、将步骤c得到的反应液与蒸馏水按体积比为1∶30的比例混合,静置12h后,在真空度为0.09MPa的条件下进行抽滤,收集固相物,将收集的固相物放入真空干燥箱内,在真空度为0.09MPa,在温度为40℃条件下,干燥12h,即得聚氨酯P2。
对本试验得到的聚氨酯P1进行红外光谱检测,结果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在3319m-1处,出现的是N-H伸缩振动峰;在3033cm-1处,出现的是苯环上的C-H伸缩振动吸收峰;在2922cm-1处,出现的是亚甲基的C-H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在1657cm-1处,出现的C=O伸缩振动峰,说明了聚氨酯P4中的主要官能团为氨基甲酸酯基;在1594cm-1处和1501cm-1处的吸收峰为苯环的骨架伸缩振动吸收;在2260cm-1处没有吸收峰,证明反应完全,体系中不含有-NCO;在1647cm-1处没有吸收峰,证明反应时没有脲基甲酸酯中的脲羟基出现,反应完全。
由此可知,本试验得到的聚氨酯P2的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01679332100091
本试验的N,N-二(4-氨基苯基)-N′,N′-二苯基-1,4-苯二胺的结构式如下:
Figure BDA00001679332100101
本试验的反应过程如下:
一、单体合成反应式
Figure BDA00001679332100102
二、聚合物合成反应式
试验3
本试验的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聚氨酯制备方法:
一、单体M3的合成
a、用电子天平称取0.7422g的N′-(4-氨基苯基)-N′-(4-乙氧基)苯基-1,4-苯二胺和0.7095g的对羟基苯甲醛放入三口瓶中,得混合物;b、再量取75mL甲苯和25mL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与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混合均匀,然后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将温度升至140℃,以30rpm的速度搅拌,当溶液体积剩余25mL,停止搅拌,收集剩余的25mL液体;c、将步骤b收集剩余的25mL液体放入750mL的蒸馏水中,静置12h后,在真空度为0.09MPa的条件下抽滤,收集固相物,将收集的固相物放入真空干燥箱内,在真空度为0.09MPa,在温度为60℃条件下,干燥12h,即得单体M3;
二、聚氨酯P3的合成
a、用电子天平称取0.1200g的步骤一得到的单体M2和0.0410g的2,4-甲苯二异氰酸酯;b、将步骤a称取的步骤一得到的单体溶于20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放入三口瓶中,得混合溶液A;将步骤a称取的2,4-甲苯二异氰酸酯溶于20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得混合溶液B;c、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将步骤b得到的混合溶液A温度升至60℃,然后将步骤b得到的混合溶液B以0.3mL/s的速度全部滴入步骤b的混合溶液A中,然后将温度升至140℃,以30rpm的速度搅拌10h,得反应液;d、将步骤c得到的反应液与蒸馏水按体积比为1∶30的比例混合,静置12h后,在真空度为0.09MPa的条件下进行抽滤,收集固相物,将收集的固相物放入真空干燥箱内,在真空度为0.09MPa,在温度为40℃条件下,干燥12h,即得聚氨酯P3。
对本试验得到的聚氨酯P3进行红外光谱检测,结果如图6所示,由图6可知,在3333m-1处,出现的是N-H伸缩振动峰;在3037cm-1处,出现的是苯环上的C-H伸缩振动吸收峰;在2926cm-1处,出现的是亚甲基的C-H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在1656cm-1处,出现的C=O伸缩振动峰,说明了聚氨酯P3中的主要官能团为氨基甲酸酯基;在1603cm-1处和1504cm-1处的吸收峰为苯环的骨架伸缩振动吸收;在2260cm-1处没有吸收峰,证明反应完全,体系中不含有-NCO;在1647cm-1处没有吸收峰,证明反应时没有脲基甲酸酯中的脲羟基出现,反应完全。
由此可知,本试验得到的聚氨酯P3的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01679332100111
本试验的N′-(4-氨基苯基)-N′-(4-乙氧基)苯基-1,4-苯二胺结构式如下:
本试验的反应过程如下:
一、单体合成反应式
Figure BDA00001679332100122
二、聚合物合成反应式
Figure BDA00001679332100123
试验4
本试验的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聚氨酯制备方法如下:
一、单体M4的合成
a、用电子天平称取1.0000g的N,N′-二(β-萘基)-N,N′-二(4-苯胺)对苯二胺和0.5626g的对羟基苯甲醛放入三口瓶中,得混合物;b、再量取75mL甲苯和25mL 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与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混合均匀,然后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将温度升至140℃,以30rpm的速度搅拌,当溶液体积剩余25mL,停止搅拌,收集剩余的25mL液体;c、将步骤b收集剩余的25mL液体放入750mL的蒸馏水中,静置12h后,在真空度为0.09MPa的条件下抽滤,收集固相物,将收集的固相物放入真空干燥箱内,在真空度为0.09MPa,在温度为60℃条件下,干燥12h,即得单体M4;
二、聚氨酯P4的合成
a、用电子天平称取0.2000g的步骤一得到的单体M2和0.0464g的2,4-甲苯二异氰酸酯;b、将步骤a称取的步骤一得到的单体溶于20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放入三口瓶中,得混合溶液A;将步骤a称取的2,4-甲苯二异氰酸酯溶于20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得混合溶液B;c、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将步骤b得到的混合溶液A温度升至60℃,然后将步骤b得到的混合溶液B以0.3mL/s的速度全部滴入步骤b的混合溶液A中,然后将温度升至140℃,以30rpm的速度搅拌10h,得反应液;d、将步骤c得到的反应液与蒸馏水按体积比为1∶30的比例混合,静置12h后,在真空度为0.09MPa的条件下进行抽滤,收集固相物,将收集的固相物放入真空干燥箱内,在真空度为0.09MPa,在温度为40℃条件下,干燥12h,即得聚氨酯P4。
本试验的N,N′-二(β-萘基)-N,N′-二(4-苯胺)对苯二胺结构式如下:
Figure BDA00001679332100131
本实验得到的聚氨酯P4的结构式如下:
Figure BDA00001679332100132
本试验的反应过程如下:
一、单体合成反应式
Figure BDA00001679332100141
二、聚合物合成反应式
对本试验得到的聚氨酯P4进行红外光谱检测,结果如图7所示,由图7可知,在3312m-1处,出现的是N-H伸缩振动峰;在3052cm-1处,出现的是苯环上的C-H伸缩振动吸收峰;在2922cm-1处,出现的是亚甲基的C-H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在1657cm-1处,出现的C=O伸缩振动峰,说明了聚氨酯P4中的主要官能团为氨基甲酸酯基;在1597cm-1处和1500cm-1处的吸收峰为苯环的骨架伸缩振动吸收;在2260cm-1处没有吸收峰,证明反应完全,体系中不含有-NCO;在1647cm-1处没有吸收峰,证明反应时没有脲基甲酸酯中的脲羟基出现,反应完全。

Claims (7)

1.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聚氨酯,其特征在于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聚氨酯结构式为:
Figure FDA0000368032580000011
其中,n为1~100,R为
Figure FDA0000368032580000012
Figure FDA0000368032580000013
Figure FDA00003680325800000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聚氨酯的制备方法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单体的合成
a、将二氨基三苯胺衍生物与对羟基苯甲醛按摩尔比为1:2~3的比例混合均匀,得混合物;b、将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与溶剂按质量体积比为0.8~2.1g:100mL的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然后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将混合液温度升至120℃~140℃,以20~50rpm的速度搅拌,当混合液中溶剂蒸发至混合液体积为原体积1/4时,停止搅拌,收集剩余的1/4体积液体;c、将步骤b收集剩余的1/4体积液体放入蒸馏水中,静置6~12h,再在真空度为0.09MPa的条件下进行抽滤,收集固相物,将收集的固相物放入真空烘箱中,在真空度为0.09MPa,温度为50℃~70℃的条件下干燥6~12h,即得单体;其中,溶剂为甲苯与N,N-二甲基甲酰胺按体积比为3:1的比例混合而成,步骤b收集剩余的1/4体积液体与蒸馏水的体积比为1:30;
二、聚氨酯的合成
a、按质量体积比为0.1~0.6g:25mL的比例将步骤一得到的单体与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均匀,放入三口瓶中,得混合溶液A;b、按质量体积比为0.03~0.2g:25mL的比例将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与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均匀,得混合溶液B;c、在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将步骤a得到的混合溶液A升温至60℃,然后将步骤b得到的混合溶液B以0.1~0.3mL/s的速度全部滴入步骤a的混合溶液A中,再将温度升至100℃~180℃,以20~50rpm的速度搅拌5~10h,得初混液;d、将步骤c得到的初混液倒入甲醇或蒸馏水中,静置6~12h,再在真空度为0.09MPa的条件下进行抽滤,收集固相物,将收集的固相物放入真空烘箱中,在真空度为0.09MPa,温度为30℃~50℃的条件下干燥6~12h,即得聚氨酯;其中,混合溶液A与混合溶液B的体积比为1:1,初混液与甲醇或蒸馏水的体积比为1:30;其中,所述的二氨基三苯胺衍生物是结构为H2N-R-NH2的化合物,所述的R为
Figure FDA0000368032580000021
Figure FDA0000368032580000022
Figure FDA00003680325800000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的二氨基三苯胺衍生物为4,4'-二氨基-4''-N-咔唑基三苯胺、N,N-二(4-氨基苯基)-N',N'-二苯基-1,4-苯二胺、N-(4-氨基苯基)-N-(4-乙氧基)苯基-1,4-苯二胺、N,N'-二(β-萘基)-N,N'-二(4-氨基苯基)对苯二胺、N-(4-氨基苯基)-N-苯基-1,4-苯二胺、N,N'-二苯基-N,N'-二(4-氨基苯基)对苯二胺、N,N'-二苯基-N,N'-二(4-氨基苯基)联苯二胺或N,N'-二(α-萘基)-N,N'-二(4-氨基苯基)联苯二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的二氨基三苯胺衍生物与对羟基苯甲醛按摩尔比为1:2~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的将步骤a得到的混合物与溶剂按质量体积比为1.5~1.7g:100mL。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按质量体积比为0.3~0.5g:25mL的比例将步骤一得到的单体与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均匀。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按质量体积比为0.08~0.15g:25mL的比例将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与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均匀。
CN 201210164145 2012-05-24 2012-05-24 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024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164145 CN102702461B (zh) 2012-05-24 2012-05-24 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164145 CN102702461B (zh) 2012-05-24 2012-05-24 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02461A CN102702461A (zh) 2012-10-03
CN102702461B true CN102702461B (zh) 2013-12-25

Family

ID=46895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1016414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02461B (zh) 2012-05-24 2012-05-24 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024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6754B (zh) * 2014-06-27 2016-01-20 黑龙江大学 一种聚双噻吩吡咯及其制备方法及利用其制备的聚双噻吩吡咯/阵列式TiO2纳米管
CN104877100B (zh) * 2015-05-21 2017-10-10 黑龙江大学 一种含三芳胺的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844782B (zh) * 2015-05-21 2017-05-31 黑龙江大学 一种含咔唑基的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78045B (zh) * 2016-04-25 2018-09-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633074B (zh) * 2016-12-27 2019-07-0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聚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40423A (zh) * 2019-12-11 2020-04-21 东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致改色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19125B (zh) * 2019-12-23 2022-05-03 黑龙江大学 一种多功能含稠环萘基侧基结构的三芳胺基聚酰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635143A (zh) * 2020-06-02 2020-09-08 东华大学 一种电沉积制备卟啉基聚合物电致变色薄膜的方法
CN113201233B (zh) * 2021-04-29 2022-07-01 宁波中苑颜料有限公司 一种光致变色有机颜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8620A (zh) * 2007-09-28 2009-04-0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感光性组合物、感光性薄膜、感光性层叠体、永久图案形成方法及印刷电路板
CN101497686A (zh) * 2008-02-01 2009-08-05 赢创德固赛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制备含异氰酸酯二聚体基团的高反应性聚氨酯组合物的干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8620A (zh) * 2007-09-28 2009-04-0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感光性组合物、感光性薄膜、感光性层叠体、永久图案形成方法及印刷电路板
CN101497686A (zh) * 2008-02-01 2009-08-05 赢创德固赛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制备含异氰酸酯二聚体基团的高反应性聚氨酯组合物的干混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尚锦等.西佛碱型液晶聚氨酯的合成及表征.《离子交换与吸附》.1999,第15卷(第2期),
西佛碱型液晶聚氨酯的合成及表征;何尚锦等;《离子交换与吸附》;19990420;第15卷(第2期);第109-11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02461A (zh) 2012-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02461B (zh) 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Dedryvère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lithium alkyl carbonates b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y
CN103173229B (zh) 液晶配向剂、液晶配向膜、液晶显示元件、聚合物及化合物
CN102675589B (zh) 以异氰酸酯基三苯胺为原料制备的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54432B (zh) 自掺杂电活性聚酰胺酸、制备方法及其在电致变色方面的应用
CN109336787B (zh) 含三芳胺结构及四苯乙烯基团的多功能聚氨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214671A (zh) 一种新型n-取代羧酸聚苯胺化学氧化制备方法
CN105175716A (zh) 一种含有三苯胺基团的聚酰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Zhang et al. Electrochromic/electrofluorochromic supercapacitor based on a network polysiloxane bearing oligoaniline and cyanophenethylene groups
Zhang et al. A Piezoelectric‐Driven Electrochromic/Electrofluorochromic Dual‐Modal Display Device
CN105646260A (zh) 含二苯胺-芴的二酸单体、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聚酰胺中的应用
Huang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ovel TPA-containing electrochromic poly (ether sulfone) s with dimethylamino substituents
CN107759789A (zh) 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聚倍半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844782B (zh) 一种含咔唑基的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Wang et al. Direct 7Li NMR spectral evidence for different Li+ local environments in a polyether poly (urethane urea) electrolyte
CN110003233A (zh) 一类硫族元素桥联的紫罗精小分子、聚合物、衍生物及其应用
CN102585218B (zh) 聚苯胺衍生物以及它的还原聚希夫碱的制备方法和它的应用
CN102675580B (zh) 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环氧树脂类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85821B (zh) 共轭型三芳胺类聚希夫碱、共轭型三芳胺类聚希夫碱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1885819B (zh) 共轭型聚希夫碱、以芳香二胺单体为原料共轭型聚希夫碱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2002371B (zh)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液晶显示元件、化合物以及该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CN104829817B (zh) 一种含有三苯胺的芳香族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633074B (zh) 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聚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03775A (zh) 含有对位取代环状胺的三苯胺结构的二胺单体、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020994A (zh) 液晶取向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25

Termination date: 2017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