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98721B - 一种分离废水中水杨酸表面印迹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离废水中水杨酸表面印迹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98721B CN102698721B CN201210179209.XA CN201210179209A CN102698721B CN 102698721 B CN102698721 B CN 102698721B CN 201210179209 A CN201210179209 A CN 201210179209A CN 102698721 B CN102698721 B CN 10269872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alicylic acid
- wollastonite
- adsorbent
- salicylic
- prepa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废水中水杨酸表面印迹吸附剂的制备方法,特指以硅灰石为基底,水杨酸(SA)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2,2'-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通过沉淀聚合过程,制备水杨酸表面印迹吸附剂的方法。结果表明利用本发明获得的水杨酸表面印迹吸附剂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快速的吸附动力学性质和明显的水杨酸分子识别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废水中水杨酸表面印迹吸附剂的制备方法,特指以硅灰石为基底,水杨酸(SA)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2,2'-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通过沉淀聚合过程,制备水杨酸表面印迹吸附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分子印迹技术(MIT)是模拟自然界中如:酶与底物、抗体与抗原等的分子识别作用,以目标分子为模板分子制备对该分子具有特异选择性识别功能的高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IPs)的一种技术,即选用能与模板分子产生特定相互作用的功能性单体,在模板分子周围与交联剂进行聚合,形成三维交联的聚合物网络, 最后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除去模板分子,就获得了具有对模板分子具有特殊亲和性及识别性孔穴的功能性高分子;表面分子印迹技术通过把分子识别位点建立在基质材料的表面,较好的解决了传统分子印迹技术整体还存在的一些严重缺陷,如活性位点包埋过深,传质和电荷传递的动力学速率慢,吸附-脱附的动力学性能不佳等,常用的基质材料有SiO2和TiO2等硅钛基材料。
硅灰石(WAT)是一种棒状晶体结构的钙质偏硅酸盐粘土矿物,理想的化学分子式为Ca3Si3O9,我国硅灰石矿产资源丰富,占世界总储量的40%,居世界之首;鉴于来源易得、价格低廉、机械性能好等优点,硅灰石粉是理想的表面印迹基质材料。
水杨酸系列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以及美容等领域。其中,水杨酸(SA)是医药、香料、染料、橡胶助剂等精细化学品的重要原料,其帮助细胞再生活化的优点更促使水杨酸在美容用品的生产中广泛使用;因此,在生产水杨酸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含有水杨酸的污水,近年来研究发现含有水杨酸杂质的水体会引起头痛、恶心,甚至影响肝肾功能;因此,及时检测和处理环境水体中SA很有必要,但环境水体中成分复杂,选择性识别、分离、提取目标物(SA)尤为重要,考虑到合成的印迹聚合物对SA具有选择识别性能,为分离和富集复杂基体中的SA提供一类新方法,并不断在大宗工业品分离纯化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制备了一种水杨酸表面印迹吸附剂,并将吸附剂用于水溶液中水杨酸的选择性识别和分离。该吸附剂对水杨酸具有选择性高,分离效果显著,重复使用次数多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离废水中水杨酸表面印迹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将水杨酸和丙烯酰胺按照摩尔比为1:4~6加入到乙腈溶液中,控制水杨酸的浓度为20~40 mmol/L;混合后,通入氮气排空氧气,防止氧化,在黑暗阴凉的条件下静置以形成预组装体系。
(2) 在上述预组装体系中,依次加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硅灰石,通氮气排空氧气后加入2,2'-偶氮二异丁腈,在300~400 rpm下磁力搅拌, 60~65 ℃,反应18~24 h 制得吸附剂母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与水杨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0~30:1;硅灰石与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质量之比为:0.5~1:1;2,2'-偶氮二异丁腈与水杨酸的质量比为:0.2~0.4:1。
(3)吸附剂母体采用甲醇醋酸混合液为提取液,甲醇与醋酸的体积比为:8~9:1~2,索式提取48~72 h,脱除模板分子水杨酸,在65 ℃下真空干燥制得水杨酸表面印迹吸附剂。
(4)将所制得的吸附剂进行吸附性能分析测试。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在黑暗阴凉的条件下静置,通过测定混合液的紫外吸收光谱确认预组装体系的形成。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在黑暗阴凉的条件下静置8~10 h以形成预组装体系。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水杨酸,其作用为模板分子。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丙烯酰胺,其作用为功能单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其作用为交联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2,2'-偶氮二已丁腈(AIBN),其作用为引发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硅灰石,其作用为基底。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硅灰石在使用前需要表面改性,具体改性方法如下:
将硅灰石通过3.0 mol/L的HNO3或HCl溶液,在70 ℃下回流12 h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置于60 ℃下烘干得到活化硅灰石;将活化硅灰石分散到甲苯中,每100 ml甲苯加入6~10 g的活化硅灰石,加入三甲基硅烷丙基丙烯酸酯(KH-570),每克活化硅灰石加入1~2ml的三甲基硅烷丙基丙烯酸酯,在70 ℃下搅拌,通氮反应10 h;随后产物用丙酮、甲醇和去离子水洗净,在60℃下真空干燥12 h 制得表面改性的硅灰石。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吸附性能分析测试方法具体为:
(1)静态吸附试验
将9 ml一定浓度的水杨酸溶液加入到比色管中,放在恒温水域中静置,考察吸附溶液的初始浓度、溶液pH值、离子强度、静置时间和结构类似物干扰对印迹吸附剂识别水杨酸分子的影响;吸附后,通过离心分离收集得到测试液中上层清液,未吸附的水杨酸分子浓度用紫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并根据结果计算出吸附容量(Q e,mg/g):
其中C 0 (mg/L) 和C e (mg/L)分别是吸附前后水杨酸的浓度,W (g)为吸附剂用量,V (mL)为测试液体积。
(2)选择性吸附试验
选择对羟基苯甲酸(p-HB)、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P)、水杨酸(SA)、水杨酸甲酯(MS)为竞争吸附底物,分别配置以上四种化合物的混合甲醇溶液,每种底物的浓度都为20 mg/l。取10 ml配置好的溶液加入到比色管中,分别加入20 mg印迹和非印迹吸附剂,把测试液放在25 ℃的水浴中分别静置4.0 h;静置时间完成后,离心分离得到上清液,未吸附的各种竞争吸附底物的浓度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
本发明的技术优点:该产品由于印迹发生在硅灰石基质材料表面,避免了部分模板分子因包埋过深而无法洗脱的问题,获得的印迹吸附剂机械强度高,识别点不易破坏,大大地降低了非特异性吸附;利用本发明获得的水杨酸复合材料表面印迹吸附剂具有热稳定性好,较高的吸附容量,快速的吸附动力学性质,明显的水杨酸分子识别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图1 为实施例1中硅灰石(a)、改性硅灰石(b)、水杨酸表面印迹材料(c)和非印迹聚合物(d)的扫描电镜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硅灰石呈纤维针状表面光滑,合成的印迹聚合物表面粗糙且有许多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硅灰石基质表面改性
将硅灰石通过3.0 mol/L HNO3,在70 ℃下回流12 h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置于60 ℃下烘干得到活化硅灰石;按每100 ml甲苯分散6.0 g硅灰石的比例,将活化的硅灰石分散在甲苯中,按每克硅灰石加入1.0 ml三甲基硅烷丙基丙烯酸酯(KH-570),在70℃下搅拌,通氮反应10 h,随后产物用丙酮、甲醇和去离子水洗净,在60℃下真空干燥。
(2)水杨酸表面印迹聚合物(SA-SMIP)的制备
将水杨酸和丙烯酰胺按摩尔比1:4 (mmol)加入到乙腈溶液中,控制水杨酸的浓度为20 mmol/L,将混合液通氮气排空氧气后在黑暗阴凉的条件下静置8 h,形成预组装体系;按每毫摩尔水杨酸加入20 mmol的比例加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再按每克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加入0.5 g的上述硅灰石改性材料,通氮气排空氧气,按照每克水杨酸加入0.2 g 2,2'-偶氮二异丁腈的比例在反应体系加入引发剂,在300~400 rpm下搅拌,并在氮气保护下,60 ℃反应18 h,最后产物用甲醇和醋酸的混合液为提取液, 索式提取48 h,甲醇和醋酸体积比为9:1,脱除模板分子水杨酸,在65 ℃下真空干燥。
对应的非印迹吸附剂(NIP)制备方法与上述相同,但不加模板分子水杨酸。
(3)静态吸附试验
取9 ml初始浓度分别为25、60、80、150、200、250、300、350和400 mg/l的水杨酸溶液加入到比色管中,分别加入20 mg上述制得的印迹和非印迹吸附剂,把测试液放在25℃的水浴中静置12 h后,离心分离得到上清夜,未吸附的水杨酸分子浓度用紫外光谱测定,并根据结果计算出吸附容量。
结果表明,水杨酸表面印迹吸附剂的饱和吸附容量为65.02 mg/g,明显高于非印迹吸附剂的49.98 mg/g。
(4)选择性吸附试验
选择对羟基苯甲酸(p-HB)、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P)、水杨酸(SA)、水杨酸甲酯(MS)为竞争吸附底物,分别配置以上四种化合物的混合甲醇溶液,每种底物的浓度都为20mg/l;取10 ml配置好的溶液加入到比色管中,分别加入20 mg上述制得的印迹和非印迹吸附剂,把测试液放在25℃的水浴中分别静置4.0 h;静置时间完成后,离心分离得到上清液,未吸附的各种竞争吸附底物的浓度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结果显示,水杨酸表面印迹吸附剂对MP、p-HB、MS的分离因子为159.350、38.572、5.859 都明显大于而非印迹聚合物相应的分离因子为37.572、7.835、5.573,表明此水杨酸表面印迹材料对水杨酸分子具有良好的选择识别性能。
实施例2:
(1)硅灰石基质表面改性
将硅灰石通过3.0 mol/L HCl,在70 ℃下回流12 h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置于60 ℃下烘干得到活化硅灰石;按每100 ml甲苯分散10 g硅灰石的比例,将活化的硅灰石分散在甲苯中,按每克硅灰石加入1.2 ml三甲基硅烷丙基丙烯酸酯(KH-570),在65 ℃下搅拌,通氮反应10 h,随后产物用丙酮、甲醇和去离子水洗净,在60℃下真空干燥。
(2)水杨酸表面印迹聚合物(SA-SMIP)的制备
将水杨酸和丙烯酰胺按摩尔比1:6(mmol)加入到乙腈溶液中,控制水杨酸的浓度为40 mmol/L,将混合液通氮气排空氧气后在黑暗阴凉的条件下静置10 h,形成预组装体系;按每毫摩尔水杨酸加入30 mmol的比例加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再按每克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加入1 g 的上述硅灰石改性材料,通氮气排空氧气,按照每克水杨酸加入0.4 g 2,2'-偶氮二异丁腈的比例在反应体系加入引发剂,在300~400 rpm下搅拌,并在氮气保护下,65 ℃反应24 h;最后产物用甲醇和醋酸的混合液为提取液, 索式提取72 h,甲醇和醋酸体积比为8:2,脱除模板分子水杨酸,在65 ℃下真空干燥。
对应的非印迹吸附剂(NIP)制备方法与上述相同,但不加模板分子水杨酸。
(3)吸附性能测试
取9 ml初始浓度分别为25、60、80、150、200、250、300、350和400 mg/l的水杨酸溶液加入到比色管中,分别加入20 mg印迹和非印迹吸附剂,把测试液放在25℃的水浴中静置12 h后,离心分离得到上清夜,未吸附的水杨酸分子浓度用紫外光谱测定,并根据结果计算出吸附容量。
结果表明,水杨酸表面印迹吸附剂的饱和吸附容量为75.02 mg/g,明显高于非印迹吸附剂的39.98 mg/g。
(4)选择性吸附试验
选择对羟基苯甲酸(p-HB)、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P)、水杨酸(SA)、水杨酸甲酯(MS)为竞争吸附底物,分别配置以上四种化合物的混合甲醇溶液,每种底物的浓度都为20 mg/L;取10 ml配置好的溶液加入到比色管中,分别加入20 mg印 迹和非印迹吸附剂,把测试液放在25℃的水浴中分别静置4.0 h。静置时间完成后,离心分离得到上清液,未吸附的各种竞争吸附底物的浓度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结果显示,水杨酸表面印迹吸附剂对MP、p-HB、MS的分离因子为149.350、42.572、8.859 都明显大于而非印迹聚合物相应的分离因子为47.572、8.835、6.573,表明此水杨酸表面印迹材料对水杨酸分子具有良好的选择识别性能。
Claims (3)
1.一种分离废水中水杨酸表面印迹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将水杨酸和丙烯酰胺按照摩尔比为1:4~6加入到乙腈溶液中,控制水杨酸的浓度为20~40 mmol/L;混合后,通入氮气排空氧气,防止氧化,在黑暗阴凉的条件下静置以形成预组装体系;
(2) 在上述预组装体系中,依次加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硅灰石,通氮气排空氧气后加入2,2'-偶氮二异丁腈,在300~400 rpm下磁力搅拌, 60~65 ℃,反应18~24 h 制得吸附剂母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与水杨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0~30:1;硅灰石与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质量之比为:0.5~1:1;2,2'-偶氮二异丁腈与水杨酸的质量比为:0.2~0.4:1;
(3)吸附剂母体采用甲醇醋酸混合液为提取液,甲醇与醋酸的体积比为:8~9:1~2,索式提取48~72 h,脱除模板分子水杨酸,在65 ℃下真空干燥制得水杨酸表面印迹吸附剂;
所述的硅灰石是经过表面改性的硅灰石,具体为:将硅灰石通过3.0 mol/L的HNO3或HCl溶液,在70 ℃下回流12 h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置于60 ℃下烘干得到活化硅灰石;将活化硅灰石分散到甲苯中,每100 ml甲苯加入6~10 g的活化硅灰石,加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每克活化硅灰石加入1~2ml的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70 ℃下搅拌,通氮反应10 h;随后产物用丙酮、甲醇和去离子水洗净,在60℃下真空干燥12 h 制得表面改性的硅灰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废水中水杨酸表面印迹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黑暗阴凉的条件下静置以形成预组装体系是通过测定混合液的紫外吸收光谱确认预组装体系的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离废水中水杨酸表面印迹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黑暗阴凉的条件下静置以形成预组装体系是在黑暗阴凉的条件下静置8~10 h以形成预组装体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79209.XA CN102698721B (zh) | 2012-06-04 | 2012-06-04 | 一种分离废水中水杨酸表面印迹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79209.XA CN102698721B (zh) | 2012-06-04 | 2012-06-04 | 一种分离废水中水杨酸表面印迹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98721A CN102698721A (zh) | 2012-10-03 |
CN102698721B true CN102698721B (zh) | 2014-04-09 |
Family
ID=46891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17920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98721B (zh) | 2012-06-04 | 2012-06-04 | 一种分离废水中水杨酸表面印迹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69872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11269B (zh) * | 2013-02-18 | 2014-07-30 | 江苏大学 | 一种尼泊金酸分子印迹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CN103191706B (zh) * | 2013-04-07 | 2015-02-04 | 江苏大学 | 2,5二羟基苯甲酸分子印迹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CN103435729B (zh) * | 2013-07-18 | 2016-03-02 | 江苏大学 | 智能型微乳液聚合水杨酸分子印迹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CN103769059B (zh) * | 2014-02-26 | 2016-02-03 | 盐城工学院 | 植物秸秆表面印迹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646805B (zh) * | 2016-03-26 | 2018-01-23 | 重庆中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负载于纳米TiO2表面Cu2+‑尼古丁‑二乙基氮亚硝胺的复合印迹材料及应用 |
CN107159165A (zh) * | 2017-06-13 | 2017-09-15 | 浙江大学 | 水杨酸功能化硼螯合吸附剂的制备和制备得到的产品及其应用 |
CN110465277B (zh) * | 2019-09-06 | 2022-06-21 | 北京林业大学 | 一种用于污泥好氧堆肥混合气体分离和氨气回收的氨气分子印迹吸附剂及其制备 |
CN111777713A (zh) * | 2020-07-23 | 2020-10-16 | 福州大学 | 一种金属离子配位双功能单体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45127A (zh) * | 2010-05-10 | 2010-09-29 | 南京医科大学 | 丹参酮类化合物芯-壳结构复合纳米表面分子印记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
CN101885814A (zh) * | 2010-07-13 | 2010-11-17 | 华东理工大学 | 多孔硅胶硅表面熊去氧胆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
CN102000549A (zh) * | 2010-09-28 | 2011-04-06 | 济南大学 | 一种新型三聚氰胺分子印迹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CN102010479A (zh) * | 2010-10-29 | 2011-04-13 | 南开大学 | 一种可富集咖啡酸苯乙酯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方法 |
-
2012
- 2012-06-04 CN CN201210179209.XA patent/CN10269872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45127A (zh) * | 2010-05-10 | 2010-09-29 | 南京医科大学 | 丹参酮类化合物芯-壳结构复合纳米表面分子印记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
CN101885814A (zh) * | 2010-07-13 | 2010-11-17 | 华东理工大学 | 多孔硅胶硅表面熊去氧胆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
CN102000549A (zh) * | 2010-09-28 | 2011-04-06 | 济南大学 | 一种新型三聚氰胺分子印迹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CN102010479A (zh) * | 2010-10-29 | 2011-04-13 | 南开大学 | 一种可富集咖啡酸苯乙酯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制水杨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王车礼等;《精细化工》;20070831;第24卷(第8期);729-732 * |
王车礼等.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制水杨酸分子印迹聚合物.《精细化工》.2007,第24卷(第8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98721A (zh) | 2012-10-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98721B (zh) | 一种分离废水中水杨酸表面印迹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 |
Zhang et al. | Homochiral fluorescence responsive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Highly chiral enantiomer resolution and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L-penicillamine | |
CN105498694B (zh) | 一种温敏聚合物包裹的金属有机骨架磁性材料及其应用 | |
Chen et al. | Prepa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highly hydrophilic aptamer-based hybrid affinity monolith for on-column specific discrimination of ochratoxin A | |
Ebrahimzadeh et al. | Determination of haloperidol in biological samples using molecular imprinted polymer nanoparticles followed by HPLC-DAD detection | |
CN112808256B (zh) | 一种磁性核壳介孔表面分子印迹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Long et al. | Nanosilica-based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nanoshell for specific recogni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rhodamine B in red wine and beverages | |
CN103613720B (zh) | 针对双酚a的硅烷偶联剂改性凹凸棒石表面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9970912B (zh) | 黄酮类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 |
CN107384367B (zh) | 利用ZnO量子点/多孔硅荧光材料制备三聚氰胺分子印迹荧光传感器MEL-MIP的方法 | |
CN107118354A (zh) | 一种赭曲霉毒素金属有机骨架‑分子印迹复合的分离介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
Lai et al. | Highly efficient chiral separation of amlodipine enantiomers via triple recognition hollow fiber membrane extraction | |
CN108088828B (zh) | 一种双柱芳烃汞离子荧光传感器及其制备和应用 | |
CN107189012A (zh) | 邻苯二甲酸酯类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产品和应用 | |
Wang et al. | Selective solid-phase extraction of trace copper ions in aqueous solution with a Cu (II)-imprinted 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 gel prepared by ionic imprinted polymer (IIP) technique | |
CN103433005A (zh) | 一种三甘氨酸功能化介孔材料表面印迹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 |
CN111333777A (zh) | 落叶松黄酮类活性成分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萃取方法 | |
Long et al. | Highly selective coextraction of rhodamine B and dibenzyl phthalate based on high‐density dual‐template imprinted shells on silica microparticles | |
CN112552469B (zh) | 一种双酚a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双酚a荧光检测中的应用 | |
CN105403694A (zh) | 一种用于探测百草枯分子的PS@SiO2人工抗体的制备方法 | |
CN106047340B (zh) | 三联吡啶基团修饰的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和应用 | |
CN104877090B (zh) | 一种室温紫外引发聚合制备离子印迹聚合物的方法及应用 | |
CN106947018B (zh) | 一种高性能和高度可控的核壳型印迹传感器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9293855B (zh) | 一种表面功能化磁性纳米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Wu et al. | Comparison of monofunctional and multifunctional monomers in phosphate binding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9 Termination date: 20150604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