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95696A - 芳族二胺及其制备方法和芳族聚酰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芳族二胺及其制备方法和芳族聚酰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95696A
CN102695696A CN2010800602186A CN201080060218A CN102695696A CN 102695696 A CN102695696 A CN 102695696A CN 2010800602186 A CN2010800602186 A CN 2010800602186A CN 201080060218 A CN201080060218 A CN 201080060218A CN 102695696 A CN102695696 A CN 1026956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omatic diamine
stablizer
kevlar
aramid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021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孝珍
韩仁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lon Industries Inc
Kol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ol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9013303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293806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9013580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340713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Kolon Corp filed Critical Kol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95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956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5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homo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01F6/6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homo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from polyamides
    • D01F6/605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homo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from polyamides from aromatic polyam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0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 C07C209/82Purification; Separ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07C209/84Purific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11/00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 C07C211/43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hav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of the carbon skeleton
    • C07C211/44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hav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of the carbon skeleton hav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only one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211/49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hav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of the carbon skeleton hav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only one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having at least two amino groups bound to the carbon skeleton
    • C07C211/50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hav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of the carbon skeleton hav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only one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having at least two amino groups bound to the carbon skeleton with at least two amino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of the carbon skeleton
    • C07C211/51Phenylenediamin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lyamides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通过有效地除去杂质和防止氧化而制得的高纯度的芳族二胺,以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芳族聚酰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芳族聚酰胺纤维即使对于长期暴露于阳光、大气和水分的外部环境,通过防止质量变差而具有改善的耐变色性。

Description

芳族二胺及其制备方法和芳族聚酰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芳族二胺及其制备方法和芳族聚酰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而言,涉及具有改善的性能和耐变色性的芳族二胺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该具有改善的机械性能和耐变色性的芳族二胺的芳族聚酰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通常称为芳族聚酰胺纤维的完全芳族聚酰胺纤维可以分为对位芳族聚酰胺纤维和间位芳族聚酰胺纤维,其中,对位芳族聚酰胺纤维是由苯环通过酰胺基(CONH)线性连接的结构构成。此时,直径5mm的对位芳族聚酰胺纤维具有能提起并保持两吨汽车这样的强度。因此,对位芳族聚酰胺纤维用于航天航空工业的先进技术的各个领域以及开发防弹材料的工业中。另外,由于芳族聚酰胺纤维在高于500℃的温度下被碳化,所以芳族聚酰胺纤维在要求高耐热性的领域中已引起极大关注。
制备芳族聚酰胺纤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在含有N-甲基-2-吡咯烷酮(NMP)的聚合溶剂中使芳族二胺和芳族二酰卤聚合而制备完全芳族聚酰胺聚合物;通过将上述芳族聚酰胺聚合物溶解在浓硫酸溶液中而制备纺丝原液;通过使用喷丝板挤出上述纺丝原液,并使该挤出的纺丝原液通过非凝固流体和凝固浴而制备长丝;和对所制得的长丝进行洗涤、干燥和热处理。
然而,因为现有技术的芳族二胺具有低纯度和高反应性(由于暴露于氧气中而可能易于劣化)的缺点,所以使用现有技术的芳族二胺制得的芳族聚酰胺聚合物具有低的和不均一的分子量。因此,使用现有技术的芳族二胺制得的芳族聚酰胺纤维具有变色和性能劣化的问题。
另外,如果现有技术的芳族聚酰胺纤维长时间暴露于阳光、大气和水分的外部环境中,现有技术的芳族聚酰胺纤维的性能由于变色而劣化。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鉴于上述问题已经做出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能够防止现有技术的一个或多个问题的芳族二胺及其制备方法和芳族聚酰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芳族二胺及其制备方法,该芳族二胺具有通过除去杂质和防止氧化而得到的高纯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芳族聚酰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芳族聚酰胺纤维即使对于长期暴露于阳光、大气和水分的外部环境中通过防止质量变差而具有改善的耐变色性。
本发明的另外的优点、目的和特征部分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明,部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检验下面内容时将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施中获知。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可以由在该发明的书面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而实现和达到。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和其它优点以及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本说明书所具体化和概括描述的,提供了含有15ppm或小于15ppm杂质的芳族二胺。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提供了芳族聚酰胺纤维,包含:芳族聚酰胺聚合物,该芳族聚酰胺聚合物通过使高纯度芳族二胺与芳族二酰卤聚合而制得;和加入到上述芳族聚酰胺聚合物中的稳定剂,其中保色性(colorretention)(ΔL)是-18.0~-12.0。
在本发明的还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制备芳族二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芳族二胺中加入精制添加物;和对具有所述精制添加物的芳族二胺进行精制。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制备芳族聚酰胺纤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制备高纯度芳族二胺;通过使上述芳族二胺和芳族二酰卤聚合而制备芳族聚酰胺聚合物;通过将上述芳族聚酰胺聚合物溶解在溶剂中而制备纺丝原液;通过对上述纺丝原液进行纺丝而制备芳族聚酰胺长丝。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芳族二胺及其制备方法和根据本发明的芳族聚酰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通过除去杂质和防止氧化可以得到高纯度的芳族二胺。该高纯度的芳族二胺可以应用于要求高性能和良好的颜色的多种领域中。
另外,即使根据本发明的芳族聚酰胺纤维长时间暴露于阳光、大气和水分的外部环境中,也可以得到具有改善的耐变色性和性能的芳族聚酰胺纤维。该具有良好的性能的芳族聚酰胺纤维可以用于多种领域中。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
首先,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芳族二胺及其制备方法。
芳族二胺可以用于多种领域中,尤其是,用于制备芳族聚酰胺聚合物的领域中。芳族聚酰胺聚合物是通过使芳族二胺和芳族二酰卤聚合而制备的。为了制备具有高且均一的分子量的芳族聚酰胺聚合物,制得高纯度的芳族二胺和芳族二酰卤是必要的。
作为芳族聚酰胺聚合物中的成分之一,芳族二胺一般含有大量杂质。该杂质可能含有能够起到聚合终止剂作用的氯苯胺。因此,如果芳族二胺含有大量杂质,例如氯苯胺,则用该含有大量杂质的芳族二胺制得的芳族聚酰胺聚合物具有低且不均一的分子量。
因此,芳族二胺的纯度极大地影响了最终产物的性能。即,用低纯度的芳族二胺制得的芳族聚酰胺聚合物具有低且不均一的分子量,使用由低纯度的芳族二胺制得的芳族聚酰胺聚合物的最终产物具有性能劣化的问题。例如,如果用由低纯度的芳族二胺制得的芳族聚酰胺聚合物制备芳族聚酰胺纤维,则使用该由低纯度的芳族二胺制得的芳族聚酰胺纤维的防弹背心不能实现高防弹性,因此不能确保人体的安全。
为了制备高纯度的芳族二胺,如下将描述有效精制芳族二胺的方法。
芳族二胺可以以热蒸馏法而被顺利地精制。
所述芳族二胺可以包含对苯二胺或间苯二胺。此处,对苯二胺的沸点是267℃,间苯二胺的沸点是284~287℃。
所述芳族二胺中含有的杂质可以包含苯胺或对氯苯胺。此处,苯胺的沸点是184.4℃,对氯苯胺的沸点是232℃。
在芳族二胺和例如苯胺的杂质之间的沸点具有较大的差别,由此可以通过上述热蒸馏法容易地使杂质与芳族二胺分离。
为了分离沸点彼此不同的杂质和芳族二胺,通过在蒸馏塔中加热芳族二胺来进行热蒸馏法。即,具有高沸点的芳族二胺位于蒸馏塔的下部,具有低沸点的杂质位于蒸馏塔的上部。因此,分离管分别连接蒸馏塔的下部和上部,从而使杂质与芳族二胺分离。
然而,如果芳族二胺和杂质之间的沸点具有较小的差别,则难以通过一次精制过程获得具有所需纯度的芳族二胺。为了获得具有所需纯度的芳族二胺,可能对芳族二胺精制两次或三次。然而,重复的精制过程可能导致大幅增加的成本,并且很难获得高纯度的芳族二胺。
为了实现工艺简化和获得高纯度的芳族二胺,可以在精制过程之前在芳族二胺中加入精制添加物。
所述精制添加物可以是有机溶剂。有机溶剂能够使杂质易于与芳族二胺分离。
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的沸点比芳族二胺的沸点低。由于沸点低于芳族二胺的沸点的有机溶剂与杂质的沸点相似,所以使杂质易于与芳族二胺分离。
所述有机溶剂可以是水、甲醇、乙醇、苯、甲苯、N-甲基-2-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乙酰胺(DMAc)、N,N-二甲基甲酰胺(DMF)或二甲亚砜(DMSO)。
与杂质的重量相比,所述有机溶剂可以以1倍~100,000倍的范围加入。如果加入的有机溶剂的重量小于1倍,则杂质可能不能与芳族二胺分离。同时,如果加入的有机溶剂的重量大于100,000倍,则制备成本增加,而没有改善精制性能。
在本发明中,由于在芳族二胺中加入了起到精制添加物作用的有机溶剂,所以可以通过一次精制过程获得所需的高纯度的芳族二胺,从而减少了精制过程中消耗的成本和时间。
此处,由上述方法制备的芳族二胺中含有的氯苯胺杂质的浓度可以不超过5ppm。所述氯苯胺含有对氯苯胺。
如果芳族二胺由热蒸馏法来精制,则该芳族二胺在高温下暴露于含有氧气的空气中。如果芳族二胺在高温下暴露于空气中,则芳族二胺由于高反应性而易于与氧气反应并被氧化,由此芳族二胺可能变成硝基化合物。由于被氧化的芳族二胺充当杂质,所以用含有被氧化的芳族二胺的芳族二胺制得的芳族聚酰胺聚合物被严重染色,从而导致了颜色性能劣化。因此,如果具有劣化的颜色性能的芳族聚酰胺聚合物用于制备产品,则由于产品的变色,用户可信度变差。
为了防止芳族二胺被氧化,在精制芳族二胺之前在芳族二胺中加入与所述精制添加物相应的抗氧化剂。对于精制过程,所述抗氧化剂防止了芳族二胺与氧气接触。即,因为抗氧化剂的反应性比芳族二胺的反应性更好,所以抗氧化剂更易于与氧气反应。因此,可以防止芳族二胺与氧气之间的反应,从而防止了芳族二胺被氧化。
所述抗氧化剂可以包括肼。包括肼的抗氧化剂通过下面反应式1除去氧气。
[反应式1]
N2H4+O2→N2+2H2O
另外,所述抗氧化剂可以包括由下面化学式1表示的肼化合物。
[化学式1]
R1R2N-NR3R4
此时,“R1”、“R2”、“R3”和“R4”可以分别是脂族基团、芳族基团、卤素原子、羟基、硝基、亚硝基、氰基、氨基、亚氨基、偶氮基、羰基、羧基、酰基、烷氧基羰基、芳氧基羰基、氨基甲酰基、烷氧基、芳氧基、卤代烷基、巯基、烷基硫基、芳基硫基、磺基、亚磺酰基、磺酰基或杂环基。另外,选自“R1”、“R2”、“R3”和“R4”中的两个取代基可以是任意结合的环状化合物。
在加入所述抗氧化剂后被精制的芳族二胺可以含有10ppm或小于10ppm的被氧化的芳族二胺。
在加入所述抗氧化剂后被精制的芳族二胺可以包括对苯二胺、间苯二胺、4,4’-二氨基联苯、1,3-二氨基联苯、2,6-萘二胺、1,5-萘二胺或4,4’-二氨基苯甲酰苯胺。
在加入精制添加物后被精制的芳族二胺可以含有15ppm或小于15ppm的杂质。
如下将描述芳族聚酰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首先,将上述经精制而具有高纯度的芳族二胺溶解在聚合溶剂中来制备混合溶液。
所述聚合溶剂通过将无机盐加入到有机溶剂中来制备。所述有机溶剂可以是基于酰胺的有机溶剂、基于脲的有机溶剂或其混合物,例如,可以是N-甲基-2-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六甲基磷酰胺(HMPA)、N,N,N’,N’-四甲基脲(TMU)、N,N-二甲基甲酰胺(DMF)或其混合物。
所述芳族二胺由于与空气反应而易于变色,该变色的芳族二胺充当杂质。由含有变色的芳族二胺的芳族二胺制得的芳族聚酰胺聚合物可能具有降低的分子量和劣化的颜色性能。
为了防止所述芳族二胺变色,将稳定剂加入到根据本发明的芳族二胺中。所述稳定剂可以包括基于有机磷的稳定剂、基于酚的稳定剂和基于受阻胺的稳定剂。尤其是,使用基于膦的化合物的稳定剂可以使所述芳族二胺稳定。
所述基于膦的稳定剂可以包括乙膦、正丁基膦、苯基膦、二乙基膦、二(正丁基)膦、二苯基膦、三乙基膦、三(正丁基)膦、三(环己基)膦或三苯基膦。
即使所述芳族二胺暴露于空气和水分的外部环境中,所述稳定剂也可以保护该芳族二胺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从而防止该芳族二胺变色。
然后,在搅拌所述混合溶液的同时,将预定量的芳族二酰卤加入到该混合溶液中,由此引起预聚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预聚合在保持0~45℃的温度3~15分钟时进行。对于预聚合,在制备完全芳族聚酰胺聚合物所需的总重量的芳族二酰卤中,优选仅加入20~40%的芳族二酰卤。
在完成预聚合之后,将温度降低至1~10℃,将余下的芳族二酰卤加入到预聚合物中,由此制备最终聚合物。由聚合过程最终制得的芳族聚酰胺聚合物的具体例子可以是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D-T)、聚(对苯二甲酰4,4’-苯甲酰苯胺)(poly(4,4’-benzanilide terephtalamide))、聚(4,4’-联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oly(paraphenylene-4,4’-biphenylene-dicarboxyl acid amide))或聚(2,6-萘二甲酰对苯二胺)(poly(paraphenylene-2,6-naphthalenedicarboxyl acid amide))。
然后,使用碱性化合物以中和由于聚合反应而产生的酸。所述碱性化合物可以选自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碳酸盐、碱土金属的氢化物、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或碱土金属的氧化物中,例如,NaOH、Li2CO3、CaCO3、LiH、CaH2、LiOH、Ca(OH)2、Li2O或CaO。
之后,从被中和的芳族聚酰胺聚合物中萃取所述聚合溶剂。因为用于聚合过程的聚合溶剂含在由聚合反应制得的芳族聚酰胺聚合物中,所以必须从该芳族聚酰胺聚合物中萃取所述聚合溶剂,被萃取出的聚合溶剂将再用于聚合过程。使用水的萃取过程是最经济和有效的。
在萃取过程之后,进行脱水过程以除去残留的水。然后,通过干燥过程得到芳族聚酰胺聚合物。
接下来,如下将描述芳族聚酰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首先,通过将由上述方法制得的芳族聚酰胺聚合物溶解在浓度为97~100%的浓硫酸溶剂中来制备纺丝原液。
此时,可以将所述稳定剂加入到纺丝原液中而不是加入到上述芳族二胺中。如果对于聚合过程可以防止精制的具有高纯度的芳族二胺与氧气接触,则在纺丝原液中加入所述稳定剂在防止芳族聚酰胺纤维变色方面是更经济和更有效的。也就是说,如果在纺丝原液中加入所述稳定剂,则可以使稳定剂的损耗最小化,并且可以使稳定剂均匀地分散在所述聚合物中,从而使防止芳族聚酰胺纤维变色的性能最大化。
在通过使用喷丝板对对上述纺丝原液进行纺丝之后,使通过空气间隙的纺丝原液在装有凝固溶液的凝固浴中凝固,由此制备长丝。
然后,从制得的长丝中除去残留的硫酸。当所述纺丝原液通过凝固浴时,大部分用于制备纺丝原液的硫酸被除去。然而,由于难以彻底除去所述硫酸,该硫酸可能残留在制得的长丝中。另外,如果在凝固浴中的凝固溶液中加入硫酸以从纺丝原液中均匀地萃取硫酸,则在所制得的长丝中残留硫酸的可能性很大。即使在所制得的长丝中残留少量的硫酸,也对芳族聚酰胺纤维的性能具有坏的影响。因此,从长丝中彻底除去硫酸非常重要。残留在长丝中的硫酸可以通过使用水或水与碱性溶液的混合物的洗涤过程来除去。
对经洗涤的芳族聚酰胺长丝进行干燥。在此种情形下,可以通过调整干燥辊和长丝之间的接触时间或通过调整干燥辊的温度来决定芳族聚酰胺长丝的含水量。
然后,将经彻底干燥的长丝卷绕在卷绕机上,从而得到芳族聚酰胺纤维。
所述芳族聚酰胺纤维含有多个胺端基或酸端基。尤其是,由于胺端基具有高反应性,所以该胺端基由于长时间暴露于阳光、空气和水分等外部环境中而易于改变,由此所述芳族聚酰胺纤维在颜色性能上大幅劣化。
因此,本发明的芳族聚酰胺纤维含有所述稳定剂。
将所述稳定剂加入到芳族聚酰胺纤维中的过程可以在聚合过程或纺丝过程中进行,或者可以在所制得的芳族聚酰胺长丝的卷绕过程之前进行。
如果将所述稳定剂加入到芳族聚酰胺纤维中的过程在卷绕过程之前进行,则利用长丝制备装置,由此具有良好的生产率、降低的制备成本和稳定剂在芳族聚酰胺长丝中均匀分布的优点。
将所述稳定剂加入到芳族聚酰胺纤维中的方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例如,浸渍法、辊压法和喷射法等。
由上述过程制得的芳族聚酰胺纤维可以含有20~10,000ppm的所述稳定剂。如果稳定剂的含量小于20ppm,则难以防止芳族聚酰胺纤维变色。同时,如果稳定剂的含量大于10,000ppm,则由于大量的稳定剂而造成所述芳族聚酰胺纤维的结晶性变差,而在防止芳族聚酰胺纤维变色的性能方面没有大幅改善。
具有稳定剂的芳族聚酰胺纤维通过使用精制的具有高纯度的芳族二胺而制得,实现了良好的耐变色性,使得该芳族聚酰胺纤维保持-18.0~-12.0的保色性。
实施例1
将作为精制添加物的有机溶剂甲苯加入到纯度为98%的对苯二胺中,其中有机溶剂的含量是对苯二胺中的杂质含量的10倍。然后,对有机溶剂和对苯二胺的混合物在蒸馏塔中进行热蒸馏,从而得到精制的对苯二胺。
实施例2~4
除了加入的有机溶剂的含量,即,加入的甲苯的含量是杂质含量的1倍、100倍和1000倍之外,按照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得对苯二胺。
对比例1
除了不加入有机溶剂,即甲苯之外,按照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得对苯二胺。
由下面的方法测定由上述实施例1~4和对比例1制得的对苯二胺的各自的纯度,测定结果示于下面表1中。
测定对苯二胺的纯度(%)
通过使用气相色谱法(GC)在以下条件和步骤下由定量分析测定对苯二胺(PPD)的纯度。
气相色谱法(GC)的测定条件如下所示。
1)测定装置:Agilent 6890
2)积分:GC化学工作站
3)载气:He
4)流速:1.5ml/分钟
5)分流比:10:1(15ml/分钟)
6)进样浓度:在99.9%甲醇中的10wt%SMPL
7)柱:Rtx-1701,30m×0.32mm×1.0μm
8)温度曲线:进样器280℃,检测器280℃,40分钟×140℃,30℃/分钟至240℃,20分钟×240℃
如下说明气相色谱(GC)的测定步骤。
1)通过将制得的对苯二胺完全溶解在纯度为99.9%的甲醇试剂中而制得10wt%样品。
2)通过使用注射器将样品注入,在上述条件下进行定量分析。
[表1]
  甲苯加入量(倍数)   纯度(%)
  实施例1   10   99.9995
  实施例2   1   99.9995
  实施例3   100   99.9996
  实施例4   1000   99.9996
  对比例1   0   99.9989
实施例5
通过将有机溶剂甲苯加入到芳族二胺对苯二胺中,随后向其中加入抗氧化剂肼而制得混合物,其中,甲苯的浓度为对苯二胺的50重量%,肼的浓度为对苯二胺的5重量%。然后,在蒸馏塔中对上述混合物进行热蒸馏,从而制得精制的对苯二胺。
实施例6~10
除了与对苯二胺的浓度相比,抗氧化剂肼的浓度变为1、20、50、70和90重量%之外,按照与上述实施例5相同的方法制得精制的对苯二胺。
利用上述测定对苯二胺的纯度的方法测定由上述实施例5~10和对比例1制得的对苯二胺中被氧化的芳族二胺和氯苯胺的各自含量,测定结果示于下面表2中。
[表2]
制备芳族聚酰胺纤维
实施例11
通过将5.00g含有1,000ppm的三苯基膦稳定剂的对苯二胺(其是由上述实施例5的方法制得的)加入到100ml聚合溶剂中而制得混合溶液,所述聚合溶剂是通过将7重量%的CaCl2加入到N-甲基-2-吡咯烷酮(NMP)中而制得的。然后,将3.18g对苯二甲酰氯加入到上述混合溶液中,然后在500rpm旋转动力下反应6分钟,从而制得预聚合物。此后,将5.16g对苯二甲酰氯加入到上述预聚合物中,然后反应15分钟,从而制得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然后,通过将制得的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溶解在98%的浓硫酸中而制得纺丝原液。
在通过喷丝板挤出上述纺丝原液之后,该纺丝原液通过空气间隙而在凝固浴中凝固,从而制得芳族聚酰胺长丝。然后,以碱性溶液洗涤上述芳族聚酰胺长丝。
将经洗涤的芳族聚酰胺长丝在150℃下干燥3秒钟,然后将经干燥的芳族聚酰胺长丝卷绕在卷线筒上,从而制得芳族聚酰胺纤维。
实施例12
除了使用基于酚的Irganox1010(CIBA Chem.)的稳定剂代替三苯基膦稳定剂之外,按照与上述实施例11相同的方法制得芳族聚酰胺纤维。
实施例13
除了使用基于受阻胺的Tinuvin-292(CIBA Chem.)稳定剂代替三苯基膦稳定剂之外,按照与上述实施11相同的方法制得芳族聚酰胺纤维。
实施例14~19
除了将加入到对苯二胺中的稳定剂的含量变为10ppm、500ppm、3000ppm、6000ppm、9000ppm和12000ppm之外,按照与上述实施11相同的方法制得芳族聚酰胺纤维。
实施例20
除了将经干燥的芳族聚酰胺长丝浸入稳定化溶液并在其中卷绕之外,按照与上述实施11相同的方法制得芳族聚酰胺纤维。此时,所述稳定化溶液的浓度为10重量%。
对比例2
除了在芳族二胺中不加入稳定剂之外,按照与上述实施11相同的方法制得芳族聚酰胺纤维。
利用以下方法测量由上述实施例11~20和对比例2制得的芳族聚酰胺纤维的保色性、强度保留率(strength retention)和模量保留率(modulus retention),测量结果示于下面表3中。
测量保色性(ΔL)
利用COLOR-7X(KURABO Industries Ltd.)测量芳族聚酰胺纤维的颜色,测得的颜色值定义成“L”。在此情形下,在具有初始颜色“L1”的芳族聚酰胺纤维在如下条件下放置24小时后测量“颜色变化(ΔL)”:黑板温度(65±3℃)、暴露光源(氙气弧光)、辐照度(0.35W/㎡×340nm)和暴露循环(102min仅有光/18min光和喷水)。此时,将所述芳族聚酰胺纤维以均匀的曲率卷绕在直径为107mm的纸管上而制得样品,其中,芳族聚酰胺纤维在纸管上的卷绕宽度为190mm,芳族聚酰胺纤维的总重量为5kg。然后,在制得的样品的10个点处测量颜色值,在没有最大和最小颜色值的情况下计算8个颜色值的平均值,从而获得芳族聚酰胺纤维的颜色。
测量强度保留率(%)和模量保留率(%)
分别在Q-UV设备(CLEVELAND,26200First)、45℃温度和1008小时的条件之前和之后,通过测量芳族聚酰胺纤维的强度(g/d)和芳族聚酰胺纤维的模量(g/d)而获得强度保留率和模量保留率。
更具体而言,通过使用Instron测试仪(Instron Engineering Corp,Canton,Mass)测量具有25cm长度的样品断裂时的力(g)。然后,测得的力除以样品的旦尼尔,从而测得强度和模量。在此种情形下,拉伸速度是300mm/分钟,初始张力是“细度×1/30g”。在用5个芳族聚酰胺纤维样品测量强度和模量之后,计算这5个样品的平均值。
强度保留率(%)=(芳族聚酰胺纤维在上述条件下放置之后测得的强度/芳族聚酰胺纤维在上述条件下放置之前测得的强度)×100
模量保留率(%)=(芳族聚酰胺纤维在上述条件下放置之后测得的模量/芳族聚酰胺纤维在上述条件下放置之前测得的模量)×100
[表3]
Figure BDA00001834228600121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显然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本发明中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化。因此,假如本发明的上述修改和变化落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的范围内,则本发明旨在覆盖这些修改和变化。

Claims (16)

1.芳族二胺,含有15ppm或小于15ppm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族二胺,其中,所述杂质含有10ppm或小于10ppm的被氧化的芳族二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族二胺,其中,所述杂质含有5ppm或小于5ppm的氯苯胺。
4.芳族聚酰胺纤维,包含:
芳族聚酰胺聚合物,该芳族聚酰胺聚合物通过使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芳族二胺与芳族二酰卤聚合而制得;和
加入到所述芳族聚酰胺聚合物中的稳定剂,
其中保色性(ΔL)是-18.0~-1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芳族聚酰胺纤维,其中,所述稳定剂包括基于有机磷的稳定剂、基于酚的稳定剂和基于受阻胺的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芳族聚酰胺纤维,其中,所述稳定剂的含量在20~10,000ppm的范围内。
7.一种制备芳族二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向芳族二胺中加入精制添加物;和
对具有所述精制添加物的芳族二胺进行精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精制添加物包含抗氧化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氧化剂包括如下面化学式1表示的肼化合物,
[化学式1]
R1R2N-NR3R4
其中,“R1”、“R2”、“R3”和“R4”可以分别是脂族基团、芳族基团、卤素原子、羟基、硝基、亚硝基、氰基、氨基、亚氨基、偶氮基、羰基、羧基、酰基、烷氧基羰基、芳氧基羰基、氨基甲酰基、烷氧基、芳氧基、卤代烷基、巯基、烷基硫基、芳基硫基、磺基、亚磺酰基、磺酰基或杂环基;选自“R1”、“R2”、“R3”和“R4”中的两个取代基可以是任意结合的环状化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精制添加物包含有机溶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机溶剂的沸点比所述芳族二胺的沸点低。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与所述杂质的重量相比,所述有机溶剂以1倍~100,000倍的范围加入。
13.一种制备芳族聚酰胺纤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7~12制备芳族二胺;
通过使所述芳族二胺与芳族二酰卤聚合而制备芳族聚酰胺聚合物;
通过将所述芳族聚酰胺聚合物溶解在溶剂中而制备纺丝原液;和
通过对所述纺丝原液进行纺丝而制备芳族聚酰胺长丝。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对所述纺丝原液进行纺丝之前将稳定剂加入到所述芳族聚酰胺聚合物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制得所述芳族聚酰胺长丝之后用所述稳定剂涂布该芳族聚酰胺长丝。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稳定剂包括基于有机磷的稳定剂、基于酚的稳定剂和基于受阻胺的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
CN2010800602186A 2009-12-29 2010-12-29 芳族二胺及其制备方法和芳族聚酰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269569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9-0133031 2009-12-29
KR1020090133031A KR101293806B1 (ko) 2009-12-29 2009-12-29 방향족 디아민, 그 제조방법 및 그로부터 아라미드 중합체의 제조방법
KR10-2009-0135807 2009-12-31
KR1020090135807A KR101340713B1 (ko) 2009-12-31 2009-12-31 방향족 디아민, 아라미드 중합체 및 그 제조방법
PCT/KR2010/009512 WO2011081454A2 (en) 2009-12-29 2010-12-29 Aromatic diamin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aramid fib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95696A true CN102695696A (zh) 2012-09-26

Family

ID=44227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02186A Pending CN102695696A (zh) 2009-12-29 2010-12-29 芳族二胺及其制备方法和芳族聚酰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289631A1 (zh)
EP (1) EP2519497A4 (zh)
JP (1) JP5536904B2 (zh)
CN (1) CN102695696A (zh)
WO (1) WO2011081454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0551A (zh) * 2015-12-10 2016-02-17 常州市宝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n-甲基苯胺变色的方法
CN110627658A (zh) * 2018-06-25 2019-12-3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延长对苯二胺存储期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67307B (zh) * 2013-09-18 2016-01-06 葫芦岛天启晟业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抗氧化剂在2,5-二氯苯胺蒸馏反应中的应用
KR101558064B1 (ko) * 2013-12-27 2015-10-06 도레이케미칼 주식회사 메타아라미드 조성물 및 그 용도
KR102063249B1 (ko) * 2018-03-30 2020-01-08 주식회사 휴비스 백색도가 개선된 메타아라미드 섬유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19A (zh) * 1994-08-10 1996-02-14 李宽义 低压催化加氢生产对苯二胺方法
KR20020003488A (ko) * 2000-07-07 2002-01-12 박찬구 파라페닐렌디아민의 제조방법
EP1172466A1 (en) * 2000-02-16 2002-01-16 Teijin Limited Meta-form wholly aromatic polyamide fib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2002249475A (ja) * 2000-12-22 2002-09-06 Sumitomo Pharmaceut Co Ltd 1,4−フェニレンジアミン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CN1594278A (zh) * 2004-07-09 2005-03-16 石油大学(华东) 对硝基苯胺加氢生产对苯二胺的方法
CN1594279A (zh) * 2004-06-29 2005-03-16 浙江大学 一种生产邻苯二胺的方法及装置
US20070060777A1 (en) * 2005-09-14 2007-03-15 Idemitsu Kosan Co.,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aromatic compound and aromatic compound
CN101054740A (zh) * 2007-05-22 2007-10-17 杭州师范大学 一种低温生产尼龙纤维的方法
US20090156449A1 (en) * 2007-12-12 2009-06-18 Rowland Robert G Alkylated 1,3-benzenediamine compounds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82086A (en) * 1955-07-20 1965-05-04 Hercules Powder Co Ltd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of nitrosamines to hydrazines
US2833824A (en) * 1956-04-10 1958-05-06 Hoffmann La Roche Purification of n, n'-diphenyl-p-phenylenediamine
US3345413A (en) * 1964-04-23 1967-10-03 Du Pont Process for purifying a phenylenediamine
US3376232A (en) * 1964-05-27 1968-04-02 Eastman Kodak Co Purification of stabilizers
JPS5295615A (en) * 1976-02-06 1977-08-11 Toyo Soda Mfg Co Ltd Preparation of phenylenediamine
CA1204783A (en) * 1981-12-21 1986-05-20 Kwok K. Sun Substituted m-phenylenediamines
JPS62149650A (ja) * 1985-12-25 1987-07-03 Nippon Steel Corp 芳香族ビスアニリン類の製造方法
JPS62242650A (ja) * 1986-04-15 1987-10-23 Asahi Chem Ind Co Ltd p−フエニレンジアミンの精製方法
JPH0825968B2 (ja) * 1986-11-18 1996-03-13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オルソ−又はパラ−フエニレンジアミンの連続製造法
JPH0617316A (ja) * 1992-05-07 1994-01-25 Teijin Ltd 芳香族ポリアミド繊維
JP2001106907A (ja) * 1999-08-04 2001-04-17 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 Corp 耐候性の改良された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成形品
JP2002088032A (ja) * 2000-09-13 2002-03-27 Mitsubishi Gas Chem Co Inc キシリレンジアミンの精製法
JP2003239136A (ja) * 2002-02-12 2003-08-27 Teijin Ltd 高耐光性全芳香族ポリアミド繊維構造物
JP2004256418A (ja) * 2003-02-25 2004-09-16 Du Pont Toray Co Ltd パラフェニレンジアミン、その精製方法およびその用途
FR2856682B1 (fr) * 2003-06-27 2005-08-26 Rhodia Polyamide Intermediates Procede de purification de diamines
KR100910535B1 (ko) * 2008-05-21 2009-07-31 주식회사 코오롱 방향족 폴리아미드 중합체의 제조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아라미드 섬유의 제조방법
KR101203339B1 (ko) * 2009-09-30 2012-11-20 코오롱인더스트리 주식회사 아라미드 섬유 및 그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19A (zh) * 1994-08-10 1996-02-14 李宽义 低压催化加氢生产对苯二胺方法
EP1172466A1 (en) * 2000-02-16 2002-01-16 Teijin Limited Meta-form wholly aromatic polyamide fib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KR20020003488A (ko) * 2000-07-07 2002-01-12 박찬구 파라페닐렌디아민의 제조방법
JP2002249475A (ja) * 2000-12-22 2002-09-06 Sumitomo Pharmaceut Co Ltd 1,4−フェニレンジアミン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CN1594279A (zh) * 2004-06-29 2005-03-16 浙江大学 一种生产邻苯二胺的方法及装置
CN1594278A (zh) * 2004-07-09 2005-03-16 石油大学(华东) 对硝基苯胺加氢生产对苯二胺的方法
US20070060777A1 (en) * 2005-09-14 2007-03-15 Idemitsu Kosan Co.,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aromatic compound and aromatic compound
CN101054740A (zh) * 2007-05-22 2007-10-17 杭州师范大学 一种低温生产尼龙纤维的方法
US20090156449A1 (en) * 2007-12-12 2009-06-18 Rowland Robert G Alkylated 1,3-benzenediamine compounds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same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郑小启: "肼的应用及其工业生产", 《浙江化工》, no. 2, 31 December 1983 (1983-12-31), pages 32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0551A (zh) * 2015-12-10 2016-02-17 常州市宝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n-甲基苯胺变色的方法
CN110627658A (zh) * 2018-06-25 2019-12-3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延长对苯二胺存储期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536904B2 (ja) 2014-07-02
JP2013515768A (ja) 2013-05-09
WO2011081454A2 (en) 2011-07-07
EP2519497A2 (en) 2012-11-07
WO2011081454A3 (en) 2011-12-08
US20120289631A1 (en) 2012-11-15
EP2519497A4 (en) 2013-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95696A (zh) 芳族二胺及其制备方法和芳族聚酰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EP0007632A1 (en) Aromatic polyamide composition
KR101923762B1 (ko) 잔류 황이 적은 아라미드 공중합체 얀
US5539037A (en) Spandex containing certain alkali metal salts
EP0007631A1 (en) Wholly aromatic polyamide composition and filaments or fibres thereof
WO2009085930A1 (en) Multistage draw with relaxation step
EP2231905B1 (en) High-speed meta-aramid fiber production
EP2222905B1 (en) Rapid plasticization of quenched yarns
KR101880336B1 (ko) 할라이드 산 이온 교환을 사용하여 섬유로부터 황을 제거하는 방법
EP2235242A1 (en) Single stage drawing for mpd-i yarns
JP5960284B2 (ja) イオン結合したハライドを有する硫黄含有のイミダゾール繊維
JP6013511B2 (ja) 一価の塩のイオン交換を用いて繊維から硫黄を除去する方法
KR20140110055A (ko) 잔류 황이 적은 아라미드 공중합체 얀을 제조하는 방법
JP2015504986A (ja) イオン結合したハライドを有する硫黄およびアルカリ金属含有イミダゾール繊維
KR101880337B1 (ko) 수성 산을 사용하여 섬유로부터 황을 제거하는 방법
JP5946923B2 (ja) ハロゲン塩のイオン交換を用いて繊維から硫黄を除去する方法
JP5955981B2 (ja) 低残留硫黄を有するアラミドコポリマー繊維から得られる糸条を調製する方法
DE2205668A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Gebilden aus aromatischen Polyamiden
KR101837242B1 (ko) 약염기를 사용하여 섬유로부터 황을 제거하는 방법
JPH07197317A (ja) 難燃性パラ系芳香族ポリアミド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S63282363A (ja) パラ配向型アラミド繊維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5 Deemed withdrawal (patent law before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