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92986A - 电子设备、连接设备、电子设备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连接设备、电子设备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92986A
CN102692986A CN2012100332065A CN201210033206A CN102692986A CN 102692986 A CN102692986 A CN 102692986A CN 2012100332065 A CN2012100332065 A CN 2012100332065A CN 201210033206 A CN201210033206 A CN 201210033206A CN 102692986 A CN102692986 A CN 1026929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erminal
connection device
splicing ear
electric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332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92986B (zh
Inventor
尾崎浩二
松泽昌人
河野武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k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k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2839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29375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107986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38204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on Corp filed Critical Nik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929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929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929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929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263Arrangements for using multiple switchable power supplies, e.g. battery and AC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266Arrangements to supply power to external peripherals either directly from the computer or under computer control, e.g. supply of power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port, computer controlled power-stri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连接设备、电子设备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可以使连接设备小型化。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连接部,具有与连接设备连接的连接端子及馈电用端子;检测部,检测上述连接端子的电位;电源控制部,经由上述馈电用端子开始电力供给;设备识别部,根据开始上述电力供给后的上述连接端子的电位的检测结果,识别上述连接设备的种类。一种方法包括:检测步骤,检测与连接设备连接的连接端子的电位;电源控制步骤,经由与上述连接设备的连接部具有的馈电用端子,开始电力供给;设备识别步骤,根据开始上述电力供给后的上述连接端子的电位的检测结果,识别上述连接设备的种类。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连接设备、电子设备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连接设备、电子设备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有在作为USB的On-The-Go规格的A器件(device)的工作时,连接VBUS线和电源电路,根据赋予的切换信号从VBUS线及电源电路之一向数据转送处理电路供给电源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4-944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与电子设备连接的连接设备为了与电子设备通信,在需要从连接设备侧供给电力的时候,必须在连接设备侧设置电源部。在连接设备设置电源部时,存在无法使连接设备小型化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1形态中,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连接部,具有与连接设备连接的连接端子及馈电用端子;检测部,检测上述连接端子的电位;电源控制部,经由上述馈电用端子开始电力供给;设备识别部,根据上述电力供给开始后的上述连接端子的电位的检测结果,识别上述连接设备的种类。
本发明的第2形态中,一种连接设备包括:连接部,具有与电子设备的连接端子电连接的被连接端子及馈电用端子;和第1电路部,在上述被连接端子和上述连接端子电连接的时候,使上述连接端子的电位从第1电位电平变化为第2电位电平,在从上述电子设备经由上述馈电用端子供给电力的时候,使上述连接端子的电位从第2电位电平变化。
本发明的第3形态中,一种方法包括:检测步骤,检测与连接设备连接的连接端子的电位;电源控制步骤,经由与上述连接设备的连接部具有的馈电用端子,开始电力供给;设备识别步骤,根据开始上述电力供给后的上述连接端子的电位的检测结果,识别上述连接设备的种类。
另外,上述发明的概要未列举本发明的必要特征的全部。另外,这些特征群的次组合也可以形成发明。
附图说明
图1表示一实施例的电设备系统的利用场面的一例。
图2表示拍摄装置10的模块构成的一例。
图3表示无线设备100的模块构成的一例。
图4是拍摄装置10和无线设备100连接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5表示连接部40与无线设备100连接时的各部的时序的一例。
图6表示连接部40与周边设备140连接时的时序。
图7表示检测连接设备到通信开始为止的处理流程。
图8是连接部40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9是连接部40与AV线缆110连接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0是连接AV线缆110时的时序的一例。
图11表示本变形例中检测连接设备到开始输出为止的处理流程。
图12表示作为无线设备100的其他例的无线设备1200。
图13表示连接部40与无线设备1200连接时的各部的时序的一例。
图14表示连接部40与周边设备140连接时的时序。
图15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接口系统的概略方框图。
图16是表示该实施例中的拍摄装置和主机装置的一部分的概略方框图。
图17是该实施例中的接口系统的工作的定时图。
图18A是该实施例中的拍摄装置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8B是该实施例中的主机装置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9是该实施例中的拍摄装置的其他连接例的概略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发明的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是以下的实施例不是限定权利要求的范围的发明。另外,实施例中说明的特征的组合的全部不是发明的解决手段所必须的。
图1表示一实施例涉及的电设备系统的利用场面的一例。作为电子设备的一例的拍摄装置10具备用于与无线设备100、周边设备140、通信线缆120、AV线缆110连接的连接部40。无线设备100是第1种类的连接设备的一例,其他设备是第2种类的连接设备的一例。
周边设备140作为USB(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规格的器件而工作。作为周边设备140,可以例示硬盘装置等的外部记录装置等。拍摄装置10在周边设备140具有的USB连接部与连接部40连接的时候,向周边设备140供给电力的同时,作为USB规格的主机进行数据通信。周边设备140作为USB规格的器件进行数据通信。本实施例的说明中,用语“主机”及“器件”分别表示USB规格中的主机及器件。
无线设备100虽然作为主机进行数据通信,但是从拍摄装置10接受电力供给。无线设备100具有的连接部与连接部40连接的时候,通过使连接部40具有的连接端子的电位变化,向拍摄装置10通知无线设备100为作为主机进行数据通信但接受电力供给的连接设备的信息。例如,无线设备100与拍摄装置10连接后,通过使ID端子的电位暂时地变化,通知拍摄装置10。拍摄装置10在检测到该连接端子的电位变化的时候,识别无线设备100是作为主机进行数据通信但接受电力供给的连接设备。该场合,拍摄装置10虽然作为器件与无线设备100进行数据通信,但是向无线设备100供给电力。
无线设备100是例如无线通信用的连接设备。无线设备100也可以是符合IEEE802.11等的无线通信规格进行无线通信的设备。无线设备100也可以是符合Bluetooth(注册商标)等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规格进行无线通信的设备。无线设备100将从拍摄装置10转送的图像数据通过无线通信发送到个人电脑130、TV160等。
通信线缆120是符合USB规格的通信线缆。通信线缆120连接作为主机工作的连接设备的一例的个人电脑130和拍摄装置10。拍摄装置10在连接部40与通信线缆120连接的时候,作为器件工作。即,拍摄装置10从个人电脑130接受电力供给,作为器件进行数据通信。例如,拍摄装置10根据个人电脑130的请求,向个人电脑130转送图像数据。
AV线缆110连接TV160等的视听设备和拍摄装置10。拍摄装置10从用户接受向外部输出视听信号(AV信号)的指示的时候,经由AV线缆110向TV160输出AV信号。AV信号包含静止图像数据、动画数据、声音数据的信号。
拍摄装置10可以在向无线设备100供给电力的同时,作为器件与无线设备100进行数据通信。从而,即使无线设备100需要作为主机与拍摄装置10通信的时候,也可以不具备内部电源。因而,可使无线设备100小型化。另外,可以低成本提供无线设备100。
图2表示拍摄装置10的模块构成的一例。拍摄装置10具备CPU(中央处理装置)12、拍摄元件14、显示部18、测光传感器20、焦点检测传感器22、输入部24、ASIC26、馈电开关部30、连接部40、电池80。ASIC26具有图像处理部16、馈电控制部210、给电检测部220、数据输入输出部230、连接检测部240、过电流检测部270、外部输出部280及输出控制部290。
CPU12负责拍摄装置10的全部控制。在CPU12上与拍摄元件14、显示部18、测光传感器20、焦点检测传感器22、输入部24、ASIC26以信号可输入输出的方式连接。
拍摄元件14具有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型金属氧化膜半导体)等。拍摄元件14将通过光电变换被摄体像而生成的拍摄信号向ASIC26输出。拍摄元件14起到拍摄部的作用。
图像处理部16将被拍摄元件14输入的拍摄信号进行模拟/数字变换后,变换为图像数据。显示部18具有液晶显示器等的显示器件。显示部18按照CPU12的控制,用图像数据显示被摄体像、设定信息等的信息。
测光传感器20在被摄体光束的光路的通路上配置。测光传感器20接受通过透镜单元入射的被摄体光束的一部分。测光传感器20从接受的被摄体光束检测被摄体亮度,向CPU12输出。CPU12算出拍摄元件14的灵敏度、快门速度、光圈开度等,向各部发出指示。
焦点检测传感器22从透镜单元的光学系统形成的被摄体像检测离焦量,使透镜单元合焦。该过程中,焦点检测传感器22也取得与从拍摄元件14到被摄体的距离相关的信息。
在连接部40上连接AV线缆110、通信线缆120、无线设备100具有的连接部、周边设备140具有的连接部。连接部40具有与连接设备连接的连接端子及馈电用端子。连接端子及馈电用端子的具体例将后述。
输入部24将使用者对释放按钮、拨号、十字键、按钮等的操作作为输入接受,保持的输入的指示、设定值等。CPU12参照输入部24,确定工作条件。电池80向拍摄装置10的各部供给电力。
ASIC26向连接部40连接的连接设备输出图像数据等的信息。另外,ASIC26从连接部40连接的连接设备取得图像数据等的信息。
数据输入输出部230通过连接部40向连接设备输出数据。另外,数据输入输出部230从连接设备取得数据。另外,外部输出部280将由CPU12输入的数据以和数据输入输出部230不同的方式向连接设备输出。例如,数据输入输出部230作为数字信号向连接设备输出,外部输出部280作为模拟信号向连接设备输出。
连接检测部240检测连接部40具有的连接端子的电位。馈电控制部210及馈电开关部30在检测到连接端子的电位变化的时候,经由馈电用端子开始电力供给。例如,馈电控制部210及馈电开关部30在连接端子的电压降低到预定阈值以下的时候,经由馈电用端子开始电力供给。具体地说,馈电开关部30按照馈电控制部210的控制,从驱动拍摄装置10的电池向馈电用端子供给电力。馈电控制部210及馈电开关部30起到经由馈电用端子开始电力供给的电源控制部的作用。
输出控制部290根据电力供给开始后的连接端子的电位检测结果,识别连接设备的种类。具体地说,输出控制部290根据连接检测部240检测的连接端子的电位,识别连接设备的种类。具体地说,根据电力供给开始的预定期间内的连接端子的电位的检测结果,识别连接设备的种类。另外,输出控制部290在预定的期间经过后,在连接端子的电位从第2电位电平变化为第1电位电平的时候,控制馈电控制部210,停止电力供给。
更具体地说,连接端子的电位在连接设备未连接的时候为第1电位电平。输出控制部290在连接端子的电位变化为第2电位电平的时候,开始对连接设备电力供给。然后,输出控制部290在预定期间内连接端子的电位变化为第1电位电平,且,预定期间经过后连接端子的电位变化为第2电位电平的时候,识别为连接了第1种类的连接设备,在预定期间内连接端子的电位未变化为第1电位电平的时候,识别为连接了第2种类的连接设备。
连接设备为符合USB规格的设备的时候,连接部40具有可与器件及主机之一连接的USB连接部。例如,连接部40也可以是USB2.0规格的迷你AB插座或微型AB插座。作为第1种类的连接设备,可以例示需要从拍摄装置10供给电力并作为主机通信的设备。作为第2种类的连接设备,可以例示作为器件工作的设备。所谓作为器件工作的设备,是指需要从拍摄装置10供给电力且作为器件进行通信的设备。
连接端子可使用迷你AB插座或微型AB插座中的ID端子。该场合,如果连接端子的电位在未连接连接设备,是比接地电位高的H(高)电平。H电平是第1电位电平的一例。馈电控制部210及馈电开关部30在连接端子的电位变化为作为第2电位电平的一例的L(低)电平的时候,开始向连接设备供给电力。输出控制部290在预定期间内连接端子的电位从L电平变化为H电平的时候,识别连接设备为作为主机通信且需要电力供给的设备。输出控制部290在预定期间内连接端子的电位从L电平未变化为H电平的时候,识别连接设备为作为器件通信且需要电力供给的设备。即,识别为作为通常的器件而工作。这样,连接端子可以起到用于至少识别连接设备是否为器件的端子的作用。输出控制部290控制数据输入输出部230,在预定期间内连接端子的电位从L电平变化成H电平的时候,使之作为器件与连接设备通信,在预定期间内连接端子的电位从L电平未变化成H电平的时候,作为主机与连接设备通信。具体地说,数据输入输出部230按照输出控制部290的控制,将被拍摄元件14拍摄的图像作为图像数据向连接设备发送。
这里,主机是占有总线的使用权的设备。器件以从主机接受总线的使用权为条件,可以发送数据。因此,连接设备能够作为主机通信的时候,拍摄装置10根据来自连接设备的请求发送图像数据。另一方面,连接设备作为器件通信的时候,拍摄装置10将向连接设备发送图像数据的旨意通知连接设备。即,输出控制部290根据电力供给开始后的连接端子的电位的检测结果,识别是否要根据来自连接设备的请求而发送图像数据。数据输入输出部230在识别要根据来自连接设备的请求而发送图像数据的时候,根据来自连接设备的请求发送图像数据,在识别为不要根据来自连接设备的请求而发送图像数据的时候,向连接设备通知发送图像数据的旨意。
另外,主机进行按照预定时间间隔询问器件是否请求处理的轮询处理。另外,主机也可以通过广播向器件发送数据。器件判断接收的数据是否为发往自己名下的数据,判断是发往自己名下的数据的时候,处理该数据。
给电检测部220检测出连接部40具有的馈电用端子的电位。输出控制部290在连接端子的电位不变化而馈电用端子的电位变化的时候,识别为以不同于第1种类的连接设备的方式发送图像数据的设备。具体地说,输出控制部290在作为ID端子的连接端子的电位不变化而馈电用端子的电位变化的时候,识别连接设备为作为主机而工作的设备。该场合,输出控制部290控制数据输入输出部230,使得作为器件与连接设备通信。另外,ASIC26用馈电用端子供给的电力使各部工作。另外,作为由输出控制部290识别的第3种类的连接设备,可以例示作为该主机而工作的设备。第3种类的连接设备也可以是不需要电力供给的设备。
过电流检测部270检测向连接设备供给的电流是否超过预定值。具体地说,过电流检测部270从馈电开关部30接收表示是否为过电流的信号。馈电控制部210判断向连接设备供给的电流超过预定值的时候,控制馈电开关部30,停止向连接设备给电。
外部输出部280将图像数据以模拟信号向外部输出。更具体地说,外部输出部280向外部输出模拟的AV信号。输出控制部290识别出是应该以模拟信号输出的连接设备的意思的时候,控制外部输出部280,使模拟信号向连接设备输出。例如,输出控制部290在检测到在连接部40连接AV线缆110的时候,控制外部输出部280,向连接设备输出模拟的AV信号。
图3表示无线设备100的模块构成的一例。无线设备100具备微型控制单元即MCU310、天线部390、设备通知电路320、连接部370。通过在连接部370上连接的馈电线380,从与MCU310连接的电子设备向MCU310供给电力。
连接部370具有与拍摄装置10的连接端子电连接的被连接端子及馈电用端子。设备通知电路320在被连接端子和连接端子电连接的时候,使被连接端子的电位从第1电位电平变化为第2电位电平,在从电子设备经由馈电用端子供给电力的时候,使被连接端子的电位从第2电位电平变化。具体地说,设备通知电路320在从电子设备经由馈电用端子供给电力的时候,使被连接端子的电位从第2电位电平变化成第1电位电平。例如,设备通知电路320以电力供给为触发信号,将被连接端子的电位电平从第2电位电平变化为第1电位电平。从而,拍摄装置10可以检测无线设备100为第1种类的连接设备。另外,与图4等关联地说明设备通知电路320的具体例。
MCU310使被连接端子的电位从第1电位电平变化为第2电位电平后,开始与电子设备通信。具体地说,MCU310采用通过馈电线380供给的电力而工作的同时,作为主机与拍摄装置10通信。即,MCU310在与拍摄装置10之间的通信中具有作为USB主机控制器的功能。具体地说,MCU310将天线部390接收的信号通过连接部370具有的数据端子向拍摄装置10发送。
图4是拍摄装置10和无线设备100连接的状态示意图。本图的例中,连接部40具有连接部470a及连接部470b。连接部470a与具有作为USB端子的连接部的连接设备连接。连接部470b与AV线缆110连接。本图中省略了连接部370及连接部470具有的接地端子。另外,连接部370具有的屏蔽端子省略。
连接部470b具有输出视频信号的视频输出端子475、输出Lch的音频信号的音频L端子476及输出Rch的音频信号的音频R端子477。外部输出部280具有经由外部输出线409的视频输出端子475、音频L端子476及音频R端子477。本图虽然省略,但是AV线缆110连接到连接部470b的时候,AV线缆110具有的视频输入端子、音频L端子及音频R端子分别与视频输出端子475、音频L端子476及音频R端子接触。
作为一例,连接部470a是USB2.0规格的迷你AB插座或微型AB插座。连接部470a具有VBUS端子471、D-端子472、D+端子473及ID端子474。
作为连接端子的一例的ID端子474与检测线404连接。检测线404的电位输入到ASIC26。检测线404被作为电压施加部的一例的VCC电源及电阻410上拉。这样,ID端子474被施加预定电压并上拉。在ASIC26中,连接检测部240检测检测线404的电位。
作为数据端子的D-端子472及D+端子473经由数据线402与ASIC26连接。连接检测部240通过数据线402输入输出数据。
VBUS端子471经由二极管450与馈电开关部30连接。馈电开关部30是USB功率开关,根据ASIC26的指示,将来自电池80的电力线和馈电线400连接。馈电开关部30经由馈电开关线406与ASIC26连接。馈电开关线406经由电阻430被下拉。馈电控制部210通过设馈电开关线406的电位电平为H电平,指示馈电开关部30,经由VBUS端子471供给电力。馈电开关部30在馈电开关线406一变为H电平,马上连接来自电池80的电力线和馈电线400。从而,馈电开关线406一变为H电平,馈电开关部30马上经由馈电线400及VBUS端子471,从电池80向连接设备供给电力。
馈电开关部30经由通过电阻440上拉的过电流通知线407与ASIC26连接。馈电开关部30检测到从电池80到馈电线400的过电流的时候,将过电流通知线407的电位设为L电平。过电流检测部270通过检测过电流通知线407的电位,检测过电流。馈电控制部210在过电流检测部270检测到过电流通知线407的电位变化为L电平的时候,通过将馈电开关线406的电位设为L电平,向馈电开关部30停止给电。
馈电线400经由电阻462与晶体管460的基极端子连接。晶体管460的基极端子经由电阻464接地。晶体管460的基极端子经由电阻464接地。晶体管460的集电极端子与通过电阻420上拉的给电检测线408连接。通过馈电线400供给电力后,由馈电线400的电压使晶体管460导通(ON),给电检测线408的电位成为L电平。给电检测部220通过检测给电检测线408的电位,检测经由馈电线400供给电力的情况。
无线设备100的连接部370包含VBUS端子371、D-端子372、D+端子373及ID端子374。ID端子374是被连接端子的一例。与拍摄装置10的连接部40连接的时候,VBUS端子371、D-端子372、D+端子373及ID端子374分别与VBUS端子471、D-端子472、D+端子473及ID端子474接触。
无线设备100中,MCU310因通过与VBUS端子371连接的馈电线380供给的电力而工作。MCU310通过数据线302与D-端子372及D+端子373连接。从而,MCU310可以通过数据线302与拍摄装置10通信。
设备通知电路320包含第1晶体管330及第2晶体管340。第1晶体管330是PNP晶体管。第1晶体管330根据馈电线380的电压而进行开关动作。具体地说,第1晶体管330的基极端子经由二极管350与馈电线380连接。另外,第1晶体管330的基极端子经由电阻332接地。第1晶体管330的发射极端子经由ID线304与ID端子374连接,第1晶体管330的集电极端子接地。第1晶体管330在从馈电线380供给电力的时候,因馈电线380的电压而成为截止(OFF)。
第2晶体管340根据MCU310的控制而进行开关动作。第2晶体管340是NPN晶体管,第2晶体管340的基极端子经由电阻342与控制线305连接。另外,第2晶体管340的基极端子经由电阻344接地。第2晶体管340的集电极端子与ID线304连接,第2晶体管340的发射极端子接地。第2晶体管340通过MCU310的控制,在控制305线的电位成为H电平的时候成为导通,将ID线304接地。MCU310在经由馈电用端子开始电力供给到经过预定期间的时候,使第2晶体管导通工作。即,第2晶体管340在经由馈电用端子开始电力供给到经过预定期间的时候,具有将被连接端子的电位从H电平变化为L电平的第2电路部的功能。
图5表示连接部40与无线设备100连接时的要部的时序的一例。无线设备100未连接的时候,检测线404通过电阻410上拉,电位为H电平,馈电开关线406的电位由电阻430下拉,为L电平。另外,MCU310内,与控制线305连接的输出端子处于高阻抗状态,但是,控制线305由电阻342及电阻344下拉,电位为L电平。
无线设备100与连接部40连接后,检测线404通过导通状态的第1晶体管330,经由ID端子474及ID端子374接地。因而,检测线404的电位从H电平变化为L电平(t1)。连接检测部240检测检测线404的电位变化后,馈电控制部210为了使馈电开关部30导通,将馈电开关线406的电位变化为H电平(t2)。
馈电开关部30导通后,来自电池80的电力线与馈电线400连接,经由馈电线400、VBUS端子471、VBUS端子371、馈电线380,向MCU310供给电力。MCU310在电力供给后,开始内部的初始化。MCU310作为初始化处理的一部分,将与控制线305连接的输出端子的电位设为L电平。从而,第2晶体管340维持截止状态。
这里,向馈电线380供给电力,向第1晶体管330的基极端子施加与馈电线380的电源电压对应的电压后,第1晶体管330成为截止,检测线404的电位从L电平变化为H电平(t3)。
MCU310在初始化结束到经过预定时间后,将控制线305变化为H电平(t4)。从而,检测线404的电位从H电平变化为L电平。这样,无线设备100通过在时刻t3到t4的期间T1使检测线404的电位暂时为H电平,向拍摄装置10通知连接了无线设备100的旨意。
输出控制部290在馈电控制部210将馈电开关线406设为H电平后检测线404的电位变化为H电平的时候,识别到连接了无线设备100。具体地说,输出控制部290在馈电控制部210将馈电开关线406设为H电平后的预定期间内检测线404的电位变化为H电平的时候,识别为连接了无线设备100。预定期间可以考虑从馈电开关部30开始电力供给到MCU310初始化而将控制线305的电位设为H电平为止的时间的时间长度而确定。
输出控制部290在检测到检测线404变化为H电平后,等待检测线404变化为L电平。检测到检测线404变化为L电平后(t5),输出控制部290识别到连接了无线设备100,为了与无线设备100开始通信,控制ASIC26的各部。具体地说,输出控制部290使馈电控制部210维持向无线设备100供给电力,且控制数据输入输出部230,以作为器件与无线设备100通信。具体地说,数据输入输出部230等待来自无线设备100的数据分组。
无线设备100从连接部40装卸时,检测线404再次成为由电阻410上拉的状态,检测线404的电位从L电平变化为H电平(t6)。输出控制部290在检测线404的电位从L电平变化为H电平的时候,识别到从连接部40装卸了无线设备100。输出控制部290为了停止经由VBUS端子471的电力供给,控制馈电控制部210,将馈电开关线406的电位设为L电平(t7)。
图6表示连接部40与周边设备140连接时的时序。与器件连接的USB线缆中,ID端子接地。另外,周边设备140不具有设备通知电路320这样的电路。从而,本时序中,说明检测线404和馈电开关线406的电位变化。到馈电开关部30导通时刻t2为止,以与图5同样的时序进行,因此说明省略。
馈电开关部30导通时,来自电池80的电力线与馈电线400连接,经由馈电线400、VBUS端子471、VBUS端子371、馈电线380,向周边设备140供给电力。USB线缆内,ID端子接地,因此,到从连接部40装卸周边设备140的USB线缆为止,检测线404的电位不变化。
输出控制部290在馈电控制部210将馈电开关线406设为H电平后的预定期间内检测到检测线404的电位未变化为H电平时,识别为连接部40连接了器件,开始与周边设备140通信(t5)。具体地说,输出控制部290控制ASIC26的各部,以作为器件工作。更具体地说,使馈电控制部210维持向周边设备140供给电力,控制数据输入输出部230,以作为器件与周边设备140通信。数据输入输出部230为了与周边设备140开始通信,向周边设备140发送数据分组。另外,周边设备140从连接部40装卸的时刻t6以下的时候的工作与图5同样,因此说明省略。
如以上说明,无线设备100与周边设备140那样的器件同样,在与连接部40连接时使检测线404变化为L电平,因此,无线设备100可以从拍摄装置10接受电力供给。无线设备100不同于周边设备140那样的器件,通过接受电力供给,暂时地使检测线404的电位变化为H电平。因而,拍摄装置10可以识别无线设备100是接受电力供给的同时作为主机进行数据通信的设备。因而,拍摄装置10与无线设备100之间不要协商就可以快速识别无线设备100,开始通信。另外,MCU310也可以不具有作为主机通信的主机控制器的功能。因而,上述协商功能不必在MCU310安装,也不必在拍摄装置10安装。
图7表示检测连接设备到开始通信为止的处理流程。本流程特别是表示从识别作为器件通信的连接设备到通信开始的处理流程。本流程在判断连接部40未与连接设备连接的时候开始。
步骤S702中,输出控制部290判断检测线404是否变化为L电平。检测线404变化为L电平的时候,在步骤S704进行处理。检测线404为L电平的时候,反复进行步骤S702的判断。
步骤S704中,输出控制部290判断连接了作为器件通信的连接设备,在步骤S706中使USB功率开关即馈电开关部30导通。
步骤S708中,将预定期间加权。本期间考虑从使馈电开关部30导通到经由馈电线400及馈电线380向第1晶体管330的基极端子施加电源电压为止所需时间而确定。
步骤S710中,输出控制部290判断检测线404是否为H电平。检测线404为H电平的时候,识别到作为主机通信的连接设备与连接部40连接,以预定时间加权(步骤S714)。本期间考虑到第2晶体管340导通为止的时间的时间长度等而确定。考虑到第2晶体管340导通为止所需时间的个体误差等,最好以充分的时间加权。
步骤S716中,判断检测线404是否为L电平。检测线404为L电平的时候,输出控制部290控制数据输入输出部230,以作为器件开始通信,而后结束处理。步骤S716判断检测线404不是L电平的时候,输出控制部290不经由连接部40开始通信,通知错误。例如,ASIC26也可以以在显示部18显示错误消息的方式通知CPU12。
步骤S710判断检测线404不是H电平的时候,步骤S730中,输出控制部290识别为连接部40连接了器件。接着,步骤S732中,输出控制部290控制数据输入输出部230,以作为主机开始通信,而后结束处理。通过VBUS端子471,继续电力的供给。即,拍摄装置10作为主机工作,与连接部40连接的连接设备作为器件工作。
另外,本流程中,步骤S716及步骤S720中,判断检测线404不是L电平的时候通知错误。但是,也可以不通知错误,而作为器件开始通信。输出控制部290也可以根据从馈电开关部30供给馈电线400的电力量判断是否从连接部40装卸了连接设备。例如,也可以在从馈电开关部30向馈电线400供给的电力量比预定值小的时候,判断从连接部40装卸了连接设备。
如以上说明,输出控制部290根据电力供给开始后的ID端子474的电位的检测结果,识别连接设备是否为要发送图像数据的第1种类的连接设备。具体地说,输出控制部290识别是否为无线设备100。识别为例如通过无线通信发送图像数据的设备的时候,数据输入输出部230向连接设备发送图像数据。
图8是连接部40的变形例示意图。本变形例中,连接部40是可以连接AV线缆及无线设备100的复合连接器。连接部40及连接部370具有不同于图4的排列的连接端子。另外,本图中,与图4所示的部件附相同符号的部件具有相互同样的功能及工作。
连接部40包含VBUS端子871、D-端子872、D+端子873、检测端子874、视频输出端子875、音频L端子876及音频R端子877。本图是连接了无线设备100的状态的示意图。视频输出端子875、音频L端子876及音频R端子877分别与图4关联说明的视频输出端子475、音频L端子476及音频R端子477对应。这些AV端子在连接部40与AV线缆110连接时使用。与图9关联地说明连接部40与AV线缆110连接的状态。
无线设备100具有的连接部370具有可与本变形例的连接部40连接的形状。连接部370包含VBUS端子881、D-端子882、D+端子883及ID端子884。连接部370与连接部40连接的时候,VBUS端子881、D-端子882、D+端子883及ID端子884分别与VBUS端子871、D-端子872、D+端子873及检测端子874接触。连接部40与无线设备100连接的时候,检测端子874具有与图4关联说明的ID端子474同样的功能。另外,D-端子872及D+端子873分别起到与D-端子472及D+端子473同样的作用,VBUS端子871具有与VBUS端子471同样的功能。
另外,无线设备100具有的VBUS端子881、D-端子882、D+端子883及ID端子884分别起到与关联图4到图7说明的VBUS端子371、D-端子372、D+端子373及ID端子374同样的功能。从而,本变形例中,无线设备100与连接部40连接的时候,拍摄装置10及无线设备100也以与关联图5说明的时序同样的时序工作。另外,周边设备140与连接部40连接的时候,拍摄装置10以与关联图6说明的时序同样的时序工作。
图9是连接部40与AV线缆110连接的状态的示意图。AV线缆110具有可与连接部40连接的形状的连接部980。连接部980包含视频输出端子985、音频L端子986及音频R端子987。连接部980与连接部40连接的时候,视频输出端子985、音频L端子986、音频R端子987及检测端子874分别与视频输出端子875、音频L端子876、音频R端子877及检测端子984接触。
视频输出端子985、音频L端子986及音频R端子987通过在AV线缆110的线缆部内设置的AV信号线,与TV160等连接。从而,连接部40与AV线缆110连接的时候,外部输出部280输出的AV信号,经由AV线缆110向TV160输出。
另一方面,检测端子984在例如AV线缆110的连接器部的内部接地。从而,连接部40与AV线缆110连接的时候,与连接无线设备100时同样,检测线404的电位变化为L电平。因而,输出控制部290通过检测检测线404的电位变化,可以识别AV线缆110或无线设备100与连接部40连接的情况。
图10表示连接了AV线缆110时的时序的一例。AV线缆110中,检测端子984接地,因此,与连接无线设备100时同样,检测线404的电位变化为L电平。从而,到馈电开关部30导通的时刻t2为止,以与图5同样的时序进行控制。
馈电开关部30导通后,来自电池80的电力线与馈电线400连接。AV线缆110不具有经由VBUS端子871向TV160提供电力的馈电线。例如,AV线缆110不具有与VBUS端子871接触的端子。因而,电力实质上不供给AV线缆110。
输出控制部290在馈电控制部210将馈电开关线406设为H电平后的预定期间内检测到检测线404的电位未变化为H电平时,识别为连接部40与器件或AV线缆110连接,外部输出部280可以向外部输出线409传送AV信号(t5)。从而,用户可以工作拍摄装置10,向TV160等的外部设备输出AV信号。另外,输出控制部290使馈电控制部210将馈电开关线406的电位设为L电平,切断来自电池80的电力线和馈电线400的连接(t5)。
AV线缆110从连接部40装卸后,检测线404再次成为由电阻410上拉的状态,检测线404的电位从L电平变化为H电平(t6)。输出控制部290在检测线404的电位从L电平变化为H电平的时候,识别为从连接部40装卸了AV线缆110(t7)。
图11表示本变形例中从检测连接设备到开始输出为止的处理流程。本流程表示了特别是从识别为连接了作为主机通信的连接设备或AV线缆110到开始输出的处理流程。本流程在判断连接部40什么都未连接的时候开始。
步骤S1102中,输出控制部290判断检测线404是否变化为L电平。检测线1104变化为L电平的时候,处理进入步骤S1104。检测线1104为L电平的时候,反复步骤S1102的判断。
步骤S1104中,输出控制部290判断连接了作为主机通信的连接设备或AV线缆110,在步骤S1106中使USB功率开关即馈电开关部30导通。
步骤S1108中,将预定期间加权。本期间考虑从馈电开关部30导通到经由馈电线400及馈电线380向第1晶体管330的基极端子施加电源电压为止所需的时间确定。
步骤S1110中,输出控制部290判断检测线404是否为H电平。检测线404为H电平的时候,识别为作为主机通信的连接设备与连接部40连接,以预定时间加权(步骤S1114)。本期间考虑到第2晶体管340导通为止的时间的时间长度而确定。这里,考虑到第2晶体管340导通为止所需时间的个体误差等,最好以充分的时间加权。
步骤S1116中,判断检测线404是否为L电平。检测线404为L电平的时候,输出控制部290控制数据输入输出部230,以作为器件开始通信,而后结束处理。步骤S1116判断检测线404不是L电平的时候,输出控制部290不经由连接部40开始通信,通知错误。例如,ASIC26也可以以在显示部18显示错误消息的方式通知CPU12。
步骤S1110判断检测线404不是H电平的时候,步骤S1130中,输出控制部290识别为连接部40连接了AV线缆110。接着,步骤S1132中,ASIC26开始AV设备用的处理,而后结束处理。作为AV设备用的处理,可包含以在显示部18显示向外部输出AV信号的菜单的方式通知CPU12的处理。
另外,本流程中,步骤S1116及步骤S1120中,判断检测线404不是L电平的时候通知错误。但是,也可以不通知错误,而作为器件开始通信。输出控制部290也可以根据从馈电开关部30向馈电线400供给的电力量判断是否从连接部40拔下了连接设备。例如,也可以在从馈电开关部30向馈电线400供给的电力量比预定值小的时候,判断从连接部40拔下了连接设备。
如与图8到图11关联地说明,输出控制部290在电力供给开始后检测端子874的电位变化的时候,识别为要向连接设备发送图像作为数据,在电力供给开始后检测端子874的电位不变化的时候,识别为要向连接设备发送图像作为模拟信号。外部输出部280按照输出控制部290的控制,在识别为要向连接设备发送图像作为模拟信号的时候,将图像数据以模拟信号向连接设备输出。
图12表示作为无线设备100的其他例的无线设备1200。无线设备1200除了具有作为设备通知电路320的其他例的设备通知电路1220以及作为MCU310的其他例的MCU1210不具有控制设备通知电路1220的构成外,具有与无线设备100同样的构成。因而,以这些差异为中心,说明无线设备1200的功能及工作。
设备通知电路1220包含使ID线304开关的晶体管1230。晶体管1230是PNP晶体管。晶体管1230的基极端子经由串联连接的二极管1260、电阻1240及电阻1232,与馈电线380连接。晶体管1230的基极端子经由电阻1234接地。晶体管1230的发射极端子经由ID线304与ID端子374连接,晶体管1230的集电极端子接地。设备通知电路1220为了向拍摄装置10通知为无线设备1200的情况,与电阻1240并联设置了用于控制检测线404的电位的电容1250。
连接部40与连接部370连接后,晶体管1230立即与关联图5说明的第1晶体管330同样地工作。从而,连接部40与连接部370连接的时候,检测线404的电位从H电平变化为L电平。这里,在通过拍摄装置10的控制向馈电线380开始电力供给的瞬间,电容1250的二极管1260侧的一端的电位比较快地上升变化到与电源电压相当的电位。从而,在电容1250的另一端,出现与电源电压相当的上升快的电位变化。因而,晶体管1230成为截止。
随着由馈电线380供给的电流对电容1250充电,流向电阻1240的电流增加,电容1250的另一端的电位逐步降低。从而,晶体管1230的基极端子的电位逐渐降低。晶体管1230的基极端子的电位降低到晶体管1230成为导通的电位时,ID线304接地。其结果,拍摄装置10中检测线404的电位变化为L电平。这样,晶体管1230通过向馈电线380施加电源电压而暂时截止,然后再次导通。
图13表示连接部40与无线设备1200连接时的各部的时序的一例。如上所述,到馈电开关部30导通时刻t2为止以与图5同样的时序进行,因此说明省略。
时刻t2中馈电开关部30导通后,来自电池80的电力线与馈电线400连接,经由馈电线400、VBUS端子471、VBUS端子371、馈电线380向MCU310供给电力。MCU310在供给电力后,开始内部的初始化。
这里,由馈电线380供给电力后,如与图12关联说明,晶体管1230暂时成为截止,检测线404的电位从L电平变化为H电平(t3)。如与图12关联说明,通过使电容1250进行充电,检测线404的电位从H电平变化为L电平。这样,无线设备1200在时刻t3到t4的期间T2,通过将检测线404的电位暂时地设为H电平,向拍摄装置10通知连接了无线设备100的情况。
输出控制部290在馈电控制部210将馈电开关线406设为H电平后检测线404的电位变化为H电平的时候,识别为连接了无线设备100。具体地说,输出控制部290在馈电控制部210将馈电开关线406设为H电平后的预定期间内检测线404的电位变化为H电平的时候,识别为连接了无线设备100。预定期间考虑从馈电开关部30开始电力供给到电容1250充电到预定电平为止的时间的时间长度而确定。
输出控制部290在检测到检测线404变化为H电平后,等待检测线404变化为L电平。检测到检测线404变化为L电平后(t5),输出控制部290识别为连接了无线设备1200,为了与无线设备1200开始通信,控制ASIC26的各部。具体地说,输出控制部290使馈电控制部210维持向无线设备1200供给电力,且控制数据输入输出部230,以作为器件与无线设备1200通信。
无线设备1200从连接部40装卸后,检测线404再次成为由电阻410上拉的状态,检测线404的电位从L电平变化为H电平(t6)。输出控制部290在检测线404的电位从L电平变化为H电平的时候,识别为从连接部40装卸,为了停止经由VBUS端子471的电力供给,馈电控制部210将馈电开关线406的电位设为L电平(t7)。
图14表示连接部40与周边设备140连接时的时序。与器件连接的USB线缆中,ID端子接地。从而,到馈电开关部30导通时刻t2为止以与图13同样的时序进行,因此说明省略。
馈电开关部30导通后,来自电池80的电力线与馈电线400连接,经由馈电线400、VBUS端子471、VBUS端子371、馈电线380向周边设备140供给电力。USB线缆内,ID端子接地,因此,到从连接部40装卸周边设备140的USB线缆为止,检测线404的电位不变化。
输出控制部290在馈电控制部210将馈电开关线406设为H电平后的预定期间内检测到检测线404的电位不变化为H电平后,识别为连接部40连接了器件,开始与周边设备140通信(t5)。具体地说,输出控制部290控制ASIC26的各部,以作为主机而工作。更具体地说,使馈电控制部210维持向周边设备140供给电力,控制数据输入输出部230,以作为主机与周边设备140通信。另外,周边设备140从连接部40装卸的时刻t6以下的时候的工作与图13同样,因此说明省略。
另外,作为检测无线设备1200及周边设备140到通信开始为止的处理流程,可以采用与图7近似同样的流程。例如,除了采用在由步骤S708加权的时间及由步骤S714加权的时间考虑了无线设备1200全体的开关工作的应答时间的值外,可以采用与图7同样的流程。
如以上说明,无线设备1200与周边设备140那样的器件同样,在与连接部40连接时将检测线404变化为L电平,因此可以从拍摄装置10接受电力供给。无线设备1200与无线设备100同样,通过接受电力供给,暂时地将检测线404的电位变化为H电平,因此,拍摄装置10可以识别无线设备100为接受电力供给的同时作为主机进行数据通信的设备。特别地,无线设备1200通过接受电力供给而被动且暂时地将检测线404的电位变化为H电平。因而,从给电开始到将检测线404降低为L电平的功能不必在MCU1210安装。因而,可以使无线设备1200进一步小型化。
另外,可以将与图8、图9关联说明的变形例适用为与图12关联说明的连接部40及连接部370的变形例。该场合,作为连接了无线设备1200时的时序,可以采用与图13同样的时序。另外,作为连接了AV线缆110时的时序,可以采用与图10近似同样的时序。例如,作为时刻t3到时刻t4的期间,除了采用考虑了无线设备1200全体的开关工作的应答时间的期间T2外,可以采用同样的时序。另外,作为检测连接设备到输出开始的处理流程,可以采用与图11近似同样的处理流程。具体地说,除了采用在由步骤S1108加权的时间及步骤S1114加权的时间考虑了无线设备1200全体的开关工作的应答时间的值外,可以采用与图11同样的流程。
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拍摄装置10具有ASIC26及CPU12。但是,也可以在一个处理器安装上述ASIC26及CPU12的功能。
与本实施例的拍摄装置10关联说明的处理可以由拍摄装置10的各部例如处理器等按照程序工作来实现。即,可以由所谓计算机装置实现该处理。计算机装置也可以加载控制上述处理的执行的程序,按照读入的程序而工作,执行该处理。计算机装置通过读取存储该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可以加载该程序。
本实施例中,说明了拍摄装置10作为电子设备的一例。拍摄装置可以以透镜更换式的单反相机、紧凑数字摄像机、无镜单反相机、视频摄像机、医用图像装置、附拍摄功能的便携电话、附拍摄功能的便携信息终端、附拍摄功能的游戏设备等的娱乐装置、扫描仪、传真机等具有拍摄功能的设备为适用的对象。另外,作为电子设备,也可以实现为电视、视频、数字相册、投影装置、游戏设备等的娱乐装置等的电子图像装置。另外,电子设备也可以实现为录音装置等的电子声音装置。电子设备不限于电子图像装置、声音装置等,也可以在各种设备安装。
另外,与电子设备连接的连接设备不限于无线设备,也可以采用各种设备。例如,也可以适用GPS设备等。
另外,以上的说明中,输出控制部290在连接端子的电位从第1电位电平变化为第2电位电平的时候,开始向连接设备供给电力。输出控制部290在预定期间内连接端子的电位变化为第1电位电平且在预定期间经过后连接端子的电位变化为第2电位电平的时候,识别为连接了第1种类的连接设备,在预定期间内连接端子的电位未变化为第1电位电平的时候,识别为连接了第2种类的连接设备。这里,电力供给开始后,从第2电位电平到第1电位电平的电位变化和从第1电位电平到第2电位电平的电位变化也可以是时钟信号的一部分。输出控制部290也可以根据作为时钟信号的电位变化是否在预定次数以上,来识别连接设备的种类。这样,输出控制部290也可以根据电力供给开始后是否从连接端子检测到预定次数以上的时钟信号来识别连接设备的种类。例如,输出控制部290也可以在检测到预定次数以上的时钟信号的时候,识别为连接了第1种类的连接设备,在未检测到预定次数以上的时钟信号的时候,识别为连接了第2种类的连接设备。例如,输出控制部290也可以在电力供给开始后从连接端子检测到预定次数以上的时钟信号的时候,识别为连接设备是作为主机通信的设备。另外,输出控制部290也可以在电力供给开始后未从连接端子检测到预定次数以上的时钟信号的时候,识别连接设备是器件。另外,无线设备100中,设备通知电路320也可以具有在经由馈电用端子供给电力的时候向被连接端子输出预定的时钟信号的发信部。MCU310也可以在该发信部向被连接端子输出预定的时钟信号后,开始与拍摄装置10通信。作为根据时钟信号的检测结果识别设备的种类的电子设备系统的一部分,也可以采用与图15以下的图面关联说明的接口系统。
另外,无线设备100是控制通信的设备的一例。可与拍摄装置10连接的设备不限于按照USB规格通信的设备。拍摄装置10具有的连接部40也可以与控制通信的第1设备和不同于第1设备的第2设备之一连接。输出控制部290也可以如上所述根据连接端子的电位的检测结果来识别与连接部40连接的设备是第1设备还是第2设备。
而且,参照图面说明一实施例的接口系统、电子设备的一例的拍摄装置及主机装置。图15是本实施例的接口系统2001的概略方框图。本实施例中,用连接电子设备一例的拍摄装置2100和无线发射器(以下,称为WT)2300的例说明接口系统2001。图15中,接口系统2001具备经由USB(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接口连接的拍摄装置2100和WT2300。本实施例中,拍摄装置2100及WT2300分别是经由接口连接的第1装置及第2装置的一例。
拍摄装置2100具备:拍摄部2010、接口部2020、连接器2021、缓冲存储部2030、图像处理部2040、显示部2050、存储部2060、通信部2070、工作部2080及控制部2090。
拍摄部2010根据设定的拍摄条件(例如,光圈值、曝光值等)由控制部2090控制。拍摄部2010将经由光学系统2011的光学像在拍摄元件2012成像,生成由A/D变换部2013(模拟/数字变换部)变换的基于该光学像的图像数据。拍摄部2010具备:具有多个透镜的光学系统2011、拍摄元件2012及A/D变换部2013。另外,上述光学系统2011可以与拍摄装置2100安装为一体,也可以可装卸地安装到拍摄装置2100。
拍摄元件2012例如将在受光面成像的光学像变换为电信号(电压信号),供给A/D变换部2013。拍摄元件2012的受光面例如由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等的格子状配置的多个图像传感器构成,各个图像传感器将成像的光学像变换为电压值。A/D变换部2013对由拍摄元件2012变换的电压值进行模拟-数字变换,将该变换的数字信号的图像数据输出。
缓冲存储部2030暂时地存储由拍摄部2010拍摄的图像数据。图像处理部2040根据存储部2060存储的图像处理条件,对缓冲存储部2030存储的图像数据执行图像处理。这里的缓冲存储部2030存储的图像数据是指向图像处理部2040输入的图像数据(输入图像),例如,是拍摄图像数据、穿透图像数据或从存储介质2200读出的拍摄图像数据。
显示部2050是例如液晶显示器,显示拍摄部2010获得的图像数据和工作画面等。存储部2060存储由控制部2090进行场景判定时参照的判定条件、拍摄条件等。
通信部2070与存储卡等可取出的存储介质2200连接,对该存储介质2200进行拍摄图像数据的写入、读出或删除。存储介质2200是对拍摄装置2100可装卸地连接的存储部,例如,存储由拍摄部2010生成的拍摄图像数据。
工作部2080例如包含电源开关、快门按钮、十字键、确定按钮、删除按钮及其他工作键,通过由用户工作,接受用户的工作输入,供给控制部2090。
控制部2090例如包含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控制拍摄装置2100具备的各构成。控制部2090在例如经由工作部2080接受拍摄指示时,将经由拍摄元件2012和A/D变换部2013获得的图像数据作为拍摄的静止图像的拍摄图像数据,在存储介质2200存储。另外,控制部2090控制接口部2020,控制经由USB接口与连接器2021连接的装置之间的通信。
总线2400与拍摄部2010、接口部2020、缓冲存储部2030、图像处理部2040、显示部2050、存储部2060、通信部2070、工作部2080、控制部2090连接,转送从各部输出的图像数据和控制信号等。
接口部2020经由连接器2021与WT2300连接,进行WT2300之间的通信。连接器2021是连接的装置为主机及器件之一时可连接的连接器(例如,Mini-AB插座)。即,连接器2021为Mini-A插头及Mini-B插头时都可以连接。连接器2021经由VBUS信号线、ID信号线、D+信号线及D-信号线,与WT2300连接。另外,这里,“主机”是指控制通信的装置,即,通信中成为主控机的装置。另外,“器件”是指通信被控制的装置,即,通信中成为从属机的装置。图15中,为拍摄装置2100是器件而WT2300是主机的时候的例子。
接着,参照图16详细说明拍摄装置2100的接口部2020及连接器2021和WT2300的构成。图16是本实施例中的拍摄装置2100和主机装置的一部分的概略方框图。该图中,详细说明了拍摄装置2100是器件,WT2300是主机的情况。另外,WT2300是根据经由VBUS端子供给的电力而工作且为主机的时候的例子。VBUS端子是电力供给端子的一例。
首先,说明拍摄装置2100的接口部2020及连接器2021的构成。该图中,连接器2021具备VBUS端子、ID端子、D+端子及D-端子。VBUS端子是向经由USB接口连接的装置供给电力的端子。本实施例中,经由VBUS端子,从拍摄装置2100向WT2300供给电力。ID端子是输入识别经由USB接口连接的装置(这里是WT2300)的种类的信号的端子。ID端子是识别端子的一例。D+端子及D-端子是通过差动信号的差动对进行数据的收发的端子。拍摄装置2100经由D+端子及D-端子,在与WT2300之间进行数据的串行通信。
该图中,拍摄装置2100的接口部2020具备电力供给部2022、电平移动部2023、电压施加部2024、通信部2025、下拉电阻2026、接口控制部2027及二极管2028。
电力供给部2022根据从接口控制部2027供给的控制信号(EN信号),向VBUS端子供给电力。即,电力供给部2022在从接口控制部2027的判定部2271供给的EN信号为H(高)状态的时候,使电源线VCC5和VBUS端子之间成为导通状态,向VBUS端子供给电力。另外,电力供给部2022在EN信号为L(低)状态的时候,使电源线VCC5和VBUS端子之间成为非导通状态,向VBUS端子停止电力的供给。这里,例如5V的电压施加到电源线VCC5。
电平移动部2023将向VBUS端子施加的电压(例如5V)电平变换为接口控制部2027的工作电压(例如,3.3V)。即,电平移动部2023在向VBUS端子施加5V的时候,将3.3V(H状态)向接口控制部2027的判定部2271输出。另外,电平移动部2023在向VBUS端子施加0V的时候,将0V(L状态)向接口控制部2027的判定部2271输出。
电压施加部2024与从接口控制部2027连接到ID端子的ID信号线连接。另外,电压施加部2024具备上拉电阻2241。上拉电阻2241的一端与电源线VCC5连接,另一端与ID信号线连接。即,上拉电阻2241是向ID端子施加预定电压(5V)而上拉的电阻。即,电压施加部2024向ID端子施加预定电压(5V)并上拉。
下拉电阻2026与上述的EN信号的信号线连接,将EN信号下拉。二极管2028的阳极端子与上拉电阻2241的另一端连接,阴极端子与ID端子连接。二极管2028在向ID端子施加比接口控制部2027的工作电压(3.3V)高的电压(5V)的时候,防止向接口控制部2027施加比工作电压高的电压。
接口控制部2027进行接口部2020的各部的控制。接口控制部2027判定与连接器2021连接的装置的种类,在将拍摄装置2100作为主机与通信部2025通信和将拍摄装置2100作为器件与通信部2025通信之间切换。接口控制部2027控制经由USB接口的数据通信。另外,接口控制部2027具备判定部2271。
判定部2271根据经由ID端子从与连接器2021连接的装置供给的ID信号,将EN信号设为H状态,使电力供给部2022输出电力。即,判定部2271在向ID端子输入的电压降低到预定阈值以下的时候,将EN信号设为H状态,使电力供给部2022输出电力。例如,判定部2271在ID信号成为L状态的时候,将EN信号设为H状态,使电力供给部2022输出电力。即,电力供给部2022在向ID端子输入的电压降低到预定阈值以下的时候,向VBUS端子供给电力。
另外,判定部2271根据ID信号及从电平移动部2023供给的信号,判定第2装置的种类,在将拍摄装置2100作为主机与通信部2025通信和将拍摄装置2100作为器件与通信部2025通信之间切换。具体地说,判定部2271在从电力供给部2022向VBUS端子供给电力后的预定期间,在ID端子检测到预定次数(例如3次)以上的时钟信号的时候,判定第2装置是主机。另外,判定部2271在该预定期间,在ID端子未检测到预定次数以上的时钟信号的时候,判定第2装置是器件。另外,判定部2271在ID端子的电压保持为比预定阈值大的电压的时候,判定第2装置是主机。即,判定部2271在EN信号为L状态的时候,且从电平移动部2023供给的信号检测为H状态的时候,判定第2装置是主机。
通信部2025经由D+端子及D-端子与WT2300连接。通信部2025是第1通信部的一例。通信部2025根据从判定部2271供给的控制信号,在将拍摄装置2100作为主机通信和将拍摄装置2100作为器件通信之间切换。具体地说,通信部2025在判定部2271判定第2装置为主机的时候,将拍摄装置2100作为器件与第2装置通信。另外,通信部2025在判定部2271判定第2装置为器件的时候,将拍摄装置2100作为主机与第2装置通信。另外,图16中,WT2300是主机装置,因此,这里,通信部2025将拍摄装置2100作为器件与WT2300通信。
另外,通信部2025具备主机通信部2251和器件通信部2252。主机通信部2251是将拍摄装置2100作为主机通信的通信部。另外,器件通信部2252是将拍摄装置2100作为器件通信的通信部。
接着,说明WT2300的构成。图16中,如上所述,是WT2300根据经由VBUS端子供给的电力而工作且为主机的时候的例子。该图中,WT2300具备连接器2031、低电压输出部2032、振荡部2033、调节器部2034、WT控制部2035及通信部2036。
连接器2031是可与器件连接的主机用的连接器(例如,Mini-A插座)。另外,连接器2021和连接器2031经由USB线缆连接,Mini-B插头插入连接器2021,Mini-A插头插入连接器2031。另外,连接器2031具备VBUS端子、ID端子、D+端子及D-端子。
低电压输出部2032与从振荡部2033连接到ID端子的ID信号线连接。另外,低电压输出部2032具备下拉电阻2321。即,根据下拉电阻2321与上拉电阻2241的电阻比,向ID端子输出预定阈值以下的电压。即,低电压输出部2032向连接器2021的ID端子输出预定阈值以下的电压。
振荡部2033根据经由VBUS端子供给的电力,向ID端子输出预定周期的时钟信号。预定周期的时钟信号例如是频率1kHz(千赫)的时钟信号。振荡部2033向VBUS端子供给电力,经由调节器部2034供给电力后开始振荡,向ID端子输出时钟信号。
调节器部2034根据经由VBUS端子由拍摄装置2100供给的电力,生成比向VBUS端子供给的电压(5V)低的电压,向电源线VCC3.3输出。即,调节器部2034根据向VBUS端子供给的电压(5V)生成使WT2300的各部工作的3.3V的电压,供给各部。另外,调节器部2034在向VBUS端子供给电力,VBUS端子的电压成为预定电压以上的时候,开始3.3V的电压的生成。
WT控制部2035控制WT2300的各部。WT控制部2035控制经由USB接口的数据通信。即,WT控制部2035将WT2300作为主机与通信部2036通信。另外,WT控制部2035控制经由无线LAN的通信。
通信部2036经由D+端子及D-端子与拍摄装置2100连接。通信部2036是第2通信部的一例。通信部2036将WT2300作为主机,与拍摄装置2100通信。另外,通信部2036具备主机通信部2361。主机通信部2361是将WT2300作为主机通信的通信部。
电容2037在电源线VCC3.3和地线间连接。电容2037是使从调节器部2034输出的电压平滑化的高通电容。
接着,说明接口系统2001的工作。图17是本实施例中的接口系统2001的工作的定时图。(a)表示ID端子中的ID信号的波形。该图中,纵轴表示ID信号的状态,横轴表示时间。另外,(b)表示VBUS端子的波形及EN信号的波形。该图中,纵轴表示VBUS端子的状态及EN信号的状态,横轴表示时间。另外,(a)及(b)的横轴表示相同时刻。
首先,拍摄装置2100中,在连接器2021什么都未连接的时候,电压施加部2024将ID端子设为H状态。从而,在时刻T1以前,ID信号表示H状态。另外,VBUS端子的状态及EN信号的状态为L状态。时刻T1中,拍摄装置2100与WT2300连接后,WT2300的低电压输出部2032将ID端子设为L状态。从而,ID信号表示L状态。
接着,拍摄装置2100中,判定部2271经由二极管2028,检测ID端子的状态。判定部2271在检测的ID端子的状态为L状态的时候,向EN信号输出H状态(时刻T2)。另外,时刻T2中,电力供给部2022根据从判定部2271供给的EN信号成为H状态的情况,将电源线VCC5和VBUS端子之间设为导通状态,向VBUS端子供给电力。即,电力供给部2022在向ID端子输入的电压降低到预定阈值以下的时候,向VBUS端子供给电力。从而,VBUS端子的状态及EN信号的状态成为H状态。
接着,WT2300中,调节器部2034根据经由VBUS端子供给的电力,经由电源线VCC3.3向WT2300的各部供给电力(电压3.3V)。从而,振荡部2033开始振荡,生成1kHz的时钟信号。振荡部2033将生成的时钟信号向ID端子输出(时刻T3)。
接着,拍摄装置2100中,判定部2271经由二极管2028再次检测ID端子的状态。判定部2271在ID端子检测到预定次数(例如3次)以上的时钟信号的时候,判定连接的WT2300根据经由VBUS端子供给的电力而工作,且是主机。从而,判定部2271在判定连接的WT2300为主机的时候,将拍摄装置2100作为器件与通信部2025的器件通信部2252通信。另外,WT2300中,WT控制部2035将WT2300作为主机与通信部2036的主机通信部2361通信。从而,拍摄装置2100成为器件,WT2300成为主机,接口系统2001中的数据通信成为可能。另外,可以从器件即拍摄装置2100经由VBUS端子向主机即WT2300供给电力。
接着,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的拍摄装置2100及WT2300的各自的处理。图18A及图18B是本实施例中的拍摄装置2100及WT2300的处理的流程图。该图中,图18A表示拍摄装置2100中的处理,图18B表示WT2300中的处理。
首先,参照图18A,说明拍摄装置2100的工作。该图中,拍摄装置2100判定连接器2021的ID端子是否为L状态(步骤S101)。即,拍摄装置2100的判定部2271判定连接器2021的ID端子是否为L状态,在判定ID端子为L状态的时候,处理进入步骤S102。另外,在判定部2271判定ID端子为H状态的时候,处理进入步骤S108。另外,ID端子为L状态的时候,表示经由连接器2021连接的WT2300的低电压输出部2032向ID端子输出L状态。
接着,步骤S102的处理中,判定部2271向EN信号输出H状态,向连接器2021的VBUS端子供给电力。即,判定部2271将EN信号设为H状态,向电力供给部2022输出。电力供给部2022根据EN信号成为H状态的情况,使电源线VCC5和VBUS端子之间成为导通状态,向VBUS端子供给电力。即,电力供给部2022在向ID端子输入的电压为L状态的时候(例如,降低到预定阈值以下的时候),向VBUS端子供给电力。
接着,判定部2271判定是否在连接器2021的ID端子检测到时钟信号(步骤S103)。即,判定部2271在从电力供给部2022向VBUS端子供给电力后的预定期间,判定在ID端子是否检测到预定次数(例如3回)以上的时钟信号。判定部2271在ID端子检测到预定次数以上的时钟信号的时候,处理进入步骤S104。另外,判定部2271在ID端子未检测到预定次数以上的时钟信号的时候,处理进入步骤S106。
接着,步骤S104的处理中,判定部2271判定连接的装置是主机。接着,拍摄装置2100从电力供给部2022向VBUS端子维持电力的供给,作为器件进行通信(步骤S105)。即,判定部2271使通信部2025的器件通信部2252作为器件通信。
另外,步骤S106的处理中,判定部2271判定连接的装置是器件。接着,拍摄装置2100从电力供给部2022向VBUS端子维持电力的供给,作为主机进行通信(步骤S107)。即,判定部2271使通信部2025的主机通信部2251作为主机通信。
另外,步骤S108的处理中,拍摄装置2100判定连接器2021的VBUS端子是否为H状态。即,拍摄装置2100的判定部2271根据从电平移动部2023输出的信号,判定VBUS端子是否为H状态。判定部2271判定VBUS端子为H状态的时候,处理进入步骤S109。另外,判定部2271判定VBUS端子为L状态的时候,处理返回步骤S101,反复进行处理。即,判定部2271在ID端子为H状态,且VBUS端子为L状态的时候,判定未连接第2装置,不进行经由USB接口的数据通信。
另外,步骤S109的处理中,判定部2271判定连接的装置(不需要电力供给)是主机。即,判定部2271在ID端子的电压保持H状态(比预定阈值大的电压)的时候,判定第2装置是主机。接着,拍摄装置2100作为器件进行通信(步骤S110)。即,判定部2271使通信部2025的器件通信部2252作为器件通信。
以上,拍摄装置2100可以使连接的装置与如下3个场合对应。第1场合是连接的装置根据经由VBUS端子供给的电力而工作且是主机的时候。该场合,拍摄装置2100使处理进入步骤S101~S105,作为器件通信。另外,拍摄装置2100经由VBUS端子向连接的装置供给电力。该场合,例如是拍摄装置2100与上述WT2300连接,通过无线LAN进行通信的时候。
另外,第2场合是连接的装置根据经由VBUS端子供给的电力而工作且是器件的时候。该场合,拍摄装置2100使处理进入步骤S101~S103,而且,使处理分支为步骤S103~S106,进入步骤S107。该场合,拍摄装置2100作为主机通信。另外,拍摄装置2100经由VBUS端子向连接的装置供给电力。该场合是例如拍摄装置2100与作为器件的打印机等连接的时候。
第3场合是连接的装置为经由VBUS端子向拍摄装置2100供给电力的主机的时候。该场合,拍摄装置2100将处理分支为步骤S101~S109,而且,进入步骤S110。该场合,拍摄装置2100作为器件通信。另外,拍摄装置2100不经由VBUS端子向连接的装置供给电力。该场合是例如拍摄装置2100与作为主机的个人电脑等连接的时候。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中的接口系统2001具备拍摄装置2100和WT2300。另外,拍摄装置2100具备:具有VBUS端子和ID端子的连接器2021;向VBUS端子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部2022;在电力供给后的预定期间在ID端子检测到预定次数以上的时钟信号的时候,判定WT2300为主机的判定部2271。另外,连接器2021是在连接的装置是控制通信的主机及被控制通信的器件时都可连接的连接器(例如,Mini-AB插座)。另外,WT2300具备根据经由VBUS端子供给的电力向ID端子输出预定周期的时钟信号的振荡部2033。
从而,拍摄装置2100可以正确判定连接的装置是根据经由VBUS端子供给的电力而工作且是主机。因此,接口系统2001及拍摄装置2100即使在经由VBUS端子供给电力的装置可以与主机及器件之一的装置连接的时候,也可以从器件侧向主机侧供给电力。
另外,拍摄装置2100具备向ID端子施加预定电压并上拉的电压施加部2024。而且,电力供给部2022在向ID端子输入的电压降低到预定阈值以下的时候,向VBUS端子供给电力。另外,WT2300具备向ID端子输出预定阈值以下的电压的低电压输出部2032。从而,拍摄装置2100通过检测ID端子的状态,可以正确检测WT2300是否是需要经由VBUS端子供给电力的装置。因此,拍摄装置2100可以向WT2300安全供给电力。
而且,拍摄装置2100具备在判定部2271判定WT2300为主机的时候,作为器件与WT2300通信的通信部2025。另外,WT2300具备作为主机与拍摄装置2100通信的通信部2036(第2通信部)。从而,接口系统2001可以与将拍摄装置2100作为器件而将WT2300作为主机的通信对应。
另外,WT2300具备:向ID端子输出预定阈值以下的电压的低电压输出部2032;根据经由连接器的电力供给端子供给的电力向ID端子输出预定周期的时钟信号的振荡部2033;作为主机与连接的装置通信的通信部2036。另外,WT2300从连接的装置经由VBUS端子,接受工作所必要的电力的供给。从而,WT2300即使在经由VBUS端子供给电力的装置是可与主机及器件之一的装置连接的时候,也可以接受工作所必要的电力的供给。
另外,判定部2271在ID端子的电压保持为比预定阈值大的电压的时候,判定第2装置(不需要电力供给)为主机。从而,本实施例中的接口系统可以与拍摄装置2100为器件,连接装置为(不需要电力供给)主机的时候对应。
接着,参照图18B,说明WT2300的工作。该图中,WT2300与拍摄装置2100连接后,首先,WT2300的低电压输出部2032将连接器2021的ID端子设为L状态(步骤S201)。接着,WT2300等待向VBUS端子供给电力(步骤S202)。向VBUS端子供给电力的时候,WT2300使处理进入步骤S203。接着,步骤S203的处理中,WT2300中,调节器部2034开始电力供给。即,调节器部2034根据经由VBUS端子供给的电力,生成WT2300的电源电压即3.3V,向电源线VCC3.3供给。
接着,WT2300中,振荡部2033开始振荡,向ID端子输出时钟信号(步骤S204)。即,振荡部2033根据经由VBUS端子供给的电力,生成1kHz的时钟信号。振荡部2033将生成的时钟信号向ID端子输出。
接着,WT控制部2035使通信部2036的主机通信部2361将WT2300作为主机通信(步骤S205)。从而,作为主机的WT2300作为根据经由VBUS端子供给的电力而工作的主机,可以与作为器件的拍摄装置2100,经由USB接口进行数据通信。
接着,说明拍摄装置2100与作为器件的第2装置连接的时候。
图19是本实施例中的拍摄装置2100的其他连接例的概略方框图。该图中,接口系统2001a具备经由USB接口连接的拍摄装置2100和器件装置2500。另外,该图中,与图16相同的构成附上同一的符号。器件装置是第2装置的一例。该图中,拍摄装置2100是主机,器件装置2500是器件。即,是接口系统2001a的第2装置为器件的时候的例子。另外,器件装置2500根据经由VBUS端子供给的电力而工作。
器件装置2500具备连接器2031、低电压输出部2032、调节器部2034、器件控制部2035a及通信部2036a。器件控制部2035a控制器件装置2500的各部。器件控制部2035a控制经由USB接口的数据通信。即,器件控制部2035a使器件装置2500作为器件与通信部2036a通信。
通信部2036a经由D+端子及D-端子与拍摄装置2100连接。通信部2036a是第3通信部的一例。通信部2036a将器件装置2500作为器件与拍摄装置2100通信。另外,通信部2036a具备器件通信部2362。器件通信部2362是将器件装置2500作为器件通信的通信部。
接着,说明接口系统2001a的工作。接口系统2001a中,首先,拍摄装置2100与器件装置2500连接时,器件装置2500的低电压输出部2032将ID端子设为L状态。接着,拍摄装置2100进行上述第2场合的处理。即,拍摄装置2100使处理进入图18A的步骤S101~S103,而且,使处理分支为图18A的步骤S103~S106,进入图18A的步骤S107。从而,拍摄装置2100作为主机通信。另外,拍摄装置2100经由VBUS端子向连接的装置供给电力。
另一方面,器件装置2500中,调节器部2034根据经由VBUS端子供给的电力,生成器件装置2500的电源电压即3.3V,供给电源线VCC3.3。器件控制部2035a使通信部2036的主机通信部2361作为主机通信。
如上所述,接口系统2001a中,器件装置2500具备:向连接器2021的ID端子输出预定阈值以下的电压的低电压输出部2032;与拍摄装置2100通信的通信部2036a。另外,判定部2271在预定期间在ID端子未检测到预定次数以上的时钟信号的时候,判定器件装置2500为器件。通信部2025将拍摄装置2100作为主机与器件装置2500通信。从而,接口系统2001a可以与将拍摄装置2100作为主机而WT2300作为器件的通信对应。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可变更。上述的实施例中,说明了采用USB接口的时候,但是也可以在其他接口适用。另外,USB接口可以与USB2.0规格对应,也可以与USB3.0规格对应。另外,上述的实施例中,说明了连接器2021采用Mini-AB插座的形态,但是也可以是采用Micro-AB插座的形态。只要是采用可以与主机及器件之一可都连接的连接器(AB插座)的形态,则也可以是其他形态。
另外,上述的实施例中,第1装置不限于拍摄装置2100,也可以在其他装置适用。另外,第2装置不限于WT2300,也可以在其他装置适用。例如,也可以是将便携用的打印机、便携终端等适用到第2装置的形态。另外,第2装置也可以采用不具备连接器2031,而在本体具备的线缆的前端具备USB的插头的形态。
另外,上述的实施例中,接口控制部2027、WT控制部2035及器件控制部2035a的各部也可以由专用的硬件实现,另外,接口控制部2027、WT控制部2035及器件控制部2035a的各部也可以由存储器及CPU构成,各部的功能通过程序实现。例如,接口控制部2027、WT控制部2035、及器件控制部2035a的各部也可以由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构成。另外,判定部2271中的ID信号的检测、从电平移动部2023输出的信号的检测及EN信号的输出也可以是使用ASIC具有的GPIO(General Purpose Input/Output:通用输入/输出)端子的形态。
另外,上述的实施例中,说明了拍摄装置2100具备电平移动部2023的形态,但是,接口控制部2027工作的电源电压处于向VBUS端子供给的电压范围内的时候,也可以是不具备电平移动部2023的形态。另外,同样,说明了WT2300具备调节器部2034的形态,但是,WT2300的各部工作的电源电压处于向VBUS端子供给的电压范围内的时候,也可以是不具备调节器部2034的形态。另外,上述的实施例中,说明了拍摄装置2100的通信部2025具备主机通信部2251及器件通信部2252的形态,但是通信部2025也可以是不具备主机通信部2251的形态。该场合,通信部2025的处理可以简化。
另外,上述的实施例中,说明了WT2300通过振荡部2033生成时钟信号的形态,但是,也可以通过WT控制部2035的软处理生成时钟信号的形态。
上述的拍摄装置2100在内部具有计算机系统。上述判定部2271的处理过程以程序的形式在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存储,计算机通过读出执行该程序,来进行上述处理。这里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是指磁盘、光磁盘、CD-ROM、DVD-ROM、半导体存储器等。另外,也可以通过通信线路向计算机分发该计算机程序,由接受该分发的计算机执行该程序。
根据以上说明的接口系统2001、接口系统2001a,经由电力供给端子供给电力的装置即使可以与主机及器件之一的装置连接,也可以从器件侧向主机侧供给电力。另外,可以提供可以与主机及器件之一的装置连接,从器件侧向主机侧供给电力的电子设备。另外,可以提供从电子设备经由电力供给端子接受电力的供给的主机装置。
作为通用的接口系统,已知有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系统,但是,与USB接口系统连接的装置的种类包含主机、器件及可以成为主机或者器件的双重器件。主机是控制通信的个人电脑等的装置,器件是通信被控制的周边设备等的装置。另外,USB接口系统采用可以经由VBUS端子向USB接口系统连接的装置供给电源电力的规格。但是,USB接口系统中,虽然经由VBUS端子接受电力供给的装置是器件,但是随着便携设备的普及和装置的多样化,主机也越来越多要求经由VBUS端子接受电力供给。例如,作为器件的摄像机和采用无线LAN(LocalArea Network:局域网)的无线发射器连接的时候,可以从摄像机向WT供给电力。这样的接口系统中,从器件向主机供给电力(例如,参照特开2005-25405号公报)。
但是,特开2005-25405号公报所述的接口系统中,以经由VBUS端子向主机供给电力的装置具备器件中使用的连接器即B插座(例如,Mini-B插座)为前提。即,经由VBUS端子向主机供给电力的上述装置总是为器件,连接的装置限于主机。因此,特开2005-25405号公报所述的接口系统中,在连接的装置的种类(主机及器件之一)未预定的时候无法对应。即,特开2005-25405号公报所述的接口系统中,经由电力供给端子供给电力的装置可以与主机及器件之一的装置连接的时候,存在无法从器件侧向主机侧供给电力的问题。但是,根据与图1到图14关联说明的电设备系统、接口系统2001、接口系统2001a,经由电力供给端子供给电力的装置即使可以与主机及器件之一的装置连接的时候,也可以从器件侧向主机侧供给电力。
以上,用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范围。技术人员应该知道上述实施例可以进行多样的变更或改良。从权利要求的范围可知这样的变更或改良的形态也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所包含的。
应该注意,权利要求的范围、说明书及附图中所示的装置、系统、程序及方法中的工作、顺序、步骤及阶段等的各处理的执行顺序只要没有明示“之前”、“首先”等或者将之前的处理的输出用于之后的处理,则可以任意的顺序实现。权利要求的范围、说明书及附图中的工作流程为了方便,用“首先”、“接着”等进行说明,但是不意味着必须以该顺序实施。

Claims (32)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部,具有与连接设备连接的连接端子及馈电用端子;
检测部,检测上述连接端子的电位;
电源控制部,经由上述馈电用端子开始电力供给;
设备识别部,根据开始上述电力供给后的上述连接端子的电位的检测结果,识别上述连接设备的种类。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源控制部在检测到上述连接端子的电位变化的时候,经由上述馈电用端子开始电力供给。
3.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设备识别部根据在开始上述电力供给后是否从上述连接端子检测到预定次数以上的时钟信号,识别上述连接设备的种类。
4.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电压施加部,向上述连接端子施加预定的电压并上拉,
上述电源控制部在上述连接端子的电压降低到预定阈值以下的时候,经由上述馈电用端子开始电力供给。
5.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设备识别部在上述连接端子的电位未变化而上述馈电用端子的电位变化了的时候,识别为上述连接设备是不要电力供给的设备。
6.权利要求1到3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设备识别部根据从开始上述电力供给的预定期间内的上述连接端子的电位的检测结果,识别上述连接设备的种类。
7.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端子的电位在上述连接设备未连接的时候是第1电位电平,
上述电源控制部在上述连接端子的电位向第2电位电平变化了的时候,开始对上述连接设备的电力供给,
上述设备识别部,在上述预定期间内上述连接端子的电位变化为第1电位电平,且上述预定期间经过后上述连接端子的电位变化为第2电位电平的时候,识别为连接了第1种类的连接设备,在上述预定期间内上述连接端子的电位未变化为第1电位电平的时候,识别为连接了第2种类的连接设备。
8.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源控制部,在上述预定期间经过后,上述连接端子的电位从第2电位电平变化为第1电位电平的时候,使上述电力供给停止。
9.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部是可以与USB器件及USB主机之一连接的USB连接部,
上述连接端子是上述USB连接部的ID端子,
上述连接端子的电位在上述连接设备未连接的时候是H电平,
上述电源控制部在上述连接端子的电位变化为L电平的时候,开始对上述连接设备的电力供给,
上述设备识别部,在上述预定期间内上述连接端子的电位从L电平变化为H电平的时候,识别为上述连接设备是作为USB主机通信,且需要电力供给的设备。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通信控制部,在上述预定期间内上述连接端子的电位从L电平变化为H电平的时候,作为USB器件与上述连接设备通信,在上述预定期间内上述连接端子的电位从L电平未变化为H电平的时候,作为USB主机与上述连接设备通信。
11.权利要求1到3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源控制部从驱动上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向上述馈电用端子供给电力。
12.权利要求1到3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设备识别部根据在开始上述电力供给后是否从上述连接端子检测到预定次数以上的时钟信号,识别上述连接设备的种类。
13.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部可以与控制通信的主机及不同于主机的器件的之一连接,
上述连接端子是用于至少识别上述连接设备是否为器件的端子。
14.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设备识别部在开始上述电力供给后,从上述连接端子检测到上述预定次数以上的时钟信号的时候,识别上述连接设备是作为主机通信的设备。
15.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设备识别部在开始上述电力供给后,从上述连接端子未检测到上述预定次数以上的时钟信号的时候,识别上述连接设备为器件。
16.权利要求1到3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拍摄图像的拍摄部;和
将上述图像作为图像数据向上述连接设备输出的图像输出部,
上述设备识别部根据开始上述电力供给后的上述连接端子的电位的检测结果,识别是否为要作为上述图像数据向上述连接设备发送的第1种类的连接设备,
识别为要作为上述图像数据发送的时候,上述图像输出部将上述图像作为图像数据发送。
17.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设备识别部根据开始上述电力供给后的上述连接端子的电位的检测结果,识别是否要根据来自上述连接设备的请求发送上述图像数据,
上述图像输出部在识别为要根据来自上述连接设备的请求发送上述图像数据的时候,根据来自上述连接设备的请求发送上述图像数据,在识别为不要根据来自上述连接设备的请求发送上述图像数据的时候,向上述连接设备通知发送上述图像数据的旨意。
18.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设备识别部在开始上述电力供给后上述连接端子的电位变化了的时候,识别为要作为上述图像数据向上述连接设备发送,在开始上述电力供给后上述连接端子的电位未变化的时候,识别为要作为模拟信号向上述连接设备发送上述图像,
上述图像输出部在识别为要作为模拟信号向上述连接设备发送上述图像的时候,将上述图像数据以模拟信号向上述连接设备输出。
19.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设备识别部在上述连接端子的电位未变化而上述馈电用端子的电位变化了的时候,识别为要以不同于上述第1种类的连接设备的方式发送图像数据的设备。
20.一种连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部,具有与电子设备的连接端子电连接的被连接端子及馈电用端子;和
第1电路部,在上述被连接端子和上述连接端子电连接的时候,使上述连接端子的电位从第1电位电平变化为第2电位电平,在从上述电子设备经由上述馈电用端子被供给电力的时候,使上述连接端子的电位从第2电位电平变化。
21.权利要求20所述的连接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电路部在从上述电子设备经由上述馈电用端子被供给电力的时候,使上述连接端子的电位从第2电位电平变化为第1电位电平,
上述连接设备还包括:第2电路部,在经由上述馈电用端子开始电力供给到经过了预定期间的时候,使上述连接端子的电位从第1电位电平变化为第2电位电平。
22.权利要求21所述的连接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通信控制部,在上述第2电路部使上述连接端子的电位变化为第2电位电平后,开始与上述电子设备的通信。
23.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连接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电路部具有:通过向上述馈电用端子输入的电源电压而进行开关动作的第1晶体管。
24.权利要求23所述的连接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电位电平是比接地电位高的电位电平,
上述第1晶体管具有:与上述被连接端子连接的集电极端子、接地的发射极端子、和与上述馈电用端子连接的基极端子。
25.权利要求24所述的连接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电路部包括:
第2晶体管,具有与上述被连接端子连接的集电极端子和接地的发射极端子;和
控制电路,与上述第2晶体管的基极端子连接,在经由上述馈电用端子开始电力供给到经过了上述预定期间的时候,使上述第2晶体管导通工作。
26.权利要求21所述的连接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电位电平是比接地电位高的电位电平,
上述第1电路部包括:晶体管,具有与上述被连接端子连接的集电极端子、接地的发射极端子及与上述馈电用端子经由电阻连接的基极端子,
上述第2电路部具有:与上述电阻并联连接的电容。
27.权利要求20到22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接部是USB连接部,
还包括:作为USB主机与上述电子设备通信的USB主机控制器。
28.权利要求27所述的连接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天线部,
上述USB主机控制器将上述天线部接收的信号通过上述USB连接部具有的数据端子向上述电子设备发送。
29.权利要求20到22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电路部具有:发信部,在经由上述馈电用端子被供给电力的时候,将预定的时钟信号向上述连接端子输出。
30.权利要求29所述的连接设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通信控制部,在上述发信部向上述连接端子输出上述预定的时钟信号后,开始与上述电子设备的通信。
31.一种电子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20到22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设备;和
上述电子设备,
上述电子设备具有:
检测部,检测上述连接端子的电位;
电源控制部,在检测到上述连接端子的电位变化的时候,经由上述馈电用端子开始电力供给;
设备识别部,根据上述电力供给开始后的上述连接端子的电位的检测结果,识别上述连接设备的种类。
32.一种方法,包括:
检测步骤,检测与连接设备连接的连接端子的电位;
电源控制步骤,经由与上述连接设备的连接部具有的馈电用端子,开始电力供给;
设备识别步骤,根据开始上述电力供给后的上述连接端子的电位的检测结果,识别上述连接设备的种类。
CN201210033206.5A 2011-02-14 2012-02-14 电子设备、连接设备、电子设备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26929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28391/2011 2011-02-14
JP2011028391A JP5293756B2 (ja) 2011-02-14 2011-02-14 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システム及びデュアルロールデバイス装置
JP2011079860A JP5382045B2 (ja) 2011-03-31 2011-03-31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079860/2011 2011-03-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92986A true CN102692986A (zh) 2012-09-26
CN102692986B CN102692986B (zh) 2017-04-12

Family

ID=46637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33206.5A Active CN102692986B (zh) 2011-02-14 2012-02-14 电子设备、连接设备、电子设备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47073B2 (zh)
CN (1) CN102692986B (zh)
IN (1) IN2012DE0040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4085A (zh) * 2014-12-25 2016-07-06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6292971A (zh) * 2015-06-11 2017-01-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开启电源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713705A (zh) * 2015-11-16 2017-05-24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74264B2 (en) * 2012-03-12 2017-06-06 Ntt Docomo, Inc. Remote control system, remote control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program
WO2013168289A1 (ja) * 2012-05-11 2013-11-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9606953B2 (en) * 2014-03-13 2017-03-28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entering accessory docking mode in USB type C
US9639132B2 (en) * 2014-12-17 2017-05-02 Schneider Electric It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 detection of a device
KR20180007085A (ko) * 2016-07-12 2018-01-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Usb 인터페이스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usb 인터페이스 제어 방법
JP7359047B2 (ja) * 2020-03-16 2023-10-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リアルタイムクロック装置
JP7483482B2 (ja) * 2020-04-28 2024-05-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10188A (ja) * 2000-06-20 2002-01-1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自動伝送デジタルカメラ
CN1425989A (zh) * 2001-06-15 2003-06-25 罗技欧洲公司 用于在数字摄像机和主机间传送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CN1533155A (zh) * 2003-02-10 2004-09-29 ����Techwin��ʽ���� 具有usb驱动器的数码照相机以及用于为usb驱动器馈送电力的方法
JP2005025405A (ja) * 2003-06-30 2005-01-27 Tdk Corp Usb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システム
JP2009130727A (ja) * 2007-11-26 2009-06-11 Sony Corp 撮像装置、情報処理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009208A (ja) * 2008-06-25 2010-01-14 Sharp Corp インタフェース装置及び携帯端末機器
US20100100200A1 (en) * 2008-10-16 2010-04-22 Jason Seung-Min Kim Discovery of connections utilizing a control b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72298B2 (ja) 1998-04-27 2002-04-08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放電回路を備えたスイッチ回路および電子機器
JP3654274B2 (ja) * 2002-08-30 2005-06-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データ転送制御装置、電子機器及び電源切替方法
ATE392771T1 (de) 2003-12-12 2008-05-15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 Ab Zubehörsidentifizierungsalgorithmus für systemstecker
TWI291621B (en) * 2005-06-29 2007-12-21 High Tech Comp Corp Cradle for connecting to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JP5034466B2 (ja) 2006-12-05 2012-09-26 株式会社ニコン デバイス機器、ホスト機器および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システム
JP4961999B2 (ja) 2006-12-25 2012-06-27 株式会社ニコン 電子機器
US7865639B2 (en) * 2007-01-04 2011-01-04 Whirlpool Corporation Appliance with an electrically adaptive adapter to alternatively couple multiple consumer electronic devices
US7711870B2 (en) * 2008-02-06 2010-05-04 Panasonic Corporation Interface detecting circuit and interface detecting method
US7635280B1 (en) * 2008-07-30 2009-12-22 Apple Inc. Type A USB receptacle with plug detection
US20100070659A1 (en) * 2008-09-17 2010-03-18 Kenneth Ma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erating and/or charging a battery powered usb device based on a usb port type
US8176214B2 (en) * 2008-10-31 2012-05-08 Silicon Image, Inc. Transmission of alternative content over standard device connectors
EP2390969A1 (en) * 2010-05-26 2011-11-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nnector and interface device
US8683087B2 (en) * 2011-04-11 2014-03-25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Mobile device auto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10188A (ja) * 2000-06-20 2002-01-1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自動伝送デジタルカメラ
CN1425989A (zh) * 2001-06-15 2003-06-25 罗技欧洲公司 用于在数字摄像机和主机间传送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CN1533155A (zh) * 2003-02-10 2004-09-29 ����Techwin��ʽ���� 具有usb驱动器的数码照相机以及用于为usb驱动器馈送电力的方法
JP2005025405A (ja) * 2003-06-30 2005-01-27 Tdk Corp Usb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システム
JP2009130727A (ja) * 2007-11-26 2009-06-11 Sony Corp 撮像装置、情報処理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009208A (ja) * 2008-06-25 2010-01-14 Sharp Corp インタフェース装置及び携帯端末機器
US20100100200A1 (en) * 2008-10-16 2010-04-22 Jason Seung-Min Kim Discovery of connections utilizing a control bus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4085A (zh) * 2014-12-25 2016-07-06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5744085B (zh) * 2014-12-25 2019-04-19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6292971A (zh) * 2015-06-11 2017-01-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开启电源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713705A (zh) * 2015-11-16 2017-05-24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10277815B2 (en) 2015-11-16 2019-04-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th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6713705B (zh) * 2015-11-16 2020-01-21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N2012DE00409A (zh) 2015-06-05
US9047073B2 (en) 2015-06-02
CN102692986B (zh) 2017-04-12
US20120210023A1 (en) 2012-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92986A (zh) 电子设备、连接设备、电子设备系统及方法
JP5382045B2 (ja)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1390136B1 (ko) 액세서리 전력 관리
JP4440230B2 (ja) 多機能ソケットを備えた携帯端末機及びその多機能ソケットによる通信方法、並びにその多機能ソケット用アダプタ及び多機能ソケットを使用した通信システム
TWI501086B (zh) 對主機電子裝置充電之方法、配件裝置及非暫時性電腦可讀記錄媒體
US756215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vely activating functions provided by a mobile phone
US956324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01102119B (zh) 一种电器设备的充电检测电路及充电检测方法
JP3187341U (ja) シャッター構造を備えた保護ケース
JP5843129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TW201411329A (zh) 使用於一可攜式電子元件之轉接器
US20180081326A1 (en)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apparatus
WO2019039765A1 (en) CAMERA MODULE COMPRISING REINFORCING ELEMENTS TO SUPPORT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ON WHICH A PLURALITY OF IMAGE SENSORS ARE ARRANGE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SAME
US11082600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that perform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ith an image capturing device at two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speed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CN108964187A (zh) 终端以及终端间的充电方法
US20140068113A1 (en)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various accessory devices via respective dedicated connection interfaces
CN110635186B (zh) 一种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586229A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206412603U (zh) Type‑C接头和连接线
KR101238965B1 (ko) 스마트 기기 결합 카메라
US1049606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ling method
US11322970B2 (en) Device with power-off charging capability
CN111866311A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具有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电子装置
CN217983761U (zh) 接口连接装置和车辆
US20230072780A1 (en) Device providing stabilization in the capture of imag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