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81255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81255A
CN102681255A CN2012101441375A CN201210144137A CN102681255A CN 102681255 A CN102681255 A CN 102681255A CN 2012101441375 A CN2012101441375 A CN 2012101441375A CN 201210144137 A CN201210144137 A CN 201210144137A CN 102681255 A CN102681255 A CN 1026812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light
linking fram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4413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81255B (zh
Inventor
陈一绫
郑崇孚
林岳锋
蔡伟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81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12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812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12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露一种显示装置,包含一显示面板及一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含一底板、一发光组件及一结合框。发光组件位于底板上。结合框具透光性,介于发光组件与显示面板之间,其中发光组件的光线穿过结合框并投射至显示面板。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不仅消除了屏幕周边所透出的黑区现象,更可提升显示装置的整体显示品质,而且,藉由介于发光组件与显示面板间的透光性结合框,加大了背光模组对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积,进而加大显示屏幕的整体显示面积。此外,为使光线可穿过结合框并投射至显示面板,本发明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之间正对屏幕周边位置可不需其他用以遮光的措施,进而省下了材料与组装成本。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无边框屏幕或窄边框屏幕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技术中,由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的周边具有黑色矩阵,加上背光模组的周边装设有可避免漏光的遮光边框,使得液晶显示装置的屏幕周边会有黑区现象。因此,可藉由美化边框或遮光边条加以遮蔽液晶显示装置的屏幕周边以美化其外观。
然而,由于现今无边框屏幕的盛行,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周边改成不具黑色矩阵的设计,再搭配现行的背光模组时,由于现行背光模组的周边仍具有可避免漏光的遮光边框,使得液晶显示装置的无边框屏幕可透过其液晶面板若隐若现地看到背光模组周边的遮光边框,造成液晶显示装置的无边框屏幕的周边具有黑区现象发生,从而衍生不佳的显示品味。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无边框屏幕的液晶显示装置显然仍存在不便与缺陷,而有待加以进一步改良。因此,如何能有效地解决上述不便与缺陷,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相关领域亟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不仅解决上述公知技术的不便与缺陷,消除上述屏幕周边所透出的黑区现象,进而提升此显示装置的整体显示品质。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藉由替换上述公知技术的遮光边框,藉此加大背光模组对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积,进而加大显示屏幕的整体显示面积。
依据本发明的一态样,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含一显示面板及一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含一底板、一发光组件及一具透光性的结合框。发光组件位于底板上,且结合框介于发光组件与显示面板之间,从而使发光组件的光线可穿过结合框并投射至显示面板。
此外,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为一无边框的显示装置,故,此显示面板背对背光模组的一面全面地为一有效显示区。
再者,此实施例中,结合框包含一围绕部。此围绕部包含多个第一内壁及多个第二内壁。此些第一内壁围绕以形成一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位于围绕部内,用以容纳上述的发光组件。此些第二内壁围绕以形成一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位于围绕部面向显示面板的一面,且第二开口的面积小于第一开口的面积。
此外,显示装置更包含一透光防护片。透光防护片位于显示面板背对背光模组的一面。
此外,此实施例的一可选择的变化中,结合框更包含一第一光学微结构图案、一第二光学微结构图案及一第三光学微结构图案。第一光学微结构图案分布于此些第一内壁上。第二光学微结构图案分布于围绕部面向显示面板的一面。第三光学微结构图案分布于围绕部邻接此些第一内壁与此些第二内壁的多个面上。
此外,此实施例的另一可选择的变化中,显示装置更包含一遮光层。遮光层至少围绕并贴附于围绕部背对第一内壁的多个面上,或者,甚至,遮光层围绕并贴附于显示面板与围绕部所共同构成的一外侧壁上。
再者,此实施例的又一可选择的变化中,显示装置更包含一光学透光胶层。光学透光胶层呈口字型,介于显示面板与结合框之间,藉此结合显示面板与结合框为一体。
或者,此实施例的又一可选择的变化中,显示面板与结合框相结合的一面包含至少一负压腔,藉由负压腔内的真空状态,显示面板与结合框相互结合为一体。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为一窄边框的显示装置,故,此显示面板区分为一有效显示区与一围绕有效显示区的周边区。
具体来说,显示面板至少包含一上玻璃基板一下玻璃基板一薄膜电晶体元件阵列基板及一驱动晶片组。上玻璃基板、下玻璃基板与薄膜电晶体元件阵列基板皆跨越有效显示区与周边区,且薄膜电晶体元件阵列基板介于上玻璃基板与下玻璃基板之间。驱动晶片组镶设于薄膜电晶体元件阵列基板上,且位于周边区内。
显示装置更包含一外框。外框夹合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其中外框的一夹合部位于显示面板背对背光模组的一面且恰遮蔽驱动晶片组。
适用于上述各实施例中,结合框为一透明或半透明的塑胶材质。塑胶材质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甲基苯乙烯、环烯烃聚合物、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或聚亚酰胺。
适用于上述各实施例中,发光组件包含一导光板及一侧射型发光模组。导光板具有一入光侧面。侧射型发光模组朝入光侧面发光。此外,发光组件更包含一反射片和一扩散片。导光板系夹合于反射片与扩散片之间。
适用于上述各实施例中,发光组件包含一直下式发光模组。此外,发光组件更包含至少一扩散元件。扩散元件包含一扩散板与一扩散片。扩散板包含两相对面。扩散片叠合于扩散板的一面,上述的直下式发光模组朝扩散板的另面发光。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藉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1)藉由移除上述的遮光边框,本发明显示装置不仅消除上述屏幕周边所透出的黑区现象,更可提升此显示装置的整体显示品质;以及
(2)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藉由替换成可透光的结合框,藉此加大背光模组对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积,进而加大显示屏幕的整体显示面积;以及
(3)为使光线可穿过结合框并投射至显示面板,本发明显示装置的屏幕周边正对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之间便不需其他用以遮光的措施(如遮光胶带),进而省下材料与组装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显示装置于一实施例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于此实施例的一变化下的I-I局部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结合框于此实施例下的剖面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于此实施例的另一变化下的剖面侧视图;
图5A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于此实施例的又一变化下的剖面侧视图;
图5B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于此实施例的又一变化下的剖面侧视图;
图6A为图1于此实施例的又一变化下的I-I局部剖面图;
图6B为图1于此实施例的又一变化下的I-I局部剖面图;
图7为图1于此实施例的又一变化下的剖面侧视图;
图8为图1于此实施例的又一变化下的I-I局部剖面图;
图9为本发明显示装置于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图9于此实施例的一变化下的II-II局部剖面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101:显示装置
200:显示面板
201:负压腔
210:上偏极片
220:上玻璃基板
230:彩色滤光片
240:液晶层
250:薄膜电晶体元件阵列基板
260:下玻璃基板
270:下偏极片
280:驱动晶片组
300:背光模组
310:底板
320:发光组件
330:导光板
331:入光面
332:出光面
333:反射面
340:侧射型发光模组
341:电路基板
342:侧射型发光二极体
350:反射片
360:扩散片
370:直下式发光模组
371:电路基板
372:直下式发光二极体
380:扩散元件
381:扩散板
382:扩散片
400:结合框
410:围绕部
411:第一内壁
412:第一开口
413:第二内壁
414:第二开口
415:第三内壁
420:第一光学微结构图案
430:第二光学微结构图案
440:第三光学微结构图案
450、451:遮光层
500:光学透光胶层
600:透光防护片
700:外框
710:框体
720:第一夹合部
730:第二夹合部
L:光线
AA:有效显示区
E:周边区
I-I、II-II:剖面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有鉴于公知液晶显示装置的屏幕周边将背光模组的遮光边框所显露出的黑区现象而造成不佳显示品味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可让背光模组的光线可投射至显示面板上,尤其是显示面板的周围处,而不会被背光模组的元件所遮蔽,进而帮助显示面板提供更大面积的显示面。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图1为本发明显示装置100于一实施例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于此实施例的一变化下的I-I局部剖面图。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00包含一背光模组300及一显示面板200。背光模组300叠设于显示面板200的一侧,用以提供显示面板200显示用的光源。背光模组300包含一底板310、一发光组件320及一结合框400。发光组件320位于底板310上。结合框400具透光性,介于发光组件320与显示面板200之间,且大致对应于显示面板200的周围处。如此,发光组件320所发出的一部分光线L便可不受遮蔽,而穿过此结合框400后并投射至显示面板200的周围处。
具体来说,此外,显示面板200不限为一液晶显示面板200或具有一触碰面板的显示面板。结合框400不限于直接结合显示面板200或发光组件320,举例来说,当发光组件320固定于底板310上,则结合框400的一侧用以支撑显示面板200,另一侧并与底板310(例如藉由卡榫)相互结合,使其配置于发光组件320与显示面板200之间。然而,本发明的结合框400不仅限于此,例如结合框400也可改为固定发光组件320的元件,而非用以支撑显示面板200的元件。
更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00的结合框400于此实施例下的剖面侧视图。
举例来说,结合框400包含一大致对应于显示面板200的周围处的围绕部410。此围绕部410包含多个第一内壁411、多个第二内壁413及多个第三内壁415。此些第一内壁411围绕以形成一第一开口412。第一开口412位于围绕部410内,用以容纳上述的发光组件320。此些第二内壁413围绕以形成一第二开口414,第二开口414位于围绕部410面向显示面板200的一面,且第二开口414的面积小于第一开口412的面积。在此,第一开口412不限接通或不接通第二开口414,只要可让光线L通过即可。此些第三内壁415邻接此些第一内壁411与此些第二内壁413,面向第一开口412与发光组件320。
大致来说,结合框400可以为光学级材料或导光材料,以供光线通过。简单地说,结合框400为一透明或半透明的塑胶材质。所述的塑胶材质例如可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甲基苯乙烯(methylstyrene,MS)、环烯烃聚合物(Cyclo-olefin polymer,COP)、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或聚亚酰胺(polyimide)等等。
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00于此实施例的另一变化下的剖面侧视图。
此实施例的一选项中,结合框400上更可配置光学微结构图案,以便提供更均匀的出光性能或产生更强亮度的光线至显示面板200的周围处。
举例来说,结合框400更包含一第一光学微结构图案420、一第二光学微结构图案430及一第三光学微结构图案440。第一光学微结构图案420分布于所述的此些第一内壁411上。第二光学微结构图案430分布于围绕部410面向显示面板200的一面。第三光学微结构图案440分布于所述的此些第三内壁415上。
当发光组件320发出光线时,部份光线到达第一光学微结构图案420与第三光学微结构图案440后,可增加光反射次数以提高光线强度,光线由结合框400中到达第二光学微结构图案430(即围绕部410面向显示面板200的表面)时,此些光线可更均匀的出光或更强亮度的光线至显示面板200。
本发明不局限上述各光学微结构图案420~440的形成方式,例如上述各光学微结构图案420~440可于此结合框400成形时即一体成形地提供(例如膜内成型)于所述的各表面,或者,上述各光学微结构图案420~440也可于结合框400成形后,才制成(例如印刷或外贴)于所述的各表面。
请参阅图5A与图5B所示,图5A与图5B分别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00于此实施例的又一变化下的剖面侧视图。
此外,此实施例的另一选项中,显示装置100的外壁更可配置遮光层450、451,避免光线自围绕部410外露,不致降低投射至显示面板200的光线强度。
举例来说,如图5A所示,遮光层450围绕并贴附于围绕部410背对第一内壁411与第二内壁413的外壁;或者,举例来说,如图5B所示,甚至,遮光层451围绕并贴附于显示面板200与围绕部410所共同构成的一外侧壁上。
本发明不局限上述遮光层450、451的形式,例如遮光层可以为油墨涂料层、镀膜、独立片体或装饰条。此外,遮光层450、451除了遮光功能,亦可具反光功能,例如为反光涂层、金属镀膜、金属片或光反光片等等。
另外,前述的实施例中,结合框400的一侧结合显示面板200的一面,以便支撑显示面板200。结合框400与显示面板200的结合方式可例如以胶层将结合框400与显示面板200结合为一体,或者,可例如以真空处理方式,将结合框400与显示面板200结合为一体。
具体来说,请参阅图6A所示,图6A为图1于此实施例的又一变化下的I-I局部剖面图。
此实施例的又一选项中,显示装置100更包含一光学透光胶层500(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光学胶)。光学透光胶层500呈口字型,配置于围绕部410面向显示面板200的一面,使结合框400与显示面板200结合为一体后,介于显示面板200与结合框400之间。
请参阅图6B所示,图6B为图1于此实施例的又一变化下的I-I局部剖面图。
此实施例的又一选项中,显示面板200与结合框400相结合的一面包含至少一负压腔201,藉由负压腔201内的真空状态,显示面板200与结合框400相互结合为一体。
请参阅图7所示,图7为图1于此实施例的又一变化下的剖面侧视图。
除了显示面板200直接露出外,此实施例的又一变化中,显示装置100更包含一透光防护片600。透光防护片600贴覆于显示面板200背对背光模组300的一面,以保护显示面板200的显示面不致受异物刮伤。本发明不限此透光防护片600上具有黑框或全透明。
复请参阅图2所示。上述各实施例的其中一变化中,发光组件320为一侧射型发光组件320,包含一导光板330及一侧射型发光模组340。导光板330例如可为一厚度均匀的矩形板或一厚度由大至小的楔形板,具有相对的正面及反面,以及环绕其正面与反面的多个侧面,其正面或反面的面积均大于其中任一侧面的面积。导光板330的任一个侧面皆可为一用以导引入光线进入导光板330的入光面331。导光板330的正面即为一出光面332,出光面332用以送出光线至显示面板200,供显示面板200显示画面。导光板330的反面即为一反射面333。反射面333用以反射光线至出光面332。
侧射型发光模组340包含至少一电路基板341与多个侧射型发光二极体342(Side view type LED)。此些侧射型发光二极体342线性排列地镶设于此电路基板341上以构成一灯条(light bar),且此些侧射型发光二极体342共同面对上述的入光面331,并共同朝向此入光面331发光。
发光组件320更包含一反射片350和一扩散片360,扩散片360位于导光板330的出光面332上,反射片350位于导光板330的反射面333上,亦即导光板330夹合于反射片350与扩散片360之间。
请参阅图8所示,图8为图1于此实施例的又一变化下的I-I局部剖面图。
上述各实施例的其中另一变化中,发光组件320为一直下式发光组件320,包含一直下式发光模组370。直下式发光模组370包含多个电路基板371与多个直下式发光二极体372(top view type LED)。此些直下式发光二极体372线性排列地镶设于此些电路基板371上以构成多个灯条(light bar),且此些直下式发光二极体372共同面对显示面板200与结合框400,并共同对显示面板200与结合框400发光。
此外,发光组件320更包含至少一扩散元件380。扩散元件380包含一扩散板381与一扩散片382。扩散板381包含两相对面。扩散片382叠合于扩散板381的一面,上述的直下式发光模组370朝扩散板381的另面发光。
本发明不限其显示装置100为一无边框屏幕或窄屏幕的显示装置100。
复请参阅图1所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00为一无边框的显示装置100,故,此显示面板200背对背光模组300的一面全面地为一有效显示区AA。如此,显示装置100的一面全部即为全区域的屏幕,不致于显示装置100的一面看到其边框,而且显示装置100的一面全部皆可提供显示之用,也不致有前述黑区现象而造成不佳显示品味的问题。
请参阅图9与图10所示,图9为本发明显示装置101于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10为图9于此实施例的一变化下的II-II局部剖面图。
反观,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00为一窄边框的显示装置101。此显示面板200区分为一有效显示区AA与一围绕有效显示区AA的周边区E。
具体来说,显示面板200包含依序叠设的一上偏极片210、上玻璃基板220、一彩色滤光片230、一液晶层240、一薄膜电晶体元件阵列(TFT Array)基板250、一下玻璃基板260及一下偏极片270,且此上偏极片210、上玻璃基板220、彩色滤光片230、液晶层240、薄膜电晶体元件阵列(TFT Array)基板250、下玻璃基板260及下偏极片270皆跨越有效显示区AA与周边区E。此外,显示面板200更包含一驱动晶片组280。驱动晶片组280镶设于薄膜电晶体元件阵列基板250邻近其边缘处,故,驱动晶片组280仅位处于周边区E内。
此另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1更包含一外框700。外框700夹合显示面板200与背光模组300,以便将显示面板200与背光模组300固定为一体。外框700包含一框体710、第一夹合部720与第二夹合部730。框体710位于第一夹合部720与第二夹合部730之间,且围绕显示面板200与背光模组300共同的外侧壁。第一夹合部720伸向显示面板200背对背光模组300的一面。第二夹合部730伸向底板310背对发光组件320的一面。
需说明的是,由于显示装置101中仅驱动晶片可能遮蔽发光组件320的光线,并于液晶显示装置101的屏幕周边会有邻落的黑区现象,故,第一夹合部720位于显示面板200背对此背光模组300的一面,而仅恰好遮蔽至驱动晶片组280的对应区域。
综上所述,本发明显示装置藉由移除公知技术的遮光边框,不仅消除上述屏幕周边所透出的黑区现象,更可提升此显示装置的整体显示品质,而且,藉由介于发光组件与显示面板间的透光性结合框,藉此加大背光模组对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积,进而加大显示屏幕的整体显示面积。此外,为使光线可穿过结合框并投射至显示面板,本发明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之间正对屏幕周边位置便可不需其他用以遮光的措施,进而省下材料与组装成本。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9)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显示面板;以及
一背光模组,包含:
一底板;
一发光组件,位于该底板上;以及
一结合框,具透光性,介于该发光组件与该显示面板之间;
其中该发光组件的光线穿过该结合框并投射至该显示面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背对该背光模组的一面全面地为一有效显示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结合框包含一围绕部,该围绕部包含:
多个第一内壁,该些第一内壁围绕以形成一第一开口,该第一开口位于该围绕部内,用以容纳该发光组件;以及
多个第二内壁,该些第二内壁围绕以形成一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位于该围绕部面向该显示面板的一面,且该第二开口的面积小于该第一开口的面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结合框更包含:
一第一光学微结构图案,分布于该些第一内壁上;
一第二光学微结构图案,分布于该围绕部面向该显示面板的一面;以及
一第三光学微结构图案,分布于该围绕部邻接该些第一内壁与该些第二内壁的多个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遮光层,围绕并贴附于该围绕部背对该些第一内壁的多个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遮光层更围绕并贴附于该显示面板与该围绕部所共同构成的一外侧壁上。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光学透光胶层,呈口字型,介于该显示面板与该结合框之间,藉此结合该显示面板与该结合框。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与该结合框相结合的一面包含至少一负压腔,该显示面板藉由该负压腔与该结合框相结合。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透光防护片,位于该显示面板背对该背光模组的一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区分为一有效显示区与一围绕该有效显示区的周边区。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更包含:
一上玻璃基板,跨越该有效显示区与该周边区;
一下玻璃基板,跨越该有效显示区与该周边区;
一薄膜电晶体元件阵列基板,跨越该有效显示区与该周边区,且介于该上玻璃基板与该下玻璃基板之间;以及
一驱动晶片组,镶设于该薄膜电晶体元件阵列基板上,且位于该周边区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外框,夹合该显示面板与该背光模组,其中该外框的一夹合部位于该显示面板背对该背光模组的一面且恰遮蔽该驱动晶片组。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结合框为一透明或半透明的塑胶材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塑胶材质选自于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甲基苯乙烯、环烯烃聚合物、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及聚亚酰胺所组成的群组。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光组件包含:
一导光板,具有一入光侧面;以及
一侧射型发光模组,朝该入光侧面发光。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光组件更包含一反射片和一扩散片,该导光板夹合于该反射片与该扩散片之间。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光组件包含一直下式发光模组。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光组件更包含至少一扩散元件。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扩散元件包含:
一扩散板,包含两相对面;以及
一扩散片,叠合于该扩散板的一面,
其中,该直下式发光模组朝该扩散板的另面发光。
CN201210144137.5A 2012-03-01 2012-05-07 显示装置 Active CN1026812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06764A TWI477856B (zh) 2012-03-01 2012-03-01 顯示裝置
TW101106764 2012-03-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1255A true CN102681255A (zh) 2012-09-19
CN102681255B CN102681255B (zh) 2015-05-06

Family

ID=46813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44137.5A Active CN102681255B (zh) 2012-03-01 2012-05-07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81255B (zh)
TW (1) TWI477856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6965A (zh) * 2013-03-28 2014-10-01 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TWI547668B (zh) * 2014-12-09 2016-09-01 揚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模組
CN106990609A (zh) * 2016-01-07 2017-07-28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背光装置及包括该背光装置的显示装置
CN107966843A (zh) * 2016-10-20 2018-04-27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077692A (zh) * 2018-10-22 2020-04-28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11051411B2 (en) 2017-05-27 2021-06-29 Tcl Communications (Ningbo) Co., Ltd.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display thereof
CN114647117A (zh) * 2022-05-19 2022-06-2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3035637A1 (zh) * 2021-09-13 2023-03-16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屏幕组件以及衣物处理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61077B2 (en) 2016-01-07 2018-08-28 Japan Display Inc. Backlight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TWI761295B (zh) 2021-10-07 2022-04-11 達擎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59496A (ja) * 2004-03-11 2005-09-22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直下型バックライト
KR20070107474A (ko) * 2006-05-03 2007-11-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모듈
CN101344651A (zh) * 2007-07-10 2009-01-14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显示装置
CN101630089A (zh) * 2008-07-16 2010-01-20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应用其的液晶显示器
US20100165244A1 (en) * 2008-12-26 2010-07-01 Jin-Soo Shi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1788732A (zh) * 2009-01-22 2010-07-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设备
CN102298225A (zh) * 2010-06-22 2011-12-2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包括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02338944A (zh) * 2010-07-14 2012-02-0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520553A (zh) * 2011-12-30 2012-06-27 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103091899A (zh) * 2011-11-03 2013-05-08 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5783A (zh) * 2009-03-06 2010-09-0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薄型电子装置
KR101706101B1 (ko) * 2010-04-20 2017-02-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59496A (ja) * 2004-03-11 2005-09-22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直下型バックライト
KR20070107474A (ko) * 2006-05-03 2007-11-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모듈
CN101344651A (zh) * 2007-07-10 2009-01-14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显示装置
CN101630089A (zh) * 2008-07-16 2010-01-20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应用其的液晶显示器
US20100165244A1 (en) * 2008-12-26 2010-07-01 Jin-Soo Shi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CN101788732A (zh) * 2009-01-22 2010-07-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设备
CN102298225A (zh) * 2010-06-22 2011-12-2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包括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02338944A (zh) * 2010-07-14 2012-02-0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3091899A (zh) * 2011-11-03 2013-05-08 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CN102520553A (zh) * 2011-12-30 2012-06-27 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6965A (zh) * 2013-03-28 2014-10-01 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TWI547668B (zh) * 2014-12-09 2016-09-01 揚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模組
CN106990609A (zh) * 2016-01-07 2017-07-28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背光装置及包括该背光装置的显示装置
CN107966843A (zh) * 2016-10-20 2018-04-27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7966843B (zh) * 2016-10-20 2021-03-26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11051411B2 (en) 2017-05-27 2021-06-29 Tcl Communications (Ningbo) Co., Ltd.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display thereof
CN111077692A (zh) * 2018-10-22 2020-04-28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WO2023035637A1 (zh) * 2021-09-13 2023-03-16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屏幕组件以及衣物处理装置
CN114647117A (zh) * 2022-05-19 2022-06-2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1255B (zh) 2015-05-06
TWI477856B (zh) 2015-03-21
TW201337409A (zh) 2013-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1255B (zh) 显示装置
CN109683399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1975371B (zh) 下扩散片、背光模块及显示器
CN203868938U (zh) 一种遮光胶带、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
RU2011102753A (ru) Дисплей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электр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US20070103936A1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JP7166413B2 (ja) 発光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KR102513512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060047789A (ko) 백라이트 유닛의 확산판
CN104423094A (zh) 光屏蔽连接膜和包括该光屏蔽连接膜的照明装置
CN103727458A (zh) 背光单元及包括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装置
KR20090073886A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05044986A (zh) 胶框及背光模组
WO2008096423A1 (ja) 光学シートとそ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ディスプレイ
CN102943985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KR20110039807A (ko) 액정디스플레이용 복합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CN101414079B (zh) 背光装置及液晶显示器lcd设备
KR20130002792U (ko) 고색상 채도의 조광판 및 그 제작된 조명 장치
CN206248879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9407402A (zh) 一种薄型化新型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CN111221173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3982831A (zh) 一种背光模组
CN209086462U (zh) 扩散片
CN106526970A (zh) 液晶显示设备
KR20160112195A (ko) 요철판을 갖는 장식용 led 조명기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