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86462U - 扩散片 - Google Patents

扩散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86462U
CN209086462U CN201822079280.6U CN201822079280U CN209086462U CN 209086462 U CN209086462 U CN 209086462U CN 201822079280 U CN201822079280 U CN 201822079280U CN 209086462 U CN209086462 U CN 2090864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ballon
diffusion sheet
substrate film
shielding layer
diff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7928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羽柱
黄盛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emaxing Photo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emaxing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emaxing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emaxing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7928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864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864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864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扩散片,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扩散片包括:第一基底薄膜;第二基底薄膜;以及第一遮蔽层,配置于所述第一基底薄膜及所述第二基底薄膜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遮蔽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基底薄膜及所述第二基底薄膜之间,并包括空气隙(air gap)及图案。

Description

扩散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扩散片及包括其的背光单元,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提升遮蔽性能的扩散片及包括其的背光单元。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包括向画面整体均匀地照射光的背光模块。背光模块包括:灯泡;反射灯泡的光的灯泡反射板;以及使反射的光进行面光源化的导光板。
在导光板的上表面配置有光学薄膜,所述光学薄膜包括使光均匀地扩散的扩散片和将扩散的光进行集光的棱镜片。
扩散片需要有遮蔽性能。导光板的图案或背光模块的组装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可能会被用户识认,由此,将可能减小用户经验的满意度。因此,确保扩散片的遮蔽力成为提高背光模块的完成度的必要的条件。
一般而言,为了提升扩散片的遮蔽力,利用有在扩散片的基底薄膜追加微珠的高遮蔽扩散片。但是,高遮蔽扩散片存在有因添加的微珠而光的亮度降低的问题。因此,亟需研究能够确保遮蔽力的新的类型的扩散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散片及包括其的背光单元,通过在多个基底薄膜间有效地配置图案和微珠(beeds),在确保遮蔽力的同时,能够使光的亮度降低的情形最小化。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扩散片包括:第一基底薄膜;第二基底薄膜;以及第一遮蔽层,配置于所述第一基底薄膜及所述第二基底薄膜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遮蔽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基底薄膜及所述第二基底薄膜之间,并包括空气隙(air gap)及图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样的实施例,扩散片在多个基底薄膜间有效地配置图案和微珠,从而在确保遮蔽力的同时,能够使光的亮度降低的情形最小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扩散片。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扩散片。
图4及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微珠的粒子含量对应的光雾值及透过率的测量值。
图6及图7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微珠的粒子含量对应的光雾值及透过率的测量值。
图8及图9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微珠的粒子含量对应的光雾值及透过率的测量值。
图10至图12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遮蔽层中包括的微珠的粒子含量对应的光雾值、透过率以及粘结力的测量值。
图13示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扩散片性能的实验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相关的动作原理进行详细的说明。并且,在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的过程中,如何判断为对相关的公知功能及结构的具体说明会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的情况下,将省去对其详细的说明。此外,以下使用的术语为考虑到本实用新型中的功能而进行定义的术语,其可以根据用户、运营者的意图或者惯例等而改变。因此,所使用的术语的定义应当基于本说明书整体上的内容及与之相应的功能而进行解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1,液晶显示装置1(或者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装置)包括背光单元10和液晶面板20。一般而言,背光单元10可以设置于液晶面板20的后方,用于向液晶面板20照射光。背光单元10包括:光源11、反射板12、导光板13、扩散片14、棱镜片15、16以及反射偏振片17。
从光源11释放的光可以利用导光板13变换为面光源的形态。其中,光源11可以是边缘型(edge type)或直下型。作为一例,光源11可以使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荧光灯。
反射板12配置于导光板13后方,以将向导光板13后方出射的光反射到导光板13并进行入射,从而使光的损失最小化。
扩散片14可以将从导光板13入射的光均匀地进行分散。扩散片14可以涂覆添加有光扩散剂微珠(beeds)的硬化性树脂溶液,并利用光扩散剂微珠来诱发光扩散。并且,扩散片14形成有均匀或不均匀的大小的形状(例如,球形)的凸起图案(或者凸出部),以促进光的扩散。
其中,所述硬化性树脂可以是选自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酯丙烯酸酯以及自由基发生型单体中的至少一种以上并单独或混合使用。
棱镜片15、16可以利用表面上形成的光学图案来对入射的光进行集光,并将其向液晶面板20出射。棱镜片15、16可以由光学图案层构成,其在透光性基底薄膜上部形成有三角阵列(array)形态的光学图案,所述光学图案通常具有45°的倾斜面以提升正面方向的亮度。
反射偏振片17设置于棱镜片15、16上部,对于从棱镜片15、16集光的光,使其一部分偏光透过,而其它偏光向下部反射,从而起到再循环光的作用。
液晶面板20根据电信号将从光源11照射的光向规定的图案进行折射。被折射的光通过配置于液晶面板20的前表面的彩色滤光片和偏振滤光片而构成画面。
为了提升扩散片14的遮蔽力,可以在基底薄膜添加微珠。在此情况下,扩散片14的遮蔽力和光的亮度处于权衡(trade off)关系。即,在扩散片14的基底薄膜添加微珠的情况下,虽然能够提升扩散片14的遮蔽力,但是光的亮度将可能降低。
作为确保扩散片14的遮蔽力的同时使光的亮度降低的情形最小化的方法,在后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多样的实施例中,将参照图2及图3对包括多个基底薄膜及形成于多个基底薄膜之间的遮蔽层的扩散片14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扩散片。
扩散片20包括:第一扩散层21、24、第二扩散层22、25以及遮蔽层23。其中,第一扩散层21、24、第二扩散层22、25以及遮蔽层23的结构也可以定义为单一的扩散片。
第一扩散层21、24包括第一基底薄膜21及第一图案扩散层24。
第二扩散层22、25包括第二基底薄膜22及第二图案扩散层25。
作为一例,在第一基底薄膜21及第二基底薄膜22的一面可以形成有用于光的扩散的第一图案扩散层24及第二图案扩散层25。并且,也可以仅在第一基底薄膜21的一面形成有第一图案扩散层24,或者仅在第二基底薄膜22的一面形成有第二图案扩散层25。即,第一图案扩散层24及第二图案扩散层25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被省去。并且,第一图案扩散层24及第二图案扩散层25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为了提升光扩散而包括微珠。在此情况下,可以调整微珠的大小及微珠的含量。作为一例,第一图案扩散层24及第二图案扩散层25可以由树脂(resin)形成。
遮蔽层23可以遮蔽源自导光板13等的图案或杂质等形状。
遮蔽层23可以配置于第一基底薄膜21及第二基底薄膜22之间。作为一例,遮蔽层23可以由粘结剂构成。在此情况下,粘结剂可以是减压性粘结剂(PSA:pressure sensitiveadhesive)。
遮蔽层23可以粘结多个扩散层。作为一例,遮蔽层23将第一扩散层21、24以及第二扩散层22、25进行粘结(或者接合)。或者,遮蔽层23将第一基底薄膜21以及第二基底薄膜22进行粘结(或者接合)。
遮蔽层23可以包括用于使光进行扩散并避免污痕、白点、黑点等被识认的微珠。在此情况下,向扩散片20照射的光可以被微珠反射、折射或扩散。
遮蔽层23可以在第一基底薄膜21的一面及第二基底薄膜22的一面中的至少一方按规定的图案进行配置或形成,以用于使光进行扩散并避免污痕、白点、黑点等被识认。作为一例,规定的图案可以是球形、六面体形、三角锥形等。作为一例,规定的图案可以规则或不规则地形成。
作为一例,在遮蔽层23按规定的图案配置或形成的情况下,所述规定的图案可以包括微珠。在所述规定的图案包括微珠的情况下,与遮蔽层23仅由图案形成或者以包括微珠的单纯的图案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更高的光的扩散率和更加提升的遮蔽力。
在扩散片20内部确保空气隙(air gap)的情况下,能够提升光的亮度。空气隙可以因遮蔽层23和空气的折射率的差异而促进光的扩散,从而提升亮度。
遮蔽层23的所述规定的图案可以被配置为,在第一基底薄膜21和第二基底薄膜22之间形成规定的空气隙20-1。
根据上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多样的实施例,在第一基底薄膜21和第二基底薄膜22之间可以配置形成有规定的图案的遮蔽层23。其中,第一基底薄膜21及第二基底薄膜22的厚度可以形成为16μm,其为为了确保遮蔽力而包括微珠的一般的基底薄膜的厚度的32μm的一半。由此,包括第一基底薄膜21及第二基底薄膜22的扩散片20的厚度可以达到与所述一般的基底薄膜的厚度类似或相同的水平。
根据上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扩散片20设置有微珠及图案中的至少一种,并且包括空气隙,从而在确保遮蔽力的同时,能够使亮度降低的情形最小化。
如上所述的例,遮蔽层23及图案扩散层24、25可以包括微珠。以下,对遮蔽层23及图案扩散层24、25中包括的微珠的特性进行详细的说明。
微珠的特性例如可以由微珠的大小、微珠的含有量%进行定义。
作为一例,遮蔽层23中包括的微珠的特性可以基于对扩散片20的光雾值、对扩散片20的遮蔽力以及遮蔽层23的粘结力中的至少一种来决定。
作为一例,图案扩散层24、25中包括的微珠的特性可以基于对扩散片20的光雾值以及对扩散片20的遮蔽力中的至少一种来决定。
光雾值用于定义光的扩散率。光雾值可以如以下的数学式1进行定义。其中,光雾值的单位可以是%。
【数学式1】
具体而言,扩散片20具有光雾特性。光雾特性可以被定义为,当光通过透明的材料时,光根据材料的固有的特性而被扩散,从而呈现出不透明的现象(例如,模糊现象)的情形。
遮蔽力为遮蔽源自导光板13等的图案或者杂质等的形状的程度。遮蔽力越高,越能够较好地遮蔽后面的形状。遮蔽力越高,越无法识认导光板13的图案及杂质等,从而能够向用户提供干净的画面。作为一例,遮蔽力可以由%单位进行定义。
粘结力可以被定义为第一基底薄膜21及第二基底薄膜22进行粘结的力的程度。作为一例,粘结力越大,第一基底薄膜21及第二基底薄膜22越能够强力地进行粘结。其中,粘结力的单位可以被定义为千克力(kilogram-force,kgf)。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扩散片。
以下,为了说明上的便利,对于与图2中所述的说明重复的内容将省去详细的说明。
扩散片30包括:第一扩散层31、34、第二扩散层32、35以及遮蔽层33、36。其中,第一扩散层31、34、第二扩散层32、35以及遮蔽层33、36也可以被定义为单一的扩散片。以下,为了说明上的便利,将以遮蔽层所指的是遮蔽层33、36为例进行说明,但是,遮蔽层也可以被定义为分别指的是第一遮蔽层33或者第二遮蔽层36。
第一扩散层31、34包括第一基底薄膜31及第一图案扩散层34。
第二扩散层32、35包括第二基底薄膜32及第二图案扩散层35。
遮蔽层33、36包括第一遮蔽层33及第二遮蔽层36。其中,第一遮蔽层33及第二遮蔽层36也可以被定义为粘结层或者图案扩散层。
第一图案扩散层34及第二图案扩散层35中的至少一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被省去。并且,第一图案扩散层34、第二图案扩散层35、第一遮蔽层33以及第二遮蔽层36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为了提升光扩散而包括微珠。在此情况下,微珠的大小及微珠的含量可以进行调整。作为一例,第一图案扩散层34、第二图案扩散层35、第一遮蔽层33以及第二遮蔽层36的材质可以是树脂(resin)。
作为一例,在第一基底薄膜31的一面及第二基底薄膜32的一面中的一方配置有第一遮蔽层33的情况下,在第一基底薄膜31的一面及第二基底薄膜32的一面中的另一方可以形成有第二遮蔽层36。在此情况下,第一遮蔽层33可以涂覆于第一基底薄膜31的一面及第二基底薄膜32的一面中的一方,第二遮蔽层36涂覆于第一基底薄膜31的一面及第二基底薄膜32的一面中的另一方。
图3的扩散片30与图2的扩散片20相比还附加了第二遮蔽层36,因此,图3的扩散片30与图2的扩散片20相比能够更大地形成空气隙30-1。由此,图3的扩散片30与图2的扩散片20相比能够更加提升光的扩散率,从而能够使亮度降低的情形最小化。
作为一例,第二遮蔽层36可以包括第一凸起部及第二凸起部,以确保空气隙30-1。其中,第一凸起部的高度可以被设定为比第二凸起部的高度大规定的值。根据这样的结构,第一凸起部可以使第二遮蔽层36支撑第一遮蔽层33。其中,由于第二凸起部的高度小于第一凸起部,在第一遮蔽层33和第二遮蔽层36间能够更大地形成空气隙。
其中,第一凸起部及第二凸起部可以是作为亚克力的一种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 methyl methacrylate,PMMA)、透明的尿烷(urethane)、树脂等材质。
在上述的图2及图3的实施例中,遮蔽层23、33、36中包括的微珠的特性以及图案扩散层24、25、34、35中包括的微珠的特性可以基于对扩散片20、30的光雾值以及对扩散片20、30的透过率来进行设定。其中,微珠的特性例如可以被由微珠的大小及微珠的含有量%中的至少一种来进行定义。
在扩散片20、30的光雾值维持高的水平且扩散片20、30的透过率低的情况下,可以判断为具有优异的遮蔽力。考虑到这样的光雾值及透过率,能够以实验的方式决定图案扩散层及遮蔽层中包括的微珠的特性。
以下,参照图4至图9对用于决定图案扩散层及遮蔽层中包括的微珠的特性的实验数据进行说明。
图4及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微珠的粒子含量对应的光雾值及透过率的测量值。
图4示出微珠的大小为80nm、微珠的含量为10%、20%、30%、35%、40%、45%、60%的情况下的光雾(haze)以及透过率(TT,total transmittance)的测量值。图5是示出图4的所述测量值的图表。
参照图4及图5可以确定出,即使微珠的含量增加为10%、20%、30%、35%、40%、45%、60%,光雾值也将较为恒定,而透过率则逐渐地减小。
图6及图7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微珠的粒子含量对应的光雾值及透过率的测量值。
图6示出微珠的大小为250nm、微珠的含量为10%、20%、30%、40%、50%的情况下的光雾值及透过率的测量值。图7是示出图6的所述测量值的图表。
参照图6及图7,即使微珠的含量增加为10%、20%、30%、40%、50%,光雾值也将较为恒定,而透过率则随着微珠的含量而先是减小,然后从30%含量开始较为恒定。
图8及图9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微珠的粒子含量对应的光雾值及透过率的测量值。
图8示出微珠的大小为500nm、微珠的含量为10%、20%、30%、40%、50%的情况下的光雾值及透过率的测量值。图9是示出图8的所述测量值的图表。
参照图8及图9,即使微珠的含量增加为10%、20%、30%、40%、50%,光雾值也将较为恒定,而透过率则随着微珠的含量而先是减小,然后从30%含量开始较为恒定。
参照上述的图4至图9,可以实验的方式测量微珠的特性(例如,微珠的大小及微珠的含有量)对应的光雾值及透过率的大小,并基于其结果来决定图案扩散层中包括的微珠的特性。
作为一例,在图4及图5的情况(微珠的大小为80nm的情况)下,可以将光雾值最高、透过率最低的微珠60%含量的情况选择为所目标的微珠的特性。
作为另一例,在图6及图7的情况(微珠的大小为250nm的情况)下,可以将光雾值最高、透过率第三低的微珠50%含量的情况选择为所目标的微珠的特性。或者,可以将从透过率低的数值开始收敛的微珠30%含量的情况选择为所目标的微珠的特性。
作为又一例,在图8及图9的情况(微珠的大小为500nm的情况)下,可以将光雾值最高、透过率第三低的微珠50%含量的情况选择为所目标的微珠的特性。或者,可以将从透过率低的数值开始收敛的微珠30%含量的情况选择为所目标的微珠的特性。
图10至图12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遮蔽层中包括的微珠的粒子含量对应的光雾值、透过率以及粘结力的测量值。
图10示出遮蔽层中包括的微珠的大小为250nm、微珠的含量为3%、5%、7%、10%、15%、20%、25%的情况下的光雾值、透过率以及粘结力的测量值。
图11是示出光雾值及透过率的测量值的图表,图12是示出粘结力的测量值的图表。
确保遮蔽力的同时使亮度降低的情形最小化的微珠的含量可以根据使光雾值维持高的水平的同时,透过率低、粘结力高的情况下的实验来决定。其中,粘结力越高,基底薄膜间的约束力越大,从而提升扩散片的强度。
参照图10至12(微珠的大小为250nm的情况),在各实验例中,光雾值在高的水平上较为发恒定,透过率在低的水平上较为恒定,因此,可以将作为粘结力最大的例的微珠的含量为3%的情况选择为最佳的微珠的特性。
根据上述的多样的实施例,可以基于光雾值、透过率以及粘结力来实现包括最佳的微珠特性的光学薄膜。
上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多样的实施例与在基底薄膜直接附加微珠的扩散片相比,能够在确保遮蔽力的同时使亮度降低的情形最小化。这也可以通过图13的实验结果来进行确认。
图13示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扩散片性能的实验结果。
具体而言,其示出现有技术的情况1310以及本实用新型的多样的实施例的情况1320的光雾值、透过率、亮度、色坐标以及外观。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多样的实施例的情况1320可以划分为第一遮蔽层包括于扩散片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扩散片20的情况)和第一遮蔽层及第二遮蔽层(本实用新型的图3的扩散片30的情况)包括于扩散片的情况。
参照图13,在现有技术的情况1310以及本实用新型的多样的实施例的情况1320下,光雾值呈现出高的水平。对于透过率而言可以确认出,现有技术的情况1310以及本实用新型的多样的实施例的情况1320下呈现出可以允许的水平,因此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均确保遮蔽力。对于亮度而言可以确认出,与现有技术的情况1310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多样的实施例的情况1320下处于与100%相近的更高的水平。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扩散片1320中利用的两枚基底薄膜可以具有现有技术的扩散片1310中利用的基底薄膜厚度的一半以下的厚度。通过这样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扩散片1320在维持与现有技术的扩散片1310相同或者类似的厚度的同时,能够使亮度降低的情形最小化并确保优异的遮蔽力。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扩散片1320中,与仅包括第一遮蔽层的情况相比,在包括第一及第二遮蔽层的情况下,扩散片的厚度将可能更厚。例如,在仅包括第一遮蔽层的扩散片的情况下,可以形成为32至34um的厚度,在包括第一及第二遮蔽层的扩散片的情况下,可以形成为32至36um的厚度。
以上,虽然图示并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背离如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与之等价物进行定义的本实施例的思想及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本实用新型的形态及详细内容进行多样的变形。

Claims (9)

1.一种扩散片,其中,
包括:
第一基底薄膜;
第二基底薄膜;以及
第一遮蔽层,配置于所述第一基底薄膜及所述第二基底薄膜之间,
所述第一遮蔽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基底薄膜及所述第二基底薄膜之间,并包括空气隙及图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片,其中,
所述第一遮蔽层还包括第一微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片,其中,
在所述第一基底薄膜及所述第二基底薄膜中的至少一方的一面形成有图案扩散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散片,其中,
所述图案扩散层还包括第二微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片,其中,
还包括:
第二遮蔽层,配置于所述第一基底薄膜及所述第二基底薄膜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扩散片,其中,
所述第二遮蔽层形成于所述第一遮蔽层的一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扩散片,其中,
所述第二遮蔽层包括具有彼此不同的高度的第一凸起部及第二凸起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扩散片,其中,
所述第一凸起部比所述第二凸起部更高地形成,以使所述第一遮蔽层和所述第二遮蔽层相粘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片,其中,
所述扩散片的厚度是32um至36um。
CN201822079280.6U 2018-12-12 2018-12-12 扩散片 Active CN2090864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79280.6U CN209086462U (zh) 2018-12-12 2018-12-12 扩散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79280.6U CN209086462U (zh) 2018-12-12 2018-12-12 扩散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86462U true CN209086462U (zh) 2019-07-09

Family

ID=67126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79280.6U Active CN209086462U (zh) 2018-12-12 2018-12-12 扩散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864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24338A (zh) * 2022-06-13 2022-08-19 深圳市兆驰光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扩散膜及背光模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24338A (zh) * 2022-06-13 2022-08-19 深圳市兆驰光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扩散膜及背光模组
CN114924338B (zh) * 2022-06-13 2023-12-05 深圳市兆驰光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扩散膜及背光模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03188U (zh) Led光源的透镜结构及其应用的led封装体
KR100907231B1 (ko) 광학 시트,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액정 표시장치
TWI477856B (zh) 顯示裝置
JP7166413B2 (ja) 発光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KR20160045213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US11048038B2 (en) Optical film for improving light diffusion and preventing brightness deterioration
KR20070091519A (ko) 직하광식 및 감입광식 백라이트 모듈용 광산란 필름
US20090046370A1 (en) Prism shee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1419298A (zh) 多功能光学膜片与偏光片
TW200842409A (en) Multifunctional optical multilayer film using micro patterning
CN111913320A (zh)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US855896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back light having improved light concentration efficiency
US11314128B2 (en) Diffusion sheet and a backlight unit including the diffusion sheet
US20090130340A1 (en) Light diffusion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KR100793091B1 (ko) 휘도 향상 시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장치
KR100838681B1 (ko) 광학 시트, 이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CN209086462U (zh) 扩散片
US20090022953A1 (en) Diffusion brightness enhancement sheet
KR102598767B1 (ko) 슬림형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TWI327670B (en) Optical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CN209460443U (zh) 光学薄膜
US20100002416A1 (en) Optical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CN104089220B (zh) 直下式背光源模组
CN210123507U (zh)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113970859A (zh) 一种反射片、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