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78034B - 卷帘及其调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卷帘及其调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78034B
CN102678034B CN201110069456.XA CN201110069456A CN102678034B CN 102678034 B CN102678034 B CN 102678034B CN 201110069456 A CN201110069456 A CN 201110069456A CN 102678034 B CN102678034 B CN 1026780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tain plate
side plate
firm part
roller shutter
r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6945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78034A (zh
Inventor
游福来
黄清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YOU Co Ltd
Teh Y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Y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Y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Y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6945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780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780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780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780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780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卷帘及其调整方法。该卷帘包括:一顶轨道,其内侧枢接有一卷筒;一牢固件,为连接于该顶轨道;一底轨道,为设有一横杆;一帘板,具有一第一末端及一第二末端,其中该第一末端与该卷筒固定,该帘板从该卷筒向该底轨道延伸、绕行该横杆、并与该牢固件相接,使得该帘板对折并形成一第一侧板及一第二侧板,且该第二末端为伸出于该牢固件。该牢固件具有一锁定状态与一释锁状态,该牢固件处于锁定状态时便可夹住该第二侧板顶端的部分帘板,该牢固件处于释锁状态时则允许该第二末端相对于该牢固件位移,以调整该第二末端伸出于该牢固件的长度。

Description

卷帘及其调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卷帘及其调整方法,尤指一种可提升遮光效果以及搭配各种尺寸窗户的卷帘,及其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窗帘有许多种类,例如百叶帘、卷帘、及蜂巢帘等等。当降下窗帘时,可以遮住窗户以及减少射入房间内的阳光,同时也提升房间的隐密性以及防止他人可从窗户看到房间内的情况。当升起窗帘时,人们便可由窗户看到完整及清楚的景观,而阳光也可从窗户射入房间内。
现有的卷帘,包括一顶轨道、一底轨道、一卷筒、一帘板、及一驱动机构,该卷筒组接于该顶轨道的内侧,驱动机构用以驱动卷筒作转动,而底轨道连接于该帘板的下端。
帘板包含有一前侧板及一后侧板,该前侧板与后侧板为一体成形,而前侧板及后侧板上各包含有数个间隔设置的透光部位及遮光部位,而前侧板的上端固定于卷筒,而后侧板的上端固定于顶轨道。然而,因后侧板的顶端固定点与卷筒之间的距离太远,导致帘板的前侧板与后侧板之间的密合度太差,而容易产生漏光的情形。可以理解的,前侧板的遮光部位的位置必须调整到与后侧板的遮光部位的位置完全交错,才能够完整地阻止光线穿透帘板。然而,由于后侧板的上端固定于顶轨道,所以使用者无法对后侧板作上下调整,加深了调整的困难度。此外,由于窗户的尺寸规格不一,常常发生底轨道的底侧无法与窗户的下缘贴齐的状态,而影响到卷帘整体的美感。
因此,有需要提供一种可发挥最大程度遮光效果,而且能搭配各种尺寸窗户的卷帘,从而克服上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卷帘及其调整方法,可将遮光效果发挥到最大程度,而且能搭配各种尺寸的窗户而维持卷帘整体的美感。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卷帘,包括:一顶轨道,其中该顶轨道的内侧枢接有一卷筒;一牢固件,为连接于该顶轨道;一底轨道,其中该底轨道的设有一横杆;一帘板,具有一第一末端及一第二末端,其中该第一末端与该卷筒固定,该帘板从该卷筒向该底轨道延伸、绕行该横杆、并与该牢固件相接,使得该帘板对折并形成一第一侧板及一第二侧板,且该第二末端为伸出于该牢固件;其中,该牢固件具有一锁定状态与一释锁状态,该牢固件处于锁定状态时便可夹住该第二侧板顶端的部分该帘板,该牢固件处于释锁状态时则允许该第二末端相对于该牢固件位移,以调整该第二末端伸出于该牢固件的长度。
该牢固件可包括有一卡合沟,以便部分该帘板卡合于该卡合沟中。另外,该牢固件设置于大约接近该卷筒的一周围表面所延伸的垂直线,以便该第一、第二侧板维持相密合。
依据本一实施例,该牢固件包括一延伸臂,该延伸臂中形成有一卡合沟,以便部分该帘板卡合于该卡合沟中。该卡合沟中还可设有一长形棒,以便夹住部分该帘板在该卡合沟内。
另外,该延伸臂可透过一枢接连结与该顶轨道相连,其中该枢接连结位于该卷筒的上方,且该延伸臂从该枢接连结向下延伸。该枢接连结可偏置该延伸臂朝向邻近该卷筒的位置,以利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相密合。
此外,该第二末端可贴附于该牢固件的一表面设置,其中该牢固件的该表面设有一黏附材料,以便贴附该第二末端伸出于该牢固件的部分长度。
依据一实施例,该帘板沿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还可设有数个相邻交叉、且具有长形状的透光部位及遮光部位。该卷筒在旋转时可卷收该帘板、或让该帘板由该卷筒伸张,以便调整该数个透光部位及该数个遮光部位在该第一侧板与该第二侧板的相对位置。
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卷帘的调整方法,包括提供一卷帘,其包括一帘板及一卷筒,该帘板具有一第一、第二末端,该第一末端与该卷筒相固定,该帘板从该卷筒向一底轨道绕行并与一牢固件相接,使得该帘板对折并形成一第一侧板及一第二侧板,且该第二末端为伸出于该牢固件;将该牢固件由一锁定状态转为一释锁状态;相对于该牢固件位移该第二末端,以调整该第二末端伸出于该牢固件的长度,从而带动该第一、第二侧板相对位移。
【附图说明】
图1为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提供之卷帘的立体图。
图2为绘示顶轨道、底轨道、及帘板相连接的侧视图。
图3为绘示卷帘处于完全开启状态的侧视图。
图4为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之卷帘的侧视图。
图5为绘示图4的卷帘处于完全开启状态的侧视图。
图6为绘示图4之牢固件的变化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A及图7B为绘示帘板的第二末端经调整后的处理方式。
图8为绘示帘板的第二末端经调整后的另一处理方式。
100卷帘
102顶轨道          104底轨道
106帘板            106A前侧板
106B后侧板         108透光部位
110遮光部位        112致动件
120驱动机构        122卷筒
124驱动轮          126卡槽
128A第一末端       130固定片
132凹槽            134圆珠
140牢固件          140A外侧表面
142卡合沟          144长形棒
150轨道壳体        152杆体
154开口
240牢固件          242延伸臂
242A外侧表面       244卡合沟
246长形棒          248枢接连结
252钩状体          254钩部
260粘胶带          262粘胶层
264硬片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卷帘100的立体图。卷帘100包括一顶轨道102、一底轨道104、及连接于顶轨道102与底轨道104间的帘板106。卷帘100可透过顶轨道102挂上窗户框。帘板106主要以软性材料组成。帘板106具有相对应的第一、第二末端(即图2所示的元件编号128A、128B),并绕行底轨道104而对折形成一前侧板106A(亦可称为“第一侧板”)及一后侧板106B(亦可称为“第二侧板”),使得第一、第二末端分别位于前侧板106A及后侧板106B的顶端并连接于顶轨道102。
依据一实施例,帘板106沿前、后侧板106A及106B可设有数个相邻交叉、且具有长形状的透光部位108及遮光部位110。透光部位108及遮光部位110可为软质材料,透光部位108例如以透明片或网状材料组成,遮光部位110则可由遮光布或经过类似遮光处理的材料组成。帘板106的第一、第二末端其中至少一个为与一驱动机构(即图2所示的元件编号120)连接,其中驱动机构与致动件112连接。透过致动件112的操作,使得前、后侧板106A及106B可相对彼此朝相反方向位移,以带动底轨道104上下位移(即朝向或离开顶轨道102),且任意调整前侧板106A的透光部位108、遮光部位110相对于后侧板106B的透光部位108、遮光部位110的相对位置。尤其,当前侧板106A的透光部位108、遮光部位110分别相对于后侧板106B的透光部位108、遮光部位110呈相应对齐,便可得到最大透光率;当前侧板106A的透光部位108、遮光部位110分别相对于后侧板106B的透光部位108、遮光部位110呈完全交错时,便可得到全遮光效果。
图2绘示顶轨道102、底轨道104、及帘板106相连接的侧视图。为带动帘板106位移,卷帘100设有一驱动机构120,其包括一卷筒122及致动件112。卷筒122枢接于顶轨道102的内侧,且卷帘100的一侧端固设有一驱动轮124。另外,卷筒122的表面设有一卡槽126,以便卡接帘板106的第一末端128A所设有的固定片130,使第一末端128A与卷筒122相固定。
驱动轮124的圆形周围设有复数凹槽132。致动件112可为封闭式的绳件并设有复数圆珠134,其中圆珠134可接合于驱动轮124的凹槽132。透过拉动致动件112,可带动驱动轮124与卷筒122旋转,以卷收或伸展帘板106。
继续参阅图2,顶轨道102还故设有一牢固件140,以便固定部分帘板106(即后侧板106B的顶端部)。依据此实施例,牢固件140例如包括一卡合沟142,其设置于顶轨道102的内侧位于卷筒122上方的表面。透过牢固件140的卡合沟142,便可卡合后侧板106B顶端的部分帘板106、并让帘板106的第二末端128B伸出于牢固件140。卡合沟142内还可卡接一长形棒144,以便夹住部分帘板106在卡合沟142内。
为确保前、后侧板106A及106B在操作的过程中维持相密合,牢固件140可设置于大约接近卷筒122的周围表面所延伸的垂直线。因此,无论帘板106的调整位置,前、后侧板106A及106B可维持相密合,以利避免帘板106在全遮光时产生漏光现象。
继续参阅图2,底轨道104可包括一轨道壳体150及一杆体152。轨道壳体150的顶端可设有一开口154,杆体152则可枢接于轨道壳体150的内侧。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亦可固定杆体152于轨道壳体150的内侧。帘板106可通过开口154并绕行杆体152,使帘板106对折并形成前、后侧板106A及106B。
所述的牢固件140具有一锁定状态与一释锁状态。当牢固件140处于锁定状态时,便可透过卡合沟142及长形棒144夹住部分帘板106,从而固定后侧板106B的顶端。透过拉动帘板106的第二末端128B,可克服部分帘板106在卡合沟142中所承受的静摩擦力,以将牢固件140由锁定状态转为释锁状态,从而允许第二末端128B相对于牢固件140位移,以调整第二末端128B伸出于牢固件140的长度。
由于窗户的尺寸不一,故当帘板106的底轨道104未必能与窗户的下缘相贴齐。藉由拉动第二末端128B,可带动前、后侧板106A及106B相对位移,使底轨道104稍微向上调整至贴齐窗户框的底缘,且前侧板106A的遮光部位110分别相对于后侧板106B的遮光部位110呈完全交错,以便得到全遮光效果。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卷帘100,可搭配各种尺寸的窗户,相较于现有的卷帘更具使用上的便利性。
如图2所示,第二末端128B还可沿方向R调整为贴附于牢固件140的外侧表面140A。依据一实施例,牢固件140的外侧表面140A例如设有双面粘胶带,以便固定第二末端128B,避免第二末端128B伸出于牢固件140的长度朝下垂直。
若使用者欲改变卷帘100的状态,则透过拉动致动件112带动卷筒122旋转,以便卷筒122卷收或伸展帘板106,从而调整底轨道104的高度、及帘板106介于顶轨道102与底轨道104之间的长度,其中后侧板106B的顶端在卷筒122旋转时由牢固件140维持固定的状态。
图3为绘示卷帘100处于完全开启状态的侧视图。如图3所示,若使用者欲完全开启卷帘100,可透过拉动致动件112带动卷筒122旋转,以便卷筒122卷收帘板106,直到底轨道104位于邻近顶轨道102的位置。
值得一提,本发明不限于前述的实施例,亦可藉由不同的结构实现。图4为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之卷帘的侧视图,其与前述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牢固件的结构设计。此实施例所使用的牢固件240例如包括一延伸臂242。延伸臂242与顶轨道102的内侧位于卷筒122的上方表面相接。延伸臂242的一侧端可设有一卡合沟244,以便卡合部分帘板106并让帘板106的第二末端128B伸出于牢固件240。如同前述实施例,卡合沟244内还可卡接一长形棒246,以便夹住部分帘板106在卡合沟244内。
延伸臂242为透过一枢接连结248与顶轨道102相连接,其中枢接连结248位于卷筒122的上方,且延伸臂242从枢接连结248向下延伸。枢接连结248例如在延伸臂242的一端设有钩状体252,且在顶轨道102的表面设有对应的钩部254。透过钩状体252与钩部254的活动连接,使延伸臂242可相对于顶轨道102摆动。
依据底轨道104的调整高度,卷收于卷筒122上的部分帘板106可具有不同厚度,而枢接连结248可持续地偏置延伸臂242朝向邻近卷筒122的位置,以利前、后侧板106A及106B维持相密合。
如同前述实施例,牢固件240具有一锁定状态与一释锁状态。当牢固件240处于锁定状态时,便可透过卡合沟244及长形棒246夹住部分帘板106,从而固定后侧板106B的顶端。透过拉动帘板106的第二末端128B,可克服部分帘板106卡合在牢固件240中所承受的静摩擦力,以将牢固件240由锁定状态转为释锁状态,从而允许第二末端128B相对于牢固件240位移,以调整第二末端128B伸出于牢固件240的长度。
由于窗户的尺寸不一,所以当帘板106的底轨道104未必能与窗户的下缘相贴齐。藉由第二末端128B的拉动操作,将带动前、后侧板106A及106B相对位移,使底轨道104稍微向上调整至贴齐窗户框的底缘,且前侧板106A的遮光部位110分别相对于后侧板106B的遮光部位110呈完全交错,以便得到全遮光效果。
如图5所示,若使用者欲完全开启卷帘100,可透过拉动致动件112带动卷筒122旋转,以便卷筒122卷收帘板106,直到底轨道104位于邻近顶轨道102的位置。当卷帘100处于完全开启的状态,延伸臂242可抵触卷收于卷筒122上的部分帘板106并伸出于顶轨道102的后侧。
图6绘示牢固件240的变化实施例。第二末端128B还可沿方向R调整为贴附于延伸臂242的外侧表面242A。依据一实施例,延伸臂242的外侧表面242A例如设有双面粘胶带260或其类似粘附材料,以便固定第二末端128B,避免第二末端128B伸出于延伸臂242的长度朝下垂直。然而,本发明不限于前述实施例,亦可藉由其他方式处理第二末端128B伸出于延伸臂242的部分。
如图7A及图7B所示,当使用者完成第二末端128B的调整后,可将一粘胶层262贴于第二末端128B伸出于延伸臂242的部分长度上,再朝向粘胶层262对折并贴附第二末端128B,从而缩短第二末端128B伸出于延伸臂242的长度。此外,因第二末端128B伸出于延伸臂242的部分经对折后具有更大的厚度,使后侧板106B的顶端不易脱离牢固件240的卡合,可增加其固定效果。
图8为绘示另一种处理第二末端128B伸出于延伸臂242的部分之方法。当使用者完成第二末端128B的调整后,可将一硬片264贴于第二末端128B上伸出于延伸臂242的部分长度,使第二末端128B伸出于延伸臂242的部分具有更大的厚度,使后侧板106B的顶端不易脱离牢固件240的卡合,亦可增加其固定效果。
值得一提,本发明的牢固件不限于前述的卡合结构,亦可利用其他方式固定后侧板106B的顶端。例如,牢固件也利用弹性片夹住后侧板106B的顶端。使用者可操作弹性片解除卡合后,再拉动第二末端128B调整帘板106。
透过本发明的卷帘及其调整方法,使用者可以方便调整帘板的前、后侧板,以便前侧板的遮光部位的位置与后侧板的遮光部位的位置完全交错,达到完整遮蔽光线的效果。此外,牢固件的位置与卷筒的边缘大约对齐,使得前侧板与后侧板之间的密合度很高而避免漏光现象的发生。透过调整后的帘板长度,可使得卷帘的底轨道可以与各种尺寸的窗户的下缘相贴齐,增加卷帘整体的美感。
以上叙述依据本发明多个不同实施例,其中各项特征可以单一或不同结合方式实施。因此,本发明实施方式之揭露为阐明本发明原则之具体实施例,应不拘限本发明于所揭示的实施例。进一步言之,先前叙述及其附图仅为本发明示范之用,并不受其限囿。其他元件之变化或组合皆可能,且不悖于本发明之精神与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卷帘,包括:
一顶轨道,其中该顶轨道的内侧枢接有一卷筒;
一牢固件,为连接于该顶轨道;
一底轨道,其中该底轨道设有一横杆;及
一帘板,具有一第一末端及一第二末端,其中该第一末端与该卷筒固定,该帘板从该卷筒向该底轨道延伸、绕行该横杆、并与该牢固件相接,使得该帘板对折并形成一第一侧板及一第二侧板,且该第二末端为伸出于该牢固件;
其中,该牢固件包括一延伸臂,该延伸臂的一侧端形成有一卡合沟,以便部分该帘板卡合于该卡合沟中,且该延伸臂可相对于该顶轨道位移,以维持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相密合,该牢固件具有一锁定状态与一释锁状态,该牢固件处于锁定状态时便可夹住该第二侧板顶端的部分该帘板,该牢固件处于释锁状态时则允许该第二末端相对于该牢固件位移,以调整该第二末端伸出于该牢固件的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其中该牢固件设置于接近该卷筒的一周围表面所延伸的垂直线,以便该第一、第二侧板维持相密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其中该卡合沟中还设有一长形棒,以便夹住部分该帘板在该卡合沟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其中该延伸臂为透过一枢接连结与该顶轨道相连,其中该枢接连结位于该卷筒的上方,且该延伸臂从该枢接连结向下延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帘,其中该枢接连结偏置该延伸臂朝向邻近该卷筒的位置,以利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相密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其中该第二末端贴附于该牢固件的一外侧表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卷帘,其中该牢固件的该外侧表面设有一黏附材料,以便贴附该第二末端伸出于该牢固件的部分长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其中该帘板沿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设有数个相邻交叉、且具有长形状的透光部位及遮光部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卷帘,其中该卷筒在旋转时可卷收该帘板、或让该帘板由该卷筒伸张,以便调整该数个透光部位及该数个遮光部位在该第一侧板与该第二侧板的相对位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其中该第二末端伸出于该牢固件的部分长度具有较大的厚度,使该第二侧板顶端不易脱离该牢固件的卡合。
CN201110069456.XA 2011-03-16 2011-03-16 卷帘及其调整方法 Active CN1026780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69456.XA CN102678034B (zh) 2011-03-16 2011-03-16 卷帘及其调整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69456.XA CN102678034B (zh) 2011-03-16 2011-03-16 卷帘及其调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78034A CN102678034A (zh) 2012-09-19
CN102678034B true CN102678034B (zh) 2015-02-04

Family

ID=46810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69456.XA Active CN102678034B (zh) 2011-03-16 2011-03-16 卷帘及其调整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780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20810B (zh) * 2013-09-06 2016-03-16 嘉仪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调光卷帘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113417560B (zh) * 2021-07-24 2022-03-11 南京地脉皇家建材厂 一种外遮阳一体化推拉窗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92794U (en) * 1999-11-18 2000-06-01 Lin Yau Nian Improved structure of sliding type airtight screen
TW200532092A (en) * 2004-03-22 2005-10-01 Grit Roetgering Profiled bar with a raising mechanism for a window or door covering
CN2828294Y (zh) * 2005-07-28 2006-10-18 龚辉武 卷帘固定座结构
CN2883637Y (zh) * 2006-04-20 2007-03-28 施金成 改进的双层卷帘结构
TW200817577A (en) * 2006-08-07 2008-04-16 Seiki Hanbai Co Ltd Holding member for window scre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389775T1 (de) * 2004-02-12 2008-04-15 Tae Woong Byeon Vorhänge
TWI392794B (zh) * 2010-05-10 2013-04-11 Teh Yor Co Ltd 窗簾用雙蜂巢結構及其製程
TWM392794U (en) * 2010-06-25 2010-11-21 Moderne Tech Corp Integrated-type handl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92794U (en) * 1999-11-18 2000-06-01 Lin Yau Nian Improved structure of sliding type airtight screen
TW200532092A (en) * 2004-03-22 2005-10-01 Grit Roetgering Profiled bar with a raising mechanism for a window or door covering
CN2828294Y (zh) * 2005-07-28 2006-10-18 龚辉武 卷帘固定座结构
CN2883637Y (zh) * 2006-04-20 2007-03-28 施金成 改进的双层卷帘结构
TW200817577A (en) * 2006-08-07 2008-04-16 Seiki Hanbai Co Ltd Holding member for window scre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78034A (zh) 2012-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49907B2 (en) Multiple choice shade system
AU2013326635B2 (en) Roller blind assembly
JPH02503450A (ja) 遮光システム
ATE505352T1 (de) Rollo mit hinterschneidungsfreier führungsschiene
CA2744325A1 (en) Blind with looped blind sheet for adjusting opacity
WO2019146887A1 (ko) 차광원단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2678034B (zh) 卷帘及其调整方法
JP2010248898A (ja) スライドドアのための同時移動装置
CN100398349C (zh) 具有遮光板的遮阳系统
CN101694145B (zh) 卷杆遮挡帘及其卷杆的伸缩和支撑方法
ITBO20040762A1 (it) Gruppo di guida per tende avvolgibili
CN213063420U (zh) 垂向设置在两层玻璃间的可移膜片装置
DE102013001176A1 (de) lsolationsvorrichtung für Fenster
CN206091722U (zh) 双向同步联动装置及双向同步联动门
CN108294588B (zh) 开合帘轨道拼接结构
TWI436751B (zh) 捲簾
WO2012168987A1 (ja) パネル型カーテン及びその連結方法
KR101660953B1 (ko) 수평이동이 가능한 롤스크린장치
JP6989432B2 (ja) 遮蔽装置及びルーバーフック
CN108561058A (zh) 适用于绿色建筑的齿轮齿条式中空百叶窗
CN216076933U (zh) 一种具有抗病毒功能的卷轴帘
CN201076328Y (zh) 滑动片帘或立式遮帘的顶部遮饰改良结构
KR20130140292A (ko) 유리창이 구비된 문
JP2009114831A (ja) 折戸
CN220773904U (zh) 一种透光灯箱用广告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