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0810B - 调光卷帘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调光卷帘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0810B
CN104420810B CN201310404542.0A CN201310404542A CN104420810B CN 104420810 B CN104420810 B CN 104420810B CN 201310404542 A CN201310404542 A CN 201310404542A CN 104420810 B CN104420810 B CN 1044208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guiding mechanism
cord
standard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045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20810A (zh
Inventor
黄文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 & King Sto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 & King Sto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 & King Sto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Ke & King Sto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0454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208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20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08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208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081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li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调光卷帘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其包含有一支架组、一驱动组件、一调整机构及一帘布组件,使用者于进行遮光调整程序步骤时,仅需透过令该调整机构的第二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相分离,而使该调整机构的第一绳索释放出一长度Y,且由于所述第二绳索的重合段及第三绳索的重叠段具有均等的长度,能令所述校准件平稳地下降Y距离,然后,再令该调整机构的第二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相结合而将第一绳索夹持住,便轻松简便地完成遮光调整程序步骤,且当需要重复进行遮光调整程序时,由于该遮光调整程序实属简单便利,则不会造成使用者额外的困扰。

Description

调光卷帘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调光卷帘装置,尤指一种具有安装便利性的卷帘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卷帘装置安装于窗户边,用于遮蔽阳光、隔热、美化环境及提升室内的隐密性,由于卷帘装置具有相当的实用性,因此受到市场上相当广泛的喜爱与使用。目前于卖场中贩售有卷帘装置的组合包,供一般使用者购买并自行在家中组配于窗户的窗框上或相对应于窗户位置的建筑物壁面上,由于此种供使用者自行购买安装的卷帘装置,其结构必须考虑到使用者的安装便利性,以便于一般使用者可省时且正确地安装。
请配合参阅图18A及18B所示,现有技术中有一种调光卷帘装置,其组合包中包含有一支架组60、一卷动机构61、一卷筒65、一帘布62、一杆体63、一垂件64及至少一固定组件(图中未示)。支架组60包含有一第一支架601、一第二支架602、一杆件603及一壳体604,杆件603架设于第一支架601及第二支架602之间,壳体604接设于第一支架601及第二支架602之间,卷动机构61装配于第一支架601上,卷动机构61包含有链轮及珠链610,珠链610可带动链轮转动,卷筒65设置于第一支架601及第二支架602之间,并受卷动机构61所驱动,帘布62具有多个透光部621及多个遮光部622,该等透光部621的一端分别与一遮光部622相接,且帘布62的一端与卷筒65相接并卷绕于卷筒65上,帘布62的另一端绕于杆件603上并凸出于壳体604外,且帘布62的两端之间成形一反折部623,杆体63位于与帘布62的反折部623的内侧,垂件64的两端分别成形一容置部641与一调整部642,垂件64的容置部641包覆帘布62的反折部623及杆体63。该卷帘装置主要是透过帘布62的该多个透光部621分别与该多个遮光部622之一相互对齐与否来进行调光。
请配合参阅图18A至20所示,该卷帘装置于实际安装时,其安装方法的步骤包含有:
装设于窗框上:将相互组装为一体的支架组60、卷动机构61、卷筒65、帘布62、杆体63及垂件64透过该至少一固定组件装设于窗框上;
测试遮光效果:透过拉动卷动机构61的珠链610带动链轮转动,进而驱使卷筒65转动,以卷筒65带动帘布62的最低点降下并与窗框底端切齐,判别帘布62的该多个透光部621是否分别与该多个遮光部622之一相互对齐;若帘布62的该多个透光部621分别与该多个遮光部622之一相互对齐,则完成安装;反之,若帘布62的该多个透光部621并未分别与该多个遮光部622的一相互对齐,则进行遮光调整程序;
遮光调整程序:透过拉动卷动机构61的珠链610带动链轮转动,进而驱使卷筒65转动,以卷筒65带动帘布62的最低点上升,当帘布62的该多个透光部621分别与该多个遮光部622之一相互对齐时令卷动机构61停止作动,量测帘布62的最低点与窗框底端的距离;接着将垂件64取下,使垂件64的调整部642包覆帘布62与杆件603相接的一端,并透过拉动垂件64带动帘布62与卷筒65相接的一端,令该端朝远离支架组60的方向位移一距离;再令垂件64的容置部641重新包覆帘布62的反折部623及杆体63;尔后,进行测试遮光效果步骤。
使用者经过上述的安装方法后,即可将该卷帘装置装设于窗框上,并享受该卷帘装置带来的遮光效果。
然而,该卷帘装置于实际贩售一段时间后,部分消费者反应安装方法的遮光调整程序步骤过于繁杂:于操作时必须先将垂件64取下,并使垂件64的调整部642包覆帘布62与杆件603相接的一端,进而令该端朝远离支架组60的方向位移一距离,之后又必须将垂件64的容置部641重新包覆帘布62的反折部623及杆体63,才能进行测试遮光效果步骤;当需要重复进行遮光调整程序时,则又要重复上述操作,实为不便。倘若不透过垂件64的使用,直接以手令帘布62与杆件603相接的一端朝远离支架组60的方向位移一距离,由于帘布62为软质,经常因为受力不均而无法平整且均匀地调整帘布62。
因此,确实有待设计一种具有更方便的安装方法的调光卷帘装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为设计一种调光卷帘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其可达到提供安装时更佳便利性。
为了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调光卷帘装置包含:
一支架组;
一驱动组件,装设于支架组上,包含有一卷筒及一卷动机构,该卷筒枢设于该支架组上,该卷筒受该卷动机构驱动,该卷动机构设置于该卷筒与该支架组之间;
一调整机构,设于该支架组上,其包含有一基准件、一校准件、一滑动件、一第一固定部、一第二固定部、一第一绳索、一第二绳索及一第三绳索;
该基准件上间隔贯穿成形有两穿透部;
该校准件位于该基准件的底侧,其上间隔设有两连接部,该两连接部分别与该基准件的两穿透部相对应;
该滑动件可移动地设置于该基准件远离该校准件的一侧,且其位于该基准件的一端与靠近该端的穿透部之间,且该滑动件的外径大于穿透部的内径,该滑动件的两端分别成形一连结端及一连接端;
该第一固定部设于该支架组靠近滑动件的一侧;
该第二固定部可分离地与该第一固定部相对结合;
该第一绳索经常性地夹设于该第一固定部与该第二固定部之间,其一端与滑动件的连结端相互固定,其另一端位于支架组的外侧;
该第二绳索及第三绳索分别穿设于该基准件的两穿透部上,且该第二绳索的两端分别与该校准件的一连接部及该滑动件的连接端相接,该第三绳索的两端分别与该校准件的另一连接部及该滑动件的连接端相接,并且,该第二绳索具有一重合段,而该第三绳索具有一重叠段,该重叠段与该重合段相贴靠且具有均等的长度;
一帘布组件,设于该支架组上,并与该驱动组件及该调整机构相接,其包含有一帘布、一导引杆及一重力件;
该帘布的一端与该驱动组件的卷筒相接并卷绕于该卷筒上,其另一端与该调整机构的校准件相接,该帘布具有多个透光部及多个遮光部,各所述透光部的一端分别与一遮光部相接,且帘布的两端之间成形一反折部;
该导引杆位于帘布的反折部的内侧;
该重力件设于帘布的反折部处并与导引杆相接。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所述的调光卷帘装置的安装方法,其步骤包含:
装设于窗框上:将相互组装为一体的支架组、驱动组件、调整机构及帘布组件装设于窗框上;
测试遮光效果:透过驱动组件令帘布组件的帘布的最低点降下并与窗框底端切齐,判别所述帘布的该多个透光部是否分别与该多个遮光部相对;若帘布的该多个透光部分别与该多个遮光部的位置相对,则完成安装;反之,若帘布的该多个透光部并未分别与该多个遮光部的位置相对,则进行遮光调整程序;
遮光调整程序:透过驱动组件令帘布组件的帘布的最低点上升,当所述帘布的该多个透光部分别与该多个遮光部的的位置相对时令该卷动机构停止作动,量测所述帘布的最低点与窗框底端的距离X;接着,令该调整机构的第二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相分离,使该调整机构的第一绳索释放出一长度Y,而使得所述滑动件能于该基准件的一端与靠近该端的穿透部之间滑动,则令所述校准件平稳地下降Y距离;然后,令该调整机构的第二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相结合而将第一绳索夹持住;尔后,进行测试遮光效果步骤。
本发明的调光卷帘装置配合其安装方法,于进行遮光调整程序步骤时,使用者仅需透过令该调整机构的第二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相分离,而使该调整机构的第一绳索释放出一长度Y,且由于所述第二绳索的重叠段及第三绳索的重合段具有均等的长度,能令所述校准件平稳地下降Y距离,然后,再令该调整机构的第二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相结合而将第一绳索夹持住,便轻松简便地完成遮光调整程序步骤,且当需要重复进行遮光调整程序时,由于该遮光调整程序实属简单便利,则不会造成使用者额外的困扰。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调光卷帘装置的前视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调光卷帘装置的一部分元件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调光卷帘装置的部分元件左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调光卷帘装置的一部分元件立体分解图。
图5A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调光卷帘装置的部分元件后视立体外观图。
图5B为图5A局部放大图。
图6A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调光卷帘装置的部分元件立体分解图。
图6B为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调光卷帘装置的部分元件前视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调光卷帘装置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调光卷帘装置的安装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调光卷帘装置的安装方法的装设于窗框上的动作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调光卷帘装置的安装方法的装设于窗框上的动作示意图(二)。
图11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调光卷帘装置的安装方法的测试遮光效果的状态示意图(一)。
图12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调光卷帘装置的安装方法的测试遮光效果的状态示意图(二)。
图13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调光卷帘装置的安装方法的调整遮光程序的动作示意图(一)。
图14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调光卷帘装置的安装方法的调整遮光程序的动作示意图(二)。
图15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调光卷帘装置的安装方法的调整遮光程序的动作示意图(三)。
图16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调光卷帘装置的安装方法的调整遮光程序的动作示意图(四)。
图17为第二较佳实施例的调光卷帘装置的部分元件前视剖面示意图。
图18A为现有技术的前视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18B为图18A的局部放大图。
图19为现有技术的部分元件左视示意图。
图20为现有技术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调光卷帘装置,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其包含有一支架组10、一驱动组件20、一调整机构30及一帘布组件40。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该支架组10包含有两侧边支架、一中间支架11及一杆件12。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所述两侧边支架相对设置,所述中间支架11的两端分别与两侧边支架相接,且其一侧面沿轴向设有一第一装设槽111及一第二装设槽112,该第一装设槽111位于该第二装设槽112的一侧且与该第二装设槽112相通。所述杆件12两端分别与两侧边支架相接。进一步而言,所述两侧边支架分别为第一侧边支架13及第二侧边支架14,所述中间支架11的两端分别第一侧边支架13及第二侧边支架14相接,所述杆件12两端分别与第一侧边支架13及第二侧边支架14相接,该第一装设槽111位于该第二装设槽112的底侧。
请参阅图2及图4所示,该驱动组件20装设于支架组10上,其包含有一卷筒21及一卷动机构22。
请参阅图2及图4所示,所述卷筒21为一中空圆筒形管体,其枢设于该支架组10的两侧边支架之间。所述卷动机构22设置于卷筒21与该支架组10的其中一侧边支架之间,以驱动卷筒21相对该支架组10转动,进一步而言,所述卷动机构22设置于卷筒21与第二侧边支架14之间,其包含有一可转动的链轮221,该链轮221上结合有一珠链222作为拉绳,透过拉动该珠链222能带动该链轮221转动,进而驱动所述卷筒21。
请参阅图1、2及5A至7所示,该调整机构30设于该支架组10上,其包含有一基准件31、一校准件32、一滑动件33、一第一固定部34、一第二固定部35、一第一绳索36、一第二绳索37及一第三绳索38。
请参阅图2、3及5A所示,所述基准件31轴向穿设于该支架组10的中间支架11的第一装设槽111中,其上间隔贯穿成形有两穿透部311。
请参阅图2、3及5A所示,所述校准件32位于基准件31的底侧,其上间隔设有两连接部321,该两连接部321分别与基准件31的两穿透部311相对应。
请参阅图2、3、5A、5B及6A所示,所述滑动件33可移动地设置于该支架组10的中间支架11的第二装设槽112中并位于基准件31远离校准件32的一侧,且其位于该支架组10的一侧边支架与靠近该侧边支架的基准件31的穿透部311之间,且所述滑动件33的外径大于穿透部311的内径,所述滑动件33的两端分别成形一连结端331及一连接端332,该连结端331靠近相对应的侧边支架,该连接端332靠近相对应的穿透部311。
请配合参阅图2、6A及7所示,所述第一固定部34设于该支架组10靠近滑动件33的侧边支架上。所述第二固定部35可分离地与第一固定部34相对结合。
请参阅图2、5A及7所示,所述第一绳索36经常性地夹设于第一固定部34与第二固定部35之间,其一端与滑动件33的连结端331相互固定,其另一端位于支架组10的外侧。
请参阅图2、5A、5B、6A及6B所示,所述第二绳索37及第三绳索38分别穿设于基准件31的两穿透部311上,且所述第二绳索37的两端分别与校准件32的一连接部321及滑动件33的连接端332相接,所述第三绳索38的两端分别与校准件32的另一连接部321及滑动件33的连接端332相接,藉以令校准件32垂吊于基准件31的底侧,并且,所述第二绳索37具有一重合段371,而所述第三绳索38具有一重叠段381,该重叠段381与该重合段371相贴靠且具有均等的长度。
进一步而言,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A至6B所示,所述基准件31上贯穿成形有一副穿透部312,且所述校准件32上设有一副连接部322、该副连接部322与该副穿透部312相对应,同时,该调整机构30包含有一加强绳索39,该加强绳索39穿设于所述基准件31的副穿透部312中,且该加强绳索3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校准件32的副连接部322及所述滑动件33的连接端332相接,该加强绳索39具有一叠合段391,该加强绳索39的叠合段391与所述第二绳索37的重合段371及第三绳索38的重叠段381相贴靠且具有均等的长度。
此外,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及5A至7所示,所述滑动件33位于该支架组10的第一侧边支架13与穿透部311之间;所述第一固定部34内凹成形于该支架组10的第一侧边支架13上,其上贯穿成形一贯孔341;所述第一绳索36穿设于第一固定部34的贯孔341中并穿设于第二固定部35上;所述第二绳索37及第三绳索38一体成形。
请参阅图1及2所示,该帘布组件40设于该支架组10的两侧边支架之间,并与该驱动组件20及该调整机构30相接,其包含有一帘布41、一导引杆42及一重力件43。
请参阅图1、2及3所示,所述帘布41的一端与该驱动组件的卷筒21相接并卷绕于卷筒21上,其另一端与该调整机构30的校准件32相接,所述帘布41具有多个透光部411及多个遮光部412,各所述透光部411的一端分别与一遮光部412相接,且帘布41的两端之间成形一反折部413。所述导引杆42位于帘布41的反折部413的内侧。所述重力件43设于帘布41的反折部413处并与导引杆42相接。
于本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调光卷帘装置,其安装方法的步骤包含有:
装设于窗框50上(S1):请配合参阅图2、8、9及10所示,将相互组装为一体的该支架组10、该驱动组件20、该调整机构30及该帘布组件40装设于窗框50上。
测试遮光效果:请配合参阅图2、4、8、10、11及12所示,透过拉动该驱动组件20的卷动机构22的珠链222带动链轮221转动,进而驱使该驱动组件20的卷筒21转动,以所述卷筒21带动该帘布组件40的帘布41,令帘布组件40的帘布41的最低点降下并与窗框50底端切齐(S2),判别所述帘布41的该多个透光部411是否分别与该多个遮光部412相对(S3),即光线是否可经由该多个透光部411而照射至室内;若帘布41的该多个透光部411分别与该多个遮光部412的位置相对,如图11中所示,光线无法经由该多个透光部411而照射至室内,则完成安装(S4);反之,若帘布41的该多个透光部411并未分别与该多个遮光部412的位置相对,如图12中所示,光线会经由该多个透光部411而照射至室内,则进行遮光调整程序(S5)。
遮光调整程序(S5):请配合参阅图2、4、8、12及13所示,透过拉动该驱动组件20的卷动机构22的珠链带动链轮221转动,进而驱使该驱动组件20的卷筒21转动,以所述卷筒21带动该帘布组件40的帘布41的最低点上升,当所述帘布41的该多个透光部411分别与该多个遮光部412的的位置相对时令该卷动机构22停止作动,量测所述帘布41的最低点与窗框50底端的距离X;接着,请一并配合参阅图3、5A、7及14至16所示,令该调整机构30的第二固定部35与第一固定部34相分离,使该调整机构30的第一绳索36释放出一长度Y,而使得所述滑动件33能于该支架组10的第一侧边支架13与穿透部311之间滑动,由于所述第二绳索37的重合段371、第三绳索38的重叠段381及加强绳索39的叠合段391具有均等的长度(如图6B中所示),当所述滑动件33于该支架组10的支架组10的第一侧边支架13与穿透部311之间滑动时,能令所述校准件32平稳地下降Y距离,并令所述的帘布41保持平整且不歪斜;然后,令该调整机构30的第二固定部35与第一固定部34相结合而将第一绳索36夹持住;尔后,进行测试遮光效果步骤。
进一步而言,当所述帘布41的该多个透光部411的长度分别为P,而该多个遮光部412的长度分别为Q,且长度Q大于长度P时,于遮光调整程序步骤中,距离X、长度Y、长度P及长度Q的关系为:Y=X<0.5(P+Q),其中,X、Y、P及Q的单位相同。
本发明的调光卷帘装置配合上述的安装方法,即可将本发明的调光卷帘装置装设于窗框50上,并享受本发明的调光卷帘装置带来的遮光效果,并通过其结构配合安装方法具有下述的优点:
藉由该调整机构30的设置,于进行遮光调整程序步骤时,使用者仅需透过令该调整机构30的第二固定部35与第一固定部34相分离,而使该调整机构30的第一绳索36释放出一长度Y,且由于所述第二绳索37的重合段371、第三绳索38的重叠段381及加强绳索39的叠合段391具有均等的长度,能令所述校准件32平稳地下降Y距离,然后,再令该调整机构30的第二固定部35与第一固定部34相结合而将第一绳索36夹持住,便轻松简便地完成遮光调整程序步骤,且当需要重复进行遮光调整程序时,由于该遮光调整程序实属简单便利,则不会造成使用者额外的困扰。
其中,当该帘布组件40的帘布41具有较大的宽度时,所述的帘布41亦将具有相当的重量,透过所述基准件31的副穿透部312、校准件32的副连接部322及加强绳索39的设置,可提供一额外的力量,令所述的帘布41透过校准件32垂吊于基准件31的底侧。
请参阅图17所示,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调光卷帘装置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调整机构30A的基准件31A上贯穿成形有两副穿透部312A,且校准件32A上设有两副连接部322A、该两副连接部322A分别与该两副穿透部312A相对应,同时,该调整机构30A包含有两加强绳索39A,该两加强绳索39A分别穿设于所述基准件31A的两副穿透部312A中,且该两加强绳索39A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校准件32A的相对应的副连接部322A及滑动件33A的连接端332A相接,该两加强绳索39A的叠合段391A分别与第二绳索37A的重合段371A及第三绳索38A的重叠段381A相贴靠且具有均等的长度,进一步而言,该两加强绳索39A一体成形;藉此,帘布组件的帘布具有更大的宽度时,透过所述基准件31A的两副穿透部312A、校准件32A的两副连接部322A及两加强绳索39A的设置,可提供一额外的力量,令所述的帘布稳固地垂吊于基准件31A的底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调光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调光卷帘装置包含:
一支架组;
一驱动组件,装设于该支架组上,包含有一卷筒及一卷动机构,该卷筒枢设于该支架组上,该卷筒受该卷动机构驱动,该卷动机构设置于该卷筒与该支架组之间;
一调整机构,设于该支架组上,其包含有一基准件、一校准件、一滑动件、一第一固定部、一第二固定部、一第一绳索、一第二绳索及一第三绳索;
该基准件上间隔贯穿成形有两穿透部;
该校准件位于该基准件的底侧,其上间隔设有两连接部,该两连接部分别与该基准件的两穿透部相对应;
该滑动件能移动地设置于该基准件远离该校准件的一侧,且其位于该基准件的一端与靠近该端的穿透部之间,且该滑动件的外径大于该穿透部的内径,该滑动件的两端分别成形一连结端及一连接端;
该第一固定部设于该支架组靠近该滑动件的一侧;
该第二固定部能分离地与该第一固定部相对结合;
该第一绳索夹设于该第一固定部与该第二固定部之间,其一端与该滑动件的连结端相互固定,其另一端位于该支架组的外侧;
该第二绳索及第三绳索分别穿设于该基准件的两穿透部上,且该第二绳索的两端分别与该校准件的一连接部及该滑动件的连接端相接,该第三绳索的两端分别与该校准件的另一连接部及该滑动件的连接端相接,并且,该第二绳索具有一重合段,而该第三绳索具有一重叠段,该重叠段与该重合段相贴靠且具有均等的长度;
一帘布组件,设于该支架组上,并与该驱动组件及该调整机构相接,其包含有一帘布、一导引杆及一重力件;
该帘布的一端与该驱动组件的卷筒相接并卷绕于该卷筒上,其另一端与该调整机构的校准件相接,该帘布具有多个透光部及多个遮光部,各所述透光部的一端分别与一遮光部相接,且该帘布的两端之间成形一反折部;
该导引杆位于该帘布的反折部的内侧;
该重力件设于该帘布的反折部处并与该导引杆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支架组包含有两侧边支架,两所述侧边支架相对设置,所述驱动组件的卷筒枢设于两所述侧边支架之间,所述驱动组件的卷动机构设置于该卷筒与所述支架组的其中一该侧边支架之间,所述调整机构的基准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架组的两所述侧边支架相接,所述调整机构的滑动件位于所述支架组的其中一该侧边支架与靠近该侧边支架的该基准件的穿透部之间,所述调整机构的滑动件的连结端靠近相对应的该侧边支架,其连接端靠近相对应的该穿透部,所述调整机构的第一固定部设于所述支架组靠近该滑动件的该侧边支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支架组包含有一中间支架,该中间支架的一侧面沿轴向设有一第一装设槽及一第二装设槽,该第一装设槽位于该第二装设槽的一侧且与该第二装设槽相通,所述调整机构的基准件轴向穿设于该中间支架的第一装设槽中,所述调整机构的滑动件能移动地设置于该支架组的中间支架的第二装设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光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支架组包含有一中间支架,该中间支架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侧边支架相接,且该中间支架的一侧面沿轴向设有一第一装设槽及一第二装设槽,该第一装设槽位于该第二装设槽的一侧且与该第二装设槽相通,所述调整机构的基准件轴向穿设于该中间支架的第一装设槽中,所述调整机构的滑动件能移动地设置于该支架组的中间支架的第二装设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调光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调整机构的第一固定部内凹成形于相对应的该侧边支架上,其上贯穿成形一贯孔,所述调整机构的第一绳索穿设于该第一固定部的贯孔中并穿设于该第二固定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光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调整机构的第一绳索位于所述支架组的外侧的一端上设有一辅助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调光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调整机构的基准件上贯穿成形有一副穿透部,且所述调整机构的校准件上设有一副连接部,该校准件的副连接部与该基准件的副穿透部相对应,同时,所述调整机构包含有一加强绳索,该加强绳索穿设于该基准件的副穿透部中,且该加强绳索的两端分别与该校准件的副连接部及该滑动件的连接端相接,该加强绳索具有一叠合段,该加强绳索的叠合段与该第二绳索的重合段及该第三绳索的重叠段相贴靠且具有均等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光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调整机构的基准件上贯穿成形有一副穿透部,且所述调整机构的校准件上设有一副连接部、该校准件的副连接部与该基准件的副穿透部相对应,同时,所述调整机构包含有一加强绳索,该加强绳索穿设于该基准件的副穿透部中,且该加强绳索的两端分别与该校准件的副连接部及该滑动件的连接端相接,该加强绳索具有一叠合段,该加强绳索的叠合段与该第二绳索的重合段及该第三绳索的重叠段相贴靠且具有均等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光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调整机构的基准件上贯穿成形有一副穿透部,且所述调整机构的校准件上设有一副连接部、该校准件的副连接部与该基准件的副穿透部相对应,同时,所述调整机构包含有一加强绳索,该加强绳索穿设于该基准件的副穿透部中,且该加强绳索的两端分别与该校准件的副连接部及该滑动件的连接端相接,该加强绳索具有一叠合段,该加强绳索的叠合段与该第二绳索的重合段及该第三绳索的重叠段相贴靠且具有均等的长度。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调光卷帘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安装方法的步骤包含:
装设于窗框上:将相互组装为一体的该支架组、该驱动组件、该调整机构及该帘布组件装设于窗框上;
测试遮光效果:透过驱动组件令该帘布组件的帘布的最低点降下并与窗框底端切齐,判别所述帘布的该多个透光部是否分别与该多个遮光部相对;若该帘布的该多个透光部分别与该多个遮光部的位置相对,则完成安装;反之,若该帘布的该多个透光部并未分别与该多个遮光部的位置相对,则进行遮光调整程序;
遮光调整程序:透过该驱动组件令帘布组件的帘布的最低点上升,当所述帘布的该多个透光部分别与该多个遮光部的位置相对时令该卷动机构停止作动,量测所述帘布的最低点与窗框底端的距离X;接着,令该调整机构的第二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相分离,使该调整机构的第一绳索释放出一长度Y,而使得所述滑动件能于该基准件的一端与靠近该端的穿透部之间滑动,令所述校准件下降Y距离;然后,令该调整机构的第二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相结合而将第一绳索夹持住;尔后,进行测试遮光效果步骤。
CN201310404542.0A 2013-09-06 2013-09-06 调光卷帘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208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04542.0A CN104420810B (zh) 2013-09-06 2013-09-06 调光卷帘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04542.0A CN104420810B (zh) 2013-09-06 2013-09-06 调光卷帘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0810A CN104420810A (zh) 2015-03-18
CN104420810B true CN104420810B (zh) 2016-03-16

Family

ID=52970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0454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20810B (zh) 2013-09-06 2013-09-06 调光卷帘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208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98470B (zh) * 2018-06-13 2019-12-27 合肥市神雕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层升降式阻隔板的车库用升降门板
CN110185375A (zh) * 2019-06-17 2019-08-30 浙江辰鸿纺织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卷帘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28294Y (zh) * 2005-07-28 2006-10-18 龚辉武 卷帘固定座结构
CN2883637Y (zh) * 2006-04-20 2007-03-28 施金成 改进的双层卷帘结构
CN200978615Y (zh) * 2006-10-19 2007-11-21 章小龙 复式调光窗帘
KR20120059812A (ko) * 2010-12-01 2012-06-11 박판성 기능성 롤 블라인드
CN102678034A (zh) * 2011-03-16 2012-09-19 德侑股份有限公司 卷帘及其调整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28294Y (zh) * 2005-07-28 2006-10-18 龚辉武 卷帘固定座结构
CN2883637Y (zh) * 2006-04-20 2007-03-28 施金成 改进的双层卷帘结构
CN200978615Y (zh) * 2006-10-19 2007-11-21 章小龙 复式调光窗帘
KR20120059812A (ko) * 2010-12-01 2012-06-11 박판성 기능성 롤 블라인드
CN102678034A (zh) * 2011-03-16 2012-09-19 德侑股份有限公司 卷帘及其调整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0810A (zh) 2015-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84441B (zh) 用于移动窗户覆盖物的可旋转式驱动元件
CN104420810B (zh) 调光卷帘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US8347937B2 (en) Window blind apparatuses, systems and/or methods
US9217281B2 (en) Light adjusting roller blind device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the same
CA3050128A1 (en) Configuring a load control system
US20150322715A1 (en) Rainbow blind structure
US10041290B2 (en) Arched window covering
JP2004030455A (ja) 日射遮蔽評価システム
CN2883637Y (zh) 改进的双层卷帘结构
CN201924811U (zh) 一种中空玻璃内置磁滑块控制的卷帘装置
CN201200280Y (zh) 窗帘结构改良
KR200439974Y1 (ko) 롤 스크린
US20110093357A1 (en) Selecting window coverings
CN202483413U (zh) 一种中空百叶玻璃窗
JP5927737B1 (ja) 圧接部付きスラットとそれを用いたブラインド
CN208396634U (zh) 一种百叶窗卷帘器
CN203271544U (zh) 一种卷帘
CN211623202U (zh) 一种组装式百叶窗
CN208814350U (zh) 一种新型卷膜杆结构
CN201351450Y (zh) 一种自动卷动装置
CN205905719U (zh) 一种适用于公共交通车的窗帘
CN205297967U (zh) Dc马达轴心的改良结构
CN102877769B (zh) 中空卷膜玻璃窗
CN205259493U (zh) 一种双电机天蓬
CN103352652B (zh) 一种平开窗外遮阳一体化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16

Termination date: 201809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