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74046A - 馈纸装置 - Google Patents

馈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74046A
CN102674046A CN2011100695613A CN201110069561A CN102674046A CN 102674046 A CN102674046 A CN 102674046A CN 2011100695613 A CN2011100695613 A CN 2011100695613A CN 201110069561 A CN201110069561 A CN 201110069561A CN 102674046 A CN102674046 A CN 1026740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paper feed
another
acceptance division
ret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6956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管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max Electronics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imax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max Electronics Ltd filed Critical Primax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6956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74046A/zh
Publication of CN1026740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740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馈纸装置,包括馈纸通道、馈纸结构、挡纸结构、多个感应臂、光学传感器以及控制器。馈纸结构用以馈送馈纸通道内的纸张,而挡纸结构用以阻挡纸张前进。于纸张被馈送的过程中,纸张会推动该多个感应臂旋转,而光学传感器则随着该多个感应臂的旋转状态而输出不同的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再依据该信号而控制挡纸结构及馈纸结构的运作,以排除文件斜向进给的情况。应用本发明的馈纸装置的打印机器可进行准确的打印动作。同时由于本发明馈纸装置不需使用太多的光学传感器,故有效降低其制作成本。

Description

馈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馈纸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排除文件斜向进给的馈纸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今自动馈纸装置被广泛地运用于打印机、复印机以及存折机上,其主要目的就是将文件馈送进入该机器内,以继续完成打印动作。然而,在馈送纸张的过程中有时会产生纸张歪斜的情况,而此种纸张斜向进给的情况将导致机器的打印头无法将资料打印于文件上正确的位置。
有鉴于此,现有技术提出一种防止文件斜向进给的馈纸装置。请参阅图1与图2,图1为现有馈纸装置的结构侧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馈纸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馈纸装置1包括上壳体11、下壳体12、馈纸通道13、馈纸滚轮14、馈纸滚轴15、多个挡纸臂16、挡纸滚轴17、控制器18以及多个光学传感器19。
其中,馈纸通道13位于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之间,用以作为纸张P1的传输通道,且馈纸滚轴15设置于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内,其两端分别穿过上壳体11的两侧面及下壳体12的两侧面,而馈纸滚轮14固接于馈纸滚轴15上,并随着馈纸滚轴15的转动而旋转,用以馈送馈纸通道13内的纸张P1朝方向D1前进。再者,挡纸滚轴17平行于馈纸滚轴15且设置于下壳体12内,其两端亦分别穿过下壳体12的两侧面,而多个挡纸臂16设置于挡纸滚轴17上并沿一垂直于方向D1的方向D2排列,用以阻挡纸张P1朝方向D1前进。
每一光学传感器19皆具有一发射部191与一接收部192,且上述这些光学传感器19的上述这些发射部191设置于下壳体12的底部并延方向D2排列,而上述这些光学传感器19的上述这些接收部192以相对应于上述这些发射部191的方式设置于上壳体11的顶部,其中,上壳体11的底部与下壳体12的顶部分别具有对应于上述这些接收部192以及上述这些发射部191的多个开孔10,因此当任一发射部191发出光束时,光束可穿过其相对应的开孔10,以被相对应的接收部192接收。此外,当任一光学传感器19的接收部192接收到来自于发射部191所发射的光束时,光学传感器19会产生输出第一信号,而当任一光学传感器19的接收部192未接收到来自于发射部191所发射的光束时,光学传感器19则会产生输出第二信号。
再者,控制器18电性连接于上述这些光学传感器19与挡纸滚轴17,用以依据上述这些光学传感器19所输出的信号而控制挡纸滚轴17的运作。请参阅图3A~图3D,其为馈纸通道内的纸张于斜向进给时的过程示意图。其中,当纸张P1斜向进给时,纸张P1的前端的一侧会先抵顶到一挡纸臂16,且纸张P1会遮住部分光学传感器19的发射部191,使得相对应的接收部192无法接收到来自于发射部191所输出的光束,其如图3A所示,此时相对应的光学传感器19会产生输出第二信号至控制器18,而其它的光学传感器19则产生输出第一信号至控制器18。接着,由于馈纸滚轴15持续转动地馈送纸张P1,使得原本纸张P1的前端且尚未抵顶到挡纸臂16的部分会逐渐朝向挡纸臂16靠近,因此被纸张P1遮住的光学传感器19的发射部191将越来越多,直到文件宽度内的光学传感器19都被纸张遮住为止,其如图3B与图3C所示,此时文件宽度内的光学传感器19会产生输出第二信号至控制器18。最后,当控制器18接收到所有光学传感器19所产生输出的第二信号时,控制器18会控制挡纸滚轴朝方向D3转动以使上述这些挡纸臂16往下倾倒,使得纸张P1可继续被往前馈送,其如图3D所示。故,如上所述的作动过程可知,馈纸装置1所输出的纸张P1已矫正其斜向进给的情况。
然而,上述馈纸装置需使用的光学传感器的数量太多,以至于馈纸装置的制作成本过高,不符合经济效益。故现有的馈纸装置具有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成本低廉且可用以排除文件斜向进给的馈纸装置。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馈纸装置,包括:
一馈纸通道;
一馈纸结构,用以馈送馈纸通道内的至少一纸张朝一第一方向前进;
一挡纸结构,用以阻挡该至少一纸张朝该第一方向前进;
多个感应臂,设置于该馈纸结构与该挡纸结构之间并沿一第二方向排列,且该第二方向垂直于该第一方向,其中,每一该感应臂具有一接触端、一遮蔽端以及介于该接触端与该遮蔽端之间的一旋转部,当该至少一纸张接触该接触端而推动该接触端时,该感应臂以该旋转部为轴心作一旋转动作;
至少一光学传感器,具有一发射部与一接收部,当该接收部接收来自于该发射部所发射的一光束时,该光学传感器输出一第一信号,而当该发射部所发射的该光束被任一该感应臂的该遮蔽端阻挡而使该接收部无法接收该光束时,该光学传感器输出一第二信号;以及
一控制器,连接于该光学传感器与该挡纸结构,当该控制器依序接收该第一信号、该第二信号以及该第一信号时使该挡纸结构允许上述这些纸张继续朝该第一方向前进。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馈纸装置更包括一馈纸感测模块,用以感测该至少一纸张是否被置入该馈纸通道,且该控制器连接于该馈纸结构与该馈纸感测模块,于该馈纸感测模块感测到该至少一纸张被置入该馈纸通道时输出一第三信号至该控制器,以使该控制器驱动该馈纸结构开始运作。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馈纸感测模块包括:
一另一光学传感器,具有一另一发射部与一另一接收部,且该另一接收部用以接收来自于该另一发射部所发射的一另一光束;
一进纸感应结构,具有一进纸部、一感应部与一转动轴,该进纸部与该感应部分别固接于该转动轴,且该感应部位于该另一发射部与该另一接收部之间,其中,当该至少一纸张未接触该进纸部时,该另一发射部所发射的该另一光束被该感应部阻挡而使该另一接收部无法接收该另一光束,而当该至少一纸张接触该进纸部而推动该进纸部以该转动轴为轴心旋转时,该感应部被带动旋转以使该另一接收部能接收来自于该另一发射部所发射的该另一光束。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馈纸感测模块包括:
一另一光学传感器,具有一另一发射部与一另一接收部,且该另一接收部用以接收来自于该另一发射部所发射的一另一光束;
一进纸感应结构,具有一进纸部、一感应部与一转动轴,该进纸部与该感应部分别固接于该转动轴,其中,当该至少一纸张未接触该进纸部时,该另一接收部能接收来自于该另一发射部所发射的该另一光束,而当该至少一纸张接触该进纸部而推动该进纸部以该转动轴为轴心旋转时,该感应部被带动旋转而阻挡该另一发射部所发射的该另一光束,使该另一接收部无法接收该另一光束。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馈纸结构包括一馈纸滚轮与一馈纸滚轴,且该馈纸滚轮固接于该馈纸滚轴,并随着该馈纸滚轴的转动而旋转。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挡纸结构包括多个挡纸臂与一挡纸滚轴,该挡纸滚轴平行于该馈纸滚轴,而该多个挡纸臂设置于该挡纸滚轴上并沿该第二方向排列。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馈纸装置更包括一固定轴,其两端分别固定于该馈纸装置的两侧,且每一该感应臂的该旋转部枢接于该固定轴。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每一该感应臂的该旋转部为一柱状体。
本发明馈纸装置所输出的纸张不会有斜向进给的情况,因此应用本发明的馈纸装置的打印机器可进行准确的打印动作。再者,由于本发明馈纸装置不需使用太多的光学传感器,故有效降低其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馈纸装置的结构侧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馈纸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图1所示的馈纸装置的馈纸通道内的纸张于斜向进给时的第一阶段过程示意图。
图3B为图1所示的馈纸装置的馈纸通道内的纸张于斜向进给时的第二阶段过程示意图。
图3C为图1所示的馈纸装置的馈纸通道内的纸张于斜向进给时的第三阶段过程示意图。
图3D为图1所示的馈纸装置的馈纸通道内的纸张于斜向进给时的第四阶段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馈纸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侧视图。
图5为图4所示的馈纸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的馈纸装置的部分结构立体分解图
图7A为图4所示的馈纸装置的任一感应臂处于非遮蔽位置处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B为图4所示的馈纸装置的任一感应臂处于遮蔽位置处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C为图4所示的馈纸装置的任一感应臂处于另一非遮蔽位置处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A为图4所示的馈纸装置于纸张在无斜向进给的情况下的第一阶段馈送过程示意图。
图8B为图4所示的馈纸装置于纸张在无斜向进给的情况下的第二阶段馈送过程示意图。
图8C为图4所示的馈纸装置于纸张在无斜向进给的情况下的第三阶段馈送过程示意图。
图8D为图4所示的馈纸装置于纸张在无斜向进给的情况下的第四阶段馈送过程示意图。
图9A为图4所示的馈纸装置于纸张处于斜向进给的情况下的第一阶段馈送过程示意图。
图9B为图4所示的馈纸装置于纸张处于斜向进给的情况下的第二阶段馈送过程示意图。
图9C为图4所示的馈纸装置于纸张处于斜向进给的情况下的第三阶段馈送过程示意图。
图9D为图4所示的馈纸装置于纸张处于斜向进给的情况下的第四阶段馈送过程示意图。
图10A为图4所示的馈纸装置于纸张处于斜向进给的情况下的多个感应臂与光学传感器的第一阶段作动过程示意图。
图10B为图4所示的馈纸装置于纸张处于斜向进给的情况下的多个感应臂与光学传感器的第二阶段作动过程示意图。
图10C为图4所示的馈纸装置于纸张处于斜向进给的情况下的多个感应臂与光学传感器的第三阶段作动过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馈纸装置另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馈纸装置的馈纸感测模块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馈纸装置  2馈纸装置
3馈纸装置  4馈纸装置
10开孔  11上壳体
12下壳体  13馈纸通道
14馈纸滚轮  15馈纸滚轴
16多个挡纸臂  17挡纸滚轴
18控制器  19光学传感器
20开孔  21上壳体
22下壳体  23馈纸通道
24馈纸结构  25挡纸结构
26光学传感器  27控制器
28固定轴  29多个感应臂
30馈纸感测模块  32下壳体
33馈纸通道  34馈纸结构
40馈纸感测模块  43馈纸通道
191发射部  192接收部
241第一馈纸滚轴  242第二馈纸滚轴
243第一馈纸滚轮  244第二馈纸滚轮
251挡纸滚轴  252挡纸臂
261发射部  262接收部
291接触端  292遮蔽端
293旋转部  301光学传感器
302进纸感应结构  401光学传感器
3011发射部  3012接收部
3021进纸部  3022感应部
3023转动轴  4011发射部
4012接收部  4021进纸部
4022感应部  4023转动轴
D1方向  D2方向
D3方向  D4第一方向
D5方向  D6方向
D7第二方向  D8方向
D9方向  P1纸张
P2纸张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4~图6,图4为本发明馈纸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侧视图,图5为图4所示的馈纸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所示的馈纸装置的部分结构立体分解图。馈纸装置2包括上壳体21、下壳体22、馈纸通道23、馈纸结构24、挡纸结构25、光学传感器26、控制器27、固定轴28以及多个感应臂29。
其中,馈纸通道23位于上壳体21与下壳体22之间,用以作为纸张P2的传输通道,且纸张P2可为单一纸张,也可为装订在一起的多个纸张(如存折簿),而馈纸结构24则用以馈送馈纸通道23内的纸张P2朝第一方向D4前进。于本实施例中,馈纸结构24包括第一馈纸滚轴241、第二馈纸滚轴242、第一馈纸滚轮243以及第二馈纸滚轮244,第一馈纸滚轴241设置于上壳体21内,且其两端分别穿过上壳体21的两侧面,而第二馈纸滚轴242设置于下壳体22内,且其两端分别穿过下壳体22的两侧面,再者,第一馈纸滚轮243与第二馈纸滚轮244分别固接于第一馈纸滚轴241与第二馈纸滚轴242上,并馈送文件朝第一方向D4前进。当第一馈纸滚轴241与第二馈纸滚轴242分别朝方向D5与方向D6转动时,介于第一馈纸滚轮241与第二馈纸滚轮242之间的纸张P2即会被往第一方向D4馈送。
又,挡纸结构25用以阻挡馈纸通道23内的纸张P2朝第一方向D4前进。于本实施例中,挡纸结构25包括挡纸滚轴251及多个挡纸臂252,挡纸滚轴251设置于下壳体22内并平行于第二馈纸滚轴242,且其两端分别穿过下壳体22的两侧面,而上述这些挡纸臂252设置于挡纸滚轴251上并沿一垂直于第一方向D4的第二方向D7排列。其中,上述这些挡纸臂252随着挡纸滚轴251的转动而以挡纸滚轴251为轴心作旋转。
再者,光学传感器26设置于下壳体22内,光学传感器26的两侧分别具有一发射部261与一接收部262,且接收部262用以接收发射部261所发射的光束。当接收部262能接收到来自于发射部261所发射的光束时,光学传感器26输出一第一信号,而当接收部262无法接收到来自于发射部261所发射的光束时,光学传感器26则输出第二信号。此外,控制器27电性连接于光学传感器26与挡纸滚轴251,且用以依据光学传感器26所输出的信号而控制挡纸滚轴251的运作。
又,多个感应臂29设置于馈纸结构24与挡纸结构25之间并沿第二方向D7排列,每一感应臂29具有一接触端291、一遮蔽端292以及介于接触端291与遮蔽端292之间的一旋转部293,且每一感应臂29的旋转部293为一柱状体并枢接于固定轴28,每一感应臂29的遮蔽端292位于光学传感器26的两侧之间,而固定轴28的两端分别穿过且固定于馈纸装置2的下壳体22,因此每一感应臂29可因任一推力的推动而以其旋转部293的中心为旋转轴心作一旋转动作,也就是说,每一感应臂29的接触端291与遮蔽端292可绕着固定轴28旋转。
请同步参阅图7A~图7C,图7A为图4所示的馈纸装置的任一感应臂处于未旋转时的状态示意图,图7B为图4所示的馈纸装置的任一感应臂处于旋转中的状态示意图,图7C为图4所示的馈纸装置的任一感应臂处于结束旋转时的状态示意图。
当所有感应臂29的接触端291突出于下壳体22的开孔20且未被任一推力推动时,所有遮蔽端292皆非处于光学传感器26的发射部261与接收部262之间,因此光学传感器26的接收部262能接收到来自于发射部261所发射的光束,此时光学传感器26就会输出第一信号至控制器27;而于任一感应臂29的接触端291被任一推力推动而使感应臂29旋转时,接触端291会朝下壳体22的方向逐渐倾倒,且遮蔽端292会于旋转的过程中旋转经过一介于光学传感器26的发射部261与接收部262之间的位置处,而阻挡了发射部261所发射的光束,因此光学传感器26的接收部262无法接收到来自于发射部261所发射的光束,此时光学传感器26就会输出第二信号至控制器27;而当所有纸张宽度内的感应臂29的接触端291因任一推力的推动而皆倾倒至下壳体22内时,所有遮蔽端292则不再处于光学传感器26的发射部261与接收部262之间,此时光学传感器26的接收部262就能再接收到来自于发射部261所发射的光束而使光学传感器26输出第一信号至控制器27。
以下说明本发明馈纸装置2于纸张P2在无斜向进给的情况下的馈送过程。请参阅图8A~图8D,其为图4所示的馈纸装置于纸张在无斜向进给的情况下的馈送过程示意图。其中,当纸张P2被使用者置入馈纸装置2的馈纸通道23时,第一馈纸滚轮241与第二馈纸滚242轮共同将纸张往第一方向D4馈送,此时纸张P2的前端尚未接触到任一感应臂29的接触端291,其如图8A所示,故光学传感器26输出第一信号至控制器27。
接着,第一馈纸滚轮241与第二馈纸滚轮242持续地将纸张P2往第一方向D4馈送,由于纸张P2非处于斜向进给的情况,故所有纸张宽度内的感应臂29的接触端291将同时接触到纸张P2的前端,并且所有纸张宽度内的感应臂29会随着其接触端291受到纸张P2的前端的推力而开始旋转,使得所有纸张宽度内的感应臂29的接触端291同时朝下壳体22的方向倾倒直至完全倾倒至下壳体22内以让纸张P2通过,其如图8B与图8C所示,且于如此的过程中,所有纸张宽度内的感应臂29的遮蔽端292会从非处于光学传感器26的发射部261与接收部262之间的位置,旋转至光学传感器26的发射部261与接收部262之间而阻挡发射部261所发射的光束,并再度旋转以离开位于发射部261与接收部262之间的位置,因此控制器27会依序接收到来自于光学传感器26的第一信号、第二信号以及第一信号。至此,控制器26会控制挡纸滚轴251朝方向D8转动以使所有挡纸臂252往下倾倒,令纸张P2可继续被往前馈送,其如图8D所示。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馈纸装置2于纸张P2处于斜向进给的情况下的馈送过程。请参阅图9A~图9D,其为图4所示的馈纸装置于纸张处于斜向进给的情况下的馈送过程示意图。亦请同步参阅图10A~图10C,其为图4所示的馈纸装置于纸张处于斜向进给的情况下的多个感应臂与光学传感器的作动过程示意图。其中,当纸张P2被使用者送入馈纸装置2的馈纸通道23时,第一馈纸滚轮241与第二馈纸滚轮242共同将纸张P2往第一方向D4馈送,此时纸张P2的前端尚未接触到任一感应臂29的接触端291,其如图9A与图10A所示,故光学传感器26输出第一信号至控制器27。
接着,如图9B以及图10B所示,由于纸张P2处于斜向进给的情况,纸张P2的前端的一侧会先接触部分感应臂29的接触端291,使部分感应臂29随着纸张P2的前端的推力而开始旋转,以使部分感应臂29的接触端291朝下壳体22的方向倾倒直至完全倾倒至下壳体22内,纸张P2的前端的一侧因此得以通过并顺势抵顶到挡纸臂252而不再前进。接着,由于第一馈纸滚轮241与第二馈纸滚轮242持续转动地馈送纸张P2,使得原本纸张P2的前端且尚未抵顶到挡纸臂252的部分会逐渐朝向挡纸臂252靠近,因此感应臂29会依序被纸张P2前端推动而旋转。
在这样的过程中,每一感应臂29的遮蔽端292所处的位置皆不同,且光学传感器26的发射部261所发射的光束会依序被不同的感应臂29的遮蔽端292阻挡,直至纸张宽度内的每一感应臂29的接触端291皆倾倒至下壳体22内,因此控制器27会依序接收到光学传感器26所产生输出的第一信号、第二信号以及第一信号,如此也代表着馈纸通道23内的纸张P2已非处于斜向进给的情况。最后,控制器27会控制挡纸滚轴朝方向D8转动以使所有挡纸臂252往下倾倒,进而纸张P2可继续被往前馈送,其如图9C、图9D以及图10C所示。
根据以上所述可知,本发明馈纸装置所输出的纸张不会有斜向进给的情况,因此应用本发明的馈纸装置的打印机器可进行准确的打印动作。再者,由于本发明馈纸装置不需使用太多的光学传感器,故有效降低其制作成本。
请参阅图11,其为本发明馈纸装置另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本实施例的馈纸装置3大致类似于前述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者,在此即不再予以赘述。本实施例与前述较佳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馈纸装置3更包括一馈纸感测模块30,用以感测纸张P2是否被置入馈纸通道33,且控制器(图中未标示)亦电性连接于馈纸结构34与馈纸感测模块30,当馈纸感测模块30感测到纸张P2被置入馈纸通道33时输出第三信号至控制器,以使控制器驱动馈纸结构34开始运作。也就是说,纸张P2在未被置入于馈纸通道33时,馈纸结构34不会因电源(图中未标示)开启就持续不停的运作,如此对使用者而言,可以达到节能省电的功效。
馈纸感测模块30的具体做法如下,其包括一另一光学传感器301与一进纸感应结构302,其中,该另一光学传感器301,具有一发射部3011与一接收部3012,且接收部3012用以接收来自于发射部3011所发射的光束;而进纸感应结构302具有进纸部3021、感应部3022与转动轴3023,进纸部3021与感应部3022分别固接于转动轴3023,且进纸部3021向上突出于下壳体32的开孔321,感应部3022位于发射部3011与接收部3012之间,而转动轴3023穿过下壳体32的两侧面。
再者,当纸张P2未接触进纸部3021时,发射部3011所发射的光束会被感应部3022阻挡而使接收部3012无法接收光束,而当纸张P2被置入馈纸通道33而接触进纸部3021并推动进纸部3021以转动轴3023为轴心朝方向D9旋转直至完全倾倒至下壳体32内时,感应部3022会被带动朝方向D9旋转,使得接收部3012能接收来自于发射部3011所发射的光束,此时,该另一光学传感器301会输出第三信号至控制器37,以令馈纸结构34开始馈送纸张P2朝方向D4前进。
请参阅图12,其为本发明馈纸装置的馈纸感测模块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本实施例的馈纸装置4大致类似于前述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者,在此即不再予以赘述。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当纸张P2未接触进纸部4021时,馈纸感测模块40的光学传感器401的接收部4012能接收来自于发射部4011所发射的光束,而当纸张P2被置入馈纸通道43而接触进纸部4021并推动进纸部4021以转动轴4023为轴心朝方向D9旋转时,感应部4022会被带动朝方向D9旋转而倾倒,使发射部4011所发射的光束被感应部4022阻挡而令接收部4012无法接收光束,此时,光学传感器401会输出第三信号至控制器(图中未标示),以令馈纸结构44开始馈送纸张P2朝方向D4前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因此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馈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馈纸通道;
一馈纸结构,用以馈送馈纸通道内的至少一纸张朝一第一方向前进;
一挡纸结构,用以阻挡该至少一纸张朝该第一方向前进;
多个感应臂,设置于该馈纸结构与该挡纸结构之间并沿一第二方向排列,且该第二方向垂直于该第一方向,其中,每一该感应臂具有一接触端、一遮蔽端以及介于该接触端与该遮蔽端之间的一旋转部,当该至少一纸张接触该接触端而推动该接触端时,该感应臂以该旋转部为轴心作一旋转动作;
至少一光学传感器,具有一发射部与一接收部,当该接收部接收来自于该发射部所发射的一光束时,该光学传感器输出一第一信号,而当该发射部所发射的该光束被任一该感应臂的该遮蔽端阻挡而使该接收部无法接收该光束时,该光学传感器输出一第二信号;以及
一控制器,连接于该光学传感器与该挡纸结构,当该控制器依序接收该第一信号、该第二信号以及该第一信号时该挡纸结构允许上述这些纸张继续朝该第一方向前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馈纸感测模块,用以感测该至少一纸张是否被置入该馈纸通道,且该控制器连接于该馈纸结构与该馈纸感测模块,于该馈纸感测模块感测到该至少一纸张被置入该馈纸通道时输出一第三信号至该控制器,以使该控制器驱动该馈纸结构开始运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馈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馈纸感测模块包括:
一另一光学传感器,具有一另一发射部与一另一接收部,且该另一接收部用以接收来自于该另一发射部所发射的一另一光束;
一进纸感应结构,具有一进纸部、一感应部与一转动轴,该进纸部与该感应部分别固接于该转动轴,且该感应部位于该另一发射部与该另一接收部之间,其中,当该至少一纸张未接触该进纸部时,该另一发射部所发射的该另一光束被该感应部阻挡而使该另一接收部无法接收该另一光束,而当该至少一纸张接触该进纸部而推动该进纸部以该转动轴为轴心旋转时,该感应部被带动旋转以使该另一接收部能接收来自于该另一发射部所发射的该另一光束。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馈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馈纸感测模块包括:
一另一光学传感器,具有一另一发射部与一另一接收部,且该另一接收部用以接收来自于该另一发射部所发射的一另一光束;
一进纸感应结构,具有一进纸部、一感应部与一转动轴,该进纸部与该感应部分别固接于该转动轴,其中,当该至少一纸张未接触该进纸部时,该另一接收部能接收来自于该另一发射部所发射的该另一光束,而当该至少一纸张接触该进纸部而推动该进纸部以该转动轴为轴心旋转时,该感应部被带动旋转而阻挡该另一发射部所发射的该另一光束,使该另一接收部无法接收该另一光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馈纸结构包括一馈纸滚轮与一馈纸滚轴,且该馈纸滚轮固接于该馈纸滚轴,并随着该馈纸滚轴的转动而旋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馈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挡纸结构包括多个挡纸臂与一挡纸滚轴,该挡纸滚轴平行于该馈纸滚轴,而该多个挡纸臂设置于该挡纸滚轴上并沿该第二方向排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馈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固定轴,其两端分别固定于该馈纸装置的两侧,且每一该感应臂的该旋转部枢接于该固定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馈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该感应臂的该旋转部为一柱状体。
CN2011100695613A 2011-03-18 2011-03-18 馈纸装置 Pending CN1026740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695613A CN102674046A (zh) 2011-03-18 2011-03-18 馈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695613A CN102674046A (zh) 2011-03-18 2011-03-18 馈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74046A true CN102674046A (zh) 2012-09-19

Family

ID=46806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695613A Pending CN102674046A (zh) 2011-03-18 2011-03-18 馈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7404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4780A (zh) * 2013-11-04 2015-05-13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介质检测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介质处理装置
CN105388722A (zh) * 2014-08-28 2016-03-09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薄片体排出装置及具备该薄片体排出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668A (ja) * 1986-06-18 1988-01-06 Hitachi Ltd 紙葉類集積装置
JPH04266344A (ja) * 1991-02-21 1992-09-22 Canon Inc 記録装置
JP2002037484A (ja) * 2000-07-21 2002-02-06 Shinko Seisakusho Co Ltd プリンタ
CN1403300A (zh) * 2001-08-31 2003-03-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JP3693620B2 (ja) * 2002-04-02 2005-09-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US20070002089A1 (en) * 2005-06-29 2007-01-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size detecting apparatus
US20070222806A1 (en) * 2006-03-27 2007-09-27 Oki Data Corporation Medium detect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WM320493U (en) * 2007-03-09 2007-10-11 Foxlink Image Tech Co Ltd Paper feeding device
JP4334673B2 (ja) * 1999-05-31 2009-09-30 グローリー株式会社 紙葉類繰り出し装置
JP2010208830A (ja) * 2009-03-11 2010-09-24 Toshiba Corp 紙葉類搬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668A (ja) * 1986-06-18 1988-01-06 Hitachi Ltd 紙葉類集積装置
JPH04266344A (ja) * 1991-02-21 1992-09-22 Canon Inc 記録装置
JP4334673B2 (ja) * 1999-05-31 2009-09-30 グローリー株式会社 紙葉類繰り出し装置
JP2002037484A (ja) * 2000-07-21 2002-02-06 Shinko Seisakusho Co Ltd プリンタ
CN1403300A (zh) * 2001-08-31 2003-03-1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JP3693620B2 (ja) * 2002-04-02 2005-09-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US20070002089A1 (en) * 2005-06-29 2007-01-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size detecting apparatus
US20070222806A1 (en) * 2006-03-27 2007-09-27 Oki Data Corporation Medium detect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WM320493U (en) * 2007-03-09 2007-10-11 Foxlink Image Tech Co Ltd Paper feeding device
JP2010208830A (ja) * 2009-03-11 2010-09-24 Toshiba Corp 紙葉類搬送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4780A (zh) * 2013-11-04 2015-05-13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介质检测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介质处理装置
CN105388722A (zh) * 2014-08-28 2016-03-09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薄片体排出装置及具备该薄片体排出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5388722B (zh) * 2014-08-28 2018-02-27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薄片体排出装置及具备该薄片体排出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983148B1 (en) Printer with auxiliary operation
CN102785805B (zh) 片料转移印花机自动定位送纸系统
CN1799976A (zh) 纸后处理装置
US10315444B2 (en) Printing device
CN202965488U (zh) 片料转移印花机纸印花布同步定位系统
CN102815106B (zh) 自动盖章方法
CN104944196B (zh) 支持双面打印的出纸机构
EP3075550B1 (en) Thermal printer
JP3733944B2 (ja) 給紙装置
CN102674046A (zh) 馈纸装置
CN110329809B (zh) 带有辅助装纸装置的印刷机
CN103318696A (zh) 纸张折叠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3526186B (zh) 一种高效制卡装置及其制卡方法
CN101772414A (zh) 单张纸印刷机
CN202826663U (zh) 一种可套印的全轮转印刷机
CN202464845U (zh) 一种覆膜机的送纸定位装置
CN202169757U (zh) 一种用于平压平卧式自动烫金机的放箔机构
CN202966821U (zh) 片料转移印花机自动定位送纸系统
CN203806831U (zh) 叠图机的竖折机构
CN105172389A (zh) 一种打印机送纸打印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3739389U (zh) 凹版印刷机放卷机构及包括其的卷筒纸凹版印刷机
CN203317909U (zh) 一种应用于连续印刷中的纸张纠偏机构
CN202623527U (zh) 打印机进纸装置
CN211662864U (zh) 一种纸张拓号装置
CN206186548U (zh) 分页式热转印条形码打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