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72203B - 一种折线绳槽卷筒的加工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线绳槽卷筒的加工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72203B
CN102672203B CN201210010647.3A CN201210010647A CN102672203B CN 102672203 B CN102672203 B CN 102672203B CN 201210010647 A CN201210010647 A CN 201210010647A CN 102672203 B CN102672203 B CN 1026722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
grooving
cutting
fold line
broken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106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72203A (zh
Inventor
库祥臣
李济顺
薛玉君
刘永刚
刘红彬
王文骞
郭跃飞
郭小满
薛留伟
曹贝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21001064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722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72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722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722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7220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 Turn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线绳槽卷筒的加工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通过对折线绳槽形状及加工过程的分析,提取出影响加工的特征参数并根据这些特征参数按照等残留高度方法进行刀具轨迹规划,确定走刀次数并自动生成加工程序,然后根据控制程序按规定的绳槽形状完成切削,工控机根据采集卷筒的旋转角度,到达折线段时,驱动纵向电机随旋转的卷筒而移动,切削出折线形状,当折线段结束时,纵向电机关闭与卷筒的随动关系,刀具不动,从而切削出直线形状,通过控制纵向电机与卷筒的跟随状态实现折线与直线的交替加工,直至达到折线绳槽卷筒规定的圈数。该加工过程不需要人工的参与,自动化程度高,能制造出准确的绳槽形状,省去了成形刀光顺工序,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工件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折线绳槽卷筒的加工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线绳槽卷筒的加工方法及装置,属于卷筒加工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在起重机、提升机等设备中,卷筒用于缠绕钢丝绳以提升重物。对于直径较大、提升较重物体的卷筒,其圆周往往加工有绳槽以便于钢丝绳的排列。绳槽可以加工成连续螺旋形状,但这种螺旋形状的绳槽常常引起钢丝绳的缠绕纠结,造成乱绳,加剧钢丝绳的摩擦和磨损,降低钢丝绳的使用寿命。近年来,一种形状为折线的卷筒得到了大家的重视并逐步获得了比较广泛的应用。折线绳槽是指在一圈绳槽间距内有与卷筒端板平行的直线段,还有与端板成一定角度的斜线段,直线段与斜线段交替过渡。折线绳槽卷筒适合钢丝绳的多层卷绕,避免出现夹绳和乱绳现象,显著提高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但折线卷筒的制造比较复杂,通常采用平板铣削后卷制或改造和更换普通车床的机械结构来实现,设备投入大,成本高,加工效率低,工件质量差,操作不灵活,特别是对于变节距的折线绳槽更是难以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折线绳槽卷筒加工中出现的投入大、成本高、加工效率低、操作不灵活以及制造出的工件质量差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一种折线绳槽卷筒的加工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绳槽的形状特征,提取描述绳槽特征的参数包括圈数、节距、绳槽半径、绳槽深度、车刀半径、吃刀量和进给量;
2).根据绳槽的特征参数和机床使用的工装及加工参数计算出刀具位置的控制数据;
3).根据计算出的控制数据,模拟刀具的移动轨迹及所要加工的绳槽形状;
4).根据机床的纵向和横向上安装的零点开关确定纵横向刀具的位置;
5).采集卷筒的旋转角度;
6).根据采集到的旋转角度,控制纵向电机与卷筒的跟随状态实现折线与直线的交替加工。
所述的步骤3)中刀具轨迹三维模拟采用OpenGL开放图形库对卷筒、刀具及切屑进行离散处理和建模。
所述的步骤3)中在模拟出刀具移动轨迹和绳槽形状后并利用所模拟出的结果对刀具动作及绳槽形状进行检查和修改。
所述的步骤3)中刀具轨迹规划原则为按照背吃刀量进行分层切削,当同层切削完成后,再继续向深层切削,在同一层内,首先从绳槽中心开始切削,然后逐次向左、右切削。在绳槽边缘处,按照等残留高度对进刀量进行调整,以保证加工出光滑的绳槽形状。
所述的折线段起始点的确定采用位置比较方式,当到达折线起始角度时,触发电子齿轮,使刀具随卷筒旋转而运动,从而加工出折线段。
所述的步骤5)中卷筒旋转角度的采集是通过定时中断方式进行,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将读取到的主轴编码器脉冲信号进行角度换算以得到卷筒的旋转角度。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提出一种折线绳槽卷筒的加工装置,该折线绳槽卷筒加工装置包括车床、工控机、运动控制板卡、主轴编码器、伺服电机和驱动器,主轴编码器设置在车床的主轴上,主轴编码器的输出端通过运动控制板卡与工控机的输入端相连,工控机的输出端通过运动控制板卡的控制连接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驱动器与车床上用于切割绳槽的刀具相连。
所述的车床上用于切割绳槽的刀具包括纵向刀具和横向刀具,所述的伺服电机包括纵向电机和横向电机,纵向电机控制连接纵向刀具,横向电机控制连接横向刀具。
所述的工控机包括刀具轨迹模拟模块,该刀具轨迹模拟模块用于根据刀位控制数据模拟出刀具移动轨迹及所要加工的绳槽形状。
所述的工控机还连接有操作面板,该操作面板通过I/O板卡与工控机相连,用于设置该系统的参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对折线绳槽形状及加工过程的分析,提取出影响加工的特征参数并根据这些特征参数按照等残留高度方法进行刀具轨迹规划,确定走刀次数并自动生成加工程序,然后根据控制程序按规定的绳槽形状完成切削。该加工过程不需要人工的参与,自动化程度高,能制造出准确的绳槽形状,省去了成形刀光顺工序,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工件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折线绳槽卷筒加工装置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折线绳槽卷筒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刀具路径规划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切削深度调整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残留高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折线绳槽卷筒加工装置的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中折线绳槽卷筒加工装置的系统组成图如图1所示,整个系统包括工控机、运动控制板卡、I/O(输入/输出)板卡、伺服电机及驱动器、主轴编码器、操作面板和机床本体,工控机通过运动板卡与纵向电机和横向电机相连,纵向电机和横向电机通过各自的驱动器分别与车床上的纵向刀具和横向刀具相连,主轴编码器设置在车床的主轴附近,用于采集车床主轴的旋转角度,主轴编码器的输出端通过运动控制板卡与工控机相连,将采集到的信息传送给工控机,该工控机还通过I/O板卡与操作面板相连,工控机中包括有刀具轨迹模拟模块,该刀具轨迹模拟模块用于根据刀位控制数据模拟出刀具移动轨迹及所要加工的绳槽形状。
本发明的折线绳槽卷筒加工装置的工作过程:
1.通过操作面板将待加工的折线绳槽的有关参数输入到工控机中,工控机根据分层切削和等残留高度方法计算刀具切削次数和每次走刀的刀具位置,将每次走刀的刀具初始位置写入一个数据文件中。
2.工控机利用其刀具轨迹模拟模块,在图形界面上对刀具运动进行三维动态显示,操作人员可以方便直观地提前观察刀具的运动和绳槽形状,对自动生成的刀具路径和切削动作进行检验和校正。
3.工控机在每个采样周期内读取卷筒的旋转角度,到达折线起点时,则向运动控制板卡发送命令,驱动纵向电机带动刀具使其与卷筒的旋转运动联动,在规定角度内切削出折线绳槽。进入直线段绳槽时,取消刀具与卷筒旋转的联动,保持刀具不动,加工出直线绳槽,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加工出所需的折线绳槽卷筒。
本发明的一种折线绳槽卷筒加工方法的实施例
    本发明的一种折线绳槽卷筒加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绳槽的形状特征,提取描述绳槽特征的参数包括圈数、节距、绳槽半径、绳槽深度、车刀半径、吃刀量和进给量。
2.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处理,根据分层切削和等残留高度方法计算刀具切削次数和每次走刀的刀具位置,将每次走刀的刀具初始位置写入数据缓冲区中。
3.根据计算出的刀具轨迹,在图形界面上对刀具运动进行三维动态显示,操作人员可以方便直观地提前观察刀具的运动和绳槽形状,对自动生成的刀具路径和切削动作进行检验和校正。
4.启动刀具回零动作,分别驱动纵、横向运动轴回到零点,然后移动刀具到起刀点,通过点动方式将卷筒旋转到图纸上规定的绳槽起始位置,然后按压操作面板的按钮使控制系统记录下刀具和卷筒的当前位置及角度,在后续加工过程中以这些初始位置为基准点,准确地实现折线和直线的交替过渡。
5.经过前面步骤在获得起始位置信息和刀具的运动数据后,系统即可自动完成折线绳槽的车削加工。加工过程中,控制系统在每个采样周期内读取卷筒的旋转角度,到达折线起点时,则向运动控制板卡发送命令,驱动纵向电机带动刀具使其与卷筒的旋转运动联动,在规定角度内切削出折线绳槽。进入直线段绳槽时,取消刀具与卷筒旋转的联动,保持刀具不动,加工出直线绳槽。折线加工的程序流程图如图2所示。
由于绳槽的深度和宽度大于车刀圆弧半径,完整的绳槽需要多次走刀,走刀次数及每次走刀的位置则通过前面的步骤已提前计算并写入数据缓冲区中。当一次走刀完成后,根据数据缓冲区中已保存的起始位置信息,驱动刀具重新回到起点进行切削,此时的初始位置是在上次起始位置处向左或向右偏移一个进给量。当刀具的起始位置移动到绳槽边缘时,其进刀量则根据等残留高度进行计算并调整,以保证加工出的绳槽具有较高的形状精度和表面质量。
由于绳槽有深度和宽度要求,其形状需要车刀多次切削才能完成。本发明采用逐层切削的方式规划刀具切削顺序。在绳槽深度方向上,从绳槽圆弧中心处进刀,其深度为用户规定的背吃刀量。从此处开始,在下一个切削循环时,进刀位置逐次向左移动,移动量为用户选择的进给量。当刀具移动到绳槽左边缘时,为保证绳槽圆弧的光滑,对本次切削的背吃刀量进行调整,避免过切。绳槽左边切削完成后,下次切削时,从绳槽中心向右移动,移动量为设定的进给量,在到达绳槽右边缘时,进行过切判断并对背吃刀量和进给量进行调整。通过绳槽左边和右边分别切削的方式完成本层的切削,其切削厚度即为预先设定的背吃刀量。本层切削完成后进行下一层的切削,采用同样的方式规划刀具的移动轨迹。经过逐层切削后可以得到符合要求的绳槽,其刀具移动轨迹如图3所示。
在车刀移动到绳槽边缘时,为避免过切,造成绳槽形状超差,需要对车刀的切削深度进行调整。车刀的实际切削深度如图4所示。O1是绳槽圆弧的圆心,O2是车刀半径的圆心,A是车刀与绳槽圆弧的切点,根据图中几何关系可计算出车刀插入绳槽的深度BO2,从而保证加工出符合图纸要求的绳槽。
等残留高度通过控制相邻轨迹间距使轨迹间的残留高度均匀一致,获得较好的加工质量并提高加工效率。如图5所示,残留高度h与两切削行的步距f、车刀有效切削半径r、绳槽半径R有关。如果h满足设定的曲率值,则接受该点为刀位点,否则减小步距计算满足要求的刀位点,保证切削轨迹线的曲率半径达到设定值,获得光滑的绳槽。

Claims (10)

1.一种折线绳槽卷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绳槽的形状特征,提取描述绳槽特征的参数包括圈数、节距、绳槽半径、绳槽深度、车刀半径、吃刀量和进给量;
2).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处理,根据分层切削和等残留高度方法计算刀具切削次数和每次走刀的刀具位置,将每次走刀的刀具初始位置写入数据缓冲区中;
3).根据计算出的刀具轨迹,在图形界面上对刀具运动进行三维动态显示,操作人员可以方便直观地提前观察刀具的运动和绳槽形状,对自动生成的刀具路径和切削动作进行检验和校正;
4).启动刀具回零动作,分别驱动纵、横向运动轴回到零点,然后移动刀具到起刀点,通过点动方式将卷筒旋转到图纸上规定的绳槽起始位置,然后按压操作面板的按钮使控制系统记录下刀具和卷筒的当前位置及角度,在后续加工过程中以这些初始位置为基准点,准确地实现折线和直线的交替过渡;
5).经过前面步骤在获得起始位置信息和刀具的运动数据后,系统即可自动完成折线绳槽的车削加工,加工过程中,控制系统在每个采样周期内读取卷筒的旋转角度,到达折线起点时,则向运动控制板卡发送命令,驱动纵向电机带动刀具使其与卷筒的旋转运动联动,在规定角度内切削出折线绳槽,进入直线段绳槽时,取消刀具与卷筒旋转的联动,保持刀具不动,加工出直线绳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线绳槽卷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刀具轨迹三维模拟采用OpenGL开放图形库对卷筒、刀具及切屑进行离散处理和建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折线绳槽卷筒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在模拟出刀具移动轨迹和绳槽形状后并利用所模拟出的结果对刀具动作及绳槽形状进行检查和修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线绳槽卷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刀具轨迹规划原则为按照背吃刀量进行分层切削,当同层切削完成后,再继续向深层切削,在同一层内,首先从绳槽中心开始切削,然后逐次向左、右切削,在绳槽边缘处,按照等残留高度对进刀量进行调整,以保证加工出光滑的绳槽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线绳槽卷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折线段起始点的确定采用位置比较方式,当到达折线起始角度时,触发电子齿轮,使刀具随卷筒旋转而运动,从而加工出折线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线绳槽卷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中卷筒旋转角度的采集是通过定时中断方式进行,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将读取到的主轴编码器脉冲信号进行角度换算以得到卷筒的旋转角度。
7.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折线绳槽卷筒加工方法的折线绳槽卷筒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折线绳槽卷筒加工装置包括车床、工控机、运动控制板卡、主轴编码器、伺服电机和驱动器,主轴编码器设置在车床的主轴上,主轴编码器的输出端通过运动控制板卡与工控机的输入端相连,工控机的输出端通过运动控制板卡的控制连接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驱动器与车床上用于切割绳槽的刀具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线绳槽卷筒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床上用于切割绳槽的刀具包括纵向刀具和横向刀具,所述的伺服电机包括纵向电机和横向电机,纵向电机控制连接纵向刀具,横向电机控制连接横向刀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线绳槽卷筒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控机包括刀具轨迹模拟模块,该刀具轨迹模拟模块用于根据刀位控制数据模拟出刀具移动轨迹及所要加工的绳槽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折线绳槽卷筒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控机还连接有操作面板,该操作面板通过I/O板卡与工控机相连,用于设置该系统的参数。
CN201210010647.3A 2012-01-15 2012-01-15 一种折线绳槽卷筒的加工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722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10647.3A CN102672203B (zh) 2012-01-15 2012-01-15 一种折线绳槽卷筒的加工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10647.3A CN102672203B (zh) 2012-01-15 2012-01-15 一种折线绳槽卷筒的加工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72203A CN102672203A (zh) 2012-09-19
CN102672203B true CN102672203B (zh) 2014-07-09

Family

ID=46805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1064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72203B (zh) 2012-01-15 2012-01-15 一种折线绳槽卷筒的加工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722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1644A (zh) * 2013-12-27 2015-07-01 上海国上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起重机械的绳卷筒绳槽加工工艺
CN103909275B (zh) * 2014-03-06 2016-08-31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卷筒绳槽的加工方法
CN108372412B (zh) * 2018-02-09 2020-06-16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绳槽加工机床
CN108356578A (zh) * 2018-02-09 2018-08-03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绳槽加工用机床的数控改造方法
CN108398919A (zh) * 2018-02-09 2018-08-14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数控机床绳槽加工的自动监控方法
CN108646673B (zh) * 2018-08-10 2024-03-22 上海阜有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多电机数控加工卷筒系统及电机协同自适应卷筒加工方法
CN114178779A (zh) * 2020-09-15 2022-03-15 南阳二机石油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剖开式结构滚筒的制造方法
CN113485246B (zh) * 2021-07-08 2022-12-20 浙江科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Unity3D的机床动态切削模拟系统及模拟方法
CN114296407B (zh) * 2021-11-25 2023-08-11 烨辉(中国)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切除钢卷超差板头的工艺设备及工艺方法
CN117697531B (zh) * 2024-02-05 2024-05-14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数控机床刀头运动路径优化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15603A (en) * 1978-07-17 1980-08-05 F. Jos. Lamb Company Brake drum turning machine
CN1600481A (zh) * 2004-10-22 2005-03-30 葛洲坝集团机械有限公司 加工平行折线型卷筒绳槽的方法和装置
CN101190458A (zh) * 2006-11-20 2008-06-04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卷筒变螺距折线绳槽的加工制造方法
CN101879636A (zh) * 2010-06-09 2010-11-10 南京四开电子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数控机床加工篱笆卷筒绳槽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15603A (en) * 1978-07-17 1980-08-05 F. Jos. Lamb Company Brake drum turning machine
CN1600481A (zh) * 2004-10-22 2005-03-30 葛洲坝集团机械有限公司 加工平行折线型卷筒绳槽的方法和装置
CN101190458A (zh) * 2006-11-20 2008-06-04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卷筒变螺距折线绳槽的加工制造方法
CN101879636A (zh) * 2010-06-09 2010-11-10 南京四开电子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数控机床加工篱笆卷筒绳槽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72203A (zh) 2012-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72203B (zh) 一种折线绳槽卷筒的加工方法及装置
DE112015004939B4 (de) Verfahren zum Optimieren der Produktivität eines Bearbeitungsprozesses einer CNC-Maschine
CN102441569B (zh) 基于t400的棒线材飞剪控制方法
CN103192265B (zh) 数控钻孔攻丝一体机及其控制方法
EP2237122B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rzeugen von Steuerdaten zum Steuern eines Werkzeugs an einer Werkzeugmaschine
JP4809488B1 (ja) 任意区間で速度変更が可能な揺動動作機能を有する数値制御装置
EP2138914A2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Optimierung, Überwachung oder Analyse eines Prozesses
US9459166B2 (en) Cutting resistance analysis device, cutting and machining device equipped with same, and cutting resistance analysis program
CN101274380A (zh) 内螺纹铣削工艺
CN102566574A (zh) 一种基于激光传感的机器人轨迹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1382793B (zh) 连续无中断数控加工板形零件的方法
DE102009015934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rzeugen von Steuerdaten zum Steuern eines Werkzeugs an einer Werkzeugmaschine
CN202846158U (zh) 数控滚齿倒角一体机
CN107405747B (zh) 加工机床的控制装置以及加工机床的控制方法
CN202447674U (zh) 一种折线绳槽卷筒的加工装置
KR101896291B1 (ko) 공작 기계의 가공경로 보정방법
CN104551854B (zh) 锪窝装置
CN102941252A (zh) 一种丝杆自动矫直装置及方法
CN109483268A (zh) 驱动轴切削快速精确定位及切料装置及切削工艺
CN106738097A (zh) 一种自动仿形编程系统及控制方法
KR20080105691A (ko) 기계 동작특성에 근거한 5축 밀링가공의 속도향상을 위한 보간길이의 최적화 방법
CN103056460A (zh) 一种电火花成型加工三维圆锥插补方法
WO2017093126A1 (de) Steuerungseinheit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r werkzeugmaschine sowie eine verwendung
CN208713650U (zh) 单立柱双磨头立式数控磨床
CN102079059B (zh) 闭式可控空间机构连杆轨迹实现曲面加工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Ku Xiangchen

Inventor after: Cao Beibei

Inventor after: Li Jishun

Inventor after: Xue Yujun

Inventor after: Liu Yonggang

Inventor after: Liu Hongbin

Inventor after: Wang Wenjian

Inventor after: Guo Yuefei

Inventor after: Guo Xiaoman

Inventor after: Xue Liuwei

Inventor before: Ku Xiangchen

Inventor before: Liu Hongbin

Inventor before: Xue Yujun

Inventor before: Yin Dongjun

Inventor before: Si Donghong

Inventor before: Yu Yongjia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KU XIANGCHEN LIU HONGBIN XUE YUJUN YIN DONGJUN SI DONGHONG YU YONGJIAN TO:KU XIANGCHEN LI JISHUN XUE YUJUN LIU YONGGANG LIU HONGBIN WANG WENJIAN GUO YUEFEI GUO XIAOMAN XUE LIUWEI CAO BEIBEI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9

Termination date: 2015011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