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67996A - 开关模块 - Google Patents

开关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67996A
CN102667996A CN2010800580223A CN201080058022A CN102667996A CN 102667996 A CN102667996 A CN 102667996A CN 2010800580223 A CN2010800580223 A CN 2010800580223A CN 201080058022 A CN201080058022 A CN 201080058022A CN 102667996 A CN102667996 A CN 1026679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member
light guide
switch module
button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80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67996B (zh
Inventor
大类学
赤塚孝寿
内田仁
尾崎和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Mektron KK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Mektron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Mektron KK filed Critical Nippon Mektron KK
Publication of CN102667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79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679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799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83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characterised by legends, e.g. Brail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light emitting or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4Scattering dots or dot-like elements, e.g. microbeads, scattering particles, nanoparticles
    • G02B6/0043Scattering dots or dot-like elements, e.g. microbeads, scattering particles, nanoparticles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8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varying in density, size, shape or depth along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6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varying in density, size, shape or depth along the light guide to produce indicia, symbols, texts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9/00Legends
    • H01H2219/036Light emitting elements
    • H01H2219/044Edge lighting of lay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9/00Legends
    • H01H2219/054Optical elements
    • H01H2219/056Diffuser; Uneven surf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9/00Legends
    • H01H2219/054Optical elements
    • H01H2219/06Refl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9/00Legends
    • H01H2219/054Optical elements
    • H01H2219/062Light conduct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按键基板对置设置的按键模块,其可降低从导光部件端部附近向按键部方向泄漏的光的光量,利用在导光部件内传播的光均匀地对按键部照明。该可对按键部(7)照明的开关模块(1)包括,电路基板(6);设置于按键基板(8)和电路基板(6)之间的导光板(4);LED(2);和使从LED(2)射出的光从导光板(3)的端部入射至导光板(3)内的反射镜(9),导光板(3)具有与按键基板(8)对置的第一表面(3b),和位于其相反侧与电路基板(6)对置的第二表面(3c),在第二表面(3c)的端部附近,在被第二表面(3c)上反射后,不在第一表面(3b)上反射而是透过端部附近的第一表面(3b)的光的光路上,形成有由黑墨印制的印刷图案(12)。

Description

开关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中与按键基板对置设置的开关模块。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中,设置有带按键部的按键基板,并设置有与按键基板对置的开关模块,其通过使按键顶部接触或非接触来切换电连接的ON、OFF。图5是与具有多个按键部70的按键基板80对置的现有的开关模块100的概略立体图。图6为图5所示开关模块100的概略截面图。
如图6(a)所示,开关模块100设置有,内部包围电极55的金属弹片(锅仔片)50、电路基板60、导光部件30、和发光元件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20。金属弹片50通过金属弹片膜(metaldome sheet)40一体地保持于电路基板60,并利用粘接层35将导光部件30间隔规定距离安装于金属弹片膜40。在导光部件30的下表面设有通过将白墨印刷成点状的印刷处理、或棱镜加工等形成的光散射部30a,在导光部件30和LED20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从LED20射出的光高效地从导光部件30的端部引导至导光部件30内的反射镜(反射部件)25。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向下按压按键部70,使金属弹片50变形,可以使金属弹片50与电极55的点接触或非接触,从而可切换开关的ON、OFF,并且在按键基板80的背面,即在按键基板80和金属弹片膜40间设置有导光部件30,因此由LED20射出后入射到导光部件30内的光,通过被光散射部件30a散射,可从导光部件30内对按键部70照明。专利文献1~6公开了相关的现有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日本发明专利公开第2009-246821号公报
日本发明专利公开第2008-152951号公报
日本发明专利公开第2009-140871号公报
日本发明专利公开第2009-187855号公报
日本发明专利公开第2004-139983号公报
日本发明专利公开第2008-2268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上述现有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图6(b)表示光在导光部件30内的行进方向。由LED20射出的光,通过反射镜25从导光部件30的端部入射至导光部件30内,例如图中L1所示的光,在导光部件3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反复反射,而在导光部件30内行进。还存在例如图中L2所示的光,使其在光散射处理部件30a发生散射,以从导光部件30的上表面向按键部70的方向射出。
但是,在入射到导光部件30内的光中,如图中L3、L4所示的光,尽管未形成光散射处理部件30a,还是存在在导光部件30端部附近从导光部件30的上表面向按键基板80的方向泄漏的光。其结果是,在按键基板80表面,L3、L4的光泄漏的区域,即,LED20附近的区域的光与其他区域相比过亮。
另一方面,在一般情况下对于可照明按键部的开关模块,要求尽可能以均匀的亮度对多个按键部照明。但是在上述结构中,为了满足“亮度均匀性”的要求,需要避免将按键部70配置于LED20附近的过亮的区域,而必须将LED20与(最近于LED20的)按键部70隔开距离。即,需要在LED20附近设定如图6(b)所示“距离a”那样大的距离,不能用于配置按键部70。因此,在设计上制约了按键部70的配置。利用现有的结构不能满足均匀性的要求,且不能满足缓解按键部70配置在设计上受到的制约的要求。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按键基板对置设置的开关模块,其可降低从导光部件端部附近向按键部方向的泄漏的光的光量,可利用在导光部件内传播的光均匀地对按键部照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与具有按键部的按键基板对置设置的开关模块的特征在于,包括:
在与所述按键基板对置的表面上形成有电极层的电路基板;
设置于所述按键基板与所述电路基板之间的导光部件;
射出光的光源元件;和
使由所述光源元件射出的光从所述导光部件端部入射至所述导光部件内的反射部件,
通过使所述按键部相对于所述电极层移动来切换开关的ON、OFF,且利用入射到所述导光部件内的光对所述按键部照明,
所述导光部件包括:
与所述按键基板对置的第一表面;和位于其相反侧,与所述电路基板对置的第二表面,
在所述第二面的所述端部附近,
在经所述反射部件入射到所述导光部件内,且在被第二表面反射后,不在第一表面上反射而是从所述端部附近的第一表面透过的光的光路上,设置由光吸收性墨形成印刷图案。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导光部件的第二表面上,且在第二表面上反射后不在第一表面上反射,而是从导光部件的端部附近的第一表面透过的光的光路上,形成由光吸收性墨印制的印刷图案,因此,能够利用印刷图案吸收从导光部件端部附近泄漏的光。即,可降低从导光部件端部附近泄漏的光的光量。其结果是,即使将按键部设置于光源元件附近,也可避免其按键部比其他按键部过亮的问题,因此能缓解设计上对按键部配置的制约,并能够满足亮度均匀性的要求。印刷图案仅形成在从导光部件端部附近的第一表面透过的光的光路上。所以在导光部件内行进的其他光(不从导光部件端部附近泄漏的光)不会被印刷图案吸收,能够充分地对按键部照明。
另外,优选
所述反射部件覆盖所述端部处的第一表面,
所述印刷图案形成于,在第二表面上,经所述反射部件入射至所述导光部件内,且在被第二表面反射后从所述反射部件的边缘部附近透过第一表面的光的光路上。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反射部件覆盖导光部件端部处的第一表面,因而能够使从光源元件射出的光高效地入射至导光部件内。另外,由于能够利用印刷图案吸收从反射部件边缘部泄漏的光,因此能够减少从反射部件边缘部泄漏的光的光量。其结果是,即使将按键部接近光源元件设置,也可避免该按键部与其他按键部相比过亮的问题,因此可以同时满足按键部配置在设计上的要求,以及亮度均匀性的要求。
此外,还优选对所述导光部件实施有可使入射至所述导光部件内的光散射的光散射处理,利用在实施了所述光散射处理的部分处散射的光从所述导光部件内对所述按键部照明。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入射到导光部件内的光散射,可从导光部件内良好地对按键部进行照明。
还优选所述光散射处理为:在所述导光部件上印刷具有光散射性的墨的印刷处理,或者在所述导光部件上形成具有光散射性的三维形状的三维形状加工。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利用简单的处理方法对导光部件进行光散射处理。在此所谓印刷处理可列举有,例如将白墨印刷为网点状的处理,所谓三维形状加工可列举有,通过模具加工、激光加工等加工方法,在反射部件上形成凹凸、棱镜等加工。
还优选对所述导光部件的第二表面实施所述光散射处理。
根据上述结构,可在导光部件的同一表面实施光散射处理和由光吸收性墨印制的形成,因此可以以良好的位置精度在同一工序内进行,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制造成本。尤其是在光散射处理中采用印刷处理时,在制造工序中,可以使用同一印刷设备在同一工序内以高位置精度进行印刷,因此可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制造成本。
还优选所述导光部件使用厚度为100μm以上300μm以下的具有光透性的薄片部件。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用厚度薄的透光性的薄片部件可使开关模块整体的体积小型化,此外,由于设置于按键部和电极层间的导光部件厚度薄,可提高用户操作按键部时向用户传达的按键触感。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按键基板对置设置的开关模块,其可降低从导光部件的端部附近向按键部方向的泄漏的光的光量,能够利用在导光部件内传播的光均匀地对按键部照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开关模块的截面简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开关模块的俯视图图。
图3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开关模块的效果的图。
图4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开关模块的效果的图。
图5是现有的开关模块的立体简图。
图6是现有的开关模块的截面简图。
符号说明
1…开关模块
2…LED
3…导光板
3a…白色网点
3b…第一表面
3c…第二表面
4…金属弹片膜
5…金属弹片
6…电路基板
7…按键部
8…按键基板
9…反射镜
10…粘接层
11…电极
12…印刷图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记载的部件的尺寸、材质、形状、相对配置等。
实施方式
<1∶关于开关模块的整体结构>
下面结合图1(a)对可适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开关模块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开关模块1的截面简图。
本实施方式的开关模块1与具有按键部7的按键基板8对置设置,例如可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10的按键基板、QWERTY基板,还可用于触摸面板等。
如图1(a)所示,开关模块1包括:作为发光元件的LED2,具有电极11的电路基板6,具有覆盖各电极11的金属弹片5的金属弹片膜4(电极层)和通过粘接层10安装在金属弹片膜4上的导光板3(导光部件)。电路基板6可以采用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挠性印制电路)基板。在LED2和导光板3间设置有将从LED2射出的光高效地的从LED2的端部入射至导光板3内的反射镜9(反射部件)。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按键顶部7a向图中下方移动,而按压金属弹片膜4,使金属弹片5变形,并使金属弹片5与电极11接触,由此使金属弹片5与电极11成为电接触状态,即,使开关从OFF(断开)状态切换为ON(接通)状态。通常对于开关模块从操作性的角度来讲,最好能在按动按键部时给用户传达充分的按键触感,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通过使具有一定强度的金属弹片5变形来切换开关的ON、OFF,因此能给用户传达充分的该触感。由于金属弹片5是一体粘接于金属弹片膜4,并且在制造过程中,通过将已装好的金属弹片膜4安装于电路基板6来安装金属弹片5,因此使金属弹片5相对于多个电机11的精度良好,且工序简单。
<2∶关于导光板>
下面对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导光板3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厚度125μm、肖氏硬度97,具有光透过性的氨甲酸酯橡胶片(热硬化性),但用于导光板3的材料不限于此,还可采用聚碳酸酯膜、硅树脂橡胶薄膜等透明膜等透明片材。对导光板3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但其厚度适宜在100μm以上300μm以下。所谓“透明片材”不意味着是无色透明薄膜,只要可使从LED2射出的光透过即可,导光板3并不限定于“无色透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由于使用厚度薄的导光板3可使开关模块1小型化并能提高按键触感。在以下的说明中,称导光板3上与按键基板8对置一侧的面(图中的上表面)为“第一表面3b”,与电路基板6对置一侧的面(图中的下表面)为“第二表面3c”。
在导光板3中,对第二表面3c实施光散射处理,以使入射到导光板3的光散射。在此,作为光散射处理,由喷墨印刷机利用白墨(具有光散射性的墨)进行网点印刷(印刷处理),由此在第二表面3c上印刷白色网点3a(在此,具有光散射性的墨采用白色墨,但只要是具有光散射性,也可以使用白色以外的墨)。在与按键部7相应的位置上分别印刷白色网点3a,由此,从LED2入射到导光板3内的光被白色网点3a散射,而可利用散射的光从导光板3内向按键部7照明。白色网点3a的网点密度、形状等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在距离LED2远的区域(光发生衰减的区域)设置更多的白色网点3a,从而即使是配置在远离LED2的区域的按键部7,也可以以充分的光量对其进行照明。
另外,光散射处理的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说明,也可以在规定的位置通过模具加工、激光加工等进行的三维形状加工,而在导光板3上形成凹凸形状、棱镜形状等。此时,与白色网点3a同样地,利用进行了三维形状加工后的部分使光散射,从而可良好地对按键部7照明。对第二表面3c进行印刷处理(白色网点3a),但还可以对导光板3的第一表面3b进行三维形状加工。此时,光在第一表面3b的进行了三维形状加工的部位发生散射,使光从第一表面3b向按键部7的方向透过,可良好地对按键部7照明。
<3∶关于反射镜>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反射镜9,其用于使从LED2射出的光从导光板3的端部高效地入射到导光板3内。在如本实施方式所示使用厚度薄的导光板3的情形下,多是导光板3的厚度比LED2的光射出区域的宽度薄,此时为了使从LED2射出的光高效地入射至导光板板3内,有效的做法是在LED2和导光板3之间设置反射镜9。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更高效地使光线入射,在导光板3的端部设置反射镜9,且使其覆盖第一表面3b,对于反射镜9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定。
<4∶光的行进方式>
结合图1(b)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光在导光板3内行进的方式。图1(b)是将图1(a)所示开关模块1中LED2附近放大后的截面图。
从LED2射出的光,通过反射镜9从导光板3的端部入射到导光板3的内(也有未经反射镜9而直接入射到导光板3内的光)。本实施方式中,导光板3的第一表面3b,第二表面3c都与空气层接触,因折射率不同(若设空气层的折射率为1.0,则导光板3的折射率约为1.45),使得在导光板3内行进的光如图中L1、L2所示,在第一表面3b和第二表面3c上反复反射,并向导光板3的另一端的端部行进。当其光路上存在白色网点3a时,光在白色网点3a处发生散射,如L2所示的光那样从导光板3内向按键部7的方向射出。还存在从LED2射出后透过粘接层10而入射到金属弹片膜4,该光被金属弹片5的表面等反射,透过粘接层10在此入射到导光板3内。
<5∶关于减少漏光的结构>
结合图1(b)、图1(c)说明能够降低现有技术的问题中提到的“漏光”的结构。图1(c)是表示图1(b)所示光L3、L4的行进方向的示意图。
如上所述,在靠近LED2的导光板3的端部附近,存在被第二表面3c反射后未被第一表面3b反射而透过第一表面3b的光(图1(b)、图1(c)的L3、L4虚线部分),在现有结构中存在因这些光,造成导光板3的端部附近,即按键基板8中LED2附近过亮的问题。例如在使用本实施方式所示反射镜时,可观察到反射镜的边缘部漏光的现象。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解决该课题,其特征是在导光板3的端部附近的第二表面3c,形成用黑墨印刷(光吸收性的墨)的印刷图案12。
具体的说,在第二表面3c上,且在图1(b)、图1(c)所示的光L3、L4的光路上,即,被第二表面3c反射之后,没有被第一表面3b反射而是透过第一表面3b(反射镜9的边缘部)的光路上形成印刷图案12。只要是从第一表面3b透出的光的光路上,也可以在粘接层10与导光板3的交界面形成印刷图案12(图1(b))。
根据上述结构,在形成于第二表面3c的印刷图案12处,可吸收从反射镜9的边缘部泄漏的光L3、L4,因此减少从反射镜9泄漏的光的量,即可降低导光板3端部附近的漏光。在此,印刷图案12是通过使用作为UV硬化装置的Subzero(Integration公司制),将黑色UV硬化墨(包含,主剂∶光聚作用组成物70~90质量%、颜料∶炭黑粒子1~5质量%、其他∶聚合引导剂1~5质量%等),以压电式(360dpi,液滴量14pl)的喷墨方式在导光板3上印制图案,但所谓光吸收性墨不限于黑墨,也可以是灰色、深蓝色等可良好地吸收光的墨。
<6∶关于印刷图案的位置、形状>
结合图2对印刷图案12的位置、形状进行说明。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开关模块1的上面图,特别是表示了形成印刷图案12的位置。
对于形成由黑墨印制的印刷图案12的位置,只要是在第二表面3c上,且在第二表面3c上发生反射后不在第一表面3b上发生反射而透过第一表面3b(反射镜9的端部)的光的光路上,则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如图2(a)、图2(c)、图2(e)所示,在从上表面观察开关模块1时,可以使印刷图案12形成在隐藏于反射镜9的内侧的位置,也可以如图2(b)、图2(d)、图2(f)所示,在反射镜9的外侧形成印刷图案12。
图2(a)~图2(f)中的“照明区域”表示与按键部7相应的区域,可根据“照明区域”与LED2的相对位置关系,有效地确定形成印刷图案12的位置。例如,如图2(a)、图2(b)所示,若在LED2正面隔开缝隙而形成印刷图案12,则可抑制“照明区域”过亮,并可使更多的来自LED2的光能向图中下方(Y方向)通过,因此即使对于远离LED2的按键部7也能够以充分的光量照明。另外,如图2(c)、图2(d)所示,若形成印刷图案12且不在LED2的正面设置缝隙,则可以更切实地抑制“照明区域”过亮。如图2(e)、图2(f)所示,当在LED2的正面有“照明区域”时,若在LED2的正面形成印刷图案12,则可良好地抑制“照明区域”过亮。即,只要可以吸收从“照明区域”泄漏的光的位置,则印刷图案12在第二表面3c上的位置可以是任何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a)~图2(f)所示形成长方形的印刷图案12。根据本发明的研究,若使纵向尺寸(图2中Y方向)设定为0.3mm~0.7mm,宽度(图2中X方向)设定为5.0mm,就不会对用于照明按键部7的其他光产生干扰,可有效地吸收从反射镜9的边缘部泄漏的光。但对于印刷图案12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是椭圆形、圆形、网点的集合等。对于其尺寸,也是根据LED2的放射角度和“照明区域”的位置等,只要是能够有效地仅吸收从反射镜9的边缘部泄漏的光的尺寸即可。
<7∶关于测试实验>
分别对于比较例和实施例1~实施例3进行用于验证可抑制“照明区域”过亮的效果的测试实验。结合图3(a)、图3(b)说明测试实验的条件和结果。图3(a)是表示用于测试实验的“照明区域”(与按键部相应的区域)、LED2的配置的示意图,图3(b)是在比较例(左)和实施例1(右)中分别测量的亮度等高线图(上方是从上表面观看的图,下方是以三维表示的图)。在此,作为亮度测量装置,使用HI-LAND公司制造的RISA-COLOR/ONEII。
(比较例)
作为比较例,当在图3(a)所示的“照明区域”(按键部)的配置中,不形成黑墨印制的印刷图案12的情形下,测量“照明区域”的亮度(cd/m2)。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图示多个“照明区域”中,位于左上和右上的“照明区域”(由斜线部表示的区域)中会发生显著的“过亮”现象,由此确认了,不能“亮度均匀性”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因而,以位于左上和右上的“照明区域”为对象,在比较例和实施例1~实施例3中比较其亮度。而且,在比较例中,左上的“照明区域”的亮度是39.6cd/m2,右上的“照明区域”的亮度是37.2cd/m2,与其他“照明区域”相比,具有更高的亮度,从局部看可以确认,在左上的“照明区域”处靠近LED2的左上区域,和在右上的“照明区域”处靠近LED2的右上区域,过亮现象严重。
(实施例1)
在实施例1中,在图3(a)所示的黑墨印制的印刷图案12中,印刷图案12的纵向(图中Y方向)尺寸为0.5mm,宽度(图中X方向)为4.0mm。在上述条件下测量其亮度的结果是,分别确认了左上的“照明区域”的亮度大幅下降为22.0cd/m2(比较例中为39.6cd/m2),右上的“照明区域”的亮度大幅下降为23.0cd/m2(比较例中为37.2cd/m2)。另外,在其他的“照明区域”中,几乎未观察到亮度下降。即,可以抑制“过亮”,并满足了“亮度均匀性”的要求。
(实施例2)
在实施例2中,在图3(a)所示的黑墨印制的印刷图案12中,印刷图案12的纵向(图中Y方向)尺寸为0.7mm,宽度(图中X方向)为4.0mm。在上述条件下测量其亮度的结果是,分别确认了左上的“照明区域”的亮度大幅下降为21.5cd/m2(比较例中为39.6cd/m2),右上的“照明区域”的亮度大幅下降为21.0cd/m2(比较例中为37.2cd/m2)。另外,在其他的“照明区域”中,几乎未观察到亮度下降。即,可以抑制“过亮”,并满足了“亮度均匀性”的要求。
(实施例3)
在实施例3中,在图3(a)所示的黑墨印制的印刷图案12中,印刷图案12的纵向(图中Y方向)尺寸为0.3mm,宽度(图中X方向)为4.0mm。在上述条件下的测量亮度的结果是,分别确认了左上的“照明区域”的亮度大幅下降为25.7cd/m2(比较例中为39.6cd/m2),右上的“照明区域”的亮度大幅下降为24.8cd/m2(比较例中为37.2cd/m2)。另外,在其他的“照明区域”中,几乎未观察到亮度下降。即,可以抑制“过亮”,并满足了“亮度均匀性”的要求。
图3(b)为比较例与实施例1中,图3(a)中左上“照明区域”的亮度等高线图。图3(b)中上方表示从上表面观察时,左上的“照明区域”的亮度等高线图,下方表示左上的“照明区域”的三维亮度等高线图。如图所示可知,在比较例中“照明区域”整体亮度高,特别是靠近LED2左上区域的亮度极高。与此相对,在实施例1中整体地亮度下降。即,可知,通过形成黑墨印制的印刷图案12,可确实地抑制“过亮”。
<8∶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开关模块1,可以得到现有结构所不能达到的以下效果。
(关于按键部配置的设计制约)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开关模块1,利用上述结构,可以降低从导光板3端部附近泄漏的光的光量。因而,在现有的结构中,如将按键部配置于LED的近处,会产生因泄漏的光使位于LED附近的按键部极度过亮的问题,因此不能将按键部接近LED配置,对设计产生制约,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将按键部7接近LED2配置,也不会产生上述过亮的问题。因此,可使图1(b)所示的距离a(与LED2最接近的按键部7、和LED2的间隔)更窄,即,可将按键部7接近LED2设置,能够缓解按键部在设计上的制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导光板3的第二表面3c上形成由黑墨生成的印刷图案12。在降低从LED2端部附近漏光的方面,虽然也考虑在第一表面3b上形成印刷图案,但两者之间,在按键部配置的设计上产生很大差异。下面结合图4对上述问题进行说明。图4(a)表示本实施方式(在第二表面3c上形成印刷图案12)的结构,图4(b)表示比较例(在第一表面3b上形成印刷图案12)的结构。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与比较例相比,导光板3的“有效长度”更长。所谓导光板3的“有效长度”是指,被引导至导光板3内的光可以从第一表面3b射出的区域的长度,换句话说,是指可对按键部7照明的区域的长度,该长度越长,则能够配置按键部7的区域越大。因此,与比较例相比,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将按键部7配置在更大的范围,因此,能够缓解按键部配置在设计上的制约。
(关于亮度均匀性)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配置于LED2附近的按键部7比其他按键部7极端过亮的现象。形成在第二表面3c上黑墨印制的印刷图案12,仅形成于从导光板3端部附近(反射镜9的边缘部)泄漏的光的光路上,所以不会对用以照明按键部7的其他光(例如图1(b)的L1、L2)造成任何影响,因此,即使对于远离LED2的按键部7也可以以充分的光量照明。因此,能够对配置于按键基板8的多个按键部7以大致均匀亮度照明,满足“亮度均匀性”的要求。
(关于生产效率、制造成本)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导光板3的第二表面3c上印刷有光散射处理的白色网点3a。此时,在导光板3的同一面(第二表面3c)上,通过喷墨形成白色网点3a和由黑墨印制的印刷图案12,因此在制造过程中,可以使用同一制造设备(印刷设备)在同一工序内,对同一面印刷白色网点3a和由黑墨印刷图案12,使得生产效率提高,制造成本降低。需要在导光板3上以良好的位置精度印刷白色网点3a和印刷图案12,但由于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同一工序内印刷,所以不需要复杂的定位操作,能够提高它们的位置精度。另外,当作为光散射处理而在第一表面3b上进行三维形状光加工时,在制造过程中,也可以在实施三维形状加工的同时,在第二表面3c上印刷黑墨印刷图案12,因此,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与按键基板对置设置的开关模块,其可降低从导光部件的端部附近向按键部方向的泄漏的光的光量,能够利用在导光部件内传播的光均匀地对按键部照明。

Claims (6)

1.一种与具有按键部的按键基板对置设置的开关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与所述按键基板对置的表面上形成有电极层的电路基板;
设置于所述按键基板与所述电路基板之间的导光部件;
射出光的光源元件;和
使由所述光源元件射出的光从所述导光部件端部入射至所述导光部件内的反射部件,
其中,
通过使所述按键部相对于所述电极层移动来切换开关的ON、OFF,且利用入射到所述导光部件内的光对所述按键部照明,
所述导光部件包括:
与所述按键基板对置的第一表面;和位于其相反侧,与所述电路基板对置的第二表面,
在所述第二表面的所述端部附近,在经所述反射部件入射到所述导光部件内、且在被第二表面反射后不在第一表面上反射而是从所述端部附近的第一表面透过的光的光路上,设置由光吸收性墨形成印刷图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部件覆盖所述端部处的第一表面,
所述印刷图案形成于,在第二表面上经所述反射部件入射至所述导光部件内、且在被第二表面反射后从所述反射部件的边缘部附近透过第一表面的光的光路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模块,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导光部件实施有可使入射至所述导光部件内的光散射的光散射处理,利用在实施了所述光散射处理的部分处散射的光从所述导光部件内对所述按键部照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散射处理为:
在所述导光部件上印刷具有光散射性的墨的印刷处理,或者
在所述导光部件上形成具有光散射性的三维形状的三维形状加工。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开关模块,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导光部件的第二表面实施所述光散射处理。
6.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开关模块,所述的开关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光部件使用厚度为100μm以上300μm以下的具有光透性的薄片部件。
CN201080058022.3A 2010-02-17 2010-10-28 开关模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679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32616 2010-02-17
JP2010032616A JP5427638B2 (ja) 2010-02-17 2010-02-17 スイッチモジュール
PCT/JP2010/069148 WO2011102019A1 (ja) 2010-02-17 2010-10-28 スイッチモジュー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67996A true CN102667996A (zh) 2012-09-12
CN102667996B CN102667996B (zh) 2015-03-18

Family

ID=44482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802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67996B (zh) 2010-02-17 2010-10-28 开关模块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545080B2 (zh)
EP (1) EP2538425A4 (zh)
JP (1) JP5427638B2 (zh)
CN (1) CN102667996B (zh)
HK (1) HK1174146A1 (zh)
TW (1) TWI489502B (zh)
WO (1) WO20111020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49071B (zh) * 2012-04-27 2014-08-1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手持裝置之發光按鍵模組
TWI478192B (zh) * 2012-12-19 2015-03-2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發光鍵盤
US8770772B1 (en) * 2013-02-18 2014-07-08 Changshu Sunrex Technology Co., Ltd. Luminous keyboard
TWI501276B (zh) * 2013-10-18 2015-09-2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發光鍵盤裝置
TW201907428A (zh) * 2017-07-07 2019-02-16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鍵盤
TW201916084A (zh) * 2017-10-13 2019-04-16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鍵盤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7113A (zh) * 2005-08-19 2007-02-21 西铁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薄片开关、薄片开关模块及面板开关
CN101409167A (zh) * 2007-10-12 2009-04-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可动触点体及使用该可动触点体的开关
CN101557679A (zh) * 2008-04-07 2009-10-14 住友电工印刷电路株式会社 柔性印刷配线板、输入模块以及便携设备
US20090266691A1 (en) * 2008-03-31 2009-10-29 Fujitsu Limited Mobile terminal device
CN101583822A (zh) * 2007-01-15 2009-11-18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以及具备该照明装置的输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71321A (en) * 1996-01-04 1998-06-23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cromechanical optical switch and flat panel display
JP4388780B2 (ja) 2002-09-27 2009-12-24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押釦スイッチ用カバー部材
TW200709243A (en) 2005-08-19 2007-03-01 Citizen Electronics Sheet switch, sheet switch module and panel switch
JP4959164B2 (ja) * 2005-09-21 2012-06-20 シチズン電子株式会社 シートスイッチ、シートスイッチモジュール及びパネルスイッチ
WO2008062824A1 (fr) * 2006-11-22 2008-05-29 Alps Electric Co., Ltd. Dispositif d'éclairage
JP4845701B2 (ja) 2006-12-14 2011-12-28 シチズン電子株式会社 シートスイッチモジュール
JP4703552B2 (ja) * 2006-12-26 2011-06-15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用照光部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スイッチ装置
US20080175022A1 (en) * 2007-01-22 2008-07-24 Takuro Sugiura Illuminating unit
KR20080083975A (ko) 2007-03-14 2008-09-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도파 부재와 그를 이용한 키 패드 어셈블리
JP2009140871A (ja) 2007-12-10 2009-06-25 Alps Electric Co Ltd スイッチ用照光部材、及びスイッチ用照光部材を有するスイッチ装置
JP2009187855A (ja) 2008-02-08 2009-08-20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携帯電話の照明構造
JP2010015794A (ja) * 2008-07-03 2010-01-21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導光シートスイッチユニット
JP2010034008A (ja) * 2008-07-31 2010-02-12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導光シートスイッチ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7113A (zh) * 2005-08-19 2007-02-21 西铁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薄片开关、薄片开关模块及面板开关
CN101583822A (zh) * 2007-01-15 2009-11-18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以及具备该照明装置的输入装置
CN101409167A (zh) * 2007-10-12 2009-04-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可动触点体及使用该可动触点体的开关
US20090266691A1 (en) * 2008-03-31 2009-10-29 Fujitsu Limited Mobile terminal device
CN101557679A (zh) * 2008-04-07 2009-10-14 住友电工印刷电路株式会社 柔性印刷配线板、输入模块以及便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174146A1 (zh) 2013-05-31
WO2011102019A1 (ja) 2011-08-25
JP5427638B2 (ja) 2014-02-26
EP2538425A1 (en) 2012-12-26
JP2011171063A (ja) 2011-09-01
US20120182760A1 (en) 2012-07-19
CN102667996B (zh) 2015-03-18
US8545080B2 (en) 2013-10-01
TW201205628A (en) 2012-02-01
TWI489502B (zh) 2015-06-21
EP2538425A4 (en) 2014-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67996B (zh) 开关模块
US7888613B2 (en) Flexible light guide for membrane switch
TWI416565B (zh) 發光鍵盤
US20080175022A1 (en) Illuminating unit
US20100288615A1 (en) Keyboard device
CN103887104A (zh) 背光装置及包含该背光装置的发光键盘
CN103985586A (zh) 发光键盘及其导光板
CN202307644U (zh) 具有背光模块的键盘装置
JP2011070865A (ja) ライトガイド体
JP2008204652A (ja) 照光ユニット
CN102714104B (zh) 开关模块
CN202067706U (zh) 发光键盘
CN104979124A (zh) 应用于键盘背光具有遮蔽效果的软性电路板
JP5136934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配線板、入力モジュール及び携帯機器
CN102254725A (zh) 发光键盘
JP5992165B2 (ja) 入力装置
KR101173609B1 (ko) 도광판을 이용한 표시부
KR101231375B1 (ko) 도광 시트, 접점 스프링 부착 시트 및 스위치 장치
JP2009070717A (ja) シートスイッチ
CN205943874U (zh) 按键装置及导光薄膜开关
KR101334854B1 (ko) 백 라이팅 키 모듈
JP2012028085A (ja) 導光板、キーモジュール、電子機器
JP2011100577A (ja) 導光板、プリント配線板、キーモジュール、電子機器
KR20110094593A (ko) 백라이트 유닛의 도광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TW201205629A (en) Switch modu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7414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7414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8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