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67549B - 光学元件、光源装置和投影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元件、光源装置和投影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67549B
CN102667549B CN201080052303.8A CN201080052303A CN102667549B CN 102667549 B CN102667549 B CN 102667549B CN 201080052303 A CN201080052303 A CN 201080052303A CN 102667549 B CN102667549 B CN 1026675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hologram
hologram layer
optical
optical 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23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67549A (zh
Inventor
富永慎
今井雅雄
斋藤悟郎
枣田昌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675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75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675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754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6Opt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28Opt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data bus means, i.e. plural waveguides interconnected and providing an inherently bidirectional system by mixing and splitting signals
    • G02B6/2804Opt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data bus means, i.e. plural waveguides interconnected and providing an inherently bidirectional system by mixing and splitting signals forming multipart couplers without wavelength selective elements, e.g. "T" couplers, star couplers
    • G02B6/2848Opt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data bus means, i.e. plural waveguides interconnected and providing an inherently bidirectional system by mixing and splitting signals forming multipart couplers without wavelength selective elements, e.g. "T" couplers, star couplers having refractive means, e.g. imaging elements between light guides as splitting, branching and/or combining devices, e.g. lenses, hologra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9Beam shaping, e.g. changing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2B27/0938Using specific optical elements
    • G02B27/0944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s, e.g. gratings, hologra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2Holograms used as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6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for producing polarisation effects, e.g. by a surface with polarizing properties or by an additional polariz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04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the coupling comprising intermediate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hologra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46Positional adjustment of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8Reflectors in projection bea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26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o produce multiple sub- holograms or to obtain images from them, e.g. multicolour technique
    • G03H1/28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o produce multiple sub- holograms or to obtain images from them, e.g. multicolour technique superimposed holograms onl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02Details of features involved during the holographic process; Replication of holograms without interference recording
    • G03H1/024Hologram nature or properties
    • G03H1/0248Volume hologra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1/00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waves for obtaining holograms or for obtaining an image from them; Details peculiar thereto
    • G03H1/22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an optical image from holograms
    • G03H1/2249Holobject properties
    • G03H2001/2276Polarisation dependent holobjec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HHOLOGRAPHIC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G03H2222/00Light sources or light beam properties
    • G03H2222/31Polarised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olo Graphy (AREA)
  • Diffracting Gratings Or Hologram Optical Element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被来自光学元件(10)的光照射的全息图层(13)。全息图层(13)设置有第一全息图(14),其从来自光学元件(10)的入射光中,在预定方向中衍射偏振分量在特定方向中的X偏振光,并且将该光作为第一相位状态(P1)的X偏振光出射;和第二全息图(15),其从在来自光学元件(10)的入射光中,在与第一相位状态(P1)的X偏振光相同的方向并且进而以相等的辐射角衍射偏振分量在与X偏振光的偏振分量正交的方向中的Y偏振光,并且将其转换成X偏振光,并且作为不同于第一相位状态(P1)的第二相位状态(P2)的X偏振光出射。

Description

光学元件、光源装置和投影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全息图(hologram)来出射光的光学元件,并且涉及一种光源装置和一种投影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已经提出了具有采用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的光源装置的LED投影仪。与放电灯相比,是固态光源的LED具有以下优点,即,不含汞、能够快开/快关照明操作,并且是高度耐用的。现有技术中的这种类型的LED投影仪由光源装置、来自光源装置的光照射到其中的照明光学装置、具有来自照明光学装置的光照射到其中的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光阀和用于将来自光阀的光投影到投影表面上的投影光学装置构成。
为了在这种类型的LED投影仪中增加投影图像的亮度,期望的是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来限制在从光源装置到投影表面的光路(opticalpath)中的光损耗。
能够考虑的光损耗的两个主要原因如以下所描述。
第一原因是由于液晶显示器面板或者二向色棱镜的偏振依赖性而出现的偏振损耗。
第二原因是发散而不进入被布置于光路上的每一个光学元件的光的出现,即,由在每一个光学元件中的遮蔽(eclipse)引起的光损耗。这种情况发生是因为,来自光源装置的光不能被用作投影光,除非使得来自属于光源装置的光学元件的出射光的辐射角(立体角)和发光面积的乘积(展度:etendue)等于或者低于显示元件的面积和由投影透镜的F数确定的接收角(立体角)的乘积的值。
作为用于解决涉及光损耗的上述问题的一项对策,已经提出了使用具有全息图的光学元件,其目的在于产生照射到液晶显示器元件中的光。
作为使用全息图的光学元件的一个实例,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光学元件101,如在图1中所示,该光学元件101设置有:来自作为光源的荧光管的光照射到其中的光导体103;和衍射来自该光导体103的光的全息图层104。在这个光学元件101中,以角照射到全息图层104中的光以从全息图层104的出射角α被衍射到光导体103中,角由来自光导体103的光和全息图层104的干涉条纹形成。
作为采用全息图的光学元件的另一个实例,专利文献2公开了光学元件102,如在图2中所示,该光学元件102设置有:来自作为光源的LED106的光照射到其中的光导体107、衍射来自这个光导体107的光的漫射全息图层108、向属于透射光的相互正交的偏振分量赋予预定相差的偏振转换层109,和仅出射来自该偏振转换层109的具有特定方向的偏振分量的线偏振光的光的偏振分离层110。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报No.H11-184387
专利文献2: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报No.2003-207646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尽管如此,在于上述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配置中,仅出射被全息图层104衍射的光。结果,虽然在这种配置中利用小数目的部件获得了具有高方向性的出射光,但是不能获得具有特定方向的偏振分量的线偏振光。
在另一方面,虽然在于专利文献2中描述的配置中获得了具有特定方向的偏振分量的线偏振光,但是该配置具有大数目的部件,包括光导体、漫射全息图层、偏振转换层,和偏振分离层。结果,这种配置伴随制造复杂、制造成本高并且光损耗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元件,该光学元件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即,能够以高效率出射是具有特定方向的偏振分量的线偏振光的光,并且进而具有高方向性并且使得能够减少部件的数目,并且此外,提供配备有该光学元件的一种光源装置和投影式显示装置。
问题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光学元件配备有来自光源的光照射到其中的全息图层。该全息图层包括第一全息图,该第一全息图在从光源照射的光中,在预定方向中衍射偏振分量在特定方向中的第一线偏振光,并且将结果作为第一相位状态的第一线偏振光出射;和第二全息图,该第二全息图在从光源照射的光中,在与第一线偏振光相同的方向中并且进而以相等的辐射角衍射偏振分量在与第一线偏振光的偏振分量正交的方向中的第二线偏振光并且将其转换成第一线偏振光,并且将结果作为不同于第一相位状态的第二相位状态的第一线偏振光出射。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光源装置配备有本发明的光学元件、来自光源的光照射到其中的光导体,和被布置于光导体的周边上的至少一个光源。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投影式显示装置配备有:本发明的光源装置;显示元件,其向光源装置的出射光赋予图片信息;和投影光学装置,其投影由显示元件的出射光实现的投影图像。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减少构成光学元件的部件的数目,并且此外,从光源照射到光学元件的光能够被转换成特定方向的线偏振光,并且进而,能够以高效率产生具有高方向性的出射光。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用于描述专利文献1的配置的截面视图;
图2是用于描述专利文献2的配置的透视图;
图3是给出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光源装置的示意性表示的透视图;
图4A是用于描述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全息图形成过程和全息图层的衍射作用的示意性视图;
图4B是用于描述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全息图形成过程和全息图层的衍射作用的示意性视图;
图4C是用于描述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全息图形成过程和全息图层的衍射作用的示意性视图;
图4D是用于描述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全息图形成过程和全息图层的衍射作用的示意性视图;
图5A示出当记录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全息图层的第一全息图和第二全息图中的每一个时使用的信号光的模式的一个实例;
图5B示出当记录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全息图层的第一全息图和第二全息图中的每一个时使用的信号光的模式的一个实例;
图5C示出当记录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全息图层的第一全息图和第二全息图中的每一个时使用的信号光的模式的一个实例;
图5D示出当记录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全息图层的第一全息图和第二全息图中的每一个时使用的信号光的模式的一个实例;
图6示出在全息图层中在“衍射效率/光损耗”的值和光的利用率之间的关系;
图7示出在全息图层中在从布拉格(Bragg)角偏离的角度和衍射效率之间的关系;
图8示出在第一全息图和第二全息图的多重性(multiplicity)和在全息图层中的第一全息图和第二全息图中的每一个的衍射效率之间的关系;
图9是给出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光源装置的示意性表示的透视图;
图10是从发光元件侧给出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光源装置的示意性视图的侧视图;
图11是给出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光源装置的示意性视图的透视图;
图12是用于描述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光源装置的光导体中光的行为的示意性视图;
图13是给出示例性实施例的LED投影仪的示意性视图的平面视图;
图14是给出在示例性实施例的LED投影仪中配备的光源装置的示意性视图的平面视图;
图15是给出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LED投影仪的示意性表示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际的示例性实施例。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图3示出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光源装置的透视图。因为在光源装置中,每一个单独层的实际厚度是极小的并且层中的每一个的厚度差异是大的,所以难以准确地描绘每一个层的尺度和比例。结果,每一个层均在图中被示意性地示出而未根据其实际比例描绘每一个层。
如在图3中所示,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光源装置1设置有作为光源的发光元件10,和从该发光元件10出射的光照射到其中的光学元件11。
光学元件11设置有从发光元件10出射的光照射到其中的光导体12,和被设置在该光导体12中并且使得从光导体12照射的光经历衍射和偏振转换的全息图层13。
诸如是固态光源的发光二极管(LED)、激光二极管、超辐射发光二极管或者超高压汞灯的组件被用作设置在光源装置1中的发光元件10。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发光元件10被布置在面对板形光导体12的侧表面的位置处。发光元件10可以被从光入射表面12a分离地布置,或者可以采用发光元件10借助诸如光管(light pipe)的光导组件而被光学连接到光导体12的配置。
光导体12被形成为板状,并且光入射表面12a被形成为来自发光元件10的光照射到其中的侧表面上的光入射部分。另外,光导体12包括在出射光从光学元件11出射的一侧上的第一表面12b,并且包括在与该第一表面12b相对的一侧上的第二表面12c。
虽然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以板状形成光导体12,但是光导体12的形状不限于长方体。包围光源装置1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者气体中的任何一种,并且在来自发光元件10的光进入的光学元件11的光入射侧上的介质和在光从光学元件11离开的光出射侧上的介质可以是不同的。
为了在以下说明中解释方便,与被全息图层13的第一全息图14(将予以描述)衍射的光的偏振轴平行的方向是“X方向”;在全息图层13的第二全息图15(将予以描述)中经历偏振转换的并且与该X方向正交的光的偏振轴是“Y方向”;并且来自发光元件10的光的X偏振分量和已经经历偏振转换并且其中偏振方向是X方向的线偏振光被称作“X偏振光”并且在图中由虚线箭头指示。类似地,来自发光元件10的光的Y偏振分量被称作“Y偏振光”并且在图中由实线箭头指示。
如在图3中所示,全息图层13被设置在光导体12的第二表面12c上。全息图层13包括:第一全息图14,其在从光导体12照射的光中衍射作为偏振分量在特定方向中的第一线偏振光的X偏振光,并且将该光作为第一相位状态P1的X偏振光出射;和第二全息图15,其在从光导体12照射的光中在与X偏振光基本相同的方向中并且进而以相等的辐射角(angle of radiation)衍射作为第二线偏振光的Y偏振光并且将该光转换成X偏振光,并且进一步将结果作为不同于第一相位状态P1的第二相位状态P2的X偏振光出射。换言之,第一全息图14和第二全息图15被形成为使得从第一全息图14和第二全息图15中的每一个出射的X偏振光的相位状态是不同的。
基本上,光学元件11的全息图层13具有仅衍射满足通过由第一全息图14形成的干涉条纹的布拉格衍射条件的入射光的功能。另外,全息图层13具有仅衍射满足通过由第二全息图15形成的干涉条纹的布拉格衍射条件的入射光的功能和执行偏振转换的功能两者。第一全息图14和第二全息图15然后每一个均以0度的出射角从光导体12的第一表面12b出射X偏振光。这里,假设出射角是从第一表面12b的法线的角度。
图4A给出用于描述形成第一全息图14的过程的示意性表示。图4B给出用于描述当照射到第一全息图14中的光的入射角满足布拉格衍射条件时的衍射作用的示意性表示。图4C是用于描述形成第二全息图15的过程的示意性表示。图4D示出用于描述当到第二全息图15的入射光的入射角满足布拉格衍射条件时的衍射作用的示意性表示。到第一和第二全息图14和15的光的入射角和来自第一和第二全息图14和15的光的出射角(衍射角)假定与全息图层13的光导体12的界面正交的方向是0度。
如在图4A中所示,使用诸如偶氮苯光敏聚合物的全息图材料,基准光20a和信号光20b每一个均照射到被形成为厚度在1mm量级上的全息图材料中从而形成预定干涉角θ1。偶氮苯具有双折射性,该双折射性对于具有与分子光轴正交的方向的每一个偏振分量并且对于具有平行于该光轴的方向的每一个偏振分量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并且进而是其中分子主轴的取向方向与照射光的偏振方向正交的材料。结果,偶氮苯能够作为材料的折射率分布记录照射光的相位分布并且能够作为分子取向分布记录照射光的偏振分布。
因此,当形成第一全息图14时,第一相位状态P1的X偏振光相对于全息图层13的界面以0度的入射角作为信号光20b照射到全息图材料中,并且X偏振光相对于信号光20b以预定干涉角θ1作为基准光20a照射。结果,在信号光和基准光的交叉点附近产生了用于X偏振光的相位分布,并且符合该相位分布的X偏振光的振幅的幅值作为偶氮苯的折射率分布而形成所期望的第一全息图14。
由于这样形成第一全息图14,当照射到全息图层13的第一全息图14中的光的入射角如在图4B中所示满足布拉格衍射条件时,图4A所示信号光20b被从第一全息图14再现,由此第一相位状态P1的X偏振光相对于全息图层13与光导体12的界面以0度的衍射角衍射。来自全息图层13的X偏振光通过光导体12并且以0度的出射角作为第一相位状态P1的X偏振光从光学元件11出射。
以相对于全息图层13与光导体12的界面的、并不满足布拉格衍射条件的角度照射的X偏振光通过第一全息图层13而不被第一全息图14衍射,并且在全息图层13和全息图层13的外部之间的界面处被反射以返回光导体12。
接着,当形成第二全息图15时,第二相位状态P2的X偏振光相对于全息图层13的界面以0度的入射角作为信号光22b照射到全息图材料中,并且Y偏振光相对于信号光22b以预定干涉角θ1作为基准光22a照射。以此方式,在信号光22b和基准光22a的交叉点附近产生了偏振分布并且作为偶氮苯的取向分布形成了所期望的第二全息图15。
由于这样形成第二全息图15,当照射到全息图层13的第二全息图15中的光的入射角如在图4D中所示满足布拉格衍射条件时,基于图4C所示信号光22b从第二全息图15的再现,第二相位状态P2的X偏振光相对于全息图层13与光导体12的界面以0度的衍射角衍射。来自全息图层13的X偏振光通过光导体12并且作为第二相位状态P2的X偏振光从光学元件11以0度的出射角出射。
以相对于全息图层13与光导体12的界面的、并不满足布拉格衍射条件的角度照射的Y偏振光透射通过全息图层13而不被第二全息图15衍射,并且进而不被转换成X偏振光,并且在全息图层13和全息图层13的外部之间的界面处被反射以返回光导体12。
换言之,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第一全息图14是其中作为用于特定偏振分量的折射率分布而记录光在全息图材料中的相位分布的相位全息图。另外,第二全息图15是其中作为分子取向分布而记录全息图材料中的偏振分布的偏振全息图。
图5A-5D每一幅均示出第一相位状态P1和第二相位状态P2的信号光的模式(pattern)的实例。这些是在与信号光的光轴正交的平面中的模式。这里,以光轴作为中心将该区域分割成四个的第一区域S 1、第二区域S2、第三区域S3和第四区域S4如从信号光的行进方向观察地被顺时针布置。
在第一到第四区域S1-S4中的每一个相位状态均是特定相位状态“0”和相位从相位状态“0”以180度移动的相位状态“π”的组合。由于使用这种类型的模式,信号光的模式相互不同,并且获得了具有低的相互关联性的相位分布(相位编码)。能够在产生这些相位编码时使用典型的沃尔什-哈达玛(Walsh-Hadamard)变换。
当形成第一和第二全息图14和15时,使用图5A–5D所示模式的每一个中的任何两个作为每一个信号光的模式,形成每一个均衍射具有相互不同的相位状态的光的第一全息图14和第二全息图15。信号光的模式和属于信号光的模式的区域的数目(分割数目)可以改变,只要第一相位状态P1和第二相位状态P2的关联性是低的,并且当然不限于遵循在这里作为一个实例给出的沃尔什-哈达玛变换的四个分割的情形。
在如在上文中描述的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被第一全息图14衍射的X偏振光的第一相位状态P1和在第二全息图15处经历衍射和偏振转换的光的第二相位状态P2的差异以及进而它们的低相互关联性防止了当被第一全息图14衍射的X偏振光从第一全息图14照射到第二全息图15时在第二全息图15处的衍射,由此X偏振光通过第二全息图15,并且类似地,防止了在第二全息图15处衍射的X偏振光当从第二全息图15照射到第一全息图14时在第一全息图14处的衍射,由此X偏振光通过第一全息图14。当全息图层13中的第一和第二全息图14和15被以多层形成时,将在第一相位状态P1和第二相位状态P2之间的关联性设定为低水平是类似的,并且是有必要的,而与第一全息图14和第二全息图15在全息图层13的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无关。
另外,在光具有特定角度范围,且不是到全息图层13的入射角为特定角度的光的情形中,在全息图层13中形成对应于预定入射角中的每一个的多个第一全息图14和多个第二全息图15。
为了解释方便,将在下文中描述全息图层13的第一全息图14,并且将简要地描述类似的第二全息图15。
图6示出在“衍射效率η/光损耗α”的值和光利用率之间的关系,“衍射效率η/光损耗α”是与在图3所示配置中的光导体12中经历多个反射的光有关的、在于第一全息图14处衍射时的衍射效率η和从特定衍射直至下次衍射的光损耗α的比率,光利用率是照射到光学元件11中的光和从全息图层13衍射的全部的光的比率。如在图6中所示,当“衍射效率η/光损耗α”的值被设定为“8”的量级时,全息图层13的利用率处于90%的量级。因此,如果损耗α例如是0.125%,则衍射效率η应该被设定为1%,从而光学元件11的利用率能够达到90%的量级。
图7示出在从布拉格角θBragg偏离的角度和在全息图层13中的衍射效率之间的关系。关于计算条件,使用具有460nm波长的光,在上述基准光20a和信号光20b之间的干涉角θ1是135度(其中基准光20a的入射角是135度并且信号光20b的入射角是0度),全息图层13的总体厚度是1000μm,并且折射率调制是n1=1.24×10-5
在半高宽是0.03度,并且全息图层13具有衍射作为具有±0.015度的角度分布的光的、相对于布拉格角θBragg偏离±0.015度的入射角的光的角度选择性。
这里,M/#(M数)是已知作为用于评价在全息图介质中记录的全息图M的性能指标。每1mm厚度介质的M/#由公式1表示:
公式1:
M / # = Σ M η M ...(公式1)
如在公式1中所示,M/#是从全息图M中的衍射效率ηM计算的。当例如光敏聚合物被用作全息图介质时,能够实现在80-100的量级上的M/#。
图8示出在第一全息图14的多重性和全息图层13中的每一个第一全息图14的衍射效率之间的关系。第一全息图14是作为在由其中M/#=80的由偶氮苯构成的介质中的多重化(multiplexed)记录计算的。如在图8中所示,其对于入射光的衍射效率是1%的第一全息图14能够被以800/2的多重性形成,即,400个第一全息图14和400个第二全息图15能够在同一表面上形成,并且能够每一个均被重叠地形成。
如在上文中描述地,当基准光20a和22a与信号光20b和22b照射到在全息图层13中的全息图材料中时,多个第一全息图14和多个第二全息图15中的每一个均能够通过在维持在信号光20b和22b与基准光20a和22a之间的干涉角θ1固定的同时,将信号光20b和22b的照射角度和基准光20a和22a的照射角度以0.03度移动400次而多重化地(multiplexed)形成。此时,全息图层13的所有的第一全息图14的角度选择性均在0.03×400=12度的范围中。类似地,由全息图层13的所有的第二全息图15实现的角度选择性均在0.03×400=12度的范围中。
基本上,全息图层13衍射来自光导体12的、具有12度的角度范围的光并且将结果作为具有12度的角度范围的光出射。如果光导体12的折射率在这里被假设为1.5并且光学元件11外部的空气的折射率被假设为1,则在光学元件11和空气的边界处的临界角是42度。因此,全息图层13的角度选择性小于在光学元件11和空气的边界处的临界角,由此与专利文献2相比,光学元件11能够提高出射光的方向性。
另外,当基准光20a和信号光20b照射到全息图材料中时,通过固定信号光20b照射的角度并且相对于信号光20b将基准光20a照射的角度移动400次,全息图层13可以形成多个多重化第一全息图14。
通过以此方式形成多个第一全息图14,能够在与第一全息图14中的每一个的角度选择性相符合的角度范围中衍射具有不同入射角的光。此时,在产生第一全息图14时在信号光20b和基准光20a之间的干涉角θ1是在90度<θ1<180度的范围中。在该范围中,角度选择性随着干涉角θ1降低而变窄。因此,当使得所有的第一全息图14的干涉角θ1均小于135度时,与对于所有的第一全息图14均被以135度的干涉角产生的情形相比,衍射角的分布更窄,并且所有的第一全息图14的角度选择性因此变得小于0.03度。
减小全息图层13的厚度能够加宽全息图层13的角度选择范围。然而,当角度选择范围被加宽时,全息图层13的衍射效率下降并且光损耗增加。结果,通过针对光损耗平衡角度选择性,全息图层13的特性被适当地设定。
另外,增加第一全息图14的多重性能够加宽全息图层13的角度选择范围。然而,当角度选择范围被加宽时,全息图层13的衍射效率下降并且光损耗增加。结果,通过针对光损耗平衡角度选择性,全息图层13的特性被适当地设定。
下面对于如在上文中描述地配置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光源装置1描述了对于从发光元件10照射到光学元件11中的光从光学元件11出射的行为。
如在图3中所示,从发光元件10出射的光从光导体12的光入射表面12a照射并且在经历多次反射的同时在光导体12和全息图层13中传播,全息图层13具有基本等于光导体12的折射率的折射率。此时,当是来自发光元件10的入射光的一个偏振分量的X偏振光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以满足布拉格衍射条件的入射角照射到全息图层13的第一全息图14中时,X偏振光被第一全息图14相对于波矢量K以布拉格角θBragg衍射。通过被第一全息图14衍射而照射到第一全息图14中的X偏振光以0度的出射角作为第一相位状态P1的X偏振光从光导体12出射。
另外,当是来自发光元件10的入射光的偏振分量中的一个的Y偏振光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以满足布拉格衍射条件的入射角照射到全息图层13的第二全息图15中时,Y偏振光被第二全息图15相对于波矢量K以布拉格角θBragg衍射,并且进而经受偏振转换。通过被第二全息图15衍射而被照射到第二全息图15中的Y偏振光以0度的出射角作为第一相位状态P1的X偏振光从光导体12出射。
然后,因为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全息图层13的第一全息图14具有上述角度选择范围,所以在预定的入射角范围内照射到全息图层13中的X偏振光被多重化第一全息图14从第一全息图14中的每一个的波矢量K以布拉格角θBragg衍射。因此,在预定的入射角范围内照射到全息图层13的第一全息图14中的X偏振光在预定的出射角范围内作为第一相位状态P1的X偏振光从全息图层13出射。
类似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全息图层13的第二全息图15也具有等价于第一全息图14的角度选择范围的角度选择范围,并且在预定的入射角范围内照射到全息图层13中的Y偏振光被多重化第二全息图15从第二全息图15中的每一个的波矢量K以布拉格角θBragg衍射,并且进而被转换成X偏振光。因此,在预定的入射角范围内照射到全息图层13的第二全息图15的Y偏振光作为第二相位状态P2的X偏振光从全息图层13在预定的出射角范围中出射。
另外,以预定的入射角范围以外的角度照射到全息图层13中的X偏振光透射通过全息图层13而不被第一全息图14衍射,在全息图层13和外部(空气)之间的界面处被反射,并且然后再次透射通过全息图层13以返回光导体12中。类似地,以预定的入射角范围以外的角度照射到全息图层13中的Y偏振光透射通过全息图层13而不在第二全息图15处衍射并且不经历偏振转换,在全息图层13和外部(空气)之间的界面处反射,并且再次透射通过全息图层13以返回光导体12中。
如在上文中描述地,从全息图层13的第一和第二全息图14和15中的每一个出射的X偏振光均透射通过光导体12并且作为具有预定出射角的出射光从光学元件11出射。换言之,已经利用全息图层13的第一和第二全息图14和15固有的角度选择性提高了方向性的出射光从光学元件11出射。
在上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从全息图层13衍射的光不限于被从是与在其中设置全息图层13的表面相对的表面的、光导体12的第一表面出射,而是可以被从光导体12的另一个表面出射。
另外,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全息图层13形成有多重化的,即重叠的多个第一和第二全息图14和15,但是根据必要性,全息图层13可以被以多层,即以层叠的形式形成有多个第一和第二全息图14和15。
另外,利用诸如引入具有不同波长敏感性的反应性引发剂的已知方法,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第一全息图14和第二全息图15可以每一个均对应于具有不同波长的入射光。
另外,利用诸如在生产时改变基准光的入射方向的方法,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第一全息图14和第二全息图15可以每一个均对应于具有不同的入射方向的光。更详细地说,虽然在图4A和图4B所示实例中在生产第一全息图14和第二全息图15时从图中的左侧照射基准光,但是第一全息图14和第二全息图15可以通过从图中右侧、图中后侧和图中前侧中的每一侧照射基准光来生产,并且可以因此朝向图中上侧衍射从所述方向中的每一个照射的光。
如在上文中描述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光源装置1的光学元件11能够通过利用全息图层13的第一和第二全息图14和15固有的角度选择性而提高方向性以缩窄来自光学元件11的出射光的立体角。另外,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元件11中,通过使用其中第一和第二全息图14和15的衍射效率被降低并且具有窄带入射角(出射角)分布的第一和第二全息图14和15被多重化的全息图层13,提高了来自发光元件10的、具有宽带角度分布的光的利用率。因此,光学元件11能够将从发光元件10照射到光学元件11中的光转换成偏振方向是特定方向的线偏振光,并且进而,以高效率产生具有高度方向性的出射光。另外,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能够减少构成光学元件11的部件的数目。
下面描述了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光源装置。该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光源装置仅仅关于光学元件的配置的一部分不同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光源装置。在该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光学元件中,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同的构成部件被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了多余的说明。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图9是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光源装置的透视图。图10示出如从发光元件侧看到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光源装置的侧视图。
如在图9和图10中所示,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光源装置2不同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之处在于,设置了覆盖光学元件21的光导体12的反射层18。
反射层18被形成为覆盖除了作为来自发光元件10的光照射到其中的光入射部分21a的开口之外和除了光学元件11的光出射部分21b之外的、所有的表面。
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光源装置2,设置除光入射部分21a和光出射部分21b以外包围光学元件21的反射层18使得能够进一步提高从发光元件10入射到光导体12中的光的利用率。
另外,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反射层18可以被设置成仅覆盖光学元件21的、除了光入射部分21a和光出射部分21b之外的表面的一部分,以及全息图层13的下表面。
可以使用由诸如银或者铝的金属材料构成的金属薄膜或者电介质多层薄膜作为反射层18。另外,虽然图中没有示出,但是反射层18可以设置有具有光散射效果的非均匀构造或者诸如颗粒的散射体。
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光出射部分21b不限于与全息图层13相对的表面,并且可以在另一个表面上。换言之,从全息图层13衍射的光不限于从是与在其上设置全息图层13的表面相对的表面的、光导体12的第一表面出射,并且可以被从在其上没有设置反射层18的、光导体12的另一个表面出射。
第三示例性实施例
图11示出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光源装置的透视图。图12是用于描述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光源装置的光导体中的光的行为的示意性视图。如在图11中所示,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光源装置3中,光学元件31的光导体32的形状不同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光源装置3中设置的光学元件31配备有光导体32,光导体32中形成来自发光元件10的光照射到其中的光入射部分32a。如在图11和图12中所示,该光导体32被以梯形形状形成并且具有来自全息图层33的光从其出射的第一表面32b、与该第一表面32b相对的第二表面32c,和与光入射表面32a相对的第三表面32d。光导体32的第二表面32c倾斜,使得光导体32的厚度从光入射表面32a侧并且朝向第三表面32d侧逐渐地降低,该表面相对于平行于第一表面32b的平面以倾斜角φ1倾斜。
下面参考图12描述了对于照射到全息图层33中的光的入射角并不满足在如上所述地配置的光学元件31的光导体32中的布拉格衍射条件的情形,被光导体32的第一表面32b反射的X偏振光的行为。
如在图12中所示,从发光元件10照射到光导体32中并且以入射角θ照射到光导体32的第一表面32b的X偏振光在第一表面32b处以反射角θ反射。在第一表面32b处反射的X偏振光然后相对于第一表面32b的法线以入射角θ–φ1照射到邻接第二表面32c的全息图层33中。以并不满足布拉格衍射条件的入射角θ–φ1照射到全息图层33中的X偏振光通过全息图层33并且在全息图层33和外部(空气)的界面33a处反射。
因为第二表面32c以倾斜角φ1倾斜,所以照射到全息图层33中的X偏振光由此在全息图层33和外部的界面33a处相对于第一表面32b的法线以角度(θ–2φ1)反射并且从全息图层33出射到光导体32中。
结果,从全息图层33出射的X偏振光以小于上述入射角θ的入射角(θ–2φ1)入射到第一表面32b。因此,以入射角(θ-2φ1)照射到第一表面32b中的X偏振光在第一表面32b处以反射角(θ-2φ1)反射并且以入射角(θ–3φ1)再次照射到全息图层33中。
如在上文中描述地,在经历在光导体32中的该多重性反射时,X偏振光以满足布拉格衍射条件的角度照射到全息图层33的第一全息图14和第二全息图15中并且然后以0度的出射角从光导体32作为X偏振光出射。
以上解释考虑X偏振光照射到全息图层33的第一全息图14中的情形,但是对于照射到全息图层33的第二全息图15中的Y偏振光而言,情形是类似的,并且这里因此省略了多余的解释。
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光源装置3,设置具有相对于平行于第一表面32b的平面倾斜的第二表面32c的光导体32引起来自发光元件10的光在光导体32内的多重性反射并且因此允许根据光导体32的第二表面32c的倾斜角φ1而使得到全息图层33中的照射的入射角更小。因此,通过借助光源装置3的光学元件31将大于由全息图层33的第一和第二全息图14和15拥有的角度选择范围的入射角的光转换成在属于第一和第二全息图14和15的角度选择范围内的入射角的光,能够提高全息图层33的利用率并且能够提高来自发光元件10的光的利用率。
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光导体32的第二表面32c被制成使得光导体32的厚度从光入射表面32a侧并且朝向第三表面32d侧降低的倾斜表面,但是第二表面32c还可以被制成使得光导体32的厚度从光入射表面32a侧并且朝向第三表面32d侧逐渐地增加的倾斜表面。进而,光导体32的第二表面32c不限于在平行于发光元件10的光轴的方向上倾斜的配置,而是还可以在与发光元件10的光轴正交的方向上倾斜。
此外,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反射层18可以被设置成覆盖除了光入射部分和光出射部分之外的、光学元件31的表面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并且能够进一步增加来自发光元件10的光的利用率。
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或者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光出射部分21b不限于与全息图层13相对的表面,而是可以是另一表面。换言之,从全息图层13衍射的光不限于从第一表面12b出射,而是可以从光导体12的另一个表面出射,第一表面12b是光导体12的、与在其中设置全息图层13的表面相对的表面。采用这种配置防止了已经在光导体12中经历多次反射的光经受通过第二表面12c的角度转换,从而不再满足光导体12的外部层和第一表面12b的全反射条件,并且被泄漏到外部。
另外,在上述第一到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解释考虑了全息图层13和33将照射到第一全息图14中的X偏振光衍射并且将照射到第二全息图15中的Y偏振光转换成X偏振光的配置,但是与这种配置相反,全息图层可以当然将照射到第一全息图中的Y偏振光衍射被并且将照射到第二全息图中的X偏振光转换成Y偏振光。同样在这种配置的情形中,第一和第二全息图被形成为使得已经被第一全息图衍射的Y偏振光的相位状态和已经被第二全息图衍射和转换的Y偏振光的相位状态相互不同。
另外,在上述第一到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设置全息图层的位置不限于光导体的第二表面,并且全息图层可以被设置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在光导体内部)或者在第一表面上。
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光源装置适合于用作图像显示装置的光源装置,并且可以被用作在投影式显示装置中配备的光源装置或者在诸如便携式电话或者PDA(个人数据助理)的电子设备中被用作液晶显示器面板(LCD)的直下背光式光源装置(所谓的背光)。
最后,作为其中应用上述第一到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光源装置的投影式显示装置,参考附图描述了LED投影仪的配置的一个实例。
图13示出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LED投影仪的示意性视图。
如在图13中所示,该示例性实施例的LED投影仪6配备有:红色(R)光源装置51R、绿色(G)光源装置51G,和蓝色(B)光源装置51B;液晶显示器面板52R、52G和52B,其作为来自该光源装置51R、51G和51B的出射光照射到其中的显示元件;正交二向色棱镜53,其合成照射的并且该液晶显示器面板52R、52G和52B向其提供图片信息的R、G和B光;和投影光学装置54,其包括投影透镜(未示出),该投影透镜将来自该正交二向色棱镜53的出射光投影到诸如屏幕的投影表面55上。在该LED投影仪6中,采用同时加法混色(simultaneous additive mixture of color stimuli)方法并且采用类似于三面板液晶投影仪的配置。
图14是示出在该示例性实施例的LED投影仪6中配备的R光源装置51R的平面视图。虽然作为一个实例描述了R光源装置51R的配置,但是G光源装置51G和B光源装置51B也与R光源装置51R类似地配置。
如在图14中所示,R光源装置51R设置有作为发光元件的多个RLED 56R和来自该R LED 56R的光照射到其中的光学元件57。在光学元件57中包括的光导体58被以板的形式形成,其中主表面被形成为正方形,并且该多个R LED 56R被布置在周边的四个侧表面58a–58d的相对的位置处。
该光学元件57具有与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光学元件11、21和31中的任何一个类似的配置。
来自该多个R LED 56R的光从侧表面58a-58d中的每一个照射到光学元件57的光导体58中,由此入射方向不同的光照射到光导体58。结果,属于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光学元件57的全息图层(未示出)具有与到光导体58的不同入射方向的光对应的四种类型的第一全息图和四种类型的第二全息图。该第一全息图和第二全息图通过多重化形成但是当然还可以被以多层形成。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LED投影仪6,设置应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光源装置的光源装置51R、51G和51B使得能够提高投影图像的亮度。
图15是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LED投影仪的示意性视图。如在图15中所示,该示例性实施例的LED投影仪7设置有:光源装置61;液晶显示器面板52,来自该光源装置61的出射光照射到其中;和投影光学装置54,其包括投影透镜(未示出),该投影透镜将来自该液晶显示器面板52的出射光投影到诸如屏幕的投影表面55上。
在被设置在LED投影仪7中的光源装置61中,R LED 56R、G发光元件56G和B发光元件56B每一个均被布置于光学元件57的光导体58的一个侧表面上。在该LED投影仪7中,采用时分方法,并且控制电路单元(未示出)实现切换使得从R LED 56R、G LED 56G和B LED56B中的仅一个LED出射光。
替代地,来自出射不同光学波长的R LED 56R、G LED 56G和BLED 56B中的每一个的光均被照射到光学元件57的光导体58中。结果,属于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光学元件57的全息图层具有与来自RLED 56R、G LED 56G和B LED 56B的不同出射光学波长中的每一个的光对应的三种类型的第一全息图和三种类型的第二全息图。虽然这些第一和第二全息图通过多重化形成,但是它们当然还可以被以多层形成。替代地,第一和第二全息图可以通过多重化和进一步以多层形成。例如,全息图层可以采用具有其中R第一和第二全息图被多重化的第一层,其中G第一和第二全息图被多重化的第二层,和其中B第一和第二全息图被多重化的第三层的多层构造。
替代地,来自多个R LED 56R、G LED 56G和B LED 56B的光可以从在如在图14中所示光导体58的周边上的四个侧表面58a-58d照射到光学元件57的光导体58中。在这种配置的情形中,属于光学元件57的全息图层具有与到光导体58的入射方向(四个方向)和波长(三个波长)不同的光对应的12种类型的第一全息图和12种类型的第二全息图。这些第一和第二全息图可以通过多重化形成,或者可以被以多层形成。另外,包括多个第一和第二全息图的全息图层可以采用四层构造,其中例如与每一个入射方向对应地堆叠其中将与R、G和B的波长中的每一个对应的第一和第二全息图多重化的层。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LED投影仪7,设置应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光源装置的光源装置61使得能够提高投影图像的亮度。
虽然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清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的配置和细节可以实现各种修改。
本申请要求基于日本专利申请No.2009-262809的优先权的权益,该申请是在2009年11月18日提交的,并且通过引用结合该申请的全部公开。

Claims (18)

1.一种光学元件,包括来自光源的光被照射到其中的全息图层,所述全息图层包括:
第一全息图,所述第一全息图具有的折射率分布使得:所述第一全息图在从所述光源照射的光中,在预定方向中衍射偏振分量在特定方向中的第一线偏振光,并且将结果作为第一相位状态的所述第一线偏振光出射;和
第二全息图,所述第二全息图具有的分子取向分布使得:所述第二全息图在从所述光源照射的光中,在与所述第一线偏振光相同的方向中并且进而以相等的辐射角衍射偏振分量在与所述第一线偏振光的偏振分量正交的方向中的第二线偏振光,并且将它转换成所述第一线偏振光,并且将结果作为不同于所述第一相位状态的第二相位状态的所述第一线偏振光出射,
其中,所述第一全息图和所述第二全息图分别通过以预定的角度将信号光和基准光照射到所述全息图层中而被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进一步包括来自所述光源的光照射到其中的光导体,其中:
所述光导体包括来自所述光源的光照射到其中的光入射表面和从所述光导体出射光的第一表面;并且
所述全息图层被设置在所述光导体内部或者所述光导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进一步包括来自所述光源的光照射到其中的光导体,其中:
所述光导体包括来自所述光源的光照射到其中的光入射表面、从所述光导体出射光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所述全息图层被设置在所述光导体的所述第二表面上;并且
所述第一全息图和所述第二全息图每一个均从所述第一表面出射所述第一线偏振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在所述全息图层中,所述第一全息图和所述第二全息图被以多层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在所述全息图层中,所述第一全息图和所述第二全息图被多重化地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全息图层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全息图,该多个所述第一全息图在预定方向中衍射具有不同的入射角的所述第一线偏振光的多个入射光中的每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全息图层包括多个所述第二全息图,该多个所述第二全息图在预定方向中衍射具有不同入射角的多个所述第二线偏振光中的每一个角度的入射光,并且将它们转换成所述第一线偏振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全息图层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全息图,该多个所述第一全息图对应于具有不同波长的多个所述第一线偏振光的入射光的每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全息图层包括多个所述第二全息图,该多个所述第二全息图对应于具有不同波长的多个所述第二线偏振光的入射光的每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全息图层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全息图,该多个所述第一全息图对应于具有到所述光导体的不同入射方向的多个光线的每一个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全息图层包括多个所述第二全息图,该多个所述第二全息图对应于具有到所述光导体的不同入射方向的多个光线的每一个方向。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元件,进一步包括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反射已经通过所述全息图层的光,并且被设置在除了所述光入射表面和所述第一表面之外的、所述光导体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元件,进一步包括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反射通过所述全息图层的光,并且被设置在除了所述光入射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外的、所述光导体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或者至少与所述全息图层的所述第二表面相反的表面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所述反射层被构成为包括散射体。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元件,进一步包括来自所述光源的光照射到其中的光导体,其中:
所述光导体包括来自所述光导体的光从其出射的第一表面;并且
与所述光导体的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倾斜。
16.一种光源装置,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
来自所述光源的光照射到其中的光导体;和
被布置于所述光导体的周边上的至少一个光源。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所述光源是固态光源。
18.一种投影式显示装置,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源装置;
显示元件,所述显示元件向所述光源装置的出射光提供图片信息;和
投影光学装置,所述投影光学装置投影由所述显示元件的出射光实现的投影图像。
CN201080052303.8A 2009-11-18 2010-10-27 光学元件、光源装置和投影式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675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62809 2009-11-18
JP2009-262809 2009-11-18
PCT/JP2010/069067 WO2011062036A1 (ja) 2009-11-18 2010-10-27 光学素子、光源装置及び投射型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67549A CN102667549A (zh) 2012-09-12
CN102667549B true CN102667549B (zh) 2015-08-19

Family

ID=44059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230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67549B (zh) 2009-11-18 2010-10-27 光学元件、光源装置和投影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998420B2 (zh)
JP (1) JP5660047B2 (zh)
CN (1) CN102667549B (zh)
WO (1) WO20110620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13157211A1 (ja) * 2012-04-17 2015-12-2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投射装置
WO2014061511A1 (ja) * 2012-10-18 2014-04-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導光体、照明装置、液晶表示装置
WO2014061510A1 (ja) * 2012-10-19 2014-04-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液晶表示装置
CN104884862B (zh) * 2012-10-24 2019-11-19 视瑞尔技术公司 照明设备
US9335549B2 (en) 2014-03-19 2016-05-10 Google Inc. Imaging lightguide with holographic boundaries
WO2016149397A1 (en) * 2015-03-16 2016-09-22 Pacific Biosciences Of California, Inc. Integrated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free-space optical coupling
US11988854B2 (en) 2015-08-24 2024-05-21 Akonia Holographics Llc Wide field-of-view holographic skew mirrors
US10180520B2 (en) * 2015-08-24 2019-01-15 Akonia Holographics, Llc Skew mirrors, methods of use,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KR102123174B1 (ko) * 2016-04-06 2020-06-15 아코니아 홀로그래픽스 엘엘씨 광시야 홀로그래픽 스큐 미러
US20210302731A1 (en) * 2020-03-31 2021-09-30 Luminit Llc Laser-based waveguided illumination for front-lit 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 display
WO2023116163A1 (zh) * 2021-12-24 2023-06-29 深圳铅笔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波导器件、显示装置和显示设备
CN113985519B (zh) * 2021-12-24 2022-04-08 深圳铅笔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波导器件、显示装置和显示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0854A (zh) * 2004-04-08 2005-10-1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采用计算机合成全息图的光学元件、导光板、背光源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1510070A (zh) * 2008-02-01 2009-08-1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全息图制作方法和制作的全息图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78949A (ja) * 1995-12-25 1997-07-11 Sharp Corp 平面照明装置
JPH11271536A (ja) * 1997-10-16 1999-10-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画像表示装置、偏光照明装置、偏光分離素子、回折光学素子、およびホログラム素子、ならびに回折光学素子およびホログラム素子の製造方法
JPH11184387A (ja) * 1997-12-24 1999-07-09 Seiko Instruments Inc フロントライト型照明装置およびフロントライト型照明装置付き反射型カラー表示装置
JP2002090538A (ja) * 2000-09-18 2002-03-27 Sony Corp 偏光分離素子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2022963A (ja) * 2000-07-12 2002-01-23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ホログラム偏光分離素子とそのホログラム偏光分離素子を用いた偏光分離色分離光学系
JP3891266B2 (ja) * 2000-12-28 2007-03-14 富士電機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導光板及びこの導光板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03167127A (ja) * 2001-11-30 2003-06-13 Hayashi Telempu Co Ltd 複屈折ホログラフィ光学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287347A (ja) * 2003-03-25 2004-10-14 Sumitomo Chem Co Ltd 積層偏光フィルム
JP4389604B2 (ja) * 2004-02-26 2009-12-24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JP5282890B2 (ja) * 2008-02-01 2013-09-0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ホログラム作製方法及び作製されたホ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0854A (zh) * 2004-04-08 2005-10-1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采用计算机合成全息图的光学元件、导光板、背光源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1510070A (zh) * 2008-02-01 2009-08-1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全息图制作方法和制作的全息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67549A (zh) 2012-09-12
JPWO2011062036A1 (ja) 2013-04-04
WO2011062036A1 (ja) 2011-05-26
US8998420B2 (en) 2015-04-07
JP5660047B2 (ja) 2015-01-28
US20120224149A1 (en) 2012-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67549B (zh) 光学元件、光源装置和投影式显示装置
US1160431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polarization selective holographic waveguide device
US10890707B2 (en) Holographic waveguide apparatus for structured light projection
KR102556725B1 (ko) 조명 디바이스
CN102687046B (zh) 光学元件、光源装置和投影式显示装置
JP4655771B2 (ja) 光学装置及び虚像表示装置
KR20200106932A (ko) 광 도파관의 제조 방법
US11150398B2 (en) Edge-lit typ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00073958A1 (en) Illuminating device
US20200018885A1 (en) Backlight Unit,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1063126A1 (zh) 光学防伪元件及防伪产品
KR20070092330A (ko) 2d/3d 데이터 프로젝터
CN101174028A (zh) 光学装置以及虚像显示装置
US10711972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holographic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210864100U (zh) 一种防窥模组及显示装置
KR20010042282A (ko) 회절, 산란을 이루는 광학소자를 사용한 투광, 표시장치
CN109765721B (zh) 一种前置光源模组、显示装置、显示方法及制作方法
CN110291467A (zh) 倾斜照明器
KR101739491B1 (ko) 광학 소자와 이를 구비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광학 소자를 이용한 백색 광 형성 방법
JP2021110956A (ja) 光学機器モジュール及び投影装置
JP2020160456A (ja) 偏光ビームスプリッタ、面光源装置又は表示装置
WO2021140717A1 (ja) 画像表示素子および装置
JP2018132687A (ja) 波長変換素子、光源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14098765A (ja) 反射型体積ホログラムの製造方法
CN116540450A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Termination date: 201610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