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61215A - 舷外机用丙烷化油器 - Google Patents

舷外机用丙烷化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61215A
CN102661215A CN2012101415915A CN201210141591A CN102661215A CN 102661215 A CN102661215 A CN 102661215A CN 2012101415915 A CN2012101415915 A CN 2012101415915A CN 201210141591 A CN201210141591 A CN 201210141591A CN 102661215 A CN102661215 A CN 1026612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vel
carburetor
valve
order
prop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415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61215B (zh
Inventor
陆剑青
张华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ea power machinery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dea Power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dea Power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dea Power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4159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612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61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12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612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12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The Air-Fuel Ratio Of Carbure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油器,具体为一种舷外机用丙烷化油器舷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由三级减压系统构成的化油器本体、主喷管和喉管,进气管在化油器本体底部,主喷管和喉管设置在化油器本体上方;所述进气管内的丙烷经三级减压系统减压后送至主喷管,再经喉管内的节气门、节气门针阀和怠速调整螺钉的相互配合将丙烷与空气构成的混合气体送入燃烧室内。本发明的舷外机用丙烷化油器与汽油化油器相比,省去了汽油化油器的浮子室、加浓系统和进油针阀的整套机构,结构简单、绿色环保、性价比高。本发明大大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减少积炭,同等转速下、功率提升百分之五。

Description

舷外机用丙烷化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油器,具体为一种舷外机用丙烷化油器。
背景技术
化油器的作用是将外界空气引入化油器内与燃油混合为油气,再输入引擎内利用点火装置点火产生燃爆,而能推动气缸的活塞产生动力,来推动驱动轮旋转,达到前进的目的,其工作过程为:化油器浮子室的燃油经过主量孔通过喷口进入喉管,与喉管高速气流混合,雾化进入汽油机;其工作原理为:当汽油机运转产生负压时,吸引高速气流通过喉管,主喷口的压力低于浮子室的压力时,燃油就会从喷油孔喷出油来,然后和高速流动的空气混合、膨胀、雾化,混合成比较均匀的可燃气体,进入汽油机。
现在的舷外机发动机多数是以汽油为原料,而汽油化油器的结构比较复杂,为了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现在越来越重视绿色原料的利用,而丙烷作为一种新的能源,舷外机用丙烷化油器就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舷外机用丙烷化油器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舷外机用丙烷化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由三级减压系统构成的化油器本体、主喷管和喉管,进气管在化油器本体底部,主喷管和喉管设置在化油器本体上方;所述进气管内的丙烷经三级减压系统减压后送至主喷管,再经喉管内的节气门、节气门针阀和怠速调整螺钉的相互配合将丙烷与空气构成的混合气体送入燃烧室内。
所述的舷外机用丙烷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级减压系统即由第一级减压系统、第二级减压系统和第三级减压系统构成,第一级减压系统由第一级减压活门、第一级调压弹簧、第一级活门顶杆和第一级弹性薄膜装置构成,第一级减压活门设置在第一级减压系统的入口处,第一级减压活门一端与第一级活门顶杆相连,第一级调压弹簧一端经第一级弹性薄膜装置与第一级活门顶杆相连,第一级调压弹簧另一端与化油器本体顶接;第二级减压系统由第二级减压活门、第二级调压弹簧、第二级活门顶杆和第二级弹性薄膜装置构成,第二级减压活门设置在第二级减压系统的入口处,第二级减压活门一端与第二级活门顶杆相连,第二级调压弹簧一端经第二级弹性薄膜装置与第二级活门顶杆相连,第二级调压弹簧另一端与化油器本体顶接;第三级减压系统由限位针阀、第三级调压弹簧、第三级弹性薄膜装置、金属片、活门顶柱和翘起装置构成,限位针阀设置在第三级减压系统的入口处,限位针阀一端连接起翘装置一端,起翘装置另一端与活门顶柱相连,活门顶柱与第三级弹性薄膜装置、金属片相连,金属片设置在第三级弹性薄膜装置外侧,且金属片与第三级调压弹簧一端相连,第三级调压弹簧另一端与化油器本体顶接。
所述的舷外机用丙烷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级减压系统的入口设置有金属滤清器。
所述的舷外机用丙烷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翘装置的中部设置有复位弹簧。
所述的舷外机用丙烷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外侧设置冷却水加热装置,该冷却水加热装置上方设置进水口,下方设置出水口。
本发明的舷外机用丙烷化油器与汽油化油器相比,省去了汽油化油器的浮子室、加浓系统和进油针阀的整套机构,结构简单、绿色环保、性价比高。
本发明大大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减少积炭,同等转速下、功率提升百分之五,由于零件相对精炼,丙烷化油器出错率较低,容易检修,操作性绝佳,在更换燃料时,由于是罐装燃料,只要旋开气接头,换上满罐燃料,然后旋紧气接头,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气管,2-冷却水加热装置,3-进水口,4-出水口,5-金属滤清器,6-第一级减压活门,7-第一级活门顶杆,8-第一级调压弹簧,9-第一级弹性薄膜装置,10-第一级减压活门,11-第二级调压弹簧,12-第二级弹性薄膜装置,13-第二级活门顶杆,14-起翘装置,15-复位弹簧,16-第三级调压弹簧,17-第三级弹性薄膜装置,18-金属片,19-限位针阀,20-主喷管,21-怠速调整螺钉,22-节气门针阀,23-喉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舷外机用丙烷化油器,包括进气管、由三级减压系统构成的化油器本体、主喷管和喉管,进气管在化油器本体底部,主喷管和喉管设置在化油器本体上方;进气管内的丙烷经三级减压系统减压后送至主喷管,再经喉管内的节气门、节气门针阀和怠速调整螺钉的相互配合将丙烷与空气构成的混合气体送入燃烧室内。
上述三级减压系统即由第一级减压系统、第二级减压系统和第三级减压系统构成,第一级减压系统由第一级减压活门、第一级调压弹簧、第一级活门顶杆和第一级弹性薄膜装置构成,第一级减压活门设置在第一级减压系统的入口处,第一级减压活门一端与第一级活门顶杆相连,第一级调压弹簧一端经第一级弹性薄膜装置与第一级活门顶杆相连,第一级调压弹簧另一端与化油器本体顶接;第二级减压系统由第二级减压活门、第二级调压弹簧、第二级活门顶杆和第二级弹性薄膜装置构成,第二级减压活门设置在第二级减压系统的入口处,第二级减压活门一端与第二级活门顶杆相连,第二级调压弹簧一端经第二级弹性薄膜装置与第二级活门顶杆相连,第二级调压弹簧另一端与化油器本体顶接;第三级减压系统由限位针阀、第三级调压弹簧、第三级弹性薄膜装置、金属片、活门顶柱和翘起装置构成,限位针阀设置在第三级减压系统的入口处,限位针阀一端连接起翘装置一端,起翘装置另一端与活门顶柱相连,在起翘装置中部还设置复位弹簧,当起翘装置在活门顶柱带动下绕转动轴旋转后,靠复位弹簧的弹力复位,活门顶柱与第三级弹性薄膜装置、金属片相连,金属片设置在第三级弹性薄膜装置外侧,且金属片与第三级调压弹簧一端相连,第三级调压弹簧另一端与化油器本体顶接。
在第一级减压系统的入口设置有金属滤清器,进气管外侧设置冷却水加热装置,该冷却水加热装置上方设置进水口,下方设置出水口,确保化油器在低温环境下能够正常的操作和运转。
发动机启动时,节气门调制微开,曲轴被带动旋转后,在节气门后面形成很高的真空度,此时怠速调整螺钉随时调整节气门开度的大小,进入喉管的混合气也随着改变,发动机启动后的转速越快,节气门后面的真空度也就越高,为防止混合气过浓,必须抑制喉管内气体的增长,使混合气(丙烷与空气)浓度在85%-95%之间,因此对舷外机用丙烷化油器的构造、减压装置要求较高。
第一级减压系统主要用于将气罐内高压气体通过化油器自动降为中压气体,降压至2MPa(通过第一级调压弹簧、第一级弹性薄膜装置及第一级活门顶杆,使第一级减压活门作不同程度的开启和关闭,以用来调节第一减压系统的丙烷通过量孔送入第二级减压系统);第二级减压系统是将第一级的气体通过舷外机用丙烷化油器的量孔,自动降为低压气体,降压为1.2MPa(通过第二级调压弹簧、第二级弹性薄膜装置及第二级活门顶杆,使第二级减压活门作不同程度的开启和关闭,以用来调节第二减压系统的丙烷通过量孔送入第三级减压系统);第三级减压系统是将第二级的气体自动降为稳压气体,降压为0.8MPa(通过第三级调压弹簧、第三级弹性薄膜装置、金属片、活门顶柱、限位针阀、起翘装置来控制气体的流量,使限位针阀作有限的开启和关闭)。主喷管流量最高控制在76ML/min,送入喉管和空气混合,然后被吸入燃烧室。
本发明的化油器采用新燃料丙烷,丙烷来源于天然气,它燃烧后生产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是一种清洁燃料。
本发明在原有汽油化油器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和简化,既降低了成本,又优化了产品的结构,同时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倡导“绿色环保”,利用丙烷作燃料的舷外机,能在-40℃的海面上自由运行。
本发明大大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减少积炭,同等转速下、功率提升百分之五,由于零件相对精炼,丙烷化油器出错率较低,容易检修,操作性绝佳,在更换燃料时,由于是罐装燃料,只要旋开气接头,换上满罐燃料,然后旋紧气接头,安全可靠(汽油舷外机在水上更换燃料时,由于处于动态位置,汽油容易飞溅至人脸和眼睛、造成伤害)。

Claims (5)

1.舷外机用丙烷化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由三级减压系统构成的化油器本体、主喷管和喉管,进气管在化油器本体底部,主喷管和喉管设置在化油器本体上方;所述进气管内的丙烷经三级减压系统减压后送至主喷管,再经喉管内的节气门、节气门针阀和怠速调整螺钉的相互配合将丙烷与空气构成的混合气体送入燃烧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舷外机用丙烷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级减压系统即由第一级减压系统、第二级减压系统和第三级减压系统构成,第一级减压系统由第一级减压活门、第一级调压弹簧、第一级活门顶杆和第一级弹性薄膜装置构成,第一级减压活门设置在第一级减压系统的入口处,第一级减压活门一端与第一级活门顶杆相连,第一级调压弹簧一端经第一级弹性薄膜装置与第一级活门顶杆相连,第一级调压弹簧另一端与化油器本体顶接;第二级减压系统由第二级减压活门、第二级调压弹簧、第二级活门顶杆和第二级弹性薄膜装置构成,第二级减压活门设置在第二级减压系统的入口处,第二级减压活门一端与第二级活门顶杆相连,第二级调压弹簧一端经第二级弹性薄膜装置与第二级活门顶杆相连,第二级调压弹簧另一端与化油器本体顶接;第三级减压系统由限位针阀、第三级调压弹簧、第三级弹性薄膜装置、金属片、活门顶柱和翘起装置构成,限位针阀设置在第三级减压系统的入口处,限位针阀一端连接起翘装置一端,起翘装置另一端与活门顶柱相连,活门顶柱与第三级弹性薄膜装置、金属片相连,金属片设置在第三级弹性薄膜装置外侧,且金属片与第三级调压弹簧一端相连,第三级调压弹簧另一端与化油器本体顶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舷外机用丙烷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级减压系统的入口设置有金属滤清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舷外机用丙烷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翘装置的中部设置有复位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舷外机用丙烷化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外侧设置冷却水加热装置,该冷却水加热装置上方设置进水口,下方设置出水口。
CN201210141591.5A 2012-05-09 2012-05-09 舷外机用丙烷化油器 Active CN1026612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41591.5A CN102661215B (zh) 2012-05-09 2012-05-09 舷外机用丙烷化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41591.5A CN102661215B (zh) 2012-05-09 2012-05-09 舷外机用丙烷化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61215A true CN102661215A (zh) 2012-09-12
CN102661215B CN102661215B (zh) 2014-04-16

Family

ID=46770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41591.5A Active CN102661215B (zh) 2012-05-09 2012-05-09 舷外机用丙烷化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6121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35529Y (zh) * 2000-08-15 2001-06-20 福建华龙化油器有限公司 一种汽化器
CN2464949Y (zh) * 2001-02-26 2001-12-12 龙华 内燃机用滑阀式燃气混合器
CN2509332Y (zh) * 2001-02-14 2002-09-04 孙喜洲 改进的汽车用燃气压力调节装置
CN202596926U (zh) * 2012-05-09 2012-12-12 杭州海的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舷外机用丙烷化油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35529Y (zh) * 2000-08-15 2001-06-20 福建华龙化油器有限公司 一种汽化器
CN2509332Y (zh) * 2001-02-14 2002-09-04 孙喜洲 改进的汽车用燃气压力调节装置
CN2464949Y (zh) * 2001-02-26 2001-12-12 龙华 内燃机用滑阀式燃气混合器
CN202596926U (zh) * 2012-05-09 2012-12-12 杭州海的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舷外机用丙烷化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61215B (zh) 201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1589A (zh) 带有排气或者燃烧气体再循环的大型涡轮增压二冲程柴油发动机和用于减少NOx和碳烟排放的方法
CN202596926U (zh) 舷外机用丙烷化油器
CN201582812U (zh) 富氧局部助燃的煤粉燃烧器
CN109944684A (zh) 一种氢氧转子发动机及控制方法
CN102661215B (zh) 舷外机用丙烷化油器
CN103352775A (zh) 发动机尾气治理节能减排方法及其系统
CN103486580A (zh) 微油点火加氧燃烧节能系统
CN206600214U (zh) 外部废气再循环系统
CN203430659U (zh) 舷外机用cng天然气化油器
CN108506119A (zh) 外部废气再循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433259Y (zh) 轻烃燃气发生装置
CN201614997U (zh) 一种内燃机燃料雾化膨胀器
CN103032156B (zh) 内燃机膨胀工质能量多级利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3822475U (zh) 柴油机双燃料电控系统装置
CN204253223U (zh) 一种发动机配料装置
CN102536539B (zh) 一种带有水雾化功能的空气滤清装置
CN102691603B (zh) 一种缸内直喷油气共用喷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5207001U (zh) 蒸汽内燃机
CN207365060U (zh) 一种油气两用低碳排放燃烧器
CN204312219U (zh) 柴油输送自动气化管
CN203837015U (zh) 一种雾化旋流微油自动点火装置
CN202707283U (zh) 双燃料舷外机供油装置系统
CN202611929U (zh) 液化气体燃料液态直喷装置及发动机复合阀
CN217662337U (zh) 一种火力发电用废气处理装置
CN202483750U (zh) 一种燃气发动机用气旋式混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1100 City District of Yuh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Yuhang Road No. 26 Building 5 layer 2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sea power machinery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310018 No. 13 standard factory building, seven industrial park,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Hangzhou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Hidea Power Machinery Co., Ltd.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eng Huali

Inventor before: Lu Jianqi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Huajie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