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53765A - 植物抗病基因和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植物抗病基因和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53765A
CN102653765A CN2011100485189A CN201110048518A CN102653765A CN 102653765 A CN102653765 A CN 102653765A CN 2011100485189 A CN2011100485189 A CN 2011100485189A CN 201110048518 A CN201110048518 A CN 201110048518A CN 102653765 A CN102653765 A CN 1026537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ne
carrier
plant
seq
express recombin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485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小枫
陈捷胤
田李
汪佳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11004851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53765A/zh
Publication of CN1026537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37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植物抗病基因和一种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方法。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植物抗病基因,所述植物抗病基因为基因a或基因b,其中,所述基因a为编码由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的基因,所述基因b为编码由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的基因。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制备基因修饰植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野生型植物,所述基因修饰植物中,基因a和/或基因b的表达增加。本发明分离了上述植物抗病基因并利用这些植物抗病基因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Description

植物抗病基因和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抗病基因和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方法,具体地涉及植物抗病基因和一种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对病原菌不同层次和水平的抗性机制,包括在物种水平上不能被病原菌侵染的非寄主抗性,在品种水平上表现出应答病原菌所有小种的小种非特异性抗性和一个植物品种只对一个病原菌小种产生的小种专化性抗性。
寄主植物自身含有抗病基因和感病基因,病原菌中存在相应的无毒基因和毒性基因,基因型控制的植物抗病性通常是由抗病基因与相应来源于病原菌(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的无毒基因相互作用所决定,而抗病基因与毒性基因、感病基因与无毒基因以及感病基因与毒性基因的互作则表现为感病。这种寄主与病原物之间的受体-配体识别模式能够激活一系列的信号传导,活化各类防卫相关基因的表达,导致寄主产生过敏反应,引起侵染部位组织或器官坏死,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扩散,最终使寄主表现出对病原菌的抗性。
因此,分离植物抗病基因并利用这些植物抗病基因提高植物的抗病性,对于依赖植物的生产活动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分离植物抗病基因并利用这些植物抗病基因提高植物的抗病性,本发明提供了植物抗病基因和一种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植物抗病基因,所述植物抗病基因为基因a或基因b,其中,所述基因a为编码由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的基因,所述基因b为编码由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的基因。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制备基因修饰植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野生型植物,所述基因修饰植物中,基因a和/或基因b的表达增加;其中,所述基因a为编码由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的基因,所述基因b为编码由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的基因。
本发明分离了上述植物抗病基因并利用这些植物抗病基因提高植物的抗病性,特别是提高小麦、玉米、黑麦、水稻、燕麦、大麦、高粱、小米、大豆、油菜、向日葵、番茄、麻、棉花和拟南芥的抗立枯病、疫病、炭疽病、红粉病、稻瘟病、白粉病、锈病、黑斑病、角斑病、茎枯病、黑果病、黄萎病和枯萎病的抗病性。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植物抗病基因,所述植物抗病基因为基因a或基因b,其中,所述基因a为编码由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的基因,所述基因b为编码由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的基因。
符合上述要求的基因a或基因b,也可以依据各自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确定其碱基序列。符合上述要求的基因a或基因b,还可以根据其碱基序列通过全基因合成的方法得到,所述全基因合成的方法已为本领域公知且已有商业化定制服务提供,本发明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制备基因修饰植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野生型植物,所述基因修饰植物中,基因a和/或基因b的表达增加;其中,所述基因a为编码由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的基因,所述基因b为编码由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的基因。
需要说明的是,“表达增加”的概念中,“表达”是指是基因经过转录、翻译,产生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的过程;上述过程的强度增加即为表达增加,具体地,可以为转录得到的产物和翻译得到的产物增加。
其中,所述基因a或所述基因b的碱基序列没有特殊要求,可以为满足各自编码的蛋白质具有上述氨基酸序列条件的各种碱基序列;优选情况下,所述基因a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3(cDNA全长)或SEQ ID NO:4(ORF)所示;所述基因b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5(cDNA全长)或SEQ ID NO:6(ORF)所示,在该优选情况下,所述基因a或基因b能够通过从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中克隆而直接得到。其中,所述海岛棉的产地和株系没有特别的要求,可以使用各种能够商购获得的海岛棉。
其中,所述基因a或所述基因b的表达增加程度没有特殊要求,可以为从无到有的增加,也可以在所述野生型植物中存在基因a和/或基因b的表达的情况下增加其在所述基因修饰植物中的表达,为了进一步提高植物的抗病性,优选情况下,所述野生型植物中存在基因a和/或基因b的表达,以mRNA的丰度计,相对于野生型植物,所述基因修饰植物中,基因a和/或基因b的表达至少增加2倍,更进一步优选基因a和/或基因b的表达至少增加5倍。
其中,制备所述基因修饰植物的方法没有特殊要求,只要能使所述基因修饰植物中,相对于野生型植物,基因a和/或基因b的表达增加即可,例如在具有基因a和/或基因b表达的野生型植物中,在基因a和/或基因b的启动子区插入能够用于植物的强启动子,例如文献(Yamaguchi-Shinozaki K等.Mol Gen Genet 236:331-340)已公开的Ubi启动子、CaMV35S、诱导型启动子rd29A和强组成型启动子E12,为了进一步方便且稳定地提高植物的抗病性,优选情况下,制备所述基因修饰植物的方法包括:使用所述基因a的过表达重组载体和/或所述基因b的过表达重组载体转化野生型植物。
其中,所述基因a的过表达重组载体和/或所述基因b的过表达重组载体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能使外源基因在野生型植物中表达即可,例如可以为插入基因a和/或基因b的各种常规的植物表达载体,为了进一步方便且稳定地提高植物的抗病性,优选情况下,所述基因a的过表达重组载体和/或所述基因b的过表达重组载体为插入基因a和/或基因b的pCAMBIA载体、pPZP载体、pBI载体和pRTL2载体的一种或多种;需要说明的是,pCAMBIA载体、pPZP载体、pBI载体和pRTL2载体均可通过商购获得,其序列已为本领域公知,例如pCAMBIA载体可以为编号为pCAMBIA1200、pCAMBIA1300、pCAMBIA1380、pCAMBIA1390、pCAMBIA2200、pCAMBIA2300或pCAMBIA1303的载体;pPZP载体可以为编号为pPZP212、pPZP2121或pPZP212-GFP的载体;pBI载体可以为编号为pBI121、pBI121-GFP或pBI101的载体;pRTL2载体可以为编号为pRTL2、pRTL2-GFP、pRTL2-RFP或pRTL2-YFP的载体。更进一步优选所述基因a的过表达重组载体为插入基因a的pCAMBIA1303载体,所述基因b的过表达重组载体为插入基因b的pCAMBIA1303载体。
需要说明的是,当过表达重组载体中同时插入基因a和基因b时,可以在基因a和基因b的序列之间设置IRES(中间核糖体进入序列)以使基因a和基因b可以同时过表达。
其中,所述转化的方法没有特别的要求,可以为常规的各种将外源基因转入植物的方法,例如《植物基因工程》(何光源著,科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中所述的农杆菌介导的植物基因遗传转化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介导的基因转化法、聚乙二醇介导的基因转化法、电穿孔法、注射法、脂质体介导法和碳化硅纤维介导DNA转移法等,为了进一步方便且稳定地提高植物的抗病性,优选情况下,所述转化的方法包括:将所述基因a的过表达重组载体和/或所述基因b的过表达重组载体导入农杆菌,得到含有所述基因a的过表达重组载体和/或所述基因b的过表达重组载体的阳性农杆菌克隆,并且将阳性农杆菌克隆与所述野生型植物接触。所述将载体导入农杆菌的方法和所述将将阳性农杆菌克隆与所述野生型植物接触的方法均为本领域公知且通用的方法,本发明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所述的植物可以为小麦、玉米、黑麦、水稻、燕麦、大麦、高粱、小米、大豆、油菜、向日葵、番茄、麻、棉花和拟南芥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所述的抗病性可以为抗立枯病、疫病、炭疽病、红粉病、稻瘟病、白粉病、锈病、黑斑病、角斑病、茎枯病、黑果病、黄萎病和枯萎病的抗病性。
实验证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用于抵抗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引起的黄萎病。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中。
实施例
按照《植物基因工程》(何光源著,科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中所述的方法提取海岛棉(棉籽购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的7日龄幼苗的总RNA,并按反转录试剂盒(ProtoScript TM First Strand cDNA Synthesis Kit)的说明制备cDNA-RNA杂合分子。
使用引物对a(订购自Invitrogen公司,上游引物a1(SEQ ID NO:7),5’-GGATCCTGGGGACTTTTTGTTTTATG-3’;下游引物a2(SEQ ID NO:8),5’-GGTCACCTAGAAAAGGAAAATGGTTGC-3’;)和引物对b(订购自Invitrogen公司,上游引物b1(SEQ ID NO:9),5’-GGATCCCATTCATCTTTCAATAGCCTC-3’;下游引物b2(SEQ ID NO:10),5’-GGTCACCAATACAAGGAAAGAGATAGC-3’;)在5’和3’末端分别创建BamH I限制酶切位点和BstE II限制酶切位点并通过PCR从上述cDNA-RNA杂合分子中分别扩增得到基因a的DNA分子片段和基因b的DNA分子片段。经DNA自动测序仪测得上述得到的扩增得到基因a的DNA分子片段和基因b的DNA分子片段的序列,阅读上述基因a的DNA分子片段的序列可见其中包含SEQ ID NO:4所示的碱基序列,对照密码子表可知SEQ ID NO:4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由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阅读上述基因b的DNA分子片段的序列可见其中包含SEQ IDNO:6所示的碱基序列,对照密码子表可知SEQ ID NO:6所示的碱基序列编码由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然后按照《植物基因工程》(何光源著,科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中所述的方法,分别将分别扩增得到基因a的DNA分子片段和基因b的DNA分子片段分别插入到pCAMBIA1303质粒(购自澳大利亚CAMBIA公司)的Bgl II限制酶切位点和BstE II限制酶切位点之间(BamH I限制酶与Bgl II限制酶为同尾酶),得到基因a的过表达重组载体和基因b的过表达重组载体,经DNA自动测序仪测得基因a的过表达重组载体和基因b的过表达重组载体的序列分别含有如SEQ ID NO:4和SEQ ID NO:6所示的序列。
按照《植物基因工程》(何光源著,科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中所述的方法,将得到的基因a的过表达重组载体和基因b的过表达重组载体分别导入农杆菌(菌株为LBA4404,购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中,得到阳性农杆菌克隆a和阳性农杆菌克隆b。
将阳性农杆菌克隆a接种于含50mg/ml卡那霉素和25mg/ml利福平的YEB培养液(YEB培养液的制备方法见《植物基因工程》(何光源著,科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中,28℃下振荡培养2天;得到活化的菌液a和菌液b;然后按1∶400的体积比将活化的菌液转接到200ml含50mg/ml卡那霉素和25mg/ml利福平的YEB培养液中,28℃下,振荡培养至OD600为1.5-3.0后离心分别收集菌体。用浸泡溶液(浸泡溶液由5体积%的MS培养基(MS培养基按照《植物基因工程》(何光源著,科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中所述的方法配制),10重量%的蔗糖(分析纯,购自Sigma公司),0.03体积%的表面活性剂(Silwet L-77,购自Sigma公司)和余量的水组成)重新悬浮菌体并稀释至OD600约为0.8-1.0,得到含有阳性农杆菌克隆a的转化液。用阳性农杆菌克隆b替换上述阳性农杆菌克隆a,按照上述方法得到含有阳性农杆菌克隆b的转化液。
分别将待转化的拟南芥植株倒置并完全浸泡在含有阳性农杆菌克隆a的转化液和含有阳性农杆菌克隆b的转化液中维持30s,然后取出浸泡后的拟南芥植株弱光条件下放置过夜;然后继续培养直至获得成熟拟南芥种子。
按《植物基因工程》(何光源著,科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中所述的方法用潮霉素筛选3代后,分别得到用所述基因a的过表达重组载体转化了的拟南芥株系a和用所述基因b的过表达重组载体转化了的拟南芥株系b。
用定量PCR分别检测拟南芥株系a植株中基因a的表达量、拟南芥株系b中基因b的表达量以及野生型拟南芥中基因a和基因b的表达量。结果证明,野生型拟南芥的全植株cDNA样品中不能扩增得到基因a和基因b的特异性片段,因此,野生型拟南芥中未见基因a和基因b的表达;拟南芥株系a的全植株cDNA样品中能够扩增得到基因a的特异性片段,因此拟南芥株系a中具有基因a的表达;拟南芥株系b的全植株cDNA样品中能够扩增得到基因b的特异性片段,因此拟南芥株系b中具有基因b的表达。
测试例
将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购自美国ATCC,商品号为26289TM)接种于PDA固体培养基(购自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上,25℃下培养4-5天后,用灭菌水冲洗PDA固体培养基平板以洗脱孢子,得到孢子浓度为5×107cfu/ml的大丽轮枝菌孢子悬浮液。
将野生型拟南芥、实施例得到的拟南芥株系a和拟南芥株系b的4周龄幼苗的根部分别浸入20ml的上述大丽轮枝菌孢子悬浮液中1min(以灭菌水代替大丽轮枝菌孢子悬浮液作为对照);然后将浸泡后的幼苗在相对湿度70%的条件下保持2天后继续培养4周,观察植株的鲜重、高度和病害程度,再培养2周后测定植株干重。结果如下:
接种大丽轮枝菌之后,野生型拟南芥几乎致死,植株生长延缓且呈现干枯、严重矮化,分蘖能力丧失,无法结实,植株干重较对照相比降低了86.6重量%,株高下降了61.5%。拟南芥株系a和拟南芥株系b的分蘖能力恢复正常,生长延缓得到明显改善,株高相对正常,种子结实正常。拟南芥株系a的干重较对照相比降低了47.5重量%-55.6重量%,株高下降了22.5%-33.7%,拟南芥株系b的干重较对照相比降低了52.2重量%-58.8重量%,株高下降了36.1%-41.4%。
由此可见,拟南芥株系a和拟南芥株系b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对大丽轮枝菌导致的黄萎病的抗性明显增强。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公开并结合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理解,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也能提高小麦、玉米、黑麦、水稻、燕麦、大麦、高粱、小米、大豆、油菜、向日葵、番茄、麻或棉花抗立枯病、疫病、炭疽病、红粉病、稻瘟病、白粉病、锈病、黑斑病、角斑病、茎枯病、黑果病、黄萎病和枯萎病的抗病性。
Figure IDA0000048365230000011
Figure IDA0000048365230000021
Figure IDA0000048365230000031
Figure IDA0000048365230000041
Figure IDA0000048365230000051
Figure IDA0000048365230000061
Figure IDA0000048365230000071
Figure IDA0000048365230000081
Figure IDA0000048365230000091
Figure IDA0000048365230000101
Figure IDA0000048365230000121
Figure IDA0000048365230000141
Figure IDA0000048365230000151
Figure IDA0000048365230000161

Claims (10)

1.植物抗病基因,所述植物抗病基因为基因a或基因b,其中,所述基因a为编码由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的基因,所述基因b为编码由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的基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抗病基因,其中,所述基因a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3或SEQ ID NO:4所示;所述基因b的碱基序列如SEQID NO:5或SEQ ID NO:6所示。
3.一种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制备基因修饰植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野生型植物,所述基因修饰植物中,基因a和/或基因b的表达增加;其中,所述基因a为编码由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的基因,所述基因b为编码由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的基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因a的碱基序列如SEQ IDNO:3或SEQ ID NO:4所示;所述基因b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5或SEQ ID NO:6所示。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野生型植物中存在基因a和/或基因b的表达,相对于野生型植物,所述基因修饰植物中,基因a和/或基因b的表达至少增加2倍。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制备所述基因修饰植物的方法包括:使用所述基因a的过表达重组载体和/或所述基因b的过表达重组载体转化野生型植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因a的过表达重组载体为插入基因a的pCAMBIA载体、pPZP载体、pBI载体和pRTL2载体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基因b的过表达重组载体为插入基因b的pCAMBIA载体、pPZP载体、pBI载体和pRTL2载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因a的过表达重组载体为插入基因a的pCAMBIA1303载体,所述基因b的过表达重组载体为插入基因b的pCAMBIA1303载体。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转化的方法包括:将所述基因a的过表达重组载体和/或所述基因b的过表达重组载体导入农杆菌,得到含有所述基因a的过表达重组载体和/或所述基因b的过表达重组载体的阳性农杆菌克隆,并且将阳性农杆菌克隆与所述野生型植物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为小麦、玉米、黑麦、水稻、燕麦、大麦、高粱、小米、大豆、油菜、向日葵、番茄、麻、棉花和拟南芥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抗病性为抗立枯病、疫病、炭疽病、红粉病、稻瘟病、白粉病、锈病、黑斑病、角斑病、茎枯病、黑果病、黄萎病和枯萎病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抗病性。
CN2011100485189A 2011-03-01 2011-03-01 植物抗病基因和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方法 Pending CN1026537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485189A CN102653765A (zh) 2011-03-01 2011-03-01 植物抗病基因和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485189A CN102653765A (zh) 2011-03-01 2011-03-01 植物抗病基因和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3765A true CN102653765A (zh) 2012-09-05

Family

ID=46729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485189A Pending CN102653765A (zh) 2011-03-01 2011-03-01 植物抗病基因和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5376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42621A (zh) * 2012-10-30 2013-02-27 中国农业大学 植物抗白粉病相关蛋白TaCAF1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WO2017062790A1 (en) * 2015-10-09 2017-04-13 Two Blades Foundation Cold shock protein receptors and methods of use
CN107177565A (zh) * 2017-06-08 2017-09-19 浙江大学 抗番茄茎枯病基因mLCB2b及其应用
CN110343152A (zh) * 2019-07-17 2019-10-18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蛋白激发子VdSCP126在提高植物抗病能力中的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8338A (zh) * 2010-09-03 2010-12-29 河北农业大学 棉花GbVe基因、其编码蛋白及在植物抗黄萎病中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8338A (zh) * 2010-09-03 2010-12-29 河北农业大学 棉花GbVe基因、其编码蛋白及在植物抗黄萎病中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农业科技辑》 20101015 陈捷胤 "海岛棉LRR-TM类抗病基因GbaVd1和GbaVd2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正文第29-37页、第56-59页、第67-73页 1-10 , 第10期 *
《分子植物育种》 20051231 陈捷胤 等 "棉花对黄萎病的抗病机制研究紧张" 第427-435页 1-10 第3卷, 第3期 *
陈捷胤 等: ""棉花对黄萎病的抗病机制研究紧张"", 《分子植物育种》, vol. 3, no. 3, 31 December 2005 (2005-12-31), pages 427 - 435 *
陈捷胤: ""海岛棉LRR-TM类抗病基因GbaVd1和GbaVd2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农业科技辑》, no. 10, 15 October 2010 (2010-10-15)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42621A (zh) * 2012-10-30 2013-02-27 中国农业大学 植物抗白粉病相关蛋白TaCAF1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CN102942621B (zh) * 2012-10-30 2014-03-05 中国农业大学 植物抗白粉病相关蛋白TaCAF1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WO2017062790A1 (en) * 2015-10-09 2017-04-13 Two Blades Foundation Cold shock protein receptors and methods of use
CN107177565A (zh) * 2017-06-08 2017-09-19 浙江大学 抗番茄茎枯病基因mLCB2b及其应用
CN110343152A (zh) * 2019-07-17 2019-10-18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蛋白激发子VdSCP126在提高植物抗病能力中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19192B2 (ja) 種子のタンパク質含量を増産させる遺伝子及びその利用方法
CN109111514B (zh) 兼抗纹枯病和根腐病的转基因小麦的培育方法及其相关生物材料
US20210102218A1 (en) Expression of transcription regulators that provide heat tolerance
Hoshikawa et al. Enhanced resistance to gray mold (Botrytis cinerea) in transgenic potato plants expressing thionin genes isolated from Brassicaceae species
CN114276429B (zh) 兼抗纹枯病与茎基腐病的转TaLRK-R基因小麦的培育方法及其相关生物材料
CN111850030B (zh) 蛋白GmULT1在调控植物种子重量中的应用
CN102653765A (zh) 植物抗病基因和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方法
JP3210960B2 (ja) C4植物の光合成酵素を発現するc3植物体
CN111574606B (zh) 小麦抗病与抽穗调控基因TaCOK及其相关生物材料与应用
CN105713079B (zh) 蛋白质及其相关生物材料在提高植物产量中的应用
KR101211956B1 (ko) 유채 유래 꽃잎 특이 발현 프로모터 및 이의 용도
CN101583718A (zh) 用于增加种子的大小或植物对水分胁迫的抗性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
CN111206040B (zh)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相关基因OsDuf6及其应用
CN110698552B (zh) 水稻富含WD40重复蛋白OsWD40-141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CN107663231B (zh) 本氏烟tmp14蛋白及其在抗植物病毒中的应用
CN112538107A (zh) 三萜相关蛋白质与其编码基因以及在提高植物三萜化合物含量中的应用
WO2006083399A2 (en) Plants with reduced expression of phosphatase type 2c gene for enhanced pathogen resistance
CN112125964B (zh) 与植物粒重相关蛋白GmJAZ3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CN112813074B (zh) 一种特异性调控水稻cyp78a11基因表达的方法及植物转化载体
CN114717245B (zh) MsbHLH35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调控紫花苜蓿产量和耐渍性中的应用
CN114349833B (zh) 钙调素结合蛋白cold12在调控植物耐冷性中的应用
CN113861279B (zh) 大豆转录因子GmbHLH664及其编码基因在提高种子蛋白质含量中的应用
CN111197047B (zh) 与种子重量调控相关的大豆蛋白GmUBCa及其相关生物材料的应用
CN116987165A (zh) 高粱株高SgSD1蛋白及其育种材料和应用
CN114349833A (zh) 钙调素结合蛋白cold12在调控植物耐冷性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