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8419B - 传输路径推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传输路径推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48419B
CN102648419B CN201080055588.0A CN201080055588A CN102648419B CN 102648419 B CN102648419 B CN 102648419B CN 201080055588 A CN201080055588 A CN 201080055588A CN 102648419 B CN102648419 B CN 1026484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
reflection
rotary middle
transmission path
ima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558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48419A (zh
Inventor
丸山珠美
古野辰男
大矢智之
小田恭弘
陈玉豪
沈纪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6484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84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484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84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91Modelling the propagation channel
    • H04B17/3912Simulation models, e.g. distribution of spectral power density or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 [RSSI] for a given geographic reg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01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measurement of specific parameters of the transmitter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4B17/104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measurement of specific parameters of the transmitter or components thereof of other parameters, e.g. DC offset, delay or propagation ti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使用本发明所涉及的成像法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是使用了成像法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具有以下工序:在从电波的发送点(TX)至接收点(RX)为止的传输路径上存在反射方向和散射方向为与镜面反射方向θ°不同的方向(θ-η)°的构造物的情况下,以旋转中心点(O)为中心使该接收点(RX)旋转η°,由此算出假想接收点(VRX),使用该假想接收点(VRX)来推定传输路径。

Description

传输路径推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程序以及装置。
特别是,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使用了几何光学模型的GO、GTD等的分析、光线跟踪分析、使用成像法的分析中对不进行镜面反射的散射体进行分析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分析电波的传输特性的方法,广泛已知使用了几何光学模型的分析方法(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
图1示出通过以往的光线跟踪法来求出电波的传输路径(path)的方法。
如图1所示,在以往的光线跟踪法中,首先,求出发送点T相对于壁面1的成像点T’,接着,求出成像点T’相对于壁面2的成像点T’’。
接着,将T’’与接收点R使用直线进行连结,求出上述直线与壁面2的交点。上述交点成为壁面2中的反射点X2。
其次,将壁面2中的反射点X2与T’使用直线进行连结,能够求出壁面1中的反射点X1。
此时,传输距离成为与对T’’与接收点R进行连结的直线长度相同的值。能够使用传输距离来求出接收点R的电场强度。
另外,图2示出用于求出与以往的透射波和反射波有关的传输路径(path)的方法(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2)。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推定对于透射方向并不限定于直进方向而反射方向并不限定于镜面反射方向的情况的传输特性的方法。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09-168534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細矢良雄監修、「电波传输ハンドブック」、234~245頁、リアライズインク社
非专利文献2:「EEM-RTM理論说明書」、(株)情报数理研究所、http://www.imslab.co.jp/RPoduct/eem/doc/rtm_theory.pdf
非专利文献3:L.Li,Q.Chen,Q.Yuan,K.Sawaya,T.Maruyama,T.FurunoandS.Uebayashi:“MicrostripReflectarrayUsingCrossed-DipolewithFrequencySelectiveSurfaceofLoops,”ISAP2008,TP-C05,1645278,2008.
非专利文献4:T.Maruyama,T.FurunoandS.Uebayashi:“ExperimentandAnalysisofReflectBeamDirectionControlusingaReflectorhavingPeriodicTaperedMushroom-likeStructure,”ISAP2008,MO-IS1,1644929,p.9,2008.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方法中,如图1以及图2所示,反射波的前进方向并不限定于镜面反射方向(标准反射方向),另外,透射波的前进方向并不限定于直进方向。
因而,在上述方法中,无法进行考虑了在镜面反射方向以外的方向上散射的情况下的传输特性和介质的折射的传输特性的分析。
图3示出在镜面反射方向以外的方向上散射的情况下的传输路径的示例。
在图3中,壁面3和壁面4分别为不在镜面方向上反射的散射体(例如,反射阵列等的方向控制散射体),反射波向与镜面反射方向不同的方向散射,在壁面3中,从入射方向A1°的方向入射的电波在反射点x3上向反射方向A2°的方向散射,在壁面4中,从入射方向B1°的方向入射的电波在反射点x4中向反射方向B2°的方向散射。
与此相对,当通过以往的成像法来求出路径时,壁面4中的反射点成为x2,成为与反射点x4不同的位置。即,在以往的图1的方法中,无法求出壁面4中的反射点。因而,存在无法通过以往的成像法来算出使用了镜像的传输路径这种问题点。
另一方面,近年来,报告有用于传输环境改善的、应用反射阵列、超颖材料作为方向控制散射体的例子(非专利文献3、4)。
对上述方向控制散射体存在于发送点T与接收点R之间的电波的传输路径(path)的中途的情况下的电波的传输特性进行分析在对传输环境的改善效果镜像分析中较重要,但是难以通过以往的光线跟踪的方法来进行。
另一方面,根据专利文献1的方法,能够通过使用求出路径而删除路径的算法来推定传输路径,但是在分析前不能仅通过结构来预先推定。因此,缺点在于计算次数增加。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包括方向控制散射体的传输分析模型中的传输路径进行推定而应用光线跟踪分析、几何光学模型来进行分析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程序以及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特征是一种传输路径推定方法,使用成像法,其宗旨在于,具有以下工序:在从电波的发送点TX至接收点RX为止的传输路径上存在反射方向和散射方向为与镜面反射方向θ°不同的方向(θ-η)°的构造物的情况下,以旋转中心点O为中心使该接收点RX旋转η°,由此算出假想接收点VRX,使用该假想接收点VRX来推定传输路径。
本发明的第二特征是一种传输路径推定方法,使用成像法,其宗旨在于,具有以下工序:在从电波的发送点TX至接收点RX为止的传输路径上存在反射方向和散射方向为与镜面反射方向θ°不同的方向(θ-η)°的构造物的情况下,以旋转中心点O为中心使该发送点TX旋转η°,由此算出假想发送点VTX,使用该假想发送点VTX来推定传输路径。
本发明的第三特征是一种传输路径推定方法,其宗旨在于,具有以下工序:在传输路径上电波通过反射方向和散射方向为与镜面反射方向θ°不同的方向(θ-η)°的第一构造物反射或者散射之后通过反射方向和散射方向为镜面反射方向θ°的第二构造物反射或者散射的情况下,使用成像法,算出发送点相对于上述第一构造物的第一成像点,算出该第一成像点相对于上述第二构造物的第二成像点;以旋转中心点为中心使接收点旋转η°,由此算出假想接收点;以及使用上述第二成像点和上述假想接收点来推定传输路径。
本发明的第四特征是一种传输路径推定方法,其宗旨在于,具有以下工序:在传输路径上电波通过反射方向和散射方向为镜面反射方向θ°的第一构造物反射或者散射之后通过反射方向和散射方向为与镜面反射方向θ°不同的方向(θ-η)°的第二构造物反射或者散射的情况下,以旋转中心点为中心使发送点旋转η°,由此算出假想发送点;使用成像法,算出上述假想发送点相对于上述第一构造物的第一成像点,算出该第一成像点相对于上述第二构造物的第二成像点;以及使用上述第二成像点和接收点来推定传输路径。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通过以往的光线跟踪法求出电波的传输路径(path)的方法的图。
图2是表示求出与以往的透射波和反射波有关的传输路径(path)的方法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以往的方法的问题点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1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
图1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
图1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
图1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
图20是用于说明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接收点旋转前)。
图2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第一次·45度旋转)。
图2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第二次·45度旋转)。
图2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第二次·45度旋转)。
图2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第三次·45度旋转)。
图2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第三次·45度旋转)。
图2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反射点为止的距离的收敛状况的图。
图2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接收点旋转前)。
图2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第一次·70度旋转)。
图2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第一次·70度旋转)。
图3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第二次·70度旋转)。
图3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第五次·70度旋转)。
图3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反射点为止的距离的收敛状况的图。
图3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接收点旋转前)。
图3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第一次)。
图3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第一次)。
图3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第二次)。
图3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收敛后·第六次)。
图3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反射点为止的距离的收敛状况的图。
图3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第一次·45度旋转)。
图4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第二次·45度旋转)。
图4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第三次·45度旋转)。
图4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第四次·45度旋转)。
图4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第五次·45度旋转)。
图4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第八次·45度旋转)。
图4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反射点的收敛状况的图。
图4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反射点差分的收敛状况的图。
图4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第一次·70度旋转)。
图4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第二次·70度旋转)。
图4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第三次·70度旋转)。
图5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第四次·70度旋转)。
图5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第五次·70度旋转)。
图5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第六次·70度旋转)。
图5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第七次·70度旋转)。
图5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图(收敛后·70度旋转)。
图5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十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反射点的收敛状况的图。
图5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十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反射点差分的收敛状况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K:反射阵列;1A:反射面;TX:发送点;VTX:假想发送点;RX:接收点;VRX:假想接收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4以及图5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
图4示出从入射方向θi°入射到反射阵列K的电波向从对于反射阵列K的镜面反射方向θr°向经过反射点RP的反射阵列K的反射面1A的法线方向旋转η°的方向进行散射的情况的示例。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通过入射角来规定入射方向,通过反射角规定反射方向。在图4中为“θi°=θr°”。
如图4以及图5所示,在步骤S101中,将反射阵列K的反射面1A上的任一点设为旋转中心点O。
在步骤S102中,以旋转中心点O为中心使接收点RX向经过反射点RP的反射阵列K的反射面1A的法线方向旋转η°,由此算出假想接收点VRX。
在步骤S103中,使用成像法来算出发送点TX相对于反射阵列K的反射面1A(构造物)的成像点TX’。
在步骤S104中,将成像点TX’与假想接收点VRX使用直线进行连结,将上述直线与反射阵列K的反射面1A的交点设为反射点RP。
在步骤S105中,将发送点TX与反射点RP与接收点RX使用直线进行连结,由此算出传输路径和传输距离。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6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以下,关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不同的点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
如图6所示,在通过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来算出的反射点RP与旋转中心点O不一致的情况下,接收点RX以旋转中心点O为中心从镜面反射方向(标准反射方向)起偏移η°方向,因此产生计算误差。
因而,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中,使旋转中心点O以一定距离(例如,O-|RP-O|)单位变化,反复进行第一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步骤S101~S104(参照图5),直到反射点RP与旋转中心点O之间的距离处于规定距离(例如,δ)以内。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
参照图7至图9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以下,关注与上述第一或者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不同的点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
如图7至图9所示,在步骤S201中,使用成像法,算出发送点TX相对于反射阵列K的反射面1A(构造物)的成像点TX’。
在步骤S202中,算出第n旋转中心点On。在此,“n”的初期值为“1”。例如,第一旋转中心点O1是通过接收点RX的反射面1A的法线与反射面1A的交点,第n旋转中心点On是使第(n-1)旋转中心点On-1变化△S而成的点。
在步骤S203中,以旋转中心点On为中心使接收点RX在通过旋转中心点On的反射阵列K的反射面1A的法线方向上旋转η°,由此算出第n假想接收点VRXn。
在步骤S204中,将成像点TX’与第n假想接收点VRXn使用直线进行连结,将上述直线与反射阵列K的反射面1A的交点设为第n反射点RPn。
在步骤S205中,判断是否满足收敛条件。例如,在第n旋转中心点On与第n反射点RPn之间的距离小于阈值△S的情况下,也可以判断为满足了收敛条件。
在判断为满足了收敛条件的情况下,本动作进入到步骤S207,在判断为不满足收敛条件的情况下,本动作在步骤S206中将“n”递增“1”,返回到步骤S202。
在步骤S207中,将发送点TX、第n反射点RPn、接收点RX使用直线进行连结,由此算出传输路径和传输距离。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
参照图10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以下,关注与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不同的点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中,使用将反射阵列K的反射面1A的方向设为X轴方向而将与上述反射面1A正交的方向设为Y轴方向的正交坐标系。
各点的坐标成为以下坐标。
-发送点TX的坐标:(a,b)
-发送点TX相对于反射面1A的成像点TX’的坐标:(a,-b)
-接收点RX的坐标:(c,d)
-旋转中心点O的坐标:(e,0)
-假想接收点VRX的坐标:(Xvrx,Yvrx)=(cos(-η°)×(c-e)-sin(-η°)×d+e,sin(-η°)×(c-e)+cos(-η°)×d)
通过(x1,y1)和(x2,y2)的直线的方程式用以下式来表示,
[式1]
y - y 1 = y 2 - y 1 x 2 - x 1 ( x - x 1 )
因此通过成像点TX’和假想接收点VRX的直线的方程式用以下式来表示“y-(-b)=((sin(-η°)×(c-e)+cos(-η°)×d-(-b))/(cos(-η°)×(c-e)-sin(-η°)×d-a)+e)×(x-a)”。
在此,当代入“y=0”时,能够算出交点的x坐标的值“x”。此外,(x,0)成为反射点RP的坐标。
因而,为了使旋转中心点O与反射点RP一致,在上述式中作为“e=x”,即用式“x=b/{((sin(-η°)×(c-x)+cos(-η°)×d-(-b))/(cos(-η°)×(c-x)-sin(-η°)×d-a)+x)}+a”算出x的值,由此能够算出上述反射点RP的坐标。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
参照图11以及图12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以下,关注与上述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不同的点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
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在步骤S301中,将反射阵列K的反射面1A上的任一点设为旋转中心点O。
在步骤S302中,以旋转中心点O为中心使发送点TX在通过旋转中心O的反射阵列K的反射面1A的法线方向上旋转η°,由此算出假想发送点VTX。
在步骤S303中,使用成像法,算出假想发送点VTX相对于反射阵列K的反射面1A的成像点VTX’。
在步骤S304中,将成像点VTX’与接收点RX使用直线进行连结,将上述直线与反射阵列K的反射面1A的交点设为反射点RP。
在步骤S305中,将发送点TX与反射点RP与接收点RX使用直线进行连结,由此算出传输路径和传输距离。
(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
参照图13至图15说明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以下,关注与上述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不同的点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
如图13所示,在通过上述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算出的反射点RP与旋转中心点O不一致的情况下,产生计算误差。
因而,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中,使旋转中心点O以一定距离(例如,O-|RP-O|或者△s)单位变化,反复进行第五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步骤(参照图12)直到反射点RP与旋转中心点O之间的距离成为规定距离(例如,δ或者△s)以内。
具体地说,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在步骤S401中,算出第n旋转中心点On。在此,“n”的初期值为“1”。例如,第一旋转中心点O1是通过接收点RX的反射面1A的法线与反射面1A的交点,第n旋转中心点On是使第(n-1)旋转中心点On-1变化△s而成的点。
在步骤S402中,以旋转中心点On为中心使发送点TX在通过旋转中心点On的反射阵列K的反射面1A的法线方向上旋转η°,由此算出第n假想发送点VTXn。
在步骤S403中,使用成像法,算出第n假想发送点VTXn相对于反射阵列K的反射面1A的成像点VTX’n。
在步骤S404中,将成像点VTX’n与接收点RX使用直线进行连结,将上述直线与反射阵列K的反射面1A的交点设为第n反射点RPn。
在步骤S405中,判断是否满足收敛条件。例如,在第n旋转中心点On与第n反射点RPn之间的距离小于阈值δ或者△s的情况下,也可以判断为满足收敛条件。
在判断为满足收敛条件的情况下,本动作进入到步骤S407,在判断为不满足收敛条件的情况下,本动作在步骤S406中将“n”递增“1”,返回到步骤S401。
在步骤S407中,将发送点TX、第n反射点RPn、接收点RX使用直线进行连结,由此算出传输路径和传输距离。
(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
参照图16说明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以下,关注与上述第一至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不同的点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中,使用将反射阵列K的反射面1A的方向设为X轴方向而将与上述反射面1A正交的方向设为Y轴方向的正交坐标系。
各点的坐标成为以下坐标。
-发送点TX的坐标:(a,b)
-接收点RX的坐标:(c,d)
-旋转中心点O的坐标:(e,0)
-假想发送点VTX:(va,vb)=(cos(η°)×(a-e)-sin(η°)×b+e,sin(η°)×(a-e)+cos(η°)×b)
-假想发送点VTX相对于反射面1A的成像点VTX’的坐标:(va,-vb)
因而,通过成像点VTX’与接收点RX的直线的方程式使用以下式来表示,“y-vb=((sin(η°)×(a-e)+cos(η°)×b-d)/(cos(η°)×(a-e)-sin(η°)×b+e-c)×(x-va)”。
在此,当代入“y=0”时,能够算出交点的x坐标的值“x”。此外,(x,0)成为反射点RP的坐标。
因而,为了使旋转中心点O与反射点RP一致,在上述方程式中作为“e=x”、即用式“-vb={(sin(η°)×(a-x)+cos(η°)×b-d)/(cos(η°)×(a-x)-sin(η°)×b+x-c)}×(x-va)”算出x的值,由此能够算出上述反射点RP的坐标。
(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
参照图17说明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以下,关注与上述第一至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不同的点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
如图17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应用于以下情形:在传输路径上,电波在反射方向和散射方向为与镜面反射方向θ°不同的方向(θ-η)°的构造物K1(第一构造物)上反射或者散射之后,在反射方向和散射方向为镜面反射方向θ°的构造物K2(第二构造物)上反射或者散射。
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
首先,使用成像法,算出发送点TX相对于构造物K1的第一成像点TX’,算出第一成像点TX’相对于构造物K2的第二成像点TX’’。
接着,以旋转中心点O为中心使接收点RX在与通过旋转中心点O的反射阵列K的反射面1A的法线相反的方向上旋转η°,由此算出假想接收点VRX。
其次,将第二成像点TX’’与假想接收点VRX使用直线进行连结,将上述直线与构造物K2的交点设为反射点RP2,将第一成像点TX’与反射点RP2使用直线进行连结,将上述直线与构造物K1的交点设为反射点RP1。
第四,将发送点TX、反射点RP1、反射点RP2、接收点RX使用直线进行连结,由此算出传输路径和传输距离。
此外,在不满足收敛条件的情况下(例如,旋转中心点O与反射点RP2之间的距离不在规定距离以内的情况下),也可以使旋转中心点O偏移,反复进行上述步骤直到满足收敛条件为止。
(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
参照图18说明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以下,关注与上述第一至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不同的点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
如图18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应用于以下情形:在传输路径上,电波在反射方向和散射方向为镜面反射方向θ°的构造物K1(第一构造物)上反射或者散射之后,在反射方向和散射方向为与镜面反射方向θ°不同的方向(θ-η)°的构造物K2(第二构造物)上反射或者散射。
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
首先,以旋转中心点O为中心使发送点TX在通过旋转中心点O的反射阵列K的反射面1A的法线方向上旋转η°,算出假想发送点VTX。
接着,使用成像法,算出假想发送点VTX相对于构造物K1的第一成像点VTX’,算出第一成像点VTX’相对于构造物K2的第二成像点VTX’’。
其次,将第二成像点VTX’’与接收点RX使用直线进行连结,将上述直线与构造物K2的交点设为反射点RP2,将第一成像点VTX’与反射点RP2使用直线进行连结,将上述直线与构造物K1的交点设为反射点RP1。
第四,将发送点TX与反射点RP1与反射点RP2与接收点RX使用直线进行连结,由此算出传输路径和传输距离。
此外,在不满足收敛条件的情况下(例如,在旋转中心点O与反射点RP1之间的距离不在规定距离以内的情况下),使旋转中心点O偏移,反复进行上述步骤直到满足收敛条件为止。
(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
参照图19说明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以下,关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不同的点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
如图1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中,上述旋转角η°也可以是负值。
即,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中,以旋转中心点O为中心使接收点RX在与通过反射点RP的反射阵列K的反射面1A的法线相反的方向上旋转η°,由此能够算出假想接收点VRX。
另外,同样地,在上述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中,上述旋转角η°也可以是负值。另外,η°也可以是入射角θ°的函数。即,在上述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中,以旋转中心点O为中心使发送点TX在与通过反射点RP的反射阵列K的反射面1A的法线相反的方向上旋转η°,由此能够算出假想发送点VTX。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中,能够按照每个传输路径来求出假想接收点VRX、假想发送点VTX、旋转中心点O、反射点RP。
在上述例子中,η°并不限定于固定值,例如也可以是与入射角θi相应地变化的值。
(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20至图26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推定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传输路推定方法的具体数值计算例子。
图20是说明与反射阵列的反射面1A有关的反射点的求出方法的图,表示以反射阵列的反射面1A的一端作为原点(0,0)的二维坐标。将发送点TX的坐标设为(0,-30),将接收点RX的坐标设为(20,-30),制作发送点TX相对于反射阵列的反射面1A的成像点TX’。此时,TX’的坐标是(0,30),与反射阵列的反射面1A的交点PR1的坐标为(10,0)。
使用图21说明后续步骤。将反射点PR1设为第一次旋转中心O1。以旋转中心O1为中心使接收点RX旋转,由此算出假想接收点VRx1。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旋转角η设为45度。此时,第一次假想接收点VRx1的坐标为(32.28,-14.14)。能够确认从旋转中心O1至接收点RX为止的距离与从旋转中心O1至VRx1的距离相等,为31.62。
使用图22说明后续步骤。将对第一次假想反射点Vx1与发送点的成像点Tx‘进行连结的直线与反射阵列的反射面1A的交点设为第一次反射点PR1。此时,PR1的坐标为(26.02,0)。
使用图23说明后续步骤。将第一次反射点PR1设为第二次旋转中心O2。以第二次旋转中心O2为中心使接收点RX旋转η(=45度)而求出VRx2。此时,VRx2的坐标为(42.98,-25.47)。通过同样的步骤来求出第二次反射点PR2,将第二次反射点PR2设为第三次旋转中心O3。如图24以及图25所示,关于各个坐标,PR2以及O3为(23.24,0)。以该旋转中心O3为中心使RX旋转45度来求出VRx3。通过这样反复进行同样的步骤,反射点PRn的坐标收敛。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该距离的收敛条件设为ε<0.03。
图26示出从旋转点至反射点为止的距离的收敛状况。图26的纵轴为第n次反射点PRn与第(n+1)次反射点PR(n+1)之间的距离,横轴是尝试次数。可知通过增加尝试次数而反射点的坐标迅速地收敛的样子。
(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27至图32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推定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传输路推定方法的具体数值计算例子。
其中,设为反射角θr=镜面反射方向θi-η(=70°)。另外,作为收敛条件,在第n次旋转点On与反射点PRn的距离小于ε(=0.01)时视作收敛而完成计算。
图27是说明与反射阵列的反射面1A有关的反射点的求出方法的图,将反射阵列的反射面1A设置于xOz面上,使用二维坐标来表示。将发送点Tx的坐标设为(0,3),将接收点Rx的坐标设为(5,5),制作发送点Tx相对于反射阵列的反射面1A的成像点Tx’。此时,Tx’的坐标为(0,-3)。
图28是说明第一次旋转点O1的决定方法的图。初始旋转点O1在x轴上能够采用任一点,但是假设满足以下条件地选择旋转点,即旋转后的假想反射点位于比反射板更靠下的位置、即满足y坐标不变为负值的旋转点的角度条件:R与O1所成的角度(=γ)≥η。
在旋转点O1(1,0)的情况下,角度γ(=51.34°)小于旋转角η(=70°),不满足旋转点的角度条件,因此需要再次决定旋转点O1。在旋转点O1(7,0)的情况下,角度γ(=111.8°)大于旋转角η(=70°),满足旋转点的角度条件,因此将第一次旋转点设为(7,0)。
图29是说明计算第一次假想接收点VRx1和第一次反射点PR1的步骤的图。VRx1是以O1为中心使Rx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角度η(=70°)而得到的点。此时,VRx1的坐标为(11.01,3.59)。进而,将VRx1与Tx’进行连结,计算第一次反射点PR1。此时,PR1的坐标为(5.01,0)。PR1与O1的距离为1.99,大于ε(=0.01),计算第二次旋转点O2
图30是说明计算第二次旋转点O2、假想接收点VRx2、反射点PR2的步骤的图。当将O1与PR1的中点设为旋转点O2时,O2的坐标为(6.01,0)。
另外,角度γ(=101.39°)大于旋转角η,因此满足旋转点的角度条件。VRx2是以旋转点O2为中心使Rx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角度η而得到的点。此时,VRx2的坐标为(10.36,2.66)。进而,将VRx2与Tx’进行连结,当计算反射点PR2时,作为PR2的坐标得到(5.5,0)。
PR2与O2的距离为0.51,大于ε并且不满足收敛条件,因此接着计算第三次旋转点O3、假想接收点VRx3、反射点PR3。反复进行这些步骤,计算到满足收敛条件为止。同样地,反复进行步骤来计算第三次和第四次旋转点、假想接收点、反射点的坐标。此时,各个坐标为O3(5.75,0)、VRx3(10.19,2.42)、PR3(5.65,0)、O4(5.7,0)、VRx4(10.16,2.37)、PR4(5.68,0)。另外,从O3至PR3的距离、从O4至PR4的距离分别为0.11、0.02(省略中途的图表)。
图31是表示收敛状态的旋转点、假想接收点、反射点的坐标的图。收敛状态相当于第五次反射点计算完成的时刻,成为O5(5.69,0)、VRx5(10.15,2.36)、PR5(5.68,0)。此时,PR5与O5之间的距离为0.004,为ε以下。另外,入射角θi、反射角θr分别为62.18°、-7.8°。
图32是表示从旋转点至反射点的距离的收敛状况的图。纵轴为第n次旋转点On与反射点PRn之间的距离,横轴为尝试次数。可知通过增加尝试次数而旋转点On与反射点PRn之间的距离迅速变小而收敛的样子。
(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方式)
参照图33至图38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推定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传输路推定方法的具体数值计算例子。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入射角θi、反射角θr、旋转角η满足以下条件。
sin(θr)=sin(θi)-sin(θp)···(1)
θr=θin···(2)
在此,当将θP设为固定角度70°时,旋转角η成为入射角θi的函数。作为收敛条件,在第n次旋转点On与反射点PRn的距离小于ε(=0.01)的情况下视作收敛而完成计算。
图33是说明与反射阵列的反射面1A有关的反射点的求出方法的图,将反射阵列的反射面1A设置在xOz面上,使用二维坐标来表示。将发送点Tx的坐标设为(0,3),将接收点RX的坐标设为(5,5),制作发送点TX相对于反射阵列的反射面1A的成像点TX’。此时,TX’的坐标为(0,-3)。
图34是说明决定第一次旋转点O1的方法的图。初始旋转点O1在x轴上能够采用任一点,但是满足以下条件地选择旋转点,即旋转后的假想反射点位于比反射板更靠下的位置、即满足y坐标不变负值的旋转点的角度条件:R与O1所成的角度(=γ)≥η。
在旋转点O1(1,0)的情况下,入射角θi为18.44°。代入到条件(1)、(2),反射角θr、旋转角η1分别能够求得-33.57°、57.00°。此时,角度γ为51.34°。由于不满足旋转点的角度条件(γ≥ηn),因此需要再次旋转点O1。在旋转点O1(7,0)的情况下,入射角θi、反射角θr、旋转角η1分别为66.8°、-1.18°、67.98°。角度γ(=111.8°)大于旋转角η1(=67.98°),满足旋转点的条件,因此将第一次旋转点设为O1(7,0)。
图35是说明计算第一次假想接收点VRx1和第一次反射点PR1的步骤的图。VRx1是以O1为中心使Rx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旋转角η1(=67.98°)而得到的点。此时,VRx1的坐标为(10.89,3.73)。进而,将VRx1与TX’进行连结,来计算第一次反射点PR1。此时,PR1的坐标为(4.85,0)。PR1与O1的距离为2.147,大于ε(=0.01),因此计算第二次旋转点O2
图36是说明计算第二次旋转点O2、假想接收点VRx2、反射点PR2的步骤的图。当将旋转点O1与反射点PR1的中点设为旋转点O2时,O2的坐标为(5.93,0)。
另外,角度γ(=100.5°)大于旋转角η2(65.78,0),因此满足旋转点的条件。VRx2是以O2为中心使Rx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旋转角η2而得到的点。此时,VRx2的坐标为(10.11,2.39)。进而,当将VRx2与TX’进行连结而计算反射点PR2时,作为PR2的坐标得到(5.15,0)。
PR2与O2的距离为0.78,大于ε,因此接着计算第三次旋转点O3、假想接收点VRx3、反射点PR3。反复进行这些步骤,计算到收敛为止。其结果,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旋转点、假想接收点、反射点的坐标为以下坐标,
O3(5.54,0),VRx3(9.84,2.6),PR3(5.27,0)
O4(5.41,0),VRx4(9.75,2.5),PR4(5.32,0)
O5(5.36,0),VRx5(9.72,2.47),PR5(5.33,0)
另外,O3PR3、O4PR4、O5PR5的距离分别为0.265、0.088、0.029(省略中途的图)。
图37是表示收敛状态的旋转点、假想接收点、反射点的坐标的图。收敛状态相当于第六次反射计算完成时刻,成为O6(5.35,0)、VRx6(9.71,2.46)、PR6(5.33,0)。此时,PR6与O6之间的距离为0.01,为ε以下。另外,入射角θi、反射角θr分别为60.66°、-3.86°。
图38是表示从旋转点至反射点为止的距离的收敛状况的图。纵轴为第n次旋转点On与反射点PRn之间的距离,横轴为尝试次数。可知通过增加尝试次数而旋转点On与反射点PRn之间的距离迅速变小而收敛的样子。
(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方式)
参照图39至图46说明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推定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传输路推定方法的具体数值计算例。
图39是说明存在包括反射阵列的反射面的两个反射面、反射次数为两次的情况下的传输路的求出方法的图,表示将反射阵列的反射面1A的一端设为原点(0,0)的二维坐标。具体地说,图39表示发送点Tx的坐标设为(0,-100)、将接收点Rx的坐标设为(40,-40)、在从发送点Tx至两个反射面上分别进行一次反射、即合计两次反射的情况下的计算结果。
在此,设为将第一反射面设为反射阵列的反射面1A而将第二反射面设为通常标准反射的壁面。制作发送点Tx相对于反射面1B的成像点Tx’以及Tx’相对于反射面1A的成像点Tx’’。此时,Tx’’的坐标为(-60,-100)。在反射面1A上任意地决定第一次旋转中心O1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次旋转中心O1设为(20,0)。以第一次旋转中心O1为中心使接收点Rx旋转,由此算出假想接收点VRx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旋转角η设为45度。此时,第一次假想接收点VRx1的坐标为(62.43,-14.14)。能够确认从旋转中心O1至接收点Rx的距离与从旋转中心O1至VRx1的距离相等,为44.72。
使用图40说明后续步骤。将对第一次假想反射点Vx1与发送点的两次反射成像点Tx’’进行连结的直线与反射阵列的反射面1A的交点设为第一次反射点PR1。此时,PR1的坐标为(47.26,0)。
求出将第一次反射点PR1与发送点Tx相对于反射面1B的成像点Tx’进行连结的直线与反射面1B的交点而作为与第二反射面1B的交点。此时,反射点的坐标为(-30,-72.03)。以第二次旋转中心O2为中心使接收点Rx旋转η(=45度)来求出VRx2。此时,VRx2的坐标为(70.41,-33.42)。通过同样的步骤,求出第二次反射点PR2,将第二次反射点PR2设为第三次旋转中心O3。PR2和O3为(37.75,0)。同样地,如图41所示,以旋转中心O3为中心使Rx旋转45度,由此求出假想接收点VRx3。如图42以及图43所示,反复进行同样的步骤,反射点PRn的坐标收敛。
图44示出进行第八次旋转后的状况。反射阵列向反射面1A的入射角为45.00度,从反射点PR8起向反射点RX的反射角度相对于反射面的法线方向为0度。这表示与在对于原来的标准反射方向即45度在半顺时针方向上进行了45度的方向控制的情况下的角度一致而收敛为最终求出的算出传输路径的结果的情况。
图45以及图46分别示出反射点的收敛状况以及反射点的差分的收敛状况。图45的纵轴为反射阵列反射面1A上的反射面的X坐标,图46的纵轴为第n次反射点PRn与第(n+1)次反射点PR(n+1)之间的距离。横轴为尝试次数n。可知通过增加尝试次数n而反射点的坐标迅速收敛的样子。
(本发明的第十五实施方式)
参照图47至图56说明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传输路推定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传输路推定方法的具体数值计算例。
图47是说明存在包括反射阵列的反射面的两个反射面、反射次数为两次的情况下的传输路的求出方法的图,表示将反射阵列的反射面1A的一端设为原点(0,0)的二维坐标。是将发送点Tx的坐标设为(0,-100)、将接收点Rx的坐标设为(30,-40)、在从发送点Tx至两个反射面上分别进行一次反射、即合计两次反射的情况下的计算结果。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反射的旋转角η设为70度。
将第一反射面设为反射阵列的反射面1A,将第二反射面设为通常标准反射的壁面。制作发送点Tx相对于反射面1B的成像点Tx’以及Tx’相对于反射面1A的成像点Tx’’。此时,Tx’’的坐标为(-60,-100)。在反射面1A上任意地决定第一次旋转中心O1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次旋转中心O1设为(20,0)。以第一次旋转中心O1为中心使接收点Rx旋转,由此算出假想接收点VRx1。此时,第一次假想接收点VRx1的坐标为(61.01,-4.28)。能够确认从旋转中心O1至接收点Rx为止的距离与从旋转中心O1至VRx1的距离相等,为41.23。
将对第一次假想反射点Vx1与发送点的两次反射成像点Tx’’进行连结的直线与反射阵列的反射面1A的交点设为第一次反射点PR1。此时,PR1的坐标为(44.76,0)。作为第一次反射点PR1与发送点Tx相对于反射面1B的成像点Tx’进行连结的直线与反射面1B的交点而求出与第二反射面1B的交点。
使用图48说明后续步骤。将第一次反射点PR1设为第二次旋转中心O2。以第二次旋转中心O2为中心使接收点Rx旋转η(=70度)来求出VRx2。此时,VRx2的坐标为(84.72,-38.15)。通过同样的步骤,求出第二次反射点PR2,将第二次反射点PR2设为第三次旋转中心O3。PR2和O3为(44.76,0)。
同样地,如图49所示那样以旋转中心O3为中心使Rx旋转70度,由此求出假想接收点VRx3。如图50至图53所示,通过反复进行同样的步骤,反射点PRn的坐标收敛。
图54示出进行第八次旋转后的状况。表示从反射阵列的反射为标准反射的情况下的假想接收点VRX起的原来的接收点RX的旋转角在顺时针方向上与70.00度一致而收敛为最终求出的算出传输路径的结果的情况。
图55以及图56分别示出反射点的收敛状况以及反射点的差分的收敛状况。图55的纵轴为第n次尝试中的反射阵列反射面1A上的反射点的x坐标,图56的纵轴为第n次反射点PRn与第(n+1)次反射点PR(n+1)之间的距离。横轴为尝试次数n。可知通过增加尝试次数而反射点的坐标迅速地收敛的样子。
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的特征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表现。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特征(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特征)是使用了成像法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其宗旨在于,具有以下工序:在从电波的发送点TX至接收点RX为止的传输路径上存在反射方向和散射方向为与镜面反射方向θ°不同的方向(θ-η)°的反射面1A(构造物)的情况下,以旋转中心点O为中心使该接收点RX旋转η°,由此算出假想接收点VRX,使用假想接收点VRX来推定传输路径。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特征(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特征)中,上述工序还可以具有以下工序:工序A,使用成像法,算出发送点TX相对于反射面1A(构造物)的成像点TX’;工序B,算出旋转中心点O;工序C,以旋转中心点O为中心使接收点RX旋转η°,由此算出假想接收点VRX;以及工序D,使用成像点TX’和假想接收点VRX,算出电波在反射面1A中的反射点RP。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特征(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特征)中,上述工序还可以具有以下工序:工序A,使用成像法,算出发送点TX相对于反射面1A的成像点TX’;工序B,算出旋转中心点O;工序C,以旋转中心点O为中心使接收点RX旋转η°,由此算出假想接收点VRX;工序D,使用成像点TX’和假想接收点VRX,算出电波在反射面1A中的反射点RP;以及工序E,在反射点RP与旋转中心点O之间的距离不满足收敛条件时,将旋转中心点O更新为“O-|RP-O|”,其中,反复进行工序B至E直到反射点RP与旋转中心点O之间的距离满足收敛条件为止。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特征(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特征)中,上述工序还可以具有以下工序:工序A,使用成像法,算出发送点TX相对于反射面1A的成像点TX’;工序B,算出旋转中心点O;工序C,以旋转中心点O为中心使接收点RX旋转η°,由此算出假想接收点VRX;工序D,使用成像点TX’和假想接收点VRX,算出电波在反射面1A中的反射点RP;以及工序E,在反射点RP与旋转中心点O之间的距离不满足收敛条件时,将旋转中心点O更新为“O-△S”,其中,反复进行工序B至E直到反射点RP与旋转中心点O之间的距离满足收敛条件为止。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特征(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特征)中,上述工序还可以具有以下工序:在将反射面1A的方向设为X轴方向而将与反射面1A正交的方向设为Y轴方向的正交坐标系中,将发送点TX的坐标设为(a,b),将发送点TX相对于反射面的成像点TX’的坐标设为(a,-b),将接收点RX的坐标设为(c,d),将旋转中心点O和电波在反射面1A中的反射点RP的坐标设为(x,0),用式“x=b/{((sin(-η°)×(c-x)+cos(-η°)×d-a)/(cos(-η°)×(c-x)-sin(-η°)×d-(-b))+x)}+a”来算出x的值。
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特征(第五至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特征)是使用了成像法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其宗旨在于,具有以下工序:在从电波的发送点TX至接收点RX为止的传输路径上存在反射方向和散射方向为与镜面反射方向θ°不同方向(θ-η)°的反射面1A的情况下,以旋转中心点O为中心使发送点TX旋转η°,由此算出假想发送点VTX,使用假想发送点VTX来推定传输路径。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特征(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特征)中,上述工序还可以具有以下工序:工序A,算出旋转中心点O;工序B,以旋转中心点O为中心使发送点TX旋转η°,由此算出假想发送点VTX;工序AC,使用成像法,算出假想发送点VTX相对于反射面1A的成像点VTX’;以及工序D,使用成像点VTX’和接收点RX,算出电波在反射面1A中的反射点RP。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特征(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特征)中,上述工序还可以具有以下工序:工序A,算出旋转中心点O;工序B,以旋转中心点O为中心使发送点TX旋转η°,由此算出假想发送点VTX;工序AC,使用成像法,算出假想发送点VTX相对于反射面1A的成像点VTX’;工序D,使用成像点VTX’和接收点RX,算出电波在反射面1A中的反射点RP;以及工序E,在反射点RP与旋转中心点O之间的距离没有满足收敛条件时,将旋转中心点O更新为“O-|RP-O|”,其中,反复进行工序A至E直到反射点RP与旋转中心点O之间的距离满足收敛条件为止。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特征(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特征)中,上述工序还可以具有以下工序:工序A,算出旋转中心点O;工序B,以旋转中心点O为中心使发送点TX旋转η°,由此算出假想发送点VTX;工序C,使用成像法,算出假想发送点VTX相对于反射面1A的成像点VTX’;工序D,使用成像点VTX’和接收点RX,算出电波在反射面1A中的反射点RP;以及工序E,在反射点RP与旋转中心点O之间的距离没有满足收敛条件时,将旋转中心点O更新为“O-△S”,其中,反复进行工序A至E直到反射点RP与旋转中心点O之间的距离满足收敛条件为止。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特征(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特征)中,上述工序还可以具有以下工序:在将反射面1A的方向设为X轴方向而将与反射面1A正交的方向设为Y轴方向的正交坐标系中,将发送点TX的坐标设为(a,b),将接收点RX的坐标设为(c,d),将旋转中心点O和电波在反射面1A中的反射点RP的坐标设为(x,0),将假想发送点VTX的坐标设为(va(=cos(η°)×(a-x)-sin(η°)×b+x)、vb(=sin(η°)×(a-x)+cos(η°)×b)),用式“-vb={(sin(η°)×(a-x)+cos(η°)×b-d)/(cos(η°)×(a-x)-sin(η°)×b+x-c)}×(x-va))”算出x的值。
本实施方式的第三特征(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特征)是传输路径推定方法,其宗旨在于,还可以具有以下工序:在传输路径上电波在反射方向和散射方向为与镜面反射方向θ°不同的方向(θ-η)°的构造物K1(第一构造物)上反射或者散射之后在反射方向和散射方向为镜面反射方向θ°的构造物K2(第二构造物)上反射或者散射的情况下,使用成像法,算出发送点TX相对于构造物K1的第一成像点TX’,算出第一成像点TX’相对于构造物K2的第二成像点TX’’;以旋转中心点O为中心使接收点RX旋转η°,由此算出假想接收点VRX;以及使用第二成像点TX’’和假想接收点VRX来推定传输路径。
本实施方式的第四特征(第九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特征)是传输路径推定方法,其宗旨在于,具有以下工序:在传输路径上电波在反射方向和散射方向为镜面反射方向θ°的构造物K1上反射或者散射之后再反射方向和散射方向为与镜面反射方向θ°不同的方向(θ-η)°的构造物K2上反射或者散射的情况下,以旋转中心点O为中心使发送点TX旋转η°,由此算出假想发送点VTX;使用成像法,算出假想发送点VTX相对于构造物K1的第一成像点TX’,算出第一成像点TX’相对于构造物K2的第二成像点TX’’;以及使用第二成像点TX’’和接收点RX来推定传输路径。
本实施方式的第五特征的宗旨在于,用于使计算机实现上述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的程序或者装置。
即,上述传输路径推定方法可以通过硬件来实施,也可以通过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来实施,还可以通过两者的组合来实施。
软件模块也可以设置在RAM(RandomAccessMemory)、快闪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ERPOM(ErasableRPogrammableROM)、EERPOM(ElectronicallyErasableandRPogrammable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这种任一形式的存储介质内。
上述存储介质与该处理器相连接,使得处理器能够将信息读写至该存储介质。另外,上述存储介质也可以集成至处理器。另外,上述存储介质和处理器还可以设置于ASIC内。
以上,使用上述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在不脱离权利要求范围的记载所确定的本发明的宗旨和范围内能够作为修改和变更方式而实施。因而,本说明书的记载的目的在于例示说明,并非对本发明具有一些限制的意思。
此外,通过参照可将日本专利申请第2009-278045号(2009年12月7日申请)的全部内容取入到本申请的说明书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对包括方向控制散射体的传输分析模型中的传输路径进行推定而应用光线跟踪分析、几何光学模型来进行分析的传输路径推定方法、程序以及装置,因此有用于无线通信等中。

Claims (11)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电波传输路径推定方法,使用成像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包括以下工序的方法进行电波传输路径推定:
在从电波的发送点TX至接收点RX为止的传输路径上存在反射方向和散射方向为与镜面反射方向θ°不同的方向(θ-η)°的构造物的情况下,
工序A,将所述构造物的反射面上的任意一点作为旋转中心点O;
工序B,以所述旋转中心点O为中心使所述接收点RX旋转η°,由此算出假想接收点VRX;
工序C,使用所述成像法,算出所述发送点TX相对于所述构造物的成像点TX’;
工序D,使用所述成像点TX’和所述假想接收点VRX,算出所述电波在所述构造物中的反射点RP;以及
工序E,将发送点TX、反射点RP以及接收点RX使用直线进行连结,由此算出传输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波传输路径推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波传输路径推定方法还包括:
工序F,在所述反射点RP与所述旋转中心点O之间的距离为阈值δ以上时,将所述旋转中心点O移动了一定距离的点作为旋转中心点,反复执行所述工序B至工序D以及工序F直到所述反射点RP与所述旋转中心点O之间的距离满足收敛条件为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波传输路径推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波传输路径推定方法还包括:
工序F,在所述反射点RP与所述旋转中心点O之间的距离为阈值△s以上时,将从所述旋转中心点O移动了△s的距离的点作为旋转中心点,
反复执行所述工序B至工序D以及工序F,直到所述反射点RP与所述旋转中心点O之间的距离小于阈值△s为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波传输路径推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波传输路径推定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在将所述构造物的反射面的方向设为X轴方向而将与所述反射面正交的方向设为Y轴方向的正交坐标系中,将所述发送点TX的坐标设为(a,b),将所述发送点TX相对于所述构造物的成像点TX’的坐标设为(a,-b),将所述接收点RX的坐标设为(c,d),将所述假想接收点VRX的坐标设为(Xvrx,Yvrx)=(cos(-η°)×(c-e)-sin(-η°)×d+e,sin(-η°)×(c-e)+cos(-η°)×d),将所述旋转中心点O和所述电波在所述构造物中的反射点RP的坐标设为(x,0),用式“x=b/{((sin(-η°)×(c-x)+cos(-η°)×d-a)/(cos(-η°)×(c-x)-sin(-η°)×d-(-b))+x)}+a”来算出x的值。
5.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电波传输路径推定方法,使用成像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包括以下工序的方法执行电波传输路径推定:
在从电波的发送点TX至接收点RX为止的传输路径上存在反射方向和散射方向为与镜面反射方向θ°不同的方向(θ-η)°的构造物的情况下,
工序A,将所述构造物的反射面上的任意一点作为旋转中心点O;
工序B,以所述旋转中心点O为中心使所述发送点TX旋转η°,由此算出假想发送点VTX;
工序C,使用所述成像法,算出所述假想发送点VTX相对于所述构造物的成像点VTX’;
工序D,使用所述成像点VTX’和所述接收点RX,算出所述电波在所述构造物中的反射点RP;以及
工序E,将发送点TX、反射点RP以及接收点RX使用直线进行连结,由此算出传输路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波传输路径推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波传输路径推定方法还包括:
工序F,在所述反射点RP与所述旋转中心点O之间的距离为阈值δ以上时,将所述旋转中心点O移动了一定距离的点作为旋转中心点,
反复执行所述工序B至工序D以及工序F直到所述反射点RP与所述旋转中心点O之间的距离满足收敛条件为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波传输路径推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波传输路径推定方法还包括:
工序F,在所述反射点RP与所述旋转中心点O之间的距离为阈值△s以上时,将从所述旋转中心点O移动了△s的距离的点作为旋转中心点,
反复执行所述工序B至工序D以及工序F直到所述反射点RP与所述旋转中心点O之间的距离小于阈值△s为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波传输路径推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波传输路径推定方法还包括以下工序:在将所述构造物的反射面的方向设为X轴方向而将与该反射面正交的方向设为Y轴方向的正交坐标系中,将所述发送点TX的坐标设为(a,b),将所述接收点RX的坐标设为(c,d),将所述旋转中心点O和所述电波在所述构造物中的反射点RP的坐标设为(x,0),将所述假想发送点VTX的坐标设为(va(=cos(η°)×(a-x)-sin(η°)×b+x),vb(=sin(η°)×(a-x)+cos(η°)×b)),用式“-vb={(sin(η°)×(a-x)+cos(η°)×b-d)/(cos(η°)×(a-x)-sin(η°)×b+x-c)}×(x-va))”来算出x的值。
9.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电波传输路径推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包括以下工序的方法进行电波传输路径推定:
在从电波的发送点TX至接收点RX为止的传输路径上电波通过反射方向和散射方向为与镜面反射方向θ°不同的方向(θ-η)°的第一构造物反射或者散射之后通过反射方向和散射方向为镜面反射方向θ°的第二构造物反射或者散射的情况下,
使用成像法,算出所述发送点TX相对于所述第一构造物的第一成像点TX’,算出所述第一成像点TX’相对于所述第二构造物的第二成像点TX”的工序;
将所述第二构造物的反射面上的任意一点作为旋转中心点O,以所述旋转中心点为中心使接收点旋转η°,由此算出假想接收点VRX的工序;
使用所述第二成像点TX”和所述假想接收点VRX算出所述第二构造物的反射点RP2,使用所述反射点RP2以及所述第一成像点TX’算出所述第一构造物的反射点RP1的工序;以及
将发送点TX、反射点RP1、反射点RP2以及接收点RX使用直线进行连结,由此算出传输路径的工序。
10.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电波传输路径推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包括以下工序的方法进行电波传输路径推定:
在从电波的发送点TX至接收点RX为止的传输路径上电波通过反射方向和散射方向为镜面反射方向θ°的第一构造物反射或者散射之后通过反射方向和散射方向为与镜面反射方向θ°不同的方向(θ-η)°的第二构造物反射或者散射的情况下,
将所述第一构造物的反射面上的任意一点作为旋转中心点O,以所述旋转中心点为中心使发送点旋转η°,由此算出假想发送点VTX的工序;
使用成像法,算出所述假想发送点VTX相对于所述第一构造物的第一成像点VTX’,算出所述第一成像点VTX’相对于所述第二构造物的第二成像点VTX”的工序;
使用所述第二成像点VTX”和所述接收点RX算出所述第二构造物的反射点RP2,使用所述反射点RP2以及所述第一成像点TX’算出所述第一构造物的反射点RP1的工序;以及
将发送点TX、反射点RP1、反射点RP2以及接收点RX使用直线进行连结,由此算出传输路径的工序。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波传输路径推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η°为所述θ°的函数。
CN201080055588.0A 2009-12-07 2010-12-06 传输路径推定方法 Active CN1026484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78045 2009-12-07
JP2009278045 2009-12-07
PCT/JP2010/071845 WO2011071020A1 (ja) 2009-12-07 2010-12-06 伝搬経路推定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8419A CN102648419A (zh) 2012-08-22
CN102648419B true CN102648419B (zh) 2016-03-16

Family

ID=44145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5588.0A Active CN102648419B (zh) 2009-12-07 2010-12-06 传输路径推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337942B2 (zh)
EP (1) EP2511718B1 (zh)
JP (1) JP5687206B2 (zh)
CN (1) CN102648419B (zh)
WO (1) WO20110710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55713B2 (ja) 2009-12-04 2013-11-2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伝搬経路推定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装置
US10638479B2 (en) 2015-11-17 2020-04-28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source channel estimation
US9654306B1 (en) * 2015-11-17 2017-05-1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source channel estimation
LT3458102T (lt) 2016-05-17 2020-08-25 Abbvie Biotherapeutics Inc. Anti-cmet antikūnų vaisto konjugatai ir jų naudojimo būdai
AU2020327000A1 (en) 2019-08-08 2022-03-31 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Inc. Novel antigen binding molecule formats
AU2020379735A1 (en) 2019-11-05 2022-05-26 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Inc. N-terminal SCFV multispecific binding molecules
JP2023516080A (ja) 2020-03-06 2023-04-17 ジーオー セラピューティクス,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抗グリコcd44抗体およびその使用
CA3228178A1 (en) 2021-08-05 2023-02-09 Go Therapeutics, Inc. Anti-glyco-muc4 antibodies and their uses
WO2023184255A1 (en) * 2022-03-30 2023-10-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ensing-based channel reconstruction and tracking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89812A (en) * 1994-06-21 1997-11-18 Hitachi, Ltd. Radio propagation simulation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01474A (en) 1978-08-07 1980-05-06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Variable angle of incidence reflectometer with a continuous read out
JP2003318842A (ja) * 2002-04-26 2003-11-07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受信電界強度推定計算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8160594B2 (en) * 2006-12-28 2012-04-17 Hitachi, Ltd. Radio propagation estimating method and radio propagation estimating apparatus
JP5249589B2 (ja) 2008-01-11 2013-07-3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伝搬特性推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278045A (ja) 2008-05-19 2009-11-26 Sony Corp 加工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074333B2 (ja) * 2008-09-22 2012-11-14 Kddi株式会社 電波伝搬特性推定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355713B2 (ja) * 2009-12-04 2013-11-2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伝搬経路推定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89812A (en) * 1994-06-21 1997-11-18 Hitachi, Ltd. Radio propagation simulation method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三维射线跟踪的城市微小区电波传播预测算法;周力等;《电子学报》;20020331;第30卷(第3期);全文 *
蜂窝通信系统移动终端射线跟踪定位理论与方法研究;袁正午;《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041215(第4期);第43-50页以及图3-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1071020A1 (ja) 2013-04-22
EP2511718A1 (en) 2012-10-17
EP2511718A4 (en) 2015-04-29
EP2511718B1 (en) 2017-07-05
CN102648419A (zh) 2012-08-22
WO2011071020A1 (ja) 2011-06-16
US20120302177A1 (en) 2012-11-29
US9337942B2 (en) 2016-05-10
JP5687206B2 (ja) 2015-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8419B (zh) 传输路径推定方法
EP3407133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projected image
US10395142B2 (en)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identifying reflective surfaces in a scene
CN109040736A (zh) 一种人眼空间位置的标定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125538A (zh) 基于wifi网络的rssi信号强度的二次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3110429A (zh) 超声波探头的光学标定方法
CN105466365B (zh) 获取雷达角反射器rcs精度的方法
CN101866235B (zh) 一种三维空间的多点触控或多笔书写屏
CN101398533A (zh) 杂散光的评估方法及其系统
Zhang et al. A flexible calibration method for laser displacement sensors based on a stereo-target
CN102640009B (zh) 传输路径推定方法
KR101260520B1 (ko) 삼각형 셀을 이용한 3차원 광선 추적 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전파 특성 예측 방법
US10489933B2 (en) Method for modelling an image device, corresponding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computer-readable carrier medium
CN106154253B (zh) 移动终端运动状态确定方法及确定装置
CN109708581A (zh) 一种利用Autocal TCP校准设备测量物体直径的方法
JP5250062B2 (ja) 伝搬経路推定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装置
CN102611510A (zh) 2.4gb信道链接质量及通信距离的测量方法与系统
JPH04264207A (ja) 多視点ステレオ画像計測方法
CN111796256B (zh) 激光雷达用扫描系统的位置设置方法、设备和存储装置
Mati Identification & mitigation of nlos information for uwb based indoor localization
CN114858059B (zh) 降低沿视线积分测量位置系统误差的装置、方法和系统
RU2482448C2 (ru) Оптическая измеритель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взаимного расположения элементов в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регистрации оптического излучения для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в ней
US20220308155A1 (en) Non-line-of-sight ranging
JP2023162916A (ja) 無線信号の伝搬特性を推定するための学習モデルの生成装置
Cocheril et al. Rough surfaces influence on an indoor propagation simulation at 60 GHz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