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5893A - 船舶航向变论域模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船舶航向变论域模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45893A
CN102645893A CN2012101153842A CN201210115384A CN102645893A CN 102645893 A CN102645893 A CN 102645893A CN 2012101153842 A CN2012101153842 A CN 2012101153842A CN 201210115384 A CN201210115384 A CN 201210115384A CN 102645893 A CN102645893 A CN 1026458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rse
rudder angle
fuzzy control
rudder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1538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胜
邢博闻
李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11538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45893A/zh
Publication of CN1026458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58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船舶航向变论域模糊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当前航向偏差值;计算输入伸缩因子,计算变论域模糊控制输入量;以偏差输入量及航向偏差变化率作为模糊算法的输入量,利用常规模糊运算过程,求得模糊控制输出量;计算输出控制舵角,将获得的舵角指令发送至所伺服系统实现船舶舵控制;采集当前舵角值,并进行判断:若舵角值存在故障则将故障报告发至上位机,停止程序;无故障转至最初步骤,准备再次采样。本发明通过对上位机航向设定值、航行干扰量及舵伺服系统反馈舵角值予以采集并在变论域模糊控制运算的基础上对舵伺服系统进行控制,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好、结构简单等特点,同时系统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Description

船舶航向变论域模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自动控制领域的船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船舶航向控制系统作为船舶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与应用在近几十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以专家系统、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控制算法为核心的第四代自动舵系统,因其控制精度高、适应性强等特点,正被广泛应用在船舶航向控制系统之中。目前比较常见的船舶航向控制系统主要由上位机、航向控制器、舵伺服系统等部分组成。其中上位机作为数据参数的发送端,主要实现航向控制值的设定及当前船舶所受扰动量的输入;航向控制器则在结合相关数据的基础上经过智能算法运算实现控制舵角值的输出;最后由舵伺服系统实现舵机控制及当前舵角反馈,以此实现船舶航向智能控制。故其硬件核心为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由于航行船舶受到风、浪、流干扰而时刻处于不稳定状态,故须在航行过程中进行航向适当的校正与调节。同时传统的航向控制器因其运算速度慢、数据传输方式单一等缺点,使得控制算法的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航向控制效果。因此选择适合的控制算法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及快速运算成为设计船舶航向控制器所应着重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采用变论域模糊控制算法实现船舶航向控制的船舶航向变论域模糊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船舶航向变论域模糊控制方法,其特征是:
(1)采集当前航向偏差值e;
(2)计算输入伸缩因子,根据当前航向偏差e及航向偏差变化率ec对变论域伸缩因子进行求解:航向偏差伸缩因子为α(e)=(|e|/30)0.6、航向偏差变化率伸缩因子为α(ec)=(|ec|/0.4)0.6
(3)计算变论域模糊控制输入量:模糊控制航向偏差输入量Ke=α(e)×e,航向偏差变化率Kec=α(ec)×ec;
(4)以偏差输入量Ke及航向偏差变化率Kec作为模糊算法的输入量,利用常规模糊运算过程,求得模糊控制输出量u;
(5)计算输出控制舵角:输出伸缩因子为β(u)=|e|,故输出控制舵角δ=β(u)×u.
(6)将步骤(5)获得的舵角指令发送至所伺服系统实现船舶舵控制;
(7)采集当前舵角值,并进行判断:若舵角值存在故障则将故障报告发至上位机,停止程序;无故障转至步骤(1),准备再次采样。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本发明通过对上位机航向设定值、航行干扰量及舵伺服系统反馈舵角值予以采集并在变论域模糊控制运算的基础上对舵伺服系统进行控制,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好、结构简单等特点,此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同时系统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航向控制器结构框图;
图2为航向控制器系统结构框图;
图3为航向控制器系统硬件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地描述:
结合图1~4,结合图1,图1所体现的是本发明方法中船舶航向控制器结构示意图,其中航向控制器作为船舶航向控制系统的数据处理核心,通过实时采集上位机发送的航向指令及海浪干扰值并将其与当前航向值进行变论域模糊算法运算,将运算所得的控制舵角值发送至舵伺服系统,同时通过采集当前舵角值并通过船舶数学模型运算获取当前航向值以实现船舶航向闭环控制。
结合图2,图2所体现的是该船舶航向控制器的结构框图。该系统采用双串口通信以实现航向控制器对当前船舶姿态、风浪流干扰值的采集及舵伺服系统的控制。采用以TMS320C6713为核心的数据处理器实现船舶航向的智能控制。通过JTAG接口电路实现程序的下载与调试,并将程序固化数据存储模块中以实现程序的上电自启动。同时,为实现航向控制器的正常数据处理与运算,该系统还应包括可提供3.3V、1.4V直流电压的电源模块及能实现Watch Dog功能的复位电路以及能产生较高工频的时钟模块。
结合图3,如图3所示为该船舶航向控制器系统硬件原理图。船舶航向控制器采用以TMS320C6713作为核心处理器,由于其内部集成化较高,在电路设计上可进行很大程度的简化。其中为实现信号缓冲驱动、电路过压保护,系统采用74CBTD4总线开关实现JATG口的顺畅通信。同时为实现程序和数据的存储,系统采用SST39VF1601FLASH芯片作为外存储芯片,其使能端与TMS320C6713的CE1端连接,以实现该存储器的引导与装载。在复位芯片的选择上系统采用MAX706实现系统复位功能。在电源模块的设计上由于DSP处理器的特殊构造,故在电源设计上应实现双电源供电及合理的上电顺序配置。即满足3.3VI/O口供电及1.4V内核供电,同时应保证内核电源率先供电。为此电源模块采用TPS75733电源转换芯片产生3.3V电压、采用TPS54310稳压降压器芯片实现1.4V内核电压供给。当TPS54310产生1.4V电压时,三极管T1 B集产生导通电流致使三极管导通。为此与三极管E集相连的TPS75733使能端电位降低,产生3.3V电压以此实现系统所需的电源电压级其合理的上电顺序
由于船舶航向控制器在工作过程中须与上位机及舵伺服系统进行数据通信,故在数据通信模块的设计上须设置两个数据传输通道。同时为了增强航向控制器的适用性,其通信协议满足当前常见舵伺服系统的配置。基于上述原因该数据通信模块采用支持双串口通信的TL16C752B异步串行通信协议芯片和能满足RS232/RS485双串口通信的MAX3160多协议收发器相配合设计以实现设计要求。
为满足双串口通信的应用要求在系统设计上还须将不同通道数据映射于相应的地址以实现数据在通信过程中的中转存储。故系统采用CE3与ADDRESS19及ADDRESS20经SN74F32或门芯片实现不同通道芯片的使能选择及存储地址的确定。同时系统通过改变MAX3160第8管脚的电位以实现通信协议的选择。
结合图4,该航向控制器程序流程如下:
步骤1,系统初始化,通过自举程序调用存储于FLASH中的程序,调用结束后程序开始运行,进入步骤2;
步骤2.从上位机采集当前航向偏差值e,采集结束后,进入步骤3;
步骤3,计算输入伸缩因子。根据当前航向偏差e及航向偏差变化率ec对变论域伸缩因子进行求解。本专利所采用的航向偏差伸缩因子为α(e)=(|e|/30)0.6、航向偏差ec伸缩因子为α(ec)=(|ec|/0.4)0.6,计算完成后进入步骤4;
步骤4,计算变论域模糊控制输入量。通过伸缩因子的选取,将模糊控制的输入量进行一定的修改,以实现更好的控制效果,新的模糊控制航向偏差输入量Ke=α(e)×e及航向偏差变化率Kec=α(ec)×ec,计算完成后进入步骤5;
步骤5,常规模糊运算过程。以偏差输入量Ke及航向偏差变化率Kec作为模糊算法的输入量,以此求得模糊控制输出量u,计算完成后,进入步骤6;
步骤6,计算输出控制舵角。本专利所采用的输出伸缩因子为β(u)=|e|,故该控制算法的输出控制舵角δ=β(u)×u,计算完成后转至步骤7;
步骤7,控制舵伺服系统。将舵角指令通过串口发送至所伺服系统实现船舶舵控制,完成后转至步骤8;
步骤8,采集当前舵角值,并进行判断。若舵角值存在故障转至步骤9,无故障转至步骤2,准备再次采样;
步骤9,将故障报告发至上位机,停止程序。

Claims (1)

1.船舶航向变论域模糊控制方法,其特征是:
(1)采集当前航向偏差值e;
(2)计算输入伸缩因子,根据当前航向偏差e及航向偏差变化率ec对变论域伸缩因子进行求解:航向偏差伸缩因子为α(e)=(|e|/30)0.6、航向偏差变化率伸缩因子为α(ec)=(|ec|/0.4)0.6
(3)计算变论域模糊控制输入量:模糊控制航向偏差输入量Ke=α(e)×e,航向偏差变化率Kec=α(ec)×ec;
(4)以偏差输入量Ke及航向偏差变化率Kec作为模糊算法的输入量,利用常规模糊运算过程,求得模糊控制输出量u;
(5)计算输出控制舵角:输出伸缩因子为β(u)=|e|,故输出控制舵角δ=β(u)×u;
(6)将步骤(5)获得的舵角指令发送至所伺服系统实现船舶舵控制;
(7)采集当前舵角值,并进行判断:若舵角值存在故障则将故障报告发至上位机,停止程序;无故障转至步骤(1),准备再次采样。
CN2012101153842A 2012-04-19 2012-04-19 船舶航向变论域模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26458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153842A CN102645893A (zh) 2012-04-19 2012-04-19 船舶航向变论域模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153842A CN102645893A (zh) 2012-04-19 2012-04-19 船舶航向变论域模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5893A true CN102645893A (zh) 2012-08-22

Family

ID=46658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153842A Pending CN102645893A (zh) 2012-04-19 2012-04-19 船舶航向变论域模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45893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2926A (zh) * 2012-06-05 2012-09-26 哈尔滨工程大学 基于tms320c6713的船舶航向模糊pid融合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CN102720634A (zh) * 2012-07-09 2012-10-10 兰州交通大学 一种优化参数的变论域模糊电动变桨控制方法
CN103777522A (zh) * 2014-01-21 2014-05-07 上海海事大学 基于模糊pid的无人水面艇直线跟踪方法
CN103901775A (zh) * 2014-03-06 2014-07-02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t-s模型带有输入约束的舵减横摇模糊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5584886A (zh) * 2015-11-23 2016-05-18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船舶电缆绞车驱动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5652667A (zh) * 2016-03-31 2016-06-08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模型不确定双关节机械手的高精度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CN109002035A (zh) * 2017-06-07 2018-12-14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机器人运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64701A (zh) * 2018-07-17 2019-01-08 袁乐铮 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航向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341591A (zh) * 2019-07-10 2019-10-18 太原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纯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主动安全的声音管理系统
CN114415515A (zh) * 2022-01-20 2022-04-29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针对固定翼无人机舵面卡死状态下的容错飞行控制方法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2926A (zh) * 2012-06-05 2012-09-26 哈尔滨工程大学 基于tms320c6713的船舶航向模糊pid融合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CN102720634A (zh) * 2012-07-09 2012-10-10 兰州交通大学 一种优化参数的变论域模糊电动变桨控制方法
CN103777522A (zh) * 2014-01-21 2014-05-07 上海海事大学 基于模糊pid的无人水面艇直线跟踪方法
CN103777522B (zh) * 2014-01-21 2016-09-28 上海海事大学 基于模糊pid的无人水面艇直线跟踪方法
CN103901775B (zh) * 2014-03-06 2016-08-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t-s模型带有输入约束的舵减横摇模糊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3901775A (zh) * 2014-03-06 2014-07-02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t-s模型带有输入约束的舵减横摇模糊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5584886A (zh) * 2015-11-23 2016-05-18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船舶电缆绞车驱动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5584886B (zh) * 2015-11-23 2018-11-23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 一种船舶电缆绞车驱动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5652667A (zh) * 2016-03-31 2016-06-08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模型不确定双关节机械手的高精度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CN109002035A (zh) * 2017-06-07 2018-12-14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机器人运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64701A (zh) * 2018-07-17 2019-01-08 袁乐铮 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航向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341591A (zh) * 2019-07-10 2019-10-18 太原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纯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主动安全的声音管理系统
CN114415515A (zh) * 2022-01-20 2022-04-29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针对固定翼无人机舵面卡死状态下的容错飞行控制方法
CN114415515B (zh) * 2022-01-20 2023-03-21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针对固定翼无人机舵面卡死状态下的容错飞行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5893A (zh) 船舶航向变论域模糊控制方法
CN103311932B (zh) 一种基于链式svg的双dsp控制系统
CN204667101U (zh) 一种变频器控制器
CN102188824B (zh) 双制控制全数字航模舵机
CN103631174B (zh) 一种小型水下机器人推进控制系统及其舵控制方法
CN203520080U (zh) 一种通用变频器实时控制器
CN103744465A (zh) 一种光伏阵列最大功率跟踪方法及装置
CN205301966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控机床远程控制器
CN201705553U (zh) 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智能变桨距控制系统
CN201408357Y (zh) 基于1553b的数字式伺服机构控制器
CN102801174A (zh) 用于低压动态无功谐波综合补偿装置的主控模块
CN114294151B (zh) 一种用于无级变速抽水蓄能电站的调速器与变流器的联合调控系统和方法
CN103984327A (zh) 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小型数字舵机系统
CN103439946A (zh) 一种基于rs485总线的大田滴灌自动控制系统
CN111291958A (zh) 一种电网与工业用户用电供需互动装置及实现方法
CN102937340A (zh) 塔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开环式定日镜跟踪控制器
CN104632416A (zh) 一种燃气轮机转速控制方法
CN203444312U (zh) 一种基于rs485总线的大田滴灌自动控制系统
CN105529937B (zh) 一种整流器控制装置
CN103812137B (zh) 一种对发电机组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3014384U (zh) 链式svg多功率单元串联的fpga控制装置
CN205081469U (zh) 一种智能化船舶岸基供电设备
CN203455072U (zh) 便携式电牵引采煤机动态信号采集仪
CN202472382U (zh) 数据通信装置
CN203312875U (zh) 太阳能遥测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