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64701A - 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航向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航向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64701A
CN109164701A CN201810785234.XA CN201810785234A CN109164701A CN 109164701 A CN109164701 A CN 109164701A CN 201810785234 A CN201810785234 A CN 201810785234A CN 109164701 A CN109164701 A CN 1091647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rse angle
fuzzy
angle difference
course
pid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8523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乐铮
罗文海
袁相
张扬辉
杨文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78523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6470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64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647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3/00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 G05B13/0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 G05B13/04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 G05B13/04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in which a parameter or coefficient is automatically adjusted to optimise the performanc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3/00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 G05B13/0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 G05B13/0265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the criterion being a learning criterion
    • G05B13/0275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the criterion being a learning criterion using fuzzy logic only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0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 G05D1/0206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ter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向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航向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计算航向角差值e;将航向角差值e与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进行比较;当航向角e超出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时,计算PID参数初始值Kp1、Kd1和Ki1;模糊计算,得到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1和σKd1;将计算得到的PID参数初始值Kp1、Kd1和Ki1以及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和σKd1输入预先生成的PID参数模糊矩阵模型中,生成PID参数;将生成的PID参数输送至船舶的受控系统,进行航向控制从而实现对船舶航向的模糊控制,提升船舶航行的稳定性和航线的准确性,为船舶航行提供便利。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航向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向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航向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船舶上安装自动舵用于进行船舶的航向控制,其能把船舶控制在事先设定好的航向上持续航行,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无法实现船舶的航迹控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先进导航设备在船舶上的安装,使船舶航迹控制成为可能。
目前,在船舶上布局的航迹智能控制策略主要包括航迹自动保持和航迹自动跟踪两个功能。所谓航迹自动保持是指因海上干扰引起船舶偏离计划航线时,具有自动返回原航线的能力;所谓航迹自动跟踪是:当船舶接近转向点时能自动根据预先设定的转向半径自动转到新航向,或船舶因避让偏离计划航线后,船舶具有自动返回原航线的能力。航迹智能控制的实现,可以使船舶自动地沿着预定航线航行,这对于船舶的航行安全,省时节能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外在条件因素的存在,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经常出现船舶自动避让或其他因素造成的船舶发生较大偏航的情形,当出现避让等导致的偏航情形时,需要对船舶进行回位调整控制,使船舶返回原先设定的应走航线进行航行,目前对于船舶的航向控制采用PID控制算法实现,但是现有的控制方式存在控制准确率较低,而且存在频繁的调整船舶航向,导致船舶稳定性较差的情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航向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提供的船舶航向的控制方式存在控制准确率较低,而且存在频繁的调整船舶航向,导致船舶稳定性较差的情形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航向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计算船舶受控系统的航向角ψ与船舶系统预先设置的航向角ψ0之间的航向角差值e;
将获取到的所述航向角差值e与预先设置的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航向角e是否在所述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内;
当所述航向角e超出所述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时,依据所述航向角差值e以及PID控制算法,计算PID参数初始值Kp1、Kd1和Ki1
依据所述航向角差值e,计算航向角差值e的变化率ec(t),并将所述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作为模糊输入量,进行模糊计算,得到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1和σKd1
将计算得到的所述PID参数初始值Kp1、Kd1和Ki1以及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和σKd1输入预先生成的PID参数模糊矩阵模型中,生成PID参数;
将生成的所述PID参数输送至船舶的受控系统,进行航向控制;
当所述航向角e在所述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时,控制所述受控系统继续按照当前的航向行驶。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计算船舶受控系统的航向角ψ与船舶系统预先设置的航向角ψ0之间的差值e的步骤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调用在所述船舶系统中预先设置生成的航向角ψ0,同时从所述船舶受控系统获取当前船舶的航向角ψ;
在所述当前船舶的航向角ψ与所述航向角ψ0之间做差运算,计算得到所述航向角差值e,其中,e=ψ-ψ0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依据所述航向角差值e,计算航向角差值e的变化率ec(t),并以所述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为模糊输入量,进行模糊计算,得到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和σKd1的步骤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依据所述航向角差值e,计算航向角差值e的变化率ec(t);
以所述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为模糊输入量,进行模糊计算,得到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1和σKd1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以所述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为模糊输入量,进行模糊计算,得到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1和σKd1的步骤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将计算得到的所述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作为模糊输入量,将所述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转换为用原始隶属度函数表示的模糊变量的值;
将用原始隶属度函数表示的模糊变量的值与预先生成的模糊逻辑规则相结合,生成新的隶属度函数;
对生成的新的所述隶属度函数进行模糊解析,获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精确值作为所述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和σKd1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预先生成PID参数模糊矩阵模型,所述PID参数模糊矩阵模型符合下述计算公式:
Kp=Kp1+Kp1*σKp1
Ki=Ki1+Ki1*σKi
Kd=Kd1+Kd1*σKd1
预先设置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所述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作为航向控制的一个参考点;
预先设置生成模糊逻辑规则;
所述预先设置生成模糊逻辑规则的步骤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设置所述航向角差值e和所述变化率ec(t)的论域均为(-5,+5);
设置所述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1和σKd1的论域为(-5,+5);
确定航向控制输入语言变量的模糊子集,所述输入语言变量为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其中,两个所述输入语言变量均选取7个模糊集作为其语言值,分别记为{负大NB、负中NM、负小NS、零ZE、正小PS、正中PM、正大PB};
确定航向控制输出语言变量的模糊子集,所述输出语言变量为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和σKd1,所述输出语言变量选取选取7个模糊集作为其语言值,分别记为{负大NB、负中NM、负小NS、零ZE、正小PS、正中PM、正大PB};
根据选取的模糊集,分别生成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1和σKd1的虽对应的模糊控制规则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航向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航向角差值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船舶受控系统的航向角ψ与船舶系统预先设置的航向角ψ0之间的航向角差值e;
比较判断模块,用于将获取到的所述航向角差值e与预先设置的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航向角e是否在所述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内;
PID初始参数计算模块,用于当所述航向角e超出所述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时,依据所述航向角差值e以及PID控制算法,计算PID参数初始值Kp1、Kd1和Ki1
模糊计算模块,用于依据所述航向角差值e,计算航向角差值e的变化率ec(t),并将所述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作为模糊输入量,进行模糊计算,得到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1和σKd1
PID参数计算模块,用于将计算得到的所述PID参数初始值Kp1、Kd1和Ki1以及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1和σKd1输入预先生成的PID参数模糊矩阵模型中,生成PID参数;
第一航向控制模块,用于将生成的所述PID参数输送至船舶的受控系统,进行航向控制;
第二航向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航向角e在所述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时,控制所述受控系统继续按照当前的航向行驶。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航向角差值计算模块具体包括:
航向角参数调用模块,用于调用在所述船舶系统中预先设置生成的航向角ψ0
航向角参数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船舶受控系统获取当前船舶的航向角ψ;
差运算模块,用于在所述当前船舶的航向角ψ与所述航向角ψ0之间做差运算,计算得到所述航向角差值e,其中,e=ψ-ψ0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模糊计算模块具体包括:
变化率计算模块,用于依据所述航向角差值e,计算航向角差值e的变化率ec(t);
修正量计算模块,用于以所述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为模糊输入量,进行模糊计算,得到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1和σKd1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修正量计算模块具体包括:
转换模块,用于将计算得到的所述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作为模糊输入量,将所述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转换为用原始隶属度函数表示的模糊变量的值;
隶属函数生成模块,用于将用原始隶属度函数表示的模糊变量的值与预先生成的模糊逻辑规则相结合,生成新的隶属度函数;
函数解析模块,用于对生成的新的所述隶属度函数进行模糊解析,获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精确值作为所述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和σKd1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系统还包括:
矩阵模型生成模块,用于预先生成PID参数模糊矩阵模型,所述PID参数模糊矩阵模型符合下述计算公式:
Kp=Kp1+Kp1*σKp1
Ki=Ki1+Ki1*σKi
Kd=Kd1+Kd1*σKd1
航向角差值差值阈值范围设置模块,用于预先设置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所述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作为航向控制的一个参考点;
模糊逻辑规则生成模块,用于预先设置生成模糊逻辑规则;
所述模糊逻辑规则生成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论域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所述航向角差值e和所述变化率ec(t)的论域均为(-5,+5);
第二论域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所述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1和σKd1的论域为(-5,+5);
第一模糊子集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航向控制输入语言变量的模糊子集,所述输入语言变量为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其中,两个所述输入语言变量均选取7个模糊集作为其语言值,分别记为{负大NB、负中NM、负小NS、零ZE、正小PS、正中PM、正大PB};
第二模糊子集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航向控制输出语言变量的模糊子集,所述输出语言变量为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和σKd1,所述输出语言变量选取选取7个模糊集作为其语言值,分别记为{负大NB、负中NM、负小NS、零ZE、正小PS、正中PM、正大PB};
规则表生成模块,用于根据选取的模糊集,分别生成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1和σKd1的虽对应的模糊控制规则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船舶受控系统的航向角ψ与船舶系统预先设置的航向角ψ0之间的航向角差值e;将获取到的航向角差值e与预先设置的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进行比较,判断航向角e是否在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内;当航向角e超出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时,依据航向角差值e以及PID控制算法,计算PID参数初始值Kp1、Kd1和Ki1;依据航向角差值e,计算航向角差值e的变化率ec(t),并将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作为模糊输入量,进行模糊计算,得到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1和σKd1;将计算得到的PID参数初始值Kp1、Kd1和Ki1以及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和σKd1输入预先生成的PID参数模糊矩阵模型中,生成PID参数;将生成的PID参数输送至船舶的受控系统,进行航向控制从而实现对船舶航向的模糊控制,提升船舶航行的稳定性和航线的准确性,为船舶航行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模糊控制的航向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计算船舶受控系统的航向角ψ与船舶系统预先设置的航向角ψ0之间的差值e的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依据所述航向角差值e,计算航向角差值e的变化率ec(t),并以所述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为模糊输入量,进行模糊计算,得到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1和σKd1的实现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以所述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为模糊输入量,进行模糊计算,得到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1和σKd1的实现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预先设置生成模糊逻辑规则的实现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模糊控制的航向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模糊计算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模糊逻辑规则生成模块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模糊控制的航向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其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在步骤S101中,计算船舶受控系统的航向角ψ与船舶系统预先设置的航向角ψ0之间的航向角差值e。
在步骤S102中,将获取到的所述航向角差值e与预先设置的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航向角e是否在所述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内。
在步骤S103中,当所述航向角e超出所述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时,依据所述航向角差值e以及PID控制算法,计算PID参数初始值Kp1、Kd1和Ki1
在步骤S104中,依据所述航向角差值e,计算航向角差值e的变化率ec(t),并将所述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作为模糊输入量,进行模糊计算,得到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1和σKd1
在步骤S105中,将计算得到的所述PID参数初始值Kp1、Kd1和Ki1以及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和σKd1输入预先生成的PID参数模糊矩阵模型中,生成PID参数。
在步骤S106中,将生成的所述PID参数输送至船舶的受控系统,进行航向控制。
在步骤S107中,当所述航向角e在所述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时,控制所述受控系统继续按照当前的航向行驶。
其中,如图2所示,计算船舶受控系统的航向角ψ与船舶系统预先设置的航向角ψ0之间的差值e的步骤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在步骤S201中,调用在所述船舶系统中预先设置生成的航向角ψ0,同时从所述船舶受控系统获取当前船舶的航向角ψ。
在该步骤中,在船舶系统的航向控制模块中预先设置有关航向控制的各项参数和内容,其中该各项参数即包括该航向角ψ0,该各项参数和内容设定便于船舶航向的控制,在此不再赘述。
该当前船舶的航向角为通过传播的受控系统及时反馈获取到的,该当前船舶的航向角的获取是实时的,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S202中,在所述当前船舶的航向角ψ与所述航向角ψ0之间做差运算,计算得到所述航向角差值e,其中,e=ψ-ψ0
在该步骤中,航向角差值e的计算为后续模糊提供数据基础。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依据所述航向角差值e,计算航向角差值e的变化率ec(t),并以所述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为模糊输入量,进行模糊计算,得到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1和σKd1的步骤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在步骤S301中,依据所述航向角差值e,计算航向角差值e的变化率ec(t);
在步骤S302中,以所述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为模糊输入量,进行模糊计算,得到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1和σKd1
其中,如图4所示,以所述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为模糊输入量,进行模糊计算,得到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1和σKd1的步骤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在步骤S401中,将计算得到的所述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作为模糊输入量,将所述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转换为用原始隶属度函数表示的模糊变量的值;
在步骤S402中,将用原始隶属度函数表示的模糊变量的值与预先生成的模糊逻辑规则相结合,生成新的隶属度函数;
在步骤S403中,对生成的新的所述隶属度函数进行模糊解析,获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精确值作为所述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1和σKd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执行上述步骤S101之前还需要执行下述步骤:
(1)预先生成PID参数模糊矩阵模型,所述PID参数模糊矩阵模型符合下述计算公式:
Kp=Kp1+Kp1*σKp1
Ki=Ki1+Ki1*σKi
Kd=Kd1+Kd1*σKd1
(2)预先设置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所述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作为航向控制的一个参考点;
(3)预先设置生成模糊逻辑规则;
其中,如图5所示,预先设置生成模糊逻辑规则的步骤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在步骤S501中,设置所述航向角差值e和所述变化率ec(t)的论域均为(-5,+5);
在步骤S502中,设置所述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和σKd1的论域为(-5,+5);
在步骤S503中,确定航向控制输入语言变量的模糊子集,所述输入语言变量为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其中,两个所述输入语言变量均选取7个模糊集作为其语言值,分别记为{负大NB、负中NM、负小NS、零ZE、正小PS、正中PM、正大PB};
在步骤S504中,确定航向控制输出语言变量的模糊子集,所述输出语言变量为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和σKd1,所述输出语言变量选取选取7个模糊集作为其语言值,分别记为{负大NB、负中NM、负小NS、零ZE、正小PS、正中PM、正大PB};
在步骤S505中,根据选取的模糊集,分别生成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1和σKd1的虽对应的模糊控制规则表。
其中,该实施例中,该模糊控制规则表包括σKp1模糊控制规则表和σKd1模糊控制规则表,其中,σKp1模糊控制规则表如下表所示:
σKd1模糊控制规则表如下表所示:
其中,E和EC分别表示航向角差值e和所述变化率ec(t)的模糊子集。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模糊控制的航向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为了便于说明,图中仅给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基于模糊控制的航向控制系统包括:
航向角差值计算模块11,用于计算船舶受控系统的航向角ψ与船舶系统预先设置的航向角ψ0之间的航向角差值e;
比较判断模块12,用于将获取到的所述航向角差值e与预先设置的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航向角e是否在所述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内;
PID初始参数计算模块13,用于当所述航向角e超出所述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时,依据所述航向角差值e以及PID控制算法,计算PID参数初始值Kp1、Kd1和Ki1
模糊计算模块14,用于依据所述航向角差值e,计算航向角差值e的变化率ec(t),并将所述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作为模糊输入量,进行模糊计算,得到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1和σKd1
PID参数计算模块15,用于将计算得到的所述PID参数初始值Kp1、Kd1和Ki1以及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1和σKd1输入预先生成的PID参数模糊矩阵模型中,生成PID参数;
第一航向控制模块16,用于将生成的所述PID参数输送至船舶的受控系统,进行航向控制;
第二航向控制模块17,用于当所述航向角e在所述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时,控制所述受控系统继续按照当前的航向行驶。
其中,航向角差值计算模块11具体包括:
航向角参数调用模块18,用于调用在所述船舶系统中预先设置生成的航向角ψ0
航向角参数获取模块19,用于从所述船舶受控系统获取当前船舶的航向角ψ;
差运算模块20,用于在所述当前船舶的航向角ψ与所述航向角ψ0之间做差运算,计算得到所述航向角差值e,其中,e=ψ-ψ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模糊计算模块14具体包括:
变化率计算模块21,用于依据所述航向角差值e,计算航向角差值e的变化率ec(t);
修正量计算模块22,用于以所述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为模糊输入量,进行模糊计算,得到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1和σKd1
其中,修正量计算模块22具体包括:
转换模块23,用于将计算得到的所述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作为模糊输入量,将所述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转换为用原始隶属度函数表示的模糊变量的值;
隶属函数生成模块24,用于将用原始隶属度函数表示的模糊变量的值与预先生成的模糊逻辑规则相结合,生成新的隶属度函数;
函数解析模块25,用于对生成的新的所述隶属度函数进行模糊解析,获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精确值作为所述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1和σKd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系统还包括:
矩阵模型生成模块26,用于预先生成PID参数模糊矩阵模型,所述PID参数模糊矩阵模型符合下述计算公式:
Kp=Kp1+Kp1*σKp1
Ki=Ki1+Ki1*σKi
Kd=Kd1+Kd1*σKd1
航向角差值差值阈值范围设置模块27,用于预先设置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所述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作为航向控制的一个参考点;
模糊逻辑规则生成模块28,用于预先设置生成模糊逻辑规则;
如图8所示,模糊逻辑规则生成模块28具体包括:
第一论域设置模块29,用于设置所述航向角差值e和所述变化率ec(t)的论域均为(-5,+5);
第二论域设置模块30,用于设置所述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和σKd1的论域为(-5,+5);
第一模糊子集确定模块31,用于确定航向控制输入语言变量的模糊子集,所述输入语言变量为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其中,两个所述输入语言变量均选取7个模糊集作为其语言值,分别记为{负大NB、负中NM、负小NS、零ZE、正小PS、正中PM、正大PB};
第二模糊子集确定模块32,用于确定航向控制输出语言变量的模糊子集,所述输出语言变量为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和σKd1,所述输出语言变量选取选取7个模糊集作为其语言值,分别记为{负大NB、负中NM、负小NS、零ZE、正小PS、正中PM、正大PB};
规则表生成模块33,用于根据选取的模糊集,分别生成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1和σKd1的虽对应的模糊控制规则表。
上述各个模块的功能如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记载,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船舶受控系统的航向角ψ与船舶系统预先设置的航向角ψ0之间的航向角差值e;将获取到的航向角差值e与预先设置的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进行比较,判断航向角e是否在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内;当航向角e超出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时,依据航向角差值e以及PID控制算法,计算PID参数初始值Kp1、Kd1和Ki1;依据航向角差值e,计算航向角差值e的变化率ec(t),并将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作为模糊输入量,进行模糊计算,得到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1和σKd1;将计算得到的PID参数初始值Kp1、Kd1和Ki1以及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和σKd1输入预先生成的PID参数模糊矩阵模型中,生成PID参数;将生成的PID参数输送至船舶的受控系统,进行航向控制从而实现对船舶航向的模糊控制,提升船舶航行的稳定性和航线的准确性,为船舶航行提供便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航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计算船舶受控系统的航向角ψ与船舶系统预先设置的航向角ψ0之间的航向角差值e;
将获取到的所述航向角差值e与预先设置的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航向角e是否在所述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内;
当所述航向角e超出所述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时,依据所述航向角差值e以及PID控制算法,计算PID参数初始值Kp1、Kd1和Ki1
依据所述航向角差值e,计算航向角差值e的变化率ec(t),并将所述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作为模糊输入量,进行模糊计算,得到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1和σKd1
将计算得到的所述PID参数初始值Kp1、Kd1和Ki1以及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和σKd1输入预先生成的PID参数模糊矩阵模型中,生成PID参数;
将生成的所述PID参数输送至船舶的受控系统,进行航向控制;
当所述航向角e在所述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时,控制所述受控系统继续按照当前的航向行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糊控制的航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船舶受控系统的航向角ψ与船舶系统预先设置的航向角ψ0之间的差值e的步骤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调用在所述船舶系统中预先设置生成的航向角ψ0,同时从所述船舶受控系统获取当前船舶的航向角ψ;
在所述当前船舶的航向角ψ与所述航向角ψ0之间做差运算,计算得到所述航向角差值e,其中,e=ψ-ψ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模糊控制的航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航向角差值e,计算航向角差值e的变化率ec(t),并以所述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为模糊输入量,进行模糊计算,得到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1和σKd1的步骤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依据所述航向角差值e,计算航向角差值e的变化率ec(t);
以所述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为模糊输入量,进行模糊计算,得到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1和σKd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模糊控制的航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所述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为模糊输入量,进行模糊计算,得到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1和σKd1的步骤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将计算得到的所述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作为模糊输入量,将所述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转换为用原始隶属度函数表示的模糊变量的值;
将用原始隶属度函数表示的模糊变量的值与预先生成的模糊逻辑规则相结合,生成新的隶属度函数;
对生成的新的所述隶属度函数进行模糊解析,获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精确值作为所述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1和σKd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模糊控制的航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预先生成PID参数模糊矩阵模型,所述PID参数模糊矩阵模型符合下述计算公式:
Kp=Kp1+Kp1*σKp1
Ki=Ki1+Ki1*σKi
Kd=Kd1+Kd1*σKd1
预先设置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所述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作为航向控制的一个参考点;
预先设置生成模糊逻辑规则;
所述预先设置生成模糊逻辑规则的步骤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设置所述航向角差值e和所述变化率ec(t)的论域均为(-5,+5);
设置所述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和σKd1的论域为(-5,+5);
确定航向控制输入语言变量的模糊子集,所述输入语言变量为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其中,两个所述输入语言变量均选取7个模糊集作为其语言值,分别记为{负大NB、负中NM、负小NS、零ZE、正小PS、正中PM、正大PB};
确定航向控制输出语言变量的模糊子集,所述输出语言变量为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和σKd1,所述输出语言变量选取选取7个模糊集作为其语言值,分别记为{负大NB、负中NM、负小NS、零ZE、正小PS、正中PM、正大PB};
根据选取的模糊集,分别生成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1和σKd1的虽对应的模糊控制规则表。
6.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航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航向角差值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船舶受控系统的航向角ψ与船舶系统预先设置的航向角ψ0之间的航向角差值e;
比较判断模块,用于将获取到的所述航向角差值e与预先设置的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进行比较,判断所述航向角e是否在所述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内;
PID初始参数计算模块,用于当所述航向角e超出所述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时,依据所述航向角差值e以及PID控制算法,计算PID参数初始值Kp1、Kd1和Ki1
模糊计算模块,用于依据所述航向角差值e,计算航向角差值e的变化率ec(t),并将所述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作为模糊输入量,进行模糊计算,得到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1和σKd1
PID参数计算模块,用于将计算得到的所述PID参数初始值Kp1、Kd1和Ki1以及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1和σKd1输入预先生成的PID参数模糊矩阵模型中,生成PID参数;
第一航向控制模块,用于将生成的所述PID参数输送至船舶的受控系统,进行航向控制;
第二航向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航向角e在所述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时,控制所述受控系统继续按照当前的航向行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模糊控制的航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航向角差值计算模块具体包括:
航向角参数调用模块,用于调用在所述船舶系统中预先设置生成的航向角ψ0
航向角参数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船舶受控系统获取当前船舶的航向角ψ;
差运算模块,用于在所述当前船舶的航向角ψ与所述航向角ψ0之间做差运算,计算得到所述航向角差值e,其中,e=ψ-ψ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模糊控制的航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糊计算模块具体包括:
变化率计算模块,用于依据所述航向角差值e,计算航向角差值e的变化率ec(t);
修正量计算模块,用于以所述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为模糊输入量,进行模糊计算,得到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1和σKd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模糊控制的航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量计算模块具体包括:
转换模块,用于将计算得到的所述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作为模糊输入量,将所述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转换为用原始隶属度函数表示的模糊变量的值;
隶属函数生成模块,用于将用原始隶属度函数表示的模糊变量的值与预先生成的模糊逻辑规则相结合,生成新的隶属度函数;
函数解析模块,用于对生成的新的所述隶属度函数进行模糊解析,获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精确值作为所述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1和σKd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模糊控制的航向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矩阵模型生成模块,用于预先生成PID参数模糊矩阵模型,所述PID参数模糊矩阵模型符合下述计算公式:
Kp=Kp1+Kp1*σKp1
Ki=Ki1+Ki1*σKi
Kd=Kd1+Kd1*σKd1
航向角差值差值阈值范围设置模块,用于预先设置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所述航向角差值阈值范围作为航向控制的一个参考点;
模糊逻辑规则生成模块,用于预先设置生成模糊逻辑规则;
所述模糊逻辑规则生成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论域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所述航向角差值e和所述变化率ec(t)的论域均为(-5,+5);
第二论域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所述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和σKd1的论域为(-5,+5);
第一模糊子集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航向控制输入语言变量的模糊子集,所述输入语言变量为航向角差值e和变化率ec(t),其中,两个所述输入语言变量均选取7个模糊集作为其语言值,分别记为{负大NB、负中NM、负小NS、零ZE、正小PS、正中PM、正大PB};
第二模糊子集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航向控制输出语言变量的模糊子集,所述输出语言变量为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和σKd1,所述输出语言变量选取选取7个模糊集作为其语言值,分别记为{负大NB、负中NM、负小NS、零ZE、正小PS、正中PM、正大PB};
规则表生成模块,用于根据选取的模糊集,分别生成PID参数的修正量σKp1和σKd1的虽对应的模糊控制规则表。
CN201810785234.XA 2018-07-17 2018-07-17 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航向控制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91647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85234.XA CN109164701A (zh) 2018-07-17 2018-07-17 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航向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85234.XA CN109164701A (zh) 2018-07-17 2018-07-17 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航向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64701A true CN109164701A (zh) 2019-01-08

Family

ID=64897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85234.XA Pending CN109164701A (zh) 2018-07-17 2018-07-17 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航向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6470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1106A (zh) * 2019-05-31 2019-08-09 杭州安脉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模糊前馈反馈算法的回潮加湿过程水分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427269A (zh) * 2020-04-29 2020-07-17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动力定位模型试验控制方法
CN113110470A (zh) * 2021-04-23 2021-07-13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明轮无人增氧船的控制系统与航向控制算法
CN114115256A (zh) * 2021-11-17 2022-03-0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云模型的船舶航向控制方法
CN114879668A (zh) * 2022-04-25 2022-08-09 广东逸动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船舶的控制方法、电动船舶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9147A (zh) * 2010-06-11 2010-10-13 哈尔滨工程大学 船舶航向智能协调控制方法
CN102645893A (zh) * 2012-04-19 2012-08-22 哈尔滨工程大学 船舶航向变论域模糊控制方法
CN102692926A (zh) * 2012-06-05 2012-09-26 哈尔滨工程大学 基于tms320c6713的船舶航向模糊pid融合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KR20130032944A (ko) * 2011-09-26 2013-04-03 주식회사 미래와비젼 웹서버 기반의 진로 설정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진로 설정 방법
JP2013212716A (ja) * 2012-03-30 2013-10-17 Nec Corp 水中航走体対処法リコメンドシステム、水中航走体対処法リコメンド方法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CN103558854A (zh) * 2013-11-05 2014-02-05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风帆助航船舶航向控制方法及系统
KR101410956B1 (ko) * 2013-02-20 2014-06-25 이주환 이기종 통신망의 위치정보 통합 비교를 통한 선박 간의 충돌 예측 분석 시스템 및 그 구현 방법
CN104765368A (zh) * 2015-04-10 2015-07-08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算法的无人艇航向航速协同控制方法
CN104850122A (zh) * 2015-05-13 2015-08-19 上海海事大学 基于可变船长比的抵抗侧风无人水面艇直线路径跟踪方法
CN107957679A (zh) * 2017-11-28 2018-04-24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高精度丝杆步进电机与自整定pid算法的自动舵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9147A (zh) * 2010-06-11 2010-10-13 哈尔滨工程大学 船舶航向智能协调控制方法
KR20130032944A (ko) * 2011-09-26 2013-04-03 주식회사 미래와비젼 웹서버 기반의 진로 설정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진로 설정 방법
JP2013212716A (ja) * 2012-03-30 2013-10-17 Nec Corp 水中航走体対処法リコメンドシステム、水中航走体対処法リコメンド方法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CN102645893A (zh) * 2012-04-19 2012-08-22 哈尔滨工程大学 船舶航向变论域模糊控制方法
CN102692926A (zh) * 2012-06-05 2012-09-26 哈尔滨工程大学 基于tms320c6713的船舶航向模糊pid融合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KR101410956B1 (ko) * 2013-02-20 2014-06-25 이주환 이기종 통신망의 위치정보 통합 비교를 통한 선박 간의 충돌 예측 분석 시스템 및 그 구현 방법
CN103558854A (zh) * 2013-11-05 2014-02-05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风帆助航船舶航向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765368A (zh) * 2015-04-10 2015-07-08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算法的无人艇航向航速协同控制方法
CN104850122A (zh) * 2015-05-13 2015-08-19 上海海事大学 基于可变船长比的抵抗侧风无人水面艇直线路径跟踪方法
CN107957679A (zh) * 2017-11-28 2018-04-24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高精度丝杆步进电机与自整定pid算法的自动舵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蒋娇: "一种航迹智能控制算法优化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1106A (zh) * 2019-05-31 2019-08-09 杭州安脉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模糊前馈反馈算法的回潮加湿过程水分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101106B (zh) * 2019-05-31 2021-07-16 杭州安脉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模糊前馈反馈算法的回潮加湿过程水分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427269A (zh) * 2020-04-29 2020-07-17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动力定位模型试验控制方法
CN113110470A (zh) * 2021-04-23 2021-07-13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明轮无人增氧船的控制系统与航向控制算法
CN114115256A (zh) * 2021-11-17 2022-03-0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云模型的船舶航向控制方法
CN114879668A (zh) * 2022-04-25 2022-08-09 广东逸动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船舶的控制方法、电动船舶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879668B (zh) * 2022-04-25 2024-01-26 广东逸动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船舶的控制方法、电动船舶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64701A (zh) 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航向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673598B (zh) 一种水面无人艇智能路径跟踪控制方法
CN109976349B (zh) 一种含约束无人船的路径跟踪制导与控制结构的设计方法
CN103777522B (zh) 基于模糊pid的无人水面艇直线跟踪方法
CN104765368B (zh) 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算法的无人艇航向航速协同控制方法
CN101859147A (zh) 船舶航向智能协调控制方法
CN111324132B (zh) 一种基于坐标补偿的智能船舶自动靠泊控制方法
CN108001447A (zh) 一种智能车辆路径跟踪前轮转角补偿控制方法
CN110609556A (zh) 一种基于los导航法的多无人艇协同控制方法
CN104850122A (zh) 基于可变船长比的抵抗侧风无人水面艇直线路径跟踪方法
CN101881970B (zh) 船舶双舵同步控制方法
WO2022242633A1 (zh) 一种吊舱式无人艇航向控制方法
CN109656142B (zh) 一种无人艇的串级结构无模型自适应制导方法
Gao et al. Optimal thrust allocation strategy of electric propulsion ship based on improved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II
CN109144080B (zh) 水下航行器艏艉联合操舵深度控制策略及其pid控制器
Yang et al. Differentiable safe controller design through control barrier functions
Chen et al. Reinforcement learning-based close formation control for underactuated surface vehicle with prescribed performance and time-varying state constraints
Zhang et al. Hybrid threshold event-triggered control for sail-assisted USV via the nonlinear modified LVS guidance
Zhang et al. Time-optimal path planning and tracking based on nonlinea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and its application on automatic berthing
CN113359737A (zh) 一种考虑队形伸缩的船舶编队自适应事件触发控制方法
CN109814547B (zh) 风浪干扰作用下的无人艇航向保持装置和方法
CN112835368A (zh) 一种多无人艇协同编队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180961A (zh) 一种全状态受限平流层飞艇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3163906A (zh) 一种水箱水位的神经模糊控制方法
CN114943168B (zh) 一种水上浮桥组合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