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38877A - 移动终端装置和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装置和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38877A
CN102638877A CN2012101204312A CN201210120431A CN102638877A CN 102638877 A CN102638877 A CN 102638877A CN 2012101204312 A CN2012101204312 A CN 2012101204312A CN 201210120431 A CN201210120431 A CN 201210120431A CN 102638877 A CN102638877 A CN 1026388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accesses network
portable terminal
entity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204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38877B (zh
Inventor
詹斯·贝克曼
基利恩·韦尼格
罗尔夫·黑肯伯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38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388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388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388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3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power saving comm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05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for alerting of incoming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装置和在移动终端装置中使用的通信方法,所述移动终端装置能够经由无线访问技术不同的第一访问网络和第二访问网络而与核心网络进行通信,所述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步骤,在所述移动终端装置附接于所述第二访问网络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第二访问网络接收属于所述核心网络的实体所发送的寻呼请求;服务步骤,根据所述寻呼请求,经由所述第二访问网络将消息发送给所述实体,所述消息对所述实体请求经由所述第一访问网络进行服务分发;命令接收步骤,接收从所述实体经由所述第二访问网络而发送的向所述第一访问网络进行移交的移交命令;连接步骤,与所述第一访问网络进行连接。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装置和通信方法
本发明专利申请是以下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申请号:200780010738.4;申请日:2007年3月8日;发明名称:移动终端的睡眠状态和服务启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于能够经由至少第一和第二访问网络通信的移动终端的服务的启动。此外,本发明涉及减少支持至少两个访问网络的连通性(connectivity)的移动终端的功耗。本发明还涉及移动通信系统,特别涉及通过异构访问网络的移动通信。
背景技术
在3GPP中,在通过引用在此合并的3GPP TR 23.882,“3GPP SystemArchitecture Evolution:Report on Technical Options and Conclusions”,V.1.0.0(在http://www.3gpp.org可获得)中讨论了UMTS结构的演进。其中,演进的动机是新空中接口的开发和支持在异构访问网络之间的移动。
图1中示出了演进系统的示例逻辑高级架构,该示例逻辑高级结构首先包括访问系统间锚点(InterAccess SystemAnchor,AS间锚点),其为用于不同访问系统之间的移动的用户平面锚点,并且支持不同访问系统之间的移交。锚点的功能是,例如,
■分组路由和转发,
■认证、授权和密钥管理,
■策略和收费执行(charging enforcement)功能,
■到PDN的网关,包括从PDN地址空间的IP地址分配
此外,该架构包括移动管理实体(MME)和用户平面实体(UPE)。MME的功能是,例如
■UE控制平面上下文(context)的管理和存储,
■移动管理,
■认证、授权和密钥管理,
■信令的计算(ciphering)/完整性终止
■临时用户身份的管理和分配
并且UPE的功能是,例如,
■UE用户平面上下文的管理和存储
■分组路由和转发,
■策略和收费执行功能,
■用户平面业务量的计算终止,
■当针对处于空闲状态的UE的下行链路数据到达时触发/启动寻呼
MME、UPE和AS间锚点是例如被在不同的物理实体中部署或被结合在一个单一的物理实体中的逻辑实体(即,可以是功能)。此外,在一个运营商域中可能具有多个MME、UPE或锚点。因此,通过多个MME/UPE,可最优化从锚点到UE的数据分组路径,或者可以在不同MME/UPE之间共享负载。此外,网络可在运营商域中的一个或多个AS间锚点上提供到不同PDN(分组数据网络)的连通性。
在演进系统中,必须将终端(UE)对网络进行注册(附连),以接收要求注册的服务。在对网络的第一注册期间,建立默认IP访问服务,向UE提供IP地址,并在网络中建立默认上下文(包括例如UE/用户身份、移动状态、追踪区域、安全参数、QoS信息、内部路由信息和其他参数)。
此外,为了能够发送和接收用户数据,UE必须处于对于3GPP接口激活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建立无线电连接,并且UE向基站报告量度和要求。然后,在UE和网络之间建立承载信道(bearer),首先运送信令然后运送用户数据。
在处于激活状态的移动期间,UE连续地测量相邻小区的信号强度,并且向网络发送量度报告。当网络决定使用新基站时,其建立新的无线电链接,并触发UE移交到新基站。
在激活状态之外,还支持具有较低功耗的模式。该模式称为空闲状态,并且当不发送或接收用户数据时被使用。在空闲状态下,通过UE执行小区重选,并且只将追踪区域(TA)改变对网络注册(即,不是每个小区改变都被报告给网络)。网络不知道在小区级的UE的实际位置,而只知道在TA级的UE的实际位置。在空闲状态下,在3GPP无线电访问网络(RAN)中删除了关于UE的上下文,并且可以寻呼UE。
为了简洁,其中网络根本不知道在3GPP无线电覆盖区域中UE的位置的状态(例如,UE被关断)为分离(detached)状态。
在终端请求的服务要求默认的IP访问服务不能提供的特定的QoS的情况下,要求附加的承载信道服务。为此,UE或网络请求附加的资源。例如,在IMS服务的情况下(见通过引用在此合并的3GPP TS 23.228“IP MultimediaSubsystem(IMS),Stage 2”,V.7.2.0,在http://www.3gpp.org可获得),在应用信令期间信令通知QoS要求,策略和收费(charging)规则功能(PCRF-见通过引用在此合并的3GPP TS 23.203,“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architecture”,V.0.4.0,在http://www.3gpp.org可获得)授权QoS,并触发资源建立。在MME/UPE,检测UE的预订(subscription),执行接纳(admission)控制,并且向RAN启动资源建立。
如上所述,演进系统还支持从非3GPP无线电访问技术向3GPP服务的访问。为此,AS间锚点提供IP接口,并且UE可经由IP接口从非3GPP访问系统直接连接到锚点;或者另外的网关提供UE连接到的IP接口,并且网关还连接到AS间锚点。因为IP连接在非3GPP网络上在UE和网关/锚点之间,所以该连接是非连接性的并且不可靠。因此,AS间锚点不知道UE是否可到达。
对于3GPP和非3GPP无线电访问技术之间的移动性,要求具有多模能力的UE。当UE执行从3GPP到非3GPP的移交时,向AS间锚点通知UE的位置(例如,以在非3GPP网络中分配到终端的IP地址的形式或以终端连接到的隧道端点的另外识别符的形式)。在位置信息之外,还向AS间锚点提供要在非3GPP网络上传送到UE的、关于用户数据分组的信息(例如,标记有特定DiffServ Codepoint的IP流或分组)。
可在非3GPP网络上传送的用户数据分组的决定,例如,可取决于用户预订或运营商策略。例如,对于IMS上的语音(VoIMS),低延迟是主要的QoS要求。然而,虽然到非3GPP无线电访问技术的连接可提供高数据吞吐量,但是具有多变的延迟。因此,该连接不应用于VoIMS服务。在运营商对于不同的服务采用不同的AS间锚点的情况下(例如,对于IMS服务一个AS间锚点,而对于因特网服务另一AS间锚点),一个AS间锚点可能不提供用于非3GPP无线电访问技术的服务,因此,不支持对于非3GPP的移动性(见图2中的AS间锚点1)。
在一个示例情况中,多模UE具有非3GPP和3GPP网络接口,并且具有在非3GPP无线电访问技术上的激活连接。此外,UE希望接收服务,其中,策略禁止使用非3GPP无线电访问技术,或在非3GPP无线电访问技术中不能满足QoS请求。因此,必须对该服务使用3GPP网络接口。
为了能够在3GPP网络上接收3GPP服务,UE必须处于激活或空闲状态下。在前一情况下,服务激活和服务传递可立即开始。在后一情况下,UE正在收听寻呼消息,并可在被寻呼后建立承载信道。但是在任何一种状态下,因为即使当仅仅使用非3GPP接口时也激活3GPP接口,所以显著增加UE的功耗。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考虑的解决方案(work-around)是去活(deactivate)UE的3GPP接口(即,分离UE),并且在非3GPP网络连接上触发3GPP接口的激活。然后,当激活3GPP接口时,可建立资源并使用应用。但是,通过该方案,出现了如下问题:服务激活被延迟,直到完全建立与所选择的3GPP访问网络的连接为止。
因此,另一潜在问题是在3GPP无线电访问上支持对于到来连接的快速建立,并且同时使得用于多模UE的功耗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启动对于移动终端的服务和/或减少移动终端的功耗的改进方法。
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解决该目的。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在移动终端装置中使用的通信方法,所述移动终端装置能够经由无线访问技术不同的第一访问网络和第二访问网络而与核心网络进行通信,所述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步骤,在所述移动终端装置附接于所述第二访问网络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第二访问网络接收属于所述核心网络的实体所发送的寻呼请求;服务步骤,根据所述寻呼请求,经由所述第二访问网络将消息发送给所述实体,所述消息对所述实体请求经由所述第一访问网络进行服务分发;命令接收步骤,接收从所述实体经由所述第二访问网络而发送的向所述第一访问网络进行移交的移交命令;连接步骤,与所述第一访问网络进行连接。
所述通信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移动终端装置在附接所述第二访问网络时,对所述实体通知所述移动终端装置构成为使用所述第二访问网络接收数据的步骤。
所述实体具备移动管理实体。所述服务包括音频服务。所述移交命令指示所述移动终端装置激活通往所述第一访问网络的接口。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移动终端装置,其经由无线访问技术不同的第一访问网络和第二访问网络而与核心网络进行通信,包括:在所述移动终端附接于所述第二访问网络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第二访问网络接收属于所述核心网络的实体所发送的寻呼请求的单元;根据所述寻呼请求,经由所述第二访问网络将消息发送给所述实体的单元,所述消息对所述实体请求经由所述第一访问网络进行服务分发;接收从所述实体经由所述第二访问网络而发送的向所述第一访问网络进行移交的移交命令的单元;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访问网络的单元。
所述移动终端装置进一步具备:所述移动终端装置在附接所述第二访问网络时,对所述实体通知所述移动终端装置构成为使用所述第二访问网络接收数据的单元。本发明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引入所谓睡眠状态的新状态以减少功耗。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关闭对于第一访问网络的移动终端的接口(类似于分离状态)以减少功耗,但仍然在网络中存储移动终端的一些上下文信息(类似于空闲),从而以后加速服务激活。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关于用于启动服务使得移动终端能够经由至少第一和第二访问网络通信的方法。移动终端具有到第二访问网络的IP连通性,并且在第一访问网络中处于睡眠状态。例如,这两个访问网络的至少一个可为诸如基于3GPP(例如,E-UTRAN、HSPA、UTRAN等)或基于非3GPP(例如,WLAN、CDMA 2000、WiMAX等)的无线电访问之类的无线电访问网络。
移动终端通过第二访问网络接收或发送服务请求,并且经由第二访问网络通过控制信令来开始服务的启动。移动终端还可经由第二访问网络接收命令,以激活移动终端到用于提供服务的第一访问网络的接口,并且可以激活移动终端到第二访问网络的接口以继续服务的启动或者通过第一访问网络接收服务数据。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激活移动终端到第一访问网络的接口类似于通过移动终端转变到用于第一访问网络的激活状态。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建议当激活移动终端到第一访问网络的接口时,对于移动终端和第一访问网络之间的服务提供进一步建立无线电连接。因此,可以将无线电连接的建立通知给核心网络中的路由实体。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在接收服务请求之前,为了通过第二访问网络通信,已向移动终端分配了第二IP地址,并且为了通过第一访问网络通信,已向移动终端分配了第一IP地址。移动终端可使用第一IP地址作为用于接收寻址到第一IP地址的数据的转交(care-of)地址。
在睡眠状态下,移动终端对于第一访问网络的接口被去活。可替换地,在睡眠状态时,移动终端周期性地从第一访问网络接收广播系统信息和/或不向第一访问网络发送任何上行链路数据。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激活移动终端的无线电接口的命令包括移动终端使用的无线电访问网络参数。
而且,本发明提供另一实施例,其关于用于通过第二访问网络启动用于移动终端的服务的方法。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具有到第一访问网络的IP连通性,并且在第二访问网络中处于睡眠状态。例如可为IP移动管理实体的在核心网络中的网络实体,通过第一访问网络发送服务启动请求到移动终端。替代地,在网络实体处从移动终端接收服务请求。
于是,经由第一访问网络通过控制与移动终端的信令开始服务的启动。此外,在第二访问网络中建立用于提供所请求的服务的系统资源,以及网络实体可将命令发送到移动终端,以激活其对于第二访问网络的接口,其中通过第一访问网络发送所述命令。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在已经发送了激活命令时,网络实体可接收消息,所述消息指示移动终端已经建立了到第二访问网络的无线电连接,以及当已经接收到所述消息时,通过第二访问网络路由目的地为移动终端的关于服务的数据。
上述操作的优点在于,在正在配置第二访问网络中资源和移动终端重新激活其对于第二访问网络的接口的同时,可能已经通过第一访问网络开始了服务启动(并且甚至可能是服务提供)。只要在第二访问网络中建立了用于服务提供(并且用于完成服务启动)的资源,则可将用于关于服务的数据的分发路径从第一访问网络切换到第二访问网络。
为了在激活移动终端到第二访问网络的接口之前向移动终端提供数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预见,在核心网络中,在IP移动管理实体上的移动终端的服务启动之前注册所述转交地址。该转交地址用于通过第一访问网络向移动终端的分组发送。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核心网络的网络实体还可确定是利用第一访问网络还是第一访问网络来提供所请求的服务给移动终端,以及如果决定利用第二访问网络,则执行命令的传输,以激活到第二访问网络的接口,并且执行系统资源的配置。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预见,通过核心网络的网络实体发送用于激活移动终端的无线电接口的命令,且该命令包括移动终端使用的无线电访问网络参数。当由移动终端激活接口时,无线电访问网络参数可加速到第二访问网络的连接的建立。
在本该实施例的变型中,在第二访问网络中的系统资源配置期间,已经由网络实体从要服务第二访问网络中的移动终端的移动管理和/或用户平面实体接收到所述无线电访问网络参数。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预见,确定通过第一访问网络在服务提供中要服务移动终端的移动管理和/或用户平面实体。此外,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还可确定对于通过第二访问网络的服务提供,移动终端的无线电访问参数。所述无线电访问服务参数可例如包括在服务提供中要服务移动终端的服务无线电小区。
在本发明的另一有利实施例中,系统资源的配置包括在通过第二访问网络的服务提供中,向服务移动终端的核心网络中的移动管理和/或用户平面实体发送上下文信息。例如,当移动终端转变到睡眠状态时,已将所述上下文信息缓存在具有移动管理和/或用户平面实体功能的核心网络的网络实体中。
在本发明的可替代实施例中,向要服务移动终端的移动管理和/或用户平面实体发送用于重新激活上下文的命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可替代实施例,指令当转变到睡眠状态时已经正在服务移动终端的移动管理和/或用户平面实体,向要服务移动终端的移动管理和/或用户平面实体传送上下文。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关于用于减少支持对于至少两个访问网络的连通性的移动终端的功耗的方法。例如,这两个访问网络的至少一个可为诸如基于3GPP(例如,E-UTRAN、HSPA、UTRAN等)或基于非3GPP(例如,WLAN、CDMA 2000、WiMAX等)的无线电访问之类的无线电访问网络。
根据该实施例,将移动终端附连到第二访问网络。从而,移动终端获得在通过第二访问网络的通信中使用的IP地址。然后将所述IP地址在IP移动管理实体处注册为移动终端的转交地址,其中所述IP移动管理实体正在向移动终端提供IP移动管理功能。
当在所述IP移动管理实体处已经注册了转交地址时,移动终端转变到用于经由第一访问网络的通信的睡眠状态。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以附连到第一访问网络。在该附连过程中,移动终端可获得在通过网络的通信中使用的IP地址。当转变到睡眠状态时,当附连到第二访问网络时获得的IP地址可用作转交地址。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睡眠状态下移动终端去活其到第一访问网络的空中接口。可替代地,在睡眠状态下,移动终端周期性地从第一访问网络接收广播系统信息和/或不向第一访问网络发送任何上行链路数据。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在第二无线电访问网络内向移动终端分配追踪区域(tracking area)。该追踪区域可例如允许通过第二访问网络寻呼移动终端。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当转变到睡眠状态时,核心网络中的网络实体从服务第一访问网络中的移动终端的移动管理和/或用户平面实体请求上下文信息。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将所述上下文信息缓存/存储在网络实体中,以便以后在通过第一访问网络对于移动终端的服务提供中使用。
将上下文存储在网络实体中的替代方式可为当转变到睡眠状态时,去活服务移动终端的核心网络中的移动管理和/或用户平面实体处的上下文。
当已经为移动终端注册了转交地址时,可以更有利地将指向移动终端的数据业务量重定向到网关,以便于通过第二访问网络向移动终端提供。
根据另一实施例,通过第二访问网络检查移动终端的可用性。例如,移动管理实体可基于事件触发或周期性地检查可用性。
此外,在其中丢失了到第二访问网络的连接性或没有数据被传送的情况下,重新激活到第一访问网络的接口可能是有益的。因此,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出,响应于计时器超时或如果在预定的时间段没有数据经由到第二访问网络的接口被接收,则移动终端激活到第一访问网络的接口。进而,当确定到第二访问网络的移动性已经丢失或无数据被传送时,可(选择性地)去活接口。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附连到第二访问网络包括从移动终端向IP移动管理实体发送信息,以将所获得的IP注册为要用于通过第一访问网络的通信的、移动终端IP地址的转交地址。
而且,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预见,当在第二访问网络中认证移动终端时,获得对于通过第一访问网络的通信将由移动终端使用的IP地址。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当附连到第二访问网络时,通知移动终端关于要被用于通过第一访问网络的通信的IP地址。
此外,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预见在连接到第二和第一访问网络的核心网络内的移动管理和/或用户平面实体处产生上下文。
可替代地,可通过IP移动管理实体指令在连接到第二和第一访问网络的核心网络内的移动管理和/或用户平面实体来生成上下文。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当认证第二访问网络中的移动终端时,获得IP移动管理实体的标识。
在此描述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访问网络可使用不同的访问技术。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关于移动终端,其能够经由至少第一和第二访问网络通信,以及具有到第二访问网络的IP连通性和在第一访问网络中处于睡眠状态。移动终端包括:收发器,用于通过第二访问网络接收或发送服务请求,并且用于经由第二访问网络通过控制信令来开始服务的启动。还可操作收发器来经由第二访问网络接收命令,以激活移动终端到用于提供服务的第一访问网络的接口。此外,移动终端可包括控制单元,用于激活移动终端到第一访问网络的接口,以便继续服务的启动或通过第一访问网络接收服务数据。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关于网络,包括至少一个网络组件,可操作该网络组件来参与根据在此描述的各种实施例中一个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支持到至少两个访问网络的连通性的另外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收发器,用于将移动终端附连到第二访问网络,从而获得在通过第二访问网络的通信中使用的移动终端的IP地址,并且用于将所述IP地址在IP移动管理实体处注册为移动终端的转交地址,其中所述IP移动管理实体向移动终端提供IP移动管理功能。所述终端还包括处理器,用于当在所述IP移动管理实体处已经注册了转交地址时,转变到用于经由第一访问网络的通信的睡眠状态。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还操作移动终端来执行根据在此描述的各种实施例中一个的方法的步骤。
附图说明
在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将类似或对应的细节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标出。
图1和图2示出了演进3GPP架构的示例,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另一种示例3GPP架构,其中在AS间锚点中组合了不同的功能实体,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移动终端可处于的不同状态,以及从一个状态到另一状态的可能转换,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移动终端转变到睡眠状态的示例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对处于睡眠状态中的移动启动服务时,移动终端和核心网络所执行的操作的示例流程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使移动终端转变到睡眠状态时,移动终端和核心网络所执行的操作的另一示例流程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将移动终端附连到基于3GPP的访问网络的示例信令过程,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将移动终端附连到基于非3GPP的访问网络的示例信令过程,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将移动终端从激活状态转变到空闲状态的示例信令过程,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将移动终端从空闲状态转变到睡眠状态的示例信令过程,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向处于睡眠状态的移动终端启动服务的示例信令过程,以及
图13示出了如图8到图12中所示的序列信令过程的示例概括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介绍了睡眠状态。可将能通信/访问两个访问网络的移动终端对于一个访问网络转变到睡眠状态以减少功耗,同时该终端经由另一访问网络终端保持连接。明显地,只有没有服务通过移动终端希望转变到睡眠状态的访问网络正在运行,或可通过其他访问网络将正在运行的服务重定向,进入睡眠状态才是有利的。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加速对于服务的服务启动,其中要通过移动终端处于睡眠状态的访问网络向移动终端提供该服务。为此目的,在移动终端处于睡眠状态的访问网络中配置系统资源,而通过其他访问网络已经开始服务启动。
在此概述(例如在以上背景技术部分中概述)的原理还可在异构网络中有利地使用。
为了便于为了服务建立系统资源,本发明的实施例预见,即使在睡眠状态下,也可对于网络中的移动终端保持移动终端处于睡眠状态下的访问网络的上下文信息。当服务激活时,可有利地使用该上下文信息,以为服务建立系统资源。资源一旦被建立(即,移动终端对于要通过其提供服务的访问网络进入激活状态),就可切换对于服务数据和服务相关信令的分发路径,以通过现在被激活的访问网络将分组路由到移动终端。
上下文信息取决于核心网络实体。例如,在移动管理实体中的上下文可例如包括移动状态、认证信息、计算信息、分配到移动终端以便在移动终端处于睡眠状态的访问网络中使用的临时ID、关于QoS的信息等。当在用户平面实体中建立上下文时,该上下文可例如包括IP承载信道服务的参数或网络内部路由信息。
可以图1和图2中所示的系统架构实现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应当注意,在此,术语“实体”表示无线电访问网络或核心网络内的功能单元。因此,可能将多个这样的功能实体组合成在单一的(物理)网络元件中。在这方面,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另一示例3GPP架构,其中在AS间锚点中组合了不同的功能实体。
此外,移动管理实体(MME)表示根据在相应的访问网络(以及核心网络-取决于架构)中使用的协议来管理终端的移动的功能实体,其中由移动管理实体服务所述相应的访问网络。类似地,IP移动管理实体表示支持IP移动性的实体。IP移动管理实体的例子是在移动IPv6或移动IPv4协议中指定的功能实体,通常称为“原位(home)代理”或“外部(foreign)代理”。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移动终端是随着终端的用户移动可被连接到各种网络的终端。因此,术语“移动”不意图将本发明局限于其与具有无线电/空中接口的技术结合的使用。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移动终端可处于的不同状态,以及从一个状态到另一状态的可能转变。激活状态、空闲状态和分离(detached)状态的定义与在背景技术中描述的那些类似。如将在此解释的,本发明建议的睡眠状态是使得能够减少终端的功耗同时允许快速服务激活的新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睡眠状态定义为其中移动终端去活其到访问网络的接口的状态。在访问网络中处于睡眠状态的移动终端表示移动终端已经去活其对该访问网络的接口。如果完全去活接口,则移动终端不通过该接口接收和发送数据,因此这是在睡眠状态中省电的潜在的最有效的形式。
睡眠状态的另一可替代的定义是移动终端不完全去活对于特定访问网络的接口,而是例如周期性地激活接口,以从网络接收系统广播信息。但是,没有上行链路数据由移动终端通过其处于睡眠状态的访问网络发送。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移动终端转变到睡眠状态的示例流程图。首先,将移动终端附连501、502到第一和第二访问网络,或移动终端附连到其上。当附连到访问网络时,移动终端选择或被分配其用来通过访问网络的相应一个进行通信的IP地址。
例如,第一访问网络可为移动终端的原位网络(例如,3GPP网络)。当使用移动IP术语时,根据该示例,IP地址#1也可被称为移动终端在其原位网络中的原位地址(HoA)。
第二访问网络可为例如无线电或有线非3GPP访问网络,例如终端的用户在家、在热点、在机场、酒店等利用的WLAN访问网络或(A)DSL网络。因此,第二IP地址#2可以是被分配到移动终端以便在通过第二访问网络进行通信中使用的IP地址。当再次使用移动IP术语时,第二访问网络也可被称为受访网络并且网络可包括外部代理以支持IP层移动。
当已经决定或已经指示对于第一访问网络转变到睡眠状态时,移动终端将其第二(受访)网络的IP地址#2在IP移动管理实体上注册503为其转交地址,其中所述IP移动管理实体位于连接到第一和第二访问网络的核心网络中。在变型中,转交地址的该注册也将导致通过第二访问网络指向移动终端的IP地址#1的数据的重新路由。
已经接收到转交地址注册的确认,移动终端可进入504睡眠状态。
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到第一访问网络的附连也已在第一访问网络的各个网络实体中建立了上下文信息。根据本实施例,可通过在网络中缓存该上下文信息的内容来保存它,以便当例如由于服务的QoS要求而接收要求通过第一访问网络的数据传输的服务请求时,加速通过第一访问网络的服务建立。
为了保存关于在第一访问网络中移动终端的IP连通性的上下文信息,可将上下文转移到服务移动终端的移动管理和/或用户平面实体。在此情况下,已将上下文信息保持在第一访问网络(和核心网络)中的网络实体可删除该上下文信息。
由于可避免寻呼移动终端的故障,因此删除服务通过第一访问网络的通信中的移动终端的(多个)网络实体中的上下文信息可能是有利的。典型地,在网络实体(例如移动管理和/或用户平面实体)保持移动终端的上下文(例如在空闲状态下)的情况下,还可假设可以通过其网络(第一访问网络)寻呼移动终端。但是,在睡眠状态下,移动终端可能已经去活其到第一访问网络的接口,使得不能再寻呼。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向服务移动终端的另一移动管理和/或用户平面实体传送上下文是有益的。
可替代的解决方案可为第一访问网络中服务移动终端的(多个)网络实体的增强。在该情况下,(多个)网络实体可保持上下文信息,但是只要移动终端对于第一访问网络处于睡眠状态,就将通过第二访问网络重新路由寻呼请求。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对处于睡眠状态的移动启动服务时,移动终端和核心网络所执行的操作的示例流程图。
在该示例中,假设移动终端在保持通过访问网络#2的连通性的同时对于访问网络#1处于601睡眠状态。通常,可在核心网络中的负责网络实体处从移动终端或从另一请求用户或实体接收611服务请求。如果移动终端没有正在启动服务,则因此可仅执行步骤602和612。
在该示例中,通过经由第二访问网络(访问网络#2)向移动终端发送612服务启动请求,网络实体向移动终端通知所请求的服务。移动终端接收到602服务启动请求,并且可通过访问网络#2开始603、613服务启动。例如,可通过如在经引用合并于此的IETF RFC 3261,“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在http://www.ietf.org可获得)中所指定的SIP信令或通过允许建立应用层服务的任何其他信令协议来启动服务。
此外,在核心网络中可决定614服务限制是否要求对服务提供使用第一访问网络。例如,假设由于与服务相关联的QoS约束,第一访问网络(访问网络#1)将用于服务。因此,作为下一步骤,在第一访问网络中(如果需要也在核心网络中)建立615用于服务提供的资源。
当例如假设如图1所示的架构,并且要向移动终端提供IMS服务时,网络沿着在网络的有线部分中的分发路径(例如,AS间锚点102→UPE 104→(增强的)NodeB),通过在网络中建立适当的上下文来配置全部需要的资源。
当已经完成资源预留时,指令616移动终端激活其到访问网络#1的接口,即,转变到激活状态。该命令例如还可以包括允许移动终端建立到访问网络#1的连接的RAN参数,其比使用访问网络特定过程以转变到激活状态快。例如,依赖于无线电访问的类型,RAN参数可包括扰码、频率信息、功率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当在移动终端接收到激活命令604时,同样地,将激活605到访问网络#1的接口。该激活例如可以包括用于通过访问网络#1来通信与服务有关的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数据所需要的(多个)服务承载信道的建立。
在关于图6描述的实施例的变型中,假设已在网络中保存了与移动终端有关的上下文信息,同时如以上所解释的,移动终端已处于睡眠状态。当沿着朝向移动终端的分发路径通过访问网络#1向相关的网络实体通信所缓存的上下文信息时,可加速在访问网络#1中的服务资源的建立。
例如,假设在图1中的AS间锚点102具有MME/UPE功能,并且保存了上下文信息,当建立系统资源时,其可能向MME 103和UPE 104提供该上下文信息。类似地,MME 103和/或UPE 104可将相关的内容信息转发到访问网络#1中的下游实体。
由于移动终端可能已经移动并且可能不再被“旧的”MME/UPE服务,因此AS间锚点102可确定哪个新的MME/UPE正在服务移动终端。因此,将向确定的MME/UPE提供上下文信息。如果例如,“旧的”MME/UPE保存上下文,则AS间锚点102可指示“旧的”MME/UPE将上下文信息转发到新的MME/UPE。如果“旧的”MME/UPE现在也正在服务移动终端,则可能指令其重新激活上下文,即,将移动终端状态设置回到激活状态。
本发明的另一替代实施例提供了其中不需要移动终端到访问网络#1的初始附连的解决方案。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使移动终端转变到睡眠状态时,移动终端和核心网络所执行的操作的另外的示例流程图。终端首先附连701到访问网络#2,并且通过访问网络#2(或核心网络)的负责网络实体获得被分配711到其的IP地址#2。当已附连到访问网络#2时,移动终端执行与访问网络#2的认证702、712。
在本实施例的有利变型中,移动终端以认证信令向在访问网络#2中的参与网络实体提供信息,使得网络实体可以识别移动终端的原位网络(访问网络#1/核心网络)。这可允许网络实体识别原位网络的IP移动管理实体,并且可选地获得用于代表该实体的移动终端的IP地址#1(原位地址)。
可替代地,移动终端能够以认证信令直接识别IP移动管理实体和/或可选择IP地址以用于与其原位网络通信。
在任何情况下,移动终端可能前进,并且将访问网络#2的IP地址在其原位网络中的IP移动管理实体上注册703为其转交地址。可替代地,通过认证移动终端的访问网络#2中的网络实体执行713转交地址的注册。当注册转交地址时,移动终端可对于其原位网络(访问网络#1)进入睡眠状态。应当注意,移动终端的原位代理不是必须位于附连到访问网络#1和#2的核心网络中。如果例如,两个网络均为受访网络,则向在移动终端的原位网络中的其原位代理提供转交地址的注册请求。
由于没有执行到访问网络#1(原位网络)的附连,所以没有用于通过访问网络#1的通信的移动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可用。为了加速通过访问网络#1要被提供的服务建立,在原位网络(核心网络)中的IP移动管理实体将对于较后的资源预留产生或启动上下文信息的生成。如以上已关于图6所解释的那样,当服务启动时,可沿着访问网络#1中的分发路径向(多个)网络实体提供该上下文信息。
在下文中,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通过减少功耗的多模UE的快速服务激活的详细过程。应注意,在这些示例中,假设移动终端对其可进入睡眠状态的第一访问网络为3GPP使能网络,而第二访问网络为非3GPP使能网络。但是,在下文中概述的原理将不限于只应用到该示例情形。
图13示出了过程的高级信令,并且给出了如图8到图12中所示的序列信令过程的概括图。移动终端被称为用户设备(UE)。由于在该示例中,UE能够与3GPP使能和非3GPP使能网络通信,所以其也称为多模UE。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UE首先附连到3GPP无线电访问网络(RAN),并且随后发现并选择非3GPP RAN。此外,UE建立到非3GPP RAN的连接。
接下来,UE利用3GPP无线电接口进入空闲状态。随后,启动使UE转变到睡眠状态以进一步减少功耗。然后,对于3GPP接口的新的服务请求到来,并且接下来执行从睡眠状态到激活状态的快速转变。
以下将参考图8至图12中所示的示例过程详细阐述以上简要解释的步骤。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将移动终端附连接到基于3GPP的访问网络的示例信令过程。
在步骤1中当UE已经发现并选择了3GPP访问网络时,例如在上电后,UE附连到3GPP网络。这通过在步骤2中向3GPP网络发送附连请求来完成,其中所述附连请求可例如包括UE在网络中先前使用的旧的临时ID、或可替代地包括UE的永久ID,例如IMSI。此外,UE可在请求中建议使用优选的IP地址。
接收请求的MME/UPE可随后(步骤3)向UE分配临时ID。此外,将UE的最后注册的追踪区域(TA)存储在MME/UPE中(即,提供MME和/或UPE功能的网络元件)。随后可在网络中认证(步骤4)UE,并且MME注册在AAA/HSS服务器上(步骤5)。当UE和网络(MME/UPE)相互认证并且MME/UPE在HSS/AAA上已注册为服务UE时,HSS/AAA确认注册(步骤6),并且向MME/UPE传送预订数据、策略以及收费控制信息。例如,可将该信息保持在MME/UPE内关于UE的上下文中。
接下来,选择AS间锚点(步骤7)。例如,这可由MME/UPE基于在来自UE的附连请求中传送的信息来完成。在该处理中,确定对于通过3GPP网络的基于IP的通信要由UE使用的IP地址。
在步骤8中,可配置默认IP访问承载信道QoS,并且在步骤9中向UE通知其IP地址。典型地,假设3GPP网络是UE的原位网络,则该IP地址是UE的IP原位地址(HoA)。否则所分配的IP地址是转交地址CoA,其必须在UE的原位网络中的UE的原位代理上被注册。
当接收到UE的附连的确认时(步骤10),更新eNodeB和MME/UPE之间的用户平面路由,以及MME/UPE和AS间锚点之间的路由(路径)(步骤11)。这可能例如通过绑定更新/绑定确认消息来实现。然后,可向UE传送用户平面业务量(步骤12)。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将移动终端附连到基于非3GPP的访问网络的示例信令过程。当已经附连到3GPP网络时,UE可选择(步骤1)非3GPP访问系统,例如WLAN访问网络。
然后,通过网关(例如,PDG-分组数据网关)或通过其他部件向UE分配本地IP地址。如果网关分配地址,则例如其可能询问用户的原位AAA服务器以认证/受权用户。在该通信中,网关可接收AS间锚点IP地址和UE的HoA,并可能向UE通知AS间锚点IP地址和UE的HoA。
在网关处认证/受权UE(步骤3)之后,UE或网关向AS间锚点发送(步骤4)位置更新(例如,MIPv6的绑定更新-见通过引用合并与此的IETF RFC3775,“Mobility Support in IPv6”,在http://www.ietf.org可获得)。除了IP地址以外,位置更新还可包括附加的位置信息。位置更新还可包括关于服务或流的过滤规则,该规则应在非3GPP访问网络上被传送到UE。可替代地,可从PCRF请求过滤规则,或可将附加规则从PCRF传送到AS间锚点。
然后,AS间锚点认证(步骤5)UE,并通过确认进行回复(MIPv6绑定更新确认)(步骤6)。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将移动终端从激活状态转变到空闲状态的示例信令过程。在UE不正在使用3GPP访问网络系统(步骤1)的情况下,即,在无用户数据分组被传送的情况下,MME/UPE或eNodeB可触发(步骤2)UE转到空闲状态。在该状态下,将在临时和永久用户ID之间的映射和最后注册的TA存储到MME/UPE中。当UE移动到另一小区并改变TA时,其可执行TA注册过程(步骤3),即,建立与3GPP访问系统的连接,并将新TA信令通知到MME/UPE。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将移动终端从空闲状态转变到睡眠状态的示例信令过程。为了示例目的,假设在图2中所示的网络,以解释当将UE从空闲状态转变到睡眠状态时UE和网络的操作。
由于UE具有建立的激活的非3GPP连接,并且不使用3GPP访问网络(空闲状态),所以UE或网络可决定(步骤1)进一步减少功耗、以及在无线电链路上和网络中的信令负载。例如,可基于当UE进入空闲状态时已经被启动的过期计时器做出决定。
为了进入睡眠状态,UE向AS间锚点2发送(步骤2)消息(例如包括临时ID和旧MMP/UPE的MIPv6绑定更新),以对于处于睡眠状态的UE,触发AS间锚点2将其自身注册为新的非3GPP AS MME/UPE。在本示例中,还可假设AS间锚点2(非3GPP AS锚点)提供MME和UPE功能(非3GPPAS MME/UPE)。也可能使非3GPP内部AS锚点2的MME/UPE功能逻辑上与在另一网络实体/其他多个网络实体中的AS间锚点分离。
为了在新的非3GPP AS MME/UPE中区分3GPP访问系统注册与非3GPP访问系统注册,AS间锚点可向非3GPP访问系统分配(步骤3)特殊的TA,例如,可将其存储在非3GPPAS MME/UPE中。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现方式,非3GPP AS锚点的MME功能可通过目前为止已经正在服务UE的MME/UPE功能,向旧的网络实体发送(步骤4)UE的临时ID。旧的MME/UPE可通过向新的非3GPPAS MME/UPE发送(步骤5)UE的上下文(包括,例如,永久用户ID、安全和IP连接参数)来响应。从而,在步骤4中提供的用户的临时ID被用于识别UE和上下文。
在可替代的实现方式中,非3GPP AS MME/UPE可命令旧的3GPP ASMME/UPE保存用于UE的上下文信息。在该实现方式中,3GPP AS MME/UPE会在UE上下文中指示睡眠状态,并且可以更新用户平面路由,以通过非3GPPAS锚点2来传递所有指向UE的数据。此外,3GPPAS MME/UPE可在它们的UE上下文中指示,不能再通过3GPP网络联系(例如寻呼)UE了,使得所有服务请求需要通过非3GPP网络被重定向。
AS间锚点还触发非3GPP AS MME/UPE将其自身注册为在空闲状态中的UE的新的MME/UPE。在步骤6中,非3GPP AS MME/UPE向将要确认(步骤7)注册的HSS发送注册消息。此外,AS间锚点2与UE确认(步骤8)注册(例如,利用MIPv6绑定更新确认)。当接收到确认时,UE可进入睡眠状态(步骤10)。
在UE被连接到多个AS间锚点并且要求这些锚点保持位于用户平面路径上的情况下,更新这些AS间锚点和服务非3GPP连接的AS间锚点之间的路径(步骤9)。
因为在非3GPP访问网络上的连接不可靠,所以AS间锚点2可选择地例如利用周期性地发送必须由UE以绑定更新应答的MIPv6绑定刷新请求消息,来检查(步骤11)UE的可到达性。如果不再能在非3GPP接口上到达UE(例如,因为其已移出WLAN覆盖范围-例如可通过UE未应答给定数量的连续绑定刷新请求消息来检测),则AS间锚点2触发转变返回到3GPP网络中的空闲状态。此外,如果UE在某些时候不再能接收到可达到性消息,则其可重新激活它的3GPP接口并转回到3GPP空闲状态。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向处于睡眠状态的移动终端启动服务的示例信令过程。在只可在3GPP访问系统上接收的呼叫/服务(例如,IMS或MBMS-例如见通过引用在此合并的3GPP TS 23.246“Multimedia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MBMS);Architecture andfunctional description”,V.6.9.0,在http://www.3gpp.org可获得)正在到来或者由在睡眠状态下的UE启动的情况下(步骤1),AS间锚点2可基于预先建立的过滤规则(例如检测SIP请求-见IETF RFC 3261)来对此进行检测,并开始到UE的3GPP激活状态的转变。只可经由3GPP访问系统接收例如可能意味着非3GPP AS完全不能提供服务,没有与服务相关联的所请求/要求的QoS参数、UE策略和计费(billing)规则、或AAA限制要求通过3GPP网络的提供。
在到来呼叫/服务的情况下,AS间锚点2通过非3GPP访问系统向UE转发或隧道发送用于启动呼叫/服务的呼叫/服务信令(步骤2)。不考虑其是到来的还是由UE启动的呼叫/服务,UE使用非3GPP访问系统连接以服务建立来开始。
与此同时,AS间锚点2的非3GPP AS MME/UPE功能可选择(步骤3)带有MME/UPE功能(新MME/UPE)的新的网络实体,以服务UE将使用的RAN节点。例如,这可通过将可用的非3GPPAS位置信息(例如,从分配到UE的非3GPP网络接口的拓扑正确的IP地址获知)映射到3GPP AS中的对应TA和RAN节点来完成。在后面的情况下,非3GPP AS可为固定的访问系统(例如,ADSL连接)。
可替代地,如果3GPP小区覆盖区域比非3GPP小区覆盖区域(WLAN热点)大,则与切换到非3GPP AS之前相比,服务UE的节点B可能相同。如果没有位置信息映射是可以的,则为了处于睡眠状态的多模UE的快速3GPP激活的目的,非3GPPAS MME/UPE可选择网络中的服务所有RAN节点的默认MME/UPE。在此情况下,在建立3GPP无线电连接之后,默认MME/UPE可将UE移交到更好的MME/UPE(即,更接近UE)。
而且,非3GPP AS MME/UPE触发(步骤4)新的MME/UPE来建立用于呼叫/服务的资源。在关于对应的RAN节点的信息可用的情形下,新的MME/UPE向例如节点B的相的节点发送(步骤5)资源准备请求。可替代地,非3GPPAS MME/UPE或AS间锚点2触发其他涉及的AS间锚点以建立资源。
eNodeB和MME/UPE向非3GPP AS MME/UPE确认(步骤6和7)资源准备(包括,例如,MME/UPE所分配的IP地址、优选TA和其他参数)。响应于该确认,AS间锚点2向UE发送(步骤8)3GPP无线电激活命令消息,以指令UE从睡眠状态转变到激活状态。例如,该激活命令可包括在具有新的MME/UPE分配的IP地址、优选TA、服务小区和其他参数的MIPv6绑定刷新请求中,并且经由非3GPP访问网络被发送到UE。响应于该命令,UE激活3GPP无线电接口,并且建立与3GPP无线电访问网络的同步和用于服务传递的3GPP连接(步骤9)。RAN节点(例如,eNodeB)可向新的MME/UPE发送(步骤10)激活完成消息,并且新的MME/UPE向非3GPP AS MME/UPE指示(步骤11)3GPP无线电连接建立的完成。
接下来,更新UE、新的UPE和AS间锚点1(或当涉及多个时,多个AS间锚点)之间的用户平面(步骤12)。这典型地包括对于用户平面路由的更新(比较图11中的步骤9,其中已通过非3GPP访问网络重定向了用户平面)。最后,新的MME可利用确认(步骤14)注册的HSS/AAA来更新(步骤13)位置。可选地,HSS/AAA可通知非3GPP AS MME/UPE可删除UE上下文。
在步骤4至7中的资源建立期间交换的消息的内容可取决于用于在3GPP睡眠状态下保存UE上下文的策略。如果如图11所建议的,已向非3GPPMME/UPE传送了上下文,则步骤4中的资源准备请求可包括上下文信息,以帮助新的MME建立资源。
如果将UE上下文保存在转变到睡眠状态之前已经正在服务UE的MME/UPE中(旧的MME/UPE),则操作将取决于当接收到呼叫/服务时,该旧的MME/UPE是否仍然正在服务UE。如果是,则当接收到资源准备请求时,旧的和新的MME/UPE可简单地重新激活上下文。此外,其可更新用户平面路由。
如果新的MME/UPE不对应于旧的MME/UPE;则非3GPP MME/UPE可指令旧的MME/UPE启动用于服务的资源建立。然后,旧的MME/UPE可指示新的MME/UPE建立资源,并且可将保存的上下文信息包括到请求中。
另一可选的实现细节是触发器,用于UE从睡眠状态转变到空闲状态。当有时UE在非3GPP访问系统连接上为非激活时(例如,通过超时检测到),网络或UE可决定在3GPP AS中转变回空闲状态,即,UE将(重新)激活它到3GPP AS的空中接口。UE还可以去活非3GPP无线电接口以节省功率。UE可执行TA更新,其导致将UE上下文信息被从非3GPPAS MME/UPE传送到在3GPPAS中服务UE的新的MME/UPE。
移回到空闲状态的优点在于:非激活而不是激活的非3GPP访问系统连接的功耗可显著高于空闲状态下3GPP接口的功耗。
在本发明的一些前面的实施例中,已经假设非3GPPAS MME/UPE和AS间锚点是分离的,使得已经要求实体间的信令。在本发明的另外实施例中,替代于使用分离的非3GPP AS MME/UPE,如上所述,旧的MME/UPE也可用于来存储睡眠状态。在到来呼叫/服务情况下,旧的MME/UPE基于非3GPP访问系统连接为激活的睡眠状态来检测,并因此向服务非3GPP访问系统连接的AS间锚点转发分组。
此外,还假设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关闭处于睡眠状态下的多模UE的3GPP无线电接口。在本发明的另外实施例中,UE不完全关闭3GPP无线电接口。根据该实施例,UE可周期性地收听广播系统信息,并且只停止在3GPP无线电接口上发送消息,例如当移动时,不在3GPP无线电接口上发送位置更新。替代地,在激活的非3GPP访问系统连接上信令通知3GPP无线电接口的位置改变(例如TA改变或者甚至小区改变)。因为对于位置更新没有3GPP无线电连接必须被特定地建立,并且也减少了在3GPP无线电网络中的信令量,所以这减少多模UE的功耗。该过程具有附加的优点:即使当非3GPP网络接口的拓扑位置不能被用于获知3GPP网络接口的拓扑位置时,也可能具有高速服务激活和减少的功耗。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已经假设多模UE使用3GPP无线电连接附连到3GPP访问网络。在本发明另外实施例中,UE使用非3GPP访问网络连接正在附连到3GPP访问网络。首先,UE附连到非3GPP访问网络,其被提供有本地(local)IP地址,而且附加地被提供有原位IP地址(例如在认证UE期间)。在将本地IP地址注册为转交地址后,UE或网络可触发AS间锚点,以建立在非3GPP AS MME/UPE中用于UE的上下文信息,并且将移动状态设置为睡眠。此外,UE可连接到使用非3GPP访问网络连接和非3GPP ASMME/UPE作为MME/UPE来提供到其他服务的连通性的其他锚点。然后,UE可经由3GPP访问网络接收服务,并从睡眠转变到激活。
在本发明先前的实施例中,已经假设提供非3GPP AS MME/UPE功能的多模UE的AS间锚点在UE的原位网络中,并且与3GPP访问网络和非3GPP访问网络二者相连接。在本发明的另外实施例中,AS间锚点处于受访网络中。受访网络具有到一个访问网络(例如非3GPP访问网络)的连接,而另一网络(例如原位网络)具有到另外访问网络(例如3GPP访问网络)的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对能够经由至少第一和第二访问网络通信的移动终端启动服务的方法,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到第一访问网络的IP连通性,并且在第二访问网络中处于睡眠状态,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第一访问网络在移动终端上接收或由移动终端发送服务请求,通过第一访问网络由控制信令开始服务的启动,经由第一访问网络在移动终端上接收命令,以激活移动终端到第二访问网络的接口,以便服务提供,以及由移动终端激活它到第二访问网络的接口,以便继续服务的启动或通过第二访问网络接收服务数据。
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激活移动终端到第二访问网络的接口时,为移动终端和第二访问网络之间的服务提供建立无线电连接的步骤。
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核心网络中的路由实体通知无线电连接的建立。在接收服务请求之前,为了通过第一访问网络通信已向移动终端分配了第一IP地址,并且为了通过第二访问网络通信已向移动终端分配了第二IP地址。移动终端使用第一IP地址作为用于接收寻址到第二IP地址的数据的转交地址。在睡眠状态时将移动终端到第二访问网络的接口去活。
在睡眠状态时移动终端周期性地从第二访问网络接收广播系统信息和/或不向第二访问网络发送任何上行链路数据。移动终端通过激活其到第二访问网络的接口转变到激活状态。用于激活移动终端的无线电接口的命令包括移动终端使用的无线电访问网络参数。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启动通过第一访问网络用于移动终端的服务的方法,其中移动终端具有到第二访问网络的IP连通性,并且在第一访问网络中处于睡眠状态,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第二访问网络由,核心网络中的网络实体发送服务启动请求到移动终端,或在所述网络实体处从移动终端接收服务启动请求;通过与移动终端经由第二访问网络的控制信令开始服务的启动,为服务提供配置在第一访问网络中的系统资源,以及从所述网络实体将命令发送到移动终端,以激活其到第一访问网络的接口,其中通过第二访问网络发送所述命令。
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当已经发送了激活命令时,由网络实体接收消息,所述消息指示移动终端已经建立了到第一访问网络的无线电连接,以及当已经接收到所述消息时,通过第一访问网络路由目的地为移动终端的与服务有关的数据。
转交地址被用于通过第二访问网络向移动终端的分组发送,其中在移动终端的服务启动之前在核心网络中的IP移动管理实体上注册所述转交地址。
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核心网络的网络实体上确定是利用第一还是第二访问网络提供所请求的服务给移动终端的步骤,以及其中,如果决定利用第一访问网络,则执行用于激活到第一访问网络的接口的命令的发送以及系统资源的配置。
由核心网络的网络实体发送用于激活移动终端的无线电接口的命令,并且所述命令包括移动终端使用的无线电访问网络参数。
在第一访问网络中的系统资源的配置期间,已经由网络实体从要服务第一访问网络中的移动终端的移动管理和/或用户平面实体接收到所述无线电访问网络参数。
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在通过第一访问网络的服务提供中,要服务移动终端的移动管理和/或用户平面实体的步骤。
所述方法还包括对于通过第一访问网络的服务提供,确定移动终端的无线电访问参数的步骤。
所述无线电访问服务参数包括在服务提供中要服务移动终端的服务无线电小区。
系统资源的配置包括在通过第一访问网络的服务提供中,向服务移动终端的核心网络中的移动管理和/或用户平面实体发送上下文信息。
当移动终端转变到睡眠状态时,已将所述上下文信息缓存在具有移动管理功能的核心网络的网络实体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向要服务移动终端的移动管理和/或用户平面实体发送命令,以重新激活用于通过第一访问网络的通信的上下文的步骤。
所述方法还包括当转变到睡眠状态时,指令已经正在服务移动终端的移动管理和/或用户平面实体,向要服务移动终端的移动管理和/或用户平面实体传送用于通过第一访问网络的通信的上下文。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支持到至少两个访问网络的连通性的移动终端的功耗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将移动终端附连到第一网络,从而获得在通过第一访问网络的通信中使用的移动终端的IP地址,将所述IP地址在IP移动管理实体上注册为移动终端的转交地址,其中所述IP移动管理实体向移动终端提供IP移动管理功能,以及当在所述IP移动管理实体上已经注册了转交地址时,移动终端转变到对于经由第二访问网络的通信的睡眠状态。
所述方法还包括将移动终端附连到第二访问网络的步骤。
在睡眠状态下,移动终端去活其到第二访问网络的空中接口。
在睡眠状态下,移动终端周期性地从第二访问网络接收广播系统信息,和/或不向第二访问网络发送任何上行链路数据。
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第一无线电访问网络内向移动终端分配追踪区域的步骤。
所述方法还包括当转变到睡眠状态时,由核心网络中的网络实体从第二访问网络中的服务移动终端的移动管理和/或用户平面实体请求上下文信息的步骤。
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上下文信息缓存在网络实体中,以便以后在通过第二访问网络对移动终端的服务提供中使用的步骤。
所述方法还包括当转变到睡眠状态时,去活服务移动终端的核心网络中的移动管理和/或用户平面实体上的上下文的步骤。
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指向移动终端的数据业务量重定向到网关,以便通过第一访问网络向移动终端提供的步骤。
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查通过第一访问网络的移动终端的可用性的步骤。
所述移动管理和/或用户平面实体基于触发的事件或周期性地检查可用性。
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计时器超时或如果在预定的时间段还没有数据经由到第一访问网络的接口被接收,则由移动终端激活到第二访问网络的接口的步骤。
附连到第一访问网络包括从移动终端向IP移动管理实体发送消息,以将所获得的IP地址注册为要用于通过第二访问网络的通信的、移动终端IP地址的转交地址。
所述方法还包括当在第一访问网络中认证移动终端时,获得将由移动终端用于通过第二访问网络的通信的IP地址的步骤。
所述附连到第一访问网络包括通知移动终端要被用于通过第二访问网络的通信的IP地址。
所述方法还包括在连接到第一和第二访问网络的核心网络内的移动管理和/或用户平面实体上生成上下文的步骤。
所述方法还包括由IP移动管理实体指令在连接到第一和第二访问网络的核心网络内的移动管理和/或用户平面实体生成上下文的步骤。
所述方法还包括当认证第一访问网络中的移动终端时,获得IP移动管理实体的标识的步骤。
第一和第二访问网络使用不同的访问技术。
第一和第二访问网络中的一个是基于3GPP的无线电访问网络,而另一个访问网络是基于非3GPP的无线电访问网络。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能够经由至少第一和第二访问网络通信,以及具有到第一访问网络的IP连通性并在第二访问网络中处于睡眠状态,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收发器,用于通过第一访问网络接收或发送服务请求,并且用于通过第一访问网络由控制信令开始服务的启动,所述收发器被配置为以经由第一访问网络接收命令,以激活移动终端到第二访问网络的接口,以便服务提供,以及控制单元,用于激活移动终端到第二访问网络的接口,以便继续服务的启动或通过第二访问网络接收服务数据。
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用于执行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的步骤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包括至少一个网络组件,该网络组件用于执行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持到至少两个访问网络的连通性的移动终端,包括:收发器,用于将移动终端附连到第一网络,从而获得在通过第一访问网络的通信中使用的移动终端的IP地址,并且用于将所述IP地址在IP移动管理实体上注册为移动终端的转交地址,其中所述IP移动管理实体向移动终端提供IP移动管理功能,以及处理器,用于当已经在所述IP移动管理实体上注册了转交地址时,转变到对于经由第二访问网络的通信的睡眠状态。
本发明的另外实施例关于使用硬件和软件实现上述各种实施例的实现方式。认识到可使用计算装置(处理器)实现或执行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计算装置或处理器可为例如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装置等。还可通过这些装置的组合来执行或实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还可通过软件模块的方式实现,其中由处理器或直接在硬件中执行所述软件模块。此外,软件模块和硬件实现方式的组合也是可能的。可将软件模块存储在任意种类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例如RAM、EPROM、EEPROM、快闪存储器、寄存器、硬盘、CD-ROM、DVD等。

Claims (10)

1.在移动终端装置中使用的通信方法,所述移动终端装置能够经由无线访问技术不同的第一访问网络和第二访问网络而与核心网络进行通信,所述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步骤,在所述移动终端装置附接于所述第二访问网络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第二访问网络接收属于所述核心网络的实体所发送的寻呼请求;
服务步骤,根据所述寻呼请求,经由所述第二访问网络将消息发送给所述实体,所述消息对所述实体请求经由所述第一访问网络进行服务分发;
命令接收步骤,接收从所述实体经由所述第二访问网络而发送的向所述第一访问网络进行移交的移交命令;
连接步骤,与所述第一访问网络进行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装置在附接所述第二访问网络时,对所述实体通知所述移动终端装置构成为使用所述第二访问网络接收数据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所述实体具备移动管理实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所述服务包括音频服务。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所述移交命令指示所述移动终端装置激活通往所述第一访问网络的接口。
6.移动终端装置,其经由无线访问技术不同的第一访问网络和第二访问网络而与核心网络进行通信,包括:
在所述移动终端附接于所述第二访问网络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第二访问网络接收属于所述核心网络的实体所发送的寻呼请求的单元;
根据所述寻呼请求,经由所述第二访问网络将消息发送给所述实体的单元,所述消息对所述实体请求经由所述第一访问网络进行服务分发;
接收从所述实体经由所述第二访问网络而发送的向所述第一访问网络进行移交的移交命令的单元;
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访问网络的单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装置,进一步具备:
所述移动终端装置在附接所述第二访问网络时,对所述实体通知所述移动终端装置构成为使用所述第二访问网络接收数据的单元。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装置,所述实体具备移动管理实体。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装置,所述服务包括音频服务。
10.如权利要求6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装置,
所述移交命令指示所述移动终端装置激活通往所述第一访问网络的接口。
CN201210120431.2A 2006-03-27 2007-03-08 移动终端装置和通信方法 Active CN1026388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6006300A EP1841142A1 (en) 2006-03-27 2006-03-27 Sleep-state and service initiation for mobile terminal
EP06006300.5 2006-03-27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107384A Division CN101411135B (zh) 2006-03-27 2007-03-08 移动终端的睡眠状态和服务启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38877A true CN102638877A (zh) 2012-08-15
CN102638877B CN102638877B (zh) 2014-11-05

Family

ID=3749640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20431.2A Active CN102638877B (zh) 2006-03-27 2007-03-08 移动终端装置和通信方法
CN2007800107384A Active CN101411135B (zh) 2006-03-27 2007-03-08 移动终端的睡眠状态和服务启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107384A Active CN101411135B (zh) 2006-03-27 2007-03-08 移动终端的睡眠状态和服务启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1) US8249037B2 (zh)
EP (5) EP1841142A1 (zh)
JP (4) JP5010673B2 (zh)
CN (2) CN102638877B (zh)
WO (1) WO200711013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68204A1 (en) * 2016-10-11 2018-04-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ata transmission during handover
CN109246821A (zh) * 2017-06-16 2019-01-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45184B1 (en) 2007-05-18 2014-06-03 Jasper Wireless,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visioning using state transition rules
US8867575B2 (en) 2005-04-29 2014-10-21 Jasper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enabling a wireless device for geographically preferential services
US9226151B2 (en) 2006-04-04 2015-12-29 Jasper Wireles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a wireless device with customer-specific services
US8478238B2 (en) 2005-04-29 2013-07-02 Jasper Wireless, Inc. Global platform for managing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
KR100670460B1 (ko) * 2005-05-10 2007-01-1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과 그 제조방법 및 구동 방법
DE602007009431D1 (de) * 2007-02-01 2010-11-04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Erweiterte mediensteuerung
CN101272614B (zh) * 2007-03-20 2010-1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网络设备的方法和系统及装置
EP2009866A1 (en) * 2007-06-26 2008-12-31 France Télécom Apparatuse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a request for an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to the visited serving gateway
WO2009006012A2 (en) 2007-06-28 2009-01-08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ims session continuity to a user equipment across a plurality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1365230B (zh) 2007-08-07 2010-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异构网络切换/改变时的用户分离方法、系统及装置
EP2079253A1 (en) * 2008-01-09 2009-07-15 Panasonic Corporation Non-3GPP to 3GPP network handover optimizations
CN103260217B (zh) 2008-01-31 2016-08-17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设备、移动控制节点以及无线通信的方法
CN101505471B (zh) * 2008-02-04 2011-11-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空闲状态信令优化过程中实现上下文同步的方法及系统
US20090218957A1 (en) * 2008-02-29 2009-09-03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conserving power in mobile devices
US8264994B2 (en) * 2008-02-29 2012-09-1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supporting paging and deep sleep with multiple radio interfaces
CN101552980B (zh) * 2008-03-31 2011-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侧分离ue时的处理方法、移动性管理装置及网络系统
CN102017709B (zh) * 2008-05-09 2015-07-29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在3gpp网络与非3gpp网络之间的无缝切换
CN101583152B (zh) 2008-05-15 2011-08-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递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651898B (zh) * 2008-08-15 2012-1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异构网络切换中获取位置区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KR20100031467A (ko) * 2008-09-12 2010-03-2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전력관리장치 및 방법
US8488572B2 (en) * 2008-09-17 2013-07-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ulti-mode signal quality reporting
ES2625884T3 (es) * 2008-09-26 2017-07-20 Orange Procedimiento de gestión de ondas electromagnéticas en una red local
KR101190858B1 (ko) * 2008-12-10 2012-10-1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지그비 네트워크에서의 라우팅 경로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WO2010075431A1 (en) * 2008-12-22 2010-07-0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xying powered off interfaces using the active interface
WO2010091715A1 (en) * 2009-02-10 2010-08-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evices for an improved multi access system
US8848585B2 (en) * 2009-03-06 2014-09-3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power management for a device with multiple network interfaces
US8730911B2 (en) * 2009-05-08 2014-05-2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irecting messages to an active interface of a multiple-interface device
JP5746157B2 (ja) * 2009-06-10 2015-07-08 アップ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第2の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と相互作用できる第1の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の存在を示すインジケータの提供
JP4820440B2 (ja) * 2009-08-21 2011-11-2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交換局
US9107032B2 (en) * 2009-08-21 2015-08-11 Alcatel Lucent Method of collecting per-user performance data
EP2317822A1 (en) * 2009-10-29 2011-05-04 Panasonic Corporation Enhancement of the attachement procedure for re-attaching a UE to a 3GPP access network
US8611895B2 (en) * 2009-10-30 2013-12-17 Apple Inc. Methods for optimizing paging mechanisms using device context information
WO2011094933A1 (en) * 2010-02-03 2011-08-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an access network re-selection
WO2011120218A1 (en) 2010-03-30 2011-10-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re-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2385734A1 (en) * 2010-05-03 2011-11-09 Alcatel Lucent Managing the operation of a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devic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626893B2 (en) * 2010-06-17 2014-01-0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Application layer protocol support for sleeping nodes in constrained networks
CN102387492B (zh) * 2010-08-27 2014-01-22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机器型通信的特性激活及机器设备
US9572045B2 (en) 2010-09-14 2017-02-14 Fujitsu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tivating a femto base station
US8929334B2 (en) * 2010-11-16 2015-01-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on-optimized handoff
CN103535075B (zh) * 2011-03-04 2017-10-24 黑莓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驱动的信息交换
CN102740418A (zh) * 2011-03-31 2012-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语音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终端
US20140126448A1 (en) * 2011-06-22 2014-05-08 Nec Europe Ltd. Energy awarenes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s, including optimizations based on state compression
CN102857971B (zh) * 2011-06-30 2015-0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分流点设备、用户终端及其系统
US8527001B2 (en) 2011-08-08 2013-09-03 Blackberry Limited Multi-mode mobile device based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selection method for idle mode operations
US8625628B2 (en) * 2011-08-21 2014-01-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gateway for transmission of router advertisement
EP2786619B1 (en) * 2011-12-02 2022-04-13 Nokia Technologies Oy Facilitating power conservation for local area transmissions
US10085207B2 (en) * 2012-01-27 2018-09-25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improved energy-savings management
JP5541300B2 (ja) 2012-02-07 2014-07-0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通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2842357A4 (en) * 2012-04-27 2016-01-27 Nec Corp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APPARATUS, AND PROGRAM
CN103491600A (zh) * 2012-06-13 2014-01-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功能模块的状态控制、状态配置方法及装置
EP2885949B1 (en) * 2012-08-15 2020-05-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relationship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CN103686952B (zh) * 2012-09-17 2019-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侧网元
ES2877822T3 (es) 2012-09-26 2021-11-17 Alcatel Lucent Conectividad de paquetes de datos resiliente en una red celular
US20140111312A1 (en) * 2012-10-19 2014-04-24 Sanghoon Kim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ordinated query and response service discovery
EP2725852B1 (en) 2012-10-29 2016-07-20 Alcatel Lucent Optimization of network signaling load and/or of user equipment power consumption in a packet mobile system
BR112015013707A8 (pt) * 2012-12-14 2019-10-0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étodo em uma estação base, estação base, método em um nó de comunicação, e, nó de comunicação para assistir em um estabelecimento de um transmissor auxiliar
JP6168584B2 (ja) * 2013-01-08 2017-07-26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中継装置、無線端末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US9894569B2 (en) 2013-04-12 2018-02-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pplying assistance information for traffic steer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4166103A1 (en) 2013-04-12 2014-10-16 Microsoft Corporation Energy efficient data handling for mobile devices
GB2513311B (en) 2013-04-22 2020-05-27 Sony Corp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
CN104797011B (zh) * 2014-01-20 2018-11-3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双频移动WiFi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移动WiFi终端
CN105940737B (zh) * 2014-02-04 2020-12-2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服务控制系统、用户装置以及服务控制方法
JP2017516356A (ja) 2014-03-31 2017-06-15 ノキア 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アンド ネットワークス オサケユキチュア 無線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通信
US10542452B2 (en) * 2014-06-10 2020-01-21 Apple Inc. Enhancing quality of service for high priority services
GB2543990A (en) * 2014-07-25 2017-05-03 Zte Usa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nergy aware power sharing radio resources method and apparatus
US9936474B2 (en) * 2014-08-22 2018-04-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ging over non-cellular and cellular RATs
JP6510038B2 (ja) * 2014-09-29 2019-05-08 コンヴィーダ ワイヤレス, エルエルシー 電力節約モードおよびページングのためのサービス能力サーバ/epc調整
JP6463838B2 (ja) * 2014-11-14 2019-02-06 ノキア 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アンド ネットワークス オサケユキチュア 信頼できないアクセスのための位置情報
CN106332222A (zh) * 2015-07-02 2017-01-1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选择的方法和基站
CN106412949B (zh) * 2015-07-31 2020-09-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gpp-wlan融合组网聚合的方法和装置
CN109327903B (zh) 2015-09-14 2019-1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寻呼的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US20170164144A1 (en) * 2015-12-04 2017-06-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har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during voice call over non-cellular technology
TWI666953B (zh) * 2016-03-15 2019-07-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節省行動台功耗的方法、行動台、基地台及存取點
CN107197505B (zh) 2016-03-15 2020-02-14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节省移动台功耗的方法、移动台、基站及接入点
US10206093B2 (en) * 2016-05-24 2019-02-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anaging devices with SGs interface in VLR
EP3482584A4 (en) * 2016-07-11 2019-06-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DIO NETWORK NODES,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 THEREFOR
CN113727328B (zh) * 2016-09-29 2022-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9906663B (zh) * 2016-11-02 2021-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设备和系统
WO2018155934A1 (ko) * 2017-02-22 2018-08-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3GPP access를 통해 non-3GPP에 관련된 데이터를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1323879B2 (en) * 2017-07-18 2022-05-0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evice management
CN107290070A (zh) * 2017-08-04 2017-10-24 河北为信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节能式高效无线测温方法及其装置
US20190268906A1 (en) * 2017-09-20 2019-08-29 GoTenna, Inc. Location dependent control over transceiver characteristics
EP4380207A2 (en) * 2018-08-10 2024-06-05 Nokia Technologies Oy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734353B2 (ja) * 2018-11-28 2020-08-05 ノキア 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アンド ネットワークス オサケユキチュア 無線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通信
US11678398B2 (en) 2020-06-24 2023-06-13 Nokia Technologies Oy User equipment context duplication
CN114615737B (zh) * 2020-12-07 2023-09-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5g网元注册信息审核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980278A (zh) * 2021-02-22 2022-08-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的工作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5808A (zh) * 2000-01-17 2003-02-05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改善系统间切换性能的方法和系统
EP1492277A2 (en) * 2003-06-27 2004-12-29 Hitachi, Lt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50117546A1 (en) * 2003-12-02 2005-06-02 Marcello Li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inter-technology handoffs with Mobile IP
WO2005057968A1 (en) * 2003-12-05 2005-06-23 Kineto Wireles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xtending the coverage area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anoth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5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7321A (en) * 1989-07-24 1993-08-17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transmitting a paging message in an alternate paging system
SE469867B (sv) * 1992-02-17 1993-09-27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ersonsökningsförfarande
CA2190672C (en) * 1995-12-27 2000-05-23 Mark Jeffrey Foladar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two-way paging to provide call control
FI112133B (fi) * 1996-03-29 2003-10-31 Nokia Corp Menetelmä kahdella eri taajuuusalueella toimivan radioviestinjärjestelmän suoramuunnoslähetin/vastaanottimen taajuuksien muodostamiseksi ja kahdella taajuusalueella toimivan radioviestinjärjestelmänsuoramuunnoslähetin/vastaanotin sekä edellisten käyttö matkaviestimessä
FI100286B (fi) * 1996-04-01 1997-10-31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Lähetin/vastaanotin RF-signaalin lähettämiseksi ja vastaanottamiseksi kahdella taajuusalueella
US6230009B1 (en) * 1996-12-27 2001-05-08 At&T Wireless Servic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erting a station in one network of a requested communication from a second network
WO1998050909A1 (en) * 1997-05-05 1998-11-12 Motorola Inc. Subscriber handoff betwee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U4792499A (en) * 1998-07-24 2000-02-1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Enhanced call delivery system
JP3411907B2 (ja) * 1998-10-06 2003-06-03 ノキア ネットワークス オサケ ユキチュア ページング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US6898427B1 (en) * 1999-12-29 2005-05-24 Bells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Method of coupling portab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to first network by way of second network
US6594493B1 (en) * 2000-02-09 2003-07-1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Paging arrangemen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6771983B1 (en) * 2000-11-02 2004-08-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ignaling in a mobile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pooled MSCs
JP4033627B2 (ja) * 2000-11-08 2008-01-1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ページング制御方法およびページング制御システ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FI111423B (fi) 2000-11-28 2003-07-15 Nokia Corp Järjestelmä kanavanvaihdon jälkeen tapahtuvan tietoliikenteen salauksen varmistamiseksi
JP3580250B2 (ja) * 2000-12-22 2004-10-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移動端末
GB2371172B (en) * 2001-01-10 2003-01-0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aging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US6937861B2 (en) * 2001-02-13 2005-08-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dual mode access terminals in a radio network
US20020111154A1 (en) * 2001-02-14 2002-08-15 Eldering Charles A. Location based delivery
US20020173303A1 (en) * 2001-05-16 2002-11-21 Docomo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ies Usa,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I20012256A0 (fi) * 2001-11-20 2001-11-20 Nokia Corp Matkaviestintäverkot ja digitaaliset yleislähetyspalvelut
US7366524B2 (en) * 2002-02-06 2008-04-29 Ntt Docomo Inc. Using subnet relations for paging, authentication, association and to activate network interfaces in heterogeneous access networks
US7069015B2 (en) * 2002-02-14 2006-06-27 Qualcom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serving home agent resources in mobile IP deployment
US7251488B2 (en) * 2002-06-28 2007-07-3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ordinating services in integrated WLAN-cellular systems
US7047036B2 (en) * 2002-07-02 2006-05-1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ff betwee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and a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UMTS)
US7103374B2 (en) * 2002-07-03 2006-09-05 Nokia Corporation Synchronization of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requencies in multiaccess networks
AU2003242944A1 (en) * 2002-07-10 2004-02-0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Interface selection from multiple networks
JP2004140786A (ja) * 2002-08-22 2004-05-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位置管理サーバおよ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JP2004253961A (ja) * 2003-02-19 2004-09-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呼制御サーバおよ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EP1983780B1 (en) * 2002-12-16 2011-07-20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CDMA communication device
JP3979306B2 (ja) * 2003-02-25 2007-09-1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DE60311326T2 (de) * 2003-04-11 2007-05-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Verbindungsaufbau mit mehrfachzugang
JP4216115B2 (ja) * 2003-05-07 2009-01-2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移動端末機及びページング方法
US20040248616A1 (en) * 2003-06-05 2004-12-09 Pecen Mark Edward Method for enabling receipt of a packet-switched page by a mobile station
JP2005080199A (ja) * 2003-09-03 2005-03-24 Sharp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7957352B2 (en) * 2003-10-02 2011-06-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system handoff betwe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of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KR20050046835A (ko) * 2003-11-14 2005-05-19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더미 파일럿 신호를 이용하여 광대역 부호 분할 다중접속망에서 부호 분할 다중 접속망으로 핸드오버하는 방법및 시스템
EP1569487B1 (en) * 2004-02-27 2010-01-2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Intelligent paging in multiple networks
US20050227691A1 (en) * 2004-03-19 2005-10-13 Pecen Mark 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andover between two networks during an ongoing communication
US7505775B2 (en) * 2004-06-25 2009-03-17 Gi Seon Ryu Verifying availability of idle-mode mobile subscriber station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JP2006050515A (ja) * 2004-06-30 2006-02-16 Ntt Docomo Inc 移動ノードおよび移動ノードの制御方法並びに移動ノード制御プログラム
US7826875B2 (en) * 2004-08-13 2010-11-02 Broadcom Corporation Multiple network wake-up
US20060039332A1 (en) * 2004-08-17 2006-02-23 Kotzin Michael D Mechanism for hand off using subscriber detection of synchronized access point beacon transmissions
JP4490769B2 (ja) * 2004-09-03 2010-06-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呼制御サーバ及び呼制御方法
US8238326B2 (en) * 2004-11-18 2012-08-07 Ruckus Wireless, Inc. Maintaining consistent network connections while moving through wireless networks
US20060126582A1 (en) * 2004-12-09 2006-06-15 Nokia Corporation Delivering data to a mobile node in idle mode
US7395085B1 (en) * 2005-03-11 2008-07-01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notifying a multi-mode mobile station of an incoming call
US9042917B2 (en) * 2005-11-07 2015-05-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sitioning for WLANS and other wireless networks
AU2007202006A1 (en) * 2007-04-30 2008-11-20 Ubowireless Pty Limited Wireless Broadband Network Management
US20090163223A1 (en) * 2007-12-21 2009-06-25 Elektrobi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td. Load balancing in mobile environment
US9204449B2 (en) * 2008-01-22 2015-12-01 Alcatel Lucent Method of assigning an idle state access terminal to a carrier in a multiple 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load on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s
WO2009149600A1 (en) * 2008-06-13 2009-12-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of load balancing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8295235B2 (en) * 2009-03-13 2012-10-23 Clearwire Ip Holdings Llc Load balancing multiple among multiple carriers in a secto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5808A (zh) * 2000-01-17 2003-02-05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改善系统间切换性能的方法和系统
EP1492277A2 (en) * 2003-06-27 2004-12-29 Hitachi, Lt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50117546A1 (en) * 2003-12-02 2005-06-02 Marcello Li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inter-technology handoffs with Mobile IP
WO2005057968A1 (en) * 2003-12-05 2005-06-23 Kineto Wireles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xtending the coverage area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anoth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68204A1 (en) * 2016-10-11 2018-04-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ata transmission during handover
US11044642B2 (en) 2016-10-11 2021-06-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ata transmission during handover
CN109246821A (zh) * 2017-06-16 2019-01-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9246821B (zh) * 2017-06-16 2021-11-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30984A3 (en) 2013-12-25
US9526070B2 (en) 2016-12-20
US20200383013A1 (en) 2020-12-03
JP2013240090A (ja) 2013-11-28
JP5010673B2 (ja) 2012-08-29
US9883425B2 (en) 2018-01-30
US20170070920A1 (en) 2017-03-09
EP3393172A1 (en) 2018-10-24
EP3393172B1 (en) 2020-12-16
EP1999903B1 (en) 2013-05-08
US20190028937A1 (en) 2019-01-24
EP2434812A3 (en) 2013-12-18
US20090059829A1 (en) 2009-03-05
EP1999903A1 (en) 2008-12-10
US20120276904A1 (en) 2012-11-01
US10972949B2 (en) 2021-04-06
JP5378566B2 (ja) 2013-12-25
EP2434812B1 (en) 2018-08-22
US20190215736A1 (en) 2019-07-11
EP2530984B1 (en) 2018-12-19
US20190394686A1 (en) 2019-12-26
US20180103399A1 (en) 2018-04-12
EP2530984A2 (en) 2012-12-05
JP2012090282A (ja) 2012-05-10
JP5289539B2 (ja) 2013-09-11
JP2012199965A (ja) 2012-10-18
WO2007110138A1 (en) 2007-10-04
US10117138B2 (en) 2018-10-30
US10785689B2 (en) 2020-09-22
US20180242207A1 (en) 2018-08-23
US20210185576A1 (en) 2021-06-17
US8249037B2 (en) 2012-08-21
CN101411135A (zh) 2009-04-15
US10455461B2 (en) 2019-10-22
US20200245199A1 (en) 2020-07-30
EP1841142A1 (en) 2007-10-03
US9980184B2 (en) 2018-05-22
EP2434812A2 (en) 2012-03-28
CN102638877B (zh) 2014-11-05
US11606735B2 (en) 2023-03-14
US10660000B2 (en) 2020-05-19
JP2009531891A (ja) 2009-09-03
JP5547835B2 (ja) 2014-07-16
CN101411135B (zh) 2012-06-27
US10278097B2 (en) 2019-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11135B (zh) 移动终端的睡眠状态和服务启动
CN101395934B (zh) 用于通信网络中的访问终端的移交的系统和方法
EP2180661B1 (en) Enabling simultaneous use of home network and foreign network by a multihomed mobile node
CN101370266B (zh) 切换方法、终端重新附着方法
US20120069797A1 (en) Method for a communication node with a plurality of communication interfaces to notify dynamic path setup and associates apparatus thereof
CN1954633B (zh) 使用配置转交地址的多媒体通信
US20120063428A1 (en) Interface Switching System, Mobile Node, Proxy Node, and Mobile Management Node
CN101677470B (zh) 服务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27735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quiring user location through user bearer identifier
JP2010537528A (ja) ハンドオーバを実行す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ATSUSHITA ELECTRIC (AMERICA) INTELLECTUAL PROPER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71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718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after: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