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37938A - 一种双频功分器及其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频功分器及其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37938A
CN102637938A CN2011100385547A CN201110038554A CN102637938A CN 102637938 A CN102637938 A CN 102637938A CN 2011100385547 A CN2011100385547 A CN 2011100385547A CN 201110038554 A CN201110038554 A CN 201110038554A CN 102637938 A CN102637938 A CN 1026379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line
branch
characteristic impedance
port
res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3855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37938B (zh
Inventor
孙征宇
张立军
阎跃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li Flat Core Microelectronic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11003855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379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379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379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379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379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tters (AREA)
  • Measurement Of Resistance Or Imped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频功分器及其设计方法。所述双频功分器包括三个端口、六个分支传输线、一个短路枝节、一个开路枝节和两个接地隔离电阻。本发明双频功分器能够实现任意双频、任意功率分配比、任意电阻性负载的功率分配与合成,克服传统Gysel型功分器只能奇次倍频工作、等功率分配、等端口负载的缺陷,满足双频工作的同时结构简单紧凑;设计简单,传输线特性阻抗和隔离电阻阻值动态可调范围大,既能方便取用标准电阻值又能兼顾微带线工艺对传输线特性阻抗的要求;在获得双频特性的同时保留了Gysel型传统功分器适合高功率应用的优点,尤其适合微波双频及高功率分配合成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双频功分器及其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频功分器及其设计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微波通信、雷达系统中,功分器被广泛使用。同相功分器有许多种,Wilkinson型和Gysel型功分器就是其中常见的两种结构。Wilkinson型功分器具有许多优点,然而在高功率应用中,Wilkinson型功分器由于隔离电阻跨接结构导致对输出端的同相要求非常严格,输出端口的相位失配或功率失配造成的功率流失将损耗在隔离电阻上,然而在跨接结构的隔离电阻上不易加装散热装置,热量直接产生在模块内部,将严重影响模块电学特性;而Gysel型功分器克服了Wilkinson型功分器的缺点,其隔离电阻可接出模块并接地,便于散热。加装合适散热系统,Gysel型功分器可承受L波段上至10kW和S波段上至5kW的连续波(CW)功率。
传统的Gysel型功分器结构如图1,图1中Z0为端口特性阻抗,Z1为分支线特性阻抗,R=2Z0为隔离电阻。分支线特性阻抗为
Figure BDA0000046854570000011
线长为λg/4。传统Gysel型功分器能将1口输入的功率从2、3口等分输出,并能在工作频率下,实现三个端口的好的匹配,和两个输出端口间的相互隔离。如果将2、3口作为输入,1口作为输出,则可以作为功率合成器来使用。但是,传统Gysel功分器只能工作在基频和它的奇次谐波下。
随着无线通信的飞速发展,为了充分利用频谱资源,提高信号传输速率,以及增强系统可靠性,双频以及多频通信电路的应用日益普遍。目前的GSM无线通信通常使用的是900MHz和1800MHz两个工作频段;而WLAN无线局域网通常同时使用2.4GHz和5.2GHz两个工作频段。最近几年,国内外对双频Wilkinson功分器的报道逐渐增多,但这些设计均保留了传统Wilkinson型功分器不适合高功率应用的缺陷。
另一方面,Zhengyu Sun等人在文献中(Z.Y.Sun,L.J.Zhang,Y.Z.Liu,and X.D.Tong,“Modified Gysel Power Divider for Dual-Band Applications”IEEE Microw.Wireless Compon.Lett.,vol.21,no.1,pp.16-18,Jan.2011.)基于π型匹配网络提出了一种双频等分Gysel型功分器。但这种结构只能提供等功率分配,且要求三个端口负载必须相同,不能应用于功率不等分,端口负载不同的场合。而且关于双频Gysel型功分器还未有其他研究报告。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双频Wilkinson型功分器不适合高功率应用,传统Gysel型功分器只能工作在基频和它的奇次谐波下,已有双频Gysel型功分器只能等功率分配、端口负载相同的不足,提供一种双频功分器及其设计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频功分器的设计方法包括负载阻值为Zp1的第一端口,负载阻值为Zp2的第二端口,负载阻值为Zp3的第三端口,特性阻抗为Z1的第一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为Z2的第二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为Z3的第三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为Z4的第四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为Z5的第五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为Z6的第六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为Z7的短路枝节,特性阻抗为Z8的开路枝节,阻值为R1的第一隔离电阻和阻值为R2的第二隔离电阻,其中,各分支传输线具有相同的相移值分别为θ,所述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确定所述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接负载的电阻值,功分器的任意两个工作频率f1、f2,并计算任意两个工作频率的频率比以及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的功率分配因子;
步骤b:根据任意两个工作频率的频率比计算出传输线分别在两个工作频率f1、f2上的相移值,其中,在所述工作频率f1上的相移值为θ1,在所述工作频率f2上的相移值为θ2
步骤c:根据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接负载的电阻值,任意两个工作频率的频率比,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的功率分配因子,以及传输线分别在两个工作频率f1、f2上的相移值,计算出各个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值、短路枝节特性阻抗值、开路枝节特性阻抗值、第一隔离电阻值和第二隔离电阻值。
进一步,所述步骤a中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的功率分配因子为
k = P 3 P 2 ,
其中P2为第二端口功率大小,P3为第三端口功率大小。
进一步,所述步骤b中工作频率f1上的相移值θ1和工作频率f2上的相移值θ2分别为:
θ 1 = π 1 + f 2 / f 1 ,
θ 2 = π 1 + f 1 / f 2 .
进一步,所述步骤c包括:
步骤c1:将功分器的所有阻抗值对第一端口负载阻抗Zp1做归一化处理,所述第二端口负载归一化阻值为zp2,所述第三端口负载归一化阻值为zp3
步骤c2:给定任意第一分支传输线归一化特性阻抗值z1,计算出第二分支传输线归一化特性阻抗z2,第四分支传输线归一化特性阻抗z4,短路枝节归一化特性阻抗z7,第五分支传输线归一化特性阻抗z5,开路枝节归一化特性阻抗z8,第三分支传输线归一化特性阻抗z3,第六分支传输线归一化特性阻抗z6,其值分别为:
z 2 = r 2 z 1 + r z 1 - a 2 r 2 ( z 1 / z p 2 ) 2 + ra 2 + r a 2 r - a 2 r 2 ( z 1 / z p 2 ) 2 - r 2 + r ,
Z 4 = Z 1 k z p 2 / z p 3 ,
z 7 = 1 z p 2 ( 1 / z 1 + 1 / z 2 ) - 1 / z 1 - 1 / z 4 ,
z 5 = 1 ( z p 2 / z p 3 ) ( 1 / z 1 + 1 / z 2 ) - 1 / z 4 ,
z 8 = a 2 z 2 z 5 z 1 + z 4 + z 1 z 4 / z 7 - bz 5 - z 2 / b ,
z 3 = 1 + b a 2 z 8 ,
z 6 = 1 + b ba 2 z 8 ,
其中a=tanθ1
步骤c3:给定任意第一隔离电阻归一化阻值r1,计算出第二隔离电阻归一化阻值r2其值分别为:
r 2 = z 6 / z 3 ( z 1 z 4 ) / ( z 2 z 5 ) - ( z 3 / z 6 ) / r 1 ;
步骤c4:将计算出的所有阻抗值对第一端口负载阻抗Zp1做反归一化处理,得到第一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值Z1,第二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值Z2,第三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值Z3,第四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值Z4,第五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值Z5,第六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值Z6,短路枝节特性阻抗值Z7,开路枝节特性阻抗值Z8,第一隔离电阻值R1,第二隔离电阻值R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频功分器包括负载阻值为Zp1的第一端口,负载阻值为Zp2的第二端口,负载阻值为Zp3的第三端口,特性阻抗为Z1的第一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为Z2的第二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为Z3的第三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为Z4的第四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为Z5的第五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为Z6的第六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为Z7的短路枝节,特性阻抗为Z8的开路枝节,阻值为R1的第一隔离电阻和阻值为R2的第二隔离电阻;所述第一分支传输线、第二分支传输线、第三分支传输线、第六分支传输线、第五分支传输线和第四分支传输线依次首尾相连呈一闭合的传输线路;所述第一端口的输入端连接于第一分支传输线和第四分支传输线的连接处;所述第二端口的输入端连接于第一分支传输线和第二分支传输线的连接处;所述第三端口的输入端连接于第四分支传输线和第五分支传输线的连接处;所述短路枝节一端连接于第一分支传输线和第四分支传输线的连接处,另一端短路接地;所述开路枝节一端连接于第三分支传输线和第六分支传输线的连接处,另一端开路;所述第一隔离电阻一端连接于第二分支传输线和第三分支传输线的连接处,另一端短路接地;所述第二隔离电阻一端连接于第五分支传输线和第六分支传输线的连接处,另一端短路接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双频功分器设计方法得到的功分器能够实现任意双频、任意功率分配比、任意电阻性负载的功率分配与合成,克服了传统Gysel型功分器只能奇次倍频工作、等功率分配、等端口负载的缺陷,在任意双频工作点上实现三个端口的好的匹配,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的好的隔离,第一端口与第二、第三端口功率低损耗传输,满足双频工作的同时结构简单紧凑;本发明双频功分器的设计简单,传输线特性阻抗和隔离电阻阻值动态可调范围大,既能方便取用标准电阻值又能兼顾微带线工艺对传输线特性阻抗的要求;本发明双频功分器在获得双频特性的同时保留了Gysel型传统功分器适合高功率应用的优点,尤其适合微波双频及高功率分配合成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Gysel型功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双频功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双频功分器的实物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双频功分器的端口反射系数频谱特性;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双频功分器的端口传输系数和隔离系数频谱特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双频功分器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双频功分器包括第一端口11、第二端口12、第三端口13、第一分支传输线1、第二分支传输线2、第三分支传输线3、第四分支传输线4、第五分支传输线5、第六分支传输线6、短路枝节7、开路枝节8、第一隔离电阻9和第二隔离电阻10。其中,第一端口11的输入端连接于第一分支传输线1和第四分支传输线4的连接处;第二端口12的输入端连接于第一分支传输线1和第二分支传输线2的连接处;第三端口13的输入端连接于第四分支传输线4和第五分支传输线5的连接处;短路枝节7一端连接于第一分支传输线1和第四分支传输线4的连接处,另一端短路接地;开路枝节8一端连接于第三分支传输线3和第六分支传输线6的连接处,另一端开路;第一隔离电阻9一端连接于第二分支传输线2和第三分支传输线3的连接处,另一端短路接地;第二隔离电阻10一端连接于第五分支传输线5和第六分支传输线6的连接处,另一端短路接地。
本发明双频功分器第一分支传输线1特性阻抗为Z1,第二分支传输线2特性阻抗为Z2,第三分支传输线3特性阻抗为Z3,第四分支传输线4特性阻抗为Z4,第五分支传输线5特性阻抗为Z5,第六分支传输线6特性阻抗为Z6,短路枝节7特性阻抗为Z7,开路枝节8特性阻抗为Z8,各传输线具有相同的相移值分别为θ;第一隔离电阻9阻值为R1,第二隔离电阻10阻值为R2
设计双频功分器的具体执行步骤为:
步骤a1:确定第一端口负载阻值为Zp1,第二端口负载阻值为Zp2,第三端口负载阻值为Zp3
步骤a2:确定任意两个工作频点f1、f2,并计算两者频率比f2/f1
步骤a3:确定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的功率分配因子
k = P 3 P 2 ,
其中P2为第二端口功率大小,P3为第三端口功率大小。
步骤b1:根据频率比计算出传输线在任意两个工作频点上的相移值,计算在第一工作频点f1上的相移值θ1和在第二工作频点f2上的相移值θ2分别为:
θ 1 = π 1 + f 2 / f 1 ,
θ 2 = π 1 + f 1 / f 2 .
步骤c1:将所有阻抗值对第一端口负载阻抗Zp1做归一化处理,第二端口负载归一化阻值zp2,第三端口负载归一化阻值zp3,给定任意第一分支传输线归一化特性阻抗值z1
步骤c2:计算第二分支传输线归一化特性阻抗z2,其值为:
z 2 = r 2 z 1 + r z 1 - a 2 r 2 ( z 1 / z p 2 ) 2 + ra 2 + r a 2 r - a 2 r 2 ( z 1 / z p 2 ) 2 - r 2 + r ,
其中a=tanθ1
步骤c3:计算第四分支传输线归一化特性阻抗z4,其值为:
Z 4 = Z 1 k z p 2 / z p 3 .
步骤c4:计算短路枝节归一化特性阻抗z7,其值为:
z 7 = 1 z p 2 ( 1 / z 1 + 1 / z 2 ) - 1 / z 1 - 1 / z 4 .
步骤c5:计算第五分支传输线归一化特性阻抗z5,其值为:
z 5 = 1 ( z p 2 / z p 3 ) ( 1 / z 1 + 1 / z 2 ) - 1 / z 4 .
步骤c6:计算开路枝节归一化特性阻抗z8,其值为:
z 8 = a 2 z 2 z 5 z 1 + z 4 + z 1 z 4 / z 7 - bz 5 - z 2 / b ,
其中 b = k z 2 z 5 z p 3 z p 2 .
步骤c7:计算第三分支传输线归一化特性阻抗z3,其值为:
z 3 = 1 + b a 2 z 8
步骤c8:计算第六分支传输线归一化特性阻抗z6,其值为:
z 6 = 1 + b ba 2 z 8 .
步骤d1:给定任意第一隔离电阻归一化阻值r1,计算出第二隔离电阻归一化阻值r2,其值分别为:
r 2 = z 6 / z 3 ( z 1 z 4 ) / ( z 2 z 5 ) - ( z 3 / z 6 ) / r 1 .
步骤e1:将计算出的所有阻抗值对第一端口负载阻抗Zp1做反归一化处理,得到第一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值Z1,第二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值Z2,第三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值Z3,第四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值Z4,第五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值Z5,第六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值Z6,短路枝节特性阻抗值Z7,开路枝节特性阻抗值Z8,第一隔离电阻值R1,第二隔离电阻值R2
步骤f1:根据计算出的传输线阻抗值和相移值以及所用板材特性综合出实际传输线线宽和线长。
本发明提供的双频功分器可直接印制在高频PCB印制板上。本发明的传输线线长及线宽等根据使用频率及PCB板材的不同而不同。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双频功分器的实物图,所用的双频工作点为1GHz和2GHz,端口负载阻抗均为50Ω,第三端口和第二端口的功率分配比为2∶1,高频PCB板材是Taconic TLX-8,介电常数2.55,厚度0.787mm。设计具体执行步骤为:
步骤a1:确定第一端口负载阻值为Zp1=50Ω,第二端口负载阻值为Zp2=50Ω,第三端口负载阻值为Zp3=50Ω。
步骤a 2:确定任意两个工作频点f1=1GHz、f2=2GHz,并计算两者频率比f2/f1=2。
步骤a3:确定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的功率分配因子
k = P 3 P 2 = 2 ,
其中P2为第二端口功率大小,P3为第三端口功率大小。
步骤b1:根据频率比计算出传输线在任意两个工作频点上的相移值,计算在第一工作频点f1上的相移值θ1和在第二工作频点f2上的相移值θ2分别为:
Figure BDA0000046854570000102
Figure BDA0000046854570000103
步骤c1:将所有阻抗值对第一端口负载阻抗Zp1做归一化处理,第二端口负载归一化阻值zp2=1,第三端口负载归一化阻值zp3=1,给定任意第一分支传输线归一化特性阻抗值z1=1.076。
步骤c2:计算第二分支传输线归一化特性阻抗z2,其值为:
z 2 = r 2 z 1 + r z 1 - a 2 r 2 ( z 1 / z p 2 ) 2 + ra 2 + r a 2 r - a 2 r 2 ( z 1 / z p 2 ) 2 - r 2 + r = 0.5604 ,
其中
Figure BDA0000046854570000105
a=tanθ1
步骤c3:计算第四分支传输线归一化特性阻抗z4,其值为:
Z 4 = Z 1 k z p 2 / z p 3 = 0.7608 .
步骤c4:计算短路枝节归一化特性阻抗z7,其值为:
z 7 = 1 z p 2 ( 1 / z 1 + 1 / z 2 ) - 1 / z 1 - 1 / z 4 = 2.1272 .
步骤c5:计算第五分支传输线归一化特性阻抗z5,其值为:
z 5 = 1 ( z p 2 / z p 3 ) ( 1 / z 1 + 1 / z 2 ) - 1 / z 4 = 0.7146 .
步骤c6:计算开路枝节归一化特性阻抗z8,其值为:
z 8 = a 2 z 2 z 5 z 1 + z 4 + z 1 z 4 / z 7 - bz 5 - z 2 / b = 1.3002 ,
其中 b = k z 2 z 5 z p 3 z p 2 .
步骤c7:计算第三分支传输线归一化特性阻抗z3,其值为:
z 3 = 1 + b a 2 z 8 = 0.9141 .
步骤c8:计算第六分支传输线归一化特性阻抗z6,其值为:
z 6 = 1 + b ba 2 z 8 = 0.8242 .
步骤d1:给定任意第一隔离电阻归一化阻值r1=1.24,计算出第二隔离电阻归一化阻值r2,其值分别为:
r 2 = z 6 / z 3 ( z 1 z 4 ) / ( z 2 z 5 ) - ( z 3 / z 6 ) / r 1 = 0.784 .
步骤e1:将计算出的所有阻抗值对第一端口负载阻抗Zp1做反归一化处理,得到第一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值Z1=53.8Ω,第二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值Z2=28.0Ω,第三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值Z3=45.7Ω,第四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值Z4=38.0Ω,第五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值Z5=35.7Ω,第六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值Z6=41.2Ω,短路枝节特性阻抗值Z7=106.4Ω,开路枝节特性阻抗值Z8=65.0Ω,第一隔离电阻值R1=62Ω,第二隔离电阻值R2=39.2Ω。
步骤f1:根据计算出的传输线阻抗值和相移值以及所用板材特性综合出实际传输线线宽和线长。
如图4所示,双频功分器的端口负载阻抗均为50Ω,第三端口和第二端口的功率分配比为2∶1,第一端口反射系数为S11,第二端口反射系数为S22,第三端口反射系数为S33,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双频工作点1GHz和2GHz时,三个端口的反射系数模值均小于-18dB,有好的端口匹配特性。
如图5所示,双频功分器的端口负载阻抗均为50Ω,第三端口和第二端口的功率分配比为2∶1,第一端口到第二端口的传输系数S21,第一端口到第三端口传输系数S31,第二、第三端口间的隔离系数S23,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双频工作点1GHz和2GHz时,第一端口到第二端口的传输系数模值大于-5.3dB,第一端口到第三端口的传输系数模值大于-2.0dB,有好的功率分配特性和低传输损耗特性,第二端口到第三端口的隔离系数模值小于-23dB,有好的端口隔离特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双频功分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频功分器包括负载阻值为Zp1的第一端口,负载阻值为Zp2的第二端口,负载阻值为Zp3的第三端口,特性阻抗为Z1的第一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为Z2的第二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为Z3的第三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为Z4的第四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为Z5的第五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为Z6的第六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为Z7的短路枝节,特性阻抗为Z8的开路枝节,阻值为R1的第一隔离电阻和阻值为R2的第二隔离电阻,其中,各分支传输线具有相同的相移值分别为θ,所述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确定所述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接负载的电阻值,功分器的任意两个工作频率f1、f2,并计算任意两个工作频率的频率比以及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的功率分配因子;
步骤b:根据任意两个工作频率的频率比计算出传输线分别在两个工作频率f1、f2上的相移值,其中,在所述工作频率f1上的相移值为θ1,在所述工作频率f2上的相移值为θ2
步骤c:根据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接负载的电阻值,任意两个工作频率的频率比,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的功率分配因子,以及传输线分别在两个工作频率f1、f2上的相移值,计算出各个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值、短路枝节特性阻抗值、开路枝节特性阻抗值、第一隔离电阻值和第二隔离电阻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功分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的功率分配因子为
k = P 3 P 2 ,
其中P2为第二端口功率大小,P3为第三端口功率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功分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工作频率f1上的相移值θ1和工作频率f2上的相移值θ2分别为:
θ 1 = π 1 + f 2 / f 1 ,
θ 2 = π 1 + f 1 / f 2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功分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包括:
步骤c1:将功分器的所有阻抗值对第一端口负载阻抗Zp1做归一化处理,所述第二端口负载归一化阻值为zp2,所述第三端口负载归一化阻值为zp3
步骤c2:给定任意第一分支传输线归一化特性阻抗值z1,计算出第二分支传输线归一化特性阻抗z2,第四分支传输线归一化特性阻抗z4,短路枝节归一化特性阻抗z7,第五分支传输线归一化特性阻抗z5,开路枝节归一化特性阻抗z8,第三分支传输线归一化特性阻抗z3,第六分支传输线归一化特性阻抗z6,其值分别为:
z 2 = r 2 z 1 + r z 1 - a 2 r 2 ( z 1 / z p 2 ) 2 + ra 2 + r a 2 r - a 2 r 2 ( z 1 / z p 2 ) 2 - r 2 + r ,
Z 4 = Z 1 k z p 2 / z p 3 ,
z 7 = 1 z p 2 ( 1 / z 1 + 1 / z 2 ) - 1 / z 1 - 1 / z 4 ,
z 5 = 1 ( z p 2 / z p 3 ) ( 1 / z 1 + 1 / z 2 ) - 1 / z 4 ,
z 8 = a 2 z 2 z 5 z 1 + z 4 + z 1 z 4 / z 7 - bz 5 - z 2 / b ,
z 3 = 1 + b a 2 z 8 ,
z 6 = 1 + b ba 2 z 8 ,
其中
Figure FDA0000046854560000033
a=tanθ1
Figure FDA0000046854560000034
步骤c3:给定任意第一隔离电阻归一化阻值r1,计算出第二隔离电阻归一化阻值r2其值分别为:
r 2 = z 6 / z 3 ( z 1 z 4 ) / ( z 2 z 5 ) - ( z 3 / z 6 ) / r 1 ;
步骤c4:将计算出的所有阻抗值对第一端口负载阻抗Zp1做反归一化处理,得到第一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值Z1,第二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值Z2,第三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值Z3,第四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值Z4,第五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值Z5,第六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值Z6,短路枝节特性阻抗值Z7,开路枝节特性阻抗值Z8,第一隔离电阻值R1,第二隔离电阻值R2
5.一种双频功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频功分器由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设计方法设计而成,其包括负载阻值为Zp1的第一端口,负载阻值为Zp2的第二端口,负载阻值为Zp3的第三端口,特性阻抗为Z1的第一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为Z2的第二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为Z3的第三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为Z4的第四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为Z5的第五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为Z6的第六分支传输线,特性阻抗为Z7的短路枝节,特性阻抗为Z8的开路枝节,阻值为R1的第一隔离电阻和阻值为R2的第二隔离电阻;所述第一分支传输线、第二分支传输线、第三分支传输线、第六分支传输线、第五分支传输线和第四分支传输线依次首尾相连呈一闭合的传输线路;所述第一端口的输入端连接于第一分支传输线和第四分支传输线的连接处;所述第二端口的输入端连接于第一分支传输线和第二分支传输线的连接处;所述第三端口的输入端连接于第四分支传输线和第五分支传输线的连接处;所述短路枝节一端连接于第一分支传输线和第四分支传输线的连接处,另一端短路接地;所述开路枝节一端连接于第三分支传输线和第六分支传输线的连接处,另一端开路;所述第一隔离电阻一端连接于第二分支传输线和第三分支传输线的连接处,另一端短路接地;所述第二隔离电阻一端连接于第五分支传输线和第六分支传输线的连接处,另一端短路接地。
CN201110038554.7A 2011-02-15 2011-02-15 一种双频功分器及其设计方法 Active CN1026379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38554.7A CN102637938B (zh) 2011-02-15 2011-02-15 一种双频功分器及其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38554.7A CN102637938B (zh) 2011-02-15 2011-02-15 一种双频功分器及其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37938A true CN102637938A (zh) 2012-08-15
CN102637938B CN102637938B (zh) 2014-10-22

Family

ID=46622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38554.7A Active CN102637938B (zh) 2011-02-15 2011-02-15 一种双频功分器及其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37938B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90151A (zh) * 2013-08-30 2014-01-01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l波段宽频带圆极化微带天线
CN104078736A (zh) * 2013-03-26 2014-10-01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小型化宽带功分器电路
CN104798249A (zh) * 2012-11-15 2015-07-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灵活输出间距的紧凑功率分配器/合成器
CN104966881A (zh) * 2015-06-30 2015-10-07 南通大学 一种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
CN105024125A (zh) * 2015-07-13 2015-11-0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三等分奇数结构功分/合路器
CN105655681A (zh) * 2016-03-17 2016-06-08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S波段3路径向功率合成器
KR101757974B1 (ko) 2015-05-28 2017-07-13 금오공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비대칭 지셀 전력분배기
CN108417957A (zh) * 2018-05-15 2018-08-17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负群时延Gysel功分器及其设计方法
CN109167141A (zh) * 2018-07-31 2019-01-08 南京理工大学 多路任意功分比Gysel型功分器的设计方法
CN110932743A (zh) * 2018-09-17 2020-03-27 天津大学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 一种具有双频隔离效果的生命体征多普勒雷达电路结构
CN111146553A (zh) * 2020-01-10 2020-05-12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具有独立任意功分比的双频平衡/不平衡功分器
CN111509351A (zh) * 2020-03-27 2020-08-07 四川和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吉赛尔功分器
CN115313011A (zh) * 2022-09-05 2022-11-08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一种具有高功分比的双频Gysel功分滤波器
CN115332755A (zh) * 2022-08-31 2022-11-11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一种双频等分Gysel功分滤波器
CN115775963A (zh) * 2022-11-01 2023-03-1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宽带多支节Gysel型功分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99114U (zh) * 2010-06-23 2011-01-05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基于Gysel型功分器的微波双频功分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99114U (zh) * 2010-06-23 2011-01-05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基于Gysel型功分器的微波双频功分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HENGYU SUN ET AL.: "Design of Unequal Dual-Band Gysel Power Divider With Arbitrary Termination Resistance", 《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8249A (zh) * 2012-11-15 2015-07-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灵活输出间距的紧凑功率分配器/合成器
CN104798249B (zh) * 2012-11-15 2019-04-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灵活输出间距的紧凑功率分配器/合成器
CN104078736A (zh) * 2013-03-26 2014-10-01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小型化宽带功分器电路
CN103490151B (zh) * 2013-08-30 2015-08-26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l波段宽频带圆极化微带天线
CN103490151A (zh) * 2013-08-30 2014-01-01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l波段宽频带圆极化微带天线
KR101757974B1 (ko) 2015-05-28 2017-07-13 금오공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비대칭 지셀 전력분배기
CN104966881B (zh) * 2015-06-30 2019-01-15 南通大学 一种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
CN104966881A (zh) * 2015-06-30 2015-10-07 南通大学 一种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
CN105024125A (zh) * 2015-07-13 2015-11-0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三等分奇数结构功分/合路器
CN105024125B (zh) * 2015-07-13 2017-08-1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三等分奇数结构功分/合路器
CN105655681A (zh) * 2016-03-17 2016-06-08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S波段3路径向功率合成器
CN108417957B (zh) * 2018-05-15 2021-03-16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负群时延Gysel功分器及其设计方法
CN108417957A (zh) * 2018-05-15 2018-08-17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负群时延Gysel功分器及其设计方法
CN109167141A (zh) * 2018-07-31 2019-01-08 南京理工大学 多路任意功分比Gysel型功分器的设计方法
CN109167141B (zh) * 2018-07-31 2021-06-18 南京理工大学 多路任意功分比Gysel型功分器的设计方法
CN110932743A (zh) * 2018-09-17 2020-03-27 天津大学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 一种具有双频隔离效果的生命体征多普勒雷达电路结构
CN111146553A (zh) * 2020-01-10 2020-05-12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具有独立任意功分比的双频平衡/不平衡功分器
CN111509351A (zh) * 2020-03-27 2020-08-07 四川和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吉赛尔功分器
CN115332755A (zh) * 2022-08-31 2022-11-11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一种双频等分Gysel功分滤波器
CN115332755B (zh) * 2022-08-31 2023-05-16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一种双频等分Gysel功分滤波器
CN115313011A (zh) * 2022-09-05 2022-11-08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一种具有高功分比的双频Gysel功分滤波器
CN115313011B (zh) * 2022-09-05 2024-05-07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一种具有高功分比的双频Gysel功分滤波器
CN115775963A (zh) * 2022-11-01 2023-03-1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宽带多支节Gysel型功分器
CN115775963B (zh) * 2022-11-01 2024-03-1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宽带多支节Gysel型功分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37938B (zh) 2014-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37938B (zh) 一种双频功分器及其设计方法
Park et al. A dual-band Wilkinson power divider
Wu et al. An analytical design method for a novel dual-band unequal coupler with four arbitrary terminated resistances
Yu et al. Dual-band unequal-power quadrature branch-line coupler with coupled lines
CN103390786B (zh) 一种具有任意功分比和相位输出特性的三端口微带功分器
CN202721250U (zh) 一种混合型功分器
CN201699114U (zh) 一种基于Gysel型功分器的微波双频功分器
CN101674059A (zh) 应用于频率依赖性复数阻抗的严格双频带阻抗匹配器
Li et al. A generalized coupled-line dual-band Wilkinson power divider with extended ports
Wu et al. Dual-band modified Wilkinson power divider without transmission line stubs and reactive components
Kim A 10: 1 unequal Gysel power divider using a capacitive loaded transmission line
Xia et al. A new dual band balanced-to-balanced power divider
CN102324613A (zh) 功率分配器、电子器件、射频前端装置和功率分配方法
CN202121048U (zh) 功率分配器、电子器件、射频前端装置
Yadav et al. Balanced-to-unbalanced in-phase power divider
Santiko et al. Development of dual band power divider using meander line technique for local oscillator system
Li et al. A novel modified dual-frequency Wilkinson power divider with open stubs and optional isolation
Wang et al. Study of wideband microstrip 90 3-dB two-branch coupler with minimum amplitude and phase imbalance
Rahim et al. Development of branchline coupler using parallel coupled transmission lines
Zhou et al. Design of broadband impedance transformer using coupled microstrip transmission lines
Sun et al. Unequal dual-band rat-race coupler based on dual-frequency 180 degree phase shifter
Cao et al. A miniaturized 90° Schiffman phase shifter with open-circuited trans-directional coupled lines
Zhang et al. 180-degree 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 hybrid and its application to broadband millimeter-wave single balanced mixer design
Wu et al. An asymmetric arbitrary branch-line coupler terminated by one group of complex impedances
Lin et al. A novel compact dual-band branch-line coupl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8

Address after: 510000 601, building a, 136 Kaiyuan Avenu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oXin integrated circuit technology (Guangdo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29 Beijing city Chaoyang District Beitucheng West Road No. 3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Patentee before: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29

Address after: 510000 room 710, Jianshe building, No. 348, Kaifa Avenu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Ruili flat core Microelectronics (Guang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601, building a, 136 Kaiyuan Avenu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oXin integrated circuit technology (Guangdo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