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66881B - 一种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66881B
CN104966881B CN201510375121.9A CN201510375121A CN104966881B CN 104966881 B CN104966881 B CN 104966881B CN 201510375121 A CN201510375121 A CN 201510375121A CN 104966881 B CN104966881 B CN 1049668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transmission line
line structure
type transmission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7512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66881A (zh
Inventor
施金
徐凯
秦伟
陈建新
唐慧
周立衡
包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aiba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37512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6688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66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68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668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668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双频带功分器为单端设计,没有共模抑制且不方便与差分器件相连接,以致实现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尺寸大且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所述功分器包括:六个端口(1‑6);其中,端口(1和2)组成平衡式端口(A),端口(3和4)组成平衡式端口(B),端口(5和6)组成平衡式端口(C);五对T型传输线结构(7和8、11和12、13和14、15和16、17和18)和两个单独的T型传输线结构(9、10);四个电阻(19‑22);所述功分器的整个结构是一个对称的结构;填补了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的空白,在实现功率分配的同时,还实现了双频带工作,共模抑制功能,并方便与平衡式电路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及微波功率分配、馈电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
背景技术
现如今,随着射频系统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平衡式电路因为其方便与其它平衡式器件相连接以及具有较好地共模抑制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另一方面,功分器作为微波系统中重要的一种器件,它按一定的比例对微波信号进行功率分配;并且功分器在实现各种功能的微波组件,馈电网络以及整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平衡式功分器的设计显得很重要。
另外,随着通信系统的发展,不同的通信系统具有不同的需求(如宽带宽、结构紧凑和多频带等)。在这些需求中,多频带工作因其可以减少电路尺寸和系统成本而显得尤为重要。可见,平衡式功分器的设计结合多频带功能可为通信系统电路设计带来新的突破。但是,目前只有单端的多频带功分器,还没有平衡式的多频带功分器。如果以现有的技术来实现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最起码需要一个双频带的单端功分器和三个巴伦,这样会导致电路尺寸大和成本过高。
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存在,双频带功分器为单端设计,没有共模抑制且不方便与差分器件相连接,以致实现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尺寸大且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双频带功分器为单端设计,没有共模抑制且不方便与差分器件相连接,以致实现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尺寸大且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填补了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的空白,在实现功率分配的同时,还实现了双频带工作,共模抑制功能,并方便与平衡式电路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包括:
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端口对称设置的第二端口、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对称设置的第四端口、第五端口、与所述第五端口对称设置的第六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组成第一平衡式端口,所述第三端口和所述第四端口组成第二平衡式端口,所述第五端口和所述第六端口组成第三平衡式端口,所述第一平衡式端口为信号输入端口,所述第二平衡式端口和所述第三平衡式端口为信号输出端口;
串联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之间且对称设置的第一T型传输线结构和第二T型传输线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之间的第三T型传输线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五端口之间的第四T型传输线结构,串联连接于所述第三端口和所述第五端口之间且对称设置的第五T型传输线结构和第六T型传输线结构,串联连接于所述第三端口和所述第四端口之间且对称设置的第七T型传输线结构和第八T型传输线结构,串联连接于所述第五端口和所述第六端口之间且对称设置的第九T型传输线结构和第十T型传输线结构,串联连接于所述第四端口和所述第六端口之间且对称设置的第十一T型传输线结构和第十二T型传输线结构;
串联于所述第三端口和所述第五T型传输线结构的连接线上的第一电阻,串联于所述第四端口和所述第十一T型传输线结构的连接线上的第二电阻,串联于所述第五端口和所述第六T型传输线结构的连接线上的第三电阻,串联于所述第六端口和所述第十二T型传输线结构的连接线上的第四电阻。
可选的,任一T型传输线结构包括两条横向传输线和一条开路枝节;
所述两条横向传输线串联,所述开路枝节连接在所述两条横向传输线的连接点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T型传输线结构包括:第一横向传输线、第二横向传输线和第一开路枝节;
所述第一横向传输线和所述第二横向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均为第一阻抗、电长度均为第一电长度,所述第一开路枝节的特性阻抗为第二阻抗值、电长度为第二电长度;
所述第二T型传输线结构、所述第五T型传输线结构、所述第六T型传输线结构、所述第七T型传输线结构、所述第八T型传输线结构、所述第九T型传输线结构、所述第十T型传输线结构、所述第十一T型传输线结构和所述第十二T型传输线结构均与所述第一T型传输线结构相同。
可选的,所述第三T型传输线结构包括:第三横向传输线、第四横向传输线和第二开路枝节;
所述第三横向传输线和所述第四横向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均为第三阻抗、电长度均为第三电长度,所述第二开路枝节的特性阻抗为第四阻抗、电长度为第四电长度;
所述第四T型传输线结构与所述第三T型传输线结构相同。
可选的,所述两条横向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均为ZT1、电长度均为QT1,所述开路枝节的特性阻抗为ZT2、电长度为QT2,任一T型传输线结构满足下列公式(1)、(2)和(3):
ZT1tanQT1=±ZC (1)
其中,ZC为传统的四分之一波长的传输线的特性阻抗,f1和f2为所述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的两个工作频率。
可选的,所述传统的四分之一波长的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欧姆。
可选的,所述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的两个工作频率的比值需要满足条件:f2/f1>3。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阻抗值均为50欧姆。
可选的,所述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的结构通过微带线实现,或通过共模波导和带状线实现。
本发明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在本发明中,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的电路结构包括6个端口(即第一至第六端口),其中,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组成第一平衡式端口,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组成第二平衡式端口,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组成第三平衡式端口,从而构成了平衡式的电路结构,以方便与其它平衡式电路连接。并且,整个电路结构是由5对T型传输线结构(即第一和第二T型传输线结构,第五和第六T型传输线结构,第七和第八T型传输线结构,第九和第十T型传输线结构,第十一和第十二T型传输线结构),2个单独的T型传输线结构(第三、第四T型传输线结构)以及4个电阻(即第一、二、三、四电阻)组成的,整个电路结构对称。通过第一和第二、第七和第八、第九和第十这三对T型传输线结构,可以在第一平衡式端口(即信号输入端口)、第二平衡式端口和第三平衡式端口(即两个信号输出端口)处产生两个频带的差分信号,通过第三、第四这两个单独的T型传输线结构将第一平衡式端口的差分信号平均分配到第二平衡式端口和第三平衡式端口,并能工作在两个频带。同时第五和第六、第十一和第十二这两对T型传输线结构和4个电阻可以实现两个输出端口之间的隔离。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双频带功分器为单端设计,没有共模抑制且不方便与差分器件相连接,以致实现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尺寸大且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填补了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的空白,在实现功率分配的同时,还实现了双频带工作,共模抑制功能,并方便与平衡式电路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T型传输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两个不同频率比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的差模响应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两个不同频率比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的共模响应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同Z1和Z2值的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的差模响应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同Z1和Z2值的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的共模响应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的电路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电路的实测差模响应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电路的实测共模响应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双频带功分器为单端设计,没有共模抑制且不方便与差分器件相连接,以致实现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尺寸大且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填补了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的空白,在实现功率分配的同时,还实现了双频带工作,共模抑制功能,并方便与平衡式电路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包括: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端口对称设置的第二端口、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对称设置的第四端口、第五端口、与所述第五端口对称设置的第六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组成第一平衡式端口,所述第三端口和所述第四端口组成第二平衡式端口,所述第五端口和所述第六端口组成第三平衡式端口,所述第一平衡式端口为信号输入端口,所述第二平衡式端口和所述第三平衡式端口为信号输出端口;串联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之间且对称设置的第一T型传输线结构和第二T型传输线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之间的第三T型传输线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口和所述第五端口之间的第四T型传输线结构,串联连接于所述第三端口和所述第五端口之间且对称设置的第五T型传输线结构和第六T型传输线结构,串联连接于所述第三端口和所述第四端口之间且对称设置的第七T型传输线结构和第八T型传输线结构,串联连接于所述第五端口和所述第六端口之间且对称设置的第九T型传输线结构和第十T型传输线结构,串联连接于所述第四端口和所述第六端口之间且对称设置的第十一T型传输线结构和第十二T型传输线结构;串联于所述第三端口和所述第五T型传输线结构的连接线上的第一电阻,串联于所述第四端口和所述第十一T型传输线结构的连接线上的第二电阻,串联于所述第五端口和所述第六T型传输线结构的连接线上的第三电阻,串联于所述第六端口和所述第十二T型传输线结构的连接线上的第四电阻。
可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的电路结构包括6个端口(即第一至第六端口),其中,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组成第一平衡式端口,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组成第二平衡式端口,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组成第三平衡式端口,从而构成了平衡式的电路结构,以方便与其它平衡式电路连接。并且,整个电路结构是由5对T型传输线结构(即第一和第二T型传输线结构,第五和第六T型传输线结构,第七和第八T型传输线结构,第九和第十T型传输线结构,第十一和第十二T型传输线结构),2个单独的T型传输线结构(第三、第四T型传输线结构)以及4个电阻(即第一、二、三、四电阻)组成的,整个电路结构对称。通过第一和第二、第七和第八、第九和第十这三对T型传输线结构,可以在第一平衡式端口(即信号输入端口)、第二平衡式端口和第三平衡式端口(即两个信号输出端口)处产生两个频带的差分信号,通过第三、第四这两个单独的T型传输线结构将第一平衡式端口的差分信号平均分配到第二平衡式端口和第三平衡式端口,并能工作在两个频带。同时第五和第六、第十一和第十二这两对T型传输线结构和4个电阻可以实现两个输出端口之间的隔离。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双频带功分器为单端设计,没有共模抑制且不方便与差分器件相连接,以致实现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尺寸大且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填补了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的空白,在实现功率分配的同时,还实现了双频带工作,共模抑制功能,并方便与平衡式电路连接。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包括:
第一端口1、与第一端口1对称设置的第二端口2、第三端口3、与第三端口3对称设置的第四端口4、第五端口5、与第五端口5对称设置的第六端口6,第一端口1和第二端口2组成第一平衡式端口A,第三端口3和第四端口4组成第二平衡式端口B,第五端口5和第六端口6组成第三平衡式端口C,第一平衡式端口A为信号输入端口,第二平衡式端口B和第三平衡式端口C为信号输出端口,从而构成了平衡式的电路结构;
串联连接于第一端口1和第二端口2之间且对称设置的第一T型传输线结构7和第二T型传输线结构8,连接于第一端口1和第三端口3之间的第三T型传输线结构9,连接于第二端口2和第五端口5之间的第四T型传输线结构10,串联连接于第三端口3和第五端口5之间且对称设置的第五T型传输线结构11和第六T型传输线结构12,串联连接于第三端口3和第四端口4之间且对称设置的第七T型传输线结构13和第八T型传输线结构14,串联连接于第五端口5和第六端口6之间且对称设置的第九T型传输线结构15和第十T型传输线结构16,串联连接于第四端口4和第六端口6之间且对称设置的第十一T型传输线结构17和第十二T型传输线结构18;
串联于第三端口3和第五T型传输线结构11的连接线上的第一电阻19,串联于第四端口4和第十一T型传输线结构17的连接线上的第二电阻20,串联于第五端口5和第六T型传输线结构12的连接线上的第三电阻21,串联于第六端口6和第十二T型传输线结构18的连接线上的第四电阻22。
请参考图2,为本实施方案中T型传输线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案中任一T型传输线结构包括两条横向传输线(2-1和2-2)和一条开路枝节2-3;两条横向传输线(2-1和2-2)串联,开路枝节2-3连接在两条横向传输线的连接点上。如图2所示,两条横向传输线(2-1和2-2)不相连的两端(2-4和2-5)用于与各端口和/或其它T型传输线结构连接。其中,两条横向传输线(2-1和2-2)的特性阻抗均为ZT1、电长度均为QT1,开路枝节2-3的特性阻抗为ZT2、电长度为QT2,任一T型传输线结构满足下列公式(1)、(2)和(3):
ZT1tanQT1=±ZC (1)
其中,ZC为传统的四分之一波长的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具体可取f1和f2为所述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的两个工作频率,如f1=1GHz、f2=4GHz。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案中,第一至第十二T型传输线结构(7-18)均具备上述图2所示T型传输线结构的特性,可得如图3所示的平衡式功分器的电路原理图,在图3中,第三、第四、第七、第八、第九和第十T型传输线结构(9、10、13、14、15和16)的开路枝节均折放在电路结构的外部,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折放在电路结构的内部。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成对的T型传输线结构(7和8、11和12、13和14、15和16、17和18)和单独的T型传输线结构(9、10)的特性阻抗和电长度具有不同的取值。
具体的,对于成对的T型传输线结构,其每一个T型传输线结构特性均相同,以第一T型传输线结构7为例,仍请参考图3,第一T型传输线结构7包括:第一横向传输线71、第二横向传输线72和第一开路枝节73;第一横向传输线71和第二横向传输线72的特性阻抗均为第一阻抗(记作Z1)、电长度均为第一电长度(记作θ1),第一开路枝节73的特性阻抗为第二阻抗(记作Z2)、电长度为第二电长度(记作θ2);其中,第一横向传输线71和第二横向传输线72对应图2中的两条横向传输线(2-1和2-2),第一开路枝节73对应图2中的开路枝节2-3,也就是说,Z1、θ1、Z2、θ2分别与ZT1、QT1、ZT2、QT2对应。并且,第二T型传输线结构8、第五T型传输线结构11、第六T型传输线结构12、第七T型传输线结构13、第八T型传输线结构14、第九T型传输线结构15、第十T型传输线结构16、第十一T型传输线结构17和第十二T型传输线结构18均与第一T型传输线结构7相同。对于单独的T型传输线结构,其每一个T型传输线结构特性均相同,以第三T型传输线结构9为例,仍请参考图3,第三T型传输线结构9包括:第三横向传输线91、第四横向传输线92和第二开路枝节93;第三横向传输线91和第四横向传输线92的特性阻抗均为第三阻抗(记作Z3)、电长度均为第三电长度(记作θ3),第二开路枝节93的特性阻抗为第四阻抗(记作Z4)、电长度为第四电长度(记作θ4);其中,第三横向传输线91和第四横向传输线92对应图2中的两条横向传输线(2-1和2-2),第二开路枝节93对应图2中的开路枝节2-3,也就是说,Z3、θ3、Z4、θ4分别与ZT1、QT1、ZT2、QT2对应。并且,第四T型传输线结构10与第三T型传输线结构9相同。另外,在图3中,四个电阻(19-22)的阻值均为R。图3所示的整个电路结构为一个对称的电路结构。
进一步,图3所示电路的工作原理为:通过第一和第二T型传输线结构(7和8)、第七和第八T型传输线结构(13和14)、第九和第十T型传输线结构(15和16)这三对T型传输线结构可以在输入端口A(图3中A+、A-分别对应图1中端口1、端口2),输出端口B和C处产生两个频带的差分信号(图3中B+、B-、C+、C-分别对应图1中端口3、端口4、端口5、端口6),通过第三和第四T型传输线结构(9和10)这两个单独的T型传输线结构将输入端口A的差分信号平均分配到输出端口B和C,并能工作在两个频带。同时,第五和第六T型传输线结构(11和12)、第十一和第十二T型传输线结构(17和18)这两对T型传输线结构和四个电阻(19-22)可以实现输出端口B和C之间的隔离。
在本方案中,第一至第十二T型传输线结构(7-18)均要满足上述式(1)、(2)和(3),根据设计需要的不同的工作频率f1和f2结合公式(3)可以得到QT1,即本方案设计的电路结构中T型传输线结构的横向传输线的电长度,即θ1和θ3。为了方便计算,在公式(2)中选择QT2=QT1,即在本方案设计的结构中T型传输线结构的开路枝节的电长度θ2=θ1,θ4=θ3。为满足平衡式的输入端口A的差分信号平均分配到平衡式的输出端口B和C,两个单独的T型传输线结构(9和10)需要在公式(1)和(2)中满足从而得到ZT1和ZT2,即在图3中的Z3和Z4。其次,为实现较好的隔离,四个电阻(19-22)的取值为R=50Ω。Z1和Z2在满足公式(1)和(2)的基础上对电路在两个工作频点上的响应没有影响。
由公式(2)可知,为了满足电路尺寸小的要求且QT2=QT1,等式的左边是一个正值,因此要使等式(2)成立需要满足的是QT1<π/4。因此结合公式(3)可知本方案设计的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的两个工作频率的比值需要满足条件:f2/f1>3。以f2/f1=4和f2/f1=5两个不同频率比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为例,图4为其差模响应的结果图,图5为其共模响应的结果图,图4和图5中的曲线根据信号的S参数绘制,S参数即散射参数,是微波传输中的一项重要参数。从图4可知:(即在两个工作频率输入端口A是匹配的),(即差模信号可以均匀分配到输出端口B和C), (即输出端口B和C之间具有很好的差模隔离)。从图5可知: (即在两个工作的频率具有很好的共模抑制的功能),且(即输出端口之间具有很好的共模隔离)。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本方案中的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的带宽可以通过取不同的Z1和Z2的值来调节,以工作频率比f2/f1=4为例仿真观察Z1和Z2取值不同给带宽带来的影响,选择三组Z1和Z2的值,具体的,第一组:Z1=25Ω,Z2=28Ω;第二组:Z1=48.7Ω,Z2=54.4Ω;第三组:Z1=65Ω,Z2=100Ω。由图6可以看出随着Z1和Z2取值增大,差模响应的带宽也随之增大,由图7可以看出随着Z1和Z2取值增大,共模响应的带宽也随之减小。
进一步,根据以上的设计方法,在方案中设计了一种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使其工作在1GHz和4GHz两个工作频率,所述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的结构可通过微带线实现或通过共模波导和带状线实现。为实现电路结构小型化将第三、第四、第七、第八、第九和第十T型传输线结构(9、10、13、14、15和16)的开路枝节折放在电路结构的内部,其总体电路结构如图8所示。由图8可知,对于单独的T型传输线结构(9、10),其每一个T型传输线结构的两条横向传输线的长度总和为l1、宽度为w1,开路枝节长度为l2、宽度为w2;对于成对的T型传输线结构(7和8、11和12、13和14、15和16、17和18),其每一个T型传输线结构的两条横向传输线的长度总和为l3、宽度为w3,开路枝节长度为l4、宽度为w4;并且,具体结构参数为:l1=36.4mm,l2=17.4mm,l3=71.1mm,l4=19.2mm,w1=2mm,w2=1.75mm,w3=1.9mm,w4=1.75mm和R=50Ω。此时电路的实测的差模响应结果和共模响应结果分别如图9和图10所示,在两个工作的频带(中心频率为1GHz和4GHz处)最终实现功率分配的同时,实现了对共模信号的抑制性能;在第一个频带的插入损耗为0.1dB,输入端的匹配小于-20dB的带宽为11.5%,共模抑制大于20dB的带宽为22%;在第二个频带的插入损耗为0.8dB,输入端的匹配小于-20dB的带宽为1.9%,共模抑制大于20dB的带宽为8.1%。在这两个工作通道中的差模和共模隔离均到20dB。
总而言之,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首次提出了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即同时实现了差分信号功率分配功能、双频带工作功能及共模信号抑制功能,并方便与其它平衡式电路连接。本发明规避了现有技术必须将单端的双频带功分器和三个巴伦级联来实现双频带工作功能的平衡式功分器的劣势,实现了电路结构小型化和集成化。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端口(1)、与所述第一端口(1)对称设置的第二端口(2)、第三端口(3)、与所述第三端口(3)对称设置的第四端口(4)、第五端口(5)、与所述第五端口(5)对称设置的第六端口(6);所述第一端口(1)和所述第二端口(2)组成第一平衡式端口(A),所述第三端口(3)和所述第四端口(4)组成第二平衡式端口(B),所述第五端口(5)和所述第六端口(6)组成第三平衡式端口(C),所述第一平衡式端口(A)为信号输入端口,所述第二平衡式端口(B)和所述第三平衡式端口(C)为信号输出端口;
串联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口(1)和所述第二端口(2)之间且对称设置的第一T型传输线结构(7)和第二T型传输线结构(8),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口(1)和所述第三端口(3)之间的第三T型传输线结构(9),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口(2)和所述第五端口(5)之间的第四T型传输线结构(10),串联连接于所述第三端口(3)和所述第五端口(5)之间且对称设置的第五T型传输线结构(11)和第六T型传输线结构(12),串联连接于所述第三端口(3)和所述第四端口(4)之间且对称设置的第七T型传输线结构(13)和第八T型传输线结构(14),串联连接于所述第五端口(5)和所述第六端口(6)之间且对称设置的第九T型传输线结构(15)和第十T型传输线结构(16),串联连接于所述第四端口(4)和所述第六端口(6)之间且对称设置的第十一T型传输线结构(17)和第十二T型传输线结构(18);
串联于所述第三端口(3)和所述第五T型传输线结构(11)的连接线上的第一电阻(19),串联于所述第四端口(4)和所述第十一T型传输线结构(17)的连接线上的第二电阻(20),串联于所述第五端口(5)和所述第六T型传输线结构(12)的连接线上的第三电阻(21),串联于所述第六端口(6)和所述第十二T型传输线结构(18)的连接线上的第四电阻(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其特征在于,任一T型传输线结构包括两条横向传输线和一条开路枝节;
所述两条横向传输线串联,所述开路枝节连接在所述两条横向传输线的连接点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T型传输线结构(7)包括:第一横向传输线(71)、第二横向传输线(72)和第一开路枝节(73);
所述第一横向传输线(71)和所述第二横向传输线(72)的特性阻抗均为第一阻抗、电长度均为第一电长度,所述第一开路枝节(73)的特性阻抗为第二阻抗值、电长度为第二电长度;
所述第二T型传输线结构(8)、所述第五T型传输线结构(11)、所述第六T型传输线结构(12)、所述第七T型传输线结构(13)、所述第八T型传输线结构(14)、所述第九T型传输线结构(15)、所述第十T型传输线结构(16)、所述第十一T型传输线结构(17)和所述第十二T型传输线结构(18)均与所述第一T型传输线结构(7)相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T型传输线结构(9)包括:第三横向传输线(91)、第四横向传输线(92)和第二开路枝节(93);
所述第三横向传输线(91)和所述第四横向传输线(92)的特性阻抗均为第三阻抗、电长度均为第三电长度,所述第二开路枝节(93)的特性阻抗为第四阻抗、电长度为第四电长度;
所述第四T型传输线结构(10)与所述第三T型传输线结构(9)相同。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横向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均为ZT1、电长度均为QT1,所述开路枝节的特性阻抗为ZT2、电长度为QT2,任一T型传输线结构满足下列公式(1)、(2)和(3):
ZT1tanQT1=±ZC (1)
其中,ZC为传统的四分之一波长的传输线的特性阻抗,f1和f2为所述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的两个工作频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统的四分之一波长的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欧姆。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的两个工作频率的比值需要满足条件:f2/f1>3。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权项所述的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19)、第二电阻(20)、第三电阻(21)和第四电阻(22)阻抗值均为50欧姆。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的结构通过微带线实现,或通过共模波导和带状线实现。
CN201510375121.9A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 Active CN1049668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75121.9A CN104966881B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75121.9A CN104966881B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66881A CN104966881A (zh) 2015-10-07
CN104966881B true CN104966881B (zh) 2019-01-15

Family

ID=54220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75121.9A Active CN104966881B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668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5095B (zh) * 2015-12-07 2018-10-23 南通大学 平衡式-单端反相功分器
CN105576333A (zh) * 2016-02-03 2016-05-11 南通大学 平衡式-单端的同相功分器
CN105591182B (zh) * 2016-02-25 2018-09-18 南通大学 平衡式-单端滤波反相功分器
CN105932391B (zh) * 2016-05-26 2019-07-05 南通大学 多阶平衡式-单端反相功分器
CN108258438A (zh) * 2016-12-29 2018-07-06 深圳市景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双频宽带馈电网络
CN111146536B (zh) * 2019-12-25 2021-02-02 南通大学 一种低通道频率固定高通道频率可调的双工器及设计方法
CN111146553B (zh) * 2020-01-10 2021-06-01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具有独立任意功分比的双频平衡/不平衡功分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7938A (zh) * 2011-02-15 2012-08-15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双频功分器及其设计方法
CN202759010U (zh) * 2012-07-03 2013-02-27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具有谐波抑制功能的Gysel型功分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5995B (zh) * 2012-12-24 2014-12-24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大功率应用的平面微带平衡到平衡的功率分配器
TWI505547B (zh) * 2013-09-27 2015-10-21 Wistron Neweb Corp 饋入裝置及集波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7938A (zh) * 2011-02-15 2012-08-15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双频功分器及其设计方法
CN202759010U (zh) * 2012-07-03 2013-02-27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具有谐波抑制功能的Gysel型功分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New Balanced-to-Balanced Power Divider/Combiner;Bin Xia, Lin-Sheng,Junfa Mao;《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20121230;第60卷(第9期);第2791-2798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66881A (zh) 2015-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66881B (zh) 一种双频带平衡式功分器
CN104466328B (zh) 一种平衡‑非平衡式滤波功分器
KR101757974B1 (ko) 비대칭 지셀 전력분배기
CN104218297A (zh) 基于宽边耦合的多端口高隔离度平衡功分网络
CN112563712B (zh) 具有谐波抑制功能的端接复阻抗定向耦合器及设计方法
CN104953225A (zh) 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平衡式分支线耦合器
CN112366436A (zh) 一种具有宽带通响应的滤波型横跨定向耦合器及设计方法
CN110474142A (zh) 一种端接频变复数阻抗的双频威尔金森功分器
CN105870566A (zh) 一种端接复阻抗分支线定向耦合器
KR101207228B1 (ko) 집중 소자를 이용한 비대칭 이중 대역 전력 분배기
CN106411314B (zh) 基于变压器的差分耦合电路及介质集成悬置线差分耦合器
CN104617367A (zh) 基于双面平行带线的六端口宽带平衡网络
KR20140013248A (ko) 4 포트로 구성된, 2-섹션 3-dB 하이브리드 커플러
CN115955215A (zh) 改进型Marchand巴伦结构及奇、偶模统一分析法
CN207868370U (zh) 一种宽带高隔离一分三功分器
CN105591182A (zh) 平衡式-单端滤波反相功分器
CN105375095B (zh) 平衡式-单端反相功分器
CN105305000B (zh) 一种基于变压器的宽带定向耦合器
KR100362877B1 (ko) 3단 체비셰프 매칭변환기를 이용한 전력분배기/합성기
CN109066044A (zh) 一种超宽带威尔金森功分器
CN105932391B (zh) 多阶平衡式-单端反相功分器
KR101559721B1 (ko) 높은 격리 특성을 갖는 광대역 마이크로파 발룬
CN106100602A (zh) 一种宽带巴伦阻抗变换器
CN105789808A (zh) 双频微带十字型分支线耦合器
CN206932205U (zh) 一种中频巴伦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05

Address after: 201802 room j5684, Zone E, floor 1, building 4, No. 358, Kefu Road,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Maiba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26019 Jiangsu city of Nantong province sik Road No. 9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Nantong University

Patentee before: NANTONG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