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37346B - 报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报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37346B
CN102637346B CN201210088216.9A CN201210088216A CN102637346B CN 102637346 B CN102637346 B CN 102637346B CN 201210088216 A CN201210088216 A CN 201210088216A CN 102637346 B CN102637346 B CN 1026373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supply voltage
constant current
subscriber
current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8821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37346A (zh
Inventor
T·克里彭多夫
B·吕本
H·波利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var GmbH
Original Assignee
Novar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var GmbH filed Critical Novar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637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373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373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373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01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G08B25/04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using a single signalling line, e.g. in a closed loop
    • G08B25/045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using a single signalling line, e.g. in a closed loop with sensing devices and central station in a closed loop, e.g. McCullough loop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6/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substations are interrogated in succession by a central station
    • G08B26/001Alarm systems in which substations are interrogated in succession by a central station with individual interrogation of substations connected in parallel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9/00Checking or monitoring of signalling or alarm systems; Prevention or correction of operating errors, e.g.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operation
    • G08B29/18Prevention or correction of operating errors
    • G08B29/181Prevention or correction of operating errors due to failing pow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vices For Supply Of Signal Current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控制中心,具有借助于二线制线路与其连接的用户(A1、A2、B1、B2),所述订户通过操作为现场总线的二线制线路,从控制中心既接收电源电压(+UV)又接收通信消息,该通信消息具有作为电压调制施加在电源电压上的脉冲列的形式,每个订户包括恒定电流电路,该恒定电流电路连接到二线制线路并且用于充电存储电容,该存储电容具有与其连接的电压调整器(5),该电压调整器产生内部运行电压。为了减少通信错误,恒定电流电路具有与其上游连接的变压器,该变压器将电源电压减少到内部供电电压,该内部供电电压比电源电压至少低二线制线路上的通信消息的脉冲的电压摆动。

Description

报警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操作报警系统的方法,该报警系统具有控制中心和至少一个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使用二线制线路用作为现场总线,以给多个订户提供电源电压并发送通信消息,该通信消息具有施加在电源电压上的脉冲列的形式,其中每个订户取得电源电压并产生比电源电压更低的内部运行电压。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报警系统,其具有控制中心和至少一个控制模块,订户借助于二线制线路与该控制模块连接,所述订户通过操作为现场总线的二线制线路,从控制模块既接收电源电压又接收通信消息,该通信消息具有作为电压调制施加在电源电压上的脉冲列的形式,以及每个订户包括恒定电流电路,该恒定电流电路连接到二线制线路并且用于充电存储电容,该存储电容具有与其连接的电压调整器,该电压调整器产生内部运行电压。
上述列举的类型的报警系统是现有技术。订户并联连接的该二线制线路可具有例如1000到2000m之间的长度,并且其频繁地以环形路由,即,其起始和终止在控制模块。该二线制线路还简单地被称为现场总线或信号线,而控制模块也称为总线主控器。该订户可以是传感器,例如,火灾或窃贼报警器,和/或致动器,诸如光-信号或声-信号发生器。用于订户的电源电压可以是例如在二线制线路的起始处从20到40伏特(volt)的范围中。
控制模块和订户之间的通信基于数字通信协议来处理。通信协议定义了用于传输作为数据消息的脉冲和脉冲列的时隙和时间窗,该数据消息特别地表示地址、命令和报告。依照分配给他们的含义,脉冲可以包括例如具有1ms长度的起始脉冲、例如具有0.5ms长度的同步或间隔脉冲、以及例如具有100到200μs之间的单个脉冲长度的表示位编码消息的脉冲列。
通过对于相应脉冲长度降低电源电压的电平,控制模块将脉冲和脉冲串传输给订户,也就是说,以电源电压的电压调制的形式。在该情况下,体现位编码消息的脉冲串的电压摆动或调制深度可以为几伏特,而“长的”起始脉冲和/或间隔脉冲可以具有其它电平,例如,0伏特和/或+3伏特。订户通常以适当的电流调制来回应。
订户使用每个订户从电源电压或线路电压中得到的内部运行电压。为了确保在信号线初始化或者由于操作过程中个体订户的高电流要求时电源电压或线路电压不会在很大程度上下降,每个订户内的内部存储电容通过恒定电流电路被充电,该恒定电流源限定电流为例如几百μA。存储电容具有与其连接的电压调整器,该电压调整器提供通常+3.3V的内部运行电压,该内部运行电压由在订户中的微控制器和大多数其它电路所使用,除了直接从存储电容汲取它们的电压或电流供电的致动器或致动器电路。
每个订户具有连接到二线制线路的通信接口,例如用于其微处理器的UART接口,该微控制器探测和处理脉冲和脉冲串。
与上述描述的获取订户的内部运行电压的方式有关的是,该通信方法具有的缺点在于,不仅仅是电源电压,而且特别是体现电压调制并且可以是例如在二线制线路的起始处为10V的电压摆动,由于二线制线路的电阻而朝向二线制线路的末端愈加变小。这可归结于实际上订户的恒定电流电路仅仅在脉冲暂停期间加载二线制线路或电源电压,因为在脉冲长度期间,电源电压在每个订户的存储电容作为电压缓冲器而已被充电的电压值之下,也就是说,对在脉冲长度期间较低的线路电压进行缓冲。换句话说,电源电压源和二线制线路仅仅在脉冲暂停期间被加载,因为订户在脉冲长度期间从其内部存储电容被馈给。
朝向二线制线路的末端,电压摆动可因此变得如此小(由于二线制线路的负载连同二线制线路的电阻,该负载随着订户的数目而增加)使得所涉及的订户不再能够正确地探测脉冲的边沿,由于脉冲边沿的梯度也随着二线制线路的长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着二线制线路长度而增加的通信线路的进一步原因在于订户的附加电流要求,例如,当连接致动器电路时,同样导致在电源电压中的突然减少。在电源电压中的这种下降可能被一个或多个订户错误地探测为脉冲的下降沿。
本发明所基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在开头指定的类型的报警系统的方法,该方法提供了改善的通信确定性。
本发明实现该目的在于,每个订户中的电源电压被减小到内部供电电压,该内部供电电压比电源电压至少低通信消息脉冲的幅值,以及在于订户的内部运行电压从该内部供电电压产生。
由此实现的效果在于,电源电压(更精确地,控制模块或总线主控器中的电压源)被“对称地”加载,因为每个订户目前在通信脉冲的长度期间也从二线制线路中汲取电流。因此,虽然如前所述,在静止状态下和在脉冲暂停阶段发送通信消息期间,电源电压随着二线制线路的长度增加而下降,但是在脉冲长度期间更低的电压电平也下降了大致相同的程度,因此使电压调制中的摆动大致相同,而在很大程度上与二线制线路的长度无关,特别是即使一个或多个订户突然从二线制线路中汲取增加的电流。
本方法中的改进涉及,每个订户的内部供电电压从电源电压中产生,以便随时间延迟逐渐上升。这附加地防止了电源电压经受类似通信脉冲边沿的突然变化。
本发明所基于的另外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于改善通信确定性而允许二线制线路的更大长度的报警系统。
该目的被实现在具有权利要求3的前序部分的特征的报警系统中,在于恒定电流电路具有与其上游连接的变压器,该变压器将电源电压减少到内部供电电压,该内部供电电压比电源电压至少低在二线制线路上的通信消息脉冲的电压摆动。
以与以上所解释的方法相类似的方式,由此实现的效果在于:订户的恒定电流电路也在二线制线路上的通信脉冲的更低电平处汲取电流,因为在通信脉冲长度期间,订户的内部供电电压比电源电压电平更低。因此,二线制线路的长度能够被增加,和/或包含具有相当高电流或电力要求的致动器的大量订户可以在不减小通信确定性的情况下被连接。
优选地,变压器包括单个同相调整器。
该同相调整器可以包括在发射极跟随器电路中的调整晶体管,所述调整晶体管的集电极/基极结包含齐纳二极管,该齐纳二极管用于在调整晶体管的发射极上产生供电电压,所述齐纳二极管具有与其串联连接的RC元件,该齐纳二极管的其他连接被连接到处于参考地电位(地)的二线制线路的电线上。该齐纳二极管实质上确定内部供电电压的值。该RC元件是如此成比例的使得其时间常数比通信脉冲的长度长并且优选地是该脉冲长度的倍数。同相调整器的输入和承载了电源电压并连接到二线制线路的另一个电线的连接可以在它们之间具有正向偏置的二极管。在通信脉冲的低电平期间,RC元件的电容因此通过调整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路径放电,从而使后者保持在导通状态,并因此使订户也在通信脉冲期间汲取电流。该二极管防止调整晶体管在电源电压电平在内部供电电压值之下的情况下反向导通。
在改进的实施例中,齐纳二极管具有与其串联的二极管,该二极管在订户的内部供电电压下降时防止RC元件的电容通过调整晶体管的集电极/发射极路径放电。该二极管确保RC元件的电容专门通过调整晶体管的基极结/发射极结来放电,并因此保持后者处于导通状态。
优选地,同相调整器具有与其连接的另外的、可切换恒定电流电路,该另外的、可切换恒定电流电路与所述恒定电流电路并联。特别是,该另外的恒定电流电路能够借助于订户中总是存在的微控制器来设计和/或控制,使得当电源电压接通时和/或当对于订户存在增加的电流要求时,内部存储电容用相应的更高电流来充电。特别是,当订户通过激活内部电流吸收器来发送电流编码的数据消息到控制模块时和/或当微控制器激活另外的订户电路时,存在订户的增加电流的要求,该另外的订户电路例如是气体传感器电路或声信号发生器。
至少一个恒定电流电路可具有控制输入,该控制输入具有与其连接的RC元件,该RC元件至少当订户连接到电源电压时延迟了由恒定电流电路所提供的电流的上升。正常地,控制模块将订户接连地连接到二线制线路并且因此连接到初始化例程中的电源电压。延迟的电流上升防止了订户连接导致电源电源电压中的突然下降,该突然下降表现得就像用于已经接通的订户的通信脉冲的下降沿。因此,两个恒定电流电路都优选具有与其连接的RC元件。
优选的,恒定电流电路的(相应)RC元件的电容通过电阻连接到控制输入,该电阻与该电容形成另外的RC元件,该另外的RC元件具有比最长的通信脉冲的脉冲长度更大的放电时间常数并且优选地为该脉冲长度的倍数。该内部存储电容,其在起始脉冲和/或其他脉冲期间并不被充电,例如,该其它脉冲通过使电源电压的电平降低到内部供电电压值之下的值来被体现,因此早在有关脉冲的末端,再次接收充电电流。也就是说,当电源电压再次达到其完全输出值时,因为在脉冲长度期间,控制电压由于另外的RC元件也在恒定电流电路的一个或两者的控制输入处被保持。
优选的,订户的微控制器的一个连接被连接到可切换恒定电流电路的控制输入,并且一旦已经达到订户的内部运行电压,就提供禁止信号。
在该实施例的展开中,当对于订户存在增加的电流要求时或当内部供电电压下降时,在已经达到内部运行电压后关断的该恒定电流电路的控制输入通过微控制器的相同连接来接收使能信号,以便以加速的方式重新充电存储电容。
例如由于内部错误,订户的显著的附加电流要求不能借助于一个或多个恒定电流电路来弥补,而仅仅能够从内部存储电容非常简要地弥补。为了防止订户在该情况下完全地失败,存储电容可以具有与其连接的电压监测电路,如果内部供电电压或者存储电容两端的电压(该电压具有几乎相同的大小)下降到指定的阈值以下,则该电压监测电路断开订户中的各个电力负载。这允许订户的通信能力得到保持,其意味着所述订户能够发送错误报告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可随后对于其部分通过使用寻址命令来断开订户。
以下参照附图解释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订户的框图;
图2a示出了没有电阻负载的时间依赖性电源电压的简化图;
图2b示出了具有电阻负载的电源电压的时间依赖性轮廓的简化图;
图3示出了订户的内部供电电源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4示出了如图3中所示的对由具有电源的订户所汲取增加电流的情况,电源电压的时间依赖性轮廓的简化图。
如开头所解释的,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报警系统包括控制中心(可能还包括从属控制中心),该控制中心具有随后被称作总线主控器的至少一个控制模块。该总线主控器使二线制线路的起始和末端均与其连接。该二线制线路具有相间隔地与其并联地电连接的许多个订户。该二线制线路为订户提供电源电压并同时被用于总线主控器和订户之间的双向通信。为简略起见,该二线制线路因此也被称为环形总线。
图1中示出了已经被选作实例的订户的框图,在该情况下为火灾报警器的形式。它具有输入连接A1和A2,以及输出连接B1和B2。在该情况下,二线制线路中的一条电线为A1和B1之间的带电电线,通过报警器形成回路。另一条电线,在该实例中处于参考地电位GND(地),经由两个串联连接的半导体开关S1和S2在A2和B2之间路由。总线主控器可使用被发送给订户的控制命令来切换开关S1和S2。在普通操作中,S1和S2闭合。火灾报警器包括散射光传感器1、气体传感器2、热传感3和致动器4,该致动器4可以特别是电声或光信号发生器。微控制器MC与这些组件通信,并且控制它们以及开关S1和S2。微控制器MC经由方框TX/RX连接到二线制线路的带电电线A1-B1并且例如经由UART接口与总线主控器通信。微处理器MC和前述组件1到4例如从普通电压调节器5接收它们的+3.3v的运行电压UB,该普通电压调节器5的输入从电源电路6接收相应更高的供电电压。后者的输入连接到二线制线路的电线A1-B1,该电线例如为+40V。
依照现有技术,电源电路6实质上包括恒定电流电路,该恒定电流电路将缓冲器或存储电容充电到外部电源电压UV。出于将位编码消息从总线主控器传输到订户的目的,对电源电压UV的电压调制因此导致了恒定电流电路仅在脉冲暂停期间从二线制线路中汲取电流或电力,因为在脉冲长度期间存储电容所已经充电到的电压高于瞬时电源电压。
图2a和2b中的图形以高度简化的形式说明了:随着订户和总线主控器之间距离的增加以及随着订户数目的增加,二线制线路的电阻因此导致了电压摆动不断变得更小。图2a示出了在二线制线路起始处(即,在总线主控器的连接上)的长起始脉冲之后的几个通信脉冲的电压轮廓。该电源电压为40V。电压摆动或调制深度为8V(例如)。图2b示出了例如远离总线主控器数百米的订户的相同电压轮廓。电源电压由于订户的静态电流消耗而已经下降了5V到35V。然而,目前的电压摆动仅仅约为3V。电压摆动越小,解码以及通信错越可能出现,特别是由于脉冲沿的梯度也随着与总线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图2b中未示出)。如果订户同时以电流调制形式发送位编码消息给总线主控器,则电压摆动仍将更进一步减小,因为由所讨论的订户所汲取的增加电流将引起二线制线路上的电源电压UV的电平中的附加降低。
基于图1中的模块6(外加模块5以帮助理解)通过如图3中的电路图所示的电源电压来避免基于现有技术的向订户供应电流的这些缺点。
图3中所示的电路连接订户的连接A1、A2。由于在短路或者二线制线路的进程中断的情况下,订户还可以从二线制线路的末端被提供电力,因此该电路也连接到订户的连接B2。
在最初考虑的静态情况下,通过举例,相对参考地电位GND的+40V的电压UV,被施加到连接A1。二极管D1之后有同相调整器,该同相调整器实质上包括晶体管TR1,该晶体管TR1具有集电极电阻R1和高值发射极/基极电阻R31。当UV下降到低于TR1的发射极上的电压的电平时(例如在0V起始脉冲的传输期间或者通信脉冲的脉冲长度期间),该二极管D1防止反馈进到二线制线路中。TR1通过二极管D2、齐纳二极管ZD2(在该情况中具有6.2V的齐纳电压)、电阻R2和电阻R3来接收TR1的基极电流。R2和R3具有在它们之间连接到GND的电容C1。电阻R2和电容C1形成RC元件。当施加UV时,TR1因此接收其基极电流,该基极电流具有由于R2,C1的时间延迟。在TR1的发射极上出现电压US,该电压约为33V以及指示了标注尺寸。R2、C1的时间常数是成比例的,使得其是位时间(也就是说,通信脉冲的脉冲长度)的倍数。考虑D1和D2的前向电压,ZD2的齐纳电压被选择为至少等于二线制线路起始处的通信脉冲的电压摆动。当UV的电平下降到对应通信脉冲的值时,假设为34V,C1因此在脉冲长度期间为TR1提供基极电流,并且TR1因此保持导通,结果其发射极上的电压US因此保持至少实质上恒定并且因此在通信脉冲期间从UV的电平起伏中去耦。在该情况下,D2防止C1能够通过TR1的低电阻集电极/发射极路径放电。
内部供电电压US被施加到两个并联的恒定电流电路,该恒定电流电路提供不同的恒定电流电平。为了启动,警报器要求比静态电流高很多的电流,例如其可以在100到200μA之间。当警报器以电流调制的形式向总线主控器和/或诸如光学或声学信号发生器的致动器发送数据消息时,相同的施加被激活。这种增加的电力或电流要求借助于第二恒定电流源被弥补。
第一恒定电流电路实质上包括TR2、TR4和R4,它们如自身已知的连接在一起。TR4的基极以及因此同样TR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02和R6被连接到参考地电位,以及晶体管TR6的基极/发射极结被连接到电压调整器5的输出(同样比较图1)。在UV连接到GND之前和期间以及在电压调整器5的输入处的电压显著上升后,该输出处于+UB,例如+3.3V。在R202和R6之间的连接点通过电容C2被连接到TR1的发射极,即,连接到US。当TR1的发射极改变为US时,C2因此使用R202以保持晶体管TR4,以及由此该恒定电流电路大体上关断,直到C2经由R6和TR6的基极/发射极结已经被充电到大约0.6V。C2因此与R6形成RC元件。结果,TR4在时间延迟后导通,并且然后使用放电保护二极管D3来为存储电容C4提供充电电流,该充电电流由与TR2连接的R4所限制,例如限制为1mA。
第二恒定电流电路是可切换的并且设计为相对高的例如6mA的恒定电流。该第二恒定电流电路实质上包括晶体管TR3和TR5以及还包括电阻R5,并且具有与第一恒定电流电路类似的电路设计。TR5的集电极,与TR4的集电极一样,通过D3连接到C4。TR5的基极以及TR3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01和电阻R7被连接到晶体管TR6的集电极。在R201和R7之间的连接点通过电容C3被连接到TR1的发射极,即连接到供电电压US。C3与R7形成RC元件,并且对第二恒定电流电路具有与R6、C2对第一恒定电流电路相同的功能。然而,电容C3具有比C2实质上更高的值,以及电阻R7具有比R6实质上更低的值。
尤其由于C4,恒定电流电路的RC元件R6、C2以及R7、C3防止报警器汲取高的接通电流,特别是当施加电源电压时。例如,R6、C2的时间常数可以在100到200ms之间。由于由第二恒定电流电路所汲取的更高的电流,R7、C3的时间常数适宜地显著地更大。
当通过施加电源电压UV来启动报警器时,两个恒定电流电路均经由D3将存储电容C4大约充电到电源电压US,即减去在晶体管和二极管路径两端的电压降。存储电容C4具有与其连接的标准电压调整器5(比较图1),该标准电压调整器5提供3.3V的内部运行电压UB
此外,存储电容C4具有与其并联连接的分压器R11、R12。干扰抑制电容C6与R12并联。该分压器上的分接头连接到图1中的微控制器MC的端口或连接MC1。微控制器MC使用该连接MC1以监测存储电容C4两端的电压。当该电压下降到指定的阈值以下时,微控制器断开报警器中的特定电路,特别是那些具有高电流或电力消耗的电路,以便使报警器保持与总线主控器通信的能力。作为替代的或者此外的,微控制器可以连接第二恒定电流电路,如以下将更详细解释的。
第二恒定电流电路可以借助于作为控制输入的TR5的基极来被连接和断开。这通过使用TR6和NPN晶体管TR7来完成,TR7的集电极和TR6的基极相连接。TR6的基极和GND具有在它们之间的电阻R10。TR7的基极通过电阻R9连接到参考地电位并通过电阻R8连接到微控制器MC的连接MC2。直到微控制器被初始化或因此是运行的,MC2处于高阻抗,并且因此由于R9和TR6的接通而使得TR7关断。第二恒定电流电路因此对与在UV的连接之后的第一恒定电流电路并联的存储电容C4充电,但是优选地使用列举的更高的电流,由于R7、C3该电流在延迟的情况下增加到其具最终值。
一旦微控制器被提供电压UB并且处于操作中,其连接MC2改变到逻辑电平H。结果,TR7接通而TR6因此关断,其结果使TR5并因此也使TR3关断,并且使第二恒定电流电路断开。TR4现在通过TR7接收其基极电流。第一恒定电流电路从而保持连接。
微控制器可附加地被编程,使得设置它的连接MC2为逻辑值L(或者使其高阻抗),而无论在何时其要么连接警报器中的另外的电负载和/或在其连接MC1上的电压下降到阈值之下。在该情况下,连接第二恒定电流电路并提供其电流给C4,该电流由于R7、C3而在延时的情况下上升。
在开始所列举的包括“长”脉冲(例如起始、间隔或其他特殊脉冲)的通信协议的情况中,这些脉冲的电平改变为0V或以任何速率改变为US以下的值,第一恒定电流电路中的基极串联电阻器R202和第二恒定电流电路中的R201具有以下功能,特别是在多个这样的脉冲以短时间间隔一个接一个时。当UV的电平下降到在ZD2不再导通的值以下时,TR1关断。因此,US在“长”脉冲的长度期间下降。在没有R202或R201的情况下,C2和C3将因此通过TR4(以及TR2)和TR5(以及TR3)快速放电。然而,当US再次采取输出值时,由恒定电流电路所提供的电流值将由于RC元件R6、C2和R7、C3以对应的延迟而启动,并上升到其最终值。该延迟并不能由C4缓冲或旁路。该报警器因此断开。这由基极串联电阻R202和R201来避免。原因在于C2和R202以及C3和R201分别形成另外的RC元件或定时器。这些定时器的时间常数是成比例的,使得在所列举的“长”脉冲的长度期间,考虑了该脉冲的最短连续性,C2也向TR4提供以及C3也向TR5提供相应的基极电流。结果,恒定电流电路C4实际上立即地(由于R2、C1具有相对小的时间延迟)再次重新充电,而无论何时UV再次处于高输出电平。
上述的时间常数适宜地与最长脉冲的长度具有相同的数量级,也就是说,例如,对于开头所列举的脉冲长度,在3ms的区域内。
图4示出了当使用依照本发明的方法和电源电压时,在消息传输期间通过电压调制所获得的电源电压UV的电平的时间表的高度简化的说明。为了使问题清楚,时间刻度已经与图2a、2b成比例地大大地展开。
订户如在图2b的情况中处于离总线主控器相当大的距离,该订户接收具有几乎完全调制摆动的通信脉冲,如图2a中所示。从t1到t2(为了使问题清楚,已经选择以脉冲长度的大小的数量级的时间间隔),例如,订户汲取2mA的电流I,例如替代其100μA的静态电流I。UV的上下电平实质上成比例下降,但是——由于RC元件R6、C2,以及如果微控制器MC已经接通第二恒定电流源,同样由于RC元件R7、C3——不陡峭而是平滑地下降。类似的,在t2后电平也再次平滑地上升。

Claims (14)

1.用于操作报警系统的方法,该报警系统具有控制中心,该控制中心使用二线制线路用作为现场总线,以给多个订户提供电源电压(UV)并发送通信消息,所述通信消息具有通过电压降低而施加在电源电压上的脉冲列的形式,其中每个订户取得电源电压并产生比电源电压(UV)更低的内部运行电压(UB),其特征在于每个订户中的电源电压(UV)被减少到内部供电电压(US),该内部供电电压比电源电压(UV)至少低二线制线路上的通信消息脉冲的电压摆动,以及在于订户的内部运行电压(UB)从该内部供电电压(US)产生。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连接电源电压(UV)时,产生内部供电电压(US)以便随着时间延迟逐渐上升。
3.具有控制中心的报警系统,订户(A1、A2;B1、B2)借助于二线制线路与控制中心连接,所述订户通过操作为现场总线的二线制线路,从控制中心既接收电源电压(UV)又接收通信消息,该通信消息具有作为电压调制施加在电源电压上的脉冲列的形式,以及每个订户包括恒定电流电路(TR4、TR2),该恒定电流电路连接到二线制线路并且用于充电存储电容(C4),该存储电容具有与其连接的电压调整器(5),该电压调整器产生内部运行电压(UB),其特征在于:恒定电流电路具有与其上游连接的变压器(R1、TR1、ZD2),该变压器将电源电压(UV)减少为内部供电电压(US),该内部供电电压(US)比电源电压(UV)至少低二线制线路上的通信消息脉冲的电压摆动。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包括同相调整器(R1、TR1)。
5.根据权利要求4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同相调整器包括在发射极跟随器电路中的调整晶体管(TR1),所述调整晶体管的集电极/基极结包含齐纳二极管(ZD2)和与该齐纳二极管(ZD2)串联的RC元件(R2,C1),该齐纳二极管用于在调整晶体管的发射极上产生供电电压(US),该RC元件(R2,C1)用于二线制线路的参考地电位(GND)。
6.根据权利要求5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同相调整器的输入和二线制线路的带电连接(UV)具有在它们之间的正向偏置的二级管(D1)。
7.根据权利要求5的系统,其特征在于,RC元件(R2、C1)的时间常数大于通信脉冲的脉冲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5的系统,其特征在于,齐纳二极管(ZD2)具有与其串联的二极管(D2),该与齐纳二极管串联的二极管(D2)在订户的内部供电电压(US)下降时防止RC元件(R2、C1)的电容(C1)通过调整晶体管(TR1)的集电极/发射极路径放电。
9.根据权利要求4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同相调整器具有与其相连接的另外的可切换恒定电流电路(TR5、TR3),该另外的可切换恒定电流电路与所述恒定电流电路(TR4、TR2)并联。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定电流电路(TR4、TR2)和所述另外的可切换恒定电流电路(TR5、TR3)中的至少一个恒定电流电路具有控制输入,该控制输入具有与其连接的RC元件(R6、C2;R7、C3),该RC元件在接通电源电压(UV)时延迟了由所述至少一个恒定电流电路所提供的电流的上升。
11.根据权利要求9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定电流电路(TR4、TR2)和所述另外的可切换恒定电流电路(TR5、TR3)中的至少一个恒定电流电路的RC元件(R6、C2;R7、C3)的电容(C2;C3)通过电阻(R202;R201)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恒定电流电路的控制输入,所述电阻(R202;R201)与所述至少一个恒定电流电路的RC元件(R6、C2;R7、C3)的电容(C2;C3)形成另外的RC元件,该另外的RC元件具有比最长通信脉冲的脉冲长度更大的放电时间常数。
12.根据权利要求9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一旦已经达到订户的内部运行电压(UB),所述另外的可切换恒定电流电路(TR5、TR3)的控制输入就通过订户的微控制器(MC)的连接(MC2)来接收禁止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对于订户存在增加的电流要求时,在已经达到内部运行电压后关断的所述另外的可切换恒定电流电路(TR5、TR3)的控制输入,通过微控制器(MC)的相同连接(MC2)来接收使能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3或4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存储电容(C4)具有与其连接的电压监测电路(R11、R12、MC1),当电压调整器(5)两端的电压下降到指定的阈值之下时,该电压监测电路断开订户中的各个电力负载。
CN201210088216.9A 2011-02-10 2012-02-10 报警系统 Active CN1026373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1010922.6 2011-02-10
DE102011010922A DE102011010922B4 (de) 2011-02-10 2011-02-10 Gefahrenmeldeanlag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37346A CN102637346A (zh) 2012-08-15
CN102637346B true CN102637346B (zh) 2015-08-05

Family

ID=45562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88216.9A Active CN102637346B (zh) 2011-02-10 2012-02-10 报警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72649B2 (zh)
EP (1) EP2487660B1 (zh)
CN (1) CN102637346B (zh)
DE (1) DE102011010922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01132B1 (en) * 2012-08-23 2018-07-04 Novar GmbH Alarm device having a local energy storage unit, and bus-based alarm system
US10756857B2 (en) * 2013-01-25 2020-08-25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digital transmission of messages
ES2632464T3 (es) 2014-12-22 2017-09-13 Novar Gmbh Circuito de excitación, dispositivo maestro de bus, sistema de detecciones de incendios y sistema de alarma antirrobo que usan el circuito de excitación
WO2017217977A1 (en) * 2016-06-15 2017-12-21 Tyco Fire & Security Gmbh Energy harvesting from fire panel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31302A1 (de) * 1996-08-02 1998-02-05 Leuze Electronic Gmbh & Co Sensor-Aktor-Bussystem
US6600723B1 (en) * 1996-03-26 2003-07-29 Daimlerchrysler Ag Process for testing and ensuring the availability of a networked system
CN100548754C (zh) * 2004-09-22 2009-10-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远程操作控制装置和远程操作控制方法
DE102008050636B4 (de) * 2008-10-07 2010-07-0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Regeln einer Busgerätespannung und Vorschalteinrichtung
DE102009004974A1 (de) * 2009-01-14 2010-07-15 Ic - Haus Gmbh Busteilnehmer mit geregelter Sendestromquel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54220B2 (en) * 2004-07-19 2009-06-30 The Kansai Electric Power Co., Inc. Stable power supply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00723B1 (en) * 1996-03-26 2003-07-29 Daimlerchrysler Ag Process for testing and ensuring the availability of a networked system
DE19631302A1 (de) * 1996-08-02 1998-02-05 Leuze Electronic Gmbh & Co Sensor-Aktor-Bussystem
CN100548754C (zh) * 2004-09-22 2009-10-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远程操作控制装置和远程操作控制方法
DE102008050636B4 (de) * 2008-10-07 2010-07-0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Regeln einer Busgerätespannung und Vorschalteinrichtung
DE102009004974A1 (de) * 2009-01-14 2010-07-15 Ic - Haus Gmbh Busteilnehmer mit geregelter Sendestromquel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872649B2 (en) 2014-10-28
CN102637346A (zh) 2012-08-15
US20120206257A1 (en) 2012-08-16
EP2487660B1 (de) 2019-06-05
EP2487660A1 (de) 2012-08-15
DE102011010922A1 (de) 2012-08-16
DE102011010922B4 (de) 201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65099B2 (en) Bus modem for building and industrial electrical systems
US5974553A (en) Method for powering elements connected in a two-wire bus network transmitting both power supply and data information pulses
CN102637346B (zh) 报警系统
US7146450B2 (en) Control and supervisory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changing a duty factor of a control signal
CN103597781A (zh) 具有可变输出电源的系统总线
US10784917B2 (en) PSI5 base current sampling in synchronous mode
US11101845B2 (en) System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mmunication
SE507021C2 (sv) Metod och arrangemang för kombinerad data och kraftöverföring på kommunikationsbussar
CN114342553A (zh) 供电设备、电力接收设备以及供电和接收方法
US9852099B2 (en) Slav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bu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404094B2 (en) Relay set in network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JP5825305B2 (ja) 通信システム
CN106055503B (zh) 信号线接口
EP1078315B1 (en) Remotely controlled power supply in an electronic label
US11552677B2 (en) Transmitter for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CN108964717B (zh) 基于单根控制线nrz电流编码电路
KR101695179B1 (ko) 이산 전기 신호들을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EP2400398B1 (en) Single-wire interface and interfacing method for connecting a digital device
KR102351139B1 (ko) 2선 무극선 통신시스템
KR200475262Y1 (ko) 광 네트워크 기반 광 우회 시스템
EP3331195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wake-up signalling
US10904020B2 (en) User for a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rrespond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553989B1 (ko) 세대 단말의 오동작을 자동 복구할 수 있는 공동 주택의 출입 제어 시스템 및 이의 동작 방법
KR20200086090A (ko) 전원공급 및 다중접속이 가능한 2선식 디지털 데이터 통신방법
GB2441568A (en) Powered device for a power-over-ethernet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