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35708A - 一种多功能控制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控制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35708A CN102635708A CN201210127150XA CN201210127150A CN102635708A CN 102635708 A CN102635708 A CN 102635708A CN 201210127150X A CN201210127150X A CN 201210127150XA CN 201210127150 A CN201210127150 A CN 201210127150A CN 102635708 A CN102635708 A CN 1026357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interface
- filter core
- blowdown
- valve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控制阀,包括阀体、盖子、阀杆、定阀片和动阀片,动阀片和阀杆连接,控制阀上设置有原水进口、净水出口、排污接口、滤芯第一接口、滤芯第二接口和滤芯第三接口;定阀片上设置有:滤芯第一接口通道、滤芯第二接口通道、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滤芯第一接口通道与滤芯第一接口相连通,滤芯第二接口通道与滤芯第二接口相连通,第五通孔与滤芯第三接口相连通,第六通孔与净水出口相连通;动阀片上设置有与原水进口相连通的进水通道,动阀片上还设置有导通盲孔和排污通道,排污通道与排污接口相连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阀位切换可靠,有效保障了出水品质,使用操作简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系统用的一种多功能控制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业或家用水处理技术中,在涉及到同时使用两支双端口滤芯或使用单支三端口滤芯时,为了实现滤芯的顺冲洗、反冲洗、净水供水、冲洗时断水等功能,一般采用多个电磁阀或球阀来切换水路。当采用电磁阀阵列来切换水路时,管路就变得非常复杂,提高了系统的复杂度,由于流经电磁阀的是没有经过过滤的水,如果水的硬度偏高,细小杂质较多,电磁阀的故障率很高。当采用电动球阀阵列来切换水路时,不仅系统的复杂度较高,成本也居高不下。在家用设备中,当采用多个手动球阀来构成这种系统时,对于终端用户来讲,操作难度很大。由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现状,限制了顺冲洗和反冲洗技术在民用产品上的大量应用。还有,在特别要求冲洗效果的场合,冲洗时是不能供应净水的,因为这样能提高冲洗时的净水流速,提高冲洗效果。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控制阀,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多个阀门分别控制而导致操作复杂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控制阀,包括阀体、盖子、阀杆、置于阀体内的采用端面转动密封配合的定阀片和动阀片,动阀片和阀杆连接,控制阀上设置有原水进口、净水出口、排污接口、滤芯第一接口、滤芯第二接口和滤芯第三接口;定阀片上设置有:滤芯第一接口通道、滤芯第二接口通道、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在控制阀内,滤芯第一接口通道与滤芯第一接口相连通,滤芯第二接口通道与滤芯第二接口相连通,第五通孔与滤芯第三接口相连通,第六通孔与净水出口相连通;动阀片上设置有与原水进口相连通的进水通道,动阀片上还设置有导通盲孔和排污通道,排污通道与排污接口相连通。
进一步,滤芯第一接口通道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互连通并且与滤芯第一接口相连通;滤芯第二接口通道包括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相互连通并且与滤芯第二接口相连通。
进一步,排污通道为排污通孔,排污接口设置在阀体上,排污通孔依次通过阀杆上的第一排污通孔和盖子上的第二排污通孔连通到阀体上的排污接口。
进一步,排污通道为排污通孔,排污接口设置在盖子上,排污通孔依次通过阀杆上的第一排污通孔和盖子上的第二排污通孔连通到盖子上的排污接口。
进一步,排污通道为排污盲孔,定阀片上还设置有第七通孔,排污接口设置在阀体上,排污盲孔通过第七通孔与排污接口相连通。
进一步,定阀片上的第七通孔位于定阀片的中心,动阀片上的排污盲孔的一端位于动阀片的中心。
进一步,排污盲孔包括封底、沿封底向上延伸的侧壁和位于侧壁之间的梁,梁设置在侧壁顶部的中间。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使用单阀控制来代替多阀门的切换,使得阀位切换更可靠,有效保障了出水品质,使得安装更方便,使用操作更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二、五的阀体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定阀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动阀片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二在顺冲洗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在顺冲洗状态下定动阀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一、二在一号滤芯反冲洗二号滤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一在一号滤芯反冲洗二号滤芯状态下定动阀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一、二在双滤芯同时供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一在双滤芯同时供水状态下定动阀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一、二在二号滤芯反冲洗一号滤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一在二号滤芯反冲洗一号滤芯状态下定动阀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二的定阀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二的动阀片的俯视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二在顺冲洗状态下定动阀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二在一号滤芯反冲洗二号滤芯状态下定动阀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二在双滤芯同时供水状态下定动阀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7是实施例二在二号滤芯反冲洗一号滤芯状态下定动阀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8是实施例三、四、六的阀体示意图;
图19是实施例三的定阀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实施例三的动阀片的俯视示意图;
图21是实施例三、四在顺冲洗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实施例三在顺冲洗状态下定动阀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23是实施例三、四在一号滤芯反冲洗二号滤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实施例三在一号滤芯反冲洗二号滤芯状态下定动阀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25是实施例三、四在双滤芯同时供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实施例三在双滤芯同时供水状态下定动阀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27是实施例三、四在二号滤芯反冲洗一号滤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实施例三在二号滤芯反冲洗一号滤芯状态下定动阀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29是实施例四的定阀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0是实施例四的动阀片的俯视示意图;
图31是实施例四的动阀片的仰视示意图;
图32是实施例四的动阀片的A-A向剖面图;
图33是实施例四在顺冲洗状态下定动阀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34是实施例四在一号滤芯反冲洗二号滤芯状态下定动阀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35是实施例四在双滤芯同时供水状态下定动阀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36是实施例四在二号滤芯反冲洗一号滤芯状态下定动阀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37是实施例五的定阀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8是实施例五的动阀片的俯视示意图;
图39是实施例五在过滤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0是实施例五在过滤状态下定动阀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41是实施例五在顺冲洗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2是实施例五在顺冲洗状态下定动阀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43是实施例五在反冲洗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4是实施例五在反冲洗状态下定动阀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45是实施例五在正冲洗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6是实施例五在正冲洗状态下定动阀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47是实施例六的定阀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8是实施例六的动阀片的俯视示意图;
图49是实施例六在过滤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0是实施例六在过滤状态下定动阀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51是实施例六在顺冲洗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2是实施例六在顺冲洗状态下定动阀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53是实施例六在反冲洗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4是实施例六在反冲洗状态下定动阀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55是实施例六在正冲洗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6是实施例六在正冲洗状态下定动阀片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57是实施例七的从盖子直接排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使用本发明时,可以使用两支双端口滤芯或单支三端口滤芯来构成过滤系统,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使用两支双端口滤芯,实施例五和实施例六使用单支三端口滤芯。当使用两支双端口滤芯时,如图1、图4、图18、图21所示,把阀体30上的原水进口31连接到原水水管,净水出口32连接到需要用水的水管,滤芯第一接口34连接到一号滤芯40的进水口41,滤芯第二接口35连接到二号滤芯45的进水口46,滤芯第三接口38连接到一号滤芯40的出水口43和二号滤芯45的出水口48,排污接口33连接到地漏等排水处。当使用单支三端口滤芯时,这里以三端口超滤滤芯为例说明,在三端口超滤滤芯上,进水口和出水口是内部连通的,过滤后的水从净水口流出,如图1、图18、图39、图49所示,把阀体30上的原水进口31连接到原水水管,净水出口32连接到需要用水的水管,滤芯第一接口34连接到滤芯70的进水口71,滤芯第二接口35连接到滤芯70的出水口72,滤芯第三接口38连接到滤芯70的净水口73,排污接口33连接到地漏等排水处。通过旋转阀杆61,即可转动动阀片20来切换和定阀片10不同的重叠状态以实现不同功能。为了转动阀杆,可以采用手动或程序控制电机转动阀杆的方式。
实施例一:
使用两支双端口滤芯。定阀片上设置有六个通孔。排污采用了通过阀杆排污的技术方案。
如图1-4所示,使用图2-3所示的定动阀片组合,一种多功能控制阀,包括阀体30、盖子60、阀杆61、置于阀体30内的采用端面转动密封配合的定阀片10和动阀片20,动阀片20和阀杆61连接,阀体30上设置有原水进口31、净水出口32、排污接口33、滤芯第一接口34、滤芯第二接口35和滤芯第三接口38;定阀片10上设置有六个通孔:第一通孔1、第二通孔2、第三通孔3、第四通孔4、第五通孔5和第六通孔6,在阀体内,第一通孔1和第二通孔2相互连通并且与滤芯第一接口34相连通,第三通孔3和第四通孔4相互连通并且与滤芯第二接口35相连通,第五通孔5与滤芯第三接口38相连通,第六通孔6与净水出口32相连通;动阀片20上设置有与原水进口31相连通的进水通道21,动阀片20上还设置有导通盲孔22和排污通孔23,排污通孔23依次通过阀杆61上的第一排污通孔63和盖子60上的第二排污通孔64连通到阀体30上的排污接口33。
下面详细说明定动阀片的不同重叠方式而产生的四个功能。
顺冲洗功能:如图4-5所示,通过旋转阀杆61,将动阀片20上的进水通道21与定阀片10上的第一通孔1和第三通孔3重叠连通,导通盲孔22与定阀片10上的第二通孔2和第四通孔4重叠连通,排污通孔23与定阀片10上的第五通孔5重叠连通。在这种阀片重叠状态下,水流如下:原水进口31进入的水流从动阀片20的进水通道21流入到定阀片10的第一通孔1和第三通孔3,因为第一通孔1与滤芯第一接口34相连通,第三通孔3与滤芯第二接口35相连通,所以水流流经滤芯第一接口34流入到一号滤芯40的进水口41,然后顺冲一号滤芯40后流经出水口43,同时水流流经滤芯第二接口35流入到二号滤芯45的进水口46,然后顺冲二号滤芯45后流经出水口48,和一号滤芯40的出水口43流出的水流汇合后流到滤芯第三接口38,因为第五通孔5与滤芯第三接口38相连通,所以水流流到第五通孔5,然后通过动阀片20的排污通孔23,再依次通过阀杆61上的第一排污通孔63和盖子60上的第二排污通孔64后流到阀体30上的排污接口33排水。此时,第六通孔6被动阀片20封闭遮盖不通水,所以净水出口32不出水;由于第一通孔1和第二通孔2在阀体内导通,第三通孔3和第四通孔4也在阀体内导通,由于此时第一通孔1和第三通孔3都与动阀片20的进水通道21连通,所以第二通孔2和第四通孔4是导通的,也就是说动阀片20的导通盲孔22覆盖在第二通孔2和第四通孔4上正好起到了封闭遮盖作用。
一号滤芯反冲洗二号滤芯功能:如图6-7所示,通过旋转阀杆61,将动阀片20上的进水通道21与定阀片10上的第二通孔2重叠连通,导通盲孔22与定阀片10上的第六通孔6重叠连通,排污通孔23与定阀片10上的第三通孔3重叠连通。在这种阀片重叠状态下,水流如下:原水进口31进入的水流从动阀片20的进水通道21流入到定阀片10的第二通孔2,因为第二通孔2与滤芯第一接口34相连通,所以水流流经滤芯第一接口34,流入一号滤芯40的进水口41,经过滤芯过滤后从出水口43流出,然后再流入到二号滤芯45的出水口48,反冲洗二号滤芯45后从进水口46流出,流到滤芯第二接口35,因为滤芯第二接口35与第三通孔3相连通,所以水流流到第三通孔3,然后通过动阀片20的排污通孔23,再依次通过阀杆61上的第一排污通孔63和盖子60上的第二排污通孔64后流到阀体30上的排污接口33排水。此时,定阀片10上的第一通孔1、第四通孔4和第五通孔5被动阀片20封闭遮盖不通水,第六通孔6被导通盲孔22封闭遮盖不通水。
双滤芯同时供水功能:如图8-9所示,通过旋转阀杆61,将动阀片20上的进水通道21与定阀片10上的第二通孔2和第四通孔4重叠连通,导通盲孔22与定阀片10上的第五通孔5和第六通孔6重叠连通,排污通孔23被定阀片10封闭遮盖不通水。在这种阀片重叠状态下,水流如下:原水进口31进入的水流从动阀片20的进水通道21流入到定阀片10的第二通孔2和第四通孔4,因为第二通孔2与滤芯第一接口34相连通,所以水流流经滤芯第一接口34,流入一号滤芯40的进水口41,经过滤芯过滤后从出水口43流出,因为第四通孔4与滤芯第二接口35相连通,所以水流流经滤芯第二接口35,流入二号滤芯45的进水口46,经过滤芯过滤后从出水口48流出,和一号滤芯40的出水口43流出的净水汇合后流到滤芯第三接口38,因为第五通孔5与滤芯第三接口38相连通,所以水流流到第五通孔5,然后经过动阀片20的导通盲孔22导流流入第六通孔6,因为第六通孔6与净水出口32相连通,所以水流从净水出口32流出供水。此时,定阀片10上的第一通孔1和第三通孔3被动阀片20封闭遮盖不通水。
二号滤芯反冲洗一号滤芯功能:如图10-11所示,通过旋转阀杆61,将动阀片20上的进水通道21与定阀片10上的第三通孔3重叠连通,导通盲孔22与定阀片10上的第四通孔4重叠连通,排污通孔23与定阀片10上的第一通孔1重叠连通。在这种阀片重叠状态下,水流如下:原水进口31进入的水流从动阀片20的进水通道21流入到定阀片10的第三通孔3,因为第三通孔3与滤芯第二接口35相连通,所以水流流经滤芯第二接口35,流入二号滤芯45的进水口46,经过滤芯过滤后从出水口48流出,然后再流入到一号滤芯40的出水口43,反冲洗一号滤芯40后从进水口41流出,流到滤芯第一接口34,因为滤芯第一接口34与第一通孔1相连通,所以水流流到第一通孔1,然后通过动阀片20的排污通孔23,再依次通过阀杆61上的第一排污通孔63和盖子60上的第二排污通孔64后流到阀体30上的排污接口33排水。此时,定阀片10上的第二通孔2、第五通孔5和第六通孔6被动阀片20封闭遮盖不通水,第四通孔4被导通盲孔22封闭遮盖不通水。
实施例二:
使用两支双端口滤芯。定阀片上设置有四个通孔。排污采用了通过阀杆排污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4、图12-13所示,使用图12-13所示的定动阀片组合,一种多功能控制阀,包括阀体30、盖子60、阀杆61、置于阀体30内的采用端面转动密封配合的定阀片10和动阀片20,动阀片20和阀杆61连接,阀体30上设置有原水进口31、净水出口32、排污接口33、滤芯第一接口34、滤芯第二接口35和滤芯第三接口38;定阀片10上设置有四个通孔:滤芯第一接口通道1B、滤芯第二接口通道3B、第五通孔5和第六通孔6,在阀体内,滤芯第一接口通道1B与滤芯第一接口34相连通,滤芯第二接口通道3B与滤芯第二接口35相连通,第五通孔5与滤芯第三接口38相连通,第六通孔6与净水出口32相连通;动阀片20上设置有与原水进口31相连通的进水通道21B,动阀片20上还设置有导通盲孔22B和排污通孔23B,排污通孔23B依次通过阀杆61上的第一排污通孔63和盖子60上的第二排污通孔64连通到阀体30上的排污接口33。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和图12比较所示,图2中的第一通孔1和第二通孔2被合并连通为图12中的滤芯第一接口通道1B,图2中的第三通孔3和第四通孔4被合并连通为图12中的滤芯第二接口通道3B;如图3和图13比较所示,图3的进水通道21为一开口,而图13中的进水通道21B为一通孔。因为在实施例一中,第一通孔1和第二通孔2在阀体内部连通,第三通孔3和第四通孔4在阀体内部连通,所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水流逻辑基本相同,这里仅举顺冲洗功能一例说明,其他三个功能就不再赘述。
顺冲洗功能:如图4、图14所示,通过旋转阀杆61,将动阀片20上的进水通道21B与定阀片10上的滤芯第一接口通道1B和滤芯第二接口通道3B重叠连通,导通盲孔22B也与滤芯第一接口通道1B和滤芯第二接口通道3B重叠连通,排污通孔23B与定阀片10上的第五通孔5重叠连通。在这种阀片重叠状态下,水流如下:原水进口31进入的水流从动阀片20的进水通道21B流入到定阀片10的滤芯第一接口通道1B和滤芯第二接口通道3B,因为滤芯第一接口通道1B与滤芯第一接口34相连通,滤芯第二接口通道3B与滤芯第二接口35相连通,所以水流流经滤芯第一接口34流入到一号滤芯40的进水口41,然后顺冲一号滤芯40后流经出水口43,同时水流流经滤芯第二接口35流入到二号滤芯45的进水口46,然后顺冲二号滤芯45后流经出水口48,和一号滤芯40的出水口43流出的水流汇合后流到滤芯第三接口38,因为第五通孔5与滤芯第三接口38相连通,所以水流流到第五通孔5,然后通过动阀片20的排污通孔23,再依次通过阀杆61上的第一排污通孔63和盖子60上的第二排污通孔64后流到阀体30上的排污接口33排水。此时,第六通孔6被动阀片20封闭遮盖不通水,所以净水出口32不出水;由于进水通道21B与滤芯第一接口通道1B和滤芯第二接口通道3B重叠连通,所以导通盲孔22B覆盖在这两个通道上就起到了封闭遮盖作用。
一号滤芯反冲洗二号滤芯功能:如图6、图15所示。
双滤芯同时供水功能: 如图8、图16所示。
二号滤芯反冲洗一号滤芯功能:如图10、图17所示。
实施例三:
使用两支双端口滤芯。定阀片上设置有七个通孔。排污采用了通过定阀片的第七通孔排污的技术方案。
如图18-21所示,使用图19-20所示的定动阀片组合,一种多功能控制阀,包括阀体30、盖子60、阀杆61、置于阀体30内的采用端面转动密封配合的定阀片10和动阀片20,动阀片20和阀杆61连接,阀体30上设置有原水进口31、净水出口32、排污接口33、滤芯第一接口34、滤芯第二接口35和滤芯第三接口38;定阀片1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第二通孔2、第三通孔3、第四通孔4、第五通孔5和第六通孔6,在阀体内,第一通孔1和第二通孔2相互连通并且与滤芯第一接口34相连通,第三通孔3和第四通孔4相互连通并且与滤芯第二接口35相连通,第五通孔5与滤芯第三接口38相连通,第六通孔6与净水出口32相连通,定阀片10的中心处还设置有第七通孔7;动阀片20上设置有与原水进口31相连通的进水通道21,动阀片20上还设置有导通盲孔22和排污盲孔23D,排污盲孔23D的一端位于动阀片20的中心,排污盲孔23D通过第七通孔7与排污接口33相连通。
实施例三和实施例一的结构区别在于:实施例三的定阀片10的中心设置有第七通孔7,动阀片20上设置有排污盲孔23D;而实施例一的定阀片上没有第七通孔,动阀片上设置的是排污通孔。这种结构区别使得排污方式的不同之处如下:实施例三的排污方式是通过动阀片的排污盲孔导流流到定阀片的第七通孔,再流到阀体上的排污接口排水;实施例一的排污方式是通过动阀片的排污通孔,再依次通过阀杆上的第一排污通孔和盖子上的第二排污通孔后,通过排污接口排水。所以在这里仅举一例对一号滤芯反冲洗二号滤芯功能进行详细说明,其他三个功能不再赘述。
一号滤芯反冲洗二号滤芯功能:如图23-24所示,通过旋转阀杆61,将动阀片20上的进水通道21与定阀片10上的第二通孔2重叠连通,导通盲孔22与定阀片10上的第六通孔6重叠连通,排污盲孔23D与定阀片10上的第三通孔3和第七通孔7重叠连通。在这种阀片重叠状态下,水流如下:原水进口31进入的水流从动阀片20的进水通道21流入到定阀片10的第二通孔2,因为第二通孔2与滤芯第一接口34相连通,所以水流流经滤芯第一接口34,流入一号滤芯40的进水口41,经过滤芯过滤后从出水口43流出,然后再流入到二号滤芯45的出水口48,反冲洗二号滤芯45后从进水口46流出,流到滤芯第二接口35,因为滤芯第二接口35与第三通孔3相连通,所以水流流到第三通孔3,通过动阀片20的排污盲孔23D导流流到定阀片10的第七通孔7,因为第七通孔7和排污接口33相连通,所以水流流到排污接口33排水。此时,定阀片10上的第一通孔1、第四通孔4和第五通孔5被动阀片20封闭遮盖不通水,第六通孔6被导通盲孔22封闭遮盖不通水。
顺冲洗功能: 如图21、图22所示。
双滤芯同时供水功能: 如图25、图26所示。
二号滤芯反冲洗一号滤芯功能:如图27、图28所示。
实施例四:
使用两支双端口滤芯。定阀片上设置有五个通孔。排污采用了通过定阀片的第七通孔排污的技术方案。
如图18、图21、图29-32所示,使用图29-30所示的定动阀片组合,一种多功能控制阀,包括阀体30、盖子60、阀杆61、置于阀体30内的采用端面转动密封配合的定阀片10和动阀片20,动阀片20和阀杆61连接,阀体30上设置有原水进口31、净水出口32、排污接口33、滤芯第一接口34、滤芯第二接口35和滤芯第三接口38;定阀片10上设置有:滤芯第一接口通道1B、滤芯第二接口通道3B、第五通孔5和第六通孔6,在阀体内,滤芯第一接口通道1B与滤芯第一接口34相连通,滤芯第二接口通道3B与滤芯第二接口35相连通,第五通孔5与滤芯第三接口38相连通,第六通孔6与净水出口32相连通,定阀片10的中心处还设置有第七通孔7;动阀片20上设置有与原水进口31相连通的进水通道21B,动阀片20上还设置有导通盲孔22B和排污盲孔23C,排污盲孔23C包括封底、沿封底向上延伸的侧壁和位于侧壁之间的梁24,梁24设置在侧壁顶部的中间,排污盲孔23C的一端位于动阀片20的中心,排污盲孔23C通过第七通孔7与排污接口33相连通。
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9和图29比较所示,图19中的第一通孔1和第二通孔2被合并连通为图29中的滤芯第一接口通道1B,图19中的第三通孔3和第四通孔4被合并连通为图29中的滤芯第二接口通道3B;如图20和图30-32比较所示,图20的进水通道21为一开口,而图30中的进水通道21B为一通孔,图20的排污盲孔23D没有梁,而图32中的排污盲孔23C设置有梁24,如图34所示,梁24的作用在于隔离了排污盲孔23C和滤芯第一接口通道1B之间的水路。因为在实施例三中,第一通孔1和第二通孔2在阀体内部连通,第三通孔3和第四通孔4在阀体内部连通,所以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三的水流逻辑基本相同,这里仅举一例对一号滤芯反冲洗二号滤芯功能进行详细说明,其他三个功能就不再赘述。
一号滤芯反冲洗二号滤芯功能:如图23、图34所示,通过旋转阀杆61,将动阀片20上的进水通道21B与定阀片10上的滤芯第一接口通道1B重叠连通,导通盲孔22B与定阀片10上的第六通孔6重叠连通,排污盲孔23C与定阀片10上的滤芯第二接口通道3B和第七通孔7重叠连通。在这种阀片重叠状态下,水流如下:原水进口31进入的水流从动阀片20的进水通道21B流入到定阀片10的滤芯第一接口通道1B,因为滤芯第一接口通道1B与滤芯第一接口34相连通,所以水流流经滤芯第一接口34,流入一号滤芯40的进水口41,经过滤芯过滤后从出水口43流出,然后再流入到二号滤芯45的出水口48,反冲洗二号滤芯45后从进水口46流出,流到滤芯第二接口35,因为滤芯第二接口35与滤芯第二接口通道3B相连通,所以水流流到滤芯第二接口通道3B,通过动阀片20的排污盲孔23C导流流到定阀片10的第七通孔7,因为第七通孔7和排污接口33相连通,所以水流流到排污接口33排水。此时,定阀片10上的第五通孔5被动阀片20封闭遮盖不通水,第六通孔6被导通盲孔22B封闭遮盖不通水。
顺冲洗功能: 如图21、图33所示。
双滤芯同时供水功能: 如图25、图35所示。
二号滤芯反冲洗一号滤芯功能:如图27、图36所示。
实施例五:
使用单支三端口滤芯。定阀片上设置有四个通孔。排污采用了通过阀杆排污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37-39所示,使用图37-38所示的定动阀片组合,一种多功能控制阀,包括阀体30、盖子60、阀杆61、置于阀体30内的采用端面转动密封配合的定阀片10和动阀片20,动阀片20和阀杆61连接,阀体30上设置有原水进口31、净水出口32、排污接口33、滤芯第一接口34、滤芯第二接口35和滤芯第三接口38;定阀片10上设置有四个通孔:滤芯第一接口通道1E、滤芯第二接口通道3E、第五通孔5E和第六通孔6E,在阀体内,滤芯第一接口通道1E与滤芯第一接口34相连通,滤芯第二接口通道3E与滤芯第二接口35相连通,第五通孔5E与滤芯第三接口38相连通,第六通孔6E与净水出口32相连通;动阀片20上设置有与原水进口31相连通的进水通道21E,动阀片20上还设置有导通盲孔22E和排污通孔23E,排污通孔23E依次通过阀杆61上的第一排污通孔63和盖子60上的第二排污通孔64连通到阀体30上的排污接口33。
下面详细说明定动阀片的不同重叠方式而产生的四个功能。
过滤功能:如图39、图40所示,通过旋转阀杆61,将动阀片20上的进水通道21E与定阀片10上的滤芯第一接口通道1E重叠连通,导通盲孔22E与第五通孔5E和第六通孔6E重叠连通,排污通孔23E被定阀片10封闭遮盖不通水。在这种阀片重叠状态下,水流如下:原水进口31进入的水流从动阀片20的进水通道21E流入到定阀片10的滤芯第一接口通道1E,因为滤芯第一接口通道1E与滤芯第一接口34相连通,所以水流流经滤芯第一接口34后流入滤芯70的进水口71,经过过滤后从净水口73流出,再流入到滤芯第三接口38,因为第五通孔5E与滤芯第三接口38相连通,所以水流流到第五通孔5E,经过动阀片20的导通盲孔22E导流流入到第六通孔6E,因为第六通孔6E与净水出口32相连通,所以水流流到净水出口32供水。此时,定阀片10上的滤芯第二接口通道3E被动阀片20封闭遮盖不通水。
顺冲洗功能:如图41、图42所示,通过旋转阀杆61,将动阀片20上的进水通道21E与定阀片10上的滤芯第一接口通道1E重叠连通,导通盲孔22E与第五通孔5E重叠连通,排污通孔23E与滤芯第二接口通道3E重叠连通。在这种阀片重叠状态下,水流如下:原水进口31进入的水流从动阀片20的进水通道21E流入到定阀片10的滤芯第一接口通道1E,因为滤芯第一接口通道1E与滤芯第一接口34相连通,所以水流流经滤芯第一接口34后流入滤芯70的进水口71,顺冲洗滤芯70后从出水口72流出,再流入到滤芯第二接口35,因为滤芯第二接口通道3E与滤芯第二接口35相连通,所以水流流到滤芯第二接口通道3E,然后通过动阀片20的排污通孔23E,再依次通过阀杆61上的第一排污通孔63和盖子60上的第二排污通孔64后流到阀体30上的排污接口33排水。此时,定阀片10上的第六通孔6E被动阀片20封闭遮盖不通水,所以净水出口32无水流,第五通孔5E被导通盲孔22E封闭遮盖不通水。
反冲洗功能:如图43、图44所示,通过旋转阀杆61,将动阀片20上的进水通道21E与定阀片10上的第五通孔5E重叠连通,导通盲孔22E与滤芯第一接口通道1E和滤芯第二接口通道3E重叠连通,排污通孔23E与滤芯第一接口通道1E重叠连通。在这种阀片重叠状态下,水流如下:原水进口31进入的水流从动阀片20的进水通道21E流入到定阀片10的第五通孔5E,因为第五通孔5E与滤芯第三接口38相连通,所以水流流经滤芯第三接口38后流入滤芯70的净水口73,反冲洗滤芯70后分两路从进水口71和出水口72流出,从进水口71流出的水流流到滤芯第一接口34,由于滤芯第一接口通道1E与滤芯第一接口34相连通,所以水流流到滤芯第一接口通道1E,从出水口72流出的水流流到滤芯第二接口35,由于滤芯第二接口通道3E与滤芯第二接口35相连通,所以水流流到滤芯第二接口通道3E,经过动阀片20的导通盲孔22E导流也流入到滤芯第一接口通道1E,两路水流汇合后通过动阀片20的排污通孔23E,再依次通过阀杆61上的第一排污通孔63和盖子60上的第二排污通孔64后流到阀体30上的排污接口33排水。此时,定阀片10上的第六通孔6E被动阀片20封闭遮盖不通水,所以净水出口32无水流。
正冲洗功能:如图45、图46所示,通过旋转阀杆61,将动阀片20上的进水通道21E与定阀片10上的滤芯第一接口通道1E和滤芯第二接口通道3E重叠连通,导通盲孔22E与第六通孔6E重叠连通,排污通孔23E与第五通孔5E重叠连通。在这种阀片重叠状态下,水流如下:原水进口31进入的水流从动阀片20的进水通道21E流入到定阀片10的滤芯第一接口通道1E和滤芯第二接口通道3E,由于滤芯第一接口通道1E与滤芯第一接口34相连通,滤芯第二接口通道3E与滤芯第二接口35相连通,所以水流分两路流经滤芯第一接口34和滤芯第二接口35后分别流入滤芯70的进水口71和出水口72,经过滤芯70过滤后从净水口73流出,再流入滤芯第三接口38,由于第五通孔5E与滤芯第三接口38相连通,所以水流流入第五通孔5E,然后通过动阀片20的排污通孔23E,再依次通过阀杆61上的第一排污通孔63和盖子60上的第二排污通孔64后流到阀体30上的排污接口33排水。此时,定阀片10上的第六通孔6E被导通盲孔22E封闭遮盖不通水,所以净水出口32无水流。
实施例六:
使用单支三端口滤芯。定阀片上设置有五个通孔。排污采用了通过定阀片的第七通孔排污的技术方案。
如图18、图47-49所示,使用图47-48所示的定动阀片组合,一种多功能控制阀,包括阀体30、盖子60、阀杆61、置于阀体30内的采用端面转动密封配合的定阀片10和动阀片20,动阀片20和阀杆61连接,阀体30上设置有原水进口31、净水出口32、排污接口33、滤芯第一接口34、滤芯第二接口35和滤芯第三接口38;定阀片10上设置有:滤芯第一接口通道1E、滤芯第二接口通道3E、第五通孔5E和第六通孔6E,在阀体内,滤芯第一接口通道1E与滤芯第一接口34相连通,滤芯第二接口通道3E与滤芯第二接口35相连通,第五通孔5E与滤芯第三接口38相连通,第六通孔6E与净水出口32相连通,定阀片10的中心处还设置有第七通孔7E;动阀片20上设置有与原水进口31相连通的进水通道21E,动阀片20上还设置有导通盲孔22E和排污盲孔23F,排污盲孔23F的一端位于动阀片20的中心,排污盲孔23F通过第七通孔7E与排污接口33相连通。
实施例六和实施例五的结构区别在于:实施例六的定阀片10的中心设置有第七通孔7E,动阀片20上设置有排污盲孔23F;而实施例五的定阀片上没有第七通孔,动阀片上设置的是排污通孔。这种结构区别使得排污方式的不同之处如下:实施例六的排污方式是通过动阀片的排污盲孔导流流到定阀片的第七通孔,再流到阀体上的排污接口排水;实施例五的排污方式是通过动阀片的排污通孔,再依次通过阀杆上的第一排污通孔和盖子上的第二排污通孔后,通过排污接口排水。所以在这里仅举一例对顺冲洗功能进行详细说明,其他三个功能不再赘述。
顺冲洗功能:如图51、图52所示,通过旋转阀杆61,将动阀片20上的进水通道21E与定阀片10上的滤芯第一接口通道1E重叠连通,导通盲孔22E与第五通孔5E重叠连通,排污盲孔23F与滤芯第二接口通道3E和第七通孔7E重叠连通。在这种阀片重叠状态下,水流如下:原水进口31进入的水流从动阀片20的进水通道21E流入到定阀片10的滤芯第一接口通道1E,因为滤芯第一接口通道1E与滤芯第一接口34相连通,所以水流流经滤芯第一接口34后流入滤芯70的进水口71,顺冲洗滤芯70后从出水口72流出,再流入到滤芯第二接口35,因为滤芯第二接口通道3E与滤芯第二接口35相连通,所以水流流到滤芯第二接口通道3E,通过动阀片20的排污盲孔23F导流流到定阀片10的第七通孔7E,因为第七通孔7E和排污接口33相连通,所以水流流到排污接口33排水。此时,定阀片10上的第六通孔6E被动阀片20封闭遮盖不通水,所以净水出口32无水流,第五通孔5E被导通盲孔22E封闭遮盖不通水。
过滤功能: 如图49、图50所示。
反冲洗功能:如图53、图54所示。
正冲洗功能:如图55、图56所示。
实施例七:
排污采用了从排污通孔经过阀杆到盖子直接排污的技术方案。
如图57所示,排污接口33B设置在盖子60上,动阀片20上设置有排污通孔23,排污通孔23依次通过阀杆61上的第一排污通孔63和盖子60上的第二排污通孔64连通到盖子60上的排污接口33B。
实施例七与实施例一、二、五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七的排污接口设置在盖子上,而实施例一、二、五的排污接口设置在阀体上,实施例七的排污通道是通过排污通孔后再依次通过阀杆上的第一排污通孔和盖子上的第二排污通孔连通到盖子上的排污接口,而实施例一、二、五的排污通道是通过排污通孔后再依次通过阀杆上的第一排污通孔和盖子上的第二排污通孔连通到阀体上的排污接口。其他说明都相似,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例如:调整动阀片上的进水通道、导通盲孔和排污通道的位置;改变定阀片上的通孔与净水出口、滤芯第一接口、滤芯第二接口和滤芯第三接口的连通关系,这些简单改变、替换都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多功能控制阀,包括阀体、盖子、阀杆、置于阀体内的采用端面转动密封配合的定阀片和动阀片,动阀片和阀杆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上设置有原水进口、净水出口、排污接口、滤芯第一接口、滤芯第二接口和滤芯第三接口;所述定阀片上设置有:滤芯第一接口通道、滤芯第二接口通道、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在控制阀内,滤芯第一接口通道与滤芯第一接口相连通,滤芯第二接口通道与滤芯第二接口相连通,第五通孔与滤芯第三接口相连通,第六通孔与净水出口相连通;所述动阀片上设置有与原水进口相连通的进水通道,动阀片上还设置有导通盲孔和排污通道,所述排污通道与所述排污接口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第一接口通道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互连通并且与所述滤芯第一接口相连通;所述滤芯第二接口通道包括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相互连通并且与滤芯第二接口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通道为排污通孔,所述排污接口设置在阀体上,所述排污通孔依次通过阀杆上的第一排污通孔和盖子上的第二排污通孔连通到阀体上的排污接口。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通道为排污通孔,所述排污接口设置在盖子上,所述排污通孔依次通过阀杆上的第一排污通孔和盖子上的第二排污通孔连通到盖子上的排污接口。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通道为排污盲孔,所述定阀片上还设置有第七通孔,所述排污接口设置在阀体上,所述排污盲孔通过所述第七通孔与排污接口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阀片上的第七通孔位于定阀片的中心,所述动阀片上的排污盲孔的一端位于动阀片的中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盲孔包括封底、沿封底向上延伸的侧壁和位于侧壁之间的梁,所述梁设置在侧壁顶部的中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27150.XA CN102635708B (zh) | 2012-04-26 | 2012-04-26 | 一种多功能控制阀 |
CN201710821168.2A CN107740873A (zh) | 2012-04-19 | 2013-04-19 | 水处理系统 |
CN201710821167.8A CN107830205B (zh) | 2012-04-19 | 2013-04-19 | 控流器 |
PCT/CN2013/000450 WO2013155877A1 (zh) | 2012-04-19 | 2013-04-19 | 控流器、水处理系统以及多功能控制阀 |
PCT/CN2013/000451 WO2013155878A1 (zh) | 2012-04-19 | 2013-04-19 | 水处理系统 |
CN201710821166.3A CN107795711A (zh) | 2012-04-19 | 2013-04-19 | 水处理系统 |
CN201380020645.5A CN104254721B (zh) | 2012-04-19 | 2013-04-19 | 控流器 |
CN201710821142.8A CN107917244A (zh) | 2012-04-19 | 2013-04-19 | 水处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27150.XA CN102635708B (zh) | 2012-04-26 | 2012-04-26 | 一种多功能控制阀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35708A true CN102635708A (zh) | 2012-08-15 |
CN102635708B CN102635708B (zh) | 2014-07-02 |
Family
ID=46620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127150.XA Active CN102635708B (zh) | 2012-04-19 | 2012-04-26 | 一种多功能控制阀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635708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155877A1 (zh) * | 2012-04-19 | 2013-10-24 | Hu Xiaozong | 控流器、水处理系统以及多功能控制阀 |
WO2013155878A1 (zh) * | 2012-04-19 | 2013-10-24 | Hu Xiaozong | 水处理系统 |
CN104455552A (zh) * | 2014-12-09 | 2015-03-25 | 温州市润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水处理控制阀 |
CN107327592A (zh) * | 2012-05-15 | 2017-11-07 | 胡霄宗 | 控流器 |
CN112390311A (zh) * | 2020-12-03 | 2021-02-23 | 温州市润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多罐串联控制阀及其水处理系统 |
CN114100230A (zh) * | 2021-10-25 | 2022-03-01 | 东莞市谦益宏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水处理过滤系统及多路阀 |
CN115163247A (zh) * | 2022-05-31 | 2022-10-11 |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 一种自清洁双滤芯油滤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719820Y (zh) * | 2004-08-21 | 2005-08-24 | 杨润德 | 水处理系统用多功能控制阀 |
CN2727509Y (zh) * | 2003-12-18 | 2005-09-21 | 许俊杰 | 多功能一体化组合电磁阀 |
CN2747429Y (zh) * | 2004-07-17 | 2005-12-21 | 杨润德 | 水处理系统用多路阀 |
CN2931971Y (zh) * | 2006-06-23 | 2007-08-08 | 上海科索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手动多路阀 |
CN201305482Y (zh) * | 2008-12-09 | 2009-09-09 | 温州市润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软化阀 |
CN202065502U (zh) * | 2010-07-20 | 2011-12-07 | 温州市润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节能型多功能软化阀 |
-
2012
- 2012-04-26 CN CN201210127150.XA patent/CN10263570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727509Y (zh) * | 2003-12-18 | 2005-09-21 | 许俊杰 | 多功能一体化组合电磁阀 |
CN2747429Y (zh) * | 2004-07-17 | 2005-12-21 | 杨润德 | 水处理系统用多路阀 |
CN2719820Y (zh) * | 2004-08-21 | 2005-08-24 | 杨润德 | 水处理系统用多功能控制阀 |
CN2931971Y (zh) * | 2006-06-23 | 2007-08-08 | 上海科索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手动多路阀 |
CN201305482Y (zh) * | 2008-12-09 | 2009-09-09 | 温州市润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软化阀 |
CN202065502U (zh) * | 2010-07-20 | 2011-12-07 | 温州市润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节能型多功能软化阀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155877A1 (zh) * | 2012-04-19 | 2013-10-24 | Hu Xiaozong | 控流器、水处理系统以及多功能控制阀 |
WO2013155878A1 (zh) * | 2012-04-19 | 2013-10-24 | Hu Xiaozong | 水处理系统 |
CN107327592A (zh) * | 2012-05-15 | 2017-11-07 | 胡霄宗 | 控流器 |
CN104455552A (zh) * | 2014-12-09 | 2015-03-25 | 温州市润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水处理控制阀 |
CN112390311A (zh) * | 2020-12-03 | 2021-02-23 | 温州市润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多罐串联控制阀及其水处理系统 |
CN114100230A (zh) * | 2021-10-25 | 2022-03-01 | 东莞市谦益宏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水处理过滤系统及多路阀 |
CN115163247A (zh) * | 2022-05-31 | 2022-10-11 |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 一种自清洁双滤芯油滤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35708B (zh) | 2014-07-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35708B (zh) | 一种多功能控制阀 | |
CN102644769B (zh) | 一种多功能控制阀 | |
CN102788172B (zh) | 一种持续供水多功能控制阀 | |
CN102644770B (zh) | 一种多功能控制阀 | |
CN104696547B (zh) | 一种控制阀 | |
CN102678966B (zh) | 一种多功能控制阀 | |
CN102678967B (zh) | 一种多功能控制阀 | |
CN102635705B (zh) | 一种多功能软水阀 | |
CN205298660U (zh) | 一种多功能软化阀及其水处理装置 | |
CN102635706A (zh) | 一种软水补水多功能软水阀 | |
CN202768945U (zh) | 一种持续供水多功能控制阀 | |
CN102635707A (zh) | 一种多功能软水阀 | |
CN102840362B (zh) | 多功能软水阀 | |
CN110878849B (zh) | 一种多功能软化阀及其水处理装置 | |
CN102644768B (zh) | 一种多功能控制阀 | |
CN203309197U (zh) | 一种多功能控制阀 | |
CN202867928U (zh) | 多功能软水阀 | |
CN202708196U (zh) | 一种多功能控制阀 | |
US10865894B2 (en) | Four-way valve for backflush filter system | |
CN103845948B (zh) | 具有多滤胆反冲切换器的净水器内置管路连接方法 | |
CN102644767B (zh) | 一种多功能控制阀 | |
CN103550982A (zh) | 水龙头净水器 | |
CN100402125C (zh) | 水处理设备 | |
CN203678093U (zh) | 水龙头净水器 | |
CN203516836U (zh) | 一种多功能控制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