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29447B - 像素电路及其补偿方法 - Google Patents

像素电路及其补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29447B
CN102629447B CN201110324774.6A CN201110324774A CN102629447B CN 102629447 B CN102629447 B CN 102629447B CN 201110324774 A CN201110324774 A CN 201110324774A CN 102629447 B CN102629447 B CN 1026294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transistor
thin film
tft
signal
gr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2477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29447A (zh
Inventor
马占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2477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294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294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94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294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94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像素电路及其补偿方法,涉及显示领域,可补偿阈值电压偏移造成的电流差异。所述像素电路,包括:发光元件;用于驱动发光元件的驱动薄膜晶体管,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用于输入工作电压信号,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发光元件相连接;用于控制数据信号输入的第三薄膜晶体管,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用于输入数据信号,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用于输入控制数据信号输入的扫描信号;用于储存数据信号的电容,电容的两极板分别与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和工作电压信号的输出端相连接;用于补偿流过发光元件的电流差异的补偿模块,补偿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相连接,补偿模块的输出端与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接。

Description

像素电路及其补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像素电路及其补偿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为电流驱动主动发光型器件,因其具有自发光、快速响应、宽视角和可制作在柔性衬底上等独特特点,以OLED为基础的有机发光显示预计今后几年将成为显示领域的主流。有机发光显示的每个显示单元,都是由OLED构成的,有机发光显示按驱动方式可分为有源有机发光显示和无源有机发光显示,其中有源有机发光显示是指每个OLED都有薄膜晶体管(ThinFilm Transistor,TFT)电路来控制流过OLED的电流,OLED和用于驱动OLED的TFT电路构成像素电路,因此,为保证有源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亮度的均匀性,就要求位于背板的不同区域内,用于驱动OLED的TFT特性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
TFT的阈值电压和很多因素有关,包括TFT漏极的掺杂、电介质的厚度、栅极材质和电介质中的过剩电荷,目前在背板尤其是大尺寸的背板制作过程中,由于工艺条件和水平的限制很难做到这些因素的一致性,使得各TFT的阈值电压偏移不一致;另外,长时间工作导致的TFT稳定性下降等问题,也会使得TFT的阈值电压偏移不一致,而TFT的阈值电压偏移不一致又会造成流经各OLED的电流有所差异,为了降低或者最大程度减少这种差异,就需要能够补偿这种差异的像素电路。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技术中补偿效果好的像素电路结构复杂,时序信号较多,如图1所示,此结构中除OLED D1外,需要6个TFT,两个电容,6个信号线;并且在高分辨率的要求下,在小的像素面积上设计结构很复杂的像素电路,除要求很高的背板制造工艺外,也会使得产品成品率及产率低,使得产品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像素电路及其补偿方法,能够补偿阈值电压偏移所造成的流过OLED的电流差异,并且结构简单,可以提高产品成品率及产率,降低产品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像素电路,包括:
发光元件;
用于驱动所述发光元件的驱动薄膜晶体管,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用于输入工作电压信号,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发光元件相连接;
用于控制数据信号输入的第三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用于输入数据信号,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用于输入控制数据信号输入的扫描信号;
用于储存数据信号的电容,所述电容的两极板分别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工作电压信号的输出端相连接;
用于补偿流过所述发光元件的电流差异的补偿模块,所述补偿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相连接,所述补偿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接。
所述补偿模块为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作为所述补偿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相连接,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相连接后作为所述补偿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接。
所述的像素电路,还包括:用于接收复位控制信号,并驱动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位进行复位的复位模块,所述复位模块输入端用于接收复位控制信号,所述复位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接。
所述复位模块为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用于输入低电压信号,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作为所述复位模块的输入端,用于接收控制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开关的复位控制信号,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作为所述复位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接。
所述发光元件为有机发光二极管。
一种补偿方法,包括:
扫描信号开启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所述数据信号中的本帧信号经所述补偿模块输入到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及所述电容;
扫描信号关闭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所述电容储存的所述本帧信号驱动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开启,使得所述发光元件发光。
所述扫描信号开启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所述数据信号中的本帧信号经所述补偿模块输入到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及所述电容,具体为:
扫描信号开启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所述数据信号中的本帧信号经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输入到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由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输出到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及所述电容。
所述的补偿方法,在所述扫描信号开启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所述数据信号中的本帧信号经所述补偿模块输出到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及所述电容之前,还包括:
根据复位控制信号,在所述数据信号中的上帧信号驱动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开启,使得所述发光元件发光结束之后,所述数据信号中的本帧信号输入之前,复位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位。
所述根据复位控制信号,在所述数据信号中的上帧信号驱动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开启,使得所述发光元件发光结束之后,所述数据信号中的本帧信号输入之前,复位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位,具体包括:
在所述数据信号中的上帧信号驱动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开启,使得所述发光元件发光结束之后,所述复位控制信号开启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低电压信号通过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输入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位被复位到低电压;
在所述数据信号中的本帧信号输入之前,所述复位控制信号关闭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像素电路及其补偿方法,能够补偿阈值电压偏移所造成的流过OLED的电流差异,同时还能驱动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位在帧与帧之间复位,保证上帧信号对下帧信号的影响最小化,降低了帧与帧之间信号的影响,并且结构简单,可以提高产品成品率及产率,降低产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像素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像素电路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像素电路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像素电路结构示意图三;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像素电路结构示意图四;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像素电路所使用的时序信号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补偿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补偿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补偿方法的流程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像素电路及补偿方法,能够补偿阈值电压偏移所造成的流过OLED的电流差异,同时还能降低了帧与帧之间信号的影响,并且结构简单,可以提高产品成品率及产率,降低产品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像素电路,如图2所示,该像素电路包括:
发光元件;
用于驱动所述发光元件的驱动薄膜晶体管M4,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M4的源极用于输入工作电压信号VDD,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M4的漏极与所述发光元件相连接;
用于控制数据信号输入的第三薄膜晶体管M3,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M3的源极用于输入数据信号VData,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M3的栅极用于输入控制数据信号VData输入的扫描信号VGate;
用于储存数据信号的电容C1,所述电容C1的两极板分别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M4的栅极和所述工作电压信号的输出端相连接;
用于补偿流过所述发光元件的电流差异的补偿模块,所述补偿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M3的漏极相连接,所述补偿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M4的栅极相连接。
本实施例所述发光元件为OLED,当像素电路工作时需要3个时序信号,分别是数据信号VData、扫描信号VGate和工作电压信号VDD。扫描信号VGate开启第三薄膜晶体管M3,开始数据信号VData的写入,数据信号VData经补偿模块补偿后输入到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及电容C1;然后,扫描信号VGate关闭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M3,数据信号VData的写入过程结束,开始驱动OLED发光。这时,电容C1驱动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M4开启,使得OLED发光。这样,经过补偿模块的补偿后,流过各OLED上的电流一致,提高了有源有机显示面板亮度的均匀性。
具体的,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补偿模块为第一薄膜晶体管M1,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M1的源极作为所述补偿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M3的漏极相连接,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M1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M1的漏极相连接后作为所述补偿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M4的栅极相连接,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M4的栅极和工作电压信号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1的两极板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补偿模块为第一薄膜晶体管M1,当像素电路工作时,扫描信号VGate输入开启电压,使得第三薄膜晶体管M3开启,数据信号VData开始写入,数据信号VData经第三薄膜晶体管M3输入到第一薄膜晶体管M1的源极,由第一薄膜晶体管M1的漏极输入到驱动薄膜晶体管M4的栅极,且通过驱动薄膜晶体管M4的栅极输入到电容C1。其中,当数据信号VData输入到第一薄膜晶体管M1的源极(S)时,由于第一薄膜晶体管M1的栅极和漏极相连接,构成二极管式连接方式,根据电路知识,可知A点电压等于数据信号VData减去第一薄膜晶体管M1的阈值电压Vth1,即:
VA=VData-Vth1    (1)
(1)式中Vth1为第一薄膜晶体管M1的阈值电压,VA为A点电压。然后,扫描信号VGate关闭第三薄膜晶体管M3,数据信号VData的写入过程结束,开始驱动OLED发光。此时,A点电压VA通过电容C1保持,所述电容C1提供电压驱动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M4开启,使得OLED发光。此时,驱动薄膜晶体管M4工作在饱和区,根据电路知识,可知流经驱动薄膜晶体管M4的电流与驱动薄膜晶体管M4的栅极和源极间的电压Vgs有关,还与驱动薄膜晶体管M4的阈值电压Vth4有关,具体如下:
I = 1 2 × K × ( V gs - V th 4 ) 2 - - - ( 2 )
(2)式中,I为流经驱动薄膜晶体管M4的电流,Vth4为驱动薄膜晶体管M4的阈值电压,
Figure BDA0000100967850000072
W为驱动薄膜晶体管M4的沟道长度,L为驱动薄膜晶体管M4的沟道宽度,C为驱动薄膜晶体管M4的沟道电容,u为驱动薄膜晶体管M4的载流子迁移率,相同结构中K、L、C和u数值相对稳定,所以K可认为是一常量。另外,Vgs为驱动薄膜晶体管M4的栅极和驱动薄膜晶体管M4的源极间的电压,即驱动薄膜晶体管M4的栅极与源极间的电压,而驱动薄膜晶体管M4的源极用于输入工作电压信号VDD,驱动薄膜晶体管M4的栅极电压等于A点电压VA,所以
Vgs=VDD-VA    (3)
由于第一薄膜晶体管M1保持在二极管连接状态不变,第一薄膜晶体管M1的栅极、源极和漏极的电压均不变,所以(1)式VA=VData-Vth1仍然成立,所以Vgs为:
Vgs=VDD-(VData-Vth1)    (4)
将(4)式代入(1)式,可知流经驱动薄膜晶体管M4的电流为:
I = 1 2 × K × ( VDD - VData + V th 1 - V th 4 ) 2 - - - ( 5 )
由(4)式可知流经驱动薄膜晶体管M4的电流I除与工作电压信号VDD、数据信号VData及常量K有关外,还与第一薄膜晶体管M1的阈值电压Vth1和驱动薄膜晶体管M4的阈值电压Vth4有关,而根据低温多晶硅工艺的短程有序原理,短程内的薄膜晶体管特性可以认为是均匀的,即第一薄膜晶体管M1和驱动薄膜晶体管M4位置接近,可认为是在短程内,所以第一薄膜晶体管M1的阈值电压Vth1和驱动薄膜晶体管M4的阈值电压Vth4近似相同,即Vth1-Vth4=0,因此流经驱动薄膜晶体管M4的电流就只与工作电压信号VDD和数据信号VData相关,而与驱动薄膜晶体管M4的阈值电压Vth无关。这样,因背板制造工艺原因及长时间工作导致的造成的阈值电压偏移不一致就不会影响流经驱动薄膜晶体管的电流,也不会影响流经OLED的电流,所以能提高有源有机显示面板亮度的均匀性及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像素电路还包括:用于接收复位控制信号VReset,并驱动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M4的栅极电位进行复位的复位模块,所述复位模块输入端用于接收复位控制信号VReset,所述复位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M4的栅极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像素电路中的复位模块能根据复位控制信号VReset驱动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M4的栅极电位在帧与帧之间复位,保证上帧信号对下帧信号的影响最小化,降低了帧与帧之间信号的影响。
具体地,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复位模块为第二薄膜晶体管M2,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M2的源极用于输入低电压信号GND,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M2的栅极作为所述复位模块的输入端,用于输入控制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M2的开关的复位控制信号VReset,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M2的漏极作为所述复位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M4的栅极相连接。复位控制信号VReset在上帧信号结束后,本帧信号输入之前,控制开启第二薄膜晶体管M2,低电压信号GND通过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输入到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位被复位到低电压。
本实施例中的像素电路,利用第二薄膜晶体M2实现了复位功能,保证了上帧信号对下帧信号的影响最小化,降低了帧与帧之间信号的影响,并且结构简单,可以提高产品成品率及产率,降低产品成本。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发光元件为有机发光二极管。下面对本实施例中的像素电路的具体工作过程作详细叙述。
本实施例中的像素电路工作时需要5个时序信号,分别是低电压信号GND、数据信号VData、扫描信号VGate、工作电压信号VDD和复位控制信号VReset。其中,扫描信号VGate、数据信号VData和工作电压信号VDD这三个是必需的,另外低电压信号GND和复位控制信号VReset是可选的,只在实现复位功能时需要。直流低电压信号GND可以是直流信号也可以是交流信号,根据不同设计要求,其信号也不同,在本实施例中我们以直流低电压信号GND来进行说明。图6给出了数据信号VData、扫描信号VGate、和复位控制信号VReset的时序信号图。
所述像素电路工作时分为三个阶段,即复位阶段、信号写入阶段和驱动发光阶段,像素电路工作过程具体如下:
复位阶段:复位控制信号VReset输出高电压,开启第二薄膜晶体管M2,低电压信号GND通过第二薄膜晶体管M2输入到驱动薄膜晶体管M4的栅极,因此,驱动薄膜晶体管M4的栅极电位被拉低成低电压,这样上帧信号就不会对本帧信号的写入造成影响。然后,复位控制信号VReset关闭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M2,为本帧信号的输入做好准备,复位阶段结束;
信号写入阶段:复位阶段结束后,开始本帧信号的写入,此时扫描信号VGate输入开启电压,第三薄膜晶体管M3开启,数据信号VData中的本帧信号经第一薄膜晶体管M1补偿后输入到驱动薄膜晶体管M4的栅极及电容C1;
驱动发光阶段:扫描信号VGate关闭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M3,数据信号VData的写入过程结束,A点电压VA通过电容C1保持,电容C1提供的电压驱动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M4开启,使得OLED发光。
驱动发光阶段结束后,开始下一帧信号,重复这三个阶段,首先是复位阶段、之后是信号写入阶段、最后是驱动发光阶段。本实施例中的像素电路,能补偿因驱动薄膜晶体管阈值电压偏移不一致所导致的流经OLED的电流差异,提高有源有机显示面板亮度的均匀性及稳定性,还能使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位在帧与帧之间复位,保证上帧信号对下帧信号的影响最小化,降低了帧与帧之间信号的影响,并且结构简单,除OLED外,只包括4个TFT,一个电容,可以提高产品成品率及产率,降低产品成本。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补偿方法,如图7所示,该补偿方法包括:
步骤101、扫描信号VGate开启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所述数据信号VData中的本帧信号经所述补偿模块输入到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及所述电容;
步骤102、扫描信号VGate关闭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所述电容储存的所述本帧信号驱动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开启,使得所述发光元件发光。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信号VData中的每帧信号通过补偿电路显示时,都分为两个阶段,即信号写入阶段和驱动发光阶段,步骤101为数据信号VData的写入阶段,数据信号VData中的本帧信号经补偿模块补偿后输入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及电容;步骤102为驱动发光阶段,电容提供的电压驱动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开启,使得发光元件发光,所以流过发光元件的电流都是经过补偿的,这样,即便各驱动薄膜晶体管阈值电压偏移不一致,但流过各发光元件的电流也会一致,能提高有源有机显示面板亮度的均匀性。
进一步地,所述扫描信号VGate开启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所述数据信号VData中的本帧信号经所述补偿模块输入到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及所述电容,具体为:
扫描信号VGate开启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所述数据信号VData中的本帧信号经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输入到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由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输出到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及所述电容。
本实施例的补偿方法,用一个薄膜晶体管具体实现了补偿功能,像素电路结构简单,可以提高产品成品率及产率,降低产品成本。本实施例中实现补偿功能的原理已在实施例一中作过详细叙述,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在所述扫描信号VGate开启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所述数据信号VData中的本帧信号经所述补偿模块输入到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及所述电容之前,该补偿方法还包括:
步骤100、根据复位控制信号VReset,在所述数据信号VData中的上帧信号驱动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开启,使得所述发光元件发光结束之后,在所述数据信号VData中的本帧信号输入之前,复位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位。
本实施例所述补偿方法还能实现复位功能,数据信号VData中每帧信号通过补偿电路显示时,还包括复位阶段。步骤100为复位阶段,经过复位阶段,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位被复位,然后再开始信号的写入、驱动发光,这样保证了上帧信号对下帧信号的影响最小化,降低了帧与帧之间信号的影响。
具体地,如图9所示,所述根据复位控制信号VReset,在所述数据信号VData中的上帧信号驱动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开启,使得所述发光元件发光结束之后,所述数据信号VData中的本帧信号输入之前,复位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位,具体包括:
步骤1001、在数据信号中的上帧信号驱动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开启,使得所述发光元件发光结束之后,所述复位控制信号VReset开启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低电压信号GND通过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输入到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位被复位到低电压;
步骤1002、在数据信号中的本帧信号输入之前,所述复位控制信号VReset关闭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复位阶段结束。
驱动发光阶段结束后,开始下一帧信号,重复这三个阶段,首先是复位阶段、之后是信号写入阶段、最后是驱动发光阶段。本实施例所述补偿方法,能用简单的像素电路,补偿因驱动薄膜晶体管阈值电压偏移不一致所导致的流经OLED的电流差异,提高有源有机显示面板亮度的均匀性及稳定性,还能实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位在帧与帧之间复位,保证上帧信号对下帧信号的影响最小化,降低了帧与帧之间信号的影响,并且所使用的像素电路结构简单,除发光元件外,只包括4个TFT,一个电容,所以可提高产品成品率及产率,降低产品成本。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驱动薄膜晶体管、第二驱动薄膜晶体管、第三驱动薄膜晶体管及驱动薄膜晶体管,可替换为N型场效应管,所述像素电路的结构及补偿方法大致类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光元件;
用于驱动所述发光元件的驱动薄膜晶体管,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用于输入工作电压信号,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发光元件相连接;
用于控制数据信号输入的第三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用于输入数据信号,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用于输入控制数据信号输入的扫描信号;
用于储存数据信号的电容,所述电容的两极板分别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工作电压信号的输出端相连接;
用于补偿流过所述发光元件的电流差异的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相连接,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相连接后,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接收复位控制信号,并驱动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位进行复位的复位模块,所述复位模块的输入端用于接收复位控制信号,所述复位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位模块为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用于输入低电压信号,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作为所述复位模块的输入端,用于输入控制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开关的复位控制信号,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作为所述复位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为有机发光二极管。
5.一种补偿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扫描信号开启第三薄膜晶体管,数据信号中的本帧信号经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输入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源极,由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输出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及电容,此时,由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相连接,构成二极管式连接方式,位于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漏极和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的A点电压等于数据信号减去第一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
扫描信号关闭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所述A点电压通过电容保持,所述电容提供电压驱动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开启,使得发光元件发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扫描信号开启第三薄膜晶体管之前,还包括:
根据复位控制信号,在所述数据信号中的上帧信号驱动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开启,使得所述发光元件发光结束之后,在所述数据信号中的本帧信号输入之前,复位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复位控制信号,在所述数据信号中的上帧信号驱动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开启,使得所述发光元件发光结束之后,所述数据信号中的本帧信号输入之前,复位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位,具体包括:
在所述数据信号中的上帧信号驱动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开启,使得所述发光元件发光结束之后,所述复位控制信号开启第二薄膜晶体管,低电压信号通过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输入到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位被复位到低电压;
在所述数据信号中的本帧信号输入之前,所述复位控制信号关闭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
CN201110324774.6A 2011-10-21 2011-10-21 像素电路及其补偿方法 Active CN1026294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24774.6A CN102629447B (zh) 2011-10-21 2011-10-21 像素电路及其补偿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24774.6A CN102629447B (zh) 2011-10-21 2011-10-21 像素电路及其补偿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29447A CN102629447A (zh) 2012-08-08
CN102629447B true CN102629447B (zh) 2014-06-11

Family

ID=46587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24774.6A Active CN102629447B (zh) 2011-10-21 2011-10-21 像素电路及其补偿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294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0131A (zh) * 2012-12-05 2013-03-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310728B (zh) * 2013-05-29 2015-05-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像素单元电路和显示面板
CN103440846A (zh) 2013-08-29 2013-12-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驱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像素电路
CN104091564B (zh) 2014-06-30 2016-07-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电路、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680976B (zh) * 2015-02-09 2017-0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补偿电路、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04851392B (zh) 2015-06-03 2018-06-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6920518A (zh) * 2015-12-25 2017-07-04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
KR102570832B1 (ko) * 2016-05-23 2023-08-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Oled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CN108630141B (zh) 2017-03-17 2019-1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6935197A (zh) * 2017-04-07 2017-07-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补偿电路、驱动方法、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230455A (zh) * 2017-07-21 2017-10-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方法和显示基板
CN107886897B (zh) * 2017-11-29 2020-06-1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10033733B (zh) * 2019-04-19 2021-11-23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14974113A (zh) * 2021-03-16 2022-08-3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52411A (ja) * 2004-06-14 2005-12-22 Sharp Corp 電流駆動型表示素子の駆動回路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CN1892773A (zh) * 2005-06-30 2007-01-10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
US7358941B2 (en) * 2003-02-19 2008-04-15 Kyocera Corporatio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current-controlled light emitting element
CN101458896A (zh) * 2007-12-10 2009-06-17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有机el显示装置
CN101976545A (zh) * 2010-10-26 2011-02-16 华南理工大学 Oled显示器的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58941B2 (en) * 2003-02-19 2008-04-15 Kyocera Corporatio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current-controlled light emitting element
JP2005352411A (ja) * 2004-06-14 2005-12-22 Sharp Corp 電流駆動型表示素子の駆動回路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CN1892773A (zh) * 2005-06-30 2007-01-10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
CN101458896A (zh) * 2007-12-10 2009-06-17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有机el显示装置
CN101976545A (zh) * 2010-10-26 2011-02-16 华南理工大学 Oled显示器的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29447A (zh) 2012-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29447B (zh) 像素电路及其补偿方法
KR102277553B1 (ko) 조절가능한 리프레시 레이트로 구동되는 선택적인 부분들을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및 이를 구동하는 방법
CN102651194B (zh) 电压驱动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CN103996379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像素驱动电路及像素驱动方法
CN105355187A (zh) 基于ltps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goa电路
US9984615B2 (en) Pixel driving circuit, driving method,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ensuring luminance uniformity of light-emitting device
CN102708792B (zh) 一种像素单元驱动电路和方法、像素单元以及显示装置
CN103117042B (zh) 一种像素单元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像素单元及显示装置
CN103400548B (zh)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3440840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像素电路
CN104637445B (zh) Amoled像素驱动电路及像素驱动方法
CN102651196B (zh) 一种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路及方法、显示装置
CN102930821B (zh) 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5469760A (zh) 基于ltps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goa电路
CN103035201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驱动方法及其显示面板
CN104732927A (zh) 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4658483A (zh) Amoled像素驱动电路及像素驱动方法
CN103700346A (zh) 像素驱动电路、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和像素驱动方法
CN103000134A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4021757A (zh) 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4715724A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一种显示装置
CN205004016U (zh)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路
CN104008726A (zh) 有源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CN203288217U (zh) 一种像素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3198794A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