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26147A - 一种早晚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早晚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26147A
CN102626147A CN2012101280053A CN201210128005A CN102626147A CN 102626147 A CN102626147 A CN 102626147A CN 2012101280053 A CN2012101280053 A CN 2012101280053A CN 201210128005 A CN201210128005 A CN 201210128005A CN 102626147 A CN102626147 A CN 1026261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morning
black
packaging bag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280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祥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DONGFANG-TE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DONGFANG-TE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DONGFANG-TEA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DONGFANG-TE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2800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261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2626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61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饮用方便的早晚茶,以充分发挥各种茶的功效,满足人们的保健要求。本发明的早晚茶包含由红茶和绿茶混合而成的早茶、中茶与晚茶;所述早茶中的红茶与绿茶的重量比为6.5~8.5:3.5~1.5;所述中茶中的红茶与绿茶的重量比为2.5~4.5:7.5~5.5;所述晚茶中的红茶与绿茶的重量比为8.5~9.5:1.5~0.5。本发明的早晚茶具有三种包装形式,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本发明的早晚茶同时集中了红茶和绿茶的好处,而摒弃了两者的缺点,可以更好地发挥红茶和绿茶的功效,满足人们的保健要求,另外本发明的早晚茶包装独特,可以满足各种消费者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早晚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饮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早晚茶。
 
背景技术
饮茶是国人自古以来的传统,目前市场上的比较常见的茶类有绿茶和红茶两大类型。
绿茶是通过摘取茶树鲜叶、通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制成,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含有较多的咖啡碱等多种有机化学成分,具有了提神醒脑、生津止渴、延缓衰老、降低辐射损害、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主要有效成份包括: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茶氨酸等。而日常生活中,饮用绿茶主要具有提神醒脑、生津止渴等多种功效。
红茶是通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制成,其最大的特点是经过发酵处理,加工过程中,茶多酚酶促氧化反应使得茶中的大部分成份发生变化,茶多酚有较大幅度的减少,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份,香气物质从鲜叶中的50多种,增至300多种,一部分咖啡碱、儿茶素和茶黄素络合成滋味鲜美的络合物,使得红茶香甜醇美,中医理论认为红茶有利于养胃,其丰富的抗氧化剂也有利于心脏,因此人们饮用红茶的主要目的是处于保健、滋味香醇。
但是市场上销售的茶叶商品多为单一茶叶种类,用户主要根据自身口味喜好,或是身体状态选购不同的茶类饮用。而大部分人都忽视了一天各个时段中,人对茶的需求也是应该不同的,例如早晨的时候,肠胃也刚刚苏醒,更适合饮用更多红茶以滋养肠胃,避免更多绿茶对肠胃的刺激;而中午以及下午时段,例如10:00~17:00,此时大部分人处于工作状态,则需要更多的绿茶来提神醒脑,降低辐射损害;而晚间时段,例如20:00~22:00则处于休息时段,此时不便于饮用大量绿茶,以免影响晚间休息,可以饮用一些红茶,更有利于心脑血管方面的调理保健。
另外,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便携式的茶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这也造成了人们很难同时携带红茶茶包和绿茶茶包的问题,因此看似健康的饮茶习惯反而会对人体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饮用方便的早晚茶,以充分发挥各种茶的功效,满足人们的保健要求。
本发明的早晚茶包含由红茶和绿茶混合而成的早茶、中茶与晚茶;所述早茶中的红茶与绿茶的重量比为6.5~8.5:3.5~1.5;所述中茶中的红茶与绿茶的重量比为2.5~4.5:7.5~5.5;所述晚茶中的红茶与绿茶的重量比为8.5~9.5:1.5~0.5。本发明的早晚茶是根据人体在一天之中各个时段对茶叶需求的差异而设计的,消费者在早晨和上午饮用早茶可以养胃提神,在中午、下午饮用中茶可以提神醒脑,提高工作效率,在晚间饮用晚茶可以安神保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本发明的早晚茶具有以下三种包装形式,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1、所述早晚茶采用相互独立的早茶子包装袋、中茶子包装袋和晚茶子包装袋包装,所述早茶、中茶与晚茶分装入对应的子包装袋;各子包装袋相连以形成包装条,相邻的子包装袋之间设有撕开线,包装条的一侧设有锯齿边。此种包装形式已经将红茶和绿茶混合好,消费者只需撕开对应的早茶子包装袋、中茶子包装袋和晚茶子包装袋包装即可享受早茶、中茶与晚茶,非常方便。
2、所述早晚茶中的红茶和绿茶采用相互独立的绿茶子包装袋和红茶子包装袋包装,所述绿茶子包装袋包括早绿茶分包装袋、中绿茶分包装袋和晚绿茶分包装袋,所述绿茶按照早茶、中茶与晚茶中绿茶的分量分装入对应的各分包装袋;所述红茶子包装袋包括早红茶分包装袋、中红茶分包装袋和晚红茶分包装袋,所述红茶按照早茶、中茶与晚茶中红茶的分量分装入对应的各分包装袋;所述早绿茶分包装袋、早红茶分包装袋、中绿茶分包装袋、中红茶分包装袋、晚绿茶分包装袋、晚红茶分包装袋依次相连以形成包装条,早红茶分包装袋与中绿茶分包装袋之间、中红茶分包装袋与晚绿茶分包装袋之间、晚红茶分包装袋与早红茶分包装袋之间均设有撕开线,包装条的一侧设有锯齿边。此种包装形式将早茶、中茶与晚茶中的绿茶和红茶分开包装,用户可以同时撕开早绿茶分包装袋与早红茶分包装袋以享受早茶(或者同时撕开中绿茶分包装袋与中红茶分包装袋以享受中茶,或者同时撕开晚绿茶分包装袋与晚红茶分包装袋以享受晚茶),也可以仅撕开某个绿茶子包装袋以享受纯正的绿茶,或者仅撕开某个红茶子包装袋以享受纯正的红茶,这样就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
3、所述早茶、中茶与晚茶分装入对应的子包装盒,所述各子包装盒装入一个总包装盒。此种包装形式适合于消费者在家里或者办公室等固定场所使用。
本发明的早晚茶同时集中了红茶和绿茶的好处,而摒弃了两者的缺点,可以更好地发挥红茶和绿茶的功效,满足人们的保健要求,另外本发明的早晚茶包装独特,可以满足各种消费者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早晚茶的包装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早晚茶的包装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早晚茶包含由红茶和绿茶混合而成的早茶、中茶与晚茶;所述早茶中的红茶与绿茶的重量比为6.5~8.5:3.5~1.5;所述中茶中的红茶与绿茶的重量比为2.5~4.5:7.5~5.5;所述晚茶中的红茶与绿茶的重量比为8.5~9.5:1.5~0.5。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早晚茶采用相互独立的早茶子包装袋1、中茶子包装袋2和晚茶子包装袋3包装,所述早茶、中茶与晚茶分装入对应的子包装袋;各子包装袋相连以形成包装条,相邻的子包装袋之间设有撕开线4,包装条的一侧设有锯齿边5。此种包装形式已经将红茶和绿茶混合好,消费者只需撕开对应的早茶子包装袋、中茶子包装袋和晚茶子包装袋包装即可享受早茶、中茶与晚茶,非常方便。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早晚茶中的红茶和绿茶采用相互独立的绿茶子包装袋和红茶子包装袋包装,所述绿茶子包装袋包括早绿茶分包装袋10、中绿茶分包装袋20和晚绿茶分包装袋30,所述绿茶按照早茶、中茶与晚茶中绿茶的分量分装入对应的各分包装袋;所述红茶子包装袋包括早红茶分包装袋40、中红茶分包装袋50和晚红茶分包装袋60,所述红茶按照早茶、中茶与晚茶中红茶的分量分装入对应的各分包装袋;所述早绿茶分包装袋10、早红茶分包装袋40、中绿茶分包装袋20、中红茶分包装袋50、晚绿茶分包装袋30、晚红茶分包装袋60依次相连以形成包装条,早红茶分包装袋40与中绿茶分包装袋20之间、中红茶分包装袋50与晚绿茶分包装袋30之间、晚红茶分包装袋60与早红茶分包装袋10之间均设有撕开线70,包装条的一侧设有锯齿边80。此种包装形式将早茶、中茶与晚茶中的绿茶和红茶分开包装,用户可以同时撕开早绿茶分包装袋10与早红茶分包装袋40以享受早茶(或者同时撕开中绿茶分包装袋20与中红茶分包装袋50以享受中茶,或者同时撕开晚绿茶分包装袋30与晚红茶分包装袋60以享受晚茶),也可以仅撕开某个绿茶子包装袋以享受纯正的绿茶,或者仅撕开某个红茶子包装袋以享受纯正的红茶,这样就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

Claims (4)

1.一种早晚茶,其特征在于包含由红茶和绿茶混合而成的早茶、中茶与晚茶;所述早茶中的红茶与绿茶的重量比为6.5~8.5:3.5~1.5;所述中茶中的红茶与绿茶的重量比为2.5~4.5:7.5~5.5;所述晚茶中的红茶与绿茶的重量比为8.5~9.5:1.5~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早晚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早晚茶采用相互独立的早茶子包装袋、中茶子包装袋和晚茶子包装袋包装,所述早茶、中茶与晚茶分装入对应的子包装袋;各子包装袋相连以形成包装条,相邻的子包装袋之间设有撕开线,包装条的一侧设有锯齿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早晚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早晚茶中的红茶和绿茶采用相互独立的绿茶子包装袋和红茶子包装袋包装,所述绿茶子包装袋包括早绿茶分包装袋、中绿茶分包装袋和晚绿茶分包装袋,所述绿茶按照早茶、中茶与晚茶中绿茶的分量分装入对应的各分包装袋;所述红茶子包装袋包括早红茶分包装袋、中红茶分包装袋和晚红茶分包装袋,所述红茶按照早茶、中茶与晚茶中红茶的分量分装入对应的各分包装袋;所述早绿茶分包装袋、早红茶分包装袋、中绿茶分包装袋、中红茶分包装袋、晚绿茶分包装袋、晚红茶分包装袋依次相连以形成包装条,早红茶分包装袋与中绿茶分包装袋之间、中红茶分包装袋与晚绿茶分包装袋之间、晚红茶分包装袋与早红茶分包装袋之间均设有撕开线,包装条的一侧设有锯齿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早晚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早茶、中茶与晚茶分装入对应的子包装盒,所述各子包装盒装入一个总包装盒。
CN2012101280053A 2012-04-27 2012-04-27 一种早晚茶 Pending CN1026261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280053A CN102626147A (zh) 2012-04-27 2012-04-27 一种早晚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280053A CN102626147A (zh) 2012-04-27 2012-04-27 一种早晚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26147A true CN102626147A (zh) 2012-08-08

Family

ID=46584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280053A Pending CN102626147A (zh) 2012-04-27 2012-04-27 一种早晚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26147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05915A1 (en) * 2000-11-22 2004-06-03 Jifu Zhao Processing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lack tea and an improved black tea
CN101120710A (zh) * 2007-08-29 2008-02-13 牛巨龙 分别适合早、中、晚、夜饮用的山枣茶饮料制造方法
CN101411372A (zh) * 2007-10-17 2009-04-22 炉霍县林业开发总公司 一种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419842Y (zh) * 2009-04-29 2010-03-10 华丰食品(咸阳)有限公司 一种调味包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05915A1 (en) * 2000-11-22 2004-06-03 Jifu Zhao Processing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lack tea and an improved black tea
CN101120710A (zh) * 2007-08-29 2008-02-13 牛巨龙 分别适合早、中、晚、夜饮用的山枣茶饮料制造方法
CN101411372A (zh) * 2007-10-17 2009-04-22 炉霍县林业开发总公司 一种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419842Y (zh) * 2009-04-29 2010-03-10 华丰食品(咸阳)有限公司 一种调味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2352B (zh) 一种养生花果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25637B (zh) 一种铁皮石斛果味茶
CN101006812A (zh) 一种新型桑茶及其生产方法
CN102349587B (zh) 一种薰衣草果味茶
CN104004634B (zh) 普洱金花茶酒及配制法
CN102599523B (zh) 松树球果减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15300B (zh) 健脾养血保健饮料
CN102845551A (zh) 一种果味红茶的生产方法
CN103005110A (zh) 柠檬组合花卉茶干品片
CN102038625B (zh) 水果粉末型口腔矫味的清新剂及其制作方法
CN105124075A (zh) 一种刺梨花茶的制备方法
CN101361516B (zh) 一种中药美容保健茶
CN103828980A (zh) 一种铁皮石斛柚子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1612305B (zh) 冬虫夏草保健酒及其加工方法
CN101507460A (zh) 一种桑红保健茶
CN101999490A (zh) 高黎贡山养生茶
CN102150721A (zh) 一种铁观音蜜茶
CN102626147A (zh) 一种早晚茶
CN101755947A (zh) 乌龙茶饮料
CN104605054A (zh) 一种玫瑰普洱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76348A (zh) 一种槐花蜜酒
CN103238692A (zh) 一种柠檬味茶饮料
KR102118726B1 (ko) 꽃청 제조방법 및 꽃청
CN106665961A (zh) 养颜美容红茶
CN106937692A (zh) 一种保健红茶袋泡茶的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