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21337A - 吸头供应装置、样本分析装置及吸头供应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吸头供应装置、样本分析装置及吸头供应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21337A
CN102621337A CN2012100150531A CN201210015053A CN102621337A CN 102621337 A CN102621337 A CN 102621337A CN 2012100150531 A CN2012100150531 A CN 2012100150531A CN 201210015053 A CN201210015053 A CN 201210015053A CN 102621337 A CN102621337 A CN 1026213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nozzle
storage means
piece
pushed section
detectio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150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21337B (zh
Inventor
小割毅雄
上田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sme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ysme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smex Corp filed Critical Sysmex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213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13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213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13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01Sample carriers, cuvettes or reaction vessels
    • G01N2035/0427Sample carriers, cuvettes or reaction vessels nestable or stockabl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74Details of actuating means for conveyors or pipettes
    • G01N2035/0491Position sensing, encoding; closed-loop contro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2035/1027General features of the devices
    • G01N2035/103General features of the devices using disposable tips

Abstract

本发明的吸头供应装置包括:用于存放多支吸头的存放部件;供应部件,将所述存放部件中存放的所述多支吸头中的至少一支供应到该存放部件的外部;检测部件,用于检测由于一支吸头的前端插入另一支吸头内重叠而形成的吸头块;以及送出部件,当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出所述存放部件内的吸头块时,从所述存放部件送出吸头块。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及一种吸头供应方法。

Description

吸头供应装置、样本分析装置及吸头供应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头供应装置、样本分析装置及吸头供应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分装血液和尿液等样本时都会使用吸头,已知有一种吸头供应装置用于将这种吸头自动供应到样本分析装置的吸头安装位置。
比如美国专利公报(U.S. Patent Publication)第2004/108330号中公开了一种分装头自动供应装置,该装置具有:用于使用户放入数支吸头的存放盒;用于将此存放盒底部的锥形面最低处所聚集的吸头逐支向上推的单支送出构件;以及用于运送上述单支送出构件运送到存放盒外的吸头的输送器。
在存放盒内,有时会出现一支吸头的前端插入另一吸头内从而堆积成吸头块的现象。上述单支送出构件有一个上推板,该上推板仅能放置一支横卧的吸头,并向上下方向驱动。据美国专利公报第2004/108330号记述,在单支送出构件的上推板推到上方的吸头中,上述吸头块会在上推板下降时再次落入存放盒的底部。
然而,在美国专利公报第2004/108330号所述结构的分装头供应装置中,很难完全防止上推板将吸头块运出到吸头安装位置。
因此,本发明提供以下:一种可以更加可靠地将吸头逐支供应到吸头安装位置的吸头供应装置、样本分析装置、及吸头供应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范围只由后附权利要求书所规定,在任何程度上都不受这一节发明内容的陈述所限。
即,本发明提供:
(1)一种吸头供应装置,包括:一种吸头供应装置,包括:用于存放多支吸头的存放部件;供应部件,用于将所述存放部件中存放的所述多支吸头中的至少一支供应到该存放部件的外部;检测部件,用于检测出因一支吸头的前端插入另一支吸头内重叠而成的吸头块;及送出部件,当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出所述存放部件内的吸头块时,从所述存放部件送出吸头块。
(2)根据(1)所述吸头供应装置,其中:所述检测部件根据单支吸头和吸头块的长度的不同检测出所述吸头块。
(3)根据(1)所述吸头供应装置,其中:所述供应部件具有上推部分,该上推部分用于向上推动所述存放部件内的吸头,及所述检测部件配置的位置如下:当所述上推部分向上推动所述存放部件内的吸头时,所述检测部件能够检测出所述吸头块。
(4)根据(3)所述吸头供应装置,其中:所述存放部件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比单支吸头的长边方向的长度长,比所述吸头块的长边方向的长度短。
(5)根据(4)所述吸头供应装置,其中:所述上推部分在下述状态下向上推动所述存放部件中存放的单支吸头,其中所述状态为:该吸头的长边方向朝着所述存放部件的所述宽度方向;在所述上推部分的上推作业中,当所述吸头块的一端向上抬起,另一端支撑在所述吸头存放部件的底部,呈立起状态时,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出该吸头块。
(6)根据(5)所述吸头供应装置,其中:所述存放部件使该存放部件中存放的吸头向所述上推部分移动,所述检测部件配置的位置为:在所述存放部件中的吸头的移动方向中的所述上推部分的上游。
(7)根据(6)所述吸头供应装置,其中:所述存放部件的底部相对于所述上推部分是倾斜的。
(8)根据(5)所述吸头供应装置,其中:所述检测部件配置的位置比所述存放部件内立起的单支吸头高且比所述存放部件内立起的所述吸头块低。
(9)根据(5)所述吸头供应装置,还包括:第二检测部件,用于检测出所述上推部分上的单支的吸头;其中,当检测出所述存放部件内有所述吸头块,且所述第二检测部件未检测出所述单支的吸头时,所述送出部件从所述存放部件送出所述吸头块。
(10)根据(3)所述吸头供应装置,其中:随着所述上推部分的数次上推作业,当所述检测部件连续数次检测出所述吸头块时,所述送出部件从所述存放部件送出所述吸头块。
(11)根据(1)至(10)其中任意一项所述吸头供应装置,其中:所述送出部件构成了所述存放部件的底部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打开该底部的至少一部分来从所述存放部件的底部送出所述吸头块。
(12)根据(11)所述吸头供应装置,其中:所述送出部件具有:构成所述存放部件的底部的一部分的板状部分、以及用于旋转驱动该板状部分的驱动部件;用所述驱动部件转动所述板状部分,以此从所述存放部件的底部送出所述吸头块。
(13)根据(11)所述吸头供应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存放部件下方的位置的收纳部件,该收纳部件用于收纳所述送出部件送出的所述吸头块。
(14)根据(1)所述吸头供应装置,包括:放入部件,该放入部件的吸头存放容量大于所述存放部件,用于放入多支吸头;及运入部件,用于将所述放入部件中存放的吸头运入所述存放部件。
(15)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包括:分装部件,有要安装吸头的吸嘴,在该吸头安装到该吸嘴的状态下分装样本;分析部件,用于分析所述分装部件分装的样本;存放部件,用于存放多支吸头;供应部件,用于将所述存放部件中存放的所述多支吸头中的至少一支供应到所述吸嘴的吸头安装位置;检测部件,用于检测出因一支吸头的前端插入另一吸头内而形成的重叠的吸头块;及送出部件,当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出所述存放部件内的所述吸头块时,将所述吸头块送出到所述吸头存放部件的外部。
(16)一种吸头供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检测步骤,通过检测部件,检测能够存放多支吸头的存放部件内是否存在吸头块,其中所述吸头块是一支吸头的前端插入另一吸头内而形成的重叠的吸头块;(b)送出步骤,当在所述存放部件内检测出所述吸头块时,从该存放部件送出该吸头块;以及,(c)供应步骤,将所述存放部件中存放的所述多支吸头中的至少一支供应到样本吸嘴的吸头安装位置。
在上述(1)或(16)的结构中,当检测部件检测出存放部件内有吸头块时,送出部件将该吸头块送出到存放部件的外部。因此,可以防止吸头块被运送到吸头安装位置,从而可以更加可靠地将吸头逐一供应到吸头安装位置。
根据上述(2)的结构,可以轻松地仅检测出吸头块。
在上述(3)的结构中,可以通过供应部件的吸头供应作业,检测出吸头块。
在上述(4)的结构中,存放单支吸头时使其长边方向朝着存放部件的宽度方向,而存放吸头块时,使其长边方向朝着不同于存放部件宽度方向的方向。因此,上推部分在进行上推作业时,可以以不同状态上推单支吸头和吸头块,从而能够更加容易地只检测出吸头块。
在上述(5)的结构中,一整只的单支吸头被上推部分推上去,而吸头块则仅有一部分被推起来,另一端支撑在存放部件的底部,在存放部件内呈立起的状态。因此,更易于只检测出吸头块。
在上述(6)的结构中,吸头块竖立在上推部分的所述上游,因此可以更可靠地检测出吸头块。
在上述(8)的结构中,利用单支吸头和吸头块的长度不同,可以只检测出吸头块,因此在进行检测时,可以更切实地防止误将单支吸头当作吸头块。
在单支吸头位于上推部分时,如果进行送出作业,则有可能将此单支吸头与吸头块一起送出。因此,在上述(9)的结构中,当第二检测部件未检测出上推部分上有单只吸头时,送出部件才进行送出作业,以此,可以防止吸头块以外的单支吸头也与吸头块一起被送出。
在上述(10)的结构中,有时上推部分的数次上推作业可能会使吸头块散开成为一支一支的吸头。此时不进行送出作业,因此可以防止将散开成一支一支的吸头送出。
在上述(11)的结构中,可以利用吸头块的自重,轻松地从吸头存放部件送出吸头块。
在上述(13)的结构中,在将送出的吸头块拆散成单支的吸头后,可以再次使用。此外,也可以使所述收纳部件同时充当用于收纳废弃物的箱子。
在上述(14)的结构中,在放入部件中预先放入多支吸头,通过运入部件将吸头运入存放部件,以此能够使存放部件内的吸头数变(比放入部件)少。从而得以在存放部件中更精确地检测出吸头块。
在上述(15)的结构中,当检测部件检测出存放部件内有吸头块时,将该吸头块送出到存放部件的外部。因此,可以更切可靠地将吸头逐支供应到吸头安装位置。因此,可以使分装部件的样本分装和分析部件的样本分析更加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样本分析装置的整体结构斜视图;
图2为样本分析装置的平面图;
图3(a)为吸头的说明图,图3(b)为吸头块的说明图;
图4为吸头供应装置的斜视图;
图5为吸头供应装置的一部分的斜视图;
图6为吸头存放部件内部的说明图;
图7为第一上推驱动部件的说明图;
图8为吸头移送构件的平面图;
图9为吸头存放部件内部的说明图;
图10为说明第一上推部分的作业的流程图;
图11为说明第一上推部分的上下作业的流程图;
图12为说明吸头送出部件的作业的流程图;
图13为说明吸头送出部件的吸头送出作业的流程图;
图14为说明第二上推部分的作业的流程图;
图15为说明吸头移送构件的作业的流程图;
图16为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7为吸头存放部件的宽度与吸头的长度的比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 关于样本分析装置的整体结构]
本发明的样本分析装置1是用于对测定对象的血液等样本中所含抗原和抗体等进行定量测定或定性测定的装置。此样本分析装置1如图1和图2所示,具有测定构件2、与此测定构件2相邻配置的样本运送部件3、以及与测定构件2电路连接的控制装置4。
样本运送部件3能够运送样架,该样架上固定有数个装有样本的无图示的试管,将装有样本的试管运送到样本分装臂5的样本吸移位置。控制装置4由电脑构成,具有控制部件4a、显示部件(监视器)4b和键盘4c。控制部件4a如图16所示,包含CPU401a、存储器401b等,用于向测定构件2的各部件和样本运送部件3传送作业开始信号,并对测定构件2获得的样本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存储器401b由ROM、RAM和硬盘等构成,用于存储CPU401a在处理中使用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等。CPU401a接受后述各检测部件22、32~37发出的检测信号。显示部件4b能够显示各种信息,显示控制部件4a获得的分析结果、以及向用户发出的通知信息等。
测定构件2具有样本分装臂(分装部件)5、吸头供应装置13、分析部件14。本实施方式的测定构件2具有R1试剂分装臂6、R2试剂分装臂7、R3试剂分装臂8、反应部件9、反应杯供应部件10、一次BF分离部件11、二次BF分离部件12、R4/R5试剂供应部件15、试剂设置部件16。
吸头供应装置13的作用是:将用户放入的数支吸头A逐一运送到用于安装吸头的第一位置P1。第一位置P1是样本分装臂5(吸嘴5a)安装吸头的准备位置。吸头供应装置13的运送供应部件40(参照图4)将供应到第一位置P1的吸头A运送到用于安装吸头第二位置P2。第二位置P2是样本分装臂5(吸嘴5a)实际安装吸头的吸头安装位置。
用于接受落下来的吸头A的固定架41(参照图4)在第一位置P1待命,上述运送供应部件向第二位置P2移动此固定架41,将吸头A运送到第二位置P2。
样本分装臂5有吸嘴5a,该吸嘴5a用于安装一端有开口的吸头A(参照图3)。在用于安装吸头的第二位置P2,吸头A被安装到样本分装臂5的吸嘴5a的前端。然后,样本分装臂5在吸嘴5a上装有吸头A的状态下分装样本。即,样本分装臂5在用于安装吸头的第二位置装上吸头后,从样本运送部件3运送到样本吸移位置的试管内吸移样本,并将样本分装(注入)到以下反应杯中:R1试剂分装臂6分装了R1试剂(捕捉抗体)的、样本注入位置上的反应杯。然后,R2试剂分装臂7向反应杯中分装R2试剂(磁性粒子),让磁性粒子与捕捉抗体结合,其中该捕捉抗体已经与反应杯内的样本中所含的抗原进行了结合。结合(Bound)后的抗原、捕捉抗体和磁性粒子的复合物被一次BF分离部件11的磁力所聚集,从反应杯中除去含有未反应(Free,自由)的捕捉抗体的R1试剂。然后,R3试剂分装臂8向反应杯中分装R3试剂(标记抗体),使标记抗体与反应杯中的抗原结合。结合后的磁性粒子、抗原和标记抗体的复合物被二次BF分离部件12的磁力所聚集,从反应杯中除去含未反应的标记抗体的R3试剂。再向反应杯中分装R4试剂(分散液)和R5试剂(发光底物),然后,反应杯被移送到分析部件14。
分析部件14具有对样本分装臂5所分装的样本进行分析的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与经过了一定处理的样本的抗原结合的标记抗体和发光底物,通过光电倍增管(Photo Multiplier Tube)获取两者在反应过程中发出的光,以此测定该样本内所含抗原的量。
[2. 关于吸头A]
图3(a)为吸头A的侧面图。吸头A的前端17c有用于排出吸头A内的样本的开口,同时底端有开口17a。吸头的躯干部分17b是与开口17a连通的中空筒状,另一端(17c)比开口17a(躯干部分17b)细,且越向前端越细。因此,如图3(b)所示,一支吸头A的前端17c插入另一吸头A的开口17a,上述吸头A、A便可以重叠而形成吸头块B。
一支吸头A的长度L1约为53mm,二个吸头A、A形成的吸头块B的长度L2约为78mm。在用户向吸头供应装置13的放入口放入吸头A时,可能已经形成了此吸头块B,此吸头块B也可能在用户放入后形成的。本实施方式中的吸头块B也可以是三个以上的吸头A重叠而形成的吸头块。
[3. 关于吸头供应装置13]
图4为吸头供应装置13的斜视图。图5为吸头供应装置13的一部分的斜视图,为了说明其内部结构,图中显示的是拆除侧壁的一部分18a(参照图4)后的状态。吸头供应装置13具有:吸头放入部件28,用户通过放入口28a向其中放入数支吸头A;吸头存放部件20,用于存放数支吸头A;吸头运入部件29,用于将吸头放入部件28中存放的吸头A运入吸头存放部件20;吸头供应部件21,向吸头存放部件20外的第一位置P1逐支供应吸头存放部件20内的吸头A。后面还要说明,吸头供应部件21具有吸头上推构件24、吸头移送构件25。
在此吸头供应装置13中,将从吸头放入部件28向吸头存放部件20送出吸头A的方向(图5中箭头Y的方向)定为前后方向中的前方,将与此前后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定为左右方向。将吸头存放部件20中的此左右方向定为吸头存放部件20的宽度方向。
在图5中,吸头供应装置13还具有:用于检测出吸头存放部件20中是否有吸头块B的检测部件22;以及用于将吸头存放部件20中的吸头块B送出到该吸头存放部件20外的吸头送出部件23。当检测部件22检测出吸头块B时,在控制装置4的CPU401a的控制下,吸头送出部件23将该吸头块B从吸头存放部件20送出。
本实施方式中的检测部件22由具有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的传感器构成。本实施方式中的吸头送出部件23具有:矩形板状的送出板30,该送出板30构成了吸头存放部件20的底部中的一部分;以及用于驱动此送出板30的送出驱动部件31(参照图4)。
如图5所示,吸头存放部件20有由以下部分围成的空间,在此空间中可以储存数支吸头A,其中上述部分为右侧的侧壁18b、左侧的侧壁18a(在图5中省略的侧壁)、后壁18c、前壁18d、以及底部18e。底部18e的上面由以下构成:吸头送出部件23的上述送出板30的上面、固定在装置上的固定底部分18e-1的上面、以及在下限位置上的第一上推部分26的上面38。吸头存放部件20的底面是倾斜的,越向前壁18d越低。因此,放入到吸头存放部件20的吸头A可以靠自重而落到第一上推部分26的上面。关于第一上推部分26后面还要说明,它是能够上下移动的组件。前壁18d由第二上推部分27、以及固定在装置上的固定壁部分18d-1构成。第二上推部分27后面还要说明,它是能够上下移动的组件。
构成后壁18c、前壁18d和底部18e的各组件均配置于左右的侧壁18a、18b之间,将各组件的左右方向的宽度设定为与吸头存放部件20的左右方向宽度相等的W(参照图4、图17)。如图17所示,此尺寸W大于单支吸头A的长边方向的长度L1,小于二个吸头A、A重叠而成的吸头块B的长边方向的长度L2。因此,如图5所示,单支吸头A横卧在底部18e上,且使其长边方向与吸头存放部件20的左右宽度方向相一致。另一方面,吸头块B的长边方向与吸头存放部件20的左右宽度方向不一致,相对于横向来说,倾斜地放在底部18e上。
吸头放入部件28隔着上述后壁18c与吸头存放部件20相邻。吸头放入部件28是用户放入数支吸头A的部分,其容积比吸头存放部件20大,吸头A的储存量也比吸头存放部件20大。用于放入吸头A的放入口28a设在吸头放入部件28的上部。
吸头运入部件29具有:能够上下移动的板状的运入用上推部分29a、以及上下驱动此运入用上推部分29a的运入驱动部件29b。运入用上推部分29a的上面构成了吸头放入部件28的底面的一部分,可以将数支吸头A放在其上面,吸头放入部件28的底面是倾斜的,越向吸头存放部件20一侧越低。因此,放入吸头放入部件28的吸头A可以靠自重落到运入用上推部分29a的上面。运入驱动部件29b的具体结构与后述第一上推驱动部件26a相同(参照图7),在此省略说明。
让运入驱动部件29b进行驱动,使运入用上推部分29a上升,如此,放在其上面的吸头A便越过后壁18c,运入吸头存放部件20中。运入驱动部件29b是根据上述控制装置4发出的控制信号进行驱动的。
通过此吸头放入部件28和吸头运入部件29,可以将多个吸头A预先储存在吸头放入部件28中。此外,通过吸头运入部件29,在一定时机将一定量的吸头A运入吸头存放部件20,以此便可以使吸头存放部件20内的吸头A的数目一直比吸头放入部件28少。因此,后面将要说明,在吸头存放部件20中可以更精确地检测出吸头块B。
如上所述,吸头上推构件24具有如下功能:与吸头移送构件25一起,将吸头存放部件20内存放的吸头A逐支供应到吸头存放部件20外的第一位置P1。吸头上推构件24具有:能够上下移动的上述第一上推部分26、以及上下驱动此第一上推部分26的第一上推驱动部件26a(参照图4)。第一上推部分26是上下方向较长的矩形板状组件,其宽度方向顺着吸头存放部件20的宽度方向。并且其还具有上面38,该上面38在单支吸头A的长边方向朝着吸头存放部件20的宽度方向的状态下承载吸头A。因此,对于存放在吸头存放部件20的吸头A,可以使其长边方向与吸头存放部件20的宽度方向一致,并在此状态下放在上面38上,向上推起。此时,吸头A沿第二上推部分27的垂直面(被引导)上升。
吸头上推构件24有能够上下移动的第二上推部分27、以及上下驱动此第二上推部分27的第二上推驱动部件27a(参照图4),以便接受第一上推部分26推到一定高度的吸头A,并将其放在上面上,再向上推。第二上推部分27是上下方向较长的矩形板状组件,其宽度方向顺着吸头存放部件20的宽度方向而设置。第二上推部分27有一上面,该上面用于放置单支吸头A,并使其长边方向朝着吸头存放部件20的宽度方向。因此,可以使吸头A的长边方向与吸头存放部件20的宽度方向一致地放置在上面上,并在此状态下向上推吸头A。此第二上推部分27的上面仅能放置一支吸头A,此吸头A沿着固定壁部分18d-1的垂直面(被引导)上升。
如上所述,单支吸头A的长边方向与吸头存放部件20左右的宽度方向一致,并在此状态下放置在底部18e中的第一上推部分26上面38上(参照图5)。降到最低时的第一上推部分26的上面38与上述送出板30的上面构成同一平面,向第二上推部分27一侧的下方倾斜。然后,在第一上推驱动部件26a的驱动下,第一上推部分26上升,推起单支吸头A,到达位于下限位置的第二上推部分27的上面的高度(第一上推部分26的上限位置),此时,该吸头A通过自重移到上述第二上推部分27的上面。第二上推部分27的上面与第一上推部分26的上面38同样地也有倾斜。
然后,在第二上推驱动部件27a的驱动下,第二上推部分27上升到上限位置,放置在其上面上的吸头A越过上述固定壁部分18d-1,供应到吸头移送构件25一侧。第一和第二上推驱动部件的驱动是根据上述控制装置4发出的控制信号进行的。
吸头存放部件20中设有检测部件36(第六检测部件36),用于检测下限位置上的第二上推部分27的上面是否有吸头A。此检测部件36与第一检测部件22一样是光学传感器,从发光元件射向受光元件的光被吸头遮挡,以此便可以检测出下限位置上的第二上推部分27的上面上是否有吸头A。
吸头存放部件20中还设有检测部件37(第七检测部件37),用于检测第二上推部分27的上面有多支吸头A。此检测部件37与第一检测部件22一样是光学传感器,在第二上推部分27的上升途中的一定位置(只有在第二上推部分27上有数支吸头时,发光元件射向受光元件的光才会被吸头遮挡的位置)检测出吸头,便可以检测出第二上推部分27的上面上有多支吸头A。可以通过接受了检测部件36和37发出的信号的上述控制装置4的CPU401a来判断这些吸头A的存在。
与此相对,如图5所示,吸头块B如上所述,其长边方向与吸头存放部件20的左右宽度方向不一致,相对于左右方向,斜着放在底部18e上。因此,即使第一上推部分26上升,吸头块B也不会被整只运送到上面,而是如图6所示,仅有一部分(本实施方式中为其中的一支吸头A的躯干部分17b)被推上来,整体成为立起状态。
下面根据图7,具体说明第一上推驱动部件26a和第二上推驱动部件27a的结构。另外,二个驱动部件26a和27a的结构相同,故仅以第一上推驱动部件26a为代表进行说明。
第一上推驱动部件26a具有:能够正反旋转的电机26a-1、由电机26a-1转动的驱动滑轮26a-2、与驱动滑轮26a-2在上下方向上隔一段距离而设置的从动滑轮26a-3、架在二滑轮26a-2和26a-3之间的皮带26a-4、以及连接固定皮带26a-4和第一上推部分26的连接部分26a-5。
电机26a-1有减速器部件(无图示),当它向一个方向转动时,皮带26a-4就会向一个方向(图7的实线箭头)转动。以此可以使第一上推部分26下降。与此相反,当电机26a-1向另一方向转动时,皮带26a-4就会向另一方向(图7的虚线箭头)转动。以此可以使第一上推部分26上升。电机26a-1根据上述控制装置4发出的控制信号进行驱动。
在图5中,第一检测部件22为了检测出吸头存放部件20内的吸头块B,其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设于左右的侧壁18a、18b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元件射向受光元件的光被吸头块B的一部分遮挡,检测部件22据此便可以检测出吸头块B的存在。可以由收到检测部件22发出的信号的所述控制装置4的CPU401a判断是否存在吸头块B。
在此,根据图6说明此发光元件22a的位置。发光元件22a所处位置如下:在第一上推部分26进行上推作业,吸头块B的一端被推至上方时,可以检测出该吸头块B。具体而言,该位置高于以下位置:因第一上推部分26的作业而在吸头存放部件20内沿垂直线立起来的单支的吸头A,且低于以下位置:因第一上推部分26的作业而在吸头存放部件20内沿垂直线立起来的吸头块B。发光元件22a相对于第一上推部分26的配置位置如下:吸头存放部件20中的吸头移动方向(图5的箭头Y方向)的上游一侧。以此,检测部件22可以切实检测出因第一上推部分26的作业而立起的吸头块,同时,通过打开送出板30,就可以轻松地将位于送出板30上的吸头块送出到吸头存放部件20外。受光元件与发光元件22a的高度相同,设在与发光元件22a相对的位置上。
在上述位置设置发光元件22a和受光元件,因此,单支吸头A在吸头存放部件20内立起时不会检测出该吸头A。另一方面,当吸头块B在吸头存放部件20内沿垂直线立起时,或是斜着立起时(图6的状态),该吸头块B会被检测出。即,可以避免将单支吸头A误检测为吸头块B。
如图5所示,吸头供应装置13具备第二检测部件32,该第二检测部件32用于探测正常地放在第一上推部分26的上面38上的单支吸头A。所谓“正常地”是指吸头A的长边方向与第一上推部分26(吸头存放部件20)的左右宽度方向一致,且放置在其上面38上。第二检测部件32与第一检测部件22一样是光学传感器,发光元件射向受光元件的光被吸头遮挡,以此便可以检测出吸头A的存在。可以通过接收到检测部件32发出的信号的上述控制装置4的CPU401a来判断是否存在(吸头)。
吸头移送构件25有如下功能:向所述吸头存放部件20外的第一位置P1(参照图4),逐支供应上述吸头上推构件24供应的吸头A。吸头移送构件25如图8所示,有滑轮25-1;由此滑轮25-1转动的转轴25-2;与此转轴25-2在前后方向上有一定间隔地平行设置、左右方向较长的导向部分25-3;以及用于转动滑轮25-1的电机25-4(参照图4)。转轴25-2上有螺旋状的槽。
如上所述,由于第二上推部分27(参照图5)的上升,其上面上的吸头A超过固定壁部分18d-1,此时,该吸头A落到转轴25-2与导向部分25-3之间。然后,与躯干部分17b相比,吸头A的重心更靠近前端部分17c,因此,前端部分17c呈下垂状态,躯干部分17b支撑在转轴25-2与导向部分25-3之间,吸头A嵌入转轴25-2的螺旋槽中。
然后,转动滑轮25-1,吸头A能够沿螺旋槽向左右方向中的一侧(在图8中为上侧)移动(箭头X)。转轴25-2与导向部分25-3之间有比吸头A的躯干部分17b狭窄的第一区域K1、以及比躯干部分17b宽的第二区域K2,当吸头A到达第二区域K2时,该吸头A可以靠自重落到第一位置P1(参照图4)。
此吸头移送构件25中设有第三检测部件33和第四检测部件34。第三检测部件33和第四检测部件34与所述检测部件22、32一样是光学传感器,发光元件射向受光元件的光被吸头遮挡,以此便可以检测出吸头A的存在。第三检测部件33检测转轴25-2与导向部分25-3之间是否有吸头A。第四检测部件34检测第一区域K1中的第二区域K2跟前的位置上有无吸头A。可以由接收到检测部件33、34发出的信号的上述控制装置4的CPU401a来判断有无吸头A。
如图6所示,吸头送出部件23具有:矩形板状的送出板30,该送出板30构成了吸头存放部件20的底部的一部分;以及驱动此送出板30的送出驱动部件31(参照图4)。送出板30装在吸头存放部件20的后壁18c上,可围绕水平轴的中心线C1晃动。送出驱动部件31具有可正反转动的电机31-1(参照图4)、以及与此电机31-1的转动连动的运动轴31-2(参照图6),送出板30与此运动轴31-2一起转动。
当电机31-1朝一个方向转动时,送出板30从图6所示状态,即关闭吸头存放部件20的底部的状态转为如图9所示状态,即打开底部的状态。因此,吸头存放部件20中的吸头块B从吸头存放部件20落下,从而可以从吸头存放部件20送出吸头块B。如此,吸头送出部件23的送出板30构成了吸头存放部件20的底部的一部分,底部的一部分可以向下打开。电机31-1根据上述控制装置4发出的控制信号进行作业,控制装置4用此吸头送出部件23打开吸头存放部件20的底部,以此从吸头存放部件的底部送出吸头块B。
如图9所示,从底部打开的状态起,上述电机31-1向另一方向转动,则送出板30返回到关闭吸头存放部件20的底部的状态。吸头送出部件23中设有第五检测部件35,此第五检测部件35可以检测出送出板30是否完全关闭。第五检测部件35可以和上述各检测部件一样是非接触式传感器(光学传感器),也可以是接触式的限位开关等。可以由收到了检测部件35发出的信号的上述控制装置4的CPU401a来判断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吸头送出部件23的送出板30如上所述,能够打开吸头存放部件20的底部的一部分,且向第一上推部分26的上面38的下方倾斜。因此,可以使运入吸头存放部件20内的吸头A以其自重移动到第一上推部分26的上面38上。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吸头存放部件20和第一上推部分26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小于吸头块B的长边方向的长度,因此,关于吸头块B,可以使其整体横卧在送出板30上,而不是横卧在第一上推部分26的上面38上。如此,随着吸头送出部件23送出吸头块B的送出作业,吸头块B向吸头存放部件20的下方送出,可以防止第一上推部分26的上面38上的单支吸头A被送出。
吸头供应装置13如图9所示,在吸头存放部件20的底部靠下的位置上有一收纳部件19,该收纳部件19用于收纳吸头送出部件23送出的吸头块B。本实施方式中的收纳部件19是用于收纳已使用的吸头A和反应杯等的废弃物的箱子,此时,收纳部件19同时用于吸头块B和废弃物。另外,可以将收纳部件19作为吸头块专用的收纳部件,此时,也可以将送出的吸头块B拆散成单一的吸头A、A,并重新放入放入口28a(参照图4)。
[4. 关于吸头的供应方法]
下面,就如上结构的吸头供应装置13供应吸头的供应方法进行说明。在以下供应方法中,未特别注明主语的处理均是由控制装置4的CPU401a进行的处理。
在图5中,用户向吸头放入部件28放入大量的吸头A,该吸头放入部件28中存放有该吸头A时,运入上推部分29a上升,其上面所承载的吸头A运入吸头存放部件20。此运入作业以一定时间间隔反复进行,使吸头存放部件20中存放的数支吸头A的数目少于吸头放入部件28。此时,在吸头存放部件20中有时会存在吸头块B。单支的吸头A从有倾斜面的吸头存放部件20的底面滑落到第一上推部分26的上面38上。
图10为说明第一上推部分26的作业的流程图。初始时,第一上推部分26在下限位置(图5的状态)。在此状态下,CPU401a根据第二检测部件32发出的信号,判断位于下限位置的第一上推部分26的上面38上是否有吸头A(图10的步骤S1)。当第二检测部件32的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之间为遮光状态,判断有吸头A时(在步骤S1为否时),CPU401a根据第六检测部件36发出的信号,判断位于下限位置的第二上推部分27的上面上是否有吸头A(步骤S2)。
在步骤S2,当第六检测部件36的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之间为透光状态,判断第二上推部分27的上面中没有吸头A时(在步骤S2为是时),第一上推部分26开始上下作业(步骤S3)。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中,第六检测部件36的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之间为遮光状态,当判断第二上推部分27上有吸头A时(在步骤S2为否时),第一上推部分26不进行上升作业,转入待机状态。
另外,在步骤S1中,当判断位于下限位置的第一上推部分26的上面38上没有吸头A时,应该是吸头存放部件20中的吸头A没有了。因此,向控制装置4发出请求,请求吸头运入部件29进行运入吸头A的运入作业(步骤S4),根据控制装置4发出的指令信号,运入上推部分29a上升,其上面所承载的吸头A运入吸头存放部件20。
在图11中,当第一上推部分26开始上下作业时,CPU401a使第一上推驱动部件26a进行作业,使第一上推部分26上升到上限位置(步骤S22)。然后,CPU401a根据第一检测部件22发出的检测信号,判断吸头存放部件20内是否有吸头块B(步骤S23)。即,判断第一检测部件22的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之间是透光状态还是遮光状态。当存在吸头块B时为遮光状态(步骤S23为是),控制装置4的检测计数增加(步骤S24),第一上推部分26下降到下限位置(步骤25)。此下降时的加速度大于上升时。这是为了通过第一上推部分26的下降作业和再次的上升作业(后面的步骤S22),来促使吸头块B分散成一支一支的吸头A。
然后,CPU401a判断检测计数是否大于2(步骤S26)。上述步骤S24是其中的第一次,即检测计数为“1”,所以,在步骤S26的判断中为“否”,结束图11的流程,返回图10所示流程。
当第一上推部分26再次开始上下作业时(图10的步骤S3),第一上推部分26上升到上限位置(图11的步骤S22),根据第一检测部件22的检测结果,再次判断吸头存放部件20内是否有吸头块B(步骤S23)。当吸头块B未消除,还有吸头块B时,判断为遮光状态(步骤S23为是),上述检测计数增加(步骤S24),将第一上推部分26下降到下限位置(步骤S25)。据此,检测计数变为“2”。
在步骤S26中判断为“否”,则结束图11的流程,返回图10所示流程。当第一上推部分26开始第三次的上下作业时(图10的步骤S3),实施图11的步骤S22和步骤S23。如果还有吸头块B,则CPU401a判断为遮光状态(步骤S23为是),检测计数增加(步骤S24),将第一上推部分26下降到下限位置(步骤S25)。据此,探测计数变为“3”。然后,步骤S26中判断为“是”,CPU401a确认第二检测部件32的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之间为透光状态(步骤S27为是),即,确认第一上推部分26上没有吸头A时,清除检测计数(步骤S28),将吸头送出部件23的作业标识设为开(ON)(步骤S29)。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随着第一上推部分26的数次(3次)上推作业,第一检测部件22连接数次(3次)检测出吸头块B时,控制装置4进行控制,使吸头送出部件23从吸头存放部件20送出该吸头块B。这是因为,如上所述,随着第一上推部分26进行下降和上推作业,吸头块B有可能分散成单支的吸头A。如果吸头块B分散成了单支的吸头,就没有必要实施送出作业,可以防止分散开的吸头A被吸头送出部件23送出。
在第一上推部分26的上下方向的作业中,当吸头块B分散开时,在步骤S23判断为“否”,如果检测计数不到“3”(步骤S23-1),则检测计数被清除(步骤S23-2),进入步骤S25。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检测部件32为传感器,它可以检测出正常地放在第一上推部分26的上面38上的单支的吸头A。如上所述,当第一检测部件22检测出吸头块B,且在步骤S27中,第二检测部件32未检测出吸头A时(步骤S27为是时),控制装置4的CPU401a让吸头送出部件23进行送出作业。这是为了防止在第一上推部分26上有单支吸头A时进行送出作业,从而防止吸头A连同吸头块B一起送出。即,如本实施方式所述,在第一上推部分26上没有吸头A时进行送出作业,以此,可以防止吸头块B以外的吸头A也与吸头块B一起被送出。
下面按照图12说明吸头送出部件23的作业。当吸头送出部件23的作业标识被确认为开(ON)时(步骤S31为是),CPU401a判断吸头运入部件29的作业、以及吸头上推构件24的作业是否结束(停止)(步骤S32)。如果已经结束(停止)(步骤S32为是),则CPU401a实施吸头送出作业(步骤S33)。
图13为说明吸头送出作业的流程图。首先,为了使吸头块B易于落下,CPU401a使第一上推部分26上升,并使运入用上推部分29a下降(步骤S41),以免新的吸头A运入吸头存放部件20。然后,CPU401a如图9所示,向下晃动送出板30,打开吸头存放部件20的底部(步骤S42)。因此,吸头存放部件20中的吸头块B落下。CPU401a保持向下晃动送出板30的状态,并在此状态下待机一定时间(步骤S43),然后,向上晃动送出板30,并关闭底部(步骤S44)。
然后,CPU401a根据第五检测部件35发出的信号,判断送出板30是否为完全关闭状态(步骤S45)。这是因为,当吸头A(吸头块B)夹在送出板30中时,送出板30无法成为完全关闭状态。如果没有完全关闭(步骤S45为否),则CPU401a再次向下晃动送出板30(步骤S42)。如此,即使吸头块B还留在吸头存放部件20,也可以将该吸头块B送出到吸头存放部件20的外部。
在图10的流程中,在第一上推部分26上有吸头A的状态下,第一上推部分26开始上升作业,在图11的流程中,使第一上推部分26上升到上限位置(步骤S22),然后,所述吸头A滑到第二上推部分27上。
图14为说明第二上推部分27的作业的流程图。首先,CPU401a根据第六检测部件36发出的信号,判断位于下限位置的第二上推部分27的上面中是否有吸头A(图14的步骤S51)。当判断第六检测部件36的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之间为遮光状态,有吸头A存在时(步骤S51为是时),使第二上推部分27上升(步骤S52)。
然后,在第二上推部分27的上升过程中,CPU401a通过第七检测部件37判断此第二上推部分27的上面中是否有数个(2个)吸头A(步骤S53)。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数支吸头A一起供应给后面的吸头移送构件25。
根据第七检测部件37发出的信号,当CPU401a判断有数支吸头A时(步骤S53为是),使第二上推部分27下降到下限(步骤S55),返回步骤S51。如此,使第二上推部分27下降,使上面的吸头A落到吸头存放部件20的底部,使得仅有一支吸头A放在第二上推部分27上。与此相反,当CPU401a判断没有数支吸头A时(步骤S53为否),使第二上推部分27上升到上限(步骤S54),使吸头A越过固定壁部分18d-1,供应到吸头移送构件25。
下面说明吸头移送构件25的作业。在图15中,CPU401a根据第四检测部件34(参照图8)发出的信号,判断第二区域K2的跟前位置上是否有吸头A(步骤S61)。第二区域K2是吸头A能够落到上述第一位置P1(参照图4)的区域。当判断有吸头A时(步骤S61为是),CPU401a判断上述运送供应部件40是否处于能够接受吸头A的状态(步骤S62)。如图4所示,用于接受落下的吸头A的固定架41在第一位置P1上待机,CPU401a判断固定架41是否处于能接受吸头的状态。当固定架41处于能够接受吸头的状态时,CPU401a旋转图8的吸头移送构件25的转轴25-2,使第二区域K2跟前位置上的上述吸头A从该第二区域K2落下(步骤S63)。落下的吸头被固定架41接住。
当CPU401a在步骤S61中判断没有吸头A(步骤S61为否)时,根据第三检测部件33(参照图8)的检测结果,判断吸头A是否在转轴25-2与导向部分25-3之间(步骤S64)。当判断有吸头A时(步骤S64为是),CPU401a转动转轴25-2,将该吸头A向第二区域K2移送(步骤S65)。当第四检测部件34检测出吸头A的存在(步骤S66为是)时,即,当吸头A移到第二区域K2的跟前位置时,转轴25-2停止转动,移送停止(步骤S67)。然后转入步骤S62,以后,进行同样的处理。
如图4所示,运送供应部件40移动固定架41,以此将供应到第一位置P1的固定架41的吸头运送到用于安装吸头的第二位置P2。此第二位置P2是图1所示样本分装臂5(吸嘴5a)实际上的吸头安装位置。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吸头供应装置13中,当检测出吸头存放部件20内有吸头块B时,此吸头块B被送出到吸头存放部件20的外部。因此,可以防止吸头块B从吸头存放部件运送到吸头安装位置,可以更加可靠地将吸头逐一供应到吸头安装位置。比如,如图5所示,可以防止下述情况:吸头块B干扰正常地放在第一上推部分26上的单支的吸头A,阻碍该吸头A的供应。因此,可以顺畅地将吸头A逐一供应给上述吸头安装位置。此外,在配备了此吸头供应装置13的样本分析装置1中,可以防止吸头的供应停滞,从而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样本分装臂5的样本分装、以及分析部件14的样本分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吸头存放部件20的宽度和第一上推部分26等的宽度小于吸头块B的长边方向的长度L2,同时,第一上推部分26设置在吸头存放部件20内。在第一上推部分26的上面38中,可以在吸头A的长边方向朝着吸头存放部件20的宽度方向时放置吸头A,但不能在以下状态放置吸头块B:吸头块B的长边方向朝着吸头存放部件20的宽度方向。因此,吸头块B不能沿着吸头存放部件20的宽度方向放在第一上推部分26上,如图6所示,此第一上推部分26使吸头块B的一部分上升,斜竖在吸头存放部件20内。在此状态下,第一检测部件22可以检测出吸头块B。因此,通过第一上推部分26的作业,第一检测部件22能够检测出吸头块B的存在。
本发明的吸头供应装置13和样本分析装置1不限于图示的形态,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也可以有其他形态。
比如,也可以在吸头存放部件20的上部设置照相机来拍摄吸头存放部件20的内部,通过图像分析来检测出吸头块B。或者,第一检测部件22也可以是接触式传感器,其设置在单支吸头A接触不到、仅吸头块B能接触到的位置上。也可以提起吸头存放部件20内的吸头,测量吸头的重量,通过单支吸头A和吸头块B的重量的不同来检测出吸头块B。
在上述实施方式,由第一上推部分26立起吸头块B,检测部件22检测出吸头块B,但也可以通过其他构件立起吸头块B。比如,可以用与吸头块的底端开口啮合的啮合部分抬起吸头块B。
在上述实施方式,由第一上推部分26立起吸头,利用单支吸头A和吸头块B的长度之差,仅检测出吸头块,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比如,也可以设置移动构件,该移动构件将吸头存放部件20内的吸头从第一上推部分26起,向后壁18c推一定距离,在后壁18c侧的一定位置(当移动构件移动的吸头是吸头块B时,能检测出该吸头块B的位置)上配置检测部件,利用单支吸头A和吸头块B的长度之差,仅检测出吸头块。
此外,在上述中,由第一和第二上推部分26和27从吸头存放部件20举起吸头A并向外供应,但也可以用传送带等运出吸头A。
在根据图11所作的说明中,在连续数次检测出吸头块B时进行吸头块送出作业,但也可以在检测出一次吸头块B时就进行送出作业。此外,如果在连续数次检测出吸头块而进行送出作业时,其次数也可以是三次之外的其他次数。
在上述实施方式,当第一上推部分26上有吸头A时,不立即进行吸头块B的送出作业(图11的步骤S27为否),但也可以在第一上推部分26上有吸头A时进行吸头块B的送出作业。
吸头送出部件23构成了吸头存放部件20的底部的至少一部分,且该底部的至少一部分能向下打开该,虽然无图示,但它也可以构成整个底部。
吸头送出部件也可以是其他结构。比如,也可以设置一处推出构件,该推出构件构成了吸头存放部件20的侧壁,且能够打开,将吸头存放部件20内的吸头块B从侧壁的打开处推出到吸头存放部件20的外部。还可以设置夹钳,用该夹钳夹住吸头存放部件内的吸头块B,并将其送出到吸头存放部件20的外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所举例子中,将本发明用于以下:用于测定样本中所含抗原和抗体的免疫分析装置中的吸头供应装置,但只要是将本发明用于使用吸头的样本分析装置即可,比如,本发明也可以用于基因扩增检测装置等。

Claims (16)

1.一种吸头供应装置,包括:
用于存放多支吸头的存放部件;
供应部件,用于将所述存放部件中存放的所述多支吸头中的至少一支供应到该存放部件的外部;
检测部件,用于检测出因一支吸头的前端插入另一支吸头内重叠而形成的吸头块;及
送出部件,当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出所述存放部件内的吸头块时,从所述存放部件送出吸头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件根据单支吸头和吸头块的长度的不同检测出所述吸头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应部件具有上推部分,该上推部分用于向上推动所述存放部件内的吸头;及
所述检测部件配置的位置如下:当所述上推部分向上推动所述存放部件内的吸头时,所述检测部件能够检测出所述吸头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放部件的宽度方向的长度比单支吸头的长边方向的长度长,比所述吸头块的长边方向的长度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推部分在下述状态下向上推动所述存放部件中存放的单支吸头,其中所述状态为:该吸头的长边方向朝着所述存放部件的所述宽度方向;
在所述上推部分的上推作业中,当所述吸头块的一端向上抬起,另一端支撑在所述存放部件的底部,呈立起状态时,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出该吸头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放部件使该存放部件中存放的吸头向所述上推部分移动;
所述检测部件配置的位置为:在所述存放部件中的吸头的移动方向中的所述上推部分的上游。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放部件的底部相对于所述上推部分是倾斜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件配置的位置比所述存放部件内立起的单支吸头高且比所述存放部件内立起的所述吸头块低。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头供应装置,还包括:
第二检测部件,用于检测出所述上推部分上的单支的吸头;其中,
当检测出所述存放部件内有所述吸头块,且所述第二检测部件未检测出所述单支的吸头时,所述送出部件从所述存放部件送出所述吸头块。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随着所述上推部分的数次上推作业,当所述检测部件连续数次检测出所述吸头块时,所述送出部件从所述存放部件送出所述吸头块。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吸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出部件构成了所述存放部件的底部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打开该底部的至少一部分来从所述存放部件的底部送出所述吸头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出部件具有:构成所述存放部件的底部的一部分的板状部分、以及用于旋转驱动该板状部分的驱动部件;用所述驱动部件转动所述板状部分,以此从所述存放部件的底部送出所述吸头块。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头供应装置,包括:
位于所述存放部件下方的位置的收纳部件,该收纳部件用于收纳所述送出部件送出的所述吸头块。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头供应装置,包括:
放入部件,该放入部件的吸头存放容量大于所述存放部件,用于放入多支吸头;及
运入部件,用于将所述放入部件中存放的吸头运入所述存放部件。
15.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包括:
分装部件,有要安装吸头的吸嘴,在该吸头安装到该吸嘴的状态下分装样本;
分析部件,用于分析所述分装部件分装的样本;
存放部件,用于存放多支吸头;
供应部件,用于将所述存放部件中存放的所述多支吸头中的至少一支供应到所述吸嘴的吸头安装位置;
检测部件,用于检测出因一支吸头的前端插入另一吸头内重叠而形成的吸头块;及
送出部件,当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出所述存放部件内的所述吸头块时,将所述吸头块送出到所述存放部件的外部。
16.一种吸头供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检测步骤,通过检测部件,检测能够存放多支吸头的存放部件内是否存在吸头块,其中所述吸头块是一支吸头的前端插入另一吸头内重叠而形成的吸头块;
(b)送出步骤,当在所述存放部件内检测出所述吸头块时,从该存放部件送出该吸头块;以及,
(c)供应步骤,将所述存放部件中存放的所述多支吸头中的至少一支供应到样本吸嘴的吸头安装位置。
CN201210015053.1A 2011-01-27 2012-01-18 吸头供应装置、样本分析装置及吸头供应方法 Active CN1026213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15138 2011-01-27
JP2011015138A JP5781316B2 (ja) 2011-01-27 2011-01-27 ピペットチップ供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21337A true CN102621337A (zh) 2012-08-01
CN102621337B CN102621337B (zh) 2014-07-02

Family

ID=46561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15053.1A Active CN102621337B (zh) 2011-01-27 2012-01-18 吸头供应装置、样本分析装置及吸头供应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840851B2 (zh)
JP (1) JP5781316B2 (zh)
CN (1) CN102621337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5310A (zh) * 2012-09-20 2014-03-26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试样分析装置
CN104076161A (zh) * 2013-03-28 2014-10-01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分析装置
CN108117032A (zh) * 2016-11-30 2018-06-05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吸头架、样本处理装置、架主体、以及喷嘴吸头安装方法
US10379130B2 (en) 2015-06-26 2019-08-13 Abbott Laboratories Reaction vessel exchanger device for a diagnostic analyzer
CN110208525A (zh) * 2018-02-28 2019-09-06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吸移管吸头供应机构及吸移管吸头供应方法
CN111417464A (zh) * 2017-12-05 2020-07-14 美国西门子医学诊断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自动诊断分析设备的探针尖端废物溜槽及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80825B2 (en) * 2014-03-28 2019-08-13 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Inc. Feeder system for feeding items
US10195611B2 (en) * 2015-12-15 2019-02-05 Productive Lab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rienting pipette tips
US10179705B2 (en) * 2016-11-16 2019-01-15 Sensata Technologies, Inc. Feeder and method for feeding components into an assembly lin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83999A (ja) * 2001-09-12 2003-03-1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パーツの送給装置
US20040108330A1 (en) * 2002-12-02 2004-06-10 Teruaki Itoh Automatic dispensing tip supply apparatus
US6799696B2 (en) * 2001-09-12 2004-10-05 Olympus Corporation Delivery apparatus for parts
US20070148042A1 (en) * 2005-12-22 2007-06-28 Sysmex Corporation Pipette chip supply device, sample analyzing apparatus, pipette chip supply method and sample analyzing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084A (en) * 1892-12-13 Blank-feeding device
JPH11287810A (ja) * 1998-04-01 1999-10-19 Tosoh Corp チップの自動供給及び収納容器
JP4861698B2 (ja) * 2005-12-22 2012-01-25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ピペットチップ供給装置および試料分析装置
JP4818714B2 (ja) * 2005-12-27 2011-11-16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分析装置および検体分析方法
EP1832880B1 (en) * 2006-03-10 2016-01-13 Sysmex Corporation Parts supply device, sample analyzing device, parts supply method
JP4827579B2 (ja) * 2006-03-31 2011-11-30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ピペットチップ自動供給装置および検体分析装置
JP5100277B2 (ja) * 2007-09-20 2012-12-19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ピペットチップ供給装置および検体分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83999A (ja) * 2001-09-12 2003-03-1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パーツの送給装置
US6799696B2 (en) * 2001-09-12 2004-10-05 Olympus Corporation Delivery apparatus for parts
US20040108330A1 (en) * 2002-12-02 2004-06-10 Teruaki Itoh Automatic dispensing tip supply apparatus
US20070148042A1 (en) * 2005-12-22 2007-06-28 Sysmex Corporation Pipette chip supply device, sample analyzing apparatus, pipette chip supply method and sample analyzing method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5310A (zh) * 2012-09-20 2014-03-26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试样分析装置
US9285383B2 (en) 2012-09-20 2016-03-15 Sysmex Corporation Specimen analyzer
CN103675310B (zh) * 2012-09-20 2017-06-20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试样分析装置
CN104076161A (zh) * 2013-03-28 2014-10-01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分析装置
US9671417B2 (en) 2013-03-28 2017-06-06 Sysmex Corporation Analyzer and analyzing method
US10379130B2 (en) 2015-06-26 2019-08-13 Abbott Laboratories Reaction vessel exchanger device for a diagnostic analyzer
CN108117032A (zh) * 2016-11-30 2018-06-05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吸头架、样本处理装置、架主体、以及喷嘴吸头安装方法
CN111417464A (zh) * 2017-12-05 2020-07-14 美国西门子医学诊断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自动诊断分析设备的探针尖端废物溜槽及其方法
CN111417464B (zh) * 2017-12-05 2022-07-05 美国西门子医学诊断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自动诊断分析设备的探针尖端废物溜槽及其方法
US11415588B2 (en) 2017-12-05 2022-08-16 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Inc. Probe tip waste chutes and methods thereof for automated diagnostic analysis apparatus
CN110208525A (zh) * 2018-02-28 2019-09-06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吸移管吸头供应机构及吸移管吸头供应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195798A1 (en) 2012-08-02
JP5781316B2 (ja) 2015-09-16
JP2012154835A (ja) 2012-08-16
US8840851B2 (en) 2014-09-23
CN102621337B (zh) 2014-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21337B (zh) 吸头供应装置、样本分析装置及吸头供应方法
JP5801722B2 (ja) 免疫分析装置
CN101074964B (zh) 试样分析仪及其容器传送装置
CN102419375B (zh)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JP5830331B2 (ja) 試料分析装置および試料分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878377B2 (ja) 分析装置
JP2007271427A (ja) ピペットチップ
CN103323613A (zh) 样本处理装置及样架运送方法
JP7067960B2 (ja) ピペットチップ供給機構およびピペットチップ供給方法
CN103675310B (zh) 试样分析装置
JP5100277B2 (ja) ピペットチップ供給装置および検体分析装置
JP5550950B2 (ja) 検体分析装置
CN102147406A (zh)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104076161A (zh) 分析装置
JP5507432B2 (ja) 分析装置および分析方法
JP5342389B2 (ja) 検体処理装置及び検体の搬送装置
CN105246582B (zh) 减轻液体中的气泡形成的方法和设备
JP2009174876A (ja) 洗浄装置および分析装置
US20160313362A1 (en) Liquid collection device and automated analyzer provided therewith
CN104950122A (zh) 样本分析装置及样本分析方法
CN103630696B (zh) 试剂容器
EP3779465B1 (en) Specimen measurement system and rack conveyance method
JP2020101465A (ja) 検体測定装置および検体測定方法
JP4839104B2 (ja) 検体分析装置
CN117280222A (zh) 容器废弃单元、具备该单元的自动分析装置、以及在自动分析装置中使用过的反应容器的废弃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