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19718A - 泵送分配机构、泵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混凝土泵车 - Google Patents

泵送分配机构、泵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混凝土泵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19718A
CN102619718A CN2012101241843A CN201210124184A CN102619718A CN 102619718 A CN102619718 A CN 102619718A CN 2012101241843 A CN2012101241843 A CN 2012101241843A CN 201210124184 A CN201210124184 A CN 201210124184A CN 102619718 A CN102619718 A CN 1026197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buting valve
pumping
cylinder
brake disc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241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19718B (zh
Inventor
刘耀宗
李宇力
张劲
喻广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2418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197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197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197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197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197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泵送分配机构、泵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混凝土泵车。该泵送分配机构包括设置有n个均匀圆周分布的输送缸开口的耐磨盘(30),每个输送缸开口所占弧度小于等于360/[n*(n+1)],其中n≥3;分配阀管(10)具有共同出口的n+1个分配阀支管;旋转闸盘(20),包括分别间隔设置在每个360/[n*(n+1)]弧度内的闸盘开口和两个叶片,叶片与耐磨盘(30)的输送缸开口重合时遮蔽输送缸开口;分配阀支管的入口、耐磨盘(30)的输送缸开口和旋转闸盘(20)的闸盘开口旋转配合。根据本发明的泵送分配机构,能够在实现连续泵送的同时减小泵送冲击,延长泵送分配机构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泵送分配机构、泵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混凝土泵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泵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泵送分配机构、泵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混凝土泵车。
背景技术
泵送技术是当前以水泥混凝土为代表的粘稠物输送施工中广泛应用的主流技术,具有效率高、环境污染小等特点。泵送设备是泵送施工中的核心设备,用于在垂直或水平方向输送混凝土等粘稠物。
现有技术中,泵送设备一般包括料斗、输送缸、分配阀、输送管及相关的驱动和控制机构。通常,泵送设备有左右两个输送缸并排布置,活塞通过活塞杆从输送缸后端与驱动液压缸连接,输送缸前端开口布置在料斗中。两个输送缸共用一个分配阀,分配阀前端与输送管连接,后端与输送缸前端开口布置在同一截面上。料斗用于存放待泵送的粘稠物。泵送设备的工作原理是:分配阀在其驱动机构控制下,在左输送缸输出粘稠物前,从与右输送缸开口对接的位置摆动到与左输送缸对接的位置,从而使右输送缸与料斗连通,左输送缸与输送管连通。分配阀摆动完成后,左输送缸在液压缸驱动下向输送管泵料,同时右输送缸从料斗中吸料。当左输送缸完成泵料、右输送缸完成吸料后,分配阀从与左输送缸开口对接的位置摆回到与右输送缸开口对接的位置,从而使左输送缸与料斗连通,右输送缸与输送管接通。分配阀摆动完成后,右输送缸开始向输送管泵料,同时左输送缸从料斗吸料。这样周期循环,完成左右输送缸交替吸料和泵料,实现泵送功能。
从上述泵送设备工作原理的分析发现,当分配阀摆动时,输送管中的混凝土等粘稠物经历了一个从高压输送缸切换到低压输送缸的过程,输送压力的这一变化可能引起其运动状态从沿输送管向前运动变为停止,甚至变为向低压输送缸回流;当低压输送缸开始泵料后,输送管内的混凝土输送压力迅速升高,从而使其又回到沿输送管向前运动的状态。由于上述运动状态的突然改变,会给泵送设备带来较大冲击,造成设备磨损块、寿命短,以及泵送系统所附着的结构变形开裂等问题。
为了减小泵送冲击,人们采用了变速泵送的方法。在输送缸开始和结束泵送行程时,使其缓慢启动和缓慢停止,这样可以减小被输送物料运动状态的突变,可有效减小泵送冲击。但是这种方法不能解决泵送高度较高时混凝土泵送切换所带来的泵送冲击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泵送分配机构、泵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混凝土泵车,能够在实现连续泵送的同时减小泵送冲击,延长泵送分配机构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泵送分配机构,包括:耐磨盘,耐磨盘上设置有n个绕耐磨盘中心均匀圆周分布的输送缸开口,每个输送缸开口在输送缸开口中心所在圆周上所占弧度小于等于360/[n*(n+1)],其中n≥3;分配阀管,分配阀管包括具有共同出口的n+1个分配阀支管,共同出口与分配阀管所在的转轴中心同轴设置,分配阀支管的入口绕转轴中心圆周均匀分布;旋转闸盘,旋转闸盘包括分别间隔设置在每个360/[n*(n+1)]弧度内的闸盘开口和两个叶片,叶片与耐磨盘的输送缸开口重合时遮蔽输送缸开口,两个叶片之间包括n+1个闸盘开口;耐磨盘、旋转闸盘和分配阀管沿分配阀管的转轴中心依次设置,并形成密封配合面,旋转闸盘和分配阀管相对于耐磨盘绕转轴中心可转动地设置,分配阀管和旋转闸盘之间驱动连接,使旋转闸盘可单独单向旋转,并可与分配阀管同步同向旋转;分配阀支管的入口、耐磨盘的输送缸开口和旋转闸盘的闸盘开口旋转配合;在旋转配合路径上,分配阀支管的入口大于两个相邻闸盘开口之间的最小间距。
进一步地,输送缸开口、分配阀支管的入口和闸盘开口的中心位于以转轴中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
进一步地,输送缸开口、分配阀支管的入口和闸盘开口为圆形开口,输送缸开口和分配阀支管的入口的直径相同。
进一步地,输送缸开口和分配阀支管的入口的圆形开口在以分配阀管入口的中心所在的圆周上所占弧度为360/[n*(n+1)]。
进一步地,两个叶片的近相对边缘和远相对边缘在以分配阀管入口的中心所在的圆周上所占开口弧度分别为360/n和360*(n*n-3)/[n*(n+1)]。
进一步地,分配阀支管为S管。
进一步地,单个叶片在以分配阀管入口的中心所在的圆周上所占弧度为360/[n*(n+1)]。
进一步地,泵送分配机构包括三个输送缸开口和四个分配阀支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泵送装置,包括出料管和n个输送缸,还包括上述的泵送分配机构,泵送分配机构的共同出口连接至出料管的第一端,n个输送缸分别连接至泵送分配机构的输送缸开口。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的泵送装置的控制方法,以旋转360/[n*(n+1)]弧度为一步,包括:步骤S1,使第一个输送缸开口、闸板开口与第一个分配阀支管连通,使第一个叶片位于输送缸开口的顺时针方向的相邻位置,第一个输送缸泵料,第二个叶片遮盖第二个输送缸开口,第二个输送缸切换状态准备泵料;步骤S2,使分配阀管逆时针转动一步,旋转闸盘同步转动一步,使第二个输送缸开口、闸板开口与第二个分配阀支管连通,使第一个叶片遮盖第一个输送缸开口,第一个输送缸切换状态准备吸料,第二个输送缸开始泵料;步骤S3,使旋转闸盘逆时针旋转一步,使第一个输送缸开始吸料,第二个输送缸继续泵料,第三个输送缸停止吸料;步骤S4,使旋转闸盘逆时针旋转一步,第一个输送缸继续吸料,第二个输送缸继续泵料,第二个叶片遮盖第三个输送缸,第三个输送缸切换状态准备泵料。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泵车,包括臂架系统和泵送装置,该泵送装置为上述的泵送装置,该泵送装置的出料管的第二端连接至臂架系统。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泵送分配机构包括耐磨盘、旋转闸盘和分配阀管。耐磨盘上设置有n个绕耐磨盘中心均匀圆周分布的输送缸开口,每个输送缸开口所占弧度小于等于360/[n*(n+1)],其中n≥3;分配阀管包括具有共同出口的n+1个分配阀支管,分配阀支管的入口绕转轴中心圆周均匀分布,并位于垂直于转轴中心的同一平面上;旋转闸盘包括分别间隔设置在每个360/[n*(n+1)]弧度内的闸盘开口和两个叶片,叶片与耐磨盘的输送缸开口重合时遮蔽输送缸开口,两个叶片的相对边缘所占开口弧度位于360/n和360*(n*n-3)/[n*(n+1)]之间;耐磨盘、旋转闸盘和分配阀管沿分配阀管的转轴中心依次设置,并形成密封配合面,旋转闸盘和分配阀管相对于耐磨盘绕转轴中心可转动地设置,分配阀管和旋转闸盘之间通过棘轮传动机构连接,使旋转闸盘可单独单向旋转,并可与分配阀管同步同向旋转;分配阀支管的入口、耐磨盘的输送缸开口和旋转闸盘的闸盘开口旋转配合;在旋转配合路径上,分配阀支管的入口大于两个相邻闸盘开口之间的最小间距。这种结构能够在实现连续泵送的同时,避免高低压切换对泵送装置造成的冲击和磨损,降低泵送装置的损耗,延长泵送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泵送分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图2b、和图2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泵送分配机构的第一状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a、图3b、和图3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泵送分配机构的第二状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a、图4b、和图4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泵送分配机构的第三状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a、图5b、和图5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泵送分配机构的第四状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a、图6b、和图6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泵送分配机构的第五状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7a、图7b、和图7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泵送分配机构的第一状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泵送分配机构包括分配阀管10、旋转闸盘20和耐磨盘30。分配阀管10、旋转闸盘20和耐磨盘30沿分配阀管10的转轴中心同轴设置,料体从输送缸输送至耐磨盘30,然后通过旋转闸盘20的分配经由分配阀管10泵送至出料管中。旋转闸盘20设置在分配阀管10和耐磨盘30之间,用于与分配阀管10配合,对从耐磨盘30输送的料体进行分配,实现料体的连续泵送,并减小在泵送过程中由于输送压力的突然变化对泵送设备的冲击,降低泵送设备所受到的磨损,减小泵送设备的变形,延长泵送设备的使用寿命。
下面以分配阀管10入口的中心所在的圆周为参考,说明各结构在该圆周上所占弧度的状况。耐磨盘30上设置有n个绕耐磨盘30的中心均匀圆周分布的输送缸开口,每个输送缸开口所占弧度小于等于360/[n*(n+1)],其中n≥3。
分配阀管10包括具有共同出口的n+1个分配阀支管,分配阀支管的入口绕转轴中心圆周均匀分布,并位于垂直于转轴中心的同一平面上。分配阀管10为Y形管或者S管,本实施例当中,分配阀管10为S管。
旋转闸盘20包括分别间隔设置在每个360/[n*(n+1)]弧度内的闸盘开口和两个叶片,叶片与耐磨盘30的输送缸开口重合时遮蔽输送缸开口,两个叶片的近相对边缘所占开口弧度大于等于360/n,远相对边缘所占开口弧度小于等于360*(n*n-3)/[n*(n+1)]。
耐磨盘30、旋转闸盘20和分配阀管10沿分配阀管10的转轴中心依次设置,并形成密封配合面。耐磨盘30固定设置,旋转闸盘20和分配阀管10相对于耐磨盘30绕转轴中心可转动地设置,分配阀管10和旋转闸盘20之间通过棘轮传动机构连接,使旋转闸盘20可单独单向旋转,并可与分配阀管10同步同向旋转。分配阀管10和旋转闸盘20之间也可以通过其它的驱动装置实现旋转闸盘20单独单向旋转的运动,且旋转闸盘20能够在单独旋转n步后与分配阀管10之间实现同步同向旋转。分配阀支管的入口、耐磨盘30的输送缸开口和旋转闸盘20的闸盘开口之间旋转配合;在旋转配合路径上,分配阀支管的入口大于两个相邻闸盘开口之间的最小间距。
在转动过程中,分配阀管10和旋转闸盘20是以360/[n*(n+1)]弧度为一步来步进旋转的。分配阀步进旋转,可以减小分配阀运动的峰值速度,延长运动时间,减小料体分配造成的冲击,降低本送设备泵送过程中所受到的冲击和磨损,延长泵送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当中,输送缸开口、所述分配阀支管的入口和闸盘开口的中心位于以转轴中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输送缸开口、分配阀支管的入口和闸盘开口为圆形开口,输送缸开口和分配阀支管的入口的直径相同。输送缸开口和分配阀支管的入口的圆形开口所占弧度为360/[n*(n+1)]。两个叶片的相对边缘所占开口弧度分别为360/n和360*(n*n-3)/[n*(n+1)]。叶片所占弧度为360/[n*(n+1)]。
以耐磨盘30上设置三个输送缸开口为例,三个输送缸开口分别为输送缸开口I、输送缸开口II和输送缸开口III。三个输送缸开口具有相同的直径,它们的圆心设置在以耐磨盘的中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且三个输送缸开口在该圆周上均匀分布。三个输送缸开口的所占弧度均为30度。以30度为一步,可以将圆形耐磨盘30进行等分,在输送缸开口中心线所在圆形上得到12个位置,标记为①~
Figure BDA0000157355220000051
,输送缸开口I位于②处,输送缸开口II位于⑥处,输送缸开口III位于⑩处。
分配阀管10包括四个分配阀支管,分别为分配阀支管A、分配阀支管B、分配阀支管C和分配阀支管D,四个分配阀支管具有四个入口和一个共同出口O。四个分配阀支管在以共同出口O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均匀分布,且四个分配阀支管的入口直径大小相同,并位于垂直于共同出口O的转轴中心的同一平面上,每个分配阀支管的入口所占弧度为30度。
旋转闸盘20内设置有十个闸盘开口和两个叶片,两个叶片为叶片a和叶片b。叶片a和叶片b所占弧度均为30度,叶片a和叶片b的相对近边缘之间的开口弧度为120度,叶片a和叶片b的相对远边缘之间的开口弧度为180度。叶片a和叶片b可完全遮蔽输送缸开口。闸盘开口为圆形开口,且均匀分布在以旋转闸盘的中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且相邻的闸盘开口之间间隔设置。闸盘开口的直径略小于分配阀支管的入口直径。闸盘开口所在的圆周、分配阀支管所在的圆周与输送缸开口所在的圆周具有相同的直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泵送装置包括出料管和n个输送缸,还包括上述的泵送分配机构,泵送分配机构的共同出口O连接至出料管的第一端,n个输送缸分别连接至泵送分配机构的输送缸开口上。输送缸通过泵送分配机构直接与料斗连接,从料斗中吸料。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混凝土泵车包括臂架系统和泵送装置,泵送装置为上述的泵送装置,泵送装置的出料管的第二端连接至臂架系统。
下面将以三输送缸、四分配阀支管为例,以360/[n*(n+1)]为一步,结合图2至图6说明连续泵送的过程:
输送缸、分配阀支管、闸盘如图1所示,以闸盘当前位置为0度,闸盘和分配阀管逆时针旋转为正。
第一状态:分配阀支管A与第一个输送缸开口I连通,旋转闸盘的第一个叶片a到达第一个输送缸开口I右侧的位置①,第二个叶片b在位置⑥遮盖第二个输送缸开口II。此时第一个输送缸已接近泵料过程末段。驱动机构驱动旋转闸盘20和分配阀管10同步逆时针旋转一步(第一个叶片a到达位置②),同时第二个输送缸启动泵料。分配阀支管A逐步脱离第一个输送缸开口I的同时分配阀支管B逐步与第二个输送缸开口II接通,完成第一个输送缸与第二个输送缸泵料过程的连续切换,如图2a、图2a、和图2c所示。
第二状态:分配阀支管B与第二个输送缸开口II接通,第二个输送缸泵料。旋转闸盘20继续旋转一步(第一个叶片a到达位置③),使第一个叶片a完全离开第一个输送缸开口I。此时第一个叶片a遮盖第一个输送缸开口I,第一个输送缸切换状态准备吸料,如图3a、图3a、和图3c所示。
第三状态:第一个输送缸开始吸料,旋转闸盘20继续旋转一步,第二个叶片b到达位置⑨,第三个输送缸停止吸料,如图4a、图4a、和图4c所示。
第四状态:第一个输送缸开口I继续吸料,旋转闸盘20继续旋转一步,第一个叶片a到达位置⑤,至第二个叶片b到达位置⑩,第二个叶片b完全覆盖第三个输送缸开口III。此时第一个输送缸继续吸料,第二个输送缸继续泵料,第三个输送缸切换状态准备泵料,如图5a、图5a、和图5c所示。
第五状态:分配阀支管B与第二个输送缸开口II连通,闸盘第一个叶片a到达第二个输送缸开口II右侧的位置⑤,第二个叶片b在位置⑩遮盖第三个输送缸开口III。此时第二个输送缸已接近泵料过程末段。驱动机构驱动旋转闸盘20和分配阀管10同步逆时针旋转一步(第一个叶片a到达位置⑥),同时第三个输送缸启动泵料。分配阀支管B逐步脱离第二个输送缸开口II的同时分配阀支管C逐步与第三个输送缸开口III接通,完成第二个输送缸与第三个输送缸泵料过程的连续切换,如图6a、图6a、和图6c所示。
第六状态:分配阀支管C与第三个输送缸开口III接通,第三个输送缸泵料。旋转闸盘20继续旋转一步(第一个叶片a到达位置⑦),使第一个叶片a完全离开第二个输送缸开口II。
第七状态:第二个输送缸开始吸料,旋转闸盘20继续旋转一步,第二个叶片b到达位置①,第一个输送缸停止吸料。
第八状态:第二个输送缸继续吸料,旋转闸盘20继续旋转一步,第一个叶片a到达位置⑨,第二个叶片b到达位置②,完全覆盖输第一个输送缸开口I。
第九状态:分配阀支管C与第三个输送缸开口III连通,旋转闸盘20第一个叶片a到达第三个输送缸开口III右侧的位置⑨,第二个叶片b在位置②遮盖第一个输送缸开口I。此时第三个输送缸已接近泵料过程末段。驱动机构驱动旋转闸盘20和分配阀管10同步逆时针旋转一步(第一个叶片a到达位置⑩),同时第一个输送缸启动泵料。分配阀支管C逐步脱离第三个输送缸开口III的同时分配阀支管D逐步与第一个输送缸开口I接通,完成第三个输送缸与第一个输送缸泵料过程的连续切换。
第十状态:分配阀支管C与第三个输送缸开口III接通,第三个输送缸泵料。旋转闸盘20继续旋转一步,第一个叶片a到达位置
Figure BDA0000157355220000061
使第一个叶片a完全离开第三个输送缸开口III。
第十一状态:第三个输送缸开始吸料,旋转闸盘20继续旋转一步,第二个叶片b到达位置⑤,第二个输送缸停止吸料。
第十二状态:第三个输送缸继续吸料,旋转闸盘20继续旋转一步,第一个叶片a到达第一个输送缸开口I右侧的位置①,第二个叶片b到达位置⑥,完全覆盖输第一个输送缸开口I。恢复到第一状态的初始情况。
上述过程重复进行,可完成整个连续泵送过程。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耐磨盘30上设置四个输送缸开口,四个输送缸开口分别为输送缸开口I、输送缸开口II、输送缸开口III和输送缸开口IV。四个输送缸开口具有相同的直径,它们的圆心设置在以耐磨盘的中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且四个输送缸开口在该圆周上均匀分布。四个输送缸开口的所占弧度均为18度。以18度为一步,可以将圆形耐磨盘30进行等分,在输送缸开口中心线所在圆形上得到20个位置,标记为
Figure BDA0000157355220000062
输送缸开口I位于②处,输送缸开口II位于⑦处,输送缸开口III位于
Figure BDA0000157355220000063
处,输送缸开口IV位于处。
旋转闸盘20内设置有十八个闸盘开口和两个叶片,两个叶片为叶片a和叶片b。叶片a和叶片b所占弧度均为18度,叶片a和叶片b的相对近边缘之间的开口弧度为90度,叶片a和叶片b的相对远边缘之间的开口弧度为234度。叶片a和叶片b可完全遮蔽输送缸开口。闸盘开口为圆形开口,且均匀分布在以旋转闸盘的中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且相邻的闸盘开口之间间隔设置。闸盘开口的直径略小于分配阀支管的入口直径。闸盘开口所在的圆周、分配阀支管所在的圆周与输送缸开口所在的圆周具有相同的直径。叶片a和叶片b之间间隔5个闸盘开口。分配阀管10包括5个分配阀支管。
当输送缸开口为四个时,输送缸、分配阀支管、闸盘如图7所示,以闸盘当前位置为0度,闸盘和分配阀管逆时针旋转为正。
第一状态:分配阀支管A与第一个输送缸开口I连通,旋转闸盘的第一个叶片a到达第一个输送缸开口I右侧的位置①,第二个叶片b在位置7遮盖第二个输送缸开口II。此时第一个输送缸已接近泵料过程末段。驱动机构驱动旋转闸盘20和分配阀管10同步逆时针旋转一步(第一个叶片a到达位置②),同时第二个输送缸启动泵料。分配阀支管A逐步脱离第一个输送缸开口I的同时分配阀支管B逐步与第二个输送缸开口II接通,完成第一个输送缸与第二个输送缸泵料过程的连续切换,如图7a、图7a、和图7c所示。
本实施例的后续步骤与第一实施例中的三个输送缸开口的实施例原理相同,本实施例需要考虑第四个输送缸的泵送切换过程,该第四个输送缸的泵送切换与前三个输送缸的泵送切换过程相同,这里不再详述。
在实现连续泵送之后,由于处于泵送状态的输送缸能够始终与出料管连通,使得出料管内始终保持高压泵送,避免了料体的回流现象,也避免了由于料体回流对泵送装置造成的冲击现象,提高了泵送装置的使用寿命。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泵送分配机构包括耐磨盘、旋转闸盘和分配阀管。耐磨盘上设置有n个绕耐磨盘中心均匀圆周分布的输送缸开口,每个输送缸开口所占弧度小于等于360/[n*(n+1)],其中n≥3;分配阀管包括具有共同出口的n+1个分配阀支管,分配阀支管的入口绕转轴中心圆周均匀分布,并位于垂直于转轴中心的同一平面上;旋转闸盘包括分别间隔设置在每个360/[n*(n+1)]弧度内的闸盘开口和两个叶片,叶片与耐磨盘的输送缸开口重合时遮蔽输送缸开口,两个叶片的相对边缘所占开口弧度位于360/n和360*(n*n-3)/[n*(n+1)]之间;耐磨盘、旋转闸盘和分配阀管沿分配阀管的转轴中心依次设置,并形成密封配合面,旋转闸盘和分配阀管相对于耐磨盘绕转轴中心可转动地设置,分配阀管和旋转闸盘之间通过棘轮传动机构连接,使旋转闸盘可单独单向旋转,并可与分配阀管同步同向旋转;分配阀支管的入口、耐磨盘的输送缸开口和旋转闸盘的闸盘开口旋转配合;在旋转配合路径上,分配阀支管的入口大于两个相邻闸盘开口之间的最小间距。这种结构能够在实现连续泵送的同时,避免高低压切换对泵送装置造成的冲击和磨损,降低泵送装置的损耗,延长泵送装置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泵送分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耐磨盘(30),所述耐磨盘(30)上设置有n个绕所述耐磨盘(30)中心均匀圆周分布的输送缸开口,每个所述输送缸开口在所述输送缸开口中心所在圆周上所占弧度小于等于360/[n*(n+1)],其中n≥3;
分配阀管(10),所述分配阀管(10)包括具有共同出口的n+1个分配阀支管,所述共同出口与所述分配阀管(10)所在的转轴中心同轴设置,所述分配阀支管的入口绕所述转轴中心圆周均匀分布;
旋转闸盘(20),所述旋转闸盘(20)包括分别间隔设置在每个360/[n*(n+1)]弧度内的闸盘开口和两个叶片,所述叶片与所述耐磨盘(30)的输送缸开口重合时遮蔽所述输送缸开口,两个所述叶片之间包括n+1个所述闸盘开口;
所述耐磨盘(30)、所述旋转闸盘(20)和所述分配阀管(10)沿所述分配阀管(10)的出口中心线依次设置,并形成密封配合面,所述旋转闸盘(20)和所述分配阀管(10)相对于所述耐磨盘(30)绕所述出口中心线可转动地设置,所述分配阀管(10)和所述旋转闸盘(20)之间驱动连接,使所述旋转闸盘(20)可单独单向旋转,并可与所述分配阀管(10)同步同向旋转;
所述分配阀支管的入口、所述耐磨盘(30)的输送缸开口和所述旋转闸盘(20)的闸盘开口形成贯通或者错开的工作状态;
在旋转配合路径上,所述分配阀支管的入口大于两个相邻所述闸盘开口之间的最小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送分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缸开口、所述分配阀支管的入口和所述闸盘开口的中心位于以所述转轴中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送分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缸开口、所述分配阀支管的入口和所述闸盘开口为圆形开口,所述输送缸开口和所述分配阀支管的入口的直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送分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缸开口和所述分配阀支管的入口的所述圆形开口在以所述分配阀管(10)入口的中心所在的圆周上所占弧度为360/[n*(n+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送分配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叶片的近相对边缘和远相对边缘在以所述分配阀管(10)入口的中心所在的圆周上所占开口弧度分别为360/n和360*(n*n-3)/[n*(n+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送分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阀支管为S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送分配机构,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叶片在以所述分配阀管(10)入口的中心所在的圆周上所占弧度为360/[n*(n+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送分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分配机构包括三个所述输送缸开口和四个所述分配阀支管。
9.一种泵送装置,包括出料管和n个输送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泵送分配机构,所述泵送分配机构的共同出口连接至所述出料管的第一端,n个所述输送缸分别连接至所述泵送分配机构的输送缸开口。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泵送装置的控制方法,以旋转360/[n*(n+1)]角度为一步,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使第一个输送缸开口、闸板开口与第一个分配阀支管连通,使第一个叶片位于输送缸开口的顺时针方向的相邻位置,第一个输送缸泵料,第二个叶片遮盖第二个输送缸开口,第二个输送缸切换状态准备泵料;
步骤S2,使分配阀管(10)逆时针转动一步,旋转闸盘(20)同步转动一步,使第二个输送缸开口、闸板开口与第二个分配阀支管连通,使第一个叶片遮盖第一个输送缸开口,第一个输送缸切换状态准备吸料,第二个输送缸开始泵料;
步骤S3,使旋转闸盘(20)逆时针旋转一步,使第一个输送缸开始吸料,第二个输送缸继续泵料,第三个输送缸停止吸料;
步骤S4,使旋转闸盘(20)逆时针旋转一步,第一个输送缸继续吸料,第二个输送缸继续泵料,第二个叶片遮盖第三个输送缸,第三个输送缸切换状态准备泵料。
11.一种混凝土泵车,包括臂架系统和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装置为权利要求9所述的泵送装置,所述泵送装置的出料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臂架系统。
CN201210124184.3A 2012-04-25 2012-04-25 泵送分配机构、泵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混凝土泵车 Active CN1026197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24184.3A CN102619718B (zh) 2012-04-25 2012-04-25 泵送分配机构、泵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混凝土泵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24184.3A CN102619718B (zh) 2012-04-25 2012-04-25 泵送分配机构、泵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混凝土泵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19718A true CN102619718A (zh) 2012-08-01
CN102619718B CN102619718B (zh) 2014-08-27

Family

ID=46559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24184.3A Active CN102619718B (zh) 2012-04-25 2012-04-25 泵送分配机构、泵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混凝土泵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1971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6332A (zh) * 2012-12-19 2013-04-03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分配阀、物料泵送系统、混凝土泵及消防泵车
CN109854472A (zh) * 2019-04-12 2019-06-07 湖南凯利特泵业有限公司 双缸双作用液压往复泵
CN110230584A (zh) * 2019-07-04 2019-09-13 中国有色(沈阳)泵业有限公司 四缸单作用液压摆管泵及其控制方法
CN110269050A (zh) * 2019-07-23 2019-09-24 湖州弘鑫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智能化鱼苗分配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47326A (en) * 1968-10-18 1972-03-07 Scheele Kg Walter Distributing valve arrangement
DE3343502A1 (de) * 1982-12-22 1984-06-28 Gerd Wolfgang 6360 Friedberg Schellenberg Steuerschieber fuer eine kolbenpumpe, insbesondere zum foerdern von beton
IT1069719B (it) * 1976-10-13 1985-03-25 Ind Meccanica Parti S R L Valvola distributrice di calcestruzzo ed altri prodotti pastosi per pompe alternative
CN101787973A (zh) * 2010-02-09 2010-07-28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混凝土泵用分配阀、混凝土泵及其控制方法和混凝土泵车
CN101845891A (zh) * 2010-06-11 2010-09-29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混凝土泵车及其控制方法、泵送装置及其分配机构
CN102032173A (zh) * 2010-12-10 2011-04-27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机械及其泵送装置和泵送装置的分配阀
CN102146913A (zh) * 2011-03-01 2011-08-10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泵送系统及其分配阀、混凝土输送机械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47326A (en) * 1968-10-18 1972-03-07 Scheele Kg Walter Distributing valve arrangement
IT1069719B (it) * 1976-10-13 1985-03-25 Ind Meccanica Parti S R L Valvola distributrice di calcestruzzo ed altri prodotti pastosi per pompe alternative
DE3343502A1 (de) * 1982-12-22 1984-06-28 Gerd Wolfgang 6360 Friedberg Schellenberg Steuerschieber fuer eine kolbenpumpe, insbesondere zum foerdern von beton
CN101787973A (zh) * 2010-02-09 2010-07-28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混凝土泵用分配阀、混凝土泵及其控制方法和混凝土泵车
CN101845891A (zh) * 2010-06-11 2010-09-29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混凝土泵车及其控制方法、泵送装置及其分配机构
CN102032173A (zh) * 2010-12-10 2011-04-27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机械及其泵送装置和泵送装置的分配阀
CN102146913A (zh) * 2011-03-01 2011-08-10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泵送系统及其分配阀、混凝土输送机械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马婉如: "混凝土泵阀型式的比较", 《水利电力施工机械》, 1 October 1982 (1982-10-01)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6332A (zh) * 2012-12-19 2013-04-03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分配阀、物料泵送系统、混凝土泵及消防泵车
CN103016332B (zh) * 2012-12-19 2015-11-04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物料泵送系统、混凝土泵及消防泵车
CN109854472A (zh) * 2019-04-12 2019-06-07 湖南凯利特泵业有限公司 双缸双作用液压往复泵
CN110230584A (zh) * 2019-07-04 2019-09-13 中国有色(沈阳)泵业有限公司 四缸单作用液压摆管泵及其控制方法
CN110269050A (zh) * 2019-07-23 2019-09-24 湖州弘鑫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智能化鱼苗分配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19718B (zh) 2014-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19718A (zh) 泵送分配机构、泵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混凝土泵车
CN106522995B (zh) 一种tbm专用混喷系统
CN102828460B (zh) 高低压集成洒水系统及工程机械
CN107097155B (zh) 一种前混式磨料射流连续供料装置及供料方法
CN105707044B (zh) 果园自动对靶风送式喷雾机
CN202531378U (zh) 泵送分配机构、泵送装置和混凝土泵车
AU2016269366A1 (en) Controllable variable spray gun for central-pivot sprinkler, and central-pivot sprinkler
CN102588268B (zh) 混凝土输送泵分配阀
CN102619719B (zh) 泵送分配机构、泵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混凝土泵车
CN109730048A (zh) 摇摆喷药设备及摇摆喷药方法
CN201431939Y (zh) 一种泵送式湿喷机
CN104153988B (zh) 分配阀、泵送机构及混凝土泵
CN1261126A (zh) 采煤机机载高压荷电喷雾高效降尘系统
CN102619717A (zh) 泵送分配机构、泵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混凝土泵车
CN209049159U (zh) 喷淋除尘装置
CN2842343Y (zh) 液压式耐火料泵送湿喷机
CN202768380U (zh) 泵送分配机构、泵送装置及混凝土泵
CN206667770U (zh) 一种混凝土湿喷机
CN202468286U (zh) 混凝土输送泵分配阀
CN214974989U (zh) 一种用于土地整治的土壤改良用喷洒装置
CN210874886U (zh) 一种中药浸膏分散系统
CN106968908A (zh) 一种平稳输送混凝土泵以及控制方法
CN102588243A (zh) 一种工程机械、物料泵送系统及其泵送方法
CN109098959B (zh) 一种混凝土湿喷机分配阀结构
CN206429250U (zh) 一种履带式混凝土湿喷台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