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06176B - 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06176B
CN102606176B CN201210070907.6A CN201210070907A CN102606176B CN 102606176 B CN102606176 B CN 102606176B CN 201210070907 A CN201210070907 A CN 201210070907A CN 102606176 B CN102606176 B CN 1026061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mulseal
initial stage
lining cutting
concr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7090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06176A (zh
Inventor
邵生俊
陆斯
徐宁飞
焦阳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21007090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061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06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061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061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061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方法,开挖隧道前,首先在隧道正上方路面下设置隔水层和砂石层;采用双导洞法开挖隧道,先开挖隧道左右两侧的侧导洞,并施做钢拱架临时支护;然后沿两个侧导洞的底部分别向下土层中设置混凝土桩,混凝土桩的底部深入到非湿陷性土层上;向相邻两个混凝土桩之间的土层中注入乳化沥青,并形成截渗屏障;形成拱墙初期衬砌;分上下台阶法开挖所述两个侧导洞之间的土体,并形成中洞;拆除两个临时支护,浇筑隧道二次衬砌。本发明能保证湿陷性黄土区隧道上覆地层不发生湿陷性沉降,且隧道衬砌安全稳定。

Description

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物的地下结构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湿陷性黄土的孔隙比一般在1.0左右或更大,但由于在颗粒间具有较强的联结作用,故在天然干燥的状况下可承受一定的荷重,承载力较高,变形量也较小。但是,当湿陷性黄土浸水后,在自重或一定荷载作用下,土的结构迅速破坏而产生显著的附加下沉,以致其上路面沉陷以及其上的建筑物受损。湿陷性黄土地区的隧道,一方面由于隧道衬砌的存在,在隧道洞宽范围内形成一道隔水层阻止上覆地层自地表浸入水份的竖向渗入运动,从而形成局部止水结构面,使隧道衬砌之上的黄土含水量逐渐增大,导致这部分黄土发生湿陷性沉降。随着地表水的逐年不断入渗,黄土湿陷向上发展,最终导致地表的湿陷沉降;另一方面隧道下面的地基若为湿陷性黄土,一旦该部分黄土发生湿陷,隧道产生不均匀沉降,隧道衬砌内力增大,超过衬砌的极限承载力时隧道衬砌结构即发生破坏。因此,为保证湿陷性黄土地区隧道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提出一种在湿陷性黄土区既能保证隧道上覆地层不发生湿陷性沉降,又保证隧道衬砌的安全稳定的隧道综合治理技术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方法,能保证湿陷性黄土区隧道上覆地层不发生湿陷性沉降,且隧道衬砌安全稳定。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开挖隧道前,首先在隧道正上方路面以下一定距离设置隔水层,并在路面和隔水层之间铺设砂石层;
步骤2、采用双导洞法开挖隧道,先开挖隧道左右两侧的侧导洞,在两个侧导洞内分别施做钢拱架临时支护;然后沿两个侧导洞的底部分别向下土层中均匀设置混凝土桩,混凝土桩的底部深入到隧道下方的非湿陷性土层上;
步骤3、向相邻两个混凝土桩之间的土层中注入乳化沥青,并在相邻两个混凝土桩之间形成截渗屏障,截渗屏障的走向与隧道走向一致;
步骤4、在两个侧导洞的侧轮廓面喷混凝土层并形成拱墙初期衬砌,并使该拱墙初期衬砌与其底部对应混凝土桩的桩顶连接为一个整体;
步骤5、分上下台阶法开挖中洞,具体为:
首先,开挖中洞上台阶,并在形成的拱顶上喷混凝土层以形成拱顶初期衬砌;然后,开挖中洞下台阶,并在形成的仰拱上喷混凝土层以形成仰拱初期衬砌;使拱墙初期衬砌、拱顶初期衬砌以及仰拱初期衬砌连接为一个整体,并形成封闭环状初期衬砌;
步骤6、拆除两个临时支护,依次浇筑仰拱,拱墙,拱顶形成隧道二次衬砌。
步骤1中,隔水层为素土夯实而成,砂石层使用砂土、碎石或粗砂制作。
步骤1中,隔水层底部距离路面为1m~1.2m,隔水层的厚度为27cm~33cm,砂石层的厚度为27cm~33cm。
步骤2中,各混凝土桩均为挖孔混凝土灌注桩或静压混凝土预制桩。
步骤3中,在相邻两个混凝土桩之间竖直压入乳化沥青注浆孔,乳化沥青注浆孔内设置有依次连接的多段乳化沥青注浆管,相邻两个乳化沥青注浆管端部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沥青注浆管承插内口或沥青注浆管承插外口,各乳化沥青注浆管包括中间圆管以及两个劈尖管,两个劈尖管固定连接在中间圆管的两侧且与该中间圆管相连通,两个劈尖管的远端均匀开有用于形成截渗屏障的多个乳化沥青注浆管槽孔。
本发明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隧道上覆湿陷性黄土和隧道下覆湿陷性黄土使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能保证隧道上覆地层不发生湿陷性沉降,又保证隧道衬砌的安全稳定,是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隧道的综合治理施工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阻水层、砂石层和隧道初期衬砌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截渗屏障和混凝土桩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乳化沥青注浆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路面,2.阻水层,3.砂石层,4.侧导洞,5.临时支护,6.混凝土桩,7.非湿陷性土层,8.截渗屏障,9.隧道初期衬砌,10.隧道二次衬砌,11.乳化沥青注浆管,12.沥青注浆管承插内口,13.沥青注浆管承插外口,14.乳化沥青注浆管槽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开挖隧道前,首先在隧道正上方路面1以下一定距离设置隔水层2,并在路面1和隔水层2之间铺设砂石层3。
如图1所示,隔水层2为素土夯实而成,隔水层2底部距离路面1为1m~1.2m,隔水层2的厚度为27cm~33cm。砂石层3使用砂土、碎石或粗砂制作,砂石层3的厚度为27cm~33cm。
步骤2、采用双导洞法开挖隧道,先开挖隧道左右两侧的侧导洞4,在两个侧导洞4内即隧道拱脚位置处分别施做钢拱架临时支护5。然后沿两个侧导洞4的底部分别向下土层中均匀设置混凝土桩6,混凝土桩6的底部深入到隧道下方的非湿陷性土层7上。各混凝土桩6均为挖孔混凝土灌注桩或静压混凝土预制桩。
步骤3、向相邻两个混凝土桩6之间的土层中注入乳化沥青,并在相邻两个混凝土桩6之间形成截渗屏障8,截渗屏障8的走向与隧道走向一致。
如图2和图3所示,在相邻两个混凝土桩6之间竖直压入乳化沥青注浆孔,乳化沥青注浆孔内设置有依次连接的多段乳化沥青注浆管11。相邻两个乳化沥青注浆管11端部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沥青注浆管承插内口12或沥青注浆管承插外口13,各乳化沥青注浆管11包括中间圆管以及两个劈尖管,两个劈尖管固定连接在中间圆管的两侧且与该中间圆管相连通,两个劈尖管的远端均匀开有用于形成截渗屏障8的多个乳化沥青注浆管槽孔14。劈尖管会起到导流的作用,使乳化沥青顺着乳化沥青注浆管槽孔14向两侧溢出,在湿陷性黄土土体中将沿线混凝土桩6与乳化沥青注浆管11连接起来形成一道止水帷幕,即截渗屏障8,以防止地下水入渗到隧道下覆土体,从而大大减少了隧道下覆土体的湿陷沉降的可能。
步骤4、在两个侧导洞4的侧轮廓面喷混凝土层并形成拱墙初期衬砌,并使该拱墙初期衬砌与其底部对应混凝土桩6的桩顶连接为一个整体。
步骤5、分上下台阶法开挖所述两个侧导洞4之间的土体,并形成中洞,具体为:
首先,开挖中洞上台阶,并在形成的拱顶上喷混凝土层以形成拱顶初期衬砌;然后,开挖中洞下台阶,并在形成的仰拱上喷混凝土层以形成仰拱初期衬砌;使拱墙初期衬砌、拱顶初期衬砌以及仰拱初期衬砌连接为一个整体,并形成封闭环状隧道初期衬砌9。
步骤6、拆除两个临时支护5,依次浇筑仰拱,拱墙,拱顶形成隧道二次衬砌10。
隧道上覆的湿陷性黄土湿陷主要是因为地表水的入渗导致的,阻止地表水的入渗是关键。本发明通过设置在路面1下即地表下的隔水层2能阻止地表水的入渗,并通过设置在隔水层2上的砂石层3进行排水。
研究发现,隧道发生沉降时隧道拱脚位置处隧道初期衬砌9围岩压力最大,该位置处围岩土体最易发生破坏。因此,本发明在隧道两侧拱脚处设置混凝土桩6,两列混凝土桩6沿隧道轴线等间距布设置。混凝土桩6顶端支撑于隧道初期衬砌9拱脚,底端深入到非湿陷性土层7,该两列混凝土桩6支撑隧道初期衬砌9,能防止隧道初期衬砌9产生不均匀沉降,避免由于不均匀沉降引起隧道初期衬砌9附加内力过大而破坏。在两列混凝土桩6中,相邻两个混凝土桩6之间的湿陷性黄土土体通过截渗屏障8,起到防渗截水作用。

Claims (4)

1.一种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开挖隧道前,首先在隧道正上方路面(1)以下一定距离设置隔水层(2),并在所述路面(1)和隔水层(2)之间铺设砂石层(3);
步骤2、采用双导洞法开挖隧道,先开挖隧道左右两侧的侧导洞(4),在所述两个侧导洞(4)内分别施做钢拱架临时支护(5);然后沿所述两个侧导洞(4)的底部分别向下土层中均匀设置混凝土桩(6),所述混凝土桩(6)的底部深入到隧道下方的非湿陷性土层(7)上;
步骤3、向所述相邻两个混凝土桩(6)之间的土层中注入乳化沥青,并在所述相邻两个混凝土桩(6)之间形成截渗屏障(8),所述截渗屏障(8)的走向与隧道走向一致;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在相邻两个混凝土桩(6)之间竖直压入乳化沥青注浆孔,所述乳化沥青注浆孔内设置有依次连接的多段乳化沥青注浆管(11),所述相邻两个乳化沥青注浆管(11)端部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沥青注浆管承插内口(12)或沥青注浆管承插外口(13),所述各乳化沥青注浆管(11)包括中间圆管以及两个劈尖管,所述两个劈尖管固定连接在中间圆管的两侧且与该中间圆管相连通,所述两个劈尖管的远端均匀开有用于形成截渗屏障(8)的多个乳化沥青注浆管槽孔(14);
步骤4、在所述两个侧导洞(4)的侧轮廓面喷混凝土层并形成拱墙初期衬砌,并使该拱墙初期衬砌与其底部对应混凝土桩(6)的桩顶连接为一个整体;
步骤5、分上下台阶法开挖中洞,具体为:
首先,开挖中洞上台阶,并在形成的拱顶上喷混凝土层以形成拱顶初期衬砌;然后,开挖中洞下台阶,并在形成的仰拱上喷混凝土层以形成仰拱初期衬砌;使拱墙初期衬砌、拱顶初期衬砌以及仰拱初期衬砌连接为一个整体,并形成封闭环状初期衬砌(9);
步骤6、拆除所述两个临时支护(5),依次浇筑仰拱,拱墙,拱顶形成隧道二次衬砌(1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隔水层(2)为素土夯实而成,所述砂石层(3)使用砂土、碎石或粗砂制作。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隔水层(2)底部距离路面(1)为1m~1.2m,所述隔水层(2)的厚度为27cm~33cm,所述砂石层(3)的厚度为27cm~33cm。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各混凝土桩(6)均为挖孔混凝土灌注桩或静压混凝土预制桩。
CN201210070907.6A 2012-03-16 2012-03-16 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方法 Active CN1026061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70907.6A CN102606176B (zh) 2012-03-16 2012-03-16 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70907.6A CN102606176B (zh) 2012-03-16 2012-03-16 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06176A CN102606176A (zh) 2012-07-25
CN102606176B true CN102606176B (zh) 2014-04-02

Family

ID=46523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70907.6A Active CN102606176B (zh) 2012-03-16 2012-03-16 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061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5599B (zh) * 2012-11-15 2015-01-21 西安理工大学 湿陷性黄土输水渠道的抗冻防渗导水治理方法
CN103410527B (zh) * 2013-08-29 2015-05-20 中南大学 围岩中含湿陷性黄土和软岩的隧道初期支护施工方法
CN104675406B (zh) * 2015-01-06 2016-04-06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工程的桩洞施工方法
CN108086994B (zh) * 2018-01-08 2019-04-05 兰州理工大学 一种穿越不良地质隧道套桥地下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9681212B (zh) * 2018-12-17 2021-05-11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小断面黄土隧道的开挖施工方法
CN109882209B (zh) * 2019-03-19 2024-01-26 重庆交通大学 欠固结地层下穿隧道的灌注桩预加固支护结构和施工方法
CN109915150A (zh) * 2019-04-26 2019-06-21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控制隧道沉降的桩基预加固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725706B (zh) * 2019-12-18 2020-04-07 中铁九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涌水止水方法
CN111396061B (zh) * 2020-03-24 2022-02-1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盾构施工方法及其施工作业面
CN112761649B (zh) * 2021-01-22 2023-05-16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饱和黄土隧道的双侧壁洞真空降水施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37093A (ja) * 1999-05-26 2000-12-05 Nihon Samicon Kk アーチ形中空構造物
JP4132442B2 (ja) * 1999-07-19 2008-08-13 株式会社間組 トンネル施工法
CN101603282A (zh) * 2009-06-29 2009-12-16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高速铁路湿陷性黄土隧道地基基础构造
CN101781889B (zh) * 2010-01-29 2014-10-08 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h型止水帷幕施工工艺
CN201915385U (zh) * 2010-08-09 2011-08-03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内湿陷性黄土基础处理的挤密桩
CN102140918A (zh) * 2011-04-01 2011-08-03 长安大学 黄土隧道的施工方法
CN102345460A (zh) * 2011-06-21 2012-02-08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沉降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06176A (zh) 2012-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06176B (zh) 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方法
CN203308470U (zh) 一种适用于大断面偏压隧道洞口段的套拱结构型式
CN108442382B (zh) 横穿深基坑的压力管线原位保护及围护挡土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3233454B (zh)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砂桩浸水真空预压及注浆处理方法
CN104264688B (zh) 人工挖孔变截面桩支护施工工艺
CN103032097B (zh) 适用于偏压富水地层的隧道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5178326B (zh) 上软下硬富水地层基坑工程围护结构止水方法
CN203515597U (zh) 适用于软弱地层的隧道结构
CN204253054U (zh) 山岭隧道桩拱盖挖法综合支护结构
CN104404974B (zh) 高承压水厚砂卵石地层深基坑注浆封底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105672348A (zh) 一种深水区砂卵石地层截除桥梁桩基的施工方法
CN105464134B (zh) 既有设施下多层地下空间顺逆结合施工方法及支护结构
CN102606168B (zh) 防止浅埋暗挖隧道开挖时沉降变形的施工方法
CN104674827A (zh) 一种富水地层基坑新型全封闭止水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2966072B (zh) 软弱土地基上堤防加宽加高工程结合面处治的施工方法
CN104499479A (zh) 一种穿越砂砾石回填层的挖孔桩施工方法
CN111119128B (zh) 一种堰塞湖天然堆石坝除险加固防渗方法
CN102359096A (zh) 密封法加固深厚软土地基的方法
CN107905798A (zh) 采用中导洞法进行平顶直墙暗挖施工的方法
CN108150190A (zh) 浅埋偏压隧道围岩破碎段开挖防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2817621B (zh) 一种适用于不良地质隧道控制拱墙脚沉降的综合施工方法
CN108643940A (zh) 超大断面浅埋软弱围岩隧道井字形双侧壁支护体系及隧道施工方法
CN109026020A (zh) 一种富水隧道溶洞处理与开挖方法
CN108979644A (zh) 一种富水隧道溶洞坍塌处理及隧道开挖施工方法
CN110847207A (zh) 地铁隧道穿越既有桥桩新建桥梁的构造及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