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8768A - 无线基站和移动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基站和移动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98768A
CN102598768A CN2010800410256A CN201080041025A CN102598768A CN 102598768 A CN102598768 A CN 102598768A CN 2010800410256 A CN2010800410256 A CN 2010800410256A CN 201080041025 A CN201080041025 A CN 201080041025A CN 102598768 A CN102598768 A CN 1025987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velling carriage
base station
wireless base
channel
uplink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4102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98768B (zh
Inventor
大久保尚人
石井启之
安部田贞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598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87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987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876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H04L1/0007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by modifying the frame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无线基站(eNB)包括:CQI接收部(11),从移动台(UE)接收PDSDH中的CQI;CQI调整部(13),基于对于经由PDSCH而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结果,调整接收到的CQI;可选择TF号计算部(22),基于各个调度单位期间中的移动台(UE)的数目,计算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以及MCS选择部(15),基于被调整的CQI和与计算出的所述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PDSCH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

Description

无线基站和移动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基站和移动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3GPP中规定的LTE(长期演进)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的理论上的峰值速率(或者峰值吞吐量)由在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TBS(传输块尺寸)表所决定。
在该TBS表中,对每个资源块的数目定义了可使用的TBS。此外,可对各个资源块应用的MCS(调制方式和编码率的组合(Modulation and CodingScheme))的种类、即发送格式(TF:Transmission Format)的种类是27种。
这里,在该移动通信系统中,选择了在上述的TBS表中规定的最大的TBS的情况成为实现峰值速率的情况。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的LTE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根据实际的无线环境,存在在使用与最大的TBS对应的发送格式(TF#26)时的吞吐量特性恶化的情况,即不能实现由在TBS表中规定的最大的TBS所决定的峰值速率的情况。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快速的峰值速率而不会恶化吞吐量特性的无线基站和移动通信方法。
本发明的第1特征是一种无线基站,经由下行数据信道对移动台发送下行数据信号,其要旨在于,所述无线基站包括:信道质量信息接收部,从所述移动台接收所述下行数据信道中的信道质量信息;信道质量信息调整部,基于对于经由所述下行数据信道而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结果,调整所接收到的所述信道质量信息;可选择传输格式号码计算部,基于各个调度单位期间中的移动台的数目,决定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以及选择部,基于被调整的所述信道质量信息和与决定的所述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所述下行数据信道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
本发明的第2特征是一种无线基站,经由下行数据信道对移动台发送下行数据信号,其要旨在于,所述无线基站包括:信道质量信息接收部,从所述移动台接收所述下行数据信道中的信道质量信息;信道质量信息调整部,基于对于经由所述下行数据信道而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结果,调整所接收到的所述信道质量信息;以及选择部,作为外部设定参数,取得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并基于被调整的所述信道质量信息和取得的与该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所述下行数据信道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
本发明的第3特征是一种无线基站,经由下行数据信道对移动台发送下行数据信号,其要旨在于,所述无线基站包括:信道质量信息接收部,从所述移动台接收所述下行数据信道中的信道质量信息;信道质量信息调整部,基于对于经由所述下行数据信道而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结果,调整所接收到的所述信道质量信息;测定部,测定所述下行数据信道中的错误率;计算部,基于测定的所述下行数据信道中的错误率,计算与所述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以及选择部,基于被调整的所述信道质量信息和计算出的与所述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所述下行数据信道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
本发明的第4特征是一种移动通信方法,从无线基站经由下行数据信道对移动台发送下行数据信号,其要旨在于,所述移动通信方法包括:所述移动台对所述无线基站发送所述下行数据信道中的信道质量信息的步骤;所述无线基站基于对于经由所述下行数据信道而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结果,调整所接收到的所述信道质量信息的步骤;所述无线基站基于各个调度单位期间中的移动台的数目,决定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的步骤;以及所述无线基站基于被调整的所述信道质量信息和与决定的所述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所述下行数据信道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的步骤。
本发明的第5特征是一种移动通信方法,从无线基站经由下行数据信道对移动台发送下行数据信号,其要旨在于,所述移动通信方法包括:所述移动台对所述无线基站发送所述下行数据信道中的信道质量信息的步骤;所述无线基站基于对于经由所述下行数据信道而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结果,调整所接收到的所述信道质量信息的步骤;作为外部设定参数,对所述无线基站输入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的步骤;以及所述无线基站基于被调整的所述信道质量信息和输入的与所述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所述下行数据信道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的步骤。
本发明的第6特征是一种移动通信方法,从无线基站经由下行数据信道对移动台发送下行数据信号,其要旨在于,所述移动通信方法包括:所述移动台对所述无线基站发送所述下行数据信道中的信道质量信息的步骤;所述无线基站基于对于经由所述下行数据信道而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结果,调整所接收到的所述信道质量信息的步骤;测定所述下行数据信道中的错误率的步骤;基于测定的所述下行数据信道中的错误率,计算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的步骤;以及所述无线基站基于被调整的所述信道质量信息和计算出的与所述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所述下行数据信道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的步骤。
本发明的第7特征是一种无线基站,从移动台经由上行数据信道接收上行数据信号,其要旨在于,所述无线基站包括:质量计算部,计算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中的质量;质量调整部,基于对于经由所述上行数据信道而发送的上行数据信号的接收结果,调整计算出的该上行数据信道中的质量;可选择传输格式号码计算部,基于各个调度单位期间中的移动台的数目,决定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以及选择部,基于被调整的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中的质量和与决定的所述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该上行数据信道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
本发明的第8特征是一种无线基站,从移动台经由上行数据信道接收上行数据信号,其要旨在于,所述无线基站包括:质量计算部,计算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中的质量;质量调整部,基于对于经由所述上行数据信道而发送的上行数据信号的接收结果,调整计算出的该上行数据信道中的质量;以及选择部,作为外部设定参数,取得与所述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并基于被调整的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中的质量和取得的与该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该上行数据信道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
本发明的第9特征是一种无线基站,从移动台经由上行数据信道接收上行数据信号,其要旨在于,所述无线基站包括:质量计算部,计算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中的质量;质量调整部,基于对于经由所述上行数据信道而发送的上行数据信号的接收结果,调整计算出的该上行数据信道中的质量;测定部,测定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中的错误率;计算部,基于测定的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中的错误率,计算与所述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以及选择部,基于被调整的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中的质量和计算出的与所述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该上行数据信道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
本发明的第10特征是一种移动通信方法,从移动台经由上行数据信道对无线基站发送上行数据信号,其要旨在于,所述移动通信方法包括:计算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中的质量的步骤;所述无线基站基于对于经由所述上行数据信道而发送的上行数据信号的接收结果,调整计算出的该上行数据信道中的质量的步骤;所述无线基站基于各个调度单位期间中的移动台的数目,决定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的步骤;以及所述无线基站基于被调整的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中的质量和与决定的所述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该上行数据信道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的步骤。
本发明的第11特征是一种移动通信方法,从移动台经由上行数据信道对无线基站发送上行数据信号,其要旨在于,所述移动通信方法包括:计算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中的质量的步骤;所述无线基站基于对于经由所述上行数据信道而发送的上行数据信号的接收结果,调整计算出的该上行数据信道中的质量的步骤;作为外部设定参数,对所述无线基站输入与所述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的步骤;以及所述无线基站基于被调整的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中的质量和输入的与所述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该上行数据信道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的步骤。
本发明的第12特征是一种移动通信方法,从移动台经由上行数据信道对无线基站发送上行数据信号,其要旨在于,所述移动通信方法包括:计算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中的质量的步骤;所述无线基站基于对于经由所述上行数据信道而发送的上行数据信号的接收结果,调整计算出的该上行数据信道中的质量的步骤;测定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中的错误率的步骤;基于测定的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中的错误率,计算与所述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的步骤;以及所述无线基站基于被调整的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中的质量和计算出的与所述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该上行数据信道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功能方框图。
图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TBS表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吞吐量特性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无线基站的功能方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无线基站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无线基站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功能方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无线基站的功能方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无线基站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无线基站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
参照图1至图4,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
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是LTE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无线基站eNB经由PDSCH(下行数据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对移动台UE发送下行数据信号,并经由PDCCH(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发送下行控制信号。
此外,在该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台UE经由PUSCH(上行数据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对无线基站eNB发送上行数据信号,并经由PUCCH(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发送上行控制信号。
这里,移动台UE作为该上行控制信号,发送表示对于经由PDSCH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结果的送达确认信息即“ACK/NACK”或PDSCH中的CQI(信道质量信息(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如图2所示,无线基站eNB包括CQI接收部11、ACK/NACK/DTX判定部12、CQI调整部13、eNB调度器14、MCS选择部15、PDSCH生成部16以及发送部17。
CQI接收部11经由PUCCH而接收由移动台UE发送的PDSCH中的CQI。
ACK/NACK/DTX判定部12基于经由PUCCH而由移动台UE发送的送达确认信息,判定对于经由PDSCH而对移动台UE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结果(ACK/NACK/DTX)。
CQI调整部13基于由ACK/NACK/DTX判定部12判定的对于上述的下行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结果(ACK/NACK/DTX),对由CQI接收部11接收到的CQI附加偏移量而调整。
具体地说,CQI调整部13根据(式1),调整由CQI接收部11接收到的CQI。
CQIadjust=CQIreceived+CQIoffset……(式1)
其中,CQIadjust是由CQI调整部13所调整的CQI,CQIreceived是由CQI接收部11所接收到的CQI,CQIoffset是通过(式2)所给予的偏移量。
【数1】
Figure BDA0000143678090000061
(式2)
其中,BLERtarget是表示PDSCH中的目标BLER(块错误率(Block ErrorRate))的参数,Δadj是表示CQI的调整幅度的参数。
根据(式1)和(式2),在ACK/NACK/DTX判定部12判定为对于上述的下行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结果为“ACK”的情况下,CQI调整部13将CQI的偏移量增加“Δadj×BLERtarget”。
此外,根据(式1)和(式2),在ACK/NACK/DTX判定部12判定为对于上述的下行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结果为“NACK”的情况下,CQI调整部13将CQI的偏移量减少“Δadj×(1-BLERtarget)”。
此外,根据(式1)和(式2),在ACK/NACK/DTX判定部12判定为对于上述的下行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结果为“DTX”的情况下,CQI调整部13不变更CQI的偏移量。
eNB调度器14进行PDSCH中的调度和PUSCH中的调度。
具体地说,eNB调度器14决定成为发送下行数据信号的对象的移动台UE和用于发送该下行数据信号的无线资源(例如,PDSCH内的资源块)。
此外,eNB调度器14决定可发送上行数据信号的移动台UE和用于发送该上行数据信号的无线资源(例如,PUSCH内的资源块)。
MCS选择部15基于由CQI调整部13调整的CQI和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即,可选择的最大TF),选择对PDSCH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MCS(调制方式和编码率的组合)、即发送格式。
例如,MCS选择部15从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中,选择与由CQI调整部13调整的CQI对应的发送格式。
这里,MCS选择部15作为外部设定参数,取得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的号码(即,可选择的最大TF#)。
图3表示在3GPP的TS36.213的“表7.1.7.2.1-1”中规定的“TBS表”。这里,“ITBS”是与TF#对应的TBS索引,“NPRB”是资源块的数目,表内的数字是传输块尺寸。
例如,MCS选择部15作为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的号码(即,可选择的最大TF#),取得“TF#25”或“TF#26”等。
另外,图4表示在使用各个发送格式TF#0至TF#26时的SINR和吞吐量的关系。
一般,在LTE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在PDSCH中应用的TBS(TF#)越大,在PDSCH中应用的编码率越大,所以PDSCH中的所需的功率越大。
即,在LTE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在PDSCH中应用的TBS(TF#)越小,在PDSCH中应用的编码率越小,所以PDSCH中的所需的功率越小。
这里,在LTE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TF#25中的编码率和TF#26中的编码率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尽管处于以TF#26中的编码率不能进行通信的无线环境(SINR状态),若无线基站eNB在使用TF#25的状态下连续接收到ACK,则由于CQI偏移量因CQI调整部而增加,从而也会选择TF#26,必定会在下行数据信号的发送中失败,吞吐量恶化。
在这样的无线环境中,优选作为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的号码,对无线基站eNB输入“TF#25”。
另一方面,在以TF#26中的编码率能够进行通信的无线环境(SINR状态)中,为了实现吞吐量的提高,优选作为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的号码,对无线基站eNB输入“TF#26”。
PDSCH生成部16基于由MCS选择部15选择的MCS(发送格式),生成经由PDSCH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
发送部17经由PDSCH,对被调度的移动台UE发送由PDSCH生成部16生成的下行数据信号。
接着,参照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eNB的动作。
如图5所示,在步骤S101中,无线基站eNB基于对于经由PDSCH而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结果(ACK/NACK/DTX),调整经由PUCCH而从移动台UE接收到的CQI。
在步骤S102中,无线基站eNB作为外部设定参数,取得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的号码(即,可选择的最大TF#)。
在步骤S103中,无线基站eNB基于被调整的CQI和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MCS(发送格式)。
在步骤S104中,无线基站eNB使用所选择的MCS(发送格式),经由PDSCH发送发往被调度的移动台UE的下行数据信号。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通过开发影响少的简单的控制,就能够避免因使用在特定的无线环境中接收特性恶化的高编码率的MCS(发送格式)所引起的吞吐量特性的恶化。
(变形例1)
参照图6和图7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移动通信系统。以下,着眼于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不同点,说明本变形例1的移动通信系统。
如图6所示,本变形例1的无线基站eNB除了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eNB的结构之外,还包括PDSCH错误率测定部21和可选择TF号码计算部22。
PDSCH错误率测定部21基于由ACK/NACK/DTX判定部12判定的对于上述的下行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结果(ACK/NACK/DTX),测定PDSCH中的BLER(错误率)等的表示PDSCH中的接收质量的指标(测量值)。
例如,PDSCH错误率测定部21也可以作为该测量值,在每个测定周期X秒,测定对于测定区间Y秒内的上位Z个MCS的BLER。
可选择TF号码计算部22基于由PDSCH错误率测定部21测定的PDSCH中的BLER等的测量值,计算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即,可选择的最大TF)。
例如,可选择TF号码计算部22也可以将上述的测量值为规定阈值以上的发送格式(例如,由TF#26确定的发送格式)判断为不能选择。
这里,可选择TF号码计算部22也可以判断为直到下一个测定区间结束为止不能选择上述的测量值为规定阈值以上的发送格式。
MCS计算部15基于由CQI调整部13调整的CQI和由可选择TF号码计算部22计算出的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即,可选择的最大TF),选择对PDSCH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MCS(调制方式和编码率的组合)、即发送格式。
接着,参照图7说明本变形例1的无线基站eNB的动作。
如图7所示,在步骤S201中,无线基站eNB基于对于经由PDSCH而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结果(ACK/NACK/DTX),调整经由PUCCH而从移动台UE接收到的CQI。
在步骤S202中,无线基站eNB基于测定的PDSCH中的BLER,计算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的号码(即,可选择的最大TF#)。
在步骤S203中,无线基站eNB基于被调整的CQI和计算出的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MCS(发送格式)。
在步骤S204中,无线基站eNB使用所选择的MCS(发送格式),经由PDSCH发送发往被调度的移动台UE的下行数据信号。
根据本变形例1的移动通信系统,能够避免使用不能对处于接收质量差的环境的移动台UE或解码性能差的移动台UE进行沟通的MCS,能够避免吞吐量特性的恶化。
(变形例2)
参照图8,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移动通信系统。以下,着眼于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不同点,说明本变形例2的移动通信系统。
MCS选择部15基于各个子帧(各个调度单位期间)中的移动台UE的数目,决定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
这里,所述移动台UE的数目,例如可以是在各个子帧中,确立了RRC连接的移动台UE(即,“RRC连接UE”)的数目,也可以是处于非DRX状态的移动台UE的数目,也可以是在缓冲器内存在数据的移动台UE的数目,也可以是成为调度的计算的对象的移动台UE的数目,也可以是决定为实际分配共享信道的移动台UE的数目。
另外,成为调度的计算的对象的移动台UE是指具有在各个子帧中进行共享信道的分配的可能性的移动台UE,可以包括实际进行了共享信道的分配的移动台UE和实际没有进行共享信道的分配的移动台UE的双方。
以下,以移动台UE的数目为成为调度计算的对象的UE的数目,进行具体例的说明。
例如,MCS选择部15也可以在判定为各个子帧(各个调度单位期间)中多个移动台UE成为调度计算的对象的情况下,将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的号码决定为“TF#25”,在判定为各个子帧(各个调度单位期间)中只有一个移动台UE成为调度计算的对象的情况下,将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的号码决定为“TF#26”。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MCS选择部15基于各个子帧(各个调度单位期间)中的瞬间的移动台UE的数目,决定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但也可以取而代之,基于平均的移动台UE的数目,决定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
例如,MCS选择部15可以基于1秒钟的移动台UE的数目的平均值,决定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也可以基于1秒钟的移动台UE的数目的最小值或者最大值,决定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接着,参照图8说明本变形例2的无线基站eNB的动作。
如图8所示,在步骤S301中,无线基站eNB基于对于经由PDSCH而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结果(ACK/NACK/DTX),调整经由PUCCH而从移动台UE接收到的CQI。
在步骤S302中,无线基站eNB判定是否在各个子帧(各个调度单位期间)中多个移动台UE成为调度计算的对象。
在无线基站eNB判定为在各个子帧(各个调度单位期间)中多个移动台UE成为调度计算的对象的情况下,在步骤S303中,将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的号码决定为“TF#25”。
另一方面,在无线基站eNB判定为在各个子帧(各个调度单位期间)中只有一个移动台UE成为调度计算的对象的情况下,在步骤S304中,将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的号码决定为“TF#26”。
在步骤S305中,无线基站eNB基于被调整的CQI和决定的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MCS(发送格式)。
在步骤S306中,无线基站eNB使用所选择的MCS(发送格式),经由PDSCH发送发往被调度的移动台UE的下行数据信号。
在如LTE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这样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一般由多个移动台UE共享资源,所以峰值速率非常重要的情况只有在子帧内只有一个移动台UE进行通信的情况。
即,在一个子帧中多个移动台UE进行通信的情况下,不能在各个移动台UE中实现峰值速率。
因此,根据本变形例2的移动通信系统,在一个子帧中多个移动台UE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禁止选择与导致特性恶化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从而能够避免吞吐量的恶化,即小区容量的恶化。
另一方面,根据本变形例2的移动通信系统,在一个子帧中只有一个移动台UE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由于是在闲散时,假设在选择了TF#26的情况下肯定会出错的接收环境中也不会对小区容量产生影响,所以能够允许少许的特性恶化,允许与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的选择。
另一方面,根据本变形例2的移动通信系统,在选择了TF#26的情况下也不会产生错误的接收环境中,通过还选择TF#26,能够实现峰值速率。
以上叙述的本实施方式的特征,也可以如下表现。
本实施方式的第1特征是一种无线基站eNB,经由PDSCH(下行数据信道)对移动台UE发送下行数据信号,其要旨在于,所述无线基站eNB包括:CQI接收部11,从移动台UE接收PDSCH中的CQI(信道质量信息);CQI调整部13,基于对于经由PDSCH而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结果(ACK/NACK/DTX),调整所接收到的CQI;可选择TF号码决定部22,基于各个子帧(调度单位期间)中的移动台UE的数目,计算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以及MCS选择部15,基于被调整的CQI和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PDSCH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
也可以在本实施方式的第1特征中,上述的各个子帧中的移动台UE的数目是在各个子帧中确立了RRC连接的移动台UE(RRC连接UE)的数目、处于非DRX状态的移动台UE的数目、在缓冲器内存在数据的移动台的数目、成为调度的计算的对象的移动台UE的数目、或者决定为实际分配共享信道的移动台UE的数目,成为调度的计算的对象的移动台UE是具有在各个子帧中进行共享信道的分配的可能性的移动台UE,包括实际进行了共享信道的分配的移动台UE和实际没有进行共享信道的分配的移动台UE的双方。
本发明的第2特征是一种无线基站eNB,经由PDSCH(下行数据信道)对移动台UE发送下行数据信号,其要旨在于,所述无线基站eNB包括:CQI接收部11,从移动台UE接收PDSCH中的CQI(信道质量信息);CQI调整部13,基于对于经由PDSCH而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结果(ACK/NACK/DTX),调整所接收到的CQI;以及MCS选择部15,作为外部设定参数,取得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并基于被调整的CQI和取得的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PDSCH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
本发明的第3特征是一种无线基站eNB,经由PDSCH(下行数据信道)对移动台UE发送下行数据信号,其要旨在于,所述无线基站eNB包括:CQI接收部11,从移动台UE接收PDSCH中的CQI(信道质量信息);CQI调整部13,基于对于经由PDSCH而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结果(ACK/NACK/DTX),调整所接收到的CQI;PDSCH错误率测定部21,测定PDSCH中的BLER(错误率);可选择TF号码计算部22,基于测定的PDSCH中的BLER,计算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以及MCS选择部15,基于被调整的CQI和计算出的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PDSCH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
本发明的第4特征是一种移动通信方法,从无线基站eNB经由PDSCH对移动台UE发送下行数据信号,其要旨在于,所述移动通信方法包括:移动台UE对无线基站eNB发送PDSCH中的CQI的步骤;无线基站eNB基于对于经由PDSCH而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结果(ACK/NACK/DTX),调整所接收到的CQI的步骤;无线基站eNB基于各个子帧中的移动台UE的数目,计算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的步骤;以及无线基站eNB基于被调整的CQI和与计算出的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PDSCH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的步骤。
也可以在本实施方式的第4特征中,上述的各个子帧中的移动台UE的数目是在各个子帧中确立了RRC连接的移动台UE(RRC连接UE)的数目、处于非DRX状态的移动台UE的数目、在缓冲器内存在数据的移动台的数目、成为调度的计算的对象的移动台UE的数目、或者决定为实际分配共享信道的移动台UE的数目,成为调度的计算的对象的移动台UE是具有在各个子帧中进行共享信道的分配的可能性的移动台UE,包括实际进行了共享信道的分配的移动台UE和实际没有进行共享信道的分配的移动台UE的双方。
本发明的第5特征是一种移动通信方法,从无线基站eNB经由PDSCH对移动台UE发送下行数据信号,其要旨在于,所述移动通信方法包括:移动台UE对无线基站eNB发送PDSCH中的CQI的步骤;无线基站eNB基于对于经由PDSCH而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结果(ACK/NACK/DTX),调整所接收到的CQI的步骤;作为外部设定参数,对无线基站eNB输入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的步骤;以及无线基站eNB基于被调整的CQI和输入的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PDSCH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的步骤。
本发明的第6特征是一种移动通信方法,从无线基站eNB经由PDSCH对移动台UE发送下行数据信号,其要旨在于,所述移动通信方法包括:移动台UE对无线基站eNB发送PDSCH中的CQI的步骤;无线基站eNB基于对于经由PDSCH而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结果(ACK/NACK/DTX),调整所接收到的CQI的步骤;测定PDSCH中的BLER的步骤;基于测定的PDSCH中的BLER,计算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的步骤;以及无线基站eNB基于被调整的CQI和计算出的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PDSCH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的步骤。
(第2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
参照图9和图10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以下,着眼于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不同点,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
如图9所示,无线基站eNB包括:SIR计算部31、接收部32、SIR调整部33、eNB调度器14、MCS选择部15、PDCCH生成部34、发送部17。
SIR计算部31计算PUSCH中的SIR(信号与干扰之比)等的PUSCH中的质量。
SIR计算部31既可以使用“探测参考信号(SRS)”进行质量的计算,也可以使用复用到PUSCH中的“解调RS”进行质量的计算。
接收部32接收由移动台UE经由PUSCH而发送的上行数据信号,并接收由移动台UE经由PUCCH而发送的上行控制信号。
SIR调整部33基于对于经由PUSCH而发送的上行数据信号的接收结果,调整计算出的PUSCH中的SIR。
具体地说,SIR调整部33通过(式3)调整由SIR计算部31计算出的SIR。
SIRadjust=SIRmeasured+SIRoffset……(式3)
其中,SIRadjust是由SIR调整部33所调整的SIR,SIRmeasured是由SIR接收部31所测定的SIR,SIRoffset是通过(式4)所给予的偏移量。
【数2】
(式4)
其中,BLERtarget是表示PUSCH中的目标BLER(块错误率(Block ErrorRate))的参数,Δadj是表示SIR的调整幅度的参数。
根据(式3)和(式4),在判定为接收部32对于上述的上行数据信号的接收结果为“ACK”的情况下,SIR调整部33将SIR的偏移量增加“Δadj×BLERtarget”。
此外,根据(式3)和(式4),在判定为接收部32对于上述的上行数据信号的接收结果为“NACK”的情况下,SIR调整部33将SIR的偏移量减少“Δadj×(1-BLERtarget)”。
此外,根据(式3)和(式4),在接收部32在上述的上行控制信号的接收中没有成功的情况下(在判定为接收部32对于上述的上行数据信号的接收结果为“DTX”的情况下),SIR调整部33不变更SIR的偏移量。
MCS选择部15基于由SIR调整部33调整的SIR和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即,可选择的最大TF),选择对PUSCH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MCS(调制方式和编码率的组合)、即发送格式。
例如,MCS选择部15从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中,选择与由SIR调整部33调整的SIR对应的发送格式。
这里,MCS选择部15作为外部设定参数,取得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的号码(即,可选择的最大TF#)。
PDCCH生成部34生成经由PDCCH而发送的下行控制信号。
这里,PDCCH生成部34在经由PDCCH而发送的下行控制信号内,作为调度信号而包括由MCS选择部15所选择的MCS(发送格式)。
发送部17将由PDCCH生成部34生成的下行控制信号(调度信号)经由PDCCH而发送到被调度的移动台UE。
接着,参照图10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eNB的动作。
如图10所示,在步骤S401中,无线基站eNB使用解调RS或者探测RS计算PUSCH中的SIR,基于对于经由PUSCH而发送的上行数据信号的接收结果(ACK/NACK/DTX),调整计算出的PUSCH中的SIR。
在步骤S402中,无线基站eNB作为外部设定参数,取得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的号码(即,可选择的最大TF#)。
在步骤S403中,无线基站eNB基于被调整的SIR和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PUSCH内的资源块应用的MCS(发送格式)。
在步骤S404中,无线基站eNB将作为调度信号而包括所选择的MCS(发送格式)的下行控制信号,经由PDCCH而发送到被调度的移动台UE。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通过开发影响少的简单的控制,就能够避免因使用在特定的无线环境中接收特性恶化的高编码率的MCS(发送格式)所引起的吞吐量特性的恶化。
(变形例1)
参照图11和图12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移动通信系统。以下,着眼于与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不同点,说明本变形例1的移动通信系统。
如图11所示,本变形例1的无线基站eNB除了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eNB的结构之外,还包括PUSCH错误率测定部41和可选择TF号码计算部22。
PUSCH错误率测定部41基于接收部32对于上述的上行数据信号的接收结果(ACK/NACK/DTX),测定PUSCH中的BLER(错误率)等的表示PUSCH中的接收质量的指标(测量值)。
例如,PUSCH错误率测定部41也可以作为该测量值,在每个测定周期X秒,测定对于测定区间Y秒内的上位Z个MCS的BLER。
可选择TF号码计算部22基于由PUSCH错误率测定部41测定的PUSCH中的BLER等的测量值,计算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即,可选择的最大TF)。
例如,可选择TF号码计算部22也可以将上述的测量值为规定阈值以上的发送格式(例如,由TF#26确定的发送格式)判断为不能选择。
这里,可选择TF号码计算部22也可以判断为直到下一个测定区间结束为止不能选择上述的测量值为规定阈值以上的发送格式。
MCS计算部15基于由SIR调整部33调整的SIR和由可选择TF号码计算部22计算出的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即,可选择的最大TF),选择对PUSCH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MCS(调制方式和编码率的组合)、即发送格式。
接着,参照图12说明本变形例1的无线基站eNB的动作。
如图12所示,在步骤S501中,无线基站eNB计算PUSCH中的SIR,并基于对于经由PUSCH而发送的上行数据信号的接收结果(ACK/NACK/DTX),调整计算出的PUSCH中的SIR。
在步骤S502中,无线基站eNB基于测定的PUSCH中的BLER,计算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的号码(即,可选择的最大TF#)。
在步骤S503中,无线基站eNB基于被调整的SIR和计算出的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PUSCH内的资源块应用的MCS(发送格式)。
在步骤S504中,无线基站eNB将作为调度信号而包括所选择的MCS(发送格式)的下行控制信号,经由PDCCH而发送到被调度的移动台UE。
根据本变形例1的移动通信系统,能够避免使用不能对处于接收质量差的环境的移动台UE或解码性能差的无线基站eNB进行沟通的MCS,能够避免吞吐量特性的恶化。
(变形例2)
参照图13,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移动通信系统。以下,着眼于与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不同点,说明本变形例2的移动通信系统。
MCS选择部15基于各个子帧(各个调度单位期间)中的移动台UE的数目,决定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
这里,所述移动台UE的数目,例如可以是在各个子帧中确立了RRC连接的移动台UE(即,“RRC连接UE”)的数目,也可以是处于非DRX状态的移动台UE的数目,也可以是在缓冲器内存在数据的移动台UE的数目,也可以是成为调度的计算的对象的移动台UE的数目,也可以是决定为实际分配共享信道的移动台UE的数目。
另外,成为调度的计算的对象的移动台UE是指具有在各个子帧中进行共享信道的分配的可能性的移动台UE,可以包括实际进行了共享信道的分配的移动台UE和实际没有进行共享信道的分配的移动台UE的双方。
以下,以移动台UE的数目为成为调度计算的对象的UE的数目,进行具体例的说明。
例如,MCS选择部15也可以在判定为各个子帧(各个调度单位期间)中多个移动台UE成为调度计算的对象的情况下,将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的号码决定为“TF#25”,在判定为各个子帧(各个调度单位期间)只有一个移动台UE成为调度计算的对象的情况下,将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的号码决定为“TF#26”。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MCS选择部15基于各个子帧(各个调度单位期间)中的瞬间的移动台的数目,决定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但也可以取而代之,基于平均的移动台的数目,决定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
例如,MCS选择部15可以基于1秒钟的移动台UE的数目的平均值,决定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
或者,MCS选择部15也可以基于1秒钟的移动台UE的数目的最小值或者最大值,决定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
接着,参照图13说明本变形例2的无线基站eNB的动作。
如图13所示,在步骤S601中,无线基站eNB计算PUSCH中的SIR,并基于对于经由PUSCH而发送的上行数据信号的接收结果(ACK/NACK/DTX),调整计算出的PUSCH中的SIR。
在步骤S602中,无线基站eNB判定是否在各个子帧(各个调度单位期间)中多个移动台UE成为调度计算的对象。
在无线基站eNB判定为在各个子帧(各个调度单位期间)中多个移动台UE成为调度计算的对象的情况下,在步骤S603中,将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的号码决定为“TF#25”。
另一方面,在无线基站eNB判定为在各个子帧(各个调度单位期间)中只有一个移动台UE成为调度计算的对象的情况下,在步骤S604中,将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的号码决定为“TF#26”。
在步骤S605中,无线基站eNB基于被调整的SIR和决定的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PUSCH内的资源块应用的MCS(发送格式)。
在步骤S606中,无线基站eNB将作为调度信号而包括所选择的MCS(发送格式)的下行控制信号,经由PDCCH而发送到被调度的移动台UE。
根据本变形例2的移动通信系统,在一个子帧中多个移动台UE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禁止选择与导致特性恶化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从而能够避免吞吐量的恶化,即小区容量的恶化。
另一方面,根据本变形例2的移动通信系统,在一个子帧中只有一个移动台UE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由于是在闲散时,而且假设在选择了TF#26的情况下肯定会出错的接收环境中也不会对小区容量产生影响,所以能够允许少许的特性恶化,允许与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的选择。
另一方面,根据本变形例2的移动通信系统,在选择了TF#26的情况下也不会产生错误的接收环境中,通过还选择TF#26,能够实现峰值速率。
以上叙述的本实施方式的特征,也可以如下表现。
本发明的第1特征是一种无线基站eNB,从移动台UE经由PUSCH(上行数据信道)接收上行数据信号,其要旨在于,所述无线基站eNB包括:SIR计算部31,计算PUSCH中的SIR(质量);SIR调整部33,基于对于经由PUSCH而发送的上行数据信号的接收结果,调整计算出的PUSCH中的SIR;可选择TF号码决定部22,基于各个子帧(调度单位期间)中的移动台UE的数目,计算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以及MCS选择部15,基于被调整的SIR和与计算出的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PUSCH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
也可以在本实施方式的第1特征中,上述的各个子帧中的移动台UE的数目是在各个子帧中,确立RRC连接的移动台UE(即,“RRC连接UE”)的数目、处于非DRX状态的移动台UE的数目、在缓冲器内存在数据的移动台的数目、成为调度的计算的对象的移动台UE的数目、或者决定为实际分配共享信道的移动台UE的数目,成为调度的计算的对象的移动台UE是具有在各个子帧中进行共享信道的分配的可能性的移动台UE,包括实际进行了共享信道的分配的移动台UE和实际没有进行共享信道的分配的移动台UE的双方。
本发明的第2特征是一种无线基站eNB,从移动台UE经由PUSCH(上行数据信道)接收上行数据信号,其要旨在于,所述无线基站eNB包括:SIR计算部31,计算PUSCH中的SIR(质量);SIR调整部33,基于对于经由PUSCH而发送的上行数据信号的接收结果,调整计算出的PUSCH中的SIR;以及MCS选择部15,作为外部设定参数,取得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并基于被调整的SIR和取得的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PUSCH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
本发明的第3特征是一种无线基站eNB,从移动台UE经由PUSCH(上行数据信道)接收上行数据信号,其要旨在于,所述无线基站eNB包括:SIR计算部31,计算PUSCH中的SIR(质量);SIR调整部33,基于对于经由PUSCH而发送的上行数据信号的接收结果,调整计算出的PUSCH中的SIR;PUSCH测定部41,测定PUSCH中的BLER(错误率);可选择TF号码计算部22,基于测定的PUSCH中的BLER,计算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以及MCS选择部15,基于被调整的SIR和计算出的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PUSCH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
本发明的第4特征是一种移动通信方法,从移动台UE经由PUSCH对无线基站eNB发送上行数据信号,其要旨在于,所述移动通信方法包括:无线基站eNB计算PUSCH中的SIR的步骤;无线基站eNB基于对于经由PUSCH而发送的上行数据信号的接收结果,调整计算出的PUSCH中的SIR的步骤;无线基站eNB基于各个子帧中的移动台UE的数目,计算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的步骤;以及无线基站eNB基于被调整的SIR和与计算出的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PUSCH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的步骤。
也可以在本实施方式的第4特征中,上述的各个子帧中的移动台UE的数目是在各个子帧中,确立RRC连接的移动台UE(RRC连接UE)的数目、处于非DRX状态的移动台UE的数目、在缓冲器内存在数据的移动台的数目、成为调度的计算的对象的移动台UE的数目、或者决定为实际分配共享信道的移动台UE的数目,成为调度的计算的对象的移动台UE是具有在各个子帧中进行共享信道的分配的可能性的移动台UE,包括实际进行了共享信道的分配的移动台UE和实际没有进行共享信道的分配的移动台UE的双方。
本发明的第5特征是一种移动通信方法,从移动台UE经由PUSCH对无线基站eNB发送上行数据信号,其要旨在于,所述移动通信方法包括:无线基站eNB计算PUSCH中的SIR的步骤;无线基站eNB基于对于经由PUSCH而发送的上行数据信号的接收结果,调整计算出的PUSCH中的SIR的步骤;作为外部设定参数,对无线基站eNB输入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的步骤;以及无线基站eNB基于被调整的SIR和输入的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PUSCH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的步骤。
本发明的第5特征是一种移动通信方法,从移动台UE经由PUSCH对无线基站eNB发送上行数据信号,其要旨在于,所述移动通信方法包括:无线基站eNB计算PUSCH中的SIR的步骤;无线基站eNB基于对于经由PUSCH而发送的上行数据信号的接收结果,调整计算出的PUSCH中的SIR的步骤;测定PUSCH中的BLER的步骤;基于测定的PUSCH中的BLER,计算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的步骤;以及无线基站eNB基于被调整的SIR和计算出的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PUSCH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的步骤。
另外,上述的无线基站eNB和移动台UE的动作可以通过硬件实施,也可以通过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实施,也可以通过两者的组合实施。
软件模块可以设置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闪速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电可擦除和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或CD-ROM等任意形式的存储介质内。
该存储介质连接到处理器,使得该处理器能够对该存储介质读写信息。此外,该存储介质也可以集成到处理器。此外,该存储介质和处理器也可以设置在ASIC内。该ASIC也可以设置在无线基站eNB和移动台UE内。此外,该存储介质和处理器也可以作为分立元件而设置在无线基站eNB和移动台UE内。
以上,使用上述的实施方式来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可作为修改以及变形方式来实施而不会脱离通过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所决定的本发明的意旨和范围。因此,本说明书的记载目的只是为了例示说明,并不具有对本发明加以任何限制的意思。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说明,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快速的峰值速率而不会恶化吞吐量特性的无线基站和移动通信方法。

Claims (16)

1.一种无线基站,经由下行数据信道对移动台发送下行数据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基站包括:
信道质量信息接收部,从所述移动台接收所述下行数据信道中的信道质量信息;
信道质量信息调整部,基于对于经由所述下行数据信道而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结果,调整所接收到的所述信道质量信息;
可选择传输格式号码计算部,基于各个调度单位期间中的移动台的数目,计算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以及
选择部,基于被调整的所述信道质量信息和与计算出的所述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所述下行数据信道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台的数目是在各个调度单位期间中确立了RRC连接的移动台的数目、处于非DRX状态的移动台的数目、在缓冲器内存在数据的移动台的数目、成为调度的计算的对象的移动台的数目、或者决定为实际分配共享信道的移动台的数目,
成为所述调度的计算的对象的移动台是具有在各个调度单位期间进行共享信道的分配的可能性的移动台,且包括实际进行了共享信道的分配的移动台和实际没有进行共享信道的分配的移动台的双方。
3.一种无线基站,经由下行数据信道对移动台发送下行数据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基站包括:
信道质量信息接收部,从所述移动台接收所述下行数据信道中的信道质量信息;
信道质量信息调整部,基于对于经由所述下行数据信道而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结果,调整所接收到的所述信道质量信息;以及
选择部,作为外部设定参数,取得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并基于被调整的所述信道质量信息和取得的与该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所述下行数据信道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
4.一种无线基站,经由下行数据信道对移动台发送下行数据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基站包括:
信道质量信息接收部,从所述移动台接收所述下行数据信道中的信道质量信息;
信道质量信息调整部,基于对于经由所述下行数据信道而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结果,调整所接收到的所述信道质量信息;
测定部,测定所述下行数据信道中的错误率;
计算部,基于测定的所述下行数据信道中的错误率,计算与所述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以及
选择部,基于被调整的所述信道质量信息和计算出的与所述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所述下行数据信道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
5.一种移动通信方法,从无线基站经由下行数据信道对移动台发送下行数据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通信方法包括:
所述移动台对所述无线基站发送所述下行数据信道中的信道质量信息的步骤;
所述无线基站基于对于经由所述下行数据信道而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结果,调整所接收到的所述信道质量信息的步骤;
所述无线基站基于各个调度单位期间中的移动台的数目,计算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的步骤;以及
所述无线基站基于被调整的所述信道质量信息和与计算出的所述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所述下行数据信道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的步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台的数目是在各个调度单位期间中确立了RRC连接的移动台的数目、处于非DRX状态的移动台的数目、在缓冲器内存在数据的移动台的数目、成为调度的计算的对象的移动台的数目、或者决定为实际分配共享信道的移动台的数目,
成为所述调度的计算的对象的移动台是具有在各个调度单位期间进行共享信道的分配的可能性的移动台,且包括实际进行了共享信道的分配的移动台和实际没有进行共享信道的分配的移动台的双方。
7.一种移动通信方法,从无线基站经由下行数据信道对移动台发送下行数据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通信方法包括:
所述移动台对所述无线基站发送所述下行数据信道中的信道质量信息的步骤;
所述无线基站基于对于经由所述下行数据信道而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结果,调整所接收到的所述信道质量信息的步骤;
作为外部设定参数,对所述无线基站输入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的步骤;以及
所述无线基站基于被调整的所述信道质量信息和输入的与所述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所述下行数据信道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的步骤。
8.一种移动通信方法,从无线基站经由下行数据信道对移动台发送下行数据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通信方法包括:
所述移动台对所述无线基站发送所述下行数据信道中的信道质量信息的步骤;
所述无线基站基于对于经由所述下行数据信道而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结果,调整所接收到的所述信道质量信息的步骤;
测定所述下行数据信道中的错误率的步骤;
基于测定的所述下行数据信道中的错误率,计算与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的步骤;以及
所述无线基站基于被调整的所述信道质量信息和计算出的与所述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所述下行数据信道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的步骤。
9.一种无线基站,从移动台经由上行数据信道接收上行数据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基站包括:
质量计算部,计算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中的质量;
质量调整部,基于对于经由所述上行数据信道而发送的上行数据信号的接收结果,调整计算出的该上行数据信道中的质量;
可选择传输格式号码计算部,基于各个调度单位期间中的移动台的数目,计算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以及
选择部,基于被调整的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中的质量和决定的与所述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该上行数据信道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台的数目是在各个调度单位期间中确立了RRC连接的移动台的数目、处于非DRX状态的移动台的数目、在缓冲器内存在数据的移动台的数目、成为调度的计算的对象的移动台的数目、或者决定为实际分配共享信道的移动台的数目,
成为所述调度的计算的对象的移动台是具有在各个调度单位期间进行共享信道的分配的可能性的移动台,且包括实际进行了共享信道的分配的移动台和实际没有进行共享信道的分配的移动台的双方。
11.一种无线基站,从移动台经由上行数据信道接收上行数据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基站包括:
质量计算部,计算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中的质量;
质量调整部,基于对于经由所述上行数据信道而发送的上行数据信号的接收结果,调整计算出的该上行数据信道中的质量;以及
选择部,作为外部设定参数,取得与所述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并基于被调整的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中的质量和取得的与该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该上行数据信道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
12.一种无线基站,从移动台经由上行数据信道接收上行数据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基站包括:
质量计算部,计算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中的质量;
质量调整部,基于对于经由所述上行数据信道而发送的上行数据信号的接收结果,调整计算出的该上行数据信道中的质量;
测定部,测定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中的错误率;
计算部,基于测定的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中的错误率,计算与所述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以及
选择部,基于被调整的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中的质量和计算出的与所述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该上行数据信道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
13.一种移动通信方法,从移动台经由上行数据信道对无线基站发送上行数据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通信方法包括:
计算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中的质量的步骤;
所述无线基站基于对于经由所述上行数据信道而发送的上行数据信号的接收结果,调整计算出的该上行数据信道中的质量的步骤;
所述无线基站基于各个调度单位期间中的移动台的数目,计算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的步骤;以及
所述无线基站基于被调整的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中的质量和与计算出的所述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该上行数据信道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的步骤。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台的数目是在各个调度单位期间中确立了RRC连接的移动台的数目、处于非DRX状态的移动台的数目、在缓冲器内存在数据的移动台的数目、成为调度的计算的对象的移动台的数目、或者决定为实际分配共享信道的移动台的数目,
成为所述调度的计算的对象的移动台是具有在各个调度单位期间进行共享信道的分配的可能性的移动台,且包括实际进行了共享信道的分配的移动台和实际没有进行共享信道的分配的移动台的双方。
15.一种移动通信方法,从移动台经由上行数据信道对无线基站发送上行数据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通信方法包括:
计算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中的质量的步骤;
所述无线基站基于对于经由所述上行数据信道而发送的上行数据信号的接收结果,调整计算出的该上行数据信道中的质量的步骤;
作为外部设定参数,对所述无线基站输入与所述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的步骤;以及
所述无线基站基于被调整的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中的质量和输入的与所述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该上行数据信道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的步骤。
16.一种移动通信方法,从移动台经由上行数据信道对无线基站发送上行数据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通信方法包括:
计算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中的质量的步骤;
所述无线基站基于对于经由所述上行数据信道而发送的上行数据信号的接收结果,调整计算出的该上行数据信道中的质量的步骤;
测定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中的错误率的步骤;
基于测定的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中的错误率,计算与所述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的步骤;以及
所述无线基站基于被调整的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中的质量和计算出的与所述可选择的最大传输块尺寸对应的发送格式,选择对该上行数据信道内的各个资源块应用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的步骤。
CN201080041025.6A 2009-09-15 2010-09-13 无线基站和移动通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987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13668 2009-09-15
JP2009213668A JP5031009B2 (ja) 2009-09-15 2009-09-15 無線基地局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PCT/JP2010/065724 WO2011034021A1 (ja) 2009-09-15 2010-09-13 無線基地局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8768A true CN102598768A (zh) 2012-07-18
CN102598768B CN102598768B (zh) 2014-12-10

Family

ID=43758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4102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98768B (zh) 2009-09-15 2010-09-13 无线基站和移动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743728B2 (zh)
EP (1) EP2480023A4 (zh)
JP (1) JP5031009B2 (zh)
CN (1) CN102598768B (zh)
IN (1) IN2012CN02579A (zh)
WO (1) WO201103402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59648A1 (zh) * 2012-10-18 2014-04-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US10200839B2 (en) * 2014-03-21 2019-02-05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w cost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CN109314973A (zh) * 2016-09-28 2019-02-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系统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50329A2 (ko) * 2010-10-11 2012-04-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데이터 재전송 시 상향링크 제어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2752874B (zh) * 2011-04-22 2016-08-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WO2012167442A1 (zh) * 2011-06-10 2012-1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修正信道质量指示值的方法和设备
JP5980948B2 (ja) * 2011-12-29 2016-08-31 テレコム・イタリア・エッセ・ピー・アー ワイヤレス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のための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アルゴリズム
JP5948099B2 (ja) * 2012-03-16 2016-07-0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9345015B2 (en) 2012-03-23 2016-05-17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interpre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JP5642102B2 (ja) * 2012-03-27 2014-12-17 ソフトバンクモバイル株式会社 Ofdm伝送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受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JP6274439B2 (ja) * 2012-03-28 2018-02-0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路品質推定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3368684A (zh) * 2012-04-01 2013-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号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
CN103378935B (zh) * 2012-04-27 2018-04-27 广州世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反馈歧义调整下行相关参数的方法
US9374191B2 (en) 2012-05-17 2016-06-21 Apple Inc. Outer loop link adaptation for device resumption
US20150236808A1 (en) * 2012-09-25 2015-08-2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dio link adaptation for flexible subframe communications
CN103905102B (zh) * 2012-12-27 2017-0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协作多点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CN110149170B (zh) * 2013-01-03 2022-06-17 苹果公司 改进的信道质量信息反馈方法及设备
US10432370B2 (en) * 2013-01-14 2019-10-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and processing of higher order modulation
JP5852616B2 (ja) * 2013-01-29 2016-02-0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適応変調符号化方法
US9219569B2 (en) * 2013-03-09 2015-1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rate control based on packet aggregation considerations
EP2830345B1 (en) 2013-03-21 2019-07-24 Huawei Device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JP6047260B2 (ja) * 2013-03-21 2016-12-21 ▲華▼▲為▼終端有限公司Huawei Device Co., Ltd. データ送信方法、基地局及びユーザ装置
US20150139000A1 (en) * 2013-11-18 2015-05-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justment of cqi based on fading condition
CN104980247B (zh) * 2014-04-04 2019-11-2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自适应调整调制编码方式和参考信号图样的方法、基站、终端和系统
US9877336B2 (en) * 2015-06-09 2018-01-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link adaptation
DE102015109951B4 (de) * 2015-06-22 2021-10-21 Apple Inc.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en zum Bereitstellen einer robusten Datenkommunikation zwischen einem Client und einem Server
GB2552307A (en) * 2016-07-12 2018-01-24 Tcl Communication Ltd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link adaptation under conditions of intermittent interfere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180035409A1 (en) * 2016-07-28 2018-02-01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itigation of rate matching errors in a wireless network
EP3503655B1 (en) * 2016-09-13 2021-11-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CN108270470B (zh) * 2016-12-30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发送端设备、接收端设备
CN113890676A (zh) 2017-03-24 2022-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质量指示反馈的方法及设备
US10750482B2 (en) * 2017-08-11 2020-08-18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Uplink control channel design for high reliability transmiss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CN107483156B (zh) * 2017-08-23 2020-09-18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JP7071500B2 (ja) 2017-11-17 2022-05-19 中▲興▼通▲訊▼股▲ふぇん▼有限公司 無線通信におけるトランスポートブロックサイズを決定する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JP7188793B2 (ja) * 2018-03-27 2022-12-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データ受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102835A1 (ja) * 2003-05-16 2004-11-25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基地局、移動局、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1132227A (zh) * 2006-08-23 2008-02-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信道质量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1159951A (zh) * 2007-11-08 2008-04-09 重庆重邮信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Td-scdma系统hsdpa信道质量指示计算方法
CN101207553A (zh) * 2006-12-18 2008-06-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业务中确定传输块大小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91431A (en) * 2002-07-30 2004-02-04 Fujitsu Ltd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method
JP4215601B2 (ja) * 2003-09-05 2009-01-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JP4421935B2 (ja) * 2004-04-30 2010-02-2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WO2007089126A2 (en) * 2006-02-03 2007-08-09 Lg Electronics Inc. A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t least one sub-packet based on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760547B2 (ja) * 2006-06-02 2011-08-3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装置および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
CN101473561B (zh) * 2006-06-19 2015-09-0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移动台、同步控制方法及集成电路芯片
US8068427B2 (en) * 2006-09-27 2011-1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080073196A (ko) * 2007-02-05 2008-08-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Mimo 시스템에서 효율적인 채널 품질 정보 전송 방법
WO2008105416A1 (ja) * 2007-03-01 2008-09-04 Ntt Docomo, Inc. 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8275408B2 (en) * 2008-08-27 2012-09-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102835A1 (ja) * 2003-05-16 2004-11-25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基地局、移動局、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1132227A (zh) * 2006-08-23 2008-02-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信道质量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1207553A (zh) * 2006-12-18 2008-06-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业务中确定传输块大小的方法
CN101159951A (zh) * 2007-11-08 2008-04-09 重庆重邮信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Td-scdma系统hsdpa信道质量指示计算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59648A1 (zh) * 2012-10-18 2014-04-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US10200839B2 (en) * 2014-03-21 2019-02-05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w cost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CN109314973A (zh) * 2016-09-28 2019-02-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系统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8768B (zh) 2014-12-10
EP2480023A1 (en) 2012-07-25
IN2012CN02579A (zh) 2015-08-21
JP2011066545A (ja) 2011-03-31
WO2011034021A1 (ja) 2011-03-24
US20120207054A1 (en) 2012-08-16
EP2480023A4 (en) 2016-03-30
US8743728B2 (en) 2014-06-03
JP5031009B2 (ja) 2012-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8768B (zh) 无线基站和移动通信方法
CN102265689B (zh) 无线基站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EP3259867B1 (en)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6086549B2 (ja) パワーヘッドルーム報告、資源配分及び電力制御方法
EP2120370B1 (en) Base station device, user device, and method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291328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アップリンクサービスのための利得因子の設定方法
JP3796212B2 (ja) 基地局装置及び送信割り当て制御方法
JP4882775B2 (ja) 無線端末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無線端末
EP3314794B1 (e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selecting a transport format
CN102611666B (zh) 外环链路自适应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2638879A (zh) 一种分配ack/nack信道资源的方法
CN101253700A (zh) 用于门控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功率控制
CN103155655A (zh) 上行链路功率控制
JP2004112597A (ja) 基地局装置及びパケット品質推定方法
US11540305B2 (en) Resource selection for 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 (URLLC) uplink
KR20130089202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1106403B (zh) 一种调整hspa下行物理信道发射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01404790A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基站
CN102415183B (zh) 无线基站
CN102210182B (zh) 无线基站
US873103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payload encoding and modulation for channel quality feedback
CN103155656A (zh) 用于可靠的控制信道性能的方法和装置
CN101321373B (zh) 最小信道码需求的测量上报、负载控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Termination date: 201909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