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55376A - 抗撕裂包材结构制造方法及抗撕裂制品 - Google Patents

抗撕裂包材结构制造方法及抗撕裂制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55376A
CN102555376A CN201010623351XA CN201010623351A CN102555376A CN 102555376 A CN102555376 A CN 102555376A CN 201010623351X A CN201010623351X A CN 201010623351XA CN 201010623351 A CN201010623351 A CN 201010623351A CN 102555376 A CN102555376 A CN 1025553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r
layer
resistant layer
paper
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62335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55376B (zh
Inventor
赖大豊
潘青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NGSEN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ENGSEN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NGSEN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FENGSEN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62335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553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55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53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553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537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rapper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撕裂包材结构制造方法及抗撕裂制品,该抗撕裂包材结构制造方法包括一第一备料步骤,该备料步骤包括有一经纬向编织纤维束步骤及一第一压合步骤、一第二备料步骤,该第二备料步骤包括有一第二压合步骤及一第一涂布步骤、一第三压合步骤、一第二涂布步骤、一第四压合步骤、一第三涂布步骤及一干燥步骤而形成一由下而上依序为热封层、过渡层、类薄膜化抗撕裂层、连结层及纸层的抗撕裂包材结构。本发明的抗撕裂包材结构制造方法可由自动化机械设备达成,故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且本发明的抗撕裂包材结构不但具有纸层所拥有的可印刷性及挺度,更兼具有抗撕裂层的承载力、高强度及韧度等效果。

Description

抗撕裂包材结构制造方法及抗撕裂制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撕裂包材结构制造方法及抗撕裂制品,尤指一种可获得在销售期间具有防盗、防破坏及广告效果的抗撕裂包材结构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自古以来,交易买卖就是人类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包装”的需求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能用来包装各式货品的包装材料(以下简称包材)应运而生。最初的包材只是用来保护和贮藏食物,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为了便利食品及其它物品的商品流通,开始要求商品要有方便功能的包材以提高保管、保护及运输的价值。现代的四大包材包括有纸、塑料、金属、玻璃,其中以纸包材的增长速度最快。纸与其它三大材料相比,具有极大的优势,且被认定为最有前途的绿色包材之一。然而,现有的纸包材多停留在包装商品的单一功能上,但于市场中贩卖现有纸包材包装的商品时,可轻易撕裂开该纸包材而取出该商品,失窃率极高,常使贩卖者遭受极大的损失;另外,取出纸包材内的商品后,常因纸包材失去了使用价值而被随意丢弃,回收率极低,不但增加地球资源的消耗,更造成环境极大的负担;再者,随着商品种类多样化及大量化的趋势及无人商店的流行,纸包材更需通过其本身独特的艺术语言(如文字及图腾等)来担任“无声推销员”的角色,达到商品宣传及广告的效果。
因此,本发明人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抗撕裂包材结构制造方法及抗撕裂制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撕裂包材结构制造方法,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撕裂制品,使其不仅具有纸层所拥有的可印刷性及挺度,更兼具有抗撕裂层的承载力、高强度及韧度等效果,因此抗撕裂制品具有防撕、抗拉及不易遭破坏及安全防盗等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抗撕裂包材结构制造方法,包括一第一备料步骤、一第二备料步骤、一第三压合步骤、一第二涂布步骤、一第四压合步骤、一第三涂布步骤及一干燥步骤;其中,该第一备料步骤包括a1.一经纬向编织纤维束步骤,多条纤维束经由该经纬向编织纤维束步骤形成一抗撕裂层;以及a2.一第一压合步骤,该抗撕裂层送入一第一压合装置进行薄膜化而形成一类薄膜化抗撕裂层;而该第二备料步骤则包括b1.一第二压合步骤,一纸层送入一第二压合装置进行整平;以及b2.一第一涂布步骤,该纸层再利用一第一涂布单元将一连结层均匀地涂布于该纸层的表面而形成一具有连结层的纸层。该第三压合步骤为将类薄膜化抗撕裂层及具有连结层的纸层一起送入一第三压合装置压合形成一第一结合体,第一结合体由上而下依序为类薄膜化抗撕裂层、连结层及纸层;该第二涂布步骤为利用一第二涂布单元将一过渡层均匀地涂布于该第一结合体的该类薄膜化抗撕裂层的表面而形成一第二结合体,第二结合体由上而下依序为过渡层、类薄膜化抗撕裂层、连结层及纸层;该第四压合步骤为将第二结合体送入一第四压合装置;该第三涂布步骤为利用一第三涂布单元将一高温的热封层均匀地涂布于第二结合体的过渡层的表面而形成一第三结合体,第三结合体由上而下依序为高温的热封层、过渡层、类薄膜化抗撕裂层、连结层及纸层;最后为一干燥步骤,其为利用一干燥装置将第三结合体的高温的热封层冷却干燥而形成一抗撕裂包材结构,抗撕裂包材结构由下而上依序为热封层、过渡层、类薄膜化抗撕裂层、连结层及纸层。
本发明实施例另提供一种抗撕裂制品,其包括有一第一基材层、一第二基材层、一开口部及一展示壳。第一基材层包括有一第一纸层、一第一连结层、一第一抗撕裂层、一第一过渡层及一第一热封层,其中,第一连结层连接第一纸层及第一抗撕裂层,而第一过渡层则连接第一抗撕裂层及第一热封层,该第二基材层包括一第二纸层、一第二连结层、一第二抗撕裂层、一第二过渡层及一第二热封层,该第二连结层连接该第二纸层及该第二抗撕裂层,该第二过渡层连接该第二抗撕裂层及该第二热封层,其中该第一热封层对应于该第二热封层,该第二基材层叠合于该第一基材层,其中该第一热封层及该第二热封层使该第一抗撕裂层及该第二抗撕裂层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开口部设置于第一基材层与第二基材层的其中之一,且展示壳设置于开口部,使展示壳凸出于开口部,展示壳内可容置物品。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抗撕裂包材结构制造方法可由自动化机械设备达成,故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另外,本发明的抗撕裂包材结构及抗撕裂制品为一体成型,故不须开模即可大量生产,可减少材料开发及制造成本;再者,本发明的抗撕裂包材结构为一结合纸层及编织纤维层的包装材料,不但具有纸层所拥有的可印刷性及挺度,更兼具有抗撕裂层的承载力、高强度及韧度的效果,因此当包装材料相互黏合时,更可强化包材结构的撕裂强度,使本发明的抗撕裂包材结构具有防撕、抗拉及不易遭破坏等优点,可取代使用特殊具有防盗、抗撕效果的高价包装材料。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抗撕裂包材结构的侧视剖面图;
图2(a)为本发明抗撕裂包材结构的抗撕裂层的平纹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抗撕裂包材结构的抗撕裂层的斜纹示意图;
图2(c)为本发明抗撕裂包材结构的抗撕裂层的缎纹示意图;
图2(d)为本发明抗撕裂包材结构的抗撕裂层的纬平示意图;
图2(e)为本发明抗撕裂包材结构的抗撕裂层的罗纹示意图;
图2(f)为本发明抗撕裂包材结构的抗撕裂层的经平示意图;
图2(g)为本发明抗撕裂包材结构的抗撕裂层的经缎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抗撕裂包材结构制造方法的连续动作示意图(一);
图4(a)为本发明抗撕裂包材结构制造方法的连续动作示意图(二);
图4(b)为本发明抗撕裂包材结构制造方法的连续动作示意图(三);
图5为本发明抗撕裂包材结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抗撕裂包材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抗撕裂包材制品的立体组合示意图;以及
图8为本发明抗撕裂包材制品的侧视剖面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抗撕裂包材结构
    11 纸层
    12 连结层
    13 类薄膜化抗撕裂层
    14 过渡层
    15 热封层
    16 抗撕裂层
16a 纤维束
    17 高温的热封层
  2 第一压合装置
2a 高温加压辊
  3 第二压合装置
  4 第一涂布单元
  5 第三压合装置
  6 第二涂布单元
  7 第四压合装置
  8 第三涂布单元
  9 干燥装置
91 输气结构
  10 抗撕裂包材制品
101 第一基材层
101a 第一纸层
101b 第一连结层
101c 第一类薄膜化抗撕裂层
101d 第一热封层
102 第二基材层
102a 第二纸层
102b 第二连结层
102c 第二类薄骤膜化抗撕裂层
102d 第二热封层
    103 开口部
    104 展示壳
104a 主体
104b 延伸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抗撕裂包材结构制造方法及抗撕裂包材制品,如图1为本发明抗撕裂包材结构的侧视剖面图;本发明提供一种抗撕裂包材结构1,图1为本发明抗撕裂包材结构1的侧视剖面图;本发明的抗撕裂包材结构1由上而下依序可包括有一纸层11、一连结层12、一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3、一过渡层14及一热封层15;其中,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3可为利用编织经纬向纤维束后的编织纤维层结构再经过薄膜化处理。由于本发明的抗撕裂包材结构1为一体成型,故不须开模即可大量生产,故可减少材料开发及制造成本;另外,本发明的抗撕裂包材结构1具有一定的机械性能,且不透明、安全性佳、弹性和韧性佳、容易大量生产、重量较轻、收缩性小、稳定性高、不易碎等优点,且本发明的抗撕裂包材结构1结合纸层11及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3的特性,因此具有编织纤维的透气、防潮、抗震、抗压、承载性及弹性,且兼具有纸的挺度及成型性,因此可成为制作承载各式物品的包装盒材料,换言之,本发明的抗撕裂包材结构1可制作成各式具有容置空间的盒型结构,以承载各式物品;再者,本发明的抗撕裂包材结构1可直接担任“无声推销员”的角色,具有广告的效果,换言之,可通过印刷工艺于纸层11、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3或纸层11及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3上标示有特定品牌的商标文字及图腾等而使抗撕裂包材结构1具有防伪价值。更具体的来说,可于抗撕裂包材结构1上标示有知名品牌的图腾、商标或文字,使本发明更具有附加的经济价值。
以下将说明本发明的抗撕裂包材结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请参阅图2(a)至图3,图2(a)为本发明抗撕裂包材结构的抗撕裂层的平纹示意图,图2(b)为本发明抗撕裂包材结构的抗撕裂层的斜纹示意图,图2(c)为本发明抗撕裂包材结构的抗撕裂层的缎纹示意图,图2(d)为本发明抗撕裂包材结构的抗撕裂层的纬平示意图,图2(e)为本发明抗撕裂包材结构的抗撕裂层的罗纹示意图,图2(f)为本发明抗撕裂包材结构的抗撕裂层的经平示意图,图2(g)为本发明抗撕裂包材结构的抗撕裂层的经缎示意图,而图3则为本发明抗撕裂包材结构制造方法的连续动作示意图(一);首先步骤一包括一第一备料步骤及一第二备料步骤,该第一备料步骤主要提供一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3,而该第二备料步骤则提供一具有连结层12的纸层11。
该第一备料步骤包括有一经纬向编织纤维束步骤及一第一压合步骤。该经纬向编织纤维束步骤为将多条纤维束16a先经由经纬向编织而形成一抗撕裂层16,抗撕裂层16可为梭织结构(如图2(a)至图2(c))或梭织结构(如图2(d)至图2(g)),但不在此限。上述的纤维束16a可为涤纶丝(Polyester yarn)、全拉伸丝(Fully drawn yarn,FDY)、加工丝(Draw texture yarn,DTY)、涤锦复合丝(Polyester composite silk brocade)、阳离子涤纶丝(Cation Polyester yarn)、尼龙(锦纶)丝(Nylon yarn)、棉纤维丝(Cotton fiber)、聚酯纤维丝(PET fiber)、醋酸纤维丝(Acetate silk)、压克力(聚丙烯酸)纤维丝(Polyacrylic fiber)或至少两种以上的混合材料,但不在此限。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3由于各经向及纬向的纤维束16a彼此交错重叠部位,且可被经由加热滚压过程,而相互牢固地熔融滚压结合在一起,故结构性强,具有较大的结构支撑力,可防止经向及纬向的纤维束16a间产生滑移,甚至松散、脱落的情形,故可大幅提升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3的质量、耐用度与使用寿命。该第一压合步骤,如图3所示,将抗撕裂层16再送入一包括至少两组高温加压辊2a的第一压合装置2进行薄膜化处理而形成一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3,换言之,抗撕裂层16通过至少两组高温加压辊2a辊压而形成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3;其中,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3的平整性有利于后续的加工步骤材料的结合。抗撕裂层16于第一压合装置2内所受的温度及压力分别为160℃~210℃及60~100吨(ton),抗撕裂层16的原始厚度为0.22~0.25微米(mm),而经过该第一压合步骤后的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3的厚度则为0.11~0.13微米(mm)。
该第二备料步骤包括有一第二压合步骤及一第一涂布步骤,请参阅图4(a)及图4(b),图4(a)为本发明抗撕裂包材结构制造方法的连续动作示意图(二),而图4(b)则为本发明抗撕裂包材结构制造方法的连续动作示意图(三);其中,该第二压合步骤为先将一纸层11送入一第二压合装置3内进行整平后,再利用一第一涂布单元4将一连结层12均匀地涂布于整平后的纸层11的表面而形成一具有连结层12的纸层11;由于纸层11先进行整平再涂布连结层12,可使连结层12于纸层11上的涂布密度增加,可有效减少连结层12的涂布厚度,故可节省制作成本,加快制程。上述的纸层11可为卡纸层,该卡纸层可为灰底白纸卡(CCNB-Clay Coated News Back)、白底白纸卡(CCWB-Clay Coated White Back)、牛卡纸(CCKB-Clay CoatedKraft Back)、黄芯白卡纸(CTMP-Chemi-thermo-mechanical pulp)及白芯白卡纸(SBS-Solid Bleached Sulphate)其中之一,但不在此限,纸层11于第二压合装置3内所受的温度及压力分别为25℃(室温)及10~25吨(ton),原纸层11的厚度为0.33~0.34微米(mm),整平后的纸层11的厚度为0.33~0.34微米(mm)。
上述的该第一备料步骤及该第二备料步骤并无固定的制程顺序。
步骤二为一第三压合步骤,其为将上述该步骤一所提供的类薄骤膜化抗撕裂层13及具有连结层12的纸层11一起送入一第三压合装置5内压合形成一由上而下依序为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3、连结层12及纸层11的第一结合体(未标号),更具体的来说,第三压合装置5可对送入的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3及具有连结层12之纸层11进行加温作用而使连结层12渗入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3及纸层11中,故可使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3及纸层11通过连结层12而相互紧密贴合;其中,连结层12可作为结合纸层11与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3的中介层,且连结层12可视实际连结需要而适当地调整材质,连结层12可为聚乙烯一醋酸乙烯酯、共聚酯、共聚酰胺或聚氨酯聚乙烯,但不在此限。上述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3及具有连结层12的纸层11于第三压合装置5内所受的温度及压力分别为100℃~180℃及15~30吨(ton),压合后的该第一结合体的厚度为0.44~0.45微米(mm)。
步骤三为一第二涂布步骤,其为利用一第二涂布单元6将一过渡层14均匀地涂布于该第一结合体的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3的表面而形成一由上而下依序为过渡层14、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3、连结层12及纸层11的第二结合体(未标号),该第二结合体的厚度为0.44~0.45微米(mm)。
步骤四为一第四压合步骤,其将该第二结合体送入一第四压合装置7内而使该第二结合体的过渡层14能更均匀且平整地贴附于该第二结合体的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3的表面,过渡层14可强化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3的韧性;其中,过渡层14可为聚酯(PE)、聚乙烯-醋酸乙烯酯(Vinyl Acetate Polymer)、共聚酯(COPES)、共聚酰胺(COPA)、聚氨酯(PU)、聚乙烯(HDPE/LDP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或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AL),但不在此限。上述该第二结合体于第四压合装置7内所受的温度及压力分别为25℃(室温)及15~30吨(ton),该第二结合体的厚度为0.43~0.44微米(mm)。
步骤五为一第三涂布步骤,其为利用一第三涂布单元8将一高温的热封层17均匀地涂布于该第二结合体的过渡层14的表面而形成一由上而下依序为高温的热封层17、过渡层14、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3、连结层12及纸层11的第三结合体(未标号);其中,过渡层14作为结合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3与高温的热封层17之间的过渡物质,且过渡层14可使高温的热封层17与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3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上述高温的热封层17涂布的温度为80℃~180℃,该第三结合体的厚度为0.45~0.46微米(mm)。
步骤六为一干燥步骤,其为利用一干燥装置9进一步将该第三结合体的高温的热封层17冷却干燥而形成一由下而上依序为热封层15、过渡层14、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3、连结层12及纸层11的抗撕裂包材结构1;其中,干燥装置9可利用至少一输气结构91使高温的热封层17冷却而紧密地贴附于该第三结合体的过渡层14的表面;另外,热封层15可依据热封生产设备的不同需求而适当地调整使用的材质,热封层15可为加氢重环烷酸(Hydrotreated Heavy Naphthenic)、碳氢化合物(Hydrocarbon)、石蜡(Paraffin)或至少两种以上的混合材料,但不在此限;再者,热封层15可以高温热封、低温高周波热封等方式使该抗撕裂包材结构1制作裁切成各类包材或制作成可用于容置其它物品的产品。上述干燥装置9将高温的热封层17最终冷却干燥至25℃(室温)形成热封层15,而抗撕裂包材结构1则可进一步进行捆卷而收藏待用。
上述的第一涂布单元4、第二涂布单元6及第三涂布单元8为胶辊或网纹辊。
请参阅图5为本发明抗撕裂包材结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及抗撕裂包材结构制造方法的各项参数整理列表如下:
Figure BSA00000412921000092
Figure BSA00000412921000101
Figure BSA00000412921000111
上表各层的纸层11、连结层12、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3、过渡层14及热封层15的表列材质皆可视实际使用需要而分别择一配搭使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抗撕裂包材结构制造方法可由自动化机械设备达成,故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且本发明的抗撕裂包材结构1由于具有纸层11所拥有的稳固及强化强度及韧度的效果,因此可承载连结层12、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3、过渡层14及热封层15,故纸层11可保持最终抗撕裂包材结构1的整体强度;另外,由于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3为本发明抗撕裂包材结构1的主要抗撕、高强韧效果的来源,且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3可利用编织经纬向纤维束后的材料特性,来达成本发明的抗撕裂包材结构1具有高强抗撕的效果。
请同时参阅图6至图8,图6为本发明抗撕裂包材制品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抗撕裂包材制品的立体组合示意图,而图8则为本发明抗撕裂包材制品的侧视剖面图;如图6及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抗撕裂包材制品10,于本具体实施例中,抗撕裂包材制品10为由本发明的抗撕裂包材结构1反折制作成型者;其中,如图8所示,抗撕裂包材结构1的纸层11反折形成一第一纸层101a及一第二纸层102a,连结层12反折形成一第一连结层101b及一第二连结层102b,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3反折形成一第一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01c及一第二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02c,过渡层14反折形成一第一过渡层及一第二过渡层,热封层15反折形成一第一热封层101d及一第二热封层102d。
以下将详述本具体实施例,本发明的抗撕裂包材制品10可包括有一第一基材层101、一第二基材层102、一开口部103及一展示壳104。如图8所示,第一基材层101包括有第一纸层101a、第一连结层101b、第一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01c、该第一过渡层(图未示)及第一热封层101d,其中第一连结层101b连接第一纸层101a及第一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01c,而该第一过渡层则连接第一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01c及第一热封层101d;第二基材层102包括有第二纸层102a、第二连结层102b、第二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02c、该第二过渡层(图未示)及一第二热封层102d,同样地,第二基材层102的第二连结层102b连接第二纸层102a及第二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02c,而该第二过渡层则连接第二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02c及第二热封层102d;其中,第二基材层102叠合于第一基材层101,且第一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01c对应于第二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02c;第一热封层101d与第二热封层102d可通过高温热封或低温高周波等方式将第一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01c及第二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02c稳固地连接在一起,亦即将第一基材层101及第二基材层102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于本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一过渡层及该第二过渡层可分别强化第一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01c及第二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02c的韧性,且该第一过渡层可强化第一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01c与第一热封层101d紧密结合的效果,同样地,该第二过渡层可强化第二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02c与第二热封层102d紧密结合的效果。因此,当第一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01c与第二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02c通过第一热封层101d及第二热封层102d黏合时,将会产生极强大的抗撕拉强度,达成强化抗撕裂包材制品10的撕裂强度,故本发明的抗撕裂包材制品10具有防撕、抗拉及不易遭破坏等优点,当使用者欲将容置于此包材制品10中的物品取出时,无法轻易直接撕开包材制品10的边缘取出物品,而必须以工具直接破坏整个包材制品10,故本发明抗撕裂包材制品10具有安全防盗的功能。
如图8所示,开口部103可置于第一基材层101与第二基材层102的其中之一,且展示壳104设置于开口部103;其中,展示壳104为圆形、矩形或菱形等,而开口部103则对应展示壳104为圆形、矩形或菱形等。展示壳104可包括有一主体104a及至少一设于主体104a周缘的延伸部104b,换言之,延伸部104b可自主体104a的四周缘延伸形成;其中,主体104a可凸出于第一基材层101的开口部103,而延伸部104b则固设于第一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01c与第二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02c之间,更具体地来说,展示壳104的延伸部104b可通过第一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01c与第二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02c的黏合而固设于第一基材层101及第二基材层102之间,使容置有物品的展示壳104稳固地设置于抗撕裂包材制品10内,让消费者易于选购容置于展示壳104内的商品。
展示壳104可为透明或半透明的硬质壳体或软性壳体,该硬壳体可为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甲醛(POM)、聚氯乙烯(PVC)、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热塑性弹性体(TPE)、醋酸乙烯氯乙烯共聚物(EVC)、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橡胶料(PU)或食用级塑料,但不在此限,而该软性壳体则可为硅胶(silicon)、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丙烯(PP)、尼龙(Nylon)、玻璃纤维(SiO2)或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C),但不在此限。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第二纸层101a,102a更可具有压花层、印花层或染色层(图未示),而第一、第二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01c,102c亦更可具有压花层、印花层或染色层,而使本发明的抗撕裂包材结构1具有广告的效果。
本发明抗撕裂包材制品10的第一、第二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01c,102c上更可具有一防液层(未图示),使液体不易渗透入抗撕裂包材制品10内,因此可使展示壳104内的物品不受到湿气影响减低寿命,更可间接容置液态物品于包材制品10中,举例来说,第一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01c与二类薄膜化抗撕裂层102c可通过特殊防液的处理,例如浸泡防液溶剂、涂上防液涂料、贴上防液薄膜或淋膜等方式,使抗撕裂包材制品10具有防湿的功效。上述包材制品10的第一、第二纸层101a,102a亦可更具有一防液层;其中,第一、第二纸层101a,102a更可为阻燃纸或脱水纸,但不在此限;其中,阻燃纸能够确保展示壳104中的物品不会受到火灾的威胁,而脱水纸则能抑制展示壳104内霉菌的活性,减少微生物的繁殖,使展示壳104中的物品(如药丸、食品等)较不易腐败,延长该物品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抗撕裂包材结构制造方法及抗撕裂制品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
本发明的抗撕裂包材结构制造方法可由自动化机械设备达成,故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本发明的抗撕裂包材结构及抗撕裂制品为一体成型,故不须开模即可大量生产,可减少材料开发及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抗撕裂包材结构为一结合纸层及编织纤维层的包装材料,不但具有纸层所拥有的可印刷性及挺度,更兼具有抗撕裂层的承载力、高强度及韧度的效果,因此当包装材料相互黏合时,更可强化包材结构的撕裂强度,使本发明的抗撕裂包材结构具有防撕、抗拉及不易遭破坏等优点,可取代使用特殊具有防盗、抗撕效果的高价包装材料。
本发明的抗撕裂包材结构具有纸的透气、防潮、抗震、抗压等特性,及编织纤维的承载性及弹性,故可制作成各式具有容置空间的盒型结构以承载各式物品。
本发明的抗撕裂包材结构的类薄膜化抗撕裂层可使用压花、印花或染色等工艺,使包材结构不仅止于当作包装材料使用,更可产生具有标示有特定品牌的商标文字及图腾等而更包材具有防伪价值。
本发明的抗撕裂包材结的纸层及类薄膜化抗撕裂层可通过特殊处理而具有防水的功能,可间接容置液态物品于其中。
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意欲局限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故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等效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抗撕裂包材结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第一备料步骤,其包括a1.一经纬向编织纤维束步骤,多条纤维束经由该经纬向编织纤维束步骤形成一抗撕裂层;以及a2.一第一压合步骤,该抗撕裂层送入一第一压合装置进行薄膜化而形成一类薄膜化抗撕裂层;
一第二备料步骤,其包括b1.一第二压合步骤,一纸层送入一第二压合装置进行整平;以及b2.一第一涂布步骤,该纸层再利用一第一涂布单元将一连结层均匀地涂布于该纸层的表面而形成一具有连结层的纸层;
一第三压合步骤,其为将该类薄膜化抗撕裂层及该具有连结层的纸层一起送入一第三压合装置压合形成一第一结合体;
一第二涂布步骤,其为利用一第二涂布单元将一过渡层均匀地涂布于该第一结合体的该类薄膜化抗撕裂层的表面,形成一第二结合体;
一第四压合步骤,其为将该第二结合体送入一第四压合装置;
一第三涂布步骤,其为利用一第三涂布单元将一高温的热封层均匀地涂布于该第二结合体过渡层的表面形成一第三结合体;
一干燥步骤,其为利用一干燥装置将该第三结合体的高温的热封层冷却干燥而形成一抗撕裂包材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撕裂包材结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备料步骤中,该抗撕裂层为梭织结构或针织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撕裂包材结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备料步骤中,该第一压合装置包括至少两组高温加压辊,该抗撕裂层送入所述至少两组高温加压辊而形成该类薄膜化抗撕裂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撕裂包材结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三压合步骤中,该第三压合装置对该第一结合体进行加温作用,使该连结层渗入该类薄膜化抗撕裂层及该纸层中,而使该类薄膜化抗撕裂层及该纸层相互紧密贴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撕裂包材结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第四压合步骤中,使该过渡层均匀且平整地贴附于该第二结合体的该类薄膜化抗撕裂层的表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撕裂包材结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三涂布步骤中,该第三结合体的该过渡层使该高温的热封层与该类薄膜化抗撕裂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撕裂包材结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干燥步骤中,该干燥装置还利用至少一输气结构使该第三结合体的高温的热封层冷却而紧密贴附于该过渡层。
8.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抗撕裂包材结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涂布单元、第二涂布单元及该第三涂布单元为胶辊或网纹辊。
9.一种抗撕裂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基材层,该第一基材层包括一第一纸层、一第一连结层、一第一抗撕裂层、一第一过渡层及一第一热封层,该第一连结层连接该第一纸层及该第一抗撕裂层,该第一过渡层连接该第一抗撕裂层及该第一热封层;
一第二基材层,该第二基材层包括一第二纸层、一第二连结层、一第二抗撕裂层、一第二过渡层及一第二热封层,该第二连结层连接该第二纸层及该第二抗撕裂层,该第二过渡层连接该第二抗撕裂层及该第二热封层,其中该第一热封层对应于该第二热封层,该第二基材层叠合于该第一基材层,其中该第一热封层及该第二热封层使该第一抗撕裂层及该第二抗撕裂层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一开口部,该开口部设置于该第一基材层与该第二基材层的其中之一;以及
一展示壳,该展示壳设置于该开口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撕裂制品,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基材层及该第二基材层一体成型,且该第二基材层自该第一基材层反折形成。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撕裂制品,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纸层及该第二纸层还具有压花层、印花层或染色层。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撕裂制品,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抗撕裂层及该第二抗撕裂层还具有压花层、印花层或染色层。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撕裂制品,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纸层及该第二纸层还具有防液层。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撕裂制品,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抗撕裂层及该第二抗撕裂层还具有防液层。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撕裂制品,其特征在于:该展示壳包括一主体及至少一设于该主体周缘的延伸部,该主体凸出于该开口部,该延伸部固设于该第一热封层及该第二热封层之间。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撕裂制品,其特征在于:该展示壳为圆形、矩形或菱形,该开口部对应该展示壳为圆形、矩形或菱形。
CN201010623351.XA 2010-12-31 2010-12-31 抗撕裂包材结构制造方法及抗撕裂制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553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23351.XA CN102555376B (zh) 2010-12-31 2010-12-31 抗撕裂包材结构制造方法及抗撕裂制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23351.XA CN102555376B (zh) 2010-12-31 2010-12-31 抗撕裂包材结构制造方法及抗撕裂制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5376A true CN102555376A (zh) 2012-07-11
CN102555376B CN102555376B (zh) 2014-12-24

Family

ID=46402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62335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55376B (zh) 2010-12-31 2010-12-31 抗撕裂包材结构制造方法及抗撕裂制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5537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4139B (zh) * 2012-09-07 2018-02-11 厚生股份有限公司 橡膠及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的複合膠布及其製造方法
CN109514949A (zh) * 2017-09-20 2019-03-26 湖北珍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漏气的食品包装工艺
CN109705761A (zh) * 2018-12-28 2019-05-03 宁波三同编织有限公司 一种纵向易撕编织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35242A (zh) * 2018-12-28 2019-05-10 宁波三同编织有限公司 一种易撕编织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44233A (ja) * 1991-05-20 1992-11-30 Oji Paper Co Ltd 印刷適性及び耐引裂性に優れたシート
CN2480157Y (zh) * 2001-05-24 2002-03-06 金文锋 一种包装用复合纸板
CN1646305A (zh) * 2002-02-01 2005-07-27 国际纸业公司 用于泡罩包装的纸板基材
CN1872634A (zh) * 2005-05-30 2006-12-06 林启祥 可微波加热的真空包装袋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44233A (ja) * 1991-05-20 1992-11-30 Oji Paper Co Ltd 印刷適性及び耐引裂性に優れたシート
CN2480157Y (zh) * 2001-05-24 2002-03-06 金文锋 一种包装用复合纸板
CN1646305A (zh) * 2002-02-01 2005-07-27 国际纸业公司 用于泡罩包装的纸板基材
CN1872634A (zh) * 2005-05-30 2006-12-06 林启祥 可微波加热的真空包装袋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4139B (zh) * 2012-09-07 2018-02-11 厚生股份有限公司 橡膠及熱塑性聚胺基甲酸酯的複合膠布及其製造方法
CN109514949A (zh) * 2017-09-20 2019-03-26 湖北珍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漏气的食品包装工艺
CN109705761A (zh) * 2018-12-28 2019-05-03 宁波三同编织有限公司 一种纵向易撕编织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35242A (zh) * 2018-12-28 2019-05-10 宁波三同编织有限公司 一种易撕编织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35242B (zh) * 2018-12-28 2021-02-12 宁波三同编织有限公司 一种易撕编织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05761B (zh) * 2018-12-28 2021-02-19 宁波三同编织有限公司 一种纵向易撕编织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5376B (zh) 2014-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anlon et al. Handbook of package engineering
CN104271826B (zh) 偏角无纬稀松布
JP5598793B2 (ja) 織物シール、絹織物シ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616643B2 (en) Embossed thermoplastic label
CN102555376B (zh) 抗撕裂包材结构制造方法及抗撕裂制品
CN102333650B (zh) 用于包装物品的复合物和制造该复合物的方法
US20070049148A1 (en) Thermoplastic complex yarn with thermoforming function and thermoplastic fabric therewith
WO2005087486A1 (en) Package enclosure with fabric-like outer layer
AU2014351844A1 (en) Layered material and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layered material
CN103203921A (zh) 一种复合重包装膜
MXPA04000051A (es) Etiquetas de corte y pila de pelicula animada.
US20080296446A1 (en) Display Strip and Commodity Display Unit
CN102574618A (zh) 瓶等用的包装带和包装及其制造方法
KR20180002751U (ko) 복합 한지 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표지
US20160288466A1 (en) Biopaper for Bags and Wrapping Paper
CN201970534U (zh) 抗撕裂包材结构及其装置
TWI421392B (zh) 抗撕裂包材結構製造方法及抗撕裂製品
CN202201862U (zh) 纤维基纸箱加强加固胶带
CN208993232U (zh) 一种双面印花膜及复合面料
CN201538497U (zh) 一种表面压纹复合打包带
CN201998495U (zh) 一种防蹦标的标签
Saha et al. Flexible Packaging Material—Manufacturing Processes and Its Application
CN208802250U (zh) 表面包装易收藏的包装纸盒
CN204384010U (zh) 包装膜
CN106542197A (zh) 包装材料以及应用该包装材料制成的包装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24

Termination date: 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