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52577B - 治疗骨结核、骨髓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治疗骨结核、骨髓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52577B
CN102552577B CN201210008908.8A CN201210008908A CN102552577B CN 102552577 B CN102552577 B CN 102552577B CN 201210008908 A CN201210008908 A CN 201210008908A CN 102552577 B CN102552577 B CN 1025525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hinese medicine
weight portions
radix
traditional chine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0890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52577A (zh
Inventor
马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1000890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525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52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25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525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25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骨结核、骨髓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含有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地龙28-32份、黄芪28-32份、党参14-16份、当归14-16份、穿山甲14-16份、白芍8-12份、白术14-16份、皂刺8-12份,甘草8-12份、熟地14-16份、泽泻28-32份、茯苓8-12份。其是含有或不含药用辅料的各种常规中药口服药物制剂形式,优选散剂或胶囊剂。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骨结核、骨髓炎具有显著的疗效,并且和现有中药处方相比,见效快、疗程短,无任何毒副作用。

Description

治疗骨结核、骨髓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骨结核、骨髓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骨结核、骨髓炎多由于外伤导致骨骼受损,又加致身体本虚以及治疗不当导致骨骼经络阻塞、气血凝滞、痰瘀互结、化毒伤体、毒邪入内、经久不愈,更加重了本虚。由于本虚更加重了骨骼难愈的恶性循环,由于治疗不当经久不愈的病人很多。现有的西药治疗方法一般使用对胃、肝有较大副作用的利福平等类药物,并且见效时间长,容易复发,不能彻底根治;手术治疗方法存在较大的风险,给患者带来较大的身体上的疼痛。授权公告号为CN100998637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骨结核、关节炎的中药,由蟾蜍、蜈蚣、蝎子、冰片、白矾、麝香、海螺壳、甘草、鸡蛋壳、龟板经粉碎混合制成的囊剂,具有较好的疗效、疗程也较短,但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长期服用。公开号为CN101732571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治疗骨结核的中药,由蕲蛇、斑蝥、蜈蚣、全蝎、鹿角霜、桑白皮、桑寄生、桑叶、苏木、附子、续断、川穹、大黄、黄柏、九龙草、白芨、没药、柴胡组成,治愈率较高,但因含有蕲蛇、斑蝥、蜈蚣、全蝎等毒性较大的原料药,不可长期服用。公开号为CN101264216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治疗化脓性骨髓炎的中药组合物,有效成分含有蚤休、黄芪、鹿角片、当归、蛇蜕、血余炭、穿心莲、珍珠等中药原料,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等疗效。公开号为CN101269173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治疗骨髓炎的中药组合物,有效成分由熟地、巴戟天、丹皮、板蓝根、鸡血藤、白芍、石膏、牛膝、钩藤、麦冬、山茱萸、蝉蜕、葛根、玉竹、苍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作用,用于骨髓炎引起的病骨疼痛、发热、消瘦、疲乏等症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疗效显著、见效快、无毒副作用的治疗骨结核、骨髓炎的中药组合物。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治疗骨结核、骨髓炎的中药组合物,其含有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地龙28-32份、黄芪28-32份、党参14-16份、当归14-16份、穿山甲14-16份、白芍8-12份、白术14-16份、皂刺8-12份,甘草8-12份、熟地14-16份、泽泻28-32份、茯苓8-12份。
优选地,含有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所述地龙30份、黄芪30份、党参15份、当归15份、穿山甲15份、白芍10份、白术15份、皂刺10份,甘草10份、熟地15份、泽泻30份、茯苓10份。
本发明所用到的上述原料药均可从普通中药材商店购买得到,其规格符合国家中药材标准即可。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其是含有或不含药用辅料的各种常规中药口服药物制剂形式,优选所述制剂为散剂或胶囊剂,命名为骨疾散或骨疾胶囊。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当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为散剂或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为:按上述配比分别称取各原料药材,将各药材粉碎成120目细粉,粉碎后的原料药材混合均匀即得口服散剂;或将得到的散剂装入胶囊壳(如1号胶囊壳)得到口服胶囊剂。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骨结核、骨髓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治疗骨结核、骨髓炎的药物还含有10重量份的红升丹;或者是还含有30重量份的九一丹、20重量份的章丹;或者是还含有50重量份的青黛、30重量份的白古月。上述这些药为外用药,可配合本发明的口服药用于治疗骨结核或骨髓炎,具有更快的疗效。
更进一步地,上述治疗骨结核、骨髓炎的药物除了前述的口服制剂之外,还可进一步包括外用的药条、含有中药原料的纱布条和外用散剂。将10重量份的红升丹和50重量份的面粉混合均匀,用开水烫半熟后碾成火柴杆粗细的药条,即得外用药条;将30重量份的九一丹、20重量份的章丹、500重量份的凡士林混合均匀后涂在纱布条上,将纱布条加热使凡士林融化后将药物固定在纱布条上,即得外用含有中药的纱布条;将50重量份的青黛、30重量份的白古月分别粉碎成120目细粉,之后将两者混合均匀得到外用散剂。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应用,采用口服或口服与外用相结合的方法。当有深部或浅部伤口,或者创口处有脓水时,则可采用口服和外用相结合的方式治疗。外用方法是将药条用于深部伤口插入疮口内,外贴太乙膏3天一换药,纱条用于浅部伤口2-3天一换药;当骨结核处在骨头深处表面无创口时,则只可口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口服方式为散剂一次10g,一日三次;胶囊剂一次10-20粒,一日三次;如患者有高热症状时,改为两小时服用一次。口服禁忌:公鸡、鲤鱼、狗肉、牛肉、辣椒、芹菜、南瓜、丝瓜、绿豆、麦乳精、茶叶。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是发明人经过多年的行医经验和体会得到,在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骨结核、骨髓炎具有显著的疗效,并且和现有中药处方相比,见效快、疗程短,无任何毒副作用。
治疗骨结核、骨髓炎的多年经验体会:
1、骨结核、骨髓炎所能留下窦道漏管,因为气血虚所造成的。内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气是指人的正气而言,气属阳、阳为气。古代名医张景岳曰:人生之道以气为本,天地万物莫不由之,人之有生,全赖此气。内经曰:阳气者若天与日,人得气则生,气损则伤,气绝则亡。内经又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则也。正气是指人身之精、气、津、液、血,以及脏腑之气和经脉之气是否充盈而言。气为生命之帝,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万物之生皆禀之气。清代名医黄元御曰:气统于肺、血藏於肝,肝血温升则化阳神,肺气清降则产阴精,五脏皆有精;悉受之於肾,五脏皆有神;悉受於心,五五脏皆有血,悉受於肝,五脏皆有气,悉受於肺,总由土气所化生也。正气虚的原因,不外五劳七伤所致。五劳:久视伤血劳于心,久卧伤气劳于肺,久坐伤肉劳于脾,久立伤骨劳于肾,久行伤筋劳于肝,心劳神损,肺劳气损。脾劳食损,肝劳血损,肾劳精损。七伤: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伤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节伤志,当外邪侵入人体后,造成邪气盛正气虚的后果。骨结核骨髓炎所形成的窦道,都是骨质受伤结核菌或细菌侵犯骨质,长期卧床气血大虚,正气大虚或有死骨存在。因此形成窦道长期不愈,其本质是正气大虚所致。
2、扶正祛邪是治疗骨结核、骨髓炎的根本方法。内经曰:盛则泻之,虚则补之。形不足温之以气,精不足补之以味。补益乃是治疗虚症的根本法则,补可去弱,百病乘虚而入。及早运用补法,调补气血,自可抵御外邪。补虚之时,必须注重阴阳气血的全面的补充,善于补阳者宜阴中求阳,血为气之母。血亏则气虚,气为血之帅,气虚则血的化升不足,故血液少。其转化的结果是阴阳俱虚,精气两亏,气血皆虚。难经曰: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暖其中,损其肾者益气精,即指五脏分补法。肝气虚弱可以补益脾胃,肺气虚者用补肾之法,脾阳依肾阳之温煦才能发挥运化之作用,脾不足可以温补肾阳,脾虚者用补肾火之法,肝阴必依赖肾阴的滋补才能发挥正常功能,肝阴不足可以滋养肾阴,肝虚补肾水之法也,五脏补法强调脾肾两脏之说,肾为先天之本,是真阴真阳的所在,脾胃为后天之本,是气血升化之源,所以补肾补脾是补虚法中最重要的一环,气以通为补,血以和为补,腑以通为补,所以说补虚正是为了祛邪,祛邪也是补虚,百病趁虚而入,虚者正气必损,故须扶正以祛邪,祛邪以安正,使身体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中医治病过程就是扶正祛邪的过程,扶正不单纯的补,以通为补,以调为补,以托为补。
3、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是一种扶正托毒祛邪的方剂,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熟地:滋肾填骨髓,滋阴补血;白芍:平肝养血敛阴;当归:补血活血,润肠通便;地龙:清热通络,利尿增加免疫功能;黄芪:补气托毒固表,排脓敛疮生肌;党参:补气补脾,生津安神复脉固脱;泽泻:清热利水;茯苓:健脾,渗湿,利水宁心;皂刺:消肿溃痈,通结散瘀,溃坚,直达病所,促进脓肿的消散;甘草:补脾胃泻心火,养阴血,通十二经,调和诸药,又有抗炎效果,用于窦道漏管的治疗恰到好处。人之五脏应五行:金、木、水、火、土,用药也有子母相生的关系,内径曰: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子能令母实,如肾为肝之母,心为肝之子,故人肝者并入肾与心,肝为心母,脾为心子,故入心者并入肝与脾,心为脾母,肺为脾子,故人脾者并入心与肺;脾为肺母,肾为肺子,故入肾者并入脾与肺;肺为肾母,肝为肾子,故入肾者并入肺与肝,此五行相生子母相应之义也。综上所诉,即有补肾、补肝、补脾、补气、补血,行瘀通络,散瘀溃坚,利水即是补阳,补中有通,补中有泻,补中有散,补中有利,补中有调,即扶正祛邪,长期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正盛邪去,疾病恢复,利于身体健康。
4、用阴阳学说来指导窦道漏管的治疗是中医理论的精华核心,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治病必求于本。阴阳互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平阳蜜,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神乃绝。窦道漏管是全身疾病的局部反应,它也存有阴阳,按阴阳学说规律治疗,只要细致的从阴阳学说分析,窦道漏管本身局部也存在着阴阳,窦道漏管红肿的周围为阳,内在的浓汁为阴,所以窦道瘘管的本身就是阴阳的共同体,因此我们治疗也必须用阴阳对药共同作用在创口上,来调整窦道漏管的阴阳。如封口散的配方:青黛为阴性药,白古月为阳性药。这两种阴阳药共同搭配起来,作用于创口的阴阳共同体上,使其达到阴阳调整平衡的目的。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选择也是根据创口本身的阴阳,来选用阴阳对药来治疗窦道漏管的,而且有效率达95%以上,因此,阴阳学说,不但要从整体上认识,也要从局部上认识,把中医的阴阳学说用活,用到各处,用到人体的各个细胞中去。所以既重视整体的阴阳,又重视局部的阴阳,一切疾病的治疗就好解决了。
5、外用散剂多为温药,热药可促血液循环,促进疮口愈合作用。凉药会阻碍疮口愈合。《外科证治全生集》认为酿脓之具,犹之造酒不暖,何以成浆;造饭无火,何以成热。世人但知一概清火解毒,殊不知毒即是寒,解寒而毒自化,清火而毒愈凝。然毒之化,必由脓,脓之来必由气血,气血之化,必由温也。这就是我们配药的理论基础和根据。
6、窦道漏管的定义:在正常人体应有的孔道之外,又在体表所出现的不正常的孔道。并向外排脓性分泌物者叫做窦道漏管,窦道漏管内多存有异物,如石块、煤块、木条、竹片、线头、弹头、弹片、金属异物、坏牙、死骨、干洛样物质、腐败的坏死组织造成疮口的长期不愈合。并从孔道中流出脓性分泌物,除骨结核、骨髓炎、窦道漏管外还有下颌骨的窦道,腹部大手术留下的窦道。臀部漏、肛门复杂漏管、睾丸结核漏管、肠漏等全身所有的窦道漏管,均可用上述中药治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的中药经过多年的临床治疗观察,有效率达95%以上,以2008年至2011年三年为例,治疗患者40例,男30例、女10例。职业以农民为多,最小年龄6岁,最高年龄46岁,平均年龄26岁。发病时间短者三个月,长者五年,治愈时间短的三个月,长的一年左右。治疗期间,病人无任何毒副不良反应,说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用药安全,无毒副作用。
治疗标准:痊愈:治愈三年后没复发者;好转:窦道已大部分愈合有气血虚者逐步疗养;没愈:治疗三个月不见效果者;
以下仅以实施例和典型病例说明本发明在治疗骨结核、骨髓炎病症方面的效果。
实施例1
准确称量以下重量的中药原料:
地龙28g、黄芪28g、党参14g、当归14g、穿山甲14g、白芍8g、白术14g、皂刺8g,甘草8g、熟地14g、泽泻28g、茯苓8g。
将各药材粉碎成120目细粉,粉碎后的原料药材混合均匀即得口服散剂;或将得到的散剂装入1号胶囊壳得到胶囊剂。
将10g红升丹(普通药店有售)和50g面粉混合均匀,用开水烫半熟后碾成火柴杆粗细的药条,即得外用药条;
将30g九一丹(中医药领域公知,中医都会配制或可从普通中药店购买得到)、20g章丹(普通药店有售)、500g凡士林混合均匀后涂在纱布条上,将纱布条加热使凡士林融化后将药物固定在纱布条上,即得外用含有中药的纱布条;
将50g青黛、30g白古月(即白胡椒)分别粉碎成120目细粉,之后将两者混合均匀得到外用散剂。
实施例2
准确称量以下重量的中药原料:
地龙32g、黄芪32g、党参16g、当归16g、穿山甲16g、白芍12g、白术16g、皂刺12g,甘草12g、熟地16g、泽泻32g、茯苓12g。
将各药材粉碎成120目细粉,粉碎后的原料药材混合均匀即得口服散剂,即骨疾散;或将得到的散剂装入1号胶囊壳得到胶囊剂,即骨疾胶囊。
将10g红升丹和50g面粉混合均匀,用开水烫半熟后碾成火柴杆粗细的药条,即得外用药条;
将30g九一丹、熟石膏90克、红粉(药店有售,含有氧化汞和硝基汞)1克、20g章丹、500g凡士林混合均匀后涂在纱布条上,将纱布条加热使凡士林融化后将药物固定在纱布条上,即得外用含有中药的纱布条;
将50g青黛、30g白古月分别粉碎成120目细粉,之后将两者混合均匀得到外用散剂。
实施例3
准确称量以下重量的中药原料:
地龙30g、黄芪30g、党参15g、当归15g、穿山甲15g、白芍10g、白术15g、皂刺10g,甘草10g、熟地15g、泽泻30g、茯苓10g。
将各药材粉碎成120目细粉,粉碎后的原料药材混合均匀即得口服散剂;或将得到的散剂装入1号胶囊壳得到胶囊剂。
将10g红升丹和50g面粉混合均匀,用开水烫半熟后碾成火柴杆粗细的药条,即得外用药条;
将30g九一丹、20g章丹、500g凡士林混合均匀后涂在纱布条上,将纱布条加热使凡士林融化后将药物固定在纱布条上,即得外用含有中药的纱布条;
将50g青黛、30g白古月分别粉碎成120目细粉,之后将两者混合均匀得到外用散剂。
病例1:于传喜,男,36岁,工人,住址双阳煤矿。2006年8月在矿井下右小腿被砸伤,骨折虽然愈合但仍然留下窦道漏管成天流脓流水经久不愈,医院诊断慢性骨髓炎,用西药抗炎住院治疗等多方求治二年余,仍然不愈,转入我院治疗,采用口服和外治相结合的方法,口服上述胶囊剂,一次10粒,一日三次;外治的方法是先清理窦道漏管,清除死骨,线头、木片金属等异物,药条用于深部伤口插入疮口内,外贴太乙膏3天一换药,纱条用于浅部伤口2-3天一换药,直至创口完全愈合。经六个月口服和外治的治疗,基本痊愈,治愈后两年没复发。
病例2:王淑英,女,16岁,家住鸡西市。六岁时摔伤,腰部不敢动,逐渐卧床不起,X光拍片诊断腰椎结核,十余年期间经多方治疗无效,来我院求治。服用本发明的胶囊剂,经三个月治疗好转,已能起床活动,又经五个月的治疗痊愈,治愈后三年没有复发。
病例3:徐某,男,30岁。5年前摔伤右腿膝盖,由于没有注意卫生至结核杆菌侵入骨或关节而引起的化脓性破坏性病变,形成骨结核,经常疼痛难忍,经过多家医院治疗均不见好转,后经人介绍来到我院治疗,坚持服用本发明的口服散剂,一次10g,一日三次,服用了三个月后,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右腿灵活性比以前有很大进步,后来又坚持服用了三个月完全康复,干农活不受影响,治愈后三年没复发。
病例4,王某,女,46岁,建筑工人,一次在工地施工时,不慎左臂被砸伤,当时由于清创不彻底,后来创口慢慢流脓水转化成骨髓炎,服用了一些西药仍然不见好转,后服用本发明的胶囊剂,同时结合外治,在将创口清理干净后,放入上述药条,外用散剂,最后用上述含有药物的纱布包扎固定,3天换药一次,28天后创口基本愈合。王某继续服用胶囊剂三个月后,病情痊愈,至今未复发。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治疗骨结核、骨髓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地龙28-32份、黄芪28-32份、党参14-16份、当归14-16份、穿山甲14-16份、白芍8-12份、白术14-16份、皂刺8-12份,甘草8-12份、熟地14-16份、泽泻28-32份、茯苓8-12份;其是含有或不含药用辅料的各种常规中药口服药物制剂形式;将其用于制备治疗骨结核、骨髓炎的药物;
所述治疗骨结核、骨髓炎的药物还含有10重量份的红升丹;或者是还含有30重量份的九一丹、20重量份的章丹;或者是还含有50重量份的青黛、30重量份的白古月;
将10重量份的红升丹和50重量份的面粉混合均匀,用开水烫半熟后碾成火柴杆粗细的条状,即得外用药条;
或者是将30重量份的九一丹、20重量份的章丹、500重量份的凡士林混合均匀后涂在纱布条上,将纱布条加热使凡士林融化后将药物固定在纱布条上,即得外用纱条;
或者是将50重量份的青黛、30重量份的白古月分别粉碎成120目细粉,之后将两者混合均匀得到外用散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所述地龙30份、黄芪30份、党参15份、当归15份、穿山甲15份、白芍10份、白术15份、皂刺10份,甘草10份、熟地15份、泽泻30份、茯苓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散剂或胶囊剂。
4.制备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配比分别称取各原料药材,将各药材粉碎成120目细粉,粉碎后的原料药材混合均匀即得散剂;或将得到的散剂装入胶囊壳得到胶囊剂。
CN201210008908.8A 2012-01-12 2012-01-12 治疗骨结核、骨髓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525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08908.8A CN102552577B (zh) 2012-01-12 2012-01-12 治疗骨结核、骨髓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08908.8A CN102552577B (zh) 2012-01-12 2012-01-12 治疗骨结核、骨髓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2577A CN102552577A (zh) 2012-07-11
CN102552577B true CN102552577B (zh) 2014-04-02

Family

ID=46400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0890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52577B (zh) 2012-01-12 2012-01-12 治疗骨结核、骨髓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525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8244A (zh) * 2014-04-30 2015-01-21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中西药联用
CN105250751A (zh) * 2015-10-15 2016-01-20 张士海 一种防治骨结核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419A (zh) * 1993-05-03 1994-02-23 包海涛 骨痨散
CN1443550A (zh) * 2002-03-07 2003-09-24 许国平 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药
CN1634312A (zh) * 2004-09-23 2005-07-06 杨琰 治疗骨结核、骨髓炎、滑膜炎、脉管炎的药物
CN101961458A (zh) * 2010-09-13 2011-02-02 陈守杰 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内服药物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419A (zh) * 1993-05-03 1994-02-23 包海涛 骨痨散
CN1443550A (zh) * 2002-03-07 2003-09-24 许国平 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药
CN1634312A (zh) * 2004-09-23 2005-07-06 杨琰 治疗骨结核、骨髓炎、滑膜炎、脉管炎的药物
CN101961458A (zh) * 2010-09-13 2011-02-02 陈守杰 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内服药物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外伤性慢性骨髓炎的中西医治疗进展;管东辉等;《中医正骨》;20030430;第15卷(第04期);55-57,第56页左栏第4段 *
病灶清除联合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观察;陈君生等;《临床军医杂志》;20070615;第35卷(第03期);402-403,第403页左栏第1.4.3.2节 *
管东辉等.外伤性慢性骨髓炎的中西医治疗进展.《中医正骨》.2003,第15卷(第04期),55-57,第56页左栏第4段.
陈君生等.病灶清除联合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观察.《临床军医杂志》.2007,第35卷(第03期),402-403,第403页左栏第1.4.3.2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2577A (zh) 2012-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15526C (zh) 一种治疗腰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的中草药
CN103920117A (zh)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223A (zh)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中药配方
CN102552577B (zh) 治疗骨结核、骨髓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784639B (zh) 修复软骨组织损伤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579503B (zh) 一种治疗风湿的中药
CN103417774B (zh) 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031588A (zh) 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08311A (zh) 治疗美尼尔氏综合症的中药丸
CN101690797B (zh) 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疾病的中药
CN101433698B (zh) 用于接骨续筋的中药制剂
CN103191229B (zh) 一种治疗膝关节肿胀中药
CN102600251B (zh) 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制剂
CN105267630A (zh) 一种治疗耳鸣病中药
CN105250933B (zh) 一种三十六味活血化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膏剂的制备方法
CN102784212A (zh) 一种治疗痹证的中药组合物
CN105267552A (zh) 一种促胃肠影像造影剂排泄中药
CN105596760A (zh) 一种治疗气管炎、顽固性哮喘外用膏药
CN104524528A (zh) 一种治疗风寒湿痹症的中药制剂
CN104840758A (zh)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
CN105560610A (zh) 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1905000B (zh) 用于治疗风湿病的产品配方、药丸制作方法以及药酒
CN104173930A (zh) 一种治疗寒湿腰痛的中药组合物
CN104001115A (zh) 一种治疗手脚麻木中药
CN105031124A (zh) 一种健骨丸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

Termination date: 2015011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