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17143A - 一种油茶籽的前处理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茶籽的前处理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17143A
CN102517143A CN2011104304089A CN201110430408A CN102517143A CN 102517143 A CN102517143 A CN 102517143A CN 2011104304089 A CN2011104304089 A CN 2011104304089A CN 201110430408 A CN201110430408 A CN 201110430408A CN 102517143 A CN102517143 A CN 1025171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drying
tea
tea camellia
tea s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3040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17143B (zh
Inventor
余旭东
汪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EVER SPRING CAMELLIA OI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EVER SPRING CAMELLIA OI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EVER SPRING CAMELLIA OI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EVER SPRING CAMELLIA OIL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1043040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171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17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171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171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171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茶籽的前处理工艺,具体步骤为:将采收的油茶果用透气袋包装,包装完毕并堆放后进行干燥,每1~5袋为一堆,每袋重量为30~35kg,堆与堆之间留有间隙,干燥温度为25~45℃,空气湿度为40~60%,干燥时间为2~3天,干燥完毕后油茶果壳裂开;将干燥完毕后的油茶果采用物理方法进行剥壳处理,得到油茶籽;将油茶籽用透气袋包装,包装完毕并堆放后进行干燥,每1~5袋为一堆,每袋重量为25~30kg,堆与堆之间留有间隙,干燥温度为25~45℃,空气湿度为30~50%,干燥时间为4~7天。该油茶籽的前处理工艺不仅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了效率,而且降低了能耗,能够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油茶籽的前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茶籽的前处理工艺,具体为将新鲜的油茶果干燥、脱壳,以及对脱壳后得到的油茶籽进行干燥的工艺,属于农产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茶油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食用植物油,发展油茶产业,受到各级政府和民间的日益重视,现如今,油茶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油茶籽正在大规模的被加工利用。油茶鲜果采摘后,茶籽与果壳分离及茶籽干燥是油茶籽加工利用的首道工序,对茶籽后续储存、加工的出油率、油脂的品质有重要影响。中南林学院和湖南农科院的胡春水等对此作过专门研究,见浙江农学院学报第16卷第4期《提高采后油茶果出油率的研究》。目前的前处理工序主要由农户采摘后,进行堆沤、人工剥壳选籽、自然晒干,这种处理方法不仅花费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而且若遇阴雨天气容易霉烂;还有少数加工企业采用烘干机对茶籽进行高温快速烘干,此法能耗高,大大增加了处理成本,且高温干燥易导致茶籽的出油率下降,油脂过氧化值、酸值升高。如申请号为201010196383.6的专利文件公布了一种油茶籽的干燥方法,此方法中对茶果进行8~12天堆沤处理,茶籽采用高温快速烘干,不仅导致茶籽的含油率和出油率下降,且能耗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茶籽的前处理工艺,该工艺处理时间短、能耗低,节省人力物力,而且有利于油茶籽的含油率和出油率的提高。
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油茶籽的前处理工艺,具体步骤为:
(1)、将采收的油茶果用透气袋包装,包装完毕并堆放后进行干燥,每1~5袋为一堆,堆与堆之间留有间隙,干燥温度为25~45℃,空气湿度为40~60%,干燥时间为2~3天,干燥完毕后油茶果的硬壳裂开;
(2)、将干燥完毕后的油茶果采用物理方法进行剥壳处理,得到油茶籽;
(3)、将油茶籽用透气袋包装,包装完毕并堆放后进行干燥,每1~5袋为一堆,堆与堆之间留有间隙,干燥温度为25~45℃,空气湿度为30~50%,干燥时间为4~7大。
步骤(1)和步骤(3)中采用网袋或麻袋包装。步骤(1)中每袋油茶果的重量为30~35kg。步骤(3)中每袋油茶籽的重量为25~30kg。
步骤(1)和步骤(3)中的油茶果和油茶籽均在干燥房中进行干燥,干燥房中设有干燥设施、温度、湿度监控显示仪以及排气窗,所述的干燥设施包括鼓风机、热源以及风道,热源间歇性的产生的热空气经过鼓风机吹入风道内,热空气由风道出口向上流向干燥房顶部的排气窗,从而对油茶籽和油茶果进行干燥。
本发明提供的油茶籽的前处理工艺有以下优点:1、以透气的网袋或麻袋包装直接堆放,与传统方法相比节省人力约80%。2、烘干温度控制在25~45℃,从油茶果脱壳到油茶籽干燥后入库控制在6~10天,有利于油茶籽的含油率和出油率的提高。3、本工艺中油茶果和油茶籽均在较低温度下干燥,加强干燥房湿度控制,间歇式通入热风,因此大大降低了能耗。4、适合于从鲜茶果到茶籽入库贮藏全过程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将采收的新鲜油茶果5000kg用透气的网袋或麻袋包装,每袋装35Kg,移入干燥室内并放在托板上堆好,每堆4袋,堆间留有间隙,呈条型放在风道出口上。然后打开热源和鼓风机,间歇性的鼓入热空气通过风道自下向上流动,热空气将油茶果内的水分带走,干燥后的湿热气体由房顶的排气窗排出,通过控制热源以及观察干燥室内的温度、湿度监控显示仪从而将干燥温度控制在25℃,湿度控制在50%,干燥3天。干燥完成后经检测:茶果中的含水率由65%左右降至40%,茶籽中的干基含油率由27.7%上升至29.1%,果壳的开裂率为80%,易于壳籽分离。
经干燥后的油茶果出干燥房后由剥壳分选机进行壳籽分离并除杂,壳中残籽率小于2%。
将剥壳后的茶籽以透气的网袋或麻袋包装,每袋装25Kg,移入干燥室内并放在托板上堆好,每堆4袋,堆间留有间隙,呈条型放在风道出口上。然后打开热源和鼓风机,间歇性的鼓入热空气通过风道自下向上流动,热空气将油茶籽内的水分带走,干燥后的湿热气体由房顶的排气窗排出,通过控制热源以及观察干燥室内的温度、湿度监控显示仪从而将干燥温度控制在45℃,湿度控制在50%,干燥4天。干燥完成后经检测:油茶籽中的含水率由40%左右降至12%,茶籽中的干基含油率由29.1%上升至32.3%。
将上述前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油茶籽进行榨油,总计5000kg鲜果进行压榨、精炼得到成品油315kg,另外油饼中含油率为3.5%。
实施例2
将采收的新鲜油茶果2500kg用透气的网袋或麻袋包装,每袋装32Kg,移入干燥室内并放在托板上堆好,每堆2袋,堆间留有间隙,呈条型放在风道出口上。然后打开热源和鼓风机,间歇性的鼓入热空气通过风道自下向上流动,热空气将油茶果内的水分带走,干燥后的湿热气体由房顶的排气窗排出,通过控制热源以及观察干燥室内的温度、湿度监控显示仪从而将干燥温度控制在35℃,湿度控制在40%,干燥2.5天。干燥完成后经检测:茶果中的含水率由65%左右降至42%,茶籽中的干基含油率由27.9%上升至29.0%,果壳的开裂率为81%,易于壳籽分离。
经干燥后的油茶果出干燥房后由剥壳分选机进行壳籽分离并除杂,壳中残籽率小于2%。
将剥壳后的茶籽以透气的网袋或麻袋包装,每袋装27Kg,移入干燥室内并放在托板上堆好,每堆2袋,堆间留有间隙,呈条型放在风道出口上。然后打开热源和鼓风机,间歇性的鼓入热空气通过风道自下向上流动,热空气将油茶籽内的水分带走,干燥后的湿热气体由房顶的排气窗排出,通过控制热源以及观察干燥室内的温度、湿度监控显示仪从而将干燥温度控制在35℃,湿度控制在40%,干燥5.5天。干燥完成后经检测:油茶籽中的含水率由42%左右降至10%,茶籽中的干基含油率由29.0%上升至32.6%。
将上述前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油茶籽进行榨油,总计2500kg鲜果进行压榨、精炼得到成品油163kg,另外油饼中含油率为3.5%。
实施例3
将采收的新鲜油茶果6000kg用透气的网袋或麻袋包装,每袋装30Kg,移入干燥室内并放在托板上堆好,每堆5袋,堆间留有间隙,呈条型放在风道出口上。然后打开热源和鼓风机,间歇性的鼓入热空气通过风道自下向上流动,热空气将油茶果内的水分带走,干燥后的湿热气体由房顶的排气窗排出,通过控制热源以及观察干燥室内的温度、湿度监控显示仪从而将干燥温度控制在45℃,湿度控制在60%,干燥2天。干燥完成后经检测:茶果中的含水率由65%左右降至44%,茶籽中的干基含油率由27.5%上升至28.6%,果壳的开裂率为78%,易于壳籽分离。
经干燥后的油茶果出干燥房后由剥壳分选机进行壳籽分离并除杂,壳中残籽率小于2%。
将剥壳后的茶籽以透气的网袋或麻袋包装,每袋装30Kg,移入干燥室内并放在托板上堆好,每堆5袋,堆间留有间隙,呈条型放在风道出口上。然后打开热源和鼓风机,间歇性的鼓入热空气通过风道自下向上流动,热空气将油茶籽内的水分带走,干燥后的湿热气体由房顶的排气窗排出,通过控制热源以及观察干燥室内的温度、湿度监控显示仪从而将干燥温度控制在25℃,湿度控制在30%,干燥6.5天。干燥完成后经检测:油茶籽中的含水率由44%左右降至8%,茶籽中的干基含油率由28.6%上升至32.2%。
将上述前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油茶籽进行榨油,总计6000kg鲜果进行压榨、精炼得到成品油377kg,另外油饼中含油率为3.5%。
从上述三个实施例中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前处理工艺,全程低温干燥,不仅降低了能耗,而且避免了高温环境下对茶油的损害。传统晾晒工艺中需要反复的摊开、收起,本发明与传统晾晒相比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大大缩短了处理时间,能够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Claims (5)

1.一种油茶籽的前处理工艺,具体步骤为:
(1)、将采收的油茶果用透气袋包装,包装完毕并堆放后进行干燥,每1~5袋为一堆,堆与堆之间留有间隙,干燥温度为25~45℃,空气湿度为40~60%,干燥时间为2~3天,干燥完毕后油茶果的硬壳裂开;
(2)、将干燥完毕后的油茶果采用物理方法进行剥壳处理,得到油茶籽;
(3)、将油茶籽用透气袋包装,包装完毕并堆放后进行干燥,每1~5袋为一堆,堆与堆之间留有间隙,干燥温度为25~45℃,空气湿度为30~50%,干燥时间为4~7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籽的前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3)中采用网袋或麻袋包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籽的前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每袋油茶果的重量为30~35k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籽的前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每袋油茶籽的重量为25~30k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籽的前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3)中的油茶果和油茶籽均在干燥房中进行干燥,干燥房中设有干燥设施、温度、湿度监控显示仪以及排气窗,所述的干燥设施包括鼓风机、热源以及风道,热源间歇性的产生的热空气经过鼓风机吹入风道内,热空气由风道出口向上流向干燥房顶部的排气窗,从而对油茶籽和油茶果进行干燥。
CN 201110430408 2011-12-20 2011-12-20 一种油茶籽的前处理工艺 Active CN1025171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430408 CN102517143B (zh) 2011-12-20 2011-12-20 一种油茶籽的前处理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430408 CN102517143B (zh) 2011-12-20 2011-12-20 一种油茶籽的前处理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17143A true CN102517143A (zh) 2012-06-27
CN102517143B CN102517143B (zh) 2013-04-17

Family

ID=46288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430408 Active CN102517143B (zh) 2011-12-20 2011-12-20 一种油茶籽的前处理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17143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27512A (zh) * 2013-12-23 2014-03-12 管天球 一种油茶籽脱壳的方法
CN103740456A (zh) * 2014-01-03 2014-04-23 李文华 一种适用于家用榨油机的琉璃苣籽油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45293A (zh) * 2015-02-28 2015-07-01 湖南唐臣粮油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油茶籽水分的控制方法
CN105505560A (zh) * 2015-12-03 2016-04-20 湖北四季春茶油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茶籽自动化前处理系统
CN110776994A (zh) * 2019-11-29 2020-02-11 湖南博邦农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从鲜茶果到茶籽的低温制备方法
CN111363618A (zh) * 2020-04-07 2020-07-03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香花油茶果的前处理方法
CN111363617A (zh) * 2020-04-07 2020-07-03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储存油茶鲜果的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2854A (zh) * 2009-10-12 2010-04-14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食用红花茶油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2854A (zh) * 2009-10-12 2010-04-14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食用红花茶油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27512A (zh) * 2013-12-23 2014-03-12 管天球 一种油茶籽脱壳的方法
CN103627512B (zh) * 2013-12-23 2014-12-10 管天球 一种油茶籽脱壳的方法
CN103740456A (zh) * 2014-01-03 2014-04-23 李文华 一种适用于家用榨油机的琉璃苣籽油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45293A (zh) * 2015-02-28 2015-07-01 湖南唐臣粮油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油茶籽水分的控制方法
CN104745293B (zh) * 2015-02-28 2018-04-13 湖南唐臣粮油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油茶籽水分的控制方法
CN105505560A (zh) * 2015-12-03 2016-04-20 湖北四季春茶油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茶籽自动化前处理系统
CN105505560B (zh) * 2015-12-03 2019-10-18 湖北四季春茶油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茶籽自动化前处理系统
CN110776994A (zh) * 2019-11-29 2020-02-11 湖南博邦农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从鲜茶果到茶籽的低温制备方法
CN111363618A (zh) * 2020-04-07 2020-07-03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香花油茶果的前处理方法
CN111363617A (zh) * 2020-04-07 2020-07-03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储存油茶鲜果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17143B (zh) 2013-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17143B (zh) 一种油茶籽的前处理工艺
CN104186649B (zh) 一种油茶籽的工业化生产工艺方法
CN103988890B (zh) 一种有机食用花卉的烘干方法
CN104286238A (zh) 一种散茶发花工艺
CN105387693A (zh) 五谷自然干燥仓储装置
CN105410207B (zh) 金花天尖袋泡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1537028A (zh) 金银花机械化连续烘干方法
CN102433219A (zh) 一种油茶籽分级干燥方法
CN101940243A (zh) 自动加压茶叶连续揉捻机
CN203608783U (zh) 茶叶萎凋装置
CN106034571A (zh) 一种芝麻成熟后的减损收获方法
CN201742883U (zh) 自动加压茶叶连续揉捻机
CN202127792U (zh) 一种卤味花生烘干设备
CN106106869A (zh) 一种花香型功夫红茶自动化生产工艺
CN111363618A (zh) 一种香花油茶果的前处理方法
CN112715713A (zh) 一种嫩芽莓茶紧压茶砖的制备工艺
CN102132942B (zh) 一种农作物烘干设备
CN201878749U (zh) 烟草薄片干燥冷却设备
CN106839684A (zh) 一种径向温风花生果干燥仓
CN106387734A (zh) 一种坛紫菜的干燥加工方法及干燥加工装置
CN204902469U (zh) 一种立式茶叶干燥装置
CN104255960A (zh) 分隔式茶叶萎凋机
CN104215043A (zh) 一种油茶籽干燥筒
CN105380286A (zh) 一种油茶青果的烘干方法
CN207907663U (zh) 气吸连续式粮食干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