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01914B - 水稻收割机用的双踏板抽板式行走方法及其行走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水稻收割机用的双踏板抽板式行走方法及其行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01914B
CN102501914B CN 201110348380 CN201110348380A CN102501914B CN 102501914 B CN102501914 B CN 102501914B CN 201110348380 CN201110348380 CN 201110348380 CN 201110348380 A CN201110348380 A CN 201110348380A CN 102501914 B CN102501914 B CN 1025019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king
wheel frame
rotary wheel
semicircle
carri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34838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01914A (zh
Inventor
李自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11034838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019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01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019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019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0191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水稻收割机用的双踏板抽板式行走方法及其行走装置,涉及农业技术领域中的粮食收割机械;其行走装置是由机架(9)、前行走踏板构件和后行走踏板构件构成,前行走踏板构件和后行走踏板构件结构相同,一前一后地装置在长方形的平面框架状的机架(9)下面;具有结构简单、浮力较大、行走过程中的阻力小、且行走比较平稳等特点,可配套用于水稻收割机或其他农机的行走使用,既适用于浅泥脚水田、也可适于深泥脚的泮泥田、还可适用于干田或半干半湿的稻田使用。

Description

水稻收割机用的双踏板抽板式行走方法及其行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中的粮食收割机械,特别是一种水稻收割机用的双踏板抽板式行走方法及其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水稻收割机用的行走装置,主要有履带式和爪形轮两大类。其履带式行走装置的优点有浮力大、能适应各种类型的水田,但其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一般应用于比较大型的农业机械,其小型化效果欠佳。爪形轮行走装置的驱动效果较好,行走比较灵活,但其浮力较小,不适应泥脚较深的水田。本申请人于2008年发明了“一种水稻收割机用的抽板式行走装置”(专利申请号为2008100306596),是由行走板1、行走板弹性抽带2、行走板上的耐磨层3、行走轮4、行走轮4的轴毂5、主轴6、行走轮4的固定螺栓7、轴承座8、行走板前端的挡泥板9、机架10和动力输入轮11构成,该发明虽然具有结构简单、浮力较大、行走过程中的阻力较小等特点,但转弯操作不甚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浮力较大、行走过程中的阻力小、且行走比较平稳的行走方法及其行走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发明一种水稻收割机用的双踏板抽板式行走方法:
A、在机架下部一前一后装置两个相同的、由行走踏板构件和行走驱动构件组成的前行走机构和后行走机构,其中的行走踏板构件的四角用抽拉弹簧悬吊在机架的下部;
所述的行走踏板构件是由大踏板、行走托架、抽拉弹簧组成;行走托架装置在大踏板上,抽拉弹簧装置在行走托架和机架之间;
所述的行走驱动构件是由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转轮架轴承座和动力输入构件组成;转轮架轴承座吊装在机架下部,其上装置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动力输入构件装置在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的一端部,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搁置在行走托架上;两个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的圆弧部分相位相差180°;
B、行走过程如下:
第一步:行走之前,前行走机构中的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的圆弧部分处于上部,行走托架和大踏板在抽拉弹簧的作用下,处于悬空状态;后行走机构中的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的圆弧部分处于下部,压住行走托架和大踏板,大踏板压住泥面,承担支撑作用;
行走初始,装置在机架后上部的动力部件和减速构件将动力同步、同方向输入给前、后行走驱动构件的动力输入构件,带动前、后行走驱动构件的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转动,前行走驱动构件的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的半圆弧段逐渐压在行走托架上面,后行走驱动构件的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的半圆弧段逐渐退出行走托架上面,在此过程中,后行走驱动构件的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的半圆弧段在其行走托架上面滚动,驱动机架向前移动,并向前上方拉伸抽拉弹簧;
第二步:当前、后行走驱动构件的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转动到接近90°时,处于临界状态,此时,前行走驱动构件的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的半圆弧段开始压在行走托架上面,将其大踏板压向泥面,承担支撑作用;同时,后行走驱动构件的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的半圆弧段开始退出行走托架上面,其行走托架和大踏板在抽拉弹簧的作用下,进入悬空状态,后行走驱动构件在抽拉弹簧的作用下,被向前抽拉;此时,前行走驱动构件的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的半圆弧段在其行走托架上面滚动,驱动机架向前移动,并向前上方拉伸抽拉弹簧;
第三步:当前、后行走驱动构件的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转动到接近270°时,再次处于临界状态,此时,前行走驱动构件的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的半圆弧段开始退出其行走托架上面,其行走托架和大踏板在抽拉弹簧的作用下,进入悬空状态,前行走踏板构件在抽拉弹簧的作用下,被向前抽拉;同时,后行走驱动构件的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的半圆弧段开始压在其行走托架上面,将其大踏板压向泥面,承担支撑作用;在此过程中,后行走驱动构件的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的半圆弧段在其行走托架上面滚动,驱动机架向前移动,并向前上方拉伸抽拉弹簧;
第四步:当前、后行走驱动构件的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转动到接近360°时,再次处于第一步的状态,完成了一个行走周期。
与此同时,还发明一种应用上述行走方法的水稻收割机用的双踏板抽板式行走装置:是由机架9构成,还包括有结构相同、一前一后装置在机架9下面的前行走机构和后行走机构;所述的前行走机构是由前行走踏板构件和前行走驱动构件组成;
前行走踏板构件是由前大踏板4、两组前前抽拉弹簧5、两组前后抽拉弹簧18和两组前行走托架构成;分别装置在前大踏板4上面两侧的前行走托架,是由前行走横托梁8和前前行走托架立柱7、前后行走托架立柱21组成;前前行走托架立柱7、前后行走托架立柱21的下端连接前大踏板4,上端连接前行走横托梁8;两组前前抽拉弹簧5和两组前后抽拉弹簧18的上端分别连接机架9前部的下面,其下端分别连接两组前行走托架的前行走横托梁8的两端;
前行走驱动构件是由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前动力输入构件15、两组前转轮架轴承座12和两组前转轮架轴承吊座10构成;两组前转轮架轴承吊座10分别装置在机架9下部的两侧,其下端部装置前转轮架轴承座12;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是由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13、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轴11构成,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13的两端装置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轴11,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轴11穿装于前转轮架轴承座12中,其中的一根穿出前转轮架轴承座12后装置前动力输入构件15;
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13和后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30的相位相差180°。
在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13的凹槽内、对应于前行走横托梁8的部位处,由前抽拉滚子架39套装着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抽拉滚子37。
在前大踏板4和前前行走托架立柱7和前后行走托架立柱21之间还装置有前大踏板加强垫20。
本发明的水稻收割机用的双踏板抽板式行走方法及其行走装置,采用两个面积较大的大踏板作为行走中的交替支撑件,因而,其结构较为简单,浮力较大;同时,在行走过程中,大踏板的移动不接触稻田中的泥面,故行走过程中的阻力较小;此外,由于采用了两个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两个半圆弧段交替滚动,因此,行走过程中不会出现上下摆动的现象,故其行走比较平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沿A-A轴线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K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H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F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是收割组件,2是行走导向滚筒,3是行走导向滚筒转向绳,4是前大踏板,5是前前抽拉弹簧,6是行走导向滚筒转动轮盘,7是前前行走托架立柱,8是前行走横托梁,9是机架,10是前转轮架轴承吊座,11是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轴,12是前转轮架轴承座,13是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14是座椅构件,15是前动力输入构件,16是前中行走托架立柱,17是减速构件,18是前后抽拉弹簧,19是动力部件,20是前大踏板加强垫,21是前后行走托架立柱,22是后前抽拉弹簧,23是后行走横托梁,24是后转轮架轴承吊座,25是后转轮架轴承座,26是后后抽拉弹簧,27是辅助支架,28是后后行走托架立柱,29是后动力输入构件,30是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31是后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轴,32是后中行走托架立柱,33是后大踏板加强垫,34是后大踏板,35是后前行走托架立柱,36是后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抽拉滚子,37是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抽拉滚子,38是后抽拉滚子架,39是前抽拉滚子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面的说明是采用例举的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应局限于此
本实施例是由机架9、前行走构件和后行走构件构成,前行走构件和后行走构件结构相同,一前一后地装置在长方形的平面框架状的机架9下面。
前行走机构是由前行走踏板构件和前行走驱动构件组成;前行走踏板构件包括前大踏板4、两组前前抽拉弹簧5、两组前后抽拉弹簧18和两组前行走托架。前行走托架是由前行走横托梁8和前前行走托架立柱7、前中行走托架立柱16(增加此前中行走托架立柱16,主要是为了增强前行走托架的刚性和强度,也可以不采用该前中行走托架立柱16)、前后行走托架立柱21组成;前前行走托架立柱7、前中行走托架立柱16、前后行走托架立柱21的下端连接前大踏板4,上端连接前行走横托梁8;两组前行走托架分别装置在前大踏板4上面的两侧。在前大踏板4和前前行走托架立柱7、前中行走托架立柱16、前后行走托架立柱21之间还装有前大踏板加强垫20(当前大踏板4采用足够厚的材料时,也可以不采用前大踏板加强垫20)。前大踏板4的前后两端向上弯曲翘起,可减少泥巴进入前大踏板4的上面。
两组前行走托架的前行走横托梁8的两端,形成四角,分别连接两组前前抽拉弹簧5和两组前后抽拉弹簧18的下端;两组前前抽拉弹簧5和两组前后抽拉弹簧18的上端则分别连接机架9前部的下面,使得前行走踏板构件被悬吊在机架9的下面。
前行走驱动构件是由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前动力输入构件15、两组前转轮架轴承座12和两组前转轮架轴承吊座10构成。
两组前转轮架轴承吊座10分别装置在机架9下部的两侧,其下端部装置前转轮架轴承座12。
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包括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13、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轴11、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抽拉滚子37和前抽拉滚子架39;在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13的圆弧形凹槽内、对应于前行走横托梁8的部位处,均装有前抽拉滚子架39,在该前抽拉滚子架39上套装着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抽拉滚子37(该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抽拉滚子37也可采用一组滚珠轴承来代替,下同);两根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轴11分别装置在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13的两端,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轴11穿装于前转轮架轴承座12中,其中的一根穿出前转轮架轴承座12后装置前动力输入构件15。
后行走机构是由后行走踏板构件和后行走驱动构件组成;后行走踏板构件包括后大踏板34、两组后前抽拉弹簧22、两组后后抽拉弹簧26和两组后行走托架。后行走托架是由后行走横托梁23和后前行走托架立柱35、后中行走托架立柱32(增加此后中行走托架立柱32,主要是为了增强后行走托架的刚性和强度,也可以不采用该后中行走托架立柱32)、后后行走托架立柱28组成;后前行走托架立柱35、后中行走托架立柱32、后后行走托架立柱28的下端连接后大踏板34,上端连接后行走横托梁23;后行走托架分别装置在后大踏板34上面的两侧。在后大踏板34和后前行走托架立柱35、后中行走托架立柱32、后后行走托架立柱28之间还装有后大踏板加强垫33(当后大踏板34采用足够厚的材料时,也可以不采用后大踏板加强垫33)。后大踏板34的前后两端向上弯曲翘起,可减少泥巴进入后大踏板34的上面。
两组后行走托架的后行走横托梁23的两端,形成四角,分别连接两组后前抽拉弹簧22和两组后后抽拉弹簧26的下端;两组后前抽拉弹簧22和两组后后抽拉弹簧26的上端则分别连接机架9后部的下面,使得后行走踏板构件被悬吊在机架9的下面。
后行走驱动构件是由后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后动力输入构件29、两组后转轮架轴承座25和两组后转轮架轴承吊座24构成。
两组后转轮架轴承吊座24分别装置在机架9后部下面的两侧,其下端部装置后转轮架轴承座25。
后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包括后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30、后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轴31、后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抽拉滚子36和后抽拉滚子架38;在后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30的圆弧形凹槽内、对应于后行走横托梁23的部位处,均装有后抽拉滚子架38,在该后抽拉滚子架38上套装着后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抽拉滚子36;两根后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轴31分别装置在后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30的两端,后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轴31穿装于后转轮架轴承座25中,其中的一根穿出后转轮架轴承座25后装置后动力输入构件29。
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13和后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30,其圆弧部分的相位相差180°,即:当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13的圆弧部分在上面时,后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30的圆弧部分在下面。
本发明的行走装置使用时,需要与其它的水稻收割部件配套,即:需要配套有收割组件1、行走导向滚筒2、行走导向滚筒转向绳3、辅助机架27、行走导向滚筒转动轮盘6、座椅构件14、减速构件17和动力部件19。
辅助机架27连接在机架9的前端,成为机架9的延伸部分,共同构成机架9的整体,因而,附图1-3中的前前抽拉弹簧5的上端虽然显示的是连接在辅助机架27的下部,但其实质上还是连接在机架9前部的下面。收割组件1和行走导向滚筒2装置辅助机架27的前部,行走导向滚筒转动轮盘6装置在辅助机架27的中后部上面,行走导向滚筒转向绳3分别连接行走导向滚筒2和行走导向滚筒转动轮盘6。座椅构件14装置在机架9的中部上面,减速构件17和动力部件19装置在机架9的中后部上面。减速构件17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前动力输入构件15和后动力输入构件29,前动力输入构件15和后动力输入构件29的转速相同,转动方向也相同。
使用时,操作人员坐在座椅构件14上,双手操纵行走导向滚筒转动轮盘6。
最初,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13的圆弧部分处于上面,见附图5所示,此时,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13的轴向切面压在前行走横托梁8上,由于该轴向切面与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轴11的轴线处于同一水平,因而,前行走托架和前大踏板4在前前抽拉弹簧5和前后抽拉弹簧18的作用下,处于悬空状态;与此同时,后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30的圆弧部分处于下面,见附图6所示,此时,后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30的圆弧部分压在后行走横托梁23上,压住后行走托架和后大踏板34,后大踏板34压住泥面,承担支撑作用,见附图1和附图3所示。
启动动力部件19后,动力由减速构件17传递给前动力输入构件15和后动力输入构件29,进而分别带动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和后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同向、同速转动(逆时针方向转动,如附图1和附图3所示)。
行走初始,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13的半圆弧段逐渐压在前行走横托梁8的上面,后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30的半圆弧段逐渐退出后行走横托梁23的上面,在此过程中,后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30的半圆弧段在后行走横托梁23的上面滚动,驱动机架9向前移动,并向前上方拉伸后前抽拉弹簧22和后后抽拉弹簧26,蓄积弹力。
当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13和后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30转动到接近90°时,处于临界状态,此时,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13的半圆弧段开始压在前行走横托梁8的上面,将前大踏板4压向住泥面,承担支撑作用;同时,后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30的半圆弧段开始退出后行走横托梁23的上面,后行走托架和后大踏板34在后前抽拉弹簧22和后后抽拉弹簧26的作用下,进入悬空状态,同时,后行走踏板构件在后前抽拉弹簧22和后后抽拉弹簧26的作用下,被向前抽拉(装置在后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30的圆弧形凹槽内的后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抽拉滚子36可减少抽拉的摩擦力);此时,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13的半圆弧段在前行走横托梁8的上面滚动,驱动机架9向前移动,并向前上方拉伸前前抽拉弹簧5和两组前后抽拉弹簧18,蓄积弹力。
当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13和后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30转动到接近270°时,再次处于临界状态,此时,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13的半圆弧段开始退出前行走横托梁8的上面,前行走托架和前大踏板4在前前抽拉弹簧5和前后抽拉弹簧18的作用下,进入悬空状态,前行走踏板构件在前前抽拉弹簧5和前后抽拉弹簧18的作用下,被向前抽拉(装置在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13的圆弧形凹槽内的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抽拉滚子37可减少抽拉的摩擦力);同时,后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30的半圆弧段开始压在后行走横托梁23的上面,将后大踏板34压向泥面,承担支撑作用;在此过程中,后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30的半圆弧段在后行走横托梁23的上面滚动,驱动机架9向前移动,并向前上方拉伸后前抽拉弹簧22和后后抽拉弹簧26,蓄积弹力。
当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13和后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30转动到接近360°时,再次处于第一步的状态,至此,完成了一个行走周期。
当需要退行时,可通过减速构件17的倒档操作,让减速构件17传递给前动力输入构件15和后动力输入构件29的动力方向相反,进而分别带动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和后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作顺时针方向转动。其退行过程与上述前进的过程原理相同、动作相反,在此不再赘述。
当需要转弯时,操纵行走导向滚筒转动轮盘6,通过行走导向滚筒转向绳3,带动行走导向滚筒2转动,使其转向所需要转向的方向,此时,行走导向滚筒2即会转向需要转向的方向,并且,在机架9和辅助机架27的推动下,实现转向行走。
本发明的水稻收割机用的双踏板抽板式行走方法及其行走装置,可配套用于水稻收割机或其他农机的行走使用,既适用于浅泥脚水田、也可适于深泥脚的泮泥田、还可适用于干田或半干半湿的稻田使用。

Claims (4)

1.一种水稻收割机用的双踏板抽板式行走方法,其特征在于:
A、在机架下部一前一后装置两个相同的、由行走踏板构件和行走驱动构件组成的前行走机构和后行走机构,其中的行走踏板构件的四角用抽拉弹簧悬吊在机架的下部;
所述的行走踏板构件是由大踏板、行走托架、抽拉弹簧组成;行走托架装置在大踏板上,抽拉弹簧装置在行走托架和机架之间;
所述的行走驱动构件是由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转轮架轴承座和动力输入构件组成;转轮架轴承座吊装在机架下部,其上装置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动力输入构件装置在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的一端部,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搁置在行走托架上;两个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的圆弧部分相位相差180°;
B、行走过程如下:
第一步:行走之前,前行走机构中的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的圆弧部分处于上部,行走托架和大踏板在抽拉弹簧的作用下,处于悬空状态;后行走机构中的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的圆弧部分处于下部,压住行走托架和大踏板,大踏板压住泥面,承担支撑作用;
行走初始,装置在机架后上部的动力部件和减速构件将动力同步、同方向输入给前、后行走驱动构件的动力输入构件,带动前、后行走驱动构件的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转动,前行走驱动构件的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的半圆弧段逐渐压在行走托架上面,后行走驱动构件的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的半圆弧段逐渐退出行走托架上面,在此过程中,后行走驱动构件的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的半圆弧段在其行走托架上面滚动,驱动机架向前移动,并向前上方拉伸抽拉弹簧;
第二步:当前、后行走驱动构件的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转动到接近90°时,处于临界状态,此时,前行走驱动构件的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的半圆弧段开始压在行走托架上面,将其大踏板压向泥面,承担支撑作用;同时,后行走驱动构件的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的半圆弧段开始退出行走托架上面,其行走托架和大踏板在抽拉弹簧的作用下,进入悬空状态,后行走驱动构件在抽拉弹簧的作用下,被向前抽拉;此时,前行走驱动构件的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的半圆弧段在其行走托架上面滚动,驱动机架向前移动,并向前上方拉伸抽拉弹簧;
第三步:当前、后行走驱动构件的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转动到接近270°时,再次处于临界状态,此时,前行走驱动构件的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的半圆弧段开始退出其行走托架上面,其行走托架和大踏板在抽拉弹簧的作用下,进入悬空状态,前行走踏板构件在抽拉弹簧的作用下,被向前抽拉;同时,后行走驱动构件的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的半圆弧段开始压在其行走托架上面,将其大踏板压向泥面,承担支撑作用;在此过程中,后行走驱动构件的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的半圆弧段在其行走托架上面滚动,驱动机架向前移动,并向前上方拉伸抽拉弹簧;
第四步:当前、后行走驱动构件的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转动到接近360°时,再次处于第一步的状态,完成了一个行走周期。
2.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行走方法的水稻收割机用的双踏板抽板式行走装置,是由机架(9)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结构相同、一前一后装置在机架(9)下面的前行走机构和后行走机构;所述的前行走机构是由前行走踏板构件和前行走驱动构件组成;
前行走踏板构件是由前大踏板(4)、两组前前抽拉弹簧(5)、两组前后抽拉弹簧(18)和两组前行走托架构成;分别装置在前大踏板(4)上面两侧的前行走托架,是由前行走横托梁(8)和前前行走托架立柱(7)、前后行走托架立柱(21)组成;前前行走托架立柱(7)、前后行走托架立柱(21)的下端连接前大踏板(4),上端连接前行走横托梁(8);两组前前抽拉弹簧(5)和两组前后抽拉弹簧(18)的上端分别连接机架(9)前部的下面,其下端分别连接两组前行走托架的前行走横托梁(8)的两端;
前行走驱动构件是由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前动力输入构件(15)、两组前转轮架轴承座(12)和两组前转轮架轴承吊座(10)构成;两组前转轮架轴承吊座(10)分别装置在机架(9)下部的两侧,其下端部装置前转轮架轴承座(12);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是由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13)、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轴(11)构成,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13)的两端装置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轴(11),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轴(11)穿装于前转轮架轴承座(12)中,其中的一根穿出前转轮架轴承座(12)后装置前动力输入构件(15);
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13)和后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30)的相位相差18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收割机用的双踏板抽板式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半圆弧段(13)的凹槽内、对应于前行走横托梁(8)的部位处,由前抽拉滚子架(39)套装着前半圆弧状行走转轮架抽拉滚子(37)。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水稻收割机用的双踏板抽板式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大踏板(4)和前前行走托架立柱(7)和前后行走托架立柱(21)之间还装置有前大踏板加强垫(20)。
CN 201110348380 2011-11-03 2011-11-03 水稻收割机用的双踏板抽板式行走方法及其行走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019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348380 CN102501914B (zh) 2011-11-03 2011-11-03 水稻收割机用的双踏板抽板式行走方法及其行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348380 CN102501914B (zh) 2011-11-03 2011-11-03 水稻收割机用的双踏板抽板式行走方法及其行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01914A CN102501914A (zh) 2012-06-20
CN102501914B true CN102501914B (zh) 2013-05-15

Family

ID=46214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34838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01914B (zh) 2011-11-03 2011-11-03 水稻收割机用的双踏板抽板式行走方法及其行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0191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55497A (en) * 1992-04-20 1995-10-03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egged mobile robot and a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212824A (zh) * 1997-09-26 1999-04-07 洋马农机株式会社 联合收割机
CN101224766A (zh) * 2008-02-19 2008-07-23 李自持 一种水稻收割机用的抽板式行走装置
CN102027833A (zh) * 2010-10-08 2011-04-27 曹安柏 节油高速联合收割种植管理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3057A (en) * 1978-07-12 1980-01-29 Kubota Ltd Walking type combined harvest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55497A (en) * 1992-04-20 1995-10-03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egged mobile robot and a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212824A (zh) * 1997-09-26 1999-04-07 洋马农机株式会社 联合收割机
CN101224766A (zh) * 2008-02-19 2008-07-23 李自持 一种水稻收割机用的抽板式行走装置
CN102027833A (zh) * 2010-10-08 2011-04-27 曹安柏 节油高速联合收割种植管理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01914A (zh) 2012-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64148B (zh) 一种变形式轮履腿复合机器人
CN201140734Y (zh) 一种步轮履复合式移动机器人
CN107575059A (zh) 一种塔式自行车停车装置
CN203946226U (zh) 三轮自行踏板车
CN209505942U (zh) 一种脚踏驱动式滑板车减震结构
CN207311655U (zh) 一种十二足教育机器人
CN102501914B (zh) 水稻收割机用的双踏板抽板式行走方法及其行走装置
CN104290853A (zh) 脚踏驱动式脚踏车
CN106741403A (zh) 能实现侧向移动双独轮辅助行走装置
CN202716956U (zh) 一种全方向移动履带
CN204674765U (zh) 一种无链无极可调速的自行车驱动装置
CN102390455B (zh) 一种水稻收割机用的抽板式行走方法及其行走装置
CN203332325U (zh) 滑板
CN108355330A (zh) 篮架行走机构
CN206327483U (zh) 能实现侧向移动双独轮辅助行走装置
CN106347511A (zh) 水田行走装置
CN103010323B (zh) 一种行走轮系以及一种甘蔗收割机
CN202844524U (zh) 三轮踏板折叠式滑板车
CN208193573U (zh) 篮架行走机构
CN204618764U (zh) 一种步行康复训练轨迹模拟器
CN201089844Y (zh) 一种洗衣机
CN206334032U (zh) 一种六轮驱动轮椅的行走装置
CN205083766U (zh) 一种近视康复机的座椅移动结构
CN203473174U (zh) 一种组合曲柄机构
CN104691643B (zh) 一种轮足混合式四足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15

Termination date: 2015110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