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01251A - 带有动态摩擦补偿的机械臂关节定位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带有动态摩擦补偿的机械臂关节定位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01251A
CN102501251A CN201110348816XA CN201110348816A CN102501251A CN 102501251 A CN102501251 A CN 102501251A CN 201110348816X A CN201110348816X A CN 201110348816XA CN 201110348816 A CN201110348816 A CN 201110348816A CN 102501251 A CN102501251 A CN 1025012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mechanical arm
layer
autoregression
centerd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4881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褚明
贾庆轩
孙汉旭
邓夏
黄飞杰
陈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20111034881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01251A/zh
Publication of CN102501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012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带有动态摩擦补偿功能的机械臂关节定位控制方法,通过全局控制单元和局部控制单元来实现。全局控制单元用来完成整体大范围内的机械臂关节轨迹跟踪,由机械臂关节中应用广泛的PD控制器实现,PD控制器的输入向量包括机械臂关节的位置误差和位置误差的变化率;局部控制单元用来完成局部微小范围内的动态摩擦补偿,由具有观测层的五层型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实现,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输入向量包括机械臂关节的期望位置、期望速度和实际位置。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中需要的机械臂关节的实际速度通过观测层计算得出。本发明提出的机械臂关节定位控制方法只需要机械臂关节中安装一个位置传感器就能实现,无需安装速度传感器。

Description

带有动态摩擦补偿的机械臂关节定位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带有动态摩擦补偿功能的机械臂关节定位控制方法,通过所设计的控制方法在完成动态摩擦补偿的同时实现机械臂关节的高精度位置跟踪。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关节型机械臂在生产线装配、喷涂、切割、太空操作等多个工程技术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机械臂在执行操作任务时,其末端处手爪的定位是通过多个机械臂关节的联合动作来实现的。从机器人运动学的观点进行分析,当机械臂关节的定位精度不高,尤其是当各机械臂关节之间的连杆为大跨度尺寸时,即使机械臂关节处非常小的定位误差,经过运动学求解后换算到连杆末端引起的位置误差也将是工程领域难以接受的,因此,若不对机械臂关节实行高精度的位置控制,机械臂整体执行高精度操作任务的能力将会受到很大限制。
在实际的工程领域中,机械臂关节往往在低速条件下工作,而低速运行时机械臂关节内的动态摩擦作用突显,这引起机械臂关节位置跟踪时出现严重的爬行、平顶现象,造成机械臂关节位置控制精度大大下降,使机械臂的操作任务以失败告终。例如,在重工业机械臂的工程应用中,50%的位置跟踪误差是由机械臂关节的动态摩擦引起的。因此,对动态摩擦进行补偿控制以提高机械臂关节的位置控制精度,成为机器人自动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国内外诸多学者对该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相应的研究成果,代表性的有:基于模型的多采样率摩擦补偿、自适应模糊补偿、遗传算法、基于速度观测器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摩擦补偿方法、高增益鲁棒补偿、RBF神经网络、CMAC小脑神经网络等方法。现有的研究成果已证明动态摩擦是一种零点处不连续的复杂非线性函数,因此以上方法存在的主要缺陷是:
1、需要预知摩擦模型的结构和部分特性参数,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实现;
2、为了提高精度采用的高反馈增益往往会受到硬件设备的限制;
3、已有的人工智能补偿方法的实现通常需要机械臂关节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全状态测量,而且为了逼近零点非连续状态必须采用更多的神经单元和迭代次数,但逼近效果却很不理想。
机械臂实时控制系统对于所有机械臂关节的定位精度要求都很高,因此,高精度的机械臂关节位置控制方法成为机器人自动控制领域中的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针对机械臂关节低速运行时突出的动态摩擦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带有动态摩擦补偿功能的机械臂关节定位控制方法,使机械臂关节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如负载变化、润滑状况不确定、温差变化、压差变化等)都能够完成高精度定位,从而提高多关节机械臂整体的定位精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动态摩擦补偿功能的机械臂关节定位控制方法,通过全局控制单元和局部控制单元来实现,其中:
全局控制单元用来完成整体大范围内的机械臂关节轨迹跟踪,由机械臂关节中应用广泛的PD控制器实现;PD控制器的输入向量包括机械臂关节的位置误差和位置误差的变化率;
局部控制单元用来完成局部微小范围内的非线性动态摩擦补偿,由具有观测层的五层型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实现;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输入向量包括机械臂关节的期望位置、期望速度和实际位置,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中需要的机械臂关节实际速度通过观测层计算得出;
采用叠加式控制模式,将PD控制器与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并联,在PD控制器输出量上直接叠加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输出量作为机械臂关节的总控制量。
进一步的,PD控制器输出量为
Figure BSA00000607462200021
其中,参数k表示伺服周期数,Kp为位置增益参数,Kd为速度增益参数,e(k)为机械臂关节的位置误差,
Figure BSA00000607462200022
为机械臂关节位置误差的变化率,分别定义为e(k)=θd(k)-θ(k),
Figure BSA00000607462200023
θd(k)、分别为机械臂关节的期望位置和期望速度,θ(k)、
Figure BSA00000607462200025
分别为机械臂关节的实际位置和实际速度。
进一步的,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的结构共包括五层,分别为输入层、观测层、隐含层、乘积层、输出层,其中,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设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输入层的输入向量定义为 v ( k ) = θ d ( k ) θ · d ( k ) θ ( k ) ;
步骤二:
观测层输入量为向量v(k)的第三个元素即机械臂关节的实际位置θ(k),观测层的作用是利用位置传感器检测的机械臂关节的实际位置θ(k)完成机械臂关节实际速度
Figure BSA00000607462200027
的观测计算,采用如下二阶微分方程组求解:
x · 1 ( k ) = x 2 ( k ) x · 2 ( k ) = - 10 × [ x 1 ( k ) - θ ( k ) ] - 1.5 × x 1 ( k ) - θ ( k ) - 3 x 2 ( k ) - 0.15 x 2 ( k )
二阶微分方程组中的两个状态变量x1(k)和x2(k)分别是机械臂关节的实际位置θ(k)和机械臂关节的实际速度
Figure BSA00000607462200031
的逼近量,求解二阶微分方程组后得到的状态变量x2(k)作为观测层的输出量即机械臂关节的实际速度
Figure BSA00000607462200032
步骤三:
隐含层神经单元的激活函数选取典型的墨西哥帽小波函数:f(χ)=(1-χ2)·exp(-χ2/2),式中χ为广义自变量,f(χ)为广义因变量;
隐含层的输入向量为: v h ( k ) = θ d ( k ) θ · d ( k ) θ ( k ) θ · ( k ) v o i ( k - 1 ) ;
隐含层第i个神经单元在第k个伺服周期时的输出量表示为:
Figure BSA00000607462200034
其中的上角标i表示隐含层中的第i个神经单元,
Figure BSA00000607462200036
的上角标i表示隐含层的输入向量vh(k)中的第i个变量;表示隐含层第i个神经单元在第k-1个伺服周期时的输出量;
步骤四:
乘积层输入向量即为隐含层各个神经单元的输出量
Figure BSA00000607462200038
乘积层的输出量为:其中的上角标j表示乘积层的第j个神经单元,向量
Figure BSA000006074622000311
对应于乘积层的第j个神经单元的输出量,Ni为隐含层神经单元的总个数;
步骤五:
输出层的输入量即为乘积层每个神经单元的输出量
Figure BSA000006074622000312
输出层的输出量为: u 2 ( k ) = Σ j = 1 N j W j ( k ) · v p j ( k ) ;
式中Nj为乘积层神经单元的总个数,Wj(k)表示乘积层第j个神经单元和输出层间的连接权值,Wj(k)采用如下在线自适应更新调整微分算法:
W · j ( k ) = λ v o ( k ) [ e · ( k ) + ζe ( k ) ] - δ | e · ( k ) + ζe ( k ) | W j ( k )
式中,λ>0是权值收敛系数,ζ>0是滤波系数,δ>0是误差逼近系数;
进一步的,机械臂关节的总控制量为u(k)=u1(k)+u2(k);
进一步的,只需在乘积层和输出层之间进行网络权值的调整更新,且该更新算法为在线自适应调整,从而避免了传统梯度下降法出现的局部极小缺陷。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有动态摩擦补偿功能的机械臂关节定位控制方法,通过全局控制单元和局部控制单元来实现。全局控制单元用来完成整体大范围内的关节轨迹跟踪,由机械臂关节中应用广泛的PD控制器实现,PD控制器的输入向量包括机械臂关节位置跟踪过程中的位置误差和位置误差的变化率;局部控制单元用来完成局部微小范围内的非线性动态摩擦补偿,由五层型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实现,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输入向量包括机械臂关节的期望位置、期望速度和实际位置,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中需要的机械臂关节的实际速度通过观测层计算得出。本发明提出的控制方法只需要机械臂关节中安装一个位置传感器就能实现,避免了安装速度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使实际的机械臂关节系统大大简化。
该控制方法采用简便易行的叠加式控制模式,将PD控制器与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并联,然后将这两个控制器的输出量直接叠加即作为控制器关节的总控制量,在总控制量的作用下,机械臂关节完成高精度的位置跟踪。
本发明设计了五层型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逼近动态摩擦进行补偿控制。由于动态摩擦与速度有关,所以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输入向量中必须包含机械臂关节的实际速度这一变量,而机械臂关节在低速条件下运行时依靠传统的位置差分法求取实际速度不仅存在时延和滞后,还容易产生检测盲区,为实现机械臂关节实际速度的检测,在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的结构中包含了观测层用来计算机械臂关节的实际速度。因此,本发明设计的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共包含了输入层、观测层、隐含层、乘积层、输出层五层结构。其中输入层中的机械臂关节实际位置这一变量由位置传感器测量得到后直接输入观测层,然后将输入层中的另外两个变量即机械臂关节的期望位置、期望速度与观测层的输出量组合为一个新向量后直接输入隐含层。隐含层的激励函数选取典型的如墨西哥帽小波函数。由于乘积层和输出层之间的连接权值对网络最终输出值的影响最大,因此本发明设计的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只对乘积层和输出层之间的连接权值采用在线自适应调整算法进行实时更新,调整算法无需事先训练,而是直接进行在线调整且保证系统的跟踪误差是收敛的。
本发明的原理是: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不同于BP、RBF、CMAC等常规神经网络,它在多分辨分析的框架中具有对突变函数逐步精细的描述特性,因而对非线性函数进行逼近时并不要求被逼近函数的连续性,且其自身具备的自反馈功能使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本身具有记忆功能,可以映射突变的动态特征,因而适合对零点处不连续的非线性动态摩擦进行逼近,而无需在进行补偿控制时人为地对动态摩擦进行零点分离这一繁琐的操作。利用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的这一优越特性设计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可以实现在局部微小范围内对动态摩擦进行补偿控制,弥补了现有方法的不足,与传统PD控制器结合使用可以同时实现全局大范围轨迹跟踪和局部微小范围的动态摩擦补偿,最终显著提高机械臂关节的定位精度。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全局采用实时性好的PD控制器,而只在局部对非线性动态摩擦进行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补偿控制,大大缩减了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调整时间,从而保证了机械臂关节整体控制的快速性;
2.关节中只需要安装角位置传感器,仅利用位置信息即可实现包含零点非连续状态的动态摩擦补偿;
3.五层型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具有强鲁棒性和自适应性,无需辨识机械臂关节内部的摩擦特性参数,即在不依赖摩擦模型的前提下就能实现对非连续、非线性摩擦的无间断补偿,克服了已有技术中必须单独提取动态摩擦的零点非连续状态进行补偿的缺陷;
4.在保持PD控制器位置增益和速度增益参数不变的基础上,只需并联本发明中设计的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即能提高机械臂关节的位置跟踪精度近14倍(通过对比附图4和附图7得到),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设计的带有动态摩擦补偿的机械臂关节定位控制方法的总体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设计的五层型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的结构图。
图3是某型机械臂关节低速下考虑动态摩擦作用的传统PD控制位置跟踪效果曲线。
图4是与图3对应的位置误差曲线。
图5是传统PD控制器的输出力。
图6是利用本发明设计的控制方法实现的位置跟踪效果。作为与图3效果的对比,采用了同一个机械臂关节模型,而且是在图3采用的PD控制器所有参数不变的基础上直接叠加了本发明设计的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为显示清晰,图中的两条曲线均设置为细实线。
图7是与图6对应的位置误差曲线,并与图4的效果作对比。
图8是本发明设计的PD控制器叠加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后的总控制力,并与图5的效果作对比。
图9是本发明设计的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乘积层与输出层间的网络权值2范数。
图10是机械臂关节内零点处不连续的动态摩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的控制方法的总体结构框图如附图1,通过全局控制单元和局部控制单元来实现,其中:
全局控制单元用来完成整体大范围内的机械臂关节轨迹跟踪,由机械臂关节中应用广泛的PD控制器实现;PD控制器的输入向量包括机械臂关节的位置误差和位置误差的变化率;
局部控制单元用来完成局部微小范围内的非线性动态摩擦补偿,由具有观测层的五层型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实现;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输入向量包括机械臂关节的期望位置、期望速度和实际位置,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中需要的机械臂关节的实际速度通过观测层计算得出;
采用叠加式控制模式,将PD控制器与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并联,在PD控制器的输出量上直接叠加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输出量作为机械臂关节的总控制量。
令参数k表示伺服周期数,机械臂关节的期望位置和期望速度分别定义为θd(k)、
Figure BSA00000607462200061
这两个变量均为预先已知的机械臂关节输入量。机械臂关节的实际位置和实际速度分别定义为θ(k)、其中θ(k)这个变量需要由位置传感器在线实时检测,
Figure BSA00000607462200063
可以由速度传感器在线检测,也可以通过设计速度观测器计算求得。机械臂关节的位置误差和位置误差的变化率分别定义为e(k)=θd(k)-θ(k)、
Figure BSA00000607462200064
机械臂关节的总控制量u(k)分三步进行设计,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全局控制单元——PD控制器的设计
全局控制单元用来完成整体大范围内机械臂关节的位置轨迹跟踪。
定义PD控制器的位置增益参数为Kp、速度增益参数为Kd,则PD控制器的输出量为:
u 1 ( k ) = K p e ( k ) + K d e · ( k ) - - - ( 1 )
步骤2:局部控制单元——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设计
局部控制单元用来完成局部微小范围内的非线性动态摩擦补偿。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的结构共包括五层,见附图2,分别为输入层、观测层、隐含层、乘积层、输出层。本步骤可分为如下5个子步骤:
步骤2-1:
输入层的输入向量定义为 v ( k ) = θ d ( k ) θ · d ( k ) θ ( k ) .
步骤2-2:
观测层输入量为向量v(k)的第三个元素即机械臂关节的实际位置θ(k),观测层的作用是利用位置传感器检测的机械臂关节的实际位置θ(k)完成机械臂关节的实际速度
Figure BSA00000607462200067
的观测计算,采用如下二阶微分方程组求解:
x · 1 ( k ) = x 2 ( k ) x · 2 ( k ) = - 10 × [ x 1 ( k ) - θ ( k ) ] - 1.5 × x 1 ( k ) - θ ( k ) - 3 x 2 ( k ) - 0.15 x 2 ( k ) - - - ( 2 )
二阶微分方程组中的两个状态变量x1(k)和x2(k)分别是机械臂关节的实际位置θ(k)和机械臂关节饿实际速度
Figure BSA00000607462200072
的逼近量,求解二阶微分方程组后得到的状态变量x2(k)作为观测层的输出量即机械臂关节的实际速度
Figure BSA00000607462200073
之所以采用二阶微分方程组求解机械臂关节的实际速度
Figure BSA00000607462200074
是因为机械臂关节在低速条件下运行时依靠传统的位置差分法
Figure BSA00000607462200075
(式中Δt为采样周期,
Figure BSA00000607462200076
为采样周期内关节位置的变化量)求取速度不仅存在时延和滞后,还容易产生检测盲区。而二阶微分方程组给出的实际速度计算方法具有快速逼近能力,可作为机械臂关节实际速度
Figure BSA00000607462200077
的无限近似量。同时,利用二阶微分方程组求取机械臂关节的实际速度还避免了在系统中安装速度传感器,大大简化了机械臂关节的机械结构。
步骤2-3:
隐含层神经单元的激活函数选取典型的墨西哥帽小波函数:
f(χ)=(1-χ2)·exp(-χ2/2)
式中χ为广义自变量,f(χ)为广义因变量。
隐含层的输入向量为: v h ( k ) = θ d ( k ) θ · d ( k ) θ ( k ) θ · ( k ) v o i ( k - 1 ) , 下角标“h”的含义为词组“隐含层”的英译文“hidden layer”的首字母“h”,表示向量vh(k)是对应于隐含层的输入向量。表示隐含层第i个神经单元在第k-1个伺服周期时的输出量。下角标“o”的含义为词组“输出量”的英译文“output”的首字母“o”,上角标“i”表示隐含层中的第i个神经单元。
隐含层第i个神经单元在第k个伺服周期时的输出量可表示为:
Figure BSA000006074622000711
其中
Figure BSA000006074622000712
的上角标i表示隐含层中的第i个神经单元,
Figure BSA000006074622000713
的上角标i表示隐含层的输入向量vh(k)中的第i个变量。
步骤2-4:
乘积层输入向量即为隐含层各个神经单元的输出量
Figure BSA000006074622000714
乘积层的输出量为:其中
Figure BSA00000607462200082
的上角标j表示乘积层的第j个神经单元,下角标“p”的含义为词组“乘积层”的英译文“product layer”的首字母“p”,表示向量
Figure BSA00000607462200083
对应于乘积层的第j个神经单元的输出量,Ni为隐含层神经单元的总个数。
步骤2-5:
输出层的输入量即为乘积层每个神经单元的输出量
Figure BSA00000607462200084
输出层的输出量为:
u 2 ( k ) = Σ j = 1 N j W j ( k ) · v p j ( k ) - - - ( 3 )
式中Nj为乘积层神经单元的总个数,Wj(k)表示乘积层第j个神经单元和输出层间的连接权值,Wj(k)采用如下在线自适应更新调整微分算法:
W · j ( k ) = λ v o ( k ) [ e · ( k ) + ζe ( k ) ] - δ | e · ( k ) + ζe ( k ) | W j ( k ) - - - ( 4 )
λ>0是权值收敛系数,ζ>0是滤波系数,δ>0是误差逼近系数,三个参数为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的可调参数,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在线调试这三个参数来调节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的控制效果。由微分方程(4)求得的权值Wj(k)是通过第k个伺服周期内机械臂关节的位置误差e(k)和位置误差的变化率进行在线更新调整的,算法在更新第k个伺服周期的网络权值Wj(k)时只需利用第k-1个伺服周期的相应误差数据e(k)、
Figure BSA00000607462200088
和网络权值Wj(k-1),也就是说网络权值的调整只在第k个伺服周期内就能完成,而无需再从初始时刻开始全局搜索重新调整,这样能大大节约调整时间。
步骤3:机械臂关节的总控制量为:
u(k)=u1(k)+u2(k)    (5)
将求得的u(k)作为机械臂关节的总控制量,能实现对机械臂关节期望轨迹θd(k)的高精度跟踪。
针对运行在低速条件下的某型机械臂关节,充分考虑动态摩擦(见附图10)的影响,附图3和图4给出了传统PD控制器的跟踪效果和位置误差曲线,而附图6和图7给出了本发明设计的机械臂关节定位控制方法的跟踪效果和位置误差曲线。
经过以上各个附图之间的对比可以发现,在传统PD控制器参数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只需要按照本发明给出的方法对已有的PD控制器进行改进,即在PD控制器上再并联本发明设计的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就能使机械臂关节的位置控制精度提高近14倍。同时,附图5和图8的对比说明本发明设计的控制方法的总控制量仍保持在原有PD控制器输出量的同等数量级上,并未使机械臂关节消耗过多的能量,却达到了更好的控制效果。对于这一点,附图9给出了证明,即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网络权值的2范数处于有界范围内,这表明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输出量是有界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带有动态摩擦补偿功能的机械臂关节定位控制方法,通过全局控制单元和局部控制单元来实现,其特征在于:
全局控制单元用来完成整体大范围内的机械臂关节轨迹跟踪,由机械臂关节中应用广泛的PD控制器实现;PD控制器的输入向量包括机械臂关节位置误差和位置误差的变化率;
局部控制单元用来完成局部微小范围内的非线性动态摩擦补偿,由具有观测层的五层型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实现;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输入向量包括机械臂关节的期望位置、期望速度和实际位置,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中需要的机械臂关节实际速度通过观测层计算得出;
采用叠加式控制模式,将PD控制器与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并联,在PD控制器输出量上直接叠加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输出量作为机械臂关节的总控制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PD控制器输出量为
Figure FSA00000607462100011
其中,参数k表示伺服周期数,Kp为位置增益参数,Kd为速度增益参数,e(k)为机械臂关节的位置误差,
Figure FSA00000607462100012
为机械臂关节位置误差的变化率,分别定义为e(k)=θd(k)-θ(k),
Figure FSA00000607462100013
θd(k)、
Figure FSA00000607462100014
分别为机械臂关节的期望位置和期望速度,θ(k)、
Figure FSA00000607462100015
分别为机械臂关节的实际位置和实际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的结构共包括五层,分别为输入层、观测层、隐含层、乘积层、输出层,其中,自回归小波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设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输入层的输入向量定义为 v ( k ) = θ d ( k ) θ · d ( k ) θ ( k ) ;
步骤二:
观测层输入量为向量v(k)的第三个元素即机械臂关节的实际位置θ(k),观测层的作用是利用位置传感器检测的机械臂关节的实际位置θ(k)完成机械臂关节实际速度
Figure FSA00000607462100017
的观测计算,采用如下二阶微分方程组求解:
x · 1 ( k ) = x 2 ( k ) x · 2 ( k ) = - 10 × [ x 1 ( k ) - θ ( k ) ] - 1.5 × x 1 ( k ) - θ ( k ) - 3 x 2 ( k ) - 0.15 x 2 ( k )
二阶微分方程组中的两个状态变量x1(k)和x2(k)分别是机械臂关节的实际位置θ(k)和机械臂关节的实际速度
Figure FSA00000607462100021
的逼近量,求解二阶微分方程组后得到的状态变量x2(k)作为观测层的输出量即机械臂关节的实际速度
Figure FSA00000607462100022
步骤三:
隐含层神经单元的激活函数选取典型的墨西哥帽小波函数:f(χ)=(1-χ2)·exp(-χ2/2),式中χ为广义自变量,f(χ)为广义因变量;
隐含层的输入向量为: v h ( k ) = θ d ( k ) θ · d ( k ) θ ( k ) θ · ( k ) v o i ( k - 1 ) ;
隐含层第i个神经单元在第k个伺服周期时的输出量表示为:
Figure FSA00000607462100024
其中
Figure FSA00000607462100025
的上角标i表示隐含层中的第i个神经单元,
Figure FSA00000607462100026
的上角标i表示隐含层的输入向量vh(k)中的第i个变量;表示隐含层第i个神经单元在第k-1个伺服周期时的输出量;
步骤四:
乘积层输入向量即为隐含层各个神经单元的输出量
Figure FSA00000607462100028
乘积层的输出量为:
Figure FSA00000607462100029
其中
Figure FSA000006074621000210
的上角标j表示乘积层的第j个神经单元,向量对应于乘积层的第j个神经单元的输出量,Ni为隐含层神经单元的总个数;
步骤五:
输出层的输入量即为乘积层每个神经单元的输出量
Figure FSA000006074621000212
输出层的输出量为: u 2 ( k ) = Σ j = 1 N j W j ( k ) · v p j ( k ) ;
式中Nj为乘积层神经单元的总个数,Wj(k)表示乘积层第j个神经单元和输出层间的连接权值,Wj(k)采用如下在线自适应更新调整微分算法:
W · j ( k ) = λ v o ( k ) [ e · ( k ) + ζe ( k ) ] - δ | e · ( k ) + ζe ( k ) | W j ( k )
λ>0是权值收敛系数,ζ>0是滤波系数,δ>0是误差逼近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机械臂关节的总控制量为u(k)=u1(k)+u2(k);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只需在乘积层和输出层之间进行网络权值的调整更新,且该更新算法为在线自适应调整,从而避免了传统梯度下降法出现的局部极小缺陷。
CN201110348816XA 2011-11-08 2011-11-08 带有动态摩擦补偿的机械臂关节定位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25012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48816XA CN102501251A (zh) 2011-11-08 2011-11-08 带有动态摩擦补偿的机械臂关节定位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48816XA CN102501251A (zh) 2011-11-08 2011-11-08 带有动态摩擦补偿的机械臂关节定位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01251A true CN102501251A (zh) 2012-06-20

Family

ID=46213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48816XA Pending CN102501251A (zh) 2011-11-08 2011-11-08 带有动态摩擦补偿的机械臂关节定位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01251A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5245A (zh) * 2012-08-09 2012-11-2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协调控制系统
CN105159084A (zh) * 2015-09-06 2015-12-16 台州学院 一种带干扰观测器的机械手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5643642A (zh) * 2014-12-02 2016-06-08 宁夏巨能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臂的定位方法
CN106406085A (zh) * 2016-03-15 2017-02-15 吉林大学 基于跨尺度模型的空间机械臂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CN106938462A (zh) * 2016-12-07 2017-07-11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自适应pd和模糊逻辑的遥操作双边控制方法
CN107498554A (zh) * 2017-07-31 2017-12-2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动态模式的机械臂智能自主控制方法
CN108136576A (zh) * 2015-06-22 2018-06-08 库卡德国有限公司 通过受控的过度补偿改善温度漂移补偿
CN109227550A (zh) * 2018-11-12 2019-01-18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机械臂控制方法
CN109895121A (zh) * 2017-12-07 2019-06-18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机械臂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10293552A (zh) * 2018-03-21 2019-10-01 北京猎户星空科技有限公司 机械臂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41183A (zh) * 2019-11-30 2020-03-3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工业机器人动力学辨识方法
CN111189577A (zh) * 2020-01-16 2020-05-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传感器标定及数据测量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1390968A (zh) * 2019-12-31 2020-07-10 宁波大正工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料盘及其点位补偿方法
CN111872937A (zh) * 2020-07-23 2020-11-03 西华大学 一种任务空间中不确定机械臂的控制方法
CN117656084A (zh) * 2024-01-31 2024-03-08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LuGre模型的摩擦动力学在线辨识方法
CN117697766A (zh) * 2024-02-05 2024-03-15 厦门工学院 基于退步小波神经网络的柔性臂空间机器人抓捕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8671A (zh) * 2008-10-15 2009-04-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带有一阶补偿项的比例-微分控制方法
CN101510072A (zh) * 2009-03-06 2009-08-19 北京理工大学 带有自适应模糊摩擦补偿的伺服系统控制器
CN102053628A (zh) * 2009-10-27 2011-05-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神经网络的伺服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2096373A (zh) * 2010-12-07 2011-06-15 昆明理工大学 基于增量改进bp神经网络的微波干燥pid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8671A (zh) * 2008-10-15 2009-04-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带有一阶补偿项的比例-微分控制方法
CN101510072A (zh) * 2009-03-06 2009-08-19 北京理工大学 带有自适应模糊摩擦补偿的伺服系统控制器
CN102053628A (zh) * 2009-10-27 2011-05-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神经网络的伺服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2096373A (zh) * 2010-12-07 2011-06-15 昆明理工大学 基于增量改进bp神经网络的微波干燥pid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机械工程学报》 20100731 孙汉旭、褚明、贾庆轩 柔性关节摩擦和不确定补偿的小波神经--鲁棒复合控制 68-75 1 第46卷, 第13期 *
孙汉旭、褚明、贾庆轩: "柔性关节摩擦和不确定补偿的小波神经——鲁棒复合控制", 《机械工程学报》 *
黄绍辉,曹小涛,李元春: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机械臂力/位置控制算法",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5245A (zh) * 2012-08-09 2012-11-2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协调控制系统
CN105643642A (zh) * 2014-12-02 2016-06-08 宁夏巨能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臂的定位方法
CN108136576A (zh) * 2015-06-22 2018-06-08 库卡德国有限公司 通过受控的过度补偿改善温度漂移补偿
CN105159084A (zh) * 2015-09-06 2015-12-16 台州学院 一种带干扰观测器的机械手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5159084B (zh) * 2015-09-06 2018-10-16 台州学院 一种带干扰观测器的机械手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406085B (zh) * 2016-03-15 2019-02-01 吉林大学 基于跨尺度模型的空间机械臂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CN106406085A (zh) * 2016-03-15 2017-02-15 吉林大学 基于跨尺度模型的空间机械臂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CN106938462A (zh) * 2016-12-07 2017-07-11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自适应pd和模糊逻辑的遥操作双边控制方法
CN106938462B (zh) * 2016-12-07 2019-05-31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自适应pd和模糊逻辑的遥操作双边控制方法
CN107498554A (zh) * 2017-07-31 2017-12-2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动态模式的机械臂智能自主控制方法
CN107498554B (zh) * 2017-07-31 2019-10-1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动态模式的机械臂智能自主控制方法
CN109895121A (zh) * 2017-12-07 2019-06-18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机械臂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10293552A (zh) * 2018-03-21 2019-10-01 北京猎户星空科技有限公司 机械臂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27550A (zh) * 2018-11-12 2019-01-18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机械臂控制方法
CN110941183A (zh) * 2019-11-30 2020-03-3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工业机器人动力学辨识方法
CN111390968A (zh) * 2019-12-31 2020-07-10 宁波大正工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料盘及其点位补偿方法
CN111189577A (zh) * 2020-01-16 2020-05-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传感器标定及数据测量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1189577B (zh) * 2020-01-16 2022-01-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传感器标定及数据测量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1872937A (zh) * 2020-07-23 2020-11-03 西华大学 一种任务空间中不确定机械臂的控制方法
CN111872937B (zh) * 2020-07-23 2022-04-19 西华大学 一种任务空间中不确定机械臂的控制方法
CN117656084A (zh) * 2024-01-31 2024-03-08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LuGre模型的摩擦动力学在线辨识方法
CN117656084B (zh) * 2024-01-31 2024-04-0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LuGre模型的摩擦动力学在线辨识方法
CN117697766A (zh) * 2024-02-05 2024-03-15 厦门工学院 基于退步小波神经网络的柔性臂空间机器人抓捕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01251A (zh) 带有动态摩擦补偿的机械臂关节定位控制方法
Feng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compensation of non-linear friction for a electro-hydraulic system
Chen et al. RBFNN-based adaptive sliding mode control design for delayed nonlinear multilateral telerobotic system with cooperative manipulation
CN106402089B (zh) 一种基于耦合干扰观测器的级联电液伺服系统控制方法及系统
Zhou et al. Adaptive robust control design for underwater multi-dof hydraulic manipulator
Schindele et al. Fast nonlinear MPC for an overhead travelling crane
Egli et al. Towards RL-based hydraulic excavator automation
Li et al. Robust motion control for multi-split transmission line four-wheel driven mobile operation robot in extreme power environment
Wang et al. Tip-position/velocity tracking control of manipulator for hull derusting and spray painting based on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Hu et al. Prescribed time tracking control without velocity measurement for dual-arm robots
Kim et al. High gain observer based nonlinear position control for electro-hydraulic servo systems
Naik et al. 2-DOF robot manipulator control using fuzzy PD control with SimMechanics and sliding mode control: A comparative study
Liu et al. Tracking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of an electrohydraulic Gough-Stewart platform using a fuzzy incremental controller
Liu et al. Active pantograph in high-speed railway: Review, challenges, and applications
Ting et al. Composite controller design for a 6DOF Stewart nanoscale platform
La Hera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of a hydraulic forestry crane
Choi et al. Vibration and position tracking control of piezoceramic-based smart structures via QFT
Zhou et al. Position-based visual servoing control for multi-joint hydraulic manipulator
Zouari et al. Adaptive backstepping control for a single-link flexible robot manipulator driven DC motor
Inoan Movement control of an unloading machine from a rotary furnace
Hu et al. Practical tracking control for dual-arm robot with output constraints
Kotzev et al. Generalized predictive control of a robotic manipulator with hydraulic actuators
Yordanov 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ontrol quality between PI and FUZZY controller of experimental electrohydraulic servosystem
Chai et al. Design of crane anti-swing controller based on differential flat and 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Li et al. Improved sliding mode control for mobile manipulators based on an adaptive neural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