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90623B - 一种采用v型轨道的磁浮列车用悬浮导向和牵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v型轨道的磁浮列车用悬浮导向和牵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90623B
CN102490623B CN201110377719.3A CN201110377719A CN102490623B CN 102490623 B CN102490623 B CN 102490623B CN 201110377719 A CN201110377719 A CN 201110377719A CN 102490623 B CN102490623 B CN 1024906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ing
bogie truck
suspension
motion
t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7771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90623A (zh
Inventor
李云钢
程虎
张晓�
刘恒坤
弥柱
董钟
龙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11037771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906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90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906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906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9062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Vehicles With Linear Motors And Vehicles That Are Magnetically Levitated (AREA)

Abstract

一种采用V型轨道的磁浮列车用悬浮导向和牵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牵引组件和悬浮导向组件,悬浮导向组件包括转向架和轨道,轨道中轨道梁的左右两侧分别装设有一套铁芯线圈,铁芯线圈沿着与水平面呈一定夹角α的方向布置,转向架上与铁芯线圈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励磁体,励磁体的布置方向与铁芯线圈平行。该方法的步骤为:(1)建立坐标系并定义运动方式;(2)得出悬浮、导向及滚动这三个独立的状态分量;(3)利用状态变量构造控制变量u1,使得悬浮闭环运动稳定;(4)利用状态变量构造控制变量u2,使得导向及滚动系统的闭环运动稳定;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工作稳定可靠、可利用同一套磁路来实现悬浮、导向及牵引功能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采用V型轨道的磁浮列车用悬浮导向和牵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到磁浮车辆领域,特指一种磁浮列车用的悬浮导向及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磁浮列车的纵向无接触悬浮、水平无接触导向及沿轨道方向的无接触牵引是其三大基本功能,通常由悬浮系统、导向系统及牵引系统来实现。如果这三大系统各自独立,将导致磁浮列车的体积重量庞大、结构复杂、造价高,因此通常要将这些功能进行一定的融合。目前,常规的结构包括HSST型低速磁浮列车和TR型高速磁浮列车。
HSST型磁浮列车采用U型电磁铁和倒U型轨道结构,通过主动控制悬浮方向的运动,而导向方向的运动具有自稳特性,因此它将悬浮和导向功能融合在一起,其悬浮导向系统具有结构简单、运行高效的特点。为了实现牵引功能,HSST在磁浮列车上安装直线型短定子感应电机,在轨道上安装铝质反应板,通过涡流效应来产生牵引力。这种牵引系统由于涡流损耗大、端部效应导致磁力损失、初级和次级间气隙大等原因,其牵引效率低,速度受到限制,实用最高速度仅为100km/h左右,因此称为低速型磁浮列车。总的来说,HSST型磁浮列车将悬浮和导向系统进行了融合,但牵引系统是独立的。
TR型磁浮列车采用直线型长定子同步电机进行牵引,牵引效率高、运行速度快,最高时速可达500km/h以上。更重要的是,该磁浮列车利用牵引电机的励磁电磁铁同时实现其悬浮功能,将悬浮功能和牵引功能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了磁场的利用率。但是为了实现导向功能,该系统加入了一套由导向电磁铁、导向控制器及相应的供电设备组成的导向系统,该导向系统非常复杂,体积重量庞大,显著增加了车辆重量及造价,运行能耗也会增加。此外,导向电磁铁与轨道之间的几何约束,导致其转弯半径受到较大限制,如果弯道半径较小,导向电磁铁就会碰撞轨道。总的来说,TR型磁浮列车将悬浮和牵引系统进行了融合,但导向系统是独立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工作稳定可靠、可利用同一套磁路来实现悬浮、导向及牵引功能的采用V型轨道的磁浮列车用悬浮导向和牵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用V型轨道的磁浮列车用悬浮导向和牵引装置,包括牵引组件和悬浮导向组件,所述悬浮导向组件包括安装于车体上的转向架和位于地面上的轨道,所述轨道包括支撑基础和轨道梁,所述轨道梁的左右两侧分别装设有一套铁芯线圈,所述铁芯线圈沿着与水平面呈一定夹角α的方向布置,所述转向架上与铁芯线圈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励磁体,所述励磁体的布置方向与铁芯线圈的布置方向平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转向架与轨道梁之间还设有支撑滑块。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上述悬浮导向和牵引装置的控制方法,其步骤为:
(1)建立轨道坐标系{O}和转向架坐标系{A}并定义运动方式:假设轨道静止,此时轨道坐标系也称为惯性坐标系,惯性坐标系{O}的原点取为转向架处于平衡时的质心位置,其y轴水平向右,其z轴竖直向上;转向架坐标系{A}与转向架固连,其原点取为转向架的质心位置,其y轴和z轴的选取方法是,当转向架处于平衡位置时,转向架坐标系{A}与惯性坐标系{O}重合;一般情况下,转向架坐标系{A}相对于惯性坐标系{O}有平移运动(y,z)和旋转运动θ,称z方向的运动为悬浮运动,称y方向的运动为导向运动,称θ方向的旋转运动为滚动;
(2)通过检测到实时的位置信号,得出悬浮、导向及滚动这三个独立的状态分量;
(3)利用状态变量构造控制变量u1,使得悬浮闭环运动稳定;鉴于u1=Δi1+Δi2,因此当检测到悬浮状态分量z偏离零位时,两侧的励磁电流采用同相控制,以使得悬浮状态分量回归到标称值;其中,Δi1=i1-i0,Δi2=i2-i0,i1和i2分别是左侧和右侧励磁体的电流,i0是平衡状态对应的电流;
(4)利用状态变量构造控制变量u2,使得导向及滚动系统的闭环运动稳定;鉴于u2=Δi1-Δi2,因此当检测到导向状态分量y偏离零位和(或)滚动角θ不为零时,两侧的励磁电流采用差动控制,以使得导向状态分量y和(或)滚动角θ回归到标称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采用一套励磁体来实现磁浮列车的悬浮、导向及牵引三大功能,结构简单,磁场的利用率高;相对于TR型磁浮列车,本发明取消了导向电磁铁、导向控制器、涡流制动电磁铁、涡流制动控制器,车载电源设备也可减少,车辆得到简化,复杂度大为降低,成本降低。
2、本发明由于车载设备减少了约一半,车辆上的设备安装层可以降低高度,车辆总高度及重心就降低了,车辆的安全性得到提高。
3、本发明由于没有导向电磁铁的约束,转向架在导向方向上可以移动较大位移,因此车辆的转弯半径减小。
4、本发明可采用直线同步电机牵引,牵引效率高,该牵引技术的速度适用范围为0到500km/h,因此本发明的磁浮列车,可以用于低速、中速及高速型磁浮列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轨道坐标系与转向架坐标系的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两侧的悬浮间隙δ1、δ2及电磁吸力的力臂r1、r2与转向架运动状态的几何关系示意图;
图4是具体实施例中悬浮导向及滚动运动的运动曲线示意图。
图例说明:
10、支撑基础;11、轨道梁;12、转向架;13、支撑滑块;14、左侧长定子铁芯;15、右侧长定子铁芯;16、左侧长定子线圈;17、右侧长定子线圈;18、左侧励磁体;19、右侧励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区别于电动悬浮(EDS)原理,本发明采用电磁悬浮(EMS)原理来实现悬浮和导向功能。本发明的EMS励磁磁场,既用于悬浮,又用于导向,还用于牵引。本发明的EMS磁场,由安装在磁浮列车上的励磁体产生,轨道上安装直线同步电机的长定子铁芯和牵引线圈。励磁体的磁极的极性,沿轨道方向呈NS交错排列。根据牵引需求及牵引电机的优化设计需求,按照电机设计理论,可选择励磁体的极距和极宽。
本发明的一种采用V型轨道的磁浮列车用悬浮导向和牵引装置,包括牵引组件和悬浮导向组件,该牵引组件包括长定子和励磁体,即采用在轨道上铺设长定子、在车上安装励磁体的通用牵引方式。如图1所示,本发明中的悬浮导向组件包括安装于车体上的转向架12和位于地面上的轨道,轨道包括支撑基础10和轨道梁11,轨道梁11通过支撑基础10支承并位于转向架12的下方。转向架12为磁浮列车的下部结构,转向架12与车厢之间通过二次系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是通用技术。轨道梁11的左右两侧分别装设有一套铁芯线圈,即左侧长定子铁芯14、左侧长定子线圈16、右侧长定子铁芯15和右侧长定子线圈17,定子线圈绕设于与其对应的长定子铁芯上。该铁芯线圈沿着与水平面呈一定夹角α的方向布置,即该铁芯线圈的布置方向与水平面不平行,呈斜向布置。转向架12的两侧向下、向内延伸形成对轨道梁11的包裹状,铁芯线圈布置于轨道梁11的底面,转向架12上与铁芯线圈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励磁体,同理励磁体也包括分别与左右铁芯线圈对应的左侧励磁体18、右侧励磁体19。该励磁体的布置方向与铁芯线圈的布置方向平行,即沿着与水平面呈一定夹角α的方向布置。采用本发明的结构,轨道两侧的与励磁体作用的功能面不是水平的,而是对称倾斜成V字状,轨道倾斜角度为α,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这样,就悬浮导向功能而言,励磁体与轨道的吸引力,既不是纵向的悬浮力,也不是水平的导向力。在这种结构中,电磁吸力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量(本文件称之为余弦分量)是悬浮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量(本文件称之为正弦分量)是导向力。利用V型轨道结构后,轨道两侧励磁体产生的吸力,余弦分量相互叠加,共同承载列车及其载荷的重量,正弦分量互相抵消,只有在存在导向需求的条件下,左右两侧的正弦分量才打破平衡,给磁浮列车提供所需要的导向力。导向需求可能来自于弯道离心力、侧风或其它侧向的干扰力。采用本发明的结构,利用一套励磁体产生的磁场,同时实现了悬浮导向和牵引功能,可以适应于0到500km/h的磁浮列车。
本实施例中,在转向架12与轨道梁11之间还设有支撑滑块13。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悬浮导向,在车辆上要安装一些传感器,用于检测列车与轨道的相对位置,根据该相对位置的变化,调整励磁体中的电流,通过负反馈作用,使得车辆与轨道保持在所设定的相对位置。该设定位置也称为额定位置、平衡位置或标称位置。所安装的传感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可以检测励磁体和轨道之间的间隙,也可检测励磁体相对于轨道的滚动等。关键在于,这些传感器的信号经过适当组合后,可以得出悬浮、导向及滚动这三个独立的状态分量。
本实施例中,励磁体可以采用纯电磁铁,也可以采用永磁电磁混合型励磁磁铁,也可以采用超导型励磁磁铁。其关键在于,励磁磁场的大小可以通过调整励磁电流的大小来适当调节。
本发明采用的励磁磁场调节技术是:①当检测到悬浮状态分量偏离零位时,两侧的励磁电流采用同相控制,即同时增大或同时减小,以使得悬浮状态分量回归到标称值;②当检测到导向状态分量偏离零位时,两侧的励磁电流采用差动控制,即一侧增大另一侧减小,以使得导向状态分量回归到标称值;③当检测到滚动状态分量偏离零位时,两侧的励磁电流采用差动控制,以使得滚动状态分量回归到标称值;④传感器检测到导向有偏离或发生了滚动时,尽管采用的控制手段都是差动控制,但它是可以同时消除导向偏差和滚动偏差的,简单解释如下:不妨假设悬浮处于标称位置,如果导向也处于标称位置,仅有滚动发生,这时会产生差动控制,其产生的作用力是要减小滚动量,但它会使得导向出现偏差,而导向偏差的出现又使得差动控制量减小甚至反相,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如果系统是稳定的,就可以同时使得导向偏差和滚动偏差回归到零位。
本实施例中,牵引控制采用借用常规的直线长定子同步电机的牵引控制技术,该技术目前已经是相当成熟的常用技术了。该技术的速度适用范围为0到500km/h。
如图2和图3所示,分析转向架12的运动。首先建立轨道坐标系{O}和转向架坐标系{A}。不失一般性,可假设轨道静止,此时轨道坐标系也称为惯性坐标系。惯性坐标系{O}的原点取为转向架12处于平衡时的质心位置,其y轴水平向右,其z轴竖直向上。需要说明的是,本示意图只给出了转向架12的下部,实际情况还要考虑转向架12的上部,因此转向架12的质心应如图2中所示处于轨道上方。转向架坐标系{A}与转向架12固连,其原点取为转向架12的质心位置,其y轴和z轴的选取方法是,当转向架12处于平衡位置时,转向架坐标系{A}与惯性坐标系{O}重合。一般情况下,转向架坐标系{A}相对于惯性坐标系{O}有平移运动(y,z)和旋转运动θ,称z方向的运动为悬浮运动,称y方向的运动为导向运动,称θ方向的旋转运动为滚动。
根据牛顿定律,转向架12在惯性坐标系中的动力学模型为:
m · z · · = f 1 cos α + f 2 cos α - m · g + f z - - - ( 1 )
m · y · · = f 1 sin α - f 2 sin α + f y - - - ( 2 )
J · θ · · = r 2 · f 2 - r 1 · f 1 + M θ - - - ( 3 )
其中,m是转向架重量,J是转向架相对其质心的转动惯量,α是轨道倾角,g是重力加速度,f1和r1分别是左侧励磁体18的吸力及其对质心的力臂,f2和r2分别是右端励磁体19的吸力及其对质心的力臂,fz和fy分别是悬浮方向和导向方向的外界干扰力,Mθ是滚动方向的干扰力矩。
方程(1)和(2)是转向架12的质心平动运动的动力学方程,方程(3)是转向架12绕质心转动运动的动力学方程。
在动力学模型中,g是常数;m、J、α是设计参数,一旦设计完成,它们也是常数;左右两侧的力及力臂,是与转向架12的运动状态及控制变量有关的变量,其关系为:
f 1 = K C · i 1 2 δ 1 2 - - - ( 4 )
f 2 = K C · i 2 2 δ 2 2 - - - ( 5 )
r1=C2·cosθ-C1·sinθ       (6)
r2=C2·cosθ+C1·sinθ       (7)
其中,KC是与磁铁结构有关的常数;i1和i2分别是左侧和右侧励磁体的电流,是控制变量,由控制器根据传感器输入及一定的控制算法生成;δ1和δ2分别表示左侧和右侧间隙,C1和C2为常数,其表达式为:
δ1=(-y-y1)sinα-(z-z1)cosα+C1·cosθ+C2·sinθ(8)
δ2=(y-y1)sinα-(z-z1)cosα+C1·cosθ-C2·sinθ (9)
C1=y2·sinα-z2·cosα     (10)
C2=y2·cosα+z2·sinα     (11)
其中,(y1,z1)表示右侧轨道下表面中点在惯性坐标系{O}中的坐标,(y2,z2)表示右侧励磁体19中点在转向架坐标系{A}中的坐标,它们都是常数。
根据上述动力学模型,可求得悬浮运动的线性化方程为:
m · z · · = K i 0 ( Δi 1 + Δi 2 ) + 2 K δ 0 cos α · z + f z - - - ( 12 )
其中,δ0和i0分别是平衡状态对应的间隙与电流,称为额定间隙和额定电流,其它有关参数为:
Ki0=cosα·Ki, Kδ0=cosα·Kδ
K i = 2 K C i 0 δ 0 2 , K δ = 2 K C i 0 2 δ 0 3
Δi1=i1-i0,Δi2=i2-i0
选择状态向量和控制输入为:
x 1 = z z · , u1=Δi1+Δi2
则悬浮运动方程为:
x · 1 = A 1 x 1 + B 1 u 1 + f z - - - ( 13 )
其中:
A 1 = 0 0 2 · cos α · K δ 0 / m 0 , B 1 = 0 K i 0 / m
根据控制理论可知,由于A1具有右半平面的特征值,因此悬浮开环运动是不稳定的;但由于能控阵是满秩的,因此该系统是能控的,于是可利用状态变量构造控制变量u1,使得悬浮闭环运动稳定。在实施例中将给出设计实例。
类似地,导向运动的线性化方程为:
m · y · · = K i 1 ( Δi 1 - Δi 2 ) - K δ 1 ( - 2 y · sin α + 2 · C 2 · θ ) + f y - - - ( 14 )
滚动运动的线性化方程为:
J · θ · · = ( K CM + 2 K δ · C 2 2 ) · θ - 2 K δ 1 · C 2 · y - K i · C 2 · ( Δi 1 - Δi 2 ) + M θ - - - ( 15 )
其中,Ki1=sinα·Ki,Kδ1=sinα·Kδ K CM = 2 K C · i 0 2 δ 0 2 · C 1 .
由于导向运动方程中含有滚动的角度状态θ,滚动运动方程中又含有导向运动的状态y,因此,应将这两个方程统一起来考虑。选取状态变量、控制变量和干扰量分别为:
x · 2 = y y · θ θ · , u 2 = Δi 1 - Δi 2 , f d = 0 f y / m 0 M θ / J
那么得到导向及滚动运动的状态方程为:
x · 2 = A 2 x 2 + B 2 u 2 + f d - - - ( 16 )
其中:
A 2 = 0 1 0 0 2 K δ 1 sin α / m 0 - 2 · K δ 1 C 2 / m 0 0 0 0 1 - 2 K δ 1 · C 2 / J 0 ( K CM + 2 K δ · C 2 2 ) / J 0 , B 2 = 0 K i 1 / m 0 - K i · C 2 / J
根据控制理论可知,由于A2具有右半平面的特征值,因此导向及滚动方向的开环运动是不稳定的;但由于能控阵是满秩的,因此该系统是能控的,于是可利用状态变量构造控制变量u2,使得导向及滚动系统的闭环运动稳定。在实施例中将给出设计实例。
顺便指出,由于u1=Δi1+Δi2,u2=Δi1-Δi2,因此u1和u2的选取是独立的,即上述两个控制器可以独立设计。
在技术方案中已给出了控制方法的一般性描述。通过可控性分析,表明这种控制方法是有效的。该控制方法总结如下:
(1)所安装的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通过一定组合,应可以得出悬浮、导向及滚动这三个独立的状态分量。
(2)鉴于u1=Δi1+Δi2,因此当检测到悬浮状态分量z偏离零位时,两侧的励磁电流采用同相控制,以使得悬浮状态分量回归到标称值。
(3)鉴于u2=Δi1-Δi2,因此当检测到导向状态分量y偏离零位和(或)滚动角θ不为零时,两侧的励磁电流采用差动控制,以使得导向状态分量y和(或)滚动角θ回归到标称值。
(4)所设计的控制器,首先应能保证闭环系统稳定。在此基础上,可做一些优化设计,比如增强抗外力扰动能力,以及在对象参数发生变化时,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以一个具体实例来说明,该实施例的基本设计参数见表1。
表1
  参数   值
  m   5000千克
  α   15度
i0 25安培
  δ0   8毫米
  y2   1.1米
  z2   0.7米
  J   5000千克×米2
基于表1的产生,结合式(13)和式(16),可得动力学模型的参数为:
A 1 = 0 1 2366.5 0 , B 1 = 0 1225 - - - ( 17 )
A 2 = 0 1 0 0 169.9 0 - 0.5786 0 0 0 0 1 - 0.5786 0 1980 0 , B 2 = 0 0.1050 0 - 0.3577 - - - ( 18 )
根据控制理论,针对悬浮运动,可设计出一个稳定的控制器为:
u1=Δi1+Δi2=[-6050.8 -82]x1    (19)
针对导向运动及滚动运动,可设计出一个稳定的控制器为:
u2=Δi1-Δi2=[9000 3900 12477 1367]x2  (20)
根据式(19)和式(20),进行线性变换,可得左侧及右侧励磁体的控制电流方程为:
Δi 1 = - 3025.4 - 41 x 1 + 4500 1950 6238.5 683.5 x 2 Δi 2 = - 3025.4 - 41 x 1 - 4500 1950 6238.5 683.5 x 2 - - - ( 21 )
采用该控制方式,可使得转向架的悬浮导向及滚动运动都是稳定的。图4给出了转向架运动的一个示例,下面对其运动过程进行说明。
第0秒:假设转向架降落在轨道上,靠支撑滑块13支撑,并向右侧偏离了3mm。此时,转向架的状态为{y=3mm,z=-8mm,θ=0°}。对应的左侧悬浮间隙为15mm,右侧悬浮间隙为16.5mm。从0秒以后开始加入控制信号。
第4秒:转向架的状态为{y=0mm,z=0mm,θ=0°}。此时转向架回到了平衡位置。对应的左侧悬浮间隙为8mm,右侧悬浮间隙为8mm。注意到尽管有θ(0)=0和θ(3)=0,但在0~4秒的过程中,θ并不一直为零,其变化是为了配合导向运动的调整。
第5秒:同时在悬浮、导向及滚动方向施加干扰力,悬浮、导向及滚动状态都偏离了平衡位置,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这些状态开始调整。
第9秒:经过4秒的调整,悬浮导向及滚动状态又回归到平衡位置。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

1.一种采用V型轨道的磁浮列车用悬浮导向和牵引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1)建立轨道坐标系{O}和转向架坐标系{A}并定义运动方式:假设轨道静止,此时轨道坐标系也称为惯性坐标系,惯性坐标系{O}的原点取为转向架(12)处于平衡时的质心位置,其y轴水平向右,其z轴竖直向上;转向架坐标系{A}与转向架(12)固连,其原点取为转向架(12)的质心位置,其y轴和z轴的选取方法是,当转向架(12)处于平衡位置时,转向架坐标系{A}与惯性坐标系{O}重合;一般情况下,转向架坐标系{A}相对于惯性坐标系{O}有平移运动(y,z)和旋转运动θ,称z方向的运动为悬浮运动,称y方向的运动为导向运动,称θ方向的旋转运动为滚动;
(2)通过检测到实时的位置信号,得出悬浮、导向及滚动这三个独立的状态分量;
(3)利用状态变量构造控制变量u1,使得悬浮闭环运动稳定;鉴于u1=Δi1+Δi2,因此当检测到悬浮状态分量z偏离零位时,两侧的励磁电流采用同相控制,以使得悬浮状态分量回归到标称值;其中,Δi1=i1-i0,Δi2=i2-i0,i1和i2分别是左侧和右侧励磁体的电流,i0是平衡状态对应的电流;
(4)利用状态变量构造控制变量u2,使得导向及滚动系统的闭环运动稳定;鉴于u2=Δi1-Δi2,因此当检测到导向状态分量y偏离零位和(或)滚动角θ不为零时,两侧的励磁电流采用差动控制,以使得导向状态分量y和(或)滚动角θ回归到标称值。
CN201110377719.3A 2011-11-23 2011-11-23 一种采用v型轨道的磁浮列车用悬浮导向和牵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906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77719.3A CN102490623B (zh) 2011-11-23 2011-11-23 一种采用v型轨道的磁浮列车用悬浮导向和牵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77719.3A CN102490623B (zh) 2011-11-23 2011-11-23 一种采用v型轨道的磁浮列车用悬浮导向和牵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90623A CN102490623A (zh) 2012-06-13
CN102490623B true CN102490623B (zh) 2014-01-15

Family

ID=46182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7771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90623B (zh) 2011-11-23 2011-11-23 一种采用v型轨道的磁浮列车用悬浮导向和牵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906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9686A (zh) * 2014-06-25 2014-09-1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磁悬浮列车的轨道组件
CN107443146A (zh) * 2017-08-15 2017-12-08 合肥众望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零件自动夹持送料装置
CN108706013B (zh) * 2018-06-21 2020-02-21 大连交通大学 一种管道式磁悬浮列车
CN109811601A (zh) * 2019-03-25 2019-05-28 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救援轨的中低速磁浮系统轨道梁
CN109823191A (zh) * 2019-03-25 2019-05-31 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低速磁浮列车系统
CN115352284A (zh) * 2019-10-09 2022-11-18 大连奇想科技有限公司 电磁悬浮列车轨道系统及磁悬浮轨道
CN112078376B (zh) * 2020-08-10 2021-09-24 江西理工大学 一种永磁磁浮列车过弯导向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448202B (zh) * 2022-01-25 2024-01-26 同济大学 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长定子直线电机结构及磁浮列车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23345A1 (de) * 1985-06-29 1987-01-02 Weh Herbert Schnelle tragmagnete und linearmotoren mit tragfunktion
DE19738444A1 (de) * 1997-09-03 1999-03-04 Horst Junghans Verbesserte (Seiten-)Führung der "Transrapid"-Magnet-Schwebe-Bahn
JP3074107B2 (ja) * 1993-12-25 2000-08-07 アンリツ株式会社 確率変数発生装置及びトラフィック情報発生装置
CN1316359A (zh) * 2000-04-05 2001-10-10 王光宇 一种新型的磁浮列车的推力系统
CN101083447A (zh) * 2006-06-01 2007-12-05 田景华 广义施力磁体与使用该磁体的导体轨道磁悬浮车辆或列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73401B2 (ja) * 1989-08-12 1995-08-02 マツダ株式会社 搬送用リニアモータの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23345A1 (de) * 1985-06-29 1987-01-02 Weh Herbert Schnelle tragmagnete und linearmotoren mit tragfunktion
JP3074107B2 (ja) * 1993-12-25 2000-08-07 アンリツ株式会社 確率変数発生装置及びトラフィック情報発生装置
DE19738444A1 (de) * 1997-09-03 1999-03-04 Horst Junghans Verbesserte (Seiten-)Führung der "Transrapid"-Magnet-Schwebe-Bahn
CN1316359A (zh) * 2000-04-05 2001-10-10 王光宇 一种新型的磁浮列车的推力系统
CN101083447A (zh) * 2006-06-01 2007-12-05 田景华 广义施力磁体与使用该磁体的导体轨道磁悬浮车辆或列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90623A (zh) 2012-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90623B (zh) 一种采用v型轨道的磁浮列车用悬浮导向和牵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WO2020029714A1 (zh) 悬挂式磁悬浮列车的悬浮控制方法
CN106239474B (zh) 一种中低速磁悬浮救援机器人
CN108973768B (zh) 悬挂式磁悬浮列车系统的导向控制方法
CN106926744B (zh) 一种磁悬浮列车
CN105035361A (zh) 动静隔离、主从协同控制超高指向精度、超高稳定度卫星
CN101083447B (zh) 广义施力磁体与使用该磁体的导体轨道磁悬浮车辆或列车
CN102653247A (zh) 调翼式永磁悬浮技术
CN110510029A (zh) 麦克纳姆轮双联支链腿及全向移动调姿平台
CN108372864B (zh) 一种真空管道列车磁悬浮ems/eds混合支承结构
CN105151927A (zh) 磁悬浮导向直驱运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2394114U (zh) 非接触式供电自动导引车
CN103466410B (zh) 磁悬浮电梯导向系统
CN104477049A (zh) 基于虚拟能量俘获器的磁浮列车-桥梁自激振动抑制方法
CN109080497A (zh) 悬挂式磁悬浮列车的多点协同导向控制系统
CN103991463A (zh) 一种基于双传感器的低速磁浮轨道不平顺检测方法
CN107249926A (zh) 用于运输系统的悬浮控制系统
CN204661056U (zh) 磁悬浮导向直驱运输系统
CN107276363A (zh) 减振装置
CN206264815U (zh) 一种磁悬浮列车
Glatzel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gnetically suspended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CN204569068U (zh) 直线电梯磁悬浮导向系统平台
CN102120457A (zh) 磁悬浮飞车装置
Lv et al. Electromagnetic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Superconducting Electrodynamic Suspension System With Rolling Transient Condition
CN103895520B (zh) 一种牵引用直线感应电机制动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15

Termination date: 2014112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